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左胸颈椎远端食管胃吻合术的机械吻合体会

经左胸颈椎远端食管胃吻合术的机械吻合体会

一、经左胸颈远端食管胃机械吻合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康宁宁[1](2019)在《镜下荷包技术胸内吻合与颈部直视吻合在微创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食管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每年世界上新增加的食管癌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外科手术仍然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长期以来,开放食管切除术(open esophagectomy,OE)一直是治疗食管癌主要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左经胸食管切除术(Sweet术)、经腹右经胸食管切除术(Ivor Lewis术)、右经胸经腹经颈三切口食管切除术(Mckeown术)、经腹经颈食管内翻剥脱术等等。这些手术需要常规开胸、开腹或附加颈部切口,切口较长,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创伤。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腔镜下的微创手术逐渐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在保证肿瘤彻底根治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治疗食管癌的常规术式。目前,主流的微创食管切除术按照吻合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with anastomosis in the neck,TLE-neck,MIE-Mckeown)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with anastomosis in the chest,TLE-chest,MIE-Ivor Lewis)。TLE-neck术开展较早,操作相对较简单,应用更加广泛,已逐渐成为各大医院治疗食管癌的常规术式。而TLE-chest术相对难度较大,开展较晚。由于其省去了颈部切口,相对于颈部吻合术更加“微创”。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是一种新式的TLE-chest术。其特点是术中仅仅用一根最常规的Prolene线将食管肌层荷包缝合,完成钉砧头的置入,简化了胸内吻合的流程和耗材,目前关于这种术式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报道较少。近年来,我们将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与TLE-neck术均进行了持续的优化与完善,许多新的操作和流程被加入到这两种术式中,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食管中、下段癌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时究竟该选择颈部吻合还是胸内吻合,目前仍没有定论。目的1.分析基于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的围手术期资料,探讨该手术方式应用于食管中、下段癌的可行性,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2.总结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与TLE-neck术术中技术和流程的改进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经验。3.将两种术式进行改进后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进行对比,为食管中、下段癌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时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共计25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0例为TLE-neck术,110例为基于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和化疗。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及术前临床分期。术中术后观察项目包括: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由腔镜中转为开放的例数、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术后总引流量、胸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情况(吻合口瘘、上消化道出血、肺部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及术后病理分期。将两组术式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组的平均年龄为64.05±8.38岁,其中男性82例,女性28例。平均体重指数为22.49±2.78 Kg/m2,其中57(50.18%)例有吸烟史,49(44.55%)例有饮酒史。73(66.36%)例为胸中段食管癌,37(33.64%)例为胸下段食管癌。鳞状细胞癌的百分比为92.73%。TLE-neck组的平均年龄为64.99±7.05岁,其中男性100例,女性40例,平均体重指数为22.61±2.74Kg/m2,其中60(42.86%)例有吸烟史,51(36.43%)例有饮酒史。107(76.43%)例为胸中段食管癌,33(23.57%)例为胸下段食管癌。鳞状细胞癌的百分比为95.7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术前临床分期等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73.71±48.85min,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2.58±10.77个,术后平均总引流量为2172.59±1130.03ml;术后病理分期:Ia期12例,Ib期15例,IIa期27例,IIb期12例,IIIa期6例,IIIb期28例,IVa期10例。术后胸管留置天数为9.93±3.53天,术后住院天数为11.67±4.10天。吻合口瘘4例,均行保守治疗后治愈。上消化道出血2例,1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另外1例术后行全麻下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后治愈。肺部并发症11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乳糜瘘2例,均行保守治疗后治愈。围手术期死亡1例,因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而死亡。TLE-neck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23±58.78min,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4.52±13.14个,术后总引流量为2329.97±1587.39ml;术后病理分期:Ia期13例,Ib期23例,IIa期24例,IIb期18例,IIIa期9例,IIIb期45例,IVa期8例;术后胸管留置天数为11.31±6.09天,术后住院天数为13.88±8.24天。吻合口瘘15例,其中14例行保守治疗后治愈。上消化道出血7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肺部并发症24例,喉返神经损伤21例。乳糜瘘3例,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剖腹探查后发现为乳糜池破损,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术后肺部感染,其中1例并发吻合口瘘,继而出现食管气管瘘、呼吸衰竭,经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出现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后治疗无效而死亡。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中转例数、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术后总引流量、术后病理分期、上消化道出血、术后肺部并发症及乳糜瘘等指标上无显着差异(P>0.05)。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组术后胸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显着小于TLE-neck术组(P<0.05)。结论:1.