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细胞类型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红[1](2021)在《1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放射治疗时机的把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我国癌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确诊肺癌的75-80%左右。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被确诊为晚期,导致失去手术根治机会,预后较早期明显变差,生存期缩短。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集中在各个方面,但由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即使选择同一种治疗方法,甚至具有相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其预后也可能截然不同,且对于局部放射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以及放疗治疗的介入时机仍然尚无统一定论。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因素及胸腔放疗治疗介入的时机把握,总结归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及放疗时机介入对生存的影响,以期指导临床医生通过选择合理且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进一步延长患者的整体生存,也为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治疗思路。材料与方法1.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明确的晚期NSCLC患者198例。收集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就诊时主诉、肺癌家族史、确诊前体重有无下降、有无肺外科手术、基因检测及突变情况(ALK、EGFR)、病理类型、TNM分期、化疗治疗线数、化疗周期数、化疗疗效评价、有无口服靶向药物、有无行胸腔放疗(PTV剂量、放疗介入时间、毒副反应)、放化同步情况(放疗介入时间)等。将以上所统计的指标进行量化赋值,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行单因素分析,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行COX多因素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将125例行胸腔放疗的患者作进一步亚组分析,对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期进行统计研究。其中III期行胸部放疗的患者102例(早放疗患者41例,晚放疗患者61例;序贯放化疗患者81例,放化同步患者21例;在21例放化同步的患者中,确诊后直接行放化同步治疗的患者5例,放化同步前行<4周期的患者10例,放化同步前行≥4周期的患者6例);IV期行胸腔放疗的患者23例(早放疗患者12例,晚放疗患者11例;7例为放化同步患者,单纯放疗患者16例;寡转移患者16例,非寡转移患者7例);接受全程三维适形放疗患者103例,调强放疗22例;全组中位等效剂量60Gy(45-70Gy)。三维适形放疗取患者仰卧位,安静呼吸,采用热塑模胶固定体位,在CT模拟机下行模拟定位,扫描图像通过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院内网络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三维图像的重建。靶区勾画系统为Varian和ELKETA系统。临床医师逐层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GTV包括原发肿瘤及相应的转移淋巴结,GTV均匀外扩0.6-0.8cm(鳞癌均匀外扩0.6cm,腺癌均匀外扩0.8cm)为临床靶体积,CTV上下各外扩1.0cm,前后左右各外扩0.5cm形成计划靶区体积(PTV)。行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先于模拟机下行透视定位,采用源皮距100cm前后对穿照射,照射野包括原发病灶及纵膈淋巴引流区。全组有125例可获得放疗计划。统计及分析方法同上。结果1.至随访期结束,全组198例患者死亡144例(72.7%),存活54例(37.3%),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95%CI 17.1-24.9)。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9.2%、58.4%、3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确诊前体重无下降、有肺外科手术、TNM分期为III期、化疗线数<2线、化疗周期数为4-6周期、化疗疗效评价为ORR以及行胸腔放疗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确诊前体重有无下降、有无肺外科手术、化疗线数、化疗周期数、TNM分期和有无胸腔放疗为判断晚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2.125例行胸腔放疗的患者,全组生存区间为3-52个月。其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102例,早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0个月,晚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3.7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1个月(P=0.005);在无疾病进展期(PFS)方面,早放疗患者的MPFS为23.4个月,晚放疗患者的MPFS为15个月(P=0.000);在21例行放化同步的LA-NSCLC中,中位生存期为31.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2.9个月,81例序贯化疗的LA-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1.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6.0个月(P=0.049);在21例行放化同步的LA-NSCLC患者中,ORR率76.2%(16例),SD率23.8%(5例);放化同步前未行化疗的患者5例,中位生存期为4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41.6个月;放化同步前行化疗<4周期患者10例,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1.2个月;放化同步前行化疗≥4周期6例,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9.2个月。在102例行胸腔放疗的LA-NSCLC患者中,无相应并发症患者67例(65.7%),出现并发症患者35例(34.3%)(其中放射性肺炎22例,血液学毒性9例,其他副反应4例)。102例行胸腔放疗的LA-NSCLC患者中,MPFS为16个月,有64例患者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局部复发:18例(早放疗6例,晚放疗12例),远处转移29例(早放疗12例,晚放疗17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17例(早放疗7例,晚放疗10例));在行胸腔放疗的LA-NSCLC中,给予根治性剂量(PTV≥60Gy)的患者48例,给予非根治性剂量(PTV<60Gy)的患者54例。PTV≥60Gy患者的Mid-OS为28个月(95%CI 24.8-31.2);PTV<60Gy患者的Mid-OS为22个月(95%CI 19.6-2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3.在行胸腔放疗的23例IV期NSCLC中,行早放疗患者12例,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行晚放疗患者11例,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两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139)。有10例患者PTV剂量≥60Gy,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5.8个月;13例患者PTV剂量<60Gy,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2.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1.确诊前体重有无下降、TNM分期、有无肺外科手术、化疗线数、化疗周期数和有无胸腔放疗为晚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2.LA-NSCLC的治疗,放化同步优于序贯放化。在放疗治疗时机上,无论是放化同步,还是序贯放化疗,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疾病进展期和疾病控制率都随着放疗介入时间的延迟呈负性关系。放疗治疗时间越早,患者的整体预后越好,但相应的毒副反应也越高,放射性肺炎是最常见的毒副反应。3.对于行胸腔放疗的局部晚期NSCLC和IV期NSCLC,放疗剂量影响预后,给予根治性剂量(PTV≥60Gy)的患者整体预后较好;4.LA-NSCLC胸腔放疗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是远处转移,其次为局部复发。
王一同[2](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李田宽[3](2020)在《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排在第一位,肺癌的主要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目前已成为肺癌治疗领域最热门的抗肿瘤药物,ICIs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能力而治疗肿瘤。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与化疗、放疗等同样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段,ICIs已被NCCN指南推荐为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证据表明,化疗药物联合PD1/PD-L1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然而,除了PD1/PD-L1检查点抑制剂的心脏毒性外,联合用药还会加重血液学毒性、肝毒性和神经毒性。因此,需要适当的给药系统来减少这两种药物的不良影响。本课题中,我们首先合成了在DTX的磷脂微泡,并在微泡表面连接anti PD-L1抗体,主动和被动靶向作用下,化疗药物在肿瘤细胞内内大量富集,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跨越肿瘤细胞周期;在皮下瘤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小鼠肺内肿瘤模型,验证了在低频超声的作用下,新型多功能微泡对小鼠肺部原位肿瘤的治疗效果。我们构建了肺癌不完全消融皮下瘤模型,将微泡用于微波不完全消融后的残余病灶的治疗,验证了此协同功能超声微泡对于微波不完全消融后残余病灶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对肺癌细胞的作用目的:构建负载多西他赛(DTX)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磷脂微泡(PDMs)并研究该微泡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负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磷协同功能磷脂微泡。通过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微泡的形态进行观察,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微泡中的多西他赛包封率及载药率。我们同时检测了多西他赛的释放曲线,并对微泡的在体外和体内的成像能力进行了检测。通过微泡溶血实验和小鼠生化指标评估了微泡的生物安全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流式细胞仪检测了,负载anti-PD-L1 mAb微泡对肺癌细胞的摄取药物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鼠源的LLC细胞、人源的NCI-H460、NCI-1299和A549细胞表面的PD-L1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方法检测了微泡对几种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PD-L1表达的关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微泡促进LLC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和细胞周期抑制能力。