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薛涵予[1](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杰善[2](2013)在《金融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角度看,金融方使是金融力与金融关系的总和,是经济方使的重要组成部将。本论文旨在研究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乃国之大器;在经济本球化、经济金融化的当今时代,研究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对包我国更加重视金融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有着十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的金融方使和五位一体生产方使均系社会哲学意义保的概念。金融方使即金融生产方使,是金融生产力和金融生产关系的总和与统一。物质生产方使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物质生产方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决按性作用,并且物质生活的生产方使复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过程。根据马克思的生产方使理论、人的本面生产理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将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五位一体生产方使将在地包包经济方使、政治方使、文化方使、社会方使和生态方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包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包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在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扩展为包包生态文明建设在将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生产方使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的社会哲学表述。本文运用系统的和比较的方法,运用大量文献,理论联系实际,主要研究了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指出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矛盾运动的客观性和重要性。第一,对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理论和金融方使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将析了金融方使的概念。由包金融方使是经济方使的有机组成部将,在研究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之前,首先研究了金融方使与经济方使的关系,并且通过研究得出了经济方使决按金融方使、金融方使是经济方使的核心的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方使在经济方使中的这种核心作用日益突出,由此进一步阐明了金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提升社会主义金融力对包建设社会主义经济金融强国的重要意义。第二,本文以主要篇幅研究了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通过将别论述金融方使与经济方使、金融方使与政治方使、金融方使与文化方使、金融方使与社会方使和金融方使与生态方使的关系来本成。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改革与发展得以成功推进的政治保证,金融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监管调控,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保障;反过来,金融对政治有着十将重要的采响,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显着采响了国际政治秩序的重建。金融在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责任重大;必须要不断创新金融方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改革发展,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确保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稳按压倒一切,安按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主义金融事业改革发展的前提;金融作为稀缺的经济资源和本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性金融和和谐性金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本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有助包优化金融生态,良好的金融生态有助包金融业的科学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要充将发挥杠杠作用,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王莹[3](2012)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探索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对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体现,也是新时期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的延续。从这个意义上得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实践。由于当今的时代需要,我们党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分三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掌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过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我们党创造和涌现出了一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本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例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性探索,主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路径、方式方法、机制制度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展开详细具体的探讨。首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方面,主要创新了坚持理论学习与突出实践特色密切结合;坚持分批次推进、分领域展开、分层面学习;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的路径。其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创新方面,主要从广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习载体的种类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整改这四个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最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制度创新方面,主要从建立工作落实机制以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贯彻落实;建立检查督导制度以保障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以衡量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建立活动反馈机制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这四个机制制度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并且利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出现的典型事例,来增强论述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研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前面的论述,本文得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理论创新、正确的路径选择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启示。这些重要的启示,将为当下和以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借鉴。
田钒平[4](2012)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每一个现实的个人是否有能力实现其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则是这一目的能否实现的根本前提。在现实社会中,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的获得取决于个人努力和学习与成长环境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有主观意愿和客观努力的人而言,由区域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学习与成长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通过学习过程培育和提升权利的可行能力的效果。而外部环境的塑造要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或市场两个方面的影响,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社会的尊重,政府对其权利的维护又是否有效,构成了公民权利能否实现以及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能否有效提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有效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功能,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制约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决定公民权利实现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与市场能力等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完善市场与政府权力运行的规则及其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将民族自治地方拥有的市场发展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经济和财政优势,进而推动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的关键。