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票据过失原则法律适用的思考

关于票据过失原则法律适用的思考

一、对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适用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魏晗羽[1](2020)在《我国票据法修改热点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票据法是调整票据行为、票据关系的规范,是票据实务规则与习惯的法律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票据市场日益活跃,票据纠纷趋于复杂多样化,我国票据法律制度的滞后性逐渐凸显,确有修改必要。文章首先提出票据法的修改应当以维护票据流通、保障交易安全为原则,并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概念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票据无因性原则、空白票据及背书伪造风险承担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在剖析我国票据立法在这三方面的突出问题后,有针对性地考察日内瓦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相关立法,寻找其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完善建议:在票据无因性原则方面,建议票据法应当在总则中旗帜鲜明的确立票据相对无因性原则,并设计了具体的条文表达,同时对法律、行政规章、司法解释中与票据无因性原则冲突之处以及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适用情形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在空白票据方面,文章建议应当吸收两大法系的成熟经验,扩大我国空白票据的种类与可补记事项范围,明确空白票据的效力,区分补记行为不符合约定的不同后果,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空白票据便捷交易、活跃市场的功能;在背书伪造的风险承担方面,文章提出应删除《票据法》第32条第1款以消除现行法中持票人风险承担规则的混乱,明确付款人的形式审查义务以消除当前立法的矛盾,正视被伪造人在背书伪造中的可归责情形及其责任承担等。

刘伟东[2](2019)在《票据抗辩限制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票据抗辩限制制度是为保证特定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不受阻碍,从而促进票据流通以及保障交易安全而设立,当票据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因票据的实现产生纠纷时便会启动该制度。本文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从理论到立法及实践中逐一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票据抗辩限制的基础内容。概念是对事物最简单的描述,因此,首先便是对票据抗辩-票据抗辩限制-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逐一进行定义解释;然后通过区分票据债权与民法债权的价值取向不同,从而阐述票据抗辩限制的作用;其次,又探讨了票据抗辩限制的理论基础,即无因性原则;最后,又介绍了两大票据法系下的积极限制主义和消极限制主义,并对两种立法例方式进行了简单评价。第二部分讨论了我国票据抗辩限制立法现状,首先,介绍了现行立法规定,如《票据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并对其规定进行简要评析。然后,又分析了我国立法中存在的缺陷,如注重基础关系,司法解释与《票据法》冲突,票据抗辩限制例外的规定较少等,探讨其中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内容为司法实证考察,本节主要通过分析票据基础关系、票据对价的相关规定在实务中的影响,并以不同法院的裁判结果为导向,以此探讨司法现状及引发的思考,如界定对价形式、相应对价范围的重要性。第四部分主要是完善我国票据抗辩限制的立法建议。由于《票据法》第10条部分条款存在争议,导致我国票据抗辩限制适用范围在实务出现分歧。笔者认为,笔者建议删除第10条关于引发“有因性”争议的内容。这样,既弘扬了诚实信用,又坚定了无因性原则。其次,要对票据抗辩限制规定进行完善。最后,笔者建议增加票据抗辩限制例外性规定。如明确但书条款中的“明知”定义,补充无对价抗辩的类型。票据抗辩限制制度是票据制度及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票据抗辩限制的规定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深入分析该制度并在立法中予以明确,才能更好把握票据法中焦点问题——票据权利实现情形的适用,保证票据功能的有效发挥。

郑银[3](2014)在《票据无因性法律条款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大法官吉普森将票据生动地比作"轻装上阵的信使"。票据无因性是现代票据研究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票据流通性的灵魂之所在。从票据无因性的内在含义、立法的缘由、相对性讨论等方面入手,结合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态度,分析了立法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杜菲菲[4](2013)在《票据相对无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票据是最早产生、最典型的有价证券,它在加快商品交换速度、加强商业信用、加速资金周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各种交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票据通过票据无因性赋予的超强流通性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迫切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票据无因性对票据的自由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世界各国都相继承认票据的无因性,将其作为票据法的一项根本原则贯彻到自己的票据制度中,并在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票据无因性已成为现代票据制度的基础。然而在我国,不仅在票据无因性的理论研究方面还存有争议,而且在票据无因性制度规范方面也不甚明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对票据无因性的理论研究不够,导致认识存有差异,而这种认识的差异使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建构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期,很多制度层面的改革还不够彻底,仍趋于保守,造成了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模棱两可、自相矛盾。