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构知识”之意含(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王爱红[2](2021)在《王阳明本体工夫合一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阳明是宋明理学心学一派的集大成者。“本体”、“工夫”之论在阳明心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阳明本体工夫合一思想是在承继融通儒释道三家有关本体与工夫之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儒家的“本体”与“工夫”之论予以发展。本文从阳明的“良知本体”与“克己工夫”之视角,研究其本体与工夫合一思想。心学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物”,此心即本体之心,心之本体便是良知,心是克己工夫得以实现的内在依据。“本体”是随着“工夫”而展开的过程,工夫达到之处也就是本体的彰显之际,这就是“即本体即工夫”的义理所在,也说明本体在人的工夫开展过程中,完成二者的合一,这就是“工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本体与工夫是内在统一的,先天的本体与后天的工夫展开是相恰的。“工夫所至,即是本体”,也是一个善的扩充、良知发显或致良知的过程。致良知,即本体与工夫合一的重要表述。而“四句教”,也是阳明对本体与工夫二者关系的再思考。要之,阳明本体工夫合一思想,确立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当今时代价值取向的引导及道德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贾旭东[3](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袁永飞[4](2018)在《《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是严遵其人与《指归》其书,重在其思想认知基础的建构。先讲其人,通过历史记载与古今评述,概说其生活事迹、社会功德与精神诉求;事迹在经世的隐逸超拔,功德在仁义礼法的孝忠顺导,诉求在《老子》上下经的自然宗旨。再论其书,以现当代考证成果说解其传承的大致情形,以此书《经目》《总序》阐释其篇章布局与思想要领;此书是真伪掺杂的一残本,总体上按阴阳数布局,原则上遵循自然的道德理念。本章大体揭示原创者的生活背景、精神风范,与其思想文本的承续、要素、结构、主旨。第二章是《指归》的“形”哲学方法论,关键在确立“无形”的生命理则、现实初始的“有形”造型与人类经验识别的“可形”。先论“无形”变化、体验、规制,以生命事物的自然演化、实际验证、可能规范,推得其无常形、有真体与度制,思想要领在自然、无限、融通。再论“有形”浑融、生成、流衍,其形由自然的“根”“行”、道德的“性”“心”与万物的“刑”“型”,推测其实存方式与发展样态,指示其道德的内涵规定、自然的过程说明、万物的成果兑现。最后论“可形”比对、内蕴与表征,从“形”的比较、本真、呈现方式,认知其可能表征与应当内蕴;表征是“殊形”的象、容、色、声、影、名等,内蕴是此形的性、质、神、体等。本章主要探讨《指归》哲学方法认知的原理、原型与可能。第三章是《指归》哲学方法的理路推引:形→象→名→分,重点在其“象”的推导、“名”的推理、“分”的推断,为意象思维、形名逻辑、分理度量的认知完型构造。先由“象”推导“人文”的“法式”,得无象之象→天地法象→万物自象→人文饰象;无象揭示“向”“响”“想”“相”“像”五个意涵,法象为道德原则,自象为可验实体,饰象为规范形式。再由“名”推证“形物”的“正实”,得正法→正名→正实,正法是设定的自然原则,正名是演绎的道德内涵,正实是归纳的经验表征。再由“分”推理“名实”的“度数”,得分理→分度→分类→分数→分职;分理为自然推引的生命原则,分度为人规划的日月刻度与礼节尺度,分类为总体判别的规整方法,分数为确切计量的精细做法,分职为人具体事务的责任担当。这三种认知进路,统合成总的理路,可证目测的物形、化心思的意象、作求实的名符、为观念的分判,是其方法认知的内涵、形式、标准与全程的系统审视。第四章是《指归》的“自然”哲学本体论,着重考察其自然本体证立的主要理据的因果融贯,其理据是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先讲“自然”是宇宙生命的本因,总论自然意涵,推论其虚实体、内外用、因应和,证得生命我的理解即道我、德我、本我、自我、然我,此在因上顺遂道德、神明、太和的自然拓展。再论“道德”的原因、内涵与理路;它归因于自然,涵摄虚无的大全,并由道德本我证得其自然理路。然后,讨论“神明”的原因、内核与本能,其原因是自然范导的道德,其内核是自然神,其本能为宇宙生命的灵动反应。最后,论“太和”的原因、实质与本状,其原因是道德生养的神明,其实质是大化流行的气,其本状是自然物。在宇宙生命的总体归因上,推得自然本因、道德本性、神明本能、太和本质的整全融通与无限统合,这是其本体之本的证解。第五章是《指归》哲学本体的形物世界生成:天、物、人,重在其自然本体的优先落实。先论天地的产生、意涵与能限;它是自然的天道与天生、道德的天性与天命、神明的天心与天意、太和的天理与天统所完全开显,简括为自然之天、道德之天、神明之天与太和之天,是宇宙生命局限的能动存在与实有的大全发展。再论物的生成、蕴涵与分合,它生于天地,内含自然生命的基因、基元、基质,外推自觉生活的实际、实体、实用,其命分是天之道分、人之名分与知之理分的本据。而后,论人的始源、认知与本智,其生于物类,在生命典型塑造上分道人、德人、仁人、义人、礼人五种,自觉推阐经世的人生、本真的人性、圣贤的人格,以本心标示其知故与智识。本章关键在天、物、人一体、一贯,为大、中、小,这是宇宙生命的实际素材。第六章是《指归》哲学本体的人文世界觉解:意、言、器,关键在自然本体在人类生活实践的过程验证与终极期许。先讲意欲之术用,其用在人心;此说明“意”“欲”“意欲”的道德性命涵摄,推证人心觉悟其本智、知故识别其用意,可得意欲的本义是人理解的自然。再讲言教之术用,其用在人文;此言教的识别在意欲,进而由其言与教的内涵及关系,得其本文的要旨是人表达的自然。