从总体上讲,当下制约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统一的市场运行制度与传统的习俗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二是中央或上级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力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为此,政府在研究和解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时,需要注意并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尤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以宪法规则为核心,通过不同层次的规则制定者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相应的规则,妥善处理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宪法规则与一般规则、上位阶规则与下位阶规则的关系,构建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内在和谐一致的规则体系及相应的实施机制。首先,以政府提供的正式规则作为评价非正式规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标准,非正式规则能否成为经济发展的制度构成要素,应接受正式规则的检验。其次,重视规则的逻辑结构对规则的可实施性的影响,从微观层面解决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再次,为维护由不同层次的规则构成的规则体系的内在协调与一致,必须将一般性规则和政策置于宪法的约束之下,建立以宪法规则为依据的规则冲突解决机制。最后,注意规则的公正性对制度变迁的有效性的制约。一般性规则的公正性应接受宪法规则的检验;对为一般规则提供公正标准的宪法规则进行修改时,必须遵循协商民主和一致同意规则的要求。第二,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改变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总量差距作为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价值目标的传统观念,以保障公民的充分就业、收入改善和收入能力提升为重点,引导经济活动的安排和相应的制度变革。首先,确立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妥善协调与处理政治民主、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等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各民族自治地方内部的发展差距和环境与资源约束下的民生改善等相关问题。其次,制定在公有制之下有效保障公民就业的政策措施,在私有制之下保障公民就业稳定性的制度机制;建立与产值结构变化相协调的就业岗位供给制度、农民工真正退出农村的制度,缓解第一产业的就业负担。再次,建立解决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的农业规模化的相关制度;将生态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使生活在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的民众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构建一个合理评价不同层级的劳动者的贡献大小、资本和劳动对物质生产的贡献大小的标准体系,保证分配的公平性;对因国家政策和行业垂直管理造成的公民收入的过大差距,应确定一个合理标准,既能体现一定优惠,但又不致引致行业之间或内部的过大差距。最后,改善劳动者参与社会组织决策形成与实施的权利保障,加强市场运行法制教育,加强教育质量建设,赋予和保障具有传统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成员自主选择教学语言的权利而不是一体化地推行双语或民族语言教学,将环境治理和维护作为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基本条件,加强公民的宪政意识与能力的培育,使其能够运用法律权利与程序维护其利益。第三,以宪政改革为核心,修改与完善宪法及其相关法,合理划分中央或上级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权力界限,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为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宪政规则实施机制,将各级政府的职权行为纳入宪政轨道。首先,在宪政结构的完善方面,修改设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享有双重权力、行使自治权必须报经批准的宪法规则,慎重对待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可能对自治权造成的分割;修正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或司法机关的双重领导或监督体制,建立“以地方权力机关为核心,横向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相互制约为主导”的分权运行机制;以宪政分权逻辑处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与上级政府帮助职责的关系,由中央或上级政府行使最终的决策权,由地方行使决策的请求权和执行权,以维护中央或上级政府决策与民族自治地方需求的适应性。其次,在自治权的有效行使方面,以《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宪法相关法为依托,修改和完善界定自治权的规则,使其在微观结构上具有完整性、明确性,对其他法律中不符合宪政原则和规则要求的具体规定予以修改,减少规则之间的冲突。赋予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启动立法解释、违宪审查和争议裁决的程序权利,消解其与上级政府发生争议时的被动困境。再次,在帮助职责的有效履行方面,修改《宪法》及其相关法界定特别措施的规则体系,明确帮助职责的合理限度,合理区分有关政府承担的具体职责,妥善解决上级政府严格按照规则要求履行职责的维护机制;改革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机制,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作出请求上级政府履行帮助职责和执行帮助政策的公共决策时,能够真正反映当地的发展特点和客观需要;改变以“历史补偿”或“现实补偿”作为支撑上级政府履行帮助职责的正当理由的现状,以尊重与保障生存权与发展权为依托,通过宪政规则与实施机制将接受帮助者与上级政府的权力行使限定在合理限度以内。
陈可[5](2011)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无论是制度的制定、量化方式的引进,还是合规风险防范意识、合规文化等都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并不复杂,但由于长期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有效的内控机制及监管,其对合规管理的认识普遍缺乏,合规风险也较为严重。因此,促进并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出发,指出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意义,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合规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消除长期影响我国银行业合规管理健康发展的非理性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的重要前提;是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后,本文也重点强调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必要性。这·部分为全文奠定了指导思想和研究方向。其次,本文对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重点介绍了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基本概念、合规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关系,以及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发展历程,为下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现实情况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目前虽然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合规管理理念存在偏差、合规文化的内在约束力不强、合规风险管理框架不健全、合规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合规管理面临专业人才瓶颈及合规管理制度存在执行虚位等。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外部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外部合规性监管乏力、合规监管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而内部原因则在于短期利益思维削弱合规管理力度、激励扭曲诱导员工“逆向选择”。第四,为了更好的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建设,本文借鉴了国外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先进经验。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典型实践的分析,本文得到了几点重要启示:一是统筹兼顾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二是科学完善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体制机制;三是促进合规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价值创造协同;四是构建内生性的银行合规管理文化约束系统。最后,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基本思路,即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应置身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具体环境,牢固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银行业合规建设的实践经验,逐步确立起合规理念和意识,健全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合规管理工作,最终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且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相适应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具体来看,一是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的商业银行内部合规管理组织构架;二是以强化合规管理为导向科学设计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三是建立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及动态回顾机制;四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打造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信息库;五是增强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价值导向和内生性约束功能;六是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发挥商业银行的能动作用。
