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创新:教师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范英辉[1](2021)在《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决当今社会不断涌现出的具有跨学科性的实际问题,确保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情况进行调查,以期改进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以STEM为理论基础,提炼出目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即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储备、互动式教与学、协同培养环境、质量保证。通过自编调查问卷,访谈加以补充的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目前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习方式与效果欠佳,选修课自主选择权较小,教学与指导评审方式传统,科研活动缺乏跨学科性,奖助学金制度不健全。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别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进行阐释。政府层面:政策制定不到位,专业设置过于细化,跨学科资助机制欠缺;学校层面:欠缺跨学科理念的引导,院际合作存在壁垒,缺乏跨学科合作的培养环境,跨学科激励制度不健全;教师层面:对跨学科理念的认可度不够,自身跨学科发展不充分;学生层面:跨学科重要性意识薄弱,就业“功利心”过重。进而,本研究从以上归因的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政府层面:强化对跨学科政策的认识与实施,优化研究生专业目录,健全跨学科动态资助机制;学校层面:将跨学科理念落实到培养全过程,建立以项目为依托的跨学科培养体系,鼓励成立自发式跨学科科研团队,打造多元合作交流平台,丰富导师指导形式,建立跨学科培养激励机制;教师层面:增强跨学科培养认可度,提高自身跨学科素养;学生层面:培养跨学科研究兴趣,重视自身可持续发展。
刘国胤[2](2021)在《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文中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伟大长征中铸就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标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篇章。长征胜利后的80多年里,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的重要代表,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奋斗在“新长征”路上。特别改革开放之后,长征精神的弘扬上升到国家维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总结和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新时代,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程上,更需要这一伟大革命精神的激励感召。当然,在长征精神的弘扬过程中,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享乐文化冲击、网络负面信息影响等挑战,还需在把握时代脉搏和矛盾问题中弘扬精神、坚定传承。本文按照“生成条件-内涵本质-所处境遇-目标内容-实现路径”的研究思路。首先,从长征精神的生成入手,在深挖历史真相的同时,概括凝练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而后,将研究指向锁定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和境遇之下,认真分析弘扬长征精神面临的“两个大局”和现实矛盾,并探究了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最后,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客观条件,与时俱进地探索弘扬长征精神的新方案、新方法、新路径,使长征精神的弘扬问题研究既有理论基石,又立足时代潮头,为推动长征精神弘扬发展提供借鉴参考。第一部分论述了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和基础。首先,提出长征精神以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及长征实践为源流,分析了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对长征精神的影响,又站在实践角度论述了万里长征是长征精神生成的实践基础,探讨了遵义会议及其精神在长征精神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而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论述了长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为基础。最后,又挖掘了伟大长征精神生成的文化根基,从高尚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坚毅品格、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和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长征精神的孕育滋养。第二部分阐释了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和内涵本质。以时间脉络为主线,认真回眸梳理了长征精神的演进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长征精神内涵的论述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学界关于长征精神内涵的丰富解读,分理想信念、英雄气概、务实作风、团结精神、群众路线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而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依据,创造性地探析了长征精神的本质,提出了长征精神是反映红军长征实践的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具有长征特点的意识、宗旨和心理状态的统一,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向前、逆境取胜的精神标识。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境遇。主要分三个层面对时代境遇进行了分析,首先,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多极化、大国关系深刻调整,以及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背景下,需要我们通过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独立自主、坚定党的领导来弘扬长征精神。其次,着眼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任务,需要进行伟大斗争、需要树立核心意识、需要实事求是精神、需要广泛精诚团结来弘扬长征精神。最后,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长征史实,享乐主义价值观冲击长征记忆,网络负面信息消解革命传统等问题,论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清晰的目标和具体内容,让人们在弘扬中把握方向、明确内容、找准落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动力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分为了真理而斗争、坚定“四个自信”、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持党的领导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奋斗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部分探究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主要聚焦四个维度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进行了研析:一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深化理论研究,这包括探究长征精神的原生形态,探究长征精神与“族谱”精神的关联性,创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二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强化教育引导,既要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也要强化以长征史和长征精神为内容的学习教育,同时,还要发挥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作用。三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推进舆论传播,持续开展长征英雄事迹的宣播、加强相关题材文艺影视作品创作、加大网络媒体宣传力度、推动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四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落实好相关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模拟长征情景开展体验式实践锻炼等。
