一、新一代光环城域网——弹性分组环(论文文献综述)
李熙[1](2009)在《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域传输网是可覆盖城市及郊区范围的提供丰富业务和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一个通用的传输平台。随着对业务种类和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城域传输网必须要灵活可靠、具有大容量和良好的可扩展性、支持多协议和多业务、有灵活的电路调度和业务管理能力,具有向下一代智能光网络演进的能力。目前贵阳移动城域传送网是SDH环网,建设规模上小,对综合业务承载能力有限,不能够灵活、快速地进行网络扩容和开展新业务,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移动业务和网络建设的需求,有必要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改造,以提高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络的生存性。首先,从城域传输网面临的挑战入手,探讨了代表着当前光传送网技术发展主方向的智能光网络ASON技术和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对在城域传输网中如何应用MSTP和ASON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在部署新一代城域传输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接着分析确定应对3G的城域传输网的解决方案:最佳方案采用MSTP多业传送平台组网。随着传输网络的进一步发展,MSTP平台可以与智能光网络紧密结合,今后通过对网络软件平台的智能化改造,MSTP平台将具备更多的智能特性,会对3G传送网提供更多的支撑,为各地区未来的3G规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对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移动城域传输网内目前所承载和未来将要承载的主要业务及其传输需求特性,提出了移动本地传输网分层建设的原则,并对各层所应采取的组网方案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以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工程项目为例,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华为Metro和OSN设备的以城域网关键技术“MSTP+ASON”为基础的城域传输网组网方案。针对研究课题的实际需要,对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现状分析、对承载的业务进行预测,确保改造后的城域网各层的容量能够满足贵阳移动今后的发展需要。从向下一代智能光网络演进的角度出发,根据业务的需求,合理地进行技术选型和设备选型,合理地确定各层的保护方式以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提出改造后的总体设计方案-在骨干层采用SDH+ASON的混合组网,具有智能特性,在汇聚层和接入层采用MSTP组网,具有MSTP多业务接入能力,系统的主流网络结构——mesh环网+10G环网+2.5G环网+622M/155M环或链。环网采用复用段保护或通道保护。
刘子晶[2](2008)在《DWDM在城域网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超大容量DWDM系统在长途网中的大规模建设,用户接入及局域网的宽带化技术的普及,网络的瓶颈逐渐转移到了城域网。原先以承载话音为主的城域传输网络,已无法适应城域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因此目前全世界大部分运营商的竞争重点正在从长途网转向城域网,建立高效经济的支持多业务的城域网已经成为各运营公司的共同目标。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当前城域网建设的网络技术,特别是通过对基于DWDM技术城域光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未来光城域网的发展前景和建设发展方向。本文首先系统地概述了城域网络的发展、宽带城域网的概念、特点及其主要组网方案;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提出城域DWDM是城域网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接着详细讨论了DWDM城域网络的特点、关键技术、网络保护与恢复、网络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重点对锋火密集波分实验室做了深入研究,分析其系统构架,结构单元及运营网络管理等。最后对IP/DWDM网络融合方案进行了一定研究,这是未来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具有科学意义,在IP网络融合方面重点分析了MPLS技术及MPλS在IP/DWDM中的应用方案。
王超[3](2008)在《一种易于实现的城域光分组交换环网的结构和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年来,网络流量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新兴的多媒体网络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和交互游戏等都是高度时延敏感的,不仅需要大量的网络带宽,还需要保证服务质量。这些需求的变化对通信网络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前的通信网络结构分为三级:长途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城域网跨接在接入网和骨干网之间,是通信网络中应用环境最复杂的网络之一。相对于骨干网和接入网而言,城域网技术发展缓慢,逐渐成为全网带宽瓶颈。光分组交换有着高吞吐量,丰富的路由功能和极高的灵活性,这些优点使它成为下一代城域网的理想选择。在光分组交换网络中,如果同一时刻有两个以上的分组要以同一波长从同一端口离开光交换机就会产生竞争,如何解决光分组竞争将会对光分组交换网络的性能产生巨大影响。通常,解决光分组竞争的方法有光缓存、波长变换和偏射路由三种方法。然而,光缓存和波长变换技术还不成熟,偏射路由方法只需要配置相应的软件即可。因此,偏射路由是花费代价最少的光分组竞争解决方法。在对城域网的研究中,首先对现有的城域网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比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包括网络拓扑、协议层结构和适用范围等。针对目前城域网存在的带宽压力、网络结构复杂及难以支持服务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城域环网解决方案。