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群慧,贺俊,倪红福[1](2021)在《新征程两个阶段的中国新型工业化目标及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目标为出发点,分两个时间阶段对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原则和战略进行研究,以期对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所支撑。
令雨龙[2](2020)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纳入我国“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走的是文明发展之路,其实质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这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目标具有严密的路径归合性。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来看,现有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摆脱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思维的影响。新时期,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客观上要求中国工业化道路要进一步进行转型,使得中国工业化道路真正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因此,论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来探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型。本文首先从生态文明与工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这些理论既包括指导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相关主流理论,同时也包括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以及中国工业化实践过程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概括了生态化生产方式是缓解环境压力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其次以研究一般工业化道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一般工业化道路的类型和特征,提炼出了工业化道路转型的三个影响要素:技术、企业和政府。进而从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为切入点,指出了虽然我国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利用不充分、工业模式发展粗犷、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少、发展思路依旧没有摆脱传统工业化影响等种种不足之处。并对转型目标和核心理念进行分析,使得研究转型问题更加具体化,从而更好地为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最终得出了技术、企业和政府分别是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源动力,主体和引导者的结论。并且在指导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实践中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协同联动机制这一重要措施。对于转型问题的研究不仅更好的处理我国工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我国工业化道路提供更加优化的转型方式。
韩涛[3](2020)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及其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两者都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而其协调发展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在分析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从其核心理念出发,采用复合指标表法,考虑以人为本、经济水平、就业完善、公共服务质量、生态宜居、结构优化、经济高效、能源消耗、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建立了两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17年中国31省市的数据,首先使用熵值法和TOPSIS评价方法分别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借鉴物理的耦合概念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来计算我国31省市的两化协调度,分析了两化协调度的年际变化,并从东、中和西部的角度研究了两化协调度的动态演进。最后,在两化协调度存在空间集聚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水平、政府政策、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建立SAR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来研究影响两化协调的因素,并从东、中和西部的角度分别分析两化协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新型工业化比较相似,整体上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情况。我国两化协调度在2013-2017年呈现出一种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个别省市存在着“短期效应”。在两化协调阶段方面,其中,北京和上海处于非常协调阶段,西藏、甘肃和宁夏由不甚协调阶段上升到基本协调阶段,广东省由基本协调阶段上升到协调阶段。截止2017年,中国31省市都处于基本协调阶段以上。同时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HH型和LL型处于主导地位。其中HH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省市,大多西部地区和少量中部地区是LL型,大部分中部地区是HL或LH型。在研究两化协调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市场化程度对中国两化协调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基础教育水平相比其他三个因素影响较小。分地区而言,影响东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影响中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政策,而影响中部两化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基础教育水平。据此建议,第一,切实保证中央政策落实到位,转变发展理念;第二,加强区域联系与外部经济合作,协调发展,避免两级分化;第三,以市场驱动为核心,推动两化建设。第四,提高发展质量,科学规划扬长避短。第五,各区域需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发展政策。
邓中华[4](2020)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传统的农业国家进步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的过渡。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坚持不懈的探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在这伟大的、卓越的工业化探索时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形成了逐渐超越的过程。研究和分析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渊源,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产生的国内外背景以及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因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和时代需要,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思想顺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由萌芽、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发展进步做出举世卓绝的、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创造和生成了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伟大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革命在取得成功以后,毛泽东开始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积极探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经过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展了有中国特点的工业化建设。从突出强调重工业到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一起协调发展,从大规模学习和依靠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到走有自己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中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为后阶段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首先分析和研究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追溯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毛泽东产生的巨大影响。时代背景的改变,推动着毛泽东的思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步和发展。其次,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方向,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目标和战略以及毛泽东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三个部分论述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则是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进行评价。考究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效果。研究促使我们更深刻更持久更科学的认识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为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邹金雷[5](2020)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现国家工业化继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思想基础,对中国工业化发展进行了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本文将时间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到1952年底,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思想展开研究。本文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工业化思想以及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思想。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工业生产的实践经验,立足中国国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业化思想。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实践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工业实践探索,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工业基础,又促进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端,为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对于新时代条件下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第二,要兼顾计划和市场。