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哈牛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效开发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范庆振[1](2019)在《BW底水稠油油藏水驱调整研究》文中指出BW区块地层可划分为四个层组,层组之间互不连通。其储层表现为中孔高渗,非均质性强,层内泥质夹层发育。BW区块属于边底水稠油油藏,地层原油粘度为68~790mPa·s。该区块从2001年开始投产,各单井初始产量较高,截至2017年10月大部分井已进入高含水期,但其地层压力下降幅度较小。区块采出程度不高,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储存在地层中。搞清水侵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成为目前提高区块开发效果的中心任务。本文通过建立BW区块数值模拟模型,在完成储量拟合和生产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及生产动态特征研究BW区块的水侵规律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最后针对不同剩余油分布类型提出相应的挖潜方案,为剩余油挖潜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得出以下认识:油藏的水侵方式主要为底水水侵,Aradieba E和Bentiu 1A为边水水侵;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Bentiu 1B、Bentiu2B和Bentiu 3;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为构造、隔/夹层、断层、独立小砂体和开发井网等。通过单井蒸汽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立了合理的注采参数。针对不同剩余油挖潜的思路为:(1)平面上,钻新井或侧钻井,解决井网控制程度差的问题;(2)纵向上,调整射孔层位,解决单井高含水问题;(3)开发技术上,利用蒸汽吞吐进行热力采油,解决开发技术单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共设计了包括层位调整、加密井以及蒸汽吞吐三类调整方案,通过数值模拟优化方案,最终优选的调整方案为层位调整井9口,采收率比基础方案提高0.48个百分点;在层位调整的基础上加密井1 5 口,采收率比基础方案提高1.94个百分点;在加密井的基础上实施蒸汽吞吐井5 口,采收率比基础方案提高2.21个百分点。
秦国伟,马玉娟,袁娜,付文场,王磊[2](2016)在《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在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开发特征,为提高该类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开展了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研究。通过动静态实验和理论分析,系统评价分析了自制表面活性剂特性和吞吐机理,形成了适用于封闭小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可达到10-4m N/m,O/W型乳状液体积百分比高达97%,经过3轮次吞吐,原油采收率提高12%以上,注入压力下降幅度达50%以上。现场先导性试验效果显着,3口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油提高了2.18 t/d,综合含水率降低了6个百分点,井底流压增加1.8 MPa;其中SX-21井综合含水率减少8个百分点,井底流压增加4.0 MPa,投入产出比可达1.00∶3.08。该研究可为中高含水阶段封闭性小断块油藏高效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李玉军[3](2013)在《辽河油田井控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辽河油田井控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以提升油田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为目标,为杜绝油田井喷事故、有毒有害气体伤害事故,实现油田作业井控安全提供理论支持与现实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井控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对辽河油田的井控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及特点进行了剖析,查找分析出辽河油田井控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井控装备不符合安全要求,井控工艺的不合理,人员操作或指挥失误;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设备管理安全体系不健全,工程技术系统与工艺过程监管不严,缺乏严格的人才培训体系与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适合辽河油田的井控管理工作的原则、组织结构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在井控工程技术系统与工艺过程监管中强化井控工程风险控制分级技术与工艺过程分级监管;通过分级培训与积极培训方式强化井控人员培训体系与机制;建立井喷事故的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通过本课题研究,可知井控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多种专业,要想做好井控工作、提高井控质量,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健全管理组织网络,完善管理制度,抓好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过程监管、人员管理、应急管理诸各环节。