结果:负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磷脂微泡具有较好的形态,粒径666.4±35.9 nm,包封率为57.34±2.61%,载药率为4.45±0.91%。超声作用下,微泡内的多西他赛释放速度明显提高,在微泡外连接anti-PD-L1 mAb对多西他赛的药物释放没有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荧光标记抗体的结合在微泡表面。超声成像下微泡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增强效果不受搭载药物和抗体的影响。体外实验证明微泡不会产生溶血效应,微泡对小鼠的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对重要器官无明显损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显示载有anti-PD-L1抗体的微泡能促进肺癌细胞对药物的吸收,低频超声击破微泡可以进一步增加肺癌细胞对药物的吸收。CCK-8实验显示负载了anti-PD-L1 mAb的微泡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与肿瘤细胞表面PD-L1表达呈正相关,而低频超声辐照则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检测了微泡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辐照联合anti-PD-L1 mAb使肺癌细胞总凋亡比例最高,同时,anti-PD-L1 mAb的靶向作用和低频超声辐照可以增强多西他赛对肿瘤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薄膜水化法合成的负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磷脂微泡具有较好的成像能力,在低频超声作用下可以迅速释放药物,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该微泡可以促进肺癌细胞对药物的吸收,负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磷脂微泡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在低频超声作用下能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并能更好的抑制细胞周期。第二部分协同功能微泡(PDMs)对肺癌模型的治疗效果评价目的:建立小鼠肺癌皮下瘤模型及原位瘤模型,评估协同功能微泡对两种肺癌模型的治疗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肺癌皮下瘤模型,在微泡上搭载亲脂荧光探针DiR,分别标记多西他赛微泡(DMs),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微泡(PDMs),对比不同方法下(游离的DiR、DiR-DMs或DiR-PDMs经尾静脉注射,DiR-PDMs联合低频超声)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情况,评估了协同功能磷脂微泡超声击破后在药物肿瘤部位的富集能力,并通过活体成像对富集DiR的重要器官的进行成像观察组织分布。采用对照组(注射PBS)、Free DTX(注射游离DTX溶液)、Free combo(注射游离DTX和anti-PD-L1 mAb)、DMs、PDMs,协同治疗组(PDMs+US)不同治疗方法对小鼠皮下瘤模型进行治疗,观察了小鼠的体重、肿瘤大小、生存期差异,对肿瘤标本进行TUNEL和免疫组化染色(CD31、Ki67)、检测了肿瘤样本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改变,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对肿瘤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8、Cleaved-caspase 9,通过ELISA方法对TNF-α,TGF-βand VEGF进行了检测。在DSA引导下经过肺穿刺建立了小鼠肺肺内肿瘤模型,采用上述不同方案进行治疗,通过CT进行随访,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生存期的变化。结果:与游离DiR和DiR-DMs相比,DiR-PDMs在体内和体外的肿瘤组织中均表现出增强的信号,而在低频超声下这种信号强度进一步增强。DiR-PDMs联合低频超声在第1小时即可是肿瘤内达到最大药物浓度,单纯DiR-PDMs注射药物浓度在第6小时达到最大值,游离DiR和DiR-DMs在肿瘤内的富集程度始终较低。在皮下瘤模型中,PDMs联合US照射组的存活率最高,且对肿瘤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单独使用PDMs的治疗效果优于自由药物组合,排在第二位。协同治疗比化疗有更明显的疗效,DMs对肿瘤体积抑制和生存率的治疗效果略有改善,组间体重差异不明显。在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中,联合治疗组中TUNEL凋亡率最高,CD31、Ki67最低。PDMs联合US照射组肿瘤样本中浸润的CD4+、CD8+T细胞比例和数量最多,凋亡通道蛋白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8、cleaved-caspase 9表达也最高。同时,PDMs联合US照射组有最高的TNF-α和最低的TGF-β、VEGF。通过CT评估,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有最低的肿瘤生长速度,最长的生存期和最好的生存状态。结论:皮下瘤模型显示,协同功能磷脂微泡联合超声可以促进药物更快地在肿瘤富集并获得最高的药物浓度,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在,肺内肿瘤模型中也能起到同样的治疗效果。第三部分协同功能微泡(PDBMs)对肺癌不完全消融模型的治疗效果评价目的:建立小鼠肺癌不完全消融模型,评估协同功能微泡对肺癌不完全消融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负载多西他赛、Bindarit和anti-PD-L1 mAb的磷协同功能磷脂微泡(PDBMs)。通过电镜、紫外光谱仪检测了微泡的形态、光谱等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试了微泡中的多西他赛、Bindarit的包封率和载药率。通过动物生化指标和重要脏器的HE染色切片评估了微泡的生物安全性。采用45°C 15min为不完全微波消融组(iMWA),65°C 15min为完全消融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微波消融+PDBMs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微波消融+PDBMs对肺癌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L2、MCP-1)、钙网蛋白(CRT)、PD-L1的影响。将微波消融+PDBMs治疗后的肺癌细胞与DC细胞在Transwell小室内孵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波消融+PDBMs治疗后的肺癌细胞对小鼠骨髓来源DC细胞(BMDCs)活化的影响。将微波消融+PDBMs治疗后的肺癌细胞、BMDCs、T淋巴细胞共同孵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Ki67和Granzyme B评价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能力。通过标本、活体肿瘤探索了构建不完全消融的微波参数。构建小鼠肺癌不完全消融模型并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trol),不完全消融组(iMWA),iMWA+DTX组,iMWA+Bindarit组,iMWA+PDBMs,随访肿瘤体积、计算生存时间并检测肺转移灶的数量。将组织标本通过TUNEL染色评价治疗不同方法对肿瘤凋亡的影响,通过Ki67染色评价肿瘤组织内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肿瘤组织内CD4+和CD8+T细胞比例,以及Treg细胞的比例。检测肿瘤组织内TGF-β、VEGF、IL-10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我们成功合成了负载多西他赛、Bindarit和anti-PD-L1 mAb的磷协同功能微泡。电镜下微泡呈现规则的圆形,紫外光谱显示PDBMs的波形,HPLC检测结果显示PDBMs中DTX的包封率为35.56±5.86%,载药率为4.25±0.67%,Bindarit的包封率为37.85±6.75%,载药率为4.67±0.53%。经尾静脉注射PDBMs每七天一次,总共五次,生化指标随访均在正常范围内,心、肝、脾、肺、肾HE染色未见异常。完全消融组(c MWA)促进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最强,iMWA、iMWA+DTX组、iMWA+Bindarit组和iMWA+PDBMs引起肺癌细胞总凋亡比例在40%50%之间。将干预后的各组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CL2表达,结果显示,c MWA组最弱,iMWA组较对照组CCL2表达上升,iMWA+DTX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Bindarit的作用下iMWA+Bindarit组和iMWA+PDBMs的CCL2表达下降。通过共聚焦和流式细胞术对治疗后肺癌细胞检测发现不完全消融后肺癌CRT表达上升,DTX、Bindarit和anti-PD-L1 mAb对CRT表达无明显影响,不完全消融、DTX、Bindarit对肺癌细胞表达PD-L1无明显影响。在对DC活化检测方面,iMWA+PDBMs组DC激活比例增加,同时DC的IL-12p70分泌也相应增加;在T淋巴细胞活化方面,iMWA+PDBMs相较其他组可以增强CD8+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Granzyme B的表达量。我们建立了不完全消融模型,五组治疗方案中,iMWA+PDBMs可以明显降低消融后肿瘤生长速度,延长生存期,减少转移结节数目。消融后肿瘤组织TUNEL染色和Ki6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MWA+PDBMs组肿瘤内比例最高,增殖能力最弱。对肿瘤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iMWA+PDBMs组CD4+和CD8+T细胞比例上升,其中CD8+T细胞上升更明显,Treg比例下降。对肿瘤内细胞因子检测显示,微波消融后TGF-β、VEGF上升,协同微泡治疗后肿瘤内TGF-β、VEGF、IL-10下降。结论:协同功能微泡PDBMs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协同功能微泡可以抑制肺癌细胞CCL2的表达,提高DC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比例,降低肺癌不完全消融灶的生长速率和肺转移灶数量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协同功能微泡PDBMs对肺癌消融后的治疗具有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肖贺欣[4](2020)在《双硫仑抑制TGF-β诱导的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肺癌每年的确诊率和死亡率在常见癌症中都是最高的。肺癌转移被认为是造成肺癌患者复发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上皮来源肿瘤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获得浸润周围组织向远端转移的能力。近年来双硫仑(Disulfiram,DSF)因其广谱抗癌效果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探讨DSF对TGF-β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发生EMT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初步分析。方法本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浓度不同的双硫仑及TGF-β处理细胞后开展如下实验:采用MTT实验检测DSF细胞毒性;采用划痕迁移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发生EMT后的迁移能力改变;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发生EMT后的侵袭能力的改变;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改变,并用Western blot检测Snail、ERK1/2、p-ERK1/2的表达来分析DSF通过什么机制影响EMT过程;用ERK通路抑制剂U0126作用于肺癌细胞,来证实DSF是否通过抑制ERK通路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EMT。