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残余应力无损电测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迪[1](2021)在《6063铝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评估》文中研究表明铝合金是移动装置轻量化设计的主要材料之一,激光焊接作为一种高效、精密、自动化的焊接工艺,将优质材料与先进工艺结合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铝合金激光焊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焊接接头具有非均匀性,研究接头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变形情况和断裂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板厚2 mm和5 mm的6063铝合金激光焊接的对接接头和T型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组织、显微硬度、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杯突试验分析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不均匀,运用网格应变法和数字图像相关(DIC)监测对接接头不同形式拉伸过程中的应变云图,借助Hollomon硬化模型,建立母材与焊缝材料参数的数学关系,应用有限元仿真验证该种焊缝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对于T型接头,利用电测法分析其在拉伸载荷和弯曲载荷下的强度性能和断裂行为。试验表明,焊缝区出现“软化”现象,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和成形性能均比母材降低,2 mm对接接头的薄弱位置是焊缝边部熔合区,5 mm对接接头的薄弱位置是焊缝中心,T型接头上熔合区比下熔合区强度高,在工程应用中要避免薄弱区域为主要承载位置。Hollomon模型能够准确拟合母材和对接接头纵向拉伸的硬化曲线,基于等应变假设,建立母材与焊缝材料参数的数学关系式,由此得焊缝真应力与试验实测值相比,误差均控制在4%以内,最后,运用有限元模拟验证了该种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为工程实际中准确获得焊缝的材料表征,有限元预测接头性能,评估接头性能和改善焊接工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此外,网格应变法和DIC对母材和对接接头的拉伸力学行为能够详细描述,误差不超过2%。针对T型接头,应变片数据表示,横向拉伸、纵向拉伸、侧向弯曲的起裂位置均不相同,为T型接头服役期间的断裂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
韩敬鉴[2](2020)在《焊接空心球节点网架中无缝钢管表面残余应力的测试与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焊接空心球节点是网架结构常用的节点形式之一,该节点中钢管通常采用热轧的无缝钢管,而钢材在焊接、冶炼、轧制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冷却过程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可能出现较大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会直接影响结构和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抗应力腐蚀能力、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目前,型钢等金属材料的残余应力已被大量学者深入研究,但对于焊接空心球节点无缝钢管表面残余应力的研究较少。因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7)和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1D111089)的资助下,本文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焊接空心球节点无缝钢管表面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研究对象为焊接空心球构件KQ6-3、KQ6-4、KQ6-5,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盲孔法对焊接空心球节点进行残余应力实测,不仅在远离管趾400mm一周和远离球趾150mm一周进行均匀布测,也在管-球焊缝上方400mm的钢管和管-球焊缝下方150mm的空心球竖向范围内进行均匀布测,最终得到无缝钢管表面、远离球趾表面和竖向测点表面的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2、利用ANSYS/LS-DYNA及LS-Pre Post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φ159mm×2500mm的钢管及六斜矫直辊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钢管被冷矫直的过程,分析得到钢管在径向和环向的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并以矫直辊压下量为变量,分析压下量为2mm、3mm、4mm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情况,得到压下量越大残余应力越大的结论;3、基于Visual-Environment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焊接空心球节点三维模型,模拟管-球的焊接过程,计算残余应力场,得到焊接过程中远离管趾400mm一周、远离球趾150mm一周和竖向的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4、综合分析比较试验和模拟结果,最终得出焊接空心球节点无缝钢管表面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以及远离球趾和竖向测点的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分析轧制、焊接对焊接空心球节点不同位置的影响,为以后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张荣强[3](2020)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箱型结构梁残余应力演化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液压机的三大横梁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往往承受循环载荷而不是单次载荷,在承受循环载荷过程中,三大横梁因棘轮效应会造成结构中出现部分高应力区域发生塑性变形而导致残余应力的产生。目前,诸多学者对残余应力演化规律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循环加载作用下结构中残余应力演化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通常液压机三大横梁的设计和校核均以弹性力学为基础,认为材料在承载后只允许发生弹性变形,将材料的屈服作为结构强度失效的判据。