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胶-凝胶法合成Gd_2O_3:Eu纳米晶及荧光性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1](2021)在《白光LED用稀土掺杂磷酸氧盐荧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文中指出本文以白光LED用稀土掺杂Gd3PO7,La7P3O18以及La3PO7等磷酸氧盐发光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为合成方法,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等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取得的结论如下:采用湿化学法合成单基质的白光发射的Gd3PO7:Dy3+荧光粉。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荧光光谱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与光学性能等进行表征。XRD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含有微量杂质相的Dy3+掺杂单斜结构的Gd3PO7晶体。荧光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在276 nm属于Gd3+的特征激发带激发下,发射出Dy3+的特征黄色光发射带(4F9/2→6H13/2)与蓝色光发射带(4F9/2→6H15/2),证实在Gd3PO7:Dy3+样品中出现了由Gd3+到Dy3+的能量传递现象。样品的发光强度随pH值和Dy3+掺杂量的变化而变化,当pH值为6.00、Dy3+掺杂量为0.5%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呈现相对更强的发光强度。Dy3+掺杂量直接影响着Gd3PO7:Dy3+样品的发光颜色,当Dy3+掺杂量为3%时所制备的Gd3PO7:Dy3+样品可发射出色坐标为(0.335,0.345)的白色光。研究结果表明Gd3PO7:Dy3+是一种潜在的单组分白色光发射的荧光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7P3O18:Eu3+红色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表征手段来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分析检测。XRD数据表明制得样品为含有微量杂相La3PO7的属于单斜晶系La7P3O18:Eu3+晶体。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466 nm光的激发下,样品在592 nm和619 nm处发射出分别属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和5D0→7F2电多极跃迁发射带,且619 nm处发射峰的强度显着强于其他发射峰。制备工艺条件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发光性能均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溶液pH为0.20、掺杂离子Eu3+掺杂量为2%、n(La+Eu):n(P)为7:3、前驱体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5 h、煅烧温度为1300℃等条件下所制得样品具有相对更好的物相组成、结晶度及发光性能。采用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均在碱性环境下制备了单斜结构的La3PO7:Pr3+荧光材料。制备pH和Pr3+掺杂量影响着制备产物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水热法在pH=12.00、Pr3+掺杂量为1%时制备的La3PO7:Pr3+荧光材料具较佳的性能;而共沉淀法在pH=11.50、Pr3+掺杂量为1.5%时的La3PO7:Pr3+荧光材料荧光性能更好。两种方法制备的La3PO7:Pr3+样品皆可被460 nm光激发,发射出源于Pr3+的3P0→3H6跃迁563 nm处的绿色特征发射带,且水热合成La3PO7:Pr3+样品较共沉淀合成样品具更好的结晶度与更强的绿色光发射。证实所制备的La3PO7:Pr3+样品均可被商业GAN LED蓝光芯片激发而发射出绿色光,使其可作为潜在的白光LED用绿光荧光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均为单斜结构的La7P3O18:Eu3+和La3PO7:Eu3+荧光材料,但在强酸环境下(pH=0.20)制备的La7P3O18:2%Eu3+晶体相较于La3PO7:2%Eu3+具有相对更好的结晶度。在466 nm光的激发下,制备的La7P3O18:2%Eu3+和La3PO7:2%Eu3+样品均在619 nm处发射出红色光,且La7P3O18:2%Eu3+样品的发光强度显着强于La3PO7:2%Eu3+样品,发光色度坐标以及色纯度的计算结果证实,La7P3O18:2%Eu3+和La3PO7:2%Eu3+样品的发光均位于橙红光区域,且发光色纯度均较高。实验结果意味着La7P3O18:2%Eu3+样品可被商业GAN LED蓝光芯片激发而发射出红色光,是一种潜在的白光LED用红光荧光材料。
杨潘[2](2020)在《具有分形结构的Gd2O3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体瘤是由肿瘤细胞和肿瘤间质组成的,后者包括细胞成分(间质细胞)和非细胞成分,其中最主要的间质细胞是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是实现肿瘤消融的前提,而纳米结构基底的出现对提高肿瘤细胞的高效识别和捕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消灭实体瘤的有效途径是同时实现杀死肿瘤细胞和CAFs。然而由于杀死CAFs的有效方法同时也会伤害正常成纤维细胞,所以目前靶向杀死CAFs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光动力治疗(PDT)具有创伤小、毒性小、副作用小、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由于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可以把组织穿透深度大的近红外光转换为可用于激发光敏剂的紫外光或可见光,在深层肿瘤光动力治疗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UCNPs存在着荧光强度低、水分散性差、负载能力低等问题,限制了PDT疗效。因此,为了更好地治疗癌症,构建集灭癌细胞、破CAFs且副作用小的靶向纳米药物平台是必要的。基于上述问题,并受CAFs对光动力治疗具有高灵敏度的启发,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介导靶向光动力治疗的分形UCNPs,并研究了材料的荧光性能、负载性能、对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杀伤能力、光动力疗效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以Gd2O3为基质,通过Zn2+与Yb3+、Tm3+的共掺杂,制备了Gd2O3:Yb,Tm,Zn UCNPs,在980 nm激光的激发下,Gd2O3:Yb,Tm,Zn UCNPs能够发射蓝色荧光(460-500 nm),且Zn2+的掺杂使其上转换荧光强度提高了3.93倍左右。利用UCNPs的上转换荧光性能引发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的原位聚合,在UCNPs表面形成了具有分形结构的聚合物壳,这种方法还提高了UCNPs的水分散性及叶酸(FA)的负载率。通过共价偶联的方法负载FA,制备了具有上转换荧光性能和靶向性的分形UCNPs-PEGDA-FA。2、在细胞实验中,UCNPs-PEGDA-FA与L929、HeLa、Bel-7402、MCF-7、HepG2细胞共培养24 h后,材料对L929细胞的毒性较低且不具有识别能力,而对于这几种癌细胞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识别能力,这可能跟材料本身的形貌及组成有关。尤其是对叶酸受体高表达的HeLa细胞,结果更加明显,这可能是因为UCNPs-PEGDA-FA与HeLa细胞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在细胞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UCNPs-PEGDA-FA外壳,从而导致了HeLa细胞的死亡。UCNPs-PEGDA-FA与混合培养后的HeLa细胞和L929细胞进行共培养的实验证明材料能够靶向杀死HeLa细胞,但对L929细胞的损伤较小。3、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癌症的治疗效果,选择光敏剂部花青540(MC540)作为PDT药物,并将其负载于UCNPs-PEGDA-FA得到了UCNPs-PEGDA-FA-MC540。通过超声实验表明UCNPs-PEGDA-FA负载MC540比单纯的UCNPs更牢固。另外,在980 nm激光照射下,功率密度低至0.65 W/cm2时,实现了UCNPs-PEGDA-FA-MC540对HeLa细胞的高效光动力杀伤。相比于UCNPs,细胞死亡率提高了2.37倍。
王宇[3](2020)在《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制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稀土硫氧化物(RE2O2S)具有六方晶体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功能材料。其中硫氧化钆(Gd2O2S)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使其成为具有应用潜力的发光基质材料。Pr3+离子和Tb3+离子掺杂的Gd2O2S在高分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探测器及增感屏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共沉淀法和硫熔法结合,两步制备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对所制备粉体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并进行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确定了前驱体的晶型转变温度。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前驱体的结构和形貌。通过硫熔法高温煅烧制备了Gd2O2S粉体,对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制备的Gd2O2S粉体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在晶体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于1250℃保温2 h可以获得最佳的晶体结构,所制备粉体粒径约为2-5μm。