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爬行动物外周血粒细胞缺乏症的电镜观察

三种爬行动物外周血粒细胞缺乏症的电镜观察

一、三种爬行动物外周血无粒白细胞的电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琳[1](2019)在《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不育患者的病因分析和临床诊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筛选出与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不育先证者相关的致病基因,明确其发病原因,论证PCD不育先证者及家系临床表现差异,阐明PCD严重弱畸形精子症和精子获能减少的相关性,探讨严重弱畸形精子症PCD先证者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和精子筛选方法。内容: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测序明确PCD不育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的基因突变,观察不同组织和家系成员纤毛超微结构变化和引发的临床表现差异,检测精子获能关键蛋白CatSper1表达情况,明确CCDC40基因突变对PCD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的影响;筛选可用精子为PCD先证者进行生育治疗。方法:提取PCD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血液样品通过外显子组捕获和第2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并用Sanger测序证实检测结果;采集PCD先证者和家系成员患者精子和支气管纤毛上皮,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其超微结构,确定其功能改变;行呼吸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了解呼吸系统和内脏系统发生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精子尾部CatSper1的表达情况;对PCD不育先证者行前期遗传学咨询,应用新的改良低渗膨胀试验(hypo-osmotic swelling test,HOST)选择精子并进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治疗。结果:1.检出先证者和家系成员CCDC40基因中有两个先前未被鉴定的疑似致病突变位点:c.1259delA(p.Gln420GlnfsX3;Het)和EX1720 DEL(Het)。2.先证者精子光镜下表现为尾部卷曲并包饶于质膜内,TEM可见由头侧向尾侧逐渐紊乱的外周致密纤维(outer dense fiber,ODF)、微管、放射幅、外动力蛋白臂(outer dynein arm,ODA)、内外动力蛋白臂(inner dynein arm,IDA)等超微结构。3.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肺功能明显受限,有重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重度小气道阻塞,肺功能重度减低;先证者和家系成员影像学表现为副鼻窦炎、乳突炎、全内脏镜像转位、支气管扩张;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表现为多叶段支气管粘膜广泛充血和水肿、分泌物增多和支气管镜像倒位;TEM可见先证者和家系成员支气管纤毛由远段向近段逐渐紊乱的超微结构,并与家系成员之间存在差异明显。4.与正常精液和非PCD弱精子症相比,先证者CatSper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5.通过改良HOST使先证者成功筛选出活动精子用于ICSI,形成胚胎8个,优质胚胎6个,经冷冻胚胎移植后成功妊娠并分娩一健康男婴。结论:1.新发基因突变为“可能致病”的复合杂合突变,改变了CCDC40蛋白序列,导致“9+2”纤毛的超微结构缺陷(ODA、IDA、放射辐、连接蛋白和微管排列存在异常),导致先证者及其家系原发不育及其他一系列PCD相关临床表现。2.新发基因突变导致的CCDC40异常引起了精子鞭毛超微结构的巨大改变,与TEM和光镜结果相互印证,造成先证者严重畸形精子症,继而引发严重弱精子症,这是先证者原发不育的病理基础。3.CCDC40基因突变在同一突变在同一病人不同系统中、同胞姐弟的同一系统中、同一系统中的不同组织部位中造成纤毛超微结构表型多样、存在巨大异质性,支气管镜、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性。4.先证者精子中特异性Ca2+通道蛋白CatSper1的表达与正常精液和非PCD弱精子症相比明显下调,提示严重鞭毛畸形可能影响了CatSper1表达。5.改良HOST+ICSI使严重弱、畸形精子症先证者获得了满意的不育症治疗结局,胚胎冷冻与复苏对其后代健康未见明显影响。

龚小玲,王米雪,汪德海,鲍宝龙[2](2015)在《牛蛙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对雌雄牛蛙(Rana catesbeiana)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大小和数量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牛蛙外周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栓细胞组成,其中红细胞体积最大,平均大小(长径×短径)为(25.68±1.88)μm×(16.49±1.53)μm,扫描电镜下发现红细胞表面光滑;血栓细胞呈卵圆形或纺锤形,其体积最小,平均大小为(8.62±1.04)μm×(7.47±1.11)μm;白细胞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白细胞表面粗糙不平,有许多不规则的凸起。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最多,其中小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的32.66%±4.29%,大淋巴细胞约占6.03%±1.54%;嗜碱性粒细胞最少,只占4.78%±0.83%;浆细胞胞体大小不一,常呈椭圆形,平均大小为(23.51±0.59)μm×(22.86±0.67)μm;此外,牛蛙外周血细胞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比例以及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大小均有性别的差异(P<0.05)。

刘文枝[3](2014)在《大鲵虹彩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免疫应答机理与保护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鲵(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俗名“娃娃鱼”,是我国珍稀的名贵特产,具有很高的食用、科研及药用价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中。大鲵虹彩病毒病是近年来我国大鲵养殖业中新暴发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iridovirus,GSIV),给大鲵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大鲵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免疫预防被认为是预防水生动物传染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本论文对大鲵虹彩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最适免疫剂量、大鲵免疫后的外周血免疫指标变化规律与保护效果以及免疫佐剂的增效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的免疫预防技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将健康大鲵80尾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以不同剂量(lg TCID50ml-1)的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免疫大鲵。在免疫后7、14、21、28d,随机从各免疫组与对照组中选取两尾大鲵,尾静脉采血进行中和抗体滴度测定。免疫30d后,进行攻毒试验,每尾大鲵经腹腔注射100ul的1.0ⅹ106TCID50ml-1的GSIV,连续观察14d,记录死亡情况,评价不同剂量的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剂量为1.0ⅹ106TCID50ml-1的试验组,在人工感染试验后,其相对免疫保护力可达72%。该结果为确定疫苗的最适免疫剂量提供了依据。2.以β-丙内酯灭活的大鲵虹彩病毒(GSIV)通过腹腔注射途径免疫健康大鲵,分别于免疫后的1、2、4、7、14、21、28d采集试验大鲵外周血及组织样,进行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的抗体效价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变化,并在免疫后第30天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分别在第4天和第7天呈极显着差异(P<0.01)。此外,也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不同种类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的变化。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分类百分比从第2天开始升高,第4天达到峰值,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monocyte)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第7天达到峰值,随后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第21天淋巴细胞分类百分比达峰值(70.45±7.52%)。免疫应答早期,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也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第四天达峰值,分别为38.78±4.33%和3.75±0.52。血清微量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第21天抗体效价最高(341±9.52)。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免疫4d后,免疫组TLR9在肾、脾脏中表达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而MyD88在脾、肾脏中的表达量在免疫7d后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大鲵的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保护率为72%。3.以添加铝胶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的GSIV灭活疫苗,为两个试验组,设置无佐剂疫苗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BS)。分别在免疫后1~6周,每周随机从各免疫组与对照组中选取两尾大鲵,进行尾静脉采血,利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各个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变化。免疫60天后,进行攻毒感染试验,观察记录死亡状况,计算其相对免疫保护率,比较不同佐剂对GSIV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SIV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添加弗氏完全佐剂后,免疫大鲵产生的抗体效价最高(640±15.52),显着高于铝胶佐剂试验组与无佐剂疫苗对照组,且抗体滴度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其相对免疫保护率达到90%,显着高于铝胶佐剂试验组(84%)。该结果为使用GSIV灭活疫苗免疫大鲵时选择合适佐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王芳[4](2013)在《血液学指标在大鲵虹彩病毒病诊断与免疫评估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大鲵病毒性出血病在我国大鲵养殖区域广泛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为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 GSIV),属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成员。