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厂硫酸车间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宗海[1](2021)在《全厂废水零排放对石膏结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社会对工业废水排放越来越重视,火电厂作为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改善全厂废水排放已是大势所趋。目前,火电厂都在倡导废水梯级利用,提高全厂废水回用率,减少最终废水排放量,通过蒸发结晶实现废水零排放,但脱硫系统作为废水梯级利用的末端,将承受全厂各种高盐废水带入的杂质,这些杂质会降低浆液品质,影响脱硫过程,对脱硫系统稳定运行带来隐患。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室搭设石膏结晶实验台架,控制反应器中添加物质,模拟脱硫系统石膏结晶,并对石膏晶体进行激光粒度和SEM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氯离子浓度升高,石膏晶体诱导时间延长,生长过程也受到抑制,粒径降低,脱水过程中氯离子与钙离子结合为六水氯化钙,增加石膏含水率,降低石膏品质;硫酸根离子浓度升高,有效提高反应溶液中硫酸钙过饱和度,使结晶诱导时间大幅提前,高浓度硫酸根离子有效促进石膏晶体b轴方向生长,使石膏晶体由板状成长为柱状,晶体粒径增大;金属阳离子Fe3+、Al3+、Mn2+、Zn2+、Ni2+等加入反应溶液中,对结晶诱导时间没有影响,但金属离子可以附着在晶核表面或取代钙离子嵌入石膏晶体中,影响后续晶体在该方向的生长,使晶体形貌呈现针状,粒径显着降低。其次,通过实验分析了添加晶种和有机酸后对石膏晶体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石膏晶种后,反应溶液中钙离子和硫酸钙离子更容易在晶种表面生长,有效促进晶体粒径生长。在添加晶种的同时加入有机酸,可进一步提高晶体粒径,尤其是柠檬酸和柠檬酸三钠,可使晶体粒径增大17~19μm。有机酸中含有大量羟基,提高了钙离子吸附有机酸的概率,从而促进晶体发生畸变,有利于大颗粒晶体形成。最后,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对某厂废水量排放改造后的脱硫系统进行优化。通过脱硫水平衡计算,结合该厂盐平衡和水平衡报告,定量分析高盐废水带入脱硫系统中的杂质,对给水进行优化,提高石灰石品质,加强运行参数优化,加入适当的晶种和有机酸,保证脱硫系统石膏结晶过程的可靠性,避免出现浆液拉稀、脱水困难等问题。
叶刚[2](2020)在《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造纸工业作为国家工业基础原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环境污染严重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造纸废水因为有机污染物种类复杂、悬浮物含量高、化学需氧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成为工业水处理领域的重点与难点。随着造纸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造纸废水深度处理迫在眉睫。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过硫酸盐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因为降解效率好且稳定、药剂成本低、易于贮存运输、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等优点,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本文以造纸厂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亚铁盐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中各项因素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完成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方案设计与调试运行工作。同时结合该处理系统人工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模糊BP神经网络的分析,完成对该处理过程智能加药系统的设计。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某造纸厂生化出水为对象,采用亚铁盐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实现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在室温下考察了初始p H、亚铁盐投加量、过硫酸钠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um Chloride,简称PAC)投加量等各项因素对CODCr降解率影响。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皆可实现CODCr的有效降解;亚铁离子最佳投加量为0.6 g/L;考虑到降解效果和用药成本,过硫酸钠最佳投加量浓度为0.3 g/L;投加适量的絮凝剂PAC有助于离子沉淀,最佳PAC投加量为0.12 g/L。(2)完成3600 m3/d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工程应用方案设计。调试运行后,出水CODCr、NH3-N、TN、TP等各项水质指标长期稳定达标,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中水污染排放限值的要求。本段工艺费用成本为1.30元/t,药剂成本为0.96元/t,所占比例为73.72%。(3)为满足排放水安全标准的更高要求,完成200 m3/d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双膜法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中试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运行结果表明,中试系统处理出水CODCr、NH3-N、TP水质指标优于GB3838-2002的IV类标准;TN、SS优于GB3544-2008的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各项水质指标皆优于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的要求,可直接回用。本段工艺运行费用为4.39元/t,电费为2.76元/t,占比62.87%。(4)为解决人工控制投药过程中稳定性差,操作失误频发,加药量难以控制,避免药剂浪费,节约成本。利用实验室小试及工程现场采集的进水流量、进水CODCr、亚铁盐投加量、过硫酸钠投加量、PAC投加量、出水CODCr等各项数据。在Windows 10工作环境下,使用Matlab2016a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出水CODCr预测模型及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及Simulink仿真模型,实现对该加药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出水CODCr预测值与测量真实值之间相关性为0.9809,预测效果较好。
夏龙贵[3](2019)在《年产25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项目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差别化化学纤维已被纺织业一致公认为是当前最具有潜力的高档纤维,拥有环保性和优良性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差别化化学纤维已得到国际、国内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差别化化学纤维生产中的主工艺车间是原液车间、纺练车间和酸站。本项目工艺设计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的差别化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工艺稳定、设备密闭、控制系统可靠。本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国的纺织业提供高质量的差别化化学纤维,将大大改善纺织业的产品结构。本人参加了本项目的三个主工艺车间的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满足经济效益的要求,原材料及能耗少,成本低,经济上合理。