系统地研究了Gd2O2S:Pr3+粉体的发光性能,在313 nm的紫外光激发下,主发射峰为512 nm,讨论了Pr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及浓度猝灭机理。(2)制备了Gd2O2S:Tb3+粉体。在分析了Gd2O2S:Tb3+粉体的结构与形貌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测试研究了所制备粉体的发光性能,在292 nm的紫外光激发下,主发射峰为544 nm,研究了Tb3+离子的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Tb3+离子的浓度猝灭机理。(3)制备了Gd2O2S:Tb3+,Pr3+共掺杂粉体,研究了所制备的Gd2O2S:Tb3+,Pr3+共掺杂粉体的发光性能。详细分析了Tb3+-Pr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通过荧光寿命计算了Tb3+-Pr3+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最终确定了Tb3+-Pr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为偶极-偶极作用。Gd2O2S:Tb3+,Pr3+共掺杂粉体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良好的绿光发射,所制备的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在计算机断层摄影等领域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付绒[4](2020)在《离子掺杂Gd2O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磁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具有荧光及磁性能的稀土掺杂Gd2O3纳米材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如多模态成像、生物检测、肿瘤治疗、细胞分离等,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功能材料之一。本文采用多元醇法成功合成了掺杂K+/Co2+的Gd2O3:Tb3+纳米颗粒,其中稀土离子Tb3+的含量固定为5mol%,改变掺杂离子浓度0~5mol%,探讨K+/Co2+离子掺杂对Gd2O3:Tb3+纳米颗粒荧光及磁性能的影响机理并确定最佳的离子掺杂浓度。同时,还研究了掺杂最佳浓度K+的Gd2O3:Tb3+纳米颗粒在不同煅烧温度的结构、形貌、及性能等。此外,为了提高Gd2O3:Tb3+材料的磁响应性及磁热转换性能,引入Fe3O4材料,通过沉淀法及多元醇法得到核壳结构的Fe3O4@Gd2O3:Tb3+纳米颗粒,由于裸露颗粒的表面性质不稳定、分散性差、生物相容性低,因此在颗粒的外表面包覆聚硅氧烷Si Ox,并研究该纳米颗粒的荧光、磁性、及磁热转换效率。研究结论如下:(1)掺杂少量K+离子后Gd2O3:Tb3+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形貌、粒径、分散性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样品仍然为立方结构,球形,粒径主要分布于7~15nm,分散性较好。随着掺杂K+浓度的增加,Gd2O3:Tb3+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增加,这是因为掺杂的K+会置换Gd3+,破坏激活剂Tb3+周围的局部对称性,且产生大量可作为敏化剂的氧空位。当掺杂3mol%K+时,荧光强度最大,其量子产率为7.21%。此外,3mol%K+离子的掺杂明显提高了Gd2O3:Tb3+纳米颗粒的磁化强度,还有效增强了T1加权MR成像的亮度。(2)将掺杂3mol%K+的Gd2O3:Tb3+纳米颗粒置于600、700、800及900℃煅烧,发现煅烧后样品的形貌、粒径未发生变化,但当煅烧温度由800升到900℃时,Gd2O3由立方结构转变为单斜结构,且颗粒的分散性也下降。在Gd2O3发生晶体结构转变前,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提高,颗粒的表面缺陷减少,导致荧光强度提高。发生相变后,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而磁化强度得到提高。(3)随掺杂Co2+浓度的增加,Gd2O3:Tb3+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当浓度为4mol%时,量子产率为5.90%,荧光强度最大。掺杂3mol%Co2+的Gd2O3:Tb3+磁化强度最强,原因是掺杂Co2+导致Gd2O3的晶格发生畸变且产生大量氧空位,使Gd3+离子之间的磁性交换作用增强。此外,经过体外MR成像研究发现,3mol%Co2+也提高了MR成像的驰豫率r1,较掺杂前的T1-MR图像,亮度明显增强。(4)Fe3O4@Gd2O3:Tb3+@Si Ox多功能纳米颗粒是以立方相Fe3O4为核,立方相Gd2O3:Tb3+及无定型Si Ox为壳的球形,粒径范围为10~15nm,分散性较好。该样品不仅具有良好的荧光,还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24.040emu/g。此外,该颗粒高的纵向驰豫率r1(6.00 m M-1s-1)及横向驰豫率r2(63.95 m M-1s-1)增强了MRI诊断对比度,可作为阳性T1及阴性T2造影剂。在外加交变磁场的作用下,Fe3O4@Gd2O3:Tb3+@Si Ox能在90s内迅速升温到43℃,达到肿瘤治疗温度,其比吸热速率(229.9W/g)高于Fe3O4(183.92W/g),有利于肿瘤磁热疗。
孙祯[5](2020)在《稀土掺杂上/下转换测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传统接触式测温方式相比,光学响应温度计在温度测量方面具有非接触性、快速响应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它在工业制造、生物医疗和科学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稀土掺杂发光材料中,基于荧光强度比的测温技术能够更好地避免除温度外其它因素对测试的影响,因此成为了精准温度探测技术中的研究热点。除此之外,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凭借着化学性质稳定、能级寿命长、发射光范围广和毒性低等特点也可以应用到照明显示、生物成像、信息防伪、指纹识别等方面。本论文选用合成方法简单、发光强的氧化物作为基质,Er3+、Tm3+、Yb3+、Tb3+、Eu3+、Bi3+作为掺杂离子,制备了基于荧光强度比方式测温的上/下转换发光材料,并对它们的发光性能、温度传感机制及其相关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为了研究上转换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变温特性,我们利用湿化学法分别合成了声子能量低、粒径小和发光强的稀土掺杂BaGd2ZnO5、Bi3.84W0.16O6.24和La2O3三种荧光粉,其中Tm3+或Er3+离子作为激活剂,Yb3+离子为敏化剂。在980 nm激发下,Tm3+/Yb3+共掺杂体系中实现了Tm3+离子蓝光(478 nm:1G4(2)→3H6;485 nm:1G4(1)→3H6)、红光(655 nm:1G4→3F4)和近红外光(800 nm:3H4→3H6)发射。通过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掺杂,改变了晶体结构对称性,有效地提高了发射光强度。而在Er3+/Yb3+共掺体系中,实现了Er3+绿光(2H11/2/4S3/2→4I15/2)和红光(4F9/2→4I15/2)的上转换发射。根据稀土离子能级图和泵浦功率-发射光强度双对数图,可以分析得出相应的上转换发光机理。此外,利用热耦合能级(1G4(2)/1G4(1),2H411/2/S3/2和3H4(1)/3H4(2))的荧光强度比的技术探讨其温度传感性能,实验结果表现出了上转换发光料BaGd2ZnO5、Bi3.84W0.16O6.24和La2O3在测温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2)为了评估下转换发光材料的测温能力,我们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i3+/Tb3+/Eu3+共掺杂Ca3Sc2Si3O12荧光粉。在370 nm激发下,掺杂离子之间能量传递过程使得该荧光粉展现了蓝光(Bi3+:3P1→1S0)、绿光(Tb3+:5D4→7F5)和红光(Eu3+:5D0→7F1)的特征发射。此外,通过测试不同温度下的发射光谱,首次选用两种非热耦合能级(3P1(Bi3+)/5D0(Eu3+),5D4(Tb3+)/5D0(Eu3+))进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得了较高的绝对和相对灵敏度以及优异的信号分辨率。此项工作为设计高性能的温度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3)为了获得双模式的测温材料,我们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Yb3+/Tb3+/Eu3+共掺杂BaGd2ZnO5荧光粉。在近红外光980 nm激发下,通过Yb3+→Tb3+→Eu3+上转换发光的过程,不仅能产生Tb3+离子的特征绿光发射,还能发射出Eu3+离子的红光。另外,在紫外光302 nm激发下,利用Gd3+/Tb3+/Eu3+三种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实现了Tb3+和Eu3+的下转换发光。对样品在303 K-573 K范围内的上/下转换发射光谱进行变温测试,基于非热耦合能级Tb3+(5D4→7F5)/Eu3+(5D0→7F2)荧光强度比的方式实现了高灵敏度的双模式温度探测。另外,当利用254 nm紫外灯激发BaGd2ZnO5:Eu3+样品时,发射出明亮的红光,将其用于指纹识别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指纹的纹路,甚至能看到细小的汗孔,这些实验结果表明BaGd2ZnO5:Eu3+在指纹识别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4)以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为研究内容,我们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i3+/Eu3+分别单掺Ca3Sc2Si3O12,Y3Al5O12和Y2O3下转换发光材料,研究并提出了晶格能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判据用于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能。随着温度升高,三种发光材料的发射光强度都出现热猝灭的现象,通过传统热激活能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出这三种基质的热稳定性大小为Ca3Sc2Si3O12>Y3Al5O12>Y2O3。