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泽民与丹瑞举行会谈(论文文献综述)
祝湘辉,范宏伟[1](2020)在《中缅关系70年:“胞波”关系的新陈代谢》文中提出2020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缅甸前发表了题为《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的文章。中缅建交70年来,两国胞波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冷战时期,两国从最初的疑惧、冷淡到胞波关系的确立,和平与安全成为中缅关系的共同利益点。冷战结束后,中缅胞波关系的内涵扩展到政治、经贸、援助和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21世纪初,缅甸成为中国青睐的重点投资对象和能源通道,给中缅胞波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里,两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将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中缅命运共同体,中缅胞波友谊进入了新时代。中缅胞波关系的新陈代谢是两国共同利益基础不断扩展的结果。
李国敏[2](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超[3](2019)在《中美对缅政策比较研究(1988—2018年) ——一种对外政策相向性的分析视角》文中指出本文在界定国别政策、大国和小国概念的基础之上,尝试性地构建了大国对小国政策比较分析框架,通过大国国家战略、小国政治发展、小国国内问题国际化三个角度解释了大国对小国政策调整的原因及作用。其中,大国国家战略包括国家战略调整、大国间战略博弈;小国政治发展包括小国国内政治权力格局调整、小国政治转型;小国国内问题国际化是大国国家战略与小国政治互动的结果。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2003年以来中美对缅政策出现相向性演化?相向性是指中美对缅政策部分内容朝一个方向转变,而不是指两国政策内涵变为一致。1988年缅甸国内民主运动爆发后,美国敦促缅甸政治经济改革,推进民主化,对缅实施孤立制裁政策。中国静观缅甸国内治理现状,对缅实施政治支持、经济军事支援。两国对缅政策还包含对方因素,中美政策形成结构性对立。2003年以来中国开始调整立场,敦促缅甸推进政治经济改革,加速民主化。中美出现共同点,结构性矛盾有所松动。本文经过比较研究发现中美存在相向性,主要体现在:第一,立场相向。中美都开始敦促缅甸政权转型,开启对缅全方位外交。第二,目标相向。中美都希望缅甸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实现政治和解与民族和解、倾听民意、接触国际社会,保持国内稳定。第三,措施相向。中美开始合作、协调,加强同联合国、东盟等政治力量的合作。相向性是中美国家战略、缅甸政治发展,缅甸问题国际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中美国家战略调整重塑了两国在缅利益需求,是相向性产生的关键,其中,中国国家战略调整更为重要。缅甸政治转型与政治权力格局变化促使中美全方位接触缅甸国内政治力量。缅甸问题国际化使中美对缅政策层次化,两国被迫加大双边、多边合作,协同推进对缅政策。1988年至今,相向性和对立性构成了中美对缅政策互动态势。其中,对立性占据主导地位。2003年相向性出现打破了对立性占据唯一主导地位的局面。相向性是中美对缅政策高度对立、僵化后的自我调适。2017年若开问题激化以来中美相向性趋弱,对立性有上升的趋势。相向性有助于双方良性互动,符合中美长远利益,中美应弥合分歧,推进合作。
蒋欣欣[4](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研究说明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张伟玉[5](2016)在《缅甸军人政权转型原因研究(1988-2015年)》文中提出虽然目前学界对缅甸是否彻底转型成为民主政体尚存争议,但缅甸已完成了从“纯军人政权”向“军人为主—文官为辅政权”转型的开启,继而到“文官为主—军人为辅政权”转型的深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研究的问题是:缅甸军人政权为什么愿意放松对权力的控制而推动政权转型?军人政权推动自身转型的条件是什么?关于缅甸军人政权转型的解释主要有四种:“内外压力说”、“国际形势说”、“精英决定说”和“军人利益说”。本文在芬纳(Finer)、亨廷顿(Huntington)、阿西蒙哥鲁(Acemoglu)和罗宾逊(Robinson)等学者提出的关于军人政权转型原因观点的启发下,借鉴诺斯(D.C.North)等人提出的迈向“开放介入社会”的“三个门槛条件”,发展“精英决定说”和“军人利益说”的观点,提出利益目标的改变和保障条件的完备共同促使缅甸军方放松对权力的控制,从而开启和深化政治转型。具体来看,缅甸军方追求的目标从追求对政权的完全控制转变到追求关键控制,关键控制相对于完全控制或不控制能够使得军方获得最大的净收益,特别是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和军事保障这三项保障条件的具备极大降低了军方追求关键控制目标的风险。如果利益目标不变,那么军人政权就没有转型的动力;如果保障条件不完备,那么政权转型的风险就高,这个转型风险成本的不可控性导致军人政权不敢冒巨大的风险从而拒绝转型。