栾谨鑫[4](2019)在《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除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稳定是工业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结垢是破坏循环水系统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结垢会引起管道阻塞、传热效率下降以及垢下腐蚀等问题,往往造成设备的非正常停机以及能源和材料的巨大浪费,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电化学除垢技术被称之为“环境友好”型技术,运行简单、除垢有效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虽然电化学除垢技术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但低除垢速率和高的电极面积需求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围绕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除垢装置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商用电化学除垢装置使用案例分析,由于该装置除垢速率过低,该循环水系统使用的除垢器台数(3台)远小于所需除垢器台数(23台),导致循环水系统内结垢严重。之后,为提高除垢速率,发明了多层复合网状阴极,该阴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该阴极的实际工作面积不会因为水垢的沉积而降低,并对电极结构和阴阳极排列方式进行优化,复合网状阴极在层数为7层,阴阳极紧密平行排列时,阴极除垢速率最高。复合网状阴极除垢速率的提高归因于该阴极的特殊结构,该结构可将化学反应(碱度产生和水垢沉积)分离和定位到复合网状阴极的不同区域,使得内层产生的大量OH-和外层上已经沉积的水垢加速了后续水垢的沉积,从而提高了除垢速率。随后,通过使用复合网状电极的电化学除垢装置进行除垢实验,新型除垢装置阴极除垢速率高达29.2 g/m2h,能量消耗降至6.0 kWh/kg CaCO3,相比于国内外已发表的文献除垢速率高出2-10倍,能耗降低3倍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化学除垢技术的中试实验进行装置性能测试,中试除垢装置除垢速率高达27 g/m2h,电化学除垢装置可以维持水体保持不结垢的稳定状态,可将浓缩倍数提高至15.5,延长排污周期,达到节水的目的。对于阴极表面碳酸钙、氢氧化镁等水垢的清洗,提出采用高压水射流的方法进行阴极再生。最后,据中试结果针对某橡胶公司循环水系统给出工业化应用方案,并对该技术进行经济评估。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控制循环水系统内的结垢与腐蚀,同时可节约经济成本25.66万元/年,节约工业补水3.9万吨/年。
苏玲莉[5](2019)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咸阳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的取样分析,得出其水质存在高硬度易腐蚀的问题。本研究以衣康酸(IA)、烯丙基磺酸钠(SAS)、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叔丁醇为分子量调节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出一种具有多种官能团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剂。通过正交对比实验确定三元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IA:SAS:HEMA)=3.5:1.0:0.8,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1%,分子量调节剂占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其合成出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阻垢率为98.76%,固含量为13.25%。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在夏冬两个温度体系下对CaCO3和CaSO4都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当共聚物浓度为5mg/L,温度为25℃,水浴时间为10h时,对CaCO3的阻垢率为98.25%,对CaSO4的阻垢率为80.05%,与市售阻垢剂聚天冬氨酸在同水质条件下进行对比,效果明显优于聚天冬氨酸,因此更适用于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凝胶色谱图显示,该共聚物分子量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属于一种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红外光谱图显示,共聚物含有羧基、羟基、磺酸基、酯基等官能团,多种官能团相互协同对共聚物起到增效作用;扫描电镜图显示,共聚物可以改变CaCO3、CaSO4晶体在成核过程中的排列方式,使得晶体形貌发生变化,对CaCO3和CaSO4具有较好的阻垢分散性能。采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的缓蚀性能以及pH值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与锌盐的协同作用明显,比较适合于碱性环境中,当锌离子(Zn2+)投加量为3mg/L时,与共聚物的复配效果最好其缓蚀率可达90%以上,而且当共聚物投加量较少时,锌离子(Zn2+)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缓蚀性能,同时共聚物在第28d的生物降解率达到了理论值得60%,满足易生物降解型阻垢剂的条件。采用朗格利尔的饱和指数(L)以及雷兹纳的稳定指数(R)对循环水水质分析得出,空调循环水的硬度相对较大具有结垢倾向。将共聚物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有效地缓解了系统的结垢腐蚀等问题,验证了共聚物能够适用于纺织厂敞开式空调循环水系统中。图41幅,表12个,参考文献87篇。
徐文龙[6](2019)在《藜芦醛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香料是能够被人类嗅觉或味觉感知到的一类物质,在人类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作为化妆品、食品、药物等的添加剂等。在众多品类的香料中,芳醛类香料具有化学性质活泼、愉快强烈的香气等特点。代表性的化合物为3,4-二甲氧基苯甲醛(藜芦醛)不仅可以单独作为香精使用,还是合成香兰素、异香兰素、藜芦醇和藜芦酸等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制定了以N-甲基苯胺和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N-甲基甲酰苯胺,邻苯二甲醚与N-甲基甲酰苯胺反应生产藜芦醛的实验路线。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等。最佳反应条件下,N-甲基甲酰苯胺收率96.32%,藜芦醛收率88.56%。产物的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表征,产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香兰素、异香兰素、藜芦醇和藜芦酸是藜芦醛的主要衍生物。