由于晶格能是可以判断晶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分别计算并且比较了三种基质的晶格能大小。从中可以得出,晶格能越大,基质的热稳定性越好。此外,基于人眼对红光比较敏感这一特性,热稳定性高的Eu3+单掺Ca3Sc2Si3O12荧光粉在指纹识别和防伪的应用中展现出了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低毒性的特点,表明了该荧光粉在指纹识别与防伪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张智喻[6](2020)在《光热治疗用稀土荧光测温材料的设计及性能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指通过光热治疗剂(Photo-thermal therapy agent,PTA)有效地将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子能量转换为大量的热量,适当的高温可破坏肿瘤组织中的癌细胞膜和蛋白质,从而诱导癌细胞不可逆的损伤,以达到对病灶区肿瘤细胞有效的热消融及光学微创治疗。光热治疗作为一种基于光学纳米粒子微创治疗癌症的方法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与传统的手术、化学和放射疗法相比,光热治疗具有较短治疗时间和较小副作用等优点。光热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取决于光热治疗剂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的热量,过高的热量或热量不足都将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光热治疗过程中实现实时温度探测是至关重要的,对病灶区域的温度探测不但可以有效地正面干预光热治疗过程中热量不足或温度过高引起的治疗效果降低,而且实时的温度反馈可以提高光热治疗的安全性及高效性。因为传统的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和热像仪等)受到生物组织病灶区域内部环境的限制,无法准确无创地测量其内部温度,所以实现非接触式且具有较高精确度的温度探测是必不可少的。稀土发光材料作为新一代非接触式光学温度传感探针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基于镧系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比(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FIR)测温原理是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稀土离子不同能级的荧光发射强度比与温度具有相应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测试稀土离子的发射光强度比来确定发射中心所处的环境温度。作为新型的无创、非接触式纳米温度计,基于稀土离子的温度探针具有出色的空间和温度分辨率以及高的热敏性。镧系稀土离子发光材料同样具有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光学特性,例如:丰富的能级、较长的发光寿命、窄的发射线和高的色纯度,基于掺杂的稀土离子自身特殊的电子排布可获得从紫外到可见再到近红外光区丰富的发光。可见和近红外发射光在生物体中表现出以下优势:具有非常低的自发荧光和较深的光学穿透深度,可用于光热治疗过程中的成像剂来实现对病灶区域的可视化成像。因此,本论文采用基于镧系元素离子荧光强度比的温度监测技术和发光特性来实现光热治疗过程中温度的实时监测及成像。将光热治疗剂与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有机结合来构建集成像、光热治疗和温度探测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材料具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探究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光学温度传感特性,第三章采用体材料Na2Ln2Ti3O10(Ln=Gd,La)为基质,用 Er3+的 2H11/2/4S3/2→4115/2 的绿光发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了具有较强可见光发射的温度传感探针并探究了样品Na2La2Ti3O10(Ln=Gd,La):0.01Er3+,0.12Yb3+可见光的温度传感特性,为基于稀土离子FIR温度探测技术打下了基础。考虑到体材料的样品没有均匀的形貌,尺寸偏大,限制了其生物组织内的应用前景。第四章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具有均匀形貌、纳米尺度及具有良好分散性的Y2O3:Yb3+/Er3+纳米晶,探究了其可见光发光特性及其温度传感特性。同时研究了具有生物相容性SiO2@Cu2S光热治疗剂的光热特性及对细菌的消融效果。为了实现光热治疗和光学成像的双功能纳米材料,本研究设计开发了核-壳结构的双功能光热治疗纳米系统Y2O3:Nd3+/Yb3+@SiO2@Cu2S,系统研究了其对细菌及癌细胞的消融作用及近红外光对生物组织的穿透性。并基于温度监测系统和光热治疗系统构建了 Y2O3:Nd3+/Yb3+/Er3+@SiO2@Cu2S多功能可见光温度自监测光热治疗纳米系统,相关研究结果对光热剂与稀土发光材料的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由于可见光的温度传感对于生物组织应用层面来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光热治疗剂Cu2S的宽谱吸收特性影响了基于FIR温度探测的准确性。第五章优化了多功能温度自监测光热治疗纳米系统的性能,从生物组织内测温的角度出发实现了基于近红外的光学温度探针并选择了具有窄带吸收特性的光热治疗剂IR-780。分别探究了位于生物窗口区 Nd3+的 4F3/2(Ⅱ)→419/2 和 4F3/2(Ⅰ)→419/2 的近红外发射和 Nd3+的 4F3/2→4I11/2 发射与Yb3+的2F5/2→2F7/2近红外发射为温度传感探针的性能。并以位于第一生物窗口区的808 nm为激发光源,设计了基于近红外的多功能温度自监测光热治疗纳米系统NaYF4:Yb/Er@NaYF4:Nd@mSiO2-IR780。这种基于NIR-NIR的多功能温度自监测光热治疗纳米系统对于生物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马志立[7](2020)在《几种氧化物上转换材料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化物体系上转换发光材料因为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发光性能,在生物医学成像,防伪识别以及温度传感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氧化物体系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通过固相法、高温热解法和溶液燃烧法制备得到。这些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反应迅速,但是缺点在于样品形貌不易调控,粒径较大,不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因此本文选取了声子能量相对较低的几种氧化物晶体:Gd2O3、La2Te4O11、Gd2TeO6作为基质材料,在溶液(或液相辅助)条件下制备了稀土Yb3+/Er3+/Ho3+、Yb3+/Er3+离子共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优化了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并对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具体研究内容与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溶液(或液相辅助)条件下的材料制备。(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Gd2O3:Yb3+/Er3+/Ho3+立方结构纳米晶,对比了不同煅烧温度、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样品物相和形貌的影响。(2)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La2Te4O11:Yb3+/Er3+发光粉,在获得纯物相的前提下优化了水热反应温度等条件,同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样品最终形貌的调控作用。(3)采用水热法并后期煅烧方式制备得到了Gd2TeO6:Yb3+/Er3+发光粉,探索了煅烧温度、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最终产物物相的影响。(2)调节稀土离子掺杂浓度以优化材料上转换发光性能。(1)在Gd2O3纳米晶体材料中,通过不同稀土掺杂离子浓度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对比发现,以(15/1)的Yb3+/Er3+浓度掺杂,处于980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获得较为明亮的红光。以(15/1/0.5)的Yb3+/Er3+/Ho3+浓度掺杂,处于980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获得较为明亮的亮黄绿光。(2)在La2Te4O11纳米晶体材料中,以(5/1)的Yb3+/Er3+浓度掺杂样品获得了最强的绿光和总体发光强度,绿光发射强度占总体发光强度的77%。(3)在Gd2TeO6纳米晶体材料中,以(15/1)的Yb3+/Er3+浓度掺杂样品获得了最强的绿光发射强度,绿光发射强度占总体发光强度的59%。(3)基于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发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不同基质的上转换能量传递机制。(1)对于Gd2O3基质来说,Yb3+/Er3+双掺体系的红绿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而Yb3+/Er3+/Ho3+三掺体系的红绿光发射为三光子过程。为了进一步分析Ho3+的引入对于Yb3+/Er3+双掺Gd2O3能量传递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Gd2O3:Yb3+/Er3+/Ho3+(15/1/0.5)纳米晶在Er3+、Ho3+各自紫外特征吸收波长光的激发下,均能引起另一种稀土离子的发光发射,证明Er3+、Ho3+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过程。(2)对于碲酸盐基质(La2Te4O11/Gd2TeO6),Yb3+/Er3+双掺纳米晶材料的红绿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4)基于FIR与温度的依赖关系研究了相关材料上转换发光的温度敏感特性(1)当T=573K时,Yb3+/Er3+双掺Gd2O3纳米晶相对灵敏度为0.00664 K-1,当T=348K时,Yb3+/Er3+/Ho3+三掺Gd2O3纳米晶相对灵敏度为0.00572K-1。