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害虫大发生的群落学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顾松松[1](2019)在《不同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昆虫群落的影响》文中提出茶叶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茶园害虫数量以及茶树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直接影响着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目前,伴随着国内管理模式不规范的现状,茶园土壤养分状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影响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茶园宏观生态系统以及微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稳定性,对于害虫的爆发以及病害的发生有较强的抗性,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茶园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利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Illumina测序结合微生物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长期不同的施肥处理(有机肥(OF)、化肥(CF)和不施肥(NF))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方式下的土壤相比,OF处理下的土壤具有更高的微生物多样性水平。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在三种施肥处理的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分析表明,pH和NO3-N是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此外,网络分析表明,OF处理土壤的网络具有比CF处理更多功能相关的微生物模块(module),并且特征OTU和关键微生物物种的拓扑作用在CF和OF处理之间显着不同。此外,与CF处理相比,OF处理茶园土壤中的化能异养、发酵、固氮和好氧亚硝酸盐氧化功能组微生物拥有较高的相对丰度(p<0.05)。以上结果表明,OF处理可以改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改变茶园土壤微生物网络结构和潜在功能。本研究首次提供了不同施肥模式调控茶园土壤群落的微生态效应。2、植物栽培品种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生长、健康和生产力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与不同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尚少见报道。利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Illumina测序,系统研究和比较了5个茶树品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茶树品种为碧香早(BXZ)、早逢春(ZFC)、肉桂(RG)、毛蟹(MX)和白毫早(BHZ)。在土壤群落中,BXZ、BHZ和其他三个品种之间6个优势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侯选师菌门(candidate division WPS-2)、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齐古菌门(Thaumarchaeota)的相对丰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BXZ土壤中亚硝化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茶树土壤。根据Chao1和Richness多样性指数,BXZ土壤具有最高的α多样性。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微生物群落的主坐标分析(PCo A)揭示了BXZ与其他栽培品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明显分离,而ZFC,RG,MX和BHZ品种土壤之间存在部分重叠。Pearson关系分析表明,pH值,含水率(Moisture)和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效磷(AP)含量是影响不同茶树品种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采用原核微生物分类的功能注释预测结果显示:BXZ品种土壤中好氧氨氧化、硝化和发酵功能菌的相对丰度百分比显着高于其他品种。本研究系统地评价了不同茶树品种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为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群落的根际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3、茶园内害虫、天敌种类及数量是构成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实地调查法研究湖南省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生境的节肢动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3类茶园皆以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蜱螨目和啮虫目为优势类群,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尺蠖和小绿叶蝉的数量分别占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节肢动物总数的59.83%、56.17%和71.43%,天敌昆虫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0.76%、7.59%和5.79%。有机茶园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2和1.56,显着高于无公害茶园(82和1.31)和普通茶园(79和1.23),害虫发生的数量明显低于其余两类茶园,主要天敌昆虫的发生频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类茶园。本研究为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及茶树害虫可持续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
肖子衿[2](2019)在《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混播对大豆产量和昆虫群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传统的粮油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开始逐步提高自己的大豆产量。为响应国家农业发展动向,顺应绿色农业的市场潮流,按照害虫无公害持续控制的思想理念,本文通过大豆混播种植试验,对大豆田间昆虫展开调查,分析了田间昆虫群落多样性和主要害虫变化动态,对比了不同混播模式间大豆产量差异,试图找出拥有高抗虫性、高产量的混播模式。基于对大豆对食叶害虫的抗性水平,选择高抗Lamar(R)、中抗ZD-35(M)和高感虫JLNMH(S)三种不同抗性等级的大豆品种展开混播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抗、中抗和高感虫大豆不同组合混播对其产量及昆虫群落影响高抗(R)、中抗(M)和高感虫(S)大豆不同组合混播,组成了 4种混播种植模式分别为RM、RS、MS和RMS,加上三种抗性大豆单独种植R、M和S,共七种种植模式。试验表明不同混播组合显着影响了田间昆虫群落多样性水平、斜纹夜蛾和筛豆龟蝽发生虫量以及大豆产量。其中RMS混播和RM混播处理在各方面表现与R单作相近,且均优于RS混播和MS混播处理。而MS混播处理在昆虫群落多样性、害虫发生情况以及大豆产量上高于M单作和S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中抗和高感虫品种混播可以提高整体的抗虫性和大豆产量,较好地体现出混播的积极意义;而RS混播处理则处于S单作和R单作之间,未能体现出混播的优势。2.高抗和高感虫大豆不同比例混播对其产量及昆虫群落影响高抗(R)和高感虫(S)大豆按不同比例混播,组成四种混播模式分别为9R1S、8R2S、7R3S、5R5S,加上R单作和S单作,共六种不同的种植模式。四种混播处理下的大豆斜纹夜蛾与筛豆龟蝽虫量均显着低于S单作模式(P<0.05),部分接近或与单作无显着差异。抗虫品种占比较高的混播模式的昆虫群落呈现多样性增高的趋势,9R1S混播的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R单独种植(P<0.05)。随着高感虫品种(S)占比的提高,混播整体的昆虫多样性和大豆产量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在高抗性品种R占比70%及以上时,混播整体具有较高的昆虫群落多样性,大豆产量与R单作无显着差异;R占比处于50%时,混播整体的多样性水平和大豆产量较低。对不同抗性大豆品种选择合适的模式与比例进行混播,可以提高田间昆虫群落多样性水平,延缓害虫对抗性品种的适应进程,且大豆产量不受显着影响,对于绿色控害具有重要意义。
毕海燕[3](2014)在《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防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枣棉间作系统通过14次调查,采集到节肢动物96286头分属于2纲、13目、67科。按照群落中物种的营养和取食关系将节肢动物总群落划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和寄生-中性类三个亚群落。植食类亚群落相对丰盛度远大于其他各亚群落,在总群落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是构成枣棉间作系统群落的主要成分,其种类和数量变化对总群落有较大影响。由于害虫、天敌相互作用及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总群落及其亚群落各项指标随时间变化出现波动。瘿蚊科和叶螨科在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是群落结构变化中心,对群落结构的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捕食类亚群落中种类相对丰富,且各个种类的物种个体数量分布也较为均匀,其中瓢甲科、草蛉科和蜘蛛类占有绝对优势,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punctillum Weise)和草蛉是主要优势天敌,是捕食类亚群落变化趋势的主体。寄生-中性类亚群落中节肢动物分布相对均匀,群落内物种间的个体数差异较小,优势种优势程度较低。对节肢动物群落中7个结构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节肢动物总群落及其亚群落第二主分量贡献率分别达86.6%、85.79%、88.32%、80.84%。多样性指数H′、物种数S、均匀度J、个体数N对节肢动物群落贡献较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优势集中性C对总群落多样性指数H′直接作用最大;优势度D对植食类亚群落、捕食类亚群落多样性指数H′直接作用最大;均匀度J对寄生-中性类亚群落多样性指数H′直接作用最大。采用欧式最短距离法对总群落及其亚群落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聚类距离D=1.76,总群落聚为4类;当聚类距离D=2.2时,植食类亚群落聚为4类;当聚类距离D=1.62时,捕食类亚群落聚为5类;当聚类距离D=2.05,寄生-中性类亚群落聚为4类。按不同时期对总群落及其各亚群落进行最优分割,总群落、植食类、捕食类和寄生-中性类亚群落按时间变化分别划分成7个阶段、4个阶段、5个阶段和5个阶段。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天敌对害虫控制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危害严重造成损失较大的害虫,应采取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人为干扰的方式来控制害虫的暴发。使用不同药剂对枣棉间作系统枣树主要害虫进行防治,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速效性较好和持效期较长,3.5%吡虫啉悬浮剂和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和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效果明显,交替使用可作为防治枣瘿蚊主要药剂。哒螨·矿物油、20%三唑锡、3%阿维菌素、四螨·丁醚脲对枣树叶螨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对4种药剂进行合理混用和轮换交替使用,预防或推迟枣树叶螨的抗药性。
