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肉鸡药残七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张哲[1](2021)在《肉鸡场抗菌药物减量使用与替抗药物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使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并且在某些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些年,其不合理使用的弊端逐渐显露,如细菌耐药性问题,药物残留引起的危害等,对人类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和养殖业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隐患。本研究以恩康牧业肉鸡养殖场为试验点,研究了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对规模肉鸡场实际生产的影响,以及替抗产品(益达肥)的替抗效果。减抗试验旨在研究规模肉鸡场养殖过程中,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而判断规模肉鸡养殖场是否可以采取抗菌药物减量使用,以及实行减量使用抗菌药物后的减抗养殖方案。试验动物采用山东民和有限公司提供的健康,体重相近1日龄的罗斯308肉雏鸡,共6批,每批均为18万羽,肉雏鸡在出场前已做好第一次免疫,每批平均饲养于6栋鸡舍内。试验期间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根据季节和疫病流行情况减少或停用某种抗生素,并记录每批肉鸡的抗菌药物用量、存活率、饲料消耗、出栏体重及料重比等数据用于分析抗生素减量使用对规模化肉鸡场生产的影响。从实验结果看5个试验组的抗菌药物使用量呈递减趋势。抗生素减量使用对规模肉鸡场的各项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不大,甚至对某些项目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显着提高了出栏重量、平均日增重(P<0.05);料重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基本不会对规模肉鸡场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并且由于抗生素减量使用而小幅提高利润。替抗试验探究抗生素替代产品(益达肥)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其他生长指标的影响(肉鸡生长后期),替抗效果及可行性。分为实验室试验和田间试验两部分,均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1、实验室试验试验设计:选取山东某养殖场提供的健康罗斯308肉雏鸡90羽(公母混养),随机分成三组,一组为空白组,其余两组设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分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肉鸡,预试验将所有肉雏鸡养至35日龄后展开试验,空白对照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和饮水,试验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正常饮水,早晚饲喂益达肥(与水以1:5比例混合),对照组每天饲喂添加土霉素(30mg/kg)的基础日粮和正常饮用水,饲喂七天至42日龄时从每个试验重复组随机选取2羽体型相似的健康肉鸡进行屠宰取样,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与免疫器官指数及生产性能。试验结果: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血清生化指标、在屠宰性能、在免疫器官指数、在生长性能方面显着提高,其他指标差异不显着。2、田间试验试验设计:分别选取江苏徐州、河北保定、河北衡水、山东德州四个肉鸡养殖试验点试验肉鸡24600羽(试验起始时肉鸡35日龄)、24100羽(试验起始时肉鸡35日龄)、35000羽(试验起始时肉鸡30日龄)、102000羽(试验起始时肉鸡30日龄)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50个重复,试验为期7天,试验期间,四个养殖场按照以下配方饲喂:对照组每天饲喂添加土霉素(30mg/kg)的基础日粮和饮用水,试验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并且早、晚饮用益达肥(益达肥与水比例1:5),试验开始当日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重复组进行称重,试验过程中分别记录各组各项生长指标。试验结果:四个养殖场的生产指标显示,益达肥对规模肉鸡的存活率基本无影响,对肉鸡平均重量、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有提高,料重比降低。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在规模肉鸡养殖场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同时,实施抗菌药物减量化使用是可行的;使用抗菌药物替代品代替抗生素促生长剂也是可行的。
董浩林[2](2020)在《LH公司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案例研究》文中认为
卢晓丽[3](2019)在《牛至油对提高高原青脚麻鸡生产性能和改善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西藏位于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西南部,幅员面积大且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虽然旅游业正在兴起,但畜牧业一直是西藏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高寒低氧环境中,草食家畜由于受季节的变化和草场的供给,一直处于“夏壮、秋肥、冬瘦、春乏”这一恶性循环,造成了高原肉制品的相对匮乏。然而,高原肉鸡由于其生长周期短的特点,可以弥补冬季肉制品紧缺的问题,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提高高原肉鸡的生产性能,增强高原肉鸡的抵抗力,可以作为肉制品匮乏的有益补充。