而后讲器事之术用,其用在人世;此阐明器事的有效解释在言系统,探讨其器与事的含义及关联,考察其本职的事业是人归依的自然。本章重点在,阐明人类生命的意欲、言教、器事的实际内容与表现,终归自然。以上六章,从《指归》的现有哲学阐释,到本研究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的融贯构建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系统说明,主要讲其作者、文本、综述、形、象、名、分、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天地、万物、人类、意欲、言教、器事等的内涵及其关联与整体把握。由此系统建构的“形”哲学方法论与“自然”哲学本体论,其在宇宙生命的超越理解上无限融通,在人类生活的经验认知上特定权宜。这不仅表现在它理论内部的要素分析上,是哲学方法与本体的圆融互化,在其前后思想观念的认识衔接上,也是生命现实与历史的兼容通达。
易刚[5](201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任务和现实课题。核心价值观概括得再好,如果没有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那么,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原因是什么?机理和规律又是什么?显然,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实现和提升,不是想当然的,而是遵循一定机理的。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探寻、挖掘与梳理,无疑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权威性和规律性,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成效。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首先需要厘清机理与机制、认同机理与认同机制、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概念,借鉴与认同相关的认知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进而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鉴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过程,所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进行探寻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论文创造性地借助发生学原理,大胆提出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不断生成和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不断丰富和拓展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从历时性视域分为四个部分,即生发机理、接受机理、内化机理、外化机理,即遵循大众“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之认同过程,遵循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生成、从低级到高级之转变过程的原理或理路。换言之,认同包括认同的生发、接受、内化、外化四个层面。无疑,生发机理是实现大众认同的基础,是大众接受、内化、外化之逻辑起点和现实根基,是推进大众认同的切入点和生长点。生发机理主要体现在内生机理、外生机理、价值机理三个维度。内生机理主要体现在精神上的需要、大众认识能力的形成两个层面;外生机理主要体现在社会的期望和大众的社会化需要两个方面;价值机理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和是否满足大众生存发展之需两个维度。正是基于主体(大众——内生)、环体(环境——外生)、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众所周知,认同是不断深化之过程。一般而言,认同是从低级的感性认同向高级的理性认同和价值认同层层推进的。从而,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将经历感性认同、理性认同、价值认同之进路,这是因为这一过程正好体现了大众认同由萌芽到发生、由发生到成熟、由成熟到形成之动态过程。接受机理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同之内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是通过一系列地感应、压力、吸引活动实现的。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的接受机理可以进一步分为感应机理、压力机理、吸引机理三个维度。感应机理主要体现在刺激反应和“灌输”原则两个维度;压力机理主要包括横向压力(舆论的压力)和纵向压力(社会规范性压力)两个方面;吸引机理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先进性以及表述的大众性两个层面。内化机理主要研究如何达成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之活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是在认知、情感、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认知机理、情感机理、评价机理三个维度。