票据无因性制度的不完善给票据的自由流通带来极大障碍,限制了票据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在我国目前这种情况下,对于票据无因性制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票据无因性概念的重新阐释、对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基础和制度基本内容的分析,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票据无因性的认识,重构了票据无因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为票据无因性制度的研究夯实了基础。通过考察国外票据无因性的立法,进行制度比较分析,使视野更加开阔,为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重构票据无因性理论、考察国外票据无因性立法、分析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个人建议。

李青[5](2012)在《票据权利的司法救济 ——票据诉讼: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何种票据权利(票据上权利或票据法上权利),在权利人实现权利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障碍、发生争议、形成纠纷;而票据诉讼是票据纠纷解决的公力救济方式,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救济方式;其为当事人提供了可预见性的程序规则,具有强制性、终极性等特征。票据权利是贯穿整个票据法制度的主线,而票据权利获得救济的重要性和票据权利是等同的。因此,有必要针对票据诉讼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共分七章。除第一章绪论外,其余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界定了票据权利与票据诉讼。票据诉讼是票据权利的司法救济方式,是由于票据权利受到侵犯或行使受到阻碍,而由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公权力而实施的救济,以维护票据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提起票据诉讼以拥有合法的票据权利为基础,因此,作者在第二章首先对票据权利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票据权利划分为票据上权利和票据法上权利两种权利类型。基于此两种票据权利类型,形成了相对应的票据上权利纠纷与票据法上权利纠纷,进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票据诉讼类型体系:票据权利诉讼、票据权利恢复诉讼、票据法上非票据权利诉讼。第三章论述了票据诉讼适用的制度与原则。在专门的票据法之外,票据诉讼规则作为票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票据法不可缺少的必要补充,也有学者将属于这一意义上的票据法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票据法。我国票据立法除了具有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性目的外,还拥有票据法所特有的、需要由票据法并且只能由票据法加以实现的特殊性要求,也就是票据立法的自身价值性目的。就一般而言,票据立法的自身价值性目的,主要在于使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金钱债权,尽可能地实现顺畅流通、确实得到清算。而基于这一票据立法的目的,决定了票据诉讼应当普遍遵循的基本制度与原则,包括票据无因性制度、票据抗辩权制度、票据丧失的补救制度、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以及交易相对方保护优先原则、票据记载的形式真实判定优先原则、票据上权利救济的形式公平优先原则、效率价值优先原则。通过上述制度与原则在票据诉讼中的广泛合理适用,使票据法促进票据流通、保护交易安全的立法宗旨得以贯彻实现,也使票据权利的司法救济更加细致而周全。第四章论述并分析了因票据上权利救济而提起的票据诉讼。本章通过具体案例,对因票据上权利救济而提起的票据诉讼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阐述了票据权利诉讼中的付款请求权诉讼、追索权诉讼,以及票据权利恢复诉讼中的公示催告程序和普通诉讼程序。体现了票据权利诉讼和票据权利恢复诉讼虽然主体行使权利方式和寻求司法救济的途径不同,但两者都是以行使票据上权利为目的,进而引起的票据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而提起的票据诉讼。只不过,票据权利诉讼是基于票据主张权利时,引起的票据权利义务纠纷而提起的诉讼,而票据权利恢复诉讼是基于恢复对票据权利行使的目的主张权利时,引起的票据权利义务纠纷而提起的诉讼。第五章论述并分析了因票据法上权利救济而提起的票据诉讼。本章将因票据法上权利救济而提起的票据诉讼划分为五种类型,即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诉讼、票据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票据交付请求权诉讼、票据返还请求权诉讼、汇票回单签发请求权诉讼,并对每一种诉讼类型都进行了实务判例分析。验证了票据法上权利虽然也因票据而发生,但并不表现在票据上,不需凭借票据行使其权利;通过提起票据法上的非票据权利诉讼,可以使票据权利人能够顺利地实现其票据权利,保证票据债务人因其他票据关系人的过失而遭受的损失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最终使持票人在其票据权利依票据法律程序无法实现时,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救济。第六章特别阐述了涉外票据诉讼管辖权。票据作为一种金钱支付工具,不仅限于一国之内流通,跨国间的涉外票据流通亦非常频繁,各国票据规则的差异导致涉外票据纠纷经常发生。本章在对涉外票据和涉外票据诉讼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涉外票据诉讼管辖权冲突的形成原因和协调解决的相关规则,并通过具体的涉外票据诉讼案例验证了涉外票据诉讼管辖权的确定原则。凸显了协调各国涉外票据司法管辖冲突,选择相同的票据法律适用规则,对于维护国际间票据流通的交易安全,促进贸易国际化,具有现实意义。第七章是针对现有票据诉讼制度的修正与完善。本章在对上开票据诉讼制度的基本原理与权利救济的基本类型进行论述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票据诉讼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上的缺陷与不足。明晰了票据无因性原则在构建票据诉讼制度上,所表现出的实体法上的基础作用;突出了程序法上的票据抗辩所赋予的抗辩人单纯程序法意义上的抗辩的权利,彰显着程序法上的抗辩在司法实践中对利害关系人强制保护的积极作用;对公示催告程序和普通诉讼程序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使得票据权利人获得了更充分的司法救济和保护。综观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以票据权利的司法救济为题点来进行票据诉讼制度的研究尚付阙如。票据法上的所有制度设计都在宣示着票据权利,本文尝试完善和补充的票据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配置,将对我国票据诉讼案件的审判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此亦为本文的创新之处。

