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条件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分析及引导(论文文献综述)
孟姝妤[1](2021)在《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完善人格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网络世界多样且广泛化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满足了大学生探求知识的期望,丰富了大学生人生的境界,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日益显着。然而,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世界,其负面效应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消极影响。网络社会具有的自由开放性、虚拟现实性、人格双重性、信息传播快捷性等特征,在青年学生人格塑造上凸显出了复杂多样的特性。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关照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完善人格教育是一个鲜活的命题,开展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以网络时代为背景,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中完善人格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积极借鉴人格心理学、道德伦理学、法学等相关思想,运用了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有关青年人格的相关理论论述、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等作为其理论基础,在结构上,分析了网络时代、人格、完善人格、完善人格教育的概念内涵,厘清了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新变化,系统地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商的现状,同时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分别从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体系建构和实施路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强调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方式、提高自律意识和改善虚拟空间治理来加强,重在从做好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提高高校师资水平和强化完善人格教育保障措施进行路径实施。
李幸[2](2021)在《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创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往往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解决途径,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平台。社会各界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研究创业叙事、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丰富创业机会识别领域研究成果,推动更多学者重视大学生个体特质、创业叙事在机会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创业者特质、创业叙事和创业机会识别分别基于其内涵、发展实践和相关的学术研究进展与成果,来进一步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是怎样对创业造成影响,并研究其影响机制,以此提出本文的研究模型,针对其研究模型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运用SPSS 24.0及AMOS25.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运用CFA检验理论模型信效度与模型适配度,运用SEM分析检验理论模型路径系数及研究假设,深入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及创业机会识别三者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人格特质的不同维度在创业机会识别中起着显着的作用,其中开放性和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神经质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着的负向影响。(2)大学生创业叙事的三个维度在创业机会识别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内容准备、激情、叙事卷入分别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3)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对创业叙事具有显着的作用,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内容准备、激情、叙事卷入分别产生了显着负向、正向、正向影响;开放性人格特质对内容准备、激情、叙事卷入分别产生了显着正向、负向、负向影响;神经质人格特质对内容准备、激情、叙事卷入分别产生了显着正向、负向、负向影响。(4)大学生创业叙事在人格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存在部分的中介效应。建议:面向个体创业特质,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围绕创业叙事,强化培养大学生讲故事能力;重视创业机会识别,提升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有效性。
李国庆[3](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李丹[4](2020)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个体容易产生倦怠感,内在表现为心理上的紧张、疲惫,外在表现为对与工作和生活有关的事情失去兴趣和热情,影响组织和个体绩效的产出,阻碍了组织和个体的良性发展。职场上的工作倦怠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业缺乏动力和兴趣,对学业厌倦、不适应,学业产出效能低。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和学业倦怠关系密切,同时,在学业倦怠与众多前因变量的研究中,存在许多中间变量,如生活满意度、学业支持感、应对方式等。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研究范围,关注大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以北京市六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的内外向人格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所需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对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现阶段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基本状况,并且通过采用相关分析对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关系进行探究,进而借助回归模型,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究,并对生活满意度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方面偏向外向型人格,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但家庭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水平处于整体满意度的底端;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倦怠。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和学业倦怠水平在性别、年级、院校类别、专业类别、是否为学生干部、婚恋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均存在差异;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及其六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其六个维度与学业倦怠以及学业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和行为不当维度呈负相关,但与学业倦怠中的成就感低维度呈正相关。此外,大学生内外向人格对学业倦怠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也对学业倦怠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且生活满意度的友谊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三个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也具有调节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基于大学生、家庭、学校三个层面,从关注大学生人格培养和提升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为缓解学业倦怠提出对策建议。
