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治疗进入上颌窦的牙根

即刻治疗进入上颌窦的牙根

一、牙根进入上颌窦的即刻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林春平[1](2021)在《根部外形设计对单根牙个性化种植体牙槽骨应力分布的影响》文中提出

王玮琳[2](2021)在《不同上颌窦内改变对上颌窦提升种植的影响 ——基于CBCT影像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存在上颌窦内改变进行上颌窦提升(maxillary sinus floor elevation,MSFE)的种植病例进行影像分析,探讨不同上颌窦内改变的影像识别及对MSFE种植并发症和种植疗效的影响。方法:筛选2011-2019年存在上颌窦内改变行MSFE种植病例95例,共141颗种植体的CBCT影像资料,根据术前窦内改变分黏膜增厚组、积液组、潴留囊肿组和钙化组,比较组间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alveolar bone height,RBH)、MSFE的上颌窦提升高度(maxillary sinus floor elevation height,MSEH)、MSFE术式选择、种植时机、上颌窦黏膜穿孔率、术后上颌窦炎发生率、影像随访期内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及种植体生存率(implant survival rate,ISR)。结果:95例上颌窦提升种植病例(共141颗种植体)中,术前上颌窦黏膜增厚组60例(种植体86颗),积液组20例(种植体32颗),潴留囊肿组17例(种植体25颗),钙化组12例(种植体19颗),平均RBH(4.15±2.03)mm,平均MSEH(6.45±3.77)mm,86.32%(82/95)选择穿牙槽嵴顶式,93.62%(132/141)选择MSFE同期种植,黏膜穿孔率11.58%,术后上颌窦炎发生率6.32%,不同改变组间RBH、MESH、MSFE术式选择、种植时机、黏膜穿孔率和术后上颌窦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1颗种植体术后影像随访平均时长22.38±10.81个月,最长达69个月,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4.96%,种植体生存率(implant survival rate,ISR)97.16%,不同窦内改变组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和I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种植失败病例均与术后发生上颌窦炎相关,其术前改变有黏膜增厚和(或)钙化。结论:因剩余牙槽骨高度(RBH)不足考虑上颌窦提升(MSFE)种植修复者,在不伴有临床症状下,上颌窦黏膜增厚(2-10mm)、积液、潴留囊肿(<25mm)和钙化并非禁忌症,这些不同改变对RBH、MESH、MSFE术式选择、种植时机、手术并发症等的影响无区别,短期(5年内)种植疗效可预期,但术后发生上颌窦炎对种植预后存在一定的风险,定期术后随访的CBCT影像检查可以帮助有效诊断术后上颌窦炎和观察种植体周围情况,以便临床做出及时恰当的处理。

韦宁,徐涛,胡文杰,刘云松[3](2021)在《对伴上颌窦底骨缺损重度牙周病变磨牙实施微创拔牙及拔牙位点保存的初步探索(病例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颌磨牙作为牙周炎的好发牙位之一,根周及根尖区的骨缺损可能波及邻近的上颌窦,增加后期种植修复的风险和复杂程度。而在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同期,利用拔牙位点保存可处理上颌窦底骨缺损,并维持牙槽骨的高度和轮廓,减少后期对上颌窦底提升的需求,降低手术风险,简化治疗过程,获得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伴有重度牙周病变致上颌窦底骨缺损的上颌磨牙,包括病情分析、治疗设计、采用微创拔牙及拔牙位点保存创造良好硬组织条件、完成种植修复并随访17个月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此类伴有上颌窦底骨缺损的重度牙周病变磨牙的临床处置积累了经验。

曾文锋[4](2021)在《口腔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其风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目前牙齿缺失在临床上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食物功能、美观以及发音功能。活动义齿修复、固定冠桥修复以及种植修复是目前临床缺失牙修复常用的三种方式。种植修复因无须损害邻牙、使用舒适、咀嚼高效率、更好的美学效果等优点逐渐盛行。随着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的提高和临床医生经验的累积,种植修复的成功率不断提高,然而由于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后到形成有效的骨结合需要经过一段足够的时间(常规3-6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种植体容易发生早期失败。种植体早期失败是指发生在种植体与牙槽骨结合的过程,修复基台连接前的种植体松动脱落或已有临床指征需要拔除种植体的现象。理想有效的骨结合是种植体成功的前提,早期失败是由于种植体与牙槽骨没有形成足够良好的骨结合,但目前对于种植体和牙槽骨未能形成有效骨结合的原因和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同一种因素在不同研究过程中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临床医生的工作难度,更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探索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其风险因素具有一定的意义。