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钛铸件化学抛光试验研究

纯钛铸件化学抛光试验研究

一、纯钛铸件化学抛光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明[1](2020)在《电子束增材制造生物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抛光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钛合金凭借优良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医用植入材料领域应用广泛,因弹性模量远高于人体骨骼,容易引起“应力屏蔽”现象,导致植入体松动。采用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多孔Ti-6Al-4V可有效降低弹性模量,但表面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因“粉末黏附”和“球化效应”而导致的未熔融颗粒,使构件粗糙度增大。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以及化学磨粒流抛光对电子束增材制造Ti-6Al-4V合金粗糙度、厚度减少量和材料(重量)去除率(MRR)的影响,获得适宜的抛光工艺,并研究了电化学和疲劳行为。研究发现,在氢氟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可以降低Ti-6Al-4V合金厚度减少量和MRR,同时防止氢脆的发生。以氢氟酸和硝酸为溶液进行化学抛光后,合金表面平坦光滑,无未熔融颗粒存在,粗糙度可达1.651μm。合适的化学抛光工艺参数为5%氢氟酸、10%硝酸和85%水的溶液下抛光5.5h;电化学抛光较合适的工艺参数为4%氢氟酸、8%硝酸和88%水的溶液下抛光3h,抛光后的粗糙度可达5.515μm;化学磨粒流抛光较合适的抛光工艺参数为5.5%氢氟酸、11%硝酸和83.5%水的溶液抛光4h,抛光后粗糙度可达3.545μm。化学抛光后的Ti-6Al-4V合金粗糙度、厚度减少量和MRR都低于其他抛光工艺。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化学抛光后Ti-6Al-4V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化学抛光后Ti-6Al-4V合金的极化电阻高于原始合金,腐蚀电流速度明显下降,说明化学抛光提高Ti-6Al-4V合金在人体体液中的耐蚀性。化学抛光后多孔Ti-6Al-4V合金与原始多孔合金的压-压疲劳S-N曲线趋势走向基本一致,在107条件下的疲劳极限都为8MPa,化学抛光对多孔Ti-6Al-4V合金的疲劳性能影响不大。从疲劳断口中可以发现明显的疲劳条纹和二次裂纹,不具备韧窝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脆性断裂,EBM增材制造过程中生成的针状马氏体α’是影响断裂机制的重要原因。

