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材中期防锈剂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孙娜娜[1](2020)在《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有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市场的主体,但其含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且基本都是以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为膨胀阻燃体系,一旦遇热,就会释放出有毒的氨气和氰化物,对环境及人体产生极大危害。因此,研发一种对环境友好的钢结构防火涂料显得更为迫切。本课题以碱性硅溶胶(LS-30)和40%甲基硅酸钾溶液(PMS-40)为基料,添加颜填料、膨胀阻燃体系和助剂,制备成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研究了LS-30和PMS-40质量比、助剂的种类与添加量、颜基比大小、颜填料及膨胀阻燃体系的添加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LS-30):m(PMS-40)=1:1.5,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分别占颜填料的0.5%和0.3%,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和N-228分别占涂料的0.3%、0.3%和1-1.5%,消泡剂DF-18和DF-8868各为涂料的0.25-0.35%,有机硅丙烯酸酯类流平剂为涂料的0.5%时,涂料在容器中可稳定存在,不分层无气泡,分散效果及流变性达到最优。颜基比为1.5:1-1.7:1,滑石粉、钛白粉、绢云母粉分别为涂料的2%、5%、15-20%,当膨胀阻燃体系白云石为15-20%,可膨胀石墨为3-5%时称为可膨胀石墨体系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膨胀阻燃体系白云石为15-20%,硼砂为1%,可膨胀石墨为0.5-1.0%时可制成硼砂体系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固化7 d,厚1.5-2.0 mm时,涂层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防火性能,灼烧后涂层膨胀5-7倍且均匀,耐火时间可达1 h,炭质层致密,且与钢材之间结合力好,对环境友好无污染。从涂层的表面形貌及组成物质入手,结合SEM、XRD、TG-DSC和FT-IR分析检测,研究了可膨胀石墨体系和硼砂体系的防火涂层膨胀阻燃过程。表明:在可膨胀石墨体系中,灼烧前期,甲基硅酸钾和可膨胀石墨协同膨胀阻燃;灼烧中期,主要是白云石发挥阻燃作用;灼烧后期,体系在800℃-1000℃,发生相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吸收热量形成玻璃相。在硼砂体系中,灼烧前期,甲基硅酸钾、可膨胀石墨和硼砂共同膨胀阻燃;灼烧中期,主要是白云石和硼砂发挥协同阻燃作用;灼烧后期,体系在900℃左右,颜填料晶格破坏转变为非晶态,此过程吸收大量热。整个体系物质间共同作用并相互协调,产生优异的膨胀阻燃作用。
周忠伟[2](2020)在《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单宁酸等有机酸为转锈物质,以柠檬酸和硼酸酯为促进转锈络合剂,以苯丙乳液与改性苯丙乳液共混为成膜物质,再加入成膜助剂等制备了一种可在具有锈层的钢材上涂装的水性锈转化涂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涂料的最优配方,并对水性锈转化涂料涂装前黏度、表面张力、干燥时间等进行测试。涂装形成漆膜后通过耐盐雾、耐盐水和塔菲尔等测试对其防腐速率进行表征,确定水性涂料的最佳应用条件,采用附着力测定、接触角测定等确定形成漆膜的性质,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其表观和微观进行测定。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水性锈转化涂料的最优配方为:成膜物质65%、转锈剂5%、转锈促进剂2%、缓蚀剂0.6%、渗透剂2%、柠檬酸0.5%和成膜助剂1.6%,其余为蒸馏水。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储存稳定性较好,涂料的表面张力为33.17mN/m,黏度为10.2mPa·s,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流动性。涂料的涂装温度范围在20℃~40℃为最佳,锈层厚度20μm,涂装量0.375kg/m2,涂装后漆膜的附着力可达到一级,涂料可完全转化锈层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水性锈转化涂料可在不同钢铁材料上涂装,在弹簧钢和Q235碳钢表面进行测试,涂装后形成致密,连续的保护漆膜,并且通过耐候性试验确定漆膜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应用范围较广。通过热重测试,漆膜在220℃以下失重在6%以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满足日常使用要求。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中性盐雾试验对其耐腐蚀性进行研究,并与市售带锈涂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性锈转化涂料可耐盐雾(5%)96h,耐盐水(3.5%)168h,漆膜不被破坏不产生锈蚀现象,并且通过耐酸碱腐蚀测定,漆膜有较好的耐酸性,在pH为2的腐蚀溶液下漆膜不被破坏,具有保护作用。与市售带锈涂料相比,自制涂料具有更好的成膜致密性和较强的耐腐蚀能力。该产品为水性剂,可直接再带锈钢板表面进行涂装,避去工业上的酸除锈工艺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一种环保型涂料,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市场应用前景。
