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倪金龙[1](2021)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杂交水稻技术通过对杂种优势的利用,显着提高了水稻单产水平。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和基于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法是当前杂交水稻技术的主要类型,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稻米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三系法配组的不自由和两系法制种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研创一种配组自由、制种风险较低的杂交水稻新技术,对于杂交水稻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雁农S(YnS)是一种低温雄性不育、高温可育的反向温敏核不育系(即与传统的光温敏不育系低温可育、高温不育的特性相反),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9-29.5℃,低于29℃表现为雄性不育。育种家们业已利用YnS选配出多个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生产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YnS低温敏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尚不甚清楚,不育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也未见报道。此前的研究还发现:用YnS型不育系与传统两系不育系农垦58S及其衍生不育系7001S等进行杂交,其F1在各种光温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定的雄性不育现象。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育成了不受光温影响的新型雄性不育系天丰HS。这就更需要对YnS基因型进行深度解析,通过对相关功能基因的标记、定位和克隆,进一步揭示其遗传规律,更好的为育种应用服务。本研究围绕上述目标,在系统分析YnS低温敏不育性状遗传表现的基础上,精细定位和克隆了相关不育基因,揭示了YnS低温敏不育基因介导的光温稳定型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和应用前景。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YnS分别与R608和L422杂交得到的F2分离群体,在第6和第10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控制低温敏核不育性状的主效位点,分别命名为rtms6和rtms10。通过进一步构建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分别将rtms6和rtms10精细定位在~87kb和~55kb的物理区间内。转录组测序和RT-PCR分析显示,~87kb区间内的Loc_Os06g08380转录本在22℃低温条件下特异下调表达。遗传互补试验初步证明Loc_Os06g08380即为rtms6。~55kb区间内也发现了rtms10的候选基因,克隆和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2)利用YnS作不育基因供体转育而成的两个新遗传背景的材料,一个为R608背景的rtms6、rtms10、rtms6rtms10近等基因系,另一个为L422背景的rtms10近等基因系(L422自身携带有rtms6),分别将它们与1892S杂交,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条件下观察不同F1植株的育性,发现仅rtms6rtms10型近等基因系与1892S杂交F1表现为光温稳定型不育,表明rtms6和rtms10共同作用导致了这种杂种光温稳定性雄性不育。(3)构建了YnS与1892F(轮回父本)低世代和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条件下观察,稳定不育单株与可育单株均表现1:1的分离比。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稳定雄性不育性状与rtms10位点共分离,而与rtms6无连锁关系,表明1892F中已携带有rtms6基因,这种光温稳定型不育单株的基因型是rtms6YnSrtms6YnSrtms10YnSrtms101892F。因此,我们将这种杂种光温稳定型雄性不育称为杂合雄性不育(heterozygous male sterility,HMS)。(4)通过分子育种策略构建了具有1892F背景的低(反)温敏雄性不育系1892RS。通过大田种植和人工气候箱处理,1892RS(rtms6YnSrtms10YnS)与1892F(rtms6YnSrtms101892F)杂交F1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即HMS。将1892RS(rtms6YnSrtms10YnS)与1892F(rtms6YnSrtms101892F)杂交F1株系称为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1892F则是1892HS的保持系,记作1892HB。(5)以1892HS为母本,分别与恢复系五山丝苗、粤禾丝苗及R9802进行了测配。通过对F1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考察,结果显示1892HS配制的组合在产量和品质性状上与对照不育系1892S测配的组合无显着差异,表明这种HMS新型不育系具有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同时保证了配组的自由性与制种的安全性相统一。
陈玉冲,温国泉,蒋显斌[2](2020)在《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统计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区)于1999-2018年通过审定以及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获得授权的水稻品种信息,主要分析水稻品种的时空分布、类型分布以及第一选育单位等情况。华南稻区1999-2018年通过审定水稻品次数占当年全国品次数的百分比总体平稳,年度占比平均值为23.3%,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10%、6.4%、5%和1.8%;华南稻区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水稻品次数占全国的14.3%,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4.6%、3.9%、5.0%和0.8%。常规稻占华南稻区审定水稻品种的19.1%,杂交稻占77.7%;获得授权水稻品种占比中,常规稻(含恢复系、保持系等杂交稻亲本)占45.6%,杂交稻占18.9%。三系杂交稻占审定水稻品种的64.8%,两系杂交稻占12.9%;获得授权的三系杂交稻占15.9%,两系杂交稻占3.0%。三系不育系占审定水稻品种的2.6%,两系不育系占0.5%;三系不育系占授权品种的18.5%,两系不育系占6.5%。通过审定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含高校)为69.2%,种业公司为29.1%,政府机构为0.7%,个人为1.0%;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含高校)为68.1%,种业公司为19.4%,政府机构仅在2003年发生,个人为2.3%。以上数值均指不同年度占比汇总的20年平均值。华南稻区是全国水稻品种创新的重要区域,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杂交水稻在华南稻区审定品种中占主导地位,三系法是近20年华南稻区最重要的水稻育种途径。