将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第三,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坚持国际合作,利用世界市场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第四,要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既要以城市发展为重心,又要重视农村的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张听桐[6](2019)在《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文中指出每个国家的工业化建设都独具特色,其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的认同和瞩目,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异常艰难。中国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从一个落后农业大国变为比较先进的工业大国,只有分析当时的具体建设状况我们才能得到答案。中国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后起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建设备受关注。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1949-1959年的中国工业化建设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等等。第二章,中国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与特点。通过相关史实的分析,明确我国为何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还有我国与苏联、东欧等国家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的不同,概述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特点及意义。第三章,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与演变。本章将这十年分为三个不同时期,主要可以概括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和大跃进时期,以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不同阶段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特点与成就。第四章,概括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客观分析该时期内工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经验总结。通过对这十年间工业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总结出可继承的经验与应思考的问题,为以后更好地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工业化提供现实意义。
朱继飞[7](2019)在《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一直试图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来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早日赶上全市发展步伐,因为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资源开发等粗放式传统工业化道路,良好的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代价高,百姓利益受损,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粗放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实践过程中带来各种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和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新形势,高淳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探索研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总体上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基础——现状及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通过SWOT分析法(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对高淳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当前高淳工业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险。从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新城发展等方面对高淳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政策建议。这对同类地区制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政策亦有借鉴意义。
金蕾[8](2019)在《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研究》文中提出国富民强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想要推动“四化”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主动助力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迈入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领域。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信息化以及新型工业化之间的深度融合,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在全球激励竞争的大环境下,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倡导绿色、智能、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本文对黑龙江省““两化”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融合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5个章节,首先基于国内外文献中已有的理论研究背景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其次本文阐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包含“两化”融合的内涵,层次和阶段,“两化”融合的机理研究;再次,本文提出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黑龙江省“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的阐释,;接着对黑龙江省2008-2017年的十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复合系统协调模型,对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现状进行测度,再依据指标权重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两化”相互融合促进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推进黑龙江省“两化”更进一步融合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水平逐步提升,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提高黑龙江省“两化”进一步融合水平,助力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提高黑龙江省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是融合发展的根本,对带动整体工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尤为明显。所以,本文最后提出必须要加强宏观引导与组织协调、推动企业治理改革,做好渐进推进式战略部署、建设“两化”人才体系,夯实工业基础,加速信息化产业建设,注重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和技术投入,促进两者互动,才能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王宝堃[9](2018)在《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本方略,将成为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经济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新飞跃、是新时代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指南,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可有效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质量、发展环境、发展目的等各方面的矛盾与制约性难题。本文根据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更加突出科学技术创新、更加注重“四化”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需要对外开放、更加明确共享发展等特点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措施,即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创新发展为引擎、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以开放发展为依托、以共享发展为根本。通过完善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营造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坚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通过建立绿色工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树立绿色工业化发展的观念共识,优化绿色工业化发展的方法途径;通过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构建新型工业化开放新格局,提升新型工业化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新型工业化推进共享发展的机制,实施新型工业化促进均衡发展的战略,形成新型工业化成果人民共享的局面,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不充分、资源配置低效、环保压力大、产业结构欠优等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平衡、可持续、长足、更好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龙锴[10](2018)在《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坚持不懈地推动工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我国自十六大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在工业化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仍然存在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工农城乡发展失衡以及工业化造成的生态破坏等棘手问题,不仅如此国际环境还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发展。为了有力地应对这些现实性挑战,习近平作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现代化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因而本文试图从习近平的诸多论述中,剥离出与新型工业化相关的新思想、新构想、新观点,以此探究他的新型工业化思想,从而指导我国的工业化实践。