认知机理是基础,认知机理主要体现在学习涵化和思潮引导两个维度;情感体验是助推,情感机理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典型示范两个层面;价值评价是关键,评价机理主要体现在在利益共享和利益均衡两个方面。遵循上述机理,才能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外化机理探析了如何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及其自觉践行的内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是通过融入生活、协同参与、信仰确立实现的。为此,外化机理主要体现在融入机理、参与机理、信仰机理三个维度。其中,融入机理主要体现在融入大众生产生活和融入大众的精神世界两个方面;参与机理主要体现在宏观上社会协同和微观上人人参与两个层面;信仰机理主要体现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实践体验两个维度;通过上述机理的综合作用,才能使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从自发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从偶然行为转化为习惯行为,进而生成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即践行。最后,从共时性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各机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生发机理、接受机理、内化机理、外化机理之间是并列平行关系、前后相继关系、有机统一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研究。
黄涛[6](2017)在《走向共同体的权利观——近代以来法理学发展的一种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余年以来的中国法理学的发展可以视为权利观念萌芽、形成、发展、完成和反思的历史,迄今这一过程尚未完成。在不同阶段,权利观念有不同表达。自宋明理学以来,中国思想家的学说中已经出现了尊重人的现实需要和情感的学说,这一学说在晚清以来,伴随着大规模的西学东渐运动,塑造了当代中国法理学的概念和话语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近代以来的自然权利观在现实政治生活领域中的最终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权利观念再度勃兴,晚近十年来,随着法学内部对于自身话语正当性的追问,法学界开始对权利本身的正当性的追问。当前的权利观念必须要认真对待共同体这个重要的命题,必须吸纳当前的共同体生活对于法学提出的深刻需要。
罗龙祥[7](2017)在《基于情境语义学的摹状词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语言哲学转向之后,摹状词理论就一直是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核心领域,语言的意义、指称、使用以及语言中的心智信念因素等问题的探讨,无不跟摹状词有关。时至今日,摹状词理论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在澄清相关问题的同时也推动了研究方法变革,成果极为丰硕。不过,摹状词理论研究也出现了当今错综复杂的局面,被看作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意义理论所呈现的诸多竞争观点就是最好例证。20世纪80年代由巴威斯和佩里所建立的情境语义学,利用情境理论重新考察了语言的意义问题,建立了情境语义学,试图平息意义问题的纷乱局面,澄清语言指称、使用等问题,进而揭示了语言表征心智信念的功效。一如传统,基于情境语义学所发展起来新摹状词理论也是其中的核心议题之一。然而,在国内外旷日持久的摹状词理论研究中,情境语义学的重大价值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目的是借助情境语义学阐释摹状词理论的相关问题,不仅要具体表现巴威斯和佩里在情境理论中所建立的意义关系论的思想,同时也要论证将心智因素纳入到逻辑视域之后,情境语义学的摹状词理论所具有的独特解题功能。为此,本文从五个方面作了具体的展开。首先,系统地阐释意义关系论的理论基础。这是情境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关系论将“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解答为“意义是关系”。为实现这一思想,必须立足于我们所面向世界的部分性,并构建作为世界部分的情境,将作为关系的意义置于不同情境之中,由情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来体现意义之所在。巴威斯和佩里建立了一套系统表征情境的理论术语和体系,主要包括作为情境构成要素的四种基本通量、要素序列、情境型类、事件过程、事件型类、语境、索引事件型类、制约和制约型类,等等,不仅成功地将情境与外在感知实在世界对应起来,而且揭示了情境表征心智信念的可能性。本文结合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要旨,以层级论的方法系统地梳理、诠释情境理论的基础部分,将一系列的情境区分为分别表征语言、外在实在世界和内在心智信念三个层次,有助于准确理解情境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功效性。其次,立足于情境理论基础,构建意义关系论的基本框架,并以此论证摹状词是一种典型的语言现象。这是对“意义是关系”的现实展开,实际地回答了“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基于情境理论,意义应该在情境之间的关系之中,但意义关系论必须要有实质性的展开才会显得正当。