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用插座的选型与布置(论文文献综述)
王奥奇[1](2021)在《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大批量住宅,凭借着自身区位优势,居住率居高不下,然而这些住宅虽然尚未到使用年限,但其需求与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室内改造愈发普遍,数量日益增长。除了传统的住户自发改造外,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批量改造逐渐成为改造的热点,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就就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既有住区建筑更新,试点改造工程、研究项目也不断推行,此外,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资本利益吸引下的商业改造也不断增加。随着改造的不断深入,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的数量不断上升。然而,由于室内改造是多专业协同工作,复杂程度较高,涉及大量墙体结构、管线设备等安全性相关的改造内容,专业性较强。由于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以及评估标准,而现有住宅规范标准也无法适用于既有改造住宅,因此导致改造标准不一,改造后效果良莠不齐。故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借此提出适应于我国的、针对批量改造下的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以此引导住宅室内批量改造朝着高品质方向发展。首先,通过国内外成熟的建筑评估标准对比,通过分析其体系构成、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归纳总结出六条评价建立要点,包括评价建立的必要性、评价建立依据、指标项来源、指标分级、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相关的内容,提出改造后评价需从改造模式入手,结合改造对象特征来建立。故此,后文通过图纸规范调研、入户调研、案例调研,分别了解既有住区建筑的设计特征、居住需求以及改造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需求以及设计影响下的改造内容、改造部位,总结出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下主要的改造模式为(1)居住空间改扩建、(2)建筑设备更新改造、(3)物理环境提升、(4)无障碍改造四类,以此作为本文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在明确了评价建立原则和方法后,从评价内容出发,对国内外评估体系中室内相关的评价内容进行梳理,并进行频度统计,归纳总结出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的雏形。随后,将评价体系与改造模式进行关联性分析,筛选出与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相关的评估项,并根据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特点,对指标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最终确定以A功能空间、B墙体结构、C管线设备、D物理环境、E无障碍为一级指标,共3个层级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现有住宅规范、评估标准,结合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特征,确定指标评分细则。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项的权重值,并确定评分方法,随后基于Excel平台,采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开发,建立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辅助工具,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试评价,论证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是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方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与低碳改造的基础理论与优化方法”(51638003)展开的科学研究。立足于批量改造下室内改造的后评估理论研究,研究一方面完善了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评估理论,另一方面也为规范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行为以及相关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尤娟[2](2020)在《工业化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建筑业作为各行业中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我国乃至全球气候环境逐渐恶劣,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因此,工业化住宅的发展更加凸显出紧迫性,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住宅部品”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住宅部品体系的标准化缺失,且未有效集成,同时对于住宅部品体系中集成化最高的整体卫生间部品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重点关注工业化住宅的住宅部品体系,并以整体卫生间为例研究其设计应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住宅部品体系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对工业化住宅、住宅部品及住宅部品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重点以住宅部品中集成化最高的整体卫生间部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部品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我国整体卫生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使整体卫生间部品如何在各住宅体系中得以有效应用至关重要。然后,对整体卫生间部品自身进行研究,包括其构成、常用材料、功能集成、适宜尺寸等,并对市面上常售的不同类型整体卫生间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接下来,研究整体卫生间如何应用于住宅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管线连接、尺寸协调、个性化定制三个方面,并对整体卫生间定制流程做出简单总结。最后,根据上述所有的研究结果,通过构建CSI住宅体系模型及旧住宅卫生间的改造模拟的设计方案,对整体卫生间部品进行实际应用的设计。论文的最后归纳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总结提出未来整体卫生间部品的发展途径。旨在住宅工业化转型过程中,住宅部品体系能够发展的更加健全。整体卫生间部品能形成更加完善、成熟、标准化的体系,从而为未来工业化住宅中整体卫生间部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