孙姝娟[3](2019)在《多功能环保型中性除锈剂的开发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金属腐蚀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金属防腐蚀十分重要,在进行防腐处理前需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处理。普通强酸除锈剂在除锈过程中会带来诸如金属的过腐蚀、返锈以及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对酸洗行业的环保要求,本课题旨在制备一种更加安全环保,兼具除锈和防锈双重功能的中性除锈剂。本文主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多功能中性除锈剂关键组分的优化配方,其中有机酸为20.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3.0%,葡萄糖酸钠为2.5%,柠檬酸钠为1.0%,以及自制的咪唑啉缓蚀添加剂溶液为9.0%;对于锈蚀程度C级钢板,考察了不同除锈温度下除锈完成时所需的时间及不同除锈剂浓度对除锈效果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外场超声的加入对除锈时间的影响;其次,通过实验发现除锈剂处理钢板面积可达200-500 m2/t,处理后钢板的漆膜附着力达到1级。通过与市售各类除锈剂进行性能对比,证明自制产品各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在30℃时,自制产品与市售中性产品除锈时间相同。SEM结果表明,自制中性除锈剂除锈后的金属表面光滑平整,对钢板基体无明显腐蚀,而市售各类除锈剂都对钢板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电化学实验及户外耐候试验结果表明,自制中性除锈剂除锈后钢板表面在户外保持一个月不生锈,说明该除锈剂兼具防锈的功能,优于市售除锈剂。通过XRD、SEM、EDS、XPS等分析方法初步验证了自制中性除锈剂的除锈和防锈机理,发现铁锈通过与除锈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厚度约23μm的Fe-O-P和Fe-O-C等螯合物保护膜层,表现出较好的户外耐蚀性。通过Tafel、EIS曲线及盐水浸泡实验探究了该保护膜层的耐盐水腐蚀性能,发现氯离子对其破坏力很强,膜层耐盐水腐蚀能力较差,在浓度为3.5%的盐水(阻抗为525.7Ω)中浸泡3h即发生严重腐蚀,但保护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阻碍电解质在膜层中的扩散,起到防锈作用。
施钧[4](2019)在《水性钢结构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涂料涂装的方法是解决钢结构不耐火和易被腐蚀问题的关键。因此,研制一种绿色环保,兼具防火、防腐双重功能的钢结构涂料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涂料性能的因素主要有成膜物质、膨胀体系、颜填料、涂膜工艺、涂料状态、涂膜结构等。其中,成膜物质、膨胀体系、颜填料是影响涂料性能的核心因素。研究了成膜物质、膨胀体系、颜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而优化出一种性能优异的钢结构涂料。本文采用水性环氧乳液作为成膜物质,双季戊四醇、三聚氰胺、聚磷酸铵作为膨胀体系,可膨胀石墨、二氧化钛作为颜填料,配置一种水性钢结构涂料。首先,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各组分不同配比对漆膜基本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性环氧乳液各组分掺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漆膜基本性能和机械性能会随着固化剂的适当增加而增强,当水性环氧树脂用量:固化剂用量=1:1.25时漆膜性能最佳,当固化剂含量继续增加时反而影响涂料的性能;水性环氧树脂中的蒸馏水用量也会影响漆膜的性能,当水性环氧树脂用量:蒸馏水用量=1:1.25,漆膜性能最佳,当继续增加蒸馏水用量时,漆膜的粘度、抗冲击强度、硬度等都开始降低。其次,研究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本身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耐火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性环氧在涂料中的用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涂料的物理化性学能和耐火性能会随着乳液的加入而增强,当乳液用量达到35%左右时,涂料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均会缩短,附着力为一级,涂层发泡快、结构整体性好、碳化层致密,耐火性能最佳。然后,研究膨胀体系的膨胀机理及膨胀体系各组分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热重分析法,对膨胀体系中各物质进行优选,并对膨胀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二氧化钛和可膨胀石墨的加入会大大提高涂料的耐火性能;膨胀体系按不同配比产生的协同作用对涂料的耐火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三聚氰胺:双季戊四醇:聚磷酸铵=10:5:6时,膨胀体系会产生更好的协同效果。最后,研究颜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及涂料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对涂料耐火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可膨胀石墨及二氧化钛的加入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探究;采用正交试验对涂料各组分不同掺量对涂料整体的协同作用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膨胀石墨及二氧化钛的加入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涂料在高温下的涂层结构稳定性和涂料的耐火性能。涂料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会对涂料整体的耐火性能产生影响,当水性环氧乳液:膨胀体系:颜填料:无极阻燃剂:防锈剂=25:45:4:2:3时体系耐火性能最佳,其平均耐火极限达到89min,符合耐火性能标准。涂料的耐腐蚀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王响[5](2018)在《彩钢瓦表面除锈防锈工艺及其腐蚀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钢铁不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统计,每年世界上都有几千万吨钢铁由于保护不妥善而变成了铁锈,由于钢铁制品遭腐蚀破坏而引起的停工减产、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严重事故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钢铁的防锈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彩钢瓦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它以美观、质轻、价廉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厂房建设、临时住宿等方面,特别是其具有很强的抗震、防水等优点而被广泛的推广。