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处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宗格,周俊义,罗智能[1](2021)在《公路工程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路桥过渡段桥梁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两种结构物的刚度差异较大,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控制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运营期常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影响行车安全,且处置难度大,成本高。通过对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产生跳车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桥头跳车,达到降低运营期养护成本,保障行车安全的目的。
何长明,彭功勋[2](2021)在《深厚软土区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文中研究指明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深厚软土路段如何处理好路桥过渡段的工后沉降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深厚软土区软基深度大、软基处理难度高、造价高的特点,总结了深厚软土区路桥过渡段刚性过渡、柔性过渡、刚–柔结合过渡三种差异沉降控制方案。针对三种过渡方案分别采用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真空预压+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堤、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工程实践,结合施工参数及监测数据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三种软基处理过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表明,三种过渡方案均有效可行,但在施工周期、沉降控制效果和经济性上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当填土高度一定时,刚性过渡、刚–柔结合过渡造价相对较高,且处理深度越大,柔性过渡在造价上的优势越明显。
涂义亮,方忠,徐建强,柴贺军,李海平[3](2021)在《侧向粉喷桩变刚度处治桥头跳车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因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问题,依托G15沈海高速八字桥段工程,提出了侧向粉喷桩变刚度非开挖处治方案,首先采用二维数值模拟得出粉喷桩不同处治深度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沉降主要发生在淤泥层,随着粉喷桩处治深度的增加,沉降控制效果逐渐变好,当桩长为42 m时,处治深度贯穿整个淤泥层,沉降控制效果最好;侧向粉喷桩较好地约束了路基土体的侧向水平位移,与周围土体形成的复合路基的竖向刚度得到增强,因而在路基沉降控制中能够发挥作用;通过对桥头段进行粉喷桩变刚度处治,使得沉降坡度减小,沿线路方向沉降呈现渐变效果,有效地缓解了桥头跳车问题。
肖润生[4](2021)在《跳车冲击作用下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交通与物流业的发展,车辆日益增加,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是一种耦合作用的过程,但随着桥梁的老旧,会出现较大的路面不平整度和路面障碍物,车辆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会让车桥间的耦合作用复杂化,当车辆遇到路面障碍物会时发生跳车现象,跳车冲击下会进一步加剧桥梁的振动,关于跳车冲击下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目前大多都是基于简单的梁或简支梁来研究,显然不能满足现代桥梁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变截面连续梁桥展开研究。首先建立车辆的1/4模型,运用结构动力学知识进行理论分析,得出车辆的振动平衡方程,后考虑桥梁几何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桥梁振动平衡方程,将二者联立得到适用于本文计算的车桥耦合振动平衡方程。然后描述了冲击力随时间的作用规律,确定跳车时间分段,运用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了冲击力峰值与冲击系数的计算公式,后又描述了在冲击阶段和冲击回稳阶段,冲击力随时间的变化公式。推导出每个跳车时间段的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得到了跳车冲击过程中的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并选用适用于本文计算的Newmark-β法对车桥耦合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介绍适用于本文计算的路面不平整表达方法,运用Matlab编程模拟A、B、C、D级路面不平整度。计算了在不同路面等级下桥梁的竖向位移响应,随着路面不平整度的提高,桥梁的竖向位移曲线抖动的越厉害,位移幅值也随之增大。后研究车辆遇到障碍物发生跳车的情况,计算出不同跳车高度下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随着跳车高度的增加,跨中位移峰值随之增加;不同跨跨中发生跳车,发生跳车跨位移峰值最大,离跳车跨越远,峰值越小,峰值出现的时刻并不遵循此规律;综合考虑车轮和悬架刚度来看,其对跳车作用下桥梁的响应影响并不明显;B级路面,车速20m/s附近,存在一个或数个由速度控制的共振点,该工况下发生跳车,位移峰值达到最大;不同车重下车桥耦合振动响应,随着车重的增加,位移响应随之变大,跨中位移峰值与车重近似成线性增加。本文针对考虑桥梁几何非线性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了考虑与忽略桥梁几何非线性时第一跨和中跨跨中位移响应,研究表明,相较于忽略桥梁几何非线性,考虑桥梁几何非线性情况下的跨中位移整体上略小,且差异化主要表现在车辆行驶到中跨跨中附近,在跳车冲击作用下,这种差异具有显着的增加。
