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绒螯蟹抖抖病的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及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朱若林,唐绍帅,张山,冯建华,吴程成,彭开松,鲍传和[1](2020)在《中华绒螯蟹肠棕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分析患病中华绒螯蟹(Eriochheir sinensis)的病因,从病蟹肝脏中分离纯化细菌并进行鉴定。通过细菌平板划线的方法从病蟹中分离得到了3株优势菌HX170701、HX170702和HX170703。通过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这3株菌均为肠棕气单胞菌(Aeromonas enteropelogenes)。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检测的4种氨基糖苷类药物、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2种酰胺醇类药物、2种磺胺类药物和四环素、多粘菌素B敏感,对红霉素、利福平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新生霉素、林可霉素耐药,可选用敏感药物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或者恩诺沙星进行抗菌治疗。实验结果为中华绒螯蟹细菌病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申洪彬[2](2020)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牛奶病”病原鉴定、组织病理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奶病”也叫“乳化病”是2019年盘锦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中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流行病,死亡率超过20%,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及防治方法,本试验对该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及防治药物筛选等进行研究。对病蟹研究发现,其蟹体消瘦,各组织严重乳化,壳内存在大量乳白色液体,在病蟹各组织及乳白色液体中镜检发现大量酵母菌样微生物,其大小为0.98-1.55×1.56-2.95μm,多数呈卵圆形,出芽生殖。并对其纯化液进行电镜(TEM、SEM)观察与分析,发现在其纯化液中含有大量聚团的菌体,部分菌体正在进行芽殖,其细胞结构清晰可见,菌体细胞大多单核或多核存在。该菌在孟加拉红形成粉红色菌落,在TCBS培养基上形成白色菌落,经PCR扩增、质粒提取、各产物送测,其结果进行BLAST,鉴定均为二尖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bicuspidata),并经人工回感验证,二尖梅奇酵母确为盘锦市河蟹“牛奶病”的病原。对病蟹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根据试验组河蟹各组织及血液乳化情况,为河蟹“牛奶病”划分患病阶段。将“牛奶病”分为患病初期、患病中期、牛奶期3个患病阶段。河蟹随着病情的发展,摄食率逐渐下降甚至停止摄食、血淋巴逐渐减少,血液凝聚力下降,血液中酵母菌含量升高,血液由淡蓝色变为乳白色。通过对病蟹不同阶段各组织病理切片,发现患病初期病蟹各组织都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性、肿胀、少量细胞坏死,然后部分组织细胞糜散、坏死,最终病蟹部分组织坏死、液化。并对病蟹肝胰腺及肌肉进行电镜(TEM、SEM)观察与分析,在病蟹肝胰腺及肌肉中也发现大量酵母菌,部分菌体正在进行芽殖,其细胞结构清晰可见,酵母细胞大多单核或多核存在。对二尖梅奇酵母进行药物浸泡杀灭及药敏试验,从选择的15种药物筛选了7种药物对二尖梅奇酵母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5-氟胞嘧啶、消毒粉、高锰酸钾杀灭效果极好,浸泡24h完全杀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1ppm、1ppm、2ppm。从选择的14种药敏片中筛选了2种药敏片(制霉菌素、多粘霉素B)对二尖梅奇酵母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大小为30mm、14mm,其它12种药敏片没有抑菌效果或抑菌效果不明显。然后根据浸泡杀灭试验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优选出6种药物进行MIC及MBC的测定,只有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效果良好,5-氟胞嘧啶MIC、MBC为10ppm、100ppm。两性霉素-B MIC、MBC为10ppm、200ppm。消毒粉、有效氯消毒剂、硫酸铜、高锰酸钾也有作用,但用量太大。
彭德炎[3](2019)在《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文中提出中华绒螯蟹也称为河蟹,属于我国比较名贵的淡水蟹,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具有发病比较快和死亡率较高等特点,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出现的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症状及流行特点进行了归纳,同时提出了防治方法。从而有效加强疾病预防和防治。
张悦[4](2019)在《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及其与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俗称“水瘪子”病,该病从春季到秋季均有发生,发病高峰期是夏季高温天气,幼蟹到成蟹均可发生感染,且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制约中华绒螯蟹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中华绒螯蟹主养区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病原检测、组织病理学研究及病蟹组织和环境菌群多样性分析,旨在揭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流行情况、潜在病原种类、病变特征及肝胰腺病变前后细菌菌群多样性,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江苏省中华绒螯蟹主养区进行定点追踪采样,详细记录疾病发生情况,分析2018年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在养殖生产中的发生特点与流行规律。结果表明:2018年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综合征发生较少,只在夏季高温季节部分送样点有散发性发生。(2)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潜在病原检测研究。对中华绒螯蟹的鳃、肝胰腺和肠道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肝肠孢子虫、微孢子虫和螺原体检测,对病蟹肝胰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健康中华绒螯蟹和病蟹均可检测出白斑综合征病毒,健康中华绒螯蟹可检测出肝肠孢子虫,微孢子虫、螺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白斑综合征病毒、微孢子虫、肝肠孢子虫、螺原体这四类潜在病原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无关;自发病中华绒螯蟹分离鉴定的嗜水气单胞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对中华绒螯蟹均具有致病性,LD50 分别为 5.4×105 CFU/mL 和 3.2×106 CFU/mL。(3)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组织病理学研究。通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患肝胰腺病变综合征的中华绒螯蟹各个组织制备病理切片,同时以健康中华绒螯蟹的相应组织作对照,显微镜观察分析其发病整个过程中各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肝胰腺、鳃和肌肉等组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和病变,其中肝胰腺组织损伤最大。发病中华绒螯蟹肝小管间的血细胞数量增多,基膜破裂,部分肝小管发生水肿、变性,细胞结构模糊,空泡变大;发病中华绒螯蟹鳃叶增厚,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数量众多的血细胞充挤于血腔,角质膜呈波状拱起,部分角质膜与上皮细胞层分离形成大的空泡,鳃叶间有少量的杂质污物;发病中华绒螯蟹肌纤维松散,部分肌纤维断裂,横纹模糊。(4)病蟹与健康蟹及水样、泥样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取中华绒螯蟹鳃、肝胰腺、肠道组织、养殖用水及底泥,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分析发病中华绒螯蟹养殖区各组织、水体及底泥的微生物菌群状况,并与健康中华绒螯蟹及环境微生物群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分类水平上,各组织菌群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健康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优势菌群趋势为:厚壁菌门、无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肝胰腺病变综合征各组织优势菌群趋势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无壁菌门。健康中华绒螯蟹水体及底泥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发病中华绒螯蟹水体及底泥的优势菌群种类与健康中华绒螯蟹水体及底泥的优势菌群基本一致。发病中华绒螯蟹鳃组织与健康中华绒螯蟹相比,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含量减少,拟杆菌门含量增加;发病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变形菌门含量减少,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含量增加,增加了绿弯菌门和疣微菌门;发病中华绒螯蟹肠道组织中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含量增加,无壁菌门含量下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提供理论参考。