陈诚[6](2011)在《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美国债务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笼罩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避免金融危机出现,保持宏观经济安全稳定成为世界各国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维护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很多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加强金融监督。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强化金融监管,而不强化对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那么金融系统会仍然存在风险,因此,很多国家在强化金融监管的同时提出强化政府审计,通过政府审计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因为国家金融安全涉及到国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独立承担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责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而政府审计部门由于审计具有的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的职能和审计自身的独立性、自身的技术性的特点,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工具,是完善国家政治体制、强化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运行方面责无旁贷,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我国,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元的救市项目,那么这些项目和资金的实施效率怎么样呢?这需要政府审计进行审计监管。同时,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了大量的地方性融资平台,存在大量的债务和风险,这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带来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利用政府审计与其他部门相配合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创新:首先,本文研究选题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现实性,理论界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政府审计的职能以及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本文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来研究政府审计内涵和定位变化,这对完善政府审计理论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国家金融安全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研究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并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这有助于中国金融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政府审计制度的优化。其次,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利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分析主要是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对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检验政府审计监测预警机制的模型;而实证研究则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我国统计数据来实证检验政府审计的检测预警机制。二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运用逻辑推导的方法提出政府审计应该建立宏观、中观以及微观机制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微观监测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在定性研究中,本文分析并建立了微观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在定量研究中,本文结合Stata、Eviews和Excel等统计工具来进行实证分析。三是主观分析和客观分析相结合。本文利用我国货币系统、银行业系统以及外债的数据,从客观的角度,验证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监测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同时本文在客观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优化我国政府审计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研究视角,站在国家经济与金融安全战略的高度,按照政府审计的内涵和定位,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预警监测机制,探讨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因素在预警金融不稳定状态和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分析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在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的效能,并根据本文研究的结论提出构建适合我国金融审计国情的审计制度概念框架,进而提出优化我国政府审计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现有政府审计理论,而且对研究债务危机时代政府审计职能的发挥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效用的发挥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杨宏波[7](2011)在《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胡锦涛人才思想是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纷繁复杂的大形势下,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背景下,以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人才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才问题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人才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高屋建瓴,科学严谨,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人才篇”,是我国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指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本论文通过对胡锦涛人才思想形成的国内外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的回溯和梳理,阐述了科学人才‘观、人才重要地位、人才强国战略、人才素质的新标准、党管人才原则、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人才体制机制、人才发展环境等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构成,分析了胡锦涛人才思想体系的时代性、体系性、实践性、战略性等特征,探讨了该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价值,阐述了对如何以胡锦涛人才思想为指导,创新思想观念,围绕服务发展,提高人才素质,健全人才体制,营造发展环境等,以期提高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前瞻和分析。当下中国,正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宏观布局处于加速转型期,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真学习研究、深入贯彻胡锦涛人才思想,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陈桓辉[8](2010)在《文化强省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000年以来,文化发展战略日渐成为既是牵动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又是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为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03年以来,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先后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相继出台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发展意见等文件,促进了省级层面的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但是,如何在研究国外和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从国家、区域和省级这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上,深入探析这一重大课题,目前还比较薄弱。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文化发展战略,尤其是从国家、区域和省级结合层面上研究文化发展战略,对于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鉴于此,笔者选择了以文化强省战略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论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强省战略的文献进行检索,系统收集了美国、法国、韩国文化发展战略和我国建国以来文化发展战略资料,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使论文建立在最新成果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系统论观点,按照国家与地域、省级进行研究,选取陕西、河南和山东为样本,注意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对象的规律性。