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苹果废渣”生产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如意[1](2021)在《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20年玉米产量已达2.6亿吨。随着玉米产量的增加,玉米深加工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淀粉糖、柠檬酸和燃料乙醇等。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玉米皮、玉米浸泡水和生产柠檬酸的副产物黑曲霉菌渣和石膏,目前大多被廉价出售或随处堆放处理,没有充分利用其价值,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本研究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作为饲料原料生产绿色、营养且经济的生物饲料对饲料行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筛选可以降解呕吐毒素的菌种,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去除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采用滤纸片法考察9株益生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互作关系,平板上主要有三种现象:(1)滤纸片周围有明显的透明圈,说明菌种间有拮抗作用;(2)滤纸片周围有菌体生长,说明滤纸片上菌种占生长优势;(3)滤纸片周围既没有透明圈也没有菌体生长,说明菌种间无拮抗作用。根据菌种间的抑制程度最终选取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5株益生菌作为发酵菌种。考察了种子培养基中玉米浆浓度对菌体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p H为6.5的条件下,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5 g/L玉米浆;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添加15 g/L玉米浆。考察种子培养基中菌体浓度和活菌数变化规律,并绘制了各发酵菌株生长曲线和OD600与活菌数的关系曲线,确定种子培养时间为18 h。其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活菌数、粗蛋白含量和p H为指标,考察了装料量、初始p H、含水量、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优化得出固态培养的工艺条件为:装料量70%、初始p H 5.8、含水量55%、接种量12%。在该条件下,发酵后色泽均一、质地松散;总活菌数为9.6×109cfu/g;粗蛋白含量达21.2%,比发酵前增长了14.3%;p H为4.8;电镜照片显示发酵后的玉米皮表面结构有一定破坏,变得粗糙多孔。最后,从霉菌污染的玉米、含有呕吐毒素的玉米浆浓缩液和老酸浸泡液中共分离出28株呕吐毒素降解菌,考察了呕吐毒素降解菌在LB培养基(p H 7.0)和玉米浆(p H 4.0)中对呕吐毒素的降解能力。在呕吐毒素浓度为2 ppm的LB培养基中,A2对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37.75%;在呕吐毒素浓度为5 ppm的玉米浆培养基中,3#2代菌对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25.25%。
朱玉洁[2](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中药资源产业的显着特征是依赖于中药资源作为供应链源头和价值链的输入源头,通过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环节,输出终产品到供应链末端的消费者手中。中药行业因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自身绿色价值低和外部环境损害价值高,因此供应链具有较高的绿色生产力发展潜力。然而,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企业偏重于技术型的供应链模式构建,立足于商业角度探求整合式中药供应链模式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供应链整体视角解决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答,大量有价值的会计和经济数据难以充分挖掘利用,价值核算和控制无法有效实施。本研究在分析中药供应链物质流的基础上,融合价值流分析,根据价值流图构建中药供应链的绿色生产力分析理论基础和核算框架体系,实现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分析,提出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和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文章对价值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从中药资源价值链的拓展、特征和影响因素阐述了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和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同时阐明了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文章从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和困境阐述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并阐述了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的融合基础和融合过程。第三,基于绿色价值流图构建分析框架,分析了中药供应链中各链条组成部分,识别“浪费”来源,设计供应链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通过计算供应链的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创新设计了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量化测算框架,并运用民营企业数据实证其可行性。为中药资源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水平提供了评价手段。第四,本章在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五个策略①原料药减少使用量②原材料替换③废弃物循环利用④产品替换⑤产品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废弃物资源化是提升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还给出了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还需从政府规制保障(环境保护税法细化)、企业责任意识提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公众消费引导(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参与权推广和绿色消费引导)等多维度进行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五,文章分析了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是中药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最优策略,也是中药资源价值链实现价值延伸和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并以黄芪为实例,探讨了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若干策略,并利用绿色生产力指数GPI计算公式黄芪绘制口服液供应链改进后的价值流图,比较前后GPI在不同供应链阶段的变化。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立足价值链视角聚焦绿色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价值流动,融合分析物质流和价值流的运行规律,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探索了中药供应链价值流和物质流融合分析框架,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分析进行拓展,阐明提升供应链绿色生产力与价值链价值延伸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评估方法:内部资源流动的经济效益--外部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融合分析形成价值图模型,建立绿色生产力绩效评估指数。该指数在概念结构、价值流转呈现形式,计量基础和数据收集处理均有一定突破和创新。根据中药供应链的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提升策略和实现机制,对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实现应用创新。