税典章[5](2019)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2-Cys过氧化物还原酶的cDNA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华绒螯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河蟹养殖业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及渔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伴随着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生生态环境的恶化,病害频繁发生,给中华绒螯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展开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的研究,并探寻中华绒螯蟹病害防控的方法对中华绒螯蟹的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过氧化物还原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体内的抗氧化蛋白。对维持机体内的过氧化物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对中华绒螯蟹过氧化物还原酶家族中的2-Cys Prx(典型和非典型)基因进行了相应研究,以期了解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完善中华绒螯蟹遗传学背景资料,为中华绒螯蟹的疾病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实验对象,依据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转录组测序结果,结合RACE技术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克隆了 4种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EsPrx,EsPrx3,EsPrx4和EsPrx5。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这些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酶联免疫反应,检测了这4种基因的组织分布情况和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同时,对这四个基因进行了重组表达和蛋白纯化,并对重组蛋白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EsPrx基因的cDNA全长为 1663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597 bp,编码198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22.05 kDa,理论等电点为5.67;EsPrx3基因的cDNA全长为251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81 bp,编码226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24.81 kDa,理论等电点为6.09;EsPrx4基因的cDNA全长为1444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738 bp,编码245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27.31 kDa,理论等电点为5.55;EsPrx5基因的cDNA全长为125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552 bp,编码183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19.67 kDa,理论等电点为8.35。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EsPrx,EsPrx3和EsPrx4属于典型2-Cys Prx分枝,EsPrx5属于非典型2-Cys Prx分枝。同源性分析和多序列对比结果显示,这4种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在N端和C端各有一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其中,EsPrx,EsPrx3和EsPrx4在N端有保守结构域“FYPLDFTFVCPTE”,在C端有保守序列“GEVCPA”;EsPrx5 在 N 端有保守结构域“VPGAFTPGCSKTHLPG”,在 C 端有保守序列“DGTGLTCSL”。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sPrx,EsPrx3,EsPrx4和EsPrx5这四种基因在河蟹的肝胰脏、性腺、鳃、肌肉、血细胞、肠、和心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EsPrx,EsPrx3和EsPrx4均在肝胰腺中表达最高,EsPrx5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健康的河蟹在被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4种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上升,在24 h达到最大值,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16.2、8.7、14.9倍,此时,过氧化物还原酶的活力也达到了最大值 6.35 U/g。将 EsPrx,EsPrx3,EsPrx4 和 EsPrx5 的编码区分别与 pGEX-4T-1 载体相连,重组子成功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这4种纯化的重组蛋白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均能还原过氧化氢。EsPrx,EsPrx3,EsPrx4和EsPrx5重组蛋白的抗氧化活力分别为7.52、22.14、14.58、4.12 U/mgprot。结果表明,EsPrx,EsPrx3,EsPrx4和EsPrx5均具有抗氧化活力,对参与应答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对维持体内活性氧的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赵欣[6](2019)在《江苏地区河蟹肝孢虫流行病学调查及RPA检测方法建立》文中研究指明微孢子虫(Microspora)是一种古老的专营细胞内寄生,无线粒体结构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寄主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均有涉及,感染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昆虫、甲壳类、鱼类等动物。目前,在甲壳类中发现的微孢子虫一般寄生于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然而,在2007年新发现一种只寄生于甲壳动物肝胰腺的小管上皮细胞的微孢子虫—河蟹肝孢虫(Hepatospora eriocheir)。河蟹肝孢虫本生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不致死,但有研究表明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Hepatopancreatic necro sis syndrome,HPNS)有关,当与其它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河蟹时,可加剧河蟹的死亡,将会给河蟹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实验以河蟹肝孢虫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河蟹肝孢虫在江苏地区感染流行情况和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疾病发病机制,同时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开发了一种快速诊断河蟹肝孢虫的检测技术,为微孢子虫类病原快速检测方面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河蟹肝孢虫的PCR特异引物,对2017-2018年江苏地区抽样检查的养殖河蟹进行河蟹肝孢虫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检测样本河蟹肝孢虫的感染率整体较低,低于文献中报道的2015年江苏省中华绒螯蟹养殖区内河蟹肝孢虫45%感染率。2017年在调查的江苏省的5个地区中:南通、常州前黄、南京溧水、泰州兴化及盐城,共随机抽取中华绒螯蟹85只,其中阳性检出14例,感染率为16.5%;2018年在调查的江苏省的4个地区中:南京溧水、扬州高邮、无锡宜兴及苏州,共随机抽取中华绒螯蟹97只,其中阳性检出14例,感染率为14.4%。此外,调查中发现,感染河蟹肝孢虫的蟹池养殖环境较差,在养殖的蟹池中水草生长过密,水体浑浊,水质较差,会引起并加剧了河蟹的胁迫反应,从而会大大提高河蟹肝孢虫感染率。2.通过常规石蜡切片和生化测定方法,检测分析了河蟹肝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糖原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在组织病学研究中,中华绒螯蟹在发病初期肝胰腺为浅黄色,基膜微微皱缩,之后部分肝细胞收缩、变形,细胞的排列位置紊乱,细胞间界限逐渐消失,部分坏死细胞脱落至肝小管管腔内,基底膜继续收缩变形,部分破裂解体,肝胰腺细胞与基膜分离,出现间隙,肝小管破损非常严重,整个肝胰腺呈浆糊状,后期萎缩成灰白色。