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有机质热演化与二次生烃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臻[1](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侯晓伟[2](2020)在《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文中指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特有的岩性多样、旋回性叠置沉积产物——煤系,具备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及合探共采的基础和可能,亟需开展创新性探索。本文力求全面地表征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效应,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运移机理及赋存规律,揭示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以沁水盆地太原组–山西组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野外勘探→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示范工程剖析→理论升华的综合研究思路,以分异–互联储层控气机理调控下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为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凝练出以下主要认识:(1)精细评价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指出了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干酪根,整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聚集有机质煤不仅具有相对良好的物性条件,同时具备了极好的生烃潜力,对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潜力起决定性作用。有机–无机组分控制了煤系气储层孔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依据控气作用差异性将全尺度孔裂隙系统(TPV)划分为束缚孔系统(IPV)和自由孔系统(MPV),前者控制了煤系气储层的吸附性能,后者则决定了煤系气储层的渗透能力;(2)深入阐释了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其地质控制效应:创新地提出变孔压缩系数理念并依此反演了深部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响应规律。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阐述了煤系气运移/传输机理。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优选了煤系气原位含气性评价方案,剖析了原位煤系气含量的地质控制效应,阐明了深部煤系气差异性分段式赋存规律;(3)详实剖析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及共生成藏效应:划分出源–储综合体系叠置配套期、初次生烃高峰期、生烃停滞–动态调整期、二次生烃高峰期和共生调整定型期五个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阶段,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建立了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演化模式并定量评价了煤系气运移和赋存规律的阶段式地质演化过程。揭示了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并剖析了煤系气共生调节机制;(4)系统判识了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时空发育规律并阐明了其地质选择过程:识别出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空间规律性间断式分布特征,划分了煤系页岩气主导型共生气藏、煤层气主导型共生气藏和多元型煤系气共生气藏三类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组合类型。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有效含气层段需要同时兼具优势的生、储、盖组合配置——煤层发育程度决定了有效共生含气层段的发育程度,埋藏条件造就了共生煤系气优势气藏类型的差异性,有机–无机组分与物性特征限制了煤系页岩气和煤系砂岩气的成藏潜力。证实了区内广覆式共生煤系气藏具有气源同源性,揭示了有效含气层段多阶段分异性时空演化的地质选择过程。该论文有图226幅,表19个,参考文献300篇。
马钰凯[3](2020)在《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石炭-二叠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重要的潜山油气增储领域。