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星辰[1](2021)在《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水平表达变化,以探索其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早期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组),肝硬化患者(B组)及健康体检成人(C组)。进行检测各组间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甲胎蛋白(AFP)的水平进行测定和记录,并就所有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研究对象105例,其中A组35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55.14±10.18)岁,AST为(65.88±16.83)U/L,ALT为(61.01±13.70)U/L;B组共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60.94±10.79)岁,AST为(38.61±14.60)U/L,ALT为(44.84±11.69)U/L;C组共35例,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56.66±11.24)岁,AST为(25.25±10.61)U/L,ALT为(27.13±8.04)U/L。各组间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AST和AL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分析得出:(1)三组的血清IGF-1水平均呈偏态分布,C组血清IGF-1水平较A、B两组高;(2)A组的血清IGFBP-3水平呈正态分布,B、C的血清IGFBP-3水平均呈偏态分布,C组血清IGFBP-3水平较A、B两组高;(3)A、B、C三组中IGF-1浓度中位数分别是77.8(27.2,105.0)、34.5(77.9,112.4)、64.4(139.2,203.6);A、B、C三组中IGFBP-3浓度中位数分别是1.3(1.8,3.1)、1.6(3.8,5.4)、3.8(5.0,8.8),组间两两比较IGF-1、IGFBP-3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IGF-1、IGFBP-3在肝癌中的敏感度依次为88.6%,97.1%,特异度依次为77.1%,82.9%。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95,0.880。约登指数分别为依次为0.657、0.800。(5)各组间IGF-1与AFP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分别为r=-0.047,p=0.790、r=-0.155、p=0.373,r=-0.166,p=0.341;IGFBP-3与AFP的相关性分析依次为r=0.014,p=0.938、r=--0.292,P=0.089、r=-0.288,p=0.093。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GF-1、IGFBP-3与AFP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1)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清中IGF-1、IGFBP-3的浓度均低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之间有差异,可作为肝硬化进展为肝癌及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指标之一。(2)外周血清IGF-1、IGFBP与AFP水平无相关性,IGF-1、IGFBP-3联合AFP检测或具有一定意义。
焦红彬[2](2020)在《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因素分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标准分层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原发性肝癌的精准诊断提供参考。2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不同分层诊断患者的AFP表达水平,以此进一步明确AFP在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至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初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289例为病例组(已通过影像学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并且尚未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同时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7例(HBs Ag阳性6个月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279例(已通过影像学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1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临床分期、肝癌大小分型以及BCLC分期等标准分别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各分层标准下不同组别在肝癌高危因素(年龄、男性、HBV感染、HCV感染、吸烟史、饮酒史、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的分布情况;2检测原发性肝癌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中AFP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阳性率(AFP>400 ng/m L为肝癌的诊断标准),初步明确血清AFP对于肝癌总体的诊断价值;3检测不同分层标准下原发性肝癌患者AFP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阳性率,进一步明确AFP在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4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AFP在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效率,并筛选出诊断效率较低的原发性肝癌;5 AFP诊断效率较低的原发性肝癌,采用ROC曲线分析AFP、CEA、CA-199和GGT四项指标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1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1)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作为分层标准中,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原发性肝癌患者吸烟史比率和饮酒史比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得出:Child-Pugh C级比ChildPugh A级原发性肝癌患者饮酒史比率显着性升高(P<0.0167);Child-Pugh C级较Child-Pugh B级原发性肝癌患者吸烟史比率明显升高(P<0.0167)。2)将肝硬化临床分期作为分层标准中,不同肝硬化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HBV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得出合并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比无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HBV比率明显增高(P均<0.0167)。3)将肝癌大小分型作为分层标准中,具有不同体积大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之间合并肝硬化比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得出小肝癌患者较巨块型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比率显着性增高(P<0.005)。