滕海峰[5](2020)在《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昆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区内软土以湖积、湖沼积沉积为主,淤泥软土分布广、土层厚、易压缩。随着交通量日益增大,老路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新路基的处治工艺缺乏科学性指导,以致昆山市道路普遍发生桥头跳车病害。亟需对昆山市桥头跳车病害展开机理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为实际工程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在总结国内外桥头跳车理论分析、处理措施、工艺改进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昆山市地质条件,调查其在役路桥跳车病害现状,主要有路面阶梯沉降、路面凹陷、路面裂缝、路肩错台、护栏裂缝等形式。以典型已建工程元丰大道三标段为研究背景,结合桥头段处治方案、水文地质条件和现场调查,探析新建道路桥头跳车的成因。结果表明,元丰大道跳车成因主要有:沿程地基变化多样,工后沉降不一;搭板下方填土发生掏空、软土沉降不均,加之搭板厚度不足,导致搭板断裂;台后灰土碾压受桥台限制,压实度不达标;前期勘察不足,台后路基存在流沙层,导致路基沉降量增大。此外,以旧路改建工程224省道玉山-张浦段为依托,布点监测桥头段道路工后沉降及裂缝的发展,结合地质条件及处治工艺确切追踪跳车成因。结果表明,224省道由于路桥刚度差异、软土层深厚、设计缺陷、工序倒置等原因导致跳车病害,同时还存在预压处置不当、伸缩缝雨水渗漏等加大沉降的问题。最后,对即将要建的G312国道工程,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典型桥头段模型,先建立原方案模型,通过与规范比较沉降数据确定模型合理性。进一步改变布桩模式、堆载预压模式和过渡台阶模式得到路基沉降云图,对比单一变量下的模型沉降数据,得到优化后的方案。结果表明,正方形布桩桩间距最优为2.6m,梅花形则为2.8m;等载排水预压与超载排水预压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能大大缩短预压时长;桥头段过渡台阶合理设置能有效解决过渡段沉降不均的问题。对于即将要扩建的青阳港道路工程,采用PLAXIS软件模拟得到了轻质混凝土、石灰土回填路基的沉降云图,结果表明,相较于石灰土路基回填,轻质混凝土回填重度更轻,可有效减小沉降。
黄国卿[6](2020)在《桥头引道差异沉降的控制标准与处置措施》文中指出桥头引道差异沉降是公路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既有的建设技术不能完全消除桥头引道差异沉降。本文在调研桥头引道差异沉降病害的基础上,明确了目前常见的两种桥头引道差异沉降类型;针对这两种类型的特征,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标,并基于标准1/4车模型和乘客舒适度阈值,反算两种桥头跳车控制标准,结果表明设计速度越高,相应的控制标准越严格。同时,总结了经验法和理论法两种典型的桥头引道差异沉降预测方法及适应性;最后,从实际工程角度出发,归纳了桥头引道差异沉降处理的决策原则和依据,研究结果可为路面桥梁的养护和决策提供支持。
龚睿[7](2020)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长期养护规划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公共设施,为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从1988年沈大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等我国大陆首批高速公路通车以来,我国高速公路的里程数不断增加,201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9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沥青路面是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占比超过了95%,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依然存在着养护决策粗放、投入产出不协调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养护的质量、成本和效益。借助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引入中长期养护规划,有计划的进行养护维修,对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的服务水平、延长使用寿命、节省养护资金、提高资源利用率、指导养护资金的筹措安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研国内外养护规划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对设计养护规划的核心理论、方法及模型展开了研究,然后以南沙港快速路为依托,重点对路面检测评价、交通量数据分析、养护技术措施和工程规划进行了研究,分路段分阶段的对南沙港快速路进行了10年期的养护规划。