孙卉[4](2010)在《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研究过程中,以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变质岩潜山内幕成藏等新理论和新方法作指导,辅以潜山顶面识别、构造样式判别、潜山岩性测井识别及有效储层评价预测等手段,系统总结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强化了储层评价技术的攻关和潜山成藏特征的研究,着重探讨了裂陷期构造演化、烃源岩、多样性储层与裂缝发育条件、多套封盖体系及区域供油窗口与潜山油气富集的关系。创新了断裂系统形成机制及潜山成藏主控因素的认识,丰富了潜山成藏模式和潜山成藏理论。研究认为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富集主要受裂陷阶段的构造发育、沉积特点以及基底岩性多样性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裂陷阶段的构造发育决定了潜山整体分布格局和规模,不同的应力机制控制了两套独立断裂系统,使潜山油气更加丰富;二是充足的油源条件是潜山成藏的物质基础;三是大面积分布的优质、多样性储层为油气提供了良好储集空间;四是全区分布的两套区域盖层是潜山形成高凝油含油气系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沙四段区域盖层不仅厚度大、分布广泛,而且具有良好的超压封盖,抑制了油气向上运移,使潜山具有独立的“自封闭”成藏特征;五是区域供油窗口的存在是潜山大面积成藏的主控因素。这些条件的有机配合,促成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藏具有“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特点。论文在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对重新评价大民屯凹陷潜山整体勘探潜力,指导目标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鲁明辉[5](2009)在《双河油田Ⅶ下单元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针对双河油田Ⅶ下单元非均质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现状,综合应用各种勘探开发资料,以石油地质学、现代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对双河油田Ⅶ下单元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和剩余油预测,为下一步的开发提供有利的理论指导。本研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油田生产的实际需要开发,将双河油田Ⅶ下单元的14个小层,重新划分为31个;在综合研究各种储层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参数对储层质量影响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多参数综合评价,对Ⅶ下单元的隔夹层进行研究,绘制了各小层的平面分布图,并对Ⅶ下单元的31个流动单元划分为4种类型,在平面上画出了所有小层的评价图。研究表明,双河油田Ⅶ下单元储层以严重非均质性为主,隔层分布受扇三角洲前缘微相控制,流动单元以G类流动单元为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分析,进行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认为该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的沉积微相为扇三角洲前缘相,绘制了研究区主力单元的沉积微相平面图,并对相控的储层物性做了分析研究,认为微相发育的期次和规模决定了储层物性平面上的分布规律,控制了流体的宏观运动。在综合研究各种储层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基础上,借助Petrel软件,对研究区做了油藏精细描述,分别建立了储层模型、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规律,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点、断层边部及储层物性相对较差的部位。
高海燕[6](2008)在《辽河盆地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辽河坳陷常规三维地震资料特征主要表现为:资料分辨率低,满足不了复杂断块和岩性勘探的需求;深层成像效果差,构造形态不清楚;断层位置、地层接触关系不清;火山岩发育区信噪比低,下部反射能量弱;局部资料缺失。论文在分析以往的地震资料品质和地震采集方法基础上,研究并论述了精细三维采集技术,其主要体现在“精细”二字。不同于传统的高分辨率地震,如“四小”(小排列、小道距、小组合距、小药量)、“三高”(高频检波器、高覆盖次数、高时间采样率)、“双井下”(井下激发、井下接收),而是以得到一个较宽频带,并且每个频率分量特别是高频应有较高信噪比的地震记录为指导思想。此项技术在辽河盆地的大民屯凹陷和西部凹陷等区块进行了实际应用,论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精细三维地震采集设计以达到地质目的要求为第一要素,科学优选观测系统。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硬、软件的技术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地震资料和地质研究成果,模拟地下构造,针对不同目的层,在室内进行模拟实验,使采集方法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和符合实际。2、精细表层结构调查。基于表层岩性、结构特征的激发技术,寻找最佳激发岩性、激发井深和激发点,从而可激发出频带宽、主频高的地震信号。以组合激发为指导,建立了辽河盆地组合激发的基本思路。3、进行了大量的药量类型试验对比,对不同的爆速和密度的炸药进行分析对比试验,优选最适合采集区块的炸药类型。针对辽河盆地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优选激发和接收因素。4、采用大道数、宽方位的观测系统。由常规三维的“正交”观测系统研究变为精细三维的“斜交”观测系统,减小了采集“足印”,压制假频。利用先进的分析软件,实时分析研究资料品质,并及时提出最佳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为此精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有了质的飞跃,满足了老油田二次勘探开发对地震资料的要求。