胡菡青,陈瑾,韦晓霞,杨凌,吴如健[4](2010)在《我国龙眼害虫的研究现状》文中提出概述了我国龙眼害虫的种类组成与特点,龙眼害虫的种群生态学、天敌、群态生态学和综合治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龙眼害虫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张晓明[5](2009)在《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某种特定生物控制(促进或抑制)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群落,而不是直接攻击生物本身。以作物为中心的有害生物生态管理,必然要以群落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本研究从“作物一害虫一天敌”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出发,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生态学、分类学、统计学、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研究花椒园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探讨害虫与天敌群落重建与种群动态变化的规律,分析害虫与天敌的空间格局及其之间的空间关系,比较了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群落的影响,揭示花椒园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的控制与管理的机理。其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根据花椒园节肢动物的营养和取食关系,将群落划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4个亚群落。共调查到物种383种,隶属于20目165科。其中植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205种,隶属于15目88科,发生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有棉蚜(Aphis gossypii)、花椒伪安瘿蚊(Pseudasphondylia zanthoxyli)、桑拟轮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花椒凤蝶(Papilio xuthus)、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及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等。捕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路类群有127种,隶属于11目46科,主要种类包括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大灰食蚜蝇(Metasyrphus corollae)、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拟环纹狼蛛(Lycosa pseudoannulata)、中国地蛛(Atypus sinensis)等。寄生性节肢动物类群共45种,隶属于2目11科,主要种类为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黄金小蜂(Pteromalrs puparum)、翠绿巨胸小蜂(Perilampus prasinus)、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等。中性节肢动物类群共16种,隶属于1目13科,主要种类为短脉异蚤蝇(Megaselia curtineura)、红头丽蝇(Calliphora vicina)、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泛叉毛蚊(Pentherria japonica)等。(2)应用群落特征参数及主分量分析方法分析了7个不同海拔花椒园昆虫群落特征、在时间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及时间格局。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逐渐上升,除了具有特殊小生境的地块外,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动态与海拔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等指数与海拔相关性小,种群的时间动态呈现季节性波动,主导昆虫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因生态环境而异。(3)利用主分量分析(PCA)方法对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相关结构指数进行分析,构建评估群落结构的综合指标(第1主分量和第2主分量),并根据第1和第2主分量方程进行二维排序。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H’是衡量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最重要的指标,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在时间系列上保持稳定,但在个别时间上表现差异和波动。(4)在分析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组织水平的基础上,对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时期的总群落、亚群落进行模糊聚类,其结果显示:总群落的24次调查结果可以聚为9类,T = 0.98,3月20日,5月20日,3月30日,4月28日,4月10日,10月10日各分为一类,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2日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天敌亚群落调查结果聚为7类,T = 0.95,3月20日,5月30日,11月12日,3月30日各自归为一类,4月20日、4月28日归为一类,4月10日、10月30日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非天敌亚群落调查结果聚为9类,T = 0.97,3月20日、3月30日、5月20日、6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各自归为一类,6月10日和6月30日归为一类,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2日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聚类结果反映了群落状况的季节差异,聚类交替现象反映了群落结构复杂性,聚类结果的复杂性反映了各时期的非生物因素对群落动态有较大影响。(5)对4种不同种植模式的花椒园昆虫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进行调查,应用群落特征参数分析了昆虫群落特征及其时间格局。结果表明,间作套种作物花椒园与单一种植花椒园相比,其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高,而优势度指数较低。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依次为花椒玉米大豆园>花椒大豆园>花椒玉米园>花椒园。3个群落稳定性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花椒、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系统中的昆虫群落较为稳定。(6)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花椒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及各亚群落中多样性与其它生态学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群落中均匀度J与多样性关系密切,除直接作用外,物种数S、个体数N、优势集中性C、丰富度指数R、优势度D均通过其对多样性产生影响;天敌亚群落中也是均匀度J对多样性作用较大;非天敌亚群落均匀度J、优势集中性C、优势度D均是影响该亚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应用灰色系统方法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境因素各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温度>相对湿度。(7)对中性昆虫亚群落研究结果表明,中性昆虫物种数量在各类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均大于10%,是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昆虫与天敌数量发生趋势相随现象较明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天敌因跟随效应在自然控害中的不足;主要中性昆虫之间的种间相遇几率表明,中性昆虫间从时间结构上相遇机率较小,表明复杂的生态环境对中性昆虫亚群落有着很大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中性昆虫在群落中的作用,结果中性昆虫对群落的主导作用相对比较分散,可以认为它们作为一个功能团共同起主导作用;对天敌对中性昆虫混合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系统分析计算得出,天敌数量与中性昆虫种群数量追随关系即关联度R(Y,X)排序前三位的分别为:R(Y,X1)>R(Y,X5)>R(Y,X10),即草间小黑蛛>广大腿小蜂>异色瓢虫。
张晓芬[6](2009)在《转基因抗虫杨的抗虫性测定及对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含抗鞘翅目昆虫基因的转基因库安托杨P×euramericana‘Guariento’和转基因银腺杂种杨Populus alba×P.glandulosa为材料,通过室内外饲虫试验,研究了两种转抗虫基因杨对目标害虫、非目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野外大田试验林调查对两种转抗虫基因杨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群落特征变化等问题展开了研究,以探讨转基因库安托杨、转基因银腺杂种杨的抗性水平及其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树干套笼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库安托杨、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卵孵化等影响不明显,但越冬后调查,部分株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室内饲养柳蓝叶甲试验表明,转基因库安托杨、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均对柳蓝叶甲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室外套笼接种柳蓝叶甲试验表明,用转基因库安托杨连续饲养的柳蓝叶甲各世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但抗性水平随着月份变化在各世代间有一定波动;对光肩星天牛、柳蓝叶甲的虫试结果初步说明转基因库安托杨、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鞘翅目目标害虫光肩星天牛、柳蓝叶甲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2.通过室内饲喂鳞翅目杨扇舟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转基因杨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大部分幼虫能由幼虫发育为成虫,转基因库安托杨、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非目标植食性昆虫杨扇舟蛾生长发育无显着影响。3.室内饲喂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试验表明,取食了转基因银腺杂种杨的白杨毛蚜对异色瓢虫死亡率、发育历期、化蛹羽化率没有不利影响,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的生长发育没有显着影响。4.通过对大田转基因杨试验林2个系号共200株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及其对照、转基因库安托杨7个系号共700株及其对照进行为期3年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转基因银腺杂种杨与非转基因对照之间的昆虫群落结构相似,单价抗虫基因株系C13-5和双价抗虫基因株系C013-5的鞘翅目昆虫发生量总体均低于非转基因对照,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对转基因杨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优势集中性的统计结果表明转基因银腺杂种杨节肢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对照,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低于对照,主要害虫不易大发生。对转基因库安托杨的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库安托杨节肢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害虫亚群落多样性低于对照,但群落均匀度高于对照,群落优势集中性不明显;此外转基因库安托杨对天敌亚群落的有一定的影响,天敌亚群落在转基因库安托杨中优势度高于对照,但其多样性与对照相比较低,优势集中性较强。
