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微生物方面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玉[1](2020)在《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水生态系统(本文研究的水生态系统无特殊说明均指淡水生态系统,下同)是地球表面各类水域生态系统的总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构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水生态系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环境功能,即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3大基本功能;另一方面,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即人类通过采集、开发、治理等方式从水生态系统中获得收益。健康的水生态系统应在生态系统保护和服务的发挥两方面达到辨证的统一,不仅应维持良好的生态功能,而且能可持续的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为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服务,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开展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目前,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存在着概念较为混淆、指标反映不全面或重复计算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生态系统价值评价在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围绕构建科学、全面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如下:1.从水生态系统结构切入,全面分析包括河流、湖泊、池塘、水田、沟渠等典型水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结合结构分析和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辨析,将水生态系统按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及支持服务对服务进行分类挖掘分析,最终优化形成了更为科学、全面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体系;2.根据构建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体系,结合现有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问题解析,按照指标体系全面性与完整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典型性与代表性、避免交叉性与重复性、基础资料与数据可获得性的构建思路,提出了包括17项子服务、20项服务指标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3.对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在分析现有服务指标价值量评价方法以及指标评价方法优化原则基础上,对水资源供给价值、提供水产品价值、防洪减灾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水质净化价值重点服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展开了优化研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的评价方法;4.进一步应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及优化的评价方法对天门市2015-2018年度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此外,为凸显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在区域发展战略制定、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及河湖长制全面推行决策中起到的作用,对关乎国民生产、生活、安全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和防洪减灾通过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同时为助力河湖长制的全面推行,结合河湖长制全面推行中的主要任务,组合选取部分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点指标,形成水污染防治价值和水生态修复价值的评价结果,以便指导河湖长制工作深入落实。
刘世念[2](2020)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文中提出火电厂既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自2015年起,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火电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火电厂与所在地区分抢淡水资源,以水限电、以水定电日益严重。水资源紧张已凸显为我国火电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开辟水源,并通过优化厂内用水以节约用水,形成经济实用的火电厂工业用水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火电厂面临的用水难题。臭氧氧化反应可快速破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可生化性小分子物质,而臭氧氧化生成的新鲜氧则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固定床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便、易实现连续运行及自控等优点,针对寡营养的城镇污水厂尾水,采用微生物友好的牡蛎壳填料生物固定床可最大限度维持生物反应的微生物量,确保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对胶体悬浮物(SS)、有机质等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Ozone-oyster shell biological fixed bed reactor-MBR,简称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尾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用作火电厂工业用水原水;从运筹学角度,提出了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编制了基于回用水质标准、水平衡模型与分质用水的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开展了工艺及工艺机理、应用方案等研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OOFBR-MBR工艺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的尾水,主要影响因素为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去除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和8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8%和65%;NH4--N去除率不断增加。随进水流量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和7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7%和43%;OOFBR的NH4--N去除率迅速下降,而MBR的NH4--N去除率仍保持很高,平均去除率达92%。OOFBR-MBR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40~70mg/L;进水流量3~6L/h(HRT 25~50h、容积负荷0.0096~0.019 kg COD/(m3·d)),最大冲击负荷为0.0192kg COD/(m3d)。对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的尾水,在臭氧投加量70 mg/L、HRT 25h(进水流量6 L/h)的条件下,OOF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66%、90%、45%和68%;M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41%、87%、15%和91%;OOFBR-MBR联合工艺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81%、99%、65%和97%。