在城域网中采用光分组交换技术可以消除电子交换瓶颈,和WDM传输容量匹配,提供带宽的统计复用。本论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城域网和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以及光分组交换网络的组成,说明其核心部分——光分组交换节点的结构和功能,并以此引出实现光分组交换网络所涉及的各种关键技术。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研究城域网光分组交换环网体系结构和竞争解决方案。首先研究了目前提出的各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在回顾和总结传统城域网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基于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城域环网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的基于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城域环网体系结构,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和分析。然后,对既有的光分组竞争解决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易于实现的分组竞争解决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解决竞争,能够保证较低的丢包率,提供区分服务,并且能最低限度的减少建网成本,从而易于实现。最后通过仿真深入研究了该算法在城域光分组交换环网中的性能表现,并在仿真过程中找到一些重要参数的优化设置。第四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颜莉萍[4](2007)在《弹性分组环关键技术研究及其MA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文中认为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RPR)融合了以太网的经济性、灵活性以及SDH的可靠性以及对服务质量严格保障等特点,能在光环网上优化数据业务传输的同时有效支持实时业务,是一种全新的下一代城域网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RPR MAC控制协议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公平性算法及智能保护倒换算法的研究与改进,设计实现了具有国内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RPR MAC专用集成电路MXRPR01-7,该集成电路的设计对我国高速信息网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的成果和结论有:1.深入研究分析协议中定义的公平性算法,针对其在带宽分配算法中存在的缺陷、非平衡流下算法的局限性以及绕回保护倒换下算法的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公平性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该算法解决了现有算法中上述缺陷,性能稳定,硬件实现代价小。2.弹性分组环协议中所定义源路由保护倒换倒换速度慢,丢包率高;绕回保护倒换非最佳路由,带宽利用率低;此外,弹性分组环协议视所有的链路故障均为双向链路故障,导致单向链路故障时环路具有不必要的链路带宽损失;针对这些问题,在深入研究分析弹性分组环两种智能保护倒换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智能保护倒换方案,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高速、低丢包率、高带宽利用率的智能保护倒换,且在单向链路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大的环路带宽利用率。3.在深入分析研究弹性分组环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RPR MAC专用集成电路的最终电路设计方案,并对一些关键模块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完成了芯片的最终电路设计;利用多机通讯原理设计并实现了芯片的软件验证系统,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模块在FPGA系统验证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站点、大容量信号的实时监测问题;提出芯片样片测试方案,设计了样片测试系统;完成了芯片的系统级功能仿真、综合、后仿真、功能测试矢量生成和样片测试工作,成功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RPR MAC专用芯片MXRPR01-7,填补了国内空白。
沈皓[5](2006)在《多业务传输平台设备的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设计》文中指出面向未来的城域网必须能够以较高的速率支持今天的接入设备,并具有高度可靠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数据业务的演进。为了适应快速增长的宽带业务需求,业务提供商需要具有可升级型的光城域网平台来提供能够盈利的宽带数据新业务,同时也可以支持传统的语音和租线业务以保证目前的营运收入。因此城域网的组建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基于SDH技术的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是当前城域网建设的主要解决方案,它使用户能够建设一个覆盖完整、成本优化、管理统一、收益明显的传输网络。MSTP的关键就是在传统的SDH上增加了ATM和以太网的承载能力,其余部分的功能模型没有任何改变。MSTP设备要求可以直接提供各种速率的以太网口,灵活地承载不同带宽的业务。MSTP上提供的10Mbps/100Mbps/1000Mbps系列接口,解决了以太网承载的瓶颈问题,给网络建设者带来了充分的选择空间。本文阐述了以SDH为基础的多业务传输平台的技术特性及其应用,然后对作者所在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根据以上市场需求而开发的、应用于城域网的紧凑型光多业务节点设备OptinexTM1662SMC进行概要介绍,并针对作者负责的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的研发设计进行详细展开。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城域网和多业务传输平台的一般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的基本特性、技术发展、功能要求、网络应用和标准化进展。