结果1.MTT实验检测DSF在1μM、2μM、5μM、10μM、20μM的浓度下,都不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因此,将用上述浓度的DSF进行进一步实验。2.TGF-β处理后,A549细胞由经典上皮样多边形形态向梭形的间质状态转变。而经不同浓度DSF处理后,细胞形态恢复TGF-β诱导前形态。3.TGF-β处理后,明显促进A54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而与DSF共同处理时,这种作用被抑制,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4.TGF-β诱导后,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降低,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增高,而用不同浓度DSF处理后抑制了这一作用,并随着DSF浓度升高,这种抑制作用就越强烈。5.A549细胞经过TGF-β诱导后,ERK1/2、磷酸化的ERK1/2和Snail的表达升高,而这种作用被DSF抑制。6.U0126是ERK磷酸化抑制剂,它抑制了TGF-β诱导的E-cadherin下调以及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上调的改变,且能下调ERK1/2、磷酸化的ERK1/2和Snail。结论DSF能抑制TGF-β诱导的肺癌细胞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是通过抑制ERK/Snail通路抑制A549细胞发生EMT。
王超[5](2020)在《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世界范围内,食管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第7位,肿瘤相关致死率排名第6位。在中国,95%以上的食管癌患者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吞咽困难是无法切除的食管癌患者的主要症状,这些患者需接受姑息治疗。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和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两种广泛认可的用于治疗恶性吞咽困难的姑息治疗方式。近年来,碘-125(125I)粒子作为一种持续低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模式,已被用于治疗多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一系列临床研究显示,125I粒子与部分覆膜SEMS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并延长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在过去几年中,多种全覆膜SEMS被设计并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全覆膜SEMS尤其适用于预计生存时间较长,且需要接受后续治疗和支架移除的患者。因此,与联合部分覆膜SEMS相比,125I粒子联合全覆膜SEMS的治疗模式理论上将更适合于预计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另一方面,尽管大量研究关注了粒子支架的临床疗效,然而125I粒子在ESCC中的抗肿瘤机制仍有待研究。在本课题中,首先,我们通过体内外实验系统地研究125I粒子在ESCC细胞中的作用和抗肿瘤机制。然后,我们通过联合125I粒子和分节式全覆膜SEMS设计了一款新型全覆膜内照射支架,并通过临床研究评估该内照射支架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目的:研究125I粒子对ESCC细胞株Eca-109和KYSE-150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照射模型,给予细胞累积剂量为0、2、4、6和8 Gy的125I粒子辐射。在特定的实验中,细胞接受si RNA、N-乙酰-L-半胱氨酸(NAC)或放线菌酮的处理。通过克隆形成试验和台盼蓝染色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细胞内Ca2+水平。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DNA损伤、caspase活化、自噬和内质网应激。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在动物实验中,构建Eca-109和KYSE-150的荷瘤鼠,并对其进行125I粒子(0.8 m Ci)植入治疗。记录肿瘤体积和重量的变化情况,并对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ROS荧光染色、TUNEL和免疫组化等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在两株细胞中,125I粒子辐射显着抑制了细胞增殖,并诱导DNA损伤和G2/M细胞周期阻滞。125I粒子辐射通过凋亡和类凋亡诱导细胞死亡。在照射后,Eca-109细胞主要通过诱导caspase依赖的凋亡而死亡,并在6 Gy时达到凋亡峰值。KYSE-150细胞通过诱导凋亡和类凋亡被杀死,伴有广泛的细胞内空泡形成。在两株细胞中,125I粒子辐射诱导了自噬流,并且通过si ATG5抑制自噬增强了细胞的放射敏感性。125I粒子辐射还诱导了细胞内的Ca2+过载和内质网应激。此外,125I粒子辐射引起ROS过量产生,ROS清除剂NAC明显削弱了125I粒子辐射对内质网应激、自噬、凋亡和类凋亡样空泡化的诱导作用。动物实验显示,125I粒子辐射可引起组织内ROS产生,激活细胞凋亡和潜在的类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结论:在ESCC细胞中,125I粒子辐射在引起DNA损伤、G2/M细胞周期阻滞、胞内Ca2+过载和内质网应激之后,可通过凋亡和类凋亡诱导细胞死亡,同时,触发保护性的自噬。125I粒子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类凋亡和自噬在很大程度上由ROS介导。目的:评估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法:通过将125I粒子与分节式全覆膜SEMS结合,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全覆盖内照射支架,并应用于临床。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同一家医院连续招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该新型内照射支架的治疗。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数据,包括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总生存期、支架通畅时间、支架再狭窄(组织/肿瘤增生)、支架移位和不良事件(CTCAE v4.0)。结果:共计39名患者(31名[79.5%]男性,平均年龄71.3±7.4岁)接受了该支架的置入。技术成功率为97.4%(38/39),临床成功率为100.0%(39/39)。吞咽困难评分在术后1周内明显下降(P<0.001),6个月内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01(95%CI 173228)天,3月和6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2%和56.4%。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175(95%CI 128222)天。5名(12.8%)患者发生了支架再狭窄。4名(10.3%)患者发生了支架移位,所有移位支架均成功移除。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胸痛(59.0%)、食管出血(28.2%)和恶心呕吐(20.5%)。8名(20.5%)患者共发生了8例严重(等级≥3)不良事件。结论: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该治疗模式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支架通畅时间。目的:比较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与其联合部分覆膜支架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并评估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分节式全覆膜内照射支架(全覆膜支架组,77例)或部分覆膜内照射支架(部分覆膜支架组,69例)治疗的146例食管癌患者数据。根据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总生存期、支架通畅时间、复发性吞咽困难和不良事件(CTCAE v4.0)对结果进行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总生存期和支架通畅时间。复发性吞咽困难可分为支架再狭窄和支架移位,通过计算原因别风险比(CSHR)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计算部分分布风险比(SHR)的FineGray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全覆膜支架组的技术成功率为97.4%(75/77),部分覆膜支架组的技术成功率为98.6%(68/69)(P>0.999)。两组的临床成功率均为100.0%。全覆膜支架组和部分覆膜支架组的中位生存时间相当(164天比152天;P=0.382)。术前吞咽困难评分4分(HR 1.624,95%CI 1.1142.369,P=0.012)和远处转移(HR 5.752,95%CI 3.5389.351,P<0.001)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全覆膜支架具有延长支架通畅时间的趋势(143天比113天;P=0.057)。全覆膜支架组和部分覆膜支架组在吞咽困难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7%比36.2%;SHR 0.676,95%CI 0.3711.233,P=0.202),Cox模型显示全覆膜支架组的累积发生风险更低(CSHR 0.529,95%CI 0.2860.977,P=0.042)。与部分覆膜支架相比,全覆膜支架能显着降低支架再狭窄率(14.3%比29.0%;CSHR 0.387,95%CI 0.1850.810,P=0.012;SHR 0.446,95%CI 0.2150.927,P=0.031)。在多因素分析中,支架类型(全覆膜支架比部分覆膜支架;CSHR 0.377,95%CI 0.1790.794,P=0.010;SHR 0.443,95%CI 0.2120.925,P=0.030)和支架直径(20mm比16 mm;CSHR3.920,95%CI 0.85118.063,P=0.080;SHR 4.479,95%CI 1.02819.515,P=0.046)是支架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全覆膜支架组和部分覆膜支架组在支架移位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7.2%;CSHR 1.674,95%CI 0.0.5724.897,P=0.347;SHR 1.852,95%CI 0.6365.398,P=0.259)。全覆膜支架组与部分覆膜支架组相比,胸痛较为少见(54.5%比71.0%;P=0.040),两组在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在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中,分节式全覆膜内照射支架在生存获益和安全性方面与部分覆膜内照射支架表现相当。相较于部分覆膜内照射支架,分节式全覆膜内照射支架能显着降低支架再狭窄率,具有延长支架通畅时间的潜能。
