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弹驱逐舰战伤救治能力现状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高思思,杨欣河,靳捷,王家胜[1](2021)在《面向全方案空间的装备体系任务现状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中国装备体系战斗力评估以典型场景样式下的典型装备体系方案为基础,但装备体系方案的典型标准缺乏的问题,面向任务全方案空间,研究典型装备方案集的快速生成和筛选方法,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装备体系战斗力缺口和新装备的体系贡献率提供方法支撑。
石海成[2](2019)在《传播学5W理论视野下的采访口译实践报告 ——以中央电视台《外军眼中的中国军队》节目采访口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报告人在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进行语言实习。实习期间,报告人协助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栏目组对外国军官进行采访并承担采访口译任务。采访内容制作成《外军眼中的中国军队》,于2019年1月7日至11日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连续播出。本报告以传播学5W理论作为指导,对该次采访口译活动转写的语料进行分析。采访口译活动是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过程,采访口译的内容经过编辑制作并通过媒体传播给受众。这一过程是典型的传播过程。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加,口译活动在中外交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采访口译也成为口译活动的常见场景。本报告以《外军眼中的中国军队》节目采访口译活动为例,尝试使用传播学5W理论来分析采访过程中的口译活动,对今后开展口译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本实践报告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简要描述翻译任务,第二章详细描述了翻译过程,即译前、译中及译后报告人所做的工作,第三章介绍传播学5W理论,阐述传播学与翻译学的关系,以及传播学5W理论对口译的指导意义。第四章用传播学5W理论的五个要素来分析采访口译译文,指出受访者情况的不确定性、采访内容的不可控性、语言质量不高以及理论基础薄弱等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第五章总结本实践报告,并对未来采访口译类教学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李刚,欧崇阳,张思佳,许广杰,周慧,张进,周游,王立刚,王胜朝[3](2019)在《海军医学系列研究(103) 外军海军舰船牙科勤务保障的现状和特点》文中研究说明海军舰船牙科勤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船员提供口腔健康保障,使海军官兵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海军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如美、英、法、德等国拥有比较完备的牙科勤务体系,并且非常重视海军舰船人员的牙科勤务保障。外军海军舰船牙科勤务保障大致可分为医院船、航空母舰和水面舰艇等3个保障等级。医院船是现代海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外军的医院船一般由民用船改装而成,主要在南美和东南亚国家定期进行医学救援活动,并在发生"大规模"灾害之际提供紧急救援;美军将航空母舰作为海上医疗后送的第2级救治阶梯,并作为医疗保障主体负责本舰及整个编队人员的救治工作;水面舰艇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在水面遂行作战任务使用的大型装备。我国海军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借鉴外军海军舰船牙科勤务保障的有益经验,对于开展舰船牙科医疗服务及相关勤务保障研究,适应未来海军作战口腔卫生勤务保障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外军海军医院船、航空母舰和水面舰艇等3个保障等级的牙科勤务保障现状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季澄[4](2018)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实践的最大外部牵引因素。从国家大战略缔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赋予其发展海权的一般性逻辑依据,也就是说,中国旨在通过海洋实现国家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的战略谋划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是国家谋求强国地位的应有之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数次对海洋的探索与实践,并得以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海洋战略实践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美方认为,伴随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双方原本在东亚地区形成的“陆海二元分离型”地区安全秩序正在被融入更多的海权要素,中国的海上实力与影响力正迅速进入东亚周边海域,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广阔的海域延伸。鉴于美国自身鲜明的海权属性,美国势必会对此种具有颠覆地区传统地缘格局潜能的海上实践予以高度防范与警惕,并致使其在战略态度的选择上倾向于对抗而非妥协,在此基础上锻造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丧失其应有的灵活性。