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Giemsa染色方法,本研究对大鲵的血细胞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大鲵红细胞有多种类型与发育形态,包括成熟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幼稚型红细胞、无核红细胞、梨形红细胞以及分裂期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为长椭圆形,长径为(45.17±3.46)μm,短径为(22.92±2.20)μm。白细胞多为不规则形或近似圆形,其中,嗜中性粒细胞长径(33.36±4.93)μm,短径(30.44±3.93)μm;大淋巴细胞长径(28.25±3.64)μm,短径(25.49±2.39)μm;小淋巴细胞长径(21.08±2.61)μm,短径(19.38±2.07)μm;单核细胞长径(37.32±7.46)μm,短径(32.34±7.02)μm;血栓细胞体积较小,呈梭形或瓜子形,常数个聚在一起,也有单个存在。本研究对患虹彩病毒病大鲵和健康大鲵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健康大鲵,患病大鲵的白细胞数显着上升(P<0.05);淋巴细胞的比例显着下降(P<0.05),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显着上升(P<0.05),其他白细胞的分类比差异不显着(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着上升(P<0.05),血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P<0.05),甘油三酯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一氧化氮合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的上升(P<0.05)。以大鲵虹彩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为免疫原,腹腔注射2龄健康大鲵,于免疫后第1、2、4、7、14、21、28d采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并测定血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免疫大鲵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嗜中性粒细胞的分类比以及吞噬细胞的吞噬比均在免疫后1周内显着上升(P<0.05),随后淋巴细胞数量上升,并在第21d达到峰值。免疫大鲵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于免疫后21d达到峰值。免疫大鲵攻毒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其相对免疫保护力为75%。

高继鑫[5](2012)在《小鼠B淋巴细胞吞噬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吞噬是链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免疫机制,其特征包括吞噬物直径大于0.5μm、肌动蛋白的聚合和重构、以及吞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s)的形成等。吞噬在固有免疫中直接参与对病原的杀伤,而且吞噬机制中对抗原成分的分解是进一步的抗原处理和呈递的基础,因而也参与适应性免疫。经典免疫学观点认为,吞噬一般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专职吞噬细胞或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非专职吞噬细胞执行;而B淋巴细胞作为专职分泌抗体的适应性免疫细胞,不具有吞噬能力。近年来,在早期脊椎动物如硬骨鱼、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体内陆续发现了B细胞具有专职吞噬杀菌能力。而晚期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B细胞是否具有吞噬能力尚不明确。诸多线索提示B-1细胞很可能具有专职的吞噬能力。B-1细胞是一群不同于传统B-2细胞的B淋巴细胞亚群;在解剖上主要定位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脑脊髓膜腔等浆膜腔,表达既往认为只表达于专职吞噬细胞的CD11b分子,体外培养时可贴壁生长,外观上也更接近巨噬细胞,发育上与巨噬细胞等专职吞噬细胞关系密切,在演化上也对应于硬骨鱼等早期脊椎动物的B细胞;因而很有可能保留有吞噬功能。为进一步解释B细胞的演化路径及其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本课题对小鼠B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实验方法及结果:1) B细胞吞噬现象形态学分析:利用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FITC标记的60Co灭活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荧光微球,30分钟后灌洗腹腔(在体吞噬实验),取腹腔细胞磁珠分选B细胞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荧光标记CD19等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以及流式分析。结果显示腹腔及脾脏B细胞吞噬了金葡菌、大肠杆菌及荧光微球。2)肌动蛋白在B细胞吞噬中的作用分析:取野生型小鼠腹腔B细胞体外与FITC标记的60Co灭活金黄葡萄球菌共孵育(体外吞噬实验)8小时,以不同剂量秋水仙碱及细胞松弛素B等肌动蛋白抑制剂干预,流式检测吞噬率变化。结果显示肌动蛋白抑制剂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B细胞的吞噬率,提示B细胞吞噬过程需依赖肌动蛋白重构。3)B细胞吞噬溶酶体形成观察:以荧光微球行在体吞噬实验后,取腹腔B细胞甩片,行酸性磷酸酶染色后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被内吞的荧光微球均与溶酶体相结合或被溶酶体完全包裹,提示吞噬性B细胞有正常的吞噬溶酶体形成机制。4)B细胞杀菌能力分析:取腹腔B细胞体外与预先涂板计数过活金葡菌共孵育,庆大霉素保护法检测胞内菌在不同孵育时间后的存活量。发现B细胞内吞菌量相对有限,但杀菌效率与其他吞噬细胞接近。5)吞噬性B细胞表型特征分析:以金葡菌行B细胞体外吞噬实验后荧光标记CD19、CD11b、CD5、B220(CD45Ro)等表型后行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吞噬性B细胞以CD11b+B220low的B-1细胞为主,其中CD5的B-1b细胞吞噬能力强于CD5+的B-1a细胞。6)B细胞吞噬受体分析:比较野生型鼠与TgVH3B4鼠B细胞吞噬率;以不同浓度肌动蛋白(TgVH3B4鼠BCR交叉识别抗原之一)干预抗原竞争阻断B细胞体外吞噬实验,以抗CD11b、TLRs、IgM等的各种抗体干预野生型小鼠B细胞体外吞噬,并分析吞噬率不同。结果显示阻断CD11b分子及TLR2等均不能阻断B细胞对金葡菌的吞噬,联合运用抗IgM重链及轻链抗体可有效阻断B细胞对金葡菌的吞噬;TgVH3B4鼠腹腔B细胞吞噬率高于野生型鼠;且肌动蛋白可竞争抑制TgVH3B4鼠腹腔B细胞对金葡菌的吞噬;这些均提示BCR充当了重要的吞噬受体。7)吞噬性B细胞迁徙分析:在体吞噬实验不同时长后收获腹腔细胞流式分析B细胞吞噬率变化,结合CD11b染色分析表型分布,并取大网膜压片及脾脏冰冻切片荧光标记CD19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腹腔吞噬性B细胞数量在1小时之内迅速下降;1小时及1天之内大网膜和脾脏中可见携带金葡菌的B细胞出现,随时间延长而增多;CD11b分子可促进迁徙;可见吞噬性B细胞可迅速经大网膜向脾脏等次级淋巴器官迁徙。8)T细胞激活试验:B细胞体外吞噬灭活金葡菌后与CFSE标记的脾脏T细胞共孵育,5天后荧光标记CD4,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反应。结果显示吞噬性B细胞可引起抗原特异性的脾脏CD4+T细胞增殖反应,可见吞噬性B细胞可完成抗原呈递。主要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哺乳动物B细胞的吞噬能力,其吞噬具有肌动蛋白依赖性,能够通过吞噬溶酶体机制等杀伤内吞的细菌,符合经典吞噬机制的特征;吞噬性B细胞具有CD11b介导的活跃的迁徙活动,并能够引起抗原特异性的CD4+T细胞增殖反应;BCR参与并促进了吞噬。本研究进一步提示B-1细胞在演化上与吞噬细胞关系密切。B细胞吞噬参与了抗原提呈反应,说明B细胞具有针对颗粒抗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始动能力。本研究有望为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疫苗开发提供新策略,并为过敏性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李肖梁[6](2012)在《中华鳖部分免疫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鳖属于古老的次生水生爬行动物,作为变温羊膜腔动物向恒温动物羊膜腔进化的联结点,不仅在生命科学研究、野生资源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而且中华鳖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已成为我国及东南亚某些地区的主要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然而,由于品种退化、病害严重以及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中华鳖研究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中华鳖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旨在探明中华鳖天然免疫应答、应激反应的机制,为深入开展中华鳖免疫学、系统发育以及病原与机体互作研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中华鳖tMyD88全长cDNA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差异分析MyD88是启动先天免疫的主要接头分子之一,本试验首次获得爬行动物属的中华鳖MyD88(tMyD88)全长cDNA。经序列分析,全长tMyD88cDNA ORF为894-bp,编码297个氨基酸,N-端和C-端分别具有典型的DD结构域(death domain,DD)和保守的TIR结构域(Toll/IL-IR domain)。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中华鳖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不同脏器中(MyD88mRNA相对转录水平由高到低为,脾脏>血液>肺脏>肝脏>肾脏>小肠>心脏>肌肉。RAW2647细胞经pcDNA-tMyD88转染后,NF-κB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673.8vs410.7,P<0.05),转染细胞上清液中IL-1p和TNF-α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获得的中华鳖tMyD88全长cDNA分子具有与哺乳动物类似的生物学活性,可能在中华鳖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中华鳖热休克蛋白基因tHsc70、tGRP78和tHsp72鉴定及热应激对其表达的影响Hsp70s (70kDa heat shock proteins)作为分子伴侣,不仅参与机体的蛋白质折叠、运输,而且可能介导机体免疫。本试验克隆和鉴定了中华鳖热休克蛋白基因tHsc70、tGRP78和tHsp72。tHsc70全长cDNA ORF为1941-bp,编码647个氨基酸,与脊椎动物Hsc70(heat shock cognate protein70)分子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0-87.7%和95.5-99.5%;tGRP78cDNA全长ORF为1980-bp,编码660个氨基酸,与脊椎动物的GRP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分子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79.3-80.3%和92.3-94%;tHsp72全长cDNA ORF为1908-bp,编码636个氨基酸,与脊椎动物的Hsp72(inducible heat shock protein70)分子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72-76.5%和83.6-89.1%。