不过,彩钢瓦同样也有着其致命的弱点。本文对国内外传统防锈的主流方法进行了综述,对比各种防锈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际工业生产所需要的防锈效果确定了两种防锈方法:乙醇胺与酸的复配防锈法和磷化膜防锈法。这两种防锈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费用低、防锈效果好等特点,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防锈方法。打破了传统防锈方法昂贵、低效、造成污染的魔咒;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三种防锈剂配方的最佳比例;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实验。通过表征实验的数据分析出防锈效果最好、最经济以及最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最佳防锈剂配方为:磷酸、二乙醇胺和水。本文同时对于钢铁表面的腐蚀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在不同环境下分析其具体腐蚀原因及其相应的防护解决方案。
张天[6](2018)在《环保型气相防锈纸及防锈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无毒、环保是气相防锈剂的发展趋势,为了对国内以亚硝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气相防锈剂进行更新换代,制备环保型气相防锈系列产品。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单组分及多组分复配进行静态防锈甄别实验,研究了苯甲酸钠、乌洛托品、苯丙三氮唑、碳酸环己胺、植酸胺在5%NaCl氛围中对Q235型钢片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苯甲酸钠、乌洛托品、苯丙三氮唑缓蚀能力一般,不能单独作为气相防锈剂使用,碳酸环己胺单组份虽然有不错的气相缓蚀能力,但是不能通过三天静态气相防锈实验;在双组份气相防锈方面,苯并三氮唑和乌洛托品具有协同作用,苯并三氮唑和碳酸环己胺具有拮抗作用;植酸胺化调节pH=10时,具有最佳的缓蚀性能,Q235钢铁表面光亮无锈;优选配方为m(苯甲酸钠):m(乌洛托品):m(苯并三氮唑):m(植酸胺)=5:2:2:1,较优用量为1L体积使用2g。2.通过对不同涂布量下气相防锈纸的静态防锈性能的研究发现:当防锈液质量分数为35%,有效涂布面积为12.6g/m2时为最佳用量;最佳条件下,中性盐雾实验15d,试片光亮无锈。3.进行气相防锈膜中试试验,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气相防锈剂缓蚀能力实验对气相防锈膜防锈效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中性盐雾试验15 d后,工厂试片仍保持光亮无锈;缓蚀能力实验中三组平行实验缓蚀能力为0级,钢铁表面光亮无锈蚀。4.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结合气相防锈甄别实验,进行防锈剂缓蚀机理的研究。研究表明:苯甲酸钠、乌洛托品、苯丙三氮唑、碳酸环己胺、植酸胺主要是抑制阳极为主的缓蚀剂;在双组份气相防锈方面,苯并三氮唑和碳酸环己胺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产生拮抗效应,苯并三氮唑和乌洛托品有着挥发性和吸附类型协同效应;苯并三氮唑、乌洛托品、植酸胺中电负性较大的O、N、P与Fe的d空轨道进行杂化,形成配位键吸附于金属表面,以C、H原子为骨架的非极性基团远离金属表面,自组装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单分子薄膜。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制备的气相防锈纸与未涂布中性牛皮纸相比,其纤维形状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单根纸张纤维表面上的细小纹理被完全遮挡,但纤维间的间隙仍清晰可见;制备的气相防锈膜与PE膜相比,有明显的区别,PE膜表面平滑均一,无明显的突出和轮廓;气相防锈膜有明显的凸凹不平,其表面的孔隙清晰可见,有的地方甚至存在细小的颗粒依存于表面。6.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Q235钢铁中的Fe原子主要吸附在苯甲酸钠COO-附近,乌洛托品C—N附近、苯丙三氮唑N—N附近和植酸胺P—O附近。7.制备的盐酸萘乙二胺法显色剂比传统的淀粉碘化钾显色剂拥有更佳的灵敏性,并能在气相防锈膜中给出清晰的亚硝酸钠分布状态,制备的亚硝酸钠显色卡可以快速的对防锈制品中亚硝酸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王响[7](2018)在《钢铁表面防锈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比各种防锈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际工业生产所需要的防锈效果确定了一种防锈方法:乙醇胺与酸的复配防锈法。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防锈剂配方的最佳比例;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实验以检验其性能。
王然[8](2017)在《水基防锈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硅酸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具有资源丰富、无毒、价格价廉、使用简单等优点。近年来采用硅酸钠水溶液对镀锌钢、铝以及铝合金和镁合金进行表面处理的研究较多。硅酸钠是硅酸盐缓蚀剂中最主要的一种,但是硅酸钠水溶液在常温下形成的防锈膜遇水即溶,耐水性差,在室外容易遭到破坏,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防锈期。热固化对硅酸钠防锈剂的防锈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当达到一定固化温度时,水分蒸发,Si-OH几乎全部缩合为Si-0-Si链的网状结构。本文针对螺纹钢和Q235钢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易腐蚀生锈问题,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环保型水基防锈剂,通过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测试、膜层接触角测试、露天耐候实验、红外光谱和盐水浸泡等实验等手段对常温(25℃)下自然干燥的防锈膜以及经过热固化处理的防锈膜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硅酸钠浓度、固化温度以及固化时间对防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水溶液浓度为0.8mmol/L,固化温度为220℃,固化时间为3. 5h,形成的硅酸钠防锈膜完整均匀且致密,构成Si-O-Si三维网状结构,优于未经固化的硅酸钠防锈膜,成膜后钢板的防锈期超过2个月,耐蚀性和耐水性均好于自然干燥的防锈膜。