因此,缅甸军人政权选择放松对权力的控制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本文采用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选取了一反、两正一共三个案例进行分析。这三个案例是:苏貌军政权(1988—1992年)拒绝转型、丹瑞军政权(1992—2011年)开启转型和吴登盛“军人为主—文官为辅”政权(2011—2015年)深化转型,并以1990、2010和2015年三次大选为关键时间点。通过对这三个案例的比较研究发现:缅甸军方放松对权力控制之时并不是缅甸面临外部压力最大的时候,也不是在其经济增长最缓慢和社会压力最大的时候;相反,军方拒绝放松对权力控制之时才是内外压力最大之时。这个结论排除了“内外压力说”这个主要竞争性解释,从而论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建构了一个解释缅甸整个军人政权转型时期(1988—2015年)的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有助于理解缅甸军政权转型的本质,也帮助理解缅甸转型后的政治行为的逻辑。缅甸这个阶段的转型之后,昂山素季和吴廷觉领导的民盟执政将对中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韦健锋[6](2013)在《现实主义视角下的邻国外交 ——独立后的印缅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印度和缅甸同为我国西南重要邻国,印缅双边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我西南边疆安全环境。本论文对独立后的印缅关系进行考察分析,揭示其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据此研判其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涉印、涉缅历史与现实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对印、对缅外交策略。论文第1—3章重点介绍了印缅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不同时期内印缅关系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和影响因素。第4章阐述了印缅边境反政府武装、非法移民和非法贸易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印缅关系的影响。第5章从中印缅三国相互认知入手,通过介绍中国对缅关系的发展和建设经缅甸连结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及其印度的因应举措,来展示中国因素对印缅关系的作用情况。结论部分对影响印缅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该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作简要展望。1948年以来,印缅关系总体呈现出由高涨到快速回落再由低落到渐次升温的发展历程。尼赫鲁—吴努时期,相同的遭受殖民统治经历、共同的不结盟理念,以及两国领导人在民族独立运动中结下的友谊,成就了印缅关系史上的蜜月期。奈温时期,印度对缅甸军人掌权、实施“国有化”和奉行消极中立政策感到不满,两国共同利益减少,双边关系相对冷淡。冷战末期,缅甸政局动荡,国内民主状况恶化,印度主要从意识形态出发对缅甸当局进行猛烈抨击,两国关系跌至历史冰点。冷战后,印缅两国出于边境问题、中国因素等不同或相同的各自利益需求,积极开展双边合作,使两国关系日趋紧密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总的来看,意识形态、边境问题、中国因素、缅甸政局变化和印缅两国的外交政策,是影响独立后印缅双边关系发展走向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事实上,在这些因素背后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两国的国家利益需求:印缅之间国家利益需求的兼容性、同向度越高,两国关系就越好,反之则越差。
贺圣达[7](2010)在《中缅关系60年: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60年来中缅关系提供了发展两国关系的宝贵历史经验,主要是:相邻的地域和密切的民族、经济联系和由此形成的利益攸关的关系是中缅关系的重要特点和广泛、厚实的基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缅友好关系和合作水平提高的动力是双方为扩大和实现合作共赢的互动,而在这互动中中国作为大国的对缅合作战略和积极主动极为重要;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是领域越来越广泛、合作水平不断提高,趋向于战略性的合作。尽管缅甸正在积极推行多边外交,但中国对缅甸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巩固、发展和提升两国关系的关键还在于不断巩固与扩大两国的共同利益。