谭发兵[2](2019)在《基于CNC铣削和SLM技术的RPD钛卡环行为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是口腔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带金属支架的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是目前修复牙列缺损最常见的形式。相对于贵金属和钴铬合金,RPD钛支架因其质量轻、弹性模量低、生物相容性好而日益受到牙医和患者的欢迎。以往钛金属支架主要通过铸造方式实现,这种方法很容易形成铸孔且有一定的失败率。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加工(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e,CAD/CAM)技术的发展,RPD钛支架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控技术(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led,CNC)铣削和选择性激光熔覆(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完成。在临床上,无论是铸造、铣削还是SLM技术制作的RPD钛支架,其卡环部件均需达到较高的表面光滑度、加工精度、固位力以及抗疲劳变形能力才能发挥作用。本研究在前期对不同颜色石膏代型扫描精度及可重复性研究的基础上,以RPD钛卡环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卡环模型及其代型数据,采用三维轮廓形状显微测量、三维软件拟合配准、循环戴入/取出疲劳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等方式,评估无损检测后,0.75mm倒凹条件下CNC铣削和SLM技术制作的钛卡环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初始和循环后固位力变化以及永久变形量等行为指标,为CNC铣削及SLM钛卡环在口腔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详实、充分的研究资料。本研究共分为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RPD卡环-代型联合体数据的构建与样本实物制作目的:构建RPD卡环-代型联合体数据,评估加工后的样本质量,为后续试验提供测试和参考对象。方法:模拟下颌磨牙构建代型数据并加工成型,然后提取牙科设计软件中卡环原型数据,在Geomagic软件中将卡环数据与代型数据拟合成联合体,最后根据卡环数据分别加工得到铸造CPTi、铸造Ti、铣削CPTi以及SLM Ti 4组卡环样本(每组17个),并进行X线无损检测。结果:成功构建0.75mm倒凹的卡环-代型联合体数据,并获得形状一致的铸造CPTi、铸造Ti、铣削CP Ti以及SLM Ti 4组卡环样本;无损检测发现铸造工艺中的CPTi组(3个样本)和Ti组(2个样本)存在铸造缺陷,而铣削CPTi和SLM Ti组卡环样本内部质量均匀,未见明显缺陷。结论:通过构建卡环-代型数据可以获得不同工艺的钛卡环样本,但总体而言,铣削和SLM技术获得的卡环样本成型质量较铸造工艺更稳定。第二部分不同加工工艺卡环样本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研究目的:分析测量不同加工工艺卡环样本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先从每组卡环中随机选取1个样本,将其卡环臂分割成3等份,取中间等份超声清洗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卡环臂内表面特征,然后用形状轮廓显微系统分析卡环臂内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α=0.05)。结果:相比于铸造工艺,SLM Ti卡环表面展现出广泛的、欠均匀的颗粒结构,而铣削CPTi卡环呈现出整体均匀光滑的表面;铣削CPTi组的粗造度与SLM Ti/铸造CPTi/铸造Ti组相比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铸造CPTi组和铸造Ti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个粗糙度指标(Ra、Ry、Rz)的统计学结果相同。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所有卡环组的表面粗糙度均大于0.3μm(舌尖粗糙度感知值)。但铣削CPTi卡环组表面最光滑,SLM Ti组最粗糙,铸造CPTi和铸造Ti卡环居其次。第三部分不同加工工艺卡环样本加工精度的研究目的: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卡环样本的加工精度,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每组随机选择12个卡环样本,喷涂成像粉后采用结构光扫描仪扫描得到测试数据(Test1),然后将卡环数据(REF)导入Studio 12软件中分割为内、外表面两部分,在Qualify 12软件中与Test1进行“最佳拟合配准”获取RMS值,最后对RM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α=0.05)。结果:4个卡环组内表面的加工精度无显着差异(P>0.05),但铣削CPTi组的外表面和整体区域的加工精度显着高于铸造CPTi组/铸造Ti组(P<0.05)。而SLM Ti组卡环外表面和整体区域的加工精度均显着低于铸造CPTi、铸造Ti和铣削CPTi组(P<0.05),铸造CPTi和铸造Ti组之间的加工精度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所有卡环臂内表面具有相似的加工精度,每组卡环的精度稳定性较好(标准差小于6μm)。但在卡环的外表面和整体区域,铣削CPTi组加工精度最好,SLM Ti组最差,铸造CPTi和铸造Ti组居其次。第四部分不同加工工艺卡环循环戴入/取出前后固位力的研究目的:评估不同卡环样本的初始固位力和循环戴入/取出后的疲劳固位力,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数据。方法:从完成扫描的12个卡环样本中随机选择5个进行固位力测试。先将卡环代型固定在拉伸疲劳试验装置中,根据设定的程序以50mm/min速度运行15个循环获得初始固位力,然后以950mm/min速度运行10,000次戴入/取出循环试验。从第500次循环开始记录15次固位力值,此后每1000次循环间隔记录15次固位力值,直至循环结束。最后对获得的12组固位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α=0.05)。结果:SLM Ti的初始固位力最大,与其余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00)。铣削CPTi、SLM Ti、铸造Ti以及铸造CPTi组在分别经过500、1000、2000、3000次戴入/取出循环后固位力开始降低。其中,SLM Ti组在2000次循环后固位力明显下降,至4000次戴入/取出循环时,SLM Ti组的所有样本均发生折断,其余三组卡环运行至10,000次取出和戴入循环时没有折断。与铸造CPTi和铸造Ti组相比,铣削CPTi组的固位力下降率最小(9.5%)。结论:与铸造工艺相比,经历10,000次取出和戴入循环后铣削CPTi组卡环的固位力下降最少,而SLM Ti卡环全部发生折断,其疲劳固位力还需进一步改进。第五部分不同加工工艺卡环循环戴入/取出前后永久变形量的研究目的:研究不同卡环样本反复戴入/取出前后永久变形量情况。方法:将完成循环戴入/取出试验的卡环样本从拉伸疲劳试验装置中取出,经超声清洗后喷涂成像粉,采用结构光扫描仪扫描得到完整的测试数据(Test2)。在Geomagic Qualify 12软件中将Test 2与循环试验前的Test1进行最佳拟合配准获得RMS值,最后对RM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α=0.05)。结果:SEM观察发现,3组卡环的连接体和起始部均无偏差但卡环臂的偏差从中部至末端逐渐增大。统计分析发现,经历10,000次戴入/取出循环后铸造CPTi组(153.6±35.6μm)的永久变形量与铣削CPTi组(199.6±79.2μm)、铸造Ti组(94.9±39.1μm)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铣削CPTi组与铸造Ti组(94.9±39.1μm)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经历10,000次戴入/取出循环后,铣削CPTi组卡环的永久变形量较铸造Ti组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卡环的预期寿命。