根据国内外关于种植体早期失败研究的现状,本研究结合临床病例收集,回顾性分析口腔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其风险因素。研究目的研究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其相关的风险因素,提高对种植愈后的预测性,有利于种植手术前的医患沟通,为临床减少种植体早期失败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具有5年以上种植经验的副主任医师的种植病例,按照性别、年龄、缺牙原因、上下颌、种植体位置、种植方式、种植体系统、种植体直径、种植体长度、是否术前使用抗生素、是否需要骨增量、骨增量的类型、愈合方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组,应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将筛选出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口腔种植体早期失败的相关风险因素,两种统计学方法均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8年8月-2020年12月共收集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具有5年以上种植经验的副主任医师的1003名种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7名,女性患者556名。种植体共计植入1585颗,其中男性植入729颗,女性植入856颗。共计发生种植体早期失败的患者有52名,以患者为个体的早期失败率为5.2%;共计发生早期失败的种植体57颗,以种植体为个体的早期失败率为3.6%。1.早期失败组和成功组在年龄、缺牙原因、种植方式、种植体直径大小、种植体长度、骨劈开术、愈合方式的分布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性别分组,男性患者的种植体早期失败发生率为5.3%,女性患者的种植体早期失败发生率为2.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照种植体植入位置分组,总体上,上颌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4.7%,下颌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具体到牙位分区,位于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体早期失败率最高,为7.2%,其次上颌磨牙区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6.3%,下颌前磨牙区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6.1%,上颌前牙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3.6%,上颌前磨牙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3.2%,下颌磨牙区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种不同种植系统的早期失败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nkylos系统种植体早期失败种植体数量最多,早期失败发生率也是最高,为6.0%;5.术前使用抗生素组种植体早期失败发生率为2.2%,术前不使用抗生素组种植体早期失败发生率为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需要进行骨增量组的种植体早期失败发生率大于不需要骨增量组的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涉及上颌窦的骨增量组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13.8%,不涉及上颌窦的骨增量组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植骨组种植体早期失败发生率为3.5%,植骨不盖胶原膜组种植体早期失败发生率为6.2%,植骨+盖胶原膜组种植体早期失败发生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多个因素(性别、种植位置、种植体系统、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骨增量、是否上颌窦提升、植骨方式)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组和种植体植入位置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风险是女性的2.625倍;上颌前牙区种植体早期失败风险是下颌磨牙区的5.352倍;上颌磨牙区种植体早期失败风险是下颌磨牙区的5.077倍;下颌前牙区种植体早期失败风险是下颌磨牙区的7.607倍;下颌前磨区种植体早期失败风险是下颌磨牙区的6.883倍。结论本次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03名,植入种植体1585颗,早期失败57颗,早期失败率为3.6%。种植体早期失败主要原因是种植体与牙槽骨结合不良,经过卡方检验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本研究中性别(男性)和种植体位置(下颌前牙区、上颌磨牙区、上颌前牙区、下颌前磨牙区)是影响种植体早期失败的风险因素。当以上因素同时存在时,选择种植手术时要更加谨慎小心。