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通过对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与TLE-neck术术中技术和流程的改进,提高了可操作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3.对于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的微创治疗来说,采用镜下荷包技术的TLE-chest术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徐东[2](2018)在《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108例食管癌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疗效分析目的:手术中采用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是否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吻合方式。方法:从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胸心外科随机选择部分食管癌患者使用管状胃食管T型吻合,记录并观察及随访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原手术计划。共入组患者108例,胸上段30例,胸中段50例,胸下段28例,Ⅰ期12例(ESD失败,或手术前胸部增强CT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淋巴结阴性的患者),ⅡA期(T2-3NOM0)50例,ⅡB期(T1-2N1M0)34例,Ⅲ期(T3-4N0-1M0)12例。其中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部吻合82例;截至随访期末(2018年06月),随访患者1-42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共有30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死亡7例,吻合口瘘或管状胃瘘发生例数为10例,均经过保守治疗,在吻合口瘘发生后1周至5周内愈合。吻合口狭窄需要进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患者1例。结论: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均在胸腹腔镜的技术下进行,手术采用腔镜微创方式,管状胃与食管T型侧侧吻合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极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较少。将腔镜技术与T型吻合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安全、微创、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采用和推广,促使食管癌手术的优化。第二部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在胸内及颈部的对比分析目的:采用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的手术方式中,对比分析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右胸内吻合与左颈部吻合不同吻合部位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选择部分食管癌患者使用管状胃食管T型吻合。术前均行胃镜检查,肿瘤上缘距门齿30cm以内的患者,行颈部吻合;距门齿大于30cm行右胸内吻合。其中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部吻合82例。记录观察患者的一般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原手术计划。无中转开胸及无剖胸探查后关胸病例。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吻合手术8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T型吻合。右胸内吻合组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和平均清扫上纵隔淋巴结数较左颈部T型吻合组少,但两组总转移率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右胸内T型吻合组的左右喉返神经损伤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左颈部T型吻合组低(P<0.05);其他并发症,两组术后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中渗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随访108例(100%),随访截止时间2018年06月,随访时间跨度为术后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所有I期患者均无化疗,所有Ⅱ、Ⅲ期患者均采用标准的4-6次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随访观察食管癌局部复发率或远处转移率、反流性食管炎、T型吻合口的狭窄、无复发生存率、总死亡及总生存率等指标。两组随访指标中,左颈部吻合组复发或转移率较右胸内组低(P<0.05),故左颈部吻合组无复发生存率较右胸内组高。结论:所有食管癌患者均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吻合采用T型吻合术。上述对比研究验证了 T型吻合无论是右胸内和左颈部都是安全可行的,两组均可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与左颈部吻合相比,右胸内T型吻合在术后吻合口瘘、左右喉返神经损伤等方面并发性更低,返流性食管炎左颈部更低。两组患者的其他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性。食管癌微创手术T型吻合具有安全、可行、微创等特点,值得推广。第三部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目的: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后管胃食管左颈部行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差异。方法:从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微创食管癌左颈部吻合手术(微创Meckown食管癌手术)中,统计出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病例共174例,T型吻合组(82例)和圆形吻合组(92例),分别接受管胃食管左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对比分析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乳糜胸、声音嘶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等)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型吻合组与圆形吻合组对比,T型吻合组吻合时间更短,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需处理的胸腔积液、心律失常、乳糜胸及声音嘶哑等一般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吻合口返流发生率与圆形端侧吻合比未见明显改善;而T型吻合组的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率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颈部全机械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相比,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吻合方式。T型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并不高于圆形吻合,具有吻合时间明显缩短,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等优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辛慰[3](2017)在《机械吻合与僧帽状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对比》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一种起源于食管粘膜上皮和食管腺体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全球排第6(我国第5),每年新发病例约28.7万。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河南省的林州、辉县等地。