盛红梅[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想在国际竞争中制胜,就必须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人才已经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亟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教育大会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命题作出了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仍有待增强,突出的表现在将“创富”作为创新创业价值目标的首选,更注重创新创业个体层面的价值,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自我性。尽管创业内在地具有“创富”的功利目的,但是“创富”并不是创新创业的唯一目的。我们不反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创富”,毕竟只有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学生才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赞成大学生将“创富”作为个体创新创业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而忽略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自身全面发展;反对在创新创业中只注重个人价值,而忽略个体在创新创业中的社会责任。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国家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小我”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大我”的统一,成为新时代的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为研究对象,力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如何解读?立足现状特点和生成机制,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基于此,确立了“内涵本质厘定——主要内容凝练——现状特点考察——生成机制探究——培育策略建构”的研究思路。进而得出三条结论:第一,从本质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上的体现,是大学生主体基于自身需求和国家、社会需要,在创新创业实践基础上,对创新创业目标的认识以及在创新创业时采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以“创造价值,讲求效率”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理想,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评价标准。第二,从现状上来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价值观认识模糊,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呈现多元化、功利化、自我性特点;创新创业价值评价上,偏重于物质利益和自我发展、呈现出享乐主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上,义利认知与选择存在矛盾性。第三,从培育策略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建构和外部因素作用的系统性工程。在该研究思路下,本论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相关理论基础。重点廓清价值、价值观、创新创业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涵,对新时代、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寻找创新创业理论源泉,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本部分尝试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明确凝练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结合凝练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实践依据,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家国情怀、敢闯会创、勇于奋斗、崇尚劳动、创造大美。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考察。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特点,并对产生这些特点的时代原因、经济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自身原因做了深入剖析。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本部分主要是揭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因素,从“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揭示了生成的关键环节,分析了主体动力机制、文化引领机制、教育融合机制、实践养成机制、激励引导机制从内外两个方面如何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由“知”到“行”的转变。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本部分主要集中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方式方法。分别从构建培育场域、建设培育课程、搭建培育平台和完善培育制度四个方面着手,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
冯宁宁[4](2020)在《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啦啦操是一项彰显团队精神、焕发青春活力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赛事,啦啦操项目可以提高团队凝聚力,丰富校园文化。随着赛事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啦啦操竞技水平逐渐提升,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余训练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不仅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方向,也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路径。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成为了学校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战场,但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厘清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影响因素成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研究围绕探寻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影响因素展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合理路径,为我国校园啦啦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运用特尔菲法构建了严密、科学的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值,最终为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的发展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路径。研究结论:(1)运用特尔菲法构建出了系统、全面、具有操作性的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表,共包含了基准层的4项指标,因子层的13项指标,指标层的45项具体指标。(2)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基准层的4项指标进行赋值,按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学校(0.4830)、教师(0.3440)、学生(0.1101)、社会(0.0629),学校成为影响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的重要因素。(3)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因子层的13项指标进行赋值,按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管理体制(0.3077)、执教水平(0.2514)、场地器材(0.1247)、执教动机(0.0648)、训练动机(0.0647)、训练经费(0.0506)、运动水平(0.0356)、竞赛环境(0.0342)、研训转化(0.0279)、家庭环境(0.0170)、学训矛盾(0.0098)、政策环境(0.0077)、其它(0.0040)。(4)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层的45项指标进行赋值,按重要程度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管理机构(0.1886)、训练经验(0.1392)、运动经历(0.0670)、运动员生源质量(0.0484)、专业啦啦操教师数量(0.0484)、训练场馆空间(0.0471)、训练场地铺装(0.0398)、成套动作编排(0.0335)、参赛费用(0.0322)、为校争光(0.0275)。(5)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路径为:夯实“管理机构”的核心地位,强化“执教水平”的有力抓手,落实“场地器材”和“训练经费”的保障要求,迸发“执教动机”和“训练动机”的不竭动力,提升“运动水平”的支撑能力。
陈成成[5](2020)在《“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红船精神”作为红色革命精神的来源,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血汗和智慧,蕴藏着共产党人无限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红船精神”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是一种得天独厚的特色课程资源,将其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思想政治学科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分析“红船精神”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从学生、教师、教学、学科四个维度阐述了“红船精神”所产生的价值意义;第二部分,以阜阳市某高中为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红船精神”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影响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校长和教师意识和能力的影响以及高中生认知的影响;第三部分,从社会、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对策,这些对策包括争取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教师开发“红船精神”课程资源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开发“红船精神”课程资源的主体地位。第四部分,通过将“红船精神”与《文化生活》相结合,并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反思,提高“红船精神”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