阮金之[8](2010)在《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冷战后中国和印度两个邻国相继展现大国崛起态势,这也是它们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情况。缅甸与中印地理相邻并有着密切而悠久的历史联系,两国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与缅甸的友好关系。中缅印三边关系,更为具体地说,中印两国在缅甸是竞争、合作,抑或是其他关系,将是本文所探究的最主要问题。中印崛起使得缅甸在各自国家利益视野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如对中国而言,如缅甸是维护周边和平与安宁的重要一环,是南下印度洋的最佳陆路战略通道。而对印度来说,缅甸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如解决东北部分离主义的困扰需要缅甸的配合与帮助,平衡中国“南下”同样需要与它保持良好关系等。中印两国都有着与缅甸发展关系的强烈愿望。但是,中印两国发展与缅甸的友好关系,必须与缅甸自身的国家利益相耦合,必须能够满足缅甸外交政策的实际需要。本文尝试用SWOT因素分析与三边关系相结合予以分析。基于缅甸的具体需要及挑战,中印在各自与缅甸的关系发展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中印在缅甸的共同利益多于彼此分歧。首先,两国在维护缅甸的稳定这一最根本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其次,中国和印度在与缅甸关系上所体现与发挥的竞争优势各具特点。再次,中印在与缅甸的关系中最大问题是战略互信不足,特别是印度对中缅关系发展存在较深的疑虑。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9](2006)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10](2006)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一)》文中认为
二、江泽民与丹瑞举行会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泽民与丹瑞举行会谈(论文提纲范文)
(1)中缅关系70年:“胞波”关系的新陈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缅“胞波”关系的新起点 |
二、中缅“胞波”邦交在冷战中的确立与考验 |
三、后冷战时期“胞波”内涵的新陈代谢 |
(一)后冷战时期“胞波”关系的新内涵 |
(二)“胞波”关系的新动力 |
四、“大变局”时代的中缅“胞波”关系 |
(一)“胞波”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
(二)从“胞波”关系到中缅命运共同体 |
结 语 |
(2)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美对缅政策比较研究(1988—2018年) ——一种对外政策相向性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总结 |
三、研究方法、创新及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难点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别政策比较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国别政策的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一、对外政策概念界定 |
二、对外政策分类 |
三、国别政策概念界定 |
四、大国与小国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决定大国对小国政策的因素 |
一、大国国家战略 |
二、小国国内问题国际化 |
三、小国特殊性 |
第三节 国别政策比较研究类型 |
一、国别政策比较研究范式的普遍性分析 |
二、本文国别政策比较研究范式 |
第四节 大国对小国政策的比较框架 |
一、大国对小国政策比较研究框架模型 |
二、中美对缅政策比较研究框架模型 |
三、对外政策相向性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对缅政策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对缅政策的顶层设计 |
一、和平共处周边外交战略驱动时期 |
二、“经济外交”战略驱动时期 |
三、亲、诚、惠、容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驱动时期 |
第二节 中国对缅政府立场分析 |
一、中国对缅政策:政治支持、经济支援、军事援助 |
二、中国对缅双轨政策:支持与促改 |
三、建设性介入 |
第三节 中国对影响中缅关系重大问题的政策 |
一、缅甸问题:强化多边协作 |
二、缅甸政局:开启全方位接触 |
三、缅北少数民族武装:“三不政策”升级为建设性介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对缅政策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对缅政策的顶层设计 |
一、人权、民主、禁毒驱动时期 |
二、杜昂山素季驱动时期 |
三、重返亚太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杜昂山素季驱动时期 |
四、亚太再平衡战略、民主驱动时期 |
五、人道主义价值观、印太战略驱动时期 |
第二节 美国对缅政府立场分析 |
一、孤立制裁 |
二、务实接触与制裁并举 |
三、敦促保障人权与制裁并举 |
第三节 美国对影响美缅关系重大问题的政策 |
一、民主化:政权更迭向政权转型转变 |
二、杜昂山素季:全力支持向淡化支持转变 |
三、人权问题:保障个体政治自由向伸张人道主义转移 |
