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存最早的戏曲写本——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晖[1](2020)在《宋元南戏的鬼神情境研究》文中指出由原始崇拜衍生出的具有神秘色彩的鬼神信仰,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自上古神话至明清小说里都包含着浓厚的鬼神情境,而对于脱胎于民间土壤的宋元南戏,其叙事性和民间性的特点更是为鬼神情境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空间,在现存的18本宋元南戏剧本中都有鬼神情境的体现,因此对宋元南戏中鬼神情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研究宋元南戏中鬼神情境的文化渊源。鬼神思想最早于史前人类社会萌芽,是中国文化精神信仰的起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通过社祭等方式祈求神明对生活加以保障,而社祭社火活动中的演剧形式也催生了南戏的创作。存在于民间的祠神文化以及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都对南戏中的鬼神情境加以丰富,从而促进鬼神情境的世俗化和民间性。此一时期,市民阶层对休闲娱乐方式的追求刺激着南戏的创作,也为南戏中鬼神情境的存在奠定了基石。同时,剧本中对鬼神态度的转变也能看出主流文化对南戏创作的影响。第二章研究宋元南戏鬼神情境的情感内涵。在南戏产生和发展的宋元时期既有社会稳定、自由有序,也存在动荡不安、束缚禁锢,宋元南戏是扎根于民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最本质的作用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也具备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在其作品中蕴含了深层的劝善惩戒意味,而借助鬼神情境加以创作则更能凸显真实的民间生活伦理。第三章研究宋元南戏鬼神情境的戏剧功能。宋元南戏根植于民间土壤,作为民间精神范畴的鬼神观念对于宋元南戏的创作而言,浅层次上是推动剧情的发展对人物的命运起到揭示作用,但更深一步则是借助团圆式的结局为宗教思想的载体,是民众信奉善恶有报的体现。
韩晓[2](2020)在《明代科举与激励状元戏研究》文中认为状元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题材,数量众多,受到学界关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状元戏,明代在科举文化、婚嫁习俗、教育制度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了一类独具特色的状元戏类型,这类剧作中的主人公以中状元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往往受他人激励参加科举考试,以高中状元、全家旌表、洞房花烛作结。通过对明代科举与激励状元戏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明代科举对戏曲,尤其是对状元戏发展的影响,同时对深入理解中国古典状元戏的情节架构以及思想意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明代状元戏作整体考察,梳理出“激励状元戏”剧目。第二章,对激励状元戏的兴盛原因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对其兴盛的重要影响。第三章,分析激励状元戏的情节(片段)模式与成因,并结合宋元时期状元戏情节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选取三部代表作《商辂三元记》、《青袍记》与《绣襦记》进行个案研究。第五章,总结激励状元戏的时代特色与文化价值。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这类激励状元戏包含有激励情节与激励思想,在科举兴盛发展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封建社会,无疑是一种有重要文化价值与鲜明时代特征的剧目类型。第二,激励状元戏具有独特的情节(片段)模式。第三,激励状元戏对高中状元的着重书写以及中状元荣耀的体现,是由宋至清状元戏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最后,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学养有限,未能对明代状元戏的类型作细致划分;对激励状元戏的分析也主要集中于明代,未能对其后世影响及发展做详尽的阐述。