于文皓[6](2020)在《“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深入,这也极大地推动了“龙江精神”的传播与推广。2019年2月,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在省教育大会上也曾指出,“大力弘扬龙江优秀精神,强化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鼓励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方面我省有很多资源、平台,要用活、用好、用足。”有鉴于此,进行“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应时代所需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了“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基于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对“龙江精神”的认知、认同程度总体上呈良好态势,但是也存在小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对“龙江精神”存在矛盾心理,持无所谓态度。高校在“龙江精神”育人方面比较重视,但部分高校在开展关于“龙江精神”的活动时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等现象,造成活动的吸引力不足,使学生关注度减弱。因此,根据上述情况,本文主要从加强大学生“龙江精神”的自我教育,构建“龙江精神”育人的可行模式,建设“龙江精神”育人的高素质团队,创建特色网络教育平台四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当前,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格外关注。因此,将“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龙江精神”以鲜活的形式传承下去,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对综合人才的需求。
王春香[7](2020)在《辅导员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中的定位和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创新人才则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构建人才资源强国的重要保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的重要力量源泉。辅导员具有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过程的主要执行者,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创新创业相关论述、管理者作用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对创新创业、创新创业人才、辅导员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和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现状。结合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剖析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不到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还不充分,组织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太高,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提供的服务仍不周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辅导员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的定位,提出了发挥辅导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用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一是提升自身职业素质能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二是及时宣讲创新创业政策,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育;三是组织策划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四是搞好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帮扶。
石华[8](2020)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培养路径研究 ——以驻保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动力源泉。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用创新引领新时代的发展;应对激励的国际竞争,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创新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是时代精神的标志性符号,是推动我国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理应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更应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调查分析法,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保定市五所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通过发放问卷、搜集调查数据对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展开深入分析,并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调查结果显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已基本形成,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创新实践不断增加;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创新动机不纯、创新意志不坚定、创新能力不足等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偏差、创新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融合度偏低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为此,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就需要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从创新培养模式、健全长效机制、创设培养环境以及注重学生自我培养几方面下功夫,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高校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时代新人。
靳丹红[9](2020)在《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他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贯穿各类教育的各领域。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他继续谈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无德不立,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当代高校的首要任务。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体的整合升级,网络平台扩宽了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空间。“易班”顺应教育信息化潮流而生,在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网络阵地建设、网络队伍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交互作为支撑“易班”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传递育人信息、呈现育人效果的重要渠道,主体在互通互享的过程中通过春风化雨般的形式实现了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以交互入手,深入挖掘“易班”育人的新途径对增强“易班”活力,提升育人效果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途径的探析。首先,本文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和调研结果基础上做了整理和归纳,整合分析了“易班”与交互的内涵并呈现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了开展交互式育人的现实条件。其次,根据网络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阐释了开展“易班”交互式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理论为依据,对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现状和新的育人途径作出分析和指导。再次,通过对各高校“易班”育人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易班”交互式育人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探析新的交互式育人途径提供了现实依据。最后,针对“易班”交互式育人现存问题,根据交互理论和育人目标,把学生作为交互主体,从学生与平台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以及学生新旧概念间的交互四个方面,从具体到抽象逐级提出“易班”交互式育人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探析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途径,不仅为高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手段。培根说过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不是在我们的背后。当下,“易班”在实践领域需要与时俱进,掌握核心技术。在内容设计领域需要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和教学交互规律,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和手段。只有这样“易班”才能变得别具一格、不可替代并在众多网络媒体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可持续发展。