赵梓余[5](2020)在《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能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求,促使人内心平静、和谐,也对促进人格完善、健康发展有独特的作用。但因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功利化、趋于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等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人格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漠视生命、情感缺失;人为物役、精神匮乏;极端自我、心态失衡;缺乏责任、麻木不仁;惧怕挫折、意志薄弱等。而道家美育思想讲究心性相关,心意一体,注重内心和精神的修养,注重精神和内心的真善美相统一,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构建大学生和谐完美人格、培养大学生乐观谦逊的健康人格、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论文从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美育原则、美育目标、美育途径入手,进一步探讨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本论文总计包括六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和分析本文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之处,指明了写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为美育及人格教育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主要论述了美育的基本概念及功能、人格教育的基本概念、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人格需求层次理论,为论文写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道家美育思想,主要从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美育原则、美育内容、美育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目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分析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为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从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目的的启示、内容的启示、途径的启示以及道家美育思想局限性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借鉴启示入手,阐述了道家美育思想对于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第六部分为文章总结,对论文整体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进一步归纳总结道家美育思想的特性及优势以及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杨妮妮[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想人格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被社会所认可、推崇的人格模式。它包含了人的知识、智慧、情感、道德、审美各要素的统一。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中国青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构成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主要内容。相比于以往历史时期的理想人格而言,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主要具有超越性、崇高性、科学性、传承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要求,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育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培育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育理念存在偏差、培育方法较为单一、培育目标片面化、培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大学生理想人格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程度不够。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重视不够、社会及家庭的育人环境复杂多变以及大学生完善自身人格的自觉性不高三方面。根据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一是高校要把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工作放在首位;二是开展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有益实践;三是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格素养;四是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外部环境;五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塑造自我理想人格的自觉性。
石莹[7](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刘晓娜[8](2020)在《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人格教育是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发展和整体建设,因此提升大学生内在的人格品质、塑造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成为大学生踏上社会之前必须完成的蜕变。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一直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孔子思想作为儒家文化代表思想,其中包含的人格教育思想仍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利性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人格问题逐渐凸显,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人格缺失现象,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利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社会。而孔子思想中的人格教育思想在道德人格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借鉴孔子君子人格思想中积极有用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塑造大学生理想健全的道德人格。文章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为目的,结合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旨在塑造大学生的理想道德人格。文章在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和创新与不足后,通过对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基本概念阐释、主要内容介绍以及养成方式分析三个方面的论述,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提出了内容与方式上的建议。文章结合了当代大学生群体道德人格塑造过程中人格缺失的个别案例,详细分析。在综合分析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各方面原因后,一方面借鉴了孔子君子人格思想中君子仁德智勇、知礼行义、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也倡导为大学生塑造健康的道德人格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塑造理想的健康的道德人格。
陶园[9](2020)在《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人格特质对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需要更多更合适的高质量人才来更上一层楼。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与大学院校不同,它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学生可以从事生产类和服务类的一线工作,而旅游专业的中职学生毕业后有可能会成为旅游行业的员工。面对旅游行业更高标准的要求,许多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对自己目前的教育背景不满意,毕业后想继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让中职学生的毕业去向更多了一个选择。一个学生毕业去向的选择不仅仅是学生对于就业、升学或者创业的一种选择,更是个人人格的反映与延伸。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如果一个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其毕业去向相匹配,那么他们的自我价值也将得到更好的实现。因此探讨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人格特质在自我效能感的推动下如何影响其毕业去向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大量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定义本次研究的核心变量以及理论基础,并借助“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构建了七种不同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和毕业去向选择的相关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选用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与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师与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沟通后将就业、升学和创业加入学生毕业去向选择中,选取山东省三所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基本数据。