为此,巴威斯和佩里以具有关联的情境为基础构建了情境的汇集即情境结构,并将作为关系的意义置于情境结构之中。不过这只是意义框架的第一步,因为我们必须将语言作为情境的一个部分纳入意义关系论,反映语言意义是世界自然意义重要部分的直观现实,表明世界的自然意义应当由语言意义来实现。据此,本文力图阐明情境理论关于语言的意义必须具有自然质朴性的观点,同时以质朴性的语言意义观来构建语言意义关系论的基本框架,并着重分析了这个框架中的几种基本要素或情境,比如说话情境、说者链接、语言表达式和描述情境。这些可以看作是情境语义学的基础部分。以此为基础,特别是结合质朴性的语义特征以及语言意义框架,简要论证了摹状词在语言现象中的典型性,为过渡到探讨摹状词意义和用法奠基。再次,运用情境语义学方法分析摹状词的意义问题。探讨摹状词的意义问题是传统摹状词理论具有典范性的重要原因。自罗素以来,摹状词的意义通常与指称问题关联在一起,摹状词是否有指称也成为摹状词是否有意义以及意义在哪里的关键问题。巴威斯和佩里据此将传统摹状词理论区分两条路线:罗素-弗雷格-塞尔路线和唐纳兰-克里普克路线。本文通过分析表明,摹状词的意义并非由指称来决定,而是由说话情境、说者链接、摹状词以及相关描述情境之间的关系来决定;只不过,摹状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意义关系框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要素即个体依托。这五种要素构成了摹状词的意义关系模式。本文试图论证,传统摹状词理论的两条路线,都不过是情境语义学视域中摹状词意义关系模式的特殊表现形式,以此具体地展现了意义关系论的显着优点。复次,以情境语义学的观点分析摹状词的五种用法。这是对摹状词的意义关系模式的进一步展开,从摹状词的视角回答了“意义在哪里”的问题,比如摹状词的意义内容既有可能在于外在指称对象,也有可能在于内在心智信念,还有可能是二者的结合,甚至仅仅在于关系本身,等等。这个部分充分地展现了情境语义学摹状词理论的丰富性,既可以由传统摹状词理论来充实,也可以直接面对现实的生活实例;本文适当地结合这些丰富内容进行分析,试图表明情境语义学摹状词理论的普遍性、深刻性。不仅如此,这里还试图论证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情境语义学关于摹状词的五种用法的把握并非偶然随意,而是严格必然的;其二,基于摹状词意义和用法的思考,着重指出意义关系机制能够有效地维持确定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张力。最后,以摹状词理论为基础,阐述名称-摹状词-语句这样的语义线索。这既是摹状词理论的完善部分,也是关于情境语义学的一种宏观构建模式。立足研究主题,本文着力将名称与摹状词、语句与摹状词之间的意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摹状词在语言现象中诠释语言意义问题的优缺点。此外,这部分还专门分析了摹状词在表征心智信念方面的独特作用,不仅对前面几个部分涉及心智信念做了集中说明,而且为进一步研究情境逻辑表征心智信念提供问题导向。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四个基本结论:(1)情境理论所构建的意义关系论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2)意义的关系机制诠释了确定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张力,即一个确定的意义关系机制完全可以获得复杂多样的解释;(3)心智信念不仅是语言意义问题不能忽略的因素,而且借助于情境语义学,完全有可能将它精确地刻画出来,使其在逻辑理论中发挥作用,从而使得逻辑能够面向自然语言、面向实际生活;(4)摹状词理论在诠释上述三个观点上具有典范性。
张晓刚[8](2017)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现实瓶颈及应对策略——基于器物文化传播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器物文化传播是突破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现实瓶颈的路径选择,其符合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且契合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语境。进行器物文化传播,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器物文化进行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与内在机制,充分考虑海外受众的心理需求,避免器物文化传播中对文化符码的误读和对抗性解读,同时建立起有效的器物文化传播效果反馈机制,实现和观念文化传播的有效协同。
郭静[9](2016)在《话语的共谋与争斗 ——被建构的“11月11日”》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社会建构论为理论起点,通过个案研究、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11月11日”作为一个普通的标记时间的物理指向是如何被建构为具有婚嫁色彩的民间文化节日——光棍节,又是如何从文化节日转变为全民消费事件——“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试图描绘议题转变的背后大众传媒、商业资本、政治力量及公众四者之间话语博弈和权力竞争的关系。本研究不认为光棍节和“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两个割裂的事物,而是将二者视为“11月11日”动态变化的内涵。研究发现,议题转变的背后是话语权的共谋与争斗,大众传媒和商业资本先后主导11月11日的议题设置,政治力量的导向作用若隐若现,公众在三者此消彼长的权力博弈中被裹挟前进。在“11月11日”由普通日期转为光棍节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塑造的节日话语始终占据主导。