姚林艳[6](2020)在《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腺癌有效性的动物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有效性。方法:利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A549-luc人肺腺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20d后成瘤大小8-10mm。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6只,吉非替尼组6只,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6只。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持续测量肿瘤大小变化。利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肺腺癌A549-luc细胞在体内的生物发光活性。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35天后处死裸鼠,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4组治疗前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周4组(对照组,125I放射性粒子,吉非替尼组,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509.25±709.93)、(840.45±43.35)、(1052.96±247.42)和(317.34±52.0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05,P<0.05)。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明显低于吉非替尼组、125I放射性粒子组和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4组治疗前肿瘤生物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4组肿瘤生物荧光光子数分别为(198605000.0±12976503.00)、(99263333.33±49293480.57)、(87419500.0±24039740.21)、(48433333.33±14417910.62)P/sec/cm2/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75,P<0.05),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明显低于单独125I放射性粒子组、吉非替尼组及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4组治疗前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4组SUVmax和SUVmean值分别为0.79±0.14和0.54±0.06、0.76±0.33和0.47±0.41、0.79±0.15和0.48±0.11、0.74±0.14和0.57±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1,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能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
夏露花[7](2020)在《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和探讨nm23基因与其他基因(EGF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选取最有效的药物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靶向逆转nm23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敏感性中的影响研究,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探讨使用PET/CT与增强CT两种检查方法对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及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1)选取180例nm23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将其列为研究组。选取上述研究组中的53例非小细胞癌标本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m23和EGFR、VEGF基因的表达,对比其差异。对上述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方面nm23、EGFR、VEGF三者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2)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细胞株H1299中nm23 mRNA中表达水平;对照组细胞株A549给予照射处理,实验组则将过表达nm23重组质粒转染A549后给予照射处理;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组nm23 mRNA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PI3K和AKT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的差异。3)选取213例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图像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ET/CT组与增强CT组。在PET/CT组中,对比nm23表达强阳性(>++)组nm23表达阳性(≤++)组的SUVmax及GTVPET/CT。观察对比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下,肿瘤分期改变情况、靶区勾画的体积大小、危及器官靶区的照射剂量,评估其对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对分期及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1)EGFR、VEGF和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非小细胞癌组中的EGFR、VEGF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nm23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VEGF和nm2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在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方面:EGFR、VEGF、nm23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病理类型方面:腺癌组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组;VEGF、nm23阳性表达率在腺癌、鳞癌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肿瘤分期方面:EGFR阳性表达率在肿瘤分期为Ⅲ—Ⅳ期组高于肿瘤分期为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nm23在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淋巴结转移方面:EGFR、VEGF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非小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EGFR不存在明显相关性;VEGF和nm23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EGFR与nm23与之间呈负相关性。2)A549和H1299非小细胞癌细胞株中nm2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m23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MLD值和SF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放疗剂量下,细胞存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nm2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PET/CT组中,nm23表达强阳性组SUVmax与GTVPET/CT均低于nm23表达阳性组。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相比,两组在非小细胞癌分期改变、大体靶区体积(GTV)、危及器官的放疗照射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nm23、EGFR和VEGF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临床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变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靶向逆转nm23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3)了解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能够为放疗靶区的制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有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使患者获益。
苏春晓[8](2020)在《白杨素联合洛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体外研究白杨素(Chyrsin,Chy)联合洛铂(Lobaplatin,Lob)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增殖、凋亡以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究白杨素联合洛铂在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方面的机制。材料与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1)不同浓度的白杨素(0、5、10、20、40、80mmol/L)、洛铂(0、2.5、5、10、20、40mmol/L)分别在24h、48h、72h下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并由此确定白杨素的48h半数有效抑制浓度(42.276±0.544μg/ml)及洛铂的48h半数有效抑制浓度(18.596±2.074μmol/L),用于后续实验;(2)白杨素(IC50)及洛铂(IC50)单用或联用,于不同时间(24h,36h,48h)的条件下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以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3)应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率分布;(4)Western blot检测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运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白杨素以及洛铂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白杨素以及洛铂药物浓度的升高,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亦随之逐渐升高,呈剂量依赖性(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2.运用CCK-8法检测各组(对照组,白杨素组,洛铂组,白杨素联合洛铂组)药物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发现白杨素联合洛铂组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时,其增殖抑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及单药组(P<0.05),并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对照组,白杨素组,洛铂组,白杨素联合洛铂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率,并进行比较,发现白杨素联合洛铂组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总凋亡率(24.06±1.502%)明显多于白杨素组的总凋亡率(14.98±7.237%)和洛铂组的总凋亡率(11.743±3.843%)(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Western Blot法检测示:与对照组相对比,当白杨素(42.276μmol/L)组在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后,可引起Bax(2.216±0.0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上调以及Bcl-2(1.071±0.007)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下调;洛铂(18.596μmol/L)组作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后,引起Bax(2.028±0.025)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上调,Bcl-2(0.892±0.011)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下调。