底会娟[10](2020)在《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研究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世界各国教育的竞争实质就是师资的竞争。一个国家的教师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还会间接影响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也因此,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把教育改革的目光和重点从“教育质量”延伸到“教师质量”,将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的突破口。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然而,当前的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如何?能否担负起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重任?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影响幼儿园教师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支持和促进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提高?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研究按照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原则,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研制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工具,以上海市为例,从上海市7个区81所幼儿园中抽取了1768位幼儿园教师进行质量监测,以全面了解和深度考察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质量状况和影响因素,为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文化存在论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在借鉴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设计流程及实施程序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的整体思路:核心概念界定-指标体系构建-监测工具研制-监测样本抽取-监测调查实施-监测数据分析-形成监测报告-提出对策建议等环节。研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及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思想下的幼儿园教师质量从“完整的人”的视角出发,认为幼儿园教师质量是教师满足教育教学及自我生命价值实现需要所应具备的能力、特质、品性等,集中体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有效性。研究在明确幼儿园教师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结合国内外有关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相关研究,初步凝练出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构成要素,随后邀请专家对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修订,最终确定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五因素模型,即幼儿园教师质量由生存之基、专业之智、文化之品、自由之性、信仰之情五个一级维度构成。研究者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遵循自编与借鉴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编制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问卷》,在小范围试测后开展大范围问卷调查,经由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对问卷的框架和项目进行调整及验证,形成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正式问卷: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折半信度为0.94;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五个因子,五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64%,五个公因子所包含的项目与问卷设计之初所预想的结构基本一致。同时,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假设模型指数均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建议值,且大部分指数都具有较高的拟合性,说明问卷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运用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正式问卷对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质量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幼儿园教师专业之智维度质量明显优于其他质量维度;2)专家教师、成熟教师相较于新手教师、经验教师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文化品性以及对职业的坚贞信仰;3)幼儿园教师质量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主城区幼儿园教师质量整体高于郊区幼儿园教师;4)公办幼儿园教师在教师质量的大部分维度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不同园所等级的幼儿园教师质量整体呈现出由二级园-一级园-示范园递增的状态;5)从教师的人口学变量来看,随着教师年龄、教龄的增长、职称晋升、职务提高、学历提升、薪资水平的增加,幼儿园教师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园教师质量明显优于非学前专业幼儿园教师;优秀绩效的幼儿园教师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绩效教师;6)幼儿园教师质量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教师的职务、年龄、工作绩效、职称、学历、所在地域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质量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界定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内涵,构建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研制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分析了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提出了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提升路径。这些研究和发现对于更好的理解幼儿园教师质量及教师质量监测,为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和幼儿园教师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本领域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教育创新:教师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创新:教师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 |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的研究 |
(四)STEM的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STEM |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内涵 |
二、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培养目标 |
(二)知识与技能储备 |
(三)互动式教与学 |
(四)协同培养环境 |
(五)质量保证 |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与工具 |
(四)调查的实施 |
(五)调查数据的处理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章 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习方式与效果欠佳 |