在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与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探究构造演化对煤系烃源岩生烃规律、优质储层发育、潜山圈闭形成等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是潜山油气成藏研究的重点,对油气增储上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以黄骅坳陷上古生界潜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露头及井震资料,整理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究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表明:(1)华北地台经历克拉通化、稳定发育、裂解破坏和伸展裂陷的演化过程,在此背景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充填,建立在稳定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之上,在经历中、新生代“两期改造,两期建造”之后,石炭-二叠系最终呈现出残留盆地特征;(2)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地层是潜山烃源岩的主力层系,构造演化控制其生烃过程存在2个阶段,分别对应燕山早中期和喜山期,生烃模式包括持续埋藏型、早抬晚埋型和间歇埋藏型,此外研究区内二次生烃门限大于一次生烃门限,乌马营、王官屯及歧口深凹区为生烃最有利区带;(3)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裂缝为辅,原生孔隙较少,断裂造缝作用对储层改造的有效范围是距离主干断层759m以内,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分为有机酸溶蚀-大气淡水淋滤复合模式、有机酸溶蚀主导模式、大气淡水淋滤主导模式,其中第三种模式分布最广且改造强度最大;(4)研究区发育的潜山圈闭类型包括背斜圈闭、逆冲圈闭、古地貌圈闭和掀斜断块圈闭,不同类型的圈闭在构造演化控制下具有各异的形成过程,其中掀斜断块圈闭分布最为广泛,背斜圈闭主要分布在南部,古地貌圈闭主要分布在北部,逆冲圈闭零星分布。对典型潜山油气藏进行解析,发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分为古生古储型和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在构造演化控制下体现出有效烃源岩、优质储层、良好圈闭的合理配置。诸如乌马营、王官屯及歧北-埕海北部地区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生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的区域,有利于潜山油气聚集成藏。上述分析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屈晓荣[4](2019)在《榆社-武乡区块煤系气叠置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石炭二叠纪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气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研究区煤系气叠置成藏机理与叠置成藏模式为目标,以煤系气探井、参数井数据及样品为基础,结合野外勘探、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依据层序地层学相关理论建立了关键层判识指标,明确了关键层空间展布规律。以层序地层格架为限制,提取了含气层段沉积组合、盖层封闭性、地下水动力条件、储层压力特征、各类气藏垂向含气性分布及气体同位素分布特征等指标,揭示了煤系气垂向分布差异性及其地质控制因素,进而划分了叠置独立含气系统。结果表明:研究区目标层空间展布主要受单斜构造控制,伴有少量的断层和褶皱发育,储层埋深介于6001600m,整体处于1000m以深;目标层垂向上发育有三个独立含气系统,其中位于含气系统III中的3号煤和含气系统I中的15号煤,全区发育稳定、厚度大,具有形成优势煤层气藏的条件;不同含气系统中泥页岩和砂岩储层发育差异显着,其中泥页岩具有单层厚度小、累计厚度大的特征;泥页岩层和砂岩层也具有一定的含气性,在含气系统的限定下,呈现多类型气藏叠置成藏的特征。(2)基于多种测试技术,综合研究了煤系气源岩地化特征与储层物性特征,深入认识了源岩生烃潜力和储层储集体系。结果表明:煤系气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热演化程度整体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气潜力;煤岩作为聚集有机质,有机质丰度显着(>60%),泥页岩(分散有机质)作为煤系中另一重要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变化范围较大(整体处于1%3%),生烃潜力较好,且垂向上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越靠近煤层沉积的泥页岩,其有机质含量越高,表明泥页岩有机质丰度(生烃潜力)受沉积环境控制作用显着;无机矿物方面,泥页岩和砂岩均以粘土矿物和石英为主,其中泥页岩粘土矿物含量主体介于25%63.4%,平均46.6%;石英含量介于26.2%47.1%,平均35.7%。砂岩储层石英矿物含量为81.4%,平均为62.4%;煤中发育有气孔、残留植物组织孔、次生矿物孔、晶间孔以及原生粒间孔,并以微孔为主,且发育一定的微裂隙。泥页岩以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为主,介孔与微孔发育,孔隙连通性较差。致密砂岩以溶蚀孔、晶间孔为主,大孔和微裂隙较为发育,孔隙连通性较好;渗透率方面,煤系气储层均属于低渗透储层;不同含气系统煤系气储层特征对比表明:含气系统Ⅱ中煤系气储层具有较大的脆性指数,其孔隙度与渗透率、孔容与比表面积也相对较大,具有较大的储集空间和有利的气体运移条件。(3)通过气测录井、现场解吸和实验测试等手段对煤系气储层原位含气性和最大含气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探究了不同地质因素对各类储层含气性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煤层气含气量极为显着,原位含气量和最大含气量均远高于砂岩和泥页岩储层。同时,砂岩和泥页岩储层具有一定的含气性;区域上,各类储层含气性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表现为储层含气量由研究区中部向北部或西南部增大。相反,各类气藏间含气性差异则是内在物质组分控制下,储层差异性的表现;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各类煤系气藏含气性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关含气性模型:煤层气以吸附气为主,埋深在0800m范围,随着埋深增加,含气量迅速升高。