而相较于对照组和单药组(白杨素组,洛铂组),两药联合组(白杨素组联合洛铂组)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后,引起Bax(2.545±0.166)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上调以及Bcl-2(0.469±0.01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下调,相对表达量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白杨素及洛铂分别在(5~160μmol/L以及2.5~8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能够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并且两药联合要明显优于单药。2.虽然白杨素及洛铂均能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但是两药联合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能力明显优于单药。3.白杨素联合洛铂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与其下调Bcl-2蛋白,上调Bax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孙玲玲[9](2019)在《益气除痰方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抗转移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挖掘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切入点,阐明中医药抗癌机制对于促进中医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维持治疗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策略,维持化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但总生存期获益不明显,且毒性明显增加。导师课题组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成功研制了益气除痰法治疗方案和益气除痰方,在该方案的优势切入点和抗癌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维持治疗阶段可能是该方案的优势切入点,且益气除痰方可能通过抑制肺癌转移抑制肺癌的进展,发挥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但仍有以下问题未解决:第一,益气除痰方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如何?第二,益气除痰方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抗肺癌转移抑制肺癌进展的具体机制是什么?目的:在文献研究系统了解目前中医药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基础上,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分析益气除痰方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并通过患者外周血、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揭示益气除痰方抑制肺癌进展的具体机制,为益气除痰方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阶段的临床应用提供真实世界研究依据和实验依据。方法:2.1中医药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文献研究。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到2019年8月)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医药维持对比化疗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中医症候评分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2.2益气除痰法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1)收集2012年02月0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中晚期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4或6个疗程的一线化疗方案后复查影像学肿瘤疗效评价为稳定以上,维持治疗阶段接受了中医药和/或化疗和或抗血管药物治疗;并随访其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等信息。(2)按维持治疗阶段接受的治疗分为中医维持组,西医维持组,中西医维持组,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得到三组之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曲线图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0S)曲线图;使用Log-Rank检验评估组别生存差异。对比分析单纯化疗维持与中医+化疗维持的无疾病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情况。按上述方法分析腺癌亚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情况。依次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不同组别(中西医维持治疗相对于西医维持治疗,中医维持治疗相对于西医维持治疗)的疾病进展风险hazard ratio,HR和死亡风险HR及相对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2.3益气除痰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生物指标的影响(1)收集第二部分参与队列研究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外周静脉血。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 GRP78mRNA、GRP94mRNA、P4HBmRNA、miR-21、miR-182、miR-382 的表达含量;不同基因之间表达含量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t检验。(2)利用KM Plotter数据库,采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依次分析肺腺癌、肺鳞癌组织中 GRP78mRNA、GRP94mRNA、P4HBmRNA、miR-21、miR-182、miR-382 各基因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的关系。(3)使用 Funrich 和 GeneMANIA 软件分析 miR-21、miR-182、miR-382 靶基因蛋白的生物功能,信号通路及蛋白互作网络。2.4益气除痰方抑制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1)构建Lewis静脉移植模型,分为模型组,益气除痰方低剂量组,益气除痰方高剂量组,益气除痰方+红豆杉低剂量组,益气除痰方+红豆杉高剂量组,每组12-13只,接种后连续灌胃,探究益气除痰方对荷瘤小鼠体重、生存的影响。其中每组5只在第40天处死,分析益气除痰方对肿瘤转移、各脏器的影响,取肺组织转移灶,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组别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标志物a-SMA的表达情况。(2)采用TGF-β诱导A549、H1299、H1650上皮间质转化,益气除痰方和4-PBA内质网应激抑制剂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定量PCR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和内质网应激标志物的表达。结果:3.1中医药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文献研究。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中医维持治疗与维持化疗在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方面无明显差异;与维持化疗对比,中医维持治疗可以提高中医症候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纳入的研究质量均较低。3.2益气除痰法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共纳入163例患者,其中西医维持组中有37人;单纯中医维持组61人,中西医维持组中有65人。中位随访时间为25.07月,143人出现进展,93例患者死亡,中位PFS(95%CI)为5.63(5.00,7.27)月,中位OS(95%CI)为17.07(15.00,21.93)月。中医维持组、西医维持治疗组、中西医维持组的PFS依次为6.27月、3.83月、6.70月(P=0.119),0S依次为21.83月、13.40月、20.33月(P=0.041)。两两比较,中医维持组与中西医维持组比较,PFS P=0.36,OS P=0.88;西医维持组和中医维持组比较,PFS P=0.28,OS P=0.03;西医维持组和中西医维持组比较,PFS P=0.027,OS P=0.024。化疗维持患者和中医+化疗维持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3.57月、6.90月(P=0.005),0S分别为 11.57 月、16.97 月(P=0.019)。肺腺癌亚组中,中医维持组、西医维持治疗组、中西医维持组的PFS依次为5.63月4.90月、6.90月(P=0.410),0S依次为21.83月、16.03月、17.73月(三组比较,P=0.065)。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维持治疗比较,中医维持组的疾病进展风险有下降趋势(HR,95%CI:0.75,0.48-1.17),死亡风险下降45%(HR,95%CI:0.55,0.32-0.94);在西医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药维持可以明显下降37%的疾病进展风险(HR,95%CI:0.63,0.41-0.99),降低43%的死亡风险(HR,95%CI:0.57,0.34-0.97)。多因素Cox回归显示与西医维持治疗比较,中医药维持降低疾病进展风险的获益更高(HR,95%CI:0.53,0.31-0.91),西药维持基础上加上中医药维持可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95%CI:0.46,0.27-0.78)。与西医维持治疗比较,单纯中医维持、西药维持基础上加上中医药维持,均可降低大约50%的死亡风险。与中医维持治疗比较,中西医维持不能降低死亡风险。3.3益气除痰方对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影响3.3.1中医组中GRP78mRNA、GRP94 mRNA、P4HBmRNA表达经治疗后均以下降为主,miR-182、miR382以上调为主,而miR21的表达变化一致性较差。中药+化疗结合组GRP78mRNA 以上调为主,GRP94 mRNA、P4HB mRNA、miR21、miR-182、miR-382 的变化一致性较差。比较中医组与中药+化疗结合组中miR21的表达变化,中医组的增加水平较结合组低。3.3.2 P4HBmRNA、GRP78mRNA的表达含量与肺腺癌的生存期呈负相关,与肺鳞癌生存期的相关性不明显,GRP94mRNA的表达与肺鳞癌、肺腺癌生存期的关系均不明显。miR21的表达含量与肺腺癌的生存期呈负相关,与肺鳞癌的生存期关系不明显。miR182的表达含量与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与肺鳞癌的生存期呈正相关;miR382的表达含量与肺腺癌、肺鳞癌的生存期均无明显相关性。3.3.3 miR21等靶基因的功能主要为信号传导,细胞之间的通讯;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粘合素家族信号通路,VEGF/VEGFR通路,TRAIL通路及Glypican通路等。