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齐哈尔分局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铁勇[1](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提出“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李晓彤[2](2019)在《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三大产业中工业和服务业得以正常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也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今农业主要是以发展大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为主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将“三农”问题列入国家发展主要进程。要想从根本上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改善农民条件,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有“中国豆都”之称的九三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是黑龙江省所辖9个管理局之一,九三管理局的经济发展对其农业的发展有着较高的依存度,所以发展现代农业对九三管理局的经济发展有着开创性、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九三管理局企业化改革的发展,全局各农场内部“五分开”、农场有限公司挂牌、工商登记注册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工作走在垦区前列。九三管理局的农业发展已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发展的同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首先结合近年来现代农业的理论成果,对九三管理局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通过对九三管理局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分析,总结了九三管理局存在农业信息服务不到位,市场营销水平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九三管理局的现代农业发展阐述出了一系列的成因分析。其次,对于现代农业在九三管理局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法、日、美三国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发展现代农业对九三管理局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马伟[3](2018)在《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对我国东北的“农业开发”,是通过涉农会社实现的。其中,“东亚劝业会社”“满拓公(会)社”及“大连农事会社”主要从事土地掠取及农业经营、农业移民、农业金融等业务,“东亚劝业会社”“满蒙畜产工业会社”“满洲畜产公(会)社”“满洲猪毛工业会社”等则从事畜产品买卖、加工、输出等业务。1922年设立的“东亚劝业会社”,致力于东北土地、农产品、大米、牛肉等资源的掠取。截至1935年,该会社在“南满洲和东部内蒙古”掠取土地超过13万町,吉东地区95.32万町。其中部分土地改造为水田,以朝鲜佃农为主要劳力,获取稻谷等实物地租,部分旱田租借给我国汉族农民,以货币地租获利。1936年“东亚劝业会社”解散后,水田业务由“鲜满(满鲜)拓殖会社”接收,旱地业务则由满拓公(会)社所承继。截至1941年,“满拓公(会)社”共掠取土地2002万町,相当于日本本土耕地面积的2.2倍。对于如此规模的土地,除一小部分配给日本移民外,剩余绝大部分一方面由该公社直接采用租佃制度进行经营,另一部分则采用“掠夺型经纪”模式,雇佣土地经理人进行管理,这很大程度造成农业收入体系及分配模式混乱。同时,该公社还试图在“满拓区”内推行改良农法,办法是通过改良农具取代东北传统农具,但因数量严重不足而进展缓慢,最终造成该改良农法流于形式。1929年设立的“大连农事会社”,主要在“关东州”进行土地及农产物的垄断业务,并为日本农民迁移东北积累经验,但大规模移民侵略实施后,该会社的作用降低,但依然以租佃的形式对所掠土地进行控制。畜产方面,“九·一八事变”前,“东亚劝业会社”对农业资源的垄断和掠取有所节制,伪满洲国建立后,借助政治优势,始实行行业垄断。1930~1935年,“东亚劝业会社”还一度向日本海军提供东北冷冻牛肉。该会社解散后,畜产业务整合为“满蒙畜产工业会社”,从事肉类屠宰、加工等业务,并专门供应日本海军及关东军。1937年,“满洲畜产会社”获取该工业会社的全部股份,并完全垄断了伪满肉类、皮革、毛皮、羊毛等畜产物的加工、运输、输出等业务。“满蒙毛织会社”主要从事东北羊毛及澳洲细羊毛的深加工业务,并垄断了东北羊毛业务的输入。1943年升格为“满洲畜产公社”后,着重以制定价格的方式控制东北畜产资源。针对日本对我国东北,乃至东亚的殖民,本文以“结构性殖民理论”三大要素三大维度进行解读及理论提升。三大要素包括重农主义、农业移民及“国策会社”,其中,“国策会社”是核心环节,是推行重农主义和农业移民的基础和载体。而涉农会社体现“国策会社”的意志,并助推其农业殖民政策。三大维度是重农主义而非重商主义,规模性的农业移民而非零星的工业、商业移民,“国策会社”而非商业公司。三大维度处于高位,对殖民地的占有、同化及转化为“地理边疆”的可能性将处于高位。否则即处于低位。相较于西班牙、葡萄牙及英国、法国对美洲殖民,日本对我国东北殖民的政策性无疑处于高位。
冯浩城[4](2018)在《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与趋势,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内生性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城镇化发展,强调“走中国特色、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黑龙江垦区是以开发区域水土资源并进行专业化农业生产为主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系统和区域发展类型,垦区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何走出有垦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和基础理论总结,文章从发展过程、质量评价、空间格局、影响因素、调控路径五个方面全面、系统的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演变特征和调控路径。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了垦区的城镇化质量、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定性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依据垦区发展的新背景,提出垦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策略。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个时期,即1947-1978年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细分为创建发展、建设发展和曲折发展三个时期,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细分为提速发展和快速发展两个时期。其次,文章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采用聚类分析法,发现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自然条件,尤其是江河的分布十分相关。从垦区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和地域景观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来看,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垦区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和地域景观城镇化的发展重心同样也呈现出向东和南偏移的过程,表明在过往的十余年垦区东部和南部农场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和质量要高于西部和北部的农场。然后,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文章构建了由总体评价、过程评价和要素评价组成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既分析了各管理局城镇化质量的静态空间格局特征,又分析了各管理局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特征。