(2)研究了La2Te4O11/Gd2TeO6纳米发光粉中激活离子Er3+的2H11/2和4S3/2热耦合能级上转换绿光FIR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分别在T=448K时获得绝对灵敏度S=0.0089K-1。在T=548K时获得绝对灵敏度S=0.0082K-1本论文研究获得的稀土离子掺杂氧化物纳米晶体材料在光学测温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结果也为探索稀土离子掺杂氧化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性能以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吕志嘉[8](2020)在《稀土/ZnO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ZnO和Gd2O3@ZnO前驱体,再利用水热法制备出三种稀土掺杂的ZnO复合材料,探讨了稀土离子浓度、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材料发光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样品的最佳合成条件。具体内容如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通过软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氧化锌前驱体,以Eu3+为发光中心离子,磺基水杨酸为有机配体,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有序介孔Eu3+/ZnO发光材料,该材料呈现出规则的菊花状形貌。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也会增加,在Eu3+浓度16%时达到最强,确定的最佳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16 h。当使用394 nm的激发光去激发样品时,最强发射峰位于590 nm,而不是位于Eu3+常规的615 nm处;当使用359 nm的激发光去激发样品时,最强发射峰位于417 nm,远远强于常规氧化锌的发射强度。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模板剂,通过软模板法制备了有序多孔氧化锌前驱体,以Eu3+为发光中心离子,1,10-邻菲罗啉为有机配体,再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形貌均一的苦瓜状有序多孔Eu3+-邻菲罗啉/ZnO复合材料。随着Eu3+掺杂浓度增加荧光强度也会增加,在Eu3+浓度18%时达到最强,确定的最佳水热温度为160℃,水热时间为5h。所制备的样品在394 nm和275 nm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呈现出很强的黄光和蓝光发射。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通过软模板法制备了有序多孔Gd2O3@ZnO复合材料前驱体,以Tb3+为发光中心离子,磺基水杨酸为有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通过对Gd2O3@ZnO复合前驱体的球形颗粒进行原位重排,制备出新颖的管套线结构有序多孔Tb3+/Gd2O3@ZnO复合材料。在这种管套线结构中,线状的Gd2O3被包裹在ZnO管的内部,并且在ZnO管的表面分布着大量有序介孔孔道,其中C12H12O12S3Tb2络合物分布在ZnO层和Gd2O3层之间。管套线状颗粒的平均长度在12μm~21μm之间,ZnO管的外径约为720 nm,Gd2O3线的直径约为440 nm。复合材料最佳合成条件为:Tb3+掺杂浓度为16%,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16 h。制备的Tb3+/Gd2O3@ZnO样品在325 nm的激发光激发下,出现543 nm处Tb3+的特征发射峰。其发光强度是Tb3+/ZnO复合材料的5.3倍,是Tb3+/Gd2O3复合材料的1.5倍。
李月波[9](2020)在《掺铕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碱土金属氟卤化物由于其声子能量低,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发光基质材料。铕离子是重要的稀土发光离子之一,已对Eu2+/3+掺杂的纳米发光材料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已采用水热法、沉淀法、热压烧结法和离子热合成法制备了Eu2+/3+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零维纳米材料,而Eu2+/3+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材料鲜见报道。电纺技术因设备简单、易于实现、重复性好、产物多样化等优点,是一种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采用电纺技术制备Eu2+/3+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结构并深入研究其性能,是一个重要且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中采用电纺技术与双坩埚氟卤化技术高效结合新技术构筑了Eu2+/3+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以及新颖的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和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等一维纳米结构,并利用XRD、SEM、XPS和PL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电纺技术和双坩埚氟化技术制备了立方相的CaF2: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在276 nm和320 nm紫外光激发下,CaF2:Eu2+/3+一维纳米结构在385 nm处有较强的紫光发射,归因于Eu2+的4f65d1→8S7/2能级跃迁,在615 nm处有较强的红光发射,归因于Eu3+的5D0→7F2能级跃迁。通过调节铕离子浓度和煅烧温度,CaF2:Eu2+/3+一维纳米结构实现了白光发射和光色可调发光。2.通过电纺技术和双坩埚氟氯化技术制备了四方相的CaFCl: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以及纳米带,并研究了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Eu2+和Eu3+离子共存于CaFCl:Eu2+/3+一维纳米结构中。通过调节铕离子浓度,CaFCl:Eu2+/3+一维纳米结构实现了白光发射和光色可调发光。3.采用电纺技术和双坩埚氟卤化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新颖的CaF2:9%Eu2+/3+@void@SiO2和CaFCl:7%Eu2+/3+@void@SiO2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并研究了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拥有大的长径比,在传感器、生物医药、催化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4.利用电纺技术和双坩埚氟卤化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了新颖的CaF2:9%Eu2+/3+@void@SiO2和CaFCl:7%Eu2+/3+@void@SiO2带套带结构纳米带,这种制备工艺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不引入有机物等优点。所取得的成果对于制备其他特殊结构的一维纳米材料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陈萍[10](2019)在《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掺杂纳米多孔石英玻璃及应用》文中指出纳米晶及稀土离子掺杂玻璃呈现出独特的光电特性,如:荧光、非线性、导电性等,广泛应用于激光、传感、照明等领域。均匀分布的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共掺可以有效促进稀土离子掺杂玻璃的发光性能,然而精确调控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的尺寸和分布是一个难题。本文以纳米多孔石英玻璃为基体,使用溶液掺杂的方法,制备出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单掺杂的石英玻璃以及稀土和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共掺的石英玻璃,研究了相应的荧光增强性能并揭示了增强机理,最后探索了该材料体系在离子探测和温度传感方面的应用。本文引言部分首先对纳米多孔石英玻璃、几种典型的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材料、稀土离子及其传感应用的相关研究做了简要总结,随后重点综述了半导体氧化物和稀土共同掺杂玻璃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氧化铟(In2O3)、氧化锡(SnO2)和氧化铟锡(ITO)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单掺杂玻璃的制备;稀土和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共掺玻璃荧光增强性能的研究;共掺玻璃体系在金属离子检测和温度传感方面的应用探索。本文首先以纳米多孔石英玻璃为基质,采用溶液掺杂法分别制备了氧化铟(In2O3)、氧化锡(SnO2)和氧化铟锡(ITO)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掺杂的玻璃。结果显示纳米晶结晶完好且分布均匀,粒径为5-40nm。本方法利用均匀分布的纳米孔生长纳米晶,为玻璃中纳米晶的团簇及生长不可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研究了ITO和Er3+/Yb3+共掺二氧化硅玻璃上转换发光性能。当ITO纳米晶掺杂浓度为0.4mol/L时,共掺杂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效果最佳且获得最大增强倍数,分别为12.34(519 nm)、10.29(541 nm)、22.68(651 nm)和14.96(666 nm)。同时,探究了SnO2、In2O3和ITO纳米晶分别和Eu离子共掺玻璃的荧光性能。当SnO2纳米晶的掺杂浓度为0.4mol/L时,对应于Eu3+的5D0-7F1跃迁,即588nm、593nm和598nm处的荧光强度比未掺杂纳米晶的样品高116、95和43倍。结果表明纳米晶可有效增强稀土离子掺杂玻璃的荧光性能。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寿命曲线、荧光激发光谱等探索了稀土离子和纳米晶之间能量传递行为的可能机制。最后,研究了Eu3+和SnO2纳米晶共掺玻璃在水溶液中对Fe3+离子的探测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体系对Fe3+离子的检测极限为7.54 nmol/L,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抗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干扰性。此外还研究了Eu2+/Eu3+、Tb3+、SnO2纳米晶共掺玻璃在298-773K区间内基于荧光峰值比的温度探测特性,结果证明该材料体系在高温区间有较好的测温性能。