伍陆[3](2019)在《混合糖条件下酵母双菌发酵制备SCP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饲料蛋白资源日趋紧张的现状,木质纤维原料生物转化为单细胞蛋白(SCP)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木质纤维原料水解液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和木糖,根据低聚木糖生产废渣酶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比例为4:1的特点,以模拟混合糖液发酵制备SCP。为了解决摇瓶体系下混合糖发酵制备SCP时糖利用率和转化率低的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发酵罐体系下,对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条件的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树干毕赤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共发酵与分步发酵,以及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分步发酵产SCP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对3 L发酵罐体系下,产朊假丝酵母发酵初始混合糖浓度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条件为:混合糖浓度为50 g/L、接种量为10%、通气量为2L/(L·min)、搅拌速率为300 r/min、控制pH=7.0、中和剂为NaOH。发酵96 h菌体干重达到最高为18.74 g/L,与摇瓶发酵60 h菌体干重为14.55 g/L相比,菌体干重提高了28.79%。但是单菌产朊假丝酵母扩大培养过程中木糖利用率较低,混合糖利用率仅为79.11%。(2)为解决总糖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混合糖浓度为50 g/L,在摇瓶体系下树干毕赤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发酵产SCP的基础上,采用3 L发酵罐进一步扩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罐体系下双菌分步发酵96 h,菌体干重最高可达22.83 g/L,混合糖利用率达到100%。相比较于发酵罐体系下单菌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最高菌体干重提高了21.76%。所制备的单细胞蛋白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7.12%、9.18%,总氨基酸含量达到32.54g/kg。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体积内SCP的产量,需要提高混合糖浓度,采用树干毕赤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分步发酵的方式,会导致第一阶段树干毕赤酵母发酵产生的乙醇浓度过高,进一步导致第二阶段产朊假丝酵母发酵受到抑制。(3)为了解决高糖浓度下产朊假丝酵母发酵产SCP受抑制的问题,在摇瓶体系下优化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发酵产SCP的基础上,采用3 L发酵罐进一步扩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糖浓度为125 g/L条件下,双菌分步发酵在摇瓶体系下和发酵罐体系下,菌种干重最高分别可达到28.19 g/L和27.68 g/L。发酵罐体系下所制备的SCP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9.74%、7.91%,总氨基酸含量达到75.37 g/kg。
陈王觅[4](2019)在《马来酸异构化制备富马酸的绿色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马酸是一种四碳不饱和二羧酸,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常被应用于食品、化工、生物等领域。近年来,伴随着富马酸在材料、食品保鲜、环境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其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由于传统的化学合成及生物转化富马酸生产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原料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开发一种新型绿色富马酸生产方法迫在眉睫。传统的富马酸制备工艺通常采用强酸、五氧化二矾等物质做催化剂,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废水。本文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方法,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实现了富马酸的绿色制备。通过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与核磁氢谱图,对产物进行鉴定,证实了所得产物为纯富马酸。结合扫描电镜测试,对方法的可行性与稳定性进行了验证。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该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马来酸浓度为90%,反应时间为1小时,反应温度为200℃。此外,本文结合单因素实验获得了富马酸收率随各影响因素的具体变化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指导。为进一步解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初始马来酸浓度对富马酸收率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富马酸、马来酸、苹果酸相互转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通过对动力学参数的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揭示了反应机制。为实现富马酸的绿色生产,针对提纯过程的洗涤液,分别采用了洗涤液循环和活性炭吸附分离的方式进行洗涤液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洗涤液循环工艺可有效提高富马酸收率,且不会对产物的质量产生影响,循环次数可达到6次。在活性炭吸附分离实验中,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洗涤液中的马来酸、富马酸组分,使得选择性较弱的高效益苹果酸可以被分离出来,作为副产物利用。通过上述研究,完成了以马来酸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备富马酸的相关工艺的前期开发,为富马酸和苹果酸的绿色化工工艺开发提供了指导。
刘晓叶[5](2019)在《餐厨垃圾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及在黑水虻喂养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餐厨垃圾(Kitchen Waste,KW)是人们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主要为米类、面类、蔬菜、油脂、肉类及骨头等食物残余;化学组成为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目前,KW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堆肥法、发酵制氢法、填埋法和焚烧法,其中堆肥法和发酵制氢法存在周期长、效率低、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而直接填埋法和焚烧法均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KW处理方法,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不仅可有效解决粮食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也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本文利用从自然发酵的KW中分离的微生物对KW进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将该饲料用于饲喂黑水虻幼虫,并对回收后的黑水虻幼虫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本实验所用KW原料的含水量为62.06%,干物质组成为粗蛋白质22.72%、总糖29.52%、还原糖11.36%、粗脂肪14.88%、粗纤维4.08%、淀粉7.32%及灰分6.80%,营养较为丰富,可作为微生物的发酵基质;从自然发酵的KW中分离出22株菌株,其中包括15株细菌,依次命名为KWBA-1KWBA-15;4株酵母菌,命名为KWSA-1KWSA-4;3株霉菌,命名为KWMO-1KWMO-3。对分离菌进行16S rDNA/ITS基因序列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细菌中糖苷黄单胞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地衣芽孢杆菌各1株,涎腺肠炎杆菌及凝结芽孢杆菌各2株,枯草芽孢杆菌3株,蜡状芽孢杆菌4株;酵母菌包括间型假丝酵母1株,酿酒酵母3株;霉菌中裂褶菌、马氏杆菌及肉桂紫青霉各1株。(2)根据《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确定可用于饲料生产的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酿酒酵母,将其分别进行KW单菌和混菌发酵,并以感官品质、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率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发酵KW的最佳菌种组合为KWBA-8、KWBA-12及KWSA-2,其中KWBA-8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KWBA-12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KWSA-2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3)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KW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的工艺参数。结果发现在KW与豆粕比为3:1(w/w),KWBA-8、KWBA-12和KWSA-2比例为1:1:1(v/v/v),接种量1.5%,含水率65.60%,发酵时间44.5 h的条件下,发酵产物具有酒香味,形态松软、颜色呈棕黄色;与未发酵原料相比,总蛋白含量提高了21.64%,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406.18%;必需氨基酸(E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为11.65%和36.52%,较未发酵原料分别提高了22.63%和21.72%;分子量低于1,000 Da的蛋白质组分为87.81%,较未发酵原料提高了23.01%;GC-MS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产物挥发性成分中的醇类物质较原料提高了403.56%,而具有恶臭的含硫类及萜烯类物质未检测出。(4)利用发酵后的蛋白饲料喂养黑水虻幼虫,并以未发酵原料喂养的幼虫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发酵饲料喂养的单只6、7、8及9日龄黑水虻幼虫体重较对照分别增加20.72%、26.56%、30.32%及36.37%;单只幼虫总体重增加46.61%,历期缩短7.75%,饲料利用率、转化率及幼虫存活率分别增加46.59%、56.21%及3.06%;其幼虫总蛋白含量为47.44%,较对照增加10.48%;必需氨基酸(E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为19.38%和46.41%,较对照分别增加53.09%和30.21%,幼虫EAA/NEAA(非必需氨基酸)和EAA/TAA均高于WHO/FAO理想蛋白模式,且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0.90;发酵饲料喂养的黑水虻幼虫蛋白清除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IC50是对照幼虫蛋白的1.51倍和1.07倍,其总还原力为对照的1.53倍,即发酵饲料喂养的黑水虻幼虫蛋白抗氧化性较强。