第二部分对基于SDH的MSTP在城域网应用中的几项关键技术如虚级联、以太网over SDH封装协议、虚拟局域网技术、MPLS技术,QoS保证机制等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的主要技术。第三部分从OptinexTM1662SMC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整体设计方案出发,简单介绍了OptinexTM1662SMC的设计目标,然后着重对作者承担的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的研发进行具体展开。第四部分是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的各项测试情况。本文的主要科研成果和创新之处在于:本文根据SDH和MSTP的基本技术原理和现有SDH系统的以太网传输方案实现过程,以产品的高集成度和低廉的工业化生产成本为设计目标,利用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一些新型专用大规模集成芯片,实现了该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的研发。本文设计的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对于OptinexTM1662SMC的研发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并使得OptinexTM1662SMC设备拓展了公司OMSN(光多业务节点家族)产品系列,弥补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MSTP中紧凑型STM4/16产品的空白,从而确保其能在城域网市场中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完整的、更有竞争力的传输网络解决方案,具有极高的商业应用价值。
单丹[6](2007)在《基于弹性分组环网络公平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IEEE802.17工作组制定的弹性分组环(RPR)标准是一种应用于城域骨干网的新的拓扑技术。制定这一标准的目的是实现较高的带宽利用率、理想的空间重用和公平的带宽分配。目前,弹性分组环技术还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研院所的兴趣,其中关键技术之一是能够设计一种带宽公平分配算法来实现上述目标。本文针对弹性分组环网络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首先介绍了弹性分组环的分层参考模型、环结构及操作、MAC实体结构及帧结构,并对其拓扑发现机制、保护倒换机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次,深入的讨论了弹性分组环网络的带宽公平分配算法,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公平算法,并对两种模式的运作机制给与了具体的分析和性能比较。同时,研究了公平参考模型RIAS的数学模型定义,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能满足RPR协议要求的新的公平算法,并通过仿真对其性能进行了检验。本文首次将二分法引入到公平算法的设计中来,二分法是有限集合中收敛速度最快的方法,算法简单,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小。公平算法采用二分法的思想,通过对公平速率的逐次逼近来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更适用于分布式的网络环境,收敛速度更快。此算法在网络链路上以IA流(入口汇聚流)间的公平为目标,保证了环网带宽分配的公平性。本文设计并建立了弹性分组环网络的节点模型、进程模型、链路模型、网络模型等,并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了模型的功能。通过网络仿真模型对草案中算法和新的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和性能验证。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草案中的算法在非平衡流环境下,使带宽产生持续和永久性振荡。而采用基于二分法的带宽分配算法,在触发公平算法后,环路带宽将迅速收敛到公平值,避免了持续和永久性振荡。同时,环路中每个节点都将分配到接近理想的公平带宽,整个环路在实现公平性的同时,能够得到最大的空间重用。
徐跃刚[7](2007)在《城域光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域传送网作为一个通用的传送平台,需要高效可靠地传送各种业务,这要求城域传送网提供多种业务接口,优化业务传输效率。由于目前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出现使得城域网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城域网由起初仅为数据业务提供点到点的透传,到以太网数据的二层交换,再到现在的链路带宽动态调整技术LCAS、VC虚级联、通用成帧协议GFP,以及到智能城域网技术。本论文在国家863项目基金地支持下,在认真分析了当前城域网的发展趋势及技术特点基础上,对智能城域光传送网的若干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的创新工作如下:1.首次对采用LCAS和虚级联技术的SDH网络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仔细分析了虚级联的传输延时和LCAS协议引入的固定延时。指明在现有的SDH/SONET网络中,仅采用复用段保护或通道保护不能完全满足生存性的要求,基于他们各自的优点提出将两者结合的方法。通过仿真和分析,组合保护在恢复率和恢复时间上优于复用段保护和通道保护。2.分析了虚级联在光传送网中的应用存在的相对时延问题,并提出了双向约束路径优化问题算法(Algorithm for Two-SidedConstrained Optimal Path,A-TSOP)。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解决虚级联相对时延问题的前提下,能有效利用网络的链路资源,优化网络的性能。3.分析了动态业务条件下,带可调谐波长变换器的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节点结构特点,并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粒度光交换网络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基于分层图的多粒度光交换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Path Graph Based Multigranularity Optical Switching RWA Algorithm,PG-MG算法),对上述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传统的OXC和MG-OXC节点构成的光网络的业务阻塞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可调谐波长变换器的MG-OXC组成的网络阻塞性能优于已有的网络。