张军伟,周超,侯文博,尹玉霞,王鲁宁,张海军[3](2018)在《金属医疗器械化学抛光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化学抛光机理及化学抛光在金属医疗器械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目前对化学抛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抛光工艺的优化及抛光液体系的建立。与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等其他抛光方法联合应用是克服现有工艺缺陷的主要途径。

张洪敏[4](2017)在《调磨抛光后2种金属材料表面性能及细菌粘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材料钴铬合金(Co-Cr)和纯钛(Ti)在临床调磨后使用不同抛光方法进行处理,探讨它们的表面性能及对变异链球菌粘附的影响,为临床修复体选择适合的抛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钴铬合金(Co-Cr)和纯钛(Ti)制作成10mm×10mm×1.2mm规格试件,各30片,常规包埋铸造切削打磨抛光,相同条件下调磨后,随机分成五组,分别为A、B、C、D、E五组,A组为实验对照组,不处理,B、C、D、E组按照不同的抛光方法进行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抛光后试件表面形貌,粗糙度测试仪测各组粗糙度值,消毒灭菌后进行体外变异链球菌粘附实验并菌落计数,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材料,不同抛光方法组间粗糙度(Ra)和细菌粘附量有显着差异(P<0.05);相同抛光方法,不同材料组间粗糙度(Ra)及细菌粘附量有显着差异(P<0.05),钴铬组抛光后测得的粗糙值均小于纯钛组;扫描电镜下可见,两种金属表面可见铸造气孔,随着抛光程序的增加,划痕逐渐减少,表面越来越光滑;变异链球菌体外培养24h后试件表面细菌粘附量为:A、B、C组中钴铬合金细菌粘附量小于纯钛A、B、C组,但D、E组中钴铬合金细菌粘附量大于纯D、E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细菌的粘附量与抛光的精细程度密切相关,提示临床修复体的打磨抛光应尽可能获得光滑表面,以便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其表面的菌斑积聚。2.使用毡轮+抛光膏与布轮+抛光液后,钴铬合金与纯钛试件表面光滑呈镜面状,可达到临床理想的抛光效果。

林家婷,许亮,陈秋艳[5](2015)在《不同抛光方法对钴铬钼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比较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对钴铬钼合金试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制作钴铬钼合金试件60个,随机分为机械抛光组、化学抛光组和电解抛光组,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后,在不同氟浓度溶液里浸泡24h,记录试件抛光后的减重率(wt﹪),测量表面粗糙度Ra值,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变化。结果:相同氟浓度下,试件经过不同抛光处理后,减重率和表面粗糙度Ra值都有显着差异(P<0.05),不同氟浓度下,相同的抛光方法后,试件表面粗糙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电解抛光后钴铬钼合金表面更加光滑,均匀一致。结论:应用电解抛光法处理钴铬钼合金试件其表面形貌更好。

