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诺贝尔奖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

一、诺贝尔和诺贝尔奖(论文文献综述)

任晓亚,张志强[1](2022)在《基于国际权威科学奖励的科学发现规律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奖励是有关科学共同体对特定科学发现成果的共识性学术认可评价,是反映科学发展重要突破、进展脉络和趋势的一扇窗口。为了厘清科学奖励相关研究的阶段特点、内容与规律、问题与趋向,本文综合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科学奖励的有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出发,聚焦于科学奖励获得者(科学发现生产者)与获奖成果(科学发现本身)两大研究主题对象,由点至面,详细梳理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与差异,尝试总结基于国际权威科学奖励的科学发现规律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未来研究的可能视角与趋向。

朱安远[2](2021)在《鲜为人知的诺贝尔奖》文中指出始颁于1901年的诺贝尔奖是全球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类和人文类年度大奖。鲜为人知的是,1896—1905年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曾颁发过卢德维格·诺贝尔奖,1909—1914年在俄国还曾颁发过巴库伊曼纽尔·诺贝尔奖。诺贝尔奖颁奖概况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现由物理学奖(PH)、化学奖(CH)、生理学或医学奖(PM)、文学奖(LI)、和平奖(PE)与经济学奖(ES)6个奖项组成,前5个奖项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1895年的最终版遗嘱创设,始颁于1901年。

张明国[3](2020)在《日本学者频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析论——基于基础研究的自组织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础研究系统由"构成参量"和"控制参量"组成;它们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并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涨落",涌现出研究成果。基础研究成果进入诺贝尔奖评选系统,和推荐者、评选者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并在"序参量"的支配下产生"涨落",涌现出获奖成果及获奖者。日本基础研究系统及其获奖的机制是非线性的、复杂的;日本迄今的诺贝尔奖成果来自20~30年前的基础研究;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基础研究系统和诺贝尔奖评选系统的"构成参量"与"控制参量"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其效果。为此,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策略,最终实现获奖目标。日本的经验对中国有启示意义。

朱安远[4](2020)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诺贝尔演讲概览》文中提出诺贝尔奖得主莅临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周活动是其终身荣耀和应尽义务,非特殊情况均悉数欣然前往出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大主要活动内容是发表诺贝尔演讲、光临诺奖颁奖典礼并受奖、出席诺贝尔晚宴或做晚宴致辞。在斯德哥尔摩或奥斯陆(仅限诺和奖得主)发表诺贝尔演讲是所有诺奖得主需要履行的唯一义务(非强制性)。文章详细阐明了诺经奖得主发表诺贝尔演讲的基本信息,论述了诺经奖得主出席颁奖典礼和诺贝尔晚宴或做晚宴致辞的相关情况,论及了诺和奖的有关问题。

梁淇淋[5](2020)在《诺贝尔奖教学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生物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因此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梳理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基础上,挖掘其契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性与所蕴含的教学价值,提出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期在教学实践中为教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借鉴。本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BL教学模式、HPS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整理了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直接呈现的和隐含的诺贝尔奖内容,分析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概念理解,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学习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讨论社会性科学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开阔教师专业视野、引导教师聚焦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以问卷调查了中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关注度以及教师利用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调查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了不同中学的教师以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现状。应用案例研究法选取教材中诺贝尔奖的三个内容作为案例进行了教学案例设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诺贝尔奖内容了解不够,主要渠道是网络、杂志等,缺乏主动学习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意识。很多教师忽略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认为讲解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每节课之中,仍有很多教师未从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统计分析不同中学教师以诺贝尔奖内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现状,省级示范与市级示范中学相比在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对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的认知、对教材中的和教材相关诺贝尔奖内容处理方式的四个维度上差异不显着(p>0.05)。与普通中学教师相比,示范学校教师对核心素养和诺贝尔奖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对教材相关的诺贝尔奖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合适,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了3种教学策略:对于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诺贝尔奖内容主要采取情境创设、问题串、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诺贝尔奖内容划分教学任务,课堂上以诺贝尔奖内容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串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设的教学任务,最终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契合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诺贝尔奖内容采取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策略,课前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在课前根据教学任务查阅资料、制作PPT、选出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学生代表讲解,教师适当引导与补充,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讨论,最终逐项完成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补充课本知识的诺贝尔奖内容采取引导性自主学习策略,课前教师发放阅读资料,提出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学阅读资料,完成思考题,课堂上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教师适时展示练习题,学生巩固练习。最后选择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根据三种教学策略设计了三个教学案例。

