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回眸流通市场建设大翻新(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樊进[2](2017)在《辽代金银器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辽代金银制品是我国北方草原民族金银设计文化的最为出色的代表之一,其立足自身草原文化体系,不断发展西来金银技术,大量吸收唐宋金银文化,最终汇聚成了独具辽代特色的金银制品,开创了我国金银制品的又一个高峰。本文通过对辽代手工艺及金银制品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成因、辽代金银制品的日常应用与日常生活、材料与工艺特点、造型与纹饰特点、审美与文化寓意特点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运用了设计艺术学理论,参考了考古类型学的方法,综合了艺术学、美学、图像学、工程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辽代金银制品所涉及的内容。力图尽可能的接近辽代金银制品的真实状态,发掘辽代金银制品优秀设计理念、独特的生活时尚、多彩的审美文化。通过对辽代金银制品的全面剖析,力图阐释辽代金银制品创作背后的设计目的、设计理论与特色,展现辽代金银制品的设计智慧,丰富我国传统造物设计的文明成果,以期为当下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精神性的审美素材和启发。
丁昀[3](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世界历史性进程凸显了“完整的人”思想的现实语境,但在研究中,人们过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遮蔽了其应有的价值理性,忽视了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与观照。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需要为价值导向,强调集体利益和精神需求,忽略了人的合理需要和利益诉求,割裂了人的完整性发展。这些现实处境呼唤“完整的人”思想的指导,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破解这一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完整的人”思想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思路。从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出发,以“完整的人”思想的内在规定为主线架构整篇论文。“完整的人”和“异化的人”相对应,是人在现实的、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扬弃异化后的理想状态。依据马克思的文本创新性提出,扬弃异化劳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前提,闲暇时间的获得和运用是其生成的空间,合理需要的满足是其生成的动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个性是其生成的过程。劳动、时空、需要、个性构成人的完整性生成的核心要素。当今中国依然存在鄙薄、厌恶劳动的思想流弊,劳动的外部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劳动者主体条件尚待提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的完整性生成面临时空失衡风险,闲暇时间消费化、娱乐化迷失,公共空间窄化,交往互动不足等困境;人类需要满足困境日益突显:需要的“物化”、“消费化”和“工具化”,精神世界容易被膨胀的物质需要侵蚀,精神需要满足出现真空地带,生态需要满足根基被破坏及其难以满足等问题;此外,个性生成仍受一定的依附观念影响,大众化的共性教育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个性培育,单向灌输交往互动不足难以有效助力个性生成。针对以上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劳动相结合,集聚劳动者智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开显交往实践的价值,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导交往主体积极把握闲暇时间,通过积极的交往行动消除空间隔离境况:引导人树立合理的需要满足标准,追求精神需要建构精神家园,提升人们满足需要的可行能力,引导人正确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处理好个性发展与完整性生成的关系,构建培育人的优良个性的合作模式,助推道德法制化建设,培育自觉的规则意识和制度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的优良个性。“完整的人”生成困境并非某一地区、国家,而是全球人类面临的休戚与共的问题,必须全球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在和合共生中前行。
蒙妍[4](2014)在《大块自有真本在 ——黄山题材绘画作品图式风格之衍变研究及其艺术市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以地域展开的个案,黄山在明清画坛乃至近代画史上是相当重要的表现母题。黄山画家群体围绕黄山展开的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在明末清初是为兴盛,冲破了当时江浙画坛一味摹古,为宋人笔墨和图式笼罩的陈陈相因氛围,其借山水之姿挟裹独具的山林之气,师古人兼师造化所倡导的写生记游给画坛带来富有活力的新风,其拨乱反正之艺术胆识在明清画坛确有不朽功德。黄山画家群的主体力量包括渐江、石涛、梅清、戴本孝等,他们中既有徽州本地域的画家,又有外来画家的参与,因为和黄山的因缘际遇而将其艺术生涯与这座名山紧紧相联,明末清初四僧中的三人均与黄山有不解之缘便恒是一例。黄山画家群重写生、不泥古的笔墨追求和卓尔不群、独具个性的艺术品格,并赋予了黄山以不同的性格特质,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地域画家群体,在清初画坛引领一时之重要艺术潮流。这既是徽州特殊的地理及人文环境所造就的,亦和诸多画家于绘画本体意义上所做出的建设性贡献相关,他们各自的与黄山紧密相联的艺术探索实践,共同改变了清初画坛一时之风气,予山水绘画史上关于造化与心源如何对接、笔墨图式的个性如何确立、传承脉络轨迹如何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键性启示。黄山松云的奇姿滋养了安徽亦即黄山地区为活动中心的画家群体,在时程式化日益严重的山水画坛,具有绝尘俗流、振聋发聩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世纪中后期,黄山的声名日盛,成为山水画家朝圣之地。这固然与梅清、渐江、石涛师法造化相联系,并是为传统中国画寻找内部突破以完成与现代之对接的一个可行艺术实践路径。黄山样式和母题的拓展缘于李瑞清、张大千包括黄宾虹等人的推广和躬身以践,特别是山水大师黄宾虹的绘画理论与实践完成了对黄山画脉的总结与创变,发展开拓了黄山画家群的绘画传统与现代承接的新生长点和潜在联系,使这一画脉在中国美术史上以鲜明个性和艺术魅力彪炳史册。黄山画家群的形成,与其时徽州地区特定的综合文化系统有着诸多关联。其中徽商对这一群体的产生、兴盛的鼎力赞助,至关重要。以黄山图的艺术视点,探讨黄山形象的艺术生成规律和创作启示,剖析特定时代的文化架构中,各类人群之间与社会情境的勾连,这是为绘画史与社会史、文化史、观念史、经济史、区域史交相融汇的问题。经济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在黄山画家群绘画作品中可得以明晰和具体的体察,以此为一个观照点,本文力求在徽商与黄山画家群的交游考证、艺术品经营与赞助、主要作品的脉络流向以及黄山图在艺术市场的整体表现、接受者的反应和投资取向等方面,对艺术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联作了客观分析。可以相信的是,黄山题材绘画作品经历史磨砺后,其于艺术史中所具学术地位及美学价值恒久闪光,可开拓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
