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与改革对策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董贺楠[1](2021)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趋势下,毕业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创业代替就业”的提出则为体育专业毕业生缓解了调查和相关行业的现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大都倾向于自主创业,因此毕业生的创业率很高,但在创业毕业生中性别分配不均,男生明显多于女生;(2)创业者大多都在学习专业时萌发创业的想法,为更好地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造丰厚的商业价值,能够灵活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从而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3)自我创业和团体创业是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形式,一般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但这类形式单一,不利于说服投资方,起步基金无法到位;(4)毕业生在创业时作为新人,不了解市场的变化规律,人脉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即使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也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并且大多创业者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职业素养,很难承担各类项目进行所产生的风险。针对毕业生在创业时所遇到的难题,也为了切实提高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跆拳道毕业生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帮助高校丰富自身的创业经验,为提高高校和政府以后的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毕业生创业者创造一定的机遇,本文提出了毕业生在创业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人生三观,为未来创业遇到的困难提供保障;2)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3)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建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4)积极参加各种关于创业的讲座,增强自己的见识并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5)关注校企之间的各种活动,懂得把握良好的时机去展现自己等。这些对策的提出进一步帮助高校毕业生适应创业的大环境,能够创造适合自身的创业之路,为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马霄晗[2](2021)在《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适应性为研究对象,对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教学现状和教学需求以及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在中小学的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关于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现状:理论教学方面,各高校开展学期、学时以及教学内容并不统一,未采用自编教材,大部分高校在其中一个学期进行考核,部分高校不考核;技术教学方面,各高校教学学时差距较大,教学内容选择多元化,多为健美操基本动作和专项素质、大众健美操等级锻炼标准、竞技健美操以及拓展项目等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技术考核内容组合多样,占总成绩的60%-80%;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学生教学实施,教学内容设计,音乐选择、动作编排,裁判、组织训练等能力处于较强水平,教学掌控、教学应变,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模式和策略设计,组织竞赛等能力处于一般水平。(2)关于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课程现状:理论教学方面,理论教学开展少,大多穿插在技术教学中进行,教学内容以健美操基本知识为主,无专业教材;技术教学方面,以健美操基本动作和专项素质、有氧健身操、街舞、啦啦操等时尚健身操为主,大多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讲解示范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掌握程度为主进行考核;实践教学能力方面,中小学教师教学掌控能力处于较强水平,其他能力都为一般水平。(3)关于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教学需求:对理论教学内容中的健美操特点、功能、意义和科学锻炼方法需求最多;对技术教学内容中的街舞、啦啦操等时尚健身操、自编健美操需求最多;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实践教学能力各方面都需达到较强水平。(4)关于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适应性:理论教学内容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性不强;技术教学内容中健美操基本动作和专项素质,自编健美操,有氧健身操,街舞、啦啦操等时尚健身操较适应中小学,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等级锻炼标准不能适应于中小学;在实践教学能力中,教学实施,教学内容设计,音乐选择、动作编排,裁判、组织训练等能力能够适应于中小学,教学掌控、教学应变,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模式和策略设计,组织竞赛等能力不能适应于中小学。基于研究结果,对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理论与技术技能的融合,创新教学形式。(2)加强专项基本功培养,丰富技术教学内容。(3)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4)构建实践平台,提升综合能力。
常菲菲[3](2021)在《哈尔滨市普通高校雪地排球选修课设置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雪地排球运动是在冬季雪地上进行排球运动的一种运动方式,作为新兴的冰雪类运动项目,同时也是排球运动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大力筹办北京冬奥会的同时,国家对于冰雪运动愈加重视,把我国冰雪运动特别是雪上运动搞上去,推动建设体育强国。校园体育作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发展雪地排球运动,不仅促进我国新兴运动项目的发展,同时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此外雪地排球有着独特的运动方式以及独特的竞赛性和娱乐性,吸引学生参与到雪地排球运动中来。由于雪地排球运动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在校园中开展雪地排球课程仍存在阻碍。哈尔滨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独特的冰雪运动氛围,为发展雪地排球运动提供了先天的优势条件,有利于在哈尔滨市开展雪地排球运动。