尾水经过OOFBR-MBR处理后,出水p H为7.47~7.85,浊度<0.2 NTU,COD<9mg/L、NH4--N和TP均<0.3 mg/L,优于火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RO装置进水水质要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水质分析以及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OOFBR-MBR系统对于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碳氮磷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OOFBR中先是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物为可生化性小分子有机物后,被牡蛎壳上的生物膜降解掉,MBR除了有效截留残留的有机物和胶体悬浮物(SS)外,还能进一步去除残留的NH4--N和COD。约90%的NH4--N在OOFBR中被好氧氨氧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产生硝酸盐氮在OOFBR-MBR反硝化作用下部分(约15%)转化为氮气。TP通过聚磷菌(PAOs)好氧吸磷形成富集污泥,并随着污泥的排出实现TP的去除。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投加臭氧前后,OOFBR和MBR反应器污泥中菌群丰度发生显着变化,OOFBR菌群保留了原污泥中29.2%的OTU(Operation taxonomy units,简称OTU),总OTU数目相对减少了28.5%,MBR中则保留31.3%的OTU,总OTU数目变化不大,臭氧对OOFBR-MBR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选择作用。OOFBR内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有9种高丰度菌或对去除有机物污染物贡献较大,而MBR内厚壁菌(Phylum 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OOFBR-MBR内的主要好氧氨氧化菌为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为硝化弧菌(Nitrospira)、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反硝化菌则主要包括根瘤菌(Bradyrhizobium)、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等菌属。针对水中残留难降解有机物、NH4--N和TP等污染物,OOFBR-MBR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在适宜的范围内,当进水COD、NH4--N和TP升高时,宜增加臭氧投加量,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率及溶解氧;延长HRT以延长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臭氧抗性微生物的积累和生物降解,从而提高COD、NH4--N和TP去除率;当进水COD、NH4--N和TP降低时,宜相应减少臭氧投加量和缩短HRT,保证各污染物指标在OOFBR-MBR各反应器中的高效去除。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火电厂耗水量大的特点,推荐了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针对火电厂用水流程复杂、水质要求差别大的特点,通过分析火电厂水量分配、消耗及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优化的水平衡模型;从运筹学角度,制定了一种多水源及多用户之间配水优化方案,提出了火电厂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的用水系统运维策略,以及用、排水系统节水,分类处理分质回用含盐废水等优化用水技术措施。以湛江某2×600MW电厂为例,达标城镇污水厂尾水经OOFBR-MBR系统深度处理后,完全满足火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采用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后,全厂总取水量可从6849m3/d下降至3560m3/d,平均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从0.297m3/(MW·h)降低至0.143 m3/(MW·h),末端废水外排水量为512 m3/d。工程投资为7672.61万元,项目年化收益为118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46a。
关磊声[3](2019)在《大同口泉沟-云冈沟矿区煤矿采空区水水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山西大同地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晋北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大同煤田作为我国煤炭能源重要基地,随着煤矿的大面积开拓,采空区积水水量的逐渐增大,煤矿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采空区水资源化利用,在缓解城市及矿区供水紧张状况的同时,也能减轻采空区水对相邻或相近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威胁。本文以大同煤田口泉沟-云冈沟矿区的采空区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地质水文条件,结合水样测试的结果,进行了采空区水水化学特征研究及供水水质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混凝及除铁实验,提出了分质供水水处理流程。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采空区水常规组分的分析,可知煤矿采空区水主要为微碱性咸水,主要阳离子含量变化为Na+>Ca2+>Mg2+>K+,主要阴离子含量变化为SO42->HCO3->Cl->NO3-。SO4-Na-Ca-Mg型和SO4-Ca-Mg-Na型为采空区主要的水化学类型。(2)运用Gibbs图分析得出岩石风化溶解作用是采空区水水化学成分的重要控制因素。通过离子比例系数图分析,岩盐溶解不是控制采空区水中Na+含量的唯一因素,还可能存在其他机制使采空区水中的Na+含量增高。石膏、白云石、方解石的溶解是采空区水中Ca2+、Mg2+的主要来源。(3)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得到不同评价标准下水体中超出标准的指标主要为色度、悬浮物、铁等。内梅罗评价评价结论为:采空区水用于景观娱乐供水时有80%处于良好及其以上等级,用于工业供水时有78%处于良好及其以上等级,用于农田灌溉供水时均处于良好及其以上等级。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可知,采空区水有12%为Ⅰ级水,36%为Ⅲ级水,12%为Ⅳ级水,40%为Ⅴ级水。(4)根据采空区水供水水质评价结果,针对悬浮物和铁进行去除实验,分别得出去除率最佳时的混凝剂投加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数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空区水处理工艺流程,并选取了主要构筑物。图16表18参78