试验选用150只45日龄高原青脚麻鸡,随机分成了3组,分别是对照Ⅰ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添加5.65%含量的300mg/kg牛至油)和对照Ⅱ组(基础日粮添加15%含量的300mg/kg金霉素),对高原青脚麻肉鸡进行40d的饲养试验,探究饲料中添加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以及肠道菌群的作用,以期寻找高原肉鸡健康养殖的合理方案。结果表明:1.从第一周开始,试验Ⅰ组采食量增加,试验Ⅰ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分别为(119.66±15.91)g,(94.06±1.23)g,(97.14±3.38)g,差异显着(P<0.05),到试验第四周,对比其他两组,试验Ⅰ组日增重保持最高,均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分别是(39.85±8.70)g,(35.57±11.85)g,(35.63±5.40)g,且料肉比保持最低,全期提高了高原肉鸡的生长性能;从粗蛋白消化率看,试验Ⅰ组显着优于其他两组(P<0.05);添加了牛至油提高了表观消化率;在屠宰性能中,试验Ⅰ组的胸肌率和瘦肉率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且差异显着(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胴体、腿肌率看,试验Ⅰ组均最高,提高了屠宰性能;而在肌肉品质中,三个试验组中的系水力、p H值、嫩度三个指标,差异均不显着(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后,通过提高表观消化率而使日增重保持最高,料肉比保持最低,同时增加了胸肌率、瘦肉率、屠宰率,对鸡肉的品质无不良影响。2.添加了牛至油后,在血液生理指标中,试验Ⅰ组与对照Ⅱ组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总数(LY#)均低于对照Ⅰ组,试验Ⅰ组血红蛋白浓度(HGB)增加为170g/L左右,说明高原地区的肉鸡,通过降低WBC和LY#来增强了疾病抵抗能力,提高了免疫力。通过增加HGB的含量来增强运输氧气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高原环境。试验Ⅰ组免疫球蛋白含量(Ig G)最高为171.61μg/ml显着高于对照Ⅱ组与对照Ⅰ组(P<0.05),再一次说明牛至油可以提高高原肉鸡免疫力。试验Ⅰ组的腿肌、胸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增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腿肌和胸肌总抗氧化性能(T-AOC)显着提高,血清检测中血清中SOD含量尤为显着增高,差异显着(P<0.05);试验Ⅰ组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含量均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增加GOT和GPT的活性,促进蛋白质合成与代谢,达到全期迅速提高生长性能的目的,同时,日粮中添加牛至油的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说明牛至油对高原肉鸡内脏无损害,可放心添加饲用。肠道形态数据显示,试验Ⅰ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以及两者比值分别是455.6μm和37.4μm以及12.2,空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以及两者比值分别是390.0μm和33.4μm以及11.7,试验Ⅰ组的十二指肠和空肠数值和比值,均显着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且差异极显着(P<0.01)。表明,牛至油通过增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促进肠道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用牛至油和金霉素后,大肠中梭菌目下未定义属的丰富度有所上升,有利于有糖类饲料的消化与吸收。小肠中的Lactobacillus(乳酸菌)菌属丰富度均较高。综合数据显示,添加牛至油改善了肠道菌群和肠道结构,有利于高原肉鸡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了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生长,且安全、无毒。牛至油可以替代抗生素金霉素使用,在高原肉鸡养殖上值得推广应用。
周全生[4](2018)在《衡水地区鸡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衡水地区地处冀中平原,畜牧业是其主要产业之一,食品的质量只有越来越高,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鉴于各类鸡产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加快了商品鸡的快速发展,兽药行业作为养鸡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越来越重要,为保障养殖业健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兽药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鸡肉、蛋等产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已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及其国际组织也因地制宜的采取了相应的有效的控制措施。本研究以河北省衡水地区商品鸡养殖中兽用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研究背景,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调查了解商品鸡在生产养殖过程中兽药的使用概况,采用随机抽样,实验室检测鸡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提供数据支持和生产指导,为相关部门主抓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帮助,达到控制本地区兽药残留的目的。