陈灵芝[6](2020)在《基于遴选过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因素研究 ——一个科学家评价的视角》文中认为获得诺贝尔奖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如何获得诺贝尔奖就成为学术界以及公众关心的重要议题。诺贝尔奖评选既涉及科技评价机制又涉及科技人才发现和培养,其核心是一套社会选择机制,即社会如何从若干科学家中选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机制。本研究以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社会学为基础,基于诺贝尔奖遴选过程,探究获得诺贝尔奖的社会选择机制,重点讨论遴选过程中的科学家评价机制。首先,本研究以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人和候选人为研究样本,采用履历分析方法(CV)进行数据收集,对1901-195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诺贝尔奖候选人被提名时所在的国家数量、学校数量、出生地、累积被提名比率以及诺贝尔奖提名人的身份情况,初步分析科学家想要获得诺贝尔奖的属性条件。其次,本研究构建诺贝尔奖候选人与提名人提名关系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相对学术水平”及“科研合作关系”对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影响,并采用QAP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分析影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因素。最后,本研究采用生存分析中的Kaplan—Meier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候选人学术影响和提名人身份对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得诺贝尔奖概率的影响,分析影响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诺贝尔奖提名过程中,诺贝尔奖提名人在提名候选人时更青睐于比自己学术水平高的科学家,如果科学家学术水平比诺贝尔奖提名人高,有利于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如果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提名人存在科研合作关系,则更有利于科学家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诺贝尔奖提名不仅事关学术,而且还涉及到诺贝尔奖候选人所拥有的学术关系。第二,在诺贝尔奖候选人的评选中,单篇最高被引频次作为学术影响指标比h指数指标(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更能够反映科学家的突破性贡献;并且诺贝尔奖提名人的职务身份(即作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或诺贝尔奖委员会)比提名人的学术身份(即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有利于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第三,在控制变量中,科学家与提名人在同一个学校正向影响提名人与科学家提名关系。科学家与提名人的提名国家或出生地国家相同,有利于科学家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此外,诺贝尔奖候选人与提名人在同一个国家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

朱安远[7](2019)在《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溯源及非议探究》文中认为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遗嘱而创设,始颁于1901年,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与和平奖5个奖项组成。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国家银行捐资创设,始颁于1969年。尽管经济学奖的颁奖机构、提名要求、评审流程、获奖标准和颁奖典礼与传统的诺物奖和诺化奖相一致,但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诺贝尔奖",迄今仍是唯一与诺贝尔基金会有关的"非诺贝尔奖"。因诺经奖的身世特殊,它问世伊始便一直伴随着很大的争议与质疑,常陷于社会舆论争议的漩涡之中。

孙玉涛,陈灵芝[8](2019)在《诺奖候选人学术影响、提名人身份与获奖概率》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例,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学术影响以及提名人身份两个方面研究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概率的影响因素,采用生存分析法中的Kaplan—Meier分析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诺贝尔奖候选人的学术影响中,单篇最高被引频次越高,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越大,但是诺贝尔奖候选人的H指数值对其获得诺贝尔奖不具有显着作用;诺贝尔奖候选人的提名人身份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或诺贝尔委员会成员的数量越多,获奖概率越大,但提名人身份是诺贝尔奖得主,对诺贝尔奖候选人的获奖概率并无显着影响。