华南稻区的水稻育种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2016年后种业公司作为华南稻区水稻审定品种选育单位的份额大幅上升;科研院所在华南稻区的水稻新品种保护工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雷东阳,林勇,陈立云[3](2019)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简要回顾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经历的探索阶段、生产初试阶段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历程,分析了当前育种和应用中存在着种质创新不够、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缺乏、种子生产决策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紧密结合创新不育系种质资源、加快优质多抗不育系育种步伐、科学决策种子生产基地与时段以确保两系杂交稻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林鑫[4](2019)在《大穗型两系不育系M20S特征特性及应用基础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两系杂交水稻以其程序简单、配组自由和无细胞质负效应等优势,成为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利用亚种间的杂种优势育成的穗大粒多、品质优良的超级杂交稻是当前的一大趋势。M20S是一个大穗型两系不育系,单穗穗重在7~8 g之间,拥有较优良的穗部性状,具有早熟高产的潜力。对M20S的主要农艺性状、异交特性、不育起点温度、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该不育系的繁殖、杂交制种以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加快M20S及所配组合的生产应用步伐。研究结果表明:(1)M20S主茎叶片数13叶,M20S的分蘖数较少,平均10个;M20S茎杆粗壮,生物量较大,穗部性状优良;M20S苗期根系性状指标优良;M20S在广州的播始历期为72~83天,具有早熟特性以及组配早熟组合的潜力。(2)M20S的日开花动态呈现类似“M”的动态趋势,午前花率高,盛花期集中,开花历期持续时间长,柱头外露率高,有利于异交结实。(3)参考农业部部颁标准(NY/T1215-2006),初步鉴定M20S不育起点温度为24.0℃,育性受光照长度的影响很小,其不育类型为温敏型。(4)M20S所配组合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主要表现穗大、穗重、生育期较短,所配组合具有早熟高产的特点。(5)不育系M20S在试验研究考察的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性效应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理想,其中M20S/航恢1508、M20S/泰丰占、M20S/航恢1173、M20S/R1033、M20S/粤香丝苗和M20S/R2479等综合配合力效应较理想。(6)生育期、株高、谷粒长宽比、一次枝梗数、单株穗重、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加性遗传效应占主导作用;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穗长和着粒密度的非加性遗传效应占主导作用;所有的性状都受到环境和基因的共同影响。(7)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生育期>株高>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穗长>谷粒长宽比>有效穗数>着粒密度>单株穗重>结实率>千粒重;性状的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一次枝梗数>生育期>谷粒长宽比>着粒密度>穗长>单株穗重>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株高>结实率>有效穗数。(8)M20S及M20S所配组合的稻米外观品质较好,M20S的垩白粒率(9.50%)和垩白度(1.59%)表现较好,但直链淀粉含量偏高(22.71%);由于环境和自身的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M20S所配组合平均垩白粒率(59.00%)和垩白度(20.14%)表现不好,平均直链淀粉含量(25.47%)。本研究表明:M20S不育起点温度24.0℃,对光周期不敏感,属于温敏型,株型紧凑,集散适中,分蘖能力偏弱,穗部性状优良,异交动态表现较好;M20S所配组合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M20S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性效应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理想;M20S稻米品质表现较好,但组合的稻米品质还需要进一步改良。
胡明霜[5](2019)在《水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上所有的粮食作物中,水稻占据了总量的1/4,随着全球人口激增和种植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已经是所有农业研究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而我国作为农业粮食产出大国以及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研究对于我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水稻研究产出进行定量分析,也可以揭示中国水稻研究机构在国际上的研究水平。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国内外学者在农业领域文献计量研究成果颇多,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种农作物主题的某一个方面,很少对一个农作物主题进行全方面的计量分析,而且在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时,主要采取一种文献形式(期刊论文),所以本文从研究水稻的期刊论文和发明专利两个角度进行计量分析,具体如下。对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统计了 1988年到2017年间国际和国内水稻相关研究论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数据来源于WoS数据库,国内期刊论文数据则来自于CNKI数据库,主要对比分析了研究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高产机构和研究热点等三个方面,在整个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借助Python语言编写处理程序,同时也借助于Gephi和Uci net等可视化软件;而在专利分析方面,本文只研究了基于CNKI专利数据库中的中国发明专利,具体分析了专利申请量、年代分布、申请人、申请人的地域分布和研究热点分布,在计量分析时借助Gephi可视化软件、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和DDA专利统计软件,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了水稻相关研究的前沿领域,根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期刊论文计量分析结果。国际期刊论文数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国内期刊论文数整体呈上升、下降、再上升和再下降的M型波动趋势;对高产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发现21世纪初期开始国内有7所科研机构跻身前20位核心研究机构,占据总量的1/3,而且国际与国内高产机构关于共同发文的趋势越来越常见;由于论文数据来源不同,通过LDA主题聚类模型对国际与国内水稻有关研究论文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水稻转基因育种与生长条件研究是国内外农业机构与工作者的研究重心。(2)发明专利计量分析结果。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可以将发展时期划分为;量萌芽期(1988年-2004年)、平稳发展期(2005年-2012年)和快速增长期(2013-2017年);对水稻农作物专利申请人进行分析,明显看出研发主体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类高校,相反农业类科技企业的研发实力很弱。发明专利的研究主题分析,发现国内水稻发明专利集中在杂交水稻育种、栽培技术和转基因品种研究。