埋深大于800m范围内,含气量逐渐降低;泥页岩含气量整体较低,同样以吸附气为主,埋深在01000m范围,含气量随埋深增加逐渐增高,当埋深大于1000m时,含气量趋于稳定;致密砂岩气埋深在02500m范围,含气量随埋深增加逐渐增高,当埋深大于2500m时,含气量逐渐趋于稳定。从组合气藏勘探开发的角度考虑,埋深在10003500m之间较为有利。(4)基于煤系气源岩生烃潜力和储层储集体系,对煤系气叠置成藏演化史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剖析了煤系气共生成藏的成藏关键期以及源岩生烃演化与储层能量动态调节过程,揭示了煤系气共生成藏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目标层煤系气叠置成藏过程包括5个阶段:源岩—储层叠置组合形成阶段、快速沉降—初次生烃阶段、埋深波动—气体逸散阶段、二次生烃—充注阶段、持续抬升—气藏调整阶段;二次生烃—充注阶段,源岩生成大量的烃类气体造成储层超压,气体通过盖层突破、层间渗流和扩散等作用向邻近储层进行补给;持续抬升—气藏调整阶段,受储层特征差异性控制,各类气藏内能量平衡发生破坏,各含气系统间不同气藏类型能量系统发生动态调整,伴随着气藏间气体发生交换,形成现今叠置成藏特征;根据不同含气系统中现今共生组合气藏含气量、埋深、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和构造特征等综合地质作用耦合关系分析,认为研究区煤系气叠置气藏整体属于单斜构造-自封闭型成藏模式。具体表现为储层组合厚度大、向斜-背斜转折区有利于煤系气富集;另外,构造特征、地下水条件和生物作用综合效应有利于局部形成相对富集的煤系气叠置气藏;研究区煤系气叠置成藏模式的主体为一定厚度的共生沉积组合分布于宽缓褶皱转折区。传统煤层气富集模式(一定厚度的共生沉积分布于向斜核部)与特殊共生气藏模式(地质条件与生物因素综合作用)为研究区煤系气叠置成藏模式的典例。
赵俊峰,刘池洋,刘永涛,何争光,毛伟,朱斌[5](2011)在《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文中指出南华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地区之一,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是该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在较全面收集和补充实测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最大热解峰温(Tmax)、孢粉色变指数等古温标数据,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呈不均一性,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结合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古构造演化分析、裂变径迹和岩浆岩测年等,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与生烃史,总体上可划分为早期生烃型、早-晚期生烃型和持续生烃型3种生烃热演化类型。上古生界有机质早期主要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岩浆热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是局部热演化异常增高的主要原因;中生代中晚期的区域构造热事件是太康-济源古生界区域性高热演化形成的主控因素。从热演化研究的角度考虑,寻找具备二次生烃和成藏、保存条件的上古生界,是南华北具现实意义的勘探方向,主要分布在中-新生界凹陷的较深部位,如倪丘集凹陷中部、谭庄-沈丘凹陷中部等。
周小进[6](2010)在《南华北上古生界油气成藏关键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南华北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是一套良好的烃源岩,但多年勘探一直未能取得油气突破。该文从控制上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出发,立足有效烃源岩与油气保存这2个基本条件的分析,取得了对该区主要凹陷上古生界成烃演化和油气保存条件的重要认识。研究认为,南华北上古生界具有二次生烃的有利条件,并具有油气兼生的特点;太康隆起、鹿邑凹陷、谭庄—沈丘凹陷在燕山中晚期已具备二次生烃条件,而倪丘集凹陷较晚,主要在喜山晚期,是寻找晚生晚成油气藏的重点地区;现今深凹区是二次生烃的主要区,并具有有利的油气保存条件。
李伟,李文涛,刘华,陈丽[7](2010)在《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文中提出为了明确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对煤系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生烃演化与构造-埋藏的时空匹配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具有多期次的生、排烃过程:初次生烃过程具有区域一致性,主要发生在印支期中三叠世末期,但生烃量有限;主要生烃过程发生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现今进入生烃门限的深度在4 000 m左右。临清坳陷东部可以划分出中隆新隆、中坳新隆、中坳新坳等3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叠合单元,对于上古生界煤成气藏勘探而言,应在盆地叠合单元详细区划的基础上,重点在中坳新坳型叠合单元寻找那些主力二次生烃期较晚(古近纪末或新近纪—第四纪),且后期构造变动相对较弱的地区。