二、溶胶-凝胶法合成Gd_2O_3:Eu纳米晶及荧光性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胶-凝胶法合成Gd_2O_3:Eu纳米晶及荧光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白光LED用稀土掺杂磷酸氧盐荧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 |
1.2 稀土荧光材料 |
1.2.1 稀土荧光材料及其发光原理 |
1.2.2 稀土荧光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
1.2.3 白光LED的现状 |
1.2.4 稀土掺杂磷酸氧盐晶体结构 |
1.2.5 稀土掺杂磷酸氧盐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6 稀土掺杂磷酸氧稀土盐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溶液配制 |
2.3.1 配制Gd(NO_3)_3、La(NO_3)_3、Dy(NO_3)_3、Eu(NO_3)_3、Pr(NO_3)_3溶液 |
2.3.2 配制磷源溶液 |
2.4 样品制备 |
2.4.1 共沉淀法制备流程 |
2.4.2 水热合成法制备流程 |
2.5 样品表征 |
第三章 Gd_3PO_7:Dy~(3+)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
3.1 Gd_3PO_7的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 |
3.1.1 Gd_3PO_7样品的XRD分析 |
3.1.2 Gd_3PO_7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 |
3.2 溶液pH的不同对制备Gd_3PO_7:Dy~(3+)样品物相与发光性能的影响 |
3.2.1 溶液pH的不同对制备Gd_3PO_7:Dy~(3+)样品物相的影响 |
3.2.2 溶液pH的不同对制备Gd_3PO_7:Dy~(3+)样品荧光光谱的影响. |
3.3 不同煅烧温度对所制备Gd_3PO_7:Dy~(3+)样品的影响 |
3.3.1 不同煅烧温度对所制备Gd_3PO_7:Dy~(3+)样品物相的影响 |
3.3.2 不同煅烧温度对所制备Gd_3PO_7:Dy~(3+)样品荧光光谱的影响 |
3.4 不同Dy~(3+)的掺杂量对合成Gd_3PO_7:Dy~(3+)样品的影响 |
3.4.1 不同Dy~(3+)的掺杂量对合成样品物相的影响 |
3.4.2 不同Dy~(3+)的掺杂量对合成样品荧光光谱的影响 |
3.5 形貌分析 |
3.6 FT-IR分析 |
3.7 不同Dy~(3+)掺杂量所制备的Gd_3PO_7:Dy~(3+)样品CIE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共沉淀法制备La_7P_3O_(18):Eu~(3+)荧光材料及其性能分析 |
4.1 溶液pH的不同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物相与发光性能的影响 |
4.1.1 溶液pH的不同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XRD的影响 |
4.1.2 溶液pH的不同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荧光的影响 |
4.2 不同Eu~(3+)掺杂量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的影响 |
4.2.1 不同Eu~(3+)掺杂量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的物相的影响 |
4.2.2 不同Eu~(3+)掺杂量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荧光的影响 |
4.2.3 不同Eu~(3+)掺杂量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的光度分析 |
4.3 不同烘箱温度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的影响 |
4.3.1 不同烘箱温度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的物相影响 |
4.3.2 不同烘箱温度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荧光的影响 |
4.4 不同烘干时间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的影响 |
4.4.1 不同烘干时间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的物相影响 |
4.4.2 不同烘干时间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荧光的影响 |
4.5 不同煅烧温度对制备La_7P_3O_(18):2%Eu~(3+)样品物相与发光性能的影响 |
4.5.1 不同煅烧温度对制备La_7P_3O_(18):2%Eu~(3+)样品物相影响 |
4.5.2 不同煅烧温度对制备La_7P_3O_(18):Eu~(3+)样品荧光影响 |
4.6 n(La+Eu):n(P)的不同对制备La_7P_3O_(18):2%Eu~(3+)样品物相与发光性能的影响 |
4.6.1 n(La+Eu):n(P)的不同对制备La_7P_3O_(18):2%Eu~(3+)样品物相的影响 |
4.6.2 n(La+Eu):n(P)的不同对制备La_7P_3O_(18):2%Eu~(3+)样品物相的影响 |
4.7 样品的SEM分析 |
4.8 FT-IR分析 |
4.9 DRS分析 |
4.10 小结 |
第五章 La_3PO_7:Pr~(3+),Eu~(3+)荧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5.1 水热法、共沉淀法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La_3PO_7:Pr~(3+)发光材料的影响 |
5.1.1 溶液pH的不同对所制备La_3PO_7:Pr~(3+)样品物相影响 |
5.1.2 溶液pH的不同对所制备La_3PO_7:Pr~(3+)样品物相影响 |
5.2 水热法、共沉淀法在Pr~(3+)掺杂量的条件下所制备La_3PO_7:Pr~(3+)发光材料的影响 |
5.2.1 不同Pr~(3+)掺杂量对所制备La_3PO_7:Pr~(3+)样品物相影响 |
5.2.2 不同Pr~(3+)掺杂量对所制备La_3PO_7:Pr~(3+)样品物相影响 |
5.3 形貌分析 |
5.4 FT-IR分析 |
5.5 La_7P_3O_(18):Eu~(3+)与La_3PO_7:Eu~(3+)荧光材料比对 |
5.5.1 La_7P_3O_(18):Eu~(3+)与La_3PO_7:Eu~(3+)样品的XRD分析 |
5.5.2 La_7P_3O_(18):Eu~(3+)与La_3PO_7:Eu~(3+)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 |
5.5.3 La_7P_3O_(18):Eu~(3+)与La_3PO_7:Eu~(3+)样品的色纯度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2)具有分形结构的Gd2O3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治疗 |
1.1.1 基于拓扑效应的肿瘤细胞识别 |
1.1.2 光动力治疗 |
1.1.3 免疫治疗 |
1.2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
1.2.1 稀土元素的发光性质 |
1.2.2 上转换发光机制 |
1.2.3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组成 |
1.2.4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1.2.5 Gd_2O_3上转换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光聚合 |
1.3.1 光聚合的特点 |
1.3.2 光聚合的分类 |
1.4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 |
1.4.1 配体交换法 |
1.4.2 配体氧化法 |
1.4.3 配体吸附法 |
1.4.4 表面聚合法 |
1.4.5 层层自组装法 |
1.5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 |
1.5.1 生物成像 |
1.5.2 生物检测 |
1.5.3 肿瘤光动力治疗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UCNPs-PEGDA-FA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溶液的配制 |
2.2.3 Gd_2O_3:Yb,Tm,Zn UCNPs的制备 |
2.2.4 UCNPs-PEGDA的制备 |
2.2.5 UCNPs-PEGDA-FA的制备 |
2.2.6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2.6.1 材料的物相与组成分析 |
2.2.6.2 材料的形貌与粒径分析 |
2.2.6.3 材料的荧光性能分析 |
2.2.6.4 材料的化学结构测试 |
2.2.6.5 材料的Zeta电位测试 |
2.2.6.6 FA的负载率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d_2O_3:Yb,Tm,Zn UCNPs的性能表征 |
2.3.1.1 物相与成分分析 |
2.3.1.2 形貌与粒径分析 |
2.3.1.3 荧光性能分析 |
2.3.2 UCNPs-PEGDA的性能表征 |
2.3.2.1 形貌与粒径分析 |
2.3.2.2 化学结构分析 |
2.3.2.3 水分散性分析 |
2.3.3 UCNPs-PEGDA-FA的性能表征 |
2.3.3.1 形貌与粒径分析 |
2.3.3.2 负载率的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CNPs-PEGDA-FA用于癌细胞识别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溶液的配制 |
