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

一、质量技监工作要处理好十大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娇娇[1](2020)在《《人民日报》抖音号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闫晓玉[2](2020)在《1929-1949年甘肃省植树造林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20年代,甘肃省的森林资源流失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关系密切,造林工作亟待开展。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七项运动,正式把植树造林提到了国家重大运动的地位,全国掀起了植树的高潮,甘肃省政府也积极响应造林运动的号召印发造林宣传材料、制定造林计划,在全省沿河隙地、沿路以及荒山地区栽植树木。30年代实业部开始重视甘肃省的造林工作,划拨一定的经费支持。到40年代,甘肃省有了专门的造林运动委员会来负责植树造林工作,各县乡镇制定了适宜于地方的造林办法。为维护造林工作的成果、提高林木的存活率,护林工作显得格外重要,甘肃省为保护林区原有树木和新栽林木而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甘肃省鼓励民众、各机关团体积极参与。1934年以后,乡镇保甲主要负责以及监督造林工作的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也加强对原有林的保护。1929年至1949年的二十年间,甘肃省的植树造林工作虽然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但经过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于洋[3](2017)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的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追溯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渊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于今日中国的建设事业,助益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是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探索思想与实践之间的互动统一关系,不仅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触碰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的本质,又能以最亲密的距离切身感受由革命路径向建设思维转变的曲折与艰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与实践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建国形态。抗战结束至伪国大召开是联合建国的尝试阶段。中国共产党处于动态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外有雅尔塔体系四方均势,内有国共之间“战与和”的两难抉择,采取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并行的策略,意图与国民党联合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然而,迫于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以“真民治”为内核的过渡形态的地方自治政权的夭折,标志联合建国尝试的失败。伪国大召开至战略决战前夕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国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共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只战不和”与“和而为战”。在这种转折逻辑下,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一方面在两次民主性反思的作用下,进行了由力量诉求逐渐转向建国探索的土地改革;另一方面受到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构筑了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科学、统一的财经工作体系。战略决战前夕至新中国成立是全面建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美苏冷战格局的背景下选择符合人们意愿和历史潮流的方案实现建国理想。形成一边倒的外交思想,国体与政体得以确立并走向成熟,执行机关也在不断具体化,民族问题和国家制度的构思也在日臻完善。而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批判,反映了新中国经济体系之下工业、农业、商业有机结合,城市与乡村兼顾的特征,展示了经济为政治和建国理想服务的逻辑。总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精准地把握了国际国内局势发展的脉搏,并据此不断调整自己的建国思想与实践,始终以建立人民的、统一的、工业化的国家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与实践,既不是苏联建国模式的简单模仿,也不是预设方案的完整呈现,而是一个动态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等思想、理论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建立现代民族民主国家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张小琴[4](2016)在《质监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进步,大量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在欧美国家已经上升到战略性管理的层面。但是,在我国,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普遍缺乏足够的认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三十多年来所产生的环境矛盾、社会矛盾不断累积。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政府监管的不到位,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水平较低,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我国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故研究质监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质量技术监督理论,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从而得出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结论。通过分析、总结目前国内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根据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强调了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以及主要的推进方式,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从微观角度着眼,着重分析了质监部门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并以福建省质监局为例,分析质监部门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职能优势以及发展机遇。本文提出在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总体偏低、环境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质监部门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应当树立管制者、促进者、支持者和伙伴的角色,合理优化职能,通过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和综合性的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多种方式,更加有效指导企业,使企业除了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还能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来。

刘伟[5](2016)在《中国纪检监察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AGIL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三转”,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此次“三转”的提出是继1993年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和十六大党章中增加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之后第三次对纪检监察职能进行调整。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帕森斯的AGIL功能模型进行适应性、目标达成性、整合性、维模性四个层面的分析。通过对纪检监察部门三次职能转变适应性分析得出,三次纪检监察部门职能转变均是出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然而在此前两次职能转变过程中,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作为指导,导致调整后的系统未能给外部环境造成积极的良性改造,因此在纪委“三转”提出后,明确了纪检监察部门的核心职能,即监督执纪问责;明确了党纪和国法的关系,使职能的履行由合理化向合法化转变。在目标达成性分析中,三次职能转变的方式虽有不同,在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和组织协调反腐败职责中,是对外整合职能部门的外向型转变,纪委“三转”中的转职能,明确了职能定位,通过调整内设机构,将主要力量集中到主责主业上来,是一种内向型转变,虽然三次职能转变的目的都为了提高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办案的效力,然而外向型转变必须建立起有序的工作协作机制,否则会使各项职能的运行陷入盲目无序的境地。在整合性分析上,三次职能转变均强调了纪监部门在监督办案过程中的整合,组织协调反腐败职责还强调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职责,然而在部门整合中纪监部门必须明确自身职能定位,若偏离主责会使系统的核心职能遭到弱化。在维模性分析上,旨在建立系统的内部文化,使系统得以稳定运行,纪监部门的三次职能转变,都不同程度上强调了对廉政文化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在纪委“三转”中转作风的提出,更是强调了纪监部门内部廉政价值观的树立与培育,然而内部文化的营造,必须有相应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制度体系为依托,避免内部文化的悄然变异,造成系统的不稳定。通过对纪监部门三次职能的转变AGIL模型分析得出,职能转变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设置,科学的行为规范,明确的职能定位作为辅佐,否则,职能转变将造成履职的无序、自身的错位,使职能的履行效果南辕北辙。

