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剂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马嘉琛[1](2021)在《废胶粉-再生塑料复合改性高黏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排水沥青路面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潮湿多雨地区由于路面积水产生的诸多安全隐患。目前各国大多采用高黏沥青用作排水路面的结合料,该类沥青价格昂贵,且不同种类之间存在较大性能差异,导致排水路面在我国的应用及推广受到较大阻碍。鉴于此,本文采用废胶粉-再生塑料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出橡塑复合高黏改性沥青,并在此基础上选取黏度调控剂对其黏度进行有效调控,制备出黏度可控的橡塑复合高黏改性沥青(Rubber-Plastic Regulated Asphalt,简称RPRA)并对其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探究。采用不同种类与掺量改性剂制备橡塑复合改性沥青材料,对其常规性能和黏温曲线进行分析,最终制备出RPRA高黏沥青。通过RTFOT与PAV老化试验对所制备的RPRA高黏沥青的老化性能进行评价,采用接触角试验、DSR和BBR试验对RPRA高黏沥青的黏附性能、高低温流变性和黏弹性进行分析探索。结果表明,在推荐配合比为废胶粉20%、再生塑料5%和聚乙烯蜡3%时所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符合高黏沥青各项性能指标,具备良好的性价比;RPRA高黏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废胶粉、塑料和聚乙烯蜡的掺入使沥青中弹性成分得到明显增加,显着改善了沥青抗车辙性能与感温性。在低温条件下,几种改性剂的掺入能够使沥青抗瞬时形变与抗永久形变能力得到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上选用RPRA高黏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对其施工温度做出确定,并与其他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测。此外,通过荧光显微镜试验、红外光谱扫描试验和凝胶色谱试验对改性剂在沥青中分布情况、共混方式和沥青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橡塑复合高黏改性沥青中胶粉与塑料会形成网状结构,易产生分布不均、结团等现象,而掺入聚乙烯蜡会使RPRA高黏沥青体系交联网状结构得到强化;在其共混方式方面,RPRA高黏沥青的共混方式主要以物理共混为主,同时伴随少量化学变化;聚乙烯蜡的掺入会使复合改性沥青中的大分子比例得到提升,提高RPRA高黏沥青中各组分间的相容性。
刘惠民[2](2021)在《新型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及微表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贤[3](2021)在《基于AFM表征的纳米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已拓展至各个领域,纳米改性沥青的研究已成为道路交通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沥青老化伴随着沥青混合料从生产拌合、储存运输至摊铺服役的全寿命阶段,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沥青老化行为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尤为重要。过去研究者们更多地注重利用传统段对沥青老化前后性质的研究,而对沥青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借助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纳米改性沥青的抗老化行为和抗老化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以A-70基质沥青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纳米石墨烯和蒙脱土作为改性剂制备两种改性沥青,并对基质沥青和两种改性沥青进行了长、短期老化处理。采用常规手段分析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通过AFM对老化前后沥青的微观形貌、微观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掺量为0.5%,1%和1.5%的石墨烯改性沥青。通过常规物理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粘度及其变化率)分析得出石墨烯的掺入提高了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复数剪切模量(G*)和相位角(δ)的变化得出石墨烯的掺入增加了沥青的弹性组分,提高了沥青的高温稳定性;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石墨烯与沥青之间仅存在物理共混,不发生化学反应,并通过S=O官能团揭示了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AFM微观形貌结果显示石墨烯改性沥青的“蜜蜂结构”数量较基质沥青数量多,体积小。同时,石墨烯降低了沥青的粗糙度,且老化前后石墨烯改性沥青的降幅小于基质沥青。AFM的微观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沥青老化程度加深,沥青的粘附力降低、杨氏模量升高,但是老化后石墨烯改性沥青具有更高的粘附力和更低的杨氏模量,这说明了石墨烯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能。(2)制备了掺量为2%,4%和6%的蒙脱土改性沥青。蒙脱土的掺入使沥青针入度和软化点提高,延度和粘度减小;DSR结果表明蒙脱土改性沥青的抗车辙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优于基质沥青;FTIR结果同样显示蒙脱土和沥青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但是老化后蒙脱土改性沥青中羰基和亚砜基官能团的含量较低,这说明蒙脱土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能力;AFM结果显示,蒙脱土的添加会影响“蜜蜂结构”的大小和数量;且随着老化进程加深,沥青的粘附力降低,但是蒙脱土改性沥青粘附力降低率小于基质沥青。(3)借助于材料科学的“液固相变理论”和“扩散理论”分析探讨了改性剂对沥青微观形貌的影响。我们认为沥青中“蜜蜂结构”为沥青质和蜡的缔合体,其形成经历成核和生长两个阶段。在成核阶段,纳米改性剂的作用类似于沥青质,降低成核位垒;同时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沥青黏度增大阻碍颗粒的迁移。为此使得改性沥青中蜜蜂结构数量丰富、尺寸较小。
郝志腾[4](2021)在《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机理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研究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的改性效果,本文以90-A级石油沥青为基质沥青,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为改性剂,选择掺量为沥青用量11.3%、16.7%、21.8%、26.8%、31.6%的HRMA改性沥青进行试验,研究其改性效果和改性机理,并对HR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进行比较。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沥青的针入度、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软化点、延度、RTFO老化后的质量损失、残留针入度比等指标分析了基质沥青和HRMA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HRMA改性沥青的针入度随着HRMA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T800随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升高。提高基质沥青的高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但是HRMA改性沥青的延度随HRMA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量脆点T1.2增大,即HRMA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有所下降。