孔烨[4](2019)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全球不少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日益受到重视,相关项目在我国不少城市也日益增多。然而,尽管我国已经发布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个别城市也甚至出台了当地技术指南,但目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项目的方案设计仍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常常局限于技术层面,难以保证方案周全,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项目存在一定的环境和健康风险,项目本身还涉及绿色可持续问题,单纯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方案设计难以保证项目多目标的协调统一。因此,本研究拟针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方案设计,通过构建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实现方案的全面评价和优化,为设计人员与决策人员提供支撑。本文在查阅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相关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套包括4个准则15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重庆市悦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的总合理性,准则层包括技术适宜性、健康风险、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4个准则,指标层包括与雨水利用的结合度、再生水处理厂(站)址合理性、场地设计紧凑度、工艺工况适应度、多用途可达性、污染物去除效度、输配系统可靠性、管网水质稳定性、操作管理适宜性、再生水厂安全风险、作业人员暴露风险、公众暴露风险、成本效益比、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运行噪音等15个指标。(2)构建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网络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提出了各指标的定义、使用目的和计算方法,其中与雨水利用的结合度、再生水处理厂(站)址合理性、工艺工况适应度、操作管理适宜性等4个指标进行定性评价,输配系统可靠性与管网水质稳定性标采用EPANET软件分别进行水力、水质模拟分析,成本效益比中的公众满意度效益指标采用支付意愿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量化,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采用SimaPro9.0软件对项目建设施工、运营及报废拆除等阶段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其余有关指标根据其定义进行量化计算。为将各指标量化结果标准化,查阅相关文献确定了各指标的评价标准。最终,将各指标的权重与标准化后的分值相乘,得出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分值,并根据确定的评价等级,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3)结合悦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方案,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适宜性权重占比最大45.06%,经济性次之28.51%,环境友好性与健康风险权重较小,分别为13.27%与13.15%。但对各项指标的权重比较发现,成本效益比权重最大,对方案的影响最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作业人员健康风险、公众暴露风险的相对权重较输配系统可靠性、场地设计紧凑度等指标大,说明技术经济对方案评价时影响最大,但环境友好性与健康风险在评价方案时亦不能忽略。(4)根据构建的指标评价模型,对悦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两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比选,结果表明,悦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方案一为80.969分,方案二为82.486分,两个设计方案的评价等级均为良好,方案二相对较好。但方案二的配套管网设计较差,建议方案二的管网采用高低区分压供水方式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悦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表明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可行,具备可操作性。
崔娇娇[5](2019)在《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工程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川有塞上湖城的美誉,但人均水资源并不富裕,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中心城区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污水再生利用成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是缓解银川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银川市虽然已建成4座再生水厂,但缺少对再生水利用进行系统规划,直接影响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为了加快推进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科学、合理、有序的利用,按照银川市再生水利用的实施计划,本文提出有指导意义的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规划。本文通过对银川市中心城区给水、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银川市再生水用户水量水质分析研究,构建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并对第一再生水厂进行工程建设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对再生水用户调查分析,银川市再生水利用应重点用于城市杂用水(城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三个方面。(2)根据定额法及用户工程经验预测需水量,至2030年,需水量为34.22万m3/d。并根据上述回用方向,制定两种供水水质标准。(3)构建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至2030年,银川市再生水厂供水规模37万m3/d,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1%。银川市中心城区规划新建6座再生水厂,改造扩建2座再生水处理厂,再生水厂总数达到8座。新建再生水管道516km,再生水管道长度达到589.7km,银川市再生水管网覆盖率达到80%。(4)对第一再生水厂做工程建设规划,第一再生水厂再生水供水规模10万m3/d,出水水质采用“京B标准”,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AO+高效沉淀池+砂滤池+臭氧+次氯酸钠消毒”。并对兴庆区再生水管网进行规划布置,将哈纳斯热电厂利用再生水进行价格测算,其再生水利用的成本价格为0.59元/m3。对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进行规划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合理利用再生水资源,推动再生水利用工程的实施,还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促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忠满[6](2019)在《长江九江段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入河排污口是废污水排入河流湖体的最后一道关口,对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关系着城市取水用水安全,是水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以长江九江段(包括长江干流九江段、长河、沙河以及七个市辖区湖泊)的入河排污口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核定入河排污口42个,其中生活污水排污口16个,工业废污水排污口18个,混合废污水排污口8个;规模以上排污口(排放量300m3/d或1×105m3/a及以上)29个,规模以下排污口13个。结合长江九江段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纳污能力、限制纳污总量分析,总结长江九江段入河排污口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布局不合理,如环境敏感区核心区内存在入河排污口,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污染物入河量超负荷或水质监测结果不达标;(2)排污口监督管理能力需强化,体现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监测体系未建立、监管力度不强。为合理布局规划入河排污口,将长江九江段水域划分为禁止排污区、严格限制排污区和一般限制排污区三类。依此分区方法将规划范围内共23个水功能区划分为27个分区,其中禁止排污区14个、严格限制排污区9个、一般限制排污区4个。本论文还对分布不合理的排污口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对禁止排污区内的排污口主要采取关闭和搬迁;对严格限制排污区的排污口主要采取深度处理和提标改造;对一般限制排污区的排污口主要是加强监督性检测和达标排放监管。最后提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展望。
