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起了列宁的公式

让我想起了列宁的公式

一、想起了列宁的公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世雄[1](2021)在《孟冰:中国特色政论剧的创造者 (《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系列论文之三)》文中提出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文艺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采访我国着名剧作家孟冰的记录。在谈到自己的政论剧创作时,孟冰说了这样一段话:之所以选择政论体,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绕不开与政治相关的讨论。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苏联的一些戏剧作品,这些作家、导演很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遮掩、不隐瞒,直抒胸臆,反而更显出艺术家气质。这给我启示,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表现形式来直接表达我们政治理想的坚定呢?(2021年7月1日《文艺报》)

孔明安,陈宇[2](2021)在《从帝国主义到新帝国主义的话语嬗变及其逻辑——基于拉康话语矩阵理论的分析》文中提出主人话语和大学话语是拉康话语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这两个概念可以清晰地阐明资本主义从帝国主义向新帝国主义的逻辑嬗变。在主人话语的主导下,帝国主义列强占据行动者的位置,为克服自身内在的诸多弊病和危机,其直接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掠夺落后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实行殖民统治,以达到其统治世界的目的。然而,20世纪反抗帝国主义霸权的民族解放运动使得帝国主义的暴力统治难以继续,其主人话语也逐渐让位于更具蛊惑性的另类的"大学话语"。在此情形下,一种更加"温良"的新帝国主义统治方式形成了。新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大学话语将权力的"领土逻辑"隐居于幕后的真理之位,并在"知识"这个看似公平、正义的行动者的掩映下实施新的统治。由"主人话语"的统治向"大学话语"统治的转变并非帝国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而不过是21世纪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方式的转化而已。拉康的话语理论为我们研究帝国主义向新帝国主义的统治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维度,并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话语资料。

陈世雄[3](2021)在《沙特罗夫笔下的列宁形象及其政论影响力(系列论文《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之二)》文中研究表明一、沙特罗夫——苏联最重要的政论剧作家20世纪下半期,政论剧作为一个戏剧学的术语在苏联的戏剧批评中经常运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苏联剧坛上出现了政论剧作家米哈伊尔·沙特罗夫(1932-2010)。他的创作成就主要是话剧与电影剧本。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直接描绘列宁形象的话剧,包括《以革命的名义》(1957)、《七月六日》(1964)、《布尔什维克》(1968年)、《红茵蓝马》(革命素描,1979年)、《我们必胜!》(1982)、

范稳[4](2021)在《太阳转身》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1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前局长卓世民现在是一个等待死刑判决书的人。他的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无论是在战斗的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就是不断书写传奇的那一类好汉,死神常常都得绕着他走。卓世民曾经设想过倘能死得轰轰烈烈、壮怀激烈,不说像个英雄,至少也不枉为男儿。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将面临这样一种死法。