再次,文章四个方面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策引导因素和体制机制因素。最后,文章总结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并依据垦区城镇化发展的新背景,提出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张思维[5](2019)在《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升高,旅游业在我国大地上不断崛起并蓬勃发展。随着城市日益发展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居住生活空间拥挤,“城市病”不断加剧,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在乡村居住生活,以此带来了乡村旅游的热潮,有越来越多的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农家乐等旅游形式蓬勃发展起来。小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带,根据小城镇自身特色,旅游业也相继发展壮大起来。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建设特色小城镇,有利于小城镇产业与城镇建设有机融合,共同发展,也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和重要方向。长水河农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农业型旅游小城镇,不仅可以实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持续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同时通过旅游业的打造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引领居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基于此,论文展开了对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规划设计的研究。首先,论文对农场型小城镇和农场型小城镇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探讨了小城镇旅游规划相关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感知价值理论和生态美学理论;研究了旅游小城镇的功能、特点和模式;分别从小城镇旅游总体规划布局、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交通体系规划、整体景观风貌塑和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分别进行相关理论的基础研究,并对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案例进行总结和借鉴分析。其次,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结合长水河农场的实际情况,对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总体特征等方面对长水河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客源市场定位、客源市场预测等方面对长水河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并提出长水河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为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规划设计提供现实依据。最后,结合以上所有分析,提出相应的规划发展战略、发展理论与定位、发展目标与建设重点,并从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旅游交通体系规划、整体旅游形象设计、旅游产品体系设计和旅游支撑保障体系规划等五大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为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刘洁[6](2015)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大量施用,使部分未被利用的化肥、农药残留土体或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水体,引起了水体污染;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牲畜养殖业不断扩大,牲畜粪便污染也成为农村水环境的又一大污染源。水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民众关注的问题,我国新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中明确指出“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此背景下,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定量核算,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持农村生态环境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后备战略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在垦区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牲畜养殖规模不断加大的同时,垦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显现,严重限制了垦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采用输出系数模型对垦区粮食生产和牲畜养殖中产生的面源污染进行量化分析,进而运用脱钩分析方法,揭示垦区农业生产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并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D)进行建模,对垦区面源污染治理进行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从不同污染源来看,牲畜养殖产生的粪便面源污染量最大,化肥污染其次,农药污染最小;从不同作物来看,在化肥污染中,水稻产生的面源污染最大,玉米其次,大豆和小麦种植中产生的化肥污染量相对较小;在农药污染中,大豆种植产生的污染量最大,玉米其次,水稻污染较小;牲畜养殖中,养殖生猪、奶牛产生的面源污染量较大,黄牛较少;从垦区的不同分局来看,东四局农业面源污染总量远远大于西五局,其中以宝泉岭分局、建三江分局等污染量最大,这与各分局粮食种植面积、牲畜养殖规模、化肥与农药施用量较大以及污染物淋失率关系密切。(2)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关系中,在2001-2012年间,垦区以弱脱钩类型为主,即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在增加,但环境压力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农业生产中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与建设绿色垦区的目标还有距离;其次,扩张性耦合关系的年份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即垦区农业生产增加的幅度小于面源污染增加的幅度,在粮食产量与化肥面源污染的关系中尤其明显,说明垦区粮食产量的增加较大程度上依赖化肥的现象仍十分普遍,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在增大。因此,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资料利用率,在垦区未来发展建设中值得关注。(3)以宝泉岭分局为例,进行基于SD模型的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模拟,预测到2020年,宝泉岭分局农业面源污染存量有大幅度下降趋势,相比政策调整之前下降约20%,表明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王鹏辉[7](2014)在《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交汇而来,中国进入数千年尺度的历史变局,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首当其冲。龚自珍和魏源从今文经学视野出发,共通发明西北一东南边疆轴向历史空间互动结构的边疆建设方略。