易广英[5](2014)在《近10年知名拍卖行瓷器拍卖数据析清三代官窑器未来收藏趋势》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速度的飞速增长,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欲望日益突出,收藏也相应更加热门起来。陶瓷收藏作为收藏不可或缺的一个门类,亦是倍受关注。本论文主要针对目前古陶瓷收藏市场上清三代官窑器收藏大热的现状,通过仔细整理近十年知名拍卖行(苏富比、中国嘉德)瓷器拍卖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以预测清三代官窑器未来收藏趋势,同时连带出其他同样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有别于清三代官窑器的,其他古陶瓷收藏门类。
王志平[6](2013)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不同民族文化群落的精神个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就是强化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和民族身份的认同,也是唤醒区域民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江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94项,其中国家级44项、省级370项、市级380项、县级800项(截止到2011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成为江西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产业发展,将有力促进江西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有:1、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归纳了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概念界定、价值评估、保护利用、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完整地分析梳理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状况,总结了资源状况呈现出存量丰度高、品类齐全、文化地域集中性及差异性较强和地域依赖型强、产业化项目少等特点;系统分析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通过构建基于D-AHP方法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对江西4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确定在评估指标体系内部中历史久远度、独特性、文化认同、教育科考、品牌效用、经济效益、实用度7个指标权重较大,重要性程度较高;在40项国家级项目中依据最后量化得分结果分列出:产业开发类(耋70分)、衰退类(50-70分)和濒危类(耋50分)三类。3、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对国内外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本歌舞伎、我国东北二人转在立法、建制、资金扶持、促进创新、市场运作方面的做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并总结出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四条经验启示:强化区域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主流文化环境;注重资源整合;探索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依据资源价值定量评估的实证分析结果,在理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长期存在的混淆不清与矛盾认识的基础上,遵循保护利用并重、资源整合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尝试构建针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类、衰退类、产业开发类项目进行保护利用的产业带动模式、层次联动模式和分类建档模式。4、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创造新业态、塑造特色品牌;文化产业可发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纳、传播、营销作用两大方面,分析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两者存在互为需要、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逻辑关联,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进入文化产业进行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后,借助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运用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方法构建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增长上限基模、舍本逐末基模、恶性竞争与富者愈富基模以及饮鸩止渴基模,分析指出每个基模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促进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几点战略思考。5、通过构建基于DEA的CCR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典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项目——景德镇工艺陶瓷为例,对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的产业绩效和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动态实证分析,并从实证结果进一步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一般性特点: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在创作研发过程中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具有独创性甚至唯一性,赋予产品的艺术创意价值和人文价值较高。二是个体(家庭)作坊(工作室)由于投入资源利用率较高,生产绩效和经济效益较好,且实体数量庞大,可以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行业集群。三是需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推广运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有序组织和规范个体作坊式市场发展,促其不断成长壮大。6、在前面章节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运作三方面,提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的10条政策建议: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快立法建制,完善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加大扶持和基地建设,提高文化环境承载力;加强传承人保护,培育产业人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保护利用意识;开展交流合作与宣传,提升群众基础;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业投资增长机制;推进品牌建设,促进非遗产业发展;加快创意研发,实现非遗产品增值;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娄雪冰[7](2011)在《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以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新中国证券市场是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回眸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从其蹒跚起步到快速发展,短短三十多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历史,令世人瞩目。