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一流"思想库、智囊团"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米倩倩[1](2021)在《我国智库参与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周笑梅[2](2021)在《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文中认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自国家启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智库的政策咨询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与现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仍明显不相称。制约智库发展的突出困境在于:在新型智库最重要的关系中,智库与政府双向维度同时存在深层体制改革的阻滞,且彼此复杂纠缠。一方面,这种制约呈现为相应的国家制度供给不足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滞后,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在对自我重塑的能动把握上也存在观念滞后、行动迟滞、内部机制创新不足。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交错,致使新型智库依然受制于传统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智库转型所需要的决策研究范式及运营模式的现代跃迁,因而也难以全面达成自身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整体上呈现深层结构性矛盾。如果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单纯指向智库内部机制,或单纯指向政府制度供给,都难以有效解释问题的深层归因和回应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背景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中探寻其发展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而系统探索对其发展优化更具应用价值的实践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新型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效率,关系到由国家决策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当前在国内国际复杂局势中,同时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模式深刻复杂的改变与形塑,则使这种机遇与挑战空前放大,进而使智库对国家及政府决策能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突显,作为决策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成为意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在国家治理总体架构下,存在三个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维度:国家的制度供给、智库的内部治理、智库的外部关系。这三个维度既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空间,同时也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与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治理、参与式治理、网络化治理、决策过程参与等理论,基于“国家制度供给-智库内部治理-智库外部关系”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智库发展经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31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分别在三个基本维度下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剖析新型智库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在形成对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问题判断时,本文做了一定数量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特别是以31个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详细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学术文献研读及理论资源支撑,基于以上综合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新型智库发展优化对策:第一,在政府维度,加大力度扭转突出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加强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制度供给和赋权。新型智库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应包括:决策过程参与保障制度、机构主体重塑保障制度、智库市场化运行保障制度、智库现代传播保障机制等内容。第二,在智库内部治理维度,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并在清晰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对智库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创新。第三,在智库外部关系维度,围绕新型智库发展所形成的重要外部关系,以激活主体能量与活力为前提,建构政府主导、智库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化治理合作伙伴关系。在三个基本维度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体性政策建议:优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布局,持续培育现代政治文明;在秉持稳步渐进改革原则的同时,加快提升新型智库发展相关立法层次,以强大的国家立法保障并规范新型智库发展;合理布局新型智库发展体系,以建立和形成有效保障各类智库均衡而充满活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维护不同类型智库共同构成的整体国家知识资源及决策智慧宝库;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新型智库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整体升级,制定并实施涵盖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管理及数据库网络,为建立国家智慧决策模式做足准备,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吴雅威[3](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马晓伟[4](2021)在《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4年教育部下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至今,国内智库取得长足发展,但这与国外高端智库相比仍存较大差距。而高校智库联盟的建设则可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破国内高校智库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不仅是高校智库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引导日益复杂环境下决策制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为研究对象,利用协同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可能影响服务过程的因素;采用德尔菲法与隶属度函数对影响因素进行假设检验;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帕累托分类法筛选出影响服务过程的序参量;构建高校智库联盟协同创新情报服务机制模型并梳理改模型的内在机理;从战略层、战术层及行为层提出提升联盟情报服务质量的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联盟情报服务的主要因素包括情报需求感知因素、智库成果转化因素、信息资源整合因素等,高校智库联盟可采用“嵌入式”需求挖掘服务、加强对外部信息资源的采集等方式提升联盟情报服务质量。
