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糖与NOD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莉[1](2021)在《岩藻多糖对饮食诱导ICR小鼠肥胖相关高脂血症的预防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本研究首先探讨裙带菜来源岩藻多糖在体外对降胆固醇作用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aecium)R0026降胆固醇能力和胆盐水解酶(BSH)活性的影响。(2)通过动物实验明确岩藻多糖对饮食诱导的ICR小鼠肥胖相关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1)菌种活化,接种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在不同时间点滴板计数,计算CFU值。(2)将活化后的E.faecium R0026接种到不同碳源胆固醇培养基中,检测发酵液中胆固醇水平。(3)将不同培养基生长的E.faecium R0026培养12小时,体外用酶促反应的方法检测BSH酶活性。(4)40只4周龄雄性ICR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NFD)饲喂正常饲料;模型组(HFD),岩藻多糖低剂量组(Fuc0.5),岩藻多糖高剂量组(Fuc2.5)饲喂高脂饲料,干预5周。岩藻多糖(50 mg/kg/天和250 mg/kg/天)溶于生理盐水,正常组和模型组以0.2 m L生理盐水灌胃,岩藻多糖组以0.2 m L岩藻多糖溶液灌胃。实验期间所有动物均可自由进食饮水,每日记录小鼠饮食量,每周小鼠禁食后称量体重,每两周尾静脉测量小鼠空腹血糖。(5)实验结束测量小鼠的体长(鼻到肛门的距离),收集小鼠肝脏,附睾脂肪和棕色脂肪并称重。(6)采用试剂盒测量血清TC、TG、HDL-C、LDL-C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LPS、TBA和TNF-α水平。(7)收集小鼠肝脏和小肠段,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100倍下拍摄。(8)收集小鼠的盲肠内容物,采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和16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组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定量肠道优势细菌。(9)采用Speaeman分析小鼠血脂及炎症水平与肠道特征菌的相关性。结果:(1)E.faecium R0026在含岩藻多糖的培养基中CFU显着高于不含岩藻多糖培养基。E.faecium R0026在含1%岩藻多糖培养基中胆固醇去除率为60.18%,在含2%岩藻多糖的培养基中胆固醇的去除率为77.78%,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的胆固醇去除率为58.35%,在没有岩藻多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胆固醇的去除率为45.20%。E.faecium R0026的活菌数与培养基发酵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呈显着的负相关,与胆固醇降解率呈正相关。E.faecium R0026的活菌数与细菌BSH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2)岩藻多糖降低ICR小鼠的体重、体重增量、BMI、Lee’s指数、肝指数、附睾脂肪指数,对血糖没有影响。(3)岩藻多糖干预改善了小鼠的血脂水平。(4)岩藻多糖干预改善了小鼠LPS、TBA、TNF-α水平。(5)岩藻多糖改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小肠绒毛紊乱。(6)岩藻多糖对ICR小鼠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干预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显着改善,肠道优势菌群含量提高。菌群的改善与血脂和炎症水平显着相关。结论:(1)岩藻多糖在体外能够通过提高E.faecium R0026的活菌数,提高该菌的BSH酶活性和体外降胆固醇的能力。(2)岩藻多糖改善了高脂饮食诱导的ICR小鼠体重、体重增量、BMI、器官指数及血清脂质和炎症水平。(3)岩藻多糖通过增加肥胖小鼠中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F.prausnitzii相对数量来改善肥胖相关的血脂,胆汁酸及炎症水平。
李会芳[2](2021)在《云南纳西族糖尿病患病和自我管理的变化趋势及RANTES及其受体CCR5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本项目研究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纳西族糖尿病的患病和自我管理的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生活行为因素对糖尿病患病的影响以及RANTES及其受体CCR5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探讨生活行为因素、目的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生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采用重复横断面研究设计,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玉龙县35岁及以上的纳西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 云南纳西族糖尿病患病和自我管理的变化趋势研究通过现场问卷结合体格检查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资料及自我血糖管理信息,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通过指尖毛细血管血测量研究对象的血糖(空腹或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采用χ2检验分析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患病情况、糖尿病的知晓、治疗、控制及自我管理的流行现状;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控制及自我管理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 云南纳西族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趋势及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研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糖尿病相关生活行为方式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相关生活行为方式的流行现状以及糖尿病患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比较分析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相关生活行为方式及相关危险因素聚集情况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纳西族调查人群生活行为因素对糖尿病患病的影响。第三部分RANTES及其受体CCR5与云南纳西族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通过指尖毛细血管全血测量调查者的空腹或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采集诊断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并按1:2比例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其中血糖正常组133人,糖尿病前期组60人,糖尿病组61人,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和淋巴细胞表面的CCR5水平以及血浆RANTES水平,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ANTES基因rs2280788位点及CCR5基因rs1799987位点的基因型。采用χ2检验比较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血糖正常组三组间的RANTES rs2280788位点及CCR5 rs1799987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的临床及生化指标、血浆RANTES水平及淋巴和单核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情况,比较CCR5 rs1799987位点不同基因型组间的生化指标和CCR5表达情况,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RANTES rs2280788 CC、CG+GG基因型组间的生化指标和RANTES表达水平、比较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间血浆RANTES水平及白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情况;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云南省纳西族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影响因素;通过MDR3.0.2软件采用多因子降维法分析RANTES、CCR5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水平与生活行为因素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生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卡方检验两两比较时以P<0.017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第一部分 云南纳西族糖尿病患病和自我管理的变化趋势研究2013年共调查1402例,其中男性644例,女性758例;2018年共调查1426例,其中男性657例,女性769例。1.2018年云南纳西族糖尿病相关调查研究结果1.1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9.5%和8.6%,男性、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5岁年龄组和人均年收入>8000元的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于女性、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65岁以下年龄组和人均年收入≤8000元的人群(P均<0.05),且≥65岁年龄组糖尿病的患病率最高。糖尿病的知晓、治疗、控制率分别为52.8%、89.2%和29.2%,在各年龄组中,≥65岁年龄组糖尿病治疗率最高,为95.5%(P<0.01),在不同性别、年龄、人均年收入、住房类型及不同医疗服务可及性组间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1.2云南省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包括遵医嘱服药、自我血糖监测和最近2周采取降糖措施的比率分别为87.7%、49.2%和100.0%,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比率高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最近2周采取降糖措施包括控制体重或减肥、控制饮食、增加锻炼和戒烟的比率分别为69.2%、92.3%、84.6%和12.3%,55-64岁、人均年收入>8000元、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采取控制体重或减肥措施降糖的占比较高,男性戒烟的占比较高。2.纳西族调查居民糖尿病患病及自我管理的变化趋势2.1从2013年到2018年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无明显变化,而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从4.1%上升至8.6%。糖尿病的标化知晓率由66.4%降至53.1%,(P<0.05),使用自来水、家中有厕所、人均年收入>8000元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人群知晓率下降明显(P<0.05),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无明显变化(P均>0.05)。