(2)通过沥青的流变学试验对基质沥青和HRMA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比基质沥青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性能和更小的剪切变形量,但对沥青的低温抗裂有不利影响。综合考虑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最终选择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的最佳掺量为沥青用量21.8%。(3)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研究了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的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HRMA改性剂中的极性官能团化学性质稳定,与基质沥青之间反应属于物理融合,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HRMA改性剂的加入提高了基质沥青中CH2基团的碳-氢键、芳香环中C=C键和C=O键、亚砜基S=O键含量,提高了沥青的黏度和高温稳定性。(4)通过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和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对HR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HRMA改性剂显着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动态力学特性,但HRMA改性剂使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有一定下降,HR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比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略差,低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李池璇[5](2021)在《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剂与沥青相容性及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SBS改性沥青广泛应用于各等级公路面层。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是保证SBS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由于SBS改性剂和基质沥青在分子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了SBS改性沥青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相容性和热存储稳定性差的问题,最终会影响SBS改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为此本文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手段,通过构建SBS/基质沥青界面模型、SBS改性沥青共混模型和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量化了SBS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程度及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吸附程度,揭示了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机理及其对沥青黏附性的影响规律,对提高SBS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在参考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好地适用于研究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在模拟过程中,选择时间步长为1 fs,对模型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选择COMPASSⅡ力场对原子进行力场的分配,使用Atom Based法计算范德华非键接相互作用,使用Ewald法计算静电非键接相互作用。确定适用于沥青模拟的NVT和NPT系综,并选择Andersen控温法和Berendsen控压法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其次,构建了基质沥青模型、SBS改性剂模型和集料氧化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SBS/基质沥青的界面模型、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模型和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运用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退火处理后,使模型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为接下来SBS改性沥青性能的研究奠定基础。其中,对优化后基质沥青模型进行密度和玻璃态转化温度的验证,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适用本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然后,先研究了SBS/基质沥青界面模型,并以界面能、径向分布函数、相对浓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制备温度对SBS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70℃的制备温度下,两者的相容性更好,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测试验证实了该模拟结果。再研究了SBS改性沥青共混模型,计算了该体系的溶度参数、相互作用能,分析了该体系的均方位移曲线,评价了在不同储存温度下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并分析了两者的相容机理,结果发现,160℃的储存温度使得两者的相容性更好。最后,研究了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的扩散过程,探讨了不同温度、沥青种类和集料类型对SBS改性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建立了SBS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性、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体系的界面能和扩散系数,分析体系运动轨迹的均方位移和相对浓度分布,进一步揭示了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SBS改性沥青均与碱性集料的黏附性更好,但是温度和沥青种类对黏附性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综合比较温度、沥青种类和集料种类对SBS改性沥青和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发现集料种类的影响最大,沥青种类次之,温度因素影响最小。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SBS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改善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邵斐[6](2021)在《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乳化沥青具有环保、节能、高低温性能优良等特性,在高等级路面的维修与养护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但高SBS含量改性沥青及其乳液制备过程中,存在难以乳化和乳液存储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本文以SK70#沥青为原料,制备了不同SBS含量的SBS改性沥青,并对其进行了基础性能分析和流变性能研究,发现当SBS添加量为6 wt.%时改性沥青宏观性质明显改善,软化点可达82.7℃,5℃延度为25.6 cm,针入度为56.9(0.1mm)。