虽然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伴随着诸多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和阻挠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是一个不规范的市场,在整个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监管职能,因此,如何在新环境下建立合适的证券市场政府监管模式以实现证券监管目标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深入阐述了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定义及相关理论,分析政府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必要性。证券市场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我国金融机构本身的盈利模式和运行效率,增强了整个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许多变革。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弱有效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本身又具有高风险和投机性等特点,所以在我国实行证券市场的政府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本文进一步剖析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及成因,针对问题提出应对之策。我国证券市场诞生的初衷就是为国企发展保驾护航,因此长期以来证券监管机构监管理念与监管目标存在偏差,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又存在政府监管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加上目前证券自律组织辅助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存在,“三公”原则在我国证券市场难以得到真正实现。因此,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市场变化,政府应当以长远眼光动态的审视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总结经验,适时适当调整政府监管目标,明确政府监管职能定位,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法规依法监管,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王毅[8](2010)在《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内在的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的物质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在不断膨胀,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展开,城市空间发生着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许多历史城市的个性正在丧失,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和意义深远。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略,引导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京是我国着名古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与古城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同其它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给古城带来巨大的变化,使古城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导致古城文化逐渐淡化和失落。本文以南京为例,从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图厘清其发展轨迹、空间特征、动力机制等。首先分阶段地对南京城市的空间演变进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其次,对南京城的选址思想、营建模式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分层次地剖析城市深层结构与物质形态的互动关系,探求其内在机制。然后,分单元地重点研究南京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模式和要素特征。最后,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对未来空间营造的思考和展望,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以期对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杨秀敏[9](2009)在《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为导言和七个章节来论述当下我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在导言部分,首先笔者界定了我国流行音乐新趋势发生变化的“当下”这个时间段,以及新趋势发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于流行音乐的定义作了新的界定。我国当下流行音乐新趋势出现的时间应为1992年,这是因为1992年后我国社会和文化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我国流行音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生产制造层面、文本内容和形式层面、传播与接受层面这三个方面。这些变化不但改变着我国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也具体而微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趣味和审美风尚。以下六个章节分别从当下我国流行音乐发生嬗变的三重背景、工业化制作模式、主题更新、形式转换、传播范围的拓宽和接受方式的丰富六个方面对我国流行音乐在当下的新趋势作出详细的论述和总结。其中第二章节是本文论述的中心和重点,首先,主要是从生产制造层面上明确指出当下我国流行音乐新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和表现在于商业化原则的渗透与工业化制作模式的引入。在此基础上,我国流行音乐在文本的主题和形式层面发生了从“宏大叙事”到“生活物语”,从“诗歌化”到“故事化”的转变。而在传播和接受层面,一方面出现了新的传播媒介,拓宽了传播领域;另一方面,私密化和碎片化的接受方式成为了当下我国流行音乐体验的新方式。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对于我国流行音乐的当下隐忧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看法。笔者认为,在商业化原则渗透的今天,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仍然隐忧重重:单一化、平面化、重复化的审美倾向仍然存在,商业与技术的裹挟下我国流行音乐的色情化与暴力化倾向也让人担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复杂性和包容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其继续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对于我国流行音乐来说,积极应对消费社会的到来,规范和弘扬我国流行音乐中的健康因素,创新、提升流行音乐的品质,这些将是我国流行音乐未来发展的根本。