本研究以哈尔滨市代表性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法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借助SWOT分析法,通过气候条件、人文环境、体育市场环境、运动设施、师资力量等多角度评价,探究在哈尔滨市普通高校设置雪地排球选修课的可行性,并就雪地排球运动对高校学生身体机能及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雪地排球运动作为新兴的冰雪运动项目在哈尔滨市开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哈尔滨市高校开展雪地排球选修课是具有可行性的。用SWOT分析法对哈尔滨市普通高校雪地排球选修课设置的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高校开设雪地排球选修课的优势在于:哈尔滨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学生对于新兴运动的接受能力;哈尔滨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雪地排球教师资源充足。其劣势在于:冬季开展雪地排球运动学生的参与兴趣降低;在高校开展雪地排球运动所需的冰雪环境受限。其机遇在于:国际排联重视雪地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北京冬奥会的发展契机,国家重视冰雪运动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雪地排球进入到大众视野。其挑战在于: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雪场要求条件高;群众性娱乐赛事的缺失;同类冰雪运动项目的竞争。针对面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雪地排球的发展机遇改善其的发展劣势;雪地排球的发展优势降低其发展挑战;降低开展雪地排球的环境条件推动其发展;网络媒体的发展推动雪地排球的信息传播。
袁耀锋[4](2020)在《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现状与发展路径探幽》文中研究指明体操作为全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广东省高校无论是在学校领导重视程度、课程内容设置、体操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高校体操作为中小学体育课堂以及社区体操文化的输出源头,若不能有效规划其发展路径,促进高校体操的发展,构建体操人才的培养网络,将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到广东省中小学体操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东省13所本科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研究,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分析影响广东省13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广东省普通高校体操的蓬勃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所调查的广东省13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普遍不重视体操项目发展,缺乏经费支持,教学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课时量不足、课程密度低、考核手段不全面的问题;2)教师年龄构建趋向老龄化,师资团队构建不合理;新生教师力量稀缺,缺乏新鲜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3)缺乏体操专用场馆,器材陈旧且缺乏保养,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4)缺乏体操人才引进策略,学生体操基础差,安全防护意识不足;5)体操赛事稀缺,高校间缺乏交流,赛事得不到教育厅的推广,竞赛内容难度设置不合理,竞赛观赏性不佳;运动员通级政策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提出如下策略:1)加大对体操项目的支持力度和资金的投入,专款专用。课程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内容设置、增加课时量、提高课程密度、注重培养学生教学能力;2)完善场馆与器材,定期检查保养,通过合理布置与安全教育,提高器材使用频率,降低教学风险性;3)构建合格师资队伍,丰富教师教研活动,定期进行体操教师培养,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搭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人才引进公开透明,注重技能发展;4)加强体操宣传,提高大众对体操的认知,与中小学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在高校建立体操社团,拓宽体操发展的广度,扩大体操影响力;5)恢复体育高考体操选考项目,吸纳优秀体操生源,培养体操特长生;6)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联合,制定大中小学相互联系的体操赛制,丰富校园体操的比赛和交流,营造良好体操氛围,扩大影响力。
马依阳[5](2020)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保健课是专门为不能参与学校正常设置的体育课程及体育锻炼的高校特殊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体育课程。体育保健课的开设有利于改善此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弥补他们不能参与正常体育锻炼的缺憾与不足。为改善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情况,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东南部九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从当前这些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现状入手,找到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各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课率有待提高,仅有1/3的高校开设该门课程。(2)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现有参加保健课学生由于残疾伤病等原因导致的“体弱型体质”占比最大为71.22%;他们有强烈的身体健康改善需求(56.12%),对体育保健课开设都表示“非常喜欢”(42.45%)或“喜欢”(46.76%),对体育保健课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意愿(69.78%)。(3)体育保健课程师资配备较弱。在已开课学校保健课师资配备上“助教”“讲师”比例为66.7%,职称相对较低;超过83.33%的教师任教后未获得专业的保健相关知识培训。(4)主客观条件共同影响下保健课程质量有较大提高空间。有79.86%的保健课教师以“健康第一,促进身心发展”教学指导思想;有过半(59.69%)教师认为理论课教学不重要,而主要安排小球类、健身气功等实践教学内容;在大纲、教材、学时等方面也有待规范;客观条件受限(场地设施不足)成为限制体育保健课程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5)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加入保健课程,合理使用课程资源;(2)解放教师思想,保障教师权益,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科学考核监督,提高其积极性;(3)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在学生、师资、教学、保障等方面全盘统筹,综合提高教学质量;(4)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学顺利实施,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课程开设单位层面协调促进,共同为弱势群体体育权利保障保驾护航。