居云梦[5](2020)在《一种改良式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严重不足患者中应用可吸收性胶原蛋白海绵(Absorbable collagen sponge,ACS)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不足的患者提供更加微创、安全、经济的手术方式。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种植中心就诊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选择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在3~5mm范围内,且上颌窦底形态较平坦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划利用可吸收性胶原蛋白海绵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并在术后愈合6个月左右行种植义齿固定修复。临床随访观察并在术后当天、术后6、12个月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评估种植体植入后窦底提升区成骨状况、种植体存留率及种植手术并发症;利用SPSS 24.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19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11例,共植入23颗士卓曼骨水平种植体(长度均为8mm),术前CBCT测量上颌后牙区窦底至牙槽嵴顶的骨高度为4.09±0.52mm,其中最大为4.90mm,最小为3.38mm。采用可吸收性胶原蛋白海绵改良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6个月,CBCT显示上颌窦底得到了明显提升,新形成的窦底基本上位于植入种植体根部顶端上方或平齐位置,且窦底形态较平坦自然,新形成的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的骨高度为8.63±1.08mm,与术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临床检查种植体均无松动及疼痛不适等症状,以上结果提示所有种植体周围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23颗种植体均正常完成了上部冠修复。修复完成6个月后(术后12个月)复查,临床检查发现所有修复体功能良好,CBCT显示术后12个月种植体周骨结合良好,窦底形态及成骨高度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2)本研究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CBCT检查发现胶原蛋白海绵材料溢出到上颌窦内,穿孔率为4.3%。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随访观察未出现明显的上颌窦感染的症状及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CBCT检查发现散落在上颌窦内的材料已经全部吸收,窦内成骨基本未受任何影响,患者预后良好。(3)种植体存留率:所有种植体临床随访观察12个月无一例出现种植体的松动、脱落,患者对于修复效果满意,存留率为100%。结论:本研究通过应用可吸收性胶原蛋白海绵对传统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内提升术)进行了改良,拓宽了上颌窦底内提升术的手术适应症,增加了提升高度,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从而为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严重不足需要行常规经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微创、安全、经济的手术方法。

王文雪[6](2020)在《柔性纳米脂质体载野黄芩苷的制备及体外促成骨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柔性纳米脂质体载野黄芩苷(S-FNL),并研究比较柔性纳米脂质体载野黄芩苷(S-FNL)和野黄芩苷(S)的体外促成骨作用。方法:1.S-FNL的制备及方案优化:采用薄膜水化法,将水浴锅、旋转蒸发仪设置不同的温度、转速,以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为原料,制备空白纳米脂质体(NL)。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脂质体粒径、多分散系数(PDI),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脂质体形态,以期优化脂质体的制备温度及转速。采用薄膜水化法,按照优化所得最佳制备温度及转速,以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硬脂酰胺、胆酸钠、野黄芩苷为原料,制备S-FNL,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比较分析S-FNL药物包封率,优化S-FNL的制备方案。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脂质体的粒径、PDI、Zeta电位,采用TEM观察脂质体形态。2.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鉴定:采用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提取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配合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至第3代,根据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绘制、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钙结节染色(茜素红染色法)进行成骨细胞鉴定。