目前对于食管癌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外科治疗占主导地位的的综合治疗。但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尤其以吻合口瘘最为常见,据报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约为3-5%,病死率则高达11%。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吻合口并发症,多种吻合方式被提出并运用于临床。目前我院采用的主要是僧帽状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两种。为了对比分析这两种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短期术后生活质量本文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实验,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19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6例行机械吻合,89例为鳞癌,6例为腺癌,1例腺鳞癌;98例行僧帽状浆肌瓣包埋吻合,86例为鳞癌,腺癌患者9例,2例腺鳞癌,1例术后病理为小细胞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资料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随访内容主要为包括吻合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我们使用食管癌患者专用的生命质量评测量表EORTC QLQ-C30及QLQ-OES18对患者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222.8±15.1min VS 210.9±13.6 min,(P>0.05)、术中出血量195.6±77.4ml VS 187.2±69.1ml,(P>0.05)、淋巴结清扫数19.8±2.1个VS 21.3±2.4个,(P>0.05)、术后禁食天数10.2±1.3d VS 6.8±1.1d,(P>0.05)、住院天数19.9±1.9d VS 15.9±2.0d,(P>0.05)、术中输血率3.1%VS 4.2%(P>0.05)及术后转ICU人数7.1%VS 5.2%(P>0.0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手工吻合组手术费用(10652.4±2317.6元VS15727.6±3985.2元)及住院费用(39958.3±3687.3元VS 43824.7±6115.6元)明显低于机械吻合组(P<0.05)。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发生率(8.2%VS 5.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4.1%VS 7.3%)、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11.2%VS 9.4%)、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4.1%VS 5.2%)、乳糜胸发生率(3.1%VS 2.1%)、心律失常发生率(7.1%VS9.4%)、胃排空延迟发生率(8.2%VS 6.3%)以及胸腹腔感染发生率(1.0%VS3.1%)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组在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3.1%VS 10.4%)略低于机械吻合组。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组术后情绪功能以及术后经济困难评分等方面略优于机械吻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组在术后返流症状评分方面略优于机械吻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条目无明显差异。结论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组患在手术费用、住院费用、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略优于机械吻合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天数、住院天数、肿瘤学结果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组患者术后情绪功能评分、经济困难评分及返流症状评分略优于机械吻合组,但是在其他指标两者水平接近。总之,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可认为是一种与机械吻合基本效果相当食管癌根治术式,但是对术者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如机械吻合方便学习掌握。

梁健,黄杰,付印,谢颂平[4](2017)在《食管、胃双源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管、胃双源癌是指食管、胃同时发生的位置独立的原发肿瘤。因肿瘤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存在困难,临床上对食管癌合并胃癌患者的治疗,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本文结合临床经验以及阅读文献报道,将临床上对于食管癌合并胃癌的外科手术治疗予以综述,对于不同部位的食管、胃双源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以及重建消化道的器官,从而做到手术治疗胃食管双源癌。

张竹青[5](2017)在《217例食管胃交界癌病人术后生存分布及预后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食管胃交界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食管胃交界癌的高发地区之一,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治工作一直是我国医学研究的重点。目前手术切除是食管胃交界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鉴于此,本研究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胸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行食管胃交界癌根治术的21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的生存分布,研究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以期待为制定更为精准的外科处理策略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273例食管胃交界癌病人,对其进行术后调查随访,对符合入组条件的217例病人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将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病理组织学类型、其分化程度G、浸润深度T、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数目,作为协变量纳入检验。总结食管胃交界癌的最优手术方式。结果:1食管胃交界癌术后病人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0%,术后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0个月,累积生存曲线可见Fig.1。2 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手术径路,肿瘤分化程度G,浸润深度T,有无腹腔淋巴结转移(尤其是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贲门旁淋巴结、胃小弯淋巴结),残端是否阳性,术后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及术前胃镜判断肿瘤侵及齿线上距离是影响食管胃交界癌预后的因素;而年龄、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无脉管瘤栓、纵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尤其是食管下段旁淋巴结是否转移)、术前胃镜示侵及胃的范围都不是影响食管胃交界癌预后的因素。详细数据见Table1。3 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了入组的其他因素的混杂效应情况下,年龄、腹腔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残端是否阳性、向上侵及食管长度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食管胃交界癌预后的因素。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每增加1岁,食管胃交界癌病人术后死亡风险增加7%;腹腔淋巴结发生转移和残端阳性都是食管胃交界癌术后的危险因素;术前胃镜显示上侵及食管长度每增加1cm,相对应食管胃交界癌的病人术后死亡风险增加9%;不同手术径路中不同水平进行亚变量分析得出经腹部相对经胸部增加了术后病人的死亡系数。具体数据详见Table 2。结论:1经手术干预后食管胃交界癌病人的术后生存率有所提高,尤其是经胸的手术路径较经腹的术后生存率高。2对于年龄较大、腹腔淋巴结已发生转移、食管胃交界癌上侵食管的长度越长的病人,预后较差。