李杨[6](2012)在《票据无因性立法与实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票据的无因性是票据的灵魂,是票据的其他原则的基础。票据无因性保障了票据的顺利流通,实现了商业信用向银行信用的合理转化。商事交易在扩大和融合的过程中,统一性和技术性的迫切需要,现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逐步确立了票据的无因性原则。票据的无因性原则在立法中的确立不仅反映了一国票据立法的现代化和商事立法的体系化,而且还反映了该国商事活动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票据法》关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规定是不确定的、矛盾的,主要表现在《票据法》法条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部门规章关于票据业务规定上的矛盾。笔者从我国鲁、豫、京、沪四省市辖区内的各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的网站上搜集到关于票据纠纷的案件共200件。笔者对这200件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的157件,约80%是关于票据确权纠纷和票据追索权纠纷的。在上述157件案件的法律适用过程中,都引入了对票据无因性的思考。原告的诉词与被告的辩词之间,法官的认知与原、被告的观点之间,一审的法律依据与二审的法律依据之问,不同法院对相似票据纠纷案件原则与规范适用选择之间,都渗透着对票据无因性原则适用与否的激烈争论。这往往使得司法适用的成本增加。在票据法的适用中,因票据无因性立法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司法实践的混乱是诸多的,在票据的流转、承兑、贴现等活动所引发的纠纷的案例中均有体现。笔者从以上调研的案例中,抽取了五个关于典型的案例,分别是:关于善意持票人抗辩权的银行承兑汇票的确权纠纷案例;关于失票人权利救济的银行承兑汇票纠纷案;关于直接前后手的支票追索权纠纷案;关于空白支票的追索权纠纷案;关于贴现行向承兑行请求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纠纷案。这五个案例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体现出了我国票据无因性的立法缺陷,给我国的票据司法与守法的实践所造成的困惑。票据立法规定的不确定性致使票据实务的混乱主要体现在:(一)银行在办理贴现业务时,法律的选择与使用的困惑;(二)增加了法官对法律适用的选择成本,使得票据纠纷变得复杂;(三)票据无因性的不确定性弱化了失票人的权利救济;(四)模糊了票据权利人抗辩权的行使范围;(五)导致高上诉率,增加诉累。票据活动是维护商人的交易与信用为基础的活动,因而票据法的立法,既要注重其制度的公正性,又要注重其私法性。我们要从促进交易和保障安全两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的票据立法。

张晶[7](2011)在《票据无因性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票据无因性理论是适应票据流通需求而产生的,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立法均对票据无因性予以肯定,票据无因性在促进票据流通、保障交易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态度不够明确,而后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行政规章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又相互矛盾,导致我国票据法律体系混乱,影响了票据流通和发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票据无因性的内涵、价值及基础理论等方面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我国票据立法有所帮助和启发。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票据无因性理论的概述,主要介绍了票据无因性的内涵及价值。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要理论部分,重点分析了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票据关系和票据基础关系二者的含义和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票据无因性的相对性,即票据无因性的例外情况,指出了票据无因性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考虑其例外情况,保护票据债务人的合法利益,这也是诚实信用原则所要求的。本文的最后一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票据立法的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指出惟有确立票据无因性才能使我国票据法体系更加科学完善,使票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本文在最后对我国票据立法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希望我国的票据法能够在立法宗旨上树立票据无因性的理念,并对票据无因性的例外情况予以明确规定,不能肆意扩大其范围,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对票据基础关系的审查有违票据无因性的法理,应该从根本上确认票据关系和基础关系相分离,才能使金融票据业务健康发展。

霍昶旭[8](2010)在《票据法利益返还请求权研究 ——以日本法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益返还请求权即票据上权利,因时效完成或手续欠缺而归于消灭时,票据法为平衡当事人的关系,票据持票人对出票人,承兑人及背书人,在其所受利益的限度之内,得以请求偿还其利益的权利。利益返还请求权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价值取向,谋求相互利益的均衡,补救当事人的损失才被设立的。可以说是票据法上最难的一个问题。因为票据法的权利和一般债权不同,权利消灭时效为特别短期。同时对于权利保全手续也有相对严格的规定。故遵从法律规定而失去票据权利的持票人不在少数。这样票据债务人在免除了票据债务的同时,却基于原因关系而享受对价的保有显失公平。即因持有人的不注意而导致票据权利消失的情况下,负有票据义务的当事人也被免除相关义务。我国仅在《票据法》第十八条中规定了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鉴于此本文以票据法上的利益返还请求权为研究对象,以票据法上的无因论、原因关系、票据行为二阶段说以及法理上的公平观念等为理论基点,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语义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权利的性质、要件、流转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释。