3.体外促成骨作用的研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实验)测量并比较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的细胞相对OD值,筛选最佳药物浓度。按照给药的不同,设置实验分组为S-FNL组(柔性纳米脂质体载野黄芩苷组)、S组(单纯野黄芩苷组)、BC组(空白对照组)。根据分组,以最佳药物浓度进行CCK-8实验、ALP活力检测,测量OD值,计算各组细胞生存率、ALP活力。采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茜素红染色法对各组细胞进行钙结节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三组钙结节的生成情况。结果:1.采用薄膜水化法成功制备NL,优化所得最佳制备方案为:旋蒸温度40℃,转速66 r/min;水化温度48℃,转速88 r/min。所得NL平均粒径(70.5±5.39)nm,PDI(0.191±0.01);TEM下可见NL形态为类球形。制备S-FNL最佳比例为卵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2:1,卵磷脂和野黄芩苷的质量比20:1,卵磷脂和硬脂酰胺的质量比8:1,卵磷脂和胆酸钠的质量比8:1,水化体积(即PBS缓冲液)1 mL。所得S-FNL平均粒径(153.2±3.35)nm,PDI(0.188±0.02),Zeta电位(-32.1±1.57)mV,包封率(47.2±0.30)%;TEM下可见S-FNL形态为类球形。2.提取的原代大鼠成骨细胞贴壁后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如三角形、梭形、多边形等。成骨细胞之间通过突起连接,接触式、漩涡式生长。成骨细胞在接种后3~5天内增长迅速,处于对数生长期;第5天最高,以后增长缓慢,进入平台期。经ALP染色后镜下可见呈深蓝色或蓝紫色的ALP活性部位。经茜素红染色后镜下可见被染成橙红色的钙结节。3.CCK-8实验筛选最佳药物浓度为15μg/mL。与BC组相比,S-FNL组、S组均能更好的促进细胞增殖、ALP表达(P<0.05),且S-FNL组的促进作用优于S组(P<0.05)。三组细胞经茜素红染色后,均能在镜下看到被染成橙红色的钙结节,镜下比较:S-FNL组>S组>BC组。结论:本实验采用薄膜水化法成功制备S-FNL,且优化了制备方案。通过体外实验证实S-FNL比单纯S对成骨细胞有更好的促成骨作用,但是S-FNL的具体促成骨机制以及其在体内的促成骨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张霁[7](2020)在《经牙槽嵴顶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早期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我院种植科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成功病例与早期失败病例的比较分析,总结导致其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2月到2019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并满足纳入条件的患者80人,种植体共92颗,对成功病例和负载前种植体出现松动脱落的失败病例进行分析。收集可能导致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影响因素包括:宿主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及糖尿病史、口腔卫生状况、缺牙原因);术区解剖因素(RBH、骨质分类、上颌窦有无分隔、囊肿、黏膜厚度);种植体因素(长度、直径、表面处理方式);手术相关因素(术中是否植入骨替代材料;上颌窦黏膜是否穿孔;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愈合方式)。应用Fisher’s精确检验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影响。本研究设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纳入的92颗种植体中有8颗在负载前出现松动失败,总早期失败率为8.70%。单因素分析后影响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早期植失败的因素为有:种植体表面处理方式、上颌窦底提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因素是种植体表面处理方式(P<0.05)。结论:1.影响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术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因素为:种植体表面处理方式;2.本次研究中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手术中SLA表面的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发生率较低;3.根据本次研究建议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术中上颌窦底提升高度应小于7mm以减少早期失败病例的发生。