方舟[3](2020)在《DC-005型电源插座专用装配机器人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C电源插座又称直流电源插座,是一种与电脑显示器等直流用电器专用电源相配的插座型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影音产品、数码产品、通讯产品、家用电器、健身器材、医疗器材等电子产品中。目前DC开关产品的组装基本上以人工为主,本文对DC-005型电源插座专用装配机器人进行了研制,主要内容有:(1)通过分析和制定DC-005型电源插座的装配工艺流程,设计了全自动装配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实现DC-005型电源插座六个零件的自动筛选分料、自动装配、铆压成型及成品件的检测和出料。(2)设计了DC-005型电源插座六个零件的由双道出料自动分成六道出料的结构,设计了六个零件的单次工作循环自动转向和装配六个产品的结构,并详述了这些结构的工作原理,通过这些结构提高了产品装配速度。(3)分析了DC-005型电源插座专用装配机器人关键结构的受力情况,对重要标准件进行了选型计算。(4)利用ANSYS workbench和Hyperworks设计软件对机器人零件进行了力学分析和拓扑优化结构设计,并结合零件的具体结构设计了最终优化结构,减少了优化零件的质量,提高了零件的力学性能,增强了机器人整体可靠性,为相关零件轻量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5)介绍了DC-005型电源插座专用装配机器人样机的搭建,包括机器人工程制图加工、标准件采购、安装调试及部分模组功能验证,验证了机器人可行性。
周厚平[4](2020)在《基于ARM的家用燃气远程监测及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燃气报警器是一种燃气泄漏监测装置,当泄漏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在家用燃气使用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燃气监测领域各项理论和技术逐渐成熟,燃气使用方更倾向于通过智能手机远程获取燃气泄漏数据,并且在燃气泄漏时能够及时在智能手机上接收到监测装置发出的准确远程预警信息,以及联动处理装置运行的状态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的家用燃气远程监测及自动处理解决方案,用于实现燃气远程实时监测、泄漏自动联动处理和发布预警信息三大核心功能。为了实现上述三大核心功能,本文基于ARM+Linux框架研究了嵌入式设备端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基于Qt框架研究了智能手机端燃气远程监控软件,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研究了燃气泄漏灰色预测GM(1,1)模型。嵌入式设备端的硬件系统以S3C2440A芯片为处理器,以Linux为操作系统,选用了甲烷采集模块、GPRS模块、网卡模块、存储器模块和联动装置相关模块,设计了电源电路、复位电路、存储器电路、网卡电路、串口插座电路和JTAG逻辑调试电路,设定了防爆方案和存储方案。嵌入式设备端的软件系统中移植了U-Boot,按需裁剪了Linux内核,使用Busy Box工具构建了根文件系统,设计了逻辑处理程序、燃气采集程序、数据包封装程序、存储程序、网络传输程序和紧急预警程序。智能手机端燃气远程监控软件中搭建了跨平台Qt开发环境,使用QML语言设计了登录验证界面、燃气信息监测页面和历史信息检索页面。灰色预测算法中确定了燃气泄漏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精度检验方法,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由联动装置和紧急报警装置组成的多阈值预警系统,其中联动处理装置包括声光报警模块、燃气电磁阀和排风扇,紧急报警包括短信和电话两部分。嵌入式设备端使用JXM-CH4模块实现了燃气数据实时采集,使用JSON工具实现了燃气数据包封装,使用了My SQL工具实现了数据存储与检索,使用TCP协议实现了嵌入式设备端到智能手机端的点对点广域网可靠传输。预警系统根据实际采集数据建立了燃气泄漏灰色预测GM(1,1)模型,实现了联动处理装置运行的控制和状态信息反馈、燃气泄漏短时预测和相应等级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出。智能手机端燃气远程监控软件实现了燃气浓度信息、联动装置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实现了历史燃气数据信息检索和紧急预警信息接收。通过测试与分析,本文建立了燃气远程监测及自动处理系统,实现了三大核心功能,有效解决了燃气泄漏远程实时监测问题、泄漏联动自动处理问题和准确接收预警信息与联动装置状态信息问题,完成了预期设计目标。
韩雪颖[5](2019)在《建筑中庭室内物理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玻璃采光中庭作为现代公共建筑重要的空间类型,是建筑的核心空间。承担着交通疏散、休憩交流、展览集会等多种功能,其室内环境质量也备受关注。尤其在我国湿热地区受室外高温和强太阳辐射影响,玻璃采光中庭因其空间高大和采光好的结构特征在建筑能耗与室内热环境及人群热舒适之间形成了鲜明对立,亟需良好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改善这一矛盾,兼顾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与节约能源。本文以热适应理论为基础的室内热环境控制策略作为核心,设计并搭建了能够对室内热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联动调节并具有反馈调节功能的室内物理环境综合控制系统,在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控制软件设计、设备选型和布置以及系统测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内容和结果:(1)对中庭物理环境特征、热环境控制方法和热舒适指标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择ET*作为中庭热环境控制指标,风速、照度、噪声、二氧化碳浓度、PM2.5浓度、PM10浓度、雨量等参数作为光环境、声环境、及健康环境的控制指标。进而对室内物理环境综合控制策略进行设计,并对11个相关控制指标的阈值进行了确定。同时将综合控制策略写入手机软件中并增设多种记录功能,借助手机软件的计算和通讯功能实现了将控制指令传递给相应设备的功能。(2)针对因中庭结构特点引发的若干环境问题,提出了智控解决方案。通过实际运行试验、校准实验及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对各种终端设备和智能控制设备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进行了科学准确的确定。其中,通过风扇吹风测试实验可知:壁挂扇安装于3.3m高度,安装倾斜角为30°时,有效吹风的最大安装间距为3.85m。2480mm直径工业吊扇的适宜安装高度为5m,有效吹风的最大安装间距为4m。(3)目前智能家居厂家研制的温湿度传感器产品普遍存在精度和灵敏度不高的缺点,达不到室内热环境测试规范中对环境测试仪器的精度要求。本文购买高精度温湿度探头和黑球温度探头将其接入智控厂家的翻译器中,研制出具有通信功能的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和黑球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校准实验验证了仪器测量功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通过系统测试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中的每一条通路均可通行,系统软硬件平台能够协调作用。通过对综合模式和常规模式进行热舒适实验发现,与常规模式相比,综合模式室内环境参数均值更高,但人员冷热感觉、潮湿感觉和吹风感更加偏向于中性,热环境可接受程度和湿度可接受度更高。综合控制模式对热环境和风环境的调节效果较常规模式更加令人满意,同时较常规模式节能77.35%。
