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鲫鲤杂交F_1及其亲本RAPD标记(论文文献综述)
朱辣,张美文,朱明,李琪,贺旺超,秦伟玲,周毅,杨聪慧,张纯,刘少军[1](2021)在《减数分裂关键基因Spo11和Mlh1在鲫鲤杂交鱼中的遗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明确鲫鲤杂交鱼减数分裂关键基因(Spo11和Mlh1)的序列和表达特征,揭示异源双亲减数分裂因子在杂交品系的传代中是否存在选择压力,为解析远缘杂交跨越生殖障碍打下遗传学基础。【方法】以已形成稳定品系的鲫鲤杂交鱼为研究对象,包括红鲫(RCC)、湘江野鲤(CC)、鲫鲤杂交子代(F1)和异源四倍体鲫鲤(4nAT),通过分子克隆、序列比对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研究Spo11基因和Mlh1基因在鲫鲤杂交鱼中的遗传规律和表达特征,并分析其与原始父母本间的关系。【结果】RCC、CC、F1和4nAT的Spo11基因CDS序列绝大部分为1152 bp,仅4nAT中存在1157 bp的CDS序列;在F1和4nAT中均稳定获得2种原始亲本的独立遗传片段,且在4nAT中还检测到原始父母本重组基因片段[4n-SPO11-11-2(MT648223)],其与原始母本RCC-Spo11基因对应片段的相似性为96.2%,与原始父本CCSpo11基因对应片段的相似性为93.7%,表明Spo11基因表达模式并非完全保守性及4nAT存在遗传变异性。Mlh1基因CDS序列在鲫鲤杂交鱼中同样稳定存在,表现出稳定的杂合遗传特征,即F1和4nAT中既存在RCC-Mlh1基因CDS序列(相似性为99.5%),也存在CC-Mlh1基因CDS序列(相似性为99.4%),鲫鲤杂交鱼相应的遗传片段和原始亲本间仅存在极少的基因位点变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SPO11蛋白和MLH1蛋白在鲫鲤杂交子代中均能正常表达。其中,4nAT的精巢中仅表达相对分子量较大的SPO11-β亚体,而F1的精巢中仅表达相对分子量较小的SPO11-α亚体。【结论】F1和4nAT能稳定杂合遗传原始亲本RCC的Spo11基因和Mlh1基因,虽然在CDS序列结构上存在少量差异,但最终都能独立表达相关蛋白,即杂交鱼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关键基因的表达正常可为其跨越生殖障碍打下分子基础。
朱书润[2](2020)在《鲫鲤杂交鱼生殖细胞FISH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远缘杂交是指不同物种间或属间甚至是科间以上的杂交,是改良和培育新物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缩写为RCC)与鲤(Cyprinus carpio L.,♂,缩写为CC)的属间杂交中,获得了杂交一代F1群体。该群体中部分个体可育,自交获得了 F2,同理,F2自交获得了 F3,并在F3中发现了异源四倍体。该四倍体两性可育,能稳定的产生二倍体配子,即能遗传产生稳定的后代,现已连续繁殖27代,形成了新的品系(F3-F29),即异源四倍体鲫鲤(Allotetraploid hybrid fish of 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 Cyprinus carpioL.,♂,缩写为 4nAT)。4nAT(4n=200,♂)与改良红鲫(2n=100,♀)杂交,可大规模获得不育的改良三倍体湘云鲫2号(Xiangyun crucian carp 2,3n=150,缩写为TCC)。本研究以鲫鲤杂交品系为研究材料,在采集大量不同发育阶段实验鱼的前提下,以杂交亲本红鲫、鲤为对照,对鲫鲤F1,4nAT及三倍体湘云鲫2号的生殖腺细胞学结构及生殖细胞FISH分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合探讨了鲫鲤杂交鱼的减数分裂细胞学过程,其中生殖细胞FISH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红鲫 340-bp 5S rDNA 序列(340-bp,GQ485556)为探针对鲫鲤杂交鱼及其亲本进行染色体FISH分析,该探针为鲫特异性探针,只在鲫染色体组上有明显的荧光信号。在红鲫与可育4nAT的生殖细胞FISH研究中,可见其较强的特异性荧光信号在减Ⅰ前期成对出现。鲫鲤F1的生精细胞FISH研究中,未加倍的生殖细胞呈现单信号,减Ⅰ前期的染色体相由棒状浓缩结构和丝状结构共同组成;加倍后的减Ⅰ前和减Ⅰ中期初级精母细胞呈现成对双信号,推测为染色体复制后发生红鲫和红鲫染色体配对,鲤和鲤染色体配对。在湘云鲫2号中可见由鲫染色体组成的成对信号。2.以红鲫特有着丝粒重复序列(263-bp,序列号JQ086761)为探针对鲫鲤杂交鱼及其亲本进行染色体FISH分析,该探针也能明显区分鲫、鲤染色体。鲫鲤F1的生精细胞FISH研究中,未加倍的细胞相配对不均匀,263-bp信号部分成对出现,配对即发生在粗棒状区域,也有发生在丝状区域;加倍的分裂相有待进一步验证。在4nAT的生精细胞FISH研究中,100个二价体中有50个二价体上有成对的信号,另50个二价体上无信号,推测为50个源于红鲫染色体配对的二价体和50个源于鲤染色体配对的二价体。该结果通过着丝粒区域染色体配对特征进一步说明了鲫鲤生殖细胞能发生染色体复制,复制后的生殖细胞染色体配对发生在红鲫和红鲫染色体之间,鲤和鲤染色体之间。另外还发现,263-bp着丝粒重复序列在二价体的定位不居中特征,预示着在鱼类中可能有特殊的减数分裂配对结构有待进一步解析。此外,还在湘云鲫2号中可见在接近150条的染色体的细胞相中,约80条左右携带单信号的染色体成对出现,再一次证明了在湘云鲫2号中较高频率的发生了鲫和鲫染色体间的配对。3.鲫鲤F1雌性卵母细胞配对趋势明显较雄性的好,在未加倍的卵母细胞减Ⅰ前期为相对均匀的丝状结构,5S rDNA序列定位可见一个明显的强信号和一些弱信号,加倍后丝状结构更加均匀,5S rDNA序列定位信号也随之加倍。263-bp着丝粒重复序列定位特征有待进一步明晰。本研究系统的探讨了鲫鲤杂交鱼生殖细胞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首创性的探讨了杂交鱼突破生殖难关过程中异源染色体组的遗传配对特征,这将为鱼类远缘杂交研究提供重要指导,在鱼类遗传育种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李武辉,胡婕,孙成飞,董浚健,田园园,赵金良,叶星[3](2020)在《大口黑鲈(♀)×蓝鳃太阳鱼(♂)杂交F1的形态及遗传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大口黑鲈远缘杂交育种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以大口黑鲈为母本、蓝鳃太阳鱼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实验,成功获得了杂交F1群体。大口黑鲈(♀)×蓝鳃太阳鱼(♂)杂交F1的胚胎具有正常的发育时序,在平均水温(22.5±0.5)°C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约49 h,受精率约为65%,孵化率约为21%。室内养殖10周,结果显示杂交F1日均增重1.55 g,饲料利用率为0.75,杂交F1与大口黑鲈(日均增重1.56g)具有相似的生长速率,且显着高于父本蓝鳃太阳鱼(日均增重1.07 g)。杂交F1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杂交属性,可数性状(侧线鳞数、背鳍、胸鳍和臀鳍数)和测量性状(可量性状和框架测量性状)均介于双亲本之间;测量性状比少数偏向于大口黑鲈,多数偏向于蓝鳃太阳鱼,且部分性状比超越了双亲本。5S rDNA基因扩增和分析显示,亲本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各有2种类型的5S rDNA,杂交F1继承了双亲本4种类型的5S rDNA;4种类型的5S rDNA编码区序列(CDS,120 bp)高度保守;杂交F1与大口黑鲈的2种5S rDNA类型的转录间隔区(NTS)均包含1个"GCT"可变区(序列长度186~205 bp),而杂交F1与蓝鳃太阳鱼的2种5S rDNA类型的NTS则高度保守(序列长度分别为86和263 bp)。5S rDNA分析结果证实了杂交F1融合了双亲本的基因组。