此外,双方海上互动频率的增加难免带来摩擦与对抗的风险,如何有效管控此类风险并防止其升级,进而危及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秩序也是美国面临的一大考验;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海上力量核心要素—海军的发展,正在侵蚀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地位,这将迫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其在后冷战时代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及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角色,并将战略关注的重点由非国家行为体转向国家行为体,并以此牵引美国海权的建设,实现海权的战略回归,即将最终的战略着力点放在应对潜在的挑战者身上。与此同时,海权本身及其战略内涵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丰富与拓展,马汉倡导的海权的基本原理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主力舰队决战赢得制海权已不再被各国海军视为“定律”。事实上,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愈发紧密的经贸联系,科技水平的跃升,使得制海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受到极大限制,夺取制海权的目的已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海上安全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全球公共产品,这也促使各国在战略手段的选择上更强调合作,而非纯粹的零和博弈。总之,在美方看来,鉴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美新一轮海上博弈及其所开启的权势转移进程,将很难实现半个多世纪前英美两国海上权势的和平转移,摩擦与对抗将长期伴随两国海上互动进程。但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摩擦与对抗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战争,美方应寻求与中国达成最起码的海上战略谅解,有效管控分歧与摩擦,并尽可能在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进而分担其维护海上公共安全的成本。对中国来说,其与美国的海上互动需以三点认知作支撑:一是在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之前,中国仍是两国海上互动中的弱势一方。尽管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仍享有地区海上主导权;二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道路选择已上升至国家大战略层面,是全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海洋强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自身所处地缘环境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限定,中国仍应追求旨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限的海权,而不是与美国争夺全球海上领导权;三是美国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限制性因素,与美国的海上互动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对此,寻求中美海上互动新模式,构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架构,尽量降低美国对自身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阻碍和干扰,理应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选项,而不是权宜之计。
单浩洋,赖西南,郑然[5](2017)在《反舰导弹战伤特点分析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未来海战中,反舰导弹将作为交战双方的主要作战武器。掌握反舰导弹打击舰船后的伤亡情况及伤员伤情分布对卫勤保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历史数据收集及文献查阅,对二战以来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反舰导弹造成的伤亡比例增高,受打击舰船沉没的概率减小;在未来医疗救治中,要着重关注炸伤、烧伤、吸入伤、贯通伤的救治,同时也应警惕海水浸泡伤对伤员的危害。
贺嘉蕾,唐大海,朱月星,韩雪颖[6](2016)在《“第二十批护航暨环球访问”任务的检验医学保障》文中认为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海军某编队执行了历时10个月的"第二十批护航暨环球访问"任务,访问了13个国家14个港口,航程52 000余海里,这是我海军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环球航行。由于到访国家多、随舰人员多、年龄层次多、不确定因素多,海上医疗保障任务复杂,对检验医学工作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任务经验和研究成果做了充分的准备,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
蔡宏伟,谭小云,欧崇阳,黎成,叶霞[7](2016)在《驱护舰编队远海防卫卫勤保障》文中认为通过驱护舰卫勤调研既往文献检索,经过对随舰执行训练、护航任务卫勤工作总结,提炼出驱护舰编队远海防卫卫勤任务特点及卫勤需求。划分任务阶段,明确救治范围,分析能力要素构成。提出立足使命任务,统筹远海卫勤保障;着眼保障需求,建设现代远海卫勤;重视编队保障,抓好备勤备战准备的建议,为建设远海防卫卫勤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蔡宏伟,谭小云,朱长发[8](2016)在《驱护舰艇全维卫勤建设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军建设加速,驱护舰艇执行维权、护航、出访、演练任务日趋频繁,对卫勤能力要求不断提升[1]。在充分调研和多次随舰遂行各类任务基础上,在卫勤专家指导下,笔者对驱护舰艇全维卫勤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总结。1基本经验1.1强健体魄1.1.1关注生理健康抓好舰艇饮食管理,主副食品调剂有道,果蔬品种花色多样,确保吃得健康;贯彻一日生活制度,作业休息张弛有度,确保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遵照军人体