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在承受循环载荷作用下部分区域必然会发生塑性变形,当发生塑性变形后,液压机横梁内的初始平衡状态被破坏,进而导致产生残余应力。如果材料产生的残余应力与外载荷叠加后不小于其屈服强度,就会导致失效。因此,探究循环载荷作用下液压机横梁中的残余应力演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为预测液压机的疲劳寿命提供依据。本文以某型号的液压机下横梁为参照对象,设计并制造了1:12的箱型结构梁模型。在室温下,通过对箱型结构梁模型采用的Q235钢原材料进行应变速率0.1%/s的单向拉伸试验、应变和应力控制模式下的循环加载试验。整理和分析试验得到的数据,获得Q235钢材料的性能参数和不同加载条件下材料的变形特征。将利用UG构建的1/4模型导入到ABAQUS中,利用随动硬化模型A-F获取材料性能参数,同时运用大型有限元ABAQUS软件对箱型结构梁进行数值模拟。探究箱型结构梁中的残余应力随循环周次、结构尺寸、载荷大小和加载历史的演化规律。利用南通5000kN液压机搭建箱型结构梁的循环加载实验系统,采用IMC设备实时采集输出力的大小,同时采用数字散斑设备法和电测法两种方法观察箱型结构梁的变形行为。通过对比分析模拟与实验得到的结果可知,本文中对箱型结构梁模拟的结果是较为准确的。
潘莉莉[4](2020)在《稀土离子掺杂YAG-Al2O3荧光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应力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对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直观地检测和分析应力应变仍然是比较困难的。稀土离子的荧光谱线丰富、发射强度高,易于寻峰,为荧光光谱法测量应力所需力敏特性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课题研究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将稀土离子(Tb3+、Eu3+)作为发光中心掺杂到YAG-Al2O3复合纳米短纤维中,分别制备了Tb3+掺杂和Eu3+掺杂的YAG-Al2O3荧光复合纳米短纤维(以下将Tb3+掺杂的YAG-Al2O3荧光纳米纤维和Eu3+掺杂的YAG-Al2O3复合纳米纤维分别简称为(YAG:Tb3+-Al2O3)csf和(YAG:Eu3+-Al2O3)csf),使YAG-Al2O3增强纤维光功能化。然后将荧光纤维与铝合金粉末混合并烧结形成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以下将(YAG:Tb3+-Al2O3)csf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简称为(YAG:Tb3+-Al2O3)csf/Al复合材料,(YAG:Eu3+-Al2O3)csf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简称为(YAG:Eu3+-Al2O3)csf/Al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光谱响应研究了荧光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拉应力下发射光谱的变化,分析了光谱变化与拉应力的响应关系,简要阐述了纤维的荧光发射峰频移对拉应力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静电纺丝法将不同含量的Tb3+/Eu3+掺杂到YAG-Al2O3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荧光纳米纤维晶体结构、微观组织以及发光性能。当Tb3+/Eu3+的添加量为5 mol.%时,荧光纤维(YAG:Tb3+-Al2O3)csf和(YAG:Eu3+-Al2O3)csf均表现出更强的发光特性。(YAG:Tb3+-Al2O3)csf的发射光谱在543 nm处发射出绿光,属于Tb3+的5D4-7F5跃迁。(YAG:Eu3+-Al2O3)csf的发射光谱表现出Eu3+的5D0-7FJ(J=0,1,2,3,4)跃迁,波长592 nm处为强橙红色发射。(2)将(YAG:Tb3+-Al2O3)csf与铝合金基体复合,研究了(YAG:Tb3+-Al2O3)csf对铝基复合材料致密度、抗拉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当(YAG:Tb3+-Al2O3)csf的添加量为1 wt.%,(YAG:Tb3+-Al2O3)csf/Al复合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UST)为300.1 MPa。以(YAG:Tb3+-Al2O3)csf/Al复合材料荧光发射光谱带重心波长作为拉应力传感信号,得到的应力传感方程为λ=546.6817-0.0042σ,灵敏度为0.0042 nm/MPa。谱带重心波长随拉应力发生明显的蓝移现象。(3)(YAG:Eu3+-Al2O3)csf/Al复合材料具有应力敏感特性。随着拉应力的增加,荧光发射光谱带重心波长发生红移。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光谱的重心波长与拉应力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力传感方程为λ=594.69539+0.01437σ,拟合优度为0.99895。(YAG:Eu3+-Al2O3)csf/Al复合材料在拉应力下的频移系数为0.40523 cm-1/MPa,约为标准红宝石荧光材料压力系数(5.5 cm-1/GPa)的73倍。(4)荧光发射谱带重心波长可以作为力敏信号进行拉应力的传感。相同实验条件和拉应力范围内,(YAG:Eu3+-Al2O3)csf/Al复合材料表现出更高的拉应力传感精度,且(YAG:Eu3+-Al2O3)csf的频移系数是(YAG:Tb3+-Al2O3)csf的34倍。因此,将Eu3+的5D0→7F1电子跃迁的重心波长随拉应力的变化可用于应力传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复合材料的内应力。
金小强[5](2019)在《空心球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及其对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焊接空心球节点因其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应用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跨空间结构中。工程界已发现焊接残余应力对空心球节点力学性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残余应力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空间结构的整体分析中准确考虑空心球节点残余应力的前提是准确分析焊接空心球节点残余应力分布模式。而以往关于焊接空心球节点残余应力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焊缝位置,还难以描述呈三维分布的焊接残余应力。本文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以间接耦合法模拟球—管对接环焊缝单道多层焊接过程,总结出焊接残余应力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焊接空心球节点焊接试验,采用磁测法对其残余应力进行测试,以验证有限元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对焊缝进行超声冲击处理,以制作具有不同焊接残余应力的试件。