本研究为大口黑鲈远缘杂交育种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周佩[4](2020)在《源于远缘杂交形成的同源四倍体鲤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倍体物种在植物中很常见,但在动物中却较少见,动物中的多倍体基本只出现在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硬骨鱼类中。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可以建立一些两性可育的四倍体鱼品系,这对于鱼类遗传育种和生物进化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在鲤(Cyprinus carpio L.,2nCOC,2n=100)(♀)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2nBSB,2n=48)(♂)亚科间远缘杂交F1中首次形成了四种不同倍性的可育后代;我们将F1中的两种不同倍性的后代进行再次杂交,即以雌性异源四倍体鲤鲂(4n=148,简称为4nCB)为母本,以雄性同源二倍体类鲫(2n=100,简称为2nNCRC)为父本进行杂交,在其杂交后代中获得了染色体数目为200的同源四倍体鱼(4n=200,简称为4nNC)。目前我们建立了性状优良的同源四倍体鲤品系(4n=200,4nNC-F1-F4),该品系可作为核心亲本用以研制具有不育、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的新型三倍体鱼,同时为多倍体物种进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模型。本论文对同源四倍体鲤品系的外形特征、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红细胞特征、性腺发育状况、5S rDNA以及Hox基因的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1)在外形特征方面,4nNC-F1-F4绝大多数外形特征与原始亲本2nCOC和2nBSB相比具有显着差异,而与亲本4nCB和2nNCRC的这些外形特征则无明显差异(除有无口须这一性状外);如4nNC-F1-F4的可数性状(如侧线鳞数,鳍条数)与2nCOC和2nBSB相比较,绝大多数都有显着差异,而与4nCB和2nNCRC相比较,则无显着差异;其可量性状(如头高/体高,体高/体长等)与2nCOC和2nBSB相比较,绝大多数都有显着差异,而与4nCB和2nNCRC相比较,则无显着差异。(2)在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方面,结果显示:2nNCRC的平均DNA含量与2nCOC的无显着差异,4nCB的平均DNA含量与2nCOC和2nBSB的总和无显着差异,4nNC-F1-F4的平均DNA含量与2nCOC的两倍数无显着差异;通过统计200个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数目,结果显示4nNC-F1-F4中具有200条染色体,且均来源于原始亲本2nCOC。(3)在红细胞外观及核体积方面,4nNC-F1的红细胞平均核体积是2nCOC的两倍,且在4nNC-F1中发现了罕见的哑铃型双核红细胞,结果表明了4nNC-F1具有四倍体特性。(4)在性腺发育方面,对10月龄4nNC-F3的雄性和雌性个体的性腺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0月龄4nNC-F3雌性个体卵巢发育良好,同时具有II、III和IV时相卵母细胞存在,10月龄4nNC-F3雄性个体精巢含有大量成熟的精子,证明了同源四倍体鲤品系性腺发育正常且两性可育。(5)通过对5S rDNA和Hox基因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4nNC-F1存在较多的遗传变异,包括重组型、母系特异型和父系特异型。这些结果为4nNC-F1的杂交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来源,清楚地反映了新建立的同源四倍体基因组的不稳定性。此外,对这些基因的DNA序列进行连续几代间(F1-F3)的遗传变异分析,揭示了4nNC的基因组结构正经历快速二倍化以保持四倍体的稳定。
曹柳[5](2019)在《鲫鲂杂交品系的rRNA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及组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多倍体物种在真核生物的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杂交是导致多倍体物种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本实验室以红鲫为母本,团头鲂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建立了鲫鲂杂交品系。rRNA基因是研究物种遗传进化的一个经典基因。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异源四倍体鲫鲂、同源四倍体鲫、同源三倍体鲫的rRNA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及其分子组成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异源四倍体鲫鲂及其回交后代(异源五倍体鲫鲂)的5S rRNA基因的结构单元及其染色体位点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异源四倍体鲫鲂和异源五倍体鲫鲂的5S rRNA基因的结构单元来自于红鲫,未发现来自于父本5S rRNA基因的结构单元。这一结果意味着在新形成的异源多倍体中基因组经历较大变异。以红鲫的5S rRNA基因作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在异源五倍体鲫鲂中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出现丢失和重组现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新形成的异源四倍体鲫鲂的基因组具有不稳定性。2.对同源四倍体鲫品系的rRNA基因的分子组装及其染色体位点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鲫的5S rRNA基因的结构单元全部继承自红鲫,没有发现结构单元的丢失。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同源四倍体鲫的5S rRNA基因的非编码区出现核苷酸变异和缺失/插入以及结构单元的重组现象。以红鲫340bp 5S rRNA基因为探针分析其在同源四倍体鲫的染色体定位情况。结果发现同源四倍体鲫F1中一对位于同源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上的荧光信号由两个强信号变为两个弱信号。到同源四倍体鲫F7时,这对弱荧光信号直接消失。通过Ag-NOR染色法,同样证明了在同源四倍体鲫中发生了rRNA位点的丢失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鲫在同源四倍体化过程中基因组经历了明显的变异和重组。3.为了观察同源四倍体鲫在减数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情况,对同源四倍体鲫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进行5S rRNA基因和物种特异性片段的染色体位点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鲫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位点数都为其体细胞的染色体位点数的一半。这一结果意味着同源四倍体鲫在减数分裂时期,四套同源染色体没有出现多价配对的形式,而是以类似于二价体的方式进行配对。这为同源四倍体鲫品系的快速形成奠定了基础。4.对洞庭湖水域的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和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及其相关的原始亲本二倍体野生鲫鱼和红鲫的5S rRNA基因的序列及其染色体位点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鲫和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的5S rRNA基因的编码区(Ⅰ、Ⅱ和Ⅲ单元)的相似性分别为98.3%,100%和99.1%。