4.研究了智能城域光传送网中的UNI接口的实现。我们首先简要分析了UNI接口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对UNI接口通过有限状态机进行了描叙。5.结合国家863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协同本组同学建立了多粒度光网络系统实验平台,共有四个节点。该平台将新一代MSTP系统,多粒度光交换系统与ASON控制平面融合,实现城域网的智能管理,同时该平台可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满足用户多种业务的需求和通道的建立。
淦莉,宁帆[8](2006)在《宽带城域传送网技术的保护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分析并比较了同步数字体系(SDH)、以太网、弹性分组环(RPR)在环形拓扑结构的宽带城域传送网中的网络保护方法,最后讨论了以上三种技术的保护机制在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中的协调工作方式。
叶振[9](2006)在《弹性分组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的飞速发展,对城域网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域网需要承载更多的业务种类,转接更多的业务调度、更大的也流量变化。业务类型的变化对应网络的变化,对城域传输网络有更高的要求。 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后文简称RPR)是一项新兴的城域网二层接入标准。它集合以太网的高效性和SDH/SONET的可靠性于其一身,以分组网络为基础,是新一代城域网组网的发展趋势,可用以平稳地向光网络过渡。并具有强壮和高效特点的技术。该技术综合了广泛的性能监视、主动的网络恢复以及灵活的调度能力。弹性分组环网络能够承载多种业务,包括对抖动和时延敏感的如话音和视频流量、以太网和IP业务等。弹性分组环将SONET/SDI和以太网中的优点集成到了一层中,从而最佳地适应了传输各种业务。 利用参加某通讯公司的预研项目,利用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及实验室现有的资源,完成了弹性分组环网络的几个重要功能和相关研究。利用C语言完成了弹性分组环的网络拓扑、保护倒换功能。并且对相关公平算法进行了研究、对比与分析。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分析当前国内外弹性分组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以及RPR的发展历程。 2.深入分析IEEE802.17 RPR协议的的相关知识和RPR的体系结构。 3.分析研究RPR环的拓扑协议和实现机制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程序设计
王森[10](2006)在《潍坊城域传输网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I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宽带为主的数据业务迅猛增长,现有的SDH系统己不能满足宽带数据等多种业务的传送需要。因此,适应以宽带数据业务为主的多种业务的技术发展需要,适时地规划和建设一个大容量、高速率、多业务、智能化的城域传输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当前光传输领域的几种主流的城域光传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潍坊传输网的实际现状出发,在综合考虑数据、话音、视频等各种业务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采用SDH+MSTP+DWDM组网技术作为潍坊城域传输网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近期、中期两个组网方案,并对以ASON技术为核心的远期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城域网和城域传输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城域传输网的分层结构和业务应用。第二章介绍了当前城域光传输网的三种主要技术:RPR、MSTP和DWDM/CDWM,简要分析了其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城域传输网中的应用。第三章介绍了潍坊传输网的现状和基本情况。第四章介绍了潍坊城域传输网的规划组网方案,主要介绍了以MSTP技术组网的近期方案和以DWDM技术组网的中期规划方案,并对ASON为核心的远期规划作了简要说明。第五章对光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
二、新一代光环城域网——弹性分组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代光环城域网——弹性分组环(论文提纲范文)
(1)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城域传输网技术现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任务 |
1.4 本文工作安排 |
2 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选择 |
2.1 城域传输网面临的挑战 |
2.2 城域传输网的关键技术 |
2.2.1 MSTP技术 |
2.2.2 智能光网络技术 |
2.3 城域传输网技术应用 |
2.3.1 MSTP技术的应用 |
2.3.2 ASON技术的应用 |
2.4 部署新一代城域光传输网需要注意的问题 |
2.4.1 引入MSTP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
2.4.2 引入ASON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3G的传输解决方案探讨 |
3.1 3G的概念 |
3.2 3G主流标准简介及其比较 |
3.2.1 CDMA2000技术简介 |
3.2.2 WCDMA技术简介 |
3.2.3 TD-SCDMA技术简介 |
3.3 3G的网络结构 |
3.4 3G传输网关注的接口类型分析 |
3.5 面向3G的传输解决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4 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组网研究 |