结合相关部门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13个规模化鸡场,77个饲养农户,进行的跟踪调查得知,氯霉素类药物已得到禁用,但是,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成为每个鸡场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更有严重的养鸡场在单个饲养周期还会有重复、超量的现象,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3类药物的使用频率依次分别发现养殖过程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为各个鸡场、每个饲养周期的必用药物,使用频率分别占整个饲养周期的105.5%、52.7%、67.3%,唯一差别在于饲养人员是否认真遵循停药期的规章制度。2、以规模化的养鸡场为抽样的主要对象,对13个规模化鸡场,77位饲养农户,进行随机抽取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3类药物在鸡肉和鸡蛋中药物残留的含量。结果表明:(1)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率高达56.1%,其残留量大于国家限量标准200ppb的样品有4个,占样品总数的9.8%。(2)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率高达66.2%,有药残的样品总数77个,但无超过国家限量标准。(3)磺胺类药物残留率89.6%,有药残的样品总数67个,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2个,占样品总数的5.5%。3、为有效控制鸡产品药物残留,使用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兽药药品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实验,采购正规的兽药厂,严格科学用药,坚决执行休药期,对比未采用关键控制点前后的药物残留比例,结果表明:四环素类抗生素无药残比例由43.3%上升至96.7%,喹诺酮类抗生素无药残比例由36.7%上升至100.0%,磺胺类兽药无药残比例由26.7%上升至100%。此试验前后效果显着,足以证明关键控制点的成效,有效降低鸡产品的兽药残留量。
李强,戴金宁,王钰龙,王晓艺[5](2017)在《转移因子在破解肉鸡规模化养殖困境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肉鸡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迅速发展,肉鸡疫病的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对鸡肉抗生素残留的检查更加严格。这种情况下,需要坚持全面化方针,有效做好肉鸡的免疫营养工作,完善营养供给,健全健康监管,减小养殖过程中应激的发生,保障好鸡群健康,减少鸡肉产品出口障碍,使中国肉鸡业与世界更好地接轨。山东省畜牧总站联合山东鲁冠兽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专
陈文斌,杨文超,李沁[6](2014)在《高标准立体养殖肉鸡模式的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成功推广了商品白羽肉鸡全程立体养殖的饲养模式,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为全社会提供安全、健康、无药残、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奠定了良好的生产基础,同时为企业打入国内、国际高端肉品消费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白羽肉鸡立体养殖的核心优点1.1节约化土地、人工、能耗(水、电、煤),充分利用立体空间。1.2标准化全自动化饲养设备,科学的饲养管理流程;环境舒适、料位充足、水位合理、密度适宜,优越的
赛里木汗·阿斯米[7](2014)在《豆渣养殖的蝇蛆在肉鸡和蛋鸡养殖中的利用》文中指出本论文利用农副产品豆渣养殖蝇蛆,豆渣养殖的喂养肉鸡和蛋鸡,构建了用豆渣养蛆至在养鸡行业中的应用的全套技术,并研究了对豆渣养殖养殖的蝇蛆对肉鸡蛋鸡的鸡肉和鸡蛋品质的影响。(1)新鲜豆渣养殖蝇蛆豆渣养殖的蝇蛆为按照申请号201310049762.6(CN103125450)提供的《利用豆渣进行的蝇蛆养殖方法》制备所得的蝇蛆。上述方法养殖蝇蛆的水分含量为69.8~71.7%、蛋白含量为12.7%~14.8%、粗脂肪含量为6.2-7.1%、灰分含量为3.6~4.2%。(2)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肉鸡的影响日粮中添加豆渣养殖的蝇蛆后可显着提高肉鸡体重,鸡肉粘附性、弹性以及延缓pH值的变化,显着降低鸡肉的滴水损失率,烹饪损失率,水浴损失率和硬度,并使肌束变细;同时,显着提高了鸡肉维生素A、E、B12含量。日粮中添加蝇蛆每天10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可极显着提高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和IgG含量。日粮中每天添加15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可显着提高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含量,极显着提高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和IgG含量。日粮中每天添加20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可显着提高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含量。肉鸡日粮中添加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肉鸡血生化指标,血清肝脏GSH-Px、CAT、 POD、MDA和T-SOD活性无显着影响。日粮中每天添加15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降低肉鸡血清C16:00、C18:0、SFA含量。日粮中每天添加10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与对照组相比可极显着提高肉鸡血清C22:5n3和C22:6n3含量,显着提高肉鸡血清n-3PUFA含量。与Q-20g组相比可显着降低肉鸡血清C16:0、C18:0、SFA含量,极显着提高肉鸡血清C22:6n3和MUFA含量。与对照组和Q-15g组相比显着提高肉鸡血清C20:5n3含量。日粮中每天添加10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与对照组和FP组相比显着提高肉鸡肝脏C20:5n3、C22:2n6和C24:0含量。