在生化指标的测定中,坏死肝胰腺总蛋白含量极显着低于正常肝胰腺组(P<0.01);坏死肝胰腺的SOD、CAT、GSH-Px的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MDA的含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其中,坏死肝胰腺SOD的活力显着低于正常肝胰腺组(P<0.05),而坏死肝胰腺GSH-Px和CAT的活力极显着低于正常肝胰腺组(P<0.01),坏死肝胰腺MDA的含量极显着高于正常肝胰腺组(P<0.01);坏死肝胰腺糖原含量极显着低于正常肝胰腺组(P<0.01)。3.以Basic RPA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针对河蟹肝孢虫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设备要求低,在37℃恒温条件下即可完成检测,并且特异性强,对虾肠孢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检测无假阳性出现。虽然灵敏度略低于于普通PCR,但是RPA反应时间缩短,并且对设备要求低,所以本方法在基层单位和现场检测时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杨宗英[7](2018)在《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年产值已超400亿元。我国的河蟹养殖模式在不断的改善和发展,养殖产量也在逐年上升,但是随着我国养蟹产业的蓬勃发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河蟹的病害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江苏省是我国河蟹养殖大省,兴化市则被授予“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的称号,河蟹养殖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然而,2015年大面积暴发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对兴化的河蟹养殖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7月中旬“灿鸿”台风过境后,兴化市80%以上的蟹塘出现了该病,大部分蟹塘发病率达到30%-40%,有的甚至高达90%-100%,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查明兴化地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以帮助养殖户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本文对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转录组学等一系列系统的研究,明确了兴化地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与当地常用的清塘药物—溴氰菊酯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培训讲座、蟹塘跟踪以及开展一系列科技服务等调研方式对2015-2017年兴化市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吃食量下降,甲壳颜色发黑,壳薄且脆,病蟹大多空肠空胃,鳃丝萎缩,附肢发软无力、肌肉萎缩,肝胰腺颜色由橘黄色变为淡黄色甚至白色并伴随着浆糊化萎缩坏死,严重者甲壳凸起,腹腔积液。2015年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在河蟹蜕第三壳至第四壳期间大量出现,兴化市80%以上的蟹塘暴发该病,大部分蟹塘发病率达到30%-40%;2016年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发病期提前,河蟹蜕第一壳就开始出现该病,第二壳结束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发病率已达30%;2017年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发病率较低,低于5%。5-8月份是发病高峰期,水温范围是20℃-35℃,水温在25℃-28℃时发病最为严重。雌雄蟹发病率不存在显着差异,发病率高低与苗种来源亦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经常使用菊酯类等高毒药物泡塘的蟹塘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发病率明显高于使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等低毒药物清塘的蟹塘;发病率较高的蟹塘往往水体pH值偏高、没有增氧设备且水草覆盖面积过大;在发病初期无论使用杀虫药,杀菌、抑菌药物还是抗病毒药物均无效。调查结果提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与菊酯类药物清塘及不利的水质环境有关。本文进一步对病蟹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病原微生物分离回感、无菌滤液回感及病变组织电镜观察等病原学研究;同时将病蟹剪碎直接饲喂健康蟹以及将病蟹和健康蟹混养研究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传染性。结果表明:病原分析未见致病性生物,无论是饲喂病蟹的健康蟹还是和病蟹混养的健康蟹均未出现肝胰腺坏死综合症样症状,初步确定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为非病原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以健康蟹为对照,对病蟹的不同病变组织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病蟹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合病因及病理变化特征,将该病命名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显微观察可见病蟹的肝胰腺、鳃和肌肉等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胰腺组织中单层上皮细胞空泡化,并出现转运泡,随着病情的加重,肝细胞排列紊乱,转运泡和空泡的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且转运泡内内容物增多,更甚者肝小管基膜破裂、内容物外流,细胞核解体,肝细胞出现坏死;鳃组织增厚,鳃腔增大,血细胞增多,细胞核边缘化;肌细胞的病变特征主要是肌丝松弛变性、细胞核固缩深染。超微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肝细胞变性、坏死,脂滴锐减,微绒毛肿胀、断裂,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内嵴紊乱、减少甚至消失形成空泡,内质网扩张或断裂为片层状结构;鳃上皮细胞角质膜变薄,细胞核异染色质化,角质层面伸出的指状突起破裂消失,微绒毛排列杂乱、断裂甚至消失,角质膜下空腔增大,线粒体畸变,数量减少,内嵴减少,形成空泡,溶酶体数量增多,并和空泡和空泡化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严重病变的鳃上皮细胞中出现细菌颗粒,未见包涵体等病毒样颗粒;肌肉的病变主要是肌纤维松弛、断裂,肌质网溶解消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细胞核固缩且边缘化。病理生理分析结果显示:病蟹血淋巴中血糖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力显着高于健康蟹,谷丙转氨酶活力极显着高于健康蟹,甘油三酯含量极显着低于健康蟹;病蟹肝胰腺中肝糖元含量极显着低于健康蟹,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显着低于健康蟹,丙二醛积累量极显着高于健康蟹。以上结果表明病蟹免疫力低下且受到氧化胁迫,肝胰腺、鳃、肌肉等组织结构受损,且肝胰腺病变相对较重,物质代谢异常,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异常。以病蟹和健康蟹的肝胰腺为研究对象,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双端测序获得转录组数据。采用DESeq进行病蟹与健康蟹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选取标准为|log2Ratio|≥1且q<0.05,再利用NCBI、Uniprot、GO和KEGG等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获得差异表达基因详细描述信息。对比健康蟹,病蟹肝胰腺中共获得16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44个表达上调,978个表达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病蟹中参与脂质代谢过程(Lipid metabolic process)和碳水化合物分解代谢过程(Carbohydrate catabolic process)的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水平下调。KEGG 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通路有9条,除了物质代谢通路,其余的为细胞色素P450异物代谢通路(Metabolism of xenobiotics by cytochrome P450),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通路(Drug metabolism-cytochrome P450)和化学致癌通路(Chemical carcinogenesis),病蟹中富集到这三条与药物代谢相关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均下调。