3.2.3 UCNPs-PEGDA-FA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3.2.3.1 细胞的培养 |
3.2.3.2 细胞毒性的检测 |
3.2.4 UCNPs-PEGDA-FA对单一细胞的识别 |
3.2.5 亚细胞水平的细胞形态观察 |
3.2.6 UCNPs-PEGDA-FA对混养细胞的识别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细胞毒性评价 |
3.3.2 材料对HeLa细胞的识别 |
3.3.3 材料对Bel-7402细胞的识别 |
3.3.4 材料对MCF-7细胞的识别 |
3.3.5 材料对HepG2细胞的识别 |
3.3.6 材料对混合培养的L929细胞和HeLa细胞的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CNPs-PEGDA-FA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4.2.2 UCNPs-PEGDA-FA-MC540 的制备 |
4.2.3 多次超声实验 |
4.2.4 MC540的负载率和掉落率测定 |
4.2.5 细胞对UCNPs-PEGDA-FA-MC540 的粘附实验 |
4.2.6 UCNPs-PEGDA-FA-MC540 介导的体外光动力治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CNPs-PEGDA-FA-MC540 的表征 |
4.3.2 UCNPs-PEGDA-FA对 MC540 的负载能力 |
4.3.3 UCNPs-PEGDA-FA-MC540 的细胞识别 |
4.3.4 UCNPs-PEGDA-FA-MC540 介导的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研究进一步展开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1.2.1 稀土发光的基本概念 |
1.2.2 稀土发光材料应用 |
1.3 稀土掺杂硫氧化钆概述 |
1.3.1 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简介 |
1.3.2 稀土掺杂硫氧化钆制备方法 |
1.3.3 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研究进展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相关内容和表征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制备流程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3章 Gd_2O_2S:Pr~(3+)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Gd_2O_2S:Pr~(3+)粉体的制备工艺 |
3.3 前驱体的制备及分析 |
3.3.1 前驱体的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
3.3.2 前驱体的结构分析 |
3.3.3 前驱体的形貌分析 |
3.4 Gd_2O_2S样品的制备及分析 |
3.4.1 不同温度煅烧对Gd_2O_2S样品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3.4.2 不同保温时间对Gd_2O_2S样品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3.5 Gd_2O_2S:Pr~(3+)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
3.6 Gd_2O_2S:Pr~(3+)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Gd_2O_2S:Tb~(3+)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Gd_2O_2S:Tb~(3+)样品的制备工艺 |
4.3 Gd_2O_2S:Tb~(3+)样品的结构分析 |
4.4 Gd_2O_2S:Tb~(3+)样品的形貌分析 |
4.5 Gd_2O_2S:Tb~(3+)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Gd_2O_2S:Tb~(3+),Pr~(3+)共掺杂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制备工艺 |
5.3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结构分析 |
5.4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形貌分析 |
5.5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 |
5.6 Gd_2O_2S:Tb~(3+),Pr~(3+)共掺杂样品的能量传递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离子掺杂Gd2O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荧光材料概述 |
1.1.1 稀土荧光材料 |
1.1.2 稀土荧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1.3 稀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 离子掺杂Gd_2O_3纳米发光材料 |
1.2.1 Gd_2O_3纳米颗粒概述 |
1.2.2 离子掺杂Gd_2O_3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
1.2.3 离子掺杂Gd_2O_3纳米颗粒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结构与性能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仪 |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2.3 场发射扫描电镜 |
2.2.4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6 振动样品磁强计 |
2.2.7 荧光分光光度计 |
2.2.8 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 |
2.2.9 磁共振成像仪 |
2.2.10 中频感应加热系统 |
第三章 K~+离子掺杂Gd_2O_3:Tb~(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磁性能 |
3.1 K~+掺杂浓度对Gd_2O_3:Tb~(3+)纳米颗粒荧光及磁性能的影响 |
3.1.1 引言 |
3.1.2 颗粒的制备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本章小结 |
3.2 不同晶体结构Gd_2O_3:Tb~(3+),K~+的磁性及荧光性能 |
3.2.1 引言 |
3.2.2 颗粒的制备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2+)离子掺杂Gd_2O_3:Tb~(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磁性能 |
4.1 引言 |
4.2 颗粒的制备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_3O_4@Gd_2O_3:Tb~(3+)@SiO_x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磁性能 |
5.1 引言 |
5.2 颗粒的制备方法 |
5.2.1 Fe_3O_4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2 Fe_3O_4@Gd_2O_3:Tb~(3+)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3 Fe_3O_4@Gd_2O_3:Tb~(3+)@SiO_x纳米颗粒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稀土掺杂上/下转换测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光材料 |
1.1.1 稀土元素 |
1.1.2 稀土离子的上/下转换发光机理 |
1.1.3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手段 |
1.1.4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
1.2 基于FIR的温度传感 |
1.3 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稀土掺杂上转换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及温度传感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Tm~(3+)/Yb~(3+)共掺BaGd_2ZnO_5的制备 |
2.2.2 Er~(3+)/Yb~(3+)共掺La_2O_3的制备 |
2.2.3 Li~+/Mg~(2+)共掺Bi_(3.84)W_(0.16)O_(6.24):Tm~(3+)/Yb~(3+)的制备 |
2.2.4 细胞毒性实验 |
2.2.5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晶体结构分析 |
2.3.2 Tm~(3+)-Yb~(3+)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 |
2.3.3 Er~(3+)-Yb~(3+)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 |
2.3.4 基于热耦合能级的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2.3.5 细胞成像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稀土掺杂下转换荧光粉的发光及高灵敏测温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的合成 |
3.2.2 样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a_3Sc_2Si_3O_(12):Bi~(3+)/Tb~(3+)/Eu~(3+)晶体结构及发光特性研究 |
3.3.2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稀土掺杂上/下转换双模荧光粉的温度传感和指纹识别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BaGd_2ZnO_5:Yb~(3+)/Tb~(3+)/Eu~(3+)荧光粉的制备 |
4.2.2 样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的结构分析 |
4.3.2 Yb~(3+)-Tb~(3+)/Yb~(3+)-Tb~(3+)-Eu~(3+):BaGd_2ZnO_5光谱性质的研究 |