2.2从2013年到2018年纳西族糖尿病患者遵医嘱服药率和最近2周采取降糖措施的比率明显升高(P<0.05),男性、人均年收入>8000元、家中有厕所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糖尿病患者遵嘱服药率明显升高(P<0.05);而自我血糖监测比率无明显变化(P>0.05);调查前2周采取降糖措施包括控制体重或减肥、控制饮食、增加锻炼的标化比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28.1%和71.2%、72.7%和92.7%、28.1%和84.9%(P均<0.05),而通过戒烟降糖的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是采取降糖措施的保护因素。第二部分 云南纳西族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趋势及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研究1.2018年纳西族生活行为方式的相关调查研究结果1.1 纳西族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吸烟、现在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有糖尿病家族史、进食含油或脂肪多食物(一周≥3天)、进食腌制品(一周≥3天)的比率分别为38.1%、34.2%、15.5%、60.4%、36.9%、29.3%、15.7%、25.5%、5.3%、31.8%和 41.4%。1.2女性中心性肥胖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率高于男性(P<0.01和P<0.05),男性吸烟、饮酒、进食含油或脂肪多食物(一周≥3天)的比率高于女性(P<0.01),男性比女性更缺乏体力活动(P<0.05)。1.3不同年龄段中,≥65岁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缺乏体力活动和中心性肥胖比率最高,35-44岁年龄组每周进食含油或脂肪多食物和腌制品≥3天的比率最高,45-54岁年龄组超重和现在吸烟的比率最高。1.4年龄越大的纳西族调查人群其3个及以上糖尿病危险因素聚集率越高。2.纳西族调查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趋势2.1 2018年纳西族调查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率较2013年明显升高(P<0.01),吸烟率较2013年升高(P<0.05),但饮酒率、缺乏体力活动、进食含油及脂肪多食物(一周≥3天)、进食腌制品(一周≥3天)的比率较2013年降低(P<0.01),呈下降趋势。2.2 2018年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聚集3个及以上的比率较2013年明显升高(P<0.05)。3.纳西族生活行为因素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高血压、有糖尿病家族史和缺乏体力活动是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RANTES及其受体CCR5与云南纳西族糖尿病患病的相关性研究1.糖尿病组的腰围、TG、FPG、HbA1c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糖尿病组的TC、TG、FPG、HbA1c高于糖尿病前期组(P<0.05),糖尿病前期组的HbA1c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其余指标在糖尿病前期和血糖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血糖正常组间RANTES rs2280788 CC、CG+GG基因型频率和RANTES rs2280788 C/G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糖尿病前期组RANTES rs2280788 C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7),男性其余组间及女性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3.糖尿病前期组CCR5 rs1799987 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7),糖尿病组CCR5 rs1799987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糖尿病前期组(P<0.017),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与在女性人群中的结论一致。男性人群中三组间CCR5 rs179998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血糖正常组三组间血浆RANTES水平及单核和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组间血浆RANTES水平、单核和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RANTES rs2280788位点不同基因型组间、CCR5 rs1799987位点不同基因型组间自身的表达水平及血浆LDL、HDL、TC、TG、FPG、HbA1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6.MDR分析显示:CCR5基因型、年龄、BMI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发生的最佳预测模型,该模型训练组平衡精度为0.651,测试组平衡精度为0.492,交叉验证一致性为7/10(P<0.0001),其中CCR5 rs1799987基因型和BMI具有强协同作用,CCR5 rs1799987 AA基因型携带者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结论]1.云南省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糖尿病的治疗率处于较高水平,知晓率略高于一半,而控制率不足三分之一。2.纳西族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包括遵医嘱服药、通过控制体重或减肥、控制饮食、增加锻炼来控制血糖处于较好水平,而自我血糖监测处于中等水平,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较好。3.纳西族调查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的知晓率有所下降而治疗率和控制率无明显变化。糖尿病患者遵医嘱服药、采取控制体重或减肥、控制饮食和增加锻炼控制血糖的比率也明显升高,而自我血糖监测比率无明显变化。4.纳西族调查人群中,男性抽烟、饮酒、进食含油及脂肪多食物的比率更高,且比女性更缺乏体力活动,而女性中心性肥胖的比率更高;年龄越轻的进食含油及脂肪多食物、进食腌制品、抽烟和超重比率越高,年龄越大的高血压患病率、缺乏体力活动和中心性肥胖的比率越高。5.云南纳西族调查人群虽然饮酒、缺乏体力活动、进食含油或脂肪多食物、进食腌制制品情况呈好转趋势,但高血压、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比率仍呈现上升趋势,加强纳西族居民生活方式的管理任重而道远。6.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和缺乏体力活动是云南省纳西族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7.血浆RANTES水平和单核、淋巴细胞表面CCR5水平可能与云南省纳西族居民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糖尿病患者血浆RANTES水平和单核及淋巴细胞表面的CCR5水平与是否使用降糖药物无关。8.RANTES rs2280788位点及CCR5 rs179998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自身表达水平及血浆LDL、HDL、TC、TG水平无明显影响。9.CCR5 rs1799987基因型、年龄、BMI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而且这三个变量的组合是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发生的最佳预测模型,其中,CCR5 rs1799987基因型和BMI具有强的协同作用,CCR5 rs1799987 AA基因型携带者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随BMI的增加而增加。
刘志明[3](2020)在《藏药“俄色”抗Ⅱ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普通人群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更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饮食则是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发病及治疗过程的重要部分,故开发“药食同源”的天然药物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预防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藏药“俄色”在西藏地区作为传统的贵族饮品,也是藏医临床治疗高血糖的要药,前期研究中俄色显示了良好的降血脂、抗氧化的作用。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有降糖活性的根皮苷。但俄色对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治疗尚未见报道。故本课题通过体内外水平的实验研究俄色对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药理作用,并对其药理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为其在机体代谢紊乱类疾病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高糖高脂喂养(HFD)+链脲佐菌素(STZ)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合并NAFLD大鼠模型,每周测定大鼠的体重和血糖,在给药第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及胰岛素耐量(ITT)的测定。之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肝脏样本,试剂盒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制作肝脏病理切片,通过H&E,油红O,PAS三种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肝脏的病变情况。通过FFA诱导HepG2细胞建立NAFLD细胞模型,试剂盒和ELISA法检测细胞中脂质堆积和炎症相关的各项指标,并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中脂质含量。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俄色对体内外SREBP-1c通路与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俄色提取物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且能显着改善糖尿病大鼠OGTT,ITT以及GSP、胰岛素等指标,此外俄色组大鼠肝脏的脂质堆积、氧化应激、炎症等相关指标均有改善,H&E,PAS及油红O染色观察结果也显示俄色显着改善了糖尿病大鼠肝脏的脂质堆积及炎症。体外FFA诱导HepG2细胞建立的NAFLD细胞模型验证结果提示,俄色对FFA引起的HepG2细胞脂质堆积及炎症的各项指标有显着药效。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俄色可改善体内外SREBP-1c,ACC,FAS,SCD-1表达的异常升高。结果显示俄色能显着改善体内外NAFLD模型NF-κB的活化,在细胞中能抑制p65的核易位。上述结果表明,俄色的降血糖作用可能通过改善动物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实现。且俄色通过改善肝脏的糖原合成,脂质合成,氧化应激与炎症等多个途径改善Ⅱ型糖尿病环境下的NAFLD。俄色通过直接靶向调控肝细胞中的SREBP-1c通路改善体内外NAFLD模型的脂质堆积;通过直接靶向抑制肝细胞中的NF-κB通路活化改善体内外NAFLD模型的炎症反应。终上所述,俄色可能基于直接调控肝细胞的SREBP-1c和NF-κB通路改善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