媒介采用惯常的节日叙事策略淡化光棍节包含的个性表达和自我解嘲意味,在传统文化的底色上将其建构为相亲结婚和休闲放松的节日。公众在媒介引导下认识光棍节并参与到节日建构中,商业资本零散地依附于媒介话语,在媒体定义的光棍节中积极寻找商机塑造促销话语,成为节日消费报道的主要内容。政治力量没有参与这个阶段的建构,光棍节也没有出现在主流话语和专业话语之中。在光棍节转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过程中,以电商平台为代表的商业力量重构“11月11日”内涵,创造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概念,塑造消费盛典话语。政治力量的支持和光棍节内容同质化问题的凸显使得大众传媒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完成对“11月11日”的再命名,“双十一”成为商业资本、大众传媒、政治力量和公众四者话语的共通符号,也成为四方利益博弈中可被利用的符号资源。以电商为代表的商业资本通过经济手段获取技术和媒介资源,建构仪式,设置议程,逐渐占据话语中心。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大众话语采用“战化”叙事策略,与商业资本的仪式营销共谋,公众在二者的裹挟中趋向非理性,追求物质狂欢。政治力量力主平衡,既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又通过主流媒体收紧态度加入话语角力。专业话语力图呈现“双十一”更多被遮蔽的问题,与主流话语联合展开话语争斗。
凌继尧,张晓刚[10](2013)在《创意与设计案例的美学诊断与研究》文中提出工业产品均有其自身的功能美、审美性质、价值意含和意象意含等美学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我们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考察与分析的维度,我们通过对所调研的创意与设计案例进行详细的美学诊断与分析研究,希望促进美学理论与经济实践的紧密结合,赋予了美学鲜活的现实生命力,同时也为企业经营者改变生产与管理思路,使企业迈向价值链高端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二、“建构知识”之意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构知识”之意含(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
1.5.3 问题史学方法 |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
2.6 本章小结 |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
致谢 |
(2)王阳明本体工夫合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阳明本体工夫合一思想之渊源 |
一、对儒家“心性”论的承传 |
(一)儒家心性论中的“本体”与“工夫”之说 |
(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 |
二、对禅宗“此心即佛”的体悟 |
(一)本体与“此心即佛” |
(二)“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
三、对道家“道生万物”的涵摄 |
(一)体用不二与“道生万物” |
(二)“吾心自足,不假外求” |
第二章 致良知:即本体即工夫 |
一、良知本体论 |
(一)“良知即是道” |
(二)“严滩问答”中的本体工夫合一论 |
二、发明本心中的“本体”与“工夫”之论 |
(一)涵养工夫的知行观 |
(二)在致知工夫中体现良知本体 |
三、良知本体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
(一)良知的二重蕴含 |
(二)“良知只是一个天理” |
第三章 为善去恶:“合本体工夫而一” |
一、心之体与工夫渐顿 |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 |
(二)工夫顿渐问题 |
二、本体与工夫的有无之境 |
(一)“有心”与“无心”之间 |
(二)“合本体工夫而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后记 |
(3)《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
(二)文本考释 |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
(四)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
(一)1号简的处位 |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
(二)本文编联方案 |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
一、关雎组 |
二、葛覃组 |
三、木瓜组 |
四、柏舟组 |
五、东方未明组 |
六、墙有茨组 |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
七、十月组 |
八、宛丘组 |
九、皇矣组 |
十、总论组 |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
(一)《国风》类 |
(二)《小雅》类 |
(三)《大雅》类 |
(四)《周颂》类 |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
凡例 |
一、编联、形制类 |
(一)编联类 |
(二)形制类 |
二、字词考释类 |
三、文本思想类 |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
(二)诗学研究类 |