孙书琦,尚丽新[3](2019)在《刘文龙故事“大团圆”结局的探究——以明宣德写本《金钗记》为例》文中指出明宣德七年(1432)抄本《刘希必金钗记》是现存唯一一部关于刘文龙故事的完整南戏演出本。其情节与元传奇《刘文龙》较为接近,但与元戏曲《萧素贞祭坟重会姻缘记》差异甚大,由此推知元代戏曲中存在刘文龙故事的两种版本,这两种版本后来演化为"金钗记"和"小上坟"两支。《刘希必金钗记》以忠孝节义为创作的出发点,克服了一系列现实和人生不可能克服的悲剧冲突,这正体现了戏曲大团圆结局的不合理性。究明原因,其不合理性源自明代社会教化思潮之下对忠孝两全、节义不违的标举。
张丽娟[4](2019)在《莆仙戏剧种交流研究 ——以传统剧目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至今仍在舞台演绎。其历史悠久,艺术造诣颇高,不仅代表着莆仙一带的文化艺术成就,也传承着宋元南戏、明清传奇的遗韵。历来莆仙戏的研究多关注于其与宋元南戏发生的关系,为南戏研究服务,这样就容易忽略莆仙戏成长过程的主动性,即莆仙戏的形成是积极地与外界产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所以在莆仙戏发展历程的研究中,还要挖掘其与外来戏曲声腔如梨园戏、潮剧、弋阳腔等发生的关系,使莆仙戏的研究更加全面。首先,以历史的眼光对莆仙戏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除了肯定民间艺术积淀为莆仙戏的形成提供可能,本课题还回归至“曲本位”的思想,探究唐宋大曲等音乐要素对莆仙戏形成的关键作用,挖掘莆仙戏形成的音乐条件,强调莆仙戏的成长一直是在不断交流着的。至明清阶段,则梳理莆仙戏与外来声腔戏曲要素的交流历史,以观照莆仙戏成熟的过程。其次,关注明清之际,莆仙戏与外来戏曲的交往。该时期,兴化杂剧发展成为独特的地方声腔“兴化腔”,走向成熟。莆仙戏与诸多外来戏曲声腔产生交流,尤其是与梨园戏、潮剧、弋阳腔等这些声腔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题重点探究莆仙戏与梨园戏、潮剧、弋阳腔的关系,通过剧本这一较为客观载体进行文本分析比对,并具体结合戏曲诸要素,表明莆仙戏与这些戏曲存在交流的现象。然后,透过现象,挖掘莆仙戏和这些声腔戏曲产生交流的历史条件,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考察莆仙一带与这些地方戏曲所在地的渊源关系。最后,总结莆仙戏的成长不是孤立的、自我的,而是积极与外界产生交流的过程。这一传播现象背后存在着深层文化土壤,即莆仙戏与其他戏曲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上有着互通之处。所以课题的最后一部分从地理位置、迁移历史和乡土文化等三个方面入手,以莆仙戏为中心,着眼于我国地方戏曲(尤其是南方戏曲)整体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小窥大,从而使研究更开阔、更具现实意义。
王艺翰[5](2019)在《广东出土明代戏文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广东出土明代戏文共计两部,为嘉靖抄本《蔡伯皆》与宣德抄本《金钗记》。学界对广东出土明代戏文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就,将《蔡伯皆》与《琵琶记》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出其与高明原作之关系。又明确了《金钗记》的戏曲史地位及故事流变情况等,但目前的研究仍有部分问题存在争议,未有定论。广东出土明本戏文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
肖惠卿[6](2018)在《潮剧明本戏文的整理及溯源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潮剧是一个古老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用潮汕方言演唱,具有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其发展历程值得关注与研究。随着潮剧明本戏文的发现与挖掘、整理与出版,潮剧溯源的研究也随即展开。20世纪40年代以来,尤其80年代后,潮剧明本戏文陆续校注出版,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潮剧源于南戏且在流传过程中糅合当地艺术精华的观点趋于明朗。
吴佩熏[7](2018)在《南戏“剧本体制”演进之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察南戏的体制规律,可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顺流而下一探究竟。通过剧本比较,可见南戏的"开场"与"段落"如何逐步演变,至明代不同时期刊刻之剧本趋向规范的进程。南戏的"开场",最大演进在开演前写於招子上的"题目",至宣德本《金钗记》、成化本《白兔记》已被挪後,成爲副末宣念的"下场诗"。此外,受到话本小説"分段结构"的影响,原本"不分段落"的宋元南戏,至明刊剧本始见分出定目、分卷析本,积极意义除了因应实际演出的天数,方便作者、演员、观衆指称特定情节,还可使故事情节依次推进,条理脉络更加清晰,亦即强化了戏曲的"结构"──"排场"之调度。