黄德海[5](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研究说明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郑凯[6](2021)在《“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是整个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都是在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演变而成的各种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模式,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和现实启示意义。在上世纪所有东欧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中,“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而且在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经济改革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1968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兴起的“布拉格之春”经济改革实践运动,是由当时担任捷共中央经济改革委员会主席的奥塔·锡克设计的“社会主义计划性市场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行国民经济的宏观收入分配计划,希望改变国内经济萎靡、停滞不前的消极状态,试图彻底挣脱僵化的苏联模式中沉重的形式主义枷锁和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体制牢笼,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探寻另一条适合本国实际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然而,由于理论本身的局限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国内外局势的不稳定等因素,这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极具影响力和突破性的经济改革实践,最终被苏联政府联合其他华约国家的军事武装力量彻底镇压和扼杀了,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尽管“布拉格之春”的失败已成历史,但是“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蕴含的先进性思想和突破性进步也是不可抹去的事实。尤其是锡克主张的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制定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宏观收入分配计划,以及他着重强调的企业自主管理的独立性等核心内容,相比“兰格模式”和其他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实际上,究其根本原因来说,“锡克模式”的历史局限除了理论本身的不足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仍然无法彻底摆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两极世界格局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各种束缚,即使仅仅是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都会由于苏联政府当局的极度敏感将其扭曲为政治变革的倾向,在这种政治高压下实现经济改革的创新突破几乎为不可能,只能更加放大和凸显出“锡克模式”潜在的乌托邦性质和理想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研究,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程,试图为新时代下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远景目标所面临的改革发展难题,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发。具体来看,全文一共包含六个章节的内容。第1章是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其中,着重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因为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着作,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来说是尤为关键的必要前提。第2章主要回顾了“锡克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在阐述“锡克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首先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状况作了简要概述,然后指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失败是促使国内经济亟需改革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出捷共进行“布拉格之春”经济改革运动的必要性和前因后果。在追溯“锡克模式”的思想渊源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再生产理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以及“兰格模式”中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中央计划模拟竞争市场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社会分红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第3章则重点论述“锡克模式”的主要内容及本质特征。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从生产和投资的信息化与利益化、反对垄断利润的剥削和制定自由竞争的价格三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从宏观平衡与微观平衡的区别、生产的可靠性预测和分配的约束性计划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国民经济的宏观分配计划;从主要表现在生产和投资的决策权以及经营利润的支配权阐述社会主义企业的独立性。而本质特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矛盾需要市场机制调节;计划、市场与工人自治相结合的“第三条道路”。第4章是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辨析“兰格模式”与“锡克模式”之间的共性与不同,并进一步阐释“锡克模式”相对于“兰格模式”来说具备的进步与完善之处。其中,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的有效配置;改革措施的制定均涉及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而不同之处则体现在:中央计划职能范畴的认识、市场价格形成的看法以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范畴的观点上的不同。通过对比之后发现,“锡克模式”是对“兰格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超越,主要体现在锡克不仅提倡“资本中立化”的劳动联合体和主张宏观分配计划下的市场机制,还主张应消除国家的绝对垄断来确保制定自由竞争的市场价格。第5章是客观地评析“锡克模式”所体现出的理论价值、时代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首先,“锡克模式”的理论价值主要包括: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传统观点具有重要突破;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道路。其次,“锡克模式”的时代进步意义在于:有利于革除苏联僵化模式的弊端;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有益于实现激进式改革向渐进式改革的平稳过渡。第三,“锡克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则表现在:苏联模式主导下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与政治高压;忽略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与商品经济的实质关系;经济改革运动的发起条件和时机尚未成熟。第6章的内容意在总结“锡克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启示。首先,应注重权衡中央计划管理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优势与弊端。不仅要严厉抵制政府权力绝对化、集中化和垄断化的腐败现象,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还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其次,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开拓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必须加快建设更高标准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和平与发展前提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独特优势。第三,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正确看待公平与效率之间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在共享发展理念的视角下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史会景[7](2021)在《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松涛[8](2021)在《哲学——多年矛盾廓无边》文中认为哲学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的主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精心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体系。毛泽东立志改造哲学早矣。1917年他给黎锦熙的信中指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如此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