张晖[6](2016)在《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胃食管连接部腺癌(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denocarcinoma,EGJA)作为独立病种越来越多的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针对临床上关心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1.如何合理选择手术径路?2.EGJA淋巴结转移规律,各型肿瘤淋巴结清扫范围?3.EGJA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发症与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的关系,如何控制?4.EGJA预后分析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通过对2006年6月6日-2011年11月26日经手术治疗的EGJA患者共3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EGJA的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规律,SiewertI、II型淋巴结转移率占65.7%。而Siewert III型肿瘤淋巴结转移率占73.3%。Siewert I型EGJA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5.68%、胸下段食管旁及下纵膈淋巴结转移率27.27%、贲门右淋巴结转移率为45.45%、贲门左淋巴结转移率为29.54%、胃小弯淋巴结转移率为43.18%、胃大弯淋巴结转移率为28.41%、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为22%。Siewert II型EGJA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3.54%、胸下段食管旁及下纵膈淋巴结转移率16.16%、贲门右淋巴结转移率为50.00%、贲门左淋巴结转移率为35.85%、胃小弯淋巴结转移率为42.93%、胃大弯淋巴结转移率为24.74%、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为32.83%;Siewert III型EGJA胸下段食管旁及下纵膈淋巴结转移率3%、贲门右淋巴结转移率为45.45%、贲门左淋巴结转移率为29.54%、胃小弯淋巴结转移率为43.18%、胃大弯淋巴结转移率为28.41%、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为22%。Siewert I、II型EGJA淋巴结转移胸腹双向性,主要转移至近端胃周和下纵膈,较少出现中上纵膈淋巴结转移,仅出现纵膈淋巴结转移而不伴有胃周淋巴结转移者很少。Siewert III型主要转移至胃周淋巴结。得出Siewert I、II型EGJA淋巴结清扫,应以涵盖下纵膈及近端胃周的两野淋巴结清扫为主,而不需清扫中上纵膈淋巴结;Siewert III型EGJA则仅需要清扫胃周淋巴结的结论。EGJA术后并发症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心肺并发症仍然保持很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组经腹入路者术前伴有心肺疾患及糖尿病等严重合并症的比率高于经胸和胸腹联合者,术后心肺并发症比率低于经左胸及胸腹联合组,表现出经腹入路术后心肺并发症降低的趋向。通过对不同手术入路的比较和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得出了手术入路选择的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应考虑R0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需要,同时应兼顾考虑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手术风险的要求。如果EGJA范围不大,SiewertI、II型者,心肺功能能耐受进胸手术,应使用左胸+膈肌径路以满足病变切除范围及常规淋巴结清扫的需要。对于高龄、心肺功能下降,预期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高者,或III型EGJA对下纵膈淋巴结清扫要求不高者,可考虑使用经腹入路。通过对2007年7月10日-2011年11月26日手术治疗EGJA281例患者进行随访和生存分析,表明手术径路的选择、病理T、N分期、病理分期以及切除程度和预后相关,手术径路选择和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性因素。

刘海青[7](2015)在《吻合器吻合与手工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的应用对比》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两大特征。EC的发病率呈明显的地区性分布差异,我国华北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和河北省磁县均属于食管癌高发区。目前,外科手术仍是EC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EC存在多点起源,癌灶散在、互不连续的特点,因此,尽量切除较多的食管是手术治疗EC的基本要求之一。由于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能切除较多的食管,最大程度降低吻合口的局部复发率,因而是治疗EC广泛采用的手术方式。但是,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主要包括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为减少颈部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医院采取了多种吻合方法,如隧道式吻合、全层吻合、侧侧吻合、机械吻合等。目前我院食管胃颈部吻合主要有圆形吻合器吻合和手工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吻合两种吻合方式。为比较两种吻合方式的优劣,本研究比较了分别接受吻合器吻合(99例)、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吻合(90例)手术EC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住院费用、吻合口瘘例数及程度、吻合口狭窄例数及程度、食管反流程度等,为食管癌颈部吻合术采取何种方式吻合,提供参考依据。目的探讨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吻合器吻合与手工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确定个体化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判定标准,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189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经左开胸实施双野淋巴结清扫及食管管状胃颈部吻合术,其中吻合器吻合99例,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吻合90例,两组患者术后病理上下切缘均为阴性。比较分析两种吻合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手术住院费用、吻合口瘘例数及程度、吻合口狭窄例数及程度、食管反流程度等参数,确定两种术式的利弊。结果1.吻合器吻合组99例患者4例(4.0%,n=99)发生吻合口瘘,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组90例患者中11例(12.2%,n=90)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器组与舌状浆肌瓣覆盖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32)。2.吻合器组中7例(7.1%,n=99)发生吻合口狭窄,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吻合组中8例(8.9%,n=90)发生吻合口狭窄。两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24)。3.吻合器组中35例(35.4%,n=99)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吻合组中21例(21.1%,n=90)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两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69)。