李永奇[8](2020)在《基于CBCT的美学区即刻种植相关的颌骨解剖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上前牙区由于其解剖结构特殊性和高美学风险,在此区域实施即刻种植手术一直是口腔种植难题。种植体植入要以生物力学为导向,否则可出现唇侧骨壁吸收、继发牙龈退缩、基台暴露等美学问题。因此术前对牙槽突形态及牙根的解剖的了解极其重要。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相对于曲面体层片能够提供颌面部准确的3维解剖学信息,为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平台,是种植手术的成功的保障。本研究使用CBCT对正常上颌前牙区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分析,为即刻种植术前评估、手术实施以及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期减少外科、修复以及美学并发症。材料与方法:从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影像科拍摄CBCT的患者中筛选100名其中男性45人,女性55人,用CDV Viewer测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中切牙(ce)、侧切牙(la)、尖牙(ca)的牙体解剖数据:牙齿长度(A)、牙根长度(B)、牙根颈1/3宽度(C)、牙根中1/3宽度(D);牙槽突解剖数据:牙槽突顶部宽度(E)、牙槽突中部宽度(F)、牙槽突基部宽度(G)、唇侧颈部骨量(H)、唇侧根部骨量(I)、腭侧颈部骨量(J)、腭侧根部骨量(K)、牙窝深度(M)、唇侧皮质骨凹陷深度(R)、鼻腭管中部直径(V);牙齿与牙槽突关系: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成角(L)、根尖到鼻底距离(N)、牙槽嵴顶到CEJ距(O)、牙槽突与鼻底成角(P)、牙根矢状向分类(Q)、鼻腭管前壁冠方骨宽度(W)、鼻腭管前壁根方骨宽度(X)、牙轴与鼻腭管成角(Y);模拟植入:是否可以即刻植入(S)、是否可以螺丝固位(T)、根向模拟植入是否穿出(U),测量结果均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性别、牙位的差异性,最后进行测量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将年龄作为风险因素探讨其对即刻种植的影响。结果:1.上前牙牙体解剖数据:1.1 ce/la/ca牙齿长度分别为:22.68±1.94 mm,21.99±1.60 mm,25.62±2.10 mm。1.2 ce/la/ca牙根长度分别为:12.52±1.65 mm,13.10±1.31 mm,16.61±1.82 mm。1.3 ce/la/ca牙根颈1/3宽度分别为:6.75±0.48 mm,6.32±0.56 mm,7.77±0.73 mm。1.4 ce/la/ca牙根中1/3宽度分别为:4.93±0.47 mm,4.97±0.60 mm,5.97±1.10 mm。ce/la/ca之间A/B/C/D有显着差异(P<0.05);性别间A/B/C/D有显着差异(P<0.05),男性上前牙牙体的解剖数据大于女性。2.上前牙区牙槽突解剖数据:2.1 ce/la/ca牙槽突顶部宽度分别为:8.20±0.79 mm,7.67±0.79 mm,9.48±0.95 mm。2.2 ce/la/ca牙槽突中部宽度分别为:8.84±1.70 mm,7.44±1.68 mm,10.03±1.97mm。2.3 ce/la/ca牙槽突基部宽度分别为:11.00±2.33 mm,9.63±2.52 mm,13.64±3.03mm。2.4 ce/la/ca唇侧颈部骨量分别为:0.84±0.37 mm,0.81±0.53 mm,0.86±0.56 mm;ce/la/ca唇侧颈部骨量大于2 mm发生率分别占比1%,4%,3%。2.5 ce/la/ca唇侧根部骨量分别为:1.33±0.78 mm,1.47±0.83 mm,1.35±1.01 mm。2.6 ce/la/ca腭侧颈部骨量分别为:1.13±0.78 mm,0.81±0.40 mm,1.06±0.41 mm。2.7 ce/la/ca腭侧根部骨量分别为:7.51±1.62 mm,5.97±1.54 mm,8.68±1.85 mm,ce/la/ca腭侧根部骨量小于5 mm发生率分别为6%,24%,3%。2.8 ce/la/ca牙窝深度分别为:9.70±1.89mm,10.12±1.59mm,13.61±1.92mm;2.9 ce/la/ca唇侧皮质骨凹陷深度分别为:1.99±0.93 mm,2.53±0.89 mm,1.11±0.82mm。2.10鼻腭管中部直径3.14±0.88 mm。ce/la/ca之间在E/F/G/J/K/M/R有显着差异(P<0.05);性别之间E/(Fce、Fla)/Gce/Hce/Ice/Jca/(Kce、Kla)有显着差异(P<0.05),以上有显着性差异数据中男性大于女性,ce/la/ca唇侧颈部骨量大于2 mm的发生率分别占比1%、4%、3%,ce/la/ca腭侧根部骨量K小于5 mm占比分别为6%,24%,3%。3.牙齿与牙槽突关系解剖数据:3.1 ce/la/ca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成角分别为:15.56±7.13°,17.70±7.95°,17.43±7.22°。3.2 ce/la/ca根尖到鼻底距离分别为:12.14±8.05 mm,11.73±3.15 mm,7.92±3.78mm。3.3 ce/la/ca牙槽嵴顶到CEJ距分别为:2.81±1.28 mm,2.99±0.97 mm,3.00±1.11mm。3.4 ce/la/ca牙槽突与鼻底成角分别为:126.5±7.34°,125.46±6.26°,118.15±6.17°。3.5 ce牙槽突与牙齿Ⅰ、Ⅱ、Ⅲ、Ⅳ分型比例分别为:77.50%,15.50%,1.00%,6.00%;la牙槽突与牙齿Ⅰ、Ⅱ、Ⅲ、Ⅳ分型比例分别为:63.50%,10.50%,2.00%,24.00%;ca牙槽突与牙齿Ⅰ、Ⅱ、Ⅲ、Ⅳ分型比例分别为:90.50%,5.50%,0.00%,4.00%。3.6鼻腭管前壁冠方骨宽度:2.29±0.86 mm。3.7鼻腭管前壁根方骨宽度:4.26±1.30 mm。3.8牙轴与鼻腭管成角:3.06±9.79°。ce/la/ca之间在L/N/P/Q有显着差异(P<0.05),性别之间L/N/Oca/Pce有显着差异(P<0.05),以上有显着性差异数据中男性大于女性。4.模拟植入4.1 ca不可即刻植入占比:16.0%。4.2 ce/la/ca可以螺丝固位比例分别为:75%,49%,74%。4.3 ce/la/ca根向模拟植入穿出比例分别为:74%,63.50%,80.50%。