黎绍基[9](2010)在《《票据法》第十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票据法》第十条否定票据无因性,捆绑票据关系和原因关系,要求票据必须要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背景,而且必须给付相对应的对价。《票据法》第十条有因性的规定与票据法理论相悖,与发达国家通行的票据立法也不符。《票据法》第十条有因性的规定在理论上存在瑕疵,在实践上无法操作,影响了票据的流通,限制了票据功能的发挥,阻碍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第一章主要是对我国《票据法》第十条与票据无因性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目的是在理论上论证《票据法》第十条的不合理。首先阐述票据无因性原则,说明票据分离原因关系和票据关系的必要和理由。其次,介绍《票据法》第十条产生的历史沿革,从中考察《票据法》第十条的局限。最后,对《票据法》第十条缺陷及争议进行分析论证,考察《票据法》第十条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主要对《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关于真实交易背景交易的规定进行论述,通过对规范体系、理论基础、缺陷问题的阐述,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分析,论证《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关于真实交易背景规定的不合理不可行。最后对其提出立法建议。第三章主要对《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关于票据对价的规定进行论述,通过对规范体系、理论基础、缺陷问题的阐述,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分析,论证《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关于票据对价的规定不合理不可行。最后对其提出立法建议。

徐斌[10](2009)在《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票据无因性原则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在票据制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对于促进票据流通,保护交易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被业界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性规则而普遍遵守,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及国际票据公约所承认和肯定,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现代票据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审视我国,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票据法律制度,但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原则规定地不够明确,以致在理论上产生了一定的混乱,进而影响了实践,使票据难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对此,笔者不揣浅陋,通过对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内涵、价值及票据的经济功能作一系统论述,希望能厘清票据无因性的基本理论和实质意义,并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论文的框架如下:导言。第一章,从票据发展历史的角度、保障票据流通性的角度、以及与物权无因性的比较,揭示了票据无因性的价值所在,指出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确立,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是法律实践中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第二章,通过对票据无因性基本概念、内涵等问题进行研究,了解票据无因性的基本理论,并论证票据无因性具有相对性,指出我国应坚持票据相对无因性。第三章,考察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国际票据公约中关于票据无因性的规定,表明票据无因性原则已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坚持,在各国票据法及国际票据公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应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第四章,对我国票据法有关规范进行了考评,指出我国票据法的本质是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并对造成认为我国票据法否认票据无因性的错误观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我国应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并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结语。

二、对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适用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适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票据法修改热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我国票据法修改的必要性及修改原则
    2.1 票据法修改的必要性
    2.2 票据法修改应坚持的原则
        2.2.1 维护票据流通
        2.2.2 保障交易安全
    2.3 票据法的应修改范围及本文之选择
第3章 我国票据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票据无因性的立法瑕疵
        3.1.1 未明确票据无因性原则
        3.1.2 现行法与无因性原则的冲突
    3.2 空白票据制度的立法缺陷
        3.2.1 空白票据的适用范围过窄
        3.2.2 空白票据效力规定不清
        3.2.3 补记不符合约定的后果不明
    3.3 背书伪造风险承担的规则混乱
        3.3.1 被伪造人风险承担的现行法分析
