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肾通耳”

浅谈“肾通耳”

一、略论“肾开窍于耳”(论文文献综述)

孔赏[1](2022)在《浅析腧穴名称》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对腧穴的命名中蕴含了脏象、阴阳、五行、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以脏象学说命名的腧穴包括五志对应的神堂、魄户、魂门、意舍、志室;五窍对应的舌本(廉泉)、地仓、迎香、阳白、听宫等。以五行学说命名的腧穴包括以肝风的风命名的风池、风市、风府、风门等;以心主神明的神命名的神门、神庭、神阙、本神等;因脾属土,地者,土也,以地命名的地机、地仓等;因肺属金,音律合商,以商命名的少商、商阳、商丘等;以水命名的水道、水泉、水沟等。以阴阳学说命名的腧穴包括天冲、地阁、天府、地机、上关、下关等。以经络学说命名的腧穴包括少海、小海、中极、三阳络、三阴交等。以气血津液学说命名的腧穴包括命门、关元、气舍、承泣等。

董彬彬[2](2021)在《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1.目的研究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疗效的差异性,观察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对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为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及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方法选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的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14天后,再参照201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电测听结果,以及伴随症状的疗效评分。3.结果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较观察组更为显着。通过14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3.33%,两组患者听力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耳鸣总有效率为76.92%,P<0.05,也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结论通过本研究,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听力恢复程度,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值得进一步科研探索及临床推广应用。

黄树明,邵淑琳,邢鸿鹏,李炎,张博,李芷瑄[3](2021)在《中医学“肾开窍于耳”理论的现代生理学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医学藏象学说中,"肾开窍于耳"是肾的基本功能之一,其中医学内涵是说肾精和肾气濡养髓海而使耳聪。提示肾与耳的功能密切相关,这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初步形成。然而至今为止,肾开窍于耳的现代科学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医学"肾"的本质部分对应于现代生理学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的内分泌功能。从这些内分泌功能对听觉的调节来探索"肾开窍于耳"理论的机制,为探索中医学益肾法治疗听觉系统疾病的机制以及解析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实质提供线索。

王殿文,闫蕾,詹添,余仁欢[4](2020)在《“肾开窍于耳”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黄帝内经》提出"肾主骨"、"肾开窍于耳",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肾脏病患者耳鸣发生率显着高于一般人群。中医理论认为肾耳之间在经络及生理病理方面关系紧密;现代研究发现肾脏与内耳在基因表达、组织结构、致病因素方面具有共同性。补肾填精是中医学治疗耳鸣耳聋的主要治法。