ce/la/ca之间在T/U显示有显着差异(P<0.05),男性与女性在Tla/Ula显示有显着差异(P<0.05),男性la可做螺丝固位比例高于女性,女性la根向模拟植入唇侧骨板穿出率高于男性。5相关性研究R、H、Xce筛选相关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分别为:R=3.604-0.187F+0.015Y;H=0.251-0.257D+0.227E;Xce=2.491+0.806W-0.032Y。T、U筛选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F、H、Y数值增大是螺丝固位的有利因素,K、O数值减小是螺丝固位的有利因素,L数值增大是根向植入唇侧穿出风险因素,G、I、J、Y数值减小是根向植入唇侧穿出的风险因素。增龄对F、I、L、N、O、U、V、Y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增龄与F、I、Y呈负相关,与L、N、O、U、V呈正相关。结论:1.上颌前牙区的唇侧骨壁较薄,不同牙位周围的解剖学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种植前通过CBCT对该区域进行解剖学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性别差异和增龄变化也会影响前牙区颌骨的解剖结构,即刻种植前应加以考虑。2.中切牙的根尖区骨量充分,即刻种植容易获得初期稳定性,但是应注意鼻腭管的大小和形态变化。侧切牙区的骨板最薄,是即刻种植的高风险区域,容易出现初期稳定性不足、唇侧骨壁穿孔等并发症。尖牙的牙根粗大且较长,常导致根尖到鼻底的骨量不足,影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3.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术前,应评估以下解剖学因素:唇侧骨凹陷深度、唇侧骨壁厚度、鼻腭管前壁根方骨宽度、牙槽突中部宽度、唇侧颈部骨量、腭侧根部骨量、牙槽嵴顶到CEJ距离、牙槽突基部宽度、唇侧根部骨量、腭侧颈部骨量、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成角、牙轴与鼻腭管成角等。4.选择修复体固位方式的影响因素包括:牙槽突中部宽度、唇侧颈部骨量、腭侧根部骨量、牙槽嵴顶到CEJ距离、牙轴与鼻腭管成角。5.种植体唇腭向植入角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牙槽突基部宽度、唇侧根部骨量、腭侧颈部骨量、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成角、牙轴与鼻腭管成角。

邓家琪,安恬田,邝继东,周宇航,王焌懿,伊哲[9](2019)在《即刻种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种植体植入修复是临床治疗牙体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主要方法,而其成功的关键是在于种植体植入后能否形成骨结合。传统的种植修复理论认为在拔牙后需经2~3个月方可进行种植修复,且在种植后还需要3~6个月的无负载愈合期来实现骨结合。而即刻种植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种植体植入修复的治疗时间,且具有费用低、创伤小、患者痛苦较轻等优势,同时能有效解决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问题。本文就即刻种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和种植体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即刻种植的前景作一展望。

姜委杰[10](2019)在《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矫治力作用下,与上颌窦存在紧密解剖关系的正畸牙齿在受力后的移动情况,以明确上颌窦对牙根进入窦底的牙齿移动的影响,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预测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我院正畸科就诊的拔除上颌第二前磨牙行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前拍摄的CBCT观察上颌窦与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解剖关系,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实验组为上颌第一磨牙≥1个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经观察选出20颗上颌第一磨牙,对照组为第一磨牙牙根均未接触上颌窦底,共15颗上颌第一磨牙。经常规排齐上下牙列,纠正过陡的Spee曲线之后,更换至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作为主弓丝,被动结扎一个月,记为T0期,使用0.012英寸镍钛拉簧作为力源,从上颌前牙区牵引钩至上颌第一磨牙颊面管,以200g力量滑动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每4周复诊一次,检测镍钛拉簧力值,持续加力20周,记为T1期。所有患者分别于T0期、T1期拍摄CBCT。将CBCT数据以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导出,使用Mimicsl5.0三维处理软件进行颌骨和牙齿的三维重建。重新设定冠状面C、矢状面S、水平面H,分别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近中颊尖点Cc及近颊根、远颊根、腭根根尖点RM、RD、RP点到冠状面C的水平距离,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冠和牙根移动量差异,牙轴倾斜度的改变,并通过三维配准观察两组牙牙根的吸收情况。