差异表达基因除了涉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以外,主要的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下调,羧酸酯酶家族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调,羧酸酯酶是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重要代谢酶,这一结果说明中华绒螯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病蟹营养物质代谢异常,且该病的发生与菊酯类药物有一定的关系。溴氰菊酯是兴化市河蟹养殖中常用的清塘药,为了探明溴氰菊酯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关系,本文首先采用24 h换水式渔药毒性试验的方法测定了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结果得出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的24h-LC50为4.29μg·L–1,48 h-LC50为3.48μg·L–1,96 h-LC50为1.32μg·L–1,安全浓度为0.66μg·L–1。选取96 h-LC50的1/2、1/5、1/10 3个溴氰菊酯浓度对河蟹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分别在给药后6、12、24、48、72 h测定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积累量等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变化。发现尽管河蟹调整了SOD和CAT活性来应对溴氰菊酯胁迫,但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胁迫组河蟹MDA的积累量一直显着高于对照组河蟹,表明溴氰菊酯对河蟹造成了氧化胁迫。在溴氰菊酯胁迫45天后,各试验组河蟹均出现了肝胰腺变为淡黄色、黄白色或者淡粉色且伴有肝胰腺呈浆糊状的病变,显微病理和超微病理分析可见河蟹肝胰腺、鳃和肌肉出现了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病蟹相吻合的病理变化,同时笔者通过研究溴氰菊酯胁迫下河蟹肝胰腺的转录组发现,胁迫组河蟹的差异表达基因种类、表达水平变化及显着富集的通路和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病蟹相吻合。通过在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及分子层面比较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病蟹和溴氰菊酯胁迫河蟹的异同点,最终断定溴氰菊酯是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重要诱因。综上所述,养殖户俗称的河蟹“水瘪子”病为非病原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病蟹的肝胰腺、鳃、肌肉等组织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病理变化,且无论从临床诊断还是病理观察来看,肝胰腺病变程度均相对较重,笔者结合发病原因和病变特征将该病科学定名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溴氰菊酯胁迫下,河蟹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病理生理及转录组变化等方面和自然病蟹一致,据此得出溴氰菊酯是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重要诱因。为有效防控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建议养殖户使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籽粕等代替菊酯类药物清塘。
陆军,董娟,冯子慧,宋妙龙[8](2017)在《中华绒螯蟹病害应急预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开发河蟹生态养殖病害应急预警系统,通过对河蟹病害的流行和发生进行监测,专家系统将病害的各种特征、迹象以及防范的措施等信息及时发送至示范区的养殖户,实现河蟹病害预警。应急预警系统保护养殖水体环境,在源头上保证了中华绒螯蟹的品质。
马文元[9](2016)在《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及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所特有的淡水养殖经济品种,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性疾病的暴发给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带来极大的威胁,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去,传统的抗生素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抗药性增加、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日益污染等。为了推行健康养殖的理念,我们检测了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的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和免疫力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获得最适的添加量。本文通过5组(0、25%、50%、75%和100%)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比例饲料投喂后的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抗病能力、免疫性能的变化和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5组(0、26.60、41.62、75.35和81.37 mg/kg)不同虾青素含量饲料投喂后的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病能力、免疫性能的变化及体内可培养优势细菌数量和组成的研究,说明饲料中不同含量的油脂成分和虾青素对提高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对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以期为中华绒螯蟹的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投喂5组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比例的饲料影响育肥期中华绒螯蟹雄蟹、雌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病能力,且其对二者的影响不同。高鱼油含量有助于提高雄蟹抗病力。其中,全鱼油组存活率最高为37.5%,而25%75%植物油替代鱼油组次之,为12.5%,当100%植物油替代鱼油时存活率为0。对雌性中华绒螯蟹而言,高植物油含量有助于提高其抗病力。75%和10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的存活率分别为20%和40%,较0%和5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的10%的存活率高10%30%。组织病理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致死的雄蟹中,25%植物油替代鱼油组的肝胰腺和鳃组织的病理损伤不明显,其他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脱落和鳃上皮细胞溶解,其中全植物油组肝胰腺和鳃的病理损伤最为严重,肝胰腺肝小管变形,细胞严重空泡化,肝小管腔内出现大量脱落的细胞,鳃上皮细胞溶解,有些部位只剩下几丁质的空腔,鳃丝间隙有大量杂质和污物附着。而雌蟹中75%和10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肝胰腺和鳃组织的病理损伤不明显;0%和5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肝小管腔内出现大量脱落的细胞,空泡化严重,伴随鳃组织的上皮细胞加厚或萎缩,角质膜不同程度隆起,鳃叶腔扩大,鳃丝排列紊乱,鳃丝间有污物附着。在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测定中发现,投喂5组饲料能够显着影响育肥期雄蟹血清和性腺中alp的活性,25%植物油替代鱼油组显着降低了血清和性腺中alp的活性(p<0.05),而对acp和sod没有显着性影响,同时,全鱼油组显着降低了雌蟹血清中sod和肝胰腺中acp的活性,而75%植物油替代鱼油和全植物油组显着提高了雌蟹血清中sod和肝胰腺中acp的活性(p<0.05)。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发现,25%和75%植物油替代鱼油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雄蟹肝胰腺中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differentiationfactor,myd88)、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bindingprotein3,fabp3)、sod、溶菌酶(lysozyme,lzm)的相对表达量,且50%植物油替代鱼油能够显着提高肝胰腺中hc的相对表达量(p<0.05)。75%和10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雌蟹血细胞中myd88的相对表达量较其他组显着提高(p<0.05)。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technology),对5组饲料投喂后的中华绒螯蟹的前肠、后肠、鳃和养殖水体内微生物进行16srrnav4区扩增,经illumina平台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sequencing)发现,中华绒螯蟹雌蟹和雄蟹体内微生物的组成相似,前肠中主要的优势菌门为柔膜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tm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后肠中为柔膜菌门、厚壁菌门、tm7、拟杆菌门、变形菌门5个已分类门和相当部分的未分类门。鳃中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拟杆菌门、变形菌门5个已分类菌门和部分未分类菌门。