然后,对其进行轴压试验,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空心球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焊接空心球节点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态热分析方法,考虑材料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运用生死单元模拟单道多层焊接工艺焊接过程,得到具有明显循环特征的三维空间分布温度场。(2)基于焊接温度场分析结果,以间接耦合法模拟焊接残余应力,得到了焊接过程中,焊缝热影响区各个时刻的塑性应变和整个模型最终焊接残余应力。分析塑性应变演化规律能清楚的理解残余应力的形成过程,通过绘制冷却后塑性影响区,为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提供了指导。(3)基于焊接残余应力最终计算结果,分析其在空心球和钢管壁厚上的分布规律,发现焊缝附近钢管轴向焊接残余应力和空心球经度方向残余应力都呈对称分布,焊缝附近的钢管和焊接空心球在厚度方向都表现出弯曲特性。参数化分析了焊接空心球节点几何尺寸变化,对焊接空心球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4)通过试件焊接试验,采用磁测法对焊接空心球节点残余应力进行测试,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应用超声冲击设备对焊缝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制作了具有不同焊接残余应力的试件。(5)针对具有不同残余应力的焊接空心球节点模型开展节点轴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荷载—位移曲线,通过荷载—位移曲线的斜率确定焊接空心球节点轴向刚度。参数化分析了焊接残余应力随着几何尺寸(空心球直径D、壁厚t和钢管直径d)的变化对焊接空心球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规律。
杜启航[6](2019)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对阶梯荷载下变形测量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希望利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面内变形测量方法,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引入剪切量,使相位图产生“位错”,来尝试提取应变信息。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应变测量方法建立。首先结合电子散斑干涉技术面内位移测量方法、四步相移技术、解包裹技术、差分思想等得到ESPI技术应变测量公式;然后搭设面内位移敏感的电子散斑干涉光路针对三点弯和四点弯铝梁进行阶梯加载实验,经相移、图像相减、解包裹、数字剪切获得光测应变值,并和对应待测点电测应变值对比,通过实验证明ESPI方法光测应变相对应变片电测应变误差低于3%,体现出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建立Workbench四点弯梁有限元模型,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对光测应变实验结果做补充证明,数值方法进一步证明ESPI技术应变测量方法切实可行。(二)应变测量精度优化。首先阐述散斑衬比度和散斑大小是影响相位提取精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并且改变光阑大小和测量距离可以改变散斑大小。然后通过两种方案来影响散斑粒径大小:一组是保证测量距离和相机镜头通光孔径大小不变而改变镜头焦距,另一组是保证相机镜头焦距和通光孔径不变而改变测量距离。并且基于这两种方案和ESPI技术面内变形测量方法,进行铝梁四点弯阶梯加载实验,通过计算不同散斑粒径尺寸下光测应变和电测应变的相对误差大小,证明散斑大小能够对应变测量精度产生影响。(三)应变测量方法运用。首先阐述脆性材料裂纹扩展基础理论,并说明断裂力学的线弹性判据和弹塑性判据;然后通过ESPI技术面内变形测量方法对有预制裂纹铸铁进行三点弯阶梯加载实验,通过加载点荷载-位移曲线分析出裂纹扩展过程分为三阶段:起裂阶段、稳定扩展阶段、非稳定失稳断裂破坏阶段。并说明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应变计算相位云图较位移计算相位云图对扩展过程表达更加直观,同时基于ESPI技术面内变形测量理论求得裂纹口张开位移(CMOD)和裂纹张开位移(COD),利用荷载-CMOD曲线和荷载-COD曲线获得试件起裂载荷和最大承载力;最后根据扩展有限元理论(XFEM)建立Abaqus三点弯裂纹扩展模型,数值计算在阶梯载荷下裂纹扩展过程和扩展路径,证明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论一致。
于文广[7](2019)在《管道应力超声无损测试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超声临界折射纵(LCR)波法作为在线应力测试的有效方法,目前已在管道领域内尝试应用。该方法作为一种敏感性测试技术,在管道在线应力测试领域还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本文基于声弹性理论研究超声LCR波在管壁中传播机理,推导固定声程下超声LCR波测试应力公式,搭建管道应力超声无损测试实验平台;之后围绕管壁表面两向应力状态、温度、管线钢弹塑性变形三个决定超声法测量准确性的关键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开发基于超声LCR波的管道应力状态高精度测量方法;最后开展室内管道打压验证实验,并结合管道变形现场实际问题进行了工程应用。管壁表面应力是典型的两向应力状态,而目前超声应力公式仅考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的应力影响,忽略垂直方向应力。开展了单向和两向拉伸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指出被测介质应变变化量与LCR波传播时间变化量成正比例关系同时适用于单向和两向应力状态,而应力变化量与LCR波传播时间变化量仅在单向应力下成正比例关系。结合实验结果,基于声弹性理论和广义胡克定律,推导了两向应力状态下纵波声弹性公式,提出了基于LCR波的管壁表面两向应力测试和计算方法。超声法测试管道应力不可忽略温度的影响,温度直接影响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并会引起材料变形。通过推导超声LCR波测试应力基本公式得到公式中材料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了温度通过影响声弹性系数和零应力试件中的传播时间来影响超声法测量精度,明确了温度影响超声波测试应力的规律,推导了超声波测试应力的温度补偿公式;通过变温实验定量测量温度影响规律和程度,验证了补偿公式的准确性。管道在实际工程中外部荷载会引起管线钢产生弹-塑性变形,在先前弹性变形研究基础上,探究超声LCR波在塑性变形中的传播规律。实验测量X80钢在“弹性-屈服-强化-颈缩-断裂”拉伸过程中超声LCR波传播时间(速度)和首波强度(衰减),得到了X80钢弹-塑性变形过程中超声参数与应力的对应关系。结合位错阻尼理论分析解释实验现象,总结了超声LCR波在X80钢弹-塑性变形中的响应规律。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形成一套基于超声LCR波的管道应力状态无损测量方法,为管道运行期间的安全评估提供准确数据,对保障管道安全有着重要工程意义。