二倍体野生鲫鱼和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的5S rRNA基因的编码区(Ⅳ、Ⅴ和Ⅵ单元)的相似性分别为97.5%,100%和100%。以5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红鲫和二倍体野生鲫鱼有着很近的遗传关系。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表明,预料的来自于其原始母本的染色体位点数都分别在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和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中被发现。这些结果表明,在同源三倍体化过程中5S rRNA基因没有出现分化。此外,它们相似的5S rRNA基因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暗示着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和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有着相似的起源,即为杂交起源。这也再次支持了“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来源于二倍体野生鲫鱼和其他鱼类杂交”这一观点。5.比较分析了源于鲫鲂杂交的多倍体后代及其亲本的45S rRNA基因的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实验数据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鲂和同源四倍体鲫的ITS区的遗传和表达模式都基本与红鲫的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鲂和同源四倍体鲫仅遗传了来自原始母本红鲫的ITS区。此外,虽然ITS1序列在异源四倍体鲫鲂和同源四倍体鲫个体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整个ITS区在个体之间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张美文[6](2019)在《鲫鲤杂交鱼Mlh1基因遗传和表达研究》文中认为减数分裂重组过程中异源双链DNA形成过程中产生错配后,减数分裂错配修复机制对维持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起到至关重要作用,Mlh1基因参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重组交叉,是研究减数分裂特征的重要标记因子。具有异源染色体组的远缘杂交鱼的减数分裂过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已经形成稳定品系的鲫鲤杂交鱼为研究对象,包括鲫、鲤、鲫鲤F1、异源四倍体鲫鲤等,采用分子克隆技术、Q-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方法研究了Mlh1在鲫鲤杂交鱼中的遗传和表达特征,并分析了他们与原始父母本之间的关系,所得的结果与结论如下:(1)红鲫和鲤Mlh1基因的完整CDS序列全长分别为2175bp、2172bp,CDS序列比对结果认为原始红鲫与鲤基因序列存在稳定的差异,即红鲫Mlh1的CDS序列比鲤CDS序列最大差异性表现在缺少片段TAGTTCCTC,对子代鲫鲤F1、异源四倍体鲫鲤均获取不同类型Mlh1基因的CDS序列,根据是否有片段TAGTTCCTC分为红鲫型2175bp(F1-1、4nAT-1)与鲤型2172bp(F1-2、4nAT-2)。但是后代红鲫型2175bp(F1-1、4nAT-1)与鲤型2172bp(F1-2、4nAT-2)与原始父母本遗传特性并不完全一样,存在少量突变,且遗传变异位点存在不规律性和随机性。(2)根据前面所得四种鱼Mlh1基因的CDS序列,对其共同保守区设计引物进行克隆序列,对母本红鲫、父本鲤和鲫鲤杂交品系鱼的Mlh1基因部分DNA序列进行体外扩增,得到多片段序列并对片段序列进行拼接。得到红鲫Mlh1部分DNA拼接长度为4696bp,其中包含16段外显子序列。得到鲤Mlh1部分DNA拼接长度为4106bp,其中包含13段外显子序列。得到鲫鲤F1、异源四倍体鲫鲤Mlh1部分基因均有红鲫型、鲤型两种类型,分别包含16段外显子、13段外显子。部分内含子序列以及外显子序列分析初步表明鲫鲤F1、异源四倍体鲫鲤Mlh1基因均有鲫型、鲤型两种类型,没有发现原始父母本之间的基因嵌合现象但存在少量变异。(3)Q-PCR技术测得,以处在繁殖季节前期红鲫为对照,处在相同季节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的基因表达量相差不大,为红鲫Mlh1基因表达量1.307倍;而处于相同时期的鲤、鲫鲤杂交鱼F1表达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分别是红鲫Mlh1基因表达量的4.988、16.652倍,结合组织学切片结果分析表明,该差异性与初级精母细胞含量比例呈正相关,即初级精母细胞比例高时,相应Mlh1基因表达量高,从而得知鲫鲤杂交鱼F1精子发生大量被阻滞在初级精母细胞时期。(4)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Mlh1蛋白在初级精母细胞中相对丰度表达,可做为一类蛋白标记深入研究杂交鱼的生殖细胞发育特征。该研究首次分析了远缘杂交鱼减数分裂关键基因遗传特征和相关功能参数,对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进化研究及鱼类遗传育种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程兴兴[7](2019)在《大黄鱼和小黄鱼及其杂交子代的遗传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与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同属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Larimichthys),为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位列着名的四大海产。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大黄鱼和小黄鱼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大黄鱼、小黄鱼的染色体特征以及二者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黄鱼属鱼类的种质保护和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染色体核型和显带方法,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大黄鱼、小黄鱼的染色体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大黄鱼和小黄鱼的细胞遗传学差异: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小黄鱼的核型为2n=6sm+42t,NF=54;大黄鱼的核型为2n=2sm+22st+24t,NF=72,种间核型分化明显;利用C显带和FISH技术分别分析了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区以及7种重复DNA序列(18srDNA、5SrDNA、(CA)15、(GA)15、(CGG)10、Rex6、U2 snRNA)的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两种鱼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均显示出相似的阳性异染色质带,7种重复DNA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模式只存在微小差异:在小黄鱼中18S rDNA和5S rDNA定位在两对亚中部着丝粒同源染色体(sm)的短臂末端,而在大黄鱼染色体组的定位位置则在两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上。