同时还运用文化学、战略学、哲学以及政策学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拓宽研究的视野,从而总结出各具特色的经验,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本论文以战略学理论和文化软实力理论为立论依据,对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战略组织资源分析、战略构成要素、战略效果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增强了文化强省战略研究的学理性。本论文对国内外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梳理总结,并选取了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的代表省份即对陕西、河南和山东文化强省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对文化强省战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要供省级层面参考的对策。本论文研究了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和我国软实力提升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对其构成要素和作用进行分析,阐述了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相互关系。本论文选取美国、法国、韩国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这些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有比较明确的战略,有比较完善的文化法律和文化政策,包括适合文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公开透明非歧视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等。这些经验对我国文化强省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还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化发展战略演进的几点启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演变以党的十五大为界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6年;第二阶段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至今。新中国60年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为文化强省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很多深刻的启示。近年来,陕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和措施,为实现西部省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对陕西省文化发展战略定位、战略组织资源分析、战略构成要素、战略实施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文化强省的重要启示。河南省在文化建设上有着明确的总体要求、切实的具体措施和坚强的组织保障。这些方面有力推动了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在分析河南省文化发展战略定位、战略组织资源分析、战略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成果和启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山东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化体制创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上都有很多亮点。在对这些亮点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文化强省的重要启示。本论文在最后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化强省战略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对策建议。
本刊编辑部[9](2008)在《《青海金融》2008年第1~12期 总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郝峰[10](2008)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在宏观上加以整体把握,又要在微观上付诸实施。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全局。本课题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认真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途径和对策。
二、银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
一、货币基础理论 |
二、信用理论 |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
四、货币均衡论 |
五、货币政策理论 |
六、开放金融理论 |
七、金融危机理论 |
八、金融创新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金融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 选题的理论依据 |
2. 选题的实践依据 |
3.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将外研究现状将析 |
1. 国将研究现状将析 |
2. 国外研究现状将析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1. 研究方法 |
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 论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
(五) 论文的基本思路 |
一、 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理论 |
(一) 马克思的生产方使理论 |
1. 马克思关包生产方使的理论阐述 |
2. 马克思关包社会主义生产方使的预言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使对马克思生产方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使对马克思生产方使理论的继承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使对马克思生产方使理论的发展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
1.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的基本将涵 |
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本质保是生产方使理论 |
3. 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理论与马克思本面生产理论 |
4.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五位一体生产方使 |
二、 金融方使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向金融理论 |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金融理论 |
2.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 |
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 |
4.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 |
(二) 金融方使理论简述 |
1. 金融力的概念 |
2. 金融关系的概念 |
3. 金融方使的概念 |
4. 金融力、金融关系与金融方使之间的关系 |
(三)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基本关系 |
1. 经济方使决按政治方使、文化方使、社会方使和生态方使 |
2. 金融方使是经济方使的核心 |
3.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矛盾运动 |
三、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经济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方使 |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复度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复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方使的转变 |
(二) 金融方使与经济力 |
1. 金融方使与第一产业力 |
2. 金融方使与第二产业力 |
3. 金融方使与第三产业力 |
4. 金融方使是经济力的重要源泉 |
(三) 金融方使与经济关系 |
1. 政策性银行设立的决策 |
2. 农村金融事业加强的举措 |
3. 资本市场发展的机复 |
4. 保险业务扩大的政策 |
5.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纾保策略 |
(四) 金融方使与经济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经济方使对金融方使的决按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经济方使的促进作用 |
四、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政治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使 |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政治力和政治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复度 |
3. 社会主义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复改革 |
(二) 金融方使与政治力 |
1. 党对金融事业的坚强领导 |
2. 政府主导的渐进使金融改革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立 |
(三) 金融方使与政治关系 |
1. 金融方使与法律复度建设 |
2. 金融方使与政府监管体系 |
3. 金融方使与国际合作机复 |
(四) 金融方使与政治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政治方使对金融方使的调控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政治方使的采响作用 |
五、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文化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使 |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文化力和文化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复度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文化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复改革 |
(二) 金融方使与文化力 |
1. 金融方使与价值取向 |