李明星[10](2008)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论文第一章提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开篇指出,本论文将以品牌创新为切入点,以市场占有为归宿点,改变以往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和取向,为企业实现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能够转变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方案。在介绍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的研究现状后,本文指出,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很少有文章将知识产权与品牌联系起来,而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结合起来研究尚为空白。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力图构建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去创品牌、创市场和创效益,使“贴牌生产”和“加工经济”转变为“品牌生产”和“创新经济”,以期为我国企业谋得更为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第二章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中,着重介绍了自主知识产权理论、企业品牌创新理论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揭示了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品牌评估模型,研究了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特征、目标、要素、重点及战略步骤。第三章阐述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具体运用。美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事实标准战略等十大战略。日本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专利化战略等七大战略。韩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引进战略等四大战略。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模式不同、企业专利战略的侧重点不同、企业专利的质量和数量不同、企业专利和技术研发的R&D资源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不同。论文分别介绍了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论文认为要把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结合起来,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专利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以及灵活运用国际规则。论文认为要把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结合起来。论文认为要将企业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促成技术、品牌与市场三者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彼此互动的成熟模式。论文对这三个国家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及其借鉴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分析论证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在专利层面,提出了7个战略,即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取消专利权战略、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专利网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专利公开战略、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在商标层面,提出了3个战略,即驰名商标战略、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在标准层面,介绍了标准概念及分类、标准的功能,分析了标准的产权效应,提出了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第六章也是本文的重要部分。论文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商标、驰名商标、国际名牌、标准、专利以及研究开发经费对于企业经济效率增长的作用。论文利用索洛型生产函数,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并构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通过科学测评,本文认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水平处于中等。第七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剖析了海尔集团的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海尔品牌创新战略、海尔专利战略、海尔标准战略、海尔的专利与标准预警机制以及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向。
二、2002回眸流通市场建设大翻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回眸流通市场建设大翻新(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2)辽代金银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辽代手工艺及金银器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成因 |
第一节 契丹社会概述与手工业经济基本状况 |
第二节 唐代金银器文化的延续响 |
第三节 与北宋金银工艺的交叉影响 |
第四节 与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交叉影响 |
第二章 辽代金银器的日常生活与功能设计 |
第一节 辽代服饰中的金银器 |
第二节 辽代餐饮中的金银器 |
第三节 辽代丧葬礼俗中的金银器 |
第四节 辽代马具当中的金银器 |
第五节 辽代佛教中的金银器 |
第三章 辽代金银器的材料与工艺设计 |
第一节 辽代金银器的材质分析 |
第二节 辽代冷锻工艺的技术分析 |
第三节 辽代金银匠的热加工工艺 |
第四节 辽代金银匠的鎏金工艺 |
第四章 辽代金银器的造型与纹饰设计 |
第一节 辽代金银器造型设计特色 |
第二节 辽代金银器纹饰设计特色 |
第五章 辽代金银器的审美与文化寓意设计 |
第一节 辽代金银器中贵族宗法道德观念 |
第二节 辽代金银器中的自然观与生活观 |
第三节 辽代金银器中的美感构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3)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深刻把握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完整的人”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完整的人”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关系 |
三、马克思坚信人的完整性生成不断呈现出新的前景和希望 |
第二节 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的内在规定性 |
一、扬弃异化劳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前提 |
二、闲暇时间的获得和运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空间 |
三、合理需要的满足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动力 |
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个性即“完整的人”生成的过程 |
第二章 “完整的人”思想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思路 |