运用Spss24.0软件分析样本分布的科学性并提取精明干练型、严谨自制型、善良友好型、温顺随和型、淡泊诚信型、外向活跃型、热情豪爽型的大七人格因子;运用Amos24.0验证概念模型符合标准,之后借助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七种人格特质对毕业去向选择的具体影响,结果验证了(1)精明干练型、严谨自制型和外向活跃型人格均显着正向影响毕业去向选择,自我效能感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而温顺随和型、淡泊诚信型、善良友好型和热情豪爽型人格对毕业去向选择没有显着影响,但通过自我效能感作用于毕业去向选择,此时自我效能感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2)精明干练型、严谨自制型、善良友好型和外向活跃型人格显着正向影响就业选择;严谨自制型、温顺随和型和淡泊诚信型显着正向影响升学选择;精明干练型、严谨自制型、外向活跃型和热情豪爽型人格显着正向影响创业选择。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以及毕业去向选择的人口变量统计差异,发现女生在严谨自制型和温顺随和型人格特质上得分显着高于男生;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比二三年级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热情、积极且开朗;男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普遍高于女生等。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1)全面认识自身人格特质,制定合理毕业去向规划;(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引导学生全面成长;(3)开发心理学相关校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人格特质;(4)重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学生制定发展方向与目标;(5)加大双创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创业能力;(6)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提高人岗匹配度;(7)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旅游相关行业。
侯宇琪[10](2019)在《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才是个体的立身之基、发展之本。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成型的关键时期,其人格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更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发展时期,受到外界复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频频出现各种问题,同时这也透视出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科学对策,对解决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人格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生态化审视。立足于现实,通过对部分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访谈,并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透视出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人格教育问题多元,收效甚微,总体定位模糊缺乏精确性、实施零散缺乏系统性、课程资源泛化缺乏针对性、师资不足缺乏专业性;而家庭人格教育的优势也成为弊端,影响深远却喜忧掺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格教育的影响错综复杂,良莠不齐,负面影响难以分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提出解决对策,主要从五个大方面入手。第一,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推进大学生人格教育可持续发展。第二,积极遵循耐度定律,推动人格教育教学改革。第三,努力消除限制因子,实现人格主体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第四,重视生态位的分化,积极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的人格教育共同体。第五,保持人格主体的内稳态,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人格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关爱是回归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大学生人格教育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是实施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大学生人格教育不是仅仅依靠高校就可以完成的,更需要社会、政府、家庭等多方力量的援助。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建立人格教育生态系统网络,提出科学对策,共同推动人格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二、经济条件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分析及引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条件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分析及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特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特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网络时代 |
2.1.2 人格 |
2.1.3 完善人格 |
2.1.4 完善人格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习近平有关青年人格的相关论述 |
2.2.3 儒家人格教育思想 |
2.2.4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 |
2.3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新变化 |
2.3.1 打破教育场域界限 |
2.3.2 形成教育资源协同 |
2.3.3 建立三全育人格局 |
3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方式 |
3.1.1 调查问卷的要素设计说明 |
3.1.2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说明 |
3.2 调查主体与调查方法 |
3.2.1 调查主体 |
3.2.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及数据分析 |
3.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3.2 上网内容的多元化分析 |
3.3.3 高校网络安全引导教育的现状分析 |
3.3.4 高校网络道德品行教育的现状分析 |
3.3.5 高校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 |
3.3.6 高校学生网络空间社交的现状分析 |
3.4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现状概述 |
4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1 高校网络引导教育较为传统 |
4.1.2 高校人格教育理念相对陈旧 |
4.1.3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较薄弱 |
4.1.4 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
4.2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社会因素 |
4.2.2 学校因素 |
4.2.3 家庭因素 |
4.2.4 个人因素 |
5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总体要求 |
5.1.1 遵循网络时代人格教育规律 |
5.1.2 以立德树人为人格教育之本 |
5.1.3 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培育学生 |
5.1.4 网络规范为纲端正学生行为 |
5.2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 |
5.2.1 坚持熏陶性教育原则 |
5.2.2 坚持示范性教育原则 |
5.2.3 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 |
5.2.4 坚持针对性教育原则 |
5.3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体系建构 |
5.3.1 更新网络时代高校人格教育理念 |
5.3.2 优化网络时代高校人格培养方式 |
5.3.3 提高网络时代学生人格自律意识 |
5.3.4 改善网络时代虚拟空间环境治理 |
5.4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实施路径 |
5.4.1 做好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顶层设计 |