四、禁毒问题:政治化施压向务实合作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对缅政策内容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对缅立场比较分析 |
一、中美对缅政策立足点 |
二、中美对缅外交方式 |
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中美对缅政策目标分析 |
一、中国对缅政策目标分析 |
二、美国对缅政策目标分析 |
三、对比分析 |
第三节 中美对缅政策措施分析 |
一、中国对缅政策措施分析 |
二、美国对缅政策措施分析 |
三、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对缅政策相向性的原因及作用 |
第一节 中美国家战略调整导致相向性产生 |
一、地区政策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定位 |
二、中国国家战略调整与对缅战略定位 |
三、美国国家战略调整与对缅战略定位 |
第二节 缅甸政治发展促使相向性显性化 |
一、政府权力格局调整转移中美外交接触对象 |
二、政治转型改变中美立场 |
第三节 缅甸问题国际化使相向性行为化 |
一、缅甸问题国际化对中美对缅政策的影响 |
二、缅甸问题国际化对中美对缅政策影响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相向性特点比较 |
一、地区利益格局变化是国别政策立场变化的重要原因 |
二、国家战略效应是地区利益格局变化的关键变量 |
三、中国国家战略调整是中美对缅政策相向性演化的关键变量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一、相向性意义 |
二、对学术和政策研究的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资料 |
二、英文资料 |
三、网站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
3.4 编码规则 |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
7.2 研究讨论 |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7.3.1 研究启示 |
7.3.2 研究建议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
(5)缅甸军人政权转型原因研究(1988-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缅甸军政权转型原因的现有解释及不足 |
1.3.1 内外压力说 |
1.3.2 精英决定说 |
1.3.3 军人利益说 |
1.3.4 国际形势说 |
1.3.5 总结及评论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关于民主转型理论的回顾及启示 |
2.1 民主转型理论 |
2.1.1 结构研究路径 |
2.1.2 行为主体研究路径 |
2.1.3 国际维度与国内维度的联结 |
2.2 军人政权民主转型 |
2.2.1 内外压力分析 |
2.2.2 动机与条件分析 |
2.2.3 组织与环境分析 |
2.2.4 出路保障分析 |
2.2.5 成本收益分析 |
2.3 评论、借鉴及启示 |
第3章 关于缅甸军人政权转型的定义、假设及解释 |
3.1 核心概念界定及操作化 |
3.1.1 缅甸军人政权转型的定义 |
3.1.2 利益目标的定义及操作化 |
3.1.3 保障条件的定义及操作化 |
3.2 理性的假定与成本收益分析 |
3.2.1 理性的假定 |
3.2.2 成本收益分析 |
3.3 研究假设及主要变量 |
3.3.1 研究假设 |
3.3.2 利益目标改变的原因 |
3.3.3 保障条件完备的作用 |
3.4 关于主要变量逻辑关系的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I:苏貌军政权拒绝转型(1988—1992 年) |
4.1 苏貌执政时期的缅甸政治、经济与外交 |
4.1.1 政治状况:苏貌高压统治 |
4.1.2 经济发展:增长缓慢 |
4.1.3 对外关系:西方全面封锁 |
4.2 1990 年大选回顾 |
4.3 苏貌军政权拒绝转型的原因 |
4.3.1 对政权完全控制为目标 |
4.3.2 缺乏完备的保障条件 |
4.3.3 目标与条件的差距及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II:丹瑞军政权开启转型(1992—2011 年) |
5.1 丹瑞执政时期的缅甸政治、经济与外交 |
5.1.1 政治状况:丹瑞软硬兼施统治 |
5.1.2 经济发展:高水平增长 |
5.1.3 对外关系:注重周边和区域外交 |
5.2 2010 年缅甸大选回顾 |
5.3 丹瑞军政权转型开启的原因 |
5.3.1 对政权关键控制为目标 |
5.3.2 建设完备的保障条件 |
5.3.3 目标与条件的一致性及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III:吴登盛政权深化转型(2011—2015 年) |
6.1 吴登盛执政时期的缅甸政治、经济与外交 |
6.1.1 政治状况:吴登盛开启自由化和民主化 |
6.1.2 经济发展:全面改革和外资流入 |
6.1.3 对外关系:与西方关系全面解冻 |
6.2 2015 年缅甸大选回顾 |
6.3 吴登盛政权转型深化的原因 |
6.3.1 对政权关键控制为目标 |
6.3.2 维持完备的保障条件 |
6.3.3 目标与条件的一致性及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缅甸军政权拒绝和接受转型的对比分析 |
7.1 外部条件与军政权转型 |
7.2 内部条件与军政权转型 |