陈冬[6](2019)在《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产蛋鸡功能饲料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对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的条件进行探索,旨在生产出一种适合于蛋鸡的红曲功能性饲料,同时,比较了饲喂不同添加量的红曲霉发酵饲料和红曲米粉对产蛋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常规品质、鸡蛋营养品质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红曲霉发酵饲料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玉米粉和豆粕不同配比对M.purpureus固态发酵的影响。发酵基质中提高玉米粉的比例有利于红曲色素的积累;发酵物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发酵3-7天时含量最高,红曲色素和洛伐他汀在发酵11-13天时含量最高;综合比较分析得出最佳的玉米粉和豆粕固态发酵基质配比为3:1。(2)以玉米粉、豆粕及其混合物(3:1)分别为发酵基质,考察接种量、料水比、发酵温度等条件对M.purpureus发酵的影响。红曲色素和洛伐他汀产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产量为辅,确定了豆粕基质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料水比1:1,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1 d;玉米粉基质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料水比为1:0.6,发酵温度25℃,发酵11 d;混合基质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料水比1:0.8,发酵温度30℃,发酵11 d。(3)为丰富发酵物营养成分,促进红曲色素产生,进一步探索上述三种基质中分别添加甘油、CaHPO4和NaCl对M.purpureus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物质添加对发酵无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但可起到提供营养成分的用途。(4)为兼顾红曲发酵饲料中功能性成分积累和饲喂适口特性,建立了以活化后的红曲米粉作为种子液,发酵生产红曲霉功能饲料的工艺。红曲发酵饲料的制备条件为:发酵基质为玉米粉和豆粕混合物(3:1)。用2%的无菌蔗糖溶液活化红曲米粉制备种子液,活化时间2 h。发酵条件为:基质料水比1:0.8,接种量4%,在温度30℃,湿度55%条件下发酵3天,40℃以下低温干燥即可。(5)在蛋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红曲发酵料(5%、10%)和红曲米粉(1%、2%)进行饲喂试验,结果显示:蛋鸡生产性能方面: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米可降低蛋鸡采食率、产蛋率和料蛋比,不利于蛋鸡生产;而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霉发酵饲料可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有助于提升蛋鸡的生产性能。鸡蛋营养及品质方面: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霉发酵料或红曲米均能提高鸡蛋哈夫单位值。添加1%红曲米或10%发酵料有助于提升蛋形指数。添加2%红曲米或添加5%、10%红曲霉发酵料均可降低鸡蛋中粗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蛋鸡血液生化指标:添加红曲米或红曲霉发酵料可降低蛋鸡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含量。本论文研究认为,用紫色红曲霉为主要功能发酵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混合基质生产蛋鸡功能饲料添加剂具有可行性,可用于生产高品质的低胆固醇鸡蛋,红曲发酵饲料在蛋鸡养殖中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孙晓燕[7](2019)在《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制备无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医药产品生产量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中药渣的大量产生。药渣来源于多种中药材,成分复杂,含水量大,极易腐败变质,难储存。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利用方法和解决途径,大部分生产企业只是将这些中药渣简单填埋,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本课题研究了利用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制备无抗饲料添加剂,并通过用发酵后中药渣替代部分饲料饲喂生猪实验,测定了生猪饲喂的生产性能、屠宰指标、肉品质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进一步论证其替代饲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工艺的优化。筛选出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1:1)为最适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外源添加15%20%蔗糖;按照0.5‰5‰的混合菌剂接种,酵母固定为0.25‰;搅拌均匀后于常温下密闭发酵1-2d即可开始使用。(2)用发酵后的中药渣配合饲料饲喂生猪,考察发酵中药渣对生猪养殖效果的影响。设计分组养殖的试验,共4组:阳性对照组(有抗全价饲料)、阴性对照组(自配料)、低剂量试验组(发酵药渣10%替代的自配料);高剂量试验组(发酵药渣20%替代的自配料),饲喂周期200天。通过测定实验猪的生长性能、猪肉品质及安全指标,发现饲喂发酵中药渣对生猪养殖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与阴阳对照组相比,外观上饲喂发酵中药渣的高、低剂量组试验猪毛发皆光亮、顺直;腹泻率仅为0.07%和0.09%,低于对照组;料重比也明显降低。对猪肉品质猪的影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两组与阴性组瘦肉率对比,分别提高了11.31%和10.9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阳性组瘦肉率对比,分别提高了6.05%和5.71%。低剂量组,具有显着的低失水率(6.02±0.28)%,高、低剂量组的肉色分之均达到4分以上(5分制)显着区别对照组(p<0.05)。对肉质安全性能的影响:重金属镉、汞、铅、无机砷等未检出;土霉素、氯霉素、磺胺等常用兽用抗生素在新鲜猪肉中未检出;六六六、滴滴涕及敌敌畏等农药成分均未检出;沙门氏菌未检出,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本课题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中药渣微生物发酵工艺,实现了中药渣的快捷处理和长期保存,而且发酵后的产物应用于生猪的养殖,还具有降低料重比、提高猪肉品质和抗病力、减少抗生素使用等效果,可以作为无抗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行业中应用。本课题建立的技术路线为中药渣的资源化与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所制备的发酵产物作为无抗饲料添加剂也为养殖行业在后抗生素时代生态养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低价量大增效的饲料来源。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吴欢[8](2019)在《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其丹皮渣的发酵》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中药的提取,然而由于中药材组分的复杂性,这些技术应用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寻求新技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率,使中药提取越来越符合科学现代化的要求一直是中药研究热点。同时中药有效成分含量较低,在提取后会产生大量的中药废渣,如果不合理使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本文针对丹皮的高效清洁利用开展了前处理与提取工艺以及药渣发酵研究。鉴于丹皮酚提取过程主要是纤维素层和细胞壁带来的阻碍,为此,借助合肥工业大学姚日生课题组发明的一种植物破壁技术——常压SO3微热爆技术对丹皮进行预处理,再结合水蒸气蒸馏提取技术进行丹皮酚的提取;并采用包括HNMR和HPLC等在内的多种检测方法对提取产物的结构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压SO3微热爆不仅能使蒸汽蒸馏提取丹皮酚的产率提高13%左右,纯度达99%,而且对其质量没有影响。同时,丹皮的组织结构显微成像表明其筛管和表皮因SO3的作用而爆裂,结合工艺参数对丹皮酚提取率的影响分析表明丹皮酚提取率提高主要是SO3微热爆产生的。另外,就此新工艺进行了条件优化研究,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浸泡时间1h,颗粒粒径为20目,蒸馏时间为2.5h,提取产率达到97%左右。同时与其他工艺相比新工艺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针对丹皮酚提取后残留的丹皮渣进行综合利用的研究:1、分析丹皮渣主要成分,筛选能够直接利用丹皮渣并产生微生物油脂的菌株,对菌株进行形态和基因的鉴定,确定其为Talaromyces radicus,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经过分析其发酵产油脂产率达到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占90%左右,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占10%左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2、利用菌株联合对其进行蛋白饲料的生产,经过菌株组合、发酵条件、原料处理等方面的优化,确定了最优的发酵条件,得到了粗蛋白含量高达33%,粗纤维含量仅9.5%的高能蛋白饲料,经过与饲料标准进行对比证明此利用途径切实可行。因为菌株的特殊性,实现了丹皮渣减量化和高值化的双提升。