李嘉宇[4](2020)在《JAK-STA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中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对糖尿病肾病脂质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糖尿病肾病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1、动物模型及分组(1)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小鼠模型: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组,n=6);DN组(n=6),给予高脂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0mg/kg;贝那普利(DN-BEN)组(n=6),在予DN组同样处理情况下,给予贝那普利10 mg/(kg·48h)灌胃;胰岛素(DN-INS)组(n=6),在予DN组同样处理情况下,皮下注射1-2U/(kg·48h)胰岛素;IGF-1R抑制剂(DN-IGF)组(n=6),在予T2DN组同样处理情况下,每天予IGF-1R抑制剂(IGF-1R inhibitor 30mg/kg)灌胃处理。持续干预8周后处死小鼠,收集各组血、尿、肾组织样本。(2)T2DN大鼠模型:SD大鼠共9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n=30)、DN组(n=30,高脂喂养8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30mg/kg)、INS组(T2DN+Insulin,n=30,在予T2DN组同样处理情况下,皮下注射3-5U/d胰岛素)。分别于成模后4周、8周、12周、16周时处死各组大鼠,收集大鼠的血、尿、肾组织样本。2、生化检测:利用收集的血、尿样检测血糖、尿蛋白、尿肌酐等生化指标。3、肾脏病理改变: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高碘酸希夫氏(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4、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肾组织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等蛋白表达情况;使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肾组织中IGF-1的m RNA表达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 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结果:1、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糖和蛋白尿改变;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典型的肾小球肥大,肾小管间质中炎性细胞浸润。分别使用IGF-1R抑制剂、胰岛素和贝那普利治疗后,发现IGF-1R抑制剂治疗效果最好,且炎症水平、IGF-1蛋白和m RNA表达较对照组无差异。2、在不同时期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中发现,4周龄时,肾组织中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5,STAT5)的表达水平与肾重、v LDL呈正相关(P<0.05);8周龄时,肾组织中STAT5的表达水平与肾重、血糖、体重、肌酐、v LDL、PPAR、CD36呈正相关(P<0.05);12周龄时,肾组织中STAT5的表达水平与血糖、体重、尿蛋白、尿肌酐、尿素氮、v LDL、LDL、PPAR呈正相关(P<0.05);16周龄时,肾组织中STAT5的表达与尿蛋白、尿肌酐、尿素氮、v LDL、PPAR、CD36、PLIN呈正相关(P<0.05)。结论:JAK-STAT的激活和肾脏的脂肪变性趋势一致,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可能与JAK-STAT5-PPAR通路的改变,导致v LDL的表达增加有关。
陈源[5](2020)在《基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途径探讨黄连大黄药对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黄连大黄药对干预自发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模型-Goto-Kakizaki(GK)大鼠的疗效,并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途径探索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黄连大黄药对治疗T2DM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科学证据。方法:本实验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雄性GK大鼠构建T2DM大鼠模型(HFD组),以正常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NCD组),观察给予盐酸二甲双胍(MET组)和低、中、高剂量黄连大黄药对(CRL、CRM和CRH组)干预8周后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精神、反应、毛发、摄食饮水量、体重等)、血糖、血脂和肝肾功能等代谢指标的变化;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IPITT)、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等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黄连大黄药对治疗T2DM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胰腺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内毒素(Endotoxin,ET)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等的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肝脏和胰腺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NLRP3、ASC、Caspase 1)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蛋白(IRS 2,p-IRS 2,AKT,p-AKT)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其胰岛β细胞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其回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采用16S r RNA扩增子粪便测序检测其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1、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代谢指标的影响(1)与NCD组相比,HFD组大鼠精神较差,懒动,烦躁易激惹,皮毛干枯萎黄,小便量增多,大便干结而量少,各干预组大鼠上述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整体而言,相较于HFD组,各药物干预对减少GK大鼠的摄食及饮水量、控制体重增长均具有一定作用,其中MET、CRM和CRH组效果较优;(3)与NCD组相比,HFD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随机血糖(Random blood glucose,RBG)水平显着升高,FINS水平显着降低(p<0.01);较之HFD组,MET、CRM和CRH组大鼠FBG与RBG水平降低,MET和CRM组FINS水平升高(p<0.01或p<0.05);(4)相较于NCD组,HFD组大鼠血清ET、IL-1β、IL-18水平显着升高,而IL-10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较之HFD组,MET、CRM和CRH组大鼠的ET、IL-1β水平有效降低,MET和CRM组IL-10水平有效升高(p<0.05),除MET组外,各中药干预组大鼠IL-18水平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与HFD组差异并不显着;(5)相较于NCD组,HFD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esterol,LDL-C)水平均升高(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esterol,HDL-C)水平虽降低但无显着差异;较之HFD组,MET、CRM和CRH组TG水平降低,MET和CRH组LDL-C水平亦降低(p<0.01或p<0.05),但各干预组TC和HDL-C水平无显着差异;(6)与NCD组相比,HFD组大鼠肝肾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各药物干预虽有一定降低作用,但与HFD组差异并不显着。2、黄连大黄药对治疗T2DM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连大黄药对治疗T2DM的核心靶点基因可能有AKT、IL-1β等,潜在作用机制可能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3、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肝脏IR的影响(1)与NCD组相比,HFD组大鼠葡萄糖耐量受损,对注射胰岛素反应降低,HOMA-IR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HFD组比较,MET、CRM和CRH组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有效改善,HOMA-IR指数有效降低(p<0.01或p<0.05);(2)与NCD组相比,HFD组大鼠肝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脂质异位沉积增多,肝脏指数显着增高;较之HFD组,各药物干预改善了上述病理变化,其中MET、CRM和CRH组效果较优;(3)相较于NCD组,HFD组大鼠肝脏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18水平增加(p<0.01),而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降低(p<0.05),NLRP3炎性小体(NLRP3、ASC、Caspase 1)的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较之HFD组,MET、CRM和CRH组大鼠肝脏IL-1β、IL-18水平及NLRP3和Caspase 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1或p<0.05),但各组IL-10水平无显着差异,ASC蛋白表达仅MET组有效降低(p<0.05);(4)相较于NCD组,HFD组大鼠肝脏总IRS 2和AKT的蛋白表达量无显着差异,但p-IRS 2Ser731水平增加,p-AKT水平降低(p<0.01);较之HFD组,MET、CRM和CRH组p-IRS 2Ser731水平降低,p-AKT水平增加(p<0.05)。4、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胰岛β细胞的影响(1)与NCD组相比,HFD组大鼠胰岛形态紊乱,胰岛细胞数目减少,并可见变性坏死,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较之HFD组,各药物干预改善了上述病理变化,其中MET和CRM组效果较优;(2)与NCD组相比,HFD组大鼠胰岛β细胞阳性表达及胰岛素分泌量显着减少(p<0.01);与HFD组比较,MET和CRM组胰岛β细胞的阳性表达及FINS水平均增加(p<0.01或p<0.05),CRL和CRH组变化不显着;(3)相较于NCD组,HFD组大鼠胰腺IL-1β、IL-18水平,NLRP3、ASC和Caspase 1的蛋白表达显着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较之HFD组,MET和CRM组胰腺IL-1β、IL-18水平,NLRP3、ASC和Caspase 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IL-10水平增加(p<0.05);(4)相较于NCD组,HFD组大鼠胰腺总IRS 2和AKT的蛋白表达量无显着差异,但p-IRS 2Ser731水平增加(p<0.05),p-AKT水平降低(p<0.01);较之HFD组,MET和CRM组p-IRS 2Ser731水平降低,p-AKT水平增加(p<0.05)。5、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的影响(1)相较于NCD组,HFD组大鼠的菌群多样性降低,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物种相对丰度发生改变;较之HFD组,各药物干预可一定程度上增加菌群多样性,重塑菌群结构,在门和属分类水平上可上调Bacteroidetes、Parabacteroides、Odoribacter、Papillibacter、Bacteroides、Alistipes、Anaeroplasma、Akkermansia等相对丰度,下调Firmicutes、Blautia等相对丰度;(2)Odoribacter、Papillibacter、Akkermansia菌属相对丰度与血糖、ET、IL-1β水平呈负相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而Blautia菌属相对丰度与血糖、ET及IL-1β水平呈正相关(p<0.05);(3)与NCD组相比,HFD组大鼠回肠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较之HFD组,MET和CRM组ZO-1、Occludin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CRH组仅ZO-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1、黄连大黄药对干预可以改善T2DM GK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2、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 GK大鼠的代谢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和胰腺组织NLRP3炎性小体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肝脏和胰腺胰岛素信号转导,改善肝脏IR,保护胰岛β细胞来实现的;3、黄连大黄药对干预可以调节T2DM GK大鼠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修复肠道屏障损伤,这可能参与黄连大黄药对调控代谢紊乱、减轻炎症反应作用的发挥;4、黄连大黄药对是中医胃肠积热T2DM病机观指导下,体现清热逐浊法的一种治疗T2DM安全而有效的配伍组合。