张鹏飞[6](2020)在《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课程体系历经多轮改革,日渐成熟。但依然需要与国家教育、社会市场需求相融合,院校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新时期体育院校田径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为给我国东三省体育院校体教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以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教本科田径必修课程设计为对象,对其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设计与课程评价等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在课程设计思想上应包含五个方面: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对应在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1)通过田径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田径运动(本学年应该学习的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田径运动教学方法,对所学的项目要做到会讲、会做、会教。(2)通过田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进行田径教学、训练、设计规画田径场地(非标准)以及胜任田径竞赛裁判等工作的能力,;初步具备运用田径运动的知识指导全民健身活动。(3)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逐步树立热爱体育事业的理想。基于对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教专业田径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课程目标的内容,优化学生学习目标。(2)将课程内容单元化规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课程评价多维度开展,综合考量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
杨文嘉[7](2020)在《影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田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在高校经常从事田径运动,能够使学生强身健体,在运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竞技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服输,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竞争精神;让学生在运动中不断磨练自己,使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得以提升。田径运动不仅体现在体育教学的课程中,还表现在全民健身、业余训练、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运动竞赛中。涉及的内容宽、范围广、影响大。调查中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田径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受欢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田径运动过于枯燥单一缺乏娱乐性、训练过程难以承受、害怕田径运动项目因专业性强而考试不通过等原因,不选择田径运动作为普及技能和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因为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地区,春秋凉,冬季天气寒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田径运动备受冷落的现状。在黑龙江省高校中,田径运动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制约和挑战,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调查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通过对黑龙江省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罗列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并对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提出了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得出以下结论:一、目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田径运动又作为基础性项目,其发展本应受到普及和重视。调查结果表明,现黑龙江省田径运动发展呈下降趋势,发展前景令人堪忧。二、男女生选择项目的出发点不同,选择田径运动的男生多,女生少。而且田径运动本身缺少互娱性、较为枯燥,不容易使学生接受。加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手段单一,长期以来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教学及训练模式过于传统化,缺乏新意。三、高校田径运动的开展会受到场地器材及天气因素的影响。在调查的6所高校中,其中5所拥有标准室外田径场地,但均没有室内田径场地。12.8%的学生因为场地设施建设不足、器材破损严重、陈旧等问题而不选择接触田径运动。黑龙江省冬季周期短、天气寒冷,导致授课困难,无法满足多数田径运动项目的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四、高校田径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新鲜血液。受选课制度改革和东北天气原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都不愿引进田径方向专业的教师,造成了各综合类院校没有田径专业的教师或有极少数田径专业方向的教师。五、高校对于田径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高,缺少田径类运动项目的社团性活动,以至于有些学生根本不懂“田径”一词的概念,不了解田径运动,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认识不足,接触不到田径运动项目,因而不能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感受不到校园中的体育文化。六、对田径训练队队员的培养不够重视,高校训练队普遍训练时间不足,训练量及训练强度都达不到提高的标准。没有重视队员成绩的提高与培养,对田径队员的培养缺乏全局意识,影响了田径训练队人才队伍的建设。