5.4.2 创新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人才培养 |
5.4.3 提高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师资水平 |
5.4.4 强化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保障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创业机会识别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
1.3.3 创业叙事的相关研究 |
1.3.4 人格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研究 |
1.3.5 人格特质与创业叙事的关系研究 |
1.3.6 创业叙事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研究 |
1.3.7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框架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格特质 |
2.1.2 创业叙事 |
2.1.3 创业机会识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计划行为理论 |
2.2.2 社会认知理论 |
2.2.3 模式识别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1 假设提出 |
3.1.1 人格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 |
3.1.2 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 |
3.1.3 人格特质对创业叙事的影响 |
3.1.4 创业叙事的中介作用 |
3.2 研究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4.1 变量测量 |
4.1.1 大学生人格特质测量 |
4.1.2 大学生创业叙事测量 |
4.1.3 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测量 |
4.1.4 控制变量 |
4.2 问卷设计 |
4.3 问卷收集 |
4.4 样本特征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效度检验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了解个体创业的特点,实施个性化创业教育 |
6.2.2 通过专注于创业叙事来增强大学生的叙事技巧 |
6.2.3 重视创业机会识别,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性支持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附录 1 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过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相关的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学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学业倦怠的缘起与发展 |
2.1.2 国内外关于学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
2.1.3 学业倦怠的测量维度与测量工具 |
2.1.4 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
2.2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 |
2.2.1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概念界定 |
2.2.2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测量维度 |
2.2.3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研究进展 |
2.3 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
2.3.1 生活满意度的概念界定 |
2.3.2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维度 |
2.3.3 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
2.4 内外向人格特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
2.4.1 内外向人格特质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
2.4.2 内外向人格特质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
2.4.3 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
2.5 文献综述小结 |
2.5.1 学业倦怠研究存在的不足 |
2.5.2 内外向人格特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研究的不足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测量工具 |
3.3 统计工具 |
3.4 变量选择 |
3.5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6 数据来源 |
3.7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3.7.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3.7.2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4.1.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4.1.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4.1.3 大学生学业倦怠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4.2 不同人口统计学因素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4.2.1 不同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2 不同年级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3 不同院校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4 不同专业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5 不同学生干部任职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6 不同婚恋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7 不同独生子女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8 不同家庭所在地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3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
4.3.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
4.3.2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
4.3.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
4.4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和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4.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4.4.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内外向人格的回归分析 |
4.4.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4.5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
4.5.1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 |
4.5.2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 |
5 研究结果讨论 |
5.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现状分析 |
5.2 差异性分析 |
5.2.1 不同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2 不同年级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3 不同院校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4 不同专业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5 是否有学生干部任职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6 不同婚恋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7 不同独生子女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8 不同家庭所在地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3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相关关系分析 |
5.3.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分析 |
5.3.2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分析 |
5.3.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分析 |
5.4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回归结果分析 |