戴东新[9](2021)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重视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批评时表现出社会敏感性与责任担当。其文艺批评往往从社会文化视角切入,因为他认识到对社会文化批评会对人的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威尔逊的批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具体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包括文艺批评思想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对于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发展史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和思想价值。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威尔逊文艺批评中的历史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表现,对此进行梳理对于探研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建设和开拓文学批评视域方面有着借鉴意义。在对国外与国内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综述时,发现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探索空间:对其社会文化批评理论源头的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批评三个阶段代表作的系统发掘,以及少数族裔的文化批评和人类学调查。第二章以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为基础,分别阐释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与40、50年代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此些背景下威尔逊文艺批评表达。此章中有针对性地加入美国社会历史的叙述,旨在通过背景介绍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威尔逊的批评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关系。第三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四方面溯源,探讨了其社会文化批评与泰纳的历史批评,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的关系。这四种批评方法让威尔逊深刻地认识到:批评家通过文艺批评自愿地投身于社会,只有牢牢地把握人类社会的整体,批评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有一定的深入性和综合性;文艺批评肩负着从文化角度进行理性社会批评的责任,在实施“破旧立新”的扬弃批评功能时,既要珍惜、保护经典文化,又要接受时代的优秀思想。泰纳的“三要素”说传达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其“永恒长青”的批评方法。其社会文化批评对阿诺德的“两希”文化价值理念和“试金石”理论标准表现出一定的继承和超越。他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运用到《创伤与神弓》中对各位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应用精神分析,另一方面将作品创作与社会相互结合。威尔逊利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进行文艺批评时,在四个方面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走向社会文化批评,关注现代文学和文学断代史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批判文学和批评的“建制化”,因此他是批判意识不断升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第四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三个层面的系统综述:“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角下的大众文化批评”。从其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看,他批评关注文学的自律与他律,启蒙和审美等文学审美特性的悖论,揭示了文艺批评的审美实践性和社会价值。文学的价值与政治的介入并不冲突。就历史批评而言,其历史批评方法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与泰纳“三要素”说的结合。威尔逊的“传记批评”表明时代环境始终会影响个体,“传记批评”是其历史批评方法和历史观的表现。另外,威尔逊对文化多元主义持肯定态度,因为它允许不同群体的人有自己的文化标准,让人在文化领域中有一定的民主选择,给人带来一定的文化自由。第五章对威尔逊批评三阶段的三部代表作做以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每部作品都是从题目的源起及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威尔逊在《阿克瑟尔的城堡》中并非谴责象征主义作家的创作技巧,而是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他对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辩证的认识:一方面,他不鼓励作家用艺术笔触描绘的幻想世界作为真正生活的天地,另一方面阐述了这种艺术手法的进步性。在《到芬兰车站》这部书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作品中,威尔逊从米什莱和泰纳两位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陈述写起,再到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书写和传播,最终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威尔逊批评的特质:“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以及“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在《爱国者之血》中,从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其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和美国民族性剖析,以及作品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三方面来阐释他的历史观。在“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部分,凸显了威尔逊在《爱国者之血》中描述的人类道德问题,突出了内战中各个人物的道德冲突,这说明文学作为“媒介”的独特作用:文学是文化生产,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伦理,道德,宗教等相互联系。本文旨在系统探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除了前面提到的研究突破外,在结语部分指出了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还存在的研究空间。

蒋薇薇[10](2021)在《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它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意识支配行为,故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影响整个集体的精神文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人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稳固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有诸多建树。本文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以下几个部分论述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绪论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重点梳理了理论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一部分,从宏观角度阐述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来源、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纵向理清文章脉络。第二部分,从微观角度阐述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教育主客体以及教育的特点,横向理清理论要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政治学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结合教育基本的输入与输出两个环节的特点,拟定了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是通过融合政治学特点与教育理论,并重点分析教育主客体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总结出高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输入与输出效率。总结,本文从多个维度阐述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使读者对这一理论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本文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二、想起了列宁的公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想起了列宁的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1)孟冰:中国特色政论剧的创造者 (《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系列论文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苏联解体前夕的政论剧作家——沙特罗夫
超越沙特罗夫:孟冰的第一部政论剧——《突围》
借鉴历史的思考——《圣地之光》
思接千载、气魄恢宏的《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
献给建党九十周年的新作——《谁主沉浮》与《寻找李大钊》
小结

(2)从帝国主义到新帝国主义的话语嬗变及其逻辑——基于拉康话语矩阵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话语矩阵与四种话语的阐释
二、主人话语主导下的帝国主义秩序
三、大学话语主导下的新帝国主义秩序
四、结语