张电冲[5](2020)在《中医“窍”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窍”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其中尤以脏窍之间的内外联系为人熟知,体表之窍既能反映内部脏腑的盛衰状态,也可作为施药部位达到以外治内的目的。历代医家对于窍的概念与脏窍之间的关系没有作统一的阐述。本研究从窍的概念着手,整理医籍中出现的窍的分类并提出与本研究相关新的窍的分类,概括窍的不同状态,总结窍的作用,系统地梳理脏窍关系,阐述窍与窍之间的关系,将窍病按照窍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类,提出窍病的病机与窍病的治法,最后列举出临床常用的治疗窍病的药物与方剂。1窍的概念中医“窍”的概念包含多层含义,本研究从本义与引申义两方面对其进行阐述。窍的本义表示孔、洞,在人体用于表示外部的孔洞器官和内部的穴位;引申义常用于表示连接内外的通道或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窍作为孔、洞是言其形态结构,此层含义反映了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作用;窍作为穴位指其位置往往位于人体深处,为精气出入或汇聚之处;窍作为通道是指其连接内外的功能,通常反应在九窍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上;窍作为关键,是从其重要性而言,窍的此层含义体现在窍对人体神志的控制上具有关键作用。2窍的分类窍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仅在《黄帝内经》中就涉及“上窍、下窍”“清窍、浊窍”“阴窍、阳窍”“九窍、七窍、五窍”等不同的分类方式。此外在其他医籍文献中还有将其分作“外窍、内窍”“前窍、后窍”“窍合、窍闭、窍塞、窍开”“窍横、窍竖”等。本研究将古今文献中记载的不同种类的窍分别按照部位、数目和性质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窍的概念对窍进行了创新分类。研究者根据窍的概念,将窍分为三类:位于人体体表,形态上具有孔洞的视之可见之窍称为“体窍”,例如通常所说的“九窍”“七窍”“脐窍”“乳窍”等都属于此类;位于皮里膜外,具有联络内部脏腑与外部环境的通路,这种察而可得之窍称为“机窍”,例如“腠理”“玄府”等皆属于此范畴;位于人体内部,具有调控人体精神意识活动的推而可知之窍称为“神窍”,例如“脑窍”“心窍”等皆属于此范畴。3窍的状态窍的状态是指诸窍在某个时间所处的表现形式。对窍的状态的研究首见于《读医随笔》,该书将窍的状态分为“窍横”“窍竖”两种类型,用于阐述气机的升降出入。后世医家认为窍的状态主要包括闭合与开放两种状态,闭合的状态又被称作窍合、窍闭、窍塞;开放状态即特指窍开。除此之外,窍的状态还包含窍虚状态,表示易于受邪侵袭的状态。4窍的作用窍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窍是内外沟通之通道。窍既可以作为体表之孔洞完成内外沟通的职能,也可以作为内藏于外象之间的联系而完成沟通内外的作用;②窍是气机升降之门户。人体之气的运动促进了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之气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则保证了神机的濡养;③窍是神机运转之道路。窍与神机的关系也多在气、血、津液的运动或流通上体现出来。5脏窍关系脏窍关系主要是指位于体表的外部孔窍与位于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既包含一一对应,如目乃肝之窍、口为脾之窍;又包含一多对应,如与心密切相关的窍就包含目、舌、耳三种:“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心气通于舌”“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与肺密切相关的窍有鼻和耳:“肺开窍于鼻”“耳者,以声言之,金也”。与肾密切相关的窍有耳和二阴:“肾气通于耳”“肾开窍于二阴”。窍脏相关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脏窍之间的密切联系,如目的“五轮学说”体现了目与五脏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生理病理相关;舌的部位辨证体现了舌诊作为中医学重要的诊断方法,体现了脏腑与舌之间的特定对应关系;耳穴治疗的理论依据则通过全息理论体现了“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具体内涵。窍与窍的联系包含互通关系与互用关系。互通关系是指窍与窍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沟通的。互通关系可分为:外内互通、体表诸窍互通和体内互通。互用关系是指窍与窍之间互相关联,相互为用的状态。互用关系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所体现。除上述脏窍、窍脏和窍窍相应之外,人体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脏窍相关,如毛窍属肺、乳为肝窍,这也体现了中医学的知外达内的整体观念,也属于脏窍相关的范畴。6窍病窍病是指与窍相关的疾病的总称。从古至今对于窍病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窍病即人体官窍或特指体表九窍的疾病;另一种观点认为窍病分为窍本身之病和窍累及之病。本研究对于窍病的认识,是在上述两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从体窍病、机窍病和神窍病三个方面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7窍病病机窍病的病机错综复杂,但是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却有迹可循,有类可归。本研究从开阖失调、枢机不利和神机受阻三个方面明确了窍病的病机。窍是人体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必经之路,窍的开阖则是控制信息交换的源头,窍的开阖失调就会导致人体之气失来源,内部脏腑失司等一系列病理表现。枢机不利即表示这种中间介质出现气血逆乱、升降失调或经络屈伸不利等病理表现时,其对应的脏腑之窍或身体之窍出现相应的病理表现。神机失调即表示热邪、痰邪等致病因素均可导致扰神、蒙神等神机失调的病理现象。8窍病的治法本研究将窍病的治法分为通窍法、敛窍法和填窍法三大类。通窍法是指用于治疗诸窍闭塞而导致的内外沟通失常、气血逆乱、神机受阻等疾病的方法;敛窍法是指运用收敛的药物或方剂,使开之太过的诸窍得以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方法;填窍法是指使用驱邪以扶正的药物填实空窍,使外邪无法入空窍和防止疾病的向内部、深部的传变方法。9方药举隅具有通窍、敛窍、填窍功效的方药众多,临床常用的通窍类的药物有木通、石菖蒲、细辛、川芎、路路通等;敛窍类药物如白及、山茱萸、浮小麦、龙骨等;填窍类药物如骨碎补等。治疗诸窍疾病的方剂也有很多,临床常用的通窍类方剂如通利九窍的通窍活血汤和通气散,通利枢机的小柴胡汤,开窍醒神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和涤痰汤等;敛窍类方剂如敛汗汤、和肺饮子、补中益气汤等;填窍类方剂如侯氏黑散、风引汤、填窍止氛汤等。10创新点本文首先对窍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理解窍的概念基础上,将窍分为神窍、机窍和体窍三类;以古籍文献为基础并结合现代研究,对多种脏窍关系作出系统的梳理;提出窍病的病机;将窍病的治疗方法分为通窍法、敛窍法和填窍法三类;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和方剂,为临床治疗不同类型的窍病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借鉴。