赵惠[6](2014)在《铸造前后钛及钛合金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由肿瘤切除、外伤、炎症及先天畸形所致的颌骨缺损,往往伴随周围重要结构的破坏或缺失,不仅影响外形,而且直接影响语言、咀嚼、吞咽、呼吸等多项生理功能,如不修复,会遗留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1]。因此,如何修复和重建颌骨缺损,恢复其功能以及改善颌面部畸形是口腔颌面外科和修复科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颌骨缺损治疗方法包括赝复体修复、自体骨游离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血管化自体骨肌(皮)瓣移植、个性化钛支架、牵引成骨术以及骨组织工程技术等。个性化钛支架,这项技术能够根据患者自身面型设计还原各种复杂的实体,能够较理想地恢复面部美观和生理性功能,支架设计成孔状,空腔的结构,比重较轻不会给附着骨块带来过重负担,便于组织长入,与之紧密结合,并且还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钛支架内部可以种植义齿部分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不仅提高了手术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手术方式。个性化钛支架的发展依赖于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RP),是基于离散—叠加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零件的。首先建立三维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然后对其切片分层(一般为Z向),得到离散的许多平面,把这些平面的数据信息传给成型系统的工作部件,控制成型材料有规律地、精确地、迅速地层层堆积起来而形成三维的原型,经处理后成为零件。从成型的角度来说,零件可以视为一个空间实体,它是点、线、面的集合。RP的成型过程即是体—面—线的离散与点—线—面的叠加过程,即三维CAD模型—二维平面(实体)—三维原型的过程。当前比较成熟的快速成型技术有十几种,SLA(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在口腔医学方面的应用最为普遍。以光敏树脂(如丙烯基树脂)为原料,紫外激光以预定原型各分层截面的轮廓扫描,光聚合固化,最后将设计满意的修复体树脂模型经精密铸造,翻模加工成钛支架,然后对支架进行喷沙、抛光、清洗处理。铸件的生物相容性取决于其元素构成、金相结构,钛及钛合金在高温熔铸过程中,在元素构成及金相结构方面将产生以下变化:如低沸点组分在高温下挥发造成该组分损失;合金中卷入气体元素;合金结晶过程中溶质再分配造成的显微偏析等。钛及钛合金在高温状态下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铸造时易与氧、氢、氮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也易与包埋材料发生化学反应。铸模温度越高,熔融钛液越容易与包埋材料(铸型材料)发生反应,所形成的反应层越厚。反应层的存在会影响义齿的精度,并且改变了钛及钛合金的性能和元素结构,增加了杂质元素存在的风险,进而影响其生物相容性,因此铸件表面反应层的处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在确定包埋料及铸钛系统的情况下,对铸造后的钛材料进行常规技工室机械抛光后,测定其生物相容性,为铸造支架材料在口腔颌骨缺损中的植入应用提供试验依据。研究目的: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和迟发致敏试验探讨铸造后经机械抛光的纯钛和钛铝钒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试验一:细胞毒性试验材料与方法:1.将铸造前A组(纯钛)、B组(钛铝钒合金)材料切削制成直径13.5mm、厚度1mm的圆片,每组15片试样。用牙科蜡片制作15片50×50×1mm的长方体,按铸造要求安插铸道,运用离心浇铸法分15次精密铸造,氧化锆系包埋料为内包埋料,磷酸盐系包埋料为外包埋料。完成铸造后30min内取出铸型,自然冷却铸型,当铸型完全冷却后分离铸件与型壳。铸造后钛材C组(纯钛铸造后)、D组(钛合金铸造后)用笔式喷砂机喷砂(A1203砂,粒度180μm,压力0.4MPa,距离4-5cm)去除表面反应层,每个试件处理30s。按照包埋料说明书上的推荐,依次用钨钢钻、1200目砂纸圈、橡皮轮、毛刷以及绒轮蘸抛光粉进行试件低速(不高于10000转/分)打磨抛光,肉眼观察达到镜面效果为止。线切割出直径13.5mm、厚度1mm的圆片,超声清洗,消毒后按3cm2/m1试样面积与浸提液量的比例在37℃、含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浸提72h获取浸提液。阴性对照E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阳性对照F组为含5%DMSO的DMEM高糖培养基。