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指导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珊[1](2021)在《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职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安排高职生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岗位实践的一项教学活动。在顶岗实习中,高职学生以顶岗实习生的角色身份在真实职业环境下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对提升综合素质与促进职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该阶段中,高职生会面临从学生角色向顶岗实习生角色转换的适应性问题,而帮助学生在领悟、学习和实践角色的过程中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顶岗实习,这对提升高职生综合职业素质,为社会输入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三种分析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笔者运用文献分析法,在文献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有关角色适应的研究成果,了解当前关于本论题的具体研究进展并构建研究思路框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从从角色认知维度、职业精神维度、工作承载维度、组织融入维度和人际协调维度对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并发现当前高职生在顶岗实习生角色适应上存在诸多问题;再次,依据三元交互决定理论和角色理论分别对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和适应过程进行理论剖析;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分别从个体本身、高职院校、实习企业、校企合作等层面着手,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帮助高职生更好地适应顶岗实习,顺利扮演顶岗实习生角色,从而提高高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辉[3](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是职业实践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任何职业生活都需要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更需要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崇尚师德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代教育家也均执着追求着“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个人修养和教育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理想问题,并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置于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激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简洁概括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实现从世俗生活到精神自由、从个人价值到使命担当的发展跨越,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他们只有拥有崇高教师职业理想,才能形成可贵的师范气质和深厚教师情怀,才能调动起奉献教育事业的职业热情和奋斗意志。职业理想教育是高校师范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培育的坚实保障。因此,对标“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积极关注并研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研究测量工具。同时,对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乎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关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以及师范专业改革工作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指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编制了《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及《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使用上述两个自编问卷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积极方面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内容体系有待完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合力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国家及社会四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重点研究:一是在实施原则的调试方面,提出要遵循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等原则;二是在内容体系建构方面,建议内容体系应涵盖政治信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职业认知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教师职业情感教育以及教师从教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三是在实践举措探索方面,梳理了以讲授、体验、榜样、环境和自我为核心的“五维”培育路径以及探索了构建“向师型”师范生课程体系、发挥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优势、发挥“榜样力量”的启迪与激励影响、彰显“师范教育”特质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发高校师范生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高校师范生的“录取与退出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支持机制”“社会引导机制”以及“家庭干预机制”等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支持机制的思路。其中,第一章“理论概述”是研究起点和基础;第二章“意义与要求”是研究的方向和指引;第三章“现状实证分析”和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研究难点和切入点;第五章“思路与举措”是研究重点和落脚点。
李欣[4](2020)在《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研究 ——以湖南M职业院校为例》文中指出档案管理工作是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长远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地位,它不仅承担着妥善保存学校档案的职责,更在开发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和治理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职业院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致力于在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经历了教职工人员不断增多、学生数量成倍增长等发展后,档案管理工作在经费投入、开发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它主要体现在制度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信息化水平不高等方面,很大程度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本论文详述了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理论,阐述了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性质、特点、基本原则及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依据和特征等,并以湖南M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档案收集工作困难、档案案卷质量不高、档案利用效率较低、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突出的问题,并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归档立卷制度落实不到位、档案人员队伍素质不高、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等。针对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档案管理机制体、提升档案保管保护水平、夯实档案基础业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打造档案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等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提升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谢程[5](2020)在《“双线索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信息化的普及,给我国教学以及教学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素质教育”的提出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学生不仅要有竞争与合作能力,更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为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局面,当然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升体育课堂效率和质量,成为了现今体育教师们遇到的新问题。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中,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了广大专家学者关注的领域,基于此,“双线索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研究通过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湖南省劳动人事职业学院2018级田径选修课中的两个班级共计7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经过16周的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后,身体素质的成绩中,仅在男生50米和引体向上,女生50米和仰卧起坐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在学习兴趣方面,在“双线索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班对田径项目感兴趣程度人数的增加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由此可以说明双线索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兴趣、自主与探究学习、运动参与程度、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在学生的体育学习消极兴趣方面,则能有效改善学生的消极体育学习兴趣3.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在在田径成绩方面存在显着性的差异,实验后短跑成绩和投掷实心球的成绩都要好于实验前,且实验班成绩提升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班提升的幅度。4.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积极幸福感维度、心理烦恼维度和疲劳程度维度上面的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双线索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幸福感,缓解心理疲劳程度和疲劳。