三个中华鳖热休克蛋白70分子均具有ATPase结合结构域、底物结合结构域、ATP/GTP结合位点基序(AEAYLGRKK)、 Hsp70s家族的三个特征性的序列标签(IDLGTTYS, IFDLGGGTFDVSIL, IVLVGGSTRIPKIQ)以及胞质(EEVD)/内质网(KDEL)一致性序列。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纯化的tHsc70和tHsp72个热休克蛋白可与特异性的单/多克隆抗体反应。分子进化分析表明,三个中华鳖热休克蛋白70分子与美洲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和禽类(Gallus gallus)在同一群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中华鳖热激(40-C)后,与对照组(25℃)相比,四个组织中的tHsc70、 tGRP78和tHsP72的mRNA转录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中华鳖在热激1-4hrs后肝脏、心脏、肺脏和肌肉四个组织的tHsc70mRNA相对转录水平出现0.25至20.35倍不等的上升,尤其经4hrs热激的中华鳖肝脏组织上升最显着,为对照组的20.35倍(P<0.01)。4hrs应激组中华鳖肝脏中tGRP78mRNA相对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最明显,约为1.86倍(P<0.05)。但肝脏中tHsP72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在2hrs热激后到达峰值,约为对照组的4.66倍(尸<0.05),随后出现轻微下降。Western blotting分析,中华鳖2hrs和4hrs热激以及热激1h、2hrs和4hrs结合恢复1h时肝脏中tHsc7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热激1h、2hrs和4hrs后肝脏中tGRP78蛋白相对表达比对照组均有显着升高(P<0.05)。上述结果显示,克隆的3个分子为中华鳖热休克蛋白70,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中华鳖热激后,不同组织的热休克蛋白70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可能与细胞保护等有关。3.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对中华鳖Toll样受体及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中华鳖脾脏中PCR扩增出tlr2(1112bp)、tlr3(565bp)、tlr4(990bp)和il-1β(159bp)的cDNA部分序列。中华鳖TLR2测序后经序列比较和结构域分析显示,该序列与斑马鱼、鸡等脊椎动物的TLR2序列同源性和相似性分别为60.8-74.4%和58.6-76%,该片段包含富亮氨酸重复C端结构域(Leucine rich repeat C-terminal domain, LRRCT)(aa1-47),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aa49-71)和TIR结构域(Toll-like/IL-1receptor domain)(aa101-244)。中华鳖TLR3与其他脊椎动物的TLR3序列同源性和相似性分别为58-81.2%和51.9-76.1%,包含跨膜结构域(aa10-32)和TIR结构域(aa62-188)。中华鳖TLR4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相应分子的序列同源性和相似性分别为48.5-67.4%和38.2-63%,包含连续的3个LRR(aa23-46,47-70,71-94), LRRCT(aa107-157),跨膜结构域(aa171-193)和TIR结构域(aa206-330)。中华鳖IL-1p经BlastP分析显示其与鸡IL-1β(aa66-118)之间相似性达到60.4%,与其他脊椎动物的IL-1β序列同源性和相似性分别为49.7-61.4%和28.3-49.1%。用代表性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不同浓度对中华鳖外周血细胞TLRs等相关免疫分子表达影响的分析表明,中华鳖外周血细胞经4000ng/mL Zymosan刺激2hrs后tlr2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il-1β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随着刺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Poly(I:C)浓度在40-8000ng/mL之间,tlr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随着Poly(I:C)浓度的增加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8℃条件下,Poly(I:C)(?)低浓度(40ng/mL)和高浓度(4000ng/mL)刺激均能使tHsP72mRNA转录水平提高;LPS刺激后,tlr4、tMyD88和il-1β 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37℃条件下,Poly(I:C)刺激组的tlr3基因表达比28℃组高1.46倍。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中华鳖Toll样受体、MyD88、Hsp70s和il-1β对部分PAMP分子刺激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性。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克隆和鉴别了中华鳖tMyD88, tHsc70、 tGRP78和tHsp72全长cDNA分子以及tlr2、tlr3、tlr4和il-1βcDNA部分序列,8个克隆的中华鳖分子均与禽类和爬行类的相应分子位于同一个姐妹群,而与哺乳动物、两栖类和鱼类等其他物种处于不同的亚群,中华鳖或其细胞在受到PAMP分子和/或热激后,相关基因呈现不同的表达差异变化,提示它们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中华鳖的天然免疫机制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韩菲菲[7](2011)在《猪乳铁蛋白肽的分子改良及改良肽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和重组表达研究》文中认为猪乳铁蛋白肽(Porcine lactoferricin -20, LFP-20)是来源于猪乳铁蛋白N端含20个氨基酸残基的阳离子抗菌肽。本研究以LFP-20为模板,通过分子设计对其进行改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改良肽的抗菌活性和安全性,比较了改良抗菌肽LF-2、LF-4、LF-6与LFP-20在膜作用机制方面的差异;通过建立小鼠腿肌和腹腔大肠杆菌染菌模型,研究了改良抗菌肽LF-2、LF-6对小鼠感染大肠杆菌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了改良抗菌肽对健康小鼠和染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大肠杆菌和毕赤巴斯德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改良抗菌肽LF-6。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猪乳铁蛋白肽的分子改良及改良肽的筛选在分析LFP-20理化性质、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进行结构预测的基础上,采用去除分子内二硫键、改变疏水性和芳香族氨基酸比例等策略对猪乳铁蛋白肽LFP-20进行分子改良,获得了8种改良肽。对改良肽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模板肽LFP-20相比,改良肽LF-2、LF-4和LF-6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提高了2-64倍,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提高了2-8倍,其中,以改良肽LF-6的抗菌活性最好。与模板肽LFP-20相比,在0~32μg/mL范围内三种改良肽对人和猪的红细胞溶血率没有显着增加(p>0.05)。与模板肽LFP-20相比,0~50μg/mL的改良肽LF-2、LF-4、LF-6对人和猪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没有显着差异(p>0.05);在0-32μg/mL范围内,除8μg/mL和16μg/mL的LF-4以外,改良肽LF-2、LF-4、LF-6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细胞毒性也没有显着增加(p>0.05)。2.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的膜作用机制研究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LFP-20及其改良肽LF-2、LF-4、LF-6对E.coli和S.aureus细胞形态影响结果表明,1×MIC的LFP-20及三种改良肽作用细菌30 min后,对细菌细胞膜结构均有破坏作用,能够导致细胞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突起或破损,菌体细胞壁及细胞膜断裂、细胞内容物泄漏,细胞质电子密度明显降低,表明细菌细胞膜是这些抗菌肽作用的重要靶点。在相同浓度下,三种改良肽LF-2、LF-4、LF-6对E.coli和S.aureus细胞膜产生的去极化作用明显强于模板肽LFP-20,更容易导致细胞膜电势的破坏。8μg/mL~32μg/mL的三种改良肽对E.coli细胞外膜渗透性的增强作用均显着高于模板肽LFP-20(p<0.05);与LFP-20、LF-2、LF-4相比,LF-6导致E. coli细胞内膜渗透性的增加作用最为迅速、明显。LFP-20、LF-4和LF-6对DPX与LPS结合的最大抑制率与相近,分别为68%、56%和51%,达到50%抑制率时所需的LF-4和LF-6浓度却明显低于LFP-20,分别为7.96μg/mL和6.91μg/mL,而LFP-20达到50%抑制率时所需的浓度为17.30μg/mL; LF-4、LF-6置换DPX-LPS分子中DPX,结合LPS的能力稍弱于LFP-20,但实现与LPS最大结合所需肽浓度却明显低于LFP-20。16μg/mL和32μg/mL的四种抗菌肽对脂质体膜具有相似的破坏潜能,但与模板肽LFP-20相比,64μg/mL的三种改良肽对脂质体膜PC:PG(1:1)和PG呈现了更强的破坏作用,引发了40%以上钙黄绿素的释放。上述研究结果揭示,膜破坏机制是LFP-20及其三种改良肽对E.coli和S.aureus的主要杀菌机制;与LFP-20相比,LF-2、LF-4、LF-6提高的抗菌活性可能它们增强的对细菌细胞膜去极化作用、对细菌细胞内外膜渗透性、更容易与LPS结合以及对脂质体膜的破坏潜能密切相关。3.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小鼠感染大肠杆菌保护作用的研究在研究LFP-20及其改良肽LF-2、LF-6对ICR小鼠急性毒性的基础上,建立了ICR小鼠腿肌和腹腔大肠杆菌感染模型,比较了LFP-20与改良肽LF-2、LF-6抵抗小鼠感染大肠杆菌的能力。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LFP-20、LF-2、LF-6对ICR小鼠的LD5o分别为34.25 mg/kg、6.54 mg/kg和口29.52 mg/kg。腿肌感染E.coli K88试验结果表明,2mg/kg和口8 mg/kg的三种抗菌肽对小鼠腿肌染菌都具有预防效果,除2 mg/kg LFP-20外,另外五种剂量的抗菌肽均显着降低了小鼠腿肌E.coli活菌数(p<0.05);其中,8 mg/kgLF-6对小鼠腿肌染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着(p<0.05),该组小鼠腿肌匀浆组织中的活菌数为3.85士0.24(lg CFU/g)。预防腹腔感染E.coli K88试验结果表明:与E.coli组相比,2 mg/kg和8 mg/kg的三种抗菌肽对染菌小鼠腹腔液、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感染的大肠杆菌都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p<0.05),其中以8 mg/kg LF-6的抑菌效果最好,其腹腔液、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大肠杆菌活菌数分别为1.18±0.10(lg CFU/mL)、3.85±0.24 (lg CFU/g)和3.00±0.15(lg CFU/g)。E.coli组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分别为5.57士0.16(lg CFU/g)、6.32±0.09 (lg CFU/g)和5.54±0.17(lg CFU/g);各抗菌肽组的大肠杆菌(除2 mg/kg LFP-20外)均显着低于E.coli组(p<0.05),乳酸菌数和双歧杆菌数(除8 mg/kg LFP-20外)均显着高于E. coli组(p<0.05)。