刘婷[8](2018)在《激光声表面波检测脊髓张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脊髓拴系综合症已经成为了最为常见的脊髓疾病之一,针对此类患者,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脊髓栓系松解术来切除底部重物或与周围组织的粘结,从而缓解脊髓的过度牵拉状态。目前,在此类手术过程中,医生往往是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去判断切除量才能使脊髓恢复正常拉伸状态,没有可靠的依据作为支持。作为医工交叉的项目,本课题聚焦于给出脊髓表面张力的定量信息,这将有助于脊髓张力检测医疗仪器的开发,从而帮助医生更精准的实行手术,避免患者受到损伤以及减少二次手术的风险。在充分分析课题的背景和目的后,提出了基于激光声表面波法的新型无创检测系统。当激光照射脊髓表面后,激发出声表面波,其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脊髓的弹性参数和几何特征,通过分析声表面波的传播特性即可得到脊髓表面张力值。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论文通过分析脊髓的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能建立了脊髓的粘弹性模型。探索了多种应力检测方案并选取激光声表面波技术来进行方案的设计。详细阐述了声表面波的激发原理,传播理论。2、利用COMSOL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了脉冲激光激发声表面波的仿真模型,对声表面波在脊髓表面的衰减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声弹性理论,利用相关分析法,建立了声表面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差与拉应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曲线拟合,实现定量检测;对声表面波信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实验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与实验结果相互验证。3、设计并搭建了基于PVDF压电薄膜的声表面波检测系统,并在猪脊髓样品上进行实验。通过所采集到的声表面波信号,进行了衰减特性的分析;通过不同拉伸状态下,检测点处采集到的声表面波信号,建立了声表面波的传播时间差与拉应力的关系,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多次数据的采集,对系统的重复性以及初始状态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激光声表面技术检测脊髓张力是可行有效的,本文建立了声表面波信号与脊髓表面张力的关系式,实现了脊髓张力的定量检测,有助于脊髓拴系综合症的精准诊疗。
高齐乐[9](2017)在《TC17/Ti60异材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来源于航空基金项目,主要目的是研究TC17/Ti60异材电子束焊接的机匣转子结构的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异材电子束焊接工艺的评价方法。由于材料性能的差异,异材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复杂,因此获取接头残余应力特征,寻求优化的电子束焊接工艺,对结构在工程上的应用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着异材钛合金焊接工艺评价和焊后结构残余应力特征的核心问题,以TC17与Ti60材料及其焊接构件为研究对象,应用X射线法,首先研究两种材料的衍射特性,在自行搭建的平台上对衍射峰和应力常数进行标定,得到合适的测试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对该类异材焊接工艺的评价方法,建立了焊接关键参数与应力极值的数学关系,给出了异材电子束焊接的最优工艺。实验测试了三种工艺下热处理前后6块焊板的残余应力,每块焊板14个测点28个方向,通过相应技术手段,较好解决了窄焊缝、小测点、衍射峰低、异种钛合金残余应力测试的难题。为评价实际工程中异材焊接的机匣外壳残余应力,对两由TC17及Ti60焊接而成的圆环结构进行测试,每个圆环上布置了互相垂直的两个测试区域,共22个测点44个方向。通过大量实验,获得该类机匣外壳的残余应力特征,并重点关注了焊缝、两端热影响区的应力水平及焊接影响区域。本文的主要成果为:(1)得到TC17与Ti60的X射线衍射特性,解决了测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问题,并得到了TC17/Ti60电子束焊接的工程机匣结构残余应力分布特征。(2)从应力角度,提出了异材电子束焊接工艺的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关键工艺参数聚焦电流与应力极值的数学关系,确定了最优加工工艺。
高占远,郭彦林[10](2016)在《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材料高温性能、网格自适应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子结构子模型技术及分解算法等焊接钢结构模拟新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厚板、节点、整体复杂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情况,给出了大型或复杂结构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大型或复杂结构焊接残余应力在数值模拟方法、构件或整体结构性能、测量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大型复杂钢结构日益增多,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问题将对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结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残余应力无损电测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残余应力无损电测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6063铝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铝合金的焊接特性 |
1.2.2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评价 |
1.2.3 应变测量方法 |
1.2.4 焊接接头的数值模拟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铝合金焊接接头制备及组织不均匀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激光焊接工艺试验 |
2.3.1 不同板厚铝合金的对接接头的制备 |
2.3.2 不同板厚铝合金的T型接头的制备 |
2.4 焊接接头的不均匀性 |
2.4.1 显微组织 |
2.4.2 显微硬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6063 铝合金母材的拉伸力学行为与成形性能 |