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采用10年、5年、1年三个时间跨度分别分析了交通量的变化,在充分考虑了路网变化、区域交通量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未来10年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其中包括OD交通量数据、三种基本类型的断面当量轴载数据和本文提出的自然轮次数据。(2)从PQI及其分项指标、路面结构强度及模量、结构完整性、路面典型病害、路面混合料性能、回收沥青性能等方面,全面调查和分析了既有路面技术状况。(3)对自通车以来在南沙港快速路应用的养护工艺进行了分析,并调研了周边地区和行业内的相关工艺,再结合南沙港快速路的特点,筛选了适合南沙港快速路规划期内的工艺技术,最终建立了南沙港快速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措施库。(4)采用多模型预测路面性能,其中,采用弯沉数据验算基层疲劳开裂,并以此确定各基本单元的大修时间,采用修正S型曲线模型和技术状况数据预测十年后路面性能,用于确定中修时间,采用自然轮次数据和再修正S型曲线模型用于确定预防性养护罩面时机,此外,还辅助养护历史分析法和经验法对各种类型的养护进行修正。(5)根据预测结果,将规划期分为“3+4+3”三个阶段,即近期、中期、远期,分别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养护策略,再结合养护工艺技术措施库完成了规划期内沥青路面的养护工程规划和养护费用计算。
龚杰[8](2020)在《泡沫混凝土工法及加铺法效果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采用加铺施工工艺、泡沫混凝土材料的两处路桥过渡段进行沉降规律分析,对这两种桥头跳车处治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泡沫混凝土工法的处治效果优于加铺法,以供相关工程参考,提升公路路况水平。
范银玲,张耀方[9](2020)在《公路工程“桥头跳车”成因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公路建设中,"桥头跳车"现象极为常见,是困扰公路交通行业多年的一大难题,其不仅影响行车速度、舒适性,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危害较大。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网的不断完善,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极为关键。该文在全面了解公路工程"桥头跳车"成因的前提下,依托某桥梁台背防治项目,提出了台背一侧双向土工格栅+桥头搭板的防治措施,阐述了土工格栅台背加筋机理,并确定了施工方案及施工要点,希望通过土工格栅加筋方法,有效预防及控制桥头跳车问题。
苏辉[10](2020)在《双永高速公路沉降段施工技术分析》文中指出结合双永高速公路实例,提出沉降段施工技术对策,主要包括合理设置搭板、注重地基处理、落实台背填筑技术、重视排水施工等内容。结论证实,落实沉降段施工技术对策,不仅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有效控制桥头沉降,而且避免了桥头跳车和路基下沉问题发生,有利于提高行车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二、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处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处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工程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跳车原因 |
1.1 缺乏合理的结构设计 |
1.2 特殊路基处置不到位产生较大工后沉降 |
1.3 填筑工艺控制不到位 |
2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 |
2.1 加强图纸审核,深化设计 |
2.2 重视路桥过渡段施工组织设计 |
2.3 路桥过渡段填前准备 |
2.4 填筑工艺控制 |
2.5 桥头搭板施工 |
3 结语 |
(3)侧向粉喷桩变刚度处治桥头跳车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及数值模型的建立 |
1.1 工程概况 |
1.2 原始路基数值模型 |
1.3 材料参数的选定 |
1.4 沉降预测 |
2 侧向粉喷桩处治深度的影响规律 |
2.1 粉喷桩处治数值模型建立 |
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 侧向粉喷桩变刚度处治效果分析 |
3.1 变刚度处治方案参数确定 |
3.2 初始数值模型 |
3.3 不处治下的沉降量 |
3.4 变刚度处治分区模型图 |
3.5 侧向粉喷桩变刚度处治效果分析 |
3.5.1 各处治分区沉降量 |
3.5.2 变形协调特征 |
4 结论 |
(4)跳车冲击作用下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车桥耦合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跳车冲击下车桥耦合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跳车冲击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车辆模型建立 |