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制定了以藜芦醛为起始原料合成香兰素、异香兰素、藜芦醇和藜芦酸合成路线。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等。最佳反应条件下,香兰素收率89.54%,异香兰素收率88.73%,藜芦酸收率95.46%,藜芦醇收率93.85%。反应产物的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表征,产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在实验室的小试的基础上,对3,4-二甲氧基苯甲醛合成进行了工艺放大,依据反应物料的物性参数,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结合行业标准,进行了600 T/a的工业化设计。并对生产设备进行选型、选材,对各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罗路[7](2017)在《金隆公司铜冶炼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环保技术的日益完善和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与铜冶炼企业相关的行业规范条件、清洁生产标准以及其它环境保护政策不断出台,为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金隆公司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金隆公司是国内首座自行设计的大型闪速铜冶炼厂,工艺流程较长且工艺过程复杂,通过分析铜冶炼企业废水的来源与性质,深入细致调研金隆公司水环境现状,结合国内铜冶炼企业实际,针对金隆公司目前存在总给排水量较大,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偏低,且排水管网为合流制,平时及下雨时SS、COD及重金属元素未稳定达标,生产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不够,未设置事故水池等问题,确定技改方案。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从源头节水减污,清污分流,控制污染,一水多用,生产废水分质收集、处理和重复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废水产生量,降低末端治理成本。完善设备循环冷却水设施,增设生活污水管及收集池、增设生产废水管及收集池,分区域治理和收集目前厂区界内未收集的受污染场地及道路冲洗水、道路初期雨水,改造雨水排水系统,减少工厂对外排水口,每个排水口前均设置事故及初期雨水收集池,以防止污染外部水体。(2)增设或改扩建各类废水处理及回用设施。改扩建酸性污水处理站,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增设废水深度处理站,达标废水全部回用于生产;增设初期雨水处理站,初期雨水处理达标后外排或回用;增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或浇洒道路。工程实施后,能较好地解决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满足现行国家环保要求,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可为其它同类铜冶炼企业提供良好的参考与示范。
易哲[8](2017)在《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在循环运行时,由于冷却水不断地蒸发浓缩和水质水量变化等原因,会产生结垢、腐蚀和微生物滋生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和冷却水运行pH过高的情况,同时解决使用含磷化学缓蚀阻垢剂造成的磷排放超标的问题,利用生物竞争排除、营养限制、优势生态位和碳酸酐酶等原理构建了一种以高产碳酸酐酶微生物、COD降解菌和产酸菌为主的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分析了该生物缓蚀阻垢制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定。然后进行了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比较了生物制剂与化学药剂的缓蚀阻垢性能,并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的变化。最后进行了循环冷却水系统工业化应用研究,分析了生物制剂在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规律并分析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该生物缓蚀阻垢制剂中主要的功能性微生物为具有溶蚀作用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强效降解COD的球衣菌属(Sphaerotilus sp.)以及能产酸的乳杆菌属(Lactococcus sp.)。该生物制剂的最适pH值范围为8.08.5;最适温度为30℃;水中钙离子浓度对制剂的缓蚀阻垢性能的影响较小;水中氯离子的存在对制剂的缓蚀阻垢性能有抑制作用,且氯离子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系统实验中,相对于化学药剂,生物制剂可以改善系统的pH、硬度、总铁、COD、浊度和碱度等水质运行指标,且缓蚀阻垢性能更好。同时生物制剂能大大降低冷却水中总磷含量,达到磷减排的目的。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功能性微生物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并发挥作用达20天左右,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工业化应用研究中,生物制剂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性能,解决了系统中结垢和腐蚀问题,降低了pH的运行指标,提高了浓缩倍数,削减了补充水量和排污水量,实现磷减排总量达75.95kg,减排率为94.10%,验证了生物制剂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可能性。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效果,且能实现节水、节能和磷减排的目的,具有环境和经济上的双重效益。
李佳璇[9](2017)在《玉米深加工企业循环冷却水水质保鲜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保鲜技术,不仅有益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更对水环境的保护有深远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缓蚀阻垢剂开始向着低磷、无磷方向发展。开发无磷或低磷、兼具杀生灭藻功能的高效缓蚀阻垢杀生剂具有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某玉米深加工企业为依托,对该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管道腐蚀、结垢、微生物滋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淀粉一期车间实际循环冷却水为试验用水,分别采用旋转挂片法、碳酸钙沉积法和平板计数法,考察缓蚀剂(硫酸锌),缓蚀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olyepoxysuccinic acid,PESA),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ydroxyl-ethylidene diphosphonic acid,HEDP),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mino trimethylene phosphonic acid,ATMP)),杀生剂(次氯酸钠(Na ClO),异噻唑啉酮(isothiazolone),戊二醛(glutaraldehyde))的缓蚀、阻垢和杀生性能。