耿杰[6](2018)在《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大田生产的前提条件,盐城市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最适宜开展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区域。从1976年国家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开始,杂交水稻种子产业便落地盐城,发展壮大,成为盐城种业的支柱产业。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的42年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起伏变化的曲线上,基本上可以看到各种影响因素作用的效果。本文通过查阅盐城市历年种子产业历史档案,梳理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脉络,将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四十多年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76~1982)、快速发展阶段(1983~1990)、挫折与发展阶段(1991~1999)、两系制种阶段(2000至今)。通过研究历史档案,汇总分析近五年来盐城市杂交水稻生产情况,调查走访制种企业和制种大户,对近年来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气候情况、生产面积、品种组合和生产方式进行深层分析。总结得出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主要受到五个方面因素影响。1.制种效益。近三年来盐城市杂交水稻制种的平均生产成本为2150元/亩,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平均效益为1040元/亩。虽然制种成本逐年提高,但粮食种植效益下降,有利于制种产业发展。2.市场需求。杂交水稻种子的价格对市场需求非常敏感,盐城市制种产业发展历史上多次出现外地需求突增迅速推高本地制种产业的情况,1992年至2000年的发展低谷也是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3.政策调控。盐城市制种产业发展历史上处处都能看到政策的影响力。1982年国家改革杂交水稻种子繁制模式,1992年至2000年全国范围粮食结构调整,均为政策影响市场需求间接影响制种产业。由2016年至2018年制种产业逆势上升更能看到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力。4.气象因素。杂交水稻种子产量受气候影响巨大。在三系制种发展时期,盐城市制种产业便多次受到气候影响,发展受挫。2000年后两系制种受温度条件影响较大,更易受到气候因素影响,19年中便有6年严重受灾,使制种产业严重受挫。5.品种因素。杂交水稻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很快,1999年开始两系品种制种面积便迅速扩大,取代三系品种。仅仅4年时间,优势品种便全部被新品种取代,新品种两至三年便能迅速占领市场,品种优势巨大。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并结合盐城市当前缺少自有品种、农村劳动力减少、两系制种不安全等实际困难,提出从五个方面入手提振制种产业。1.政府多方面扶持。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项目成效明显,应当继续争取后续项目支持。国家级杂交水稻市场信息平台和地区杂交水稻制种气象预报可以发挥政府信息优势和气象技术优势,避免市场因素与气象因素对制种产业的不利影响。2.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杂交水稻种业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可以牵头组织制种联合体,研发自有品种;建立互助保障机制,帮助恢复生产;收集各方信息,发挥专业优势;展开联合协商,增强本地企业话语权。3.进一步提高保险保障。制种保险对提高制种积极性,恢复再生产起到较好效果。针对目前制种保险赔偿标准低、操作不专业、承保意愿低等问题,建议成立专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提高保险标的、建立再保险机制。4.大力推进制种机械化。近年杂交水稻制种用工成本迅速增加,而仅播种、插秧、施肥、喷药四项作业就可以每亩节约成本132.15元,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农事措施及时完成。新技术不断涌现,无人机植保、无人机授粉、父本机插等技术逐步推广,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5.优化品种组合,推进品种自主。目前盐城市仅两家本地企业有自有品种,制种单位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和生产风险。一方面制种单位应积极扩大优势品种制种面积;另一方面应该主动研发自有品种组合,同时与科研单位联合,购买表现优异的新品种。
石晓华[7](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谢辉[8](2017)在《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大环境下,要满足不断增加的世界人口对稻米的需求,只有提高单产。过去4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杂交水稻是提高单产的成功的技术。中国每年种植约1700万公顷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杂交籼稻种植面积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杂交粳稻种植面积仅占粳稻种植总面积840万公顷的5%左右。杂交粳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限制杂交粳稻发展速度最主要的因子是竞争优势不够强。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改良恢复系的配合力。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利用粳稻9个BT型雄性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90个F1组合,调查6个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分析19个亲本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结合19个亲本115对SSR引物扩增的DNA分子标记数据,筛选19个亲本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的SSR标记基因型。二是利用上述第1项和实验室前期研究筛选出的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通过杂交、回交和SSR分子标记辅助多代选择技术,对江苏省审定组合86优8号的父本恢复系宁恢8号的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实际改良和效果评价。