第一节 “完整的人”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特的育人视角 |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审视 |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选择 |
三、“完整的人”生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
四、马克思“完整的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
一、坚持劳动实践论,倡导劳动光荣的理念,校正人的惰性和寄生性 |
二、坚持马克思的时空观,珍惜节约时间,拓展发展空间 |
三、坚持满足合理需要,避免人的物本化倾向,引导精神超越 |
四、坚持社会关系本质论思想,丰富和完善人的个性 |
第三章 从“完整的人”视角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
第一节 劳动维度困境 |
―、当今依然存在鄙薄、厌恶劳动的思想流弊 |
二、当今中国人的劳动仍处于一定的异化中 |
三、全社会尚待形成尊重劳动与劳动者的风尚 |
四、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思想道德素质尚待提升 |
第二节 时间空间困境 |
一、当今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失衡风险 |
二、闲暇时间消费化、娱乐化迷失 |
三、育人公共空间窄化 |
四、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互动不足 |
第三节 需要满足困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很好回应需要异化问题 |
二、精神世界容易被膨胀的物质需要侵蚀 |
三、精神需要满足断裂和真空地带问题 |
四、人类生态需要满足根基被破坏及其难以满足问题 |
第四节 个性培育困境 |
一、个性生成仍受一定的依附观念影响 |
二、大众化的共性教育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个性培养 |
三、单向灌输交往互动不足难以有效助力个性化生成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完整的人”生成路径 |
第一节 构建助力于人的完整性生成的和谐劳动关系 |
一、引导人们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自觉性 |
二、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与劳动者的良好风尚 |
三、教育引导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
第二节 以积极的交往实践拓展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 |
一、交往实践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有重要价值 |
二、引导交往主体有效把握闲暇时间 |
三、引导人以积极的交往行动消弥空间隔离的境况 |
第三节 正确引导合理需要及其满足 |
一、引导人确立合理的需要满足标准 |
二、引导人们更多追求精神需要,建构精神家园 |
三、提升人们满足需要的可行能力 |
四、引导人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
第四节 形塑人的优良个性 |
一、引导人正确认识个性发展与完整性生成的关系 |
二、培育人的合作精神 |
三、培育自觉的规则意识和制度化意识 |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的优良个性 |
结语 全人类携起手来,在和合共生中前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大块自有真本在 ——黄山题材绘画作品图式风格之衍变研究及其艺术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价值 |
二 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 选题的创新性 |
四 有关概念的使用 |
第一章 黄山及周边之综合生态环境的展开 |
第一节 黄山的历史脉络和地貌特质 |
1.1.1 黄山的远古文明溯源和历史变迁 |
1.1.2 黄山的山体地貌特质 |
1.1.3 黄山的旅游文化和活动个体的类型、心态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纷乱时局与士人心态 |
1.2.1 易祚之际的社会背景 |
1.2.2 晚明士心的嬗变 |
1.2.3 遗民与逸民之转置 |
第三节 学术思潮的新趋势 |
第四节 徽商群体的鼎盛、世守与消长 |
1.4.1 徽商的繁荣发展和特质 |
1.4.2 明中叶鉴藏风尚的变迁和士商互动 |
1.4.3 晚明徽商鉴赏家的崛起 |
第五节 “远胜他邑”的区域特性和人文特质 |
1.5.1 徽州区域文化意识之建设 |
1.5.2 徽州手工制造业的发展 |
第二章 明清黄山画家群作品之笔墨与风格释读 |
第一节 画家与黄山之迹遇 |
2.1.1 渐江 |
2.1.2 石涛 |
2.1.3 梅清 |
2.1.4 髡残 |
2.1.5 戴本孝 |
第二节 古典山水画之创作机理 |
2.2.1 受与识 |
2.2.2 “物象之原”与“本体之观” |
2.2.3 游观之妙 |
2.2.4 关于写生 |
第三节 黄山图中文化意涵的凸显与地域意识的重奏 |
2.3.1 敢言天地是吾师 |
2.3.2 “至奇之境”与“至灵之境” |
第四节 “大块真我”之精神诉求与独立画格 |
2.4.1 题材的束缚力与张力 |
2.4.2 山水中的空间与时间 |
2.4.3 笔墨与风格样式的选择 |
2.4.4 母题元素的采用与黄山图之不同类型 |
第五节 图式与风格的个案分析 |
2.5.1 渐江 |
2.5.2 戴本孝 |
2.5.3 程邃 |
第三章 黄山画家群作品承传脉络与嬗变观照 |
第一节 关于“笔墨当随时代” |
第二节 风格与世变 |
3.2.1 从渐江到黄宾虹 |
3.2.2 浑厚华滋的审美新境 |
3.2.3 “画重内美”之传承 |
3.2.4 一以贯之的写生情怀 |
第四章 黄山题材绘画作品的艺术市场浅析 |
第一节 艺术品的徽商家族承传 |
第二节 黄山主要画家与徽商的艺术交游情况 |
第三节 经济学基本理论对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的影响 |
4.3.1 几个基本的经济学理论 |
4.3.2 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 |
第四节 美术学研究、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品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
4.4.1 美术学研究对艺术品市场价格的指向性 |
4.4.2 社会审美风尚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
第五节 黄山题材绘画作品的拍卖情况及分析展望 |
结语 |
图版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近10年知名拍卖行瓷器拍卖数据析清三代官窑器未来收藏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历史现状 |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1.4.1 概念界 |
1.4.2 研究方法 |
2 近 10 年知名拍卖行瓷器拍卖数据整理、分析、总结 |
2.1 涵盖瓷器拍卖场次占年度拍卖总场次的比例比较 |
2.2 瓷器拍品数量比较 |
2.3 单件瓷器拍品影响力比较 |
2.4 数据比较总结 |
3 清三代官窑器未来收藏趋势 |
3.1 清三代官窑器收藏热度持续 |
3.1.1 原因 |
3.1.2 表现:继续在拍卖收藏中占据主导 |
3.2 受其他因素牵制,清三代官窑器收藏受到影响 |
3.2.1 “天价”,使绝大部分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 |
3.2.2 完善的艺术品金融产业链暂时缺失 |
3.2.3 理性投资日益成为投资收藏大势 |
3.2.4 “真假难辨”,收藏门坎高 |
3.2.5 别于清三代官窑器其他古陶瓷收藏门类异军突起 |
4 未来清三代官窑器收藏建议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6)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和研究现状述评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文化遗产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3 文化产业 |