4.吻合器组平均住院费用(13356.8±60.7元)显着高于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组平均住院费用(12147.6±62.5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34.86)。5.吻合器组平均住院天数(19±1.5d)低于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组(21±1.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8.33)。6.吻合器组平均手术时间(181.3±5.7min)和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组平均手术时间(180.6±6.2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0.81)。7.吻合器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39±76m1)和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42±72m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0.28)。结论在颈部食管管状胃的两种吻合术式中,圆形吻合器吻合术操作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但其术后返流发生率高,增加住院费用;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吻合术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但其术后抗返流效果好,可减少住院费用。两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区别。两种吻合方式各有利弊,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病情、经济及身体状况确定最佳手术方式。

于奇,李海慧,刘永靖,陆林,缪军,戚胜波,彭磊磊,吕本博[8](2013)在《食管中下段癌同期放化疗后经左胸颈切除器械吻合的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同期放化疗后经左胸颈切除器械吻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解放军第一○五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术前放化疗后接受左胸颈两切口左颈部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并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通过门诊复查或每次入院定期复查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1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82例患者手术顺利,肿瘤切除率达95.3%(82/86)。82例患者AJCC分期Ⅱa期20例、Ⅱb期37例、Ⅲ期25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淋巴结有转移者42例,分组标记证实颈、胸、腹3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7%(3/82)、53.7%(44/82)、22.0%(18/82)。86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1/82),死亡1例。74例患者随访4个月至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7.6年。19例Ⅱa期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3%、57%,34例Ⅱb期患者分别为82%、68%、43%,21例Ⅲ期患者分别为56%、25%、16%。结论食管中下段癌放化疗后经左胸颈切除器械吻合具有病灶切除彻底,切缘癌细胞残留率低,严重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的优点。

闫春章[9](2013)在《右前外侧开胸加上腹正中切口与左后外侧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比右前外侧开胸加上腹正中切口与左后外侧切口两种入路方式对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术前均行食管吞钡和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癌;②中、下段食管癌;③初诊患者,未接受过放化疗和手术治疗;④术前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及最大通气量(MVV)均在预计正常值70%以上。排除标准:①肿瘤明显外侵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远处器官转移;②不宜手术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严重胸廓、脊柱畸形;④其他肿瘤病史。共纳入研究对象136例,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49~71岁,平均(61.5±6.6)岁;病灶位于食管中段45例,下段23例;病理类型:鳞癌48例,腺癌11例,腺鳞癌9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46-70岁,平均(61.2±6.5)岁;病灶位于食管中段43例,下段25例;病理类型:鳞癌46例,腺癌12例,腺鳞癌10例。观察组采用右前外侧加上腹正中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左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开放时间、术中单肺通气时间,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检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采用右前外侧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平卧先经腹部切口游离胃,再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充分游离胸段食管,于膈上2~3cm处切断,胃经膈肌裂孔上提至胸腔,在右胸腔行食管胃吻合。术中以静脉与吸入复合维持麻醉。术中胸部操作期间行单肺通气,其他时间双肺通气。采用左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沿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颈部切断食管,切开膈肌,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弓上或胸顶部器械吻合或手工吻合,其余同观察组。①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开放时间、术中单肺通气时间;②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取桡动脉血测定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仪器为瑞士罗氏公司生产Roche OMNIC血气分析仪,主要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02)、二氧化碳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③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测定患者的肺功能,仪器为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JAEGER Flowscreen肺功能测定仪,参考文献方法,在患者完全清醒并取坐位下进行,主要指标包括:VC、 FVC、FEV1、MVV,数据均以实际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前外侧切口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术缩短了术中胸腔开放时间和术中单肺通气时间,且避免了损伤膈肌,因而较左后外侧切口入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更小,更有利于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宫心明,李志强,韩孔启,宋超,梁吉振,汪强[10](2012)在《管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总结管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对36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使用WGW-B型一次性管型吻合器进行食管胃(或空肠)吻合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1.36%);吻合口出血3例(0.81%);胃食管返流3例(0.81%)。结论: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根治术中,管型吻合器的应用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且可靠、安全、省时,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经左胸颈远端食管胃机械吻合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左胸颈远端食管胃机械吻合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镜下荷包技术胸内吻合与颈部直视吻合在微创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2)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10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疗效分析