郑佩[6](2019)在《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及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利用理论研究、统计学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有关耳的中医古代文献和近40年中医药期刊治疗耳鸣的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并从中探讨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总结出临床中耳鸣的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的规律性认识,对丰富与完善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内涵,特别是窍脏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1.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收集有关耳的中医历代文献,以脏腑、经络分别归类,并进行生理与病理方面的整理分析,从中探讨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基础。2.从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搜集近40年关于耳鸣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类文献,利用Excel软件和“R”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耳主要包括耳郭、耳轮、耳坠、耳门、耳孔等,具有司听主衡功能。生理上肾藏精,主宰耳窍生长发育,肾主水,输布耳窍津液,肾阴、肾阳温养耳窍,耳为肾之外窍,通过耳能够诊察肾脏盛衰;心藏神,主管耳窍听觉和平衡感,心主血脉,濡养耳脉,助其运行气血以维持耳窍功能,心肾精血互生,精神互用,以充养耳窍;脾胃化生气血,可上奉滋养耳脉,脾主运化,输送水谷精微于耳窍,调节耳窍津液平衡,脾主升,胃主降,升清降浊,保持耳窍清灵;肝主疏泄,调节耳窍气机,贯通于耳,肝藏血,补给耳脉血量,调节耳脉血流量,肝肾同源,精血互养,以濡养耳脉;肺开窍于鼻,耳鼻相通,肺主气,参与宗气生成,影响听觉,肺朝百脉主治节,统管耳窍气血,肺藏魄,主管耳灵(耳部感知觉)。病理上脏腑经络出现异常,皆能引起耳病。2.由药物频数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主要包括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主要药物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磁石、枸杞子、石菖蒲、菟丝子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肾、肝、心,药性偏温,药味以甘、苦为主;从肝论治耳鸣,主要包括肝火炽盛证、肝郁气滞证、肝风内动证,主要药物有柴胡、石菖蒲、黄芩、白芍、栀子、白术、龙胆、甘草、生地黄、当归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肝、心、脾,药性偏寒,药味以苦、甘为主;从脾论治耳鸣,主要包括脾气虚证、湿热壅脾证、脾阳虚证,主要药物有茯苓、白术、甘草、党参、黄芪、石菖蒲、升麻、柴胡、蔓荆子、葛根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脾、胃、肺,药性偏温,药味以甘、辛为主;从心论治耳鸣,主要包括心脉痹阻证、心火亢盛证、心阴血虚证,主要药物有川芎、当归、桃仁、红花、赤芍、甘草、生地黄、丹参、石菖蒲、柴胡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肝、心、脾,中药药性偏温,药味以甘、辛为主;从肺论治耳鸣,主要包括风热犯肺证、风寒犯肺证、痰热壅肺证,主要药物有甘草、石菖蒲、桔梗、路路通、荆芥、麻黄、连翘、金银花、菊花、薄荷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肺、胃、心,中药药性偏温,药味以辛、苦为主。3.由关联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肾阴虚证二联用药20对,三联用药25组,肝肾阴虚证二联用药19对,三联用药15组,肾阳虚证二联用药19对,三联用药11组;从肝论治耳鸣,肝火炽盛证二联用药28对,三联用药19组,肝郁气滞证二联用药15对,三联用药9组,肝风内动证二联用药17对,三联用药13组;从脾论治耳鸣,脾气虚证二联用药20对,三联用药22组,湿热壅脾证二联用药14对,三联用药12组,脾阳虚证二联用药24对,三联用药24组;从心论治耳鸣,心脉痹阻证二联用药23对,三联用药28组,心火亢盛证二联用药16对,三联用药12组,心阴血虚证二联用药17对,三联用药17组;从肺论治耳鸣,风热犯肺证二联用药19对,三联用药16组,风寒犯肺证二联用药15对,三联用药14组,痰热壅肺证二联用药23对,三联用药13组。4.由聚类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肾阴虚证常用组合有4组,肝肾阴虚证常用组合有3组,肾阳虚证常用组合有5组;从肝论治耳鸣,肝火炽盛证常用组合有4组,肝郁气滞证常用组合有4组,肝风内动证常用组合有4组;从脾论治耳鸣,脾气虚证常用组合4组,湿热壅脾证常用组合有4组,脾阳虚证常用组合有5组;从心论治耳鸣,心脉痹阻证常用组合有4组,心火亢盛证常用组合有4组,心阴血虚证常用组合有4组;从肺论治耳鸣,风热犯肺证常用组合有3组,风寒犯肺证常用组合有3组,痰热壅肺证常用组合有4组。结论:1.理论研究表明,中医的耳不仅与肾、心关系密切,而且与其他脏腑也存有关联。肾藏精,主耳,为耳之开窍;心藏神、主血脉,为耳之寄窍;脾胃化生气血,营养耳窍;肝胆主疏泄,调节耳窍气机,疏通耳脉;肺藏魄、主气,朝百脉,奉养耳窍,从而完善了中医的耳与脏腑相关理论。2.由频数分析可知:从五脏论治耳鸣,首先要辨虚实,虚证多从肾、脾论治,主要包括肾阴虚、脾气虚等证,常用滋阴填精,补脾益气、通窍聪耳类药物;实证多从肝、心、肺论治,主要包括心脉痹阻、肝火炽盛、风热犯肺等证,常用活血化瘀、清肝泻火、疏风散热、通窍聪耳类药物,其中磁石、石菖蒲和路路通是耳鸣治疗中出现频次最多的通窍药。3.由关联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无论肾阴虚证还是肾阳虚证,用药组合皆以补肾填精、开窍养耳为基础,佐以行气活血、温阳利水、滋阴除蒸类药。从肝论治耳鸣,用药组合主要以清肝泻火、疏肝行气、平肝熄风、开窍通耳为主,佐以健脾养血、滋阴活血类药。从脾论治耳鸣,用药组合皆以补气健脾、通窍聪耳为基础,佐以升阳举陷、燥湿化痰、温阳利水类药。从心论治耳鸣,用药组合主要以活血化瘀、清心泻火、滋阴补血、通脉养耳为主,佐以行气、安神类药。从肺论治耳鸣,用药组合主要以疏风清热,散寒解表,清肺化痰、宣肺通窍为主,佐以健脾和胃类药。4.由聚类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肾阴虚证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加减,肝肾阴虚证常用方剂为耳聋左慈丸和聪耳汤加减,肾阳虚证常用方剂为肾气丸和右归丸加减;从肝论治耳鸣,肝火炽盛证常用方剂为丹栀逍遥散和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郁气滞证常用方剂为逍遥散和柴胡疏肝散加减,肝风内动证常用方剂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从脾论治耳鸣,脾气虚证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和益气聪明汤加减,湿热壅脾证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和温胆汤加减,脾阳虚证常用方剂为苓桂术甘汤和实脾饮加减;从心论治耳鸣,心脉痹阻证常用方剂为通窍活血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心火亢盛证常用方剂为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和导赤散加减,心阴血虚证常用方剂为四物汤、天王补心丹和归脾丸加减;从肺论治耳鸣,风热犯肺证常用方剂为银翘散和蔓荆子散加减,风寒犯肺证常用方剂为三拗汤和荆防败毒散加减,痰热壅肺证常用方剂为清气化痰丸、麻杏石甘汤和二陈汤加减。