2.2 相关理论和主要方法介绍 |
2.2.1 文化进化论 |
2.2.2 文化生态学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科学发展观 |
2.2.5 研究方法概述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归纳梳理视角 |
2.3.2 价值评估视角 |
2.3.3 保护利用视角 |
2.3.4 产业化发展视角 |
2.3.5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视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保护利用现状研究 |
3.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 |
3.1.1 项目数量和类别分布情况 |
3.1.2 项目影响力研判 |
3.1.3 资源总体评价 |
3.2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分析 |
3.2.1 历史传承性 |
3.2.2 社会性 |
3.2.3 地域性 |
3.2.4 活态流变性 |
3.2.5 准公共品性 |
3.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综合评估 |
3.3.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综合评估的意义 |
3.3.2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定性分析 |
3.3.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定量评估 |
3.3.4 结论与评价 |
3.4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
3.4.1 保护利用的意义 |
3.4.2 保护利用取得的主要成绩 |
3.4.3 保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经验与启示 |
4.1 发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个案分析 |
4.1.1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概述 |
4.1.2 个案研究:歌舞伎 |
4.2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个案分析 |
4.2.1 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概述 |
4.2.2 个案研究:二人转 |
4.3 本章小结:经验启示 |
第5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互动机理与模式构建 |
5.1 保护利用的原则 |
5.1.1 保护与利用并重原则 |
5.1.2 资源整合原则 |
5.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保护与利用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1 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
5.2.2 利用是保护的动力和延伸 |
5.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构建 |
5.3.1 分类建档模式 |
5.3.2 层次联动模式 |
5.3.3 产业带动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研究 |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关联分析 |
6.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
6.1.2 文化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媒介 |
6.2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6.2.1 优势分析 |
6.2.2 劣势分析 |
6.2.3 机会分析 |
6.2.4 威胁分析 |
6.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 |
6.3.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之增长上限基模 |
6.3.2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人才引进之舍本逐末基模 |
6.3.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竞争之恶性竞争和富者愈富基模 |
6.4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实证分析——以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为例 |
7.1 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
7.1.1 民营企业化经营 |
7.1.2 国有、事业企业改制经营 |
7.1.3 个体工作室作坊式经营 |
7.2 DEA方法的基本原理与适用性探讨 |
7.3 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绩效和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
7.3.1 模型推导 |
7.3.2 指标选取 |
7.3.3 数据运算与结果分析 |
7.4 结论与建议 |
7.4.1 技术效率助推工艺陶瓷产业生产率增长 |
7.4.2 工艺陶瓷产业市场发展以个体工作室为主导 |
7.4.3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工艺陶瓷产业发展必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8.1 政府组织引导 |
8.1.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
8.1.2 加快立法建制,完善保护利用长效机制 |
8.1.3 加大扶持和基地建设,提高文化环境承载力 |
8.1.4 加强传承人保护,培育产业后续人才 |
8.2 社会积极参与 |
8.2.1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保护利用意识 |
8.2.2 开展交流合作与宣传,提升群众基础 |
8.2.3 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业投资增长机制 |
8.3 市场有效运作 |
8.3.1 推进品牌建设,促进非遗产业发展 |
8.3.2 加快创意研发,促进非遗产品增值 |
8.3.3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析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概述 |
2.1 证券市场政府监管概念介绍 |
2.1.1 证券市场 |
2.1.2 证券监管 |
2.1.3 证券政府监管 |
2.2 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理论分析 |
2.2.1 凯恩斯经济学 |
2.2.2 福利经济学 |
2.2.3 信息经济学 |
2.3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现状 |
2.3.1 中国证券市场的基本状况 |
2.3.2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2.3.3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第3章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中暴露的问题及成因 |
3.1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理念与目标存在偏差 |
3.1.1 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存在偏差 |
3.1.2 保证市场公平、有效率和透明度方面存在偏差 |
3.1.3 政府监管职能异化,发展与规范存在悖论 |
3.2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 |
3.2.1 行政特权取代市场公平,监管越位 |