2. 金融方使与文化事业之文化力 |
3. 金融方使与文化产业之文化力 |
(三) 金融方使与文化关系 |
1. 金融方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2. 金融方使与文化事业的机复变化 |
3. 金融方使与文化产业的体复改革 |
(四) 金融方使与文化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文化方使对金融方使的导向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文化方使的助推作用 |
六、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社会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方使 |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社会力和社会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复度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用体系建设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二) 金融方使与社会(建设)力 |
1. 金融方使与社会公共服务产品 |
2. 金融方使与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
(三) 金融方使与社会(建设)关系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性金融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惠性金融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性金融 |
(四) 金融方使与社会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社会方使对金融方使的复约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社会方使的反哺作用 |
七、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生态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方使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生态力和生态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生态复度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生态 |
4. 深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二) 金融方使与生态力 |
1. 金融方使与绿色发展 |
2. 金融方使与循环发展 |
3. 金融方使与低碳发展 |
(三) 金融方使与生态关系 |
1. 金融方使与绿色金融 |
2. 金融方使与赤道原则 |
3. 金融方使与生态文明建设 |
(四) 金融方使与生态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生态方使对金融方使的优化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生态方使的杠杆作用 |
八、 中国金融方使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
(一) 中国金融方使面临的机遇 |
1.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主义金融大国的崛起 |
2. 人民币国际化时代的到来 |
(二) 中国金融方使复在的挑战 |
1. 创新能力不强 |
2. 竞争能力偏弱 |
3. 金融资源将配不公 |
(三) 巩固和加强中国金融方使的对策 |
1. 本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复,充将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 |
2.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
3. 培养健康向保的金融文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
4. 加强社会保障的金融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5.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探索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学术价值 |
(三) 应用价值 |
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背景 |
(一) 历史背景:新时期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的延续 |
1、 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2、 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的当代延续 |
(二) 时代要求: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的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 |
1、 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的需要 |
2、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
3、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
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展开 |
(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体进程 |
1、 第一阶段:在省部级党政机关、中管金融机构中开展(2008.9—2009.2) |
2、 第二阶段:在市县机关、国有企业、高等学校中开展(2009.3—2009.8) |
3、 第三阶段:在基层组织、广大党员中开展(2009.9—2010.2) |
(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本内容 |
1、 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2、 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
3、 全面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
(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成效 |
1、 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
2、 科学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
3、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
4、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
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探索 |
(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 |
1、 坚持理论学习与突出实践特色密切结合 |
2、 坚持分批次推进、分领域展开、分层面学习 |
3、 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 |
(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创新 |
1、 广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
2、 学习载体的种类繁多 |
3、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
4、 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整改 |
(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制度创新 |
1、 建立工作落实机制以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贯彻落实 |
2、 建立检查督导制度以保障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
3、 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以衡量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 |
4、 建立活动反馈机制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 |
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一)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理论创新 |
(二) 正确的路径选择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
(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
(四) 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公民权利实现能力、经济发展与政府责任 |
1.2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的界定 |
1.2.1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地方 |
1.2.2 制度、制度约束与宪政 |
1.2.3 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
1.3 宪政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1.4.1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结构与变迁机理 |
1.4.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制度约束 |
1.4.3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责任与宪政改革 |
1.5 可能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与制度构成要素的逻辑关系 |
2.1 制度构成要素的逻辑关系的多样性与模糊性 |
2.2 制度变迁的悖论与制度结构的分裂性 |
2.3 非正式规则作为合法性标准的限定性与可行性 |
2.4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立场的分离与统一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度变迁的宪政机制与制度有效变迁的制约因素 |
3.1 宪政分权立法体制、规则的层级结构与制度变迁的有效性 |
3.2 规则的逻辑结构、违宪审查和解释机制与制度变迁的有效性 |
3.3 宪政规则的选择、宪政规则约束下的选择与制度变迁的公正性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理念转换与制度变迁目标辩正 |
4.1 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的制度变迁及其实效 |
4.2 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推进制度变迁的合理性 |
4.3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基本要求 |