黄鹤[7](2008)在《辽河油区注水油田不同开发阶段产量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田注水开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开采方法。辽河油田目前注水开发储量占全油区的50.4%,大部分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本论文将辽河油田注水开发区块划分为中高渗透注水砂岩油藏、低渗透注水砂岩油藏、复杂断块油藏、潜山油藏等四种类型,并从其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进行了开发阶段划分。研究各阶段的产量变化规律,分析影响水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对全油田各区块注水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调整挖潜对策,预测未来注水油田产量变化趋势,为油田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发阶段划分采取以产量变化为主,含水率变化为辅的方法,将辽河油区注水油田划分为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油藏特点,建立了不同类型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未确知测度模型,对全油区注水开发油藏目前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排序。针对多数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递减期的实际,提出了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搞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改善二次采油技术、推广低成本三次采油技术,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提高注入水利用率,改善非主力层的动用程度等技术措施,实现对高度复杂分布剩余油的精细挖潜,不断增加可采储量,努力减缓递减,改善开发效果。优选出适合辽河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产量预测模型,并对未来产量趋势进行了预测。
武英利[8](2006)在《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开发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用静动态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的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结合大量的测井和录井资料,认为研究区主要为物源来自鲁西隆起的末端扇沉积体系。对二百多口油水井进行了测井资料的二次数据处理,求取了各类储层参数。对各砂层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以严重非均质型为主;整个井段层间非均质性也以严重非均质性为主;整个砂层平面非均质性都比较强。油藏在平面上隔层分布比夹层相对稳定;纵向上隔层分布稳定,夹层分布零散。将研究区14个小层划分为四类流动单元,即流动单元P(存储性和渗流性差)、流动单元F(存储性和渗流性较好)、流动单元G(存储性和渗流性好)和流动单元E(存储性和渗流性很好);总体来说以G类流动单元为主。在对油水井及井组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主流线图以及水淹图;研究区除了个别油层中等水淹以外,大部分油层连片形成强水淹。在储层特征综合描述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储量丰度的分布规律,提出了综合调整措施。
孟卫工[9](2006)在《断陷盆地复杂斜坡带油气分布与成藏规律研究 ——以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为例》文中认为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东部的一种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具有独特的油气地质特征。多数断陷盆地都为箕状断陷(半地堑),每一个箕状断陷都是由缓坡带、深陷带和陡坡带三部分组成,近年来在斜坡带的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要进展,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全面分析斜坡带的类型、地质结构、油气分布和成藏规律有现实意义。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是一个典型的陆相小断陷,以富含高蜡高凝原油而闻名于世,它的西部斜坡带是一种复杂类型的斜坡,其中南段为缓斜坡,而北段为陡斜坡,地质结构复杂。近几年来,西部斜坡带上古近系勘探的一系列新发现证明了它也是一个油气富集带。本论文以现代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作指导,辅以地震储层预测和油气藏地球化学等手段,对西部斜坡带的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储盖组合、圈闭类型、油气源特征、含油气系统、油气的分布和聚集规律开展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阐述了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斜坡带的油气运聚模式,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改造型斜坡的油气聚集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区的层系评价,提出了近期勘探的有利目标。论文在斜坡带结构及其成藏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和新进展,研究成果对研究区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谢俊[10](2004)在《高含水油藏注聚合物后油藏精细描述与潜力评价 ——以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单元为例》文中提出国内外多数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二次采油阶段,如何正确认识油层、改善油层开采状况仍是今后石油开采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油田开发高含水采油期油藏精细描述和三次采油开发调整中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以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单元为例,围绕提高采收率为核心,采取了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室内物理模拟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油田地质、油藏工程与采油工艺技术相结合,油藏描述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