华鹏敏[6](2020)在《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是将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不同学科相融合后应用于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自提出以来因其能够解决传统集中式架构应用于建筑智能化控制存在的各种问题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将建筑划分为建筑空间单元和源类设备单元两类,建筑空间单元是与人关系最为密切且为人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分布式思想在空间上的重要体现,以建筑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环境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建筑空间单元内部设备系统众多、调控信息繁杂且不同设备系统、控制回路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中,相互之间存在高度耦合,调控难度极大,群智能架构的引入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针对群智能建筑平台架构下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建筑空间单元缺乏统一的标准化信息描述的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调研、汇总、分析的工作,对建筑空间进行分类,并以房间空间为例介绍了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定义及架构、空间物理信息、末端从属设备信息和人员信息的分类提取等研究内容,为以建筑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环境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针对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中存在的各类调控设备在控制目标、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存在强耦合的问题,本文首先针对热湿环境、空气品质环境、光环境、消防安防系统调控的主要设备分别研究了其本地控制算法,然后研究了以年时间、天时间为边界的各设备协同优化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适于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应用的变设定值优化控制算法。再次,面向群智能建筑架构下的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产品研发需求,研究了支撑控制器开发的关键软硬件技术。最后,将以上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实现了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调控示范应用和产品研发示范应用,包括示范项目选址、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设备系统通信调试、软件系统设计等内容。示范应用验证了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在建筑空间智能调控的应用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预期可为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智能调控产品开发、项目实施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对改善建筑人居环境调控效果,促进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在智慧建筑领域落地的信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张时聪[7](2016)在《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潜力及技术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规范引导建筑逐步提高节能减排性能,使其在规划设计阶段较原有能源消耗降低70%-80%,并通过可再生能源满足剩余20%-30%的能源需求,最终使其达到零能耗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目标,推动建筑物迈向超低能耗是国际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趋势。发达国家均已完成超低(零)能耗建筑中长期发展目标设定、技术路线研究,并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完成技术验证。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已经多次修订提升,但在基准建筑模型建立及节能潜力研究、超低能耗建筑定义及关键指标体系、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工程的建造与技术验证上稍显欠缺,也并未提出建筑物迈向超低能耗的发展规划和目标。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首先,调查利用国内已有数据,建立10种能够代表我国绝大多数建筑的基准建筑模型,以我国各个气候区的建筑节能标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824-201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为基础依据,参照国际国内现有超低能耗建筑高性能围护结构性能参数设置,定量研究高性能围护结构对我国4个气候区10种建筑冷热负荷峰值和累计值的影响。打破根据气候区确定建筑能源系统形式的传统思路,提出将使用高性能围护结构的建筑物按冷热需求重新划分为“供暖为主”、“冷热平衡”、“供冷为主,需供暖”、“单独供冷”4种类型的分类方法。其次,对建筑冷热源方案选取常用的主要矛盾法、线性加权法、理想点法、功效系统法、灰色物元法、熵值法、价值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优选法9种多目标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研究。选取决策方法完整性,问题分析系统性,评价客观准确性,决策所需样品数量、基础信息量、基础信息利用率以及评价复杂程度7个评价指标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冷热源系统选择决策因素递阶层次结构,提出使用经济、技术、环境、适应性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优选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Based Fuzzy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分析此方法原理和应用步骤,对4个超低能耗建筑冷热源的选取进行实例分析。第三,使用TRNSYS软件,建立不同气候区4类建筑的基准建筑模型和超低能耗建筑模型,分别对基准建筑使用高性能围护结构、高效能源系统、热回收技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节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各气候区的节能潜力目标,提出超低能耗建筑能耗降低的技术路径。最后,通过示范项目现场检测,验证计算案例高性能外墙传热系数0.12 W/(m2·K)、高性能外窗传热系数0.8 W/(m2·K)、房间气密性n50≤0.6次/h等基础模拟参数设置的科学性。对寒冷地区某4层超低能耗示范办公建筑全年能耗监测,示范建筑全年供暖供冷和照明实际能耗为22.32k Wh/(m2.a),示范建筑比本气候区同类建筑100 k Wh/(m2.a)的平均能耗水平节能约75%,验证了能耗模拟结果。对寒冷地区某居住建筑全年供冷供热能耗进行监测,全年能耗为22.61 k Wh/(m2.a),与同地区采用集中供暖方式的居住建筑相比,项目供暖费用可降低80%以上。