杜天源[9](2016)在《环保型水基防锈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腐蚀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对金属的耐蚀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使用防锈剂仍是防止金属腐蚀一个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增强,安全、环保型的水性防锈剂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螺纹钢和Q235钢在实际使用中普遍存在的易腐蚀生锈问题,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环保型水性防锈剂,采用室外暴露实验法、静态防锈实验、室内加速实验法、电化学方法及扫描电镜(SEM)等多种表征方法探究其防锈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索了自制防锈剂配方,其中主料硅酸钠为35%、防锈剂助剂为1.5%、乙二胺四乙酸为1%、苯甲酸钠为0.6%、六次甲基四胺3%、硼酸0.45%;PH计测试防锈剂的PH值为11.6,采用拉环法测定了防锈剂的表面张力为43mN·m-1,利用膜厚仪测定防锈剂涂层厚度为7.33μm,3%(wt%)NaCl溶液中浸泡时间大于12 h;Tafel极化曲线表明,防锈剂涂层能显着提高自腐蚀电位,由空白钢板的-0.7094V正移到-0.4206V,同时能显着降低腐蚀电流密度,由1.87×10-5A·cm-2降低到9.12×10-7A·cm-2,而腐蚀速度从空白样钢的1.30×10-7g·m-2·h-1降低到了 6.35×10-9 g·m-2·h-1,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EIS表明,涂覆自制防锈剂后,能显着增大电荷传递电阻,由空白的66Ω·cm-2 增到了 32 Ω·cm-2。户外暴露实验的结果表明,对于螺纹钢防锈剂的防锈期大于2个月,对于碳钢则超过1个月。室内碳钢的防锈期则可达到5个月以上。综上,自制防锈剂对于工序间钢铁材料防腐蚀效果良好,且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乔腾波[10](2014)在《热镀Galfan工艺及镀层耐蚀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Galfan镀层能够显着改善钢铁材料的耐腐蚀性,提高钢铁表面的粘附性和美观程度。溶剂法热镀工艺简便、成本低、用途广泛。本文研究了结构件的Galfan单镀工艺、镀层组织和耐蚀性能。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及控制变量法研究工艺参数对Galfan镀层质量的影响。随着浸镀时间延长,镀层逐渐增厚,在25s后厚度基本稳定在20至30μm间。镀层表面质量在浸镀时间为85s时可达到较好状态。随着烘干时间延长,热浸镀Galfan合金镀层厚度逐渐减小,镀层厚度与表面质量在220℃下烘干5min可达到较好状态。随着浸镀温度提高,镀层厚度逐渐下降,浸镀温度在450℃时厚度值为32μm;在450℃时镀层表面质量优异。另外,本文分析了镀液添加剂Mg以及湿法喷砂前处理工艺对镀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wt.镁后,镀层表面质量降低,过渡层和Galfan镀层增厚,镁元素以MgZn2形式均匀的存在于Galfan镀层中,增加了镀层的耐蚀性。湿法喷砂工艺虽然对镀层表面光洁度和耐蚀性有一定影响,但是湿法喷砂技术抑制过渡层的生长,镀层韧性较高。溶剂法单镀Galfan合金的过渡层比双镀法薄得多,Al主要集中在过渡层中。Galfan合金的外镀层是典型的片状锌铝共晶组织,无铁锌化合物。随着浸镀时间的延长,热镀Galfan合金的过渡层是由初期的FeAl3转变成Fe2Al5,过渡层为疏松的颗粒状组织。镀层腐蚀开始是晶间腐蚀,逐渐变为均匀腐蚀。腐蚀产物初期为Al2O3及ZnO,后期为Zn6AlO9、Zn5(OH)8Cl2H2O等复杂的产物。
二、钢材中期防锈剂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材中期防锈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 |
1.3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 |
1.3.1 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 |
1.3.2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 |
1.4 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机理 |
1.4.1 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机理 |
1.4.2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机理 |
1.5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6.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表征 |
2.1 试验原料及设备 |
2.2 涂料及涂层的制备 |
2.2.1 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制备 |
2.2.2 基底钢板预处理 |
2.2.3 试验样板的制备与养护 |
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1 涂料在容器中的状态 |
2.3.2 pH检测 |
2.3.3 涂料黏度的测定 |
2.3.4 干燥时间 |
2.3.5 初期干燥抗裂性 |
2.3.6 涂层厚度的测定 |
2.3.7 粘结力测定 |
2.3.8 耐水性测试 |
2.3.9 耐冷热循环性测试 |
2.3.10 涂层防火性能测试 |
2.3.11 膨胀倍率的计算 |
2.3.1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
2.3.1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14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测试(TG-DSC) |
2.3.1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料质量比对成膜性和贮存时间的影响 |
3.2 颜填料与基料的相容性研究 |