周晓丹[7](2019)在《补肾通窍方对肾阴虚大鼠耳蜗组织ERK1/2表达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MAP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ERK1/2作为核心指标,研究肾阴虚后及补肾方药干预后大鼠肾脏和耳蜗的功能及形态变化,探讨肾与耳的相互关系,从微观生物学角度阐释二者之间联系的部分分子机制,为祖国医学肾主耳理论的现代诠释提供实验依据,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疾病提供新思路;同时丰富中医藏窍理论,为藏象学说的理论发展提供现代科学依据。方法将耳廓反射灵敏、ABR阈值正常的SD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各20只),中药组及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5 mg·kg-1·d-1)连续7天的方法制造肾阴虚大鼠模型,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5 mL·kg-1·d-1);造模成功后,中药组给予补肾通窍方灌胃(10mL·kg-1·d-1),连续给药7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三组大鼠一般情况。给药结束后各组大鼠以ABR方法行听功能检测,测量大鼠血浆cAMP和cGMP含量,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耳蜗组织形态学改变,并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耳蜗组织ERK1/2 mRNA的表达。结果(1)大鼠肾阴虚指标评价上,与空白组比照,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均出现了躁动,易惊,大便干结,进食减少,饮水增多,尿量减少,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血浆cAMP/cGMP值上升(P<0.01),提示肾阴虚模型造模成功。但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中药组大鼠一般状态相对较好,血浆cAMP/cGMP值明显降低(P<0.01)。(2)ABR阈值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大鼠ABR阈值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三组中模型组大鼠ABR阈值最高。(3)肾脏、耳蜗组织形态上,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大鼠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扩张,脂肪变等病理性改变;耳蜗组织均出现毛细胞数量减少,排列不规则,螺旋神经节数量减少等情况。但中药组大鼠肾脏、耳蜗组织形态相对模型组整体较好。(4)耳蜗组织ERK1/2表达上: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大鼠耳蜗组织ERK1/2mRNA的表达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ERK1/2mRNA的表达相对较高(P<0.05)。结论肾阴虚后可导致肾脏和耳蜗病理性改变,引发听功能障碍,补肾通窍方对肾阴虚大鼠听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是肾阴虚后通过MAP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ERK1/2表达的下调引起听觉信号的转导发生障碍,导致耳蜗内组织细胞的凋亡,最终引发听功能障碍甚至耳聋,ERK1/2信号通路是肾主耳的微观联系通路之一;根据中医阴虚血瘀的病理基础,创立的补肾通窍方可通过上调ERK1/2信号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效发挥干预作用。

邹雪芳[8](2019)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医藏窍理论“肾开窍于耳”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中医“藏窍理论”肾与耳紧密相关,即“肾开窍于耳”。本文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艾灸人体命门穴观测受试者肾区温度与耳朵温度变化是否存在相对应的关系,来探讨肾与耳之间的相关性,用可视化的实验方式对中医学“藏窍理论”中“肾开窍于耳”这一理论观点进行论证,为中医藏窍理论提供支撑,同时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药现代传承研究相结合指引方向,将现代高新技术用于医学成像诊断。方法:通过艾灸命门穴,检测受试者艾灸前后的肾区与官窍的温度。本文的实验研究是在保证室内温湿度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运用红外热成像仪器对受试者进行红外拍摄,记录受试者在艾灸前和艾灸后命门穴、肾区、眼睛、鼻子、口唇以及耳朵的温度。用均数加减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统计学中的配对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来处理收集的数据。比较受试者在艾灸前后肾区、眼睛、鼻子、口唇以及耳朵温度,并对艾灸前后肾区温度的差值分别与眼睛、鼻子、口唇温度的差值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艾灸前与艾灸后受试者命门穴、肾区、眼睛、鼻子、口唇、耳朵温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艾灸前后肾区温度的差值分别与眼睛、鼻子、口唇、耳朵温度的差值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艾灸命门穴25min后,受试者肾区温度差值均与耳朵温度差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眼睛、鼻子、口唇温度差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艾灸命门穴可以作用于肾区,使肾区、眼睛、鼻子、口唇、耳朵温度均升高,红外热象图显示热偏离,但肾区温度的变化与耳朵温度的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通过可视化的证据证明了中医藏窍理论中“肾开窍于耳”的正确性,同时说明了肾与耳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藏窍理论在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撑。