康有为和梁启超从今文经学会通中西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以"五族合一"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进行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吸收了 "龚魏"的边疆建设方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排满革命"登上历史舞台,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国的中国,具体方略则为东南沿海的边疆革命方略,忽视了非汉族群聚居的西北陆地边疆。吴禄贞正在此时,从长江中游的武汉穿越东南海疆,东渡日本留学陆军士官学校,并与孙中山、唐才常、梁启超交游,投身自立军起义。吴禄贞毕业回国后又与黄兴交游,在武汉和长沙进行革命聚义。革命党人吴禄贞北上入职清廷中央练兵处,结束了他的东南革命。东三省爆发的日俄战争刺激清王朝进入预备立宪的新政阶段,边疆危机为前奏的国家和民族危机引发了清末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1906年上半年,吴禄贞跟随理藩院尚书肃亲王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亲历亲见了已经变为蒙汉杂居的传统塞北边疆,对内蒙东四盟进行了现代性的社会调查《东四蒙古实记》,并制定了一套经营蒙古的战略改革方略《经营蒙古条议》。吴禄贞以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来思考清王朝的边疆危机,依据近代国家主权、领土、人民的要素制定蒙古地区的改革方略。1906年下半年,吴禄贞得到练兵处的派遣穿越中原前往西北新疆的伊犁调查军政,而日本陆军少佐日野强和俄国陆军上校马达汉分别接受各自国家参谋部的派遣,与吴禄贞同时出现在中国西北边疆。吴禄贞的《沿途日记》与日野强的《伊犁纪行》及马达汉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互相参证,反映了民族国家国际体系和清王朝视野交互下的西北边疆历史面貌。1907年,东三省继新疆建省、台湾建省后从军府制变革为行省建制。吴禄贞以军事参议的官职跟随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来到奉天任职,随后奉派前往吉林省延吉厅调查吉林与韩国界务。朝鲜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在日本控制朝鲜主权后逐渐解体,两国的边界图们江经过重新确认而遗留江源边界的争议。日本随即寻找各种伪证制造"间岛问题",图谋侵占中国延吉厅领土。吴禄贞针对日本制造的"间岛问题",运用测绘等各种近代地理科学技术和近代社会调查手段勘查了延吉的历史、政权建设、地理、韩民越垦和入籍中国的历程以及吉韩界务的交涉历史,把日本提出的伪证一一推翻,证成延吉为中国领土,为清王朝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依据。1907至1909年,吴禄贞先后任职吉林边务帮办和吉林边务督办,驻扎延吉厅,与日本在延吉非法建立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抵制日本对延吉中国主权的侵犯,同时展开各项内政建设,以民生为本确立越垦韩民的中国国民的法律地位,并参与清王朝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谈判,终于使日本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承认图们江国界,延吉厅为中国领土。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原理依靠国民推进了边疆中国的近代国家建设。纵观革命党人吴禄贞的一生,身处清末改革与革命争锋的时代,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洗礼,既有参加东南革命又有参加西北边疆建设的历史际遇。吴禄贞从最初的"排满革命"到经历内蒙东四盟、西北陕甘、东北延吉的边疆调查和国家建设,其国家疆域空间的观念比较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更接近历史和现实,接上了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脉络。吴禄贞以革命党人和清王朝的官员双重身份,通过边疆建设追求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吴禄贞深度介入了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体现了民族主义潮流中中国由王朝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连续性。
孙勇智[8](2013)在《黑龙江涉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总人口达1889.8万人,占全省49.2%。全省所有的市县区都涉农,最大城市哈尔滨所辖区县的全部农业人口也超过了城市人口。农民要进城、农业要产业化、农村要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金融支持涉农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最基层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下同)做起,培育新的城市群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金融创新,而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金融工具不足,尤其是对三农的支持不足,有目共睹。黑龙江省经济在全国属于相对落后的省份,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金融组织结构不尽合理,银行垄断性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资产的形成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比重偏小,对三农的支持也一直力度不大,因此,为使黑龙江金融发展与三农经济发展相匹配,本文运用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等理论,研究黑龙江在总体城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涉农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以及相关方面的问题,并收集黑龙江省各层次城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的各层次城镇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探索构建黑龙江省金融支持促进涉农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本文试图在黑龙江充分借助农垦系统经营、管理优势,实施“银垦合作,携手共赢”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破解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现阶段农贷发展难题。初步探索个人涉农贷款发展模式,以“益农贷”品牌为主体,积极拓展“农场种植贷”、“农房贷”、“农机贷”,继续探索“林农贷”、“农户贷”、“收购贷”等农业子产品。以金融支持三农社会最基层的微观主体---农民入手,来促进三农微型企业的成长,进而推进三农社会的城镇化的进程。
曹庆松[9](2012)在《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齐齐哈尔市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各类风险突出,发展滞后,被并购重组甚至被市场退出的可能日益加大,已经对地方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形成威胁。本文以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在进行的综合改革为背景,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应选择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是有助于综合改革及时校正偏差、弥补不足,促进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早日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与此同时,有关研究成果也可供行业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在将改革模式向同类同质化机构(主要指省内其他城郊类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广时借鉴,从而为相关机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的研究意义也正在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阐述了其潜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2010年度监管评级情况入手,阐述了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成因;从业务拓展目标确定过高、法人治理形式化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未能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各项改革措施可能受到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限制而难以实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综合改革存在的不足和偏差。本文提出了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应选择拓展型发展战略和差异化的基本竞争战略,并从有效实施战略、纠正改革偏差出发,提出了取得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步伐,明晰市场定位、培育核心竞争力,构建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夯实促进发展的人才保障基础等对策。