(二)选修课自主选择权较小 |
(三)教学与指导评审方式传统 |
(四)科研活动缺乏跨学科性 |
(五)奖助学金制度不健全 |
二、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教师层面 |
(四)学生层面 |
第四章 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
一、政府层面 |
(一)强化对跨学科政策的认识与实施 |
(二)优化研究生专业目录 |
(三)健全跨学科动态资助机制 |
二、学校层面 |
(一)将跨学科理念落实到培养全过程 |
(二)建立以项目为依托的跨学科培养体系 |
(三)鼓励成立自发式跨学科科研团队 |
(四)打造多元合作交流平台 |
(五)丰富导师指导形式 |
(六)建立跨学科培养激励机制 |
三、教师层面 |
(一)增强跨学科培养认可度 |
(二)提高自身跨学科素养 |
四、学生层面 |
(一)培养跨学科研究兴趣 |
(二)重视自身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相关表格 |
附录二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的教师及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史论结合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和基础 |
2.1 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 |
2.1.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是长征精神生发的精神源泉 |
2.1.2 万里长征是长征精神孕育的实践根基 |
2.1.3 遵义会议是长征精神生发的重要节点 |
2.2 长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
2.2.2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
2.3 长征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
2.3.1 坚定高尚的爱国情怀 |
2.3.2 自强不息的坚毅品格 |
2.3.3 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 |
2.3.4 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 |
第3章 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主要内涵和本质 |
3.1 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 |
3.1.1 《随军西行见闻录》对长征精神的最早概述 |
3.1.2 毛泽东对长征精神的关键阐释 |
3.1.3 新长征激励下长征精神的升华 |
3.1.4 新时代长征精神的新寓意 |
3.2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
3.2.1 坚定执着、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
3.2.2 攻坚克难、直面生死的英雄气概 |
3.2.3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务实作风 |
3.2.4 顾全大局、互助友爱的团结精神 |
3.2.5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 |
3.3 长征精神的本质 |
3.3.1 长征精神是反映红军长征实践的一种社会意识 |
3.3.2 长征精神是具有长征特点的意识、宗旨和心理状态的统一 |
3.3.3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向前、逆境取胜的精神标识 |
第4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境遇 |
4.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启示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 |
4.1.1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更要坚定理想信念 |
4.1.2 大国关系深刻调整更要保持独立自主 |
4.1.3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要坚定党的领导 |
4.2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
4.2.1 实现目标需要进行伟大斗争 |
4.2.2 实现目标需要树立核心意识 |
4.2.3 实现目标需要实事求是精神 |
4.2.4 实现目标需要广泛精诚团结 |
4.3 消除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
4.3.1 防范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长征历史 |
4.3.2 反对享乐主义价值观冲淡长征记忆 |
4.3.3 抵制网络负面信息消解革命传统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 |
5.1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 |
5.1.1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
5.1.2 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不竭动力 |
5.1.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
5.2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内容 |
5.2.1 永远为了真理和理想而斗争 |
5.2.2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2.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5.2.4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5.2.5 培育“四有”军人、锻造“四铁”部队 |
5.2.6 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 |
第6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 |
6.1 深化长征精神的理论研究 |
6.1.1 探究长征精神的原生形态 |
6.1.2 探究长征精神与“族谱”内精神的关联性 |
6.1.3 创新发展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
6.2 强化长征精神的教育引导 |
6.2.1 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 |
6.2.2 强化长征史和长征精神的内容教育 |
6.2.3 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
6.3 推进长征精神的舆论传播 |
6.3.1 持续开展长征英雄事迹宣传报道 |
6.3.2 加强长征题材文艺影视作品创作 |
6.3.3 加大网络媒体弘扬长征精神力度 |
6.3.4 推动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 |
6.4 落实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 |
6.4.1 深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 |
6.4.2 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6.4.3 模拟长征情景开展体验式实践锻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价值与价值观 |
(二)创新创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三)马克思关于青年择业的思想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五)革命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 |
一、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原则 |
(一)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二)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四)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呼应 |
二、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依据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练的根本依据 |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凝练的现实依据 |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来引领是凝练的实践依据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一)家国情怀 |
(二)敢闯会创 |
(三)勇于奋斗 |
(四)崇尚劳动 |
(五)创造大美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考察 |
一、调查准备 |
(一)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 |
(二)问卷编制原则 |
(三)问卷编制 |
(四)调查对象 |
二、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二)主体数据分析 |
三、调查结果 |
(一)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多样现实 |
(二)创新创业价值评价客观务实 |
(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义利明确 |
四、调查结果归因 |
(一)经济全球化催生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追求利益至上 |
(二)网络信息化可能诱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不良价值取向和行为 |
(三)多元文化消解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理想信念追求 |
(四)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判断和选择 |