利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适合碳钢、不锈钢管材的缓蚀阻垢杀生剂,及其各组分的最佳配比,结合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对缓蚀阻垢杀生剂的缓蚀机理和阻垢机理进行探讨。本试验条件下,缓蚀阻垢杀生剂:(1)针对碳钢管材投加浓度为37.8mg/L,最佳配方中各组分的浓度为:硫酸锌1mg/L,PESA 15mg/L,HEDP 8mg/L,ATMP10mg/L,次氯酸钠3mg/L,异噻唑啉酮0.8mg/L时,其腐蚀速率、阻垢率和72小时作用下的杀生率分别为0.004428mm/a、97.42%和99.48%;(2)针对不锈钢管材投加浓度为21.8mg/L,最佳配方中各组分的浓度为:PESA 8mg/L,HEDP 5mg/L,ATMP 5mg/L,次氯酸钠3mg/L,异噻唑啉酮0.8 mg/L时,其腐蚀速率、阻垢率和连续作用72小时后的杀生率分别为0.001646mm/a、96.82%和99.31%;(3)根据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图分析,针对不同管材的缓蚀阻垢杀生剂均是以抑制阳极极化为主;(4)由扫描电镜分析可知,针对碳钢管材的缓蚀阻垢杀生剂能够在试片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金属腐蚀,同时破坏碳酸钙晶格结构,抑制晶体生长。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缓蚀阻垢杀生剂对循环冷却水(碳钢管材)的处理成本为1.47元∕(t?d);与国内外同类型药剂相比价格较低,含磷量较少,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为企业实际生产提供了可替代方案,具有推广意义。
张晓航[10](2015)在《球团厂冷却水水质稳定与废水资源化的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某球团厂循环冷却水、废水水质特点,以《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及工业废水回用标准为目标,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杀生剂参数及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用于工程实际。循环水原水静态平均年腐蚀率0.0907mm,动态平均年腐蚀率0.1095mm。复合缓蚀阻垢剂(HEDP:琥珀酸或磺酸基团多元共聚物:锌盐=3:3:1),投加量10mg/L时缓蚀率可达到70%以上。循环水浓缩4倍后,复合缓蚀阻垢剂投加80mg/L缓蚀剂,缓蚀率82.2%,平均年腐蚀率在0.0473 mm,腐蚀率均小于0.075mm/a,满足要求。循环水污垢热阻随着测试时间的变化成对数增值曲线,推算年污垢热阻为4 2 19.9 10 m K W?????。复合缓蚀阻垢剂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投加量10mg/L,年污垢热阻均达到4 2 11.4(10 m K W)????以下。循环水浓缩4倍后,复合缓蚀阻垢剂投加量60mg/L,年污垢热阻均达到4 2 13.04(10 m K W)????,小于4 2 13.44 10 m K W?????,达到了预期目标。异噻唑啉酮类和有机胍类杀菌剂杀菌效率高,在投加量30mg/L时,杀菌率在99%以上,灭藻率97.5%,异养菌数小于51?10个/mL,达到了目标要求。并且表现出与复合缓蚀阻垢剂很好的配伍性能。在试验基础上提出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系统方案,浓缩倍数按4倍,复合缓蚀阻垢剂单位投加量80mg/L,处理药剂成本为:0.022元/m3。全年节约补充水量60万m3,经济效益显着。预磨排水,最佳混凝剂为PAC,最佳投加量为15mg/L;最佳助凝剂为PAM,最佳投加量为0.5mg/L。对预磨废水处理进行了方案设计,设计规模分别按方案一4800m3/d,方案二2400m3/d。其中方案一工程总投资220万元,运行成本0.3284元/吨水,方案二总投资158万元,运行成本0.3804元/吨水。该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球团厂循环冷却水、预磨废水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回用水水质较差的矛盾,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年节约用水100万m3以上,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某厂硫酸车间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厂硫酸车间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全厂废水零排放对石膏结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废水零排放背景 |
1.2 火电厂废水处理工艺 |
1.2.1 基本原则和处理思路 |
1.2.2 高盐废水处理工艺 |
1.2.3 对脱硫系统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废水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
2.1 电厂废水种类及品质 |
2.2 废水对脱硫环节的影响 |
2.2.1 对SO_2吸收的影响 |
2.2.2 对CaCO_3溶解的影响 |
2.2.3 对CaSO_3氧化的影响 |
2.2.4 对CaSO_4结晶的影响 |
2.3 石膏结晶的影响因素 |
2.3.1 脱硫浆液成分分析 |
2.3.2 运行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水杂质对石膏结晶的影响 |
3.1 实验方案 |
3.1.1 实验药剂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案 |
3.2 电厂石膏晶体分析 |
3.2.1 SEM分析 |
3.2.2 粒径分析 |
3.3 氯离子的影响 |
3.3.1 SEM分析 |
3.3.2 粒径分析 |
3.4 高硫酸根离子的影响 |
3.4.1 SEM分析 |
3.4.2 粒径分析 |
3.5 金属离子的影响 |
3.5.1 SEM分析 |
3.5.2 粒径分析 |
3.6 添加剂的影响 |
3.6.1 飞灰的影响 |
3.6.2 晶种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厂脱硫浆液运行优化 |
4.1 某厂脱硫系统介绍 |
4.2 该厂废水工艺方案 |
4.2.1 废水零排工艺 |
4.2.2 工艺补充水分析 |
4.3 水平衡计算 |
4.3.1 计算方法 |
4.3.2 主要参数及结果分析 |
4.3.3 水平衡和盐平衡 |
4.4 脱硫浆液品质优化 |
4.4.1 给水品质控制 |
4.4.2 石灰石品质控制 |
4.4.3 运行参数优化 |
4.4.4 添加晶种和结晶促进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特色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造纸工业污染现状 |
1.2 造纸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方法 |
1.2.1 造纸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造纸废水常规处理方法 |
1.2.3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1.3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 |
1.3.1 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活化方法 |
1.3.2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 |
1.4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概况 |