缪九军[8](2008)在《济阳—临清东部C-P煤系源岩二次生烃机制及潜力分析》文中认为济阳-临清东部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煤系源岩主要是太原组与山西组煤和暗色泥岩(包括碳质泥岩)。该烃源岩经过后期不同程度的抬升、剥蚀及晚期的差异沉降,分别经历了印支末、燕山期和喜山期三次主要的生烃过程,相当部分在第三系深凹部位被二次深埋,并发生再次生烃,其中二次生烃发生在燕山期和喜山期,以喜山期为主。有关“二次生烃”的研究目前取得了较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二次生烃与连续生烃有何差别?是有机质演化过程的简单重复,还是有变异?二次生烃有何特点?对成藏有何影响等问题仍然是目前勘探中比较关切的问题。本次研究针对目前有关“二次生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研究区煤岩和泥岩进行了二次生烃模拟实验。研究表明,二次生烃作用是一次生烃的继续,同样受母质本身的性质、温度和时间、围岩环境三要素和热降解、裂解及与之相伴的缩聚作用等机制的支配,但由于参与二次生烃反应的有机质数量和质量不同,与一次生烃反应环境也不同,受热时间不同,所以二次生成的油气有变异,生烃模型多样化、复杂化。处于成熟阶段,特别是低成熟阶段的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仍有较高的二次生烃能力,但高成熟阶段和过成熟阶段的二次生烃模型有明显的区别。通过对工区内石炭-二叠系不同类型源岩丰度、不同演化阶段热成熟度的研究,以不同类型源岩“二次生烃”模拟结果,分别计算了石炭-二叠系煤岩和暗色泥岩在中生代时期和新生代时期的生烃强度及生烃量。表明:石炭系煤岩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二叠系煤岩。济阳坳陷的滋镇-阳信地区累计平均生烃强度最大,为44.09×108m3/km2,临清东部地区生烃强度最小,一般都在10×108m3/ km2以下。石炭-二叠系资源量累计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为6317.19×108m3,临清东部地区为1617.69×108m3;资源丰度以滋镇-阳信地区最好为0.77×108m3/km2。整个研究以二次生烃模拟实验和盆地模拟为基础,完成了对该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二次生烃机制及二次生烃潜力的研究。
王荣新,赵刚,邓世英[9](2008)在《南华北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指出南华北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了一套台地相-海陆过渡相-内陆湖相地层,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一套连续沉积的含煤岩系。利用有机地化分析测试资料,结合上古生界沉积背景与沉积相,从纵向和平面上研究了该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热演化等地球化学特征,确定太原组、山西组煤系泥岩、煤岩为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的主力烃源岩。探讨了上古生界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条件及主控因素,认为二次生烃时烃源岩生烃潜量越大越好,初始成熟度越低越好,地温梯度越高越好;其主控因素为生烃潜量和温度。最后指出二次生烃范围主要分布于谭庄—沈丘、倪丘集、鹿邑和襄城等凹陷。
王力[10](2008)在《济阳和临清坳陷深层天然气成因鉴别与生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济阳和临清坳陷深层天然气来源多、成因复杂,包括煤成气、油型气和混源气等。其中煤成气又包括一次生烃和二次生烃形成的,高成熟油型气则存在源岩热解成因和原油裂解成因。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鉴别,不仅是勘探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油气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前沿的科学问题。为此,综合利用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剖析了研究区深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提出了煤岩一次与二次及源岩热解与原油裂解生成天然气的鉴别指标,建立了天然气的生成模式。以烃源岩特征分析为基础,将天然气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与成藏地质背景分析相结合,阐明了深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由西向东从油型气逐渐过渡到煤成气,渤南洼陷发育Es4上自生自储的高成熟油型气,孤北潜山第三、四排山主要为C-P来源的煤成气,二者之间由油型气与煤成气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临清坳陷东部深层主要产出煤成气,其中高古4井天然气由C-P煤系源岩于成熟阶段所生成,伴生油具有相似的成因,梁古1井则以无机成因CO2为主;民丰地区Es4产出的天然气主要由该段第一套膏盐层中烃源岩所生成,成熟度(Ro)介于1.01.6%之间,还混有深部来源的无机CO2。通过开展煤岩一次和二次生烃模拟实验,考察生成气态烃的组成与产率特征,结合生烃动力学的分析,查明了两种成因煤成气的差别,提出了二者的鉴别指标,并利用已知成因煤成气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煤岩一次生成天然气iC4/nC4值大于0.9、n(C6+C7)/i(C6+C7)值小于0.95、nC6/(2-MC6+3-MC6)值小于1.6、nC5/(2-MC5+3-MC5)值小于1.0、甲苯/苯值大于1.25,而煤岩二次生成天然气正好相反。孤北潜山和高古4井煤成气均为二次成因。通过开展源岩热解和原油裂解生气模拟实验与生烃动力学的分析,并与相同成因天然气进行对比,查明了二者的差别,建立了两种成因天然气的鉴别方法:源岩热解气ln(CC5/nC6)值和ln(CC5/nC5)值分别小于-1和-2,(MCC5+CC6)/nC6值和CC6/nC5值则分别要低于0.8和0.1,(CC5+MCC5+CC6)/(nC5+nC6)值和(MCC5+CC6+MCC6)/(nC6+nC7)值小于0.5和1.0,DMCC5/CC5值和甲苯/苯值高于0.6和1.1;原油裂解气正好相反。民丰地区天然气以源岩热解气为主,原油裂解气为辅。在系统分析气源岩分布特征、生烃演化历程的基础上,结合生烃动力学的地质应用,将煤成气生成模式划分为5种类型:①隆起区-中晚期不生烃,②凸起区-晚期不生烃,③低凸起-晚期成熟高熟生烃,④斜坡带-晚期成熟高熟生烃,⑤深洼带-晚期过熟生烃;还建立了源岩热解和原油裂解生气模式。其中,斜坡带-晚期成熟高熟生烃是最为有利的煤成气生成模式,临清坳陷南部和北部洼陷带、惠民南坡、沾化罗家斜坡带、车西东部斜坡带、埕东凸起北斜坡等是最优越的二次生烃区。东营凹陷北带、渤南洼陷以及潍北凹陷陡坡带等地区则是高成熟油型气形成的有利区带。