陈明[7](2008)在《间作豆科牧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的害虫调控要求出发,着眼于甘肃棉花生产和害虫发生与治理的现状,采用系统调查的研究手段,综合应用群落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连续2年的深入系统研究,对间作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沙打旺、毛苕子和箭筈豌豆)棉田和不同模式间作苜蓿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时序动态、天敌群落组成及动态规律、棉蚜与主要天敌消长动态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利用棉田间作苜蓿控制棉蚜的生态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棉田内间作豆科牧草可以增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间作紫花苜蓿、沙打旺、毛苕子、箭筈豌豆棉田和单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物种数分别为81、76、75、72和68种。棉田内间作豆科牧草还可提高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益害比,间作紫花苜蓿、毛苕子、沙打旺、箭筈豆棉田和单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益害比分别为0.0734、0.0625、0.0608、0.0531和0.0259。2.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大于单种棉田,均匀度对多样性的影响大于物种丰富度对多样性的影响,而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指数小于单种棉田。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物种是:棉蚜、棉叶蝉、敦煌叶螨、盲蝽类、棉蓟马、多异瓢虫、蜘蛛类、褐斑和瓢虫、小花蝽、草蛉类等。蜘蛛类、暗色姬蝽、食蚜蝇类、多异瓢虫、草蛉类和棉蚜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7814-0.8563、0.6398-0.8689、0.5973-0.7642、0.5969-0.7132、0.5531-0.6163和0.2428-0.3405。在供试的4种豆科牧草中,间作紫花苜蓿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N)、物种数(S)、物种丰富度(R)、优势度(d)、优势集中性(C)、均匀度(J)、多样性指数(H)显着地优于其他3种牧草间作棉田。3.间作苜蓿带棉田的4个处理中,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单种棉田,尤以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的相关特征指数为最高。捕食性天敌种群以小花蝽、星豹蛛、多异瓢虫、十一星瓢虫、三突花蛛、短翅细腹食蚜蝇、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瓢虫类、蜘蛛类、草蛉类和花蝽类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2059-0.3035、0.2229-0.2495、0.1524-0.1958和0.1199-0.1825。4.每隔1膜间作75cm、50cm宽苜蓿带,每隔2膜、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的百株捕食性天敌个体数,分别是单种棉田的249%、205%、164%和135%。与单种棉田相比,间作苜蓿棉田内的瓢虫、蜘蛛、草蛉种群数量有大幅度的增长,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处理区分别增长了318.0%、120.9%和79.6%;每隔1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处理区分别增长了204.7%、103.3%和70.6%。特别是在6月25日和7月25日的两次刈割苜蓿后,捕食性天敌群落数量增长十分明显。5.在整个调查期间(5月15日至8月18日),单种棉田平均棉蚜种群数量分别是每隔1膜、2膜、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和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的554%、421%、3295和781%。在棉蚜种群增长初期刈割苜蓿(6月25日)后10天,单种棉田平均棉蚜种群数量分别是每隔1膜、2膜、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和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的542%、407%、332%和896%。第二次刈割苜蓿(7月25日)后5天,单种棉田平均棉蚜数量分别是每隔1膜、2膜、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和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的3 591%、1 849%、814%和5 070%。间作苜蓿带棉田中,天敌对棉蚜种群增长的控制效应十分显着。6.通过棉花产量测定,每隔1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的皮棉产量为5461.80 kg/hm2、每隔1膜间作75cm宽苜蓿带棉田为5298.75 kg/hm2、每隔2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为5017.95 kg/hm2、单种棉田(防治)为4853.10kg/hm2、每隔3膜间作50cm宽苜蓿带棉田为4719.15 kg/hm2、单种棉田(不防治)为4173.15 kg/hm2。
高飞[8](2008)在《枣粮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控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河北省沧县选取了枣粮间作系统、农田系统、除草枣园系统和未除草枣园系统四种典型生态系统并在其中分别选取典型样地,自2007年5月至2007年9月底每半个月一次进行了9轮调查。实验调查了四种系统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和时序变化,以及枣粮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流的变化。具体结果如下:1.调查共发现节肢动物个体34782个,分属3纲、15目、102科,其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多足纲、蛛形纲狼蛛科、半翅目异翅亚目的盲蝽科,同翅目的飞虱科、叶蝉科、蚜科、蚧科,鳞翅目的尺蛾科、夜蛾科、小卷蛾科,膜翅目的小茧蜂科、小蜂总科,脉翅目草蛉科、鞘翅目瓢虫科。调查所得总个体中包括枣粮间作系统14936头,分属3纲、14目、96科,未除草枣园中个体数5681个,分属3纲15目92科,除草枣园个体4162个,分属3纲10目78科,农田系统个体10003个,分属3纲12目86科。2.系统聚类显示枣园和农田亚系统的节肢动物群落分别可聚为5、6类分别为枣园亚系统第1、2、3、4、9次聚为一类,第5、6、7、8次各为一类,农田亚系统第2、3、4、5次聚为一类,1、6、9、7、8次各聚为一类,可以看出两个亚系统的聚类分析结果非常相似;有序样本的最优分割则显示两个亚系统的物种流均可分为四段,分别为枣园亚系统第1-4次、第5-6次、第7次、第8-9次,农田亚系统第1次、第2-3次、第4-6次、第7-9次,分割结果也非常相似。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的结果来分析两个亚系统的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流的变化发现两个亚系统的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流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互作用。3.两个亚系统的天敌类群、中性节肢动物类群、植食性节肢动物类群分别进行分析发现两个亚系统的各类群节肢动物均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种为栖居于两种生境且物种流受生境变化影响较小类群;第二种为可依次栖居于两个不同生境,生境的变化对其物种流产生较大影响;第三种为栖居于某一单一生境,但可将另一系统作为某一虫态的临时栖境。对后两种类群而言存在着流出物种流的“源”系统、流入物种流的“汇”系统和物种类群在汇系统中形成的物种库。4.对枣粮间作系统和三种对照系统,即除草枣园系统、未除草枣园系统和农田系统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枣粮间作系统具有更为丰富的中性节肢动物类群,比起除草枣园系统和农田系统有更优势的天敌类群和更劣势的植食性类群,且在遭受生境的巨大变化后新生境重新形成时枣粮间作系统的各亚系统能更迅速的形成节肢动物群落和各种功能类群,说明枣粮间作系统比三种对照系统的节肢动物群落有着更合理的结构、更强的调控能力和更强的控害能力。
黄保宏[9](2008)在《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朝鲜球坚蚧与其寄主、天敌间的关系》文中提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进展,并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天敌利用以及害虫与植物互作关系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运用生态学、统计学、分类学和化学分析测定等知识综合研究了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对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种群动态、主要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农用化学物质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害虫与植物互作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为梅园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系统调查,共发现节肢动物169种,分属4纲18目90科,按照营养取食关系,划分为4个亚群落,6个功能类群。植食类、瓢虫类、蜘蛛类、寄生类和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1.62%、25.80%、21.40%,7.59%和3.59%。植食类是主要害虫类群,瓢虫类和蜘蛛类均为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其中朝鲜球坚蚧和黑缘红瓢虫分别是梅园害虫和天敌优势种;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天敌自然控害效果比较明显。2.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分别研究了3-9月份朝鲜球坚蚧和黑缘红瓢虫的分布型及其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朝鲜球坚蚧和黑缘红瓢虫在不同方位和冠层的枝条上以及所有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以上层和南向冠层的聚集度最高,下层和北向冠层最低,在上、中和下冠层均呈现前期明显的高聚块,后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提出了该蚧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模型。同时,运用地统计学研究了不同时期朝鲜球坚蚧若虫及黑缘红瓢虫种群的空间格局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朝鲜球坚蚧若虫种群和黑缘红瓢虫幼虫种群的半变异函数均为球型,其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二者间具很强追随关系,说明黑缘红瓢虫是朝鲜球坚蚧的天敌优势种。3.对梅园瓢虫亚群落组成及相对丰盛度等研究表明,该亚群落有瓢虫68种,隶属15科48属,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等为优势种;影响瓢虫亚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前中期为均匀性,后期则为丰富度;优势瓢虫种群在各方位的空间分布型均属于聚集分布。4.对中性昆虫亚群落研究表明,中性昆虫占节肢动物总群落比例>10%,与天敌跟随趋势明显且略早于优势种害虫,弥补了天敌自然控害的不足;蚤蝇、水蝇和蚊科中性昆虫同天敌在时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可作为一个功能团共同起作用;天敌与中性昆虫种群的灰色关联度R(Y,Xj)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草间小黑蛛。5.对杀虫剂和除草剂干扰下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分析表明,长期施用杀虫剂可明显增加植物性害虫种类及其优势度,显着降低群落多样性,减少了蜘蛛目、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天敌和中性昆虫功能集团的物种数,削弱了冠层天敌种类和数量上对害虫的制约潜能,诱发了叶部植食害虫的暴发:除草剂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各亚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优势集中性和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而对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影响较小。6.首次采用土施法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推荐的滤纸接触法系统研究了5种稀土元素对梅园土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对地下害虫蛴螬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5种稀土元素对土栖动物群落主要群落参数影响较为显着;对蛴螬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大小均依次为La>Ce>Pr>Nd>Sm,但毒性响应不同。14 d时所有稀土对蛴螬生长均有刺激作用;28 d后Nd和Sm由刺激作用转为抑制作用,La和Ce刺激作用减弱,而Pr刺激作用增强。稀土能改变土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并对其产生一定的生态毒性。7.调查研究了梅园杂草群落结构组成及杂草群落对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结果表明:梅园杂草有28科97种,其种类较为丰富,且各时期杂草优势种突出;对群落相关生态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得出不同生长时期梅园杂草和昆虫群落的优势种,并认为杂草群落的变动对节肢动物群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8.