养殖水体中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细菌(cyanobacteria)、thermi、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tm7和酸杆菌门。5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体内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影响不大,但对物种丰度的影响较大。2投喂5组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影响育肥期雄性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病力,且虾青素含量为41.62和75.35mg/kg的饲料组存活率最高,均为42%。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基因myd88、caspase和sod的荧光定量分析发现,26.60和75.35mg/kg的虾青素饲料能够降低血细胞中myd88、caspase和SOD的相对表达量(P<0.05),并使肝胰腺中MyD88、Caspase和SOD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利用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对其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结合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发现,在分离获得的106株细菌(登录号:KU570293KU570368,KU570370,KU570372KU570383,KU601302KU601316,KU720553)中,92株为优势菌株,其中,肠道、鳃部和水体各29、32和31株。肠道中的可培养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且B组(26.26 mg/kg)肠道内可培养细菌总数最高(1.06×108 cfu/g);E组(75.35 mg/kg)肠道中的潜在致病菌数量显着降低(P<0.05)。鳃中可培养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E组(75.35 mg/kg)肠道内可培养细菌总数显着高于其他四组(P<0.05)。养殖水体中可培养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虾青素的添加对各组的可培养细菌数量无显着影响。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虾青素能够显着的影响中华绒螯蟹雄性个体肠道和鳃中的菌群构成,且虾青素含量为41.26 mg/kg时,肠道和鳃中潜在致病菌数量所占比例较高。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了育肥饲料中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比例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力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确定其合适的添加量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今后益生菌的应用及健康养殖具有重要贡献。
郑世雄[10](2013)在《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病原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河蟹,是中国的名贵淡水蟹。已从患病的蟹体内分离出多种致病细菌:气单胞菌(Aeromonas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黄杆菌(Flavobacteriumsp.)、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sp.)、弧菌(Vibriosp.)、芽孢杆菌(Bacillussp.)、巴斯德菌(Pasteurllasp.)、粘液球菌(Myxobacteriasp.)等。它们可引起中华绒螯蟹的腹水病、甲壳溃疡病、颤抖病、水肿病、肠炎病、败血病、黑鳃病、烂肢病、弧菌病、肝坏死病等。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研究其发生的原因、病原菌种类和流行规律,2011年和2012年的4至10月份,笔者对安徽省宣州区、芜湖县、无为县和当涂县的多个养殖池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病蟹或壳软,打开背甲后有恶臭,鳃灰黑色、粘液多,口吐紫色泡沫,有腹水,胃肠空,肝脏溃烂。跟据病蟹的症状判断,本次调查的中华绒螯蟹患细菌性疾病。2.从病蟹的肝脏和肌肉组织先后分离、纯化出35株细菌,经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自当涂县和芜湖县患病中华绒螯蟹的2株细菌(DT9和WH21)具有致病性。被感染的健康蟹表现出“肝坏死”的症状。在回归感染24h后,可致健康蟹全部发病死亡。3.病原菌菌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的特征表现为淡黄色、圆形(直径为2-2.5mm)、中央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均为阴性杆菌,两端钝圆,长短不一,偶可见有个别长丝状菌体,散在排列。与气单胞菌属特征吻合。4.生化鉴定显示分离菌株均为发酵型代谢,氧化酶阳性,在6%氯化钠肉汤中不生长,对O/129磷酸盐出现耐药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进一步根据气单胞菌“种”鉴定八项指标初步确定菌株DT9是维氏气单胞菌,菌株WH21是嗜水气单胞菌。5.对2株病原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2株病原菌16SrRNA基因长度均为1443bp。DT9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参比株(A.veronii,FJ490063)的同源性为99.2%;WH21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参比株(A.hydrophila,AB680307)的同源性为99.9%。确定DT9为维氏气单胞菌,WH21为嗜水气单胞菌。6.药敏试验结果:DT9对氟哌酸、氟苯尼考、多粘霉素B、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等有不同程度的敏感;WH21对氟哌酸、氟苯尼考、多粘霉素B、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等有不同程度的敏感。7.本次调查的安徽省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主要有“腹水病”、“甲壳溃疡病”、“黑鳃病”、“肝坏死病”等。每年从4月份开始零星出现,随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8月份发病率达到全年的高峰期,9月份发病率显着降低,10月份基本停止。
二、中华绒螯蟹抖抖病的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及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绒螯蟹抖抖病的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绒螯蟹肠棕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细菌分离纯化与菌株形态特征 |
1.2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1.3 细菌16S r RNA鉴定 |
1.4 药敏试验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蟹 |
3.2 主要试剂 |
3.3 细菌分离纯化 |
3.4 革兰氏染色及生理生化鉴定 |
3.5 16S r RNA基因扩增及测序 |
3.6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3.7 药敏试验 |
作者贡献 |
(2)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牛奶病”病原鉴定、组织病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产动物致病酵母菌的研究进展 |
1.1.1 水产动物致病酵母的种类、感染宿主及主要危害 |
1.1.2 流行情况 |
1.1.3 传播途径和感染机理 |
1.1.4 生活史及繁殖方式 |
1.1.5 检测方法 |
1.1.6 防治技术 |
1.2 中华绒螯蟹 |
1.3 甲壳动物牛奶病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牛奶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试剂及培养基 |
2.1.3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原分离及纯化 |
2.2.2 病原菌的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 |
2.2.3 病原鉴定26SrDNA扩增与测序 |
2.2.4 人工回感试验 |
2.3 试验结果 |
2.3.1 病原分离及纯化结果 |
2.3.2 病原菌的超微结构观察 |
2.3.3 系统发育分析树构建 |
2.3.4 人工回感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牛奶病”不同患病阶段各组织病理变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试剂及其他试验用品 |
3.1.3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区分“牛奶病”患病阶段方法 |
3.2.2 不同患病阶段各组织病理切片 |
3.2.3 病蟹组织的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 |
3.3 试验结果 |
3.3.1 河蟹“牛奶病”病征 |
3.3.2 患病阶段的确定 |
3.3.3 不同患病阶段河蟹各组织外观变化 |
3.3.4 不同患病阶段河蟹各组织病理变化 |