鄢进波[6](2016)在《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近代以来,上海因为商业的兴盛逐渐发展为远东地区最为现代化的城市,也曾被中共看作“罪恶的都市”与“革命的堡垒”1的集合体。建国初期政权新建之时,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国内城市人口最多、社会成分最为多样、工商业最为兴盛的上海,开展了面向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统战、宣传和组织等方面的工作,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赢得了社会各界群众对中共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支持。本文从历史视角厘清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国情背景下,面对上海这样一座特别的城市,党的群众工作经历了从重构、整顿到巩固的特殊发展阶段,针对不同阶层采取了统战、组织、宣传等体现中国特色的工作路径,为现时代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特大型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提供历史借鉴。导言指出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群众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成为国内各政党的执政根基和争取对象,党群关系的好坏更是左右了政权更替。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工商业中心,社会结构错综复杂、群众思想异质多元,是考验执政党治理能力的重要场域;建国初期,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这样一座特别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对党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一章论述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的缘起。首先,本章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角阐释群众路线及群众工作是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殊革命历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群众工作是中共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宣传、组织、教育等实践活动,是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其次,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经历了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象、方式存在差异,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理论奠定了基础。再次,近代上海城市人口结构、社会阶层、治理方式鲜明体现了旧中国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中共在建国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与上海城市的特殊实际情况结合,重新确立上海发展方向,这必然要求党的群众工作从上海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成功运用于大城市实际情况的典范。第二章分析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从重建到强化阶段的不同特征。首先,中共接管上海后,面临原国民党政权与群众关系疏远的不利局面,为争取各阶层群众支持,中共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整顿纪律,以恢复生产为核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原则有序接管城市政权,探索构建新型党群关系途径;其次,面对建国初期上海市民复杂的社会心态,中共动员“单位”与“非单位”群众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加强对社会各界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巩固了城市政权的合法化地位,体现了特殊时代环境下新型党群关系;再次,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共根据上海私营工商者集中、利益关系复杂的格局,以多种方式动员公私合营,强化了在工商界的群众基础。第三章从实践角度分析对各阶层群众开展的统战、组织和宣传工作。本章分析中共与旧职员、民主人士、工商业者等群体的合作方式,认为统战政策是党在特殊时代环境中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商界灵活运用的体现;同时,宣传教育作为改造群众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共通过“反投机运动”、“镇反运动”教育社会各阶层群众,并借助报纸、图书馆等宣传载体加强思想渗透,增强了党群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共发挥人民代表会议、工会、工商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协助作用,将社会各阶层群众纳入组织体系,为联系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渠道。由此可见,中共在上海城市采取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城市实际工作中的体现。第四章分析群众工作的制度建设。稳定的宣传、组织工作制度有利于城市政权的巩固;为了转变宣传工作薄弱的局面,中共根据上海工商企业众多的实际情况,以单位为主要对象进行宣传网制度建设,在基层培养联系群众的宣传员,强化了宣传教育在群众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党与上海无组织里弄群众之间的松散关系,中共领导各里弄居民建设自治性组织制度,在服务居民生活的同时承担了组织、教育居民的责任,是特殊时空环境下中共在城市市民生活空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第五章考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及效果。本章从执政党与群众关系角度分析建国初期上海城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成就,认为中共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形成了符合当时上海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群众工作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容易导致党群关系紧张,是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引以为鉴的地方。

孙文[7](2014)在《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系统分析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类社会最初出于本能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和行动,可以说就是人类最早的食品安全政策及其执行。从被动的保障到主动保障,从零期的措施到系统的措施,从宗教化的禁忌到科学的制度体系,正是人类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发展历史背景。在本文中,政策执行力被定义为政策结构与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反映的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效果与预期的契合程度。社会转型期本身所固有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为食品安全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提供了更有针对性和限制性的平台,使得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可以更加的集中和聚焦。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审视食品安全,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始终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重点、症结以及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案各不相同。