1.4.1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的意义 |
1.4.2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的研究 |
2.1 造纸废水的来源及水质指标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化学需氧量COD_(Cr) |
2.3.2 Fe~(2+)浓度的测定 |
2.3.3 过硫酸钠浓度的测定 |
2.4 实验步骤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PS氧化体系下p H值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2 PS氧化体系下Fe~(2+)投加量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3 PS氧化体系下Na_2S_2O_8 投加量对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5.4 混凝剂(PAC)投加量对PS氧化体系下COD_(Cr)降解率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S高级氧化技术工程应用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
3.3 工程设计要点及主要设计参数 |
3.3.1 设计水量 |
3.3.2 设计进水水质 |
3.3.3 设计出水水质 |
3.3.4 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系统设计 |
3.4 调试与运行方案 |
3.4.1 运行调试过程与步骤 |
3.4.2 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
3.5 运行情况分析 |
3.5.1 运行水质结果分析 |
3.5.2 升级改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
3.5.3 升级改造系统工程现场图 |
3.5.4 升级改造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高级氧化+双膜法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造纸生化出水的中试研究 |
4.1 中试系统水质水量分析 |
4.2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 |
4.2.1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选择 |
4.2.2 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工艺特点 |
4.3 中试系统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
4.3.1 PS高级氧化处理单元 |
4.3.2 双膜处理单元 |
4.4 中试研究运行结果 |
4.4.1 中试系统对COD_(Cr)、NH_3-N、TN、TP的去除效果 |
4.4.2 中试系统对电导率的去除效果 |
4.4.3 中试系统现场图 |
4.4.4 中试系统运行费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糊BP神经网络的废水高级氧化处理的智能加药系统 |
5.1 本章基本理论概述 |
5.1.1 主元分析法 |
5.1.2 BP神经网络算法 |
5.1.3 模糊神经网络算法 |
5.2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出水COD_(Cr)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1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 |
5.2.2 建模基本过程及模型参数的选择与设定 |
5.2.3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及运行结果与分析 |
5.3 PS高级氧化技术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
5.3.1 PS高级氧化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的描述 |
5.3.2 模糊控制器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参数的选择与设定 |
5.3.3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年产25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项目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项目设计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
第2章 总论 |
2.1 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
2.2 厂址及总平面概述 |
2.3 设计范围 |
2.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2.5 原料、主要化工料用量及来源 |
2.6 生产方法及工艺特点 |
2.7 公用工程 |
2.8 工厂自动化、机械化水平 |
2.9 计量 |
2.10 三废治理、劳动及环境保护 |
2.11 安全与工业卫生 |
2.12 节能与综合利用 |
2.13 工作制度及定员 |
2.14 技术分析 |
第3章 工艺 |
3.1 原液车间 |
3.2 纺练车间 |
3.3 酸站 |
第4章 设备 |
4.1 概述 |
4.2 主机设备 |
4.3 非定型设备 |
4.4 其它机械设备 |
第5章 环境保护 |
5.1 设计依据 |
5.2 废气处理 |
5.3 污水处理 |
5.4 废渣处理 |
5.5 噪声控制 |
5.6 有毒、有害物质贮运防污染措施 |
5.7 环保机构及监测 |
第6章 安全与工业卫生 |
6.1 设计依据 |
6.2 概述 |
6.3 设计原则与措施 |
第7章 节能及综合利用 |
7.1 概述 |
7.2 节能 |
7.3 综合利用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总平面布置图 |
附录B 原液车间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
附录C 纺练车间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
附录D 酸站车间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
附录E 原液车间设备布置图 |
附录F 原液车间物料平衡表 |
附录G 纺练车间设备布置图 |
附录H 纺练车间物料平衡表 |
附录I 酸站车间设备布置图 |
附录J 酸站车间物料平衡表 |
附录K 原液车间设备一览表 |
附录L 纺练车间设备一览表 |
附录M 酸站车间设备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除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工业冷却水系统概述 |
1.2.1 工业冷却水系统分类 |
1.2.2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问题简介 |
1.3 电化学除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复合网状阴极设计及除垢机理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2 实验装置 |
2.1.3 进料溶液 |
2.1.4 水质指标评价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商用电化学除垢装置性能评估 |
2.2.2 复合网状阴极设计 |
2.2.3 阴阳极排列方式优化 |
2.2.4 工艺条件优化 |
2.2.5 复合网状阴极电化学除垢机理研究 |
2.2.6 新型电化学除垢装置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电化学除垢中试装置开发及性能评估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装置 |