4.1 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定义、所承载的业务和分层结构 |
4.2 移动城域传输网的业务需求分析 |
4.2.1 基站传输电路需求分析 |
4.2.2 局间传输电路需求分析 |
4.3 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组织方案 |
4.3.1 移动城域传输网核心层的特点和组网方案 |
4.3.2 移动城域传输网汇聚层的特点和组网方案 |
4.3.3 移动城域传输网接入层的特点和组网方案 |
4.4 不同基站分布类型所对应的不同组网模式 |
4.5 3G基站传输组网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5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设计 |
5.1 工程项目背景及概况 |
5.2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建设原则、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 |
5.2.1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的改造建设原则 |
5.2.2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发展策略 |
5.2.3 贵阳移动城域传送网发展目标 |
5.3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现状分析 |
5.3.1 骨干层现状分析 |
5.3.2 汇聚层现状分析 |
5.3.3 接入层现状分析 |
5.4 贵阳移动城域网承载业务分析及预测 |
5.4.1 贵阳移动城域网承载业务分析 |
5.4.2 贵阳移动城域网承载业务预测 |
5.5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总体方案设计 |
5.5.1 技术类型分析 |
5.5.2 技术选型 |
5.5.3 设备选型 |
5.5.4 网络组织结构设计 |
5.6 辅助系统设计 |
5.7 应用效果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DWDM在城域网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 |
1.2 光通信系统的分类 |
1.3 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 |
1.4 光纤通信向全光通信方向发展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城域网 |
2.1 城域网的概念 |
2.2 城域网系统介绍 |
2.2.1 核心层 |
2.2.2 汇聚层 |
2.2.3 接入层 |
2.3 城域传送网技术 |
2.3.1 基于SDH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 |
2.3.2 基于分组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
2.3.3 基于WDM的城域网 |
2.3.4 以ATM为基础的多业务平台 |
2.4 城域网建设若干原则 |
2.4.1 建设可运营的宽带城域网 |
2.4.2 建设可管理的宽带城域网 |
2.4.3 建设可盈利的宽带城域网 |
2.4.4 建设可扩展的宽带城域网 |
2.5 城域网传送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WDM系统原理 |
3.1 WDM的基本原理 |
3.2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现状与进展 |
3.3 WDM系统的基本组成 |
3.4 WDM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及技术 |
3.4.1 激光器 |
3.4.2 调制器 |
3.4.3 波长稳定技术 |
3.4.4 波分复用器件 |
3.4.5 光放大器 |
3.5 WDM系统技术规范 |
3.5.1 集成式系统和开放式系统 |
3.5.2 工作波长区的选择 |
第四章 城域DWDM技术 |
4.1 城域网对DWDM系统的要求 |
4.2 城域网中DWDM应用的特点 |
4.2.1 再生节点之间的距离较短 |
4.2.2 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复杂 |
4.3 DWDM城域网方案 |
4.3.1 复用方案 |
4.3.2 可配置光环方案 |
4.3.3 网状网方案 |
4.4 烽火密集波分实验室 |
4.4.1 密集波分系统构架 |
4.4.2 密集波分系统单元 |
4.4.3 OTNM2000网管管理 |
第五章 IP over WDM |
5.1 互联网的现状及发展 |
5.1.1 IP业务呈现爆炸性增长 |
5.1.2 Internet的发展及其对于主干光传送网的要求 |
5.2 MPLS在城域网中的提出 |
5.3 MPLS技术原理 |
5.3.1 MPLS工作原理 |
5.3.2 MPLS技术特点 |
5.3.3 MPLS的关键技术 |
5.4 MPLS在IP/DWDM中的应用 |
5.4.1 MPLλS在IP/DWDM中的提出 |
5.4.2 节点映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术语表 |
(3)一种易于实现的城域光分组交换环网的结构和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城域光网络概论 |
1.1.1 城域网 |
1.1.2 城域光网络 |
1.1.3 城域光网络的技术选择 |
1.2 光分组交换网络 |
1.2.1 光网络的发展 |
1.2.2 光分组交换网络的结构体系 |
1.3 光分组交换中的关键技术 |
1.3.1 同步 |
1.3.2 光交换矩阵 |
1.3.3 再生 |
1.3.4 头处理 |
1.3.5 竞争解决 |
1.4 测试平台 |
1.4.1 ATMOS |
1.4.2 KEOPS |
1.4.3 OPERA |
1.4.4 POND |
1.4.5 WASPNET |
1.4.6 OPS Ring Network |
1.5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城域OPS 环网结构和光分组竞争解决技术的研究 |
2.1 一种新的城域OPS 环网结构 |
2.1.1 城域网的技术选择 |
2.1.2 城域OPS 网络的机遇和挑战 |
2.1.3 城域OPS 环网络结构 |
2.2 一种新的光分组竞争解决技术的研究 |
2.2.1 基于优先级的偏射路由算法 |
2.2.2 网络模型与理论分析 |
2.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OPS 城域环网的性能分析 |
3.1 队列容量 |
3.1.1 排队时延的理论分析 |
3.1.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2 服务质量 |
3.2.1 ON/OFF 业务模型 |