        3.3.2 持票人风险承担的现行法分析
        3.3.3 付款人风险承担的现行法分析
        3.3.4 真实签章人风险承担的现行法分析
第4章 对域外票据相关立法的比较考察
    4.1 关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比较考察
        4.1.1 日内瓦法系的相关规定
        4.1.2 英美法系的相关规定
    4.2 关于空白票据制度的比较考察
        4.2.1 日内瓦法系的相关规定
        4.2.2 英美法系的相关规定
    4.3 关于背书伪造风险承担的比较考察
        4.3.1 日内瓦法系的相关规定
        4.3.2 英美法系的相关规定
第5章 对完善我国票据立法的建议
    5.1 正面确立票据相对无因性原则
        5.1.1 以票据无因性为原则
        5.1.2 以票据有因性为例外
    5.2 优化空白票据制度
        5.2.1 拓宽空白票据的适用范围
        5.2.2 明确空白票据的效力
        5.2.3 明确不符合约定补记的后果
    5.3 合理规定背书伪造风险的承担
        5.3.1 确定被伪造人的风险承担
        5.3.2 调整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
        5.3.3 明确付款人的形式审查义务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票据抗辩限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票据抗辩限制概述
    (一) 票据抗辩限制相关概念界定
        1.票据抗辩的概念
        2.票据抗辩限制的概念
        3.票据抗辩限制例外性规定
    (二) 票据抗辩限制的作用
    (三) 票据抗辩限制的理论基础
        1.无因性原则在票据抗辩中的运用
        2.无因性原则在抗辩限制中的延伸
    (四) 票据抗辩限制的两种立法例
        1.积极限制主义
        2.消极限制主义
二、票据抗辩限制的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关于票据抗辩限制的现行立法
        1.《票据法》中关于票据抗辩限制的规定
        2.《司法解释》中关于票据抗辩限制的规定
    (二) 票据抗辩限制的立法存在的问题
        1.未完全贯彻无因性原则
        2.《司法解释》与《票据法》存在冲突
        3.《票据法》中关于票据抗辩限制的规定前后条款矛盾
        4.票据抗辩限制例外性规定不明确
三、票据抗辩限制的司法实践分析
    (一) 关于基础关系抗辩事由可运用的限定
        1.基础交易关系对票据权利实现的影响
        2.不同法院裁判结果的实证分析
    (二) 关于票据对价概念的认定
四、完善票据抗辩限制的建议
    (一) 明确票据无因性原则
    (二) 完善票据抗辩限制法律规定
        1.合理构建票据抗辩限制规定
        2.删除《票据法》第13条第二款
        3.完善对价取得制度
    (三) 完善票据抗辩限制例外的相关规定
        1.对但书条款中的“明知”准确定义
        2.补充无对价或不相当对价抗辩类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票据无因性法律条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票据无因性概述
    ( 一) 票据无因性含义
    ( 二) 票据无因性之法律效力
    ( 三) 票据无因性的基本内容及其具体表现
二、票据立法选择无因性的缘由
    ( 一) 票据无因性选择之法理基础
    ( 二) 票据无因性选择之经济价值
三、票据无因性之相对性讨论
    ( 一) 立法上规定票据无因性之相对性的缘由
    ( 二)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相对性之立法规定
四、我国票据无因性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 一) 对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的评价
    ( 二) 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存在的具体问题
    ( 三) 立法中有违无因性原则的具体条款
    ( 四) 对于完善我国《票据法》的具体建议

(4)票据相对无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票据无因性基本理论
    第一节 票据无因性的历史考察
        一、票据无因性的理论缘起
        二、票据无因性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票据无因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分析
        一、票据无因性的理论价值分析
        二、票据无因性的实践价值分析
第二章 票据无因性理论发展及立法实践
    第一节 票据无因性的理论发展状况
        一、票据有因性理论及其缺陷
        二、绝对无因性理论及其缺陷
        三、相对无因性理论及其适用价值
        四、理论选择:相对无因性
    第二节 国外票据无因性立法实践
        一、大陆法系国家
        二、英美法系国家
        三、立法选择:相对无因性
第三章 我国票据无因性的立法实践及反思
    第一节 我国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相关规定
        一、《票据法》未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
        二、票据行政规章排除适用票据无因性
        三、司法解释肯定了票据无因性
    第二节 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反思
        一、现行票据立法实践效果评析
        二、价值选择:确立相对无因性
第四章 相对无因性下我国票据立法修改建议
    第一节 适用相对无因性的必要性
        一、改善票据法的实践效果
        二、与国际立法协调统一
        三、票据信用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相对无因性下修改我国票据立法的建议
        一、明确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
        二、修改否定票据无因性之条款
        三、删除行政规章中否定票据无因性之条款
        四、司法解释应与法律及行政法规相吻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票据权利的司法救济 ——票据诉讼: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
第2章 票据权利与票据诉讼
    2.1 票据权利
        2.1.1 基于票据行为发生的票据上权利
        2.1.2 基于票据法的特别规定发生的票据法上权利
        2.1.3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2.1.4 票据权利的司法救济