3.1 引言 |
3.2 单向拉伸试验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装置 |
3.2.3 母材的力学性能 |
3.2.4 Hollomon模型的线性回归 |
3.2.5 网格应变分析 |
3.2.6 DIC应变分析 |
3.2.7 断口分析 |
3.3 三点弯曲 |
3.4 薄板杯突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接接头的拉伸力学行为与成形性能 |
4.1 引言 |
4.2 拉伸试验 |
4.2.1 试验设计 |
4.2.2 对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4.2.3 焊缝硬化模型的推导 |
4.2.4 有限元验证分析 |
4.2.5 网格应变分析 |
4.2.6 DIC应变分析 |
4.2.7 断口分析 |
4.3 三点弯曲 |
4.3.1 横向弯曲 |
4.3.3 纵向弯曲 |
4.4 薄板接头杯突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T型接头的拉伸力学行为与成形性能 |
5.1 引言 |
5.2 拉伸试验 |
5.2.1 试验设计 |
5.2.2 T型接头力学性能 |
5.2.3 应变片数据分析 |
5.2.4 断口分析 |
5.3 侧向弯曲成形 |
5.3.1 试验设计 |
5.3.2 T型接头弯曲性能 |
5.3.3 应变片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焊接空心球节点网架中无缝钢管表面残余应力的测试与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
1.2.1 有损测量法 |
1.2.2 无损测量法 |
1.3 矫直原理和设备 |
1.3.1 弯曲矫直分析 |
1.3.2 压扁矫直分析 |
1.3.3 螺旋接触带 |
1.3.4 六斜棍式矫直机 |
1.4 钢管残余应力试验研究的研究现状 |
1.5 钢管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盲孔法原理及残余应力实测 |
2.1 盲孔法的基本原理 |
2.2 焊接空心球试件 |
2.3 释放系数A、B的确定 |
2.3.1 理论计算法 |
2.3.2 试验标定法 |
2.4 试验装置和试验实测 |
2.4.1 盲孔法实测相关设备 |
2.4.2 盲孔测点布置 |
2.4.3 盲孔法实测过程 |
2.5 焊接空心球节点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2.5.1 残余应力计算结果 |
2.5.2 残余应力塑性修正结果 |
2.5.3 残余应力曲线分布图 |
2.5.4 残余应力球面分布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管有限元模拟及残余应力分析 |
3.1 钢管矫直有限元模拟 |
3.1.1 假设条件 |
3.1.2 矫直辊模型 |
3.1.3 钢管模型 |
3.1.4 约束载荷和接触 |
3.2 钢管矫直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 |
3.2.1 矫直模拟应力云图 |
3.2.2 残余应力曲线分布图 |
3.2.3 残余应力球面分布图 |
3.3 焊接空心球管-球焊接有限元模拟 |
3.3.1 假设条件 |
3.3.2 焊接空心球模型 |
3.3.3 焊接分组定义 |
3.3.4 焊接参数设置 |
3.4 焊接空心球管-球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 |
3.4.1 远离管趾残余应力分布 |
3.4.2 远离球趾残余应力分布 |
3.4.3 竖向残余应力分布 |
3.5 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
3.5.1 远离管趾处的对比分析 |
3.5.2 远离球趾处的对比分析 |
3.5.3 竖向测点处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循环载荷作用下箱型结构梁残余应力演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材料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 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 |
1.3.1 残余应力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计算机模拟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 |
1.3.3 循环载荷作用下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Q235钢非正均值的循环加载特性 |
2.1 引言 |
2.2 试件制取与试验设备 |
2.3 单向拉伸试验研究 |
2.4 应力控制模式下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
2.4.1 应力均值及加载历史的影响 |
2.4.2 应力幅值及加载历史的影响 |
2.5 应变控制模式下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
2.5.1 应变幅值及加载历史的影响 |
2.5.2 应变均值对材料特性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箱梁残余应力演化的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箱梁残余应力演化的仿真模型 |
3.3 箱梁仿真试验加载方案的确定 |
3.4 应力控制模式下箱梁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 |
3.4.1 无加载历史时箱梁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 |
3.4.2 有加载历史时箱梁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 |
3.5 不同结构尺寸下箱梁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箱梁残余应力演化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系统的构建 |
4.2.1 箱型结构梁的制造 |
4.2.2 测量系统的构建 |
4.2.3 加载系统的搭建 |
4.2.4 实验方案的确定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数字散斑相关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2 电测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致谢 |
(4)稀土离子掺杂YAG-Al2O3荧光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应力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应力应变测试方法概述 |
1.2.1 应力应变传统测试技术 |
1.2.2 应力应变的无损检测技术 |
1.3 激活剂离子掺杂纳米发光材料 |
1.4 纳米发光材料制备方法 |
1.4.1 高温固相反应 |
1.4.2 溶胶凝胶法 |
1.4.3 燃烧合成法 |
1.4.4 化学沉淀法 |
1.4.5 静电纺丝法 |
1.5 应力的稀土荧光传感理论 |
1.5.1 稀土荧光产生原理 |
1.5.2 晶体场理论与电子云膨胀效应 |