李小丽[6](2020)在《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型博士学位,具有和哲学博士学位同等的水平和地位,旨在通过群组形式的课程学习和对专业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能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做出独创性贡献的高层次专业人员。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轫于1992年,至今历经了三代的转型发展,形成了以职业性为主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哲学博士学位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教育史的学科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梳理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剖析其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归纳其发展演进的主要特点,从而为改进和完善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提供经验借鉴。英国最早的博士学位教育可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博士学位教育是神学、医学、法学三科的专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1917年哲学博士学位制度的引入,标志着英国现代博士学位教育的开端。哲学博士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呈现出鲜明的学术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学术之外的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展和哲学博士学位并行的应用型博士学位成为大势所趋。1992年,布里斯托尔大学设立了英国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博士,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开端。一般把1992年至2000年的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称为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修课模块+学位论文”,和哲学博士学位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位命名方式的不同和模块化课程的引入。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因模仿哲学博士学位教育而与之大体趋同,其价值取向仍以学术性为主导,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进入21世纪,职业专业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以及新工党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对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学界对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逐渐形成共识。2000年召开的第三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混合课程”进行了构建,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至第二代。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混合课程+成果组合”,其中“混合课程”的实施密切了大学、专业和工作场所之间的联系,档案包式的成果组合使学习评价更为灵活而综合。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不再以研究训练为中心,而是更加关注职业生活和专业实践,其职业性、实践性明显增强,但也存在大学和工作场所结合不够紧密以及导师指导不足等问题。2004年召开的第五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英国“基于工作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达成肯定性共识,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迈向第三代。此后,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和工作场所的联系日益紧密,加之受“普职融合”理念、博洛尼亚进程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工作场所+自我反思”培养模式。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重点关注学生在工作场所开展实践和研究,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反思不断改进实践,进而解决复杂的专业实际问题。其主要特点为基于工作场所的实践、批判性反思贯穿始终以及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其价值取向呈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主导、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的特征。目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主要存在内涵认识分歧、缺乏单列的评价标准以及专业设置过细过多等问题,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演进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变革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市场和大学三方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二是价值取向从学术性为主导到职业性为主导;三是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为主到“内部监控为主、外部监控为辅”。在此基础上,就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权力博弈、价值取向、模式变迁等重大问题,运用高等教育学中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观、高等教育系统整合论等有关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借鉴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经验教训,我国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进一步明确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地位,构建职业性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跨机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职业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适度拓展学科门类和招生规模。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向慧[8](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9](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张晓霞[10](2020)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需求不断地向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不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程度无法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需求,其中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不够专业化是导致我国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的人员,从流程来看,需要经历专业化的培养、选拔和培训等;就培养来看,最重要的是系列课程的研发与建设(1)。以一系列的课程培养专业化的高校事务管理人员的重任就落在了高等教育学学科上,开发相应的课程既是满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的现实需求,也是弥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应用性不足,突出高等教育学科尤其是其硕士生教育的应用性特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近十年来,取了非常可观的成绩,为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领域提供了大批专业素质高的从业人员,该项目即能保证学生们在实现自身学习期望获得非常高的学习成就感以及就业前景,还能实现其项目本身的专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本研究选取了美国八所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院校,以泰勒课程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参与式观察法来分析各所高校的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最后运用访谈法以负责和任教于该项目的教授们为调查对象,以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设置理念及影响因素为主题进行深入访谈。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特征及理念,并利用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专业课程设置的五大方面对我们国学生事务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参考性对策。首先笔者阐述了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历史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然后以美国八所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样本,将泰勒课程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指导,从课程设置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和总结该项目课程设置特征;并对负责和任教于该项目的教授们就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理念进行电话和邮件访谈,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访谈资料、参与项目学习一年获取的和院校官方课程设置的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在课程目标上,制定了不同层次、不同人才类型和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生事务基础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及重视学生事务研究方法的规范和训练;在课程结构体系上,强调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重视学生事务技能的培养以及具有“打通式”跨学科性的特点;在课程设置理念主要以学生发展、学生多元、社会公平以及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一体化为中心。最后,笔者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体系三方面对我国学生事务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首先要明确学生事务课程目标的定位,然后在课程内容上,要构建我国学生事务知识理论体系和建立系统化的监督实践培养体系,最后在课程体系上,提出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突出学生事务技能培养、重视跨学科课程的比重、重视学生事务研究方法课程的规范性以及建立灵活的选修课系统。