刘健[7](2019)在《不同源再生水的水质特性及回用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再生水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水资源,在缓解供水压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等问题的愈加严重,具有处理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少、资源化程度高等优势的分质处理模式就此产生。因此再生水在水源的选择上也变得更加多样,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出水、小型分质污水处理系统的黑水与灰水处理出水等。关于再生水,目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于再生水处理技术的优化以及对水中微污染物处理的研究上,对于不同来源再生水的水质微观差异以及再生水中关键污染因子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探明不同来源再生水的水质差异,识别再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质,本研究以黑水源再生水、灰水源再生水和综合污水源再生水为研究对象,从无机成分含量、溶解性有机物特性、生物毒性特征等角度出发,分析三种不同源再生水的水质微观差异,判别不同再生水的关键污染因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再生水的处理水平,保障再生水的水质安全提供理论支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灰水源再生水的水质最好,其应用于各种回用方式的综合标准指数均最低;从水中含有的无机成分含量角度分析,三种不同源再生水的氯离子和锰这两个指标是限制再生水回用于某些用途的关键性限制因素;三种不同源再生水的拉森指数均大于1,说明这三种再生水对铁系管道的腐蚀性非常强。同时三种不同源再生水的拉森指数遵循如下规律:综合污水源再生水>黑水源再生水>灰水源再生水;(2)通过对三种再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及特性的分析,发现DOC的含量顺序为:综合污水源再生水>黑水源再生水>灰水源再生水;UV254、SUVA值的大小顺序为:黑水源再生水>综合污水源再生水>灰水源再生水,表明黑水源再生水中含有的不饱和有机物多,其氯消毒过程中三卤甲烷生成潜力(THMFP)最大,灰水源再生水的THMFP最小;三种不同来源再生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MW<10k Da,其中灰水源再生水中小分子有机物(MW<1k Da)占比例最高,为77.05%,易被生物利用而引发二次污染;三种再生水均存在明显的腐殖酸特征峰,腐殖酸类物质为再生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之一。且黑水源再生水含有的腐殖质较多,占到总量的87.51%;(3)通过对三种再生水生物毒性进行分析,发现综合污水源再生水的急性毒性最强,发光抑制率高达90%,水中残留的余氯是显着增强再生水急性毒性的主要原因;黑水源再生水与灰水源再生水的急性毒性很低,对发光细菌几乎没有抑制;三种不同源再生水的遗传毒性污染程度为:黑水源再生水>综合污水源再生水>灰水源再生水,但三种再生水均不具有显着的生物遗传毒性;再生水对不同作物发芽率影响不同。
徐一帆[8](2019)在《面向污水回用的超滤-纳滤双膜法深度处理与膜污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与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污水回用是通过二级处理与深度处理,去除污水中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害部分将污水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清洁水的一种有效的废物资源化途径。但目前,回用水处理成本高,政策与设施与技术发展不匹配等因素限制了回用水研究的发展。探索高质量低成本的中水回用工艺势在必行。而膜处理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绿色无污染、处理效率高等优势,将膜处理工艺应用于中水回用是存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的。本研究将通过双膜法(超滤-纳滤)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并设计不同的预处理方案优化双膜法处理效果,探究双膜法的水质优化效果与膜污染情况,分析污染物去除特征与膜污染模型。首先进行小试实验考察除污染效能与膜污染,进而通过对中试装置的长期运行,考察双膜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污水处理时的处理效果与工艺稳定性。系统评估双膜法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的可行性。小试水质处理结果表明,超滤对浊度以及微生物指标的去除率较高,但对于常规指标与金属离子去除率较差。投加工业硫酸铝进行混凝强化可以优化TP去除,但出水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加;投加粉末活性炭进行吸附强化能有效优化COD去除。纳滤对有机物、TP与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显着,并且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钙镁等硬度离子。小试膜污染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剂与吸附剂进行预处理均对膜污染有控制作用,超滤膜阻力曲线实际上趋近于1/J-et的对数曲线,滤饼层污染占主导。而纳滤膜污染与进水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含量均呈现相关关系,推测金属离子在纳滤膜与有机物之间起到架桥作用将有机物吸附于纳滤膜表面。纳滤膜污染实际上是基于金属离子-有机物复合作用。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在长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工况下,双膜法表现出了对水质波动的良好适应性。超滤处理出水达到景观用水级别,纳滤出水达到地下水回灌水(井灌)级别。后续能耗分析与成本计算表明,空白运行污水处理电力与投药约为0.478元/t,混凝预处理为0.486元/t,吸附预处理为0.728元/t(含二级处理)。采用双膜法应用于实际高品质污水回用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吴玲玲[9](2018)在《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依托“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重大专项“沙颍河流域差异化水质目标管理与多目标智能管理平台构建”课题,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颍河周口以上子流域,借鉴美国最大日负荷(TMDL)计划制定框架,以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COD和NH3-N为控制对象,构建了研究区域最大日负荷动态模拟模型,开展了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区域TMDL研究,拟为我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提供技术示范与支撑。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MIKE11模型,构建了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系统。结合研究区域水文与环境特征,选择MIKE11降雨径流模块(RR)、水动力模块(HD)、对流扩散模块(AD),构建了研究区域TMDL计算模型系统,可实现产汇流与及其水量水质模拟。(2)基于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河网概化,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建立了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模型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河流糙率在0.0225-0.03之间,水位和流量验证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与19.7%;COD衰减系数为0.13/d,NH3-N衰减系数为0.09/d,水质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4%~13.4%。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研究区水动力与水质变化过程。(3)优控区最大日负荷总量计划表明,在90%流量保证率下,优控区颍河登封工业用水区、颍河登封过渡区、颍河白沙水库景观娱乐用水区、清潩河长葛景观娱乐用水区、颍河禹州饮用水源区、颍河临颍-郾城农业用水区COD最大日负荷总量分别为844.7kg/d、430.48kg/d、1464.83kg/d、124.78kg/d、229.5kg/d、1161.22kg/d,NH3-N最大日负荷总量分别为42.23kg/d、21.52kg/d、168.57kg/d、13.99kg/d、13.29kg/d、99.06kg/d。