王鑫[8](2020)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下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体育师资的培养面临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师资的组成部分,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体育教师群体的质量,体育教育专业进一步对标新时代新要求,重视学生的培养,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比较研究、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教师专业化为研究视角、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与对策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根据教师专业标准并结合实际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进行梳理,分为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和教师专业标准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要求两个维度,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其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现行的培养状况进行研究,分为现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实施情况三个维度;第三,将教师专业化标准与现行培养状况的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培养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对策,研究结论如下:1.培养目标表现为培养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管理、科研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能够从事体育基础教育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类型设置;在培养实施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布于中等水平,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结果呈现中仍然存在欠缺。2.当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类型院校培养目标缺乏院校特色,课程设置不完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欠佳,学生的专业能力一般,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3.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宽口径”与“窄口径”的培养目标定位和标准导向与院校特色的定位矛盾,“课”“教”“学”环节失调,体育积淀与教育实践基础薄弱,理论—实践—社会需求脱节。4.培养优化思路与对策:第一,优化思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以打造“体”“教”融合的理念凝练培养机制,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野营造培养氛围,以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的思路优化培养路径。第二,优化对策。明确培养目标,稳步推进院校特色培养;完善课程结构,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优化教学实施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把控生源,提高学生的基础体育素养;重视教师资格证培训,加强体育教师配置;构建多元实践平台,打造良性发展体系。
孙冬颖[9](2020)在《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人才作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同时人才的质量以及数量关系到国家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冰雪运动而言,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以及数量关乎着冰雪运动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下,如何快速的培养出更多尖端的冰雪体育人才,成为目前最紧迫的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黑龙江省作为冰雪运动开展的重要省份,近些年来冰雪运动人才层出不穷,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冰雪后备人才质量在下滑,因此本篇论文针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冰雪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展开调查研究,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等多种科学方法,对高校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以及高校学后备人才培养方法、冰雪课程设置、冰雪运动比赛、冰雪体育教师以及冰雪场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体制存在一定问题,人才培养理念不能够与冰雪市场结合,滑雪器材较为匮乏,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冰雪运动的开展,高质量的冰雪后备人才数量少以及缺乏冰雪运动经历和冰雪专业实践技能的体育教师是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开展冰雪运动的薄弱环节。要解决高水平的冰雪体育人才培养问题,需要做到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宣传冰雪运动;适当增加冰雪运动课时,丰富教学方式;高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与校外冰雪场地合作;引进高质量的冰雪运动人才,创造学生比赛机会;提高体育教师能力,增加教师业务培训机会,以此来培养更多体育专业的冰雪运动人才。
苗琼玉[10](2020)在《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从冰雪运动项目课程设置的角度进行研究,整理出当前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课程设置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体形势与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创新、改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为冰雪运动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参考策略,使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从冰雪运动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将更多的冬季体育项目在省内高校逐渐开展起来,从而推进冰雪进校园的进程。本研究选取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等十所高校为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4种科研方法对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分析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课程建设现状,包括课程周期现状、课程项目设置现状、授课地点场地现状、师资现状、学生主体评价等建设现状,发现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周期短、项目较少、缺少专业性教师等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建立完善体育课程体系、课程类型多样化、发展校园冰雪场地多元化建设与分配、师资优化与满足学生运动需求等发展策略。
二、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与改革对策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与改革对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现状 |
1.1.2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 |
2.2.1 关于大学生创业形势的研究 |
2.2.2 关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研究 |