2.复苏冻存的L-929细胞,传代培养,选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计数和稀释后以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将其配制成1000个细胞每毫升的单细胞悬液,设置6组,每组设6孔,将细胞悬液以100μl每孔接种于96孔板,同法接种3块板,分别于浸提液培养细胞1、3、5d后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并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吸光度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观测点,4个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L929细胞形态大体相似,浸提液培养第1天细胞贴壁生长,形态良好,呈梭形或多角形,细胞突充分伸展,并见圆形的分裂状态细胞,胞浆内有离散颗粒;第3天时细胞融合占孔底约40%,第5天时细胞融合占孔底约70%,铸造前后钛及钛铝钒合金4组材料细胞吸光度值与阴性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A与C组、B与D组同一钛材铸造前后比较吸光度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铸造前、后两种材料A与B、C与D两组之间吸光度值比较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材料与方法:1.将A(纯钛)、B(钛合金)组切削制成直径5mm、厚1mm的圆片,圆片中央制备1个直径1mm的圆孔,以便缝线穿通。用牙科蜡片制作10片50×50×1mm的长方体,按铸造要求安插铸道,运用离心浇铸法分10次精密铸造,氧化锆系包埋料为内包埋料,磷酸盐系包埋料为外包埋料。完成铸造后30min内取出铸型,自然冷却铸型,当铸型完全冷却后分离铸件与型壳。C(纯钛铸造后)、D组(钛合金铸造后)铸造后,用笔式喷砂机喷砂(A1203砂,粒度180μm,压力0.4MPa,距离4-5cm)去除表面反应层,每个试件处理30s。按照包埋料说明书上的推荐,依次用钨钢钻、1200目砂纸圈、橡皮轮、毛刷以及绒轮蘸抛光粉进行试件打磨抛光,肉眼观察达到镜面效果为止。线切削出直径5mm、厚1mm的圆片,圆片中央制备1个直径1mm的圆孔,每组10个样品,水洗,吹干后消毒备用。阴性对照E组为牙胶,阳性对照F组为工业用聚氯乙烯(含有机锡),规格同上,数量各20个。2.将各组试验材料用5/0缝合丝线进行穿颊及皮肤缝合,缝合在健康无病变的仓鼠颊囊上,试验组每组10只动物中,左右侧各为一组,一侧缝合试验组,对侧组中各5只缝合阴阳对照组。2周后,取出试样,肉眼观察颊粘膜有无异常情况,取出试样后,腹腔麻醉下无痛处死仓鼠,切取与试样接触及其周围的颊粘膜与皮肤全层组织,固定包埋,制取病理切片。结果:1.2周后大体观察,试验组4组中只有铸造后钛合金D组有2只仓鼠黏膜轻度红斑,其余无异常反应,与阴性对照组结果相同。2.病理切片观察,D组2个试样的组织学结果中存在结缔组织炎细胞浸润、血管轻度充血、组织水肿的轻度反应现象,其余试验组组织学结果均显示上皮连续、完好无损,无细胞变形,无溃疡、糜烂,细胞层次清楚,排列均匀,结缔组织少量炎细胞浸润、组织水肿、血管充血,与阴性对照组结果相同。试验三:迟发致敏试验材料与方法:1.钛材料成分、分组、制作及抛光同试验一,按试样面积与浸提液量的比率为3cm2/ml,将材料浸入生理盐水,制取浸提液。阴性对照E组为生理盐水,阳性对照F组为95%乙醇配制的2,4-二硝基氯苯溶液2.皮内诱导阶段,每组10只白化豚鼠,每只动物去毛的肩胛骨内侧部位成对皮内注射0.1ml相对应试剂。1周后,局部诱导阶段,按照选定试剂浓度浸透滤纸,将20mm×40mm滤纸浸透后贴敷于诱导注射点,保鲜膜覆盖,胶布包扎固定,48±2h后去除胶布和滤纸片。半个月后,局部激发阶段,用选定的激发阶段的浓度,浸透滤纸片,贴敷于每只豚鼠的单侧腹部,48±2h后去除胶布和滤纸片,去敷贴后24h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激发部位的皮肤情况。结果:1.四组试验组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同,各动物在去除敷料后24h的观察结果均无红斑、无水肿。2.阴性对照E组:各动物在去除敷料后24h的观察结果为无红斑、无水肿。3.阳性对照F组:各动物在去除敷料后24h,3只反应均为中度红斑,中度水肿,另外2只无红斑、无水肿。结论:1.试验条件下,铸造后经机械抛光的钛及钛合金对L-929细胞无毒性刺激,不影响细胞正常生长。2.试验条件下,铸造后经机械抛光的钛及钛合金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无刺激反应。3.试验条件下,铸造后经机械抛光的钛及钛合金对豚鼠无致敏反应。4.纯钛及钛合金经铸造后机械抛光至表面肉眼可见光滑,可以得到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支架,为个性化钛支架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