3.3.5 病蟹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牛奶病”防治药物筛选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菌株 |
4.1.2 试验试剂、培养基及其他用品 |
4.1.3 试验药物 |
4.2 试验方法 |
4.2.1 难溶药品及液体培养基制作方法 |
4.2.2 浸泡杀灭试验方法 |
4.2.3 纸片扩散法 |
4.2.4 优选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浸泡杀灭试验结果 |
4.3.2 药敏试验结果 |
4.3.3 优选药物的MIC和 MBC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3)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常见种类 |
1.1 腹水病 |
1.2 甲壳溃疡病 |
1.3 颤抖病 |
2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流行规律 |
3 有效的防治措施 |
(4)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及其与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特征 |
1.1.1 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1.1.2 生活史 |
1.1.3 食性 |
1.1.4 养殖概况 |
1.2 中华绒螯蟹疾病研究现状 |
1.2.1 中华绒螯蟹病毒性疾病 |
1.2.2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 |
1.2.3 类立克次氏体病 |
1.2.4 中华绒螯蟹寄生虫性疾病 |
1.2.5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 |
1.3 中华绒螯蟹疾病防治 |
1.3.1 控制种源 |
1.3.2 彻底清塘 |
1.3.3 重视水质、水草管理 |
1.3.4 合理投喂,加强营养,增强免疫 |
1.3.5 做好疾病发生时期的药物防治 |
1.3.6 中华绒螫蟹肝胰腺病变综合症防治 |
1.4 微生物多样性应用 |
1.4.1 微生物多样性 |
1.4.2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4.3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时间与地点 |
2.1.2 样本采集与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中华绒螯蟹样品形态学特征 |
2.2.2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发生情况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潜在病原检测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 |
3.2.2 微孢子虫检测 |
3.2.3 肝肠孢子虫检测 |
3.2.4 螺原体检测 |
3.2.5 中华绒螯蟹细菌检测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病理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病蟹肝胰腺组织病理变化 |
4.2.2 病蟹鳃组织病理变化 |
4.2.3 病蟹肌肉组织病理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中华绒螯蟹组织及养殖环境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剂 |
5.1.3 仪器设备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健康和发病中华绒螯蟹水体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
5.2.2 健康和发病中华绒螯蟹底泥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
5.2.3 健康和发病中华绒螯蟹鳃组织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
5.2.4 健康和发病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
5.2.5 健康和发病中华绒螯蟹肠道组织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 |
5.2.6 中华绒螯蟹、养殖用水及底泥微生物组成比较分析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2-Cys过氧化物还原酶的cDNA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华绒螯蟹的免疫机制 |
1.1 体液免疫 |
1.2 细胞免疫 |
1.3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在免疫中的作用 |
2 活性氧 |
2.1 活性氧的生成 |
2.2 活性氧的作用及其危害 |
2.3 活性氧的清除 |
3 过氧化物还原酶 |
3.1 过氧化物还原酶简介 |
3.2 过氧化物还原酶的作用机理 |
3.3 过氧化物还原酶的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1 本研究的目的 |
4.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河蟹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CDNA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3 相关试剂的配制 |
1.4 实验所用引物 |
1.5 总RNA的提取 |
1.6 RNA检测 |
1.7 反转录 |
1.8 河蟹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核心序列的获得 |
1.9 PCR产物胶回收 |
1.10 核心片段的连接转化 |
1.11 菌液鉴定 |
1.12 质粒抽提 |
1.13 中华绒螯蟹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cDNA全长的获得 |
1.14 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中华绒鳌蟹肝胰腺RNA的提取 |
2.2 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 |
2.3 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全长的获得 |
2.4 EsPrxs基因全长序列特征 |
2.5 EsPrxs基因的同源性比对 |
2.6 EsPrxs系统进化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中华绒鏊蟹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模式探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3 实验所用引物 |
1.4 中华绒鳌蟹组织样品采集 |
1.5 嗜水气单胞菌的活化 |
1.6 中华绒鳌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实验 |
1.7 RNA提取 |
1.8 反转录cDNA第一链合成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10 感染实验中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
1.11 数据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荧光定量引物的判定 |
2.2 EsPrxs基因和β-actin荧光定量标准曲线 |
2.3 中华绒螯蟹EsPrxs基因mRNA的组织分布 |
2.4 中华绒鳌蟹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EsPrxs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 |
2.5 中华绒鳌蟹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EsPrxs活力的表达变化 |
3 讨论 |
第四章 中华绒鳌蟹PRXS的原核表达与重组蛋白的纯化以及活力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2 实验所用引物 |
1.3 实验主要相关试剂的配制 |
1.4 EsPrxs原核表达目的片段的获取 |
1.5 构建原核表达的重组质粒 |
1.6 原核表达菌的制备 |
1.7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1.8 表达产物的凝胶电泳分析 |
1.9 过氧化物还原酶重组蛋白的扩大培养 |
1.10 过氧化物还原酶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
1.11 GST标签蛋白的去除 |
1.12 纯化后重组蛋白浓度的测定 |
1.13 重组蛋白抗氧化性能力的测定 |
2 实验结果 |
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
2.3 重组蛋白浓度的测定 |
2.4 重组蛋白抗氧化性能力的测定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江苏地区河蟹肝孢虫流行病学调查及RPA检测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微孢子虫的起源 |
2 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 |
3 微孢子虫分类与诊断方法 |
4 河蟹肝抱虫的研究进展 |
4.1 河蟹肝孢虫的生物学特性 |
4.2 河蟹肝孢虫的诊断方法 |
5 河蟹肝孢虫的流行情况 |
6 重组酶聚合酶研究现状 |
6.1 RPA技术原理 |
6.2 Basic RPA的技术特点 |
6.3 RPA技术的实际运用 |
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江苏地区河蟹肝孢虫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 |
1.1 检测样品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2.2 河蟹肝胰腺组织DNA的提取 |
2.3 PCR扩增检测 |
3 结果 |