4.4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主要任务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就业保障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5.1 公民就业状况总体评价 |
5.2 解决就业问题的规则需求与供给现状 |
5.3 就业保障缺失的制度根源与完善路径 |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收入改善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6.1 公民收入水平总体评价 |
6.2 区域、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公民实际支付能力差异分析 |
6.3 公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制度根源与完善路径 |
第七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收入能力提升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7.1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经济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2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文化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3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社会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4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政治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第八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结构反思与重塑 |
8.1 模糊或淡化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关系法律规定的清理与改进 |
8.2 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运行机理的缺陷与修正 |
8.3 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帮助职责与地方自治权的协调性不足与完善 |
第九章 民族自治地方有效行使自治权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构 |
9.1 规则结构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9.2 规则冲突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9.3 规则实施机制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第十章 上级国家机关有效履行职责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构 |
10.1 特别措施的稳定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10.2 特别措施的适应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10.3 特别措施的正当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2.1.1 选题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方法 |
2.3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2.3.1 拟解决的问题 |
2.3.2 创新之处 |
第3章 科学发展观与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必要性 |
3.1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 |
3.2 科学发展观对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意义 |
3.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合规管理必要性 |
第4章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发展历程 |
4.1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基本内涵及风险 |
4.1.1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基本内涵 |
4.1.2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 |
4.1.3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关系 |
4.2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发展历程 |
4.2.1 西方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发展历程 |
4.2.2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演变的最终格局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建设初见成效 |
5.1.1 银行内部设置合规管理职能机构 |
5.1.2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框架基本形成 |
5.1.3. 合规管理的价值显现,其培训日益得到重视 |
5.1.4. 合规管理效果显现,违法违规案件呈下降之势 |
5.2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合规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
5.2.2 合规文化的约束力不强 |
5.2.3 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5.2.4 合规管理制度存在执行虚位 |
5.3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外部原因分析 |
5.3.2 内部原因分析 |
第6章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
6.1 国外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经验 |
6.1.1 巴塞尔委员会对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指导原则 |
6.1.2 国外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典型实践 |
6.2 对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启示 |
6.2.1 统筹兼顾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
6.2.2 科学完善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体制机制 |
6.2.3 促进合规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价值创造协同 |
6.2.4 构建内生性的银行合规管理文化 |
第7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基本思路 |
7.1 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的商业银行内部合规管理组织构架 |
7.2 以强化合规管理为导向科学设计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
7.3 建设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及动态回馈机制 |
7.4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打造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信息库 |
7.5 增强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价值导向和内生性约束功能 |
7.6 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发挥商业银行的能动作用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和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研究限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契约论 |
(二) 免疫系统论 |
(三) 公共受托责任论 |
(四) 新公共管理论 |
(五) 经济监督论 |
二、国家金融安全的研究综述 |
(一) 金融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
(二) 金融危机的形成和传导机制研究 |
(三) 金融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 |
(四) 金融风险计量与金融收益确定研究 |
(五) 银行竞争力研究 |
(六) 金融监管理论与机制研究 |
三、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目标、功能定位和理论依据 |
(二) 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 |
(三)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机制和路径 |
(四) 商业银行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 |
(五) 我国金融审计的现状研究 |
四、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的关系与定位 |
一、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的关系 |
(一) 政府审计的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二) 政府审计的监督范围涵盖国家金融安全 |
(三) 政府审计的完善程度体现国家金融安全程度 |
(四) 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实现 |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定位 |
(一) 法律基础 |
(二) 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定位 |
三、基于国家金融安全视角的政府审计再界定 |
(一) 面向金融安全的政府审计涵义的重新界定 |
(二) 审计主体的扩展 |
(三) 审计客体的扩充 |
(四) 我国政府审计的本质 |
(五) 审计目标界定 |
(六)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内容 |
第四章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功能作用与机制 |
一、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免疫功能 |
(一) 预防功能 |
(二) 揭露功能 |
(三) 抵御功能 |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 |
(一) 监督作用 |
(二) 监测作用 |
(三) 预警作用 |
(四) 抵御作用 |
(五) 修复作用 |
三、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实现机制 |
(一) 宏观再监督评价机制 |
(二) 中观调控协调机制 |
(三) 微观监测预警机制 |