    2.2 票据诉讼
        2.2.1 票据诉讼缘起——票据纠纷
        2.2.2 票据诉讼基本原理
第3章 票据诉讼适用的制度与原则
    3.1 票据诉讼适用的制度
        3.1.1 票据无因性制度
        3.1.2 票据抗辩权制度
        3.1.3 票据丧失的补救制度
        3.1.4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
        3.1.5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
    3.2 票据诉讼适用的原则
        3.2.1 交易相对方保护优先原则
        3.2.2 票据记载的形式真实判定优先原则
        3.2.3 票据上权利救济的形式公平优先原则
        3.2.4 效率价值优先原则
第4章 因票据上权利救济而提起的票据诉讼
    4.1 票据权利诉讼
        4.1.1 付款请求权诉讼
        4.1.2 追索权诉讼
    4.2 票据权利恢复诉讼
        4.2.1 特别程序救济——公示催告
        4.2.2 公力救济——普通诉讼
第5章 因票据法上权利救济而提起的票据诉讼
    5.1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诉讼
        5.1.1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诉讼概述
        5.1.2 应当救济谁——《票据法》第 18 条的逻辑界定
        5.1.3 票据权利因时效经过消灭而提起利益返还请求权诉讼判例分析
    5.2 票据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
        5.2.1 票据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的具体案由
        5.2.2 因票据付款人错误付款引起纠纷而提起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判例分析
    5.3 票据交付请求权诉讼
        5.3.1 票据交付请求权诉讼的一般解读
        5.3.2 因股权转让合同纠纷牵连的票据交付请求权诉讼判例分析
    5.4 票据返还请求权诉讼
        5.4.1 票据返还请求权诉讼适用范围
        5.4.2 原告并非合法持票人的票据返还请求权诉讼判例分析
    5.5 汇票回单签发请求权诉讼
        5.5.1 汇票回单签发的司法保障
        5.5.2 汇票回单签发请求权诉讼判例分析
第6章 涉外票据诉讼
    6.1 涉外票据与涉外票据诉讼界定
        6.1.1 争议观点
        6.1.2 个人见解
    6.2 涉外票据诉讼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
        6.2.1 管辖权冲突的产生原因
        6.2.2 管辖权冲突的协调解决
    6.3 涉外票据诉讼管辖权的确认与选择
        6.3.1 管辖权的具体确认原则
        6.3.2 管辖权的法律适用选择
第7章 票据诉讼制度的修正与完善
    7.1 无因性原则在实体法上的冲突与协调
        7.1.1 我国《票据法》第 10 条的有因性无因性之争
        7.1.2 无因性原则的司法确认与协调
    7.2 票据抗辩在程序法上划分的尝试
        7.2.1 程序法上的抗辩与票据抗辩
        7.2.2 程序法上票据抗辩的举证责任分配
    7.3 公示催告程序的完善
        7.3.1 公示催告的主体资格和适用范围应进一步明确
        7.3.2 公示催告期间善意取得问题的探讨
        7.3.3 除权判决救济票据上权利的局限与补足
    7.4 普通程序诉讼提起的制度安排
        7.4.1 英美法系普通程序诉讼的参考
        7.4.2 我国救济失票人的普通程序诉讼的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票据无因性立法与实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特色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立法价值探究
    2.1 商业信用替代物的选择
        2.1.1 商业信用与商事交易
        2.1.2 商业信用替代物
    2.2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确立
        2.2.1 完全否定的阶段
        2.2.2 相对无因性的阶段
        2.2.3 绝对无因性的阶段
    2.3 各国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立法现状
    2.4 我国票据法关于票据无因性规定的立法缺陷
第三章 票据无因性的案例调研与分析
    3.1 现实中的票据案例调研
    3.2 票据的典型案例还原——现实中的困惑
        3.2.1 银行承兑汇票的确权纠纷——善意持票人的抗辩
        3.2.2 银行承兑汇票的纠纷——失票权利人的权利救济
        3.2.3 支票追索权纠纷——在直接前后受之间也使用票据无因性
        3.2.4 支票追索权的纠纷——空白支票的追索
        3.2.5 银行承兑汇票纠纷案——贴现行向承兑行的付款请求
    3.3 案例焦点分析
        3.3.1 扰乱了银行贴现业务的法律适用
        3.3.2 扰乱了票据市场的秩序,降低了票据信用
        3.3.3 增加了法官对法律适用的选择成本
        3.3.4 票据无因性的不确定性弱化了失票人权利救济
        3.3.5 模糊票据权利人的抗辩权行使范围
        3.3.6 增加诉累
第四章 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立法完善
    4.1 票据无因性原则确立的意义
    4.2 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立法建议
        4.2.1 完善银行的票据业务
        4.2.2 在立法中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票据无因性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票据无因性原则概述
    (一) 票据无因性的基本概念
        1. 票据无因性的释义
        2. 票据无因性与物权无因性的关系
    (二) 票据无因性的价值分析
        1. 票据无因性保障票据流通
        2. 票据无因性是票据法的核心理论
二、票据无因性的基本内容
    (一) 票据行为及其无因性
        1. 票据行为的含义和性质
        2.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二) 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
        1. 票据关系的含义
        2. 票据基础关系的含义及分类
    (三) 票据关系和票据基础关系相分离
三、票据无因性的相对性
    (一) 票据授受的直接当事人的抗辩