E.coli组粪便中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分别为6.07±0.09 (lg CFU/g)、5.88±0.04(lg CFU/g)和5.88±0.04(lg CFU/g),各抗菌肽组粪便大肠杆菌活菌数均显着低于E.coli组(p<0.05); 2 mg/kg LF-2组的乳酸菌数显着高于E.coli组(p<0.05);六个抗菌肽组的双歧杆菌数均显着高于E.coli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揭示,LFP-20及改良肽LF-2、LF-6可以通过体内抑菌作用增强小鼠抵抗E.coli K88感染能力,同时,能够改善由于感染引起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降低,并且改良肽LF-2和LF-6的体内抑菌效果好于模板LFP-20。4.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LFP-20及改良肽LF-2、LF-6对ICR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2 mg/kg的LF-2和LF-6显着增加了小鼠的胸腺指数(p<0.05),而8 mg/kg的LF-2和LF-6显着降低了小鼠的胸腺指数(p<0.05)和脾脏指数(p<0.05); 8 mg/kg LF-6显着提高了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p<0.05),2 mg/kg LF-6显着提高了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 mg/kg的LFP-20、LF-2、LF-6和8 mg/kg LF-2、LF-6显着降低了小鼠外周血CD3+CD4+淋巴细胞的比例,2 mg/kg LF-2、LF-6和8 mg/kg LF-2显着增加了小鼠外周血中的B细胞比例(p<0.05),但对NK细胞的数量没有显着影响;8 mg/kg LF-2和2 mg/kg LF-6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LPS刺激指数和ConA刺激指数显着升高(p<0.05)。LFP-20及改良肽LF-2、LF-6对E.coli K88感染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coli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显着降低,2 mg/kg的LF-2、LF-6和8 mg/kg的LFP-20、LF-2均有使感染小鼠胸腺指数升高的趋势(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coli组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有所增加(p>0.05);与E.coli组相比,六个抗菌肽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着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coli组小鼠的外周血CD3+CD8+细胞的比例显着降低,CD3+CD4+和CD3+CD8+细胞的比值显着升高,NK细胞的比例显着降低;2 mg/kg的LFP-20、LF-6和8 mg/kg的LFP-20、LF-2使小鼠外周血CD3+CD8+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E.coli组(p<0.05);与E.coli组小鼠相比,8mg/kg LF-2显着提高了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的比例(p<0.05)。E. coli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LPS刺激指数和ConA刺激指数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六个抗菌肽组的LPS刺激指数和ConA刺激指数均显着低于E.col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 mg/kg和8 mg/kg LFP-20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LPS刺激指数显着升高(p<0.05);2 mg/kgLFP-20组ConA刺激指数显着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coli组小鼠脾细胞的抗体生成能力没有显着变化,但2 mg/kg的三种抗菌肽和8 mg/kg的LF-2、LF-6使小鼠脾细胞的抗体生成能力显着提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 coli组细胞因子IL-1、IL-10、TNF-α和趋化因子MCP-1、MIP-1α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LF-2降低了由E.coli感染导致的MCP-1、MIP-1α、IL-10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显着增加了IFN-γ基因表达水平(p<0.05);与E. coli组相比,2 mg/kg LF-6显着降低由E. coli感染导致的MCP-1、MIP-1α、和IL-10基因表达水平;8 mg/kg LF-6显着降低了由E. coli感染导致的MCP-1、MIP-1α、IL-1、IL-10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p<0.05)。5.猪乳铁蛋白肽改良肽的重组表达研究改良抗菌肽LF-6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及改良肽LF-6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套叠PCR成功扩增目的基因EK-LF-6及TEV-LF-6,将目的基因构建至表达载体pET32a,成功构建了大肠杆菌重组菌株BL21(DE3)pLysS-pET32a-TEV-LF-6和BL21(DE3)pLysS- pET32a- EK-LF-6,经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Trx-EK- LF-6及Trx-TEV- LF-6均有明显表达;Bradford法蛋白定量、凝胶条带分析及计算获得可溶性融合蛋白Trx-TEV-LF-6及Trx-EK-LF-6的表达量分别为40.60 mg/L和42.13 mg/L;两种融合蛋白经蛋白酶切割后,目标抗菌肽LF-6的理论表达量分别为5.59 mg/L和6.13 mg/L。对两种融合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及TEV酶和EK酶切割相应融合蛋白,结果表明TEV酶的切割效率高于EK酶。对切割产物进行冷冻干燥浓缩并使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检测其活性,结果表明TEV酶切割融合蛋白的产物对E.coli K88及ATCC25922具有一定抑菌活性,且对E.coli K88的抗菌活性强于对大肠杆菌ATCC25922,该结果表明经过TEV酶切割后残留在LF-6 N端的Gly对LF-6活性的影响较小。改良抗菌肽LF-6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根据酵母偏爱密码子及LF-6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套叠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后,将其构建至诱导型分泌表达载体pPICZaA,重组质粒PICZa-LF-6转化蛋白酶缺陷型酵母菌株SMD1168构建重组菌株SMD1168-pPICZaA-LF-6,经甲醇诱导重组菌株表达目标抗菌肽LF-6;取发酵上清进行Tricine-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诱导6天后目的肽LF-6表达量达较高水平;对发酵液上清进行浓缩后,Bradford法测定LF-6的表达量为20 mg/L。琼脂糖孔穴扩散法对抑菌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表达的LF-6对E.coli K88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对LFP-20的分子改良,获得了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活性明显提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红细胞溶血率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毒性没有显着增强的改良肽LF-2和LF-6;与模板肽LFP-20相比,改良肽LF-2和LF-6对细菌具有更强的破膜作用机制,并可以通过体内抑菌作用增强小鼠抵抗E. coli K88感染能力,改善由于感染引起的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降低:改良肽LF-2和LF-6还能够通过改善小鼠胸腺指数、外周血中B细胞比例、刺激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等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控制由于E.coli感染导致的动物模型免疫指标异常变化:此外,还利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改良肽LF-6,理论表达量分别为5.59 mg/L和20mg/L,表达产物对E. coli具有明显抑菌活性。

张飞燕,古河祥,陈华灵,夏中荣,李丕鹏[8](2009)在《玳瑁和绿海龟幼体外周血细胞的观察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对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绿海龟(Chelonia myda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及其数量进行了观察、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海龟外周血都观察到7种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除了绿海龟观察到大、小2种嗜酸性粒细胞外,另外几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他爬行动物相似。白细胞分类计数表明,2种海龟白细胞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仅有少数,嗜碱性粒细胞极少,并且此类细胞在玳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为零。玳瑁红细胞数量为(346.7±68.4)×103个/μl,比绿海龟红细胞含量少,绿海龟为(403.3±170.6)×103个/μl;玳瑁白细胞及血栓细胞数分别为(7.7±1.9)×103个/μl和(9.6±2.2)×103个/μl,绿海龟分别为(7.3±2.8)×103个/μl和(7.5±3.7)×103个/μl。

张力群[9](2009)在《两种龟消化道形态结构及乌龟细胞的抗辐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形态结构的研究是动物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病害防治研究的基础。乌龟和黄喉拟水龟是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对它们主要进行了一般的生物学研究,有关组织学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较少。龟类为一种长寿的动物,前人的研究发现乌龟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性,但此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乌龟和黄喉拟水龟的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对上述两种龟的消化道进行了观察。在细胞培养的基础上,应用双向电泳测定了辐射前后乌龟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龟的消化道均由5部分组成,即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2.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龟消化道的各部分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乌龟食道前部粘膜层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有杯状细胞分布其中。固有膜中可见弥散淋巴组织。食道后部粘膜下可见腺体分布,为管状腺。黄喉拟水龟食道的结构与乌龟相似,但未见腺体分布。两种龟的胃的结构区别不大,略呈U型,分为贲门、胃体和幽门三部分。粘膜上皮细胞呈单层高柱状,核位于细胞基部。固有层厚,由腺体所填充。腺体属直行单管状腺,成群分布。根据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将腺体分为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贲门腺和幽门腺较短,胃底腺较长和较密集。