这种以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变化与发展在本质上体现了食品安全的历史性。宗教的教规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比较系统的一种社会政策,其中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则构成了人类早期社会的食品安全政策。人们对于宗教教规的遵守即是政策的执行。农耕时代食品安全及其保障具有鲜明的时代局限性,以律法为主要形成的食品安全政策与其时代和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吻合的,相应的政策执行也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给食品及食品安全带来的重大影响,在促进了食品业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加工和使用食品的手段、延长了食物的供应链的同时,也为食品的制假提供了新的可能,带来更多的、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的历史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执行力的限度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客观事实。任何超现实阶段的政策要求和期望都无法真正推动食品安全状况的有效转变。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需要的是客观清醒的认识和脚踏实地的努力。食品安全及其政策执行力始终是一个历史进程的动态存在,其最终的走向和结果取决于历史发展的本身。体制是政策执行力重要物质基础之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诸多因素,如监管模式、部门职能设置、行政资源配置等都直接决定了政策执行力的实现。通过监管体制的相似性分析以及对行政职能、执法能级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监管体制对于政策执行力具有一定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取决于体制层面下的技术因素和结构因素。体制本身对于政策执行力的影响是有限的,或者说不同体制对于政策执行力影响的差异性并不大。制度是政策执行力的逻辑载体。政策执行力逻辑的体现,主要取决于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制度与执行力的关系就是结构与过程的关系。食品安全制度为食品安全政策执行提供运作平台,同时制度的逻辑影响并决定着执行的逻辑。在制度中保持正确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为政策执行力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而且也可以有效降低政策执行的阻滞成本。政策执行力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相应的物质条件。这些是执行与结果的直接桥梁,也是影响政策执行力的直接因素,包括成本投入、监管偏好和执行手段方法等。它们是影响政策执行力兑现的“最后一公里”因素。如果缺少这些“最后一公里”因素,政策执行力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和规划中,而无法取得政策的任何实践效果与期望。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问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并保持持续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尊重历史发展和社会治理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主导相关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同时要把客体导向原则引入政策制度与执行之中,充分体现以权力分享为特征的现代治理理论对于食品安全政策及其政策执行力的影响,给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更多的利益表达、权益维护、发展选择等方面的主导权。重塑社会道德体制(包括市场诚信体系)、建议统一并且平衡的法制环境以及渐进式的行政体制调整,将是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吴家虎[8](2012)在《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为个案,以建国后珍贵的村级档案为主体资料,辅以省、县级档案及调查访谈口述史料,用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和“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从革命文化、国家权力与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的角度,对毛泽东时代乡村独特的文化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从文化的角度看,“革命”本质上是国家权力通过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一种重塑与整合,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上的彻底转型与重建的浪漫追求。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革命文化输入乡村的主要管道,同时,正是共产党员体现出的新的形象、品格和风范,对国家倡导的一套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与认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革命文化正是通过确立新的话语体系,通过弥漫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象征的不断操演,来颠覆传统,确立其文化霸权地位的。同时,这一文化体系非常注重对革命自身的记忆,以期巩固与延续革命文化的霸权地位。但是,当貌似十分强大的革命话语主宰一切而泛化以后,当革命话语颠覆了传统,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界定与表达人们的思想的时候,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要理解清楚这些话语的内涵是困难的。于是,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政治话语下移与泛化以后,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话语混乱”的现象。在革命文化对乡村社会的重塑与整合过程中,国家还极力通过破立结合的新的教化体系来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本文考察了农民在被不断塑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时代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革命文化与传统的复杂互动与纠葛。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思想不断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思想宰制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想教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既有悖离人性的一面,又有高尚与令人崇敬缅怀的一面。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下,追求道德理想的一个时代。学习毛主席着作运动是20世纪5070年代席卷全国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思想一元化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成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汲取工作方法、道德价值与人生信念的源泉。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思想教育运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强制等负面因素,而对之作简单化与片面性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与典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从持续的时间,发动群众的规模和对人们思想改造的努力程度看,这一学习运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实践。其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及取得的成就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在理论观点的创新上,本研究对建国后国家权力如何深入乡村及其性质作了新的观察。以往对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研究,多从经济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着眼,本研究重点从文化上考察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改造。在对国家权力性质的理解上,本研究摆脱了以往当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在国家—社会互动分析的框架内,从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乡村的渗透、控制及与乡村社会互动的视角对国家权力的分析,转而重点关注革命文化对农民精神与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并不完全是渗透、控制所能概括和解释的。本研究最终还试图提炼出“植根于人心的国家权力”这一分析概念,来理解与解释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变革。从来没有一种国家权力试图如此彻底地重塑社会,改造人心。悖论的是,不论国家权力有多么强大,不论领袖的权威与魅力有多大,人心的治理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力的顶峰,也是它退撤的前兆!