1.5.3 应力的稀土荧光传感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
2.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2 基体材料的选择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稀土离子掺杂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2.3.1 静电纺丝工艺参数的确定 |
2.3.2 Eu~(3+)/Tb~(3+)掺杂YAG-Al_2O_3 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 |
2.4 Eu~(3+)/Tb~(3+)掺杂YAG-Al_2O_3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1 复合粉体的制备 |
2.4.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5 材料表征及测试仪器 |
2.5.1 荧光纳米纤维相组成分析 |
2.5.2 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分析 |
2.5.3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
2.5.4 光致发光光谱分析 |
2.6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2.6.1 复合材料相对密度测试 |
2.6.2 复合材料硬度测试 |
2.6.3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 |
2.6.4 荧光-拉应力传感系统的搭建 |
第3章 稀土离子掺杂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YAG:Tb~(3+)-Al_2O_3)csf的制备 |
3.2.2 (YAG:Eu~(3+)-Al_2O_3)csf的制备 |
3.2.3 荧光纳米纤维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荧光纳米纤维结构分析 |
3.3.2 荧光纳米纤维形貌分析 |
3.3.3 荧光纳米纤维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b~(3+)掺杂YAG-Al_2O_3 荧光纳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响应特性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YAG:Tb~(3+)-Al_2O_3)csf/Al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4.2.3 应力传感系统的搭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分析 |
4.3.2 复合材料致密度和硬度分析 |
4.3.3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分析 |
4.3.4 (YAG:Tb~(3+)-Al_2O_3)csf/Al复合材料的拉应力响应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Eu~(3+)掺杂YAG-Al_2O_3 复合纳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响应特性..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材料致密度和硬度分析 |
5.3.2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分析 |
5.3.3 (YAG:Eu~(3+)-Al_2O_3)csf/Al复合材料的拉应力响应特性 |
5.3.4 Tb~(3+)/Eu~(3+)掺杂YAG-Al_2O_3 荧光纳米纤维应力传感性能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空心球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及其对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
1.2 焊接残余应力研究现状 |
1.2.1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因素及其联系 |
1.2.2 焊接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焊接残余应力调控研究现状 |
1.2.4 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1.3 焊接空心球节点刚度研究现状 |
1.3.1 节点刚度的衡量方法 |
1.3.2 节点刚度的研究方法 |
1.3.3 节点刚度的影响因素 |
1.3.4 节点刚度对焊接空心球节点空间结构性能的影响 |
1.3.5 焊接空心球节点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4.1 本课题选题背景 |
1.4.2 研究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
1.5.1 本文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基本原理方法 |
2.1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特点 |
2.1.1 焊接热过程的特点 |
2.1.2 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 |
2.1.3 有限元分析模型简化 |
2.2 焊接热分析有限元分析理论 |
2.2.1 焊接传热基本定律 |
2.2.2 焊接热传导数学描述 |
2.2.3 焊接热传导的有限元分析 |
2.2.4 焊接应力应变计算方法 |
2.3 焊接过程有限元模拟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球—管焊接节点域力学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
3.1 有限元建模分析 |
3.1.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3.1.2 焊接工艺参数 |
3.1.3 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 |
3.1.4 荷载与边界条件 |
3.1.5 非线性求解选项 |
3.2 焊接温度场计算结果 |
3.2.1 温度计算云图 |
3.2.2 温度路径计算结果 |
3.3 焊接塑性演变过程 |
3.3.1 钢管内侧焊缝附近节点塑性应变过程 |
3.3.2 钢管外侧焊缝附近节点塑性应变过程 |
3.3.3 球面上环焊缝两侧节点塑性应变过程 |
3.4 焊接塑性应变分布 |
3.4.1 钢管塑性应变分布 |
3.4.2 焊接空心球塑性应变分布 |
3.4.3 球—管焊接塑性影响区 |
3.5 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模式 |
3.5.1 焊接残余应力分布云图 |
3.5.2 钢管典型截面残余应力分布 |
3.5.3 空心球典型截面残余应力分布 |
3.5.4 焊接残余应力沿纬度方向分布规律 |
3.6 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参数化分析 |