对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空动态和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较丰富,且各群落特征参数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以植食性的桃蚜和桃小食心虫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朝鲜球坚蚧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在捕食性天敌中黑缘红瓢虫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最大,异色瓢虫、红点唇瓢虫及寄生蜂次之;黑缘红瓢虫与朝鲜球坚蚧的生态位重叠值在时空二维上均较大,且二者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优于其它天敌,为天敌优势种群。9.对黑缘红瓢虫捕食功能作用研究表明,黑缘红瓢虫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关系用HollingⅡ和Hassell方程模拟程度较好,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对猎物的寻找效应和种内干扰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空间异质性趋于复杂而捕食作用率减弱。10.在室外对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生物学特性和室内对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研究表明:黑缘红瓢虫1年1代,以成虫越冬,以高龄幼虫和成虫捕食朝鲜球坚蚧控制作用最强;朝鲜球坚蚧1年l代,以2龄若虫越冬,主要以固定若虫和雌成虫危害;明确了以草鱼肉、鲜猪肝、夜蛾幼虫粉为主的人工饲料各配方基本满足了黑缘红瓢虫成虫的营养需要,其存活率、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均较高,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但各配方人工饲料饲育的成虫捕食能力随饲育时间延长而减弱,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下降。11.对8种寄主上朝鲜球坚蚧种群动态、寄主选择性及其与枝条物理结构、寄主和蚧体内化学物质间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势寄主对朝鲜球坚蚧的适合度由高至低顺序均是桃、梅、李、杏、苹果、梨、樱和山楂,且分成桃、梅、李、杏最适宜寄主;苹果、梨、樱桃适宜寄主和山楂次适宜寄主三类,均以6月份的寄主适合度最高,且以生长势好的寄主最高,中等的次之,弱的最差:朝鲜球坚蚧更趋向于最适宜寄主上刺吸取食和产卵,且若蚧存活率、卵的孵化率以及羽化率都较高,自然种群增长最快;朝鲜球坚蚧对寄主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分别与寄主间的表皮毛密度、长度、皮层厚度、枝条直径和黄酮、单宁等之间均达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在-0.9413~-0.8816和-0.9624~-0.8943之间;同样,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分别与8种寄主间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水量、CarE、AChE、GSTs和蚧体可溶性蛋白质等之间均达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范围分别为0.9025~0.9413和0.8937~0.9201;取食和产卵选择性一致。以取食表皮较为光滑、表皮毛稀疏、长度短、皮层薄,寄主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含水量多,黄酮和单宁少的桃、梅、李和杏等寄主的蚧体内CarE、AChE、GSTs和可溶性蛋白质活性较高,对寄主选择性较强,危害严重;取食苹果、梨和樱桃的次之;取食山楂的最低。12.运用功能法评价了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集团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对各捕食性瓢虫功能反应模型基本结构没有影响,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只改变了模型各参数,但药剂处理后捕食性瓢虫的控虫能力、寻找效应都显着降低;杀虫剂造成的各捕食性瓢虫的死亡率(Dt)和捕食功能减退率(FDt)各不相同,且按乐斯本、阿维菌素和速扑杀顺序减小,表明速扑杀是一种对捕食性瓢虫致死作用和捕食功能影响均较小而安全性较高的药剂。
乔海莉[10](2007)在《塔里木天然胡杨林微生物与昆虫多样性及光肩星天牛的入侵风险》文中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新疆天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林树栖真菌、土壤微生物、昆虫的种类和多样性,以及光肩星天牛对天然胡杨林的入侵风险等诸多因子对天然胡杨林健康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胡杨林树栖真菌较为丰富,通过对胡杨叶片、枝皮、干皮等组织的分离培养,共得到41种真菌,其中接合菌亚门1种,子囊菌亚门3种,担子菌亚门1种,其余36种均为半知菌亚门。叶栖真菌共检出20种,不同形状叶片上的种类数基本相当;枝栖真菌共检出33种,中壮林胡杨上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多于幼龄胡杨和过熟胡杨;干栖真菌共检出31种,随着树龄的增大干栖真菌的种类趋于减少。在41种树栖真菌中有内生真菌35种,共297个菌株,归属于4亚门、7目、22属,其中树干部位163株、25种,枝条部位103株、24种,叶片部位31株、12种。对胡杨树栖真菌群落中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得出,叶栖真菌中,针型叶片的多样性高,均匀性也高;枝栖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指数以中壮林最高,其次是过熟林,幼龄林最低;干栖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指数随着树龄的升高逐渐降低,均匀度指数的变化也是如此。因此,根据真菌多样性与均匀度越高,病害发生的可能性越低这一普遍规律,初步判断出中壮胡杨林受到病菌侵害的可能性最小,因而目前的健康状况优于其他类型胡杨林。2.在4种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内,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以31~40cm范围内最少。其中细菌在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的各个土层中均有分布,数量明显高于放线菌和真菌,而在部分林地内的土层中没有分离到放线菌和真菌。真菌作为组成森林土壤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试验中共分离出11属,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为各发育阶段胡杨林土壤中的优势菌属。3.胡杨林昆虫资源比较丰富,共采集到昆虫12目,61科,141种。其中有害昆虫90种,天敌昆虫(包括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32种,其它类昆虫19种。不同功能类群、不同目昆虫和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内昆虫的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各不相同。其中植食性昆虫的种类数和个体数显着高于天敌昆虫和其它类昆虫,为明显的优势类群,但在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方面,捕食性昆虫所占的比重最大。各目昆虫中以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均为全年中的优势目昆虫。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以中壮林的昆虫最为丰富,为11目、52科、107种,幼龄林为10目、45科、76种;过熟林为11目、30科、58种;衰亡林仅有鞘翅目昆虫1个类群。由此说明,胡杨林内天敌昆虫的自然控制力很弱,一旦害虫大爆发,则只能依靠人为措施来加以控制,致使胡杨林生态系统因受到人类干扰而变得越来越脆弱。4.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是目前胡杨林内最重要的爆发性害虫,可作为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通过调查其幼虫虫口密度,发现有虫株率均达100%,且在中壮林内的发生数量稍高于幼龄林和过熟林。通过3种不同形状叶片饲养春尺蠖幼虫,发现过渡型胡杨叶片更利于其幼虫的生长发育。5.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可以对胡杨造成危害。当胡杨的树皮厚度小于7mm时光肩星天牛便可侵入危害。根据胡杨树皮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光肩星天牛在胡杨上的危害特点,初步推测它对胡杨选择危害的结果如下:幼龄胡杨的树皮较接近光肩星天牛在杨树上产卵的最佳树皮厚度,因此天牛一旦侵袭,极有可能是优先选择较幼小的胡杨进行危害,并可侵害整个主干的各个部位及枝梢处;中壮胡杨和过熟胡杨可能危害的高度分别为3m以上和4m以上的主干或树皮较薄的枝梢处。6.光肩星天牛作为危险性害虫,可以对胡杨和其他造林树种均造成危害,其抗性高低序列为:桑树、沙枣>胡杨、圆冠榆、新疆杨、白榆、箭杆杨>复叶槭、旱柳、馒头柳。根据胡杨和某些试验树种上出现的羽化孔来判断,光肩星天牛在新疆巴州地区1年发生1代,且能在胡杨上顺利完成世代发育和造成危害。由此说明光肩星天牛对塔里木天然胡杨林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可以在林内定殖并危害。
二、害虫大发生的群落学机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害虫大发生的群落学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昆虫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
1.2 植物品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
1.3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
1.4 不同管理模式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 |
1.5 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本采集 |
2.2.2 土壤理化特征 |
2.2.3 DNA提取和扩增自测序 |
2.2.4 序列预处理和生物信息学方法 |
2.2.5 生态和统计分析 |
2.2.6 网络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2.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
2.3.3 OF和CF处理下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子生态网络分析 |
2.3.4 OF和CF处理下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不同茶树品种管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本采集 |
3.2.2 土壤理化性质 |
3.2.3 DNA提取和扩增自测序 |
3.2.4 序列预处理和生物信息学方法 |
3.2.5 生态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茶树品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3.3.2 不同茶树品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 |
3.3.3 不同茶树品种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 |
3.3.4 不同茶树品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预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调查区茶园基本情况 |
4.2.2 茶园昆虫调查取样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3种不同类型茶园主要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4.3.2 3种不同类型茶园害虫群落组成 |
4.3.3 3种不同类型茶园天敌群落组成及其优势种评价 |
4.3.4 不同管理模式对茶园生态系统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混播对大豆产量和昆虫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大豆害虫发生情况及控害措施 |
1.1 大豆主要害虫 |
1.2 农业害虫常见防控手段 |
1.3 大豆抗虫种质资源 |
2 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 |
2.1 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
2.2 害虫对抗性品种的适应 |
2.3 生态系统中昆虫与植物互作机制 |
3 生物多样性在害虫防控中的应用现状 |
3.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3.2 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 |
3.3 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应用 |
3.4 混播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途径 |
4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图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抗、中抗和高感虫大豆混播对其产量与昆虫群落和种群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大豆 |
1.3 种植模式 |
1.4 调查方法 |