        1. 基于原因关系的抗辩
        2. 基于资金关系的抗辩
        3. 基于预约关系的抗辩
    (二) 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的抗辩
    (三) 对恶意持票人的抗辩
四、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及建议
    (一) 我国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立法规定
        1. 《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的立场不明确
        2. 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和判例肯定了票据无因性
        3. 票据行政规章排除适用票据无因性
    (二) 对我国票据无因性的立法建议
        1. 建立以票据无因性为核心的立法体系
        2. 明确规定票据无因性的例外情况
        3. 合理界定商业银行的审查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8)票据法利益返还请求权研究 ——以日本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一、本文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本文的概念界定及逻辑结构
第一章 利益返还请求权相关票据理论考察
    第一节 票据无因性
        一、票据无因性理论的提出
        二、票据无因性的法律内涵界定
        三、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效力及相对性
        四、“假定债务人授权处分”理论
    第二节 票据原因关系
        一、票据原因关系的内涵界定
        二、原因关系对票据关系的影响之原因关系的抗辩
        三、原因关系对票据关系的影响之利益返还请求权
        四、票据关系对原因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票据行为二阶段说
        一、票据行为二阶段说之产生及相关理论
        二、票据行为二阶段说之内涵及主要理论观点
        三、票据行为二阶段说之合理性与价值分析
第二章 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
    第一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的各个学说
        一、利益返还请求权性质的界定
        二、德国关于利益返还请求权性质的学说
    第二节 关于利益返还请求权性质的新学说
        一、票据权利的手续欠缺与利益返还请求权
        二、票据债权的时效消灭与利益返还请求权
        三、从新说的立场来评论原有的学说
第三章 利益返还请求权上之“公平”
    第一节 从公平观念考察利益返还请求权中的“利益”
        一、作为利益返还请求权的票据法上的制度的本质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发生要件的再构成
        三、利益返还请求权当事人
        四、利益返还请求权发生要件的相关案例
        五、利益的内容
    第二节 “公平”的角度看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消灭
        一、利益返还请求权消灭的学说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消灭的解释
    第三节 关于空白票据情况的目的论性类推的可能性
        一、空白票据权利行使的必要条件
        二、空白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类推适用
第四章 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行使及转让
    第一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行使
        一、学理分析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行使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行使相关案例
    第二节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转让
        一、利益返还请求权不可能的转让方式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可能的转让方式
第五章 日本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启示
    第一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存在之必要性分析
        一、对我国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之否定批判
        二、我国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之客观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票据法》第18 条立法不足
        一、背离立法设计之初衷
        二、条文本身存在逻辑矛盾
        三、与其他法律条文存在冲突,缺乏立法整体协调性
        四、法律定性不科学,缺乏理论依据
    第三节 我国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的立法完善建议
        一、修改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原因要件
        二、明确利益返还请求权行使的相关内容
        三、重新界定利益返还请求权利益返还之范围
        四、独立规定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时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9)《票据法》第十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票据法》第十条与无因性
    第一节 对《票据法》第十条所涉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规定的分析
        一、票据无因性理论的概述
        二、我国《票据法》第十条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我国《票据法》第十条的缺陷
第二章 《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的分析
    第一节 票据真实交易背景原则概述
        一、我国票据真实交易背景原则的规范体系
        二、票据真实交易背景原则的立法目的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 《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的缺陷和问题