四、其他类 |
(一)简文作者类 |
(二)综述类 |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
二、关键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的缘由、对象与方法 |
二、本论文研究的直接认知成果综述 |
三、本论文研究的支点、思路与框架 |
四、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处、难点与意义 |
第一章 严遵其人与《指归》其书 |
第一节 严遵其人 |
一、严遵的生平与事迹 |
二、扬雄等人评述的严遵 |
第二节 《指归》其书 |
一、《指归》非伪书辨正 |
二、《指归》的书目序跋与编排注引 |
三、《指归》的总体架构与上经要领 |
第二章 《指归》的“形”哲学方法论 |
第一节 论“无形”变化、体验、规制 |
一、变于无形,化于无朕 |
二、生不生之生,体无形之形 |
三、制以无形,系以无极 |
第二节 论“有形”浑融、生成、流衍 |
一、浑同为体,万物以形 |
二、生之形之,设而成之 |
三、品物流形,禀受性命 |
第三节 论“可形”比对、内蕴与表征 |
一、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形” |
二、按本真的方式认识“形” |
三、以呈现的样态认识“形” |
第三章 《指归》哲学方法的理路推引:形→象→名→分 |
第一节 由“象”推证“人文”的“法式” |
一、示以无象之象,立其法式 |
二、天地法象,万物自象,人文饰象 |
第二节 由“名”推理“形物”的“正实” |
一、正法以正名 |
二、正名以覆实 |
三、审实以督名 |
第三节 由“分”推断“名实”的“度数” |
一、分理 |
二、分度 |
三、分类 |
四、分数 |
五、分职 |
第四章 《指归》的“自然”哲学本体论 |
第一节 “自然”是宇宙生命的本因 |
一、自然的总论 |
二、自然的虚实体 |
三、自然的内外用 |
四、自然的因应和 |
五、自然的五个我 |
第二节 论“道德”的原因、内涵与理路 |
一、“道德因于自然”的生命自觉 |
二、道与德及其道德之义涵辨析 |
三、道德本我的理路建设 |
第三节 论“神明”的原因、内核与本能 |
一、“神明因于道德”的自然本系与自觉开示 |
二、神明之神的核要阐释与纵贯推绎 |
第四节 论“太和”的原因、实质与本状 |
一、“和因于神明”的生命关联 |
二、“气因于和”的合当理解 |
三、“气化”“太和”本状的根源探索及其生命我之反思 |
第五章 《指归》哲学本体的形物世界生成:天、物、人 |
第一节 论天地的生成、意涵与能限 |
一、“天地生于太和”之原由与历程 |
二、天之意涵分析 |
三、天地之能与限 |
第二节 论物的生成、蕴涵与分合 |
一、万物生于天地之可能与全程 |
二、物之内蕴、能动与关联 |
三、物类之命分与整合 |
第三节 论人的始源、认知与本智 |
一、人物生于物类之判别与统合 |
二、人生、人性与人格之探讨 |
三、人类之知与智 |
第六章 《指归》哲学本体的人文世界觉解:意、言、器 |
第一节 意欲之术用 |
一、意与欲的基本界定 |
二、意欲的识解在人心 |
三、意欲的本义是人理解的自然 |
第二节 言教之术用 |
一、言教的识解在意欲 |
二、言与教的根本性澄明 |
三、言教的本文是人表达的自然 |
第三节 器事之术用 |
一、器事的识解在言教 |
二、器与事的主旨范导 |
三、器事的本职是人承载的自然 |
结语《指归》哲学的要领统摄、认识定位与思想融贯 |
一、《指归》哲学的要点归纳及得失检讨 |
二、《指归》哲学的理论贡献与价值定位 |
三、《指归》哲学融贯前后思想学说要素 |
参考文献 |
个人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由来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总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总体框架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基本理论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相关概念 |
2.1.1 政治认同与价值认同 |
2.1.2 认同机制与认同机理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述 |
2.2.1 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位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知识借鉴 |
2.3.1 传播学知识借鉴 |
2.3.2 认知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3 社会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4 教育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5 社会学知识借鉴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内涵 |
3.1.1 生发的涵义 |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涵义 |
3.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过程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分析 |
3.2.1 内生机理 |
3.2.2 外生机理 |
3.2.3 价值机理 |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应用 |
3.3.1 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大众的各种需要 |