1.5 数据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抗、中抗和高感虫大豆混播下昆虫群落多样性变化动态 |
2.2 高抗、中抗和高感虫大豆混播下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 |
2.3 高抗、中抗和高感虫大豆混播下产量差异 |
3 讨论 |
第三章 高抗和高感虫大豆不同比例混播对其产量与昆虫群落和种群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大豆 |
1.3 种植模式 |
1.4 调查方法 |
1.5 数据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抗和高感虫大豆不同比例混播下昆虫群落多样性动态 |
2.2 高抗和高感虫大豆不同比例混播下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 |
2.3 高抗和高感虫大豆不同比例混播下产量差异 |
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1.1 高抗、中抗和高感虫品种大豆不同组合混播间差异 |
1.2 高抗和高感虫品种大豆不同比例混播间差异 |
1.3 大豆混播的重要意义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地区大豆品种昆虫群落差异分析 |
基金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防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林复合系统概述 |
1.1.1 国外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1.1.2 国内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1.2 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2 试验调查方法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2.2.2 枣棉间作系统植食类亚群落组成 |
2.2.3 枣棉间作系统捕食类亚群落组成 |
2.2.4 枣棉间作系统寄生-中性类节肢动物亚群落组成 |
2.2.5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指数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时序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各类群个体数量及动态变化 |
3.2.2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各亚群落相对丰盛度的时间动态变化 |
3.2.3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的时间动态变化 |
3.2.4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的时间动态变化 |
3.2.5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动态变化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4.1.2 试验调查方法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枣棉间作系统主成分分析 |
4.2.2 枣棉间作系统多样性与主要组分的通径分析 |
4.2.3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聚类分析 |
4.2.4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不同时期的最优分割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枣棉间作系统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防治试验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枣棉间作系统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调查 |
5.1.2 试验园概况 |
5.1.3 供试药剂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枣棉间作系统主要害虫-天敌种群消长规律 |
5.2.2 不同药剂对枣棉间作系统枣瘿蚊防治 |
5.2.3 不同药剂对枣树叶螨田间防治效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 |
6.2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
6.3 枣棉间作系统群落特征分析 |
6.4 枣棉间作系统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防治试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我国龙眼害虫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龙眼害虫的种类组成与特点 |
2 龙眼害虫种群生态研究 |
2.1 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
2.2 种群的数量动态 |
2.3 害虫测报与防治指标 |
2.4 防治指标 |
3 龙眼主要害虫的天敌 |
3.1 天敌种类及其自然控制作用 |
3.2 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捕食作用 |
4 龙眼园群落生态学研究 |
4.1 昆虫群落的组成结构 |
4.2 昆虫群落的的时间格局 |
4.3 昆虫群落的空间结构 |
5 龙眼害虫的综合治理 |
5.1 综合防治策略 |
5.2 防治措施的优化 |
5.3 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
6 问题与展望 |
(5)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群落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
1.2 群落生态学的战略意义 |
1.3 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
1.3.1 落结构和组织学 |
1.3.2 群落的时空动态 |
1.4 害虫综合治理的原则 |
1.5 群落水平的有害生物管理 |
1.6 我国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
1.6.1 我国林果类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
1.6.1.1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对林果类植物园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1.2 气候因子对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7 中性昆虫的研究进展 |
1.7.1 中性昆虫在大田生态系统的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
1.7.1.1 中性昆虫在大田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
1.7.1.2 中性昆虫与大田害虫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
1.7.1.3 农业措施对害虫—中性昆虫—天敌系统的影响 |
1.7.2 中性昆虫在大田IPM 中的作用 |
1.8 我国花椒害虫研究进展 |
1.8.1 花椒害虫的种类及分布 |
1.8.1.1 新疆东部、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 |
1.8.1.2 云南东北部、四川、重庆、贵州等西南地区 |
1.8.1.3 广西、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 |
1.8.1.4 浙江、江苏、山东等华东地区 |
1.8.2 花椒主要害虫的为害与发生规律研究 |
1.8.2.1 地下害虫 |
1.8.2.2 枝干害虫 |
1.8.2.3 花芽害虫 |
1.8.2.4 食叶害虫 |
1.8.3 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8.3.1 农业防治 |
1.8.3.2 物理及机械防治 |
1.8.3.3 生物防治 |
1.8.3.4 化学防治 |
1.9 本项目的立题依据、目标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1.1 调查工具 |
2.2.1.2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调查方法 |
2.2.1.3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调查方法 |
2.2.2 标本鉴定方法 |
2.2.2.1 鉴定工具 |
2.2.2.2 标本的保存 |
2.2.2.3 标本的制作 |
2.2.2.4 标本的鉴定 |
2.2.3 海拔高度及温湿度的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分析方法 |
2.2.4.1 群落特征指数分析方法 |
2.2.4.2 稳定性分析 |
2.2.4.3 主分量分析方法 |
2.2.4.4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
2.2.4.5 最优分割方法 |
2.2.4.6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
2.2.4.7 通径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组成的研究 |
3.1.1 花椒园植食性及中性节肢动物名录 |
3.1.2 花椒园节肢动物天敌名录 |
3.2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指数的主分量分析及排序 |
3.2.1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主分量分析 |
3.2.2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排序 |
3.3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 |
3.3.1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 |
3.3.2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
3.3.3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比较 |
3.3.4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的时间格局 |
3.4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 |
3.4.1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模糊聚类分析 |
3.4.1.1 花椒园节肢动物总群落聚类 |
3.4.1.2 天敌亚群落聚类 |
3.4.1.3 非天敌亚群落聚类 |
3.5 不同时期的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最优分割 |
3.5.1 不同时期的花椒园节肢动物总群落的最优分割 |
3.6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稳定性分析 |
3.6.1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分析 |
3.6.2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稳定性分析 |
3.6.3 不同海拔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3.7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分析 |
3.7.1 不同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3.7.2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 |
3.7.2.1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 |
3.7.2.2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季节变化 |
3.7.3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稳定性分析 |
3.7.4 不同种植模式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3.8 群落多样性及其生境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 |
3.8.1 群落多样性及其生境因子的动态 |
3.8.2 群落多样性及其生境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 |
3.9 群落多样性及其它群落特征指数的灰色系统分析 |
3.9.1 群落多样性及其它群落特征指数的动态 |
3.9.2 群落多样性及其它群落特征指数的灰色系统分析 |
3.10 节肢动物总群落多样性与其它指标关系通径分析 |
3.10.1 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各生态学指标的通径分析 |
3.10.2 植食类亚群落多样性与其它指标关系通径分析 |
3.10.3 天敌类亚群落多样性与其它指标关系通径分析 |
3.11 不同海拔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分析 |
3.11.1 不同海拔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的组成及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
3.11.2 不同海拔花椒园中性昆虫与天敌的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
3.11.3 不同海拔中性昆虫多样性、均匀度、种间相遇机率及优势度动态分析 |