徐吉利[9](2018)在《《内经》耳与五脏关系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内经》成书前的时期,耳与五脏之关系已被初步提及。《内经》时期各医家根据前人观点,结合医疗实践的积累,运用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方法,强调耳虽与肾关系密切,但与肝、肺、心、脾皆有关系,形成了对耳与五脏关系的较为全面的理论认识。《内经》关于五脏与耳的生理关系、病理变化及临床耳病的诊断治疗等论述对临床实践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内经》之后,古今医家均在《内经》关于五脏与耳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研究,证明了《内经》理论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内经》关于耳与五脏关系的相关内容。以《内经》思维为方法学基础,整理出《内经》耳与五脏关系理论的大致框架。依据《内经》理论及其延伸论述耳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并结合现代临床应用阐释《内经》耳与五脏关系的现实意义。对弥补中医理论规范化过程中造成的理论缺陷,指导临床耳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闫新宇[10](2018)在《基于古代文献的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耳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耳病的治疗涉及脏腑经络辨证,而辨证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疗效。本文采用文献学与统计分析方法,对论述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及耳病治疗的古代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运用中医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内经》及后世医家对耳与脏腑、经络相关性的认识,整理理论发展脉络。《内经》中论述了耳是肾、心之窍,与肾、肝胆、肺、心、脾胃等多个脏腑在生理、病理上都有关系,有其临床意义;耳作为“宗脉之所聚”,与十二经脉、络脉、经别、经筋均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耳与脏腑可通过经络发生联系。后世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如刘完素提出从肺治耳,李杲强调耳与脾胃的关系,李时珍补充了阳维脉、阳蹢脉与耳的关系,王清任还提出耳脑相关。第二部分,筛选代表性的耳病医案,以《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为起点,分析医家运用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的临证思路。医家指出,窍脏虽有归属,内实相通,故而应在结合四诊信息的辨证基础上来确定病位。病位、病机所涉脏腑经络与治疗用药的归经可以不同。继而从耳鸣、脓耳两种疾病入手,系统整理了古代医家治疗耳鸣、脓耳的病案,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医案中药物功效、归经,进一步揭示临床中对耳与脏腑关系的应用规律。结果显示,归脾胃经的药物合计频次最多,提示临床治疗耳病不要忽视治脾胃。第三部分,从古代针灸着作中检索针刺治疗耳鸣、脓耳的记载,并对所涉穴位的经络归属进行统计,以研究耳与经络关系的临床应用规律。结果表明,治疗耳鸣的针刺穴位多属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所用穴位功效主要以清热、调神为主。治疗脓耳的针刺穴位多属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所用穴位功效主要以清热、调脾胃为主。研究结果体现了阳经与耳的密切联系,也为临床针刺治疗耳病提供参考。研究结论:耳与多个脏腑、多条经络密切相关,耳科疾病治疗不应拘泥于某一脏窍关系,而应综合考虑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结合辨证情况,进行处方用药。不同耳病有其特点,主要影响的脏腑、经络有所不同,在用药、取穴上也有区别。临床治疗耳病时应重视治脾胃。

二、略论“肾开窍于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肾开窍于耳”(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腧穴名称(论文提纲范文)

1 脏象学说与穴名
2 五行学说与穴名
3 阴阳学说与穴名
4 经络学说与穴名
5 气血津液与穴名
6 结语

(2)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1.1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学说
        1.2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2.祖国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2.1 暴聋的病因病机
        2.2 暴聋的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来源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疗效标准
        4.1 听力疗效判定标准
        4.2 耳鸣疗效评估
    5.统计方法
    6.技术路线图
    7.结果
        7.1 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7.2 治疗后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选题依据
    2.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药理依据
    3.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暴聋的理论依据
        3.1 耳与肾的关系
        3.2 肾阳亏虚的原因
        3.3 扶阳法的渊源
        3.4 扶阳法的代表方及组成、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4.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的预后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中医学“肾开窍于耳”理论的现代生理学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肾”的概念及功能
2 中医学“肾”的现代科学实质探讨
3 中医学“肾”对听力功能的维持和营养作用
    3.1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耳
    3.2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与耳
    3.3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与耳
4 小结

(4)“肾开窍于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肾开窍于耳”的中医理论基础
    1.中医耳肾在经络上联系密切。
    2.肾司理耳的生理功能。
    3.耳欲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需依赖肾气的支持与肾精的充养。
    4.耳为肾之外候。
二、“肾开窍于耳”的现代研究
    1.肾脏与内耳的生理病理相似性:
    2.肾脏与内耳有共同的基因表达:
    3.肾功能受损与内耳损伤:
    4.某些药物同时影响肾脏与内耳:
    5.肾移植与听力恢复:
三、耳鸣从肾论治的临床实践
四、小结