miR21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靶基因包括:RECK、TNFPSF11B、TGFB1、PDCD4、SPRY2、FOFX2。3.4益气除痰方抑制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3.4.1动物部分益气除痰方原方低剂量的小鼠体重增加大于模型组的体重增加,大于益气除痰方加红豆杉低剂量组的体重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中位生存期为51.5天,处方1低剂量中位生存期为56天,与模型组比较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益气除痰方原方低剂量组生存期明显长于益气除痰方加红豆杉低剂量组。益气除痰方低剂量组抑制肺转移的疗效最明显,益气除痰方对心、肝、肾无明显影响,其可能干预脾脏重量。益气除痰方低剂量组转移灶中Vimentin表达降低,益气除痰方低剂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益气除痰方低剂量组转移灶中a-SMA、TGF-β表达降低,益气除痰方低剂量可以抑制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激活。3.4.2细胞部分益气除痰方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抑制A549、H1650、H1299细胞系的上皮间质转化。TGF-β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94、XBP-1s、ATF4的表达,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可以抑制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益气除痰方对内质网应激反应的GRP94、XBP-1s、ATF4 等有作用。结论: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西医维持治疗,益气除痰方方案均可能降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与西医维持比较,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长期获益上。益气除痰方具有抗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激活,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上皮间质转化通路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孙海燕[10](2019)在《骨髓源性抑制细胞促进肺腺癌进展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及其亚群在原发性肺腺癌患者的分布情况及NF-κB信号通路在MDSCs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目的:旨在探讨肺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MDSCs及其亚型在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的分布。方法:本研究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收集纳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及肺部肿瘤科53例IA-IIIA期未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的肺原发腺癌患者,收集术中新鲜组织标本,包括肿瘤组织、近癌肺转移、远癌肺组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及其亚型比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肺腺癌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CD33与Arg1、i NOS、NF-κB的共定位情况。结果:1.肺腺癌患者远癌肺组织及近癌肺组织中总MDSCs细胞比例高于癌组织中的总MDSCs的比例;远癌肺组织中单核细胞MDSCs(monocytic-MDSCs,M-MDSC)细胞比例与近癌肺组织中、癌组织中的比例相当;肺腺癌患者远癌肺组织中多形核MDSCs(polymorphonuclear-MDSCs,PMN-MDSCs)细胞比例与近癌肺组织中的PMN-MDSCs细胞比例相当;近癌肺组织中PMN-MDSCs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癌组织中的PMN-MDSCs细胞比例;2.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远癌肺组织中M-MDSC细胞比例略高于近癌肺组织中,近癌肺组织中PMN-MDSCs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癌组织;3.非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中,远癌肺组织中总MDSCs细胞比例略高于近癌肺组织;近癌肺组织中高于癌组织,近癌肺组织中PMN-MDSCs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癌组织;4.非磨玻璃结节肺腺癌远癌肺组织中的MDSCs细胞的比例略高于磨玻璃结节;非磨玻璃结节肺腺癌近癌肺组织中的MDSCs细胞的比例略高于磨玻璃结节肺腺癌;非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中,直径大于2cm远癌肺组织中MDSCs细胞在总的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高于直径小于2cm者;5.有病理高危因素远癌肺组织中MDSCs细胞比例高于无病理高危因素,有病理高危因素近癌肺组织中MDSCs细胞比例高于无病理高危因素;6.吸烟患者肺癌组织中MDSCs细胞比例高于不吸烟者MDSCs;近癌肺组织的MDSCs与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具有相关性,癌组织中的PMN-MDSCs细胞比例与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具有相关性。7.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CD33与Arg1、CD33与iNOS、CD33与NF-κB共定位;近癌肺组织与远癌肺组织中的MDSCs和淋巴细胞明显高于癌组织。结论:远癌肺组织及近癌肺组织中总MDSCs细胞比例高于癌组织中的总MDSCs的比例,且其比例与是否是磨玻璃结节、肿瘤大小、病理高危因素及吸烟与否等因素相关;MDSCs细胞在肿瘤的发生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MDSCs细胞促进肿瘤的发生过程的主要机制。第二部分肿瘤坏死因子通过NF-κB信号激活MDSCs促进肺癌进展目的:探讨荷瘤小鼠MDSCs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并阐明TNF介导MDSCs促进肺癌发生的相关机制。方法:我们从正常小鼠及荷瘤小鼠脾脏及肺脏中用磁珠分选方法分选MDSCs,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用CCK8方法检测肿瘤增殖情况;用Boyden小室体外与肿瘤细胞共培养,观察MDSCs对肿瘤的侵袭及迁移作用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应用TNF过表达的K-ras G12D基因突变的肺腺癌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TNF影响MDSCs浸润情况及其具体分子调控机制。结果:1.MDSCs对肿瘤细胞无增殖促进作用;2.荷瘤小鼠及正常小鼠脾脏及肺脏MDSCs均可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能力;3.荷瘤小鼠脾脏及肺脏MDSCs可促进肿瘤细胞迁移能力;正常小鼠脾脏MDSCs可促进肿瘤细胞迁移能力。4.正常小鼠的脾脏、荷瘤小鼠脾脏及肺脏的MDSCs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后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TNF通过募集MDSCs细胞浸润并可能通过NF-κB信号激活MDSCs,造成IL-6分泌增加,激活肿瘤细胞的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增殖和促血管生成微环境形成。结论:荷瘤小鼠MDSCs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而促进肿瘤进展。
二、肺癌细胞类型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癌细胞类型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1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放射治疗时机的把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图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晚期NSCLC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
2.1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病例入选标准 |
2.3 资料搜集 |
2.4 随访 |
2.5 数据处理 |
2.6 组织病理学分型 |
2.7 分期 |
2.8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 |
2.9 无疾病进展期、总生存期 |
2.10 疗效及毒副反应评定标准 |
2.11 一线化疗方案 |
2.12 放射治疗设备及治疗计划系统 |
2.13 患者体位与体位固定 |
2.14 CT模拟定位 |
2.15 图像传输与靶区勾画 |
2.16 危及器官、剂量给予方式和正常组织剂量限制 |
2.17 放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
2.18 放疗分割方式 |
2.19 等效处方计量 |
2.20 胸腔放疗情况 |
2.21 随访情况 |
2.22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1.3 吸烟状况 |
3.1.4 肿瘤家族史 |
3.1.5 就诊时主诉 |
3.1.6 体重下降情况 |
3.1.7 肺外科手术 |
3.1.8 ALK检测情况 |
3.1.9 EGFR检测情况 |
3.1.10 肿瘤位置 |
3.1.11 病理类型 |
3.1.12 肿瘤分化程度 |
3.1.13 TNM分期 |
3.1.14 化疗线数 |
3.1.15 化疗周期数 |
3.1.16 化疗疗效评价 |
3.1.17 有无口服靶向药物 |
3.1.18 胸腔放疗情况 |
第四章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4.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有无吸烟史及吸烟指数 |
4.1.4 肿瘤家族史 |
4.1.5 就诊时主诉 |
4.1.6 体重有无下降 |
4.1.7 肺外科手术 |
4.1.8 ALK突变情况 |
4.1.9 EGFR突变情况 |
4.1.10 肿瘤位置 |
4.1.11 病理类型 |
4.1.12 肿瘤分化程度 |
4.1.13 TNM分期 |
4.1.14 化疗周期数 |
4.1.15 化疗线数 |
4.1.16 化疗疗效评价 |
4.1.17 有无口服靶向药物 |
4.1.18 有无胸腔放疗 |
4.2 多因素分析 |
第三章 晚期NSCLC放疗治疗时机的把握研究 |
1.1 放疗治疗时机对LA-NSCLC患者的影响 |
1.1.1 早放疗和晚放疗对LA-NSCLC生存时间的影响 |
1.1.2 早放疗和晚放疗对LA非小细胞肺癌PFS的影响 |
1.1.3 早放疗和晚放疗对LA-NSCLC疾病控制率的影响 |
1.1.4 LA-NSCLC放化同步和序贯放化生存期对比 |
1.1.5 放化同步中放疗治疗时间对生存的影响 |
1.1.6 PTV剂量对LA-NSCLC预后的影响 |
1.1.7 LA-NSCLC放疗后的相关毒性反应 |
1.1.8 LA-NSCL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1.2 放疗治疗时机对IV期 NSCLC患者的影响 |
1.3 PTV剂量对IV期 NSCLC患者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1.1 晚期NSCLC多因素预后分析 |
1.2 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
1.2.1 性别对预后的影响 |
1.2.2 年龄对预后的影响 |
1.2.3 吸烟状况对预后的影响 |
1.2.4 肿瘤家族史对预后的影响 |
1.2.5 就诊时主诉对预后的影响 |
1.2.6 体重有无下降对预后的影响 |
1.3 病理学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