通过显微镜观测发现此时SBS在沥青中的分布状态由“海岛”结构转变为网络结构,形成的网络结构限制了沥青的粘性变形并改善其粘弹性,沥青性能得到较大提高。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相位角δ较小,在90℃时依旧满足G*/Sinδ ≥1.0 kPa,抗车辙性能优异;在试验频率范围内损耗因子接近1,储能模量较大;同时对于蠕变有着较好的抵抗能力,3.2kPa应力下的蠕变恢复终值大于80%。随后,考察了 4种降粘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其中DV-4降粘剂在高温时能够降低混合体系的粘度,同时提高改性沥青的抗车辙性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改性助剂。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优化了降粘剂改性后的SBS改性沥青乳化工艺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得固含量为59.9%的改性沥青乳液,激光粒度分布仪分析结果表明乳液中1-10μm的乳化沥青微粒占比达88%,乳液分布均匀,1天存储稳定性为0.8%,5天存储稳定性为4.7%。路用小试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乳液具有良好的封水性能,推荐喷洒量为0.2 kg/m2。
王怀庆[7](2021)在《SBR改性复配型慢裂乳化沥青制备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乳化沥青是一种常温下就可以施工的沥青类型,乳化沥青产品使用方便,与矿料有很好的粘附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常温下有较好的流动性,对道路快速修复和养护有优异的效果,可以节约成本,延长施工季节。微表处和稀浆封层用的乳化沥青为慢裂型乳化沥青,目前大多乳化沥青为快裂和中裂,不适用于微表处和稀浆封层,而慢裂型乳化沥青的研究与应用又比较少。所以,本研究复配阳离子乳化剂与一种新型非离子乳化剂,结合两种乳化剂的优势,制备出慢裂型沥青乳化剂,用于微表处施工。本文介绍了乳化沥青以及复配型乳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复配的优势,介绍了乳化沥青的作用机理。同时也分析了SM-100非离子乳化剂与以往使用OP-10非离子乳化剂的区别。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复配型乳化沥青的制备工艺。设计对比试验得到SM-100非离子和阳离子乳化剂的最佳配比,乳化剂和稳定剂的最佳掺量。软化点和储存稳定性在乳化剂配比为7:3时为最佳,稳定剂含量为0.4%时,软化点和5d储存稳定性最佳,乳化剂的掺量为2.5%时,性能最均衡。因此,得到乳化沥青最佳乳化配方:乳化剂配比为7:3,稳定剂掺量0.4%,乳化剂掺量2.5%。使用自制乳化沥青与OP-10非离子乳化剂的复配产品进行对比,发现自制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较好。并且加入SM-100非离子乳化剂后,不仅乳化沥青的可拌和时间延长,而且破乳时间也延长。自制复配型乳化沥青属于慢裂型乳化沥青。使用SBR胶乳对复配型乳化沥青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改性。通过分析0%-5%胶乳使用量下蒸发残留物的技术指标,发现在胶乳掺量为5%时,针入度最小;软化点,延度,恩式粘度最大,因此最佳胶乳掺量为5%。使用差热-热重热性能分析仪对自制改性复配型乳化沥青与不同破乳速度的乳化沥青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慢裂型乳化沥青的吸热峰值热流量和峰值温度区间都要高于另外两种乳化沥青。使用差热-热重分析仪也可以对不同破乳速度的乳化沥青破乳过程和蒸发残留物含量进行测定。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定自制乳化沥青、复配型乳化沥青和基质沥青的流变性能,发现SBR胶乳和非离子乳化剂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有较好的提高。使用自制乳化沥青进行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级配选用MS-3级配,通过拌和试验测得最佳拌和水掺量为10%。水泥掺量为1%-1.5%时,拌和状态最好,综合拌和试验来确定最佳水泥掺量为1%。湿轮磨耗试验测定最低油石比为6.5%,负荷轮粘附砂试验测得最高油石比为7.5%,结合两个试验曲线得到最佳油石比为6.8%。由此确定了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
雷雨龙[8](2021)在《OGFC沥青混合料振动搅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OGFC沥青混合料具有空隙率高,构造深度大,摩擦系数高,透水性能强的特点。在雨天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也具有吸收轮胎噪音从而降低行车噪音污染的功能。也因其空隙率高的结构特点,沥青混合料在空气和水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水损害,造成集料松散剥落等早期病害。目前大多研究提高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方式是从材料和级配入手,而从搅拌工艺入手研究提高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方式则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从改性沥青的触变性理论及剪切变稀特性出发,研究了不同振动作用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及不同参数的振动搅拌对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为提高OGF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探索一种新的方式。本文首先采用现有设备进行创新改进,制成一套能实时测量沥青在各种温度、振动频率、振动幅值及振动时间下黏度的装置,并使用此装置结合实际生产条件研究了四种改性沥青在不同振动状态下黏度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探究了沥青振动前后基本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四种改性沥青样品的黏度都随着振动作用的加入而降低,且降黏率都随着沥青温度、振幅及频率的升高而提高;振动前后四种改性沥青样品的三大指标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最后依据实际工程的材料进行OGF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依照此配合比进行不同振动参数的振动搅拌制备OGFC-13沥青混合料,检测其功能性能和路用性能,研究振动搅拌与OGFC沥青混合料各方面性能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OGF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随着振动作用的增强而提升,在相同的级配与油石比下,振动搅拌使OGFC沥青混合料析漏损失减少,高温稳定性提升,飞散损失降低,水稳定性增强,能在空隙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连通空隙率,增强混合料的渗水能力。但振动搅拌对OGF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升存在上限,在振动频率达到40Hz后,虽然振动作用继续增强,沥青流动性继续提升,集料振颤运动继续增强,但是混合料的性能没有继续提高。所以OGFC-13沥青混合料在搅拌温度185℃,振幅2mm的振动搅拌条件下,推荐最佳振动频率为40Hz。