(5)中医“窍”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窍的概念
    1.1 窍即孔洞
    1.2 窍即穴位
    1.3 窍即通道
    1.4 窍即关键
    1.5 小结
2. 窍的分类
    2.1 窍的已有分类
        2.1.1 按窍的部位分类
        2.1.1.1 上窍、下窍
        2.1.1.2 外窍、内窍
        2.1.1.3 前窍、后窍
        2.1.2 按窍的数目分类
        2.1.2.1 九窍
        2.1.2.2 七窍
        2.1.2.3 五窍
        2.1.3 按窍的性质分类
        2.1.3.1 阳窍、阴窍
        2.1.3.2 清窍、浊窍
    2.2 窍的创新分类
        2.2.1 视而可见之窍——体窍
        2.2.2 察而可得之窍——机窍
        2.2.3 推而可知之窍——神窍
    2.3 小结
3. 窍的状态
    3.1 “窍横”“窍竖
    3.2 窍合、窍闭、窍塞
    3.3 窍开
    3.4 窍虚
4 窍的作用
    4.1 内外沟通之通道
    4.2 气机升降之门户
    4.3 神机运转之道路
5 脏窍关系
    5.1 一脏对应一窍
        5.1.1 目乃肝之窍
        5.1.2 口为脾之官
    5.2 一脏对应多窍
        5.2.1 心之开窍
        5.2.1.1 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
        5.2.1.2 心气通于舌
        5.2.1.3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5.2.2 肺之开窍
        5.2.2.1 肺开窍于鼻
        5.2.2.2 耳者,以声言之,金也
        5.2.3 肾之开窍
        5.2.3.1 肾气通于耳
        5.2.3.2 肾开窍于二阴
    5.3 窍脏相应
        5.3.1 目
        5.3.2 舌
        5.3.3 耳
    5.4 窍与窍的联系
        5.4.1 互通关系
        5.4.1.1 外内互通
        5.4.1.2 体表诸窍互通
        5.4.1.3 体内互通
        5.4.2 互用关系
        5.4.2.1 生理互用
        5.4.2.2 病理互用
    5.5 特殊脏窍关系
        5.5.1 毛窍属肺
        5.5.2 乳为肝窍
    5.6 小结
6 窍病
    6.1 体窍病
        6.1.1 窍闭不通
        6.1.1.1 目闭不开
        6.1.1.2 舌强
        6.1.1.3 口噤
        6.1.1.4 鼻塞
        6.1.1.5 耳聋
        6.1.1.6 癃闭
        6.1.1.7 便秘
        6.1.1.8 乳汁不通
        6.1.2 窍开太过
        6.1.2.1 目泪不止
        6.1.2.2 舌下多唾
        6.1.2.3 口张
        6.1.2.4 鼻鼽、鼻渊
        6.1.2.5 耳衄
        6.1.2.6 遗精
        6.1.2.7 脱肛
        6.1.2.8 自汗、盗汗
    6.2 机窍病
        6.2.1 少阳、少阴枢机不利
        6.2.2 脾胃升降失司
        6.2.3 厥阴寒热错杂
    6.3 神窍病
        6.3.1 热陷心包
        6.3.2 痰蒙神窍
    6.4 小结
7 窍病病机
    7.1 开阖失调
        7.1.1 窍闭不通
        7.1.2 窍开太过
    7.2 枢机不利
        7.2.1 气机逆乱
        7.2.2 沟通受阻
    7.3 神机失调
        7.3.1 痰迷心窍
        7.3.2 蒙蔽心窍
        7.3.3 瘀阻脑络
    7.4 小结
8 窍病治法
    8.1 通窍法
        8.1.1 通利体窍
        8.1.2 通利枢机
        8.1.3 开窍醒神
    8.2 敛窍法
    8.3 填窍法
    8.4 小结
9. 方药举隅
    9.1 中药
        9.1.1 通窍药
        9.1.2 敛窍药
        9.1.3 填窍药
    9.2 方剂
        9.2.1 通窍方
        9.2.2 敛窍方
        9.2.3 填窍方
10 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及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耳窍疾患与系统性疾病关联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研究
    1 中医对耳的认识
        1.1 耳的结构
        1.2 耳的生理功能
    2 耳与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2.1 耳与肾的关系
        2.2 耳与心的关系
        2.3 耳与肝胆的关系
        2.4 耳与脾胃的关系
        2.5 耳与肺的关系
    3 耳与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
        3.1 耳与肾、膀胱经脉的关系
        3.2 耳与心、小肠经脉的关系
        3.3 耳与肝、胆经脉的关系
        3.4 耳与脾、胃经脉的关系
        3.5 耳与肺、大肠经脉的关系
        3.6 耳与心包、三焦经脉的关系
第二部分 从五脏论治耳鸣的数据挖掘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数据规范化
        1.5 建立数据库
        1.6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从肾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2.2 从肝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2.3 从脾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2.4 从心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2.5 从肺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3 讨论
        3.1 常用药物的讨论
        3.2 药物归经、药性及药味的讨论
        3.3 处方中药物的关联分析结果的讨论
        3.4 处方中药物的聚类关系结果的讨论
    4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补肾通窍方对肾阴虚大鼠耳蜗组织ERK1/2表达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动物给药
    2.3 指标采集
    2.4 统计学分析
3 观察指标及意义
    3.1 大鼠一般情况
    3.2 ABR阈值测定
    3.3 cAMP、cGMP测定
    3.4 大鼠肾脏、耳蜗组织形态学观察
    3.5 RT-PCR 方法检测大鼠耳蜗 ERK1/2 mRNA 含量
4 实验结果
    4.1 大鼠的一般状态
    4.2 大鼠体重
    4.3 血浆cAMP、cGMP含量
    4.4 大鼠 ABR 阈值
    4.5 大鼠耳蜗、肾脏形态学特征
    4.6 大鼠耳蜗 ERK1/2 mRNA 含量
5 讨论
    5.1 肾与耳关系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5.2 肾阴虚造模方法的选择
    5.3 阴虚血瘀的病机探讨
    5.4 ERK信号通路与耳蜗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5.5 补肾通窍方立方探究
6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肾与耳关系的现代医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医藏窍理论“肾开窍于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藏象”学说
        1.1 藏象的释义
        1.2 藏象学说的构建
        1.3 藏象学说的构建要素
        1.4 藏象学说的结构特点
        1.5 藏象现代科学的研究
    2 中医肾脏论
        2.1 肾的形态结构与位置
        2.2 肾的生理机能及生理特性
        2.2.1 肾的生理机能
        2.2.2 肾的生理特性
    3 肾与耳的探析
        3.1 肾与耳的生理联系
        3.2 肾与耳的病理联系
        3.3 肾开窍于耳的现代科学研究
        3.3.1 耳毒性药物也具有肾毒性
        3.3.2 中医补肾药物对耳部疾病产生影响
        3.3.3 肾功能不全者有耳部疾病
    4 艾灸命门穴作用于肾的探析
        4.1 艾灸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4.2 命门穴的特殊性
        4.3 艾灸命门穴可激发肾阳气
    5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进展及机理
        5.1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进展
        5.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机理
    6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
        6.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藏象中的应用
        6.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经络中的应用
        6.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灸法中的应用
        6.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体质中的应用
实验研究
    1 前言
    2 实验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仪器
        3.2 测试要求
        3.3 实验步骤
        3.4 统计学处理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与分析
        5.1 艾灸命门穴激发了肾中阳气
        5.2 肾中阳气的激发对其它官窍均有一定影响
        5.3 肾与耳之间有显着相关
结语
    1 研究的结论
    2 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历