总体而言,大黄鱼小黄鱼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以及相关重复DNA序列的分布模式非常相近。2、小黄鱼(♀)×大黄鱼(♂)杂交子代及其双亲染色体核型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核型为2n=8sm+12st+28t,NF=68。杂交子代和亲本在染色体数目上一致,但在组型上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杂交过程中双亲染色体组发生了融合和重配。进一步对杂交子代及其亲本672bp的COI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与母本(小黄鱼)的序列几乎一致(相似度98.66%);利用Kitumra-2-Parameter-Distance双参数模型分析显示杂交子代与小黄鱼的遗传距离为0.011,该数值接近其种内平均遗传距离;此外,基于COI基因片段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也显示,杂交子代与小黄鱼聚成一支。以上结果表明杂交子代在线粒体COI基因上表现出严格的母系遗传特征。
王石,汤陈宸,陶敏,覃钦博,张纯,罗凯坤,赵如榕,王静,任力,肖军,胡方舟,周蓉,段巍,刘少军[8](2018)在《鱼类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的建立及应用》文中认为杂交是广泛应用的重要育种技术,然而,在鱼类中,杂交育种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长期的系统研究,本课题组探索出了鱼类远缘杂交相关的遗传和繁殖规律,形成了适合于远缘杂交和近缘杂交的一步法育种技术和多步法育种技术,创制了一批二倍体鱼品系和四倍体鱼品系,研制了一批优良鱼类.另外,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鱼类杂交的相关文献,对鱼类杂交育种途径、技术方法及效果等进行了广泛讨论.该文对鱼类杂交育种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庆峰[9](2018)在《合方鲫的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文中提出鲫鱼是我国深受欢迎的淡水鱼类之一,由于其具有肉质鲜嫩、大小适中的特点,长期以来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杂交是一种有效地育种技术且已作为常规技术被应用于鱼类繁殖育种中。本研究中,我们以日本白鲫作为母本、红鲫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建立了合方鲫品系(F1-F4),并对合方鲫品系的遗传特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日本白鲫(♀,WCC,2n=100)与红鲫(♂,RCC,2n=100)杂交建了合方鲫品系(F1-F4)。发现合方鲫F1-F4的外形特征无显着性差异,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通过染色体数目与血细胞DNA含量分析,确定了合方鲫F1-F4均为染色体数目为100的二倍体杂交鱼。通过对性腺组织学切片观察以及繁殖力的统计,发现一龄的合方鲫F1-F4的卵巢中均可观察到Ⅳ时相卵母细胞,且精巢的精细小管内充满了成熟的精子,F1-F4代一龄的合方鲫均能够产生成熟的配子,与亲本一样都为一年性成熟。另外,合方鲫F1-F3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受精率(90.2%-91.3%)和孵化率(81.5%-82.7%)。在分子遗传方面,合方鲫F1-F4的5S rDNA在继承了亲本基因特征的同时也出现了自身的变异,而且这种变异能够稳定的在子代中遗传。在体色方面,合方鲫F1-F4的体色均为青灰色,不同于父母本的银白色与红色,展现出了杂交特性。在应用方面,以合方鲫品系为基础,我们用雌性合方鲫(F1)与雄性日本白鲫回交获得了另一种优良鲫鱼-合方鲫2号;用雌性合方鲫(F1)与异源四倍体鲫鲤杂交获得了一种新型三倍鲫鱼-三倍体合方鲫。2.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合方鲫及其亲本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合方鲫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1.00%,显着低于其亲本的水分含量(日本白鲫:75.60%,红鲫:75.50%)。合方鲫的蛋白质含量为17.70%,高于红鲫的蛋白质含量(17.00%),且显着高于日本白鲫的蛋白质含量(14.80%)。在15种检测的氨基酸含量中,合方鲫的氨基酸总量(15.87%)、必需氨基酸总含量(EAA)(6.55%)均高于红鲫的氨基酸总量(15.52%)和必需氨基酸总含量(6.46%),且显着高于日本白鲫的氨基酸总量(13.13%)和必需氨基酸总含量(5.27%)。值得一提的是合方鲫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高达6.26%,高于红鲫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6.07%),且显着高于日本白鲫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5.29%)。3.在同样养殖条件下,一龄合方鲫成鱼平均体重可达335 g以上,与母本日本白鲫(319 g)生长速度较为接近,且显着快于父本红鲫(265 g)(p<0.05)。通过对合方鲫及其父母本的GH/IGF轴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基因在合方鲫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父本红鲫(p<0.05);略高于母本日本白鲫,无显着性差异。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合方鲫继承了母本生长速度快的优势。4.对合方鲫及其亲本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全长测序。合方鲫的线粒体全长为16580 bp,与亲本的长度一致。利用相关生物学软件分析,我们对合方鲫线粒体的分子结构、基因排列和基因注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方鲫线粒体基因组遵循了母系遗传的特征,与母本日本白鲫的相似度(99.22%)高于与父本红鲫的相似度(98.63%)。5.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我们对合方鲫F1、合方鲫F2、日本白鲫以及红鲫的肝脏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通过分析比较四种鱼肝脏转录组中的直系同源基因,结果发现在合方鲫F1及F2代中存在大量的嵌合基因(19.04%,4.17%)与突变基因(6.90%,5.05%)。根据杂交后代嵌合基因及突变基因的来源,我们把这些嵌合基因划分为三大类8小类。通过PCR的方法,我们将随机挑选的23个嵌合基因与突变基因在DNA水平上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有17个基因的Sanger测序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另外,我们通过KEGG分析以及GO功能注释探究了这些嵌合基因的功能及涉及到的信号通路。结果表明,大量的嵌合基因及突变基因被富集到与代谢、免疫以及发育等功能和信号通路中。6.我们在鲫鱼的基因工程育种上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利用基因敲除的方法,不仅可以研究相关基因的功能,还可以对鲫鱼进行遗传改良。为了探究基因敲除技术在杂交鱼中的应用,我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合方鲫与日本白鲫中的酪氨酸酶(Tyrosinase)基因进行了敲除研究。