胃腺细胞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体积小的细胞,胞核较小,呈心形或肾形,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嗜酸性;另一类是体积大的细胞,胞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的核仁明显,胞质嗜碱性。胃壁有较多的粘膜褶。胃的肌层发达。两种龟的小肠均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粘膜的上皮与固有膜向肠腔突起形成绒毛,在绒毛中可见中央乳糜管。绒毛上皮细胞主要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绒毛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有许多微绒毛形成的纹状缘。绒毛基部固有膜中分布有管泡状肠腺。在固有膜下可见淋巴小结。两种龟的大肠均分为结肠和直肠两部分。结肠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间可见较多的杯状细胞。直肠粘膜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大肠中无绒毛结构,粘膜皱襞浅。可见肠腺和淋巴组织。肌层较厚。3.在扫描电镜下,两种龟的消化道结构基本相似。胃中可见较多的胃小凹,有2类细胞,一类表面光滑,另一类表面具微绒毛。在小肠中,回肠的粘膜皱襞较十二指肠发达,粘膜皱襞可分为主皱襞和次皱襞,主皱襞中可见分支现象。小肠中可见很多杯状细胞和肠腺开口。大肠的粘膜皱襞较浅。可见杯状细胞分布于其中。乌龟肠粘膜细胞排列较黄喉拟水龟密集。4.乌龟细胞可以进行传代培养,其生长的关键时期为第四代,第五代开始,细胞生长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出现聚集生长,并伴随细胞转化现象的发生。5.乌龟细胞与辐射前相比,有7个蛋白点在照后12、36 h表达消失;4个蛋白点在辐照后12 h表达减弱,36 h表达消失;6个蛋白点在辐照后12、36 h表达减弱;6个蛋白点在照后12、36 h表达增强。本研究显示,乌龟细胞辐射前后的蛋白质表达发生了显着改变。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和辐射诱导的损伤及应激反应有关。

赵海鹏[10](2008)在《长江中上游几种经济鱼类的血液学研究》文中认为2006年11月至2007年8月分秋、冬、春、夏对长江中上游三种重要经济鱼类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各季节三种鱼的血液学常值并分析了季节间的变化,同时对三种鱼各季节鱼体生物学指标和血液学指标及血液学指标内部之间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另外,也比较了嘉陵江网箱养殖的中华倒刺鲃健康鱼和肌肉溃烂病鱼血液学指标间的差异。春、夏、秋和冬季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各项血液生理指标平均值列举如下。铜鱼,红细胞数量:1.51×106mm-3、2.04×106mm-3、2.01×106mm-3和2.00×106mm-3;血细胞压积:27.20%、36.35%、38.70%和30.54%;血红蛋白含量:66.89g/L、85.05g/L、79.84g/L和86.52g/L;MCV:205.59fl、179.88fl、197.22fl和144.49fl,MCH:51.97pg、41.32pg、40.61pg和44.13pg,MCHC:248.89g/L、236.13g/L、211.95g/L和292.13g/L。圆口铜鱼,红细胞数量:1.74×106mm-3、1.61×106mm-3、1.87×106mm-3和2.01×106mm-3,血细胞压积:30.74%、31.36%、34.97%和29.40%;血红蛋白含量:74.78g/L、71.21g/L、72.8g/L和82.45 g/L;MCV:177.52fl、198.16fl、188.59fl和150.21fl,MCH:43.48pg、45.02pg、39.62pg和50.42pg,MCHC:246.30g/L、229.55g/L、219.03g/L和281.97g/L。长鳍吻鮈,红细胞数量:2.08×106mm-3、1.77×106mm-3、2.21×106mm-3和2.41×106mm-3,血细胞压积:36.12%、29.81%、40.59%和33.36%,MCV:175.62fl、171.89fl、186.88f1和140.01fl,MCH:46.97pg、45.56pg、44.49pg和34.68pg,MCHC:264.65g/L、270.84g/L、240.74g/L和248.42g/L;血红蛋白含量:95.32g/L、79.17g/L、97.03g/L和82.73g/L。相对于两种铜鱼,长鳍吻鮈的RBC和Hb较高,这和野外调查发现长鳍吻鮈相对两种铜鱼而言活动性强相一致。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红细胞数量春夏较低而秋冬较高,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高值均在秋季,结合他人成果分析可见随季节而来的水温变化并不是影响鱼类血液生理指标的决定性的因素。结合已有的关于性别、生态类型、运动性或食性和鱼类血液生理指标关系的观点分析讨论并提出了质疑和自己的观点,认为不同种类鱼类雌雄血液生理指标的差异其和性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在情况不一致;RBC,HCT和Hb并不是线性相关:一定范围内鱼类生境、习性、运动性或食性等和血液生理指标存在关联,但随着范围扩大,生境、习性、运动性或食性迥异的鱼类会在血液生理指标方面表现出趋同;用鱼类RBC、MCV和HCT等血液指标衡量物种进化高低是不准确的。春、夏、秋和冬季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平均值列举如下。铜鱼,血糖浓度:10.07mmol/L、8.74mmol/L、15.21mmol/L和24.16mmol/L;总蛋:33.58g/L、24.37g/L、31.54g/L和23.99g/L;白蛋白:17.52g/L、17.41g/L、16.16g/L和11.63g/L;球蛋白:15.77g/L、6.93g/L、15.38g/L和12.36g/L;甘油三酯:6.24mmol/L、4.27mmol/L、3.96mmol/L和1.57mmol/L;胆固醇:10.10mmol/L、8.57mmol/L、7.74mmol/L和6.81mmol/L;谷丙转氨酶:408.42u/L、549.73u/L、321.14u/L和136.82u/L;谷草转氨酶:708.86u/L、554.75u/L、597.61u/L和463.10u/L;碱性磷酸酶:441.43u/L、996.66u/L、238.76u/L和163.12u/L。圆口铜鱼,血糖浓度:9.65mmol/L、2.69mmol/L、9.26mmol/L和8.61mmol/L;总蛋白:34.87g/L、34.16g/L、34.48g/L和23.85g/L;白蛋白:20.56g/L、19.96g/L、17.51g/L和11.11g/L;球蛋白:13.52g/L、14.1g/L、16.97g/L和12.74g/L;甘油三酯:2.50mmol/L、1.49mmol/L、1.15mmol/L和0.82mmol/L;胆固醇:6.86mmol/L、10.30mmol/L、9.46mmol/L和9.22mmol/L;谷丙转氨酶:574.13u/L、450.16u/L、260.63u/L和81.54u/L;谷草转氨酶:701.53u/L、653.08u/L、496.88u/L和414.16u/L;碱性磷酸酶:586.07u/L、347.09u/L、306.54u/L和106.91u/L。长鳍吻鮈,血糖浓度:16.97mmol/L、5.24mmol/L、5.97mmol/L和32.57mmol/L;总蛋白:38.76g/L、33.10g/L、41.85g/L和27.45g/L;白蛋白浓度:23.97g/L、24.76g/L、16.37g/L和10.78g/L;球蛋白:14.79g/L、8.35g/L、25.47g/L和16.67g/L;甘油三酯:2.29mmol/L、2.50mmol/L、3.02mmol/L和1.71mmol/L;胆固醇:9.69mmol/L、10.04mmol/L、7.92mmol/L和4.47mmol/L;谷丙转氨酶:139.91u/L、205.59u/L、39.76u/L和22.65u/L;谷草转氨酶:2137.66u/L、1802.61u/L、585.28u/L和411.84u/L;碱性磷酸酶:246.78u/L、352.59u/L、227.38u/L和97.87u/L。多数情况下,长鳍吻鮈的血清蛋白含量高于两种铜鱼,两种铜鱼中圆口铜鱼的蛋白含量在数值上多低于铜鱼,这和实际驯养工作中发现的长鳍吻鮈的生存能力较两种铜鱼的强,且圆口铜鱼对疾病抵抗力最弱也易死亡的情况相符合。对比发现多数血液指标存在季节差异,夏季总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较高而血糖含量较低,冬季总蛋白和甘油三酯较低而血糖含量较高,提示三种鱼夏季主要能源物质是蛋白质及脂肪而不是碳水化合物,而冬季动用的能源物质以糖类为主。结合前人观点,分析认为不能孤立地用血糖含量来衡量鱼体生长状况;三种鱼血清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应和饵料丰寡变化有关;三种鱼夏季甘油三酯浓度并未降至最低的原因是其尚未性成熟,能量物质未因繁殖而被大量消耗;体脂高的鱼并不一定血脂也高。各个季节血清酶指标的离散范围较大外,四季之间各血清酶的变化也很大,结合他人成果,认为鱼类血清酶变化范围广泛。鱼类血液指标存在着广泛的相似或相异,难以体现种属特异性。三种鱼体长与RBC及Hb,RBC和Hb、RBC和HCT之间并不总是呈正相关,但HCT和Hb总呈正相关,多数季节的MCV和MCH显着正相关,意味着对于同一种鱼类,其红细胞体积越大(小)则该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越高(高)。三种鱼除冬季的铜鱼外CHOL和TP在四季均呈显着正相关,提示三种鱼的CHOL和TP的关系是密切和稳定的。结合已研究成果发现,不同鱼类以及同一种鱼在不同季节,鱼体生物学指标和血液学指标间、血液学指标间相关性有所差异,对同一种鱼做此类相关分析,应考虑季节间的差异。嘉陵江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鲤健康鱼和肌肉溃烂病病鱼的多项血液学指标存在差异。病鱼外周血中红细胞数目显着减少,白细胞数目极显着增加,红细胞有变小趋势,表明肌肉溃烂对中华倒刺鲃红细胞有一定破坏作用;相对于健康鱼,病鱼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表明在病理情况下,鱼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所增强。相对于健康鱼,病鱼的血清生化指标也有明显变化:(1)TP、GLB、ALB和CHOL极显着降低;(2)ALT和AST显着升高而AKP显着降低;(3)CL极显着升高;(4)GLU、TG、UREA和CREA虽未见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但两组间有较大差别。整体而言,中华倒刺鲍感染致病菌后,引起肌肉、肝、肾等多种重要组织器官病变,使鱼体多种正常生理功能失调,严重者导致死亡,而病变会在血液指标中得以体现。

二、三种爬行动物外周血无粒白细胞的电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爬行动物外周血无粒白细胞的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不育患者的病因分析和临床诊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观察指标
    1.1.3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精子光镜和TEM结果
    1.2.2 染色体检测
    1.2.3 肺功能检查
    1.2.4 影像学检查
    1.2.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1.2.6 支气纤毛TEM检查结果
    1.2.7 基因检测
    1.2.8 CatSper1 表达情况
    1.2.9 ICSI治疗结局
1.3 讨论
    1.3.1 精子超微结构概述
    1.3.2 新发CCDC40 突变家系的临床表现和异质性
    1.3.3 先证者(Ⅲ-5)原发性不育症的治疗
    1.3.4 早期诊断PCD有利于后代健康
1.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1 PCD致病基因、基因定位、TEM 超微结构及IF改变
附录2 高通量测序基因芯片相关数据
附录3 PCD的主要临床表现
综述 CatSper蛋白对精子超活化运动和男性不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牛蛙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
    2.1血细胞形态特征
    2.2各类细胞大小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3讨论

(3)大鲵虹彩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免疫应答机理与保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海海洋大学 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鲵简介
        1.1 大鲵的分类
        1.2 中国大鲵的生物学特性
        1.3 中国大鲵的价值