王艳明[6](2020)在《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诱导结肠GLP-1分泌及M2极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肠道菌群与Ⅱ型糖尿病(T2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失调会引起肠渗透性的增加,促使脂多糖等毒性物质透过肠粘膜系统进入血液,引起胰岛素敏感器官的低度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加速糖尿病进程。益生菌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抗糖尿病作用。前期研究已初步明确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发酵的驼乳能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代谢,其可能与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有关,但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是否具有抗糖尿病作用以及其可能的抗糖尿病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首先探讨乳源性复合益生菌的抗糖尿病药效学作用;其次探讨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最后探讨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诱导结肠GLP-1分泌以及M2极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以C57BL/Ks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以db/db小鼠作为T2D模型组。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利拉鲁肽组、低剂量及高剂量乳源性复合益生菌组。所有组平行操作干预六周。试剂盒检测各组鼠血糖参数(FBG、OGTT、AUC、Hb Alc、C肽)及血脂(TG、TC、HDL-C、LDL-C)参数指标,HE染色观察胰腺、肝脏、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形态,验证乳源性复合益生菌的抗糖尿病药效学作用。第二部分:提取各组鼠粪便细菌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核酸蛋白仪检测细菌总DNA纯度及浓度,q RT-PCR构建目标菌群标准曲线及检测目标菌群含量,明确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第三部分(一):1)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中乙酸、丙酸及丁酸含量,Elisa、q 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血浆GLP-1含量、GLP-1R基因以及GLP-1蛋白表达,q RT-PCR检测结肠组织前胰高血糖素(GCG)、前激素转化酶1/3(PC1/3)、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GPR41m RNA表达,明确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是否能通过激活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3及GPR41活性,并上调GCG、PC1/3 m RNA表达,诱导GLP-1分泌;2)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炎症因子(IL-1β、TNF-α、IFN-γ、NF-κB、p-NF-κB、ICAM-1、VCAM-1)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抗氧化物酶(SOD、CAT及GSH/GSSG)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insulin蛋白表达,明确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是否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改善胰腺功能;3)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PI3K及AKT)表达,明确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是否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胰腺凋亡。第三部分(二):1)试剂盒检测粪便及血清中脂多糖(LPS)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炎症因子(ICAM-1、VCAM-1、NF-κB、p-NF-κB)表达,q 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及黏蛋白(Claudin-1、Occludin-1、ZO-1、Mucin-2)表达,明确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是否能通过减少LPS生成,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及黏蛋白表达,改善肠屏障功能;2)q RT-PCR检测结肠组织抗氧化酶(CAT、SOD1、GR、GSH-Px等)表达,明确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是否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结肠氧化应激损伤;3)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1极化因子(IL-1β、TNF-α、IFN-γ等)、M2极化因子(IL-10、Arg-1、TGF-β等)及TLRs/My D88/NF-κB表达,明确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是否能通过TLRs/My 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结肠M2型极化。结果:第一部分:1)乳源性复合益生菌降低FBG、Hb A1c含量,升高C-肽含量及口服葡萄糖耐受能力,具有降血糖作用;2)乳源性复合益生菌降低TG、TC、LDL-C含量,具有降血脂作用;3)HE染色结果显示,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显着改善db/db鼠胰腺、肝脏及脂肪形态。第二部分:1)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显着减少Firmicutes/Bacteroidetes、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大肠埃希菌属(Escherichia coli)含量;2)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无影响。3)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显着增加db/db鼠产短链脂肪酸菌,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罗斯伯里氏菌属(Roseburia)、柔嫩梭菌属(Clostridium leptum)、普氏菌属(Prevotella);第三部分(一):1)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显着增加丙酸及丁酸含量,上调GPR43、GPR41、GCG、PC1/3m RNA表达,增加结肠GLP-1分泌;2)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抑制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NF-κB、p-NF-κB、ICAM-1、VCAM-1)表达,增加血清抗氧化物酶(CAT、SOD、GSH/GSSG)活性,改善胰腺功能;3)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胰腺凋亡。第三部分(二):1)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减少血清及粪便LPS含量,抑制粘附(ICAM-1、VCAM-1)表达、促进紧密连接蛋白及黏蛋白(Claudin-1、Occludin-1、ZO-1、Mucin-2)表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2)乳源性复合益生菌促进结肠抗氧化物酶CAT、SOD1、GSH-Px m RNA表达,下调i NOS及COX-2 m RNA表达,抑制结肠氧化应激损伤;3)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能抑制TLRs/My 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结肠由M1型促炎极化转为M2型抗炎极化。结论:1)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有效降低db/db鼠血糖及血脂,改善胰腺、肝脏、附睾白色脂肪形态,具有抗糖尿病药效学的作用;2)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显着增加产短链脂肪酸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丙酸及丁酸,激活GPR43及GPR41活性,并增加GCG及PC1/3m RNA表达,促进GLP-1分泌;3)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能增加血清抗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以及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胰腺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4)乳源性复合益生菌显着减少革兰氏阴性菌及其代谢产物LPS含量,增加结肠抗氧化物酶活性,抑制黏附分子表达,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及黏蛋白表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并通过抑制TLRs/My D88/NF-κB信号通路诱导结肠M2型极化。
赵琳[7](2019)在《间充质干细胞对初发1型糖尿病小鼠肝脏损伤保护及SIRT1基因表达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受T细胞的调节。干细胞治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T1DM的新型疗法。目的:探究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于减轻T1DM小鼠肝脏损伤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通过NOD小鼠构建初发1型糖尿病模型,并给予以下处理:(1)糖尿病组:不给予任何处理;(2)胰岛素干预组:胰岛素治疗;(3)干细胞治疗组:hUCMSCs治疗。测量体重及随机血糖值,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情况;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P65、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体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治疗后,胰岛素干预组、干细胞治疗组呈现血糖水平较糖尿病组明显下降;(2)糖尿病组肝小叶结构异常,肝细胞边界不清,细胞肿胀,细胞索排列紊乱,间质内可见较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胰岛素干预组、干细胞治疗组小鼠与糖尿病组相比细胞形态尚正常,情况明显改善。(3)与糖尿病组相比,胰岛素干预组、干细胞治疗组AGEs表达明显降低(P<0.05)。(4)与糖尿病组相比,胰岛素干预组、干细胞治疗组RAGE、P65、IL-6、TNF?mRNA显着降低(P<0.05)。(5)与糖尿病组相比,SIRT1在胰岛素干预组、干细胞治疗组中表达显着升高(P<0.05)。结论:(1)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初发1型糖尿病小鼠肝脏损伤。(2)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通过降低炎性因子和升高肝脏SIRT1表达减轻糖尿病小鼠肝脏损伤。
