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的脑MRI表现(附24例报告)

中枢性尿崩症的脑MRI表现(附24例报告)

一、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MRI表现(附24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倪婧雯[1](2020)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流感相关神经系统损伤的疗效与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流感病毒引起,不仅带来严重临床负担,对社会经济也有很大影响。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是流感高危人群,更谨防发展为重症流感。流感肺外可累及神经系统、心脏、肌肉、肾脏等。流感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炎、脑膜炎、脑病、脊髓炎以及吉兰-巴雷综合征。流感相关脑病不但发病进展快,而且死亡率高。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作为其预后最差一种类型,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对于流感相关神经系统损伤治疗缺乏特效疗方案。其发病制由细胞炎症因子风暴导致,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血浆置换免疫调节治疗。炎症因子升高和免疫损伤在流感脑病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是否可以通过其清除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协助液体管理、改善内环境、重建免疫稳态等作用,进而在流感相关神经系统损伤救治中起到积极意义。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流感相关神经系统损伤患儿在积极接受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以后,患儿的炎症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乳酸脱氢酶、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压力、Glasgow评分、PIM-2评分、危重症评分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接受血液净化和未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儿的7天死亡率的区别,来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在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流行性感冒患儿救治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住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流行性感冒患儿,共计30例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儿均给予积极内科治疗的情况下,与患儿家人沟通血液净化治疗可能的获益以及治疗中存在的不确定风险,家属同意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归为血液净化组,共18例;家属拒绝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归为对照组,共12例。观察两组患儿在入组时和治疗72小时后炎症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乳酸脱氢酶、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压力、Glasgow评分、PIM-2评分、危重症评分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儿的P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和7天死亡率的差别。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血液净化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性别、病毒种类、神经系统并发症分类以及两组患儿7天死亡率采用卡方检验检测;两组患儿年龄、体重以及治疗前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乳酸脱氢酶、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压力、Glasgow评分、PIM-2评分、危重症评分、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后Glasgow评分、PIM-2评分、危重症评分、P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分别采用非参数检验独立样本检验,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记录。两组差异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一般人口学资料血液净化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入院时,年龄、性别组成、体重、病毒种类、神经系统并发症分类、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乳酸脱氢酶、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压力、Glasgow评分、PIM-2评分、危重症评分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同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指标、乳酸脱氢酶组内对比血液净化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11.62(7.49,14.44)× 109/L,11.24(8.18,14.86)× 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淋巴细胞绝对值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2.25(1.30,3.45)× 109/L,3.00(1.60,3.95)× 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CRP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14.35(1.85,23.625)mg/L,2.700(1.500,8.968)mg/L],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净化组 PCT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3.4(0.278,20.500)ng/ml,1.800(0.290,21.775)ng/ml],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净化组IL-6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0.955(0.423,2.400)ng/ml,0.120(0.040,0.5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乳酸脱氢酶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526.00(353.25,722.25)U/L,419.50(303.28,720.75)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CRP、PCT、IL-6、乳酸脱氢酶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78(12.33,15.29)×109/L,13.20(11.21,14.73)× 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3.20(2.68,3.58)× 109/L,3.50(2.85,4.50)×109/L;CRP:7.95(3.705,21.475)mg/L,7.9(3.050,26.475)mg/L;PCT:22.5(5.125,38.75)ng/ml,9.90(2.825,27.500)ng/ml;IL-6:0.69(0.313,1.325)ng/ml,0.435(0.123,0.628)ng/ml;乳酸脱氢酶 366.50(302.50,720.50)U/L,361.50(290.75,628.50)U/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同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组内对比血液净化组Glasgow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4.00(4.00,5.25)分,7.00(4.00,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脑脊液细胞数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4.00(1.00,31.00)× 106/L,3.00(1.75,9.25)× 106/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脑脊液蛋白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322.30(114.54,539.87)mg/L,241.57(120.75,567.9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脑脊液压力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25.00(20.75,28.25)cmH2O,20.50(15.75,22.00)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lasgow评分、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Glasgow评分:4.00(4.00,5.25)分,3.50(3.00,5.25)分;脑脊液细胞数:2.50(1.00,35.75)× 106/L,2.00(1.00,18.25)× 106/L,脑脊液蛋白:261.00(201.50,729.15)mg/L,212.50(181.50,306.90)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脊液压力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24.50(21.50,26.75)cmH2O,21.50(18.25,22.75)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预后对比血液净化组患儿7天死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11.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血液净化组PIM-2评分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1.00(7.775,22.550)%、81(77.00,93.50)%],血液净化组PIM-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血液净化组危重症评分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93(88.00,94.00)分,81(77.00,93.50)分],血液净化组危重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血液净化组与对照组PICU住院时间比较[19.00(15.00,22.50),10.00(4.00,12.00)天],血液净化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血液净化组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7.50(5.75,15.25),5.50(4.00,6.75)天],血液净化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血液净化组与对照组住院费用比较[80377.515(61397.445,118986.733),43873.115(22992.658,56650.600)元],血液净化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童流感相关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中,可以清除部分炎症因子(IL-6),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危重症评分、PIM-2评分,降低死亡率。