1.3.1 病理类型对预后的影响 |
1.3.2 基因检测对预后的影响 |
1.3.3 肿瘤位置对预后的影响 |
1.3.4 组织学分化程度对预后的影响 |
1.3.5 TNM分期对预后的影响 |
1.4 治疗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
1.4.1 有无肺外科手术对预后的影响 |
1.4.2 化疗周期数和线数对预后的影响 |
1.4.3 化疗疗效对预后的影响 |
1.4.4 口服靶向药物对预后的影响 |
1.4.5 胸腔放疗对预后的影响 |
1.5 晚期NSCLC放射治疗时机的把握 |
1.5.1 LA-NSCLC放射治疗时机的把握 |
1.5.2 放化同步和序贯放化对LA-NSCLC的生存影响 |
1.5.3 PTV剂量对晚期NSCLC的生存影响 |
1.5.4 LA-NSCLC胸腔放疗相关毒副反应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
2. VM的形成机制 |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
3.4 其他潜在靶点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筛选方法 |
1.4 治疗方法 |
1.5 提取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评价 |
1.8 统计方法 |
1.9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结果 |
2.1 总体资料分析 |
2.2 疗效评价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
3. 讨论 |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
绪论 |
文献综述一 具有免疫治疗作用的协同功能微泡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 微波消融在肺癌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第一部分 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
1.1 引言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第二部分 载多西他赛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微泡在超声下协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部分 载多西他赛、Bindarit和anti-PD-L1 mAb的协同功能微泡治疗肺癌微波消融残余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双硫仑抑制TGF-β诱导的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肺癌研究现状 |
1.1.1 肺癌的流行病学现状 |
1.1.2 引发肺癌的危险因素 |
1.1.3 肺癌治疗现状 |
1.2 上皮-间质转化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 |
1.2.1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1.2.2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1.2.3 EMT相关信号通路和EMT诱导转录因子 |
1.2.4 EMT过程的可塑性和肿瘤异质性 |
1.2.5 EMT与肿瘤治疗 |
1.2.6 针对EMT的肿瘤药物 |
1.3 双硫仑与肿瘤治疗 |
1.3.1 药物研发新策略 |
1.3.2 双硫仑——旧药新用 |
1.4 展望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MTT实验 |
3.3 细胞形态学观察 |
3.4 细胞划痕实验 |
3.5 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 |
3.6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
3.7 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 |
3.8 数据分析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MTT检测双硫仑对肺癌A549 的细胞毒性作用 |
4.2 双硫仑影响TGF-β诱导的EMT的细胞形貌 |
4.3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双硫仑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4 Transwell检测双硫仑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5 Transwell检测双硫仑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4.6 WB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质标志物表达 |
4.7 WB分析DSF对 EMT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4.8 U0126对ERK/Snail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
4.9 U0126对TGF-β诱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10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
绪论 |
文献综述一 ~(125)I粒子治疗肿瘤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 自膨式金属支架在治疗恶性食管狭窄中的应用现状 |
第一部分 ~(125)I粒子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1 前言 |
1.2 实验材料 |
1.2.1 细胞系 |
1.2.2 实验动物 |
1.2.3 放射源及~(125)I粒子体外照射模型 |
1.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1.2.5 主要仪器及耗材 |
1.3 实验方法 |
1.3.1 siRNA转染 |
1.3.2 细胞存活率检测 |
1.3.3 克隆形成试验 |
1.3.4 细胞周期检测 |
1.3.5 细胞凋亡检测 |
1.3.6 细胞内ROS检测 |
1.3.7 细胞内Ca~(2+)检测 |
1.3.8 免疫荧光检测 |
1.3.9 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
1.3.10 透射电镜检测 |
1.3.11 动物实验 |
1.3.12 组织HE染色 |
1.3.13 组织ROS水平检测 |
1.3.14 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3.15 组织TUNEL凋亡检测 |
1.3.16 统计学方法 |
1.4 结果 |
1.4.1 ~(125)I粒子辐射抑制ESCC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空泡化 |
1.4.2 ~(125)I粒子辐射诱导DNA损伤修复和G2/M细胞周期阻滞 |
1.4.3 ~(125)I粒子辐射诱导ESCC细胞凋亡与非凋亡样细胞死亡 |
1.4.4 ~(125)I粒子辐射诱导ESCC细胞产生保护性自噬 |
1.4.5 ~(125)I粒子辐射诱导ESCC细胞发生类凋亡 |
1.4.6 ROS在~(125)I粒子辐射诱导的凋亡、自噬和类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
1.4.7 ~(125)I粒子辐射抑制ESCC移植瘤 |
1.5 讨论 |
第二部分 ~(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临床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支架设计 |
2.2.2 支架制作和理化性能检测 |
2.2.3 临床伦理审批 |
2.2.4 研究对象选择 |
2.2.5 样本量计算 |
2.2.6 干预方法 |
2.2.7 评价指标及定义 |
2.2.8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一般情况 |
2.3.2 生存期和支架通畅情况 |
2.3.3 支架再狭窄和移位 |
2.3.4 不良事件 |
2.4 讨论 |
第三部分 ~(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或部分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支架特征 |
3.2.2 临床伦理和知情同意 |
3.2.3 病例筛选 |
3.2.4 手术操作 |
3.2.5 评价指标及定义 |
3.2.6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3.1 一般情况 |
3.3.2 生存分析 |
3.3.3 复发性吞咽困难 |
3.3.4 不良事件 |
3.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腺癌有效性的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1.2 实验过程配置试剂 |
2.1.3 实验细胞 |
2.1.4 实验动物 |
2.1.5 实验药物 |
2.1.6 放射性粒子 |
2.2 细胞培养 |
2.2.1 细胞复苏 |
2.2.2 细胞传代 |
2.2.3 细胞计数 |
2.2.4 细胞冻存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制备移植瘤模型 |
2.3.2 荷瘤裸鼠分组及各组情况 |
2.3.3 计算肿瘤体积、肿瘤标本采集 |
2.3.4 活体生物荧光检测 |
2.3.5 ~(18)F-FDG Micro-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Computed Tomography (CT)Micro-PET/CT成像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肺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 |
3.2 抑瘤效应 |
3.3 裸鼠体重 |
3.4 生物发光成像监测 |
3.5 ~(18)F-FDG Micro-PET代谢监测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7)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nm23、EGFR、VEGF在 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仪器与试剂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靶向逆转nm23 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PET/CT对 nm23 表达的NSCLC分期和放疗计划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实验观测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nm23 基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白杨素联合洛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对肺癌作用机制的评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益气除痰方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抗转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文献研究 |
1.1 方法 |
1.1.1 文献检索 |
1.1.2 文献纳入标准 |
1.1.3 文献排除标准 |
1.1.4 文献筛选 |
1.1.5 结局指标的判断 |
1.1.6 文献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
1.1.7 数据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1.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1.2.3 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 |
1.3 讨论 |
1.3.1 研究结果总结 |
1.3.2 研究的创新性与优势 |
1.3.3 中药维持治疗的理论支持 |
1.3.4 中药维持治疗相关的队列研究 |
1.3.5 中药维持治疗获益可能的作用机理 |
1.3.6 研究的局限性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益气除痰法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
2.1 方法 |
2.1.1 研究设计 |
2.1.2 研究对象 |
2.1.3 干预措施 |