4)将BCLC分期作为分层标准中,不同BCLC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HBV比率和合并肝硬化比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得出:BCLC D期较BCLC A期、BCLC B期和BCLC C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HBV比率以及合并肝硬化比率均明显增高(P均<0.0083)。2原发性肝癌组AFP水平和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P分别<0.05和0.0167)。3比较不同分层标准下各组别AFP水平和诊断阳性率得出:1)肝硬化临床分期、肝癌大小分型和BCLC分期作为分层标准下,不同组别之间血清AFP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较无肝硬化患者均明显升高(P分别为0.004和0.005均小于0.05);弥漫型肝癌患者较小肝癌患者AFP水平显着性升高(P=0.007<0.05);BCLC D期肝癌患者较BCLC A期肝癌患者AFP水平明显增高(P=0.009<0.05)。2)肝硬化临床分期和肝癌大小分型作为分层标准下,不同组别之间诊断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较未合并肝硬化患者显着增高(P=0.007<0.0167);弥散型肝癌患者较小肝癌患者增高(P=0.001<0.005)。4 ROC曲线分析表明:AFP对Child-Pugh A级、B级、C级原发性肝癌,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巨块型肝癌,弥散型肝癌以及BCLC B、C、D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AUC均>0.7);对小肝癌和BCLC A期肝癌的诊断价值较低(AUC均<0.6,P均>0.05)。5通过ROC曲线分析四项指标联合对于小肝癌和BCLC A期肝癌的诊断价值,得出AFP、CEA、CA-199和GGT四项指标联合较单独一项指标诊断效率均有所提高(AUC为0.810和0.846,P均<0.0001)。结论1 AFP对于肝功能较差的肝癌、中晚期肝癌、体积较大的巨块型肝癌及肿瘤数目较多的弥散型肝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AFP对于小肝癌和早期肝癌的诊断效率较低。2对于小肝癌和早期肝癌,建议采用AFP、CEA、CA-199和GGT四项指标联合诊断来提高其诊断效率。图2幅;表10个;参54篇。
颜彦[3](2020)在《AFP、CA19-9、FER和PIVKA-Ⅱ联合检测在肝脏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通过分析筛选出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PHC)与良性肝病的最佳肿瘤标志物组合。评价此肿瘤标志物组合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与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此肿瘤标志物组合应用在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及病理类型鉴别等方面的优势。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919例良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的病例资料。对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入法筛选出鉴别诊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最佳肿瘤标志物组合。通过制作ROC曲线及比较曲线下面积来评估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的差异,并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PHC临床分期、肿瘤转移、病理类型鉴别及监测肝癌术后复发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1、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疾病时,诊断效能最佳的单项肿瘤标志物是AFP,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筛选出可用于鉴别诊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4项肿瘤标志物为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铁蛋白(FER)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PHC与肝良性疾病时,诊断效能最高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是AFP+CA19-9+FER(AUC=0.815)。此组合的诊断效能显着高于AFP(p=0.0409)。2、AFP+CA19-9+FER联合检测对PHC肿瘤未发生转移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高于AFP(p=0.0021)。对肝癌早期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也高于AFP(p=0.0214)。对肝癌晚期肿瘤发生转移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与AFP无显着差异。AFP+CA19-9+FER联合检测对不同病理类型PH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有差异,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显着高于AFP(p=0.0002);对HCC-ICC混合型肝癌的鉴别诊断效能较高但与AFP相当;AFP+CA19-9+FER联合检测和AFP单项检测对肝内胆管癌(IC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均不佳。AFP+CA19-9+FER联合检测能弥补AFP单项检测对PHC术后复发的监测效果的不足。3、AFP+CA19-9+FER联合检测对HBV(+)患者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显着高于AFP(p=0.0238)。对HBV(-)患者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与AFP相当(p>0.05)。4、AFP+CA19-9+FER联合检测对AFP阴性患者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不佳(AUC=0.639)。5、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单项检测对鉴别诊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和91.3%,AUC为0.877。AFP+CA19-9+FER+PIVKA-II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AUC为0.916,显着高于AUCAFP+CA19-9+FER(p=0.0031)和AUCPIVKA-II(p=0.0264)。6、PIVKA-II单项检测对AFP阴性患者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为0.834。AFP+CA19-9+FER+PIVKA-II联合检测对AFP阴性患者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4.1%,AUC为0.917,显着高于AUCAFP+CA19-9+FER(p=0.0033)和AUCPIVKA-II(p=0.0476)。结论:1、AFP+CA19-9+FER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诊断效能高于AFP单项,对PHC转移、分期、病理分型有辅助鉴别作用,可弥补AFP单项在监测PHC术后复发方面的局限性,并有助于提高HBV(+)患者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2、AFP+CA19-9+FER+PIVKA-II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PHC与肝良性疾病特别是AFP阴性患者中PHC与肝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赵和平[4](2020)在《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回顾性研究,调查分析晋津地区118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特征,系统总结PHC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探讨不同病因、性别、年龄PHC患者之间不同层级的分布,为该地区PHC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2.