(3)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蛋鸡的影响日粮中添加豆渣养殖的蝇蛆后可显着提高鸡蛋保存性能,提高了鸡蛋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显着提高了蛋鸡鸡肉和鸡蛋维生素A、E、B12含量,显着提高了鸡蛋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粮中每天添加25g/只蝇蛆时,显着提高蛋鸡血清溶菌酶活力。日粮中每天添加15g/只、20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提高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含量。蛋鸡日粮中添加豆渣养殖的蝇蛆可提高蛋鸡体重,且积累脂肪。对蛋鸡血生化指标,提高蛋鸡血清CAT活性,肝脏GSH-Px、CAT、POD、MDA和T-SOD活性无显着影响。日粮中每天添加20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提高蛋鸡肝脏C20:5n3、C22:6n3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降低血清C16:0和饱和脂肪酸(SFA)。日粮中每天添加20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提高蛋鸡肝脏C20:5n3含量。日粮中每天添加25g/只豆渣养殖的蝇蛆,降低蛋鸡肝脏C20:2n6含量。
朱雪松[8](2013)在《规模化肉鸡养殖与疾病防控——2013(临沂)第七届中国健康养殖论坛》文中指出从去年10月份的"速生鸡"到年底的"药残鸡",再到今年3月底的"H7N9",灾难不断的降临肉鸡行业,肉鸡行业全面进入谷底。面对低迷的行业前景,肉鸡养殖面临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如何为整个行业寻找到未来发展的新方向?2013年8月9日,由中国健康养殖论坛主办的"第七届健康养殖论坛暨规模化肉鸡养殖新技术高峰会"在山东临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学者,企业技术骨干,养殖场老板近100人参加会议。会议就
陈琼,王济民[9](2013)在《我国肉鸡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肉鸡产业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肉鸡生产的现状,并针对我国肉鸡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杨浩,齐向涛,剡根强[10](2013)在《标准化肉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我国肉鸡产业迅猛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显着提高,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养殖技术、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管理上的不足、产品药残超标、鸡肉品质不佳、疾病较多,以及现代环境的新特点和鸡病暴发的新特点也在这几年凸显出来,严重制约着肉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适应我国肉鸡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使肉鸡生产技术更加规范和标准化,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和文献资料,深入剖析标准化肉鸡场在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对规范化肉鸡生产有所贡献。
二、降低肉鸡药残七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肉鸡药残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肉鸡场抗菌药物减量使用与替抗药物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国际与国内肉鸡生产、贸易概况 |
1.1.1 国际肉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
1.1.2 国内肉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
1.2 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 |
1.2.1 抗生素的发展简述 |
1.2.2 兽用抗生素滥用现状 |
1.2.3 兽用抗生素滥用的应对措施 |
1.2.4 长期使用兽用抗生素的危害 |
1.3 兽用抗生素替代药物 |
1.3.1 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 |
1.3.2 替抗产品的特点 |
1.3.3 抗生素替代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减抗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饲养管理 |
2.1.4 生产性能的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替抗试验 |
2.2.1 实验室试验 |
2.2.2 田间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减抗试验 |
3.1.1 抗生素减量情况 |
3.1.2 各批肉鸡饲养中抗生素减量使用情况 |
3.1.3 抗生素减量使用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4 抗生素减量使用期间养殖经济效益情况 |
3.2 替抗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2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减抗试验 |
4.2 替抗试验 |
4.2.1 实验室试验 |
4.2.2 田间试验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牛至油对提高高原青脚麻鸡生产性能和改善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目前西藏自治区养殖业与疾病防控现状 |
1.2 牛至油及抗生素 |
1.2.1 植物精油的生理功能 |
1.2.2 牛至油简介 |
1.2.3 西藏地区牛至油研究现状 |
1.2.4 抗生素简介 |
1.2.5 牛至油替代抗生素概述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生长性能的测定方法 |
2.2.3 养分消化率的测定方法 |
2.2.4 屠宰性能和组织器官的测定方法 |