二、浅论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指导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指导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5 文献综述 |
1.6 理论基础 |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工具 |
2.1.3 数据处理 |
2.2 调查实施 |
2.2.1 问卷施测 |
2.2.2 访谈施测 |
第三章 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调研结果 |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3.2 高职顶岗实习生角色适应的总体性分析 |
3.3 高职顶岗实习生角色适应的差异性分析 |
3.4 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存在的问题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角色适应中的三元主体特征分析 |
4.1.1 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的个体元因素 |
4.1.2 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的行为元因素 |
4.1.3 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的环境元因素 |
4.2 角色适应中的三元交互影响关系 |
4.2.1 个体元与行为元的交互影响 |
4.2.2 环境元与个体元的交互影响 |
4.2.3 行为元与环境元的交互影响 |
4.2.4 个体元、行为元及环境元的交互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的动态过程 |
5.1 高职生顶岗实习的角色期望 |
5.2 高职生顶岗实习的角色领悟 |
5.3 高职生顶岗实习的角色学习 |
5.4 高职生顶岗实习的角色实践 |
5.5 小结 |
第六章 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的对策建议 |
6.1 调整角色定位,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
6.2 重视心理疏导,提高角色构建动力 |
6.3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
6.4 加强实习培养,促进学生角色转换 |
6.5 完善衔接机制,提升校企联动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概念结构模型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功能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功能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 |
(一)促进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
(二)推动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 |
(三)助力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改革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方向与要求 |
(一)根本方向:培育“四有”好老师 |
(二)职责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 |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实证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问卷编制及使用 |
(一)编制目的 |
(二)编制方法 |
(三)编制过程 |
(四)问卷使用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分析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当前的积极方面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 |
(四)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合力结构尚未形成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弱化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及教育有效性不足 |
(二)学生原因:师范生职业理想塑造自觉性差 |
(三)国家原因: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不佳 |
(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影响及就业形势压力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工作原则调适 |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原则 |
(二)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原则 |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原则 |
(四)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原则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
(一)政治信仰与爱国主义教育 |
(二)教师职业认知教育 |
(三)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
(四)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
(五)教师从教信念教育 |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践举措探索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提升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机制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正式版)》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研究 ——以湖南M职业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院校档案 |
二、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
第二章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概述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来源原则理论 |
二、科学管理理论 |
第二节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概述 |
一、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
二、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 |
三、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
四、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
第三节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特征与依据 |
一、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特征 |
二、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依据 |
第三章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湖南M职业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
一、档案机构设置情况 |
二、室藏档案类别及数量 |
三、档案人员队伍建设 |
四、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
第二节 湖南M职业学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档案保管设施建设落后 |
二、档案收集工作较困难 |
三、档案案卷整理不规范 |
四、档案利用效率较低 |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 |
第四章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 |
一、院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 |
二、档案机构领导责任意识不强 |
三、部门归档立卷制度落实不到位 |
第二节 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三节 档案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
一、档案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
二、档案人员缺乏进取意识 |
三、档案队伍变动性较大 |
第四节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 |
一、对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档案人员的编研专业素养不够高 |
三、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落后 |
第五章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议 |
第一节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
一、提高档案工作重视程度 |
二、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 |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
四、建立档案工作考核常态制 |
第二节 提高档案保管保护水平 |
一、完善档案库房设施 |
二、配备档案信息化设备 |
第三节 重视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
一、落实部门归档立卷制度 |
二、严格归档案卷质量 |
三、重视档案鉴定工作 |
四、优化档案室藏资源结构 |
五、做好档案开发利用服务 |
第四节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 |
一、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 |
二、建设档案管理系统 |
三、打造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本人读研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双线索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创新之处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咨询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教学实验法 |
2.2.6 教学计划 |
2.2.7 教学实施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
3.2 实验前学生学习兴趣情况分析 |
3.3 实验前学生技能成绩情况分析 |
3.4 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
3.5 实验后学生学习兴趣情况分析 |
3.6 实验后学生技能成绩情况分析 |
3.7 实验后学生主观锻炼体验情况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学应用过程实例情况 |
附录 B |
附录 C 教案设计 抗洪救灾——快速跑 |
致谢 |
(6)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一)主要分期依据 |
(二)各章研究内容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国“修课模块+学位论文”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初创(1992—2000) |
第一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英国传统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与困境 |