3.1 2017 年江苏省地区河蟹肝孢虫感染情况 |
3.2 2018 年江苏省地区河蟹肝孢虫感染情况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河蟹肝胰腺坏死组织病理和理化指标变化分析 |
1 材料 |
1.1 检测样品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2.2 河蟹肝胰腺组织病理观察 |
2.3 河蟹肝胰腺理化指标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中华绒螯蟹临床症状 |
3.2 河蟹肝胰腺组织病理分析 |
3.3 河蟹肝胰腺理化指标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河蟹肝孢虫RPA检测方法建立 |
1 材料 |
1.1 检测样品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2.2 河蟹肝胰腺组织DNA的提取 |
2.3 引物设计与筛选 |
2.4 河蟹肝孢虫引物特异性验证 |
2.5 PCR和RPA灵敏度对比 |
2.6 RPA反应时间和温度优化 |
3 结果 |
3.1 RPA引物筛选结果 |
3.2 引物特异性结果 |
3.3 PCR和RPA灵敏度对比结果 |
3.4 RPA反应时间和温度优化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学术成果目录 |
(7)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病因研究现状 |
1.1.3 组织病理研究现状 |
1.1.4 致病机理研究现状 |
1.2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流行病学调查 |
2.1 调查方法和内容 |
2.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
2.1.2 调查方法 |
2.1.3 调查内容 |
2.2 调查结果 |
2.2.1 发病概况 |
2.2.2 发病症状 |
2.2.3 流行情况 |
2.2.4 危害性 |
2.2.5 养殖环境影响发病率 |
2.3 讨论分析 |
2.3.1 流行特征 |
2.3.2 发病原因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病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病原生物检测结果 |
3.2.2 共居感染试验结果 |
3.3 讨论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组织病理和病理生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病蟹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4.2.2 病蟹肝胰腺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4.2.3 病蟹组织病理变化 |
4.3 讨论 |
4.3.1 病蟹生理生化变化 |
4.3.2 病蟹组织病理变化 |
4.3.3 发病原因 |
4.3.4 致病机理 |
4.3.5 中华绒螯蟹“水瘪子”病的科学定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总RNA质量检测 |
5.2.2 转录组测序数据产出及质量评估 |
5.2.3 转录组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的比较 |
5.2.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5 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5.2.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5.2.7 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5.2.8 差异表达基因定量表达验证 |
5.3 讨论 |
5.3.1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病蟹物质代谢过程的改变 |
5.3.2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相关代谢通路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溴氰菊酯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关系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效应 |
6.2.2 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2.3 助溶剂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 |
6.2.4 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组织结构的影响 |
6.2.5 溴氰菊酯胁迫下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转录组变化 |
6.3 讨论 |
6.3.1 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 |
6.3.2 溴氰菊酯对中华绒螯蟹的损伤及损伤机理 |
6.3.3 溴氰菊酯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关系 |
6.3.4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防控措施 |
6.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章 |
致谢 |
(8)中华绒螯蟹病害应急预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建设目标 |
2 病害应急预警系统构建 |
3 权限管理和平台信息管理 |
3.1 系统权限管理 |
3.2 平台信息管理 |
4 结束语 |
(9)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及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华绒螯蟹疾病的研究现状 |
1.1 中华绒螯蟹 |
1.2 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
1.2.1 细菌性疾病 |
1.2.2 病毒性疾病 |
1.2.3 真菌性疾病 |
1.2.4 螺原体疾病 |
1.2.5 立克次氏体疾病 |
1.3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
1.4 其他因素 |
2. 中华绒螯蟹疾病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
2.1 抗生素 |
2.2 中草药 |
2.3 中华绒螯蟹的健康养殖 |
2.3.1 微生态制剂和肠道菌群的调控 |
2.3.2 饲料添加剂 |
3 不同脂肪源对水生动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4 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的影响 |
1.1 材料 |
1.1.1 养殖管理 |
1.1.2 实验材料 |
1.1.2.1 菌株 |
1.1.2.2 主要试剂 |
1.1.2.3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 |
1.2.2 攻毒后组织病理损伤分析 |
1.3 结果 |
1.3.1 攻毒实验结果 |
1.3.2 攻毒后组织病理损伤分析 |
2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免疫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养殖管理 |
2.1.2 实验材料 |
2.1.2.1 主要试剂 |
2.1.2.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 |
2.2.1.1 组织匀浆的制备 |
2.2.1.2 测定 |
2.2.2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2.2.2.1 Trizol法提取各组织的总RNA |
2.2.2.2 反转录获得cDNA |
2.2.2.3 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 |
2.4.1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2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 |
3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和鳃部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养殖管理 |
3.1.2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优质序列的获取 |
3.2.2 OTU聚类及注释 |
3.2.3 物种丰度分析 |
3.2.3.1 稀释曲线 |
3.2.3.2 Alpha多样性分析 |
3.2.4 样品群落结构分析 |
3.2.4.1 样品优势群落组成分析和丰度差异性分析 |
3.2.4.2 Bata多样性分析 |
3.2.4.3 聚类分析 |
3.2.4.4 物种相关性分析 |
3.2.4.5 物种群落结构分析 |
3.3 结果 |
3.3.1 物种丰度分析结果 |
3.3.1.1 优质序列和稀释曲线 |
3.3.1.2 Alpha多样性分析 |
3.3.2 样品群落结构分析结果 |
3.3.2.1 各组中华绒螯蟹肠道、鳃和养殖水体优势菌群结构 |
3.3.2.2 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 |
3.3.2.3 物种相关性分析结果 |
3.3.2.4 物种群落结构图 |
4 讨论 |
4.1 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
4.2 对中华绒螯蟹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三章 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抗病力的影响 |
1.1 材料 |
1.1.1 养殖管理 |
1.1.2 实验材料 |