3.11.4 不同海拔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3.12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分析 |
3.12.1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的组成及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
3.12.2 不同种植模式中性昆虫与天敌的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
3.12.3 中性昆虫多样性、均匀度、种间相遇机率及优势度动态分析 |
3.12.4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3.13 天敌与中性昆虫混合种群数量之间影响效果的灰色系统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物种丰富 |
4.1.2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 |
4.1.3 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群落结构水平的关键参数 |
4.1.4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 |
4.1.5 群落多样性与生境因素及其它群落特征指数的灰色系统分析 |
4.1.6 花椒与玉米、大豆园多样性较大、结构较稳定 |
4.1.7 中性昆虫亚群路在整个群落中占有重要作用 |
4.2 讨论 |
4.2.1 节肢动物群落的组织结构研究 |
4.2.2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时间动态 |
4.2.3 多样性的测度 |
4.2.4 间作套种作物对花椒园昆虫种类及数量有直接影响 |
4.2.5 分层间作套种作物花椒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
4.2.6 天敌昆虫亚群落成为间作套种作物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导因子 |
4.2.7 花椒园内分层间作套种玉米、大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模式 |
4.2.8 花椒园节肢动物的模糊聚类分析 |
4.2.9 中性昆虫的作用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转基因抗虫杨的抗虫性测定及对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转基因抗虫杨简介 |
1.1.1 主要目的基因 |
1.1.2 生物安全问题的提出 |
1.2 转基因抗虫杨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2.1 转基因抗虫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
1.2.2 转基因抗虫杨对目标害虫的影响 |
1.2.3 转基因抗虫杨对非目标害虫的影响 |
1.2.4 转基因抗虫杨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思路 |
2 转基因杨对主要靶标害虫的影响 |
2.1 对光肩星天牛抗性试验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对柳蓝叶甲的抗性试验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 转基因杨对非目标昆虫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杨树品种 |
3.1.2 供试虫源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基因杨对杨扇舟蛾死亡率的影响 |
3.2.2 转基因杨对杨扇舟蛾蜕皮指数的影响 |
3.2.3 转基因杨对杨扇舟蛾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4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供试昆虫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取食转基因银腺杂种杨的白杨毛蚜对异色瓢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4.2.2 取食转基因银腺杂种杨的白杨毛蚜对异色瓢虫死亡率的影响 |
4.2.3 取食转基因银腺杂种杨的白杨毛蚜对异色瓢虫羽化率及成虫体重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5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调查方法 |
5.1.3 功能团的划分 |
5.1.4 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的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节肢动物群落功能团组成及优势度的影响 |
5.2.2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节肢动物个体总数及丰富度的影响 |
5.2.3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的影响 |
5.2.4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5.2.5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节肢动物群落均匀度的影响 |
5.2.6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节肢动物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6 转基因库安托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调查方法 |
6.1.3 功能团的划分及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的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基因库安托杨对节肢动物群落功能团组成及优势度的影响 |
6.2.2 转基因库安托杨对节肢动物个体总数及丰富度的影响 |
6.2.3 转基因库安托杨对节肢动物群落营养结构的影响 |
6.2.4 转基因库安托杨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2.5 转基因库安托杨对节肢动物群落均匀度的影响 |
6.2.6 转基因库安托杨对节肢动物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间作豆科牧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 |
1.1.1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1.1.2 种间相互作用与协同进化 |
1.1.3 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 |
1.1.4 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 |
1.2 棉田间作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的影响 |
1.3 棉蚜的研究概况 |
1.3.1 棉蚜的生物学特性 |
1.3.2 棉蚜的综合防治 |
1.3.2.1 农业防治措施 |
1.3.2.2 生物防治措施 |
1.3.2.3 化学防治措施 |
第二章 间作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与动态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 |
2.3.2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组织水平 |
2.3.3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
2.3.4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主成分分析 |
2.3.5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 |
2.3.6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与天敌的时间生态位 |
2.3.7 间作豆科牧草棉田节肢动物各项生态学指标的相互作用分析 |
2.3.7.1 群落多样性同其他生态学指标的通径分析 |
2.3.7.2 群落多样性的主要成分分析 |
2.3.7.3 群落特征指数的R型因子聚类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群落的结构与动态 |
3.1 试验区概况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的群落结构 |
3.3.1.1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名录 |
3.3.1.2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群落的相对丰盛度 |
3.3.2 间作苜蓿棉田天敌群落的时序动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间作苜蓿棉田棉蚜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 |
4.1 试验区概况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间作苜蓿棉田棉蚜和主要天敌种群的时间生态位 |
4.3.2 间作苜蓿棉田棉蚜和主要天敌种群的数量动态 |
4.3.3 间作苜蓿棉田牧草盲蝽发生量的调查 |
4.3.4 间作苜蓿棉田效益的初步评估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性讨论与建议 |
5.1 结论性讨论 |
5.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枣粮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控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节肢动物群落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水文 |
2.1.5 植被 |
2.1.6 样地类型 |
2.2 试验方法 |
2.2.1 枣园亚系统调查方法 |
2.2.2 农田亚系统调查方法 |
2.2.3 节肢动物物种的鉴定 |
2.2.4 寄生率调查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多样性指数 |
2.3.2 系统聚类分析 |
2.3.3 有序样本的最优分割 |
3 枣粮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 |
3.1 枣粮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3.1.1 枣园亚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 |
3.1.2 农田亚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3.2 枣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3.2.1 未除草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3.2.2 除草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3.3 农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4 枣粮间作系统物种流的变动规律和动态 |
4.1 枣粮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流动态 |
4.1.1 枣园亚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流动态 |
4.1.2 农田亚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流动态 |
4.1.3 枣园和农田亚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流之间的变动规律 |
4.1.4 “源”系统与“汇”系统的形成和作用 |
4.2 枣粮间作系统的亚系统间节肢动物相互作用 |
4.2.1 天敌物种在枣园和农田亚系统间作用动态 |
4.2.2 植食性物种在枣园和农田亚系统间的作用动态 |
4.2.3 中性物种在枣园和农田亚系统间的作用动态 |
4.2.4 枣粮间作系统不同亚系统寄生性天敌的相互作用 |
5 不同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5.1 不同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5.1.1 不同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5.1.2 不同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和个体数之间的关系 |