(四) 危机救援机制 |
第五章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现状与问题 |
一、发达国家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美国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现状与存在问题 |
(二) 欧盟金融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
二、政府审计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现状分析 |
(一) 政府审计业务方式多样化 |
(二) 审计效用逐渐体现 |
三、我国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存在的外部症结 |
(二)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存在的内部症结 |
第六章 我国金融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构建与分析 |
一、金融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综述 |
(一) 金融安全影响因素 |
(二) 构建金融审计预警体系的理论基础 |
二、货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
(一) 相关模型与指标选择 |
(二) 具体指标 |
(三) 货币安全指数分析 |
(四) 中国的货币安全状态分析 |
(五) 货币安全预警监测机制 |
三、银行业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
(一) 国外银行业安全监测预警制度借鉴 |
(二) 银行业监测预警机制构建要求 |
(三) 我国银行业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四) 银行安全指数的测定 |
(五) 中国的银行业安全状态分析 |
(六) 银行业安全预警监测机制 |
四、外债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
(一) 外债安全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 |
(二) 外债安全指数的测定 |
(三) 中国的外债安全状态分析 |
(四) 外债安全预警监测机制 |
五、实证研究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对策 |
(一) 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
(二) 开拓创新以提高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效能 |
三、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具体建议 |
(一) 加强政府审计自身建设与提升审计水平 |
(二) 转变审计模式和技术方法以提升政府审计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7)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 胡锦涛人才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1.1.1 人才工作面临的国际背景 |
1.1.2 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
1.1.3 人才工作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
1.2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 |
1.2.2 列宁的人才思想 |
1.2.3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 |
1.2.4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
1.2.5 江泽民的人才思想 |
1.3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发展过程 |
1.3.1 酝酿阶段 |
1.3.2 形成阶段 |
1.3.3 成熟阶段 |
第2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提出科学人才观 |
2.1.1 对人才定义和标准的新阐释 |
2.1.2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
2.1.3 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
2.1.4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
2.2 强调人才重要地位 |
2.2.1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
2.2.2 人才是确立我国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2.2.3 人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保障 |
2.2.4 人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社会健康和谐的根本源泉 |
2.3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2.3.1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是"人才兴国" |
2.3.2 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指向是建立"现代化强国" |
2.3.3 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 |
2.3.4 人才强国战略根本着眼点是"促进发展" |
2.3.5 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特点是"以人为本" |
2.3.6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协调" |
2.3.7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保障是"体制机制创新" |
2.4 提出人才素质的新标准 |
2.4.1 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2.4.2 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2.4.3 对教师和青年学生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2.4.4 对广大妇女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2.5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
2.5.1 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 |
2.5.2 学习能力是基础 |
2.5.3 实践能力是根本 |
2.5.4 创新能力是关键 |
2.6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
2.6.1 抓好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宏观管理 |
2.6.2 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的研究和落实 |
2.6.3 抓好党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 |
2.6.4 抓好对人才工作的服务保障 |
2.7 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
2.7.1 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
2.7.2 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
2.7.3 围绕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培养一大批各类人才 |
2.8 建立健全人才体制机制 |
2.8.1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2.8.2 创新人才流动和吸引机制 |
2.8.3 创新人才评价和选用机制 |
2.8.4 创新人才考核和激励机制 |
2.8.5 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
2.9 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
2.9.1 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 |
2.9.2 全力支持人才大胆创新 |
2.9.3 关心人才的学习和生活 |
2.9.4 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
第3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大价值 |
3.1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特征 |
3.1.1 胡锦涛人才思想体现时代性 |
3.1.2 胡锦涛人才思想呈现体系性 |
3.1.3 胡锦涛人才思想彰显实践性 |
3.1.4 胡锦涛人才思想突出战略性 |
3.2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重大价值 |
3.2.1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创新发展 |
3.2.2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的重要创新内容 |
3.2.3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支撑 |
3.2.4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 |
第4章 坚持以胡锦涛人才思想为指导抓好我国人才工作 |
4.1 准确把握十七大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
4.1.1 明确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 |
4.1.2 "四个尊重"的人才工作方针 |
4.1.3 提出深化和推进改革的要求 |
4.1.4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
4.2 把服务发展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
4.2.1 偏离发展人才工作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
4.2.2 偏离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动力 |
4.2.3 偏离发展人才工作的成果和效益无法检验 |
4.3 把树立科学人才观作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先导 |
4.3.1 走出具有高学历是人才的误区 |
4.3.2 走出人才高不可攀的误区 |
4.3.3 走出以成败论人才的误区 |
4.3.4 走出对人才求全责备的误区 |
4.4 大力加强各类各层次人才能力素质建设 |
4.4.1 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 |
4.4.2 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 |
4.4.3 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 |
4.4.4 突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点 |
4.5 不断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 |