陈小芳[8](2018)在《梓醇与水苏糖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梓醇与水苏糖是地黄中的两种重要有效成分。梓醇具有降血糖作用,已开发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但对糖尿病引起的肝肾损伤及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未见报道。水苏糖具有降糖、调整肠道菌群及保护肝脏损伤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梓醇及水苏糖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保护作用,取得的结果如下:1.梓醇、水苏糖及其两者的配比(1:1、1:2和2:1)均能有效控制STZ诱导C57BL/6糖尿病模型小鼠体重和血糖,降低肾体比及肝体比,改善肾功能,并能调节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的水平;1:1配比的梓醇和水苏糖对肾重、肝重指数和ALT、尿肌酐(UCR)、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与单独使用梓醇或水苏糖药效相近。2.水苏糖明显降低db/db 2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提高口服葡萄糖耐受能力,改善小鼠肝体比与肾体比,减轻小鼠肝组织坏死及脂肪细胞变性。水苏糖降低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胆红素ALBI和血氮(BUN)的水平及肝脏中熊去氧胆酸(UDCA)、甘氨胆酸(GC)和甘氨石胆酸(GLCA)的含量,同时提高肝脏中石胆酸(LCA)、脱氧胆酸(DCA)和鹅去氧胆酸(CDCA)的水平,表明水苏糖对db/db糖尿病小鼠的肝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梓醇可以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提高口服葡萄糖耐受能力,改善小鼠肝体比与肾体比,减轻小鼠肝组织坏死及脂肪细胞变性,降低血清中AST、ALT、T-Bil、D-Bil、I-Bil、GSH 含量及肝脏中 CA、UDCA、GC 和 GLCA 浓度,提高肝脏中LCA、DCA和CDCA水平及叶酸、维生素B12的含量,表明梓醇对db/db糖尿病小鼠的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降低周围神经病变风险。
刘庆普[9](2016)在《1-脱氧野尻霉素改善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并发症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从桑叶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一直被认为是α-糖苷酶抑制剂。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DNJ可能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因此,对DNJ是否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研究了 DNJ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影响,以及 DNJ 与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协同增效作用。论文主要内容如下:建立了从桑叶中分离DNJ的方法:将桑叶水煎提取,联合利用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制备桑叶总生物碱,再利用吸附剂对其进行纯化,浓缩,最后在混合溶剂中静置数分钟,即可析出DNJ单体,纯度达95%以上,此法简单、经济,并可制备百克级的DNJ,为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奠定基础。以经典的db/db小鼠为胰岛素抵抗模型,研究DNJ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尾静脉注射DNJ(20,40,80 mg·kg+day1)四周,每周监测动物的空腹血糖和体重,最后一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量试验,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经过DNJ的给药治疗,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和体重显着降低,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得到改善,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DNJ可以改善db/db小鼠的胰岛素抵抗。为进一步探索DNJ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论文研究了 DNJ对骨骼肌和附睾脂肪中葡萄糖转运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动物骨骼肌和附睾脂肪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表达量及膜转位水平,并对调控GLUT4膜转位的上游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DNJ对db/db小鼠骨骼肌和附睾脂肪中的GLUT4总表达量没有影响,但可以显着促进db/db小鼠骨骼肌和附睾脂肪中GLUT4膜转位;DNJ对胰岛素受体β(Insulin receptor beta,IR-β)、胰岛素受体底物 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的总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影响,但可以上调 Tyr1361-IR-β、Tyr612-IRS1、p85-PI3K 和 Ser473-AKT 的磷酸化表达。这些结果证实DNJ能够通过激活骨骼肌和附睾脂肪中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GLUT4膜转位,增加葡萄糖转运,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原合成是肝脏糖代谢的重要途径,论文研究了 DNJ对db/db小鼠肝糖原合成的影响,并探索了相关的作用机制。实验检测各组动物肝脏中糖原含量,并测定了肝脏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力: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己糖激酶(Hexokinase,HK)、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中调控糖原合成的胰岛素PKB/GSK-3β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实验结果显示DNJ可以提高db/db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加糖酵解酶PK和HK的活力,抑制糖异生酶GP、G6Pase和PEPCK的活力;DNJ对胰岛素PKB/GSK-3β信号通路中PI3K、AKT、糖原合成酶激酶 3 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beta,GSK-3β)和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ase,GS)的总蛋白表达无影响,但可以上调p85-PI3K、Ser473-AKT、Ser9-GSK-3β的磷酸化表达,下调Ser645-GS的磷酸化表达,激活胰岛素PKB/GSK-3β信号通路,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这些结果表明DNJ能够通过调节肝脏中糖代谢关键酶和激活胰岛素PKB/GSK-3β信号通路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促进肝糖原的存贮,改善肝脏的糖代谢。db/db小鼠患有脂质代谢紊乱和NAFLD,严重危害肝脏的健康,同时加重胰岛素抵抗,论文评价了 DNJ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和NAFLD的影响。实验检测了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和肝脏中 TG 的含量,对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采用ELISA技术检测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DNJ可以显着降低db/db小鼠血清中TC、TG、LDL-C、ALT、AST和肝脏TG的含量,但对血清HDL-C没有影响;DNJ可以显着改善db/db小鼠肝脏的脂肪变性,降低db/db小鼠肝脏中TNF-α、IL-1和IL-6的表达量。这些结果表明DNJ可以改善db/db小鼠的脂质代谢和NAFLD,并且这一作用可能与DNJ抑制肝脏中TNF-α、IL-1和IL-6的表达有关。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论文评价了 DNJ对db/db小鼠DN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的作用机制。实验检测了动物血清中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y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对肾脏进行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染色,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动物肾小球中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DNJ可以显着降低血清Cr、BUN、AGEs和MDA水平,提高血清SOD的活力;DNJ能够改善db/db小鼠的肾脏病变,减少db/db小鼠肾小球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聚集和系膜区扩张;DNJ可以降低db/db小鼠肾小球中TGF-β1和VEGF的表达量。这些结果证实DNJ可以改善DN,并且可能与DNJ能够纠正机体氧化还原状态失衡和抑制肾小球中TGF-β1和VEGF的表达有关。论文最后一章研究了 DNJ与RSG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协同增效作用。实验检测了动物的空腹血糖、体重和血清胰岛素水平,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显示DNJ、RSG和DNJ&RSG均能显着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体重、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db/db小鼠的葡萄糖耐受;与DNJ组和RSG组相比,DNJ&RSG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均有显着性下降。这些结果表明DN J和RSG可以协同增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综上所述,论文建立了简单、经济的方法制备DNJ,系统深入地研究了 DNJ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作用机制,发现DNJ能够改善db/db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同时,DNJ能够改善db/db小鼠的NAFLD和DN,此外,还发现DNJ和RSG可以协同增效改善胰岛抵抗。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婕[10](2013)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脂代谢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高脂高糖喂养方法建立一种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探讨一种稳定、可靠、与人类妊娠糖尿病相似的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将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和高脂高糖饮食组,再将每组分成两个亚组,即普通饮食孕鼠组和普通饮食未孕组,高脂高糖饮食孕鼠组和高脂高糖饮食未孕组。