5.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内外向人格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回归结果分析 |
5.5 生活满意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和学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
5.5.1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分析 |
5.5.2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大学生层面 |
6.2.2 家庭层面 |
6.2.3 高校层面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介绍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大学生人格、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调查问卷 |
(5)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美育及人格教育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 |
2.1 美育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
2.1.1 美育的基本内涵 |
2.1.2 美育的功能 |
2.2 人格及人格教育的基本概念 |
2.2.1 人格的基本概念 |
2.2.2 人格教育及大学生人格教育 |
2.3 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
2.3.1 美育促进人格教育的完善 |
2.3.2 美育满足大学生人格教育发展需求 |
2.4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人格需求层次理论 |
2.4.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
2.4.2 人格需求层次理论 |
3 道家美育思想 |
3.1 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1 老子崇尚自然无为 |
3.1.2 庄子追求自由逍遥 |
3.1.3 列子体味贵虚空蕴 |
3.2 道家的美育思想原则 |
3.2.1 “道法自然”的适性美育原则 |
3.2.2 “上善若水”的超功利美育原则 |
3.2.3 “天人合一”的重和谐美育原则 |
3.3 道家的美育目标 |
3.3.1 主张“素朴之美”以培养审美趣味 |
3.3.2 推崇“中和之美”以提升审美意境 |
3.3.3 追求“和谐之美”以树立审美理想 |
3.4 道家的美育思想途径 |
3.4.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我感悟途径 |
3.4.2 “坐忘心斋”的释放解脱途径 |
3.4.3 “乘物游心”的自在实践途径 |
3.4.4 “贵形重生”的生命超越途径 |
4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 |
4.1.1 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使理性与感性相统一 |
4.1.2 促进大学生人格稳定,达到物质与精神平衡 |
4.1.3 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追求真善美统一 |
4.2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 |
4.2.1 重智力教育轻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缺乏责任 |
4.2.2 重教育结果轻教育过程,使大学生惧怕挫折 |
4.2.3 理性与感性教育相割裂,使大学生人为物役 |
4.3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功利化 |
4.3.2 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片面性 |
4.3.3 大学生人格教育缺乏系统性 |
5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
5.1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原则的启示 |
5.1.1 “超功利”引导大学生实现自身真善美的统一 |
5.1.2 “重和谐”引导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5.2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目标的启示 |
5.2.1 “中和之美”的审美境界促进大学生实现人格自由 |
5.2.2 “生气之美”的审美感悟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 |
5.2.3 “素朴之美”的审美意味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格 |
5.2.4 “无象之美”的审美思维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 |
5.3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途径的启示 |
5.3.1 “心斋坐忘”的释放解脱引导大学生平衡心态,实现精神自由 |
5.3.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我感悟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
5.4 道家美育思想的局限性 |
5.4.1 过分关注自我 |
5.4.2 过分追求“无欲则刚” |
5.4.3 过分强调自悟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概述 |
(一)相关概念释义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主要内容 |
(三)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迫切性及重要性 |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迫切性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重要性 |
三、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 |
(一)高校要把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工作放在首位 |
(二)开展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有益实践 |
(三)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人格素养 |
(四)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的外部环境 |
(五)提高大学生塑造自我理想人格的自觉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论文的创新之处 |
2.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内容及养成方式 |
(一)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基本概念 |
1.人格的概念 |
2.孔子君子人格的概念 |
(二)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
1.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核心道德 |
2.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行为准则 |
(三)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养成方式 |
1.博学笃志 |
2.静心谨言 |
3.学思结合 |
4.知行合一 |
5.慎独自省 |
6.谦逊自强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问题分析 |
(一)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意义 |
1.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2.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设 |
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4.有利于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 |
5.有利于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
(二)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面临的问题 |
1.道德认知偏差 |
2.道德情感淡漠 |
3.道德意志薄弱 |
4.道德行为失衡 |
(三)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社会环境的影响 |
2.家庭环境的影响 |
3.学校环境的影响 |
4.大学生自身因素 |
第三章 君子人格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 |
(一)丰富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内容 |
1.以君子德性见闻之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
2.以君子仁爱忠恕之道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
3.以君子仁勇思义之心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
4.以君子遵礼力行之信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
(二)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方式 |
1.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自律自省 |
2.营造健康良好的环境,濡染熏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人格特质对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人格特质与毕业去向选择 |