宿露[7](2013)在《不同抛光方法对调磨后3种金属材料粗糙度及细菌黏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钴铬合金、Vitallium2000合金和纯钛三种支架材料调磨后不同的抛光方法对其粗糙度及白色念珠菌黏附的影响,为临床针对不同材料选择合适的调磨后抛光方法、减少义齿性口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将钴铬合金、Vitallium2000合金和纯钛分别铸造成规格为10mm×10mm×1.0mm试件共72件,每种金属24件。将三种金属铸件常规抛光后,将铸件测试面均匀调磨后按不同的处理方式分成四组,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各组的粗糙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电子显微镜观察铸件表面形貌。将三种金属不同粗糙度级的铸件与白色念珠菌于体外培养,测定细菌黏附量。结果1)相同的材料,随着抛光程序的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值除了钻铬合金和Vitallium2000合金中使用抛光机布轮加抛光液组和使用绒轮加抛光膏组的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外,其它组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镜下观察其表面形貌与上述结果相对应。2)相同的抛光方法,纯钛组所测得的粗糙度值比钻铬,Vitallium2000合金组所测得的粗糙度值大,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钻铬和Vitallium2000合金组的粗糙度值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细菌黏附实验菌落计数结果表明,相同的材料,随着抛光程序的增加,其细菌黏附量除了钴铬合金和Vitallium2000合金中使用抛光机布轮加抛光液组和使用绒轮加抛光膏组的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外,其它组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钴铬合金、Vitallium2000合金和纯钛在相同抛光方法下细菌黏附量组间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纯钛组随着抛光程序的增加,粗糙度减小。钴铬合金组和Vitallium2000合金组也随着抛光程序的增加粗糙度下降,但使用抛光机布轮加抛光液组和绒轮加抛光膏组无明显的差异。说明抛光机布轮加抛光液组对纯钛有效,但对钴铬合金组和Vitallium2000合金组效果不大。2)使用相同的抛光方法,钴铬合金和Vitallium2000合金组的抛光效果无明显差异,纯钛的抛光效果比上述两种材料的抛光效果差。3)同种材料,细菌在其表面的黏附量随着表面粗糙度的降低而减少。抛光可有效改善表面粗糙度,抑制细菌黏附。4)相同抛光方法下纯钛组的粗糙度要比其它两种材料大,但细菌黏附量却没有显着差异,这可能因为纯钛的细菌黏附量除了与粗糙度有关外,还与纯钛本身的特性有关。