确定受孕成功之日起,普通饮食组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高糖饮食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分别于妊娠第0、10、18天测空腹血糖与体重,观察饮水量与尿量变化,妊娠第18天测量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孕鼠成模情况。结果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孕鼠组空腹血糖水平随孕期逐渐升高,高血糖水平较稳定,体重增加,饮水量与尿量增加,妊娠晚期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成模率53.3%。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C57BL/6J孕鼠建立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更接近人类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状况。目的通过测定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妊娠糖尿病小鼠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测,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小鼠的脂代谢特征和肝脏病理学特征。方法实验第一部分结束后,取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取肝脏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高糖饮食孕鼠组小鼠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较高脂高糖饮食未孕组、普通饮食未孕组及普通饮食孕鼠组明显增高。肝脏病理显示,高脂高糖饮食孕鼠组肝板排列不整齐,肝细胞胞浆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GDM小鼠模型在糖代谢异常的同时也存在脂代谢的异常及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与对人类GDM的脂代谢研究一致。
二、血糖与NOD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糖与NOD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岩藻多糖对饮食诱导ICR小鼠肥胖相关高脂血症的预防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体外细菌实验材料 |
1.2 体内实验材料 |
2.方法 |
2.1 体外实验方法 |
2.2 体内实验方法 |
结果 |
1.体外实验结果 |
1.1 岩藻多糖提高 E. faecium R0026 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能力 |
1.2 岩藻多糖提高E.faecium R0026 在不同碳源胆固醇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 |
1.3 岩藻多糖提高E.faecium R0026 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降胆固醇能力 |
1.4 细菌活菌数与降胆固醇能力的相关性 |
1.5 岩藻多糖提高E.faecium R0026 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BSH酶活性 |
1.6 E.faecium R0026 活菌数及胆固醇降解率与BSH酶活性相关性 |
2.体内实验结果 |
2.1 岩藻多糖降低ICR小鼠的体重、体重增量、Lee’s指数和BMI |
2.2 岩藻多糖改善ICR小鼠肝指数、附睾脂肪指数及棕色脂肪指数 |
2.3 岩藻多糖改善ICR小鼠空腹血糖 |
2.4 岩藻多糖调节ICR小鼠血脂水平 |
2.5 岩藻多糖改善ICR小鼠血清胆汁酸水平 |
2.6 岩藻多糖改善ICR小鼠血清LPS水平 |
2.7 岩藻多糖改善ICR小鼠TNF-α水平 |
2.8 岩藻多糖调节ICR小鼠肠道菌群 |
2.9 特异性 PCR-DGGE 条带测序 |
2.10 岩藻多糖干预提高肠道优势菌群 |
2.11 ICR小鼠血脂及炎症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
2.12 岩藻多糖改善肝脏和小肠组织学变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岩藻多糖对代谢疾病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云南纳西族糖尿病患病和自我管理的变化趋势及RANTES及其受体CCR5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研究背景 |
2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3 研究目标 |
第一部分 云南纳西族糖尿病患病和自我管理的变化趋势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二部分 云南纳西族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趋势及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三部分 RANTES及其受体CCR5与云南纳西族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变化趋势及RANTES及其受体GGR5与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云南省纳西族35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管理及控制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藏药“俄色”抗Ⅱ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Ⅱ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
1.1 Ⅱ型糖尿病与NAFLD的关系 |
1.1.1 体重指数(BMI)标准的局限性 |
1.1.2 NAFLD增加Ⅱ型糖尿病患病风险 |
1.1.3 NAFLD增加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
1.2 SREBP-1c通路参与肝脏脂质代谢的机制 |
1.2.1 SREBP与脂代谢 |
1.2.1.1 甘油三脂的来源 |
1.2.1.2 SREBP转录因子对新生脂肪形成的调控 |
1.2.2 影响SREBP的信号 |
1.2.2.1 SREBP的甾醇依赖性调节 |
1.2.2.2 SREBP的胰岛素依赖性调节 |
1.2.2.3 SREBP的其他信号调节 |
1.2.3 SERBP参与热量限制(CR) |
1.2.3.1 SREBP-1c作为CR新介质的验证 |
1.2.3.2 CR中SREBP-1c通过线粒体活化发挥作用 |
1.2.4 靶向SREBPs裂解激活蛋白(SCAP)在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
1.2.5 天然药物通过SREBP-1c通路治疗NAFLD |
1.3 炎症通路NF-κB在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中的作用 |
1.3.1 NF-κB途径简介 |
1.3.2 NF-κB途径在糖尿病中的作用研究 |
1.3.3 NF-κB途径对葡萄糖稳态和β细胞功能障碍及死亡的影响 |
1.3.4 天然产物通过NF-κB途径治疗NAFLD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性 |
1.4.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俄色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药材 |
2.1.2 材料与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俄色提取物的制备 |
2.3.2 STZ溶液配制 |
2.3.3 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大鼠模型的建立 |
2.3.4 动物分组 |
2.3.5 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的测定 |
2.3.6 大鼠胰岛素耐量(ITT)的测定 |
2.3.7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
2.3.8 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 |
2.3.9 胰岛素及HOMA-IR的检测 |
2.3.10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
2.4.2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
2.4.3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口服葡萄糖(OGTT)的作用 |
2.4.4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耐量(ITT)的作用 |
2.4.5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血清中GSP的影响 |
2.4.6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色对Ⅱ型糖尿病环境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保护作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肝匀浆中生化指标的检测 |
3.2.2 肝脏石蜡切片制作 |
3.2.2.1 取材与固定 |
3.2.2.2 脱水透明 |
3.2.2.3 浸腊包埋 |
3.2.2.4 切片烤片 |
3.2.3 H&E染色 |
3.2.4 PAS染色 |
3.2.5 油红O染色 |
3.2.6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脂质堆积的影响 |
3.3.2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
3.3.3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肝损伤指标的影响 |
3.3.4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炎症的影响 |
3.3.5 肝脏H&E染色观察 |
3.3.6 肝脏油红O染色观察 |
3.3.7 肝脏PAS染色观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色对FFA诱导的人肝癌细胞NAFLD模型的作用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细胞 |
4.1.2 试剂与材料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溶液及配制方法 |
4.2.2 人肝癌细胞HepG2的培养 |
4.2.2.1 培养基配制 |
4.2.2.2 细胞复苏 |
4.2.2.3 细胞换液 |
4.2.2.4 细胞传代 |
4.2.3 MTT法 |
4.2.4 试剂盒法检测HepG2 细胞中TG的含量 |
4.2.5 ELISA法检测HepG2 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 |
4.2.6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俄色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 |
4.3.2 FFA对 HepG2 细胞的影响 |
4.3.3 俄色对FFA诱导HepG2 脂质堆积的作用 |
4.3.4 油红O染色观察结果 |
4.3.5 俄色对FFA诱导HepG2 炎症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色对SREBP-1c通路的体内外调控作用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细胞 |
5.1.2 试剂与材料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免疫组织化学 |
5.2.2 SREBP-1c通路western blot |
5.2.2.1 总蛋白提取 |
5.2.2.2 配胶 |
5.2.2.3 上样准备 |
5.2.2.4 SDS-PAGE凝胶电泳 |
5.2.2.5 转膜 |
5.2.2.6 封闭及抗体孵育 |
5.2.2.7 显影与分析 |
5.2.3 免疫荧光 |
5.2.4 数据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肝脏SREBP-1c表达的影响 |