张鹏[8](2016)在《综合住宅楼用电负荷计算研究及其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气设计中,电气负荷计算影响着各种配电设施的合理选择与设计,关系着电气设备可靠运行,以及住户的用电安全和人身安全,目前通用的住宅电气负荷计算方法多采用需要系数法,依据住宅面积确定负荷指标。负荷计算准确与否,一方面取决于估算负荷是否准确,另一方面取决于需要系数选取是否合理。在目前现行的住宅电气设计规范中,简单的按照建筑面积来确定住宅计算负荷,这种负荷计算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实际住户用电设施情况,往往造成估算误差大,表现为估算值远大于实际需求,导致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如何准确合理的确定单位住宅的计算负荷指标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需要系数,成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针对传统负荷计算方法的弊端,依据实际住户用电设施情况,提出了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单位住宅的计算负荷指标进行预测和计算,给出了一种准确确定计算负荷指标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工程案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选择了比较典型的住宅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住户电器的拥有量,及其用电量等,研究了不同家庭的家用电器拥有量与单位住宅计算负荷的关系,根据实地考察获取的研究样本数据,确立将建立以家用电器功率为自变量,以单位住宅的计算负荷为因变量的负荷预测模型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方向。2)考虑单位住宅的计算负荷指标预测的特殊性,本文对几类负荷预测方法的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采用回归分析法作为单位住宅计算负荷指标的预测方法;3)根据获取的样本数据,建立了基于回归分析法的单位住宅计算负荷指标的预测模型,根据标准误差,分析表明当计算负荷与用电功率成幂指数时回归效果最好。4)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住宅负荷计算预测模型,对综合住宅楼项目进行负荷预测及计算,并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对供配电设备进行了计算及选型,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论文提出的方法对比传统的经验性方法,提高了负荷计算的精度,最终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之下,实现了整个项目的经济性,稳定性的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满足了工程设计的要求。
刘连东[9](2014)在《电气插座布置》文中研究指明在现实的住宅电气中,往往看到住宅建成后,住户搬进来之前,都要对原设计的电气线路进行大的改造,增加最多的就是插座,到处凿墙打洞,对整个建筑物的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进行线路改造者大部分又不是电气专业安装人员,时常造成烧坏家电、短路、断路、跳闸现象,对整个建筑物的配电系统造成损害。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设计不尽人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徐猛[10](2013)在《对建筑住宅楼电气插座安装工程中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发展,电气设备以及在人们的应用中非常普及,人们的生活中电气设备随处可见,在住宅楼中,我们对电气装置的安装要求也是非常高,不仅仅是对照明、电视等电器设备的需要,还要考虑对电脑、空调等电气设备的应用。这些电器设备都需要插座来进行连接,我们对建筑住宅楼的电气插座安装中进行研究,对线路的敷设以及一些常见电气设备进行阐述。
二、家用插座的选型与布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用插座的选型与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下既有住区建筑的现状 |
1.1.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的品质提升需求及改造现状 |
1.1.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发展趋势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住宅评价标准对比研究 |
2.1 国外典型评估体系概述 |
2.1.1 国外典型住宅综合性能评估体系 |
2.1.2 国外典型绿色评估体系 |
2.1.3 国外典型使用后评估体系 |
2.2 国内典型评估体系及理论研究 |
2.2.1 相关评估标准 |
2.2.2 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2.3 比较分析与总结 |
2.3.1 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
2.3.2 评价内容比较分析 |
2.3.3 评价过程比较分析 |
2.3.4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2.4 启示与局限 |
2.5 本章小结 |
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调研及改造模式总结 |
3.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影响因素 |
3.1.1 居住模式的转变 |
3.1.2 设计建造影响 |
3.1.3 使用过程影响 |
3.2 既有住区建筑图纸规范调研 |
3.2.1 住宅相关设计规范梳理 |
3.2.2 既有住区建筑设计图纸调研分析 |
3.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入户调研 |
3.3.1 既有住区建筑居住现状调研 |
3.3.2 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现状调研 |
3.3.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入户调研总结 |
3.4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调研 |