刘江[9](2019)在《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形而上功能,其催生的多重效应也潜藏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文学奖声誉的创建、积累、维护与传播过程也体现和反映了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智慧。遗憾的是,传统的文学奖研究大多关注其制度性的一面和经典化功能,或聚焦文学奖个案的评奖机制,缺乏对文学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的思考。虽有个别学者论及文学评奖的声誉经济现象,但其切入视角仍归属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化学范畴,更遑论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声誉研究对象仅囿于企业或一般社会组织,长期忽略了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行为的文学评奖活动所蕴含的声誉管理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声誉经济,也忽略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与文学奖多元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文学奖为研究对象,从“声誉”这一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大公约数出发,借助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之法,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考察。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既致力于该议题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也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量化测评,以期拓展文学奖研究和声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域。概而言之,本研究的贡献或创新之处涉及理论、方法与实践等三个层面。理论上,本研究尝试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本体性问题,如概念、内涵、特征、利益相关者网络、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理论界定;二是厘定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概念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剖析和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管理模型和实践机制;三是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并以莫言为例对其分别进行了实证考察;四是从声誉测量的角度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上,本研究试图实现三个融合:一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理念与思想的融合,即将声誉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学经典化理论等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文学研究模式中,引入了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文学研究之中;三是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即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既注重理论探讨围绕案例分析展开,也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反向检验理论建构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践中,本研究的预期贡献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国家而言,可以为我国文学评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跨文化传播;二是对文学奖管理机构而言,有助于其发现相关文学奖项在声誉创建、维护、提升、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为其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三是对文学奖各利益相关群体来说,基于本研究创建的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模型的评价结果,能为其在评奖参与、赞助捐赠、市场介入等决策上提供较为科学、可信的参照标准。本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研究的选题要义和研究意义,并就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预期创新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学奖及其声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缜密的爬梳,回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框架下的声誉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了其六大特征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第四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从奖项身份特征、管理策略和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14种主要构成要素。第五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聚焦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之道,对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构建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并从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六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总结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五大效应表征共性,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表征,并以莫言以为例,对这两大核心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第七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建构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文学奖项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梳理了国内文学奖在声誉创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语,就全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苏楠,陈志,王宏广[10](2018)在《“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启示与借鉴——中日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期。历史上,德国、美国等科技强国在崛起时期都伴有诺贝尔奖获奖数量快速增长的现象。进入21世纪,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本文在对"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提出与实现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科技和人才3个维度对"日本诺贝尔奖计划"提出时的情况与我国现状进行了比较,并为我国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提出建议。

二、诺贝尔和诺贝尔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贝尔和诺贝尔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国际权威科学奖励的科学发现规律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科学奖励相关理论基础
    2.1 科学奖励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学奖励定义及内涵
        2.1.2 科学奖励分类及形式
    2.2 科学奖励有关理论发展
        1)科学奖励系统与科学发现的优先权
        2)科学界社会分层与科学精英
        3)科学学的定量发展
        4)科学界马太效应
        5)时间效应与整体效应
3 科学奖励相关研究现状
    3.1 科学奖励国际文献分析
        3.1.1 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
        1)科学社会学领域
        2)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领域
        3)生理医学领域
        4)经济学领域
        5)其他研究领域
        3.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角度
        1)科学奖励获得者(科学发现生产者)
        2)获奖成果(科学发现本身)
    3.2 科学奖励国内文献分析
        3.2.1 研究主题阶段特征
        3.2.2 研究角度与研究内容
        1)科学发现分布规律、内在因素层面
        2)科学家人才成长特征、科研产出、人才培养教育层面
        3)学术关系、奖项关联、知识传承层面
        4)国家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层面
        5)其他典型研究
4 科学奖励研究的问题与趋向
    1)奖励机制与奖项定性定量化研究有机结合
    2)基础科学领域科学奖励的规律发现与领域特点
    3)科学发现的连续性创新脉络和路径,以及科学发现关联/传承的规律与模式
    4)利用新方法深入挖掘科学发现的生命周期
    5)基于科学发现“知识交叉点”的学科交叉测度
    6)科学社会学视角下科学奖励的功能探讨
5 总结与展望
    1)科学奖励研究的阶段特点
    2)科学奖励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意义
    3)科学奖励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可能趋向

(2)鲜为人知的诺贝尔奖(论文提纲范文)

诺贝尔奖颁奖概况
诺贝尔后裔及诺贝尔家族协会
搞笑诺贝尔奖
卢德维格?诺贝尔奖
巴库伊曼纽尔?诺贝尔奖

(3)日本学者频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析论——基于基础研究的自组织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础研究及其系统解析
二基础研究系统“状态参量”释析
三基础研究系统运行机制剖析
四基础研究成果获奖机制辨析
五结语:未尽的启示

(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诺贝尔演讲概览(论文提纲范文)

1 诺经奖颁奖概况
2 诺经奖得主参与诺贝尔周活动情况概览
3 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两地诺奖颁奖的差异及其他
4 双料诺奖得主参与诺贝尔周活动简况
5 自查自纠、补充完善及其他
6 结束语