于超[9](2019)在《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在降低养殖成本,规避市场风险,改善猪肉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降低了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也对生猪养殖自身发展造成了威胁。而由于目前技术、资金和土地方面的限制,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已不能解决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与其产生的污染与环境承载力间不匹配的矛盾了。因此,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清洁生产方式成为从根本上解决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而要实现规模养猪场户的清洁生产行为,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规模养猪场户目前清洁生产行为的现状如何,影响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什么,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清洁生产行为是如何演进的,以及如何促进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与演进。鉴于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双种群进化博弈理论等理论,运用描述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双种群进化博弈模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从概念界定、现状描述、影响因素、形成机制、演进机制和对策建议等方面,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是本文的研究基础。通过对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进行界定和阐释,对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全面把握。分析表明: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以开放系统为思想,以降低养殖环境污染,增加养殖收益为驱动力,通过不断的动态演进,最终达到行为形成的过程。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现状描述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利用全国729家规模养猪场户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了规模养猪场户关于清洁生产认知与行为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行为的实施。在源头预防中,受访者对除兽药外的其他投入品在预防废弃物产生方面具有良好的认知,实施行为较好;在过程控制中,受访规模养猪场户对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认知不足,未能有效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的行为操作。在末端治理中,受访规模养猪场户对废弃物处理降低环境污染的认知水平较低,若缺乏环境规制,则末端治理行为不规范。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是本文的重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验证性分析。得到结论: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态度,包括对实施清洁生产行为的态度及对清洁生产行为的期望值;禀赋特征,包括规模养猪场户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和生猪养殖出栏量;外部规范,包括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支持力度、合作组织的要求,对其认知水平有正向影响,对行为有间接正向影响作用;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对源头预防(包括种猪、饲料、兽药等的购买来源)、过程控制(包括兽药休药期设定、场区清洁方式、消毒频次)和末端治理(包括粪水处理方式、粪便处理方式、病死猪处理方式)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作用机理为: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受制于认知水平,而认知水平又是规模养猪场户态度、禀赋特征和外部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产生的作用条件又归因于外界环境与规模养猪场户间的不断沟通与反馈所产生的复杂效应。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机制剖析是本文研究的关键之一。本文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促进机制和实现机制5个方面,对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剖析。结果表明: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是在保障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秩序维护等)和促进机制(包括统一的行业标准、平衡的市场供求等)作用下,以增加自身养殖收益和规避环保高压所带来的惩罚为行为动力,通过信息传递、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及统一行业标准的引导,使自身做出理性选择,促使其提高清洁生产程度,进而达到降低养殖污染、增加养殖收入,并最终实现清洁生产行为的过程。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演进机制是本文研究的关键之二。依据形成机制分析的结论,考虑政府监督机构和规模养猪场户在清洁生产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构建双种群进化模型,研究了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演进机制。结果表明:清洁生产的投入成本、补贴系数、监管系数等因素影响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演进方向、过程和稳定策略。对模型中的固定参数进行赋值,模拟仿真了参数变化对清洁生产行为策略稳定点演进的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演进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外部规范性和自身行为的引导性,提高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水平;均衡财政支持、加大技术支撑、完善行业标准、共建多元管理,以保障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提高规模养猪场户行为参与度,促进清洁产品中间商的建立,加强清洁产品的市场引导,以完善清洁生产行为的市场机制;加强全过程和部门间的监督,规范清洁生产行为形成。
郝志明,江蓝蓝,曾劲[10](2018)在《荸荠加工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荸荠加工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两种微生物进行复合发酵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通过发酵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生产条件为:发酵温度37℃、接种量12%、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比例为3∶7和发酵时间为48h。此时,可以得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数为38.9×108CFU·g-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数为12.3×108CFU·g-1的混合发酵液。利用马蹄加工废弃物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很好的资源综合利用方式
二、利用“苹果废渣”生产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苹果废渣”生产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发酵饲料 |
1.1.1 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背景与面临问题 |