(五)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互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 |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内涵 |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因素 |
(二)微观因素 |
(三)大学生主体因素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关键环节 |
(一)理性认知 |
(二)情感体验 |
(三)意志培养 |
(四)信念强化 |
(五)行为外化 |
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主要机制 |
(一)主体动力机制 |
(二)文化引领机制 |
(三)教育融合机制 |
(四)实践养成机制 |
(五)激励引导机制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
一、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培育场域 |
(一)营造以创新创业创造为风尚的社会环境 |
(二)创建弘扬创新创业价值导向的学校教育环境 |
(三)涵养利于创新创业的家庭环境 |
(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自觉 |
二、建设通识型、融合型、精英型三层分类的培育课程 |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二)与专业相结合的融合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三)指向创业实践的精英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三、搭建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创业体验三元协同的培育平台 |
(一)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的创业竞赛平台 |
(二)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引领的社会实践平台 |
(三)以“众创空间、创业园”等为载体的参与体验平台 |
四、强化组织领导、教师培养、评估激励三体联动的培育保障 |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组织领导 |
(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 |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评估激励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啦啦操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1.2.3 我国啦啦操开展现状的研究 |
1.2.4 我国课余训练的相关研究 |
1.2.5 研究小结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校园啦啦操 |
1.3.2 课余训练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特尔菲法 |
3.2.4 层次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步构建指标体系 |
4.2 基于特尔菲法构建指标体系 |
4.2.1 专家咨询问卷的发放 |
4.2.2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统计分析 |
4.2.3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统计分析 |
4.2.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1 专家评价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2 分析各指标体系权重 |
4.3.3 指标体系综合权重排序 |
5 讨论 |
5.1 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核心所在 |
5.2 高超的执教水平是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主要抓手 |
5.3 充裕的场地器材和训练经费是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重要保障 |
5.4 适宜的执教动机和训练动机是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不竭动力 |
5.5 良好的运动水平是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重要支撑 |
5.6 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路径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 附录 |
附录1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2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3 专家评价问卷 |
10 致谢 |
(5)“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红船精神”的提出及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
一、“红船精神”的提出 |
(一)产生背景 |
(二)具体内涵 |
二、“红船精神”的价值分析 |
(一)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信念 |
(二)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三)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
(四)有利于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教育素材,提高课堂效率 |
(五)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
(六)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 |
第二章 “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阜阳市某中学为例 |
一、“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状况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中的现实困境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红船精神”的教学内容有待丰富 |
(二)社会各界缺乏对“红船精神”开发与应用的重视和支持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开发应用“红船精神”的力度不足 |
(四)高中生在开发“红船精神”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高 |
三、影响“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原因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校长和教师意识和能力的影响 |
(三)高中生认识不足的影响 |
第三章 “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
一、争取社会力量参与“红船精神”的开发与应用 |
(一)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
(二)争取更多家长和社会机构的参与 |
(三)争取学校和校长的支持 |
二、提高教师开发“红船精神”的主动性 |
(一)教师要具有主动开发“红船精神”的意识 |
(二)教师要提高主动开发“红船精神”的能力 |
三、重视学生开发“红船精神”的主体地位 |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发展观 |
(二)树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第四章 “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文化生活》中的应用 |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教学设计 |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实施及评价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龙江精神”的相关阐释 |
一、“龙江精神”的历史渊源 |
二、“龙江精神”的基本组成 |
三、“龙江精神”的重要特征 |
第二节 “龙江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龙江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重要思想 |
二、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化的阐释 |
三、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文化的重要论断 |
第三章 “龙江精神”的时代价值及融入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龙江精神”的时代价值 |
一、“龙江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
二、“龙江精神”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载体 |
三、“龙江精神”为厚植文化自信提供素材 |
四、“龙江精神”为大学生化解现实困惑提供思考 |
第二节 “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一、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
二、融入艰苦奋斗精神内涵 |
三、融入求真务实精神内涵 |
四、融入无私奉献精神内涵 |
第四章 “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 |
三、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与结论 |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二、大学生对“龙江精神”的认知程度分析 |
三、高校关于“龙江精神”利用情况分析 |
四、基于数据分析的结论 |
第五章 “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大学生“龙江精神”的自我教育 |