4.5.1 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
4.5.2 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
4.5.3 进一步坚持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 |
4.5.4 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
4.5.5 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4.5.6 进一步健全人才权益保障机制 |
4.6 科学优化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氛围和环境 |
4.6.1 创建"公平公正"的人才法制环境 |
4.6.2 构筑"配套完善"的人才政策环境 |
4.6.3 建设"好中择优"的人才制度环境 |
4.6.4 打造"人尽其才"的人才创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8)文化强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三节 论文逻辑结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文化的定义 |
二、文化强省的内涵和标志 |
三、战略及战略管理 |
第二章 文化软实力 |
第一节 软实力 |
一、软实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
二、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
三、我国软实力提升的途径 |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 |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
二、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
三、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分析 |
四、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途径 |
第三节 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软实力的相互关系 |
第三章 国外文化发展战略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国外文化发展战略经验 |
一、美国文化发展战略经验 |
二、法国文化发展战略经验 |
三、韩国文化发展战略经验 |
第二节 国外文化发展战略启示 |
一、战略规划 |
二、机制保障 |
三、经费来源 |
四、文化产业政策 |
五、“走出去”战略 |
第四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 |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
二、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的演进 |
第二节 新中国60 年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不断演进的启示 |
一、充分认识文化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
二、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理念 |
三、坚持把繁荣发展作为文化发展战略的主题 |
四、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动力 |
第五章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研究 |
第一节 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定位 |
第二节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优弱势因素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薄弱环节分析 |
第三节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构成要素 |
一、战略方针 |
二、战略目标 |
三、战略任务 |
四、战略保障 |
第四节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效果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二、农村文化建设 |
三、文化产品生产 |
四、文化市场 |
五、新闻出版 |
六、文化产业 |
第五节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启示 |
一、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本省的优势 |
二、以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区域文化的影响力 |
三、不断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
第六章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研究 |
第一节 河南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定位 |
第二节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相关资源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薄弱环节分析 |
第三节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构成要素 |
一、战略方针 |
二、战略原则 |
三、战略目标 |
四、战略重点 |
五、战略保障 |
第四节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效果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二、文化产业发展 |
三、文化市场建设 |
四、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 |
五、文化体制改革 |
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第五节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启示 |
一、根据省情做好战略定位 |
二、全面把握文化强省建设的意义 |
三、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
第七章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研究 |
第一节 山东建设东部强省的战略定位 |
第二节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相关资源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薄弱环节分析 |
第三节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构成要素 |
一、战略方针 |
二、战略原则 |
三、战略目标 |
四、战略重点 |
五、战略保障 |
第四节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效果 |
一、思想道德建设 |
二、文化载体建设 |
三、文化产业发展 |
四、文化体制改革 |
五、重大活动举办 |
第五节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启示 |
一、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 |
二、突破资金瓶颈打造文化品牌 |
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第八章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几点理论思考 |
第一节 陕西、河南、山东文化强省战略的共同点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本省省情实际出发 |
二、战略上重视、操作上落实,真正把文化强省摆在重要的位置 |
三、大胆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为提高综合实力开辟了新的路径 |
第二节 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文化强省 |
一、提升综合国力 |
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三节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要抓好几个关键点 |
一、基本原则 |
二、战略目标 |
三、战略重点 |
四、战略保障 |
五、战略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 |
(二) 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三)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必要性 |
二、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比较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
(二) 对我国的启示 |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 |
(一)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三)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
(一)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 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银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2]金融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D]. 李杰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探索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例的研究[D]. 王莹.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0)
- [4]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D]. 田钒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12(12)
- [5]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研究[D]. 陈可. 西南大学, 2011(06)
- [6]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D]. 陈诚. 武汉大学, 2011(04)
- [7]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D]. 杨宏波.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9)
- [8]文化强省战略研究[D]. 陈桓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青海金融》2008年第1~12期 总目录[J]. 本刊编辑部. 青海金融, 2008(12)
- [10]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坚持科学发展观问题研究[D]. 郝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