二、知识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驱动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倒逼英国博士学位教育多样化 |
四、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强力推动 |
五、对美、澳等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英国“修课模块+学位论文”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英国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计划的探索 |
二、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初创:布里斯托尔大学等四所大学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 |
三、“修课模块+学位论文”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金斯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勃兴 |
一、项目数量和学科领域快速增加 |
二、在教育等五个学科领域分布最为集中 |
三、新学科和子学科不断涌现 |
四、从主要由“老大学”开办向全国辐射 |
第四节 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二章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兴起(2000-2004) |
第一节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产业结构变迁和职业专业化的推动 |
二、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影响 |
三、三螺旋理论的引入 |
四、新工党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第三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混合课程”的建构 |
二、伦敦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的率先转型 |
三、“混合课程+成果组合”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利物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扩张 |
一、数量规模持续扩大 |
二、学科专业领域加速拓展 |
三、“新大学”直追“老大学” |
第四节 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三章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2004至今) |
第一节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工作场所学习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 |
二、“普职融合”理念的影响日益深刻 |
三、博洛尼亚进程的持续推动 |
四、2004年之后英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2004年第五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的召开 |
二、密德萨斯大学“基于工作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实践 |
三、“工作场所+自我反思”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索尔福德大学建筑环境专业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 |
一、数量规模从大幅扩张到平稳增加 |
二、学科专业领域更趋细化 |
三、学科领域分布明显不均衡 |
四、“新大学”专业博士项目数超过“老大学” |
五、入学和完成人数状况 |
第四节 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四章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演进特点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演进特点 |
一、变革动力:三方主体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 |
二、价值取向:从学术性为主导到职业性为主导 |
三、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为主到“内部监控为主、外部监控为辅” |
第二节 对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历史发展的追问与反思 |
一、哲学的视角: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 |
二、权力的博弈:基于高等教育系统整合理论的分析 |
三、探讨的中心: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
第三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地位 |
二、构建职业性为主导的培养模式 |
三、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 |
四、建立职业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 |
五、适度拓展学科门类和招生规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9)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学硕士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理论 |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四、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
(二)中国课程理念 |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
六、比较总结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课程目标比较 |
(二)课程评价比较 |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
(二)强调实践教育 |
(三)优化课程内容 |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硕士课程应用性不足 |
(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缓慢 |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学术型应用类人才培养模式 |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学 |
(二)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 |
(三)课程设置 |
(四)美国学生事务项目 |
五、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基本原理 |
六、文献综述 |
(一)文献检索情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文献评析 |
七、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八、研究创新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一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及相关理论发展 |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发展 |
(一)替代父母制时期 |
(二)学院生活时期 |
(三)学生人事运动时期 |
(四)学生服务时期 |
(五)学生消费主义时期 |
(六)学生发展时期 |
(七)学生事务专业化时期 |
二、美国学生事务相关理论的发展 |
(一)个体与环境互动类理论 |
(二)社会心理学类理论 |
(三)认知结构类理论 |
三、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发展历程 |
(一)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发展初期 |
(二)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快速发展时期 |
(三)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专业化发展现状 |
第二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现状 |
一、美国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概况 |
(一)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目标 |
(二)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的主要内容 |
二、美国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案例分析 |
(一)明确的课程目标 |
(二)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 |
(三)全面系统化且呈多样性的课程内容 |
(四)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监督实践课程 |
三、美国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设置特点 |
(一)明确且多层次的课程目标 |
(二)全面系统化且呈多样性的课程内容 |
(三)科学化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整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
第三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设置理念 |
一、以学生为中心 |
(一)学生发展理论类课程 |
二、以多元化和社会公平原则为中心 |
(一)高校学生特征及大学对学生的影响类课程 |
三、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一体化为中心 |
(一)个人与团组介入干预类课程 |
(二)学生事务的组织管理类课程设置的理念 |
(三)评估与研究类课程设置的理念 |
四、总结 |
第四章 美国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对我国开设学生事务专业课程的启示 |
一、明确学生事务课程目标定位 |
(一)我国学生事务课程目标的具体定位 |
(二)凸显学生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 |
二、构建我国学生事务专业的课程学习内容 |
(一)构建我国学生事务理论知识体系 |
(二)建立系统化的监督实践培养体系 |
三、构建我国学生事务专业化课程体系 |
(一)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
(二)突出学生事务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 |
(三)重视跨学科课程的比重 |
(四)重视学生事务研究方法课程的规范性 |
(五)建立灵活的选修课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四、浅论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指导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生顶岗实习角色适应研究[D]. 王宏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李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研究 ——以湖南M职业院校为例[D]. 李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双线索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谢程.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D]. 李小丽. 河北大学, 2020(02)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9]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研究[D]. 张晓霞.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