3.3 助剂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1 分散剂的种类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2 分散剂用量对涂料黏度的影响 |
3.3.3 增稠剂种类的选择 |
3.3.4 增稠剂的用量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5 消泡剂对涂料的影响 |
3.4 颜基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5 颜填料添加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5.1 滑石粉添加量对涂层初期干燥抗裂性的影响 |
3.5.2 钛白粉添加量对涂层强度的影响 |
3.5.3 绢云母添加量对涂层耐水性及耐冷热循环性的影响 |
3.6 膨胀阻燃体系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3.6.1 白云石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3.6.2 可膨胀石墨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3.6.3 硼砂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3.7 涂层固化时间对防火性能的影响 |
3.8 涂层厚度对防火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膨胀阻燃过程的研究 |
4.1 可膨胀石墨体系水性无机膨胀型防火涂层膨胀阻燃过程的研究 |
4.1.1 涂层表观形貌分析 |
4.1.2 涂层截面SEM分析 |
4.1.3 涂层灼烧前后XRD分析 |
4.1.4 涂层TG-DSC测试分析 |
4.1.5 涂层FT-IR分析 |
4.2 硼砂体系水性无机膨胀型防火涂层膨胀阻燃过程的研究 |
4.2.1 涂层表观形貌分析 |
4.2.2 涂层截面SEM分析 |
4.2.3 涂层灼烧前后XRD分析 |
4.2.4 涂层TG-DSC测试分析 |
4.2.5 涂层FT-IR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金属腐蚀的概念和分类 |
1.2.1 按腐蚀过程分类 |
1.2.2 按金属腐蚀形态分类 |
1.2.3 按腐蚀环境分类 |
1.3 金属的防护 |
1.3.1 电化学保护 |
1.3.2 改性合成钝化合金材料 |
1.3.3 缓蚀剂法保护 |
1.3.4 表面覆盖保护层 |
1.4 除锈工艺分类 |
1.4.1 手工除锈 |
1.4.2 机械除锈 |
1.4.3 化学除锈 |
1.5 涂料的作用与基本组成 |
1.5.1 成膜物质 |
1.5.2 颜料和填料 |
1.5.3 溶剂 |
1.5.4 助剂 |
1.6 带锈涂料概念及类型 |
1.6.1 稳定型带锈涂料 |
1.6.2 转化型带锈涂料 |
1.6.3 渗透型带锈涂料 |
1.6.4 综合型带锈涂料 |
1.7 带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7.1 国外带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7.2 国内带锈涂料发展进展 |
1.8 水性锈转化涂料发展趋势 |
1.9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9.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9.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钢材 |
2.2 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制备 |
2.2.1 制备方法 |
2.2.2 涂装转化 |
2.2.3 水锈转化涂料配方的设计 |
2.2.4 正交实验设计 |
2.3 水性锈转化涂料的性能测试 |
2.3.1 盐水浸泡实验 |
2.3.2 中性盐雾实验 |
2.3.3 增重法测定腐蚀速率 |
2.3.4 电化学工作站测试 |
2.3.5 附着力测试 |
2.3.6 黏度测试 |
2.3.7 成膜厚度测试 |
2.3.8 扫描电镜测试 |
2.3.9 红外光谱测定 |
2.3.10 XRD试验 |
2.3.11 露天耐候实验 |
2.3.12 不同钢材转锈情况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水性锈转化涂料配方的确定 |
3.1.1 成膜乳液确定 |
3.1.2 混合乳液配比确定 |
3.1.3 正交试验 |
3.1.4 柠檬酸添加量 |
3.1.5 成膜助剂用量 |
3.1.6 制备工艺流程 |
3.2 水性锈转化涂料性能 |
3.2.1 黏度测试 |
3.2.2 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 |
3.2.3 其他性能测试 |
3.3 塔菲尔性能测定 |
3.4 水性锈转化涂料涂装条件 |
3.4.1 最佳钢板锈层厚度确定 |
3.4.2 确定最佳的涂装量 |
3.4.3 腐蚀液pH对漆膜影响 |
3.4.4 成膜温度对腐蚀速率影响 |
3.5 水性锈转化涂料漆膜性质 |
3.5.1 漆膜涂装后表面形态 |
3.5.2 转锈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3.5.3 XRD试验分析 |
3.5.4 水性锈转化涂料热重分析 |
3.5.5 耐盐雾试验测试 |
3.5.6 耐盐水试验测定 |
3.5.7 不同材料钢材涂装效果 |
3.6 与市售带锈涂料进行对比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创的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3)多功能环保型中性除锈剂的开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金属的腐蚀 |
1.2.1 金属腐蚀的概念 |
1.2.2 金属腐蚀分类 |
1.2.3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
1.3 金属防护手段与方法 |
1.4 除锈方法及工艺介绍 |
1.4.1 手工法除锈 |
1.4.2 机械法除锈 |
1.4.3 化学法除锈 |
1.5 除锈剂的发展与现状 |
1.5.1 普通强酸型除锈剂 |
1.5.2 新型除锈剂 |
1.5.3 环保型中性除锈剂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仪器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材料 |
2.2 中性除锈剂的制备 |
2.2.1 席夫碱咪唑啉缓蚀添加剂的制备 |
2.2.2 正交试验设计 |
2.3 中性除锈剂的制备过程 |
2.4 实验测试方法 |
2.4.1 除锈速率或除锈时间 |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6 塔菲尔极化曲线 |
2.4.7 电化学阻抗谱法 |
2.4.8 户外耐候试验 |
2.4.9 钢板表面保护膜层厚度测试 |