于俊光,李天侠,闫海根,苗一鸣[8](2010)在《不同抛光方法对纯钛铸件表面耐腐蚀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不同抛光方法对纯钛铸件表面耐腐蚀性的影响。方法:制作纯钛试件30个,随机分为机械抛光组、化学抛光组和电解抛光组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在人工唾液中,运用电化学方法测量试件的自然腐蚀电位(Ecorr)、极化电阻(Rp)、腐蚀电流密度(Icorr)。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腐蚀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在人工唾液中,三组之间Ecorr、Rp和Icorr的比较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三组之间均有差异。结论:铸造纯钛试件表面的耐腐蚀性为电解抛光组>化学抛光组>机械抛光组。

于俊光,李天侠,闫海根,苗一鸣[9](2010)在《机械、化学与电解抛光方法对纯钛铸件的耐腐蚀性影响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对纯钛铸件表面耐腐蚀性的影响。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实验室将30个钛铸件随机分为机械抛光组、化学抛光组和电解抛光组,每组10个。机械抛光组:在金相试样抛光机上抛光;化学抛光组:置于化学抛光液中抛光;电解抛光组:进行电解抛光处理。然后在人工唾液中,运用电化学方法测量试件的自腐蚀电位(Ecor)、极化电阻(Rp)、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腐蚀前后的形态变化。结果化学抛光组的Ecorrr、Icorr值均高于电解抛光组(P<0.01),低于机械抛光组(P<0.01);而Rp值则低于电解抛光组(P<0.01),高于机械抛光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机械抛光组试件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化学抛光组试件表面有轻微的腐蚀痕迹,电解抛光组试件表面无明显的腐蚀痕迹。结论应用电解抛光法处理的钛铸件,其表面耐腐蚀性明显提高,本电解抛光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任丽萍,李天侠,林家婷,于俊光[10](2009)在《两种抛光方法对纯钛和钴铬合金粗糙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两种抛光方法对纯钛和钴铬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将纯钛和钴铬合金各分为3组,除一个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分别进行机械法和化学法抛光。记录试件抛光后的减重率(wt(),测量表面粗糙度Ra值,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变化。结果:同种金属经过不同抛光处理后,减重率和表面粗糙度Ra值都有显着差异(P<0.01),且纯钛和钴铬合金分别经过同种抛光处理后,减重率和表面粗糙度也均有显着差异(P<0.01)。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化学抛光后钴铬合金表面更加光滑,均匀一致。结论:与纯钛相比,钴铬合金更容易抛光,且化学法比机械法更易于获得良好的金属表面。

二、纯钛铸件化学抛光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纯钛铸件化学抛光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束增材制造生物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抛光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医用材料
        1.2.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1.2.2 生物医用钛合金
    1.3 多孔医用钛合金的研究现状
        1.3.1 多孔材料的分类
        1.3.2 制备多孔医用钛合金的意义
        1.3.3 多孔医用钛合金的制备方法
    1.4 多孔医用钛合金的表面处理
        1.4.1 电化学抛光
        1.4.2 化学抛光
        1.4.3 磨粒流抛光
    1.5 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表面处理方法
    2.3 表面形貌观察与性能测试
3 EBM Ti-6Al-4V合金的化学抛光工艺
    3.1 抛光溶液的确定
        3.1.1 抛光液配方的确定
        3.1.2 抛光溶液比例的确定
    3.2 化学抛光工艺
        3.2.1 抛光溶液浓度对化学抛光的影响
        3.2.2 抛光时间对化学抛光的影响
        3.2.3 确定化学抛光最佳抛光参数
    3.3 本章小结
4 EBM Ti-6Al-4V合金的电化学抛光、化学磨粒流工艺及电化学性能
    4.1 电化学抛光工艺
        4.1.1 抛光溶液浓度对电化学抛光的影响
        4.1.2 抛光时间对电化学抛光的影响
    4.2 化学磨粒流抛光工艺
    4.3 各种抛光方法的比较
        4.3.1 化学抛光与电化学抛光比较
        4.3.2 化学抛光与化学磨粒流抛光比较
    4.4 化学抛光与电化学抛光机理讨论
    4.5 Ti-6Al-4V合金电化学性能
        4.5.1 极化曲线分析
        4.5.2 交流阻抗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多孔Ti-6Al-4V合金化学抛光及疲劳性能
    5.1 化学抛光对多孔钛合金的影响
    5.2 化学抛光对多孔Ti-6Al-4V合金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5.2.1 多孔Ti-6Al-4V合金的S-N曲线
        5.2.2 多孔Ti-6Al-4V合金疲劳断口的宏观形貌分析
        5.2.3 多孔Ti-6Al-4V合金疲劳断口的微观形貌分析
        5.2.4 多孔Ti-6Al-4V合金疲劳行为的破坏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CNC铣削和SLM技术的RPD钛卡环行为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RPD卡环—代型数据的构建与样本实物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加工工艺卡环样本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加工工艺卡环样本加工精度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不同加工工艺卡环循环戴入/取出前后固位力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不同加工工艺卡环循环戴入/取出前后永久变形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3)金属医疗器械化学抛光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抛光的机理
2 化学抛光的研究现状
    2.1 化学抛光的工艺流程
    2.2 化学抛光液的构成
3 化学抛光在医用金属抛光中的应用
4 化学抛光方法与其他抛光方法的联合应用
5 前景和展望