7.3 利益目标和保障条件与军政权转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缅甸军政权接受转型的原因 |
8.2 缅甸政权转型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8.3 关于处理中缅关系的政策建议 |
8.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8.5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缅文文献 |
互联网资料 |
附录A 《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关于军人权力的重要条款 |
附录B 1988以来缅甸建交国家一览 |
附录C 苏貌政权: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成员 |
附录D 丹瑞政权: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员 |
附录E 吴登盛政权:政府内阁成员 |
附录F 昂山素季-吴廷觉政权:政府内阁成员 |
(6)现实主义视角下的邻国外交 ——独立后的印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情况 |
(二) 国外研究情况 |
(三) 国内外研究的特点 |
三、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 |
(一)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二) 理论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第一章 印缅关系的历史回顾(1948年以前) |
一、古代印缅关系 |
(一) 11世纪前的印缅关系 |
(二) 11-19世纪的印缅关系 |
(三) 印度文化对缅甸古代社会的影响 |
二、英国治下的印缅关系 |
(一) 英国对印度和缅甸的征服 |
(二) 英国治下的印缅政治关系 |
(三) 英国治下的印缅经济关系 |
三、独立前印缅关系的特点 |
(一) 印度文明的传播是古代印缅关系的主流 |
(二) 英殖民统治时期印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
第二章 冷战时期的印缅关系(1948-1992) |
一、冷战时期印度、缅甸的对外政策 |
(一) 印度的对外政策 |
(二) 缅甸的对外政策 |
二、冷战时期的印缅关系 |
(一) 1948-1962年蜜月期 |
(二) 1962-1988年冷淡期 |
(三) 1988-1992年对抗期 |
(四) 影响冷战时期印缅关系的主要因素 |
三、冷战时期印缅关系的特点 |
(一) 受缅甸国内政局影响 |
(二) 受意识形态影响 |
(三) 突出政治—外交关系 |
第三章 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发展(1992-2012) |
一、冷战后印度、缅甸对外政策的调整 |
(一) 印度对外政策的调整 |
(二) 缅甸对外政策的调整 |
二、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发展 |
(一) 政治—外交关系 |
(二) 经济—贸易关系 |
(三) 军事—安全关系 |
(四) 影响冷战后印缅关系的主要因素 |
三、冷战后印缅关系的特点 |
(一) 印度对缅政策更加务实 |
(二) 双边关系持续升温 |
第四章 印缅关系中的边境问题 |
一、跨境反政府武装问题 |
(一) 印东北的叛乱组织 |
(二) 缅甸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 |
(三) 印缅两国反政府武装的跨境活动 |
二、非法移民问题 |
(一) 独立以来印缅之间的非法移民问题 |
(二) 印度因应缅甸非法移民的举措 |
(三) 非法移民给印缅关系带来的挑战 |
三、非法贸易问题 |
(一) 边境毒品交易 |
(二) 非正式贸易 |
四、边境问题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
第五章 印缅关系的中国因素 |
一、印缅中三国的相互认知 |
(一) 印度对中缅两国的认知 |
(二) 缅甸对中印两国的认知 |
(三) 中国对印缅两国的认知 |
二、中国对缅关系的新发展与印度的反应 |
(一)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战略考量 |
(二)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实施 |
(三) 印度因应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举措 |
(四)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
三、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连结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与印度的反应 |
(一) 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 |
(二) 印缅中对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认知 |
(三) 印度应对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举措 |
(四) 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