结果发现,由于不同的突变效率(60%-90%)导致了敲除后的合方鲫与日本白鲫的体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黑色素减退现象;同时,我们在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进行了相关验证,证明我们成功的对tyr基因实现了敲除。另外,我们对日本白鲫突变体中的其他重要的色素调控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检测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该研究证明了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杂交经济鱼的基因组进行编辑,为经济鱼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研究手段;同时研究中获得的酪氨酸基因敲除突变体也为探索鱼类的体色形成机制和调控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乔庆[10](2018)在《草鱼(♀)×赤眼鳟(♂)杂交F1卵巢发育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草鱼年产量达598万吨,居四大家鱼之首,赤眼鳟与草鱼同属雅罗鱼亚科。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赤眼鳟较草鱼有更强的抗GCRV能力。本实验以本团队从2010年起开展的草鱼与赤眼鳟的属间杂交试验中获得的1-5龄草鱼(♀)×赤眼鳟(♂)杂交F1(以下简称正交F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正交F1的性腺发育状况并对该群体进行了倍性鉴定,同时,更进一步分析了雌性个体卵巢发育过程中的激素水平及相关基因的调控功能,期望能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下为本研究中的主要结果:1.草鱼(♀)×赤眼鳟(♂)杂交F1性腺组织形态特点。正交F1卵细胞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卵细胞第Ⅰ-Ⅴ时相均发育正常,可完成排卵并产生后代,为正常发育型;另一类卵细胞发育到第Ⅴ时相后,卵黄颗粒减少,油滴增加,呈无卵黄空洞状,为异常发育型。在繁殖季节,此两种类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61.9%和38.1%。正交F1精巢中包括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却始终无成熟精子;部分个体的精小囊内精细胞量极少,多为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生产实践中暂未发现可以排精的正交F1个体。2.草鱼(♀)×赤眼鳟(♂)杂交F1的倍性鉴定。采用体内注射植物凝集素和秋水仙素的方法制备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正交F1染色体2n=48,核型公式2n=26m+20sm+2st,NF=94;草鱼2n=48,核型公式2n=22m+22sm+4st,NF=92;赤眼鳟2n=48,核型公式2n=24m+22sm+2st,NF=94,均未发现端部着丝点染色体、随体和次缢痕等结构;(2)正交F1相对DNA含量为对照组鸡血的1.29倍,其绝对DNA含量为(3.21±0.61)pg/N,DNA指数为0.92,符合DNA指数中二倍体的判别值。通过实验证实正交F1为二倍体群体。3.草鱼(♀)×赤眼鳟(♂)杂交F1的性激素水平。组织学结果证实正交F1卵巢间存在发育差异。雌性个体的卵巢成熟度与体重不成比例,与年龄也无对应关系。两个不同时段的样品,12月样品的LH、FSH和P三种激素在4龄时最高,E2在3龄时最低;5月样品的LH、FSH和P三种激素在4龄时最低,E2在3龄时最低。两个时间段内同一年龄个体的激素变化较大,基本表现为12月含量高于5月。在一个年周期内,4龄个体内LH、FSH和P三种激素的含量最高,3龄个体内E2含量最低,与时间段的结果分析一致。4.草鱼(♀)×赤眼鳟(♂)杂交F1卵巢相关基因的调控。正交F1的卵巢发育与年龄、体重间无比例关系。同一个体内存在发育程度不一致的卵细胞,个体大小与卵巢成熟度间无必然联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显示,wnt4、foxl2、cyp19a、dax1和esr2a五个基因在3龄时表达量达到峰值,呈显着表达;6个基因中,sf1基因的表达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最为明显,表达量随年龄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5龄时达到峰值。综合以上组织形态特点、倍性鉴定结果、生化激素水平和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结果,证实草鱼(♀)×赤眼鳟(♂)杂交F1确为正常二倍体群体;但雌雄个体的性腺发育方面有较大差异,目前发现雌性中有部分个体可育,雄性中暂无可育个体;卵巢中的性激素水平及相关基因的表达与体重无直接相关性,与个体及生殖周期密切相关;sf1基因在年龄组中显着的表达差异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
二、鲫鲤杂交F_1及其亲本RAPD标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鲫鲤杂交F_1及其亲本RAPD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1)减数分裂关键基因Spo11和Mlh1在鲫鲤杂交鱼中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克隆及比对分析 |
1.3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po11基因CDS序列克隆及测序分析结果 |
2.2 Mlh1基因CDS序列克隆及测序分析结果 |
2.3 鲫鲤杂交鱼精巢SPO11和MLH1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2)鲫鲤杂交鱼生殖细胞FISH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生殖细胞发生及减数分裂研究概况 |
1.1.1 鱼类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概述 |
1.1.2 减数分裂过程概述 |
1.2 鱼类远缘杂交研究概况 |
1.3 鲫鲤杂交品系的概述 |
1.3.1 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
1.3.2 鲫鲤杂交鱼品系的形成 |
1.3.3 鲫鲤杂交品系生殖发育研究概述 |
1.3.4 鲫鲤杂交品系的染色体研究 |
1.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概况 |
1.4.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原理 |
1.4.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研究进展 |
1.5 鲫特异性探针的研究背景 |
1.5.1 5S rDNA的研究与应用 |
1.5.2 红鲫特有着丝粒重复序列研究与应用 |
1.6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鲫鲤杂交鱼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细胞学特征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倍性检测 |
2.2.2 性腺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
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3.1 精巢发育生殖周期观察 |
2.3.2 卵巢发育生殖周期观察 |