4.3.3 温度传感行为 |
4.3.4 指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晶格能对发光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的制备 |
5.2.2 隐形指纹的制作 |
5.2.3 防伪墨水的制作 |
5.2.4 样品的表征 |
5.2.5 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晶体的结构与形态 |
5.3.2 Bi~(3+)/Eu~(3+): CSSO/YAG/Y_2O_3下转换发光特性和热稳定性研究 |
5.3.3 CSSO/YAG/Y_2O_3晶格能的计算 |
5.3.4 指纹识别的应用研究 |
5.3.5 防伪的应用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作者简介以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光热治疗用稀土荧光测温材料的设计及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热治疗 |
1.2.1 光热治疗原理 |
1.2.2 光热治疗剂 |
1.2.3 光热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稀土离子发光材料及在生物组织中的应用 |
1.3.1 稀土离子简介 |
1.3.2 基于稀土离子在生物组织成像中的研究现状 |
1.3.3 基于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比测温的原理 |
1.3.4 基于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手段 |
2.1 样品的制备方法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4 吸附脱附及比表面积测试 |
2.3.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6 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 |
2.3.7 体外光热性能 |
2.3.8 体外生物相容性 |
2.3.9 体外细胞/细菌消融 |
第三章 Na_2Ln_2Ti_3O_(10): Yb~(3+)/Er~(3+) (Ln=Y,Gd)体系的上转换发光及温度传感特性 |
3.1 引言 |
3.2 Na_2Ln_2Ti_3O_(10): Erb~(3+)/Er~(3+) (Ln=Gd,La)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 |
3.3 Na_2Ln_2Ti_3O_(10): Yb~(3+)/Er~(3+) 的上转换发光和温度传感 |
3.3.1 晶体结构分析 |
3.3.2 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3.3.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Y_2O_3上转换可见光多功能纳米系统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4.2.1 Y_2O_3:Yb~(3+)/Er~(3+)上转换纳米晶的制备 |
4.2.2 808 nm激发生物相容的SiO_2@Cu_2S纳米晶的制备 |
4.3 基于Y_2O:Yb~(3+)/Er~(3+)纳米材料可见光的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4.3.1 晶体结构分析 |
4.3.2 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4.3.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4.4 980 nm激发生物相容SiO_2@Cu_2S纳米晶的光热性能研究 |
4.4.1 结构和形貌表征 |
4.4.2 体外光热性能 |
4.4.3 体外细菌消融实验 |
4.5 808 nm激发双功能Y_2O_3:Nd~(3+)/Yb~(3+)@SiO_2@Cu_2S的性能研究 |
4.5.1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
4.5.2 近红外发光及光学穿透性能的研究 |
4.5.3 高效光热转换及细菌消融 |
4.5.4 体外细胞消融实验 |
4.6 基于可见光多功能纳米系统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4.6.1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
4.6.2 光学性能及生物组织测温性能 |
4.6.3 体外细菌消融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氟化物近红外光多功能纳米系统的构建和优化 |
5.1 引言 |
5.2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 |
5.3 BaYF_5: Nd~(3+)/Yb~(3+)纳米晶近红外温度传感的研究 |
5.3.1 晶体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5.3.2 晶体的光学性能 |
5.3.3 晶体的近红外温度传感特性分析 |
5.4 NaYF_4: Nd~(3+)/Yb~(3+)纳米晶近红外温度传感的研究 |
5.4.1 晶体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5.4.2 晶体的光学性能 |
5.4.3 晶体的温度传感特性分析 |
5.5 NaYF_4: Yb/Er@NaYF_4: Nd@SiO_2@IR780近红外光多功能纳米系统的构建 |
5.5.1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
5.5.2 光学性能及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5.5.3 光热转换性能及生物组织内测温的研究 |
5.5.4 体外细菌消融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几种氧化物上转换材料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光材料 |
1.1.1 稀土元素 |
1.2 上转换材料 |
1.2.1 上转换发光概述 |
1.2.2 上转换材料简介 |
1.2.3 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典型应用 |
1.3 稀土上转换发光机理 |
1.3.1 激发态吸收(ESA) |
1.3.2 能量传递上转换(ETU) |
1.3.3 光子雪崩(PA) |
1.3.4 能量迁移上转换 |
1.4 稀土上转换材料的液相制备技术 |
1.4.1 共沉淀法 |
1.4.2 水热/溶剂热法 |
1.4.3 高温热解法 |
1.4.4 阳离子交换法 |
1.4.5 溶胶-凝胶法 |
1.4.6 溶液燃烧法 |
1.5 影响上转换发光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
1.5.1 影响上转换发光的因素 |
1.5.2 增强上转换发光强度的举措 |
1.6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创新点 |
1.6.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6.2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测试与表征 |
2.1 主要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物相与形貌分析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5 激光拉曼光谱 |
2.3.6 光致发光(PL)与上转换发射光谱 |
第3章 共沉淀法制备Gd_2O_3基质的上转换材料及发光性能 |
3.1 引言 |
3.2 样品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相与形貌 |
3.3.2 红外与拉曼光谱分析 |
3.3.3 上转换发光与能量传递机制 |
3.3.4 发光温敏特性 |
3.4 小结 |
第4章 水热法制备Yb~(3+)/Er~(3+)掺杂La_2Te_4O_(11)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物相与形貌 |
4.3.2 上转换与能量传递 |
4.3.3 发光温敏特性 |
4.4 小结 |
第5章 水热合成Yb~(3+)/Er~(3+)共掺Gd_2TeO_6 材料及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 |
5.3 结果分析 |
5.3.1 物相与形貌 |
5.3.2 上转换与能量传递 |
5.3.3 发光温敏特性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8)稀土/ZnO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介孔材料 |
1.2.1 介孔材料的概述 |
1.2.2 介孔材料的分类 |
1.2.3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
1.2.4 介孔材料的应用 |
1.3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2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应用 |
1.3.3 介孔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4 介孔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 稀土发光材料 |
1.4.1 稀土/ZnO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1.4.2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
1.5 稀土掺杂半导体材料发光机理 |
1.5.1 半导体荧光机理 |
1.5.2 半导体促进稀土发光机理 |
1.5.3 提高半导体荧光性能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测试仪器及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量色散谱仪(EDS)分析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3.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2.3.5 氮气吸附-解吸附测试 |
2.3.6 荧光光谱(FL)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章 菊花状有序介孔Eu~(3+)/ZnO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菊花状有序介孔Eu~(3+)/ZnO复合材料制备 |
3.2.1 有序介孔ZnO的制备 |