详细分析PHC患者的生化指标、肿瘤标记物及肝硬度值(LSM)在PHC巴塞罗那(BCLC)不同分期中的差别,为PHC患者早期筛查及评估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运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PH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并量化计算因素间的条件概率,从而为预测PHC患者的生存期,延长PHC患者生存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本研究将天津市和山西省三所三甲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通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180例PHC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详细分析1180例PHC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病因、性别和年龄段不同层级之间的分布,分析PHC巴塞罗那不同分期生化指标、肿瘤标记物及LSM的差别;2.选择1180例PHC患者中接受随访的患者295例,根据文献报道并结合本研究中PH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中位数(29.6月),最终选择30个月作为生存时间的研究节点,将PHC患者生存时间分为<30个月及≥30个月,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深入探讨PH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并计算因素间的条件概率。结果:1.1180例PHC患者发病年龄为24-84岁,平均(60.33±9.11)岁,41-60岁占48.47%(572/1180),≥61岁占50.77%(599/1180),PHC发病以40岁及以上年龄段高发;病因分析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PHC者占66.69%(787/1180),丙型肝炎病毒(HCV)导致PHC者占18.39%(217/1180),酒精所导致PHC者占14.92%(176/1180),HBV导致PHC占主要地位。PHC研究病例中,41-60岁HBV相关者为395例(50.19%),HCV相关者为76例(34.50%);≥61岁HBV相关者为390例(49.56%),HCV相关者为136例(63.32%),HCV相关PHC患者中,≥61岁年龄段比例(63.32%)高于41-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34.50%)。2.临床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及LSM在BCLC不同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相关PHC患者中,随BCLC分期增加LSM也增加,分期与LSM成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样,HCV相关PHC患者中分期与LSM亦呈正相关(P<0.001),酒精相关PHC患者中,BCLC不同分期间LSM变化差异无显着性(P=0.807)。在BCLC的A期和B期,LSM值在酒精相关PHC组显着高于HBV相关PHC组和HCV相关PHC组(P<0.05)。3.肿瘤直径>3cm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月的风险是肿瘤直径≤3cm的2.191倍;γ-GT>40U/L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风险是γ-GT≤40U/L的2.836倍;有肝外转移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月的风险是没有肝外转移的2.776倍;4.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血小板计数、肿瘤大小、肿瘤个数、门静脉侵犯、肝外转移和γ-GT均与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相关。γ-GT、肿瘤大小和肝外转移均会影响PHC患者30月的生存时间;肿瘤的个数会影响患者肝外的转移,继而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产生了影响;年龄对PHC患者肿瘤大小及肝外转移均有影响,而肿瘤大小及肝外转移均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有影响;γ-GT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会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影响肿瘤大小及肿瘤个数,继而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产生影响;肿瘤大小>3cm、γ-GT>40U/L,伴有肝外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概率最大(98.408%)。结论:1.天津市和山西省1180例PHC患者中,以男性为好发人群,年龄段集中在40岁以上,HBV相关性肝癌占比最大。男女PHC患者的病因均以HBV为主,不同年龄段PHC患者的病因亦以HBV为主。提示HBV感染者、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者是PHC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管和随访,同时,应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降低HBV感染率;2.ALP、γ-GT、AFP及LSM与PHC巴塞罗那不同分期显着相关,四个指标可为后续PHC患者早期筛查及评估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3.PHC患者的年龄、血小板计数、肿瘤大小、肿瘤个数、门静脉侵犯、肝外转移和γ-GT与PHC患者的生存时间均相关,且各个因素之间都有复杂的网络关系,相互影响。其中,肿瘤大小>3cm、γ-GT>40U/L、同时伴有肝外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概率最大,从而为预测PHC患者的生存期提供科学依据。
张荣华[5](2019)在《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动态检测对胃癌诊疗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统计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60,HSP60)及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联合动态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病情监控、治疗指导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三组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患者(恶性肿瘤组)127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良性对照组)50例和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CEA、CA724、HSP60、TSGF水平,统计分析其在三组人群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研究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724、HSP60、TSGF与胃部良、恶性疾病的相关性,综合评估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724、HSP60、TSGF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浸润胃壁