1.1.2 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历程 |
1.1.3 微生物发酵饲料特点 |
1.1.4 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益生菌 |
1.2 固态发酵技术 |
1.2.1 固态发酵技术 |
1.2.2 影响固态发酵的因素 |
1.2.3 固态发酵反应器 |
1.3 玉米深加工副产物概述 |
1.3.1 玉米皮 |
1.3.2 玉米浆 |
1.3.3 石膏 |
1.3.4 黑曲霉菌渣 |
1.4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 |
1.4.1 呕吐毒素 |
1.4.2 玉米赤霉烯酮 |
1.4.3 黄曲霉毒素 |
1.4.4 伏马毒素 |
1.4.5 赭曲霉毒素 |
1.5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及其去除方法 |
1.5.1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 |
1.5.2 饲料中呕吐毒素去除方法 |
1.6 呕吐毒素检测方法 |
1.6.1 酶联免疫法(ELISA) |
1.6.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6.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
1.6.4 薄层色谱法(TLC) |
1.7 课题研究思路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多种益生菌混合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方法 |
2.3.2 发酵菌种互作关系 |
2.3.3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发酵菌种生长影响 |
2.3.4 同属发酵菌种混合种子培养 |
2.3.5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及OD_(600)-活菌数拟合曲线绘制 |
2.3.6 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混合固态培养菌种的确定 |
2.4.2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发酵菌种生长影响 |
2.4.3 发酵菌种混合培养 |
2.4.4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及OD_(600)-活菌数拟合曲线绘制 |
2.4.5 多菌混合培养平板计数方法确定 |
2.4.6 多菌混合固态培养可行性探索 |
2.4.7 单菌及多菌固态培养过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益生菌发酵玉米皮生产饲料的发酵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方法 |
3.3.2 玉米皮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单因素实验 |
3.3.3 正交实验设计 |
3.3.4 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容器及密封方式对发酵的影响 |
3.4.2 装料量对发酵的影响 |
3.4.3 初始pH对发酵的影响 |
3.4.4 含水量对发酵的影响 |
3.4.5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
3.4.6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4.7 单菌与混菌固态培养的比较 |
3.4.8 确定固态培养时间 |
3.4.9 混菌固态培养有机酸及乙醇含量 |
3.4.10 扫描电镜分析 |
3.4.11 混菌固态培养放大实验 |
3.4.12 不同试剂调节pH对发酵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DON降解菌的筛选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样品与试剂 |
4.2.2 实验菌种 |
4.2.3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标准溶液配制 |
4.3.2 DON降解菌的富集 |
4.3.3 DON降解菌的筛选 |
4.3.4 DON检测 |
4.3.5 菌株对DON的降解能力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DON降解菌的筛选 |
4.4.2 DON降解菌的降解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药资源发展现状与环境压力 |
1.1.2 传统资源价值理论与绿色发展的矛盾 |
1.1.3 传统绿色核算方法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述评 |
2.1 供应链管理与绿色供应链 |
2.1.1 供应链管理与循环经济研究 |
2.1.2 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1.3 中药产业供应链研究现状 |
2.2 价值链视角的供应链研究 |
2.2.1 价值链 |
2.2.2 价值链视角分析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3 绿色生产力创新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绿色发展理念 |
3.1.3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3.1.4 现代环境会计理论 |
3.2 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分析 |
3.2.1 价值链的拓展 |
3.2.2 中药资源价值的分类 |
3.2.3 中药价值链的特征 |
3.2.4 中药价值链的影响因素 |
3.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
3.3.1 绿色生产力的内涵与拓展 |
3.3.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 |
3.4 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 |
3.4.1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可行性 |
3.4.2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问题的原则 |
3.4.3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现状研究 |
4.1 中药绿色供应链发展的现实基础 |
4.1.1 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 |
4.1.2 粗放型经济模式对环境的影响 |
4.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及困境 |
4.2.1 中药供应链运行模式 |
4.2.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调控的手段:物质流分析 |
4.2.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的困境 |
4.3 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 |
4.3.1 融合基础:中药资源的“二项”属性 |
4.3.2 融合过程:中药供应链物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循环 |
第五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与实证研究 |
5.1 相关概念 |
5.1.1 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VSM) |
5.1.2 绿色价值流图析技术 |
5.2 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 |
5.2.1 中药供应链绿色价值流图 |
5.2.2 绿色生产力指数 |
5.3 实证研究: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研究 |
5.3.1 黄芪 |
5.3.2 黄芪口服液 |
5.3.3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环境指数计算 |
5.3.4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经济指数计算 |
5.3.5 黄芪口服液CPI计算 |
5.4 绿色生产力绩效指数的应用 |
第六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管理策略与实现机制研究 |
6.1 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
6.1.1 三个基本前提 |
6.1.2 供应链管理策略 |
6.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6.2.2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
6.2.3 提升策略权重计算 |
6.2.4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 |
6.3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实现机制 |
6.3.1 政策保障 |
6.3.2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
6.3.3 公众参与机制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与创造 |
7.1 废弃物资源化——中药资源产业价值创造过程 |
7.1.1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 |
7.1.2 中药价值链上的价值创造 |
7.2 废弃物资源化在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的应用探索 |
7.2.1 废弃物产生及其可利用物质 |
7.2.2 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及其产业化方式 |
7.3 不同改进策略下黄芪口服液绿色生产力提升实践 |
7.3.1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策略 |