3.2.2 重行政化管制轻市场监管,监管错位 |
3.2.3 存在执法不严重灾区,监管缺位 |
3.3 自律监管的辅助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
3.3.1 自律组织不健全,独立地位欠缺 |
3.3.2 自律组织管理混乱软弱,一线监管作用不强 |
3.4 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制度、法规及法律不健全 |
3.4.1 缺乏长远的规划,法制建设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
3.4.2 监管部门法律地位不明确 |
3.4.3 相关法律制度缺乏配套性和时效性 |
3.4.4 法律的实施机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
第4章 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对策 |
4.1 树立正确的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理念 |
4.1.1 根据监管目标转变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理念 |
4.1.2 证券市场政府监管职能重新定位 |
4.2 根据政府监管的职能定位,明确监管部门职能范围 |
4.2.1 明确政府监管范围,把握监管深度和广度 |
4.2.2 重视市场监管职能,加强对市场行为的政府监管 |
4.2.3 加强对证券市场监管者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
4.3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加强自律管理 |
4.3.1 强化自律管理意识,发挥市场监管的辅助作用 |
4.3.2 加强自律管理机构的组织建设 |
4.3.3 明确自律管理定位,健全自律管理规则 |
4.4 完善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
4.4.1 明确证券立法取向,建立适应全球化规则的法律体系 |
4.4.2 强化证监会执法独立性,树立监管权威 |
4.4.3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可操作性和规范之间的协调与衔接 |
4.4.4 建立高效的执法机制,完善民事损害赔偿力度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成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范围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南京概况 |
1.5.1 自然环境 |
1.5.2 建置沿革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 |
2.1.2 空间营造 |
2.1.3 城市形态 |
2.1.4 城市空间结构 |
2.1.5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
2.1.6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复合涵义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进展 |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进展 |
2.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深层结构 |
2.3.1 政治政策结构 |
2.3.2 经济技术结构 |
2.3.3 社会文化结构 |
2.3.4 建设环境结构 |
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3.1 古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3.1.1 先秦勾吴 |
3.1.2 六朝时期 |
3.1.3 南唐时期 |
3.1.4 明清时期 |
3.2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3.2.1 先秦原始聚落 |
3.2.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
3.2.3 六朝时期 |
3.2.4 南唐时期 |
3.2.5 明清时期 |
3.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3.3.1 选址思想 |
3.3.2 规划模式 |
3.3.3 演化轨迹 |
3.3.4 动力机制 |
3.4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3.4.1 架 |
3.4.2 核 |
3.4.3 轴 |
3.4.4 群 |
3.4.5 界面 |
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4.1 近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4.1.1 晚清时期 |
4.1.2 民国时期 |
4.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4.2.1 晚清时期 |
4.2.2 民国时期 |
4.3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4.3.1 规划模式 |
4.3.2 演化轨迹 |
4.3.3 动力机制 |
4.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4.4.1 架 |
4.4.2 核 |
4.4.3 轴 |
4.4.4 群 |
4.4.5 界面 |
5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5.1 现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5.1.1 政治概述 |
5.1.2 经济概述 |
5.1.3 社会概述 |
5.2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5.2.1 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
5.2.2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5.2.3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5.2.4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
5.3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5.3.1 规划模式 |
5.3.2 演化轨迹 |
5.3.3 动力机制 |
5.4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5.4.1 架 |
5.4.2 核 |
5.4.3 轴 |
5.4.4 群 |
5.4.5 界面 |
6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6.1 当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6.1.1 政治概述 |
6.1.2 经济概述 |
6.1.3 社会概述 |
6.2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6.2.1 调整阶段(1979~1985年) |
6.2.2 探索阶段(1986~1991年) |
6.2.3 更新阶段(1992~2000年) |
6.2.4 突破阶段(2001年至今) |
6.3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6.3.1 规划模式 |
6.3.2 演化轨迹 |
6.3.3 动力机制 |
6.4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6.4.1 架 |
6.4.2 核 |
6.4.3 轴 |
6.4.4 群 |
6.4.5 界面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回顾 |
7.2 展望 |
7.2.1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7.2.2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3 发展设想 |
7.2.4 城市风貌保护 |
7.2.5 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
7.2.6 环境整治 |