5.3.2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肝脏SREBP-1c通路的影响 |
5.3.3 俄色对FFA诱导HepG2中SREBP-1c表达的影响 |
5.3.4 俄色对FFA诱导HepG2中SREBP-1c通路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俄色对NF-κB通路的体内外调控作用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细胞 |
6.1.2 试剂与材料 |
6.1.3 仪器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胞质和胞核蛋白的提取 |
6.2.2 NF-κB活化检测 |
6.2.3 数据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俄色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65表达的影响 |
6.3.2 FFA对糖尿病大鼠肝脏NF-κB通路的影响 |
6.3.3 俄色对FFA诱导HepG2的NF-κB核易位作用 |
6.3.4 俄色对FFA诱导HepG2的NF-κB通路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JAK-STA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中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 |
1.1 JAK-STAT信号通路介绍 |
1.2 GH/IGF轴和T2DM |
1.3 JAK-STAT信号通路和T2DM中免疫系统变化 |
1.3.1 T细胞 |
1.3.2 M1巨噬细胞 |
1.4 JAK-STAT信号通路和T2DM中能量代谢组织 |
1.4.1 脂肪组织 |
1.4.2 骨骼肌组织 |
1.4.3 肝脏 |
1.4.4 胰腺组织 |
1.4.5 下丘脑 |
1.5 研究意义 |
1.5.1 T2DN的流行病学 |
1.5.2 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在T2DN中的作用 |
1.5.3 脂质累积在肾病进展中的脂毒性作用 |
二、JAK-STAT和 GH/IGF-1 轴在T2DN中的作用探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2.1 实验动物来源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试剂 |
2.2.4 动物实验方法 |
2.2.5 病理实验方法 |
2.2.6 分子实验方法 |
2.2.7 统计学方法 |
2.3 IGF-1R抑制剂对T2DN小鼠的治疗作用 |
2.3.1 IGF-1R改善了T2DN小鼠的肾脏损害 |
2.3.2 T2DN小鼠炎症水平的变化 |
2.3.3 T2DN小鼠的JAK-STAT信号变化 |
2.4 讨论 |
2.4.1 T2DN小鼠模型的建立 |
2.4.2 GH-IGF轴失衡和糖尿病肾病探究 |
三、JAK-STAT和代谢改变在T2DN中的作用探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动物来源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主要试剂 |
3.2.4 动物实验方法 |
3.2.5 病理实验方法 |
3.2.6 分子实验方法 |
3.2.7 统计学方法 |
3.3 T2DN大鼠病程进展中JAK-STAT的变化 |
3.3.1 T2DN大鼠血糖和体重的变化 |
3.3.2 T2DN大鼠肾功能和肾脏病理改变 |
3.3.3 T2DN大鼠肝功能及血脂变化 |
3.3.4 T2DN大鼠肾脏的脂质沉积改变 |
3.3.5 T2DN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改变 |
3.3.6 STAT5表达情况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T2DN大鼠模型的建立 |
3.4.2 糖尿病肾病的代谢紊乱 |
3.4.3 脂质的肾毒性作用 |
3.4.4 JAK-STAT通路和脂质沉积 |
四、结论和展望 |
五、参考文献 |
六、致谢 |
七、附录 |
(5)基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途径探讨黄连大黄药对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T2DM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的关系 |
2 T2DM与中医胃肠积热的关系 |
2.1 胃肠积热是T2DM发病的重要病机 |
2.2 胃肠积热是T2DM进展的关键环节 |
2.3 “精易浊”是胃肠积热的病理结果亦是致病因素 |
2.4 清热逐浊是治疗T2DM的重要法则 |
2.5 黄连大黄药对是治疗T2DM胃肠积热的有效药物 |
3 中医胃肠积热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的关系 |
3.1 病位相关 |
3.2 病因相关 |
3.3 病理相关 |
4 研究意义与假说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章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代谢指标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3 实验方法 |
3.1 分组方案 |
3.2 药品的制备及给药方案 |
3.3 实验样本的采集 |
3.4 观察指标的测定 |
3.5 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 |
4.2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摄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 |
4.3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体重的影响 |
4.4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血糖的影响 |
4.5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FINS的影响 |
4.6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血脂的影响 |
4.7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
4.8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ET水平的影响 |
4.9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
5 讨论 |
第2章 黄连大黄药对治疗T2DM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 |
3 方法 |
3.1 黄连大黄药对有效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的筛选 |
3.2 T2DM已知治疗靶点的获取 |
3.3 网络构建 |
3.4 网络分析 |
4 结果 |
4.1 黄连大黄药对有效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的筛选结果 |
4.2 T2DM的已知治疗靶点获取结果 |
4.3 中药调控网络构建及可视化结果 |
4.4 GO分类富集分析 |
4.5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 讨论 |
5.1 黄连大黄药对中关键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 |
5.2 核心靶点基因的治疗意义 |
5.3 富集通路的相关机制 |
第3章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肝脏IR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3 实验方法 |
3.1 分组方案 |
3.2 药品的制备及给药方案 |
3.3 实验样本的采集 |
3.4 观察指标的测定 |
3.5 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OGTT、IPITT和 HOMA-IR的影响 |
4.2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
4.3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肝脏脂质的影响 |
4.4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肝脏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
4.5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肝脏NLRP3 炎性小体的影响 |
4.6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
5 讨论 |
第4章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胰岛β细胞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3 实验方法 |
3.1 分组方案 |
3.2 药品的制备及给药方案 |
3.3 实验样本的采集 |
3.4 观察指标的测定 |
3.5 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血糖和FINS的影响 |
4.2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胰腺组织学的影响 |
4.3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胰岛β细胞的影响 |
4.4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胰腺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
4.5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胰腺NLRP3 炎性小体的影响 |
4.6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胰腺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
5 讨论 |
第5章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3 实验方法 |
3.1 分组方案 |
3.2 药品的制备及给药方案 |
3.3 实验样本的采集 |
3.4 观察指标的测定 |
3.5 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测序数据处理结果 |
4.2 OUT分析结果 |
4.3 物种相对丰度分析结果 |
4.4 样本复杂度分析结果 |
4.5 多样本比较分析结果 |
4.6 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
4.7 差异菌属与血糖、ET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8 功能注释相对丰度聚类分析 |
4.9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回肠ZO-1、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4.10 黄连大黄药对对T2DM大鼠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
5 讨论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诱导结肠GLP-1分泌及M2极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乳源性复合益生菌的抗糖尿病药效学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DB/DB鼠肠道菌群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乳源性复合益生菌的抗糖尿病分子机制研究 |
(一)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诱导结肠GLP-1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二)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诱导结肠M2极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Ⅱ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间充质干细胞对初发1型糖尿病小鼠肝脏损伤保护及SIRT1基因表达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试剂 |
1.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
1.2 实验动物 |
1.3 动物的饲养 |
1.4 实验试剂 |
1.5 溶液配制 |
2 主要仪器 |
3 实验设计及实验步骤 |