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通过在江苏南京和盱眙两点调查粳稻9个BT型雄性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NC 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的90个F1组合的6个产量性状表型值,分析19个亲本6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根据6个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总排序和亲本利用价值的评价标准,结果在两个环境下都表现较优的不育系是BT-武羌A,在两个环境下都表现较优的恢复系是C418。二、对10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亲本的总DNA,用115对SSR引物扩增显示,78对引物在19个亲本之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用这78个SSR标记位点的亲本基因型数据和F1植株各性状表型数据,检测与亲本6个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位点。与亲本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位点,南京环境下分别检测到8、12、11、6、6和3个,盱眙环境下分别检测到12、20、8、15、10和8个。两个环境都检测到的关联位点数分别为4、10、5、3、5和2。在两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29个标记位点中,有3个各自与3个产量性状亲本配合力共相关,分别是第2染色体上的RM406与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共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RM406-145/160优势方向分别为正、负、正;第3染色体上的RM16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配合力共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RM16-180/190优势方向分别为负、正、负;第6染色体上的RM340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RM340-110/160优势方向分别为负、正、正。另3个标记位点各自与2个产量性状亲本配合力共相关,分别是第2染色体上的RM208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RM208-180/185优势方向均为负;第3染色体上的RM570与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共相关,优势方向均为正;第7染色体上的RM8263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优势方向均为正。其余标记位点只与1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显示正向优势的,南京环境占76%(35个/46个);盱眙环境占55%(40个/73个)。三、通过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获得了 RM570位点为280bp纯合条带的宁恢8号遗传背景的新恢复系7个。7个新恢复系中863A/8001-13-16和863A/8001-23-22这2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显着高于对照863A/宁恢8号的,分别高出对照24.9%和16.0%。通过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获得了 RM208位点为180bp纯合条带的宁恢8号遗传背景的新恢复系4个,其中8010-4-10、8010-4-14和8012-2-9与不育系863A配组,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比对照宁恢8号的增加了 23.1%、16.7%和38.5%。上述配合力改良是利用一个位点改良一个性状配合力的实践。本文检测到6个标记基因型与2个及以上性状的配合力同时相关。那些与改良目标一致的多性状配合力相关位点可用于亲本多个性状配合力的同时改良。两个地点重复检测到的与同一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基因型,对F1性状值的效应是同向的,增量率是相近的。这一结果显示了改良效果的地点通用性。863A/8001-13-16和863A/8010-4-10是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增加最多且株高生育期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的两个组合,有望在生产上应用。
赵林[9](2017)在《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水稻优良不育系的选育是提高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航17S是通过空间诱变技术,将培矮64S干种子搭载2006年9月我国发射的“实践八号”农业卫星,经过地面种植和跟踪、定向筛选、不育起点温度加压选择,最终选育到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AC)、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不育株系。本研究以培矮64S为对照,对航17S主要农艺性状、开花习性、生育特性、不育起点温度、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除剑叶宽以外,航17S主要农艺性状与原种培矮64S接近,株型集散适中,茎秆较粗,主茎总叶片数较少、出叶迅速,分蘖能力强,穗粒数适中,符合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的选育标准。2.航17S总体异交特性好,开花历期长,盛花期集中,午前花率高,在安排花期时选择空间大;另外其柱头外露率高,尤其是双边外露率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花粉,提高杂交制种的质量与产量。3.通过对航17S与原种培矮64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可知,原种在DNA水平上对空间环境不敏感,不容易造成基因位点的突变;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表明航17S的低AC值主要受主效基因Wx的影响,具体原因为Wx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剪切处第一个碱基G→T突变与第一内含子剪切位点上游55bp处(CT)n重复数为18引起。4.航17S的不育起点温度经过加压选择之后,经测定在23℃以下,符合部颁标准;航17S播始历期变异系数最大,有效积温变异系数最小,有效积温稳定,说明航17S为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温敏型不育系,同时其育性稳定、可繁性好,是优良的两系不育系。5.航17S所配组合超亲、对照优势(包括对应条件下培矮64S所配组合)明显,主要表现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株高这4个性状上。6.航17S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株高、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其所配组合航17S/1H1124与航17S/航恢1179是综合性状理想的杂交组合。7.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不显着;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直接影响中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作用最为明显,千粒重对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间接影响很大。8.稻米品质分析表明航17S所配组合在碾米品质上表现优良,外观、蒸煮食味品质则由于垩白度偏高、AC值偏低导致整体上达不到国家优质米标准,这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米质方面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本研究表明:通过空间诱变选育的新型不育系航17S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其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配合力良好,产量高,在米质上也有巨大的应用提升空间。随着航17S在育种实践上的逐步应用,将为我省杂交水稻育种写下浓重的一笔,同时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新型不育系,将不断丰富不育系的遗传背景,为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指引明路。