白洋[10](2018)在《污水再生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生成规律及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作为再生水源的污水厂二级出水仍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致病微生物,消毒是保障再生水安全的必要环节。加氯消毒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消毒方式,但氯在消毒过程中可以与水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具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其中,卤乙酸(HAAs)是已知再生水消毒副产物中具有较高生物毒性的物质,其含量仅次于三卤甲烷(THMs)。因此,有效进行再生水消毒副产物的调控对污水再生利用特别是生态回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为对象,进行混凝沉淀、过滤、加氯消毒试验,对温度(T)、pH、DOC、加氯量(Cl2)和溴离子(Br-)及HAAs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影响HAAs生成的关键因素,建立再生水消毒的HAAs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拟合优度、显着性检验、内部验证及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关系对HAAs预测模型进行检验。同时,以色氨酸作为再生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质的典型代表,采用间隔加氯方式进行模拟消毒,研究色氨酸在消毒过程中HAAs的生成规律及毒性。通过研究,旨在为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预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以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为对象开展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再生消毒过程生成的卤乙酸(HAAs)中以三氯乙酸(TCAA)为主,其它类型的HAAs浓度较低甚至低于检出限。通过各影响因素(温度、pH、DOC、加氯量和溴离子等)对HAAs生成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消毒过程中加氯量和温度是影响HAAs生成的关键因素,而pH、DOC和溴离子是影响HAAs生成的次要因素。(2)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再生水消毒过程的HAA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分别为:L-TCAA CTCAA=-50.713+0.468T+7.320pH-0.175DOC+2.802Cl2-45.826Br-L-HAAsCHAAs=-61.088+1.011T+9.460pH+0.685DOC+4.734Cl2-80.515Br-NL-TCAA CTCAA=3.675·10-13·T1.064·pH10.581·DOC-0.514·Cl23.153Br--0.080NL-HAAs CHAAs=3.346·10-5·T0.788·pH3.188·DOC0.117·Cl21.942Br--0.760两种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均较高,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内部验证的结果表明,HAAs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高,而TCAA的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高;从实测值和预测值的相关性分析可知,针对HAAs的预测而言,非线性回归模型要优于线性回归模型。(3)以色氨酸为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典型代表进行卤乙酸生成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成的HAAs中主要为TCAA,其它类型HAAs有生成但所占比例较少。在以间隔加氯的方式进行氯胺消毒试验时发现,间隔加氯时间为0min时(即氯和氨同时投加),生成的Cl-HAAs的量最多;间隔加氯时间为5min时,生成的Cl-HAAs的量最少,而Br-HAAs的量最多;间隔时间为1min时,生成的Br-HAAs的量最少。说明以色氨酸为前体物质进行间隔加氯消毒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卤乙酸的成量,并且随着间隔时间的缩短生成HAAs的毒性随之降低。
二、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微生物方面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微生物方面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 |
1.2.2 国内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水生态系统结构辨识与服务解析 |
2.1 水生态系统结构辨识 |
2.1.1 河流生态系统 |
2.1.2 湖泊生态系统 |
2.1.3 水库生态系统 |
2.1.4 池塘生态系统 |
2.1.5 水田生态系统 |
2.1.6 沟渠生态系统 |
2.2 水生态系统服务解析 |
2.2.1 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辨析 |
2.2.2 水生态系统服务类别及要素解析 |
2.3 水生态系统服务体系优化调整 |
2.3.1 体系优化调整原则 |
2.3.2 优化调整主要内容 |
2.3.3 服务体系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现有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评析 |
3.1.1 现有评价指标统计 |
3.1.2 现有评价指标体系评析 |
3.2 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充分考虑全面性与完整性 |
3.2.2 单项指标筛选调整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3.2.3 核心指标选取具有较好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
3.2.4 单项服务指标之间避免交叉性与重复性 |
3.2.5 每个单项指标计算所需的基础资料与数据具有可获得性 |
3.3 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框架构建 |
3.3.2 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优化与调整 |
3.3.3 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3.4 小结 |
第4章 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评价方法优化 |
4.1 现有服务指标价值量评价方法 |
4.2 服务指标价值量评价方法优化原则 |
4.2.1 评价方法能够客观全面反映服务价值 |
4.2.2 评价选取的参数应具有可获得性、可操作性 |
4.2.3 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
4.3 重点服务指标评价方法优化 |
4.3.1 水资源供给价值评价方法优化 |
4.3.2 提供水产品价值评价方法优化 |
4.3.3 防洪减灾价值评价方法优化 |
4.3.4 休闲娱乐价值评价方法优化 |
4.3.5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优化 |
4.3.6 水质净化价值评价方法优选 |
4.4 优化后服务价值体系评价方法 |
4.5 小结 |
第5章 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应用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研究区域水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