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融合波长分配技术的PBDR |
3.3.1 多波长对PBDR 算法的影响 |
3.3.2 基于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算法 |
3.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弹性分组环关键技术研究及其MA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背景 |
1.1.1 城域网的起源和发展 |
1.1.2 城域网的特征 |
1.2 现有的一些城域网技术 |
1.2.1 基于SDH 的MSTP 技术 |
1.2.2 城域以太网技术 |
1.2.3 WDM 技术 |
1.3 弹性分组环技术 |
1.3.1 弹性分组环技术的提出 |
1.3.2 协议分层和拓扑结构 |
1.3.3 帧格式 |
1.3.4 业务类型 |
1.3.5 分组交换结构 |
1.3.6 MAC 队列结构 |
1.3.7 弹性分组环MAC 关键技术 |
1.3.8 弹性分组环特点总结 |
1.4 弹性分组环技术发展历程 |
1.4.1 弹性分组环标准化进程 |
1.4.2 弹性分组环产业化进程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贡献 |
第2章 弹性分组环MAC 公平性研究 |
2.1 RPR 公平性算法介绍 |
2.1.1 RPR 公平性评价准则 |
2.1.2 RPR 公平性算法工作机理 |
2.1.3 RPR 公平性算法实现 |
2.2 RPR 公平性算法问题分析 |
2.2.1 非平衡流下算法的局限性 |
2.2.2 绕回保护倒换时公平性算法的问题 |
2.3 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改进公平性算法(LEMFR 算法) |
2.3.1 非平衡流下速率振荡问题分析 |
2.3.2 绕回保护倒换下公平性算法问题分析 |
2.3.3 现有的一些改进公平性算法 |
2.3.4 LEMFR 算法 |
2.3.5 仿真验证 |
2.3.6 LEMFR 算法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弹性分组环保护倒换研究 |
3.1 弹性分组环保护倒换概述 |
3.1.1 绕回保护倒换 |
3.1.2 源路由保护倒换 |
3.1.3 RPR 保护倒换协议存在的问题 |
3.1.4 RPR 保护倒换性能研究现状 |
3.2 单向链路故障下的改进源路由保护倒换 |
3.2.1 改进的源路由保护倒换方案 |
3.2.2 理论分析 |
3.2.3 仿真验证 |
3.3 集成保护倒换 |
3.3.1 方案简述和问题分析 |
3.3.2 集成保护倒换路由算法及倒换方案 |
3.3.3 仿真验证 |
3.3.4 集成倒换方案适用性 |
3.4 小结 |
第4章 弹性分组环MAC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 |
4.1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概述 |
4.2 RPR MAC 专用芯片概述 |
4.2.1 芯片概述 |
4.2.2 芯片总体设计方案 |
4.3 RPR MAC 专用芯片设计 |
4.3.1 物理层接口 |
4.3.2 客户端接口 |
4.3.3 外部转发缓存接口 |
4.3.4 环路数据判决模块 |
4.3.5 本地业务整形调度控制模块 |
4.3.6 前传调度模块 |
4.3.7 RPR 公平性操作模块 |
4.3.8 拓扑保护控制模块 |
4.3.9 其他接口和模块 |
4.3.10 节点数据同步处理 |
4.4 芯片设计难点及主要参数设计 |
4.4.1 芯片水线流控机制设计 |
4.4.2 基于动态堆栈的异步FIFO |
4.4.3 整形器整形参数的计算 |
4.4.4 芯片内/外部缓存容量设计 |
4.4.5 复位电路设计 |
4.5 RPR MAC 专用芯片仿真与验证 |
4.5.1 功能仿真与验证中的难点 |
4.5.2 RPR MAC 芯片功能仿真 |
4.5.3 RPR MAC 芯片FPGA 验证 |
4.6 RPR MAC 专用芯片实现 |
4.6.1 RPR MAC 芯片后端设计 |
4.6.2 MXRPR01-7 芯片特征参数 |
4.6.3 RPR MAC 芯片样片功能测试 |
4.6.4 RPR MAC 专用芯片的应用 |
4.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多业务传输平台设备的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当前传输技术概览 |
1.2 当前电信传输市场分析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域网和多业务传输平台 |
2.1 城域网 |
2.1.1 城域网概述 |
2.1.2 城域网的体系结构 |
2.1.3 新一代城域网的要求 |
2.2 多业务传输平台 |
2.2.1 城域传输网的主要技术 |
2.2.2 以SDH 为基础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概述 |
2.2.3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的技术特性 |
2.2.4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的技术发展 |
2.2.5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的基本功能要求 |
2.2.6 MSTP 的网络应用 |
2.2.7 MSTP 的标准化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DH 的MSTP 几项关键技术 |
3.1 虚级联技术 |
3.2 LCAS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 |
3.3 以太网OVER SDH 封装协议 |
3.3.1 GFP 通用成帧规程 |
3.3.2 LAPS 链路接入规程 |
3.3.3 LAPS,GFP 与PPP 协议的比较 |
3.4 VLAN 虚拟局域网技术 |
3.5 MPLS 技术和保护机制 |
3.6 RPR 弹性分组环技术 |
3.7 QOS 保证机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PTINEX~(TM) 1662 SMC 研发项目介绍 |
4.1 市场主流厂商MSTP 产品概况 |
4.2 OPTINEX~(TM) 16625MC 的网络应用设计目标 |
4.3 OPTINEX~(TM) 16625MC 的特性设计目标 |
4.4 OPTINEX~(TM) 16625MC 的设计依据 |
4.5 OPTINEX~(TM) 16625MC 设备设计技术方案 |
4.5.1 功能框图设计 |
4.5.2 设备单元功能 |
4.5.3 设备结构设计介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OPTINEXTM 16625MC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的设计 |
5.1 集成业务子系统 |
5.2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原理框图 |