2.2.5 鸡肉品质的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 |
2.3.2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 |
2.3.3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 |
2.3.4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组织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 |
2.3.5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3.2.2 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方法 |
3.2.3 生化指标测定的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血液生理指标影响结果 |
3.3.2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免疫球蛋白影响结果 |
3.3.3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抗氧化性能和转氨酶指标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总抗氧化性能测定的方法 |
4.2.2 转氨酶活性指标测定的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牛至油对高原肉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
4.3.2 牛至油对高原肉鸡转氨酶指标的影响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肠道形态学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肠道形态学的测定方法 |
5.2.2 数据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牛至油对高原青脚麻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试验结果 |
6.3.1 每样本测序量统计 |
6.3.2 样品多样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衡水地区鸡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兽药残留的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兽药残留的危害 |
1.2.1 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抗微生物) |
1.2.2 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
1.2.3 过敏反应 |
1.2.4 急慢性中毒 |
1.2.5 激素作用 |
1.2.6 破坏生态环境 |
1.2.7 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
1.2.8 对人体临床诊治疾病造成影响 |
1.2.9 影响畜牧业持续与健康发展和出口创汇 |
1.3 药物残留的因素 |
1.3.1 饲料和兽药生产厂家因素 |
1.3.2 兽医技术从业人员的因素 |
1.3.3 养殖环境的因素 |
1.3.4 监管制度的因素 |
1.4 药物残留的种类 |
1.4.1 抗菌类药物 |
1.4.2 抗病毒类药物 |
1.4.3 促进生长剂类药物 |
1.4.4 抗寄生虫类药物 |
1.4.5 消毒剂类药物 |
1.5 药物残留的关键控制点 |
1.5.1 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发展集约化饲养 |
1.5.2 制定科学的用药程序和免疫制度 |
1.5.3 纯中草药的开发与应用 |
1.5.4 加强监管制度 |
1.5.5 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
1.5.6 鼓励兽药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发新药 |
1.5.7 应用生物技术,开辟绿色养殖方式 |
1.6 本课题的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衡水地区养鸡业兽药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2.1 方法 |
2.1.1 调查区域 |
2.1.2 调查时间 |
2.1.3 调查途径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养殖数量调查结果 |
2.2.2 兽药的使用范围统计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衡水地区鸡蛋清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样品来源 |
3.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3.1.3 ELISA检测试剂盒技术指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本前处理 |
3.2.2 ELISA检测试剂的配比 |
3.2.3 酶联免疫试验步骤 |
3.2.4 百分吸光率的计算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样品平均吸光值测定与标准曲线结果 |
3.3.2 蛋清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衡水地区鸡肉、鸡蛋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样品来源 |
4.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4.1.3 ELISA检测试剂盒技术指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蛋清样本前处理 |
4.2.2 ELISA检测试剂的配比 |
4.2.3 酶联免疫试验步骤 |
4.2.4 百分吸光率的计算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鸡胸肉中喹诺酮类药物标准曲线 |
4.3.2 鸡蛋清中喹诺酮类药物检测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衡水地区鸡肉、鸡蛋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样品来源 |