王海威,孙涛,罗晶,陈汝雪,黄影,张剑[9](2014)在《“RIMPAC-2014”美军“仁慈号”医院船卫勤演练的具体做法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介绍了"RIMPAC-2014"美军"仁慈号"医院船卫勤演练的具体做法和特点,并与我军海上卫勤演练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比较,提出:1在今后的海上卫勤训练中要坚持流程训练与技术训练并重;2要建立救治技术考核评估团队,对参训者进行实时评估;3要制定医院船执行重大任务人员选拔标准,建立医院船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机制等观点。
逄淑娟[10](2014)在《DC集团一线员工职业健康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船舶行业是我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之一,大连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拥有各类船舶制造企业10余家,各下属公司达500余家,其中既有世界造船十强企业,也有民营造船中小企业,总体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大连市各海岸线及附近。大连船舶行业其作业流程主要包括:钢板采购—钢板预处理(喷砂除锈、预涂底漆)—钢板切割(一般分为CNC等离子切割、FP火焰切割)—小组—中组—大组立—先行搭载—搭载—船台有机合拢等,具有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基本特征。其生产工艺工序过程中存在局部震动、噪声、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粉尘和电焊弧光等危害因素。通过对DC集团一线生产工人职业健康状况的分析,可以对大连市乃至我国船舶制造业职业健康水平现状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以2008-2012年间DC集团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为基础,以卫生部、国家安全监督总局颁布的法律法规为标准,以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等发布的大量基础信息和提供的大量资料为依据,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DC集团工人职业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汇总分析,揭示了危害船舶制造产业工人职业健康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DC集团一线职工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发病率基本得到控制并有下降趋势,但存在的职业健康管理问题依旧不容忽视:一是DC集团一线员工流动性大、素质低、个人健康意识淡薄;二是DC集团一线员工的职业病防控制度建设还有待于健全;三是工厂和车间作业环境比较差、设备陈旧,间接的造成了职业健康问题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DC集团的具体制度和管理规定提出了4点策略: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改善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定期体检与健康监护、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此外本文还提出4点保障措施: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各层级领导的责任、设立健康管理专职人员、改进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奖惩标准。本研究以DC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集团员工的职业健康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深层次根源,运用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对于保持DC集团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实时监测员工职业健康水平并制定DC集团乃至整个造船行业的职业疾病防治体系,促进我国造船产业的发展上都有现实意义。
二、导弹驱逐舰战伤救治能力现状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弹驱逐舰战伤救治能力现状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全方案空间的装备体系任务现状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面向全方案空间的装备体系任务现状分析框架 |
2 装备体系备选方案空间的构建 |
2.1 创建任务层次结构 |
2.2 构建装备体系备选方案空间 |
2.3 定义聚合算子 |
3 基于改进NSGAⅡ的全方案空间探索 |
3.1 编码与解码 |
3.2 种群初始化 |
3.3 自适应进化算子 |
3.4 Pareto排序 |
3.5 精英保留策略 |
4 案例分析 |
4.1 SEAD任务分解 |
4.2 构建SEAD备选方案空间 |
4.3 定义度量指标聚合算子 |
4.4 SEAD方案空间探索 |
5 结论 |
(2)传播学5W理论视野下的采访口译实践报告 ——以中央电视台《外军眼中的中国军队》节目采访口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1.2 Features of the Task |
1.3 Requirement of the Client |
Chapter Two Procedure of the Task |
2.1 Pre-task Preparation |
2.1.1 Searching for Relevant Background Knowledge |
2.1.2 Collecting Key Terms and Supplementary Vocabulary |
2.1.3 Relaxing the Mindset |
2.1.4.Examining Necessary Equipment |
2.2 The Interview Interpreting Process |
2.3 Post-task Evaluation |
2.3.1 Obtaining Feedback |
2.3.2 Self-evalu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Guidance |
3.1 An Overview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
3.2 The5W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