第三章 鲫鲤杂交鱼5S rDNA FISH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血液DNA的提取 |
3.2.2 目标序列质粒的获取 |
3.2.3 探针的制备 |
3.2.4 染色体玻片的制备 |
3.2.5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红鲫340-bp 5S rDNA探针标记结果 |
3.3.2 生殖细胞制片的探索 |
3.3.3 减数分裂细胞相特征观察 |
3.3.4 在原始杂交亲本中的5S rDNA分析 |
3.3.5 在鲫鲤杂交鱼中的5S rDNA分析 |
第四章 鲫鲤杂交鱼263-bp片段FISH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红鲫263-bp着丝粒重复序列探针标记结果 |
4.3.2 鲫鲤杂交品系中的263-bp重复序列研究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1.1 鲫鲤杂交一代F_1中FISH分析总结与讨论 |
5.1.2 异源四倍体鲫鲤中FISH分析总结与讨论 |
5.1.3 三倍体湘云鲫2号中FISH分析总结与讨论 |
5.2 讨论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本研究还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源于远缘杂交形成的同源四倍体鲤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远缘杂交及多倍体生物研究进展 |
1.2 鲤鲂远缘杂交与同源四倍体鲤品系 |
1.3 5S rDNA和 Hox基因的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同源四倍体鲤品系的形成及外形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第三章 同源四倍体鲤品系的倍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同源四倍体鲤品系的繁殖特征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5S rDNA和 Hox基因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鲫鲂杂交品系的rRNA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及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1.1.1 鱼类远缘杂交育种 |
1.1.2 鱼类杂交育种的优势 |
1.2 多倍体化研究进展 |
1.2.1 多倍体化的简介 |
1.2.2 多倍体二倍体化简介 |
1.2.3 鱼类多倍化的研究及其意义 |
1.3 rRNA基因研究进展 |
1.3.1 5SrRNA基因简介 |
1.3.2 45SrRNA基因的简介 |
1.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4.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历史 |
1.4.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异源多倍体化早期 5S rRNA基因在染色体位点的变异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DNA提取 |
2.1.3 染色体制备 |
2.1.4 5SrRNA基因结构单元分析 |
2.1.5 荧光原位杂交 |
2.2 结果 |
2.2.1 5S rRNA基因结构分析 |
2.2.2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同源四倍体品系rRNA基因的分子组装及其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肌肉基因组DNA提取 |
3.1.3 肾脏染色体的制备 |
3.1.4 5SrRNA基因序列分析 |
3.1.5 荧光原位杂交 |
3.1.6 硝酸银染色(Ag-NOR染色) |
3.2 结果 |
3.2.1 5S rRNA基因结构单元分析 |
3.2.2 5S rRNA基因分子组装分析 |
3.2.3 5S rRNA基因结构单元的重组分析 |
3.2.4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分析 |
3.2.5 硝酸银染色(Ag-NOR染色)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同源四倍体鲫二倍体化过程中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染色体制备 |
4.1.4 5S rRNA基因分析 |
4.1.5 荧光原位杂交 |
4.2 结果 |
4.2.1 5S rRNA基因结构单元分析 |
4.2.2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分析 |
4.2.3 红鲫特异性着丝粒探针染色体位点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同源三倍体化 5S rRNA基因结构及其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DNA提取 |
5.1.3 染色体制备 |
5.1.4 DNA含量测定 |
5.1.5 5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5.1.6 5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5.1.7 荧光原位杂交 |
5.2 结果 |
5.2.1 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 |
5.2.2 5S rRNA基因结构单元分析 |
5.2.3 5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5.2.4 5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 |
5.2.5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源于鲫鲂杂交的多倍体后代及其亲本45S rRNA基因的ITS分析 |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荧光原位杂交 |
6.1.3 DNA提取 |
6.1.4 ITS序列的扩增及测序 |
6.1.5 总RNA的提取 |
6.1.6 反转录和cDNA合成 |
6.1.7 5.8S rRNA基因表达 |
6.1.8 ITS序列酶切 |
6.2 结果 |
6.2.1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 |
6.2.2 ITS序列分析 |
6.2.3 5.8S序列表达 |
6.2.4 ITS序列的遗传模式分析 |
6.2.5 ITS序列的表达模式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 |
7.1 异源多倍体化早期 5S rRNA基因在染色体位点的变异 |
7.2 同源四倍体品系r RNA基因分子组装及其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7.3 同源四倍体鲫二倍体化过程中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7.4 同源三倍体化 5S rRNA基因结构及其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7.5 源于鲫鲂杂交的多倍体后代及其亲本45S rDNA ITS比较研究 |
7.6 本论文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附录 |
致谢 |
(6)鲫鲤杂交鱼Mlh1基因遗传和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鱼类远缘杂交研究概述 |
1.1.1 一步法和多步法育种技术 |
1.1.2 鱼类远缘杂交育性概况 |
1.2 鲫鲤远缘杂交研究概况 |
1.2.1 鲫鲤杂交鱼育性概况 |
1.2.2 鲫鲤杂交鱼减数分裂研究 |
1.3 鲫鲤杂交鱼分子遗传差异分析 |