3.3.2 利用社会化组织,增加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3.3.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众生存发展的价值引领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内涵 |
4.1.1 接受的涵义 |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涵义 |
4.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过程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分析 |
4.2.1 感应机理 |
4.2.2 压力机理 |
4.2.3 吸引机理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应用 |
4.3.1 国家倡导确立与推广,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感应度 |
4.3.2 营造舆论与法律保障,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压力度 |
4.3.3 继续凝练核心价值观,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度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内涵 |
5.1.1 内化的涵义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涵义 |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过程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分析 |
5.2.1 认知机理 |
5.2.2 情感机理 |
5.2.3 评价机理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应用 |
5.3.1 以理服人——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
5.3.2 以情感人——增强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
5.3.3 价值评价——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力 |
第6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 |
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内涵 |
6.1.1 外化的涵义 |
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涵义 |
6.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过程 |
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分析 |
6.2.1 融入机理 |
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应用 |
6.3.1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寓上下功夫 |
6.3.2 协同参与,形成合力 |
6.3.3 实现价值认同,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
第7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关系 |
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并列平行关系 |
7.1.1 不分主次 |
7.1.2 互不决定 |
7.1.3 互不包含 |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前后相继关系 |
7.2.1 时间性关系 |
7.2.2 链条性关系 |
7.2.3 发展性关系 |
7.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 |
7.3.1 相互依赖 |
7.3.2 相互制约 |
7.3.3 有机统一 |
结语遵循大众认同机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6)走向共同体的权利观——近代以来法理学发展的一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代权利观的兴起 |
二、近代权利观的法理学表达 |
三、自然权利与政治国家 |
四、权利观念的再度勃兴 |
五、走向共同体的权利观 |
结语 |
(7)基于情境语义学的摹状词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论述思路与研究成果 |
第一章 情境语义学的概念体系 |
第一节 情境与情境型类 |
第二节 事件过程与事件型类 |
第三节 语境与索引事件型类 |
第四节 制约和制约型类 |
第五节 概念体系总览 |
第二章 意义关系论与摹状词的典型性 |
第一节 意义关系论的构建 |
第二节 语言的语义特征 |
第三节 语言意义的关系模式 |
第四节 摹状词的典型性 |
第三章 摹状词的意义 |
第一节 传统摹状词理论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解释要素 |
第三节 资源情境与依托 |
第四节 摹状词意义的模式及解析 |
第四章 摹状词的用法 |
第一节 有值解释和无值解释 |
第二节 五种用法 |
第三节 用法的完备性与解释的复杂性 |
第四节 几点思考 |
第五章 名称-摹状词-语句的语义线索 |
第一节 从摹状词到语句 |
第二节 从摹状词到名称 |
第三节 通往心智信念的可能途径 |