认识油层和改善油层相结合的技术研究路线,从地质开采特征再认识、储层性质评价、水驱开发指标的动态预测、聚合物性能对油藏条件的适宜性评价、油藏聚合物驱油效果对比评价、油藏三次采油后续水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研究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起了从油藏精细描述到三次采油驱油效果对比评价到后续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研究到开发调整全过程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体系,对开展三次采油后油藏精细描述和开发调整的理论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己得到我国东西部油田的广泛应用,并在高含水油藏进行调整挖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并结合大量的测井和录井资料,确定该区沙二段主要为三角洲沉积,研究目的层1-3单元主要为交织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并非前人认为的沙二段1单元砂体为浊流相沉积。并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敏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在对储层地质特征再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开发动态分析,根据井网调整和驱替方式的改变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开发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开采特点,并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的水驱开发指标进行了动态预测,这为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对比评价提供了依据。 胜坨油田在同一油田开展了两种聚合物产品、两种配注方案、三个试验单元的现场注聚试验,这种高难度开发现状要求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向精细化、高层次、多学科结合方向发展。本文在对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二次开发和研究区近40年的水驱、聚合物驱历史精细拟合的基础上,对扩大试验区三个试验单元进行了聚合物驱油效果对比评价和预测,对先导试验区后续水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先导试验区后续水驱开采阶段是聚合物驱增产原油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通过调剖、补孔改层、二次注聚、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等技术方法进一步达到增油降水开发效果的目的。
二、法哈牛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效开发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哈牛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效开发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BW底水稠油油藏水驱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研究现状 |
1.2.2 蒸汽吞吐研究现状 |
1.2.3 水侵规律研究现状 |
1.2.4 剩余油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BW区块地质研究 |
2.1 油藏地理位置 |
2.2 地层层序 |
2.3 构造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沉积相 |
2.4.2 储层非均质性 |
2.5 流体性质与油水界面分析 |
2.5.1 流体性质 |
2.5.2 油藏温压系统 |
2.5.3 油水界面 |
2.5.4 油藏类型与特征 |
2.6 区块地质储量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藏开发特征研究 |
3.1 开发简况 |
3.2 生产动态特征 |
3.3 含水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BW区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 数值模拟器的选择 |
4.2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 生产历史拟合 |
4.3.1 储量拟合 |
4.3.2 生产历史拟合 |
4.4 剩余油分布规律 |
4.4.1 垂向剩余储量分布 |
4.4.2 平面剩余储量分布 |
4.4.3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藏水淹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油水分布规律 |
5.2 水侵影响因素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发调整研究 |
6.1 开发调整对策研究 |
6.1.1 开发调整措施研究 |
6.1.2 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
6.2 基础方案 |
6.3 层位调整方案 |
6.4 补充加密调整井开发的效果研究 |
6.5 蒸汽吞吐研究 |
6.5.1 地质参数和流体性质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
6.5.2 蒸汽吞吐注汽参数研究 |
6.5.3 蒸汽吞吐开发的效果研究 |
6.6 方案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在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室内实验 |
1. 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1. 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 1 表面活性剂特性测试 |
2. 2 动态吞吐实验研究 |
2. 2. 1 表面活性剂用量、闷井时间对吞吐效果的影响 |
2. 2. 2 多周期吞吐效果评价 |
3 现场应用与分析 |
4 结论 |