陈子慧[5](2021)在《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各种矛盾交织,政府决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为应对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的需求,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至关重要,而智库的兴起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智库建设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构成部分,探讨高校智库的建设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上海于2013年开始推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主的高校以各自的优势学科为基础,培育了多家上海高校智库,本文选取上海市首批成立的18家高校智库为主要案例,结合具体数据分析上海高校智库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的对策,以此推动我国智库体系的创新发展和政府决策能力的提升。首先,本文对现有的高校智库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厘清相关概念阐释理论要点。其次,结合具体数据对上海高校智库的实体化与协同建设、管理体制与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成果孕育方面进行现状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上海高校智库的投入产出绩效进行评估,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高校智库存在前沿议题设置能力不足、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不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营销、尚未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的问题。再次,运用比较研究法,选取国内外顶尖高校智库为案例,吸收英美两国智库和中国高校智库领军者的成功经验作为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的经验启示。在上海数字化城市转型背景下,新兴技术对公共政策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上海高校智库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指出上海高校智库应该顺应公共政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在人才、学科等知识资源方面的优势打造智能化智库。针对性地提出四方面的对策:一、智库的议题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明确智库的发展定位、充分对接政府需求;二、建设智能化智库,发展基于数据信息和智能技术的专业化研究方法、建设智能化公共政策实验室、注重与新兴技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三、重视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营销,把线上平台作为智库成果推介的一种渠道、建立交互式门户网站搭建公众和政策的桥梁、高校智库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数据库;四、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和专业的运营团队、吸收学生参与智库工作、加强智库的国际合作。以此来提升上海高校智库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
曹翊[6](2020)在《南都智库产品的生产机制及其运营策略分析》文中指出当前,智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南方都市报》智库化转型后率先在全国都市类市场化媒体范围内获得了成功。在此背景下,了解《南方都市报》智库产品以及运营策略,对国家媒体智库以及《南方都市报》的发展就有了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它将涉及中国媒体智库发展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它帮助传媒有了更充分的智库发展转型的意识。本文选定《南方都市报》传媒智库作为调研样本,从其智库产品以及智库运营的思维角度进行展开,基于外部与内部的两个视角去考察了《南方都市报》智库产品以及运营策略。《南方都市报》的媒体智库在各项驱动下捕捉社会规律并且利用大数据分析揭示不同现象,以榜单、测评等多种形态将内容切入到社会治理中来,充分体现了智库型媒体的职能。可以肯定的是,《南方都市报》智库的发展为中国媒体智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本文分析,能够了解到《南方都市报》智库化转型的核心理念与践行思路,《南方都市报》将智库产品往个性化、对象化、定制化等方向转变,将重心放在了社会治理方面,打通了政府、社会、媒体三方的桥梁,通过以上方法促成了《南方都市报》智库化发展和改革,为产品用户提供专业化、品质化、特色化的智慧型服务。
郭瑞[7](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陈海贝[8](2020)在《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构成与建设》文中提出全球智库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智库在科学决策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健全决策体系。中国智库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丰富智库研究的理论体系,也有利于提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整体水平,更有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实力。本文首先查阅并整理与智库相关的国内外学术着作、期刊、硕博论文、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媒体报道及评论等资料,梳理了智库和智库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以研判选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思想生产能力和传播转化能力四个维度为主的中国智库能力体系。其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相关假设,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智库能力体系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然后,构建了智库能力模型,通过问卷星、电子邮件等线上调查方式和纸质问卷等线下调查方式,邀请国内智库专家对各项智库能力进行评价,验证中国智库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能力对综合能力的影响程度,形成智库能力体系的综合评价,并对中国智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根据国内不同类型智库的差异化问题以及各类型智库的突出能力和薄弱能力,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建议。本文主要解决了“智库能力是什么”以及“智库能力如何建设”两个重点问题。通过智库能力评价结果,发现中国智库能力缺失的问题所在。虽然中国智库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和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从各方面提升能力:一是从主动意识、大局意识、认知意识、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和动态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其研判选题能力;二是从系统优化、专业方法、战略优化、组织管理和临场发挥等方面,不断提高其信息收集能力;三是从精准剖析、数字技术、思想创新、专业动态、学术写作和察错纠错等方面,不断提高其思想生产能力;四是从传播转化动力、传播转化意识、传播转化内容、传播转化对象、传播转化目的、传播转化渠道和传播转化形式等方面,不断提高其传播转化能力。中国智库如果通过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必定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效用。
郭慧[9](2020)在《徐州新型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引人才、促落实,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组织健全、覆盖广泛、运行科学的智库发展格局。然而,与先进地区相比,徐州智库建设起步较晚,无论是组织架构、理论成果还是资源力量,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以徐州新型智库为研究样本,从国内外智库研究理论入手,通过对徐州新型智库建设发展历程的梳理,系统分析了徐州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组织形式不合理、智库平台不完善、智库发展不均衡、智库效能难发挥等问题与短板,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强化顶层设计、强化平台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智库建设的对策措施。该论文有图4幅,表2个,参考文献53篇。