2.2.3 关于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研究 |
2.2.4 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 |
2.2.5 关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研究 |
2.3 国内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的研究 |
2.3.1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研究 |
2.3.2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能力培养及改革路径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率情况 |
4.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创业者现状 |
4.2.1 创业者的性别现状 |
4.2.2 创业的原因调查 |
4.2.3 创业者创业想法形成情况 |
4.2.4 创业者接受创业教育的现状 |
4.3 黑龙江省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调查 |
4.3.1 创业资金的现状 |
4.3.2 创业区域现状 |
4.3.3 毕业生自主创业者的创业形式现状 |
4.3.4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行为调查与分析 |
4.4 跆拳道专项生创业影响因素研究 |
4.5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职业目标规划有偏差,缺乏创业规划能力 |
4.5.2 专业技能不熟练,理论基础不够扎实 |
4.5.3 自身的经验不足,与职场要求不适应 |
4.5.4 创业的队伍单薄,缺乏团队协作能力 |
4.5.5 创业资金筹集困难,风险承担能力弱 |
4.6 促进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的对策 |
4.6.1 毕业生自我完善 |
4.6.2 学校完善教育制度 |
4.6.3 发挥社会作用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介 |
(2)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1.2 《健美操》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中小学对健美操人才的专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关于高校健美操专修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
2.1.2 关于中小学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
2.1.3 关于高校健美操课程优化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分析 |
4.1.1 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理论内容分析 |
4.1.2 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技术内容分析 |
4.1.3 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实践教学能力内容分析 |
4.2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教学现状分析 |
4.2.1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4.2.2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理论教学现状分析 |
4.2.3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
4.2.4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
4.3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教学需求分析 |
4.3.1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理论教学需求分析 |
4.3.2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技术教学需求分析 |
4.3.3 成都市中小学健美操实践教学能力需求分析 |
4.4 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在中小学的适应性分析 |
4.4.1 理论教学内容适应性分析 |
4.4.2 技术教学内容适应性分析 |
4.4.3 实践教学能力适应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3)哈尔滨市普通高校雪地排球选修课设置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排球运动 |
2.1.2 硬式排球 |
2.1.3 雪地排球 |
2.2 雪地排球的起源与发展 |
2.2.1 雪地排球的起源 |
2.2.2 雪地排球在国内的发展 |
2.3 高校开展体育课程的概述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内外冰雪运动发展研究 |
2.4.2 国内外雪地排球发展研究 |
2.5 SWOT分析法的基本概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开展雪地排球选修课的必要性 |
4.1.1 增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 |
4.1.2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 |
4.1.3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
4.1.4 营造特色冰雪文化氛围 |
4.1.5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需要 |
4.2 雪地排球体育选修课的特征与功能特性 |
4.2.1 雪地排球选修课的特征 |
4.2.2 雪地排球选修课的功能特性 |
4.3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现状调查 |
4.3.1 高校体育球类选修课的现状调查 |
4.3.2 高校学生对体育选修课新兴课程的调查 |
4.4 SWOT分析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开展雪地排球选修课可行性 |
4.4.1 开展雪地排球选修课的优势(S)分析 |
4.4.2 开展雪地排球选修课的劣势(W)分析 |
4.4.3 开展雪地排球选修课的机遇(O)分析 |
4.4.4 开展雪地排球选修课的威胁(T)分析 |
4.4.5 哈尔滨市高校雪地排球选修课设置的SWOT矩阵构建 |
4.5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推广雪地排球选修课设置的对策研究 |
4.5.1 利用雪排赛事影响,提高校园雪排普及 |
4.5.2 研制雪地排球教材,增加场地师资建设 |
4.5.3 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参与兴趣 |
4.5.4 组建雪地排球社团,组织雪地排球比赛 |
4.6 研究的创新、不足及展望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雪地排球的发展机遇改善其发展劣势 |
5.2.2 雪地排球的发展优势降低其发展挑战 |
5.2.3 降低开展雪地排球的环境条件推动其发展 |
5.2.4 网络媒体的发展推动雪地排球的信息传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雪地排球选修课设置的可行性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 2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雪地排球选修课设置的可行性研究——访谈提纲 |
个人简介 |