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伴腹腔积液、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复发及治疗后)的相关性,评价CEA、CA724、HSP60、TSGF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与各单项及部分组合检测比较诊断胃癌的价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探讨其联合动态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监控病情、治疗指导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胃癌患者血清CEA、CA724、HSP60、TSGF表达水平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统计学有差异(均P<0.01),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CEA、CA724、HSP60、TSGF在胃癌患者血清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肿瘤大小、浸润胃壁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伴腹腔积液、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复发及治疗后明显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体积越大、浸润胃壁越深血清标记物表达水平越高;胃癌中晚期组、低分化组、伴腹腔积液组、转移组、复发组及治疗前血清CEA、CA724、HSP60、TSGF水平较早期组、高分化组、无腹腔积液组、无转移组、无复发组及治疗后明显增高(均P<0.05);(3)CEA、CA724、HSP60、TSGF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分别为49.61%、54.33%、55.12%、45.67%,特异性分别为94.00%、92.00%、92.00%、90.00%,准确性分别为62.15%、64.97%、65.54%、58.19%,CEA+CA724+HSP60、CEA+CA724+TSGF、CA724+HSP60+TSGF、CEA+HSP60+TSGF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3.23%、72.44%、74.02%、70.08%,特异性分别为86.00%、84.00%、84.00%、86.00%,准确性分别为76.84%、75.71%、76.84%、74.58%;而联合检测CEA+CA724+HSP60+TSGF四项肿瘤标记物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准确性明显提高,分别为95.28%、90.96%,与各单项及部分组合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724、HSP60、TSGF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从而减少误漏诊,动态检测对监控病情发展、预判复发转移、评估疗效及预后随访等具有指导参考意义。
梁美妹,林秋艳,柯振符[6](2018)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AFP、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联合应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正常的患者89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9例,将其作为肝硬化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TSGF、AFP以及CEA水平,分析TSGF、AFP以及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在CEA、TSGF、AFP中,以观察组最高,肝硬化组次之,对照组最低;TSGF、AFP以及CEA联合检测的准确性(84.20%)、敏感性(89.30%)、特异性(82.79%)显着高于TSGF、AFP以及CEA单独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SGF、AFP以及CEA水平显着升高,肝硬化患者次之,同时联合检测TSGF、AFP以及CEA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吴晓霞[7](2018)在《DKK1、CTCs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表达变化及预后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 Dickkopf-1(DKK1)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TACE)前后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疗效评价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是否存在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初始治疗的患者155例。局麻后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在DSA下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血管后,将30mg表阿霉素加入到5~20ml超液态碘化油中进行化疗栓塞,必要时可选用微导管及栓塞微球。通过对肝癌患者TACE前后检测CTCs及DKK1观察TACE术前后肝癌外周血CTCs及DKK1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了解术前CTCs数量及DKK1的滴度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通过随访分析了解术后CTCs数量、DKK1的滴度的变化与原发性肝癌TACE疗效及复发的相关性。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数字或百分比表示。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诊断效能。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其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时间(OS)。采用Kaplan-Meier法的对数秩检验来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指标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TACE术前(3±1)天、术后(7±2)天及术后(30±2)天的DKK1 阳性率分别为81.3%、67.7%和 70.3%,DKK1 检测数值分别为(5.89±3.09)ug/l、(4.69±2.94)ug/l、(4.73±3.23)ug/l,提示TACE术前(3±1)天与术后(7±2)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TACE术后(7±2)天与术后(30±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前组DKK1的表达状态与门脉癌栓、AFP、肿瘤大小(mRECIST标准)、形态学分型、BCLC分期、TNM分期、ECOG评分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慢性肝炎史、肝硬化、原发肿瘤部位、Child-Pugh分级无相关性(P>0.05)。TACE术前(3±1)天、术后(7士2)天及术后(30±2)天的CTCs阳性率分别为74.2%、69.7%和 71.0%,CTCs 检测数量分别为(2.3±2.4)个、(1.9+1.9)个和(2.3±2.6)个,提示TACE术前(3±1)天与术后(7±2)及术后(30±2)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前组CTCs与门脉癌栓、AFP、肿瘤大小(mRECIST标准)、形态学分型、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TNM分期、ECOG评分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家族史、慢性肝炎史、肝硬化、原发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好转组中TACE术前(3±1)天、术后(7±2)天及术后(30±2)天的DKK1阳性例数分别为87例、63例和66例,DKK1检测数值分别为(5.23±2.89)ug/l、(3.65±2.24)ug/l、(3.44±2.23)ug/l。