1.3.1 线粒体基因组遗传特性 |
1.3.2 RAPD与 Long PCR遗传特性 |
1.3.3 5SrDNA与 Sox基因遗传特性 |
1.4 减数分裂相关基因Mlh1 的研究基础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鲫鲤杂交鱼精巢Mlh1 基因CDS序列克隆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Mlh1 基因CDS序列克隆 |
2.2.2 Mlh1 基因CDS序列同源性分析 |
2.2.3 Mlh1 基因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鲫鲤杂交鱼Mlh1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鲫鲤杂交鱼Mlh1 基因g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3.2.2 鲫鲤杂交鱼Mlh1 序列的克隆 |
3.2.3 Mlh1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鲫鲤杂交鱼Mlh1 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Mlh1 基因在鲫鲤杂交鱼精巢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 |
4.3 讨论 |
第五章 鲫鲤杂交鱼Mlh1 基因蛋白质免疫印迹与免疫组化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实验与分析 |
5.2.1 Mlh1 基因蛋白质在鲫鲤杂交鱼精巢组织中免疫印迹表达差异 |
5.2.2 Mlh1 基因蛋白在鲫鲤杂交鱼精巢中的定位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1.鲫鲤交杂鱼精巢CDS全长克隆与序列分析 |
2.鲫鲤杂交鱼Mlh1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3.鲫鲤杂交鱼Mlh1 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
4.鲫鲤杂交鱼Mlh1 基因蛋白质免疫印迹与免疫组化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大黄鱼和小黄鱼及其杂交子代的遗传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
1.1.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1.2 染色体显带技术 |
1.1.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1.4 石首鱼科鱼类的染色体研究 |
1.2 鱼类远缘杂交概述 |
1.2.1 远缘杂交的概念 |
1.2.2 鱼类远缘杂交的应用 |
1.2.3 鱼类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
1.2.4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研究 |
1.2.5 石首鱼科鱼类杂交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大黄鱼和小黄鱼染色体特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样本制备 |
2.1.3 C带制备 |
2.1.4 荧光原位杂交 |
2.1.5 显微镜分析和图像处理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黄鱼(♀)×大黄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1.3 COI基因序列分析 |
3.2 结果 |
3.2.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2.2 COI基因序列分析 |
3.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鱼类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规律 |
1.1 染色体水平上的遗传规律 |
1.2 鱼类远缘杂交遗传规律的生物学机制 |
2 鱼类远缘杂交的繁殖规律 |
3 源于鱼类远缘杂交的可育品系的建立 |
3.1 四倍体鱼品系的建立 |
3.2 二倍体鱼品系的建立 |
4 一步法和多步法育种技术的建立 |
4.1 一步法育种技术 |
4.2 多步法育种技术 |
5 一步法和多步法育种技术在鱼类近缘杂交中的应用 |
5.1 一步法育种技术在鱼类近缘杂交中的应用 |
5.2 多步法育种技术在鱼类近缘杂交中的应用 |
6 其他鱼类杂交研究工作与一步法和多步法育种技术的比较 |
7 一步法和多步法育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 |
(9)合方鲫的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杂交研究进展 |
1.1.1 近缘杂交与远缘杂交 |
1.1.2 杂交优势 |
1.2 鱼类营养研究进展 |
1.2.1 鱼类蛋白质及其营养价值 |
1.2.2 鱼类脂肪及其作用 |
1.3 GH/IGF轴在鱼类生长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
1.3.1 GH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2 GHR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3 IGF-1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鱼类线粒体研究进展 |
1.4.1 鱼类线粒体结构 |
1.4.2 鱼类线粒体的特征 |
1.4.3 鱼类线粒体的应用 |
1.5 转录组研究进展 |
1.5.1 RNA-seq原理 |
1.5.2 转录本结构变异的研究 |
1.6 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
1.6.1 ZFN与TALEN |
1.6.2 CRISPR研究历史 |
1.6.3 CRISPR/Cas基因座结构 |
1.6.4 CRISPR/Cas9作用机制 |
1.6.5 CRISPR/Cas9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
1.6.6 展望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合方鲫品系的形成及相关生物学研究及应用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鱼及杂交实验 |
2.1.2 外形特征 |
2.1.3 染色体制备 |
2.1.4 DNA含量检测 |
2.1.5 性腺结构观察 |
2.1.6 5S rDNA序列分析 |
2.1.7 黑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2.1.8 红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
2.2 结果 |
2.2.1 合方鲫品系的形成 |
2.2.2 外形特征 |
2.2.3 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 |
2.2.4 性腺结构 |
2.2.5 5S rDNA结构分析 |
2.2.6 黑色素基因表达模式 |
2.2.7 红细胞显微结构的比较 |
2.3 讨论 |
第三章 合方鲫及其父母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营养成分测定 |
3.1.3 氨基酸组分分析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肌肉营养组分 |
3.2.2 肌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3.3 讨论 |
3.3.1 合方鲫的肌肉营养价值 |
3.3.2 杂交是改良鱼类肉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
第四章 合方鲫生长速度的研究 |