3.6.1 空心球直径D对节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3.6.2 空心球壁厚t对节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3.6.3 钢管直径d对节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3.6.4 钢管壁厚δ对节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球—管焊接残余应力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2 试验内容 |
4.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2 磁测法测试残余应力 |
4.2.3 超声冲击消除残余应力 |
4.3 试验结果 |
4.3.1 试验数据处理 |
4.3.2 实测残余应力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4.3.3 超声冲击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焊接空心球节点轴向刚度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1.1 试件分析 |
5.1.2 加载方案 |
5.1.3 测点布置 |
5.1.4 试验设备 |
5.2 试验结果 |
5.2.1 试验数据处理 |
5.2.2 试件破坏照片 |
5.3 参数化分析焊接残余应力对轴向刚度的影响 |
5.3.1 焊接残余应力随着D的变化对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 |
5.3.2 焊接残余应力随着t的变化对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 |
5.3.3 焊接残余应力随着d的变化对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对阶梯荷载下变形测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应变测量和ESPI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变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ESPI技术的应变测量实验研究 |
2.1 ESPI技术应变测量理论分析 |
2.1.1 ESPI技术位移测量原理 |
2.1.2 相移技术 |
2.1.3 滤波技术 |
2.1.4 解包裹技术 |
2.1.5 ESPI技术应变测量计算公式 |
2.2 ESPI技术应变测量实验研究 |
2.2.1 实验准备 |
2.2.2 实验光路和实验过程介绍 |
2.2.3 图像处理和数字剪切 |
2.2.4 三点弯和四点弯实验应变值计算 |
2.2.5 应变测量实验结果分析 |
2.3 四点弯梁Workbench有限元分析 |
2.3.1 模型建立及模型参数 |
2.3.2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散斑大小对应变测量精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散斑特性概述 |
3.1.1 散斑衬比度 |
3.1.2 散斑大小 |
3.2 散斑大小对测量精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
3.2.1 通过测量距离改变散斑大小 |
3.2.2 通过相机镜头焦距改变散斑大小 |
3.2.4 不同散斑大小应变测量实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SPI应变测量方法的裂纹扩展实验研究 |
4.1 脆性材料预制裂纹扩展基础理论 |
4.2 铸铁预制裂纹扩展实验研究 |
4.2.1 实验准备和试件参数 |
4.2.2 三点弯实验连续加载和阶梯加载过程分析 |
4.2.3 ESPI方法裂纹扩展研究 |
4.3 脆性材料预制裂纹扩展数值研究 |
4.3.1 裂纹扩展数值方法概述 |
4.3.2 扩展有限元基础理论 |
4.3.3 Abaqus扩展有限元法研究铸铁预制裂纹扩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管道应力超声无损测试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力检测方法概述 |
1.2.2 超声波法应力测试理论研究现状 |
1.2.3 超声波法测量管道应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声LCR波法测试应力原理与实验装置 |
2.1 声弹性原理 |
2.2 超声临界折射纵(LCR)波应力测试 |
2.2.1 临界折射纵波的产生 |
2.2.2 临界折射纵波测试应力原理 |
2.3 管道应力超声无损测试实验平台 |
2.3.1 LCR应力测试技术主要设备 |
2.3.2 超声波数据处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壁表面应力超声测试方法研究 |
3.1 管壁表面应力 |
3.2 管线钢应力系数标定 |
3.3 管壁表面应力(两向应力状态)超声测试实验探究 |
3.3.1 单向拉伸实验 |
3.3.2 两向拉伸实验 |
3.3.3 单向拉伸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4 两向拉伸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管壁表面应力(两向应力状态)超声测试理论研究 |
3.4.1 单向应力超声测试理论分析 |
3.4.2 两向应力超声测试理论分析 |
3.4.3 两向应力状态下纵波声弹性公式 |
3.5 管壁表面应力超声测试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LCR波测试管道应力温度影响规律研究 |
4.1 温度影响分析 |
4.2 超声波测试应力温度影响机理研究 |
4.2.1 温度对超声LCR波的声弹性系数的影响 |
4.2.2 温度对被测介质零应力状况下LCR波的传播时间的影响 |
4.2.3 超声波测试应力温度补偿公式 |
4.3 温度影响实验分析 |
4.3.1 一发二收换能器温度影响分析 |
4.3.2 变温实验测量温度对LCR波的传播时间的影响 |
4.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LCR波测量管线钢弹性塑性变形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2 标定发生不同塑性变形的X80 管线钢 |
5.2.1 标定实验与结果 |
5.2.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X80 钢弹-塑性变形过程中超声LCR波的连续测量 |
5.3.1 测量实验与结果 |
5.3.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声LCR波测试管道应力工程应用研究 |
6.1 基于超声LCR波的管道应力状态无损测量方法 |
6.2 室内管道打压验证实验 |
6.3 现场工程应用测试 |
6.3.1 某分输站冻胀管道应力测试 |
6.3.2 某输油计量站沉降管段应力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激光声表面波检测脊髓张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脊髓表面张力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1 表面应力检测现状 |
1.3.2 超声应力检测现状 |
1.4 激光声表面波检测技术 |
1.4.1 电学检测法 |