(配对样本 T 检验)TACE 术前(3±1)天与 TACE 术后(7±2)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好转组中TACE术前(3±1)天、术后(7±2)天及术后(30±2)天的CTCs 阳性例数分别为71例、63例和65例,CTCs检测数量分别为(1.8±2.0)个、(1.3±1.5)个和(1.5士1.7)个,三组按阳性率比例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按CTCs个数比较时TACE术前(3±1)天与TACE术后(7±2)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矫正了年龄、性别、家族史、慢性肝炎史、肝硬化、门脉癌栓、AFP、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mRECIST标准)、形态学分型、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TNM分期对预后的影响后,我们发现ECOG评分、CTCs表达对患者OS和PFS有显着影响。结论:1、DKK1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较前明显下降,提示DKK1可用于PHC患者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CTCs阴性的PHC患者更容易在TACE中获得好的疗效。2、DKK1的表达状态与门脉癌栓、AFP、肿瘤大小(mRECIST标准)、形态学分型、BCLC分期、TNM分期、ECOG评分存在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慢性肝炎史、肝硬化、原发肿瘤部位、Child-Pugh分级无相关性。3、CTCs与门脉癌栓、AFP、肿瘤大小(mRECIST标准)、形态学分型、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TNM分期、ECOG评分有相关性,而与年龄、家族史、慢性肝炎史、肝硬化、原发肿瘤部位无相关性。4、DKK1及CTCs阴性的患者OS和PFS较长,肿瘤的复发率低,预后好。
王忠[8](2017)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EMT分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大多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首选治疗方式,然而术后复发是影响PLC预后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PLC的复发监测只要依靠B超、CT及血清AFP,这些传统监测手段是无法做到早期诊断复发。因此,发现具有早期诊断PLC复发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是一种简单、可重复和微创的操作,其可作为理想的取样检测手段。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存在于实体瘤外的肿瘤细胞。事实上,源自原发性肿瘤灶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它们在离开原发肿瘤灶并进入外周血后成为具有侵袭和转移潜能的循环肿瘤细胞。因此,近年来CTCs在肿瘤诊断,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已有研究证实,上皮-间质转化是一种细胞形态转化过程:细胞失去其上皮特征并获得间充质性质。同时,间充质细胞可能转化为上皮表型细胞,从而促使肿瘤细胞转移定值。许多研究已经建立了上皮-间质转化和各型CTCs形成之间的联系。然而,目前基于CTCs的检测技术有数十种,其每种检测技术的方法及原理各有不同,因而选取并深入研究肝癌CTCs检测技术对于实施本项目起着关键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选取并确立了CanPatrolrM肝癌CTCs检测技术,明确其检测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研究其检测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可重复性;在此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 EMT表型CTCs在PLC和非恶性肝脏疾病(nonmalignant liver diseases,NLD)之间的差异,试图提高PLC诊断的准确性。众所周知,肿瘤复发和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其血型转移过程通常需要CTCs从原发性肿瘤灶进入外周血.并且由于外周血CTCs检测是一种简单,可重复和微创过程,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中,CTCs在肿瘤诊断、复发和转移中的功能一直在积极研究。但是对于各亚型循环肿瘤细胞与肿瘤复发的研究目前却甚少,本研究通过检测PLC患者外周血中的各亚型CTCs,分析其与PLC复发的关系,初步探讨各亚型CTCs检测在早期预测PLC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PLC患者外周血,利用多重原位RNA杂交检测技术分离检测外周血中的CTCs,并通过细胞上皮型标志物(EpCAM、CK8,18,19)及间质型标志物(Vimentin、Twist)对CTCs进一步分型,第一组共采集73例入院诊断为肝占位患者的5-mL外周血用来检测CTCs,其中最后入组45位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中位数:55,范围:18至77)和13位肝良性病患者(年龄中位数:50,范围:35至74)。第二组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行根治性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男:58例,女:4例;年龄:median:55,rang:30~79)行前瞻性研究,均抽取5-mL外周血用来检测CTCs。我们通过采用CanPatro1TM CTCs富集技术来检测外周血中的EMT表型CTCs。通过使用该技术,判断并计数不同表型肿瘤细胞,研究其在PLC中诊断及术后预测复发的临床价值。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计算用SPSS v21.0进行,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我们应用CanPatrolrM系统将检测到的外周血中的EMT表型CTCs分成以下三类:上皮型CTCs(上皮标记染色),间质型CTCs(间质标记染色),混合型CTCs(上皮和间质标记染色)同时,为了检测该技术分离鉴定CTCs的回收效率及敏感性,我们将0,10,50,100,200个培养的肿瘤细胞加入健康人的5mL外周血样本中,与实际加入的肿瘤细胞数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中分别加入0,10,50,100,200个HepG2细胞的平均检出数为0,8±1.41,43.33±2.49,85±3.56,182.33±4.99,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到检出的CTCs与加入的肿瘤细胞数量具有明显线性相关性(r2=0.999)。通过应用该技术对PLC及NLD的诊断性研究,首先入组73例诊断为肝占位的患者中;3例患者未行进一步诊断,10名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其他恶性肿瘤肝转移,45名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3名被诊断为肝良性病;最终,我们发现除了上皮型CTCs,其它各类型EMT表型CTCs计数在PLC中显着高于NL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入研究EMT表型的CTCs在PLC与复发的关系中,我们入组了62例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PLC患者,通过随访,26例最终诊断为复发,36例诊断为未复发。复发组与未复发组CTCs总数(中位数:6vs2.5),上皮型CTCs(中位数:0.5vs0),混合型CTCs(中位数:3vs1),间质型CTCs(中位数:1vs0)。最终发现;复发组CTCs总数、间质型CTCs、混合型CTCs计数显着高于未复发患者。为了确定与复发相关的各型CTCs的截点值,行ROC曲线分析定义各型CTCs的截点值:CTCs总数≥4为阳性,间质型CTCs≥1为阳性,混合型CTCs≥3为阳性.