胡忠孝,田妍,徐秋生[10](2016)在《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杂交水稻从1976—2015年推广40 a之际,对中国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杂交粳稻的推广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6—2013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推广5.316 2亿hm2,并于1995年达到2 089.78万hm2的历史最大面积,占当年水稻面积的67.97%,但杂交水稻面积及其占水稻面积的比例在1999年以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至2013年维持在1 617.87万hm2,占水稻面积的53.37%;1996—2013年年推广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数量由133个增加到532个,而单个主要品种的平均年推广面积则由11.01万hm2下降到2.36万hm2,品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突破性品种匮乏;1996—2013年两系杂交水稻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由0.92%上升到33.59%,两系杂交水稻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杂交粳稻的年推广面积维持在20万26万hm2,占杂交水稻面积的比例维持在1.1%1.5%的极低水平,杂交粳稻在杂交水稻中的地位还极其微弱。
二、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
1.1 基于细胞质不育的三系杂交水稻系统 |
1.1.1 水稻细胞质不育系的发现与类型 |
1.1.2 CMS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 |
1.2 基于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杂交水稻系统 |
1.2.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类型 |
1.2.2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克隆 |
1.2.3 光温敏核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 |
2 水稻杂种不育 |
2.1 水稻杂种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机理 |
2.2 水稻杂种雌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机理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雁农S低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精细定位与克隆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F_2分离群体构建与种植 |
1.4.2 花粉I_2-KI染色镜检 |
1.4.3 水稻DNA提取 |
1.4.4 SSR标记PCR扩增 |
1.4.5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 |
1.4.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4.7 BSA法遗传连锁作图 |
1.4.8 近等基因系分离群体构建 |
1.4.9 目标基因精细定位 |
1.4.10 小穗总RNA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
1.4.11 rtms6候选基因预测、克隆与互补载体构建 |
1.4.12 遗传互补验证 |
2 结果 |
2.1 YnS低温敏雄性不育性状的表型分析 |
2.2 YnS低温敏核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 |
2.3 rtms6和rtms10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
2.4 rtms6的克隆与互补验证 |
2.5 rtms10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
2.6 低温敏不育性状的细胞学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低温敏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水稻杂合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材料种植 |
1.4.2 人工气候室处理试验 |
1.4.3 回交群体构建 |
1.4.4 DNA提取与PCR扩增 |
1.4.5 花粉离体萌发试验 |
1.4.6 花粉体内萌发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MS的表型观察与分析 |
2.2 HMS的遗传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水稻杂合雄性核不育系的分子选育及其配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1892F背景反温敏不育系1892RS(reverse TMS, RS)及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heterozygous male sterile line, HS)的构建 |
1.3.2 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的测配 |
1.3.3 材料种植 |
1.3.4 rtms10~(1892F)等位型连锁标记开发 |
1.3.5 DNA提取、PCR扩增及电泳分析 |
1.3.6 表型观察与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1.3.7 直链淀粉含量(AAC值)和胶稠度(GC值)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tms10~(1892F)等位型连锁标记开发 |
2.2 反温敏核不育系1892RS及杂合不育系1892HS的选育 |
2.3 1892HS的配组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品种的时空分布 |
2.2 水稻品种的类型分布 |
2.3 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情况 |
3 讨论 |
4 小结与展望 |
4.1 小结 |
4.2 展望 |
(3)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历程 |
1.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发掘和研究探索阶段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初试和应用阶段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大面积应用阶段 |
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与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现状 |