达日夫[10](2011)在《中东铁路与东蒙古》文中研究指明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关系问题不仅仅是中俄关系和沙俄侵略蒙古地区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近代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的研究课题。它的内容包括中东铁路的修建、运营及主权演变和东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过程。本文利用中外各种基本史料中有关中俄交涉和国际关系的资料,力求从更为客观的视角和多元的框架来审视和重现这段多种因素交织,多种层次重叠和多种史实共存的历史。全文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中东铁路的建设与当时的东蒙古”;对中东铁路的勘察测量、动工兴建到中东铁路公司、华俄道胜银行的产生以及与其对应建立的东三省铁路铁路交涉局等作了概略的记述。而重点则是对中东铁路经过的蒙旗境内的线路、车站、行车与客运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考证。第二章,“中东铁路对蒙旗权益的侵夺”;主要分析研究中东铁路公司通过与清政府、吉黑两省和呼伦贝尔蒙旗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合同”攫取的占地、开矿、伐木、渔捕等特权、专权和优先权,同时探讨铁路公司超出规定范围侵占和掠夺蒙旗各种资源的过程。第三章,“中东铁路与东蒙古的畜牧业、农业及工商业”;主要论述的问题有:首先,大批俄国人进入铁路沿线东蒙古地区经营牧场和各种加工制造业,改变了原有的畜牧业经济结构的同时带来了防疫、畜牧改良措施和近代工业管理模式和技术设备。其次,大量中国内地移民进入和进行开垦使东蒙古地区的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和加剧。再次,中俄在蒙古地区传统贸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海拉尔、满洲里等车站成为农畜产品集散中心。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新兴城镇的兴起。第四章,“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首先提出俄国派驻护路军实际上造成局部军事占领的结论。其次,乌泰俄债案为例论述了沙俄通过道胜银行,将其政治经济势力渗透到各蒙旗的行为。再次,对与中东铁路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呼伦贝尔和乌泰、巴布扎布的“独立”“自治”运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第五章,“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国际竞争”主要以中东铁路的修建、日俄三次《密约》、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中东路事件”等为实例,论述了围绕中东铁路的国际国内斗争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以及最后将中东铁路售卖给日伪的过程。
二、齐齐哈尔分局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齐哈尔分局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2)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九三管理局现代农业的现状分析 |
3.1 九三管理局概况 |
3.2 九三管理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3.3 九三管理局现代农业的特点 |
第四章 九三管理局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农业生产观念落后 |
4.2 农业生产者受教育程度低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
4.3 农业劳动力外流 |
4.4 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信息服务不到位 |
4.5 农产品市场营销水平不高 |
4.6 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 |
第五章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 |
5.1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经验 |
5.2 国内经典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5.3 对九三管理局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
第六章 九三管理局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
6.1 转变农业生产观念 |
6.2 培育新型农民 |
6.3 减少直接农业生产者外流 |
6.4 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提高规模化程度 |
6.5 健全市场营销体系 |
6.6 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
三、研究方法、所用概念及史料解析 |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设立的历史及资源背景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口政策及农业移民 |
第二节 “日本之满蒙特殊地位”产生的思想根源 |
第三节 我国东北的农业资源禀赋及其特点 |
第四节 日本涉农会社及其主要功能 |
第二章 “东亚劝业会社”及其对“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农业资源“开发” |
第一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设立及股权变动 |
第二节 1906~1922年日人的土地盗买 |
第三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土地掠取活动 |
第四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农业经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满拓公社”所控土地管理及农耕技术 |
第一节 土地经理人制度与“满拓区掠夺型经纪”模式 |
第二节 农具与东北垄作耕法 |
第三节 “北满改良农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连农事会社”对“关东州”农业资源掠取 |
第一节 “大连农事会社”的设立及农业移民 |
第二节 “大连农事会社”的土地掠取 |
第三节 日本移民的农业经营及“大连农事会社”的地租收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满洲畜产会社”对东北畜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东北畜产资源数量考析 |
第二节 “东亚劝业会社”“满蒙畜产工业会社”对畜牛资源的掠取 |
第三节 “满蒙毛织会社”的设立及对东北羊毛资源的垄断 |
第四节 东北猪的养殖及日人对猪毛资源的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日本涉农会社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结构性殖民理论”的构建及日本式殖民的特点 |
第二节 “国策会社”满铁关系会社及其涉农机构 |
第三节 日本涉农会社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