(3)沙特罗夫笔下的列宁形象及其政论影响力(系列论文《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一、沙特罗夫——苏联最重要的政论剧作家
二、沙特罗夫政论剧的主要作品
    (一)《以革命的名义》
    (二)《七月六日》
    (三)《布尔什维克》(又名《8月30日》)
    (四)《红茵蓝马》
    (五)《我们必胜!》
    (六)《良心专政》
    (七)《布列斯特和约》
    (八)《前进,前进,再前进!》
三、沙特罗夫的评价问题
小结

(4)太阳转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
    2
    3
    4
第二章
    5
    6
    7
    8
第三章
    9
    10
    11
    12
第四章
    13
    14
    15
    16
第五章
    17
    18
    19
    20
第六章
    21
    22
    23
    24
第七章
    25
    26
    27
    28
第八章
    29
    30
    31
    32
第九章
    33
    34
    35
    36

(5)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明末清初
    道光年间
    1861年
    1894年
    1906年
    1907年
    1911年
    1912年 1岁(6)
    1913年 2岁
    1914年 3岁
    1915年 4岁
    1916年 5岁
    1917年 6岁
    1918年 7岁
    1919年 8岁
    1920年 9岁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1926年 15岁
    1927年 16岁
    1928年 17岁
    1929年 18岁
    1930年 19岁
    1931年 20岁
    1932年 21岁
    1933年 22岁
    1934年 23岁
    1935年 24岁
    1936年 25岁
    1937年 26岁
    1938年 27岁
    1939年 28岁
    1940年 29岁
    1941年 30岁
    1942年 31岁
    1943年 32岁
    1944年 33岁
    1945年 34岁
中编 为师时代
    1946年 35岁
    1947年 36岁
    1948年 37岁
    1949年 38岁
    1950年 39岁
    1951年 40岁
    1952年 41岁
    1953年 42岁
    1954年 43岁
    1955年 44岁
    1956年 45岁
    1957年 46岁
    1958年 47岁
    1959年 48岁
    1960年 49岁
    1961年 50岁
    1962年 51岁
    1963年 52岁
    1964年 53岁
    1965年 54岁
    1966年 55岁
    1967年 56岁
    1968年 57岁
    1969年 58岁
    1970年 59岁
    1971年 60岁
    1972年 61岁
    1973年 62岁
    1974年 63岁
    1975年 64岁
    1976年 65岁
    1977年 66岁
    1978年 67岁
    1979年 68岁
    1980年 69岁
    1981年 70岁
下编 神游时代
    1982年 71岁
    1983年 72岁
    1984年 73岁
    1985年 74岁
    1986年 75岁
    1987年 76岁
    1988年 77岁
    1989年 78岁
    1990年 79岁
    1991年 80岁
    1992年 81岁
    1993年 82岁
    1994年 83岁
    1995年 84岁
    1996年 85岁
    1997年 86岁
    1998年 87岁
    1999年 88岁
    2000年 89岁
    2001年
    2002年
    2011年