(9)《内经》耳与五脏关系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耳与五脏关系溯源
    1.1 《内经》前对耳与五脏关系的认识
    1.2 《内经》对耳及耳与五脏关系的认识
    1.3 《内经》后古代医家对耳与五脏关系的认识
    1.4 小结
2 《内经》耳与五脏关系的方法学基础
    2.1 立足整体——五脏一体
    2.2 着眼功能——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2.3 注重关系——取象比类
3 《内经》耳的形态与功能的理论认识及延伸
    3.1 对耳形态结构的认识
        3.1.1 《内经》对耳形态结构的认识
        3.1.2 《内经》后古代医家对耳形态结构的认识
        3.1.3 现代对耳形态结构的认识
    3.2 对耳功能的认识
        3.2.1 《内经》对耳功能的认识
        3.2.1.1 耳主听觉
        3.2.1.2 耳与人体平衡有关
        3.2.2 《内经》后古代医家对耳功能的认识
        3.2.3 现代医学对耳功能的认识
4 耳与五脏关系分述
    4.1 《内经》肾与耳关系阐释及延伸
        4.1.1 经络联系
        4.1.2 功能相关
        4.1.2.1 肾主髓藏精,为耳功能之基
        4.1.2.2 肾气分阴阳,通耳窍
    4.2 《内经》心与耳关系阐释及延伸
        4.2.1 经络络属
        4.2.2 功能相关
        4.2.2.1 心主神明以聪耳
        4.2.2.2 心主血脉以荣耳
        4.2.2.3 心气通于耳
    4.3 《内经》肝与耳关系阐释及延伸
        4.3.1 经络络属
        4.3.2 功能相关
        4.3.2.1 肝藏血与耳主听觉及司平衡关系
        4.3.2.2 肝主疏泄与耳主听觉及司平衡关系
    4.4 《内经》肺与耳关系阐释及延伸
        4.4.1 经络络属
        4.4.2 功能相关
        4.4.2.1 肺主气通耳
        4.4.2.2 肺主水,濡养耳窍
    4.5 《内经》脾与耳关系阐释及延伸
        4.5.1 经络络属
        4.5.2 功能相关
        4.5.2.1 脾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濡养耳窍
        4.5.2.2 脾主升清,维持清阳之窍
5 《内经》关于耳与五脏关系理论的现实意义
    5.1 补充中医理论规范化过程中造成的理论缺欠
    5.2 为耳病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5.2.1 耳病从肾辨治
        5.2.2 耳病从心辨治
        5.2.3 耳病从肝辨治
        5.2.4 耳病从肺辨治
        5.2.5 耳病从脾辨治
    5.3 为耳诊、耳针、耳压豆等疗法提供理论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10)基于古代文献的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前言
1 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理论源流
    1.1 《黄帝内经》奠定理论基础
        1.1.1 耳与脏腑关系
        1.1.1.1 耳与肾
        1.1.1.2 耳与心
        1 1.1.3 耳与肝胆
        1.1.1.4 耳与肺
        1.1.1.5 耳与脾胃
        1.1.2 耳与经络关系
        1.1.2.1 经络汇聚于耳
        1.1.2.2 经病则耳病
        1.1.2.3 耳病治经脉
    1.2 汉唐医籍继承与应用
        1.2.1 从肺肾关系阐发耳肺关系
        1.2.2 从肾藏精角度阐发耳肾关系
        1.2.3 阐述多脏腑经络与耳联系
        1.2.4 从经脉联系角度阐发耳心关系
        1.2.5 临床多从肾与少阳经论治耳病
    1.3 宋至明代医家夯实理论,发展应用
        1.3.1 强调耳肾关系
        1.3.1.1 提出耳为肾之外候说
        1.3.1.2 发展耳病从肾虚论治,提出肾实证耳病
        1.3.2 对心开窍于耳进行发挥
        1.3.2.1 从心主神论述心耳关系
        1.3.2.2 提出心寄窍于耳
        1.3.3 从怒动胆火论耳聋
        1.3.4 发挥耳与肺的关系
        1.3.4.1 从肺经结穴论肺耳关系
        1.3.4.2 从肺主气论肺耳关系
        1.3.5 重视耳与脾胃关系
        1.3.5.1 提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说
        1.3.5.2 提出胃火致耳病
        1.3.5.3 提出从升清阳论治耳病
        1.3.6 论述耳与经络关系
        1.3.6.1 阐述耳为宗脉所聚
        1.3.6.2 论述耳部经脉循行
        1.3.6.3 提出耳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1.3.6.4 从功能层面发挥耳与经脉关系
        1.3.7 从多脏腑经脉论述