张平[10](2020)在《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推进与发展,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作为国家近几年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综合档案馆开始积极打造成为具备智库功能的机构。笔者结合档案学界的相关理论及专业分工的性质,从前沿性和现实性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导向相结合,使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从空想逐步转化为现实。综合档案馆作为具有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的组织机构更应该抓住时代机遇,明确自身功能定位,不断加深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内涵研究,充分发挥并完善对智库功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首先介绍智库的相关概念并阐释了智库功能与综合档案馆功能建设之间的联系,增强理论研究的合理性和实践定位;其次从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可行性和制约因素出发,结合国家政策、资源开发和存储优势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上的支持来阐明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必要性;最后从综合档案馆的未来发展规划出发,提出常态化、协同化的发展前景,从而展望了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对策。
二、打造一流"思想库、智囊团"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造一流"思想库、智囊团"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案例研究法与网络调研法 |
(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有待改善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智库与新型智库 |
(二)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理论 |
(三)制度供给理论 |
(四)知识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新型智库发展的实践逻辑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与战略目标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 |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 |
(一)三个基本维度的内在关系 |
(二)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关系 |
(三)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系 |
第三章 新型智库发展成效、困境及归因:地方社科院案例研究 |
一、案例选择的典型意义 |
(一)五种主要智库类型比较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历史演进 |
(一)地方社科院智库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9年)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稳步探索阶段(1980-1999年) |
(三)地方社科院智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基本成效 |
(一)地方社学院新型智库决策影响力提升 |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提升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社会影响力提升 |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层困境 |
(一)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身份困境 |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政困境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金困境 |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人才困境 |
五、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制度供给维度的制约 |
(二)内部治理维度的制约 |
(三)外部关系维度的制约 |
第四章 智库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镜鉴 |
一、国外智库发展经验 |
(一)国外智库的国家制度供给 |
(二)国外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 |
(三)国外智库的外部关系建构 |
二、国内智库发展经验(地方社科院以外的案例研究) |
(一)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的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二)国经中心——理事会模式的智库内部治理探索 |
(三)人大国发院——跨学科研究中的智库组织结构创新 |
第五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体系 |
(一)政治环境根本支撑 |
(二)决策参与保障制度 |
(三)机构体制改革制度 |
(四)市场运行保障制度 |
(五)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
二、加强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 |
(一)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
(二)健全决策参与制度保障 |
(三)加强机构重塑制度保障 |
(四)强化市场运行制度保障 |
(五)提升舆论引导机制保障 |
第六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
一、探索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 |
(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家相关政策 |
(二)国外法人治理结构发展脉络溯源 |
(三)国内事业单位相关改革基本经验 |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智库适应性探讨 |
(五)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
二、创新新型智库内部治理机制 |
(一)新型智库战略目标清晰定位 |
(二)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机制优化 |
(三)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四)新型智库知识管理机制拓新 |
(五)新型智库现代运营机制强化 |
第七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
一、新型智库与政府的关系 |
(一)共同培育智库与政府协同研究机制 |
(二)共同营造智库与政府沟通交流平台 |
(三)共同打造智库与政府人员互动通道 |
二、新型智库与媒体的关系 |
(一)积极支撑新闻媒体深度政策宣传 |
(二)紧密结合网络媒体推动品牌传播 |
(三)完善自身媒体建设拓展潜在关系 |
三、新型智库与公众的关系 |
(一)以公众为智库营养源泉 |
(二)恰当参与公共舆论引导 |
(三)成为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
四、新型智库与同行的关系 |
(一)拓展国内同行合作关系 |
(二)拓展国际同行合作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
1.2.4 评述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库 |
2.1.2 智慧服务 |
2.1.3 智慧数据服务 |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管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
4.2.1 图情机构主体 |
4.2.2 智慧数据 |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
4.3.1 数据多源性 |
4.3.2 技术智能性 |
4.3.3 服务场景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5.2.2 智库需求感知 |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