3.4.1 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 |
3.4.2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 |
3.4.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总结 |
3.5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模式总结 |
3.5.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活动统计分析 |
3.5.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模式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建立原则与方法 |
4.1.1 评价构建技术路线 |
4.1.2 评价建立原则 |
4.1.3 评价构建方法 |
4.2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筛选 |
4.2.1 国内外评价内容对照分析 |
4.2.2 指标项的分类和提取 |
4.2.3 指标项的筛选 |
4.3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适应性调整 |
4.3.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特征 |
4.3.2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整合 |
4.4 评估体系细则及阐述 |
4.4.1 功能空间 |
4.4.2 墙体结构 |
4.4.3 管线设备 |
4.4.4 物理环境 |
4.4.5 无障碍 |
4.5 本章小结 |
5 指标权重确定及辅助评价工具 |
5.1 指标权重确定 |
5.1.1 权重确定方法 |
5.1.2 确定指标权重 |
5.2 综合评分计算 |
5.3 辅助评价工具 |
5.3.1 评价软件的程序设计 |
5.3.2 评价软件的程序实现 |
5.4 评价使用流程 |
5.5 评价体系及辅助工具应用 |
5.5.1 案例介绍 |
5.5.2 评价过程及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自发改造内容详述 |
附录B 批量改造内容详述 |
附录C 室内改造效果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工业化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住宅部品体系发展研究 |
1.2.1 国外住宅部品体系发展研究 |
1.2.2 我国住宅部品体系发展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4 住宅部品体系相关概念梳理 |
1.4.1 工业化住宅 |
1.4.2 住宅部品 |
1.4.3 住宅部品体系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部品发展概述 |
2.1 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部品 |
2.1.1 整体卫生间概念 |
2.1.2 整体卫生间与住宅部品体系关系 |
2.2 整体卫生间的发展概述 |
2.2.1 整体卫生间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及日本整体卫生间的发展 |
2.2.3 整体卫生间优势 |
2.3 我国整体卫生间部品现存主要问题 |
2.3.1 产业环境问题 |
2.3.2 使用习惯问题 |
2.3.3 设计与安装问题 |
2.3.4 标准化问题 |
2.3.5 施工工艺与技术人才匮乏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整体卫生间部品 |
3.1 整体卫生间的构成及材料 |
3.1.1 整体卫生间的构成 |
3.1.2 整体卫生间常用材料 |
3.2 整体卫生间功能集成 |
3.2.1 便溺功能 |
3.2.2 盥洗功能 |
3.2.3 洗浴功能 |
3.2.4 洗衣功能 |
3.2.5 电器及暖通设备功能 |
3.3 整体卫生间适宜尺寸 |
3.3.1 人体功效学要求 |
3.3.2 整体卫生间模数化设计 |
3.4 整体卫生间产品分析 |
3.4.1 单功能型 |
3.4.2 集中型 |
3.4.3 组合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整体卫生间部品关键技术 |
4.1 管线连接 |
4.1.1 排水管道 |
4.1.2 给水管道 |
4.1.3 通风管道 |
4.2 尺寸协调 |
4.2.1 整体卫生间安装尺寸要求 |
4.2.2 整体卫生间与土建结构模数协调 |
4.3 个性化定制 |
4.3.1 成套产品选择 |
4.3.2 个性化定制 |
4.4 整体卫生间部品定制流程 |
4.4.1 整体卫生间定制流程 |
4.4.2 影响整体卫生间部品选择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整体卫生间部品应用设计 |
5.1 整体卫生间在CSI住宅中的应用 |
5.1.1 相关案例研究 |
5.1.2 CSI住宅模型构建 |
5.1.3 整体卫生间选型及协调安装 |
5.2 整体卫生间在旧住宅改造中的应用 |
5.2.1 研究对象 |
5.2.2 卫生间改造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表录 |
图录 |
参考文献 |
调研资料汇总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DC-005型电源插座专用装配机器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项目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专用装配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DC电源插座专用装配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DC-005 型电源插座装配工艺分析及方案制定 |
2.1 DC-005 型电源插座介绍及装配工艺分析 |
2.1.1 DC-005 型电源插座介绍 |
2.1.2 零件振动盘参数确定 |
2.1.3 插座装配工艺确定 |
2.2 DC-005 型电源插座装配方案制定 |
2.2.1 插座零件筛选及分料方案 |
2.2.2 插座零件装配方案 |
2.2.3 插座零件铆压方案 |
2.2.4 插座零件检测方案 |
2.2.5 专用机器人各结构整体布置及衔接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专用机器人结构设计 |
3.1 芯轴、塑胶壳、插断引脚、塑胶盖、正极引脚分料模组设计 |
3.1.1 通用结构设计 |
3.1.2 专用结构设计 |
3.2 负极引脚分料模组设计 |
3.3 芯轴、塑胶壳装配模组设计 |
3.3.1 通用结构设计 |
3.3.2 专用结构设计 |
3.4 塑胶盖、正极引脚装配模组设计 |
3.4.1 通用结构设计 |
3.4.2 专用结构设计 |
3.4.3 底部螺栓受力分析 |
3.5 插断引脚装配模组设计 |
3.6 负极引脚装配模组设计 |
3.7 零件铆压模组设计 |
3.7.1 铆压力的确定 |
3.7.2 铆压模组结构设计 |
3.7.3 线性滑轨选型 |
3.8 DC-005 型电源插座检测模组设计 |
3.8.1 检测方案的制定 |
3.8.2 检测模组结构设计 |
3.9 各模组总体分布设计 |
3.10 移料模组设计 |
3.11 出料模组设计 |
3.12 传动模组设计 |
3.13 机台设计 |
3.1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专用机器人安装圆盘拓扑优化 |
4.1 原始结构分析 |
4.2 优化前处理 |
4.2.1 模型简化 |
4.2.2 优化区域划分 |
4.2.3 网格处理 |
4.2.4 边界条件设置 |
4.3 优化设计及效果评估 |