5.3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功能设计 |
5.4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功能叙述 |
5.4.1 有效负荷的通路 |
5.4.2 板卡管理框图 |
5.5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物理实现描述 |
5.5.1 以太网交换的物理接口单元 |
5.5.2 以太网映射单元模块 |
5.5.3 FPGA 模块 |
5.5.4 控制单元 |
5.6 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的系统集成实现框图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OPTINEX~(TM) 16625MC 以太网集成适配卡的测试 |
6.1 基本测试环境 |
6.2 基本测试设备和仪表 |
6.3 测试内容和步骤 |
6.3.1 上电测试 |
6.3.2 控制平台测试 |
6.3.3 负荷通道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基于弹性分组环网络公平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弹性分组环网络概述 |
1.1.1 弹性分组环网络历史及现状 |
1.1.2 弹性分组环网络技术特点 |
1.2 弹性分组环技术与其它技术的比较 |
1.3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弹性分组环网络关键技术 |
2.1 弹性分组环网络基本概念 |
2.1.1 RPR 分层参考模型 |
2.1.2 RPR 环结构及操作 |
2.1.3 RPR MAC 实体结构 |
2.1.4 RPR 帧结构 |
2.2 空间重用机制 |
2.3 保护倒换机制 |
2.4 拓扑发现机制 |
2.5 带宽调度机制 |
第三章 弹性分组环网络公平算法分析 |
3.1 公平算法的目标 |
3.2 草案中公平算法分析 |
3.2.1 RPR 的业务分级及节点模型 |
3.2.2 转发缓冲区和发送缓冲区 |
3.2.3 公平算法基本流程 |
3.2.4 Gandalf 提案的公平算法 |
3.2.5 Aladdin 提案的公平算法 |
3.2.6 已有公平算法存在的问题 |
3.3 RIAS 公平参考模型分析 |
3.3.1 RIAS 公平性分析 |
3.3.2 RIAS 数学模型分析 |
第四章 弹性分组环网络仿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4.1 仿真工具简介 |
4.2 网络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4.2.1 模型总体分析与设计 |
4.2.2 帧模型的实现 |
4.2.3 链路模型的实现 |
4.2.4 节点模型的实现 |
4.2.5 进程模型的实现 |
4.2.6 网络模型的实现 |
第五章 弹性分组环网络公平算法的设计 |
5.1 算法的提出 |
5.2 算法的描述 |
5.3 仿真与分析 |
5.3.1 停车场场景的仿真 |
5.3.2 上游平行停车场场景的仿真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城域光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城域网的概念 |
1.2 城域网技术 |
1.3 基于SDH的MSTP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一代 MSTP技术 |
2.1 下一代 MSTP设备模型 |
2.1.1 传送平面功能 |
2.1.2 控制平面功能 |
2.2 级联技术 |
2.2.1 相邻级联技术 |
2.2.2 虚级联技术 |
2.3 LCAS技术 |
2.3.1 LCAS协议简介 |
2.3.2 LCAS的操作和状态机 |
2.3.3 LCAS提供的多径传输与保护 |
2.4 SDH网络中虚级联的保护 |
2.4.1 虚级联的时延时间分析 |
2.4.2 LCAS协议的时间分析 |
2.4.3 组合保护方法 |
2.4.4 数值仿真 |
2.5 GFP技术 |
2.5.1 GFP帧结构 |
2.5.2 GFP帧映射 |
2.5.3 GFP帧的定界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智能城域光传送网的UNI接口技术和应用 |
3.1 UNI接口简介 |
3.1.1 UNI的自动邻居发现和自动服务发现 |
3.1.2 UNI链路带宽的自动调整 |
3.1.3 UNI信令协议技术 |
(1) CR-LDP协议 |
(2) 资源预留协议 |
(3) 两种协议的比较 |
3.2 城域传送网UNI接口的实现 |
3.3 支持按需带宽分配的UNI接口 |
3.3.1 城域传送网中BoD应用概述 |
3.3.2 时延问题和A_TSOP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粒度光交换技术 |
4.1 带波长变换器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结构 |
4.1.1 反馈式结构 |
4.1.2 串联式结构 |
4.1.3 节点结构和性能比较 |
4.2 多粒度光交换网络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特点 |
4.3 多粒度光交换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 |
4.3.1 概述 |
4.3.2 基于分层图的多粒度光交换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 |
4.3.3 PG-MG算法的仿真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多粒度光交换系统实验平台 |
5.1 多粒度光交换系统试验平台的总体介绍 |
5.2 多粒度光交换系统试验平台的系统组成 |
5.2.1 多粒度光节点硬件实现 |
5.2.2 多粒度光节点软件实现 |
5.2.3 MSTP节点实现 |
5.3 多粒度光交换系统试验平台功能验证 |
5.3.1 波长光通道建立测试 |
5.3.2 波带光通道建立测试 |
5.3.3 多粒度光通道节点波带故障,波带倒换测试 |
5.3.4 多粒度光通道节点波带故障,波长倒换测试 |
5.3.5 多粒度光通道链路故障与倒换测试 |
5.3.6 光通道与业务通道联合建立功能验证 |
5.3.7 光通道业务汇聚功能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弹性分组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RPR弹性分组环网 |
2.1 RPR技术基础 |
2.1.1 RPR环的结构与操作 |
2.1.2 业务类别 |
2.1.3 弹性分组环的MAC层结构 |
2.1.4 拓扑发现机制及环保护功能 |
2.1.5 带宽的公平调度 |
2.2 RPR的网络体系结构及技术特点 |
2.2.1 空间复用技术 |
2.2.2 自动拓扑识别技术 |
2.2.3 基于不同等级业务的自动保护切换机制 |