通过下孔村的经验观察,笔者还想强调,我们要用“不断生成的传统”这一概念去理解下孔村这类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走向。今日下孔村文化繁荣、民风淳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密切相关。学术界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观察,要么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么强调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巨变,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积淀与影响普遍关注不够。笔者想强调的是,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发掘弘扬,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孔村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扇难得的好窗口,笔者对她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从新鲜的经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提炼出一些解释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理论观点,而且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思考。

杨泽喜[9](2011)在《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文中指出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当然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时代背景、历史任务不同,因此,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样因为不同时期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发生变化,毛泽东时代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及时调整外交战略,以实现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关于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选择的作用,本论文认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制定,解释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合理性以及整合社会合力以推行对苏对美外交战略。在一定历史背景下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作用有限,它是影响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真正决定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还是国家利益。第一章首先解释意识形态、外交战略等相关概念,论证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之间的关系。概念是立论的基础,概念不明确,论证就等于是在沙堆之上建塔,得出的结论自然缺乏说服力。其次论述毛泽东时代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意识形态是马列主义意识形态。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特征明显不同,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发生变化,中国外交战略随之发生变化。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是对所发生的外交战略变化相应进行指导和解释,以及整合社会合力顺利推行外交战略。第二章旨在论述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中国共产党联苏联美外交战略。以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主义现实诉求是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为在国际舞台上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主权地位和在中国寻求社会革命与社会进步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采取联美外交,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拒绝组织民主政府,中国共产党采取联苏外交,终于打败反动政权,将中国建成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阶段中国化的内涵集中表现为民族主义现实诉求,联苏联美是这一诉求在外交战略上的反映。第三章探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解释联苏反美外交战略的合理性。新政权成立后,美国不仅威胁中国国家安全,还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中国安全利益、政治利益以及经济利益主要受到来自美国的严重损害;中国与苏联不仅有相同的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而且苏联同中国一样也遭到美国的遏制与封锁,构筑中国联苏反美外交战略具备了现实的基础。联苏反美外交战略维护了中国国家安全,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阶段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表现特征是社会主义理性追求,这一意识形态表现特征在中国外交战略上的反映是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以应对美国对华遏制的严峻形势。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阶级斗争扩大化如何影响中国反苏反美外交战略。这一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表现特征集中体现为阶级斗争扩大化。国内建设出现严重“左”的错误后,中国领导人对形势发生错误估计,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逐渐影响到外交关系。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没有解除,苏联由盟友演变为中国敌人,中苏两党关系由分歧到分裂,两国国家关系也逐步走向破裂,中国安全环境非常严峻。中国政府采取反苏反美外交战略,以有限的国力同时反对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局势渐趋缓和,中国采取激进外交战略虽然也维护了国家安全,但是代价太大,反苏反美外交战略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五章详细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下中国联美反苏外交战略。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表现特征体现为淡化阶级斗争,中国外交开始向客观务实的方向转化。文革时期的极“左”外交使中国外交陷于低谷,而苏联武力威胁显着上升,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逐渐恶化,中国领导人在国家安全上的认识与判断开始超越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传统认识选择联美反苏外交战略,具体体现为联合第一世界的美国,第二世界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构筑反对苏联战争威胁的国际统一战线。这一外交战略的重大转折,缓解了中国面临的安全压力,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选择全方位和平外交战略提供了某种思路与经验。

厦门大学法学院课题组,齐树洁,陆而启[10](2008)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言一般而言,司法是指国家适用法律解决社会纠纷的活动。学术界对司法的概念众说纷纭,有审判活动说,诉讼活动说,法、检专门活动说以及法律适用说等。这些分歧的观点背后潜藏着一个事实,即我们对司法概念的界定面临着

二、质量技监工作要处理好十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量技监工作要处理好十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1929-1949年甘肃省植树造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环境史研究
        (二)关于民国时期甘肃省森林状况的研究
        (三)关于民国时期甘肃植树造林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29年全国性造林运动
    一、造林运动的发起
    二、造林运动的宣传
第二章 甘肃省的森林分布及林木资源破坏
    一、森林分布
    二、林木资源破坏
        (一)战争影响
        (二)农业发展
        (三)工业建设
        (四)薪柴消耗
    三、甘肃林业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七项运动热潮影响下缓慢发展(1929—1936年)
    一、植树前的准备工作
        (一)植树季节和地点的选择
        (二)苗木准备工作
        (三)树木栽植方法
    二、造林成效
第四章 政府民众共同努力中渐成规模(1937—1949年)
    一、《西北造林计划纲要》的制定
    二、谷正伦执政甘肃时的造林举措
    三、造林方法的改进
        (一)植树季节和地点的选择
        (二)育苗和植树方法的改进
    四、各县制定造林办法
    五、护林政策及法规
        (一)对林区原有林保护的政策
        (二)新栽植林木的保护办法
    六、造林工作的总体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建国思想“场域”的历史解析