2.3 桥梁模型建立 |
2.3.1 有限元建模 |
2.3.2 桥梁的振动平衡方程 |
2.4 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的建立 |
2.5 跳车冲击力的描述 |
2.5.1 正弦模型 |
2.5.2 简化的三角模型 |
2.6 跳车冲击过程中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的建立 |
2.6.1 车辆未遇障碍物过程 |
2.6.2 车辆遇障碍物腾空过程 |
2.6.3 车辆落地冲击过程 |
2.6.4 车辆落地冲击回稳过程 |
2.6.5 车辆回归正常行驶过程 |
2.7 车桥耦合振动方程求解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不平整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路面不平整的描述 |
3.3 路面不平整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
3.4 考虑几何非线性下路面不平整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跳车冲击下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不同跳车高度下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4.3 不同跳车位置下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4.4 跳车冲击下不同轮胎刚度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4.5 跳车冲击下不同悬架刚度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4.6 跳车冲击下不同车速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4.6.1 发生与不发生跳车下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
4.6.2 考虑与忽略桥梁几何非线性的车桥耦合振动对比分析 |
4.7 跳车冲击下不同车重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4.7.1 发生与不发生跳车下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
4.7.2 考虑与忽略桥梁几何非线性的车桥耦合振动对比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桥头跳车病害模式调查研究 |
2.1 引言 |
2.2 桥头跳车危害 |
2.3 桥头跳车模式 |
2.3.1 路基整体滑移 |
2.3.2 路基与桥台间形成台阶 |
2.3.3 路面坑洼 |
2.3.4 搭板断裂 |
2.3.5 搭板与路堤形成纵向坡度差 |
2.3.6 搭板末端产生差异沉降 |
2.4 受力形式 |
2.4.1 台阶式受力分析 |
2.4.2 设置搭板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路段桥头跳车现场测试分析 |
3.1 引言 |
3.2 昆山地区地质条件及跳车概况 |
3.2.1 昆山地区地质条件 |
3.2.2 跳车病害现状 |
3.3 元丰大道桥头跳车巡察调查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水文地质条件 |
3.3.3 现场调研情况 |
3.3.4 桥头沉降原因分析 |
3.4 S224省道桥头跳车巡察调查 |
3.4.1 工程概况 |
3.4.2 水文地质条件 |
3.4.3 现场监测情况 |
3.4.4 桥头沉降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桥头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桩+堆载预压处理方案影响因素研究 |
4.2.1 G312国道典型桥头段工程概况 |
4.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2.3 模型合理性验证 |
4.2.4 改变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 |
4.2.5 改变布桩型式对对沉降的影响 |
4.2.6 改变等载预压时长对沉降的影响 |
4.2.7 改变等载排水预压时长对沉降的影响 |
4.2.8 改变等载排水预压排水板长度对沉降的影响 |
4.2.9 改变超载排水预压填土高度对沉降的影响 |
4.2.10 改变桥头段台阶型式对沉降的影响 |
4.2.11 合理优化方案 |
4.3 轻质泡沫混凝土换填方案研究 |
4.3.1 青阳港典型桥头工程概况 |
4.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3.3 方案合理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桥头引道差异沉降的控制标准与处置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桥头引道差异沉降类型 |
1.1 马鞍型 |
1.2 错台型 |
2 基于标准1/4车模型的桥头跳车控制标准 |
3 桥头引道差异沉降处理的预测方法 |
4 桥头引道差异沉降处理的决策原则和依据 |
4.1 过渡性沉降处理技术 |
4.2 综合性沉降处理技术 |
5 结语 |
(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长期养护规划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养护规划的研究现状 |
1.3.2 行业内应用情况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养护规划的核心方法及理论研究 |