5.2.4 智能化推荐 |
5.2.5 案例分析 |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3.1 智库活动层 |
5.3.2 嵌入层 |
5.3.3 融合层 |
5.3.4 服务层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
6.1.1 智库特征识别 |
6.1.2 智库需求确定 |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
6.3 多源数据融合 |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1 场景化服务 |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
7.5.3 评价指标优化 |
7.5.4 评价指标赋权 |
7.6 实证研究 |
7.6.1 研究方法 |
7.6.2 数据分析 |
7.6.3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高校智库联盟 |
2.1.1 智库 |
2.1.2 高校智库 |
2.1.3 高校智库联盟 |
2.2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 |
2.2.1 情报服务 |
2.2.2 智库情报服务 |
2.2.3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 |
2.3 创新协同理论 |
2.3.1 创新理论 |
2.3.2 协同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迫切性 |
3.1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 高校智库联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
3.2.1 复杂的决策环境需求 |
3.2.2 高校智库研究力量均衡发展需求 |
3.3 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3.1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3.3.2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模型构建 |
4.1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战略协同维度 |
4.1.2 战术协同维度 |
4.1.3 行为协同维度 |
4.2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假设与检验 |
4.2.1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假设 |
4.2.2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检验 |
4.2.3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汇总 |
4.3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序参量选取 |
4.3.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4.3.2 判断矩阵构建 |
4.3.3 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3.4 序参量选取 |
4.4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模型构建 |
4.4.1 整体模型构建 |
4.4.2 战略协同维度模型分析 |
4.4.3 战术协同维度模型分析 |
4.4.4 行为协同维度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提升策略 |
5.1 战略维度下提升策略 |
5.1.1 “嵌入式”螺旋结构深化情报需求挖掘 |
5.1.2 “矩阵型”组织架构增强成果转化 |
5.1.3 “投入-产出”模型健全成果评价推广机制 |
5.2 战术维度下提升策略 |
5.2.1 提升用户需求匹配与课题研判能力 |
5.2.2 提升情报分析技术接受与应用能力 |
5.2.3 提升对信息价值判断与辨别能力 |
5.3 行为维度下提升策略 |
5.3.1 对外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 |
5.3.2 对内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 |
5.3.3 扩宽人才的引进渠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校智库联盟创新协同机制影响因素访谈 |
附录二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影响因素筛选问卷 |
附录三 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智库 |
2.1.2 高校智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政策过程理论 |
2.2.3 知识运用理论 |
3 上海高校智库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上海高校智库的数量及分布 |
3.2 上海高校智库的建设现状 |
3.2.1 智库实体化与协同化发展 |
3.2.2 智库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3.2.3 智库的人员结构 |
3.2.4 智库的研究成果孕育转化形式 |
3.3 上海高校智库参与政府决策的主要方式 |
3.3.1 智库成员担任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
3.3.2 参与政策文本的起草 |
3.3.3 递交内参和决策咨询报告 |
3.3.4 承担政府课题研究 |
3.3.5 给政府官员培训授课 |
3.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上海高校智库绩效评价 |
3.4.1 研究方法 |
3.4.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3.4.3 实证分析 |
3.4.4 主要研究结论 |
3.5 上海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
3.5.1 前沿议题设置能力不足 |
3.5.2 对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 |
3.5.3 不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营销 |
3.5.4 尚未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 |
4 国内外高校智库的建设经验借鉴 |
4.1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事务与外交战略研究中心 |
4.1.1 LSE-IDEAS的发展历程 |
4.1.2 科学的组织建制和健全的财务制度 |
4.1.3 汇集外交政策领域的顶尖学者和实践者 |
4.1.4 通过硕士项目培养国际高级管理人才 |
4.2 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 |
4.2.1 全球能源与资源政策领域的专业智库 |
4.2.2 与政府关系紧密 |
4.2.3 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实践平台 |
4.3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
4.3.1 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4.3.2 汇集国内外顶级经济学家 |
4.3.3 人才培养计划涵盖本硕博三个阶段 |
4.4 对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的经验启示 |
4.4.1 充足经费来源是高校智库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
4.4.2 国际化发展是实现高校智库“公共外交”职能的重要途经 |
4.4.3 与政府部门的密切互动是高校智库发挥决策影响力有力推手 |
5 推进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的对策 |
5.1 智库议题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 |
5.1.1 明确智库的发展定位 |
5.1.2 智库的研究应充分对接政府的需求 |
5.2 推进智库智能化建设 |
5.2.1 发展基于数据信息和智能技术的专业化研究方法 |
5.2.2 建设智能化公共政策实验室 |
5.2.3 注重与新兴技术学科的交叉融合 |
5.3 重视研究成果的传播和营销 |
5.3.1 把线上平台作为智库成果推介的一种渠道 |
5.3.2 交互式门户网站搭建公众和政策的桥梁 |
5.3.3 高校智库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数据库 |
5.4 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
5.4.1 建设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和专业的运营团队 |
5.4.2 吸收学生参与智库工作 |
5.4.3 加强智库的国际合作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南都智库产品的生产机制及其运营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2.智库化转型:南都战略调整 |