(3)辽河油田井控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井控安全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结构 |
2 辽河油田井控安全管理现状 |
2.1 基本情况 |
2.1.1 历史及发展 |
2.1.2 生产与经营状况 |
2.1.3 安全管理状况 |
2.2 井控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与特点 |
2.2.1 井控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 |
2.2.2 井控安全管理的特点 |
3 辽河油田井控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井控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1 井控装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
3.1.2 井控工艺的不合理 |
3.1.3 人员操作或指挥失误 |
3.2 井控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 |
3.2.1 设备管理安全体系不健全 |
3.2.2 工程技术系统与工艺过程监管不严 |
3.2.3 缺乏严格的人才培训体系与机制 |
4 辽河油田井控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
4.1 井控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及组织 |
4.1.1 井控安全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4.1.2 井控安全管理的组织 |
4.2 建立严格的井控设备管理安全体系 |
4.3 完善井控工程技术系统与工艺过程监管措施 |
4.3.1 井控工程风险控制分级技术 |
4.3.2 工艺过程分级监管技术 |
4.4 健全井控人员培训体系与机制 |
4.4.1 分级培训 |
4.4.2 积极培训 |
4.5 完善井控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 |
4.5.1 应急管理的机理分析 |
4.5.2 井控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潜山油气藏的概念 |
1.2.2 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
1.2.3 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工区概况 |
2.2 勘探历程 |
2.3 地层特征 |
2.3.1 太古界 |
2.3.2 中上元古界 |
2.3.3 中新生代 |
2.3.4 地层分布特征 |
3 潜山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烃源岩分布 |
3.1.2 烃源岩有机质特征 |
3.1.3 潜山原油性质与来源 |
3.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3.2.1 构造背景 |
3.2.2 大民屯凹陷区域构造 |
3.2.3 断裂特征 |
3.2.4 基底构造特征 |
3.2.5 构造应力场演化 |
3.2.6 构造演化特征 |
3.2.7 断裂系统成因分析 |
3.3 潜山储层条件 |
3.3.1 岩石学特征 |
3.3.2 潜山岩性测井定量识别 |
3.3.3 潜山地层岩性分布综合预测 |
3.3.4 潜山储层储集性能 |
3.3.5 潜山储层综合评价 |
3.4 封盖条件分析 |
3.4.1 区域盖层 |
3.4.2 地层流体超压封盖 |
3.4.3 盖层及油气保存 |
4 潜山油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
4.1 裂陷阶段构造演化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4.1.1 裂陷阶段构造演化决定潜山分布格局和成藏模式 |
4.1.2 裂陷期构造演化控制相对独立的潜山成藏系统 |
4.1.3 构造演化控制基岩潜山裂缝发育 |
4.2 优越的油源条件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4.2.1 烃源岩条件优越 |
4.2.2 沙四段油页岩控制潜山高蜡油的形成 |
4.3 多样性潜山储层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4.3.1 在应力作用相同的条件下,潜山储集性能受优势岩性序列控制 |
4.3.2 在岩性相同条件下,裂缝发育程度受构造应力的大小控制 |
4.3.3 可溶性矿物含量控制了不同潜山溶孔和溶洞的发育程度 |
4.4 多套优质封盖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4.4.1 区域盖层控制潜山成藏规模 |
4.4.2 内幕隔层局部封盖控制潜山内幕油藏的形成 |
4.5 区域供油窗口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5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双河油田Ⅶ下单元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本论文创新点 |
2 地质背景与开发现状 |
2.1 地质背景 |
2.2 开发阶段划分及现状分析 |
2.3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小层精细对比与划分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应用 |
3.2 精细小层划分 |
4 储层综合评价 |
4.1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4.2 隔夹层分布特征 |
4.3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
5 储层精细模型研究 |
5.1 储层建模技术简介 |
5.2 双河油田Ⅶ下单元储层建模 |
5.3 双河油田Ⅶ下单元地质模型 |
6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6.1 模拟器介绍 |
6.2 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
6.3 油藏水驱历史拟合 |
6.4 模拟结果分析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科研经历与发表论文情况 |
(6)辽河盆地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辽河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 辽河油田地震勘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3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3.1 辽河坳陷勘探历程 |