经多因素cox回归发现,门脉癌栓(HR=2.905,P = 0.023)及间质型 CTCs(HR=3.453,P = 0.007)阳性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M检验进一步研究间质型CTCs与复发时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间质型CTCs阳性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显着缩短(P<0.001)。结论:1、研究证明了EMT现象存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TCs中;2、外周血中间质型CTCs和混合型CTCs计数将有望成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新型生物标记物;3、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外周血中间质型CTCs阳性能增加复发的风险。间质型CTCs可以作为监测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生物指标;4、门脉癌栓及间质型CTCs阳性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间质型CTCs对复发结局的预测能力大于门脉癌栓。
赵惠柳,朱波,欧超[9](2015)在《肝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肝癌是世界上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甲胎蛋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但其敏感性、特异性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新的血清肝癌标志物如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等不断涌现,它们与传统的肝癌标志物AFP等进行联检,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康从利,徐日,徐风亮,王刚平[10](2014)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骨桥蛋白(OPN)联合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AFP、TSGF、GP7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OPN水平,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GP73和OPN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TSGF、GP73和OPN水平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均P>0.05),与病灶大小、肿瘤数目、临床分期、腹腔积液、肝硬化、门静脉侵犯、转移、复发、治疗后相关(均P<0.05)。AFP、TSGF、GP73和OPN单项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分别为57.38%、68.85%、70.49%、69.67%;AFP+TSGF、AFP+TSGF+GP73的敏感度分别为80.33%、85.25%;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使敏感度提高到98.36%,准确度提高到95.65%,与各单项及部分组合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GP73和OPN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手段,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提高,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临床早期干预。
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
1.3 肝硬化诊断标准 |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5 伦理要求及知情同意 |
1.6 研究对象资料收集 |
2.实验方法 |
2.1 IGF-1、IGFBP-3 水平检测 |
2.2 AFP、AST、ALT水平检测 |
2.3 计算外周血清IGF-1、IGFBP-3 在肝癌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 |
3.统计学处理 |
技术路线 |
结果 |
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血清学指标分析 |
2.1 各组间血清AST、ALT指标比较 |
2.2 各组间血清IGF-1 的分布趋势对比 |
2.3 各组间血清IGFBP-3 的分布趋势对比 |
2.4 各组间血清IGF-1、IGFBP-3 指标比较 |
2.5 血清IGF-1、IGFBP-3 在肝癌诊断中的ROC曲线、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 |
2.6 A、B、C各组中IGF-1、IGFBP-3与AFP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因素分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因素分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资料收集 |
1.1.3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 |
1.2.2 原发性肝癌患者AFP表达情况分析 |
1.2.3 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患者AFP表达水平及其诊断阳性率 |
1.2.4 AFP对于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 |
1.2.5 AFP、CEA、CA-199和GGT联合诊断小肝癌和早期肝癌 |
1.3 讨论 |
1.3.1 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 |
1.3.2 AFP对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肝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2.1 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 |
2.2 肝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成分 |
2.2.1 髓来源抑制细胞 |
2.2.2 肝星状细胞 |
2.2.3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
2.2.4 调节性T细胞 |
2.2.5 M2型巨噬细胞 |
2.2.6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
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AFP、CA19-9、FER和PIVKA-Ⅱ联合检测在肝脏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仪器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3.2 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在PHC与肝良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3.3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PHC与肝良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第4章 讨论 |
4.1 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在PHC与肝良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
4.2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PHC与肝良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1180 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现场及对象 |