3.3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3.4 The Application of5W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Interview Interpreting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Analysis of Interview Interpreting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ve Elements(5W) |
4.2 Analysis of Interview Interpreting Cases through the Five Elements of the5W Theory |
4.2.1 Control Analysis |
4.2.2 Content Analysis |
4.2.3 Media Analysis |
4.2.4 Audience Analysis |
4.2.5 Effect Analysis |
4.3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in Interview Interpre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5W Communication Theory |
4.3.1 Uncertain Condition of the Interviewees |
StrategyⅠ:Consult with Communicators in Advance |
4.3.2 Uncontrollable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 |
StrategyⅡ:Broadening the Scope of Knowledge and Flexibly Processing the Content |
4.3.3 Unnoticeable Interpreting and Inadequate Language Quality |
StrategyⅢ:Post-task Re-hearing and Simulation Exercise with Self-monitor |
4.3.4 Weak Foundation of Theories and Inadequate Academic Training |
StrategyⅣ:Consciously Strengthening Theories Study and Found a Basic Theoretic Framework on Mind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 in the Interpreting Practice |
5.2 Problems in the interview interpreting |
5.3 Inspir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Acknowledge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作者简历 |
(3)海军医学系列研究(103) 外军海军舰船牙科勤务保障的现状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医院船等级牙科勤务保障 |
3 航空母舰等级牙科勤务保障 |
4 水面舰艇等级牙科勤务保障 |
5 结 语 |
(4)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概念界定与探析 |
论文的主要议题和写作思路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战略界眼中的海权与中美关系 |
1.1 海权是美国战略界经久关注的重大战略议题 |
1.1.1 美国海权的一般逻辑及其发展演变 |
1.1.2 美国对于海上霸权和海洋秩序的双重护持 |
1.2 海权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 |
1.2.1 19世纪中后期至冷战前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2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3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海权维度 |
1.3.1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与战略调整 |
1.3.2 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议题的再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的评估 |
2.1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历史维度的透视 |
2.1.1 辉煌与挫折交织的中国海权演进历程:助推中国海权发展的智识基础 |
2.1.2 借鉴过往守成国与崛起国海上博弈的经验教训:中美实现海上权力和平转移仍存在“不确定性” |
2.2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理论维度的透视 |
2.2.1 新兴国家海权崛起的一般规律及其逻辑辩证关系 |
2.2.2 从“陆海二元对立”到“陆海统筹”:中国海洋政策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2.3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现实维度的透视 |
2.3.1 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因素的评估 |
2.3.2 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认知及其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对接 |
2.3.3 对“建设海洋强国”具体实施情况的评估 |
2.3.4 “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周边海域及美国自身的影响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力量建设进程的评估 |
3.1 对中国海上军事学说构成要素的评估 |
3.1.1 对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海权理论的借鉴与吸收 |
3.1.2 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
3.1.3 “海军民族主义”的存在及其影响 |
3.2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进程的评估 |