1.3.2 常规三维地震采集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3 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
1.4.1 国内东部油田的勘探现状 |
1.4.2 国内、外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 |
1.4.3 国内外物探市场的发展趋势 |
1.5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1 观测系统优化技术 |
1.6.2 精细表层调查技术 |
1.6.3 最佳岩性组合激发技术 |
1.6.4 降低环境噪声影响 |
1.7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7.1 论文的工作量 |
1.7.2 主要研究成果 |
1.7.3 论文的创新点 |
2 精细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
2.1 地震分辨率 |
2.1.1 地震分辨率的定义 |
2.1.2 垂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 |
2.2 分辨率和信噪比与带宽的关系 |
2.3 地震信号在地层中的衰减规律 |
2.3.1 岩石吸收衰减参数定义 |
2.3.2 辽河盆地的频率吸收地质模型 |
2.4 噪音与分辨率 |
小结 |
3 精细地震勘探观测系统优化 |
3.1 采集参数论证及优化 |
3.1.1 纵向分辨率 |
3.1.2 横向分辨率 |
3.1.3 最大炮检距的优化 |
3.1.4 道距的优化 |
3.1.5 偏移距的优化 |
3.1.6 覆盖次数优化 |
3.2 观测系统优化 |
3.2.1 基于真正的3D模型设计 |
3.2.2 观测系统属性优化 |
3.2.3 面元尺寸优化 |
小结 |
4 精细表层结构调查 |
4.1 表层结构调查方法 |
4.2 寻找最佳激发岩性 |
4.3 单、双井微测井调查潜水面深度 |
小结 |
5 激发和接收参数优化 |
5.1 激发参数优化 |
5.1.1 激发井深的优化 |
5.1.2 激发药型和药量优化 |
5.2 接收参数优化 |
5.2.1 检波器类型优选 |
5.2.2 检波器组合 |
小结 |
6 应用效果分析 |
6.1 辽河坳陷精细三维地震采集综述 |
6.2 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大民屯凹陷实际应用 |
6.2.1 大民屯凹陷勘探概况 |
6.2.2 精细三维地震采集要完成的地质任务和采集要求 |
6.2.3 以往三维地震采集情况 |
6.2.4 地震地质条件 |
6.2.5 以往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6.2.6 采取的主要技术 |
6.2.7 应用效果分析 |
6.3 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西部凹陷实际应用 |
6.3.1 西部凹陷勘探概况 |
6.3.2 精细三维工作量部署 |
6.3.3 地质任务和采集要求 |
6.3.4 主要采集参数 |
6.3.5 宽方位采集几项关键技术 |
6.3.6 应用效果 |
小结 |
7 结束语 |
7.1 对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认识 |
7.2 辽河坳陷精细三维地震技术的发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辽河油区注水油田不同开发阶段产量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辽河油区注水开发概况 |
1.1 注水开发现状 |
1.2 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不同类型油藏开发阶段划分及开发规律研究 |
2.1 开发阶段划分的依据 |
2.1.1 按产量变化划分开发阶段 |
2.1.2 按含水率变化划分开发阶段 |
2.2 不同类型油藏开发阶段划分结果 |
2.2.1 中高渗透注水砂岩油藏 |
2.2.2 低渗透注水砂岩油藏 |
2.2.3 复杂断块油藏 |
2.2.4 潜山油藏 |
2.3 不同类型油藏开发规律 |
2.3.1 产量变化规律 |
2.3.2 含水变化规律 |
2.3.3 无因次采出指数变化特征 |
第三章 不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3.1 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原油地下粘度的影响 |
3.1.2 油藏复杂程度的影响 |
3.1.3 天然能量大小的影响 |
3.1.4 油藏储层因素的影响 |
3.2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3.2.1 单指标评价 |
3.2.2 灰色系统定量综合评价 |
3.2.3 不同阶段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第四章 开发技术对策 |
4.1 中高渗油藏 |
4.1.1 认真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搞清剩余油分布 |
4.1.2 部署高效调整井 |
4.1.3 利用不稳定注水技术实现高效注水 |
4.1.4 利用强调弱驱的深部调驱技术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波及效率 |
4.1.5 积极发展“2+3”技术,尽早开展低成本三采技术的现场试验 |
4.2 低渗透油藏 |
4.2.1 实施早期-先期注水 |
4.2.2 改善注入水水质,提高水井利用率 |
4.2.3 在经济合理有效的前提下继续开展加密调整,提高井网控制程度 |
4.2.4 整体压裂改造油藏,改善油层导流能力 |
4.2.5 加大水平井开发部署力度 |
4.2.6 对裂缝性低渗储层开展周期注水 |
4.3 复杂断块油藏 |
4.3.1 完善的注采井网是实现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的前提条件 |
4.3.2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注水 |
4.4 裂缝及特殊岩性油藏 |
4.4.1 深化地质研究,加强动静态认识 |
4.4.2 采用老井侧钻、水平井等技术挖潜锥间带剩余油 |
4.4.3 细化注水单元,开展周期注水,实现稳油控水 |
4.4.4 开展水平井与直井组合优化注水试验,减缓含水上升速度 |
4.4.5 尽快完善低渗透潜山的注采井网,实施全面注水 |
第五章 不同类型油藏产量预测研究 |
5.1 产量预测方法研究 |
5.1.1 递减分析 |
5.1.2 模型预测法 |
5.2 产量预测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开发现状 |
2.1 地质概况 |