2.2.4 带宽分配的全局性公平策略 |
2.2.5 简单的业务提供 |
2.3 RPR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比较和优势 |
2.3.1 RPR与SDH技术比较 |
2.3.2 RPR与以太网比较 |
2.3.3 RPR与DPT技术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RPR网络环拓扑发现 |
3.1 RPR拓扑发现算法概述 |
3.2 环拓扑算法纵览 |
3.2.1 初始态 |
3.2.2 加入一个节点情况 |
3.2.3 删除一个节点 |
3.2.4 span(跨距)故障 |
3.2.5 拓扑发现 |
3.2.6 检查拓扑完整性 |
3.2.7 拓扑数据库与距离检测 |
3.2.8 孤岛 |
3.2.9 确认环路ID |
3.3 拓扑发现过程描述 |
3.3.1 刚启动 |
3.3.2 接收 |
3.3.3 拓扑状态定时器溢出 |
3.3.4 孤岛 |
3.4 拓扑发现消息 |
3.4.1 拓扑包格式 |
3.4.1.1 Station capabilities |
3.4.1.2 East station address |
3.4.1.3 West station address |
3.4.1.4 East reserved bandwidth |
3.4.1.5 West reserved bandwidth |
3.4.2 具体拓扑程序帧格式的程序定义 |
3.4.3 产生时机 |
3.4.4 接收的结果 |
3.4.5 在保护情况下拓扑消息的处理 |
3.5 检查到拓扑信息的操作 |
3.6 本章小结 |
4.弹性分组环保护 |
4.1 保护倒换协议的业务和特征 |
4.2 保护倒换协议的体系和触发优先机制 |
4.3 RPR保护协议规则 |
4.4 保护模式 |
4.4.1 定向保护模式 |
4.4.2 环回保护模式 |
4.4.3 RPR网络保护了流程图 |
4.5.保护消息帧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5 公平算法 |
5.1 RPR公平算法的目标 |
5.2 RPR标准公平算法公平算法(RPR-FA) |
5.2.1 RPR-FA算法的内容 |
5.2.2 RPR-FA控制过程 |
5.3 CQMA算法 |
5.3.1 CQMA公平性的实现过程 |
5.3.2 公平控制消息的处理过程 |
5.3.3 CQMA公平算法的改进 |
5.3.3.1 改进算法操作步骤 |
5.3.3.2 实现过程 |
5.3.3.3 性能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潍坊城域传输网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城域传输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1.1 城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1.1.1 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
1.1.2 城域网的特点 |
1.2 城域传输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1.2.1 城域传输网的基本概念 |
1.2.2 城域传输网的特点 |
1.2.3 城域传输网分层结构 |
1.2.4 城域传输网承载的业务类型 |
第二章 城域传输网的几项主要技术 |
2.1 弹性分组环(RPR) |
2.1.1 RPR的基本概念 |
2.1.2 RPR的协议参考模型 |
2.1.3 RPR的基本原理 |
2.1.4 RPR的技术特点 |
2.1.5 RPR在城域传输网中的应用 |
2.1.6 RPR技术局限性 |
2.2 基于SDH的MSTP技术 |
2.2.1 基于SDH的MSTP的基本概念 |
2.2.2 基于SDH的MSTP的特点 |
2.2.3 MSTP的技术发展演进 |
2.2.4 MSTP在城域传输网中的应用 |
2.3 城域DWDM |
2.3.1 WDM、DWDM、CDWM、城域DWDM的基本概念 |
2.3.2 DWDM系统的基本组成 |
2.3.3 DWDM系统的分类 |
2.3.4 DWDM的技术特点 |
2.3.5 城域DWDM的技术特点 |
2.3.6 城域DWDM的网络应用 |
2.3.7 CDWM技术特点 |
2.3.8 城域DWDM与CWDM的应用比较 |
2.4 几种城域光传输技术的比较和应用选择 |
2.4.1 几种城域光传输技术的比较 |
2.4.2 几种城域光传输技术的应用选择 |
2.5 光传送技术的发展展望 |
2.5.1 光传送网网络及技术发展趋势 |
2.5.2 城域光网络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潍坊城域传输网的现状 |
3.1 潍坊基础传输网建设和现状 |
3.1.1 光缆网的建设 |
3.1.2 传输系统的建设 |
3.2 宽带城域网的发展和现状 |
3.2.1 ATM网 |
3.2.2 宽带网 |
3.2.3 潍坊10Gb/s SDH高速环网 |
3.2.4 潍坊城域传输网的特点综述 |
第四章 潍坊城域传输网的规划组网方案 |
4.1 城域光传输网的建设原则 |
4.2 潍坊城域传输网目前存在的的问题和近期需要解决的业务需求 |
4.3 组网方案分析 |
4.3.1 近期组网方案 |
4.3.2 中期组网方案 |
4.3.3 远期组网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一代光环城域网——弹性分组环(论文参考文献)
- [1]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研究[D]. 李熙. 贵州大学, 2009(S1)
- [2]DWDM在城域网中应用研究[D]. 刘子晶. 贵州大学, 2008(02)
- [3]一种易于实现的城域光分组交换环网的结构和性能分析[D]. 王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4]弹性分组环关键技术研究及其MA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D]. 颜莉萍. 清华大学, 2007(08)
- [5]多业务传输平台设备的以太网集成业务适配卡设计[D]. 沈皓.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4)
- [6]基于弹性分组环网络公平算法的研究[D]. 单丹. 天津大学, 2007(04)
- [7]城域光网关键技术研究[D]. 徐跃刚.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8]宽带城域传送网技术的保护机制分析[A]. 淦莉,宁帆. 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
- [9]弹性分组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叶振. 四川大学, 2006(03)
- [10]潍坊城域传输网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 王森. 北京邮电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