    序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围手术期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在胸内及颈部的对比分析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
    序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手术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思考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及科研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3)机械吻合与僧帽状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及缩略语对照
前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随访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估
    2.4 两组患者术后食管癌补充量表评估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微创外科治疗食管癌的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食管、胃双源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管、胃双源癌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2 食管、胃双源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3 食管、胃双源癌的发病原因
    3.1 遗传因素和基因
    3.2 饮食习惯
    3.3 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3.4 化学因素
    3.5 慢性炎症
    3.6 其他因素
4 食管、胃双源癌的诊断
    4.1 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
    4.2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4.3 胸腹部CT
    4.4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PET/CT)
    4.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5 食管、胃双源的外科治疗
    5.1 食管、胃双源癌手术的适应证
    5.2 食管、胃双源癌手术的禁忌证
    5.3 食管、胃双源癌的手术入路选择
    5.4 食管、胃双源癌的手术方法
        5.4.1 经左胸切口胃代食管术
        5.4.2 经左胸腹联合切口结肠间置或者空肠间置术
        5.4.3 经左胸腹联合切口空肠代食管术或者结肠代食管术
        5.4.4 经左胸腹联合切口保留残胃并行空肠代食管术
        5.4.5 经右胸后外侧切口及腹部正中切口胃代食管术
        5.4.6 经左颈、右胸、腹部三切口结肠代食管术
        5.4.6. 1 全胃切除、结肠代食管术
        5.4.6. 2 胃大部切除、结肠代食管术
        5.4.7 经右胸后外侧切口及腹部切口行空肠间置术或结肠间置术
        5.4.8 胸、腹腔镜辅助下食管、胃双源癌切除术
    5.5 食管、胃双源癌术后常见并发症
6 食管、胃双源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5)217例食管胃交界癌病人术后生存分布及预后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食管胃交界癌不同手术方式的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一般临床病理特征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手术入路选择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部分 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的预后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吻合器吻合与手工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的应用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右前外侧开胸加上腹正中切口与左后外侧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
        1.2.2 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2.2 血气分析
    2.3 肺功能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经左胸颈远端食管胃机械吻合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镜下荷包技术胸内吻合与颈部直视吻合在微创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D]. 康宁宁.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 [2]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徐东. 苏州大学, 2018(04)
  • [3]机械吻合与僧帽状浆肌瓣包埋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对比[D]. 辛慰. 郑州大学, 2017(02)
  • [4]食管、胃双源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J]. 梁健,黄杰,付印,谢颂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08)
  • [5]217例食管胃交界癌病人术后生存分布及预后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 张竹青.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6]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临床研究[D]. 张晖.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2)
  • [7]吻合器吻合与手工舌状浆肌瓣覆盖吻合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的应用对比[D]. 刘海青. 新乡医学院, 2015(02)
  • [8]食管中下段癌同期放化疗后经左胸颈切除器械吻合的疗效[J]. 于奇,李海慧,刘永靖,陆林,缪军,戚胜波,彭磊磊,吕本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3(10)
  • [9]右前外侧开胸加上腹正中切口与左后外侧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D]. 闫春章.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10]管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J]. 宫心明,李志强,韩孔启,宋超,梁吉振,汪强. 吉林医学, 2012(28)

标签:;  ;  ;  ;  ;  

经左胸颈椎远端食管胃吻合术的机械吻合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