2.2 地质开发概况 |
3 储层综合评价 |
3.1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
3.2 隔夹层分布特征 |
3.3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
4 油藏动态分析 |
4.1 油水井动态分析 |
4.2 主流线图分析 |
4.3 水淹特征分析 |
5 剩余油分布与调整挖潜研究 |
5.1 油藏地质模型建立 |
5.2 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5.3 剩余油储量丰度分布特征 |
5.4 调整挖潜措施 |
6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参加项目与发表论文 |
中文详细摘要 |
(9)断陷盆地复杂斜坡带油气分布与成藏规律研究 ——以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论文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2.1 关于断陷盆地 |
1.2.2 关于断陷盆地及其斜坡带的结构特征 |
1.2.3 关于油气成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1.2.4 大民屯凹陷西斜坡勘探和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涉及的难点和关键性问题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与认识 |
2 地质背景分析 |
2.1 工区位置及范围 |
2.2 油气勘探概况 |
2.3 地层 |
2.3.1 地层层序 |
2.3.2 沙河街组地层对比 |
2.4 构造 |
2.4.1 区域构造背景 |
2.4.2 研究区的构造特征 |
2.4.3 西部斜坡带的结构分析 |
2.4.4 构造演化史分析 |
3 沉积相分析 |
3.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1.1 冲积扇相 |
3.1.2 泛滥平原相 |
3.1.3 三角洲相 |
3.1.4 扇三角洲相 |
3.1.5 湖泊相 |
3.1.6 湖底扇相 |
3.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3.2.1 沙四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
3.2.2 沙三四亚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
3.2.3 沙三三亚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
3.2.4 沙三二亚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
3.2.5 沙三一亚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
3.2.6 西部斜坡带沉积相的发育和配置特点 |
3.3 沉积演化史及沉积模式 |
4 储层特征及储层预测 |
4.1 储层的基本特征 |
4.1.1 砂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2 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4.1.3 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4.1.4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4.1.4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地震储层预测 |
4.2.1 储层波阻抗反演 |
4.2.2 测井多属性反演 |
4.3 储层预测结果分析 |
4.3.1 判别标准 |
4.3.2 预测结果分析 |
4.4 含油砂体(砂层组)追踪 |
5 烃源岩特征及生储盖组合 |
5.1 烃源岩特征 |
5.1.1 潜在烃源岩及其分布 |
5.1.2 有机质类型 |
5.1.3 有机质丰度 |
5.1.4 有机质成熟度 |
5.1.5 烃源岩热演化史 |
5.2 油气的理化性质 |
5.2.1 原油物性特征 |
5.2.2 原油地化特征 |
5.3 油气的来源 |
5.4 盖层特征 |
5.4.1 盖层的类型及分布 |
5.4.2 生储盖组合及其特征 |
6 圈闭类型与特征 |
6.1 圈闭类型 |
6.1.1 构造圈闭 |
6.1.2 非构造圈闭 |
6.2 已发现圈闭(油气藏)的类型及分布 |
6.3 斜坡带的圈闭分布序列 |
6.3.1 继承型缓坡带的圈闭分布序列 |
6.3.2 先缓后陡式陡坡带的圈闭分布序列 |
7 油气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7.1 油气分布规律 |
7.1.1 油气在纵横向的分布特征 |
7.1.2 正常油和高蜡油的分布 |
7.2 油气聚集规律和运聚模式 |
7.2.1 静安堡复式油气聚集带 |
7.2.2 前进复式油气聚集区 |
7.2.3 西部陡坡带复式油气聚集区 |
7.3 研究区含油气系统研究 |
7.3.1 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7.3.2 研究区含油气系统分析 |
7.4 油气分布与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
7.5 复杂斜坡带的油气分布和聚集规律 |
7.5.1 断陷期斜坡带的油气聚集规律 |
7.5.2 两种改造型斜坡带的油气聚集特征对比 |
8 勘探层系评价及目标建议 |
8.1 含油气有利区域的地震预测 |
8.1.1 基本原理与方法 |
8.1.2 具体流程 |
8.1.3 预测结果 |
8.2 勘探层系评价 |
8.2.1 沙四段 |
8.2.2 沙三四亚段 |
8.2.3 沙三三亚段 |
8.2.4 沙三二亚段 |
8.3 勘探目标建议 |
9 主要认识与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10)高含水油藏注聚合物后油藏精细描述与潜力评价 ——以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0.4 研究难点和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储层地质特征 |
1.1 地层与构造 |
1.1.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1.1.2 构造分析 |
1.2 沉积微相及储集砂体 |
1.2.1 沉积背景 |
1.2.2 沉积微相类型 |
1.2.3 沉积相模式 |
1.2.4 沉积相及砂体分布 |
1.3 储层特征 |
1.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1.3.2 成岩作用与成岩矿物 |
1.3.3 孔隙发育特征 |
1.3.4 成岩类型与储层性质 |