5.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蛋清样本前处理 |
5.2.2 组织样本前处理 |
5.2.3 ELISA检测试剂的配比 |
5.2.4 酶联免疫试验步骤 |
5.2.5 百分吸光率的计算 |
5.3 结果分析 |
5.3.1 蛋清中磺胺类类药物检测结果 |
5.3.2 鸡胸肉组织中磺胺类类药物检测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品在衡水地区蛋鸡、鸡肉的残留管控措施 |
6.1 材料 |
6.2 药残的管控措施 |
6.2.1 认真执行饲养场的各项厂区规章管理制度 |
6.2.2 科学的饲养、管理 |
6.2.3 饲养人员 |
6.2.4 加强驻场兽医人员的责任心 |
(1)对不同饲养场,不同饲养人员进行针对性督导与服务 |
(2)疫病防控 |
6.2.5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
6.2.6 卫生管理 |
6.2.7 全进全出 |
6.3 监管 |
6.4 采样 |
6.5 检测方法 |
6.6 结果 |
6.7 讨论 |
6.7.1 提高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是药残防控的前提 |
6.7.2 控制疫病的发生是药残防控的重要支撑 |
6.7.3 生物安全体系间接巩固药残防控 |
6.7.4 完善基层检测能力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
6.7.5 建立奖惩机制和追溯机制,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为药残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转移因子在破解肉鸡规模化养殖困境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规模化肉鸡健康养殖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
1.1 规模化肉鸡健康养殖面临的机遇 |
1.2 规模化肉鸡健康养殖面临的困境 |
1.2.1 养殖环境有待提高 |
1.2.2 疾病种类增加、混合感染严重 |
1.3 食品安全的压力增加 |
2 免疫系统对健康养殖的效能 |
3 转移因子和免疫营养物质的关系 |
4 结语 |
(7)豆渣养殖的蝇蛆在肉鸡和蛋鸡养殖中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豆渣的利用现状概况 |
1.1.1 豆渣的概述 |
1.1.2 豆渣的营养价值 |
1.1.3 豆渣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1.1.4 豆渣在工业应用 |
1.1.5 豆渣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 |
1.2 我国肉鸡的养殖概况 |
1.2.1 我国肉鸡养殖业的发展 |
1.2.2 肉鸡的特点 |
1.2.3 我国肉鸡发展存在的问题 |
1.2.4 我国肉鸡生产的应对措施 |
1.3 我国蛋鸡的养殖概况 |
1.3.1 我国蛋鸡养殖业的发展 |
1.3.2 蛋鸡的特点 |
1.3.3 我国蛋鸡发展存在的问题 |
1.3.4 我国蛋鸡生产的应对措施 |
1.4 蝇蛆的研究概述 |
1.4.1 蝇蛆的概况 |
1.4.2 蝇蛆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应用新鲜豆渣养殖蝇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肉鸡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肉鸡的养殖试样设计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养殖设计 |
3.2.3 饲养管理 |
3.2.4 试样采集 |
3.2.5 数据处理 |
3.3 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肉鸡食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1 引言 |
3.3.2 材料与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讨论 |
3.4 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3.4.1 引言 |
3.4.2 材料与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4 讨论 |
3.5 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肉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
3.5.1 引言 |
3.5.2 材料与方法 |
3.5.3 结果与分析 |
3.5.4 讨论 |
第四章 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蛋鸡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蛋鸡的养殖试样设计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养殖设计 |
4.2.3 饲养管理 |
4.2.4 试样采集 |
4.2.5 数据处理 |
4.3 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蛋鸡食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
4.3.1 引言 |
4.3.2 材料与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4.3.4 讨论 |
4.4 渣养殖的蝇蛆对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4.4.1 引言 |
4.4.2 材料与方法 |
4.4.3 结果与分析 |
4.4.4 讨论 |
4.5 豆渣养殖的蝇蛆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
4.5.1 引言 |
4.5.2 材料与方法 |
4.5.3 结果与分析 |
4.5.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REFERENCES |
作者简介 |
(8)规模化肉鸡养殖与疾病防控——2013(临沂)第七届中国健康养殖论坛(论文提纲范文)
山东健牧生物技术总监隋毅:产销合同+纵向一体化是未来规模化养殖新方向 |
一、中国肉鸡产业现状与特点 |
二、当前肉鸡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免疫调控技术。 |