浦晗[8](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表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杨惠玲[9](2017)在《《全明传奇》及其续编的编刊和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全明传奇》和《全明传奇续编》是两部大型戏曲丛书,由台湾天一出版社分别于1983年、1996年出版。这两套丛书以《古本戏曲丛刊》为基础,又增补了26个本子,共刊行336个本子,313种新旧传奇。其影响在地域上以台湾为主,波及大陆和香港;在学科上以戏曲为主,幅射到文学、语言、文字、传播、宗教等领域。在戏曲领域,对明代传奇作家与作品、创作实践、舞台艺术、戏曲理论、戏曲文化、戏曲音律和声腔剧种等方面的研究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支撑作用。
李连生[10](2017)在《从“诗(歌)头曲尾”论词曲的演变》文中认为本文补充钩辑了现存两宋的诗(歌)头曲尾作品,并指出"诗(歌)头曲尾"为说唱艺术,来源于唐宋的转踏。它在戏曲中常作为插演,起到诙谐调笑的功能,但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对戏曲结构形态的建构,即对戏曲套数尤其是南曲曲体,以及杂白混唱、滚调和板腔体的形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现存最早的戏曲写本——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存最早的戏曲写本——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宋元南戏的鬼神情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宋元南戏中鬼神情境的文化渊源 |
第一节 宋元南戏中鬼神情境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宋元南戏中鬼神情境存在的民间背景 |
二、剧作家与观众的审美接受 |
第二节 鬼神情境产生的思想背景 |
第二章 宋元南戏中鬼神情境的情感内涵 |
第一节 劝善思想的载体 |
第二节 复仇精神的化身 |
一、对待背弃旧妇者 |
二、对待违背良知者 |
小结 |
第三章 宋元南戏中鬼神情境的戏剧功能 |
第一节 对剧本结构的影响 |
一、借助鬼神情节 |
二、借助占卜解梦情节 |
第二节 对团圆结局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明代科举与激励状元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激励状元戏”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2 明代状元戏概说 |
2.1 明代状元戏剧目整理 |
2.2 激励状元戏概述 |
3 激励状元戏兴盛原因探析 |
3.1 明代科举与教育 |
3.2 宗族演剧的需求 |
3.3 上层文人参与戏曲创作 |
3.4 民众审美情趣 |
4 激励状元戏情节模式及原因探析 |
4.1 激励状元戏的情节模式 |
4.2 激励情节模式化成因 |
5 激励状元戏个案分析 |
5.1 断机教子:《商辂三元记》 |
5.2 誓中状元:梁颢相关状元戏分析 |
5.3 剔目劝学:《绣襦记》 |
6 激励状元戏的时代特色与文化价值 |
6.1 立志劝学、激劝人心的时代思想 |
6.2 “功名意识”的凸显与状元荣耀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刘文龙故事“大团圆”结局的探究——以明宣德写本《金钗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元传奇”《刘文龙》与《金钗记》之比较 |
(二)元代戏曲《萧素贞祭坟重会姻缘记》(《刘文龙传》)与《金钗记》之比较 |
二 |
三 |
(一)统治集团对下层百姓在思想方面的要求 |
(二)程朱理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三)创作主体和受众角度 |
(4)莆仙戏剧种交流研究 ——以传统剧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前人研究评介 |
一、莆仙戏源流研究 |
二、莆仙戏本体研究 |
三、莆仙戏生态文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莆仙戏发展史回溯 |
第一节 莆仙戏的孕育 |
第二节 莆仙戏的形成 |
第三节 交流促进莆仙戏成熟 |
第二章 莆仙戏与梨园戏、潮剧的交流 |
第一节 莆仙戏与梨园戏传统剧目比较 |
一、莆仙戏与梨园戏剧本比对 |