张雪飞[9](2021)在《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行车体验,易于修复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耐久性不足,易老化破坏的缺点。老化后的路面材料经铣刨后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合理有效地利用废旧沥青可以节约石油沥青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我国毛竹产量排名世界第一,具有丰富的毛竹资源,本文采用环境友好、来源广泛的毛竹裂解木焦油作为老化沥青再生剂的主体部分,附以生物质纤维等其他添加剂制备复合再生剂再生老化70#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以RA-102再生剂作为对照组,结合物理性能、流变性能、化学特性及微观特性等试验探究木焦油基再生剂沥青结(混)合料的性能和再生机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木焦油基再生剂各组分占老化沥青质量的比例为:15%木焦油、0.3%生物质纤维、5%增塑剂、0.3%增容剂、1%稳定剂。(2)与RA-102再生沥青相比,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具有更好的热储存稳定性,木焦油基再生剂不易与沥青产生分离,在搅拌均匀的前提下,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可储存时间更长,使用性能更稳定。(3)物理和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木焦油基再生剂可显着提高老化沥青的低温延展性和抗裂性能,但会略微降低老化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由于生物质纤维的加筋作用,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略优于RA-102再生沥青。(4)组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老化沥青相比,木焦油基再生剂再生沥青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增加,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减少,再生剂可通过稀释作用溶解老化沥青质,补充轻质组分达到恢复老化沥青使用性能的效果。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再生后S=O键和C-O键强度减弱,再生SBS改性沥青还表现出对应丁二烯的C=C键强度略微增强,木焦油基再生剂可与SBS改性剂发生化学反应,修复改性剂的网状结构。(5)微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木焦油基再生剂可促进老化沥青蜂状结构的分解,减小蜂状结构的面积占比,提高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含量,减小沥青表面的粗糙度,较好地恢复老化沥青的表面形貌。(6)AC-13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木焦油与生物质纤维协同作用可显着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柔韧性,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木焦油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优于RA-102再生沥青混合料。研究木焦油及其复合再生剂对老化沥青使用性能恢复的内在机制对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国废旧沥青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与实践意义。
罗代松[10](2020)在《沥青的老化-再生可逆性宏微观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在生产与服役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会逐渐发生老化而降低服役寿命,为了使得老化后的沥青路面恢复原有的使用性能,使用较多的养护方式为热再生。目前,沥青路面再生机理不够明晰,再生剂的选择与再生工艺依赖经验,无统一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因此再生效果不易保证。为有效评价沥青的老化-再生可逆性,本文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通过宏观力学分析手段定性分析了老化-再生对基质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全温域黏弹性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基质沥青宏观可逆性综合评价指标ARIV,定量评价了基质沥青宏观性能的可逆性。研究发现:紫外老化与水损害是相互耦合的,二者共同作用会加剧沥青的性能退化;随老化程度的加深,基质沥青的软化点会逐渐升高,劲度模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劲度模量变化率m值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低影响越弱。基质沥青老化-再生在宏观性能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可逆能力,再生剂的添加会降低沥青的软化点、劲度模量及复数模量,且再生剂使用越早,再生效果越好;指标ARIV的定量评价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相近,均表明基质沥青宏观性能可逆性良好。在明晰老化-再生对基质沥青宏观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微观表征与模拟的方法定性分析了老化-再生对基质沥青分子量分布、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及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沥青老化-再生过程中微观性能与宏观性能的联系,揭示基质沥青老化-再生机理,并提出基质沥青微观可逆性指标IRIV,定量评价基质沥青微观性能的可逆性。研究发现: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基质沥青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多分散性增大,部分再生剂可以恢复老化沥青的数均分子量,并降低分子量多分散性。不同老化方式对于沥青化学成分的改变也不尽相同。旋转薄膜老化对于羰基和亚砜基的作用微弱,而紫外老化和压力老化则格外明显。有限元模拟显示:老化使得间隙相向蜂巢、外壳相转变,整体抵抗变形能力变弱,蜂巢比例的增加使得老化沥青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较早破坏;IRIV指标的定量评价结果显示R分子量均值为0.32,RC=O的均值为0.43,均小于0.5,与定性分析结果相近均表明基质沥青微观性能可逆性一般。为探究改性作用对基质沥青老化-再生作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SBS、橡胶粉及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的老化-再生可逆性。通过黏弹性表征、相态分析定性分析了不同改性作用对沥青在老化-再生过程中宏观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性沥青宏观可逆性综合评价指标ARIM,定量评价了改性沥青宏观性能的可逆性。研究发现:三种改性作用均不会影响老化对基质沥青模量提升的规律,但改性剂的加入会降低复数模量的增加幅度;SBS改性与橡胶粉改性会影响短期老化沥青玻璃态转化点温度,但橡胶粉不会影响长期老化沥青玻璃态转化点温度;再生剂会降低老化沥青的模量,但对基质沥青、橡胶粉改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的转变温度恢复效果均不明显。三种改性沥青宏观性能可逆能力相近,均大于基质沥青,再生剂和温拌剂对三种改性沥青ARIM均大于1,均值分别为3.62和3.83,可见改性沥青宏观性能再生效果较强,但过度恢复严重,可考虑降低再生剂掺量。在明晰老化-再生对改性沥青宏观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老化-再生对SBS、橡胶粉及高黏高弹改性沥青四组分分布、微观形貌和表面黏附力的影响,确定微观特性变化对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究改性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并与基质沥青相比较;提出了改性沥青微观可逆性评价指标IRIM,并进一步分析了多尺度间沥青可逆指数的相关性,建立了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综合评价指标RI。研究发现:三种改性沥青在老化后表面黏附力均会降低,三种再生剂对老化后SBS改性沥青和橡胶粉改性沥青黏附力的影响规律不一致,但可一定程度还原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的黏附力损失。老化和改性均会使得沥青中的芳香分向沥青质转变,降低胶体结构稳定性;再生剂一定程度上可恢复沥青老化所导致的组分转变。通过RI可得到不同再生剂对沥青的(R软化点,RS,RM,RV复数模量,RC=O,RS=O,R分子量,RVDMT),其中,温拌剂为(1.41,5.33,1.2,1.03,0.51,1.53,0.39,1.03),可见其对基质沥青高温性能、黏弹特性及微观力学特性的恢复效果最佳,对低温性能存在过度恢复,对化学组成及分子量分布恢复程度一般。本研究采用宏、微观分析相结合,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评价的研究体系,全方位评价了基质沥青和SBS、橡胶粉、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的老化-再生可逆性,分析了沥青的老化再生机理,确定了老化沥青再生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法,为进一步研发高性能再生剂和抗老化剂、优化再生工艺、提出再生水平评价方法与标准、提高废旧料掺量奠定理论基础。