2.1.4 协变量 |
2.1.5 随访方法 |
2.1.6 偏倚处理 |
2.1.7 结局指标 |
2.1.8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入组情况 |
2.2.2 患者特征 |
2.2.3 维持治疗情况 |
2.2.4 二线治疗情况 |
2.2.5 随访及生存情况 |
2.2.6 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情况 |
2.2.7 腺癌亚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情况 |
2.2.8 疾病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单因素分析 |
2.2.9 疾病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多因素分析 |
2.3 讨论 |
2.3.1 研究结果小结 |
2.3.2 研究的优势和创新点 |
2.3.3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
2.3.4 益气除痰方维持治疗获益可能的原因 |
2.3.5 研究的局限性 |
2.3.6 研究的临床意义及推广性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益气除痰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试剂与耗材 |
3.1.2 仪器 |
3.2 方法 |
3.2.1 外周血中mRNA和miRNA的检测 |
3.2.2 GRP78等mRNA及miR-21等miRNA与生存的关系分析 |
3.2.3 miR-21、miR-182、miR-382的靶基因功能预测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基本信息 |
3.3.2 基因检测结果 |
3.3.3 治疗前后目的基因的表达变化 |
3.3.4 目的基因与生存期的关系 |
3.3.5 miR21、miR182、miR382的靶基因相关通路分析 |
3.4 讨论 |
3.4.1 GRP78、GRP94、P4HB的作用及益气除痰方干预作用分析 |
3.4.2 miR21、miR182、miR382的靶基因相关通路及益气除痰方干预作用分析 |
3.4.3 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
3.5 小结 |
第四部分 益气除痰方抑制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 |
4.1 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细胞株 |
4.1.3 试剂 |
4.1.4 仪器 |
4.1.5 药物 |
4.2 方法 |
4.2.1 Lewis细胞复苏、培养与传代 |
4.2.2 益气除痰方及益气除痰加减方浸膏的制备 |
4.2.3 Lewis细胞尾静脉接种造模 |
4.2.4 实验分组及干预措施 |
4.2.5 常规检测指标 |
4.2.6 免疫组化检测肺部病灶的转移相关指标表达 |
4.2.7 益气除痰方(益肺散结丸)的预处理 |
4.2.8 迁移实验 |
4.2.9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 |
4.2.10 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 |
4.2.11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益气除痰方对Lewis静脉移植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
4.3.2 益气除痰方对Lewis静脉移植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
4.3.3 益气除痰方对Lewis静脉移植模型小鼠转移灶的影响 |
4.3.4 益气除痰方对Lewis静脉移植模型小鼠各脏器的影响 |
4.3.5 益气除痰方对Lewis静脉移植模型小鼠肿瘤转移灶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
4.3.6 益气除痰方对Lewis静脉移植模型小鼠肿瘤转移灶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
4.3.7 益气除痰方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3.8 益气除痰方抑制A549、H1650、H1299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能力 |
4.3.9 益气除痰方对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益气除痰方抑制肺癌转移的作用 |
4.4.2 益气除痰方抑制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 |
4.4.3 TGF-β对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益气除痰方的干预作用 |
4.4.4 内质网应激在TGF-β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益气除痰方的干预 |
4.4.5 益气除痰方抑制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件 |
(10)骨髓源性抑制细胞促进肺腺癌进展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原发性肺腺癌患者MDSCs及其亚群在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的分布情况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 |
1.1.2 病历资料的获取 |
1.1.3 主要实验试剂 |
1.1.4 主要实验抗体 |
1.1.5 主要耗材及仪器 |
1.1.6 主要的实验方法 |
1.1.7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入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
1.2.2 MDSCs在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
1.2.3 MDSCs亚群在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的分布情况 |
1.2.4 MDSCs及其亚群在磨玻璃结节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的分布情况 |
1.2.5 MDSCs及其亚群在非磨玻璃结节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的分布情况 |
1.2.6 MDSCs 及其亚群在磨玻璃结节与非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中的分布比较 |
1.2.7 非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直径大小对MDSCs及其亚群的分布情况的影响 |
1.2.8 有无病理高危因素肺癌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的MDSCs及其亚群在的分布情况 |
1.2.9 吸烟与否对MDSCs及其亚群的分布情况的影响 |
1.2.10 MDSCs及其亚群比例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的关系 |
1.3 讨论 |
1.3.1 MDSCs在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1.3.2 MDSCs亚群在肺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1.4 小结 |
二、NF-κB信号通路在MDSCs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标本及临床资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耗材及仪器 |
2.1.4 主要的实验方法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肺腺癌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CD33与Arg1 的表达 |
2.2.2 肺腺癌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CD33与iNOS有共定位 |
2.2.3 癌组织、近癌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CD33与NF-κB有共定位 |
2.3 讨论 |
2.3.1 MDSC通过上调Arg-1及iNOS产生肿瘤免疫抑制功能的作用 |
2.3.2 MDSCs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
2.4 小结 |
三、小鼠MDSCs促进肿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细胞株 |
3.1.3 主要实验试剂 |
3.1.4 细胞培养相关溶液制备 |
3.1.5 主要耗材及仪器 |
3.1.6 主要的实验方法 |
3.1.7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MDSCs对 LLC肺癌细胞株增殖作用的影响 |
3.2.2 MDSCs对 LLC肺癌细胞株的促进侵袭及侵袭作用 |
3.2.3 MDSCs可能通过TNF-α途径促进肿瘤细胞侵袭与迁移 |
3.3 讨论 |
3.3.1 荷瘤小鼠脾脏MDSCs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3.3.2 荷瘤小鼠脾脏MDSCs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 |
3.4 小结 |
四、肿瘤坏死因子通过NF-κB信号激活MDSCs促进肺癌进展 |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主要耗材及仪器 |
4.1.4 动物杂交 |
4.1.5 主要的实验方法 |
4.1.6 统计学方法 |
4.2 结果 |
4.2.1 TNF的过表达促进肺癌发生 |
4.2.2 TNF过表达诱导MDSCs在肺肿瘤微环境中的募集 |
4.2.3 TNF通过NF-κB途径激活诱导M-MDSCs活性 |
4.2.4 MDSCs通过STAT3 途径激活促进肿瘤进展 |
4.3 讨论 |
4.3.1 慢性炎症、TNF与肺癌 |
4.3.2 TNF过表达通过诱导MDSCs在肺肿瘤微环境中的募集促进肺癌发生 |
4.3.3 TNF通过NF-κB途径激活诱导M-MDSCs活性 |
4.3.4 MDSCs 可能通过 STAT3 途径激活促进肿瘤进展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髓源性抑制细胞阻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肺癌细胞类型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1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放射治疗时机的把握研究[D]. 陈明红. 河北大学, 2021(11)
- [2]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协同功能微泡构建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D]. 李田宽. 东南大学, 2020
- [4]双硫仑抑制TGF-β诱导的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肖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5]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应用研究[D]. 王超. 东南大学, 2020(01)
- [6]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腺癌有效性的动物研究[D]. 姚林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7]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D]. 夏露花.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白杨素联合洛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D]. 苏春晓.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益气除痰方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抗转移机制研究[D]. 孙玲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骨髓源性抑制细胞促进肺腺癌进展机制的研究[D]. 孙海燕. 天津医科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