5.3 天门市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 天门市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5.4.1 供给服务价值 |
5.4.2 调节服务价值 |
5.4.3 文化服务价值 |
5.4.4 支持服务价值 |
5.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1 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5.5.2 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点指标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已发表论文 |
(2)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2.1 臭氧氧化原理 |
1.2.2 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固定床原理及应用 |
1.3.2 生物固定床填料 |
1.3.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MBR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4.1 MBR原理及应用 |
1.4.2 MBR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火电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火电厂工业用水现状与水质要求 |
1.5.2 单一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3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联合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1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用于火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2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7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任务来源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OFBR-MBR工艺启动运行 |
2.3.2 OOFBR-MBR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3 OOFBR-MBR工艺运行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 |
2.3.4 OOFBR-MBR联合工艺的控制步骤与参数调控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工艺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 |
3.3.2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氮素转化 |
3.3.3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磷去除 |
3.3.4 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3.5 OOFBR-MBR微生态的优化调控策略 |
3.3.6 OOFBR-MBR的工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与技术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火电厂用水要求 |
4.2.1 城镇污水厂尾水作为火电厂水源要求 |
4.2.2 火电厂各用水工段的概况及水质要求 |
4.2.3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要求 |
4.3 火电厂水平衡模型建立 |
4.3.1 依据与方法 |
4.3.2 模型构建方法与指标 |
4.4 基于水平衡模型的电厂各用水工段水平衡与评价 |
4.4.1 各用水工段的水平衡 |
4.4.2 水平衡模型分析 |
4.5 火电厂用、排水质的评价 |
4.5.1 锅炉补给水系统废水水质评价 |
4.5.2 生活污水系统水质评价 |
4.5.3 含油废水水质评价 |
4.5.4 含煤废水水质评价 |
4.5.5 脱硫废水水质评价 |
4.5.6 机组排水槽排水水质评价 |
4.5.7 凝汽器坑排水水质评价 |
4.6 火电厂优化工业用水策略 |
4.6.1 火电厂优化用水模型 |
4.6.2 火电厂优化用水方法 |
4.6.3 火电厂优化用水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及评价 |
5.1 概况 |
5.2 尾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案 |
5.2.1 OOFBR-MBR深度处理工艺装置 |
5.2.2 反渗透处理装置 |
5.2.3 离子交换处理 |
5.3 优化用水方案 |
5.3.1 全厂取水、耗水和排水分析 |
5.3.2 全厂废水排放水量及水质 |
5.3.3 优化用水技术方案 |
5.4 优化用水技术经济性评价 |
5.4.1 尾水回用经济性评价 |
5.4.2 分质用水技术与经济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大同口泉沟-云冈沟矿区煤矿采空区水水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取样测试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候条件 |
2.2 地质与水文 |
2.2.1 地质概况 |
2.2.2 水文地质 |
2.3 取样与测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样品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3 采空区水水化学特征 |
3.1 常规组分特征 |
3.2 水化学分类 |
3.3 水化学形成机制 |
3.3.1 蒸发浓缩作用 |
3.3.2 溶滤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采空区水供水水质评价 |
4.1 评价方法简介 |
4.1.1 单因子评价法 |
4.1.2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 评价标准 |
4.3 单因子指数评价 |
4.3.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评价 |
4.3.2 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
4.3.3 农田灌溉用水质评价 |
4.4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 |
4.4.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等级 |
4.4.2 工业和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等级 |
4.5 模糊综合指数评价 |
4.6 水质评价结果评述 |
4.7 本章小结 |
5 水处理实验及构筑物选择 |
5.1 采空区水水处理实验 |
5.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1.2 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5.2 分质利用工艺流程 |
5.2.1 工艺选择原则 |
5.2.2 水处理及分质利用工艺流程 |
5.3 主要构筑物简介 |
5.3.1 预沉调节池 |
5.3.2 混合反应池 |
5.3.3 沉淀池 |
5.3.4 消毒设施 |
5.3.5 污泥处理系统 |
5.4 采空区水处理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污水再生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污水再生利用评价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
2.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1.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2 评价准则的界定 |
2.2.1 评价准则识别 |
2.2.2 评价准则关联性分析 |
2.3 评价指标的选择 |
2.3.1 评价指标的初步选择 |
2.3.2 评价指标的最终确定 |
2.4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2.5 小结 |
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 基于网络分析法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