3.1 动物实验 |
3.2 组织石蜡切片与HE染色 |
3.3 ELISA法检测小鼠肝脏中AGEs浓度 |
3.4 Real-time PCR检测组织中RAGE、NFk B、p65、IL-6、TNFam RNA表达情况 |
3.5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SIRT1 蛋白表达情况 |
4.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实验小鼠一般情况 |
2 实验小鼠体重记录 |
3 各组小鼠血糖监测记录结果 |
4 肝脏组织HE染色 |
5 ELISA法检测小鼠肝脏中AGEs的表达水平 |
6 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中RAGE、p65、IL-6、TNFam RNA表达情况.177 Western Blot检测SIRT1 蛋白表达情况 |
7 Western Blot 检测 SIRT1 蛋白表达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梓醇与水苏糖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
2 糖尿病研究现状 |
3 糖尿病性肝病病因及特征 |
3.1 非特异性肝酶学异常 |
3.2 糖尿病与脂肪肝 |
3.3 病毒性肝炎 |
3.4 胆结石 |
3.5 肝源性糖尿病 |
4 糖尿病与肝脏疾病相关的机制探讨 |
4.1 FXR受体 |
4.2 肝酶 |
4.3 肝脏脂蛋白脂酶 |
5 地黄提取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
5.1 水苏糖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
5.2 梓醇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
6 定量代谢组学 |
6.1 定量代谢组学的发展和定义 |
6.2 定量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 |
7 研究方向与展望 |
第二章 梓醇与水苏糖联合用药对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探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样品制备 |
1.4 色谱条件 |
1.5 分组及给药 |
1.6 体重及血糖的测定 |
1.7 脏体比测定 |
1.8 生化指标测定 |
1.9 肝脏病理学检查 |
1.10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苏糖与梓醇纯度测定 |
2.2 水苏糖、梓醇及其配比对2型糖尿病小鼠体重与血糖的作用比较 |
2.3 水苏糖、梓醇及其配比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
2.4 水苏糖、梓醇及其配伍对2型糖尿病小鼠脏体比的调节作用 |
2.5 水苏糖、梓醇及其配比对2型糖尿病小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 |
2.6 水苏糖、梓醇及其配伍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功能的药效比较 |
3 讨论 |
第三章 水苏糖对db/db小鼠糖尿病性肝肾并发症的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水苏糖对db/db小鼠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效探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与仪器 |
1.1.3 样品制备 |
1.1.4 色谱条件 |
1.1.5 分组及给药 |
1.1.6 体重、血糖及OGTT测定 |
1.1.7 脏体比测定 |
1.1.8 生化指标测定 |
1.1.9 肝脏病理学检查 |
1.1.10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水苏糖对db/db小鼠体重、血糖及糖耐量的调节作用 |
1.2.2 水苏糖对db/db2型糖尿病小鼠脏体比的作用比较 |
1.2.3 水苏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 |
1.2.4 水苏糖对db/db 2型糖尿病小鼠肝功能的药效比较 |
1.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水苏糖对糖尿病小鼠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肝脏样本的采集和前处理 |
2.1.4 分析条件 |
2.1.5 方法学考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质谱母离子、子离子及其条件 |
2.2.2 质谱离子源参数 |
2.2.3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2.4 db/db小鼠肝脏代谢轮廓分析 |
2.2.5 水苏糖对db/db小鼠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四章 梓醇对db/db小鼠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梓醇对db/db小鼠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效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与仪器 |
1.1.3 样品制备 |
1.1.4 分组及给药 |
1.1.5 体重、血糖及OGTT测定 |
1.1.6 脏体比测定 |
1.1.7 生化指标测定 |
1.1.8 ELISA法测定血液与组织中VB12、FA、GSH和HCY含量 |
1.1.9 肝脏与视网膜病理学检查 |
1.1.10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梓醇对db/db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及糖耐量的调节作用 |
1.2.2 梓醇对db/db 2型糖尿病小鼠脏体比的调节作用 |
1.2.3 梓醇对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
1.2.4 梓醇对db/db 2型糖尿病小鼠肝功能的调节作用 |
1.2.5 肝脏与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
1.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梓醇对糖尿病小鼠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与仪器 |
2.1.2 肝脏样本的采集和前处理 |
2.1.3 液质分析条件与方法学考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b/db小鼠肝脏代谢物轮廓分析 |
2.2.2 梓醇对糖尿病小鼠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1-脱氧野尻霉素改善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并发症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桑叶的研究现状 |
二 胰岛素抵抗 |
三 糖尿病并发症 |
四 中药活性成分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DNJ的制备及其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初步研究 |
第1节 DNJ的制备 |
第2节 DNJ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初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DNJ改善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NJ影响db/db小鼠葡萄糖转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第1节 DNJ影响db/db小鼠骨胳肌中葡萄糖转运的研究 |
第2节 DNJ影响db/db小鼠骨骼肌中PI3K/AKT信号通路传导的研究 |
第3节 DNJ影响db/db小鼠附睾脂肪中葡萄糖转运的研究 |
第4节 DNJ影响db/db小鼠附睾脂肪中PI3K/AKT信号通路传导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NJ影响db/db小鼠肝脏糖原合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第1节 DNJ影响db/db小鼠肝脏糖原合成及糖代谢酶活力的研究 |
第2节 DNJ影响db/db小鼠肝脏中PKB/GSK-3β信号通路传导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DNJ改善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
第1节 DNJ改善db/db小鼠的脂质代谢的研究 |
第2节 DNJ对db/db小鼠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学的影响 |
第3节 DNJ对db/db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DNJ改善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
第1节 DNJ对db/db小鼠肾脏常规指标的影响 |
第2节 DNJ对db/db小鼠肾脏病理学的影响 |
第3节 DNJ对db/db小鼠肾脏中TGF-β1和VEGF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DNJ与罗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缩略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脂代谢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 |
引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脂代谢特征及肝脏病理学特征 |
引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总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历 |
四、血糖与NOD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岩藻多糖对饮食诱导ICR小鼠肥胖相关高脂血症的预防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D]. 黄金莉.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云南纳西族糖尿病患病和自我管理的变化趋势及RANTES及其受体CCR5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D]. 李会芳.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3]藏药“俄色”抗Ⅱ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志明.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 [4]JAK-STA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中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李嘉宇. 贵州大学, 2020(03)
- [5]基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途径探讨黄连大黄药对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陈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诱导结肠GLP-1分泌及M2极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 王艳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7]间充质干细胞对初发1型糖尿病小鼠肝脏损伤保护及SIRT1基因表达影响[D]. 赵琳. 青岛大学, 2019(01)
- [8]梓醇与水苏糖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探究[D]. 陈小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9]1-脱氧野尻霉素改善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并发症作用机制研究[D]. 刘庆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
- [10]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脂代谢特征的研究[D]. 张婕. 宁夏医科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