(4)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现状与发展路径探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2 国内高校研究现状 |
2.3 国外高校体操课程现状的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教学现状 |
4.1.2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师资现状 |
4.1.3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场地器材现状 |
4.1.4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相关竞赛开展现状 |
4.1.5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社团开展现状 |
4.2 影响广东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发展的因素分析 |
4.2.1 影响广东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发展的外部因素 |
4.2.2 影响广东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发展的内部因素 |
4.3 加快广东省体育院系体操发展的对策 |
4.3.1 改变群众对体操的固有观念 |
4.3.2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场地器材 |
4.3.3 增加体操课程课时量,丰富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
4.3.4 构建强大的师资团队 |
4.3.5 将体操纳入体育高考选考项目 |
4.3.6 完善高校体操赛事 |
4.3.7 与中小学,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优势互补 |
4.3.8 搭建互联网体操教学网络 |
4.3.9 创办体操社团,体操项目亲民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C 效度问卷 |
附录D 专家访谈提纲 |
9 个人简历 |
(5)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课程的概念 |
2.1.2 体育保健课的概念 |
2.1.3 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有关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研究 |
2.2.2 有关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必要性研究 |
2.2.3 有关高校体育保健课改革的研究 |
2.2.4 有关体育保健课存在问题的研究 |
2.2.5 有关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建议的研究 |
2.2.6 国内研究小结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 |
4.1.1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选课学生情况分析 |
4.1.2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师资队伍现状 |
4.1.3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主观因素分析 |
4.1.4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客观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学生方面 |
4.2.2 师资方面 |
4.2.3 教学方面 |
4.2.4 教学条件等方面 |
4.3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对策分析 |
4.3.1 积极引导,严格把关选课学生,促进教学规范运行 |
4.3.2 解放教师思想,保障教师权益,深化培训 |
4.3.3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促进提高 |
4.3.4 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学顺利实施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田径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田径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对比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东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情况分析 |
3.1.1 哈尔滨体育学院课程设计现状与分析 |
3.1.2 吉林体育学院课程设计现状与分析 |
3.1.3 沈阳体育学院课程设计现状与分析 |
3.1.4 东三省体育院校课程设计对比分析 |
3.2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师情况分析 |
3.2.1 田径教师人数情况 |
3.2.2 田径教师学历结构情况 |
3.3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目标设计对比 |
3.3.1 教师对田径课程目标的调查 |
3.3.2 体教专业学生对田径课程目标的调查 |
3.3.3 田径课程目标设置的思考和建设 |
3.3.4 课程设计思想设计 |
3.4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的课程内容对比 |
3.4.1 教师对田径课程内容的调查 |
3.4.2 学生对田径课程内容的调查 |
3.4.3 田径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建设 |
3.4.4 课程内容设计 |
3.5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
3.5.1 田径课程教学方法设计现状 |
3.5.2 教师对田径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查 |
3.5.3 学生对田径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查 |
3.5.4 田径课程教学法的思考和建设 |
3.5.5 课程方法设计 |
3.6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评价设计 |
3.6.1 教师对田径课程评价的调查 |
3.6.2 学生对田径课程评价的调查 |
3.6.3 田径课程评价的思考和建设 |
3.6.4 田径课程评价设计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A |
附件B |
附件C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影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日本(亚洲)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
2.1.2 德国(欧洲)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
2.1.3 美国(北美洲)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田径运动价值的相关研究 |
2.2.2 田径运动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3 田径运动竞技的相关研究 |
2.2.4 田径运动发展的相关研究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现状 |
4.1.1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课程的开展现状 |
4.1.2 黑龙江省高校场地器材现状 |
4.1.3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师资现状 |
4.1.4 体质健康测试 |
4.1.5 体育运动竞赛 |