2.1 交通量的分析及预测研究 |
2.1.1 当量作用次数 |
2.1.2 交通量预测研究 |
2.2 道路技术状况检测及评价研究 |
2.3 路面性能预测研究 |
2.3.1 路面性能预测的基本思路 |
2.3.2 通过各结构层面模型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
2.3.3 修正S曲线模型预测路面指标 |
2.3.4 表面功能层寿命预测 |
2.3.5 以路面病害发生率(养护维修)推断路面性能 |
2.3.6 路面经验性综合判断 |
2.4 养护工艺技术研究 |
2.5 分阶段的养护策略研究 |
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
3.1 交通量现状调查 |
3.1.1 近十年交通量分析 |
3.1.2 近五年交通量分出口、分月、分类型统计分析 |
3.1.3 近一年交通量分OD、分断面统计分析 |
3.1.4 断面当量轴载 |
3.1.5 车辆自然轮次 |
3.2 交通量预测 |
3.2.1 路网变化及区域经济的影响 |
3.2.2 交通量及轴载次数预测 |
第四章 技术状况检测及评价 |
4.1 道路性能指标分析及评价 |
4.2 运营期间的道路典型病害 |
4.2.1 横向裂缝 |
4.2.2 纵向裂缝 |
4.2.3 路面龟裂、沉陷、唧浆 |
4.2.4 松散、材料老化 |
4.2.5 路基沉降及平整度不良 |
4.3 路面结构调查及评价 |
4.3.1 路面结构强度及模量计算 |
4.3.2 结构完整性及结构性病害分析 |
4.4 路面材料检测及评价 |
4.4.1 路面材料力学性能 |
4.4.2 回收沥青指标性能 |
第五章 养护规划方案 |
5.1 南沙港快速路主要特点 |
5.2 道路的分段、分类 |
5.3 分段、分类路面性能预测 |
5.4 养护措施库的建立 |
5.4.1 适用的基本工艺类型 |
5.4.2 组合化的养护措施库 |
5.5 养护规划方案 |
5.5.1 养护工程规划策略 |
5.5.2 规划期时间段细分 |
5.5.3 养护规划及费用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泡沫混凝土工法及加铺法效果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路桥过渡段最大沉降量控制标准 |
2 泡沫混凝土沉降规律分析 |
3 加铺法沉降规律分析 |
4 沉降历时发展规律 |
5结语 |
(9)公路工程“桥头跳车”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工程“桥头跳车”的成因 |
1.1 地基强度 |
1.2 排水 |
1.3 施工质量 |
1.4 设计 |
2 工程概况 |
3 土工格栅台背加筋机理 |
4 土工格栅加筋施工方案 |
5 土工格栅加筋施工要点 |
5.1台背路基回填 |
5.2锚固及摊铺土工格栅 |
5.3 张拉及定位土工格栅 |
5.4 填料施工 |
6 结语 |
(10)双永高速公路沉降段施工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速公路沉降段沉降机理 |
1.1 桥头搭板沉降问题 |
1.2 路基变形问题 |
1.3 台背地基变形问题 |
1.4 沉降段路基路面积水问题 |
2 高速公路沉降段施工存在的问题 |
2.1 结构设计不合理 |
2.2 地基处理不到位 |
2.3 台背填筑质量不合格 |
2.4 沉降段排水施工不到位 |
3 双永高速公路沉降段施工技术对策 |
3.1 合理设置搭板 |
3.2 注重地基处理 |
3.3 落实后台填筑技术 |
3.4 重视排水施工 |
4 双永高速公路沉降段施工技术效果 |
5 结语 |
四、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处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工程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J]. 张宗格,周俊义,罗智能. 云南水力发电, 2021(12)
- [2]深厚软土区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J]. 何长明,彭功勋. 岩土工程技术, 2021(05)
- [3]侧向粉喷桩变刚度处治桥头跳车效果研究[J]. 涂义亮,方忠,徐建强,柴贺军,李海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1(04)
- [4]跳车冲击作用下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D]. 肖润生.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5]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沉降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以昆山地区为例[D]. 滕海峰. 扬州大学, 2020(04)
- [6]桥头引道差异沉降的控制标准与处置措施[J]. 黄国卿.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20(10)
- [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长期养护规划应用研究[D]. 龚睿.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泡沫混凝土工法及加铺法效果对比分析[J]. 龚杰. 山西建筑, 2020(19)
- [9]公路工程“桥头跳车”成因及对策[J]. 范银玲,张耀方.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4)
- [10]双永高速公路沉降段施工技术分析[J]. 苏辉. 交通世界, 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