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Wilcoxon秩和检验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正畸加力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冠及牙根均发生近中移动,到C平面水平距离均减小,比较加力前后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2.加力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牙冠水平距离变化量均大于牙根的水平距离变化量,同一磨牙的冠、根移动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比较,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冠、根移动量差值小于对照组冠、根移动量差值,实验组磨牙近中倾斜的角度较对照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期内两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仅有轻度的吸收,无严重的牙根的吸收破坏的情况。结论:1.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移动过程中冠、根均向近中方向发生有效的移动。2.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为冠、根同向、冠移动量多于根移动量,牙轴向近中倾斜的移动。3.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主要表现为轻度吸收。

二、牙根进入上颌窦的即刻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根进入上颌窦的即刻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上颌窦内改变对上颌窦提升种植的影响 ——基于CBCT影像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上颌窦内改变对RBH和 MSEH的影响
    2.2 不同上颌窦内改变对黏膜穿孔率和术后上颌窦炎发生率的影响
    2.3 不同上颌窦内改变的种植疗效
    2.4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上颌窦黏膜增厚对MSFE种植的影响
    3.2 上颌窦积液对MSFE种植的影响
    3.3 潴留囊肿对MSFE种植的影响
    3.4 上颌窦内钙化对MSFE种植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上颌窦对上颌窦提升种植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对伴上颌窦底骨缺损重度牙周病变磨牙实施微创拔牙及拔牙位点保存的初步探索(病例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病历资料
    1. 一般资料:
    2. 临床检查:
    3. 放射线检查:
    4. 诊断:
    5. 治疗计划:
    6. 治疗过程及结果:
讨论
    1.上颌窦底骨缺损处的恰当处理:
    2.利用CBCT影像进行逐层分析和数字化配准处理:

(4)口腔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其风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响口腔种植体早期失败的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一种改良式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设备
    1.2 临床资料
    1.3 手术方法
    1.4 效果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
    2.1 窦底提升区成骨状况
    2.2 上颌窦黏膜穿孔率
    2.3 种植体存留率
第三部分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临床病例汇报
    病例分析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柔性纳米脂质体载野黄芩苷的制备及体外促成骨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柔性纳米脂质体载野黄芩苷的制备
    1 实验设备与材料
        1.1 实验设备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NL的制备
        2.2 野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
        2.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2.3 精密度实验
        2.4 回收率实验
        2.5 S-FNL的制备及方案优化
        2.5.1 S-FNL制备
        2.5.2 包封率测定
        2.5.3 单因素实验
        2.5.4 正交实验
        2.5.5 S-FNL制备验证实验
    3 讨论
第二部分 原代大鼠成骨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1 实验设备与材料
        1.1 实验设备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细胞培养
        2.1.1 分离
        2.1.2 培养
        2.1.3 纯化和传代
        2.2 细胞鉴定