2.4.10 表面漆膜附着力测试 |
2.4.11 盐水浸泡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环保型中性除锈剂的制备 |
3.1.1 有机酸含量的确定 |
3.1.2 葡萄糖酸钠含量的确定 |
3.1.3 柠檬酸钠含量的确定 |
3.1.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含量的确定 |
3.1.5 正交试验 |
3.2 自制席夫碱咪唑啉缓蚀添加剂的表征 |
3.2.1 紫外光谱分析 |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 自合成咪唑啉缓蚀剂在20%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 |
3.3.1 静态失重法 |
3.3.2 电化学分析法 |
3.3.3 扫描电镜分析 |
3.4 自合成咪唑啉缓蚀添加剂对中性除锈剂的缓蚀强化作用 |
3.5 除锈性能分析 |
3.5.1 温度对除锈时间的影响 |
3.5.2 浓度对除锈剂除锈性能影响 |
3.5.3 超声波对除锈剂除锈效果的影响 |
3.5.4 中性除锈剂处理量 |
3.6 除锈后保护膜的厚度测试 |
3.7 漆膜附着力测试 |
3.8 不同除锈剂性能对比 |
3.8.1 不同温度下除锈对比 |
3.8.2 超声波加入后除锈对比 |
3.8.3 表面形貌分析 |
3.8.4 户外耐候实验 |
3.8.5 表面电化学分析 |
3.9 中性除锈剂作用机理分析 |
3.9.1 腐蚀锈层XRD分析 |
3.9.2 红外光谱分析 |
3.9.3 表面形貌分析 |
3.9.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10 钢板表面耐腐蚀性分析 |
3.10.1 处理前后钢板表面耐腐蚀性对比 |
3.10.2 不同氯化钠溶液对保护膜层的腐蚀分析 |
3.10.3 盐水浸泡实验 |
3.10.4 不同除锈时间对钢板表面膜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 |
4.1 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4)水性钢结构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性钢结构涂料国内研究现状 |
1.3.2 水性钢结构涂料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1.1 水性钢结构涂料主要成分的优选 |
2.1.2 水性钢结构涂料主要原料 |
2.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1 电子天平 |
2.2.2 球磨仪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4 干燥箱 |
2.2.5 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 |
2.3 涂层基材的预处理 |
2.4 原料预处理 |
2.5 水性钢结构涂料的配制 |
2.5.1 水性钢结构涂料的基本配方 |
2.5.2 涂料的制备流程 |
2.6 水性钢结构涂料性能的测试 |
2.6.1 水性钢结构涂料物理、化学性能的测试 |
2.6.2 水性钢结构涂料耐火及耐腐蚀性能测试 |
2.6.3 热重分析 |
2.6.4 微观结构分析 |
3 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引言 |
3.1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1.1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粘度的影响 |
3.1.2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固含量的影响 |
3.1.3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转化率的影响 |
3.1.4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2.1 蒸馏水的用量对漆膜粘度的影响 |
3.2.2 蒸馏水的用量对漆膜固含量的影响 |
3.2.3 蒸馏水的用量对漆膜转化率的影响 |
3.2.4 蒸馏水的用量对漆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 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3.4 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化学性能的影响 |
3.5 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4 膨胀组分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引言 |
4.1 膨胀机理的探究 |
4.2 膨胀体系各组分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4.3 膨胀体系协同作用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5 颜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引言 |
5.1 可膨胀石墨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5.2 可膨胀石墨掺量不同时涂料结构微观形貌(SEM)分析 |
5.3 二氧化钛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5.4 涂料整体防火及防腐蚀性能的评估 |
5.4.1 涂料整体耐火性能的评估 |
5.4.2 涂层的防腐性能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彩钢瓦表面除锈防锈工艺及其腐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二乙醇胺 |
2.1.1 二乙醇胺简介 |
2.2 磷酸 |
2.2.1 磷酸简介 |
2.3 乙醇胺与酸的复配除锈防锈剂 |
2.4 磷化膜 |
2.4.1 磷化膜简介 |
2.4.2 磷化成膜机理 |
2.4.3 磷化膜的作用 |
2.5 彩钢瓦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理 |
3.1.1 钢铁腐蚀因素 |
3.2 实验工艺流程图 |
3.3 实验原料及设备装置 |
3.3.1 实验原料药品 |
3.3.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3.4 实验内容 |
3.4.1 防锈剂配方一的配制 |
3.4.2 防锈剂配方二的配制 |
3.4.3 防锈剂配方三的配制 |
3.5 表征实验 |
3.5.1 干燥时间的测定 |
3.5.2 附着力的测定 |
3.5.3 盐水浸渍实验 |
3.5.4 耐热性测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腐蚀机理研究 |
4.1 腐蚀的危害性 |