二、改性剂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剂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废胶粉-再生塑料复合改性高黏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黏沥青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废胶粉与再生塑料改性沥青应用及研究 |
1.2.3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RPRA高黏沥青的组成设计与制备 |
2.1 原材料性能 |
2.2 RPRA高黏沥青外加剂种类和掺量确定 |
2.2.1 WTR与RPE掺量的确定 |
2.2.2 RPRA高黏改性黏度调控效果分析 |
2.2.3 黏度调控剂种类和掺量的确定 |
2.2.4 RPRA高黏沥青制备工艺 |
2.3 RPRA高黏沥青黏韧性能研究 |
2.4 RPRA高黏沥青技术指标与经济效益分析 |
2.4.1 RPRA高黏沥青技术指标对比 |
2.4.2 RPRA高黏沥青经济效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PRA高黏沥青性能分析 |
3.1 RPRA高黏沥青常规性能分析 |
3.2 高黏改性沥青老化过程模拟 |
3.2.1 RPRA高黏沥青短期老化模拟过程(RTFOT) |
3.2.2 RPRA高黏沥青长期老化模拟过程(PAV) |
3.3 RPRA高黏沥青黏附性能分析 |
3.3.1 表面能理论 |
3.3.2 表面能参数测定 |
3.4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研究 |
3.4.1 试验仪器 |
3.4.2 基于频率扫描的RPRA高黏沥青黏弹性分析 |
3.4.3 基于温度扫描的RPRA高黏沥青黏弹性分析 |
3.4.4 老化后RPRA高黏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研究 |
3.5 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分析 |
3.5.1 弯曲量流变试验方法及原理 |
3.5.2 不同温度下低温蠕变性能分析 |
3.5.3 老化后低温蠕变性能分析 |
3.5.4 基于Burgers模型的低温蠕变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PRA高黏沥青微观结构与共混方式分析 |
4.1 红外光谱(FTIR)试验分析 |
4.1.1 红外光谱试验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荧光显微镜试验结果分析 |
4.3 凝胶色谱试验结果分析 |
4.3.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4.3.2 GPC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PRA高黏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性能研究 |
5.1 原材料性能 |
5.1.1 沥青 |
5.1.2 集料 |
5.1.3 填料 |
5.2 目标空隙率与级配的确定 |
5.2.1 目标空隙率的确定 |
5.2.2 最佳沥青用量和级配的确定 |
5.3 RPRA高黏沥青施工温度确定 |
5.4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
5.5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
5.6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
5.6.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6.2 冻融劈裂试验 |
5.6.3 浸水飞散试验 |
5.7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AFM表征的纳米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沥青微观表征手段应用现状 |
1.2.3 原子力显微镜在沥青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AFM基本原理及试验方法 |
2.1 AFM样品制备 |
2.2 AFM工作原理 |
2.3 AFM扫描模式 |
2.4 AFM表征沥青微观形貌 |
2.4.1 沥青表面形貌 |
2.4.2 沥青表面粗糙度 |
2.5 AFM表征沥青微观力学性能 |
2.5.1 力曲线分析 |
2.5.2 粘附力分析 |
2.5.3 杨氏模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试验材料 |
3.2.2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制备 |
3.2.3 基本物理性能试验 |
3.2.4 老化试验 |
3.2.5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3.2.6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3.2.7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石墨烯改性沥青基本物理性能结果分析 |
3.3.2 石墨烯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结果分析 |
3.3.3 石墨烯改性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4 基于AFM的石墨烯改性沥青微观形貌特征分析 |
3.3.5 基于AFM的石墨烯改性沥青微观力学特性分析 |
3.3.6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蒙脱土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蒙脱土改性沥青的制备 |
4.2.3 基本物理性能试验 |
4.2.4 老化试验 |
4.2.5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4.2.6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4.2.7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蒙脱土改性沥青基本物理性能结果分析 |
4.3.2 蒙脱土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结果分析 |
4.3.3 蒙脱土改性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4 基于AFM的蒙脱土改性沥青微观形貌特征分析 |
4.3.5 基于AFM的蒙脱土改性沥青微观力学特性分析 |
4.3.6 蒙脱土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4)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机理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的制备及常规使用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高模量改性剂HRMA |
2.2 高模量改性剂HRMA的掺量和改性沥青的制备 |
2.3 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 |
2.3.1 HRMA改性沥青针入度及针入度指数 |
2.3.2 HRMA改性沥青软化点 |
2.3.3 HRMA改性沥青延度 |
2.3.4 HRMA改性沥青RTFOT老化后性能 |
2.3.5 灰色关联分析HRMA掺量与改性沥青性能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和改性机理研究 |
3.1 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黏度 |
3.1.1 Brookfield旋转黏度试验 |
3.2 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 |