2.2 主要问题 |
2.2.1 种质创新重视不够, 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脱节 |
2.2.2 缺乏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
2.2.3 种子生产决策缺乏科学指导, 生产风险时有发生 |
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利用策略 |
3.1 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结合, 创新不育系种质资源 |
3.2 加快优质多抗不育系育种步伐, 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
3.3 科学决策种子生产基地与时段, 确保两系杂交稻健康持续发展 |
(4)大穗型两系不育系M20S特征特性及应用基础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 |
1.2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基础研究 |
1.2.1 光温敏水稻不育系的类型 |
1.2.2 光温敏水稻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研究 |
1.3.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的策略 |
1.3.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1.4 配合力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5 大穗型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M20S农艺性状与生育期调查 |
2.2.2 M20S异交动态研究 |
2.2.3 M20S不育起点温度研究 |
2.2.4 M20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以及所配组合配合力分析 |
2.2.5 M20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M20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3.1.1 M20S叶龄与分蘖动态分析 |
3.1.2 M20S植株形态性状调查 |
3.1.3 M20S株高及穗部性状调查 |
3.1.4 M20S苗期发根力研究 |
3.1.5 M20S生育期的调查 |
3.2 M20S异交特性研究调查分析 |
3.2.1 M20S与培矮64S日开花动态调查 |
3.2.2 M20S与培矮64S单穗开花历期调查 |
3.2.3 M20S与培矮64S的柱头外露率 |
3.3 M20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3.4 M20S的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3.4.1 M20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
3.4.2 M20S所配组合配合力分析 |
3.5 M20S及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M20S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前景评价 |
4.1.2 M20S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利用综合评价 |
4.2 结论 |
4.2.1 M20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 |
4.2.2 M20S的异交特性 |
4.2.3 M20S的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4.2.4 M20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 |
4.2.5 M20S及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 |
4.3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水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研机构 |
2.1.2 科研产出 |
2.2 国内外基于农业领域文献计量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期刊论文计量分析综述 |
2.2.2 国内外专利文献计量分析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 研究内容的确定 |
3.3 数据来源与采集策略 |
3.4 数据处理 |
3.4.1 数据清洗 |
3.4.2 数据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稻研究的期刊论文计量分析 |
4.1 水稻研究期刊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 |
4.1.1 论文总体发文的数量年代分布 |
4.1.2 基于LDA主题聚类的期刊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 |
4.2 水稻研究期刊论文的高产机构分析 |
4.2.1 高产机构发文量分析 |
4.2.2 高产研究机构核心期刊关键词分布 |
4.2.3 高产机构合着情况分析 |
4.3 水稻研究期刊论文的热点分析 |
4.3.1 高频关键词分布情况 |
4.3.2 高频关键词变化情况 |
4.3.3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水稻研究的中国发明专利现状分析 |
5.1 专利申请量与年代分布 |
5.2 专利发明人地理分布 |
5.3 重点专利申请人分析 |
5.4 专利研究主题分析 |
5.4.1 重点技术领域分析 |
5.4.2 研究技术主题总体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工作与不足之处 |
6.2.1 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水稻制种的意义 |
2 国内外杂交水稻制种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当前世界杂交水稻制种发展趋势 |
2.2 国内杂交水稻研究现状 |
2.2.1 杂交稻品种选育的研究 |
2.2.2 杂交稻育种技术的研究 |
2.2.2.1 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结合 |
2.2.2.2 生物技术应用 |
2.2.2.3 特异性育种材料 |
2.2.3 超级杂交稻的研究 |
3 以盐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4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史 |
4.1 起步阶段(1976~1982) |
4.2 快速发展阶段(1983~1990) |
4.3 挫折与发展阶段(1991~1999) |
4.4 两系制种阶段(2000至今) |
第二章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现状 |
1 盐城市农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2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2.1 气候情况 |
2.2 生产面积 |
3.3 品种组合 |
3.4 生产方式 |
第三章 杂交水稻制种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 |
1 杂交水稻制种效益 |
1.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 |
1.2 制种效益 |
1.3 制种与常规粳稻种植效益对比 |
2 市场因素的影响 |
3 政策因素的影响 |
4 气候因素的影响 |
5 品种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建议 |