1.1.2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1.1.3 研究内容 |
1.1.4 相关定义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基本资料 |
1.2.2 PHC患者不同病因及不同年龄段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 |
1.2.3 PHC患者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在不同病因中的分布 |
1.2.4 PHC不同病因及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分布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1180例原发性肝癌BCLC不同分期临床指标及肝硬度值变化特点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2.1.3 血清标本的收集及检测方法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临床检测指标比较 |
2.2.2 肝硬度值的分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2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分析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临床资料收集 |
3.1.3 随访 |
3.1.4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影响PHC患者总生存时间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2.2 影响PHC患者总生存时间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2.3 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相关因素间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 |
3.2.4 年龄和γ-GT为父节点时肿瘤大小的风险推理 |
3.2.5 PHC患者生存时间风险推理 |
3.3 讨论 |
3.4 总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原发性肝癌高危因素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动态检测对胃癌诊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试剂、仪器和耗材 |
2 研究对象 |
3 标本采集与前处理 |
4 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测定 |
5 结果判断 |
6 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三组人群(恶性肿瘤组、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s) |
2 胃癌(恶性肿瘤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s) |
3 血清CEA、CA724、HSP60、TSGF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AFP、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临床观察指标[4]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患者的TSGF、AFP以及CEA水平比较 |
2.2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比较 |
3 讨论 |
(7)DKK1、CTCs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表达变化及预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浅谈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对照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EMT分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实验步骤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上皮-间质转化型循环肿瘤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原发性肝癌术后外周血间质型循环肿瘤细胞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
3.1 材料和仪器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综述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Original Artical |
Correlation between Postoperative Relaps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Mesenchymal Circulating Tiimor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
REFERENCES |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circulating tumor ceUs: a possible diagnosticbiomarker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
REFERENCES 中英文缩写词简表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审稿证明 |
(9)肝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胚胎性抗原肝癌标志物 |
2酶类肝癌标志物 |
3蛋白质类肝癌标志物 |
4细胞因子 |
5癌基因 |
四、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D]. 梁星辰.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因素分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D]. 焦红彬.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AFP、CA19-9、FER和PIVKA-Ⅱ联合检测在肝脏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颜彦. 南华大学, 2020(01)
- [4]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D]. 赵和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动态检测对胃癌诊疗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荣华. 青岛大学, 2019(03)
- [6]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AFP、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J]. 梁美妹,林秋艳,柯振符.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22)
- [7]DKK1、CTCs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表达变化及预后价值研究[D]. 吴晓霞. 苏州大学, 2018(04)
- [8]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EMT分型及临床意义[D]. 王忠.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9]肝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研究现状[J]. 赵惠柳,朱波,欧超.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05)
- [10]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 康从利,徐日,徐风亮,王刚平.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