7.2.7 综合防灾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当下我国流行音乐嬗变的三重背景 |
一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
二 市民社会的逐渐成型 |
三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
第二章 从“扒带”走向“原创”——工业化制作模式的成型 |
一 制作原则的商业化 |
二 制作流程的工业化 |
三 制作方式的高科技化、国际化 |
第三章 从“宏大叙事”到“生活物语”——流行音乐主题上的更新 |
一 爱情题材的滥觞 |
二 民族意识的高扬 |
三 性别身份的重构 |
四 生存烦恼的宣泄 |
第四章 从“诗歌化”到“故事化”——流行音乐形式上的转换 |
一 叙述方式从营造意境转向讲述故事 |
二 唱法风格从柔美抒情转向通俗质朴 |
三 呈现方式从听觉走向视觉 |
第五章 从唱片、电台到网络、手机——流行音乐传播范围的拓宽 |
一 “旧”媒介的限制 |
二 “新”媒介的便利 |
三 媒介不仅是媒介 |
第六章 从“倾听”到“参唱”——流行音乐接受方式的丰富 |
一 私密化体验的滥觞 |
二 碎片化感受的生成 |
三 卡拉 OK:以“参唱”的方式倾听 |
第七章 当下我国流行音乐的隐忧与前景 |
一 当下我国流行音乐隐忧重重 |
二 我国流行音乐未来前景广阔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1 自主知识产权理论 |
2.1.2 企业品牌创新理论 |
2.1.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
2.2 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 |
2.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及其构成 |
2.3.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
2.3.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
2.3.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 |
2.3.4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要素 |
2.3.5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 |
2.3.6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
3.1 美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2 日本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3 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4 不同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的比较 |
3.4.1 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4.2 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5 美日韩知识产权战略借鉴研究 |
3.5.1 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相结合 |
3.5.2 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和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相结合 |
3.5.3 企业特有的技术品牌与市场的协调机制和互动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
4.1 主要外部环境 |
4.1.1 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 |
4.1.2 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 |
4.1.3 国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制环境 |
4.2 主要内部条件 |
4.2.1 盈利投入与企业知识产权 |
4.2.2 创新人才创新制度与企业技术资源 |
4.2.3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内容及其运用 |
5.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专利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1.1 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 |
5.1.2 取消专利权战略 |
5.1.3 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 |
5.1.4 专利网战略 |
5.1.5 专利收买战略 |
5.1.6 专利公开战略 |
5.1.7 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 |
5.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商标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2.1 驰名商标战略 |
5.2.2 地理标志品牌战略 |
5.2.3 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 |
5.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标准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3.1 标准概念及分类 |
5.3.2 标准的功能 |
5.3.3 标准的产权效应 |
5.3.4 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价 |
6.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 |
6.2 企业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 |
6.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6.3.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证分析 |
7.1 海尔品牌创新战略 |
7.2 海尔专利战略 |
7.3 海尔标准战略 |
7.4 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2002回眸流通市场建设大翻新(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辽代金银器设计研究[D]. 樊进.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3]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D]. 丁昀.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4]大块自有真本在 ——黄山题材绘画作品图式风格之衍变研究及其艺术市场分析[D]. 蒙妍. 南开大学, 2014(04)
- [5]近10年知名拍卖行瓷器拍卖数据析清三代官窑器未来收藏趋势[D]. 易广英.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09)
- [6]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 王志平. 南昌大学, 2013(12)
- [7]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娄雪冰. 湘潭大学, 2011(05)
- [8]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王毅. 武汉大学, 2010(05)
- [9]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 杨秀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10]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D]. 李明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