3.2.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的试验原理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弯曲梁流变(BBR)试验 |
3.3.1 弯曲梁流变试验的试验原理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 |
3.4.1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的试验原理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4.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原材料 |
4.1.2 沥青混合料试样的制备 |
4.1.3 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
4.2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
4.2.1 试件成型和试验方案 |
4.2.2 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
4.2.3 车辙性能指标 |
4.3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
4.3.1 试件成型和试验方案 |
4.3.2 试件结果分析 |
4.4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
4.4.1 沥青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试验 |
4.4.2 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单轴压缩动态模量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基本概念 |
5.2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相位角结果分析 |
5.2.1 动态模量试验 |
5.2.2 动态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5.3 动态模量主曲线 |
5.3.1 温度对动态模量主曲线的影响 |
5.3.2 改性剂对动态模量主曲线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剂与沥青相容性及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分子模拟的沥青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沥青性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2.3 聚合物改性沥青相容性研究现状 |
1.2.4 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理论基础 |
2.1 分子动力学基本理论 |
2.1.1 牛顿运动方程 |
2.1.2 积分算法基本介绍 |
2.1.3 时间步长选取 |
2.2 力场基本介绍 |
2.2.1 力场基本组成 |
2.2.2 力场选取 |
2.3 边界条件选取 |
2.3.1 非周期性边界条件 |
2.3.2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4 非键接力计算方法选取 |
2.5 热力学控制系统选取 |
2.5.1 系综选取 |
2.5.2 温度控制方法选取 |
2.5.3 压力控制法选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沥青性能研究模型构建 |
3.1 基质沥青模型构建 |
3.1.1 基质沥青模型分子结构选取 |
3.1.2 基质沥青模型建立 |
3.1.3 基质沥青模型的优化和退火处理 |
3.1.4 基质沥青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
3.2 改性剂模型构建 |
3.2.1 改性剂模型分子结构选取 |
3.2.2 改性剂模型建立 |
3.3 SBS/基质沥青界面模型构建 |
3.4 SBS改性沥青共混模型构建 |
3.5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构建 |
3.5.1 集料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选取 |
3.5.2 集料氧化物模型构建 |
3.5.3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构建 |
3.5.4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优化和退火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研究 |
4.1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相容性研究 |
4.1.1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模拟方法 |
4.1.2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模拟过程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
4.1.3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界面能研究 |
4.1.4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相对浓度研究 |
4.1.5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径向分布函数研究 |
4.1.6 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试验验证 |
4.2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
4.2.1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模拟方法 |
4.2.2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溶度参数研究 |
4.2.3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相互作用能研究 |
4.2.4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均方位移曲线变化规律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BS改性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研究 |
5.1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模拟方法 |
5.2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模拟过程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
5.3 SBS改性沥青/集料体系界面能研究 |
5.3.1 界面能模拟原理与方法 |
5.3.2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界面能变化规律分析 |
5.4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的扩散行为研究 |
5.4.1 扩散机理及计算方法 |
5.4.2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扩散行为分析 |
5.5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相对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合物改性沥青 |
1.2.1 聚合物改性剂类型 |
1.2.2 聚合物和沥青的相容性 |
1.3 乳化沥青 |
1.3.1 乳化沥青的应用 |
1.3.2 改性乳化沥青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聚合物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
1.4.2 乳化沥青技术研究进展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针入度 |
2.3.2 软化点 |
2.3.3 延度 |
2.3.4 弹性恢复率 |
2.3.5 沥青四组分的测定(TLC-FID法) |
2.3.6 布氏旋转粘度 |
2.3.7 离析管稳定度 |
2.3.8 改性沥青微观形貌 |
2.3.9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2.3.10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 |
2.3.11 沥青路面平均构造深度试验 |