        1.4 中国大鲵的资源现状
        1.5 中国大鲵的养殖现状
    2. 大鲵虹彩病毒病研究进展
        2.1 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研究
        2.2 大鲵虹彩病毒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3 虹彩病毒的诊断与检测技术
        2.3.1 电镜技术
        2.3.2 细胞培养技术
        2.3.3 免疫学技术
        2.3.4 分子生物学检测
        2.3.5 大鲵虹彩病毒病主要防治措施
    3. 两栖类免疫系统的研究
        3.1 两栖类非特异性免疫
        3.1.1 皮肤分泌物
        3.1.2 溶菌酶
        3.1.3 吞噬细胞
        3.2 两栖类特异性免疫
    4.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4.1 免疫途径
        4.1.1 注射免疫
        4.1.2 口服免疫
        4.1.3 浸泡免疫
        4.2 免疫剂量
        4.3 免疫佐剂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大鲵虹彩病毒(GSIV)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最适免疫剂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病毒、细胞系与菌株
        1.1.3 实验试剂
        1.1.4 实验器皿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制备
        1.2.2 疫苗的无菌检验与安全性检测
        1.2.3 疫苗有效免疫剂量的测定
        1.2.4 注射免疫与采血
        1.2.5 中和抗体效价测定
        1.3 攻毒试验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疫苗的无菌检验与安全性检验
        2.2 中和抗体检测
        2.3 相对免疫保护率
    3. 讨论
第三章 GSIV 灭活疫苗免疫大鲵后相关免疫指标变化与保护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1.1.2 病毒、细胞系及菌株
        1.1.3 试验试剂
        1.1.4 试验器皿
        1.1.5 试验仪器与设备
        1.1.6 引物设计
        1.2 实验方法
        1.2.1 GSIV 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制备
        1.2.2 吞噬原的制备
        1.2.3 注射免疫
        1.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1.2.5 免疫指标的检测
        1.2.6 Real-time PCR 检测样品中 TLR9 和 MyD88 基因表达量
        1.3 攻毒试验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血细胞计数
        2.2 白细胞分类计数
        2.3 吞噬细胞吞噬活性
        2.3.1 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2.3.2 红细胞的吞噬活性
        2.4 中和抗体效价
        2.5 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2.6 相对免疫保护率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佐剂对 GSIV 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增效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试验鱼及饲养条件
        1.1.2 病毒及细胞系
        1.1.3 试验试剂
        1.1.4 试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制备
        1.2.2 氢氧化铝佐剂的制备及其对病毒的吸附效果检测
        1.2.3 灭活疫苗的佐剂吸附
        1.2.4 疫苗的安全性试验
        1.2.5 注射免疫
        1.2.6 血清采集与处理
        1.2.7 中和抗体效价检测
        1.3 攻毒试验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疫苗的安全性试验
        2.2 中和抗体效价检测
        2.3 相对免疫保护率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4)血液学指标在大鲵虹彩病毒病诊断与免疫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按字母顺序排列)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鲵简介
        1.1.1 大鲵的分类和形态
        1.1.2 生物学特征
        1.1.3 经济意义和保护现状
    1.2 两栖类虹彩病毒病的研究概况
        1.2.1 病原学研究
        1.2.2 流行病学及危害
    1.3 血液指标研究
        1.3.1 血液生理指标
        1.3.2 血液生化指标
    1.4 两栖类免疫系统
        1.4.1 免疫系统概述
        1.4.2 两栖类的免疫系统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鲵血液的有形成分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各有形成分的形态
        2.2.2 各有形成分的大小
    2.3 讨论
        2.3.1 红细胞
        2.3.2 粒细胞
        2.3.3 单核细胞
        2.3.4 淋巴细胞
        2.3.5 血栓细胞
    2.4 小结
第三章 患虹彩病毒病大鲵和健康大鲵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剂与器皿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患虹彩病毒病大鲵症状
        3.2.2 患虹彩病毒病大鲵与健康大鲵生理指标的比较
        3.2.3 患虹彩病毒病大鲵与健康大鲵生化指标的比较
        3.2.4 患虹彩病毒病大鲵与健康大鲵血清酶指标的比较
    3.3 讨论
        3.3.1 虹彩病毒病对大鲵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3.3.2 虹彩病毒病对大鲵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3.3 虹彩病毒病对大鲵血液血清酶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大鲵对GSIV灭活疫苗免疫应答中血液学指标变化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与器皿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安全性实验
        4.2.2 血细胞计数
        4.2.3 白细胞分类计数
        4.2.4 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4.2.5 血清抗体效价
        4.2.6 相对免疫保护力
    4.3 讨论
        4.3.1 疫苗诱导后大鲵免疫力的发展过程
        4.3.2 非特异性免疫
        4.3.3 特异性免疫
        4.3.4 免疫效应期、免疫高峰期
        4.3.5 血液指标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小鼠B淋巴细胞吞噬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一、吞噬
        (一)吞噬的定义及作用
        (二)吞噬细胞
        (三)吞噬受体与吞噬突触
    二、B 细胞与吞噬
        (一)特殊状态下的 B 细胞吞噬能力
        (二)早期脊椎 B 细胞吞噬能力
        (三)对哺乳动物 B 细胞吞噬能力的相关探索
    三、B-1 细胞
        (一)B-1 细胞——独特的 B 细胞亚群
        (二)B-1a 细胞与 B-1b 细胞
        (三)B-1 细胞迁徙功能及与适应性免疫的联系
        (四)B-1 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同源性
    四、预实验显示小鼠腹腔 B 细胞可能具有吞噬能力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设备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试剂配制
    1.4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2.2 细菌培养、计数、灭活及荧光标记
    2.3 腹腔感染(在体吞噬)
    2.4 细胞悬液取材
    2.5 免疫磁珠法
    2.6 体外共孵育(体外吞噬)
    2.7 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样本制备)
    2.8 细胞活性/凋亡检测
    2.9 组织取材及样品准备
    2.10 组织免疫荧光(荧光显微镜标本制备)
    2.11 细胞悬液透射电镜样本制备
    2.12 溶酶体染色
    2.13 杀菌实验
    2.14 受体分析
    2.15 迁徙实验
    2.16 T 细胞增殖实验
    2.1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腹腔及脾脏 B 细胞吞噬金黄葡萄球菌:
    3.2 腹腔及脾脏 B 细胞吞噬大肠杆菌及聚丙烯荧光微球
    3.3 吞噬性 B 细胞有正常的吞噬溶酶体形成
    3.4 吞噬性 B 细胞有正常的杀菌能力
    3.5 吞噬性 B 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及表型分析
    3.6 抗原数量、孵育时间对 B 细胞吞噬率的影响
    3.7 肌动蛋白抑制剂可抑制 B 细胞吞噬率
    3.8 B 细胞吞噬功能的受体机制研究(BCR 可作为 B 细胞吞噬受体)
    3.9 吞噬性 B 细胞迁徙功能研究
    3.10 吞噬性 B 细胞抗原提呈能力分析
    3.11 磁珠分选效率及细胞凋亡检测
4 讨论
    4.1 B 细胞吞噬现象进一步提示了 B 细胞与专职吞噬细胞的演化关系
    4.2 吞噬性 B 细胞表型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及可能原因分析
    4.3 人类 B 细胞存在吞噬能力可能性分析
    4.4 B 细胞吞噬现象为 B 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处理和呈递机制提供了重要补充
    4.5 BCR 作为吞噬受体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
    4.6 吞噬性 B 细胞迁徙活性的相关机制及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华鳖部分免疫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华鳖概述
        1.1 中华鳖生物学特性
        1.2 我国中华鳖养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爬行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
        2.1 爬行动物的淋巴组织
        2.2 爬行动物的天然免疫反应
        2.3 发热对爬行动物的免疫学意义
        2.4 爬行动物的获得性免疫
    3. TLRs分子及其信号转导和免疫激活
        3.1 Toll样受体
        3.2 TLRs结构及其配体
        3.3 TLRs分子信号传导
        3.4 TLRs与获得性免疫
    4. 热休克蛋白70与免疫调节
        4.1 热休克蛋白的发现及分类
        4.2 热休克蛋白70的结构
        4.3 热休克蛋白的转录调控
        4.4 热休克蛋白70的免疫调节功能
        4.5 热休克蛋白在变温动物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中华鳖tMyD88全长cDNA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差异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华鳖处理和样品收集