(6)“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锡克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状况
        2.1.2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失败促使国内经济亟需改革
        2.1.3 “布拉格之春”经济改革运动的前因后果
    2.2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影响
        2.2.1 价格理论
        2.2.2 再生产理论
        2.2.3 按劳分配理论
    2.3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借鉴
        2.3.1 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2.3.2 社会主义中央计划模拟竞争市场的经济模式
        2.3.3 按劳分配为主体与社会分红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3章 “锡克模式”的主要内容及本质特征
    3.1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
        3.1.1 生产和投资的信息化与利益化
        3.1.2 反对垄断利润的剥削
        3.1.3 制定自由竞争的价格
    3.2 国民经济的宏观分配计划
        3.2.1 宏观平衡与微观平衡的区别
        3.2.2 生产的可靠性预测
        3.2.3 分配的约束性计划
    3.3 社会主义企业的独立性
        3.3.1 生产和投资的决策权
        3.3.2 经营利润的支配权
    3.4 “锡克模式”的本质特征
        3.4.1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矛盾需要市场机制调节
        3.4.2 计划、市场与工人自治相结合的“第三条道路”
第4章 “锡克模式”与“兰格模式”的对比分析
    4.1 “锡克模式”与“兰格模式”的共性
        4.1.1 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4.1.2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的有效配置
        4.1.3 改革措施的制定均涉及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
    4.2 “锡克模式”与“兰格模式”的不同
        4.2.1 中央计划职能范畴的认识不同
        4.2.2 市场价格形成的看法不同
        4.2.3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范畴的观点不同
    4.3 “锡克模式”是对“兰格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超越
        4.3.1 提倡“资本中立化”的劳动联合体
        4.3.2 主张宏观分配计划下的市场机制
        4.3.3 制定自由竞争的市场价格应消除国家的绝对垄断
第5章 “锡克模式”的思想评析
    5.1 “锡克模式”的理论价值
        5.1.1 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5.1.2 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传统观点具有重要突破
        5.1.3 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道路
    5.2 “锡克模式”的时代进步性
        5.2.1 有利于革除苏联僵化模式的弊端
        5.2.2 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
        5.2.3 有益于实现激进式改革向渐进式改革的平稳过渡
    5.3 “锡克模式”的历史局限性
        5.3.1 苏联模式主导下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与政治高压
        5.3.2 忽略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与商品经济的实质关系
        5.3.3 经济改革运动的发起条件和时机尚未成熟
第6章 “锡克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启示
    6.1 注重权衡中央计划管理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优势与弊端
        6.1.1 严厉抵制政府权力的绝对化、集中化和垄断化
        6.1.2 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6.1.3 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6.2 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开拓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6.2.1 加快建设更高标准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6.2.2 坚持和平与发展前提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6.2.3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独特优势
    6.3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6.3.1 正确看待公平与效率之间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
        6.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6.3.3 在共享发展理念的视角下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哲学——多年矛盾廓无边(论文提纲范文)

毛泽东开讲《辩证法唯物论》
延河传说:毛泽东做梦
艾思奇来了!
毛泽东的辩证法
共产党的“上帝”
靠实事求是吃饭
“斗争哲学”的来历
评说《论持久战》
革命者都爱吃辣椒
水的哲学
桃园论左右