4.3.1 优化计算 |
4.3.2 结构可行性设计 |
4.3.3 结构强度和刚度校核 |
4.3.4 优化前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专用机器人样机制造与运行 |
5.1 机器人零件制图与加工 |
5.2 标准件采购 |
5.3 安装调试 |
5.3.1 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5.3.2 针对出现问题的思考与改进 |
5.4 功能验证 |
5.4.1 芯轴分料模组运行情况 |
5.4.2 芯轴装配模组运行情况 |
5.4.3 负极引脚装配模组运行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ARM的家用燃气远程监测及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预测理论研究与总体设计 |
2.1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介绍 |
2.1.1 系统组成 |
2.1.2 系统工作过程 |
2.2 嵌入式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 |
2.2.1 ARM架构介绍 |
2.2.2 选用S3C2440A处理器 |
2.2.3 选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2.3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架构 |
2.3.1 硬件系统架构 |
2.3.2 软件系统架构 |
2.4 燃气泄漏预测理论研究 |
2.4.1 灰色系统理论 |
2.4.2 燃气泄漏灰色预测模型 |
2.4.3 检验灰色预测模型精度 |
2.5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方案 |
2.5.1 防爆方案设计 |
2.5.2 存储方案设计 |
2.5.3 预警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3.1 嵌入式设备端相关模块选型 |
3.1.1 甲烷采集模块选型 |
3.1.2 GPRS模块选型 |
3.1.3 以太网接口芯片选型 |
3.1.4 存储器选型 |
3.1.5 联动装置相关模块选型 |
3.2 硬件连接方式及端口地址 |
3.2.1 相关模块的连接方式 |
3.2.2 端口地址确定 |
3.3 硬件电路设计 |
3.3.1 电源电路设计 |
3.3.2 复位电路设计 |
3.3.3 SDRAM存储器电路设计 |
3.3.4 NAND Flash存储器电路设计 |
3.3.5 NOR Flash存储器电路设计 |
3.3.6 网卡外围电路设计 |
3.3.7 串口插座电路设计 |
3.3.8 JTAG逻辑测试电路设计 |
3.4 控制寄存器计算与配置 |
3.4.1 系统时钟配置 |
3.4.2 内存控制器配置 |
3.4.3 NAND Flash控制器配置 |
3.4.4 UART和联动装置接口配置 |
3.5 串行数据传输格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4.1 Qt开发环境搭建 |
4.1.1 Qt on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
4.1.2 Qt on IOS开发环境搭建 |
4.2 嵌入式系统移植 |
4.2.1 U-Boot移植 |
4.2.2 Linux内核裁剪及移植 |
4.2.3 构建根文件系统 |
4.3 嵌入式端应用程序设计 |
4.3.1 逻辑处理程序 |
4.3.2 燃气数据采集程序 |
4.3.3 存储与检索程序 |
4.3.4 紧急预警程序 |
4.4 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定义、封装和解析 |
4.4.1 数据传输定义 |
4.4.2 数据传输封装 |
4.4.3 数据传输解析 |
4.5 智能手机燃气远程监控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燃气监测处理系统 |
5.1 ARM端实验环境构建 |
5.1.1 系统装置安装及工作原理 |
5.1.2 烧写和运行U-Boot |
5.1.3 Linux内核启动初始化 |
5.1.4 下载和启动Linux内核 |
5.2 燃气远程监测功能测试 |
5.2.1 获取和处理燃气采集数据 |
5.2.2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浓度预测值预警模型测试 |
5.3.1 建立燃气泄漏灰色预测GM(1,1)模型 |
5.3.2 检验模型精度 |
5.3.3 预测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S3C2440A系统时钟发生逻辑 |
附录2 S3C2440A芯片复位后的内存地址映射关系 |
附录3 本文用到的相关寄存器配置清单 |
(5)建筑中庭室内物理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中庭空间物理环境特征 |
1.1.2 中庭空间物理环境改善 |
1.1.3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家居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环境调节方法 |
1.2.2 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
1.2.3 智能控制方法比较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控制策略与软件设计 |
2.1 引言 |
2.2 热舒适指标的选择 |
2.2.1 热辐射环境 |
2.2.2 稳态热环境 |
2.2.3 动态热环境 |
2.2.4 指标的选择 |
2.3 控制策略 |
2.3.1 综合控制策略 |
2.3.2 综合控制策略阈值的确定 |
2.3.3 常规模式控制策略 |
2.3.4 夜间通风控制策略 |
2.4 软件设计 |
2.4.1 界面 |
2.4.2 设备 |
2.4.3 反馈 |
2.4.4 场景 |
2.4.5 历史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场地及设备布置 |
3.1 引言 |
3.2 场地及设备 |
3.2.1 大型综合体室内中庭特点 |
3.2.2 实验场地 |
3.2.3 需求分析 |
3.2.4 终端设备 |
3.3 风扇的选型及布置 |
3.3.1 风扇的选型 |
3.3.2 风扇的档位 |
3.3.3 二层风扇的布置 |
3.3.4 一层风扇的布置 |
3.4 其他终端设备的选型及布置 |
3.4.1 电动遮阳选型及布置 |
3.4.2 推窗和屋顶自然通风器选型及布置 |
3.4.3 空调和除湿机选型及布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设备及综合联动 |
4.1 引言 |
4.2 智能控制器 |
4.2.1 信号通讯协议 |
4.2.2 智能厂家的选择 |
4.2.3 智能控制器的选型 |
4.2.4 智能控制器的布置 |
4.3 传感器 |
4.3.1 现有传感器产品 |
4.3.2 高精度无线传感器的研制 |
4.3.3 高精度传感器的测试 |
4.3.4 传感器的布置 |
4.4 综合联动 |
4.4.1 设备综述 |
4.4.2 布置位置 |
4.4.3 联动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能测试 |
5.1 引言 |
5.2 系统测试 |
5.2.1 调整模块测试 |
5.2.2 反馈调节测试 |
5.2.3 常规模式、夜间通风模式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3.1 测试场地和仪器 |
5.3.2 测试时间和天气 |
5.3.3 测试人员 |
5.3.4 测试步骤 |
5.4 测试结果 |
5.4.1 物理参数 |
5.4.2 人员反馈 |
5.4.3 设备动作 |
5.4.4 能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2-1 热舒适环境程序框图中全部情况列举表 |