        1.3.2 研究方法: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
第2章 联合建国的尝试:地方自治和民主联合政府的夭折
    2.1 联合建国背后的逻辑:雅尔塔体系均势下的战与和
        2.1.1 雅尔塔体系中的美国与苏联
        2.1.2 美、苏、国、共四方达成的均势
        2.1.3 战与和的此消彼长
    2.2 联合建国的目标形态:国家民主化
        2.2.1 联合建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眼中的“民主”
        2.2.2 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的并行
        2.2.3 国家民主化的形态
    2.3 联合建国的过渡形态:地方自治政权
        2.3.1 地方自治政权建设的土壤:战与和
        2.3.2 以省为基础的地方自治和以县为基础的地方自治的对垒
        2.3.3 解放联合会的构思:苏联地方自治政权经验与教训的借鉴
        2.3.4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过渡形态的地方自治政权
第3章 独立建国的探索: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协奏
    3.1 在转折逻辑下建国思想的独立性与探索性
        3.1.1 转折的逻辑
        3.1.2 转折逻辑下建国思想的独立性
        3.1.3 转折逻辑下建国思想的探索性
    3.2 土地改革:由力量的诉求转向建国的探索
        3.2.1 土地改革的目的:力量诉求
        3.2.2 土地政策的变迁
        3.2.3 对民主的两次反思
        3.2.4 经济、政治、法律方面的建国探索
    3.3 财经工作重心的转移:由支持战争转向经济建设
        3.3.1 财经工作的两条主线:支持战争和发展经济
        3.3.2 战时的财经工作体系的构筑
        3.3.3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
        3.3.4 “工业化”的构思与科学统一的财经工作体系的构筑
第4章 全面建国的实践:外交、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展开
    4.1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形成
        4.1.1 “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的前提
        4.1.2 “一边倒”外交政策下的全面建国
    4.2 政治建设的全面展开
        4.2.1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互动
        4.2.2 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向人民民主专政思想过渡
        4.2.3 政权形式的演变与成熟
        4.2.4 “民族区域自治”与“单一制”国家构想的确立
    4.3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的全面展开
        4.3.1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存在的外部环境
        4.3.2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的动态演变
        4.3.3 对于农业社会主义的批判
        4.3.4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构思背后的政治指向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质监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述评
        1.2.2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述评
        1.2.3 质量技术监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分析
        2.2.1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2.2 外部力量的推动
    2.3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2.3.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情况
        2.3.2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现状
        2.3.3 企业的社会责任策略存在盲目性
        2.3.4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中国适用性差
    2.4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2.4.1 企业自身原因
        2.4.2 政府监管不到位
        2.4.3 法制不健全
        2.4.4 价值链制约
        2.4.5 中国员工自身素质原因
        2.4.6 媒体监督乏力
        2.4.7 缺乏先进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引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职能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及推动作用
    3.1 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3.2 政府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
        3.2.1 建立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的工作机构
        3.2.2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战略
        3.2.3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3.2.4 大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3.2.5 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3.3 外国政府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3.3.1 制定国家整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3.3.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
        3.3.3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及推动作用
    4.1 质量技术监督的概念
    4.2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地位与作用
        4.2.1 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重要基础
        4.2.2 为管理的现代化提供重要基础
        4.2.3 为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提供法定依据
        4.2.4 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提供执法保证
    4.3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4.3.1 质监工作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4.3.2 质量技术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4 质量技术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管的现实运作
        4.4.1 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度
        4.4.2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
        4.4.3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4.4.4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
        4.4.5 产品及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4.5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SWOT分析
        4.5.1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分析
        4.5.2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劣势分析
        4.5.3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机会分析
        4.5.4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威胁分析
    4.6 SWOT分析矩阵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
    5.2 发挥12365申(投)诉举报热线的作用,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督
    5.3 加强基础建设,夯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技术基础
        5.3.1 强化标准化工作
        5.3.2 做好计量基础保障
        5.3.3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5.3.4 开展认证认可工作
    5.4 福建省质监局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SWOT分析