3.1.3 进料溶液 |
3.1.4 水质指标评价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垢层形貌及成分分析 |
3.2.2 电化学除垢中试效果分析 |
3.2.3 阴极的清洗与再生方法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电化学除垢技术工业化应用方案设计 |
4.1 工艺流程 |
4.2 主要技术指标 |
4.3 设计要素 |
4.3.1 电流密度的选择 |
4.3.2 电极及布置方式的选择 |
4.3.3 电源的选择 |
4.3.4 极板再生方式的选择 |
4.4 设计计算 |
4.4.1 电极面积核算 |
4.4.2 电解槽尺寸核算 |
4.5 经济效益分析 |
4.6 技术优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
1.1.2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1.2 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水质稳定方法 |
1.2.2 国外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共聚物缓蚀阻垢剂的开发与应用 |
1.3.1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2 绿色环保型阻垢剂 |
1.4 阻垢机理 |
1.5 缓蚀机理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水质测定 |
2.4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纯化 |
2.5 共聚物表征方法 |
2.5.1 分子量分布表征 |
2.5.2 红外光谱表征 |
2.5.3 扫描电镜表征 |
2.6 共聚物的性能测试方法 |
2.6.1 共聚物固含量的测定 |
2.6.2 阻垢性能的测试 |
2.6.3 缓蚀性能的测试 |
2.6.4 分散氧化铁性能的测试 |
2.6.5 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 |
3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1.1 聚合方式的选择 |
3.1.2 单体的选择 |
3.1.3 引发剂的选择 |
3.1.4 正交实验 |
3.2 聚合机理 |
3.2.1 链引发 |
3.2.2 链增长 |
3.2.3 链转移 |
3.2.4 链终止 |
3.3 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
3.3.1 凝胶色谱表征 |
3.3.2 红外光谱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
4.1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 |
4.1.1 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2 硬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3 碱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4 水浴时间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5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6 垢样的电镜扫描(SEM)分析 |
4.2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的缓蚀性能 |
4.2.1 锌离子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4.2.2 pH值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缓蚀性能的影响 |
4.2.3 碳钢挂片表面腐蚀宏观分析 |
4.3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分散氧化铁性能 |
4.4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生物降解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5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现场应用 |
5.1 咸阳纺织厂某织布车间空调循环水系统概况 |
5.2 水质分析 |
5.2.1 水质测定 |
5.2.2 水质评价 |
5.3 实验步骤 |
5.4 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试验期间水质变化情况 |
5.5.2 挂片腐蚀情况 |
5.5.3 系统结垢情况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藜芦醛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芳香族醛类香料 |
1.3 藜芦醛 |
1.4 藜芦醛衍生物 |
1.5 藜芦醛制备方法的文献综述 |
1.5.1 以对甲基苯酚为原料 |
1.5.2 以藜芦醚为原料 |
1.5.3 以香兰素为原料 |
1.5.4 以3,4-二甲氧基甲苯为原料 |
1.6 藜芦醛衍生物制备方法的文献综述 |
1.6.1 香兰素制备方法的文献综述 |
1.6.2 异香兰素制备方法的文献综述 |
1.6.3 藜芦酸制备方法的文献综述 |
1.6.4 藜芦醇制备方法的文献综述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藜芦醛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原理 |
2.3.1 中间体N-甲基甲酰苯胺的合成 |
2.3.2 藜芦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2.4 实验步骤 |
2.4.1 中间体N-甲基甲酰苯胺 |
2.4.2 藜芦醛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N-甲基甲酰苯胺 |
2.5.2 藜芦醛 |
2.6 表征 |
2.6.1 N-甲基甲酰苯胺的表征 |
2.6.2 藜芦醛的表征 |
2.7 结论 |
第三章 藜芦醛衍生物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原理 |
3.4 实验步骤 |
3.4.1 香兰素的实验步骤 |
3.4.2 异香兰素的实验步骤 |
3.4.3 藜芦酸的实验步骤 |
3.4.4 藜芦醇的实验步骤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香兰素 |
3.5.2 异香兰 |
3.5.3 藜芦酸 |
3.5.4 藜芦醇 |
3.6 表征 |
3.6.1 香兰素的表征 |
3.6.2 异香兰素的表征 |
3.6.3 藜芦酸的表征 |
3.6.4 藜芦醇的表征 |
3.7 结论 |
第四章 藜芦醛的工艺设计 |
4.1 引言 |
4.2 物料特性 |
4.3 藜芦醛的中试实验 |
4.3.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3.2 中试实验 |
4.3.3 中试结果讨论 |
4.3.4 放大系数对N-甲基甲酰苯胺的影响 |
4.3.5 放大系数对藜芦醛收率的影响 |
4.4 物料衡算 |
4.4.1 中间体反应釜的物料衡算 |
4.4.2 合成反应釜的物料衡算 |
4.4.3 水洗釜的物料衡算 |
4.5 原料消耗 |
4.6 热量衡算 |
4.6.1 热量守恒 |
4.6.2 中间体釜的热量衡算 |
4.7 工艺条件控制 |
4.7.1 中间体工段条件的界定 |
4.7.2 合成工段条件的界定 |
4.8 经济核算 |
4.8.1 生产成本核算 |
4.8.2 其他费用 |
4.8.3 利润 |
4.9 车间布置 |
4.9.1 车间布置要求 |
4.9.2 车间设计依据 |
4.9.3 车间布置 |
4.9.4 车间布置的技术问题 |
4.9.5 车间的平面布置图 |
4.10 三废综合处理 |
4.10.1 三废来源 |