1 政府多方面扶持 |
1.1 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项目 |
1.2 国家级杂交水稻市场信息平台 |
1.3 地区杂交水稻制种气象预报 |
2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3 进一步提高保险保障 |
4 大力推进制种机械化 |
5 优化品种组合,推进品种自主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 不同时期杂交水稻制种田间情况 |
2 同一时期不同品种、不同地点杂交水稻制种田间情况(8中旬各品种组合开始进入抽穗扬花期) |
(7)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
2.1.2 主要发文期刊 |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思路 |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3.4 研究数据 |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6.3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
7.3 模型估计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8.3 模型估计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进展 |
1.1 植物杂种优势的发现及其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
1.2 植物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
2 国内外粳稻生产和育种概况 |
2.1 世界水稻生产和粳稻分布概况 |
2.2 中国水稻生产和粳稻发展概况 |
2.3 杂交粳稻在粳稻生产中的地位 |
2.3.1 杂交粳稻的特征特性 |
2.3.2 杂交粳稻的优势水平 |
2.3.3 杂交粳稻的生态类型及地理分布 |
2.4 杂交粳稻育种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
2.4.1 国外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
2.4.2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
2.4.3 杂交粳稻育种成就 |
2.4.4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和生产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
2.5 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
2.5.1 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优势水平 |
2.5.2 采用两系法,充分利用粳稻的优良资源 |
2.5.3 筛选“籼不粳恢”型亲本材料,解决杂种优势和制种产量和纯度问题 |
2.5.4 采取“双亲双优”策略,改良稻米品质 |
2.5.5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创新种质资源 |
3 水稻性状配合力研究进展 |
3.1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其两者的关系 |
3.2 水稻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
3.3 水稻配合力与亲本性状的关系 |
3.4 水稻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关系 |
3.5 水稻配合力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3.6 经典方法配合力研究成果应用的局限性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江淮稻区杂交粳稻骨干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的SSR标记位点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组合配制和田间种植及性状调查 |
1.3 DNA提取和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电泳 |
1.3.1 DNA提取(SDS法) |
1.3.2 PCR扩增 |
1.3.3 电泳和银染 |
1.3.4 读胶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个环境下90个F1组合6个产量性状表现 |
2.2 10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6个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解析 |
2.3 两个环境下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标记位点 |
2.3.1 南京环境下检测到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
2.3.2 盱眙环境下鉴定出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
2.3.3 两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
3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信息改良宁恢8号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实践与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种植和杂交、回交、自交、测交 |
1.3 用于辅助选择的SSR分子标记及单株基因型鉴定和选择 |
1.4 粳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改良效果的评价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单株产量配合力的改良 |
2.1.1 宁恢8号/宁恢157//宁恢8号BC1F1分离群体中用于继续回交的单株的SSR分子标记基因型 |
2.1.2 宁恢8号/宁恢157//宁恢8号2个BC2F1株系各单株SSR标记基因型 |
2.1.3 宁恢8号/宁恢8号//宁恢8号3个BC2F2株系入选单株背景回复率及组合配制 |
2.1.4 9个改良恢复系单株产量的配合力 |
2.2 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的改良 |
2.2.1 宁恢8号/武育粳3号R//宁恢8号BC_1F_1分离群体中用于继续回交的单株的SSR分子标记基因型 |
2.2.2 宁恢8号/武育粳3号R//宁恢8号2个BC_2F_1株系各单株SSR标记基因型 |
2.2.3 4个改良恢复系的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 |
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主要结论 |
1.1 不同亲本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表现不同,多环境下表现配合力好的亲本正是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亲本 |
1.2 对于同一性状,两个环境下均检测到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优势方向相同且优势值相近 |
1.3 与2个及以上性状的配合力共相关的同一标记基因型,优势方向相同的,可同时改良多个性状配合力;优势方向不同的,应当使用只与1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标记 |
1.4 运用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信息改良亲本产量性状和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