1.1.2.1 菌株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2 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免疫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养殖管理 |
2.1.2 实验材料 |
2.1.2.1 主要试剂 |
2.1.2.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2.2.1.1 Trizol法提取各组织的总RNA |
2.2.1.2 反转录获得cDNA |
2.2.1.3 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2.3 结果 |
3 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肠道和鳃部可培养细菌数量和组成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养殖管理 |
3.1.2 实验材料 |
3.1.2.1 培养基及用途 |
3.1.2.2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采集及细菌培养 |
3.2.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 16S rRNA序列鉴定 |
3.2.3 肠道、鳃部和养殖水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组成的比较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投喂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及鳃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
3.3.1.1 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
3.3.1.2 对中华绒螯蟹鳃部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
3.3.1.3 投喂五组饲料的养殖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 |
3.3.2 投喂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肠道、鳃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组成的影响 |
3.3.2.1 对中华绒螯肠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组成的影响 |
3.3.2.2 对中华绒螯鳃部可培养细菌组成的影响 |
3.3.2.3 养殖水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的组成 |
3.3.2.4 肠道、鳃部和养殖水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组成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对中华绒螯蟹雄蟹抗病力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
4.2 对中华绒螯蟹雄蟹肠道和鳃可培养细菌数量和组成的影响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病原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华绒螯蟹的分类地位 |
2 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 |
2.1 中华绒螯蟹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 |
2.2 中华绒螯蟹的生活习性 |
3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3.1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病原 |
3.2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常见种类 |
3.3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危害 |
3.4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技术 |
3.5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研究存在问题 |
4 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
4.1 传统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4.2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4.3 流行病学在水生动物疾病调查中的应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蟹来源 |
1.1.2 健康蟹来源 |
1.1.3 主要工具 |
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1.5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1.2.2 病蟹的微生物学诊断 |
1.2.3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保存 |
1.2.4 人工感染试验及其病原菌的确定 |
1.2.5 病原菌的革兰氏染色镜检 |
1.2.6 细菌总DNA的提取方法 |
1.2.7 16Sr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1.2.8 病原菌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及其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1.2.9 病原菌抗生素药物的筛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徽省中华绒螯蟹养殖面积与产量 |
2.2 安徽省中华绒螯蟹养殖模式 |
2.3 中华绒螯蟹养殖存在问题 |
2.3.1 养殖环境存在的问题 |
2.3.2 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 |
2.4 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的疾病流行情况 |
2.5 用药情况 |
2.6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流行规律 |
2.7 病蟹的诊断 |
2.8 人工感染试验及其致病菌的确定 |
2.9 病原菌菌落形态特征及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 |
2.10 病原菌生化试验结果 |
2.11 病原菌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及其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2.12 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养殖中华绒螯蟹池塘的用药指导 |
3.2 养殖中华绒螯蟹池塘的水质调节问题 |
3.3 养殖中华绒螯蟹池塘的水质调节方法 |
3.4 气单胞菌的危害 |
3.5 16SrRNA基因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
3.6 有效的防治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内容 |
四、中华绒螯蟹抖抖病的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及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绒螯蟹肠棕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 朱若林,唐绍帅,张山,冯建华,吴程成,彭开松,鲍传和.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12)
- [2]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牛奶病”病原鉴定、组织病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 申洪彬.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3]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J]. 彭德炎. 江西水产科技, 2019(06)
- [4]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及其与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关系研究[D]. 张悦. 扬州大学, 2019(02)
- [5]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2-Cys过氧化物还原酶的cDNA克隆及表达模式研究[D]. 税典章. 苏州大学, 2019(04)
- [6]江苏地区河蟹肝孢虫流行病学调查及RPA检测方法建立[D]. 赵欣.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初步研究[D]. 杨宗英.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8]中华绒螯蟹病害应急预警系统设计[J]. 陆军,董娟,冯子慧,宋妙龙.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7(03)
- [9]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及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马文元.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10]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病原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D]. 郑世雄.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