        5.4.1 优势分析
        5.4.2 劣势分析
        5.4.3 机会分析
        5.4.4 威胁分析
    5.5 SWOT分析矩阵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的建议与展望
    6.1 质监部门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定位
        6.1.1 管制者角色
        6.1.2 促进者角色
        6.1.3 支持者角色
        6.1.4 伙伴角色
    6.2 对质监部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建议
        6.2.1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体系
        6.2.2 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6.2.3 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6.2.4 加强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6.2.5 提升技术机构产品质量检验能力
        6.2.6 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6.2.7 推动建立监管联动机制
        6.2.8 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纪检监察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AGIL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相关理论的运用
        1.4.1 政府职能理论
        1.4.2 帕森斯AGIL功能模型简介及适用性
    1.5 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章 纪监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简介及特点
    2.1 纪监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简介
        2.1.1 纪监部门职能第一次转变——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局合署办公
        2.1.2 纪监部门职能第二次转变——纪委组织协调反腐败职责
        2.1.3 纪监部门职能第三次转变——纪委“三转”的提出
    2.2 政府职能理论视域下纪监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特点
        2.2.1 职能配置的逐步合理化
        2.2.2 由外向性整合转为内向性调整
        2.2.3 “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第三章 纪监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适应性分析
    3.1 由内而外的顺应性分析
        3.1.1 合署办公的顺应性分析
        3.1.2 组织协调反腐败职能的顺应性分析
        3.1.3 纪委“三转”的顺应性分析
    3.2 由内而外的改造性分析
        3.2.1 合署办公的改造性分析
        3.2.2 组织协调职责的改造性分析
        3.2.3 纪委“三转”的改造性分析
    小结
第四章 纪监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目标达成性分析
    4.1 纪监合署办公的目标达成性分析
        4.1.1 纪监合署办公目标达成的促进作用
        4.1.2 纪监合署办公目标达成的问题
    4.2 组织协调反腐败职责的目标达成性分析
        4.2.1 组织协调职责对目标达成的功效
        4.2.2 组织协调职责在目标达成上存在的问题
    4.3 纪委“三转”的目标达成分析
        4.3.1 “三转”目标达成的成效
        4.3.2 三转目标达成的不足
    小结
第五章 纪检监察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整合性分析
    5.1 合署办公的整合性
        5.1.1 纪监部门职能整合的可行性
        5.1.2 纪监部门职能整合的必然性
    5.2 组织协调反腐败的整合性分析
        5.2.1 组织协调职责的整合性成效
        5.2.2 组织协调职责的整合性缺陷
    5.3 纪委“三转”的整合性分析
        5.3.1 转变职能,整合内部资源
        5.3.2 转变方式,整合外部资源
    小结
第六章 纪检监察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维模型分析
    6.1 文化维新:革除旧习,重塑文化
        6.1.1 增强廉政文化教育
        6.1.2 增强纪检监察的法制化
    6.2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6.2.1 提高纪监部门准入门槛
        6.2.2 专业化的技能培训
        6.2.3 建立规范化的考评体制
    小结
AGIL模型分析的基本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因商而兴:上海精神与上海人
    三、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四、研究文献综述
    五、研究路径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共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阐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二、1949至1956年的时段内涵
    第二节 中共群众路线的起源及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一、中共群众路线的提出及群众工作实践历程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城市群众工作的探索过程
        三、上海解放前中共接管城市的群众工作经验总结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
        一、上海城市发展促使商人、资本家、知识分子等上升为精英阶层
        二、上海城市发展为工人阶级壮大创造了社会条件
        三、上海城市发展为底层边缘群体提供了生存空间
        四、上海城市发展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第四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的四重变奏与发展定位
        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二、从帝国主义的桥头堡到海防前沿和国际友好交流平台
        三、民间社团组织从散漫到有序化
        四、人口结构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化
第二章 重构到强化: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重构:中共在上海构建新型的党群关系(1949-1950)
        一、劫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上海群众关系恶化
        二、集训:中共部队接管上海前的筹备工作
        三、接管:中共密切上海群众关系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 调整:“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党群互动(1950-1953)
        一、抗美援朝运动前上海各阶层群众的社会心态
        二、中共领导上海各阶层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过程
        三、上海各行业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的方式分析
    第三节 强化: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阶段群众的道路选择(1953-1956)
        一、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前利益各方的复杂关系
        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合作方式分析
        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工会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协调: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
        一、留用与改造:中共对原政府机构人员的工作方式分析
        二、协商:中共与上海民主人士的合作方式分析
        三、中共与上海工商界人士的合作特征分析
    第二节 宣传教育: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反投机活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及作用分析
        二、群众性运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分析
        三、宣传载体联系群众的作用与方式分析
    第三节 组织协助: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部门机构
        一、人民代表会议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渠道
        二、工会是协助党和政府组织群众的助手
        三、工商联合会是协助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群众工作的宣传制度分析
        一、宣传网制度初建阶段宣传员的发展方式分析
        二、宣传网制度巩固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分析