3.2.1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2004 年至2006 年) |
3.2.2 初步涉足西太平洋地区(2007 年至2009 年) |
3.2.3 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2010 年至2012 年) |
3.2.4 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演进(2013 年至2014 年) |
3.3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认知依据的评估 |
3.3.1 对中国重要海洋利益的评估 |
3.3.2 对中国面临的周边海上安全风险的评估 |
3.3.3 中国的主要海上战略目标:近海与远海的统筹 |
3.4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及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3.4.1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 |
3.4.2 对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海上实践的核心战略关切 |
4.1 对中国提升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切 |
4.1.1 美方对中国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评估 |
4.1.2 美方应对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相关举措 |
4.2 对中国与邻国海洋争端的关切:以南海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2.1 南海争端的具体表现类型及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
4.2.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应对:战略层面的“拖延战略”与战术层面的“胁迫策略”相结合 |
4.2.3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主要利益关切及其策略应对 |
4.3 对中国海权拓展的战略取向的关切:以印度洋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3.1 印度洋将成为中国海权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
4.3.2 中国在印度洋拓展海权的具体战略举措 |
4.3.3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保障基地的模式选择问题 |
4.3.4 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拓展海权的限定性要素 |
4.4 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服役及其战略影响的关切:以航空母舰作为考察重点 |
4.4.1 对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基本条件的评估 |
4.4.2 对中国航空母舰具备的功能性要素的评估 |
4.4.3 对美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的美国政策因应 |
5.1 美国政府的因应之策:具有高度现实适切性的印太战略谋划 |
5.1.1 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特征”:冲突与合作并存 |
5.1.2 印太地缘概念及其缘起探析 |
5.1.3 美国印太战略愿景谋划及其“包容性平衡”理念的体现 |
5.2 美国国防部的因应之策:对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的解读 |
5.2.1 美国防部对于印太海上安全环境的判断 |
5.2.2 美国防部关于印太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 |
5.2.3 美国防部关于确保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相关举措 |
5.3 美国海军及相关军种的因应之策:对制海权的重新掌控 |
5.3.1 对变化中的全球海上安全环境及其威胁来源的判断 |
5.3.2 新时期美国海军理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与战略素养 |
5.3.3 对水面舰艇力量建设的高度关切:获取制海权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尾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反舰导弹战伤特点分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反舰导弹致损情况分析 |
2.1 导弹攻击舰船伤亡情况分析 |
2.2 不同舰船受导弹打击后伤亡情况分析 |
2.3 导弹攻击舰船伤员伤情分析 |
3 讨论 |
3.1 进一步加强海上卫勤保障力量 |
3.2 进一步关注重点伤情救治 |
(6)“第二十批护航暨环球访问”任务的检验医学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 充分的物资准备是完成任务的基础 |
1.1 明确任务需求 |
1.2 选择检验项目 |
1.3 确定仪器选型 |
1.4 拟定物资清单 |
1.5 验收保存物资 |
2 合格的人员选派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
2.1 组织全面系统培训 |
2.2 抓好人才培养储备 |
2.3 队员选派严格把关 |
2.4 加强针对性训练 |
3 严谨有序地展开工作是圆满完成任务的保证 |
3.1 做好集结时段的准备工作 |
3.2 做好出海前仪器设备的性能验证工作 |
3.3 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检验质量 |
4 存在问题及对策 |
(7)驱护舰编队远海防卫卫勤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远海防卫卫勤构想把握特点需求构建远海防卫卫勤 |
1.1保障任务特点紧扣保障特点认清难点要点 |
1.2卫勤保障需求正确分类定位明确保障要求 |
1.3能力要素构成分析制定抽组要求 |
2远海卫勤保障着眼发展战略强化远海保障能力 |
2.1立足使命任务统筹远海卫勤保障 |
2.1.1远海卫勤目标与国家战略相一致 |
2.1.2卫勤体系调整与军事变革相匹配 |
2.1.3创新运行机制形成远海保障规范 |
2.1.4整合卫勤资源满足远海保障需求 |
2.2着眼保障需求建设现代远海卫勤 |
2.2.1确立全维一体化卫勤 夯实基础 |
2.2.2建设模块效能化卫勤 灵活使用 |