4.2 潮湿大气环境下钢铁腐蚀机理 |
4.3 氯离子腐蚀钢铁的机理 |
4.4 乙醇胺与无机酸的复配剂的防锈机理 |
4.4.1 碳酸与乙醇胺盐 |
4.4.2 硼酸与乙醇胺盐 |
4.4.3 亚硝酸与乙醇胺盐 |
4.4.4 磷酸与乙醇胺盐 |
4.5 钢铁材料腐蚀宏观测试方法 |
4.5.1 常用钢铁材料腐蚀扫描微区电化学技术 |
4.5.2 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SIET) |
4.6 对钢结构腐蚀的控制 |
4.7 对钢结构的防护 |
4.8 不同种类防锈方式处理 |
4.8.1 钢铁件的预处理 |
4.8.2 不同种类防锈剂的对比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环保型气相防锈纸及防锈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相防锈剂简介 |
1.2.1 气相防锈剂定义 |
1.2.2 气相防锈剂的分类 |
1.3 气相防锈剂的发展及研究方向 |
1.3.1 开发环保高效的气相防锈剂 |
1.3.2 研究通用的新型气相防锈剂 |
1.3.3 进行气相防锈剂的复配研发 |
1.4 气相防锈纸的简介 |
1.4.1 气相防锈纸的定义 |
1.4.2 气相防锈纸的研究进展 |
1.4.3 气相防锈纸的特点 |
1.4.4 气相防锈纸在各领域的应用 |
1.5 五种常用防锈剂组分的研究进展 |
1.5.1 苯甲酸钠(C_6H_5CO_2Na) |
1.5.2 六亚甲基四胺(C_6H_(12)N_4) |
1.5.3 苯并三氮唑(C_6H_5N_3) |
1.5.4 碳酸环己胺((C_6H_(11)NH_2)_2·H_2CO3) |
1.5.5 植酸(C_6H_(18)O_(24)P_6) |
1.6 亚硝酸钠的防锈机理和检测方法 |
1.6.1 亚硝酸钠的防锈机理 |
1.6.2 食品及水质中亚硝酸钠的检测方法 |
1.7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气相防锈剂的静态防锈甄别实验 |
2.2.2 植酸p H的调节及其静态防锈甄别实验 |
2.2.3 植酸胺的制备和提纯 |
2.2.4 气相防锈纸的静态防锈甄别实验 |
2.3 腐蚀性能评级 |
第三章 环保型气相防锈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组分和多组分气相防锈剂实验方案设计 |
3.3 结果分析 |
3.3.1 单一组分防锈实验结果分析 |
3.3.2 双组分复配防锈实验结果分析 |
3.3.3 三组分及四组分复配防锈实验结果分析 |
3.4 影响气相防锈剂防锈效果的主要因素 |
3.4.1 四组分配比对防锈性能的影响 |
3.4.2 防锈剂用量对防锈效果的影响 |
3.5 植酸的气相防锈剂甄别实验 |
3.5.1 植酸胺化在不同p H下对Q235钢防锈性能的影响 |
3.5.2 植酸胺化在不同p H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3.6 植酸胺的制备和提纯 |
3.7 植酸多组分复配与碳酸环己胺多组分复配的防锈效果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型气相防锈纸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涂布液的制备 |
4.3 涂布量对气相防锈纸防锈性能的影响 |
4.4 气相防锈纸的中性盐雾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相防锈膜中试实验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3 造粒 |
5.4 制备气相防锈膜 |
5.5 气相防锈膜防锈实验方法 |
5.5.1 气相防锈剂的中性盐雾试验 |
5.5.2 气相防锈剂缓蚀能力试验 |
5.6 复配气相防锈剂的中性盐雾试验 |
5.7 复配气相防锈剂缓蚀能力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相防锈缓蚀机理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电化学测量简介 |
6.3 电化学测量方法 |
6.3.1 测Q235钢的开路电势 |
6.3.2 测极化曲线 |
6.3.3 气相防锈纸膜SEM表征 |
6.3.4 拉曼光谱分析 |
6.4 电化学法实验方案设计 |
6.5 电化学法测试结果分析 |
6.5.1 测量Q235钢在 5%Na Cl溶液中的开路电势 |
6.5.2 单组份与5221配方极化曲线的测量与分析 |
6.5.3 BTA与CHC单组份及复配极化曲线的测量与分析 |
6.5.4 BTA与HMTA单组份及复配极化曲线的测量与分析 |
6.6 气相防锈纸和膜的微观形貌 |
6.6.1 气相防锈纸微观形貌 |
6.6.2 气相防锈膜微观形貌 |
6.7 拉曼光谱分析 |
6.7.1 苯甲酸钠拉曼光谱分析 |
6.7.2 乌洛托品拉曼光谱分析 |
6.7.3 苯并三氮唑和植酸胺拉曼光谱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防锈纸和防锈膜防锈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显色机理 |
7.4 试剂的准备 |
7.5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的绘制 |
7.6 亚硝酸钠比色卡的制备 |
7.7 气相防锈纸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
7.7.1 亚硝酸钠气相防锈纸的制备 |
7.7.2 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亚硝酸钠含量测定 |
7.8 盐酸奈乙二胺法检测亚硝酸钠的优点 |
7.9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实验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钢铁表面防锈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1.2 配方各组分的确定与含量 |
1.3 正交实验 |
1.4 表征实验 |
1.4.1 干燥时间测定 |
1.4.2 附着力的测定 |
1.4.3 盐水浸渍实验 |
1.4.4 耐热性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方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1 直接比较 |
2.1.2 极差分析。 |
2.2 配方表征实验结果分析 |
2.2.1 干燥时间 |
2.2.2 防锈剂附着力 |
2.2.3 防腐蚀能力 |
2.2.4 耐温耐热性能 |
3 结论 |
(8)水基防锈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金属腐蚀及防护 |
1.3 硅酸盐在缓蚀剂中的应用 |
1.4 课题的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水基防锈剂以及防锈膜的制备 |