3.2.2 Eu~(3+)/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Eu~(3+)/ZnO样品的发光性能和表征 |
3.3.1 样品制备条件的优化 |
3.3.2 最佳样品表征 |
3.3.3 菊花状颗粒的形成机理 |
3.3.4 菊花状有序介孔Eu~(3+)/ZnO复合材料能量传递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黄光发射的苦瓜状有序多孔Eu~(3+)-邻菲罗啉/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苦瓜状Eu~(3+)-邻菲罗啉/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1 有序多孔氧化锌前驱体的制备 |
4.2.2 Eu~(3+)-邻菲罗啉/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Eu~(3+)-邻菲罗啉/ZnO样品荧光性能和表征 |
4.3.1 样品制备条件的优化 |
4.3.2 最佳样品表征 |
4.3.3 苦瓜状颗粒合成机理 |
4.3.4 能量传递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热环境中构筑管套线结构有序多孔Tb~(3+)/Gd_2O_3@ZnO复合材料 |
5.1 引言 |
5.2 管套线结构有序介孔Tb~(3+)/Gd_2O_3@ZnO样品的制备 |
5.2.1 有序介孔Gd_2O_3@ZnO前驱体制备 |
5.2.2 Tb~(3+)/Gd_2O_3@ZnO样品的制备 |
5.3 Tb~(3+)/Gd_2O_3@ZnO样品的荧光性能和表征 |
5.3.1 钆含量对样品结构和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2 Tb~(3+)浓度对样品荧光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
5.3.3 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发光性能和结构性能的影响 |
5.3.4 最佳样品表征 |
5.3.5 管套线结构的合成机理 |
5.3.6 有序多孔管套线结构的发光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掺铕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稀土概述 |
1.1.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 Eu~(2+/3+)掺杂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稀土掺杂碱土金属氟卤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水热法 |
1.3.2 共沉淀法 |
1.3.3 热压分解法 |
1.3.4 修饰法 |
1.3.5 溶胶凝胶法 |
1.3.6 喷雾干燥法 |
1.3.7 静电纺丝法 |
1.4 静电纺丝技术研究进展 |
1.4.1 静电纺丝的简介 |
1.4.2 静电纺丝的发展 |
1.4.3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化学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3 荧光光谱分析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第3章 CaF_2: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的构筑、结构及发光特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CaF_2:x%Eu~(2+/3+)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2 CaF_2:9%Eu~(2+/3+)空心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3 CaF_2:9%Eu~(2+/3+)纳米带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2 结构形貌和元素分析 |
3.3.3 荧光分析 |
3.3.4 CaF_2: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的形成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CaFCl:Eu~(2+/3+)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结构与荧光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CaFCl:x%Eu~(2+/3+)纳米纤维的制备 |
4.2.2 CaFCl:7%Eu~(2+/3+)空心纳米纤维的制备 |
4.2.3 CaFCl:7%Eu~(2+/3+)纳米带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3.2 结构形貌和元素分析 |
4.3.3 荧光分析 |
4.3.4 CaFCl:Eu~(2+/3+)纳米纤维、空心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的形成机理 |
4.4 小结 |
第5章 CaF_2:9%Eu~(2+/3+)@void@SiO_2和CaFCl:7%Eu~(2+/3+)@void@SiO_2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的构筑、结构与特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5.2.1 CaF_2:9%Eu~(2+/3+)@void@SiO_2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 |
5.2.2 CaFCl:7%Eu~(2+/3+)@void@SiO_2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5.3.2 形貌和结构分析 |
5.3.3 荧光分析 |
5.3.4 管套线结构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 |
5.4 小结 |
第6章 CaF_2:9%Eu~(2+/3+)@void@SiO_2和CaFCl:7%Eu~(2+/3+)@void@SiO_2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的合成与表征 |
6.1 概述 |
6.2 实验部分 |
6.2.1 CaF_2:9%Eu~(2+/3+)@void@SiO_2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的制备 |
6.2.2 CaFCl:7%Eu~(2+/3+)@void@SiO_2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6.3.2 形貌和结构分析 |
6.3.3 荧光分析 |
6.3.4 带套带结构纳米带的形成机理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掺杂纳米多孔石英玻璃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多孔石英玻璃 |
1.3 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材料 |
1.4 稀土离子 |
1.5 半导体氧化物和稀土掺杂的玻璃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技术 |
2.1 实验药品和来源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的制备方法 |
2.4 样品的性能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纳米多孔石英玻璃中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的生长 |
3.1 纳米多孔石英玻璃的制备 |
3.2 纳米多孔石英玻璃的性能表征 |
3.3 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的合成 |
3.4 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孔玻璃中半导体氧化物对稀土发光的调控 |
4.1 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对Er~(3+)/Yb~(3+)的发光调控 |
4.2 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对Eu离子的发光调控 |
4.3 本章小结 |
5 纳米晶和稀土共掺纳米多孔石英玻璃的应用探索 |
5.1 Fe~(3+)离子检测 |
5.2 温度传感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四、溶胶-凝胶法合成Gd_2O_3:Eu纳米晶及荧光性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光LED用稀土掺杂磷酸氧盐荧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 张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具有分形结构的Gd2O3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杨潘.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稀土掺杂硫氧化钆粉体制备技术研究[D]. 王宇.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4]离子掺杂Gd2O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磁性能研究[D]. 付绒. 贵州大学, 2020(04)
- [5]稀土掺杂上/下转换测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孙祯. 吉林大学, 2020(08)
- [6]光热治疗用稀土荧光测温材料的设计及性能优化[D]. 张智喻. 西北大学, 2020
- [7]几种氧化物上转换材料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D]. 马志立. 西南大学, 2020(01)
- [8]稀土/ZnO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D]. 吕志嘉.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9]掺铕碱土金属氟卤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质研究[D]. 李月波.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10]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晶掺杂纳米多孔石英玻璃及应用[D]. 陈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