5.2 枣园亚系统与未除草枣园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5.2.1 枣园亚系统与未除草枣园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5.2.2 枣园亚系统与未除草枣园系统天敌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5.2.3 枣园亚系统与未除草枣园系统中性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5.2.4 枣园亚系统与未除草枣园系统植食性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5.3 枣园亚系统与除草枣园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5.3.1 枣园亚系统与除草枣园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5.3.2 枣园亚系统与除草枣园系统天敌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5.3.3 枣园亚系统与除草枣园系统中性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5.3.4 枣园亚系统与除草枣园系统植食性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5.4 间作园农田亚系统与农田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5.4.1 间作园农田亚系统与农田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5.4.2 间作农田亚系统与农田系统天敌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5.4.3 农田亚系统与农田系统中性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5.4.4 农田亚系统与农田系统植食性节肢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朝鲜球坚蚧与其寄主、天敌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
1.1 群落概念及其生态学意义 |
1.2 群落水平的有害生物管理 |
1.3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特征 |
1.3.1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3.2 节肢动物群落生态位的研究进展 |
1.3.3 节肢动物种群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1.3.4 地统计学在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研究进展 |
1.3.5 节肢动物群落的演替 |
1.4 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因素 |
1.4.1 农用化学物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4.2 稀土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4.3 气候因素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2 节肢动物群落内物种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2.1 节肢动物群落内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2.2 节肢动物群落内种间关系 |
2.2.1 节肢动物群落内种间竞争的基本概念 |
2.2.2 节肢动物群落内种间的竞争排斥 |
2.2.3 节肢动物群落内捕食与被食 |
3 中性昆虫的研究进展 |
3.1 中性昆虫概念和研究意义 |
3.2 中性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
3.2.1 中性昆虫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
3.2.2 中性昆虫与农业害虫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
3.2.3 化学农药施用对害虫-中性昆虫-天敌系统的影响 |
3.3 中性昆虫在IPM中的作用 |
4 昆虫和植物的互作研究 |
4.1 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
4.2 植物化学防御的研究 |
4.2.1 植物化学防御的研究 |
4.2.2 害虫危害对植物次生物质的影响 |
4.2.3 害虫危害对植物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影响 |
4.2.4 植物化学防御反应的应用前景 |
4.3 植物物理抗性和抗虫性的关系 |
5 果园节肢动物及天敌利用研究进展 |
5.1 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 |
5.2 植被覆盖的多样性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5.3 果园天敌昆虫多样性对害虫的生态控制作用 |
5.4 生境岛屿和周边生境生物多样性对果园天敌的助增作用 |
5.5 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调查方法 |
1.1.1 试验地点 |
1.1.2 调查方法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1.2.1 群落特征指数计算 |
1.2.2 节肢动物总群落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
1.2.3 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1.2.4 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分析 |
1.2.5 节肢动物总群落最优分割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 |
2.2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相对丰盛度 |
2.3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功能类群和数量结构 |
2.4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各功能类群生态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 |
2.5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功能类群多样性 |
2.6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类群相对稳定性 |
2.7 节肢动物群落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2.8 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2.9 节肢动物总群落的模糊聚类分析 |
2.10 不同时期节肢动物总群落时间格局最优分割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空间格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调查方法 |
1.2.1 传统经典的调查方法 |
1.2.2 地统计学分析的调查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1.3.1 传统经典的空间格局分析 |
1.3.2 地统计学分析-半变异函数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梅园主要节肢动种群落空间格局传统生物学统计分析 |
2.1.1 朝鲜球坚蚧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
2.1.2 黑缘红瓢虫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
2.2 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研究 |
2.2.1 黑缘红瓢虫种群半变异函数和空间格局分析 |
2.2.2 朝鲜球坚蚧种群半变异函数和空间格局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梅园瓢虫亚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田间调查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1.3.1 群落各特征值计算方法 |
1.3.2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梅园瓢虫亚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分析 |
2.1.1 群落的组成及相对丰盛度的分析 |
2.1.2 群落的优势类群和优势种 |
2.1.3 瓢虫优势种在梅园中的种群密度及动态 |
2.2 梅园瓢虫群落的多样性及稳定性研究 |
2.2.1 梅园瓢虫的多样性、均匀性、丰富度分析 |
2.2.2 多样性主分量成分析 |
2.3 梅园瓢虫空间格局研究 |
2.3.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比较 |
2.3.2 果梅上、中、下三层及地面的比较 |
3 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梅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组成与动态及与天敌互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调查方法 |
1.1.1 试验地点 |
1.1.2 调查方法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1.2.1 群落各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
1.2.2 生态位的计算方法 |
1.2.3 主分量分析方法 |
1.2.4 各种天敌对中性昆虫混合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系统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性昆虫亚群落的组成及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
2.2 中性昆虫与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
2.3 中性昆虫与天敌类群时间生态位 |
2.4 中性昆虫多样性、均匀度、种间相遇机率及优势度动态分析 |
2.5 中性昆虫亚群落的主成分分析 |
2.6 天敌对中性昆虫混合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系统分析 |
3 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化学农药对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杀虫剂施用、群落调查和节肢动物群落数据分析 |
1.1.1 试验地点及杀虫剂施用试验设计 |
1.1.2 群落的划分与调查 |
1.1.3 群落优势种划分 |
1.1.4 杀虫剂试验群落分析方法 |
1.2 除草剂施用和节肢动物群落数据分析、群落调查 |
1.2.1 试验地点、除草剂施用试验设计及田间调查 |
1.2.2 除草剂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虫剂对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2.1.1 杀虫剂作用下群落主要目的物种组成与分布 |
2.1.2 杀虫剂干扰下群落功能集团的物种组成与分布 |
2.1.3 杀虫剂干扰下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相对丰盛度 |
2.1.4 杀虫剂干扰下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指数 |
2.1.5 杀虫剂干扰下群落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及优势度 |
2.1.6 杀虫剂干扰下群落的自然控害效能 |
2.2 除草剂对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2.2.1 除草剂对梅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和各亚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 |
2.2.2 除草剂对梅园节肢动物各亚群落相对丰盛度的影响 |
2.2.3 除草剂对梅园节肢动物总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影响 |
2.2.4 各处理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及其差异 |
2.2.5 各处理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及其差异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稀土元素对梅园主要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稀土及来源 |
1.2 稀土施用试验设计和调查方法 |
1.3 稀土急性毒性试验 |
1.4 稀土慢性毒性试验 |
1.5 梅园土壤动物类群数量等级划分标准 |
1.6 稀土试验群落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稀土对梅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
2.1.1 稀土对梅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2.1.2 稀土对梅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 |
2.1.3 稀土对梅园土壤动物群落功能团时空动态的影响 |
2.2 稀土对蛴螬的生态毒性 |
2.2.1 稀土对蛴螬的急性毒性 |
2.2.2 稀土对蛴螬的慢性毒性 |
2.2.3 稀土对蛴螬体重增长和蛹重增长的毒性效应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梅园杂草植被群落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调查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1.3.1 群落特征指数计算 |
1.3.2 模糊聚类分析步骤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梅园杂草植被群落的基本组成 |
2.2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量的消长 |
2.3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的消长 |
2.4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
2.5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和优势种 |