结语 |
附录一 东北古今县名对照表 |
附录二 日本在中国东北“农业开发”大事记 |
附录三 东三省各县及“关东州”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 |
附录四 东三省各县家畜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城镇化质量 |
三、非农化 |
四、新型城镇化 |
五、垦区城镇化 |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城镇化研究 |
二、城镇化模式研究 |
三、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
四、城镇化质量研究 |
五、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一、城镇化研究 |
二、城镇化模式研究 |
三、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四、城镇化空间特征研究 |
五、城镇化质量研究 |
六、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
第四节 垦区城镇化研究进展 |
一、新疆垦区 |
二、海南垦区 |
三、黑龙江垦区 |
小结 |
第二章 城镇化相关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城镇化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
一、农业区位论 |
二、工业区位论 |
三、经济区位论 |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
一、经济增长推动论 |
二、二元结构理论 |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三节 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三、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理论 |
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三、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展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相关要素变化特征 |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概况 |
一、研究区域 |
二、垦区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
一、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47-1978年) |
三、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相关要素变化特征 |
一、黑龙江垦区人口发展特征 |
二、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特征 |
三、黑龙江垦区城镇建设特征 |
四、黑龙江垦区社会发展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 |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一、垦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二、垦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
三、垦区经济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
四、垦区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
五、垦区地域景观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
六、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 |
一、垦区城镇化重心的测算 |
二、人口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
三、经济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
四、生活质量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
五、地域景观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
六、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第三节 典型区研究——建三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
一、建三江管理局城镇化发展概述 |
二、建三江垦区城镇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
三、建三江城镇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评价 |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选择 |
三、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
一、垦区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
二、垦区城镇化质量的子系统评价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过程评价 |
一、垦区城镇化质量发展过程的总体评价 |
二、城镇化质量发展过程的阶段评价 |
三、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过程评价 |
第四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要素评价 |
一、经济发展子系统 |
二、产业结构子系统 |
三、物质生活水平子系统 |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子系统 |
五、生态环境子系统 |
小结 |
第六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垦区自然条件概况 |
二、垦区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
三、垦区自然条件对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塑造 |
第二节 经济发展因素 |
一、周边城市的辐射 |
二、农业主导的产业结构 |
三、非农就业比重偏低 |
四、新经济时代的机遇 |
第三节 政策引导因素 |
一、城镇建设引导 |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 |
第四节 体制机制因素 |
一、改革开放以前垦区体制变革 |
二、改革开放以后垦区体制变革 |
三、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调控路径 |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 |
一、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矛盾并存 |
二、非国家建制镇导致财力薄弱与财政支持不稳定 |
三、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与服务业发展滞后 |
四、制度劣势限制了垦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城镇数量多但规模小且布局不合理 |
二、人口城镇化水平虚高导致公共服务落后 |
三、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偏高 |
四、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与环境质量较差 |
五、城镇产业结构趋同导致经济互补性差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新背景 |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
二、东北持续振兴的系列政策 |
三、垦区“造城”运动 |
四、黑龙江农垦总局体制改革 |
第四节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
一、立足区情——探索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
二、面对收缩——践行乡村收缩发展策略 |
三、依托绿色——打造因地制宜的田园综合体 |
四、革新体制——垦地融合发展 |
五、机构重组——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
六、质量提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七、加强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八、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课题目的 |