2.日粮加工、配制与饲料安全。 |
3.肠道健康与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应用技术。 |
4.场舍建设、应激源与环境控制。 |
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6.生物安全。 |
三、内稳态系统的构建是未来方向 |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思当:秋季呼吸道疾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控重点 |
一、鸡呼吸道病的发病特点 |
1.致病因素的作用机制。 |
2.症状特征。 |
二、与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的主要疫病 |
(一) 禽流感 |
1.多变的禽流感。 |
2.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 。 |
3.低致病性禽流感。 |
4.肉鸡禽流感防控。 |
(二) 新城疫 |
1.肉鸡流行特征。 |
2.主要临床症状及病变特征。 |
3.实验室诊断-血清学及病原学诊断。 |
4.免疫失败的原因。 |
5.免疫及检测程序。 |
6.新城疫患病鸡群综合防治。 |
(三) 传染性支气管炎 |
(四) 慢性呼吸道病 (CRD) 又称为鸡败血霉形体感染。 |
1.诊断。 |
2.防治。 |
三、肉鸡呼吸道病的防治 |
(一) 肉鸡呼吸道病的防治原则 |
(二) 肉鸡呼吸道病的药物预防 |
(三) 肉鸡呼吸道病的药物治疗 |
山东富言禽病研究院院长李富言:规模化肉鸡场面临的几大问题及解决方案 |
山东前胡农牧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增寿:商品肉鸡的健康养殖管理 |
一、养殖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环境因素。 |
2.鸡雏的因素 (垂直传染) 。 |
3.饲料的因素。 |
4.疫苗的因素 (外源病毒) 。 |
5.饲养管理因素。 |
6.药物的因素。 |
二、解决与应对措施 |
1.温度。 |
2.湿度。 |
3.光照。 |
4.密度。 |
5.注意。 |
6.通风。 |
7.水帘使用的原则。 |
8.饲喂管理。 |
9.饮水管理。 |
10.做好三周保健 (前三周促免疫、抗氧化) 。 |
(9)我国肉鸡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肉鸡生产状况 |
1.1 肉鸡生产持续增长但增速下降 |
1.2 肉鸡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不断提高 |
1.3 肉鸡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 |
1.4 肉鸡生产的区域性特征明显 |
2 我国肉鸡生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2.1 疫病威胁依然存在, 防控难度较大 |
2.2 药残超标现象严重, 监控体系滞后 |
2.3 饲养标准化程度不高, 管理水平较低 |
2.4 生产成本高涨, 养殖风险加大 |
2.5 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资源紧缺成制约瓶颈 |
3 相关的政策建议 |
3.1 加大疫病防控和药残监控力度 |
3.2 大力推进肉鸡饲养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
3.3 努力降低排放减少污染, 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
(10)标准化肉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肉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1 鸡场规模小, 质量控制不能完全从源头抓起 |
1.2 生物卫生安全措施不健全 |
1.3 重治轻防, 忽视管理和环境因素 |
1.4 鸡病的发生出现新特点, 给防治带来新困难 |
2 养好肉鸡的建议性对策 |
2.1 把饲养管理放在首位, 按肉鸡生长发育特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全面提升健康水平 |
2.2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措施”, 保障肉鸡健康生长发育 |
2.3 科学免疫, 提高免疫力 |
2.4 科学用药, 防止药残, 提高疗效 |
四、降低肉鸡药残七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肉鸡场抗菌药物减量使用与替抗药物效果研究[D]. 张哲.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LH公司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案例研究[D]. 董浩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3]牛至油对提高高原青脚麻鸡生产性能和改善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D]. 卢晓丽. 西藏大学, 2019(12)
- [4]衡水地区鸡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与分析[D]. 周全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8(03)
- [5]转移因子在破解肉鸡规模化养殖困境中的作用[J]. 李强,戴金宁,王钰龙,王晓艺. 今日畜牧兽医, 2017(03)
- [6]高标准立体养殖肉鸡模式的推广应用[A]. 陈文斌,杨文超,李沁. 第四届(2014)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全球肉鸡产业研讨会会刊, 2014
- [7]豆渣养殖的蝇蛆在肉鸡和蛋鸡养殖中的利用[D]. 赛里木汗·阿斯米. 浙江大学, 2014(07)
- [8]规模化肉鸡养殖与疾病防控——2013(临沂)第七届中国健康养殖论坛[J]. 朱雪松. 兽医导刊, 2013(09)
- [9]我国肉鸡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J]. 陈琼,王济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07)
- [10]标准化肉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杨浩,齐向涛,剡根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