2.3.12 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 |
第3章 SBS改性沥青的制备及基础性能分析 |
3.1 SBS改性沥青的制备 |
3.2 SBS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
3.2.1 SBS改性沥青离析性能评价 |
3.2.2 SBS改性沥青基础性能分析 |
3.2.3 SBS改性沥青弹性恢复性能测定 |
3.2.4 SBS改性沥青的粘度特性曲线 |
3.2.5 SBS改性沥青的微观性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研究 |
4.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原理 |
4.2 SBS改性沥青黏温特性 |
4.3 SBS改性沥青温度扫描试验 |
4.3.1 高温性能分析 |
4.3.2 抗车辙性能分析 |
4.4 SBS改性沥青频率扫描试验 |
4.4.1 复数粘度η~*的频率依赖性 |
4.4.2 复合剪切模量G~*的频率依赖性 |
4.4.3 相位角δ的频率依赖性 |
4.4.4 SBS改性沥青粘弹性分析 |
4.5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与应用考察 |
5.1 改性助剂的选择 |
5.2 改性助剂对SBS改性沥青基本性质的影响 |
5.2.1 改性助剂对SBS改性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
5.2.2 改性助剂对SBS改性沥青弹性恢复性能的影响 |
5.2.3 改性助剂对SBS改性沥青高温存储性能的影响 |
5.2.4 改性助剂降粘效果评价 |
5.3 改性助剂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
5.3.1 改性助剂对SBS改性沥青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3.2 改性助剂对SBS改性沥青蠕变恢复性能的影响 |
5.4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 |
5.4.1 实验原料 |
5.4.2 工艺路线 |
5.5 SBS改性乳化沥青乳液性能分析 |
5.5.1 乳液基本性质 |
5.5.2 乳液微观性质 |
5.6 乳化SBS改性沥青路面试验 |
5.6.1 施工方案设计 |
5.6.2 抗滑性能 |
5.6.3 封水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SBR改性复配型慢裂乳化沥青制备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乳化沥青发展历史 |
1.2.1 国外发展历史 |
1.2.2 国内发展历史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乳化沥青研究现状 |
1.3.2 改性乳化沥青研究现状 |
1.3.3 非-阳离子乳化剂复配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复配型乳化沥青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
2.1 乳化沥青的乳化机理 |
2.2 乳化沥青的破乳机理 |
2.3 原材料的选用 |
2.4 仪器的使用 |
2.5 复配乳化沥青配方设计 |
2.5.1 制备工艺 |
2.5.2 蒸发残留物含量 |
2.5.3 正交试验 |
2.5.4 单因素分析 |
2.5.5 对比实验 |
2.6 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 |
2.7 乳化沥青拌和试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SBR改性复配型乳化沥青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
3.1 SBR胶乳改性剂 |
3.2 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工艺选择 |
3.2.1 先改性后乳化 |
3.2.2 先乳化后改性 |
3.2.3 边乳化边改性 |
3.3 胶体磨剪切时间 |
3.4 SBR胶乳掺量确定 |
3.5 差热-热重热分析 |
3.5.1 快裂型乳化沥青热分析 |
3.5.2 中裂型乳化沥青热分析 |
3.5.3 慢裂型乳化沥青热分析 |
3.5.4 自制改性乳化沥青热分析 |
3.6 动态剪切流变性能分析 |
3.6.1 复数剪切模量G* |
3.6.2 相位角δ |
3.6.3 车辙因子G*/sin?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 |
4.1 微表处材料技术要求 |
4.1.1 改性乳化沥青 |
4.1.2 集料 |
4.1.3 其他材料 |
4.2 微表处混合料级配设计 |
4.3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
4.3.1 可拌和时间试验 |
4.3.2 粘聚力试验 |
4.3.3 湿轮磨耗试验 |
4.3.4 负荷轮粘附砂试验 |
4.3.5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8)OGFC沥青混合料振动搅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OGFC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现状 |
1.2.2 高黏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 |
1.2.3 振动搅拌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原材料性能测试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方法设计 |
2.1.2 试验装置设计 |
2.2 原材料及性能指标 |
2.2.1 沥青性能指标 |
2.2.2 集料性能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作用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方法 |
3.2 不同振动参数对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 |
3.2.1 振动频率对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 |
3.2.2 振动时间对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 |
3.2.3 振动幅值对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 |
3.3 振动前后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对比研究 |
3.3.1 针入度对比试验 |
3.3.2 软化点对比试验 |
3.3.3 延度对比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动搅拌生产OGF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
4.1 试验设备及原材料性能指标 |
4.1.1 试验设备 |
4.1.2 原材料基本性能指标 |
4.2 OGF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1 体积参数设计 |
4.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3 振动搅拌OGF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 |
4.3.1 不同振动搅拌参数的试件制备 |
4.3.2 空隙率试验 |
4.3.3 渗水试验 |
4.3.4 谢伦堡析漏试验 |
4.3.5 肯塔堡飞散试验 |
4.3.6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4.3.7 标准车辙试验 |
4.3.8 高温车辙试验 |
4.3.9 重载车辙试验 |
4.3.10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3.11 冻融劈裂试验 |
4.4 振动搅拌OGFC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路线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2 木焦油基再生剂与再生沥青的制备 |
2.1 原样沥青 |
2.2 老化沥青的制备 |
2.3 木焦油基再生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3.1 原材料 |
2.3.2 正交试验 |
2.3.3 再生剂施工安全性 |
2.3.4 再生剂热稳定性 |
2.4 再生沥青的制备 |
2.5 本章小结 |