一、大学生理性上认知“龙江精神” |
二、大学生情感上认同“龙江精神” |
三、大学生行为上践行“龙江精神” |
第二节 构建“龙江精神”育人的可行模式 |
一、以红色故事为题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
二、以红色遗址为依托开展体验实践教育 |
三、以红色节日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
第三节 建设“龙江精神”育人的高素质团队 |
一、打造理论素养过硬的教师团队 |
二、培养高质量的专职辅导员队伍 |
三、发挥高校团学干部的榜样引领作用 |
第四节 创建特色网络学习空间 |
一、建立弘扬“龙江精神”的特色网站 |
二、录制反映“龙江精神”的微视频影像 |
三、设计体现“龙江精神”的微课程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辅导员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中的定位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新创业 |
2.1.2 创新创业人才 |
2.1.3 辅导员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 |
2.2.3 创新创业相关论述 |
2.2.4 管理者作用相关论述 |
3 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现状 |
3.1 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现状调查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方式 |
3.1.3 调查结果 |
3.2 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不到位 |
3.2.2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还不充分 |
3.2.3 组织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太高 |
3.2.4 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提供的服务仍不周全 |
4 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
4.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 |
4.2 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者 |
4.3 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者 |
4.4 创新创业活动的服务者 |
5 发挥辅导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用的对策及建议 |
5.1 提升自身职业素质能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 |
5.2 及时宣讲创新创业政策,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育 |
5.3 组织策划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
5.4 搞好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帮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培养路径研究 ——以驻保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培养概述 |
2.1 创新精神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新精神 |
2.1.2 大学生创新精神 |
2.1.3 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2.2 新时代的相关概述 |
2.2.1 新时代的内涵 |
2.2.2 新时代的特征 |
2.2.3 新时代的创新理念 |
2.3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思想 |
2.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 |
2.3.4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4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
2.4.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2.4.2 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 |
2.4.3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要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分析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问卷设计情况 |
3.1.2 问卷调查情况 |
3.1.3 样本分析情况 |
3.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基本形成 |
3.2.1 创新意识普遍提高 |
3.2.2 创新情感逐渐增强 |
3.2.3 创新实践明显增多 |
3.3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存在问题 |
3.3.1 创新动机存在偏差 |
3.3.2 创新意志不够坚定 |
3.3.3 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
3.4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局限性 |
3.4.2 创新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活动融合度低 |
3.4.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径 |
4.1 创新培养模式 |
4.1.1 树立科学理念 |
4.1.2 完善课程体系 |
4.1.3 优化培育方法 |
4.2 健全长效机制 |
4.2.1 完善保障机制 |
4.2.2 建立考评机制 |
4.2.3 健全激励机制 |
4.2.4 构建成果转化机制 |
4.3 创设培养环境 |
4.3.1 宣传创新思想 |
4.3.2 营造创新氛围 |
4.3.3 树立典型模范 |
4.4 注重学生自我培养 |
4.4.1 培养创新意识 |
4.4.2 训练创新思维 |
4.4.3 强化创新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易班”与交互概述 |
2.1 “易班”的内涵 |
2.1.1 “易班”的起源及定义 |
2.1.2 “易班”的功能 |
2.1.3 “易班”的特点 |
2.2 交互的内涵 |
2.2.1 交互的概念 |
2.2.2 交互的要素 |
2.2.3 交互的特点 |
2.3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内涵 |
2.3.1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基础 |
2.3.2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环境 |
2.3.3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特点 |
第3章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
3.1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必要性 |
3.1.1 网络社群发展的客观需求 |
3.1.2 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 |
3.1.3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3.2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理论依据 |
3.2.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
3.2.2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
3.2.3 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理论 |
第4章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现状分析 |
4.1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现状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调查问卷的预测试 |
4.1.3 问卷结果的分析 |
4.2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优势分析 |
4.2.1 共建平台,共享育人资源 |
4.2.2 多彩活动,联通线上线下 |
4.2.3 教学互通,师生互动共进 |
4.2.4 环境管控,打造绿色交互 |
4.2.5 特色应用,凸显人本服务 |
4.3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的问题分析 |
4.3.1 忽视主体需求,交互动机减弱 |
4.3.2 反馈机制欠佳,交互频率降低 |
4.3.3 人机交互不畅,影响教学成效 |
4.3.4 团队氛围欠缺,人际互动减少 |
第5章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路径探析 |
5.1 人机良性交互式育人路径 |
5.1.1 升级后台技术,保证交互流畅 |
5.1.2 简化交互页面,方便师生操作 |
5.2 师生友好交互式育人路径 |
5.2.1 培育优秀教师,增强交互能力 |
5.2.2 适应学生需要,突出思政教学 |
5.2.3 师生友好对话,优化交互体验 |
5.3 生生协助交互式育人路径 |
5.3.1 构建易班文化,践行文化育人 |
5.3.2 培养意见领袖,营造共进氛围 |
5.3.3 培训学生团队,推进实践互学 |
5.4 学生概念正向交互式育人路径 |
5.4.1 完善在线反馈,推进概念交互 |
5.4.2 改善教师评定,强化交互教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现状调查问卷 |
(10)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研究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时代性:质量监测的时代背景及国家对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视 |
二、重要性:幼儿园教师质量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