附录2-2 综合模式程序框图 |
附录2-3 服装热阻调研表 |
附录2-4 露点温度计算公式 |
附录2-5 历史数据八项分类详细数据汇总表 |
附录4-1 智能高精度温度湿度传感器内部电路图 |
附录5-1 系统测试记录表 |
附录5-1 系统测试记录表(续) |
附录5-2 中庭热舒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 |
1.2.2 群智能建筑平台概述 |
1.2.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控制场景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群体智能理论研究及应用 |
1.3.2 建筑空间环境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
1.3.3 建筑人员和安全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
1.3.4 建筑空间调控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和技术 |
1.4 建筑空间单元智能控制动态分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研究 |
2.1 建筑空间概述 |
2.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描述 |
2.2.1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定义 |
2.2.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架构 |
2.3 建筑空间物理信息词条研究 |
2.4 末端从属设备信息词条研究 |
2.4.1 设备系统分类及公共信息词条提取 |
2.4.2 热环境调控设备 |
2.4.3 空气品质环境调控设备 |
2.4.4 光环境调控设备 |
2.4.5 消防安防设备 |
2.4.6 能源计量设备 |
2.5 人员信息词条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算法研究 |
3.1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需求分析 |
3.1.1 本地控制回路独立调控需求分析 |
3.1.2 本地控制回路间协同调控需求分析 |
3.1.3 设定值优化调控需求分析 |
3.2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1 热湿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2 空气品质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3 光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4 消防安防系统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本地控制回路优化调控策略研究 |
3.3.1 季节优化调控策略 |
3.3.2 工作时间优化调控策略 |
3.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调控算法研究 |
3.4.1 单个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算法 |
3.4.2 多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软硬件技术 |
4.1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技术分析 |
4.2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设计开发需求 |
4.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硬件技术 |
4.3.1 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4.3.2 WiFi模块硬件设计 |
4.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软件技术 |
4.4.1 控制模块算法程序设计 |
4.4.2 WiFi模块通信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调控示范应用 |
5.1 示范项目概况及方案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5.2 示范项目硬件系统设计 |
5.2.1 CPN选型与布置 |
5.2.2 群智能调控设备选型与布置 |
5.2.3 传感器设备选型与布置 |
5.3 示范项目设备通信及调试 |
5.3.1 CPN通信及调试 |
5.3.2 CPN与群智能设备通信及调试 |
5.3.3 CPN与传感器通信及调试 |
5.4 示范项目软件系统设计 |
5.4.1 调控系统界面设计 |
5.4.2 本地控制回路算法及实现 |
5.4.3 变设定值算法及APP开发 |
5.5 建筑空间单元控制器产品研发示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 |
附录 B 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方法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潜力及技术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概念起源及发展 |
1.1.2 我国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进展研究 |
1.2.1 政策目标 |
1.2.2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研究 |
1.2.3 示范工程关键参数与节能效果研究 |
1.2.4 基准模型研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模型建立及围护结构对负荷影响特性研究 |
2.1 基准建筑模型建立及编号原则 |
2.2 居住建筑基准模型建立 |
2.2.1 农村居住建筑 |
2.2.2 6层居住建筑 |
2.2.3 12层居住建筑 |
2.2.4 18层居住建筑 |
2.3 公共建筑基准模型建立 |
2.3.1 大型办公建筑 |
2.3.2 小型办公建筑 |
2.3.3 大型酒店建筑 |
2.3.4 小型酒店建筑 |
2.3.5 大型商场建筑 |
2.3.6 学校建筑 |
2.4 基准建筑参数设定 |
2.4.1 人员密度 |
2.4.2 新风需求 |
2.4.3 照明功率密度 |
2.4.4 设备功率 |
2.4.5 室内温度设定 |
2.4.6 气象参数设定 |
2.5 高性能围护结构下建筑冷热负荷特性 |
2.5.1 高性能外墙传热系数研究 |
2.5.2 高性能外窗传热系数研究 |
2.5.3 严寒地区负荷特性研究 |
2.5.4 寒冷地区负荷特性研究 |
2.5.5 夏热冬冷地区负荷特性研究 |
2.5.6 夏热冬暖地区负荷特性研究 |
2.5.7 综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低能耗建筑冷热源系统选择方法 |
3.1 多目标决策及常用方法 |
3.1.1 归一法 |
3.1.2 权值分析法 |
3.1.3 理想方案法 |
3.2 超低能耗建筑冷热源系统选择方法研究 |
3.2.1 多目标决策方法优缺点分析 |
3.2.2 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优选法 |
3.2.3 超低能耗建筑冷热源选择模型 |
3.3 低能耗冷热源系统方案选择实例分析 |
3.3.1 北京地区小型办公建筑冷热源选择 |
3.3.2 哈尔滨地区18层居住建筑冷热源选择 |
3.3.3上海地区小型酒店建筑冷热源选择 |