1.2.2 人格特质与自我效能感 |
1.2.3 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与毕业去向选择 |
1.2.4 总结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探索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格特质 |
2.1.2 中职旅游专业 |
2.1.3 毕业去向选择 |
2.1.4 自我效能感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格特质理论 |
2.2.2 人职匹配理论 |
2.2.3 人格社会学理论 |
2.2.4 自我效能感理论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1 变量释义 |
3.1.1 人格特质 |
3.1.2 毕业去向选择 |
3.1.3 自我效能感 |
3.2 模型构建 |
3.3 研究假设 |
4 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 |
4.1.1 人格特质 |
4.1.2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去向选择 |
4.1.3 自我效能感 |
4.2 研究对象 |
4.3 信度检验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5 数据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人格特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2 自我效能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模型验证分析 |
5.3.1 测量模型分析 |
5.3.2 结构模型分析 |
5.4 人格特质对不同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回归分析 |
5.5 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和毕业去向选择的人口统计分析 |
5.5.1 学生人格特质的人口统计分析 |
5.5.2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人口统计分析 |
5.5.3 学生毕业去向选择的人口统计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策略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策略 |
6.2.1 全面认识自身人格特质,制定合理毕业去向规划 |
6.2.2 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引导学生全面成长 |
6.2.3 开发心理学相关校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人格特质 |
6.2.4 重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学生制定发展方向与目标 |
6.2.5 加大双创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创业能力 |
6.2.6 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提高人岗匹配度 |
6.2.7 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旅游相关行业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践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
1.1.2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 |
1.1.3 培育大学生养成新型健康人格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
1.1.4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解决大学生人格问题的现实呼唤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国内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综述 |
1.3.2 关于国外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教育生态学理论与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涵分析 |
2.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涵 |
2.1.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概念 |
2.1.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 |
2.1.3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
2.2 教育生态学理论解析 |
2.2.1 教育生态学理论概述 |
2.2.2 教育的生态环境 |
2.2.3 教育的生态功能 |
2.3 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践行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可行性 |
2.3.1 传统人格教育的弊端日益暴露,推动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变革 |
2.3.2 探寻有效的教育对策需要教育生态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生态化审视 |
3.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生态原理分析 |
3.1.1 基本定律法则 |
3.1.2 基本效应 |
3.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生态环境分析 |
3.2.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外部生态环境 |
3.2.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部生态环境 |
3.2.3 生态环境的多维镶嵌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当前大学生主要人格问题 |
4.1.1 心理发展滞后 |
4.1.2 道德信念弱化 |
4.1.3 自我中心价值倾向 |
4.1.4 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
4.2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高校:问题多元,收效甚微 |
4.2.2 家庭:影响深刻,喜忧参半 |
4.2.3 社会:错综复杂,良莠不齐 |
4.3 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外部生态环境:产生限制因子 |
4.3.2 内部生态环境:人格主体内部失衡 |
4.3.3 生态因子作用法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探寻大学生人格教育对策 |
5.1 优化教育环境:推进人格教育可持续发展 |
5.1.1 完善理论制度环境,规范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地位 |
5.1.2 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
5.2 遵循耐度定律:推动人格教育教学改革 |
5.2.1 转变教学思维,大学生人格教育思维转向主体间性 |
5.2.2 坚持以师为范,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格素质 |
5.3 消除限制因子:实现人格主体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
5.3.1 丰富和创新人格教育的载体,在活动实践中避免“花盆效应” |
5.3.2 创建多层次课程体系,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专业课程为主体 |
5.4 重视生态位分化: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人格教育共同体 |
5.5 保持人格主体内稳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人格教育 |
5.5.1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为人格主体内部生态稳定奠定基础 |
5.5.2 积极调试心理耐度,寻找人格主体内外平衡的有效结合点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经济条件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分析及引导(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D]. 孟姝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大学生人格特质、创业叙事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D]. 李幸.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 李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D]. 赵梓余.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4)
- [6]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研究[D]. 杨妮妮. 延安大学, 2020(12)
- [7]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D]. 刘晓娜. 鲁东大学, 2020(01)
- [9]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人格特质对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 陶园.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侯宇琪.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