二、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有机质热演化与二次生烃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有机质热演化与二次生烃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2 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构造单元划分 |
2.2 沉积特征 |
2.2.1 沉积环境演化 |
2.2.2 主要沉积地层 |
3 成藏条件评价 |
3.1 烃源岩评价 |
3.1.1 有机质类型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成熟度 |
3.1.4 展布特征 |
3.2 储层 |
3.2.1 储层特征 |
3.2.2 储层评价 |
3.3 盖层条件 |
3.3.1 盖层特征 |
3.3.2 盖层评价 |
3.4 圈闭评价 |
3.4.1 圈闭类型 |
3.4.2 圈闭评价 |
4 成藏规律研究 |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
4.2 成藏要素配置 |
4.3 成藏主控因素 |
4.4 典型成藏模式 |
4.5 勘探方向分析 |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
5.1.1 模拟参数求取 |
5.1.2 模拟结果 |
5.1.3 热演化特征 |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
5.2.2 生烃气量计算 |
5.2.3 排烃气量计算 |
5.3 结果讨论 |
6 有利区预测 |
6.1 研究方法 |
6.1.1 综合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方法选择 |
6.2 优选模型 |
6.2.1 指标体系 |
6.2.2 评价模型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结果 |
6.3.2 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3 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评价 |
3.1 煤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3.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评价 |
3.3 煤系气源–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
3.4 小结 |
4 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研究 |
4.1 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控制效应 |
4.2 多尺度煤系气储层中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 |
4.3 煤系气储层气体运移特征与传输机理 |
4.4 深部煤系气赋存特征与赋存规律 |
4.5 小结 |
5 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
5.1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
5.2 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 |
5.3 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 |
5.4 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
5.5 小结 |
6 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及共生成藏组合类型 |
6.1 有效含气层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共生成藏类型 |
6.2 有效含气层段地质基础与时空配置条件 |
6.3 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0.2.1 潜山领域研究现状 |
0.2.2 研究区潜山勘探研究现状 |
0.2.3 盆地构造演化分析研究现状 |
0.2.4 主要存在问题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一章 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层次及演化 |
1.1 太古代-古元古代陆块形成及克拉通化 |
1.2 中新元古代-古生代陆块再造及稳定发育 |
1.3 中生代陆块裂解破坏 |
1.4 新生代持续伸展裂陷 |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演化过程 |
2.1 石炭-二叠系沉积充填背景及特征 |
2.1.1 石炭-二叠系沉积前构造环境及特征 |
2.1.2 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分布 |
2.2 石炭-二叠系中新生代埋藏和抬升演化过程 |
2.2.1 印支末期挤压抬升与盆地改造 |
2.2.2 燕山早中期伸展裂陷与盆地建造 |
2.2.3 燕山晚期挤压抬升与盆地改造 |
2.2.4 喜山期伸展裂陷与盆地建造 |
第三章 黄骅坳陷盆地构造特征 |
3.1 主干断裂及潜山构造带分布 |
3.2 主干断裂活动性 |
3.3 盆地剖面特征 |
第四章 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 |