        三、宣传网整顿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方式分析
    第二节 群众工作的组织制度分析
        一、里弄临时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二、里弄常规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三、里弄群众组织制度的案例分析——以宝兴里为例
第五章 历史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与效果考察
        一、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分析
        二、走向社会主义: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效果考察
    第二节 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历史经验分析
        二、评价与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系统分析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主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主要核心概念
        1.3.1 食品安全
        1.3.2 政策执行力
        1.3.3 社会转型期
    1.4 相关支撑理论
        1.4.1 治理与善治:政策执行力理论新平台
        1.4.2 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执行基础的管理主义
        1.4.3 新公共服务理论:基于执行宗旨的人本主义
    1.5 总体研究方案
        1.5.1 研究路径与方法
        1.5.2 论文的结构逻辑与框架
        1.5.3 可能的研究创新之处
2 基于政策执行力视角的食品安全保障历史进程
    2.1 宗教与食品安全保障
        2.1.1 《圣经》中的食品安全
        2.1.2 伊斯兰教与食品安全保障
        2.1.3 佛教与食品安全保障
        2.1.4 小结:三大宗教的食品安全保障比较
    2.2 农耕时代的食品安全保障
        2.2.1 官僚集团的食品安全保障
        2.2.2 中国历代有关食品安全保障的律法
        2.2.3 小结:农耕时代的食品安全保障特点
    2.3 工业革命与食品安全保障
        2.3.1 食品“黑暗期”与食品安全政策的形成及执行
        2.3.2 食品添加剂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2.3.3 小结:工业社会阶段的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特点和挑战
3 政策执行力的限度:食品安全政策及其执行的历史分析
    3.1 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1.1 食品安全的历史性与发展阶段
        3.1.2 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3.1.3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社会机理分析
    3.2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历史把握
        3.2.1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知”
        3.2.2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行”之一:必然性
        3.2.3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行”之二:复杂性
        3.2.4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行”之三:长期性
4 政策执行力的体制基础:监管体制对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分析
    4.1 转型中的多变:政府体制改革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1.1 政府体制的调整历程
        4.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迁
    4.2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相似性分析
        4.2.1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类型分析
        4.2.2 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性
        4.2.3 监管模式的相似性
    4.3 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布中的行政幅度与行政能级
        4.3.1 行政幅度及其影响
        4.3.2 执法能级及其影响
    4.4 行政职能逆命题的分析:职能交叉产生的另一种解释
        4.4.1 逆命题的产生,职能对称分布下的政策执行不力现象
        4.4.2 逆命题的结构冲突
5 政策执行力的逻辑载体:制度设计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分析
    5.1 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制度体系
        5.1.1 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
        5.1.2 食品安全的行政制度
        5.1.3 食品安全的技术制度
        5.1.4 食安全的企业制度
    5.2 政策执行力视角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理性分析
        5.2.1 制度与制度的理性选择空间
        5.2.2 关注细节的政策执行: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为例
        5.2.3 审查细则制度中政策执行力的理性空间及其分析
    5.3 影响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制度闭环分析
        5.3.1 制度闭环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5.3.2 职能闭环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5.3.3 部门间闭环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5.4 影响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制度利益博弈分析
        5.4.1 食品安全制度与社会利益平衡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5.4.2 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中的利益与利益主体
        5.4.3 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中的博弈平衡点分析
    5.5 基于政策执行力的制度抗干扰性分析
        5.5.1 制度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
        5.5.2 突发事件与制度的突变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5.5.3 “小趋势”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6 政策执行力的兑现形式: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在操作层面的因素分析
    6.1 关于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成本分析
        6.1.1 政策执行的成本与成本意识
        6.1.2 有关食品安全政策执行成本的研究
        6.1.3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成本的影响分析
    6.2 关于食品安全政策执行手段、方法和形式的分析
        6.2.1 食品安全监管的形式与方法
        6.2.2 监管效用的体现:饮用水区域性专项整治的成功案例
        6.2.3 监管手段过度使用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人参”理论的提出
    6.3 关于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监管偏好分析
        6.3.1 行政监管偏好及其种类
        6.3.2 “结果/过程”偏好的影响分析
        6.3.3 “制度/机制”偏好的影响分析
        6.3.4 “技术/创新”偏好的影响分析
7 基于食品安全政策的执行力提升对策探讨
    7.1 政策执行力的稳定与连续:原则、路径与模式
        7.1.1 调整原则:同样需要中国特色
        7.1.2 设计路径:改良后的“自上而下”
        7.1.3 模式的选择:无需回避的交叉
    7.2 政策执行力的客体导向: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包容性
        7.2.1 公共政策中的主体与客体
        7.2.2 客体导向的角色、定位与层次:食品安全政策关系的重构
        7.2.3 客体导向的价值取向
        7.2.4 客体导向的实现:多权力中心与协同进化
    7.3 转型社会条件下政策执行力的环境重塑:现实与愿景的统一
        7.3.1 调整与重建: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问题
        7.3.2 突破与渐进:关于行政体制及政府职能的问题
        7.3.3 统一与平衡:法治环境的建立与完善问题
参考文献

(8)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四、学术史综述
    五、文献资料与调查访谈