4.10.2 处理方法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金隆公司铜冶炼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1.1 国内外水污染防治发展情况 |
1.1.2 我国铜冶炼发展现状 |
1.2 火法铜冶炼企业废水的特性 |
1.2.1 现行国家环保政策 |
1.2.2 火法铜冶炼企业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
1.2.3 火法铜冶炼企业水环境治理的原则 |
1.2.4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
1.3 主要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述 |
2.1 国内铜冶炼厂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概述 |
2.1.1 大冶铜冶炼厂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概述 |
2.1.2 贵溪铜冶炼厂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概述 |
2.2 金隆公司铜冶炼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概述 |
2.2.1 金隆公司概况 |
2.2.2 给排水存在问题概述 |
2.2.3 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概述 |
第3章 节水减污、清污分流 |
3.1 工厂给排水现状 |
3.1.1 工厂给排水量 |
3.1.2 工厂给排水系统现状 |
3.1.3 存在问题 |
3.2 工厂总排放口现状 |
3.2.1 工厂总排放口现状 |
3.2.2 原因分析 |
3.3 主要技术方案 |
3.3.1 节水减污 |
3.3.2 清污分流 |
3.4 节水减污主要技术措施 |
3.4.1 设置给水计量系统 |
3.4.2 完善循环冷却水系统 |
3.4.3 新增安全淋浴设施 |
3.4.4 集中设置洗浴中心 |
3.5 清污分流主要技术措施 |
3.5.1 改造现有雨水排水系统 |
3.5.2 截污及收集 |
3.5.3 增设一般生产废水排水系统 |
3.5.4 增设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
3.5.5 增设回用水给水系统 |
第4章 废水处理与回用 |
4.1 工厂生产污水处理现状 |
4.1.1 工厂生产污水处理现状 |
4.1.2 存在问题 |
4.2 重金属污水处理工艺 |
4.2.1 铜冶炼厂常用重金属污水处理工艺 |
4.2.2 重金属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
4.3 新增或改扩建废水处理设施 |
4.3.1 改扩建生产污水处理设施 |
4.3.2 新增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设施 |
4.3.3 新增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
4.3.4 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第5章 总结 |
5.1 工程总结 |
5.1.1 工程投资 |
5.1.2 工程实施后的效果 |
5.1.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5.2 铜冶炼企业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技术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8)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简介 |
1.2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要求及运行特点 |
1.3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1 结垢 |
1.3.2 腐蚀 |
1.3.3 微生物滋生 |
1.4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研究进展 |
1.4.1 结垢的控制 |
1.4.2 腐蚀的控制 |
1.4.3 微生物的控制 |
1.5 生物缓蚀阻垢技术简介 |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路线 |
2 生物缓蚀阻垢制剂的性能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制剂来源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 |
2.1.5 缓蚀性能的测定 |
2.1.6 阻垢性能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生物缓蚀阻垢制剂生物群落分析 |
2.2.2 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在不同pH下的缓蚀阻垢性能 |
2.2.3 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缓蚀阻垢性能 |
2.2.4 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在不同钙离子浓度下的缓蚀阻垢性能 |
2.2.5 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在不同氯离子浓度下的缓蚀阻垢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3 生物缓蚀阻垢制剂的动态模拟实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制剂来源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智能动态模拟装置简介 |
3.1.5 实验步骤 |
3.1.6 动态模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分析 |
3.1.7 缓蚀阻垢性能的测定 |
3.1.8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循环冷却水水质变化情况 |
3.2.2 化学药剂与生物制剂的缓蚀阻垢性能比较 |
3.2.3 循环冷却水中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生物缓蚀阻垢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研究 |
4.1 工业化应用系统简介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制剂来源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步骤 |
4.2.5 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系统改造结果 |
4.3.2 循环水水质指标运行情况 |
4.3.3 挂片腐蚀情况 |
4.3.4 系统污垢沉积情况 |
4.3.5 环境与经济效益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玉米深加工企业循环冷却水水质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处理药剂发展概况 |
1.2.1 缓蚀剂 |
1.2.2 阻垢剂 |
1.2.3 杀生剂 |
1.3 国内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保鲜研究现状 |
1.4 国外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保鲜研究现状 |
1.5 玉米深加工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现状 |
1.5.1 课题来源 |
1.5.2 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置 |
1.5.3 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现行水质保护方案 |