1.2.2 研究课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场型小城镇 |
2.1.2 农场型小城镇旅游 |
2.2 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2 感知价值理论 |
2.2.3 生态美学理论 |
2.3 农场型小城镇旅游特征与模式 |
2.3.1 农场型小城镇旅游特征 |
2.3.2 农场型小城镇旅游模式 |
2.4 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规划设计内容 |
2.4.1 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 |
2.4.2 交通系统布局 |
2.4.3 整体景观风貌塑造 |
2.4.4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
2.5 实践案例解析 |
2.5.1 乌镇水乡小城镇旅游规划设计 |
2.5.2 杨凌葡萄酒小镇旅游规划设计 |
2.5.3 案例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现状分析 |
3.1 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概况 |
3.1.1 区位地理 |
3.1.2 历史沿革 |
3.1.3 自然资源 |
3.1.4 经济社会 |
3.1.5 交通体系 |
3.2 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资源评价 |
3.2.1 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 |
3.2.2 旅游资源评价 |
3.2.3 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
3.3 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旅游市场分析 |
3.3.1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
3.3.2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
3.3.3 旅游市场客源预测 |
3.4 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旅游发展条件 |
3.4.1 旅游发展有利条件 |
3.4.2 旅游发展限制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水河农场旅游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总体发展定位与目标 |
4.1.1 发展战略 |
4.1.2 发展理念与定位 |
4.1.3 发展目标与建设重点 |
4.2 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
4.2.1 旅游空间总体布局 |
4.2.2 旅游分期开发 |
4.2.3 生态资源保护 |
4.3 旅游交通体系规划 |
4.3.1 交通总体布局 |
4.3.2 交通体系规划 |
4.3.3 旅游路线设计 |
4.4 整体旅游形象设计 |
4.4.1 总体形象定位 |
4.4.2 形象要素设计 |
4.5 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
4.5.1 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
4.5.2 专项旅游产品设计 |
4.6 旅游支撑保障体系 |
4.6.1 旅游支撑体系 |
4.6.2 旅游保障体系 |
4.6.3 旅游政策体系 |
4.6.4 旅游人力资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
1.2.2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模型研究 |
1.2.3 脱钩分析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方法 |
3.1.1 输出系数模型法 |
3.1.2 脱钩分析方法 |
3.1.3 系统动力学方法 |
3.2 数据来源 |
4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垦区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
4.1 基于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
4.1.1 基于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输出系数确定 |
4.1.2 化肥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
4.1.3 农药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
4.2 基于牲畜养殖的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
4.2.1 基于牲畜养殖的面源污染输出系数确定 |
4.2.2 牛、猪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核算 |
5 垦区农业生产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分析 |
5.1 脱钩类型划分及指标选取 |
5.2 农业生产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分析 |
5.2.1 粮食产量与施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脱钩分析 |
5.2.2 粮食产量与施用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脱钩分析 |
5.2.3 牲畜养殖经济效益与面源污染脱钩分析 |
5.3 垦区农业生产与环境压力的综合评价 |
6 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脱钩机制设计与模拟 |
6.1 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6.1.1 基于SD模型的农业面源污染流图及方程式 |
6.1.2 SD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 |
6.2 基于SD模型的政策调整模拟及建议 |
6.2.1 基于SD模型的政策调整模拟 |
6.2.2 基于SD模型的政策调整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背景说明和问题意识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史料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中国近代边疆危机的时代回应 |
第一节 重整陆海边疆—以龚自珍和魏源的舆地学为中心的考察 |
一、龚自珍的"天地东南西北"舆地学 |
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舆地学 |
三、西北陆疆与东南海疆互动的边疆建设方略 |
第二节 康有为的边疆建设方略研究 |
一、国际视野下的东北边疆 |
二、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历史空间结构 |
三、维新变法新政中的边疆因素 |
四、边疆为重心的"五族合一"国家建设方略 |
五、清末民初之际边疆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 |
六、未来大同世界中的中国边疆 |
第三节 边疆、民族与梁启超"新中国"的建构 |
一、东南诸省与西北腹地:中国疆域历史空间的结构 |
二、西域与南海:古今中国与旧新域外交流的边疆枢纽 |
三、边疆危机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建国方略 |
四、东三省、蒙古与西藏、新疆:西北陆地边疆轴向的危局 |
五、边疆残局与共和国:从帝国遗产到现代国家政略 |
第二章 吴禄贞的东南革命 |
第一节 晚清革命党人的边疆与革命方略—以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为中心 |
一、孙中山的边疆革命方略 |
二、黄兴的边疆革命实践 |
三、章太炎的边疆舆地知识与排满革命 |
第二节 吴禄贞东游日本与东南的革命聚义 |
一、吴禄贞投入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
二、吴禄贞在日本东京的武备留学生生涯 |
三、吴禄贞投身孙中山和康有为、梁启超共谋的自立军起义 |
四、吴禄贞受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
五、吴禄贞在两湖的革命聚义 |
第三章 吴禄贞的内蒙古东四盟边疆调查 |
第一节 吴禄贞入职中央练兵处 |
一、吴禄贞在练兵处的职事活动 |
二、吴禄贞随理藩院尚书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 |
第二节 吴禄贞的内蒙东四盟调查 |