7.3.2 改进策略下绿色生产力绩效CPI计算 |
7.3.3 以中药饮片企业为中心提升绿色生产力水平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3)混合糖条件下酵母双菌发酵制备SC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利用戊糖和己糖发酵的研究概况 |
2.2 单细胞蛋白 |
2.2.1 单细胞蛋白定义与进展 |
2.2.2 单细胞蛋白生产原料与种类 |
2.2.3 单细胞蛋白生产工艺与培养条件 |
2.2.4 单细胞蛋白应用与特性 |
2.3 酵母发酵产单细胞蛋白 |
2.3.1 产朊假丝酵母 |
2.3.2 树干毕赤酵母 |
2.3.3 酿酒酵母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产朊假丝酵母扩大培养条件的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 |
3.1.2 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培养基 |
3.1.5 酵母培养条件 |
3.1.6 扩大培养方法 |
3.1.7 DOT的测定及校正 |
3.1.8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初始混合糖浓度对产朊假丝酵母扩大培养的影响 |
3.2.2 接种量对产朊假丝酵母扩大培养的影响 |
3.2.3 搅拌速率对产朊假丝酵母扩大培养的影响 |
3.2.4 pH对产朊假丝酵母扩大培养的影响 |
3.2.5 中和剂对产朊假丝酵母扩大培养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树干毕赤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发酵产单细胞蛋白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种 |
4.1.2 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培养基 |
4.1.5 培养方法 |
4.1.6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摇瓶体系下树干毕赤酵母单菌发酵产SCP |
4.2.2 摇瓶体系下产朊假丝酵母单菌发酵产SCP |
4.2.3 摇瓶体系下树干毕赤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共发酵产SCP |
4.2.4 摇瓶体系下树干毕赤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分步发酵产SCP |
4.2.5 发酵罐体系下树干毕赤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分步发酵产SCP |
4.3 小结 |
第五章 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发酵产单细胞蛋白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种 |
5.1.2 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1.4 培养基 |
5.1.5 培养方法 |
5.1.6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摇瓶体系下酿酒酵母NL33 单菌发酵产SCP |
5.2.2 摇瓶体系下酿酒酵母NL22 单菌发酵产SCP |
5.2.3 摇瓶体系下酿酒酵母NL33 与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分步发酵产SCP |
5.2.4 摇瓶体系下酿酒酵母NL22 与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分步发酵产SCP |
5.2.5 发酵罐体系下酿酒酵母NL22 和产朊假丝酵母双菌分步发酵产SCP |
5.3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参考文献 |
(4)马来酸异构化制备富马酸的绿色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富马酸的应用 |
1.2 富马酸的传统生产工艺 |
1.2.1 生物转化方法 |
1.2.2 化学合成方法 |
1.3 富马酸的新型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1 生物转化新工艺研究现状 |
1.3.2 化学合成新工艺研究现状 |
1.4 选题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产方法 |
2.2.2 表征及分析方法 |
2.2.3 研究方法 |
3 富马酸绿色制备工艺研究 |
3.1 工艺可行性研究 |
3.1.1 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结果 |
3.1.2 傅里叶红外谱图(FT-IR)表征结果 |
3.2 工艺稳定性研究 |
3.2.1 色度对比 |
3.2.2 形态对比 |
3.3 工艺流程图 |
4 富马酸绿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
4.1 正交实验 |
4.2 单因素实验 |
4.2.1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4.2.3 初始马来酸浓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5 绿色工艺反应动力学研究 |
5.1 洗涤液分析 |
5.1.1 紫外可见分光(UV-Vis)测试结果 |
5.1.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 |
5.2 动力学模拟 |
5.3 产品选择性讨论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初始马来酸浓度的影响 |
5.4.2 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的影响 |
6 洗涤液的利用与处理研究 |
6.1 洗涤液循环工艺研究 |
6.1.1 洗涤液循环工艺 |
6.1.2 产品鉴定 |
6.1.3 循环工艺对富马酸收率的影响 |
6.2 洗涤液吸附研究初探 |
7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8 展望 |
9 参考文献 |
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1 致谢 |
附录 |
(5)餐厨垃圾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及在黑水虻喂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餐厨垃圾的研究现状 |
1.1.1 餐厨垃圾 |
1.1.2 餐厨垃圾的主要特点及危害 |
1.1.3 国内外餐厨垃圾的处理技术 |
1.2 制备蛋白饲料的研究现状 |
1.2.1 蛋白饲料的现状 |
1.2.2 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 |
1.3 发酵餐厨垃圾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发酵饲料菌种的研究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黑水虻的开发利用现状 |
1.4.1 动物蛋白饲料 |
1.4.2 生物柴油 |
1.4.3 抗菌肽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餐厨垃圾发酵菌种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培养基 |
2.3.1 培养基配制 |
2.3.2 餐厨垃圾预处理 |
2.3.3 餐厨垃圾固态发酵培养基 |
2.4 试验方法 |
2.4.1 餐厨垃圾成分测定 |
2.4.2 餐厨垃圾发酵菌种分离、纯化及保藏 |
2.4.3 餐厨垃圾发酵菌种鉴定 |
2.4.4 餐厨垃圾发酵菌种的筛选 |
2.4.5 发酵所用菌种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餐厨垃圾成分分析 |
2.5.2 发酵菌种分离纯化及鉴定 |
2.5.3 餐厨垃圾发酵菌种筛选 |
2.5.4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餐厨垃圾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发酵菌种 |
3.2.2 材料与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培养基的配制 |
3.3.2 菌悬液的制备 |
3.3.3 餐厨垃圾固态发酵培养基 |
3.3.4 餐厨垃圾复合菌种固态发酵单因素试验 |
3.3.5 餐厨垃圾复合菌种固态发酵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
3.3.6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3.3.7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3.3.8 分子量分布测定 |
3.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辅料对餐厨垃圾固态发酵的影响 |
3.4.2 混菌比例对餐厨垃圾固态发酵的影响 |
3.4.3 餐厨垃圾与豆粕混合比例对餐厨垃圾固态发酵的影响 |
3.4.4 发酵时间对餐厨垃圾固态发酵的影响 |
3.4.5 接种量对餐厨垃圾固态发酵的影响 |
3.4.6 含水率对餐厨垃圾固态发酵的影响 |
3.4.7 餐厨垃圾复合菌种固态发酵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
3.4.8 发酵产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水虻喂养及幼虫蛋白的制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设备与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黑水虻幼虫饲养 |
4.3.2 黑水虻生长指标 |
4.3.3 黑水虻幼虫粉及脱脂粉的制备 |
4.3.4 黑水虻幼虫粉成分分析及蛋白组分测定 |
4.3.5 黑水虻幼虫蛋白粗提液的制备 |
4.3.6 黑水虻幼虫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
4.3.7 黑水虻幼虫蛋白的制备 |
4.3.8 黑水虻幼虫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发酵餐厨垃圾饲料对黑水虻生长性状的影响 |
4.4.2 黑水虻幼虫的成分分析 |
4.4.3 黑水虻幼虫总氨基酸组成 |