(5)诺贝尔奖教学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现状
        1.2.2 国外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现状
        1.2.3 诺贝尔奖内容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4.4 数据处理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素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和诺贝尔奖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2.1.3 诺贝尔奖
    2.2 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HPS教育理论
        2.2.2 PBL教学模式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统计学方法
3.诺贝尔奖内容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3.1 诺贝尔奖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3.1.1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直接呈现的诺贝尔奖内容
        3.1.2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隐含的诺贝尔奖内容
    3.2 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的教学价值
        3.2.1 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
        3.2.2 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价值
4.中学生对诺贝尔奖关注度的问卷调查
    4.1 调查目的与对象
    4.2 调查问卷编制及内容
    4.3 问卷调查实施
    4.4 中学生对诺贝尔奖关注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4.4.1 中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关注情况分析
        4.4.2 中学生对与生物相关的诺贝尔奖关注和了解情况分析
        4.4.3 中学生对诺贝尔奖的认知情况分析
    4.5 中学生对诺贝尔奖关注度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
5.利用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5.1 利用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对象
        5.1.3 编制调查问卷
        5.1.4 问卷的调查内容
        5.1.5 实施问卷调查
    5.2 利用教材中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5.2.1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5.2.2 教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了解情况的分析
        5.2.3 教师对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认知情况的分析
        5.2.4 教师对教材中的诺贝尔奖内容处理方式分析
        5.2.5 教师对教材相关诺贝尔奖内容处理方式分析
    5.3 不同中学教师以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现状的统计分析
        5.3.1 省级示范和市级示范中学教师诺贝尔奖内容教学现状统计分析
        5.3.2 示范中学和城市普通中学教师诺贝尔奖内容教学现状统计分析
        5.3.3 示范中学和农村普通中学教师诺贝尔奖内容教学现状统计分析
    5.4 利用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调查中所凸显的问题
6.运用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6.1 情境创设、问题串、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6.1.1 情境创设、问题串、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6.1.2 情境创设、问题串、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教学环节
    6.2 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策略
        6.2.1 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6.2.2 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策略的教学环节
    6.3 引导性自主学习策略
        6.3.1 引导性自主学习策略制定的依据
        6.3.2 引导性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环节
7.运用诺贝尔奖内容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
    7.1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例设计
    7.2 “基因工程技术的利与弊”课例设计
    7.3 “细胞癌变的原因”教学片段设计
8.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致谢

(6)基于遴选过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因素研究 ——一个科学家评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科学家业绩评价研究
        1.3.2 科学计量学视角的诺贝尔奖研究
        1.3.3 科学社会学视角的诺贝尔奖研究
        1.3.4 现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预期研究创新点
2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2.1 诺贝尔奖遴选过程
    2.2 基本理论
        2.2.1 科学家评价的科学计量学理论
        2.2.2 科学家评价的科学社会学理论
    2.3 研究命题提出
        2.3.1 相对学术水平与诺贝尔奖提名
        2.3.2 科研合作关系与诺贝尔奖提名
        2.3.3 诺贝尔奖候选人学术影响与获奖
        2.3.4 诺贝尔奖提名人身份与候选人获奖
3 研究设计:模型、变量与数据
    3.1 提名研究中的模型与变量
        3.1.1 Probit回归分析模型
        3.1.2 变量的界定与测度
    3.2 获奖研究中的模型与变量
        3.2.1 生存分析法
        3.2.2 变量的界定与测度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1 样本选择
        3.3.2 数据来源
4 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得提名的实证研究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提名人与候选人关系网络分析
    4.3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4.1 时间效应稳健性检验
        4.4.2 分析方法稳健性检验
5 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的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诺贝尔奖评选KM分析
        5.2.1 “学术影响”对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的生存函数
        5.2.2 “提名人身份”对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的生存函数
    5.3 诺贝尔奖评选Cox回归
    5.4 研究命题检验结果汇总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实践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致谢

(7)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溯源及非议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诺贝尔后裔及诺贝尔家族协会
2 瑞典国家银行简介
3 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溯源
4 饱受非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5 基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一书的纠错指谬
6 诺贝尔品牌(商标)及其维护
7 早期历史上的诺贝尔奖
8 结束语

(8)诺奖候选人学术影响、提名人身份与获奖概率(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样本、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来源
2 诺贝尔奖评选Kaplan—Meier分析
3 诺贝尔奖评选Cox回归模型
4 结论与讨论