        1.2 总RNA抽提
        1.3 tMyD88部分序列克隆
        1.4 tMyD88的3’RACE
        1.5 tMyD88的5’RACE
        1.6 tMyD88 ORF的Nested PCR扩增
        1.7 tMyD88序列分析
        1.8 tMyD88功能分析
        1.9 荧光定量PCR检测tMyD88 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1.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tMyD88部分序列克隆及其同源性和相似性分析
        2.2 tMyD88全长cDNA克隆
        2.3 tMyD88的序列分析
        2.4 tMyD88的生物学功能
        2.5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中华鳖后组织tMyD88mRNA表达差异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华鳖热休克蛋白基因tHsc70、tGRP78和tHsp72鉴定及热应激对其表达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华鳖处理和样品收集
        1.2 总RNA抽提
        1.3 tHsc70、tGRP78和tHsp72基因克隆
        1.4 tHsc70、tGRP78和tHsp72序列分析
        1.5 tHsc70和tHsp72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纯化和免疫反应性分析
        1.6 组织蛋白提取及蛋白浓度测定
        1.7 中华鳖组织中tHsc70、tGRP78蛋白表达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1.8 中华鳖组织中tHsc70、tGRP78和tHsp72 mRNA表达差异分析
        1.11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tHsc70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2.2 tGRP78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2.3 tHsp72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2.4 tHsc70、tGRP78和tHsp72分子进化分析
        2.5 热激后中华鳖组织中tHsc70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2.6 热激后中华鳖组织中tGRP78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2.7 热激后中华鳖组织中tHsp72 mRNA表达差异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对中华鳖Toll样受体及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华鳖处理和样品收集
        1.2 总RNA抽提
        1.3 中华鳖tlr2、tlr3、tlr4和il-1β部分序列克隆
        1.4 中华鳖tlr2、tlr3、tlr4和il-1β序列分析
        1.5 中华鳖tlr2、tlr3、tlr4和il-1βmRNA荧光定量PCR分析
        1.6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刺激对中华鳖Toll样受体激活及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华鳖tlr2、tlr3、tlr4和il-1β部分序列克隆
        2.2 中华鳖tlr2、tlr3和tlr4部分cDNA及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相应分子序列相似性分析
        2.3 中华鳖tlr2、tlr3和tlr4分子进化分析
        2.4 中华鳖il-1β部分序列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2.5 中华鳖il-1β分子进化分析
        2.6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刺激对中华鳖Toll样受体、il-1β和tMyD88mRNA表达的影响
        2.8 不同浓度Poly(I:C)刺激对中华鳖热休克蛋白70分子mRNA表达的影响
        2.9 热激结合Poly(I:C)刺激对中华鳖外周血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展望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猪乳铁蛋白肽的分子改良及改良肽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和重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 抗菌肽研究概述
        1.1 抗菌肽的种类与结构特点概述
        1.2 乳铁蛋白肽的种类及结构特征
    2 抗菌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2.1 抗菌肽生物学功能概述
        2.2 乳铁蛋白肽及其生物学功能
    3 抗菌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1 细胞膜作用机制
        3.2 细胞内作用机制
    4 抗菌肽的分子改良
        4.1 抗菌肽人工改良的分子设计策略
        4.2 抗菌肽分子设计原则
        4.3 分子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猪乳铁蛋白肽的分子改良及改良肽的筛选
    1 猪乳铁蛋白肽的分子改良
        1.1 LFP-20的理化性质分析
        1.2 LFP-20的结构预测
        1.3 LFP-20的疏水性分析
        1.4 LFP-20改良肽的设计
        1.5 讨论与小结
    2 猪乳铁蛋白肽改良肽的筛选
        2.1 LFP-20及改良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
        2.2 LFP-20及改良肽的时间动态杀菌曲线
        2.3 LFP-20及改良肽对红细胞的溶血率
        2.4 LFP-20及改良肽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影响
        2.5 LFP-20及改良肽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毒性
        2.6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的膜作用机制研究
    1 电镜观察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细菌细胞膜形态的影响
        1.1 扫描电镜观察LFP-20及改良肽对E.coli和S.aureus细胞膜形态的影响
        1.2 透射电镜观察LFP-20及改良肽对E.coli和S.aureus细胞膜形态的影响
        1.3 讨论与小结
    2 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细菌细胞膜的去极化作用分析
        2.1 LFP-20及改良肽对E.coli细胞膜的去极化作用
        2.2 LFP-20及改良肽对S.aureus细胞膜的去极化作用
        2.3 讨论与小结
    3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细菌细胞内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3.1 Polymyxin B对E.coli细胞外膜渗透性影响的实时荧光检测
        3.2 LFP-20及改良肽对E.coli细胞外膜渗透性影响的实时荧光检测
        3.3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细菌细胞内膜渗透性的影响
        3.4 讨论与小结
    4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与大肠杆菌LPS结合能力分析
        4.1 DPX与LPS结合达到饱和所需DPX量的测定
        4.2 LFP-20及改良肽竞争性结合LPS能力的实时荧光检测
        4.3 LFP-20及改良肽对DPX与LPS结合抑制率的计算
        4.4 讨论与小结
    5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渗透脂质体膜能力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
        5.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小鼠感染大肠杆菌保护作用的研究
    1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小鼠半数致死量
        1.1 LFP-20及改良肽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预试实验
        1.2 LFP-20及改良肽对小鼠的LD50检测
        1.3 讨论与小结
    2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小鼠腿肌感染大肠杆菌的保护作用
        2.1 小鼠腿肌感染大肠杆菌模型的建立
        2.2 LFP-20及改良肽抑制小鼠抵抗感染大肠杆菌能力的检测
        2.3 讨论与小结
    3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小鼠腹腔感染大肠杆菌的保护作用
        3.1 E.coli K88染菌小鼠模型的建立
        3.2 LFP-20及改良肽对小鼠感染大肠杆菌保护作用的试验设计
        3.3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腹腔液中大肠杆菌数的影响
        3.4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肝脏大肠杆菌数的影响
        3.5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大肠杆菌数的影响
        3.6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影响
        3.7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粪便中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的影响
        3.8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1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健康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1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健康小鼠免疫功能影响试验设计
        1.2 LFP-20及改良肽对小鼠生长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1.3 LFP-20及改良肽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1.4 LFP-20及改良肽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1.5 LFP-20及改良肽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1.6 LFP-20及改良肽对小鼠肠道sIgA水平的影响
        1.7 讨论与小结
    2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2.1 猪乳铁蛋白肽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免疫功能影响试验设计
        2.2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生长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3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2.4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2.5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肠道sIgA水平的影响