2 全文主要创新点 |
2.1 鉴定出一批配合力高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可用于江淮稻区杂交粳稻新组合选配 |
2.2 鉴定出一批与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基因型 |
2.3 获得了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得到改良的粳稻新恢复系5个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基础研究 |
1.2.1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与类型 |
1.2.2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研究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研究 |
1.3.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标准 |
1.3.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4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4.1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成就 |
1.4.2 SSR标记在水稻空间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1.5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杂交水稻中的育种利用评价 |
1.5.1 杂种优势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
1.5.2 配合力研究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
1.5.3 直链淀粉含量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2.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2.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2.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2.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2.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3.1.1 叶龄与分蘖动态 |
3.1.2 株高及穗部性状 |
3.1.3 主茎叶片数与播始历期 |
3.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3.2.1 日开花动态 |
3.2.2 单穗开花历期 |
3.2.3 柱头外露率 |
3.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3.3.1 SSR多态性分析 |
3.3.2 航 17S的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 |
3.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3.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3.5.1 航 17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
3.5.2 配合力分析 |
3.5.3 组合间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5.4 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
3.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3.6.1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分析 |
3.6.2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创造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 |
4.1.2 航 17S育种利用综合评价 |
4.1.3 航 17S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前景 |
4.2 结论 |
4.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4.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4.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4.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4.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4.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4.3 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本文所使用的的SSR引物 |
附录B:图版 |
(10)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处理与统计 |
2 中国杂交水稻推广情况 |
2. 1 1976—2013 年杂交水稻推广面积 |
2.2 2013年中国杂交水稻面积分布 |
2. 3 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替及主要品种数量变化 |
2. 3. 1 第1 代杂交水稻 |
2. 3. 2 第2 代杂交水稻 |
2. 3. 3 1996—2013 年杂交水稻品种数量变化 |
3 两系杂交水稻推广情况 |
3. 1 两系杂交水稻推广面积 |
3. 2 2013 年两系杂交水稻面积分布 |
3. 3 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数量变化 |
4 杂交粳稻推广情况 |
4. 1 杂交粳稻推广面积 |
4. 2 2013 年中国杂交粳稻面积分布 |
5 讨论 |
四、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D]. 倪金龙.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J]. 陈玉冲,温国泉,蒋显斌. 中国种业, 2020(04)
- [3]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J]. 雷东阳,林勇,陈立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4]大穗型两系不育系M20S特征特性及应用基础评价[D]. 林鑫.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5]水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D]. 胡明霜.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盐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D]. 耿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7]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8]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D]. 谢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D]. 赵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历程及现状分析[J]. 胡忠孝,田妍,徐秋生. 杂交水稻,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