(9)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埃德蒙·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2.1 国内汉译本资料及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单一性分析
        1.2.2.2 国内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整体性研究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2.1 2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1.1 “金色”20 年代的“喧嚣”思想和文化与威尔逊批评的表现
        2.1.1.1 “迷惘”的一代与威尔逊批评表达
        2.1.1.2 格林威治村的反文化与威尔逊对此的认知
        2.1.1.3 20 年代开始在美国文学中盛行的弗洛伊德主义
    2.2 3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2.1 经济大萧条及“改良”和“革命”两种反应
        2.2.2 威尔逊的历史报道——《美国大震荡》
        2.2.3 美国30 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2.2.3.1 30 年代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的影响与威尔逊批评
        2.2.3.2 30 年代后期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衰退与威尔逊批评
    2.3 20 世纪40、5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3.1 二战后美国地位的加强和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表现
        2.3.2 冷战和“第二次赤色恐怖”与《爱国者之血》中的战争批评
    小结
第三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溯源
    3.1 威尔逊对泰纳历史批评方法的批判性发展
        3.1.1 认同泰纳界定的历史批评范本
        3.1.2 威尔逊批评中的泰纳思想具象及对其“三要素”说的突破
    3.2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对威尔逊的影响
        3.2.1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观及“两希”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3.2.1.1 解读阿诺德的文化观——文化的功能及其批评维度
        3.2.1.2 确定以“两希”文明为代表的文化及其意义和价值
        3.2.2 阿诺德与威尔逊认可“文学洞察人类生活”和古典文化价值
        3.2.3 阿诺德和威尔逊批评中的多重切入视角
    3.3 威尔逊和弗洛伊德主义
        3.3.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格结构与意识层次
        3.3.2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文学批评:分析作家的白日梦和本能升华
        3.3.3 威尔逊的“精神分析”批评
        3.3.3.1 威尔逊“精神分析”对人性、现实和性格冲突的剖析
        3.3.3.2 威尔逊心理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结合
    3.4 威尔逊批评中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观的涉入
        3.4.1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3.4.2 威尔逊“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
        3.4.3 威尔逊文艺批评中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的表现
        3.4.4 威尔逊对少数族裔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研究
        3.4.4.1 执笔《死海古卷》,发掘希伯来文化
        3.4.4.2 调研印第安人文化,保护易洛魁人
        3.4.4.3 威尔逊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观点表达
    小结
第四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三个层面
    4.1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
        4.1.1 文学的自律与政治批判认识
        4.1.2 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学关系的辩证视域
    4.2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
        4.2.1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批评方法的适当融合
        4.2.2 传记中的历史批评
    4.3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大众文化批评层面
        4.3.1 威尔逊的大众文化批评综述
        4.3.2 从威尔逊批评实践看其大众文化观
        4.3.2.1 对好莱坞电影商业化的批判
        4.3.2.2 从对胡迪尼的批评看威尔逊的艺术人格观
        4.3.3 多元文化主义和民主一致性
    小结
第五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及代表作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1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划分
    5.2 第一阶段——《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2.1 《阿克瑟尔的城堡》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2.1.1 题目的缘起
        5.2.1.2 文集结构的追溯
        5.2.2 威尔逊象征主义批评中的“辩证法”
        5.2.3 《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艺术政治”观——文学超越性
        5.2.4 社会批判和审美需求
    5.3 第二阶段——《到芬兰车站》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3.1 《到芬兰车站》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3.1.1 题目的缘起
        5.3.1.2 作品结构追溯
        5.3.2 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
        5.3.3 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
    5.4 第三阶段——《爱国者之血》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4.1 《爱国者之血》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4.1.1 题目的缘起
        5.4.1.2 作品结构追溯
        5.4.2 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
        5.4.3 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
        5.4.4 《爱国者之血》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概述
    第一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产生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新中国成立前
        二、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
        三、成熟:改革开放以后
    第四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地位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作用
第二章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涵
    第一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培育“四有”新人
        二、终极目标:促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层次性原则
        三、整体系统性原则
        四、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原则
    第三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
        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四、坚决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
        五、理想信念教育
        六、艰苦奋斗思想教育
        七、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
    第四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树立榜样示范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说服教育
        四、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第五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客体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体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客体
        三、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第六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
        一、卓越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二、强烈的理论性与务实性
        三、突出的党性与科学性
        四、有效的输入性与输出性
第三章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
        一、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教育理论
        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第二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一、有益于加强新时期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二、有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三、有益于弘扬爱国主义,抵制资本主义的糟粕文化腐朽
        四、有益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五、有益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想起了列宁的公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孟冰:中国特色政论剧的创造者 (《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系列论文之三)[J]. 陈世雄. 福建艺术, 2021(12)
  • [2]从帝国主义到新帝国主义的话语嬗变及其逻辑——基于拉康话语矩阵理论的分析[J]. 孔明安,陈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沙特罗夫笔下的列宁形象及其政论影响力(系列论文《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之二)[J]. 陈世雄. 福建艺术, 2021(10)
  • [4]太阳转身[J]. 范稳. 当代, 2021(05)
  • [5]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6]“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 郑凯. 吉林大学, 2021(01)
  • [7]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研究(1949-1956)[D]. 史会景. 西南大学, 2021
  • [8]哲学——多年矛盾廓无边[J]. 胡松涛. 美文(上半月), 2021(06)
  • [9]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D]. 戴东新. 辽宁大学, 2021
  • [10]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 蒋薇薇.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1(12)

标签:;  ;  ;  ;  ;  

让我想起了列宁的公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