3.3.4 广州地区商场建筑冷热源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潜力研究 |
4.1 严寒地区建筑模拟研究 |
4.1.1 基准建筑设定 |
4.1.2 超低能耗建筑设定 |
4.1.3 模拟结果比对 |
4.2 寒冷地区建筑模拟研究 |
4.2.1 基准建筑设定 |
4.2.2 超低能耗建筑设定 |
4.2.3 模拟结果比对 |
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模拟研究 |
4.3.1 基准建筑设定 |
4.3.2 超低能耗建筑设定 |
4.3.3 模拟结果比对 |
4.4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模拟研究 |
4.4.1 基准建筑设定 |
4.4.2 超低能耗建筑设定 |
4.4.3 模拟结果比对 |
4.5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潜力及技术路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技术参数与建筑能耗实测验证 |
5.1 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5.1.1 测试基本情况 |
5.1.2 现场测点布设 |
5.1.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2 外窗性能 |
5.2.1 实验室测试结果分析 |
5.2.2 气密性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5.3 房间气密性 |
5.4 地源热泵系统 |
5.5 新风热交换机组 |
5.6 建筑能耗监测 |
5.6.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 |
5.6.2 超低能耗小型办公建筑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综合住宅楼用电负荷计算研究及其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问题分析 |
1.3 课题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水平与现状 |
第2章 住宅计算负荷预测方法的分析与选定 |
2.1 住宅计算负荷的调查分析 |
2.2 住户的月用电量以及年用电量 |
2.3 家用电器的拥有量以及电器功率的调查 |
2.4 负荷的预测方法的选择 |
2.5 确定性预测方法 |
2.5.1 单耗法 |
2.5.2 负荷密度法 |
2.5.3 分类负荷预测法 |
2.5.4 回归分析法 |
2.6 不确定性预测方法 |
2.6.1 灰色理论预测法 |
2.6.2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住宅负荷计算预测模型的建立 |
3.1 回归模型建立的直观思想 |
3.2 回归模型建立的方法——最小二乘法 |
3.3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问题 |
3.4 样本获取 |
3.5 计算负荷预侧模型的建立 |
3.6 预测模型的显着性校验 |
3.7 回归模型的残差分析及置信区间计算 |
3.8 负荷预测模型的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功能区划分和预测模型的综合住宅楼用电功率评估 |
4.1 实际应用中家用电器总功率的计算原则 |
4.2 综合住宅楼的家用电器的总功率预测 |
4.3 综合住宅楼的用电负荷计算 |
4.3.1 负荷数据 |
4.3.2 综合住宅楼负荷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住宅楼供配电系统设计 |
5.1 供电电源、电压的选择 |
5.2 电力变压器选择 |
5.3 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和导线的选择 |
5.3.1 短路电流计算 |
5.3.2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
5.4 供配电系统的经济及稳定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电气插座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一、客厅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1.客厅插座布置 |
2.客厅插座的安装高度计容量选择 |
二、卧室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1.卧室插座的布置 |
2.卧室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 |
三、书房插座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1.书房插座布置 |
2.书房插座的安装高度及容量 |
四、厨房插座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五、餐厅插座的位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六、洗涤间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七、卫生间插座的布置、安装高度及容量选择 |
八、插座的选型及保护措施 |
九、建议 |
(10)对建筑住宅楼电气插座安装工程中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电气概述 |
2 住宅楼电气插座安装的重要性 |
3 客厅电气插座位置的安装及容量选择 |
4 卧室电气插座位置的安装及容量选择 |
5 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结语 |
5.1 存在的电气质量问题。 |
5.2 预防措施。 |
6 电气插座的选型及保护措施 |
四、家用插座的选型与布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王奥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工业化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设计应用研究[D]. 尤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DC-005型电源插座专用装配机器人研制[D]. 方舟. 深圳大学, 2020(01)
- [4]基于ARM的家用燃气远程监测及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 周厚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建筑中庭室内物理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韩雪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6]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D]. 华鹏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7]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潜力及技术路径研究[D]. 张时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5)
- [8]综合住宅楼用电负荷计算研究及其供配电系统的设计[D]. 张鹏. 东北大学, 2016(06)
- [9]电气插座布置[J]. 刘连东. 电子世界, 2014(16)
- [10]对建筑住宅楼电气插座安装工程中问题的探讨[J]. 徐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