        一、《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法条上的缺陷
        二、《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在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的修改建议
        一、《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的存废
        二、对《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修改的具体措施
第三章 《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的分析
    第一节 票据对价原则概述
        一、我国票据对价原则的规范体系
        二、票据对价原则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一、《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法条上的缺陷
        二、《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与其他法条的冲突
    第三节 《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的修改建议
        一、《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的存废
        二、对《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修改的具体措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
    第一节 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发展
        一、票据的起源
        二、票据经济功能的完善
        三、票据无因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票据行为无因性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相似性
        一、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含义
        二、票据行为无因性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比较
    第三节 票据无因性对于保障票据流通性的意义所在
        一、流通性是票据的生命力
        二、票据无因性原则保障了票据的流通性
第二章 票据无因性基本理论的研究
    第一节 票据无因性及相关内容概述
        一、无因性概述
        二、票据无因性概述
        三、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概述
    第二节 票据无因性的内涵
        一、票据无因性的成因分析
        二、票据的外在无因性和内在无因性
        三、票据无因性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票据无因性的相对性
        一、票据相对无因性的意义
        二、票据相对无因性的研究
第三章 国外票据无因性立法实践的研究
    第一节 大陆法系中代表性国家的立法实践分析
        一、法国的票据无因性制度
        二、德国的票据无因性制度
        三、日本的票据无因性制度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实践分析
        一、英国的票据无因性制度
        二、美国的票据无因性制度
        三、英美法系国家在票据无因性立法实践上的特点
    第三节 国际票据条约的立法实践分析
        一、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公约条文的研读
        二、联合国国际汇票与国际本票公约条文的研读
第四章 对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的研究与思考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票据立法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票据的立法回顾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票据的立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票据法律体系对票据无因性采取各自不同的态度
        一、我国票据法律体系的构造分析
        二、《票据法》采取了票据无因性立场
        三、司法解释和最高院的判例始终贯彻票据无因性原则
        四、票据行政规章排除票据无因性原则
    第三节 对误读我国票据法承认票据有因性的成因分析
        一、学界对《票据法》第10条第1款的两种不同观点
        二、笔者的观点
    第四节 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几点建议
        一、继续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必要性
        二、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几点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对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适用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票据法修改热点问题研究[D]. 魏晗羽.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2]票据抗辩限制制度研究[D]. 刘伟东.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3]票据无因性法律条款研究[J]. 郑银. 嘉应学院学报, 2014(01)
  • [4]票据相对无因性研究[D]. 杜菲菲. 兰州大学, 2013(11)
  • [5]票据权利的司法救济 ——票据诉讼:理论与实践[D]. 李青. 吉林大学, 2012(03)
  • [6]票据无因性立法与实务问题研究[D]. 李杨. 兰州大学, 2012(10)
  • [7]票据无因性法律制度研究[D]. 张晶. 大连海事大学, 2011(11)
  • [8]票据法利益返还请求权研究 ——以日本法为视角[D]. 霍昶旭. 吉林大学, 2010(08)
  • [9]《票据法》第十条研究[D]. 黎绍基. 复旦大学, 2010(03)
  • [10]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研究[D]. 徐斌. 华东政法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关于票据过失原则法律适用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