第四节 语义图型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现实瓶颈及应对策略——基于器物文化传播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现实瓶颈 |
二、器物文化传播:突破现实瓶颈的路径选择 |
(一) 符合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 |
(二) 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
(三) 契合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语境 |
三、我国进行器物文化海外传播的应对策略 |
(一) 提高认识, 强化器物文化传播的顶层设计 |
(二) 加强研究,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器物文化进行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与内在机制 |
(三) 充分考虑海外受众的心理需求, 避免器物文化传播中对文化符码的误读和对抗性解读 |
(四) 试点运行, 建立起有效的器物文化传播效果反馈机制 |
(五) 双管齐下, 实现器物文化传播和观念文化传播的有效协同 |
(9)话语的共谋与争斗 ——被建构的“11月11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
(一) 选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理论溯源:社会建构论 |
(一) 基本观点 |
(二) 理论溯源 |
三、文献综述 |
(一) 传统节日及其媒介呈现的研究 |
(二) 光棍节的研究现状 |
(三)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从“节日”到“战争”:媒介镜像中的“11月11日” |
一、媒介呈现:“11月11日”的纵向梳理 |
(一) 样本采集与类目建构 |
(二) 媒介样本的内容分析 |
(三) 从节日叙事到“战化”叙事 |
二、话语空间:不同媒体的多样文本建构 |
(一) 媒体选择和分析方法 |
(二) 《人民日报》——“拉动消费”和“经济创新” |
(三) 《经济观察报》——“品牌转型”和“合作竞争” |
(四) 《南方都市报》——“节日庆祝”和“战争狂欢” |
第三章 从“促销”到“盛典”:商业话语中的“11月11日” |
一、依附与共生:作为“促销”的“光棍节” |
二、创造与替代:作为“盛典”的“双十一 |
(一) 主题符号 |
(二) 空间符号 |
(三) 仪式符号 |
(四) “双十一全球狂欢夜”晚会——电视展销会 |
第四章 从“寻爱”到“购物”:公众反馈的“11月11日” |
一、问卷分析 |
(一) “11月11日”整体认知:“双十一”高于“光棍节” |
(二) 参与程度与行为分析:选择性参与VS全民购物 |
(三) 参与原因分析:单一引导VS共同作用 |
(四) 参与体验分析:多元感受VS单一心理 |
(五) 对媒体报道的评价分析:以消极评价为主 |
二、问卷总结 |
第五章 结语——话语的共谋与争斗 |
一、普通日期——光棍节:传统媒体主导下的话语建构 |
(一) 2003年:都市报的介入和命名 |
(二) 2004-2005年:媒体对青年亚文化的呼应 |
(三) 2006年:媒体对节日的改造 |
(四) 2008-2011年:媒体对节日的引导 |
二、光棍节——“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多样话语的共谋与争斗 |
(一) 2010-2011年:商业话语的重构 |
(二) 2012年:媒体的再命名 |
(三) 2013年:大众传媒与商业话语的共谋 |
(四) 2014年:共谋的狂欢,争斗的萌芽 |
(五) 2015年:日趋激烈的话语争夺 |
三、话语博弈与社会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10)创意与设计案例的美学诊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品的美学特征——以好孩子集团为例 |
(一) 产品的功能美 |
(二) 产品的审美性质 |
(三) 价值意含和意象意含 |
(四) 物的意义 |
二、工业设计与产品的形式——以某车辆厂为例 |
(一) 设计费的巨额差异 |
(二) 工业设计 |
(三) 工业设计对产品成形的作用 |
三、自我的延伸——以雅戈尔集团为例 |
(一) 茄克衫的畅销和滞销 |
(二) 延伸的自我 |
四、创意与设计案例的美学诊断 |
(一) 好孩子集团 |
(二) 某车辆厂 |
(三) 雅戈尔集团 |
四、“建构知识”之意含(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王阳明本体工夫合一思想研究[D]. 王爱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4]《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D]. 袁永飞. 武汉大学, 2018(06)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D]. 易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6]走向共同体的权利观——近代以来法理学发展的一种考察[J]. 黄涛. 财经法学, 2017(03)
- [7]基于情境语义学的摹状词理论研究[D]. 罗龙祥. 南京大学, 2017(05)
- [8]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现实瓶颈及应对策略——基于器物文化传播视角[J]. 张晓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 [9]话语的共谋与争斗 ——被建构的“11月11日”[D]. 郭静. 安徽大学, 2016(10)
- [10]创意与设计案例的美学诊断与研究[J]. 凌继尧,张晓刚. 创意与设计,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