2.2.3打造平台现代化卫勤聚焦能力 |
2.3重视编队保障抓好备勤备战准备 |
2.3.1齐抓共管 突出舰艇卫勤元素 |
2.3.2加大投入 强化卫勤教学培训 |
2.3.3人装结合 提升卫勤保障能力 |
(8)驱护舰艇全维卫勤建设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经验 |
1. 1 强健体魄 |
1.1.1关注生理健康 |
1.1.2把握心理健康 |
1.1.3做好健康管理[2] |
1. 2 伤害防护 |
1.2.1落实防病工作 |
1.2.2抓好意外伤害防护 |
1.2.3做好战伤防护准备 |
1. 3 伤病救治 |
2 几点思考 |
2.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舰艇全维卫勤 |
2.1.1健全管理组织 |
2.1.2梳理工作内容 |
2.1.3制定方案计划 |
2. 2 开展能力评估,深化舰艇全维卫勤 |
2.2.1健康管理能力 |
2.2.2伤害防护能力 |
2.2.3伤病救治能力 |
2. 3 加快人才培训,推进舰艇全维卫勤 |
2.3.1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培养全科舰艇军医 |
2.3.2关注卫勤管理培训,提升卫勤管理能力 |
2.3.3抓好健康管理培训,增强健康管理能力 |
(9)“RIMPAC-2014”美军“仁慈号”医院船卫勤演练的具体做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军卫勤演练的特点和做法 |
1. 1 大量运用模拟人和逼真的化妆进行实际操作技术训练 |
1. 2 设有专门的演练技术操作评估团队,全程对参演人员进行技术评估 |
1. 3 人员配置模块化抽组,职责分工明确 |
1. 4 训练目标明确,具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
2 讨论 |
2. 1 较多考虑流程训练,忽视了技术训练的重要性 |
2. 2 救治技术考核评估措施欠缺 |
2. 3 尚未制定医院船人员考核选拔标准,没有针对医院船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机制 |
3 对策与建议 |
3. 1 在海上卫勤训练中坚持流程训练与技术训练并重 |
3. 2 建立救治技术考核评估团队,对参训者进行实时评估 |
3. 3 制定医院船执行重大任务人员选拔标准,建立医院船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机制 |
(10)DC集团一线员工职业健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DC集团简介 |
1.1.2 DC集团员工健康管理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 职业健康管理研究近况 |
2.2 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 |
2.3 职业健康管理对策 |
3 DC集团一线员工职业健康管理调查分析 |
3.1 DC集团一线员工职业健康管理调查设计 |
3.1.1 员工健康检查情况调查 |
3.1.2 员工主要职业病类型调查 |
3.1.3 员工职业健康感知调查 |
3.2 DC集团一线员工职业健康现状分析 |
3.2.1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问题分析 |
3.2.2 员工主要职业病类型分析 |
3.2.3 DC集团员工职业健康感知分析 |
4 DC集团一线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对策 |
4.1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
4.1.1 进一步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
4.1.2 加强对外协单位监管制度建设 |
4.2 改善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 |
4.2.1 通风防护 |
4.2.2 喷涂防护 |
4.2.3 高温和紫外线防护 |
4.2.4 防护用具发放管理与应急设施 |
4.3 定期体检与健康监护 |
4.3.1 完善岗前、在岗、离岗健康管理的流程控制 |
4.3.2 构建员工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
4.4 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 |
4.4.1 强化岗前的培训工作 |
4.4.2 开展在岗期间的教育工作 |
5 保障措施 |
5.1 完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
5.2 强化各层级领导的责任 |
5.3 设立健康管理专职人员 |
5.4 改进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奖惩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导弹驱逐舰战伤救治能力现状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全方案空间的装备体系任务现状分析方法研究[J]. 高思思,杨欣河,靳捷,王家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14)
- [2]传播学5W理论视野下的采访口译实践报告 ——以中央电视台《外军眼中的中国军队》节目采访口译为例[D]. 石海成.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3]海军医学系列研究(103) 外军海军舰船牙科勤务保障的现状和特点[J]. 李刚,欧崇阳,张思佳,许广杰,周慧,张进,周游,王立刚,王胜朝. 人民军医, 2019(04)
- [4]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D]. 季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5]反舰导弹战伤特点分析及启示[J]. 单浩洋,赖西南,郑然. 军事医学, 2017(03)
- [6]“第二十批护航暨环球访问”任务的检验医学保障[J]. 贺嘉蕾,唐大海,朱月星,韩雪颖. 海军医学杂志, 2016(05)
- [7]驱护舰编队远海防卫卫勤保障[J]. 蔡宏伟,谭小云,欧崇阳,黎成,叶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08)
- [8]驱护舰艇全维卫勤建设思考[J]. 蔡宏伟,谭小云,朱长发. 海军医学杂志, 2016(01)
- [9]“RIMPAC-2014”美军“仁慈号”医院船卫勤演练的具体做法及启示[J]. 王海威,孙涛,罗晶,陈汝雪,黄影,张剑. 军事医学, 2014(10)
- [10]DC集团一线员工职业健康管理研究[D]. 逄淑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