二、莆田与泉州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莆仙戏与潮剧传统剧目比较 |
一、莆仙戏与潮剧剧本比对 |
二、莆田与潮州的历史渊源 |
第三章 弋阳腔对莆仙戏的影响 |
第一节 莆仙戏与弋阳腔传统剧目比较 |
一、莆仙戏与弋阳腔剧本比对 |
二、戏曲音乐、表演的共同点 |
第二节 历史溯源:明代戏曲声腔入闽 |
一、明代戏曲声腔入闽的交通前提 |
二、明代戏曲声腔在福建的流传 |
第四章 莆仙戏与其他声腔戏曲交流的文化土壤 |
第一节 地理、交通与人员流动 |
一、毗邻位置和便利交通 |
二、人员流动带动戏曲交流 |
第二节 深厚的民俗与信仰 |
一、丰富的民俗传统 |
二、虔诚的民间信仰 |
第三节 剧场文化与行业机制 |
一、戏神信仰与戏曲仪式 |
二、演员、戏班与神庙剧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广东出土明代戏文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蔡伯皆》的研究 |
(一) 《蔡伯皆》与陆贻典抄本《琵琶记》比较研究 |
(二) 《蔡伯皆》与《琵琶记》其他版本的比较研究 |
(三) 《蔡伯皆》与原作之关系研究 |
二、对《金钗记》的研究 |
(一) 《金钗记》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
(二) 对“正字”一词的研究 |
(三) 对“全相”一词的研究 |
(四) 《金钗记》版本及着录情况研究 |
(五) 《金钗记》语言研究 |
(六) 《金钗记》故事流变研究 |
(七) 《金钗记》与南戏的流播 |
(6)潮剧明本戏文的整理及溯源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潮剧明本戏文的发现与收集整理 |
二、潮剧溯源研究评述 |
(一) 关于潮剧肇始时间的研究 |
(二) 潮剧的源流研究 |
1.潮剧源于“关戏童”“秧歌戏”等本土乡戏 |
2.潮剧源于弋阳腔的推断———“弋阳遗响” |
3.源于正字戏———正字母生白字仔之说法 |
4.潮剧源于南戏的说法 |
(三) 21世纪关于“潮剧源于南戏”主调的确认以及分支细节的争论 |
(7)南戏“剧本体制”演进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开场 |
二段落 |
(一) 分出/出 |
(二) 出数 |
(三) 标目 |
(四) 分卷 |
结 语 |
(8)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9)《全明传奇》及其续编的编刊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从“诗(歌)头曲尾”论词曲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一) 黄庭坚《调笑歌》一首 |
(二) 李邴《调笑令》一首 |
(三) 曾慥《调笑令》四首 |
(四) 李吕《调笑令》五首 |
(五) 秦观《忆秦娥》四首 |
(六) 王安中《安阳好》九首 |
(七) 王安中《蝶恋花·六花冬词》六首 |
(八) 史浩《鄮峰真隐大曲》中的舞曲《采莲舞》《太清舞》《花舞》《渔父舞》 |
(九) 可旻 (北山法师) 《渔家傲·净土赞并序》二十首 |
(十) 王义山《乐语》四种 |
三 |
四 |
四、现存最早的戏曲写本——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元南戏的鬼神情境研究[D]. 张明晖. 中国戏曲学院, 2020(12)
- [2]明代科举与激励状元戏研究[D]. 韩晓.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刘文龙故事“大团圆”结局的探究——以明宣德写本《金钗记》为例[J]. 孙书琦,尚丽新.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9(00)
- [4]莆仙戏剧种交流研究 ——以传统剧目为中心[D]. 张丽娟. 华侨大学, 2019(01)
- [5]广东出土明代戏文研究述评[J]. 王艺翰.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01)
- [6]潮剧明本戏文的整理及溯源研究综述[J]. 肖惠卿.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4)
- [7]南戏“剧本体制”演进之探讨[J]. 吴佩熏.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8(01)
- [8]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9]《全明传奇》及其续编的编刊和影响[J]. 杨惠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4)
- [10]从“诗(歌)头曲尾”论词曲的演变[J]. 李连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