4.1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的控制 |
4.1.1 烃源岩基本特征 |
4.1.2 构造演化与烃源岩二次生烃规律 |
4.2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的控制 |
4.2.1 优质储层基本特征 |
4.2.2 构造演化与优质储层的形成 |
4.3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潜山圈闭的控制 |
4.3.1 圈闭特征及类型 |
4.3.2 构造演化与圈闭的形成 |
4.4 典型潜山油气藏分析 |
4.4.1 乌马营潜山油气藏 |
4.4.2 王官屯潜山油气藏 |
4.4.3 歧北潜山油气藏 |
4.5 潜山油气勘探有利区带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榆社-武乡区块煤系气叠置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2 地质背景 |
2.1 含煤地层与沉积特征 |
2.2 构造特征与演化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3 源岩-储层空间展布特征及叠置含气系统研究 |
3.1 层序地层及其演化 |
3.2 煤系气叠置含气系统研究 |
3.3 含气系统控制下的源岩-储层空间展布特征 |
3.4 小结 |
4 煤系气源岩-储层特征评价 |
4.1 源岩-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 储层物质组成 |
4.3 煤系储层孔渗特征孔隙 |
4.4 含气系统间源岩-储层特征差异及其地质意义 |
4.5 小结 |
5 煤系气赋存规律 |
5.1 煤系储层实测含气量分布特征 |
5.2 煤系气赋存状态及其控制因素 |
5.3 不同含气系统中深部煤系气含气量预测 |
5.4 小结 |
6 煤系气叠置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6.1 成藏史研究 |
6.2 叠置成藏过程 |
6.3 共生成藏组合及成藏模式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今热演化程度 |
1.1 河淮盆地 |
1.2 周邻煤田及露头区 |
1.3 总体特征 |
2 最大埋深与剥蚀厚度恢复 |
3 热演化与生烃史模拟 |
4 热演化控制因素 |
4.1 沉降深埋增温作用 |
4.2 岩浆热变质作用 |
4.3 区域动力变质作用 |
4.4 区域构造热事件作用 |
5 结论与讨论 |
(6)南华北上古生界油气成藏关键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有效烃源条件分析 |
2.1 烃源岩基本特征 |
2.2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 |
2.3 烃源岩演化与二次生烃 |
3 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
3.1 构造演化与油气保存 |
3.2 盖层发育条件 |
3.2.1 中新生界盖层条件 |
3.2.2 上古生界盖层条件 |
4 结论 |
(7)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 |
3 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与构造-埋藏的时空关系 |
3.1 印支期 |
3.2 燕山期 |
3.3 喜马拉雅期 |
4 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特征 |
5 结论 |
(8)济阳—临清东部C-P煤系源岩二次生烃机制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勘探、研究现状 |
1.2.1 勘探现状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构造位置及特征 |
2.2 石炭-二叠纪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沉积特征 |
2.3 石炭-二叠系构造演化特征 |
2.3.1 印支期 |
2.3.2 燕山期 |
2.3.3 喜山期 |
第3章 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特征 |
3.1 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1 有机岩石学特征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展布特征 |
3.2.1 石炭-二叠系残留地层展布特征 |
3.2.2 石炭-二叠系煤层展布特征 |
3.2.3 石炭-二叠系暗色泥岩展布特征 |
第4章 二次生烃模拟实验及二次生烃机制 |
4.1 二次生烃模拟实验研究 |
4.1.1 实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
4.1.2 模拟样品选择及分析项目 |
4.1.3 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4.2 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机制探讨 |
4.2.1 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模式 |
4.2.2 煤系源岩二次生烃机制探讨 |
4.3 二次生烃特征及其意义 |
4.3.1 二次生烃潜力随初始成熟度增高而降低 |
4.3.2 煤系源岩二次生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4.3.3 运移条件对二次生烃的影响 |
4.3.4 地球化学的不连续现象 |
4.4 二次生烃模式 |
4.4.1 二次生烃概念模式 |
4.4.2 济阳-临清东部石炭-二叠煤系源岩二次生烃模式 |
第5章 石炭-二叠煤系源岩二次生烃潜力分析 |
5.1 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析 |
5.1.1 济阳坳陷 |
5.1.2 临清坳陷东部 |
5.2 石炭-二叠系源岩生烃史演化分析 |
5.2.1 生烃量计算模型 |
5.2.2 生烃史计算参数 |