4.1 实验方法及材料 |
4.1.1 生长速度的监测 |
4.1.2 GH/GF轴相关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合方鲫的生长速度 |
4.2.2 GH/IGF轴相关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合方鲫及其亲本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DNA提取、PCR及测序分析 |
5.1.3 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序列拼接及遗传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合方鲫及其父母本肝脏转录组的比较分析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肝脏总RNA的提取 |
6.1.3 cDNA文库的构建及四种鱼肝脏转录组的测序 |
6.1.4 测序后的数据加工处理 |
6.1.5 嵌合基因的分类 |
6.1.6 嵌合基因的验证以及与红鲫基因组的匹配 |
6.1.7 嵌合基因的功能分析 |
6.2 实验结果 |
6.2.1 四种鱼肝脏转录组直系同源基因的分析 |
6.2.2 嵌合基因的验证 |
6.2.3 嵌合基因的功能分析 |
6.3 讨论 |
6.3.1 嵌合基因的功能 |
6.3.2 嵌合基因形成的潜在机制 |
第七章 基因敲除技术在合方鲫及日本白鲫中的探究 |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1.1 基因克隆与测序 |
7.1.2 靶片段的设计 |
7.1.3 gRNA与Cas9 mRNA的制备 |
7.1.4 合方鲫及日本白鲫胚胎的显微注射 |
7.1.5 突变效率的检测 |
7.1.6 突变体中相关色素基因的表达分析 |
7.1.7 Western blotting验证 |
7.1.8 尾鳍及皮肤组织的显微观察 |
7.1.9 统计学分析 |
7.2 实验结果 |
7.2.1 合方鲫及其亲本尾鳍的色素观察 |
7.2.2 靶片段设计 |
7.2.3 突变效率的检测 |
7.2.4 突变体的表型观察 |
7.2.5 日本白鲫突变体中相关色素基因的表达变化 |
7.3 讨论 |
第八章 总结 |
8.1 合方鲫品系的建立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8.2 合方鲫及其亲本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
8.3 合方鲫生长速度的研究 |
8.4 合方鲫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
8.5 合方鲫及亲本肝脏转录组分析 |
8.6 基因敲除技术(CRISPR-Cas9)在杂交经济鱼中的探究 |
8.7 本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草鱼(♀)×赤眼鳟(♂)杂交F1卵巢发育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远缘杂交育种 |
1.1 鱼类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
1.2 草鱼(♀)×赤眼鳟(♂)杂交F_1的相关研究 |
2 鱼类性腺发育及相关调控机理 |
2.1 硬骨鱼类卵巢组织学研究进展 |
2.2 鱼类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2.3 鱼类性类固醇激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
2.4 与鱼类卵巢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草鱼(♀)×赤眼鳟(♂)杂交F_1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 |
1 试验材料 |
2 试剂仪器 |
2.1 主要试剂的配置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3 方法 |
3.1 解剖 |
3.2 切片制作 |
4 结果 |
4.1 外形观察 |
4.2 组织学观察 |
5 讨论 |
第三章 草鱼(♀)×赤眼鳟(♂)杂交F_1的倍性鉴定 |
1 草鱼(♀)×赤眼鳟(♂)杂交F_1染色体的制备 |
1.1 试验材料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仪器和耗材 |
1.4 方法 |
1.5 结果 |
2 草鱼(♀)×赤眼鳟(♂)杂交F_1 DNA含量的测定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剂、仪器及耗材 |
2.3 实验步骤 |
2.4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三章小结 |
第四章 草鱼(♀)×赤眼鳟(♂)杂交F_1血清中性激素测定 |
1 试验材料 |
2 试剂仪器 |
3 方法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步骤 |
3.3 标准曲线的制作 |
4 结果 |
4.1 年龄、体重与卵巢系数 |
4.2 性类固醇激素含量 |
5 讨论 |
第五章 草鱼(♀)×赤眼鳟(♂)杂交F_1卵巢发育相关基因克隆及表达 |
1 试验材料 |
2 试剂仪器 |
3 实验步骤 |
3.1 引物设计 |
3.2 总RNA提取 |
3.3 逆转录 |
3.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3.5 胶回收 |
3.6 引物扩增效率检测 |
4 结果 |
4.1 卵巢发育类型 |
4.2 cyp19a、foxl2、wnt4、dax1、sf1和esr2a基因中间片段克隆 |
4.3 cyp19a、foxl2、wnt4、dax1、sf1和esr2a基因荧光定量表达 |
5 讨论 |
第四、五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鲫鲤杂交F_1及其亲本RAPD标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减数分裂关键基因Spo11和Mlh1在鲫鲤杂交鱼中的遗传分析[J]. 朱辣,张美文,朱明,李琪,贺旺超,秦伟玲,周毅,杨聪慧,张纯,刘少军. 南方农业学报, 2021(08)
- [2]鲫鲤杂交鱼生殖细胞FISH研究[D]. 朱书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大口黑鲈(♀)×蓝鳃太阳鱼(♂)杂交F1的形态及遗传特征[J]. 李武辉,胡婕,孙成飞,董浚健,田园园,赵金良,叶星. 水产学报, 2020(08)
- [4]源于远缘杂交形成的同源四倍体鲤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周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鲫鲂杂交品系的rRNA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及组成分析[D]. 曹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鲫鲤杂交鱼Mlh1基因遗传和表达研究[D]. 张美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7]大黄鱼和小黄鱼及其杂交子代的遗传学初步研究[D]. 程兴兴. 浙江海洋大学, 2019
- [8]鱼类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的建立及应用[J]. 王石,汤陈宸,陶敏,覃钦博,张纯,罗凯坤,赵如榕,王静,任力,肖军,胡方舟,周蓉,段巍,刘少军.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8(12)
- [9]合方鲫的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D]. 刘庆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5)
- [10]草鱼(♀)×赤眼鳟(♂)杂交F1卵巢发育特性研究[D]. 乔庆.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