1.5.4 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现存问题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2.1 缓蚀性能的测定 |
2.2.2 阻垢性能的测定 |
2.2.3 异养菌的培养与检测 |
2.2.4 正交试验 |
2.2.5 电化学测试 |
第三章 单剂性能 |
3.1 循环冷却水系统内水及补充水水质 |
3.2 单剂的选择 |
3.3 单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
3.4 单剂对不锈钢的缓蚀性能 |
3.5 单剂的阻垢性能 |
3.6 单剂的杀生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剂的优选 |
4.1 碳钢管材的缓蚀阻垢剂混剂正交优化 |
4.1.1 正交试验 |
4.1.2 电化学测试结果 |
4.1.3 分析与讨论 |
4.2 不锈钢管材的缓蚀阻垢剂混剂正交优化 |
4.2.1 正交试验 |
4.2.2 电化学测试结果 |
4.2.3 分析与讨论 |
4.3 杀生剂的正交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缓蚀阻垢杀生剂的效能与作用机理 |
5.1 缓蚀阻垢杀生剂效能 |
5.2 扫描电镜分析 |
5.2.1 碳酸钙垢的扫描电镜分析 |
5.2.2 腐蚀试片的扫描电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 |
6.1 与企业现使用药剂对比 |
6.2 与国内外其他药剂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10)球团厂冷却水水质稳定与废水资源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铁工业水资源概况 |
1.2 钢铁企业循环冷却水现状与处理方法 |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分类 |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常存问题及原因 |
1.2.3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现状 |
1.3 钢铁企业废水来源、特点及处理现状 |
1.3.1 钢铁企业废水来源与特点 |
1.3.2 钢铁企业废水处理现状及常用工艺 |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循环冷却水腐蚀及缓蚀率测定试验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内容 |
2.1.3 试验方法 |
2.2 循环冷却水污垢热阻测定试验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内容 |
2.2.3 试验方法 |
2.3 循环冷却水杀菌剂筛选试验 |
2.3.1 主要试验设备 |
2.3.2 主要杀菌剂 |
2.3.3 试验内容 |
2.3.4 试验方法 |
2.4 废水混凝沉淀试验 |
2.4.1 试验装置 |
2.4.2 试验内容 |
2.4.3 试验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质特征分析 |
3.1 水质化验 |
3.2 循环水冷却水水质稳定性判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缓蚀试验结果与讨论 |
4.1.1 常用缓释阻垢剂种类 |
4.1.2 静态挂片试验 |
4.1.3 动态挂片试验 |
4.1.4 高浓缩倍数下的挂片试验 |
4.1.5 缓蚀试验小结 |
4.2 阻垢试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污垢热阻随时间的变化 |
4.2.2 污垢热阻随水域温度的变化 |
4.2.3 复合缓蚀阻垢剂的阻垢效果 |
4.2.4 高浓缩倍数下的阻垢效果 |
4.2.5 阻垢试验小结 |
4.3 杀菌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常用杀菌剂种类 |
4.3.2 杀菌剂的选择及效果 |
4.3.3 杀菌剂对缓蚀阻垢剂性能的影响 |
4.3.4 杀菌试验小结 |
4.4 废水混凝沉淀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最佳混凝剂的确定 |
4.4.2 最佳助凝剂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系统方案 |
5.1 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方案 |
5.1.1 方案一(浓缩倍数 1.1) |
5.1.2 方案二(浓缩倍数 4) |
5.2 技术经济分析 |
5.2.1 方案一经济分析 |
5.2.2 方案二经济分析 |
5.3 加药装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磨废水处理方案设计 |
6.1 设计规模及工艺流程 |
6.1.1 设计规模 |
6.1.2 进出水水质 |
6.1.3 工艺流程 |
6.2 方案一工艺设计计算 |
6.2.1 调节池 |
6.2.2 提升泵 |
6.2.3 加药系统 |
6.2.4 混合设备 |
6.2.5 反应池及反应设备 |
6.2.6 沉淀池 |
6.2.7 无阀滤池 |
6.2.8 清水池 |
6.2.9 回用水泵 |
6.2.10 排泥池 |
6.2.11 厂区办公化验 |
6.2.12 主要设备一览表 |
6.2.13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
6.2.14 平面布置 |
6.2.15 高程布置 |
6.3 方案二工艺设计计算 |
6.3.1 调节池 |
6.3.2 提升泵 |
6.3.3 加药系统 |
6.3.4 一体化净水器 |
6.3.5 清水池 |
6.3.6 供水泵 |
6.3.7 主要设备一览表 |
6.3.8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
6.3.9 平面布置 |
6.3.10 高程布置 |
6.4 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
6.4.1 投资估算 |
6.4.2 估算结果 |
6.4.3 运行成本分析 |
6.4.4 效益分析 |
6.4.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某厂硫酸车间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厂废水零排放对石膏结晶的影响[D]. 袁宗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PS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应用及智能化控制研究[D]. 叶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年产25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项目工艺设计[D]. 夏龙贵. 南昌大学, 2019(05)
- [4]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除垢性能研究[D]. 栾谨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D]. 苏玲莉.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6]藜芦醛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工艺研究[D]. 徐文龙. 济南大学, 2019(01)
- [7]金隆公司铜冶炼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D]. 罗路. 南昌大学, 2017(02)
- [8]生物缓蚀阻垢制剂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研究[D]. 易哲. 重庆大学, 2017(06)
- [9]玉米深加工企业循环冷却水水质保鲜技术研究[D]. 李佳璇. 长春工程学院, 2017(04)
- [10]球团厂冷却水水质稳定与废水资源化的研究[D]. 张晓航. 河北工程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