3.3 基于网络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3.1 网络分析法评价步骤 |
3.3.2 网络分析法求解软件介绍 |
3.4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准则的确定 |
3.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计算 |
3.6 小结 |
4 实例研究—重庆市悦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的评价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自然环境条件 |
4.1.2 相关规划 |
4.2 悦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设计 |
4.2.1 设计方案一 |
4.2.2 设计方案二 |
4.3 悦来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综合评价 |
4.3.1 各方案指标计算 |
4.3.2 指标权重确定 |
4.3.3 综合评价及讨论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二:专家调查问卷(Ⅰ) |
附录三:专家调查问卷(Ⅱ) |
附录四:管网平差结果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工程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规划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再生水利用现状 |
1.4 国内再生水利用现状 |
1.4.1 国内再生水利用标准及规定 |
1.4.2 国内再生水利用情况 |
1.5 课题的来源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银川市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状况 |
2.1 银川市自然概况 |
2.2 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解读 |
2.3 银川市城市给水状况 |
2.3.1 水资源状况 |
2.3.2 城市给水规划 |
2.3.3 城市给水现状 |
2.4 银川市城市排水状况 |
2.4.1 城市排水规划 |
2.4.2 城市排水现状 |
2.5 银川市城市再生水系统现状 |
2.5.1 城市再生水处理设施现状 |
2.5.2 城市再生水管网布置现状 |
2.5.3 再生水的需求 |
2.6 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再生水用户调查研究、水质分析及水量确定 |
3.1 再生水利用类别 |
3.1.1 再生水利用类别 |
3.1.2 再生水水质基本要求 |
3.2 银川市现状城市用水结构 |
3.3 银川市潜在再生水用户及水质分析 |
3.3.1 城市杂用水 |
3.3.2 工业用水 |
3.3.3 景观环境用水 |
3.3.4 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用途及水质标准 |
3.4 银川市再生水需水量预测 |
3.4.1 城市杂用水需水量 |
3.4.2 工业用水需水量 |
3.4.3 景观环境用水需水量 |
3.4.4 再生水需求总量预测 |
3.4.5 水体纳污能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总体规划 |
4.1 再生水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4.2 规划范围及分区 |
4.3 规划目标及期限 |
4.4 再生水厂规划 |
4.4.1 再生水厂规模及出水水质标准 |
4.4.2 再生水供需平衡分析 |
4.4.3 再生水厂水处理工艺 |
4.5 再生水管网供水压力 |
4.6 再生水配水管网 |
4.6.1 再生水配水管网设计原则 |
4.6.2 管材特性 |
4.6.3 管材比选 |
4.6.4 管网水力计算 |
4.6.5 再生水管网布置分区 |
4.6.6 管道附属构筑物及管道布置原则 |
4.6.7 管道在线监测 |
4.7 效益分析 |
4.7.1 节水经济收益 |
4.7.2 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
4.8 本章小结 |
5 第一再生水厂工程建设规划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总体概况 |
5.1.2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
5.2 再生水需水量 |
5.3 再生水厂出水水质 |
5.4 第一再生水厂 |
5.4.1 基本情况 |
5.4.2 处理工艺 |
5.5 第一再生水厂配水管网 |
5.6 哈纳斯热电厂再生水价格测算 |
5.7 本章小结 |
6 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
6.1 规划的实施策略 |
6.2 再生水利用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6)长江九江段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长江九江段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4 水环境敏感区调查 |
3 长江九江段水环境现状 |
3.1 水功能区管理 |
3.2 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 |
3.3 入河排污口现状 |
3.4 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现状及拟建情况 |
4 长江九江段水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 |
4.1 水功能区管理考核问题 |
4.2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问题 |
4.3 对策 |
5 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 |
5.1 方案比选 |
5.2 方案实施 |
5.3 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成果 |
6 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 |
6.1 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目标 |
6.2 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 |
6.3 入河排污口整治技术工程 |
6.4 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不同源再生水的水质特性及回用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再生水回用概况 |
1.1.1 再生水的利用现状 |
1.1.2 再生水回用的技术现状 |
1.1.3 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
1.2 再生水水质研究进展 |
1.2.1 再生水中无机物质研究进展 |
1.2.2 再生水有机物研究进展 |
1.2.3 再生水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监测指标与方法 |
2.1 研究水样 |
2.1.1 水样的来源与处理工艺 |
2.1.2 原水水质 |
2.1.3 取样点及取样频次 |
2.2 试验检测指标与方法 |
2.2.1 指标测定方法与设备 |
2.2.2 不同分子量DOM的分级方法 |
2.2.3 DOM中亲水性组分及疏水性组分的分离方法 |
2.2.4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2.2.5 毒性的测定方法 |
第3章 不同源再生水中无机成分含量分析 |
3.1 不同源再生水无机成分的含量研究 |
3.1.1 再生水利用水质标准中无机物质的含量限值 |
3.1.2 再生水中无机成分的分析 |
3.2 不同源再生水的腐蚀潜力研究 |
3.2.1 拉森指数的计算方法 |
3.2.2 三种源再生水的拉森指数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源再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特性分析 |
4.1 不同源再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研究 |
4.2 不同源再生水中DOM的特性研究 |
4.2.1 不同源再生水UV254 值与SUVA值分析 |
4.2.2 不同源再生水中DOM的分子量分布特性 |
4.2.3 不同源再生水中DOM的亲疏水特性分析 |
4.2.4 不同源再生水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源再生水的生物毒性分析 |
5.1 研究不同源再生水生物毒性的意义 |
5.2 不同源再生水的急性毒性分析 |
5.2.1 急性毒性的评价方法 |
5.2.2 再生水急性毒性的研究结果 |
5.3 不同源再生水的遗传毒性研究 |
5.3.1 再生水遗传毒性的研究方法 |