本文的研究过程分成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阐述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从现实背景来看,当前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成就和发展动力,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制约性问题,并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从理论基础来看,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工业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工业化思想是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进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实践为习近平新型工业化的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第二部分阐述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是一个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它首先赋予了新型工业化新的内涵,其次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再次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重要的阶段性任务,最后对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了现实性途径。第三部分阐述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和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实现了继承和发展;在实践上对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寻求新发展,在新时代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现实指引。
二、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征程两个阶段的中国新型工业化目标及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认识 |
(一)有关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理解 |
(二)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与成就 |
(三)未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
二、中国新型工业化相关指标预测与国际比较 |
(一)人均GDP |
(二)三次产业结构 |
(三)劳动生产率 |
(四)城镇化率 |
三、两大重要时间段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 |
(一)在2020到2035年的第一时间段,中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成为中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
(二)在2035到2050年的第二时间段,中国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化国家 |
四、两大时间阶段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原则、战略重点与举措 |
(一)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两大时间阶段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与举措 |
1.2020到2035年战略重点与举措。 |
第一,加快建设产业链安全管理体系。 |
第二,确保中国产业继续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
第三,推动形成“创新友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
第四,构建更加高效的产业创新体系。 |
2.2035-2050年战略部署与重点举措。 |
第一,在工业互联网和云化领域构建具有自我掌控能力的数字经济生态。 |
第二,大力培育产业创新平台企业。 |
第三,形成与数字经济引领相适应的制度能力。 |
第四,通过“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和创新网络。 |
(2)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
1.选题目的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创新点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探析 |
(一)生态文明 |
1.生态文明内涵 |
2.生态文明特征 |
(二)工业化及工业化道路 |
1.工业化与工业化道路 |
2.工业化道路的类型与特征 |
3.工业化道路的转型及影响要素 |
4.生态文明与工业化道路 |
(三)生态文明与工业化道路相关理论 |
1.西方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相关理论 |
2.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
3.中国基于工业化道路实践的生态文明理念 |
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及评价 |
(一)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 |
1.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形成背景 |
2.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及评价 |
1.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
2.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
三、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目标及核心要素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 |
1.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提出的依据 |
2.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提出过程 |
(二)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目标 |
1.实现生态优化和经济增长相协调 |
2.促进产业制度和结构变革 |
3.构建经济、社会、生态一体化发展体系 |
(三)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核心要素 |
1.技术:工业化道路转型的源动力 |
2.企业:工业化道路转型的主体 |
3.政府: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引导者 |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实践路径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初步实践 |
1.科技水平的提升推动新能源产业逐步扩大 |
2.企业生产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
3.生态理念与政府管理机制有机融合 |
(二)新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面临的挑战 |
1.工业化生产方式依旧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发展思路的影响 |
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及生态化工业技术体系薄弱 |
3.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 |
(三)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路径分析 |
1.建设以提升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政府联动机制 |
2.创建以推动绿色转型为特点的企业政府配套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两化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城镇化 |
2.1.2 新型工业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
2.2.2 钱-赛“标准结构理论” |
2.2.3 韦伯聚集经济理论 |
2.2.4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2.5 协调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 两化发展水平指标的构建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指标选取的结果 |
3.2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 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
3.4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化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31省市两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
4.1.1 样本数据的来源 |
4.1.2 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计算 |
4.1.3 新型工业化水平的计算 |
4.2 中国31省市两化协调度的测度及空间差异 |
4.2.1 两化协调度的计算 |
4.2.2 协调度的年际变化分析 |
4.2.3 两化协调度的空间集聚 |
4.2.4 东、中和西部地区两化协调度动态演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中国31省市的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5.2 基于SAR模型的东、中和西部地区两化协调影响因素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代码清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案设计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渊源、源起与形成 |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 |
(二) 列宁的工业化思想 |
(三) 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 |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源起 |
(一)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源起的国内背景 |
(二)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源起的国际背景 |
三、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形成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 |
(二) 建国以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 |
第三章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
(一) 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
(二) 保证实现社会主义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 |
二、工业化的目标和战略 |
(一) 工业化的目标 |
(二) 工业化的战略 |
三、工业化的道路 |
(一) 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 |
(二)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 |
(三) 处理好各种关系 |
(四) 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工业化建设经验 |
(五) 努力创造和平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
第四章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评价 |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 |
(三)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 |
(二) 提高了我国工业化的生产力水平 |
(三) 初步的建立了系统的工业化体系 |
结论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5)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