4.1.6 全民健身 |
4.1.7 业余训练 |
4.2 影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 |
4.2.1 田径运动本身枯燥无味 |
4.2.2 田径运动开展受器材场地、气候等因素影响 |
4.2.3 教师团队师资力量不足 |
4.2.4 教学模式手段单一,技术动作单调 |
4.2.5 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认识不足 |
4.2.6 粗放式训练,缺乏对田径训练队队员的培养 |
4.3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对策 |
4.3.1 加大校园宣传力度,开展田径社团性活动 |
4.3.2 加大对体育场馆的投资与建设 |
4.3.3 完善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培训与思想道德建设 |
4.3.4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田径课程内容 |
4.3.5 肯定田径运动健身价值 |
4.3.6 科学训练,重视田径训练队队员的培养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
5.1.2 男女生选择项目的出发点不同,田径运动不容易被多数学生接受 |
5.1.3 高校田径运动受场地器材及天气因素的影响 |
5.1.4 现有田径专业教师团队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新鲜血液 |
5.1.5 高校对于田径运动的校园宣传力度不够高 |
5.1.6 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认识不足 |
5.1.7 对田径训练队员的培养不够重视 |
5.2 建议 |
5.2.1 尊重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 |
5.2.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
5.2.3 尽快完善高校体育场馆基础设施 |
5.2.4 适应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
5.2.5 尽快改变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现有印象 |
5.2.6 使学生充分了解田径运动,肯定田径运动健身价值 |
5.2.7 科学选材,充实田径训练队人才力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时代下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 |
1.1.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契合 |
1.1.3 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专业化 |
1.3.2 教师专业化 |
1.3.3 体育教育专业 |
1.4 文献综述 |
1.4.1 教师专业化相关研究 |
1.4.2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相关研究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比较研究法 |
2.3.4 数理统计法 |
2.3.5 逻辑分析法 |
2.4 研究思路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要求 |
3.1.1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教师的能力的要求 |
3.1.2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能力的要求 |
3.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分析 |
3.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分析 |
3.2.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3.2.3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
3.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
3.3.1 培养目标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
3.3.2 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
3.3.3 培养实施情况与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的比较 |
3.4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培养目标缺乏院校特色 |
3.4.2 课程设置不完善 |
3.4.3 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5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定位矛盾:标准导向与院校特色 |
3.5.2 环节失调:“课”“教”“学”环节 |
3.5.3 基础薄弱:体育积淀与教育实践 |
3.5.4 供需脱节:理论—实践—社会需求脱节 |
3.6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优化对策研究 |
3.6.1 优化思路 |
3.6.1.1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
3.6.1.2 以打造“体”“教”融合的理念凝练培养机制 |
3.6.1.3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野营造培养氛围 |
3.6.1.4 以衔接社会需求的思路优化培养路径 |
3.6.2 优化对策 |
3.6.2.1 明确培养目标,稳步推进特色培养 |
3.6.2.2 完善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开展课程 |
3.6.2.3 优化教学实施环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3.6.2.4 科学把控生源,提高基础体育素养 |
3.6.2.5 重视教师资格证培训,加强体育教师配置 |
3.6.2.6 构建多元实践平台,打造良性发展体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冬奥会冰雪人才短缺 |
1.1.2 带动三亿人口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
1.1.3 冰雪运动发展的需要 |
1.1.4 全面提高冰雪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普通高等院校 |
2.1.2 体育专业 |
2.1.3 冰雪运动概念 |
2.1.4 人才培养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国内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
2.2.2 国内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研究 |
2.2.3 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
2.3.2 国外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访问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冰雪运动基本情况 |
4.1.1 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冰雪运动的理念与目标 |
4.1.2 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冰雪运动的项目 |
4.1.3 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冰雪运动的教学方式 |
4.1.4 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冰雪运动的课时安排 |
4.1.5 高校重视冰雪运动开设情况 |