2.3 防锈剂性能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塔菲尔极化曲线(Tafel极化曲线) |
3.2 电化学阻抗谱 |
3.3 防锈膜形貌特征 |
3.4 膜层接触角 |
3.5 防锈膜结构特征 |
3.6 户外耐候实验 |
3.7 中性盐雾实验结果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9)环保型水基防锈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金属的腐蚀及其防护 |
1.1.1 金属的腐蚀及其危害 |
1.1.2 金属腐蚀的分类 |
1.1.3 金属防锈的方法 |
1.2 防锈剂的作用机理 |
1.2.1 防锈剂成膜原理 |
1.2.2 电极过程抑制原理 |
1.2.3 防锈剂吸附原理 |
1.3 防锈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防锈剂研究现状 |
1.3.2 防锈剂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材料 |
2.2 水基防锈剂的制备 |
2.2.1 硅酸盐成膜及其缺点 |
2.2.2 防锈剂助剂马来化油酸酰胺的合成 |
2.2.3 实验步骤 |
2.3 防锈剂性能测试方法 |
2.3.1 室外暴露实验法 |
2.3.2 静态防锈实验 |
2.3.3 室内加速实验法 |
2.3.4 稳态电化学测试法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6 防锈剂表面张力的测试 |
2.3.7 重量法 |
2.3.8 红外光谱分析 |
2.3.9 稳定性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防锈剂配方的确定 |
3.1.1 单因素实验 |
3.1.2 筛选防锈剂配方的正交实验结果 |
3.1.3 防锈剂的最优配方以及工艺流程图 |
3.2 防锈剂性能测试 |
3.2.1 防锈剂的表面张力 |
3.2.2 防锈剂的膜厚 |
3.2.3 盐水浸泡实验 |
3.2.4 开路电位-时间曲线 |
3.2.5 塔菲尔极化曲线(Tafel极化曲线) |
3.2.6 电化学阻抗谱 |
3.2.7 静态防锈实验结果 |
3.2.8 户外耐候实验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10)热镀Galfan工艺及镀层耐蚀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浸镀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 Galfan 合金成分及镀层特点 |
1.2.1 Galfan 合金成分 |
1.2.2 Galfan合金镀层特点 |
1.3 Galfan 合金镀层生产工艺 |
1.3.1 Sendzimir法制备Galfan合金镀层 |
1.3.2 溶剂法制备Galfan合金镀层 |
1.4 钢材湿法喷砂除锈技术 |
1.5 助镀剂的助镀原理 |
1.6 镀液添加剂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
1.7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溶剂法热浸镀 Galfan 合金涂层制备方法 |
2.3 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及质量评定 |
2.3.1 镀层厚度测量方法 |
2.3.2 镀层质量评定标准 |
2.4 湿法喷砂工艺设备 |
2.5 Galfan 镀层中性盐雾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热镀工艺参数对Galfan镀层组织和性能影响 |
3.1 热镀 Galfan 合金工艺参数影响分析 |
3.2 工艺参数对镀层质量和厚度的影响 |
3.2.1 浸镀时间对镀层的影响 |
3.2.2 烘干时间对镀层的影响 |
3.2.3 镀液温度对镀层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镁及湿法喷砂对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1 Mg 添加剂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
4.1.1 Mg添加剂对镀层外观及厚度的影响 |
4.1.2 Mg在镀层中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
4.2 添加 Mg 后镀层腐蚀过程的研究 |
4.2.1 盐雾腐蚀过程 |
4.2.2 盐雾腐蚀产物物相分析 |
4.3 湿法喷砂对镀层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镀层组织结构及腐蚀过程研究 |
5.1 镀层组织结构 |
5.2 镀层过渡层的研究 |
5.3 Galfan 镀层腐蚀过程及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钢材中期防锈剂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制[D]. 孙娜娜.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5)
- [2]水性锈转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忠伟.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3]多功能环保型中性除锈剂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 孙姝娟.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4]水性钢结构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施钧.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彩钢瓦表面除锈防锈工艺及其腐蚀机理研究[D]. 王响.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8)
- [6]环保型气相防锈纸及防锈机理的研究[D]. 张天.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7]钢铁表面防锈工艺的研究[J]. 王响. 山东化工, 2018(02)
- [8]水基防锈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然.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3)
- [9]环保型水基防锈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杜天源.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4)
- [10]热镀Galfan工艺及镀层耐蚀机理的研究[D]. 乔腾波.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