3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
3.1 试样制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软化点试验 |
3.2.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 |
3.2.3 组分分析试验(SARA) |
3.2.4 红外光谱试验(FTIR) |
3.3 储存稳定性测试结果 |
3.3.1 软化点试验 |
3.3.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3.3.3 组分分析试验 |
3.3.4 红外光谱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结合料性能表征与作用机制 |
4.1 试验方法 |
4.1.1 物理性能 |
4.1.2 流变性能 |
4.1.3 化学特性 |
4.1.4 微观特性 |
4.2 测试结果分析 |
4.2.1 物理性能 |
4.2.2 流变性能 |
4.2.3 化学特性 |
4.2.4 微观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5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5.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1 沥青 |
5.1.2 集料和矿粉 |
5.1.3 混合料配合比 |
5.2 试验方法 |
5.2.1 高温性能 |
5.2.2 低温性能 |
5.2.3 水稳定性 |
5.2.4 抗老化性能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高温性能 |
5.3.2 低温性能 |
5.3.3 水稳定性 |
5.3.4 抗老化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沥青的老化-再生可逆性宏微观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基质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宏观表征 |
1.2.2 基质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微观表征 |
1.2.3 改性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宏观表征 |
1.2.4 改性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微观表征 |
1.2.5 综述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改性沥青 |
2.1.3 再生剂 |
2.2 表征方法 |
2.2.1 沥青宏观性能表征 |
2.2.2 沥青微观特性表征 |
2.3 研究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质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宏观表征 |
3.1 高温稳定性恢复特性分析 |
3.2 低温断裂性能恢复特性分析 |
3.3 全温域黏弹性恢复特性分析 |
3.4 基质沥青老化-再生宏观可逆性定量评价 |
3.4.1 基于软化点的可逆性评价 |
3.4.2 基于劲度模量的可逆性评价 |
3.4.3 基于m值的可逆性评价 |
3.4.4 基于复数模量的可逆性评价 |
3.4.5 宏观可逆性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及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质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微观表征 |
4.1 分子量分布恢复特性分析 |
4.2 特征官能团恢复特性分析 |
4.3 表面微观形貌恢复特性分析 |
4.4 纳米级力学性能恢复特性分析 |
4.5 老化-再生过程中沥青微观结构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1 AFM微观形貌图像处理 |
4.5.2 AFM微观形貌有限元建模 |
4.5.3 固定蜂巢含量、变化外壳含量的结果分析 |
4.5.4 变化蜂巢含量、固定蜂巢外壳含量的结果分析 |
4.5.5 同时变化蜂巢与外壳含量的结果分析 |
4.6 基质沥青老化-再生微观可逆性定量评价 |
4.6.1 基于相对分子量的可逆性评价 |
4.6.2 基于红外老化指数的可逆性评价 |
4.6.3 基于DMT模量的可逆性评价 |
4.6.4 微观可逆性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及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宏观表征 |
5.1 全频域黏弹特性恢复特性分析 |
5.1.1 基质沥青 |
5.1.2 SBS改性沥青 |
5.1.3 橡胶粉改性沥青 |
5.1.4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 |
5.2 全温域相态变化恢复特性分析 |
5.2.1 玻璃态转变 |
5.2.2 黏流态转变 |
5.3 改性沥青老化-再生宏观可逆性定量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性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微观表征 |
6.1 微观形貌特征及表面力学性能恢复特性分析 |
6.1.1 表面粗糙度 |
6.1.2 纳观黏附力 |
6.1.3 DMT模量 |
6.2 组分分布特征及胶体结构稳定性恢复特性分析 |
6.2.1 老化-再生及改性作用对基质沥青组分分布的影响 |
6.2.2 老化-再生及改性作用对基质沥青胶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6.2.3 老化-再生对改性沥青组分分布及胶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6.3 改性沥青老化-再生微观可逆性定量评价 |
6.3.1 基于表面粗糙度的可逆性评价 |
6.3.2 基于表面黏附力的可逆性评价 |
6.3.3 基于DMT模量的可逆性评价 |
6.3.4 基于胶体结构稳定性的可逆性评价 |
6.3.5 改性沥青微观可逆性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及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
6.4 沥青老化-再生可逆性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的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改性剂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废胶粉-再生塑料复合改性高黏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D]. 马嘉琛. 长安大学, 2021
- [2]新型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及微表处性能研究[D]. 刘惠民.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AFM表征的纳米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D]. 李贤. 山东交通学院, 2021(02)
- [4]复合高模量改性剂HRMA改性机理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 郝志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剂与沥青相容性及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D]. 李池璇.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6]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工艺研究[D]. 邵斐.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7]SBR改性复配型慢裂乳化沥青制备及路用性能研究[D]. 王怀庆.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8]OGFC沥青混合料振动搅拌技术研究[D]. 雷雨龙. 广西大学, 2021(12)
- [9]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雪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10]沥青的老化-再生可逆性宏微观表征[D]. 罗代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