2.6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九章 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和生态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调查方法 |
1.1.1 试验地点 |
1.1.2 调查方法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1.2.1 群落组织水平的测定 |
1.2.2 生态位指数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动态、基本特征和主要害虫及天敌时空格局 |
2.2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生态位分析 |
2.2.1 空间生态位的分析 |
2.2.2 时间生态位分析 |
2.2.3 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分析 |
2.2.4 节肢动物群落时序动态分析 |
2.2.5 利用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模糊聚类分析评价天敌的作用效能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捕食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对猎物密度的功能反应 |
1.3 种内干扰对黑缘红瓢虫捕食作用的功能反应的影响 |
1.4 对猎物密度、黑缘红瓢虫自身密度的联合反应 |
1.5 相互干扰反应试验 |
1.6 温度对功能反应的影响 |
1.7 空间异质性对捕食作用的影响 |
1.8 功能反应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黑缘红瓢虫对猎物密度的功能反应 |
2.2 寻找效应的估计 |
2.3 种内干扰对黑缘红瓢虫捕食作用的功能反应 |
2.4 黑缘红瓢虫对猎物密度、黑缘红瓢虫自身密度的联合反应 |
2.5 相互干扰对黑缘红瓢虫捕食效应的影响 |
2.6 不同温度条件下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功能反应 |
2.7 空间异质性对黑缘红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主要节肢动物生物学特性、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节肢动物的室内饲养与观察 |
1.2 主要节肢动物的室外系统调查 |
1.3 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研究 |
1.3.1 饲料配方及其制备 |
1.3.2 不同配方的饲料对成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
1.3.3 取食量、排粪量、饲料转化率、饲料利用率的测定 |
1.3.4 饲料配方和饲养时间对成虫搜寻和捕食朝鲜球坚蚧能力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生物学特性 |
2.1.1 黑缘红瓢虫生物学特性 |
2.1.2 朝鲜球坚蚧生物学特性 |
2.2 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 |
2.2.1 各种饲料配方对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
2.2.2 饲料配方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
2.2.3 成虫对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
2.2.4 配方和饲养时间对成虫捕食朝鲜球坚蚧能力的影响 |
2.2.5 配方和饲养时间对成虫搜寻能力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朝鲜球坚蚧的寄主适合度、寄主选择性及其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方法 |
1.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1.2 朝鲜球坚蚧对寄主植物危害程度系统调查 |
1.1.3 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适合度系统调查 |
1.1.4 寄主选择性测定 |
1.1.5 寄主枝条部分化学成分测定 |
1.1.6 朝鲜球坚蚧体内部分解毒酶活性测定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朝鲜球坚蚧对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分析 |
2.2 8寄主植物上朝鲜球坚蚧自然种群发展趋势分析 |
2.3 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的寄主适合度分析 |
2.3.1 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适合度的时间格局分析 |
2.3.2 不同生长势的寄主对朝鲜球坚蚧适合度的影响 |
2.4 朝鲜球坚蚧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比较分析 |
2.5 朝鲜球坚蚧对寄主植物选择机理 |
2.5.1 寄主枝条物理结构差异分析 |
2.5.2 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枝条物理结构、化学物质的关系 |
2.5.3 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体内部分化学物质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三章 三种杀虫剂对梅园捕食性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室内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 |
1.4 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相对捕食能力和在该集团中的捕食份额的影响 |
2.2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种群捕食功能的影响 |
2.2.1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死亡率的影响 |
2.2.2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种群捕食功能的影响 |
2.2.3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寻找效应的影响 |
2.3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集团捕食功能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和主持的项目 |
(10)塔里木天然胡杨林微生物与昆虫多样性及光肩星天牛的入侵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胡杨的研究现状 |
1.1.1 抗逆生理方面 |
1.1.2 无性繁殖方面 |
1.1.3 病虫害防治方面 |
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1.2.1 昆虫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1.2.2 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1.2.3 昆虫、微生物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 |
1.3 光肩星天牛的研究概况 |
1.3.1 光肩星天牛对寄主的选择及寄主抗虫机制的研究 |
1.3.2 光肩星天牛对塔里木胡杨林的入侵风险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胡杨林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
2.1 胡杨树栖真菌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1.2 标准地的设置 |
2.1.1.3 调查方法 |
2.1.1.4 数据分析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2.1 胡杨叶栖真菌 |
2.1.2.2 胡杨枝栖真菌 |
2.1.2.3 胡杨干栖真菌 |
2.1.2.4 胡杨树栖真菌 |
2.1.3 结论与讨论 |
2.2 胡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1.2 标准地的设置 |
2.2.1.3 调查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2.1 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 |
2.2.2.2 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土壤剖面中微生物的数量分布 |
2.2.2.3 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土壤微生物的种类组成 |
2.2.2.4 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土壤真菌的组成及其相对密度 |
2.2.3 结论与讨论 |
3 胡杨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
3.1 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1.2 标准地的设置 |
3.1.1.3 调查方法 |
3.1.1.4 数据分析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胡杨林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 |
3.1.2.2 胡杨林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
3.1.2.3 胡杨林昆虫的种类组成 |
3.1.3 结论与讨论 |
3.2 春尺蠖对胡杨的危害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2.1.2 标准地的设置 |
3.2.1.3 调查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春尺蠖幼虫虫口密度 |
3.2.2.2 春尺蠖对不同形状胡杨叶片的选择 |
3.2.3 结论与讨论 |
4 光肩星天牛对天然胡杨林的入侵风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胡杨和其他主要造林树种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研究 |
4.2.1.1 网室接成虫试验 |
4.2.1.2 树干套笼接成虫试验 |
4.2.1.3 网室接成虫与树干套笼接成虫试验结果的比较 |
4.2.2 胡杨树皮厚度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的关系 |
4.2.2.1 胡杨树皮厚度与树高、胸径之间的关系 |
4.2.2.2 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树皮厚度的变化规律 |
4.2.2.3 胡杨受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程度与树皮厚度的变化规律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胡杨树皮厚度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的关系 |
4.3.2 胡杨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 |
4.3.3 主要造林树种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 |
4.3.4 光肩星天牛对天然胡杨林的入侵风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
致谢 |
四、害虫大发生的群落学机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昆虫群落的影响[D]. 顾松松.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2]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混播对大豆产量和昆虫群落的影响[D]. 肖子衿.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3]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防效评价[D]. 毕海燕.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4]我国龙眼害虫的研究现状[J]. 胡菡青,陈瑾,韦晓霞,杨凌,吴如健. 福建农业学报, 2010(04)
- [5]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 张晓明. 云南农业大学, 2009(S2)
- [6]转基因抗虫杨的抗虫性测定及对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研究[D]. 张晓芬.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7]间作豆科牧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D]. 陈明. 兰州大学, 2008(12)
- [8]枣粮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控害机理研究[D]. 高飞.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9]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朝鲜球坚蚧与其寄主、天敌间的关系[D]. 黄保宏.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8)
- [10]塔里木天然胡杨林微生物与昆虫多样性及光肩星天牛的入侵风险[D]. 乔海莉.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