    六、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下孔村及其研究价值
第二章 共产党印象
    第一节 “共党来了铲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
    第二节 “羊群走路靠头羊,群众看的是共产党”
    小结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革命文化的输入
    第一节 锣鼓喧天进公社
    第二节 整党整风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小结
第四章 革命文化:话语·仪式·象征·记忆
    第一节 革命话语体系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第三节 革命的记忆
    小结
第五章 被改造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一
    第一节 冬学民校与政治夜校
    第二节 学雷锋
    第三节 学大寨
    第四节 破四旧、立四新
    第五节 思想检讨与重做新人
    小结
第六章 学毛着: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二
    第一节 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学习制度
    第三节 学习内容
    第四节 学习方法
    第五节 记忆与认识
    第六节 典型个案
    小结
结论 革命与教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农村调查及访谈资料
附录 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条件
    三、研究的思路
    四、研究现状及述评
    五、本研究的困难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相关理论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的相关理论
        一、意识形态理论
        二、外交战略理论
        三、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的关系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外交战略中的意识形态及其表现特征
        一、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
        二、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对苏对美外交中的表现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联美联苏外交战略 #37(新中国成立之前)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民族主义现实诉求
        一、民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现实诉求内涵
        二、民族主义现实诉求肇始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生态
        三、中国民族主义现实诉求的历史进步性
    第二节 联美联苏外交战略背景
        一、日本侵略中国造成中华民族生存危机
        二、美苏对国共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作用外交战略目标
        一、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民族独立的外交战略目标
        二、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人民民主的外交战略目标
    第四节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导引联美联苏外交战略
        一、联美外交保证国家独立目标基本实现
        二、联苏外交促成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与联苏反美外交战略 #88(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中期)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理性追求
        一、内部革命性质决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外部革命环境决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节 联苏反美外交战略背景
        一、新政权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中诞生
        二、新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第三节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作用外交战略目标
        一、社会主义理性追求目标之一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二、社会主义理性追求目标之二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导引联苏反美外交战略
        一、联苏外交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反美外交战略及反对美国对中国安全构成的威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阶级斗争扩大化与反苏反美外交战略 #14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呈扩大化趋势
        一、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
        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具体实践
    第二节 反苏反美外交战略背景
        一、美苏冷战对峙出现暂时缓和
        二、中国国内建设出现严重"左"倾错误
    第三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对外交战略目标的影响
        一、中国反对苏联的控制与干涉
        二、中国反对美国所构成的安全威胁
    第四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对反苏反美外交战略的促成
        一、党际、国家关系破裂中国构筑反苏外交战略
        二、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构筑中国反美外交战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与联美反苏外交战略 #201(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呈淡化趋势
        一、国内政治领域淡化阶级斗争理论
        二、外交关系领域淡化阶级斗争理论
    第二节 联美反苏外交战略背景
        一、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主要威胁
        二、美国逐渐改变对华外交遏制政策
    第三节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影响外交战略目标
        一、淡化阶级斗争凝聚国内因素反对苏联威胁
        二、淡化阶级斗争聚集国际因素应对苏联威胁
    第四节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形成联美反苏外交战略
        一、联美外交战略确保中美反苏战略关系形成
        二、推动"三个世界"建立反苏国际统一战线
    本章小结
综论
    一、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在中国外交战略选择中的作用
    二、毛泽东时代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历史特点
    三、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选择留给当代的思考
参考资料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质量技监工作要处理好十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抖音号传播策略研究[D]. 杨娇娇.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2]1929-1949年甘肃省植树造林研究[D]. 闫晓玉. 兰州大学, 2020(01)
  •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D]. 于洋. 清华大学, 2017(02)
  • [4]质监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作用[D]. 张小琴. 福州大学, 2016(05)
  • [5]中国纪检监察部门三次职能转变的AGIL模型研究[D]. 刘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2)
  • [6]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D]. 鄢进波. 上海大学, 2016(02)
  • [7]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系统分析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实证研究[D]. 孙文. 武汉大学, 2014(06)
  • [8]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 吴家虎. 南开大学, 2012(06)
  • [9]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 杨泽喜. 武汉大学, 2011(07)
  • [10]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问题研究[J]. 厦门大学法学院课题组,齐树洁,陆而启. 东南司法评论, 2008(00)

标签:;  ;  ;  ;  ;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