一、清王朝治下的内蒙东四盟社会政治制度 |
二、内蒙东四盟社会的生计与资源配置 |
三、内蒙东四盟社会的风俗民情 |
四、内蒙东四盟的社会危机 |
第三节 吴禄贞的蒙古经营方略 |
一、内蒙东四盟的边疆危机 |
二、内蒙古政治和军事的改革方案 |
三、内蒙古宗教与教育改革方案 |
四、内蒙古经济与民生改革方案 |
五、塞北边疆的近代国家建设 |
第四章 吴禄贞的西北边疆调查 |
第一节 穿越古中原的边疆感怀 |
一、吴禄贞有志于边疆 |
二、吴禄贞在中原的边疆怀古与考察 |
第二节 西北甘肃境内的沿途调查 |
一、吴禄贞所见兰州以东的社会经济风貌 |
二、吴禄贞在兰州遭遇的政治陷害 |
第三节 俄日军官视野中的中国新疆 |
一、马达汉、日野强呈现的新疆内外危机 |
二、马达汉与日野强对新疆省府乌鲁木齐的调查 |
三、马达汉考察所见西北边疆的多元族群 |
第五章 吴禄贞的东北边疆建设 |
第一节 日本在东北边疆制造的"间岛问题" |
一、吴禄贞任职东北边疆 |
二、吉林延吉厅与"间岛问题" |
三、日本对延吉厅的特殊调查 |
四、日本侵占延吉厅政策的酝酿 |
第二节 吴禄贞对延吉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证成—以延吉边务调查为中心 |
一、中国历史体系中的延吉历史空间 |
二、清王朝对延吉厅的政权建设 |
三、延吉厅的地理空间 |
四、韩民在延吉厅的越垦历程和"垦民"的入籍中国 |
五、中国和朝鲜关于吉韩界务交涉的历史分期 |
六、吴禄贞对日本"间岛问题"的纠谬 |
七、日本侵占中国延吉主权和领土的政策 |
第三节 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 |
一、吴禄贞与吉林边务公署的设置 |
二、吴禄贞面对日本越境延吉的筹谋 |
三、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外交为重心 |
四、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内政为重心 |
五、吴禄贞参与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延吉交涉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黑龙江涉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框架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涉农概念和涉农贷款 |
2.1.2 三农社会与金融支持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
2.2.3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
2.2.4 国内涉农的金融支持理论及简要评述 |
三、黑龙江省不同层面的涉农经济发展现状 |
3.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总量及其地位 |
3.1.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特征 |
3.1.2 黑龙江省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分类分析 |
3.2 黑龙江省不同层面涉农经济发展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
3.2.1 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 |
3.2.2 黑龙江涉农垦区农场的特征及发展情况分析 |
3.2.3 涉农县域及建制镇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 |
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供需分析 |
4.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供给分析 |
4.1.1 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结构分析 |
4.1.2 金融供给主体能力不足的结构分析 |
4.1.3 金融支持与供给不足的因素分析 |
4.1.4 金融供给主体的不同金融约束 |
4.2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分析 |
4.2.1 金融需求主体结构分析 |
4.2.2 不同层次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
4.2.3 县域金融抑制的因素分析 |
4.3 金融供求矛盾分析 |
4.3.1 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特点 |
4.3.2 金融供求不均衡的矛盾分析 |
五、黑龙江省涉农经济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
5.1 涉农资金来源 |
5.1.1 农业财政资金 |
5.1.2 农户自筹资金 |
5.1.3 农业信贷资金 |
5.1.4 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投入的农业资金 |
5.2 黑龙江省农业信贷资金结构分析 |
5.3 黑龙江涉农金融支持的实证过程及结论 |
5.3.1 指标的选取 |
5.3.2 实证研究过程 |
5.3.3 研究结论的因果关系检验 |
5.3.4 实证结论 |
六、黑龙江金融支持的涉农贷款的创新模式设计 |
6.1 黑龙江省涉农贷款创新模式 |
6.1.1 黑龙江省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设计思路 |
6.1.2 土地经营收益权担保贷款概念 |
6.1.3 土地经营收益权担保贷款运作思路 |
6.2 担保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
6.3 涉农贷款创新发展模式构想及保障措施 |
6.3.1 涉农贷款创新发展模式构想 |
6.3.2 推进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措施 |
6.4 政府设立农贷担保机构资金需求的银行融资模式 |
6.4.1 政府设立农贷担保机构的资金需求 |
6.4.2 银行集合信托的融资模式 |
6.4.3 银行集合信托融资模式的成本测算 |
6.5 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效应及风险分析 |
6.5.1 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效应分析 |
6.5.2 涉农贷款创新模式的风险分析 |
七、黑龙江省涉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方略与对策 |
7.1 黑龙江省金融体系构建原则 |
7.2 形成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主体 |
7.2.1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及增强国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 |
7.2.2 建立股份制地区性商业银行,促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长 |
7.2.3 进行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 |
7.2.4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 |
7.3 金融支持涉农区域微型企业的发展 |
7.3.1 黑龙江涉农微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2 金融支持涉农微型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 |
7.3.3 金融支持涉农微型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4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
7.4.1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侧重点 |
7.4.2 金融支持黑龙江县域经济保持生态发展 |
7.4.3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 |
7.4.4 金融支持黑龙江县域产业的发展路径 |
八、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齐市区联社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策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微观环境分析 |
2.2.1 同业竞争情况 |
2.2.2 潜在的进入者 |
2.3 齐市区联社的 SWOT 分析 |
2.3.1 优势分析 |
2.3.2 劣势分析 |
2.3.3 机会分析 |
2.3.4 威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齐市区联社面临的困境、成因及综合改革情况 |
3.1 齐市区联社面临的困境 |