        2.2.1 成骨细胞形态观察
        2.2.2 生长曲线
        2.2.3 ALP染色
        2.2.4 钙结节染色
    3 讨论
第三部分 柔性纳米脂质体载野黄芩苷体外促成骨作用的研究
    1 实验设备与材料
        1.1 实验设备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CCK-8实验
        2.1.1 最佳药物浓度筛选
        2.1.2 细胞生存率
        2.2 ALP活力检测
        2.2.1 细胞培养
        2.2.2 BCA蛋白浓度测定
        2.2.3 ALP活力检测
        2.3 钙结节染色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汇报
    病例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7)经牙槽嵴顶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早期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8)基于CBCT的美学区即刻种植相关的颌骨解剖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实验器械
    2.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图像的获取
        2.3 图像定位
        2.4 数据获取
        2.5 测量基线确定
        2.6 测量项目及方法
        2.7 数据统计
结果
    1.上颌前牙牙体解剖数据
    2.牙槽突解剖数据
    3.牙颌关系测量
    4.模拟植入
    5.相关性研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BCT 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9)即刻种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应证及禁忌证
    1.1 即刻种植适应证
    1.2即刻种植禁忌证
2 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
3 即刻负载
4 种植体选择
    4.1种植体长度和直径
    4.2种植体形态
    4.3种植体表面处理
    4.4种植体植入部位
5 初期稳定性
    5.1微动
    5.2扭矩值
    5.3种植体稳定系数
6 余留间隙的处理
7 微创拔牙术
8 牙根屏障技术
9 即刻种植的前景

(10)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实验材料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近远中向移动量
    2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近远中现移动量
    3 牙轴倾斜度改变
    4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吸收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20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牙根进入上颌窦的即刻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根部外形设计对单根牙个性化种植体牙槽骨应力分布的影响[D]. 林春平. 北京大学医学部, 2021
  • [2]不同上颌窦内改变对上颌窦提升种植的影响 ——基于CBCT影像的回顾性研究[D]. 王玮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对伴上颌窦底骨缺损重度牙周病变磨牙实施微创拔牙及拔牙位点保存的初步探索(病例系列研究)[J]. 韦宁,徐涛,胡文杰,刘云松.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1(02)
  • [4]口腔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其风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 曾文锋.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5]一种改良式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 居云梦. 青岛大学, 2020(01)
  • [6]柔性纳米脂质体载野黄芩苷的制备及体外促成骨作用的研究[D]. 王文雪. 青岛大学, 2020(01)
  • [7]经牙槽嵴顶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早期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D]. 张霁.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8]基于CBCT的美学区即刻种植相关的颌骨解剖结构的研究[D]. 李永奇.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即刻种植的研究进展[J]. 邓家琪,安恬田,邝继东,周宇航,王焌懿,伊哲. 辽宁医学杂志, 2019(06)
  • [10]上颌窦底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临床研究[D]. 姜委杰.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即刻治疗进入上颌窦的牙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