2.1 南都智库化战略核心理念与践行思路 |
2.2 近年智库化实践探索脉络及成效 |
3.南都智库产品生产机制观察 |
3.1 智库组织架构及人员管理 |
3.2 南都智库产品生产观察 |
3.3 南都智库产品形态分析 |
4.南都智库产品的运营策略创新 |
4.1 管理平行化,设计矩阵化 |
4.2 智库一体化、格局多元化的运营发展 |
4.3 主营业务关注舆情,榜单产品突出创新 |
5.南都智库转型发展策略建议 |
5.1 从产品生产机制出发,改进南都智库缺陷 |
5.2 从产品运营策略出发,加强南都智库影响力 |
6.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
三、核心概念 |
(一) 高校智库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 |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一) 系统原则 |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
(三) 简明性原则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一) 因子分析 |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
(一) 评估表的制定 |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
(一) 样本容量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
结束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8)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构成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研究问题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难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系统分析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1.4.4 问卷调查法 |
1.4.5 对比分析法 |
1.4.6 经验总结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情报学理论 |
2.1.1 知识吸收理论 |
2.1.2 社会传播理论 |
2.2 管理学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动态能力理论 |
2.3 软科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构成 |
3.1 智库能力 |
3.2 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划分 |
3.2.1 需求分析阶段 |
3.2.2 情报收集阶段 |
3.2.3 情报分析阶段 |
3.2.4 情报流通阶段 |
3.3 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构成 |
3.3.1 研判选题能力 |
3.3.2 信息收集能力 |
3.3.3 思想生产能力 |
3.3.4 传播转化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验证 |
4.1 处理方法 |
4.2 研究设计 |
4.2.1 相关假设 |
4.2.2 问卷及量表构建 |
4.3 数据采集 |
4.4 数据处理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模型评估 |
4.5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智库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5.1 处理方法 |
5.2 模型构建 |
5.2.1 选取变量 |
5.2.2 构建模型 |
5.3 数据采集 |
5.4 数据处理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回归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5.1 同一能力对不同智库的影响 |
5.5.2 不同能力对同一智库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库能力建设策略 |
6.1 提高研判选题能力 |
6.2 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
6.3 提高思想生产能力 |
6.4 提高传播转化能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徐州新型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动态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地方新型智库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徐州新型智库分类 |
2.3 地方智库的基础理论 |
3 徐州新型智库建设的历程和现状 |
3.1 徐州智库建设的历程 |
3.2 徐州新型智库建设的现状 |
4 徐州新型智库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徐州新型智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徐州新型智库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推进徐州新型智库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顶层设计 |
5.2 加强平台建设 |
5.3 优化发展环境 |
5.4 完善体制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基础知识概述 |
第一节 智库的内涵与功能 |
一、智库的概念和内涵 |
二、智库的分类 |
三、智库的功能 |
第二节 综合档案馆实现智库功能的分析 |
一、综合档案馆发挥智库功能的理论依据 |
二、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的实践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可行性与制约因素 |
第一节 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可行性 |
一、政策优势 |
二、资源优势 |
三、技术优势 |
第二节 制约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因素 |
一、服务意识因素 |
二、人才资源因素 |
三、社会认同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对策 |
第一节 制定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发展规划 |
一、常态化发展规划 |
二、协同化发展规划 |
第二节 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专业团队建设 |
一、设立严格考核制度,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
二、打造学科互通,专业多样化的人才团队 |
三、优化人才资源团队,提升智库影响力 |
第三节 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的资源保障手段 |
一、合理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 |
二、保障智库建设中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打造一流"思想库、智囊团"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智库参与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 米倩倩. 西南大学, 2021
- [2]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D]. 周笑梅. 吉林大学, 2021(12)
- [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4]高校智库联盟情报服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马晓伟.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研究[D]. 陈子慧. 东华大学, 2021(12)
- [6]南都智库产品的生产机制及其运营策略分析[D]. 曹翊. 暨南大学, 2020(04)
- [7]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情报视角下智库能力体系构成与建设[D]. 陈海贝.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9]徐州新型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郭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综合档案馆智库功能实现研究[D]. 张平. 黑龙江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