3.1.1 2010 年度监管评级情况 |
3.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成因分析 |
3.2.1 管理体制多变的影响 |
3.2.2 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影响 |
3.2.3 市场定位的影响 |
3.2.4 经营管理能力的影响 |
3.2.5 法人治理不到位的影响 |
3.3 齐市区联社综合改革情况 |
3.3.1 改革方案的制定情况 |
3.3.2 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
3.3.3 改革的组织实施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齐市区联社发展战略及实现战略的对策 |
4.1 综合改革存在的不足和偏差 |
4.1.1 业务拓展目标确定过高 |
4.1.2 法人治理形式化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
4.1.3 未能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 |
4.1.4 实施改革措施可能受到监管政策的限制 |
4.2 发展战略的选择 |
4.2.1 总体战略 |
4.2.2 基本竞争战略 |
4.3 实现发展战略的对策 |
4.3.1 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力度 |
4.3.2 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步伐 |
4.3.3 明晰市场定位,培育核心竞争力 |
4.3.4 构建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
4.3.5 夯实促进发展的人才保障基础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10)中东铁路与东蒙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况 |
三、史料概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东铁路的建成与当时的东蒙古 |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的中俄关系与东蒙古 |
一、从中俄《尼布楚条约》到《北京条约》 |
二、"三国干涉还辽"与俄国在东北和东蒙古地区势力范围的形成 |
第二节 中俄密约到中东铁路的建成 |
一、中俄《密约》与俄国的铁路修筑权 |
二、中东铁路公司、华俄道胜银行及铁路交涉局的成立 |
三、中东铁路的勘测与确定线路 |
四、中东铁路修筑经过及主要建筑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经过的东蒙古地区概况 |
一、呼伦贝尔地区的居民及社会经济状况 |
二、西布特哈境内的居民及社会经济状况 |
三、杜尔伯特与郭尔罗斯两旗境内的居民及社会经济状况 |
第四节 中东铁路在东蒙古地区的线路与车站 |
一、在各蒙旗境内的线路与车站 |
二、在蒙旗境内的各车站概况 |
三、中东铁路运营概况 |
第五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道路交通及邮电通讯 |
一、中东铁路站点与周围地区道路交通概况 |
二、中东铁路沿线地区的邮电通讯 |
第二章 中东铁路对蒙旗权益的侵夺 |
第一节 中东铁路公司在蒙旗占地情况 |
一、通过签订各种《条约》、《合同》占地 |
二、强占蒙地过程中的纠纷 |
三、中东铁路公司占地与三喇嘛借款 |
第二节 中东铁路公司对东蒙古森林资源的掠夺 |
一、中东铁路修建前东蒙古地区森林资源概况 |
二、中东铁路与森林采伐特权 |
三、呼伦贝尔自治时期的各种合同及俄营林场 |
第三节 中东铁路公司对蒙旗煤矿资源的掠夺 |
一、中东铁路与扎赉诺尔煤矿 |
二、中东铁路公司强占其他煤矿 |
第四节 中东铁路对呼伦贝尔地区鱼类及其它资源的掠夺 |
一、中东铁路修筑前后的封禁与开禁 |
二、呼伦贝尔独立时期的各种合同及俄营渔场 |
三、中东铁路对东蒙古盐、碱、石渣等资源的掠夺 |
第三章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畜牧业、农业及工商业 |
第一节 中东铁路沿线的畜牧业 |
一、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畜牧业 |
二、中东铁路与俄国移民及其经营之畜牧业 |
三、中东铁路与畜群改良和兽医技术 |
第二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移民和农耕化过程 |
一、中东铁路与农业移民 |
二、中东铁路与筑路工人移民 |
第三节 中东铁路与呼伦贝尔农畜产品加工制造业 |
一、中东铁路洗毛厂 |
二、屠宰场和制肠工厂 |
三、皮革工厂 |
四、奶酪工厂和奶油工厂 |
五、中东铁路与农产品加工制造业 |
第四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商业贸易 |
一、中东铁路修建前的中俄贸易概况 |
二、中俄、中日条约与铁路沿线商埠的开放 |
三、以中东铁路为中心的东蒙古商业贸易 |
四、中东铁路职工消费公社与蒙古消费组合 |
五、中东铁路对东蒙古地区商业贸易的影响 |
第五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新兴城镇 |
一、中东铁路沿线东蒙古新兴城镇概况 |
二、中东铁路沿线东蒙古城镇兴起的特点 |
第四章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 |
第一节 俄国在东蒙古地区派驻护路军 |
一、中东铁路与护路军的组建 |
二、在蒙旗境内的护路军部署 |
三、义和团运动与护路军性质的改变 |
四、俄国军队在蒙旗的侵扰活动 |
第二节 中东铁路与东蒙古"独立"、"自治"运动 |
一、呼伦贝尔两次"独立"事件 |
二、乌泰"借款"与乌泰"独立"事件 |
第三节 华俄道胜银行与蒙旗境内卢布的泛滥 |
第四节 中东铁路在东蒙古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医疗活动 |
一、创办和发行《远东报》和《蒙古报》 |
二、成立各种研究会和出版书籍 |
三、中东铁路创建的各类学校 |
四、中东铁路建立的医疗卫生机构 |
五、中东铁路与东蒙地区的鼠疫灾害 |
第五章 中东铁路的国际争夺与东蒙古 |
第一节 俄日等国在东蒙古地区势力范围的划分 |
一、俄英瓜分铁路范围协定的订立及其影响 |
二、日俄铁路范围协定的订立及其影响 |
三、日俄三次《协约》和四次《密约》的签订 |
四、中俄"满洲里界约"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收回路权与"中东路事件" |
一、东三省自建铁路的建设 |
二、"奉俄协定"与中东铁路 |
三、"中东路事件"及其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的转让与管理权的演变 |
一、苏日关于中东铁路的交涉与转让 |
二、中东铁路管理权的演变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二 1928年中东铁路公司组织结构图 |
附录三 中东铁路西线图 |
附录四 中东铁路南线图 |
致谢 |
四、齐齐哈尔分局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2]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D]. 李晓彤.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D]. 马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5)
- [4]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D]. 冯浩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长水河农场型小城镇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张思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D]. 刘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7]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D]. 王鹏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8]黑龙江涉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孙勇智.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9]齐齐哈尔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战略研究[D]. 曹庆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5)
- [10]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 达日夫. 内蒙古大学, 2011(10)
标签:小城镇论文; 扎赉诺尔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