1.4.2 光学检测法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脊髓的结构特性及激光激发声表面波理论 |
2.1 脊髓的结构与特性 |
2.1.1 脊髓的基本结构 |
2.1.2 脊髓的特性 |
2.2 粘弹性理论 |
2.2.1 粘弹性介质的基本性质 |
2.2.2 常见的粘弹性介质模型 |
2.2.3 脊髓的粘弹性介质模型 |
2.3 激光声表面波的激发原理 |
2.4 声表面波的传播理论 |
2.4.1 弹性介质中声表面波的波动方程 |
2.4.2 粘弹性介质中声表面波的波动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声表面波检测脊髓张力的有限元仿真 |
3.1 脊髓模型的建立 |
3.2 建立力学模型 |
3.3 参数设置及求解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拉力下的表面应力分析 |
3.4.2 声表面波的衰减特性分析 |
3.5 声表面波应力检测 |
3.5.1 表面波应力检测理论 |
3.5.2 相关分析法计算时间差理论 |
3.5.3 结果分析 |
3.6 声表面波影响因素分析 |
3.6.1 激光参数的影响 |
3.6.2 温度的影响 |
3.6.3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VDF压电薄膜的激光声表面波检测系统 |
4.1 PVDF压电薄膜检测声表面波原理 |
4.2 实验平台搭建 |
4.3 实验样品及仪器的选择 |
4.4 检测结果 |
4.4.1 数字信号处理 |
4.4.2 声表面波衰减特性检测 |
4.5 声表面波应力检测 |
4.5.1 传播时间差与表面拉应力的关系 |
4.5.2 重复性分析 |
4.5.3 初始状态稳定性分析 |
4.5.4 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TC17/Ti60异材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综述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现状 |
1.2.2 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现状 |
1.2.3 异材电子束焊接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课题难点及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 |
2.1 X射线法测量原理 |
2.2 测试装置及实验平台 |
2.2.1 等强梁结构 |
2.2.2 X射线仪及电测法装置 |
2.3 应力常数K标定的原理及方法 |
2.3.1 应力测试方法 |
2.3.2 应力常数K标定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C17与Ti60的X射线衍射特性研究 |
3.1 TC17与Ti60的衍射特性研究 |
3.1.1 TC17有效衍射峰研究 |
3.1.2 Ti60有效衍射峰研究 |
3.1.3 关于两种材料衍射峰讨论 |
3.2 TC17应力常数K实验研究 |
3.2.1 TC17等强梁标定结果 |
3.2.2 TC17应力常数K修正 |
3.3 Ti60应力常数K实验研究 |
3.3.1 Ti60等强梁标定结果 |
3.3.2 Ti60的X射线应力常数K修正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等强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3.4.2 TC17衍射峰特性及应力特征 |
3.4.3 Ti60衍射峰特性及应力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加工工艺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4.1 试件结构与工艺参数 |
4.2 测试方案 |
4.3 对接平板试件测试结果 |
4.4 三块对接平板残余应力对比 |
4.5 焊接工艺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处理工艺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5.1 热处理及测试方案 |
5.2 热处理试件测试结果 |
5.3 热处理工艺分析 |
5.4 优化工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薄壁圆环异材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分布 |
6.1 圆环结构概况 |
6.2 圆环测试方案 |
6.3 测试结果 |
6.4 两圆环结构在平行与垂直焊缝方向残余应力对比 |
6.5 圆环结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及关键处理技术 |
1.1 基本流程 |
1.2 材料高温性能 |
1.3 网格自适应技术 |
1.4 并行计算技术 |
1.5 子结构子模型技术 |
1.6 区域分解算法 |
2 大型复杂结构数值模拟 |
2.1 厚板 |
2.2 节点 |
2.2.1 相贯节点 |
2.2.2 梁柱节点 |
2.2.3 加固节点 |
2.2.4 实际工程节点 |
2.3 整体结构 |
3 测量技术 |
3.1 机械测量法 |
3.2 物理测量法 |
3.3 其他测量方法 |
4 展望 |
5 结语 |
四、残余应力无损电测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6063铝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评估[D]. 刘迪. 燕山大学, 2021(01)
- [2]焊接空心球节点网架中无缝钢管表面残余应力的测试与模拟分析[D]. 韩敬鉴.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3]循环载荷作用下箱型结构梁残余应力演化规律的研究[D]. 张荣强. 燕山大学, 2020
- [4]稀土离子掺杂YAG-Al2O3荧光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应力响应机制[D]. 潘莉莉.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空心球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及其对节点轴向刚度的影响[D]. 金小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6]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对阶梯荷载下变形测量的实验研究[D]. 杜启航. 东南大学, 2019(05)
- [7]管道应力超声无损测试关键技术研究[D]. 于文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激光声表面波检测脊髓张力的研究[D]. 刘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9]TC17/Ti60异材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研究[D]. 高齐乐.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10]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进展[J]. 高占远,郭彦林.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