(9)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跨学科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
    1.6 预期创新之处
    1.7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奖及其声誉相关研究进展
        2.1.1 文学奖相关研究述评
        2.1.2 文学奖声誉相关研究述评
    2.2 声誉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2.2.1 声誉概念界定
        2.2.2 声誉管理研究
        2.2.3 声誉测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
    3.1 文学奖声誉的界定
        3.1.1 文学奖声誉的定义
        3.1.2 文学奖声誉定义的内涵
    3.2 文学奖声誉的特性
        3.2.1 积累的长期性
        3.2.2 存续的稳定性
        3.2.3 形成的综合性
        3.2.4 影响的广泛性
        3.2.5 价值的溢出性
        3.2.6 管理的制度性
    3.3 文学奖声誉的利益相关者
        3.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3.2 文学奖声誉利益相关者网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4.1 声誉影响因素概述
    4.2 奖项身份因素
        4.2.1 奖项名称
        4.2.2 奖项历史
        4.2.3 奖励范围
        4.2.4 奖励强度
        4.2.5 奖励人数
        4.2.6 颁奖周期
    4.3 奖项管理因素
        4.3.1 评审制度
        4.3.2 颁奖规格
        4.3.3 宣传造势
        4.3.4 信息披露
    4.4 利益相关者因素
        4.4.1 颁奖机构
        4.4.2 获奖作家
        4.4.3 其他利益相关者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
    5.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界定
        5.1.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含义
        5.1.2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内涵
    5.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管理模型
        5.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5.2.2 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
    5.3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环节
        5.3.1 准入管理
        5.3.2 过程管理
        5.3.3 后期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
    6.1 奖励声誉影响力的共性效应
        6.1.1 增强效应
        6.1.2 马太效应
        6.1.3 晕轮效应
        6.1.4 时间效应
        6.1.5 整体效应
    6.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经典化效应
        6.2.1 学术期刊接受
        6.2.2 学术论着接受
        6.2.3 学术会议接受
        6.2.4 研究课题接受
        6.2.5 官方体制接受
    6.3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资本化效应
        6.3.1 文学奖与出版经济
        6.3.2 文学奖与旅游经济
        6.3.3 文学奖与“周边经济”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
    7.1 测评方法与指标确立原则
        7.1.1 测评方法
        7.1.2 指标确立原则
    7.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模型
        7.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一致性检验
        7.2.3 模型建构与赋值说明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7.3.1 样本来源及筛选
        7.3.2 描述性统计
        7.3.3 相关性分析
        7.3.4 定性分析
    7.4 国内外文学奖声誉影响力对比分析
        7.4.1 奖项身份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7.4.2 利益相关者指标对比分析
        7.4.3 管理策略指标对比分析
        7.4.4 对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8.3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国内外主要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附录2:中国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附录3:世界各国知名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启示与借鉴——中日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提出与实现情况
    1.1“日本诺贝尔奖计划”提出备受争议
    1.2“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目标已提前实现过半, 改变了世界诺贝尔奖格局
2 从“日本诺贝尔奖计划”提出看我国培育诺贝尔奖级成果的环境与条件
    2.1 我国正处于加速培育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的窗口期
    2.2 我国制定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规划的时机成熟
3 启示与建议
    3.1 抓紧制定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规划以及工作方案
    3.2 创建国际一流人才辈出的创新生态与环境
    3.3 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构建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的承载地
    3.4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和成果传播

四、诺贝尔和诺贝尔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国际权威科学奖励的科学发现规律研究述评[J]. 任晓亚,张志强. 情报学报, 2022(02)
  • [2]鲜为人知的诺贝尔奖[J]. 朱安远. 世界科学, 2021(11)
  • [3]日本学者频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析论——基于基础研究的自组织理论分析[J]. 张明国. 日本文论, 2020(02)
  • [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诺贝尔演讲概览[J].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20(31)
  • [5]诺贝尔奖教学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D]. 梁淇淋. 天水师范学院, 2020(12)
  • [6]基于遴选过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因素研究 ——一个科学家评价的视角[D]. 陈灵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7]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溯源及非议探究[J].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19(36)
  • [8]诺奖候选人学术影响、提名人身份与获奖概率[J]. 孙玉涛,陈灵芝. 科学学研究, 2019(09)
  • [9]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D]. 刘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10]“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启示与借鉴——中日比较的视角[J]. 苏楠,陈志,王宏广. 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18(10)

标签:;  ;  ;  ;  ;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