四、中国因素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
结论 |
一、影响印缅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 受两国外交政策影响 |
(二) 受意识形态影响 |
(三) 受缅甸政局影响 |
(四) 受边境问题影响 |
(五) 受中国因素影响 |
二、印缅关系的未来展望 |
三、印缅关系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7)中缅关系60年: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0~1962年的中缅关系:奠定基础 |
二、1962~1988年的中缅关系:一波三折、平稳发展 |
三、1988~2010年的中缅关系:不断提升,全面发展 |
四、中缅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
(8)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理论与方法 |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重点与难点 |
五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第一章 中缅与印缅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中缅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 古代中缅关系 |
二 英缅时期的中缅关系 |
三 冷战期间的中缅关系 |
第二节 印缅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 古代印缅关系 |
二 英国殖民时期的印缅关系 |
三 独立后的印缅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缅关系——中国的视角 |
第一节 中缅关系发展的中国动力 |
一 维护周边和平与安宁的重要一环 |
二 南下印度洋的最佳陆路战略通道 |
三 打击跨界犯罪活动的重要伙伴 |
四 区域与次区域合作的重要枢纽 |
第二节 中缅关系:发展与现状 |
一 中缅双边关系 |
二 多边机制中的中缅关系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印缅关系——印度的视角 |
第一节 印缅关系发展的印度动力 |
一 冷战后印度外交的调整与新发展 |
二 印度外交新视野下的缅甸 |
第二节 印缅关系:发展与现状 |
一 印缅双边关系 |
二 多边框架下的印缅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缅甸的国家利益与中印战略的SWOT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缅甸的国家利益与外交 |
一 缅甸的国家利益 |
二 缅甸外交:环境、思想与基本目标 |
第二节 中印战略的SWOT因素分析及其比较 |
一 中缅与印缅关系的共同环境因素:缅甸的外交需求与挑战(O与T) |
二 中缅关系的SWOT因素分析:中国的能力因素(S与W) |
三 印缅关系的SWOT因素分析:印度的能力因素(S与W) |
四 基于环境因素(O与T)的中印能力因素(S与W)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中印在缅甸:竞争、合作,还是其他关系? |
二 中缅印三边关系:消弭分歧扩大共识推动合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二)(论文提纲范文)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四、江泽民与丹瑞举行会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缅关系70年:“胞波”关系的新陈代谢[J]. 祝湘辉,范宏伟. 南洋问题研究, 2020(01)
- [2]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3]中美对缅政策比较研究(1988—2018年) ——一种对外政策相向性的分析视角[D]. 杨超. 外交学院, 2019(10)
- [4]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5]缅甸军人政权转型原因研究(1988-2015年)[D]. 张伟玉. 清华大学, 2016(11)
- [6]现实主义视角下的邻国外交 ——独立后的印缅关系研究[D]. 韦健锋. 云南大学, 2013(05)
- [7]中缅关系60年: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J]. 贺圣达. 东南亚纵横, 2010(11)
- [8]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D]. 阮金之. 暨南大学, 2010(09)
- [9]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二)[J].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 东南亚纵横, 2006(12)
- [10]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一)[J].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 东南亚纵横,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