    1.4 清代医家理论创新
        1.4.1 发展耳病肾实证病机
        1.4.2 提出耳与脑有关
        1.4.3 发展耳病从肝论治
        1.4.3.1 阐发耳聋肝虚病机
        1.4.3.2 阐发耳聋肝胆气郁病机
        1.4.4 发展耳聋治肺
        1.4.5 为耳从经脉论治提供更多依据
    1.5 小结
        1.5.1 耳与脏腑关系
        1.5.1.1 耳与肾的关系
        1.5.1.2 耳与心的关系
        1.5.1.3 耳与肝胆的关系
        1.5.1.4 耳与肺的关系
        1.5.1.5 耳与脾胃的关系
        1.5.2 耳与经络关系
        1.5.2.1 十二经脉与耳的关系
        1.5.2.2 十二经筋与耳的关系
        1.5.2.3 十二络脉与耳的关系
        1.5.2.4 十二经别与耳的关系
        1.5.2.5 奇经八脉与耳的关系
        1.5.2.6 耳部经脉分布
2 从古代医案分析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的临床应用
    2.1 《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耳病医案分析
        2.1.1 医案纳入与排除
        2.1.2 医案分析
        2.1.2.1 耳鸣医案分析
        2.1.2.2 脓耳医案分析
        2.1.2.3 耳肿医案分析
        2.1.2.4 耳痛医案分析
        2.1.2.5 其他耳病医案分析
        2.1.3 讨论
    2.2 两种耳病古代医案分析
        2.2.1 资料与方法
        2.2.1.1 资料来源
        2.2.1.2 检索与数据处理方法
        2.2.1.3 诊断标准
        2.2.1.4 纳入标准
        2.2.1.5 排除标准
        2.2.1.6 其他标准
        2.2.2 医案分析
        2.2.2.1 耳鸣医案分析
        2.2.2.1.1 耳鸣用药功效分析与讨论
        2.2.2.1.2 耳鸣用药归经分析与讨论
        2.2.2.2 脓耳医案分析
        2.2.2.2.1 脓耳用药功效分析与讨论
        2.2.2.2.2 脓耳用药归经分析与讨论
    2.3 小结
3 从古代针灸着作分析耳与经络关系的临床应用
    3.1 资料与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检索与数据处理方法
    3.2 耳鸣针刺治疗穴位分析与讨论
    3.3 脓耳针刺治疗穴位分析与讨论
    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耳病医案摘录
    1 《名医类案》耳病医案摘录
        1.1 耳鸣医案
        1.2 脓耳医案
        1.3 耳肿医案
        1.4 耳痛医案
        1.5 耳痒医案
    2 《续名医类案》耳病医案摘录
        2.1 耳鸣医案
        2.2 脓耳医案
        2.3 耳肿医案
        2.4 耳痛医案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略论“肾开窍于耳”(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腧穴名称[J]. 孔赏. 中医学报, 2022(01)
  • [2]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D]. 董彬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医学“肾开窍于耳”理论的现代生理学机制探索[J]. 黄树明,邵淑琳,邢鸿鹏,李炎,张博,李芷瑄. 中医药信息, 2021(01)
  • [4]“肾开窍于耳”的研究进展[J]. 王殿文,闫蕾,詹添,余仁欢.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0(06)
  • [5]中医“窍”理论研究[D]. 张电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及数据挖掘研究[D]. 郑佩.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补肾通窍方对肾阴虚大鼠耳蜗组织ERK1/2表达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 周晓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医藏窍理论“肾开窍于耳”的研究[D]. 邹雪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内经》耳与五脏关系的理论研究[D]. 徐吉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基于古代文献的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研究[D]. 闫新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浅谈“肾通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