        2.6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能力的影响
        2.7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
        2.8 LFP-20及改良肽对染菌小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9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猪乳铁蛋白肽改良肽的重组表达研究
    1 改良肽LF-6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重组表达研究
        1.1 LF-6基因的合成
        1.2 LF-6重组质粒的构建
        1.3 LF-6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1.4 融合蛋白的切割及目的肽LF-6的活性检测
        1.5 讨论与小结
    2 改良肽LF-6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的重组表达研究
        2.1 重组质粒PICZαA-LF-6的构建
        2.2 重组酵母菌株的构建
        2.3 重组菌株的诱导表达
        2.4 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
        2.5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小结、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 小结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第8章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8)玳瑁和绿海龟幼体外周血细胞的观察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 果
    2.1 血细胞形态观察与比较
        2.1.1 红细胞 (erythrocyte)
        2.1.2 白细胞
        2.1.3 血栓细胞 (thrombocyte)
    2.2 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分类计数
3 讨 论
    3.1 红细胞
    3.2 白细胞

(9)两种龟消化道形态结构及乌龟细胞的抗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龟鳖类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研究
        1.1 解剖学研究
        1.2 组织学研究
        1.3 扫描电镜研究
    2.细胞培养的概况
        2.1 细胞培养的进展
        2.2 细胞培养的要素
        2.3 细胞培养的几种常见方法
        2.4 细胞培养技术的相关应用
    3.辐射对生物机体造成的影响
        3.1 辐射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3.2 辐射对细胞的影响
        3.3 辐射对DNA的影响
        3.4 辐射对蛋白质和酶的影响
    4.双向电泳检测蛋白质组变化
        4.1 双向电泳的技术原理
        3.2 双向电泳的优点及应用
    5.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性
第二章 乌龟与黄喉拟水龟消化道的组织学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结果
        2.1 乌龟
        2.2 黄喉拟水龟
    3 讨论
第三章 乌龟与黄喉拟水龟消化道的扫描电镜观察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2.结果
        2.1 黄喉拟水龟消化道的扫描电镜观察
        2.2 乌龟消化道的扫描电镜观察
    3 讨论
第四章 乌龟细胞的传代培养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实验结果
        2.1 细胞的复苏
        2.2 乌龟细胞(TBSCs)的传代培养
    3 讨论
第五章 双向电泳测定辐射前后乌龟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材料
        1.2 实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长江中上游几种经济鱼类的血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血细胞指标研究
        1.1.1 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
        1.1.2 白细胞分类及分类计数:
        1.1.3 不同因子对红细胞参数的影响
    1.2 血液生化指标
        1.2.1 鱼类血液中的无机成分
        1.2.2 鱼类血液中的有机成分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三种长江经济鱼类的血液学指标研究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用以对比的鱼类
    2.3 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液学研究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
        2.4.1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血液学数据分析
        2.4.2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液学数据分析
第三章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血液有形成分
    3.1 各有形成分描述
        3.1.1 红细胞
        3.1.2 嗜中性粒细胞
        3.1.3 单核细胞
        3.1.4 淋巴细胞
        3.1.6 白细胞分类计数
    3.2.讨论
        3.2.1 成熟红细胞和成红细胞
        3.2.2 进化地位与红细胞大小及核的存在
        3.2.3 红细胞与白细胞的体积
        3.2.4 粒细胞
        3.2.5 单核细胞
        3.2.6 淋巴细胞
        3.2.7 血栓细胞
        3.2.8 白细胞分类计数
第四章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血液生理指标
    4.1 结果
        4.1.1 铜鱼血液生理指标的季节变化
        4.1.2 圆口铜鱼血液生理指标的季节变化
        4.1.3 长鳍吻鮈血液生理指标的季节变化
    4.2 讨论
        4.2.1 性别与血液生理指标
        4.2.2 季节、水温变化与血液生理指标
        4.2.3 红细胞数量、血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关系
        4.2.4 活动性及食性与血液生理指标
        4.2.5 各季三种鱼血液生理指标比较
        4.2.6 RBC、HCT和MCV与进化地位
        4.2.7 关于实验方法
第五章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血液的生化指标
    5.1 结果
        5.1.1 铜鱼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能量物质的季节变化
        5.1.2 圆口铜鱼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能量物质的季节变化
        5.1.3 长鳍吻鮈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能量物质的季节变化
        5.1.4 三种鱼同一季节的各指标相互比较
    5.2 讨论
        5.2.1 血糖
        5.2.2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5.2.3 血清蛋白
        5.2.4 血清酶类
        5.2.5 肝脏指数及肥满度和血液生化指标
        5.2.6 血液指标与种属特性
第六章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鱼体及血液学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6.1 结果
        6.1.1 三种鱼常规生物学指标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6.1.2 三种鱼血液生理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6.1.3 三种鱼血液生化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6.2 讨论
第七章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液学变化
    7.1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细胞数量及血式
    7.2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细胞形态
        7.2.1 红细胞形态
        7.2.2 白细胞形态
    7.3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清生化指标变化
    7.4 讨论
        7.4.1 患肌肉溃烂病对中华倒刺鱼巴血液生理指标及细胞形态的影响
        7.4.2 患肌肉溃烂病对中华倒刺鲃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八章 总结
    8.1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血液有形成分
    8.2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血液生理指标
    8.3 铜鱼、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血液生化指标
    8.4 相关性分析
    8.5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的血液学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的学术概况

四、三种爬行动物外周血无粒白细胞的电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不育患者的病因分析和临床诊治研究[D]. 杨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牛蛙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J]. 龚小玲,王米雪,汪德海,鲍宝龙. 动物学杂志, 2015(04)
  • [3]大鲵虹彩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免疫应答机理与保护效果研究[D]. 刘文枝. 上海海洋大学, 2014(03)
  • [4]血液学指标在大鲵虹彩病毒病诊断与免疫评估中的应用[D]. 王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5]小鼠B淋巴细胞吞噬功能研究[D]. 高继鑫.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1)
  • [6]中华鳖部分免疫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D]. 李肖梁. 浙江大学, 2012(08)
  • [7]猪乳铁蛋白肽的分子改良及改良肽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和重组表达研究[D]. 韩菲菲. 浙江大学, 2011(07)
  • [8]玳瑁和绿海龟幼体外周血细胞的观察与比较[J]. 张飞燕,古河祥,陈华灵,夏中荣,李丕鹏. 动物学杂志, 2009(06)
  • [9]两种龟消化道形态结构及乌龟细胞的抗辐射研究[D]. 张力群. 暨南大学, 2009(09)
  • [10]长江中上游几种经济鱼类的血液学研究[D]. 赵海鹏. 西南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三种爬行动物外周血粒细胞缺乏症的电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