4.1.6 高校体育专业冰雪运动训练与比赛情况 |
4.2 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冰雪运动学生培养情况 |
4.2.1 高校体育专业冰雪运动人才性别情况 |
4.2.2 高校体育专业冰雪运动人才学习动机 |
4.2.3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喜爱冰雪运动情况 |
4.2.4 高校体育专业冰雪运动人才了解冰雪运动情况 |
4.2.5 高校体育专业冰雪运动课程开设情况 |
4.2.6 高校冰雪运动场地器材情况 |
4.3 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冰雪运动师资力量情况 |
4.3.1 高校体育教师的年龄性别情况 |
4.3.2 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与职称情况 |
4.3.3 高校体育教师的专项情况 |
4.3.4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态度现状 |
4.3.5 高校体育教师冰雪教学技能培训现状 |
4.4 高校体育专业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
4.4.1 从高校层面分析 |
4.4.2 从场地器材方面分析 |
4.4.3 从学生角度分析 |
4.4.4 从师资角度分析 |
4.5 高校体育专业冰雪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
4.5.1 高校重视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
4.5.2 高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与校外冰雪场地合作 |
4.5.3 引进高质量的冰雪运动人才,创造学生比赛机会 |
4.5.4 提高体育教师能力,增加教师业务培训机会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国家政策导向 |
1.1.2 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特色 |
1.1.3 社会关注度方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有关高校冰雪课程设置的研究 |
2.1.2 有关北方地域特点冬季体育课程的研究 |
2.1.3 有关高校冰雪运动项目培养模式现状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有关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 |
2.2.2 有关冬季运动项目课程机制的研究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4 概念界定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3.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3.2 问卷效度检验 |
3.2.3.3 问卷信度检验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
4.1.1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开设周期现状 |
4.1.2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课程已开设项目现状 |
4.1.3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教学地点现状 |
4.1.4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师资配备现状 |
4.1.4.1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授课教师年龄结构现状 |
4.1.4.2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授课教师学历结构现状 |
4.1.4.3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授课教师职称结构现状 |
4.1.5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学生情况现状 |
4.1.5.1 吉林省高校学生对冰雪运动课程建设开设项目需求现状 |
4.1.5.2 吉林省高校学生对冰雪运动课程建设主体评价现状 |
4.2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2.1 关于课程周期的问题分析 |
4.2.2 关于冰雪运动课程项目设置的问题分析 |
4.2.3 关于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场地问题分析 |
4.2.4 关于冰雪运动项目授课教师问题分析 |
4.2.5 关于学生对冰雪运动项目课程感受的问题分析 |
4.3 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的发展策略 |
4.3.1 完善体育课程体系 |
4.3.1.1 建设符合地域特点的冬季体育课程 |
4.3.1.2 建设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冬季体育课程 |
4.3.1.3 确立高校冰雪运动的校园文化 |
4.3.2 课程类型多样化发展 |
4.3.2.1 完善课程类型 |
4.3.2.2 增加趣味性冰雪运动课程 |
4.3.2.3 完善冰雪运动项目课程考核机制 |
4.3.3 校园冰雪场地多元化建设和分配 |
4.3.4 师资优化 |
4.3.4.1 放宽人才引进政策 |
4.3.4.2 构建自主培养模式 |
4.3.5 满足学生运动需求 |
4.3.5.1 合理运用新媒体 |
4.3.5.2 了解学生需求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附录 三 |
致谢 |
四、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与改革对策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D]. 董贺楠.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2]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内容适应性研究[D]. 马霄晗.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哈尔滨市普通高校雪地排球选修课设置的可行性研究[D]. 常菲菲.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4]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现状与发展路径探幽[D]. 袁耀锋.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5]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马依阳.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6]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计研究[D]. 张鹏飞.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7]影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 杨文嘉.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8]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对策研究[D]. 王鑫.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9]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 孙冬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项目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 苗琼玉.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