5.3.2 再生水遗传毒性的研究结果 |
5.4 不同源再生水的种子发芽毒性研究 |
5.4.1 不同源再生水种子发芽率的研究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面向污水回用的超滤-纳滤双膜法深度处理与膜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污水回用研究背景 |
1.2 膜处理工艺与膜污染 |
1.2.1 膜处理工艺概述 |
1.2.2 超滤处理简介 |
1.2.3 纳滤处理简介 |
1.2.4 膜污染机理及控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水回用研究现状 |
1.3.2 膜处理与膜污染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建立 |
2.1 实验装置简介 |
2.1.1 小试实验装置简介 |
2.1.2 中试实验装置简介 |
2.2 实验方案设计简述 |
2.3 实验器材来源汇总 |
2.4 前置预实验 |
2.4.1 预实验确定混凝剂用量 |
2.4.2 预实验确定吸附剂用量 |
第3章 超滤处理的除污染效能与膜污染探究 |
3.1 引言 |
3.2 超滤处理的水质优化效果 |
3.3 超滤膜污染表征与模型探究 |
3.3.1 超滤膜通量变化情况 |
3.3.2 超滤膜污染模型探究 |
3.3.3 超滤膜污染物质识别与表面观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滤处理的除污染效能与膜污染探究 |
4.1 引言 |
4.2 纳滤处理的水质优化效果 |
4.3 纳滤膜污染表征与机理探究 |
4.3.1 纳滤膜比通量曲线分析 |
4.3.2 纳滤膜污染物质识别分析 |
4.3.3 纳滤膜污染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膜法中试装置长期运行研究 |
5.1 引言 |
5.2 中试装置污水处理效能分析 |
5.2.1 不同预处理条件下水质情况汇总 |
5.2.2 粉末活性炭强化有机物去除机理分析 |
5.2.3 后置纳滤处理与中试装置水质优化情况汇总 |
5.3 中试装置运行过程中膜污染分析 |
5.4 能耗分析与工艺比选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TMDL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
1.2.2 我国总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水文资料 |
2.2.2 污染源及其水质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建立 |
3.1 TMDL计算模型系统构建 |
3.1.1 污染源负荷评估模块 |
3.1.2 水动力水质模拟模块 |
3.1.3 TMDL计算系统 |
3.2 污染源负荷评估模型建立 |
3.2.1 入河排污口污染负荷评估 |
3.2.2 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 |
3.2.3 污染负荷构成分析 |
3.3 水动力-水质模型建立 |
3.3.1 水系概化 |
3.3.2 边界条件 |
3.3.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颍河子流域优控区TMDL计划制定 |
4.1 优控区识别及现状负荷分析 |
4.1.1 优先控制区及优控级别识别 |
4.1.2 优控区现状污染负荷分析 |
4.2 优控区最大日负荷总量 |
4.2.1 水质目标及设计水文条件 |
4.2.2 最大日负荷总量计算结果 |
4.3 优控区污染源削减方案 |
4.3.1 现状纳污能力总量控制达标评价 |
4.3.2 纳污能力与TMDL对比分析 |
4.3.3 基于TMDL的污染源削减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10)污水再生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生成规律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资源现状 |
1.1.1 国内水资源利用现状 |
1.1.2 国外水资源利用现状 |
1.2 再生水消毒方法 |
1.2.1 再生水消毒方式 |
1.2.2 加氯消毒 |
1.3 再生水中消毒副产物研究现状 |
1.3.1 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
1.3.2 消毒副产物的分类 |
1.3.3 再生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种类 |
1.3.4 不同前体物质生成DBPs的规律 |
1.4 再生水中消毒副产物研究进展 |
1.5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3.1 试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
2.3.2 试验用水及反应器的运行 |
2.4 试验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2 试验试剂及样品预处理 |
2.5 卤乙酸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
2.5.1 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
2.5.2 多元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
2.6 色氨酸消毒模型试验 |
2.6.1 色氨酸的卤乙酸生成势试验 |
2.6.2 色氨酸消毒试验 |
3 再生水消毒过程中HAAs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再生水消毒试验 |
3.2 HAAs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温度对HAAs生成的影响 |
3.2.2 pH对HAAs生成的影响 |
3.2.3 加氯量对HAAs生成的影响 |
3.2.4 DOC对HAAs生成的影响 |
3.2.5 Br~-对HAAs生成的影响 |
3.3 小结 |
4 HAAs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4.1 HAAs模型的建立 |
4.1.1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4.1.2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4.2 HAAs模型结果分析 |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4.2.2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4.3 模型检验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内部检验分析 |
4.4 小结 |
5 色氨酸生成HAAs的结果分析 |
5.1 色氨酸的卤乙酸生成势结果分析 |
5.2 间隔加氯条件下生成HAAs的结果分析 |
5.3 间隔加氯条件下生成HAAs的生物毒性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四、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微生物方面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及其应用[D]. 孙晓玉.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2]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D]. 刘世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大同口泉沟-云冈沟矿区煤矿采空区水水质评价[D]. 关磊声.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方案综合评价研究[D]. 孔烨. 重庆大学, 2019(01)
- [5]银川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工程规划研究[D]. 崔娇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6]长江九江段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研究[D]. 杨忠满. 三峡大学, 2019(06)
- [7]不同源再生水的水质特性及回用安全性研究[D]. 刘健.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8]面向污水回用的超滤-纳滤双膜法深度处理与膜污染研究[D]. 徐一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9]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D]. 吴玲玲. 南京大学, 2018
- [10]污水再生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生成规律及预测模型的研究[D]. 白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