4.4.4 黑水虻幼虫蛋白质组分 |
4.4.5 黑水虻幼虫蛋白的等电点 |
4.4.6 黑水虻幼虫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产蛋鸡功能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红曲霉基本概况 |
1.1.1 红曲霉起源 |
1.1.2 红曲霉生物学特性 |
1.1.3 红曲霉多样性 |
1.2 红曲霉代谢产物 |
1.2.1 红曲色素 |
1.2.2 洛伐他汀类物质 |
1.2.3 酶制剂 |
1.2.4 γ-氨基丁酸 |
1.2.5 麦角固醇 |
1.2.6 桔霉素 |
1.3 红曲霉固态发酵现状 |
1.3.1 红曲霉固态发酵的优势分析 |
1.3.2 红曲霉固态发酵基质的多样性 |
1.3.3 红曲霉固态发酵制剂的功能评价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4.1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4.2 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
1.4.3 红曲霉饲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预期研究目标 |
第2章 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药品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菌株与培养基 |
2.2.4 实验方法 |
2.2.5 分析方法 |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粉和豆粕不同配比对M.purpureus发酵的影响 |
2.3.2 接种量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3 料水比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4 温度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5 添加甘油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6 添加CaHPO4对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3.7 添加NaCl对 M.purpureus发酵不同基质的影响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3章 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料制备及蛋鸡饲喂试验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固态发酵制备红曲饲料 |
3.2.2 M.purpureus发酵料饲喂蛋鸡试验设计 |
3.2.3 测定指标与分析方法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M.purpureus发酵饲料的制备 |
3.3.2 蛋鸡饲喂效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制备无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药渣研究概况 |
1.1.1 中药渣的主要来源与化学成分 |
1.1.2 中药渣的应用 |
1.1.3 中药渣对动物的功效 |
1.1.4 中药渣在动物养殖上的应用 |
1.2 发酵中草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草药发酵概念的提出 |
1.2.2 发酵对中药渣的功能影响 |
1.2.3 发酵中药渣应用于动物饲料的研究进展 |
1.2.4 发酵中药渣应用于动物饲料的研究进展 |
1.3 生猪养殖现状 |
1.3.1 |
1.3.2 影响猪肉安全的因素 |
1.3.3 抗生素在生猪养殖的应用现状 |
1.3.4 发酵中药渣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工艺的优化 |
2.1 试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中药渣的发酵工艺设计及操作要点 |
2.3.2 菌种的筛选 |
2.3.3 高湿药渣发酵工艺单因素确定 |
2.3.4 统计结果与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发酵用菌种的筛选 |
2.4.2 混合菌种接种量对药渣的影响 |
2.4.3 碳源添加量对中药渣的影响 |
2.4.4 发酵温度对药渣发酵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药渣发酵过程中生化指标的变化 |
3.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发酵中药渣生化指标的测定 |
3.3.2 统计结果与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中药渣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 |
3.4.2 发酵对中药渣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情况 |
3.4.3 中药渣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浓度变化 |
3.4.4 发酵中药渣贮存过程中霉菌生长情况 |
3.4.5 中药渣发酵前后主要成分对比 |
3.4.6 发酵中药渣的安全性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酵中药渣生猪养殖性能的研究 |
4.1 材抖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选择与实验设计 |
4.1.2 实验日粮 |
4.1.3 饲养管理 |
4.1.4 实验记录 |
4.2 猪肉性能指标测定与方法 |
4.2.1 屠宰指标的测定 |
4.2.2 猪肉一般营养成分的比较 |
4.2.3 猪肉食用品质的测定 |
4.2.4 猪肉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4.2.5 脏器相对重量的测定 |
4.2.6 安全性指标 |
4.2.7 粪便中常见菌群指标 |
4.2.8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发酵中药渣饲喂过程中生猪体态特征、腹泻与食欲情况的变化 |
4.3.2 猪的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
4.3.3 猪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 |
4.3.4 猪肉品质测定结果 |
4.3.5 猪肉营养成分的测定 |
4.3.6 猪肉中氨基酸的含量检测 |
4.3.7 猪肉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 |
4.3.8 猪肉肉质安全性指标检测 |
4.3.9 发酵药渣对猪内脏相对重量的影响 |
4.3.10 猪粪便中常规典型微生物检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发酵药渣安全性检测报告 |
附录2 猪肉安全性检测报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其丹皮渣的发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丹皮酚的性质和功能 |
1.1.1 丹皮酚的性质 |
1.1.2 丹皮酚的功能 |
1.2 中药的提取技术 |
1.2.1 水蒸气蒸馏提取技术 |
1.2.2 乙醇回流提取技术 |
1.2.3 超声波提取技术 |
1.2.4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
1.2.5 酶法提取技术 |
1.2.6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 |
1.3 常压SO_3微热爆技术 |
1.3.1 常压SO_3微热爆技术的原理 |
1.3.2 常压SO_3微热爆技术的应用 |
1.4 中药渣的应用 |
1.4.1 制备有机肥 |
1.4.2 栽培食用菌 |
1.4.3 有效成分的再提取 |
1.4.4 生产生物燃料 |
1.4.5 制备饲料添加剂 |
1.4.6 其他方面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常压SO_3微热爆预处理对丹皮酚提取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3 丹皮中丹皮酚总含量的测定 |
2.2.4 含水量检测 |
2.2.5 常压SO_3预处理丹皮的实验 |
2.2.6 水蒸气蒸馏提取丹皮酚的实验 |
2.2.7 微热爆前后丹皮组织结构的表征 |
2.2.8 提取产物的检测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经SO_3预处理后丹皮的表观变化 |
2.3.2 预处理前后丹皮酚提取产率的比较 |
2.3.3 提取产物分析结果 |
2.3.4 微热爆的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O_3微热爆的丹皮酚提取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3.2.3 基于SO_3预处理的工艺优化实验 |
3.2.4 其他提取工艺实验 |
3.2.5 分析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丹皮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
3.3.2 与丹皮酚其他提取工艺对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解丹皮渣的菌种选育及其发酵产油脂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4.2.3 培养基配方 |
4.2.4 筛菌过程 |
4.2.5 菌种鉴定 |
4.2.6 菌种生长曲线的绘制 |
4.2.7 微生物发酵单因素实验 |
4.2.8 响应面优化实验 |
4.2.9 油脂的提取方法及其组分分析 |
4.2.10 丹皮渣中各组分的含量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菌种的筛选及鉴定结果 |
4.3.2 微生物生长曲线结果 |
4.3.3 微生物油脂分析结果 |
4.3.4 丹皮渣组分含量结果与分析 |
4.3.5 发酵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6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菌种联合发酵丹皮渣产蛋白饲料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5.2.3 培养基配方 |