2.1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 |
2.1.2 列宁的工业化思想 |
2.1.3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思想 |
2.2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实践基础 |
2.2.1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生产 |
2.2.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生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
3.1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工业化互为依托 |
3.1.2 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以推动工业化建设 |
3.1.3 利用国内外市场发展工业化 |
3.1.4 工农业要协调发展 |
3.2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基本特点 |
3.2.1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
3.2.2 坚持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
3.2.3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下的对外开放 |
3.2.4 兼顾各方利益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意义和当代启示 |
4.1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意义 |
4.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 |
4.1.2 恢复和发展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民经济 |
4.1.3 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端 |
4.2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4.2.1 坚持党的领导 |
4.2.2 必须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
4.2.3 必须充分利用世界市场 |
4.2.4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特点 |
2.1 工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
2.1.1 工业化的内涵 |
2.1.2 工业化的意义 |
2.2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
2.2.1 苏联与中国的计划经济 |
2.2.2 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2.2.3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2.3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概况、特点及意义 |
2.3.1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概况 |
2.3.2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特点 |
2.3.3 新中国前十年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
第3章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与演变 |
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国工业化(1949-1952) |
3.1.1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提出背景及设想 |
3.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的基本内容 |
3.1.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及成就 |
3.2 “一五”计划时期的中国工业化(1953-1957) |
3.2.1 “一五”计划的提出及其主要任务 |
3.2.2 借鉴苏联经验的工业化建设与探索 |
3.2.3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
3.2.4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
3.3 1958-1959时期的中国工业化 |
3.3.1 大跃进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
3.3.2 大跃进时期工业化的问题 |
第4章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及问题 |
4.1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 |
4.1.1 各项指标大幅提升,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 |
4.1.2 初步建立中国特色工业体系 |
4.1.3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4.1.4 以苏为鉴,初步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
4.2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
4.2.1 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衡 |
4.2.2 片面追求高速度,影响中国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
第5章 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经验总结 |
5.1 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 |
5.1.1 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中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 |
5.1.2 中国工业化的实质是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比例问题 |
5.1.3 中国工业化力争做到各地区均衡发展 |
5.1.4 工业化发展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
5.2 对当今中国工业化的启示 |
5.2.1 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
5.2.2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 |
5.2.3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
5.2.4 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可能突破的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突破的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
一、工业化的含义 |
二、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
三、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
四、新型工业化对政府行为的要求 |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含义 |
二、政府行为的特点 |
三、政府行为在新型工业化中的职能 |
第二章 高淳区的工业化现状与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成就以及高淳区发展现状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成就 |
二、高淳区工业化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工业化道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 |
二、高淳区存在的个性问题 |
三、高淳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高淳区工业化发展SWOT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一、美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二、德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三、日本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二节 国内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一、深圳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二、上海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三、苏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四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量质并进原则 |
二、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
三、坚持产城融合原则 |
四、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
第二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
一、生态立区 |
二、产业强区 |
三、创新兴区 |
第三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 |
一、改善投资环境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
二、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使创新驱动达到新高度 |
三、配备功能与设施使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四、发挥生态优势使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
第五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的相关对策 |
第一节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
一、“一核”:打造核心功能区 |
二、“三区”:发展三大功能片区 |
第二节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一、着力打造三大主导产业 |
二、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
三、改造提升绿色食品产业 |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三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一、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 |
二、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 |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四节 加快产业新城发展 |
一、明确产业新城发展思路 |
二、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打造现代产业新城 |
三、加强生态文明新城建设,营造绿色宜居新城 |
四、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
第五节 构建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保障机制 |
一、构建项目保障机制 |
二、构建土地保障机制 |
三、构建人才保障机制 |
四、构建资金—服务—制度保障机制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基本内涵研究 |
1.2.2 “两化”融合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
1.2.3 “两化”融合作用机理研究 |
1.2.4 “两化”相互融合理论的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理论基础 |
2.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
2.2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相关理论 |
2.2.1 “两化”融合的含义 |