三、必要性:对幼儿园教师质量进行监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 |
四、可能性:相关法律文件的颁布为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提供政策支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概念探析及维度划分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及评价相关研究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四、幼儿园教师质量的保障机制相关研究 |
五、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反思与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核心概念辨析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设计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新视角: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
第一节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思想渊源及理论阐释 |
一、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思想的源起:达沃斯之辨 |
二、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思想的理论奠基:存在主义哲学 |
三、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思想的理论借鉴:众多哲学流派的精华 |
第二节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下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内在寻绎 |
一、生命存在:关注教师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存与发展 |
二、文化养成:关注文化对教师内在心灵的滋养和陶冶 |
三、关系营造:教育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旅程,要重视关系的营造 |
四、自由精神:让教师心灵成长与精神解放有迹可循 |
五、信念使命:教师自主、内生性的成长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三节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下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应然转向 |
一、监测目的:指向幼儿园教师质量的诊断、指导与改进 |
二、监测标准:基于对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总体性”把握 |
三、监测过程:彰显幼儿园教师在监测与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
四、监测结果:重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构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一、目标导向性(GOAL ORIENTED) |
二、科学客观性(SCIENTIFIC OBJECTIVE) |
三、具体可测性(SPECIFIC TESTABILITY) |
四、文化适宜性(CULTURAL SUITABILITY)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建构与修订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专家修订 |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编制及模型验证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编制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编制原则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初步编制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评估与试测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的修订 |
一、研究对象及抽样设计 |
二、数据收集及质量控制 |
三、项目分析 |
四、探索性因素分析 |
五、验证性因素分析 |
六、问卷信效度检验 |
第五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调查与差异分析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的调查设计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目的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对象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现状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总体特征分析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的类型差异分析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
四、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园所差异分析 |
五、幼儿园教师质量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
六、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之智质量维度优于其他质量维度 |
二、幼儿园教师质量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中心城区教师质量略显优势 |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在教师个人自然属性上存在诸多差异 |
四、幼儿园教师质量在教师个人社会属性上存在诸多差异 |
五、幼儿园教师质量在教师的单位属性上存在诸多差异 |
六、不同维度教师质量影响因素既有共同点也有特定性 |
第六章 幼儿园教师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经由“情感与关怀”,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生命自觉和生存质量 |
第二节 经由“反思与实践”,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能和实践智慧 |
第三节 经由“陶冶与唤醒”,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文化品性和文化底蕴 |
第四节 经由“自由与解放”,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利与意识 |
第五节 经由“熏陶与化育”,提升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坚贞信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明确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内涵 |
二、构建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
三、研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 |
四、分析了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五、探索了建设和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二节 不足之处与展望 |
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模型 |
二、进一步探究幼儿园教师质量影响因素 |
三、进一步深入应用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模型 |
四、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
参考文献 |
A 普通图书类 |
B 期刊杂志类 |
C 学位论文类 |
D 电子文献类 |
E 其他类 |
附录 |
附录A 研究工具 |
附录B 专家咨询工具 |
附录C 数据收集工具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教育创新:教师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D]. 范英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D]. 刘国胤. 辽宁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D]. 盛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校园啦啦操课余训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D]. 冯宁宁. 苏州大学, 2020(03)
- [5]“红船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成成.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6]“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于文皓.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辅导员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中的定位和作用研究[D]. 王春香. 西华大学, 2020(12)
- [8]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培养路径研究 ——以驻保高校为例[D]. 石华. 河北大学, 2020(08)
- [9]高校“易班”交互式育人实现路径研究[D]. 靳丹红.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0)
- [10]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研究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D]. 底会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