第2章 油藏开发特征 |
2.1 油田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1.4 流体性质 |
2.1.5 地层温度和压力 |
2.2 油藏开发阶段划分 |
2.3 油田开采特征分析 |
第3章 储层非均质性及敏感性评价 |
3.1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
3.1.1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
3.1.2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3.1.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
3.2 储层敏感性评价 |
3.2.1 储层速敏性评价 |
3.2.2 储层水敏性评价 |
3.2.3 储层盐敏性评价 |
3.2.4 储层酸敏性评价 |
3.2.5 储层碱敏性评价 |
3.3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
第4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
4.1 注入状况分析 |
4.1.1 注入特征曲线 |
4.1.2 注入压力与吸水能力 |
4.1.3 吸水剖面变化特征 |
4.1.4 累积注水量分布 |
4.1.5 聚合物注入浓度、注入粘度及干粉注入量分布 |
4.2 采出状况分析 |
4.2.1 开采特征曲线 |
4.2.2 水驱特征曲线 |
4.2.3 注聚见效时间及聚合物突破时间 |
4.2.4 累积产油量分布 |
4.2.5 聚合物产出浓度及产出量分布 |
4.3 注采动态综合分析 |
4.3.1 采出程度与综合含水率关系曲线法 |
4.3.2 采出程度与存水率关系曲线分析法 |
4.3.3 主流线图 |
4.3.4 水淹特征分布图 |
第5章 油田水驱指标的动态预测 |
5.1 HCZ数学模型法 |
5.2 水驱特征曲线法 |
5.3 产量递减曲线法 |
5.4 无因次注采曲线交汇法 |
5.5 油藏数值模拟预测法 |
5.6 经验统计公式法 |
5.7 标定值选取和标定结果分析 |
第6章 聚合物性能对油藏条件的适宜性评价 |
6.1 胜坨油田油藏条件分析 |
6.2 主要聚合物产品性能指标评价 |
6.2.1 MO-4000产品性能评价 |
6.2.2 北京恒聚KYPAM产品性能评价 |
第7章 先导区后续水驱效果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
7.1 先导试验区注聚方案设计 |
7.2 注聚先导试验区水驱历史拟合研究 |
7.2.1 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
7.2.2 油藏水驱历史拟合 |
7.3 注聚先导试验区聚合物驱历史拟合研究 |
7.3.1 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
7.3.2 油藏数据流 |
7.3.3 聚合物驱历史拟合 |
7.4 水驱和聚合物驱模拟结果分析 |
7.4.1 含油饱和度平面分布 |
7.4.2 剩余储量丰度平面分布 |
7.5 后续水驱技术对策研究 |
7.5.1 压力保持水平的水驱开发 |
7.5.2 残存聚合物再利用 |
7.5.3 转后续水驱时机研究 |
7.5.4 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研究 |
第8章 扩大区注聚跟踪评价及潜力分析 |
8.1 扩大区基本地质概况 |
8.2 注聚试验实施现状 |
8.2.1 北部MO-4000清水注聚单元 |
8.2.2 中部北京恒聚清水注聚单元 |
8.2.3 南部北京恒聚污水注聚单元 |
8.3 不同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 |
8.3.1 各单元注聚初始条件对比 |
8.3.2 各单元注入特征对比 |
8.3.3 各单元采出特征对比 |
8.4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8.4.1 扩大区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
8.4.2 水驱和聚合物驱历史拟合 |
8.4.3 注聚效果跟踪评价 |
第9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法哈牛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效开发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BW底水稠油油藏水驱调整研究[D]. 范庆振.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2]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在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应用[J]. 秦国伟,马玉娟,袁娜,付文场,王磊. 特种油气藏, 2016(02)
- [3]辽河油田井控安全管理研究[D]. 李玉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
- [4]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D]. 孙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1)
- [5]双河油田Ⅶ下单元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鲁明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09(S1)
- [6]辽河盆地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D]. 高海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5)
- [7]辽河油区注水油田不同开发阶段产量变化规律研究[D]. 黄鹤.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4)
- [8]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武英利. 山东科技大学, 2006(02)
- [9]断陷盆地复杂斜坡带油气分布与成藏规律研究 ——以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为例[D]. 孟卫工.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10]高含水油藏注聚合物后油藏精细描述与潜力评价 ——以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单元为例[D]. 谢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