5.2.3 石炭-二叠系源岩二次生烃潜力分析 |
5.3 资源量计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南华北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烃源岩沉积背景及其分布 |
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2.1 有机质丰度 |
2.2 有机质类型 |
2.3 有机质成熟度 |
3 烃源岩二次生烃探讨 |
3.1 二次生烃模拟实验结论 |
3.2 二次生烃的主控因素 |
3.3 上古生界与中生界埋藏史与二次生烃 |
(10)济阳和临清坳陷深层天然气成因鉴别与生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成因分类 |
1.2.2 天然气成因鉴别研究 |
1.2.3 煤岩二次生烃作用研究 |
1.2.4 源岩热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研究 |
1.2.5 研究区深层天然气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
2.1 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气源分析 |
2.1.1 地质概况与天然气分布 |
2.1.2 烃源岩特征 |
2.1.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
2.1.4 成藏地质基础分析 |
2.2 临清坳陷东部天然气成因分析 |
2.2.1 基本地质特征与天然气勘探概况 |
2.2.2 烃源岩特征 |
2.2.3 临清坳陷东部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
2.3 民丰地区天然气成因分析 |
2.3.1 研究区概况与天然气勘探现状 |
2.3.2 气源岩发育特征 |
2.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2.3.4 气源初探 |
第三章 一次与二次成因煤成气的鉴别 |
3.1 煤岩生烃热模拟实验及产物分析 |
3.1.1 热模拟实验装置 |
3.1.2 样品和实验 |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煤岩一次与二次生烃动力学分析 |
3.2.1 生烃动力学模型及参数计算 |
3.2.2 煤岩一次与二次生烃的化学动力学机制 |
3.2.3 煤岩一次与二次生烃机理的差别 |
3.3 煤岩一次与二次生烃鉴别方法及其应用 |
3.3.1 煤岩一次与二次生气的鉴别指标 |
3.3.2 典型实例验证 |
3.3.3 重点地区石炭-二叠系煤成气的成因判识 |
第四章 源岩热解与原油裂解成因天然气的鉴别 |
4.1 源岩热解与原油裂解生气模拟实验 |
4.1.1 样品与实验 |
4.1.2 热模拟实验结果 |
4.2 源岩热解与原油裂解生烃动力学分析 |
4.2.1 源岩热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生成的动力学特征 |
4.2.2 源岩热解与原油裂解生气机理的差异 |
4.3 源岩热解气与原油裂解气鉴别标志及其应用 |
4.3.1 源岩热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的鉴别指标 |
4.3.2 典型实例验证 |
4.3.3 民丰地区天然气成因判识 |
第五章 煤成气生成模式研究 |
5.1 煤成气生成地质模型 |
5.1.1 孤北地区煤成气生成地质模型 |
5.1.2 临清东部煤成气生成地质模型 |
5.1.3 胜利山东探区煤成气生成地质模型 |
5.2 煤岩生烃动力学参数的地质应用 |
5.3 石炭-二叠系煤成气生成模式 |
5.4 残余石炭-二叠系生烃评价及有利勘探方向分析 |
5.4.1 石炭-二叠系煤系二次生烃作用评价 |
5.4.2 二次成因煤成气有利勘探方向分析 |
第六章 高成熟油型气生成模式研究 |
6.1 民丰地区沙四段烃源岩和油藏原油演化特征 |
6.1.1 源岩生烃演化特征 |
6.1.2 原油热演化特征 |
6.2 高成熟油型气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
6.2.1 源岩热解生烃动力学模型 |
6.2.2 原油裂解生烃动力学模型 |
6.3 高成熟油型气生成模式 |
6.3.1 源岩热解生气模式 |
6.3.2 原油裂解生气模式 |
6.4 高成熟油型气有利勘探方向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有机质热演化与二次生烃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D]. 侯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D]. 马钰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榆社-武乡区块煤系气叠置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D]. 屈晓荣.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J]. 赵俊峰,刘池洋,刘永涛,何争光,毛伟,朱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01)
- [6]南华北上古生界油气成藏关键条件分析[J]. 周小进. 石油实验地质, 2010(05)
- [7]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J]. 李伟,李文涛,刘华,陈丽.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0(05)
- [8]济阳—临清东部C-P煤系源岩二次生烃机制及潜力分析[D]. 缪九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2)
- [9]南华北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王荣新,赵刚,邓世英. 石油实验地质, 2008(05)
- [10]济阳和临清坳陷深层天然气成因鉴别与生成模式研究[D]. 王力.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