2.2.2 “两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2.2.3 “两化”融合的层次划分 |
2.2.4 “两化”融合发展的阶段与评定标准 |
2.2.5 黑龙江省“两化”融合现状 |
2.3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机理研究 |
2.3.1 新型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作用机制 |
2.3.2 信息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模型 |
3.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3.2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3.3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 |
3.3.1 “两化”融合指标的选取 |
3.3.2 “两化”融合测度指标体系 |
3.4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综合测度方法 |
3.4.1 常用的综合评价的测度方法 |
3.4.2 本文选择的测度方法 |
3.5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的实证分析 |
4.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的测算 |
4.1.1 指标数据来源 |
4.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1.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1.4 “两化”相互促进效率的计算 |
4.1.5 “两化”融合度的计算 |
4.1.6 “两化”融合程度的分析 |
4.2 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两化”融合的影响因素 |
4.2.2 模型设定与计量分析 |
4.2.3 结果的经济意义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加快推进黑龙江省“两化”进一步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
5.1 重视“两化”融合,加强宏观引导与组织协调 |
5.2 推动企业治理改革,做好渐进推进式战略部署 |
5.3 建设“两化”人才体系,适应深度融合需要 |
5.4 完善产业法规政策,加速信息产业增长 |
5.5 降低民营企业成本,推动民营企业“两化”融合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省各指标数据标准化结果 |
附录2 黑龙江省因子分析方差贡献率表 |
附录3 指标各成分评分系数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 |
2.1.2 列宁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 |
2.1.3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相关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工业化 |
2.2.2 新型工业化 |
2.2.3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 |
第三章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背景与面临问题 |
3.1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背景 |
3.1.1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变化 |
3.1.2 中国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变化 |
3.2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
3.2.1 改革开放前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2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3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要求 |
4.1 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擎 |
4.2 以“四化”协调为目标 |
4.3 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先导 |
4.4 以实现对外开放为依托 |
4.5 以实现共享发展为根本 |
第五章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措施 |
5.1 着力推进创新发展 |
5.1.1 完善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
5.1.2 制定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 |
5.1.3 营造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 |
5.2 着力推进协调发展 |
5.2.1 坚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 |
5.2.2 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
5.2.3 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5.3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
5.3.1 建立绿色工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
5.3.2 树立绿色工业化发展的观念共识 |
5.3.3 优化绿色工业化发展的方法途径 |
5.4 着力推进开放发展 |
5.4.1 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 |
5.4.2 构建新型工业化开放新格局 |
5.4.3 提升新型工业化国际竞争力 |
5.5 着力推进共享发展 |
5.5.1 建立新型工业化推进共享发展的机制 |
5.5.2 实施新型工业化促进均衡发展的战略 |
5.5.3 形成新型工业化成果人民共享的局面 |
第六章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代价值 |
6.1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2 拓展和创新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实践探索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1 研究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和重难点 |
1 研究重难点 |
2 研究创新点 |
一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
1 我国已踏入世界工业大国行列 |
2 城镇化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
3 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
4 资源环境性约束凸显 |
5 “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减弱 |
6 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新浪潮正在蓄势待发 |
7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掀起了“再工业化”浪潮 |
8 国际金融危机所引致的世界经济负面因素仍然存在 |
(二)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1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工业化思想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工业化思想 |
(三)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
1 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
2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
二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对新型工业化赋予新的内涵 |
1 新发展理念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导方针 |
2 新“四化”同步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 |
3 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力 |
(二) 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
1 以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导向 |
2 牢牢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 |
3 防止出现脱实就虚的问题 |
4 严格把控生态红线 |
(三) 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重要的阶段性任务 |
1 信息化与工业化要实现深度融合 |
2 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3 提升供给质量,催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4 提高工业化发展的生态效益 |
(四) 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现实性途径 |
1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
2 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迈进 |
3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
4 开辟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
5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拓工业化发展新空间 |
三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重要意义 |
(一)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
1 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实现了继承和发展 |
2 为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扩充了新内容 |
(二) 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
1 为新常态下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
2 为新时代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贡献了战略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征程两个阶段的中国新型工业化目标及战略研究[J]. 黄群慧,贺俊,倪红福. 南京社会科学, 2021(01)
- [2]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研究[D]. 令雨龙. 外交学院, 2020(08)
- [3]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统计分析[D]. 韩涛.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4]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D]. 邓中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2)
- [5]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D]. 邹金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D]. 张听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D]. 朱继飞. 东南大学, 2019(05)
- [8]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测度研究[D]. 金蕾.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王宝堃.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10]习近平新型工业化思想研究[D]. 龙锴. 武汉大学, 2018(06)
标签:新型工业化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中国工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