5.2.4 菌种组合的筛选流程 |
5.2.5 菌种联合发酵的正交设计优化 |
5.2.6 木质素的去除工艺 |
5.2.7 固体残留率的检测 |
5.2.8 粗蛋白含量的检测 |
5.2.9 粗纤维含量的检测 |
5.2.10 丹皮渣组分含量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菌种组合的筛选结果及其分析 |
5.3.2 菌种联合发酵正交设计优化结果与分析 |
5.3.3 木质素去除工艺的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展示 |
(9)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清洁生产 |
1.2.2 农业清洁生产概述 |
1.2.3 生猪养殖清洁生产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研究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清洁生产 |
2.1.2 规模养猪场户 |
2.1.3 生猪养殖清洁生产 |
2.1.4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 |
2.1.5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效应 |
2.2 理论阐释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耗散结构理论 |
2.2.4 演化博弈理论 |
2.2.5 数值模拟与仿真 |
2.3 本章小结 |
3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特征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数据来源 |
3.1.3 样本数据特征 |
3.2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与行为分析 |
3.2.1 规模养猪场户关于源头预防的认知与行为 |
3.2.2 规模养猪场户关于过程控制的认知与行为 |
3.2.3 规模养猪场户关于末端治理的认知与行为 |
3.3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条件与障碍分析 |
3.3.1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条件基础 |
3.3.2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障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 理论依据、研究假说与模型原理 |
4.1.1 理论依据 |
4.1.2 研究假说 |
4.1.3 模型原理 |
4.2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变量描述及检验 |
4.2.1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变量说明 |
4.2.2 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3 模型拟合结果与分析 |
4.3.1 模型拟合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机制剖析 |
5.1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机制分析框架 |
5.2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主导路径 |
5.2.1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动力机制 |
5.2.2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传导机制 |
5.3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辅助路径 |
5.3.1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促进机制 |
5.3.2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的保障机制 |
5.4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实现机制 |
5.4.1 耗散结构理论在清洁生产行为形成中的应用 |
5.4.2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的构建 |
5.4.3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熵的类型 |
5.4.4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过程分析 |
5.4.5 减少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的行为正熵流 |
5.4.6 增加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的行为负熵流 |
5.5 本章小结 |
6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演进机制剖析 |
6.1 问题的描述及基本假设 |
6.1.1 进化博弈参与主体说明 |
6.1.2 政府介入在清洁生产过程中的经济逻辑 |
6.2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演进机制模型的建立 |
6.3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演进稳定策略求解及分析 |
6.3.1 复制动态方程与稳定点 |
6.3.2 复制动态方程稳定点分析 |
6.4 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演进过程的模拟仿真 |
6.4.1 参数值的确定 |
6.4.2 模拟仿真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促进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形成演进的对策建议 |
7.1 提高规模养猪场户对清洁生产的认知,促进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 |
7.1.1 加强外部规范性,提高清洁生产认知水平 |
7.1.2 增加行为引导性,提高清洁生产认知水平 |
7.2 增大外部环境对清洁生产行为的支持,保障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 |
7.2.1 均衡财政支持,促进清洁生产行为畅通性 |
7.2.2 加大技术支撑,保障清洁生产行为长期性 |
7.2.3 完善行业标准,促使清洁生产行为规范化 |
7.2.4 共建多元管理,加强清洁生产行为法制化 |
7.3 完善市场机制对清洁生产行为的引导,激励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 |
7.3.1 提高规模养猪场户的参与度,完善清洁生产行为的市场机制 |
7.3.2 促进清洁产品中间商的建立,优化清洁生产产品市场的衔接 |
7.3.3 加强清洁产品的市场引导,合理分配清洁产品的市场收益 |
7.4 加强监督机构对清洁生产行为的监督,规范清洁生产行为的形成 |
7.4.1 加强全过程监督,保障清洁生产行为实施的一致性 |
7.4.2 强化部门合作监督,保障清洁生产行为参与的有效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荸荠加工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的与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1. 菌种 |
2. 荸荠渣 |
3. 荸荠淀粉废水 |
(二) 方法 |
1. 荸荠加工废弃物营养成分分析 |
2. 荸荠加工废弃物适宜微生物的筛选 |
3. 单因素实验选择两种菌种的接种比例 |
4. 单因素实验选择接种量 |
5. 单因素实验选择发酵温度 |
6. 单因素实验选择发酵时间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荸荠营养成分分析 |
(二) 荸荠加工废弃物适宜微生物的筛选 |
(三) 两种菌种不同混合比例实验结果 |
(四) 混合菌种不同接种量实验结果 |
(五) 单因素实验选择发酵温度实验结果 |
(六) 单因素实验选择发酵时间实验结果 |
(七) 荸荠废渣废水混合物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分析 |
四、结论 |
四、利用“苹果废渣”生产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D]. 郭如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D]. 朱玉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混合糖条件下酵母双菌发酵制备SCP研究[D]. 伍陆.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4]马来酸异构化制备富马酸的绿色工艺研究[D]. 陈王觅.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5]餐厨垃圾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及在黑水虻喂养中的应用[D]. 刘晓叶. 江苏大学, 2019(03)
- [6]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玉米粉和豆粕产蛋鸡功能饲料的研究[D]. 陈冬.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1)
- [7]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制备无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D]. 孙晓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其丹皮渣的发酵[D]. 吴欢.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D]. 于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荸荠加工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 郝志明,江蓝蓝,曾劲.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