(4)调磨抛光后2种金属材料表面性能及细菌粘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图

(5)不同抛光方法对钴铬钼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 减重率测定
    2 表面粗糙度测定
    3 试件表面形貌
讨论

(6)铸造前后钛及钛合金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颌骨缺损修复概述
    2 快速成型术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3 钛材铸造后表面反应层及抛光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试验一 细胞毒性试验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试验二 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试验三 迟发致敏试验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不同抛光方法对调磨后3种金属材料粗糙度及细菌黏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件

(8)不同抛光方法对纯钛铸件表面耐腐蚀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和仪器
        1.1实验仪器
        1.2实验介质
        1.3试件制备
    2测试方法
        2.1实验试件电化学腐蚀测定
        2.2实验试件表面形态观察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9)机械、化学与电解抛光方法对纯钛铸件的耐腐蚀性影响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样本制备
    1.2 方法
        1.2.1 电腐蚀测定
        1.2.2 表面形态观察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电化学实验测定结果
    2.2 试件表面形态
3 讨论

(10)两种抛光方法对纯钛和钴铬合金粗糙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1.2 试件制备
    1.3 实验方法
        1.3.1 减重率测定
        1.3.2 表面粗糙度及轮廓曲线的测量
        1.3.3 试件表面形态的观察
        1.3.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减重率
    2.2 表面粗糙度
    2.3 表面轮廓测量曲线
    2.4 电镜图
3 讨论

四、纯钛铸件化学抛光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束增材制造生物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抛光工艺的研究[D]. 陈永明. 烟台大学, 2020(02)
  • [2]基于CNC铣削和SLM技术的RPD钛卡环行为性能的实验研究[D]. 谭发兵.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3]金属医疗器械化学抛光研究进展[J]. 张军伟,周超,侯文博,尹玉霞,王鲁宁,张海军. 电镀与涂饰, 2018(11)
  • [4]调磨抛光后2种金属材料表面性能及细菌粘附的研究[D]. 张洪敏. 佳木斯大学, 2017(03)
  • [5]不同抛光方法对钴铬钼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 林家婷,许亮,陈秋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11)
  • [6]铸造前后钛及钛合金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 赵惠.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2)
  • [7]不同抛光方法对调磨后3种金属材料粗糙度及细菌黏附的影响[D]. 宿露. 山东大学, 2013(11)
  • [8]不同抛光方法对纯钛铸件表面耐腐蚀性影响的研究[J]. 于俊光,李天侠,闫海根,苗一鸣.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09)
  • [9]机械、化学与电解抛光方法对纯钛铸件的耐腐蚀性影响对照研究[J]. 于俊光,李天侠,闫海根,苗一鸣.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02)
  • [10]两种抛光方法对纯钛和钴铬合金粗糙度的影响[J]. 任丽萍,李天侠,林家婷,于俊光. 口腔医学研究, 2009(06)

标签:;  ;  ;  ;  ;  

纯钛铸件化学抛光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