高晓红[2](2020)在《立体定向活检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结果和安全性的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总结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特征,提高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评价立体定向活检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安全性。研究方法1.病例分析:收集整理2014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且初步诊断为生殖细胞类肿瘤患者115例,所有患者均经立体定向活检,并已排除原发于颅外的生殖细胞肿瘤转移致颅内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1)病理结果,(2)临床特性,(3)血清肿瘤标志物,(4)影像学特性,(5)手术相关并发症。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立体定向活检,其中框架立体定位引导活检100例,CARS-2型无框架立体引导定位活检13例,ROSA机器人引导定位活检2例;所有活检计划(活检靶点选取和穿刺路径设计)均在三维可视化图像计划软件辅助下完成。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1)通过配对卡方检验,评价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诊断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价值;(2)通过Wilcoxon非参数质和检验,对鞍区生殖细胞肿瘤活检术前和术后第1天电解质水平差异,及活检术前和术后第3天垂体激素水平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15例患者,112例病理诊断明确,3例未明确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7%。其中生殖细胞类肿瘤99例(86%),生殖细胞瘤92例,卵黄囊瘤3例,绒毛膜癌2例,恶性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非生殖细胞类肿瘤13例(11%),鞍区病灶6例,其中视神经胶质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各2例,实性颅咽管瘤、Rosai-Dorfman各1例。松果体区病灶6例,其中胶质瘤、淋巴瘤各2例,脑膜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各1例。基底节区胶质瘤1例。2.(1)生殖细胞类肿瘤99例,其中男76例,女23例,男女比例3.3:1,年龄645岁,平均(20.0±6.1)岁。松果体区27例,鞍区28例,松果体及鞍区双病灶14例,丘脑基底节区23例,其他位置7例。症状为颅高压53例,视力和(或)视野障碍40例,尿崩36例,偏瘫35例,垂体功能底下18例,意识障碍16例,眼球活动障碍5例,其他还有性发育紊乱,癫痫,共济失调等。(2)非生殖细胞肿瘤类病变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757岁,平均(34±33)岁,松果体区、鞍区各6例,基底节区1例。主要症状为颅高压,视力视野障碍,尿崩,闭经,意识障碍等。3.影像学特点(1)生殖细胞类肿瘤:(1)松果体区GCTs:实性病灶18例,囊实性病灶9例;(2)鞍区GCTs:实性病灶20例,囊实性病灶8例;(3)丘脑基底节区GCTs:实性病灶8例,囊实性病灶11例,弥漫浸润未见明显边界4例;华勒氏变性18例;(4)松果体、鞍区双病灶GCTs:实性病灶10例,囊实性病灶4例;(5)其他位置GCTs:实性病灶5例,囊实性病灶2例。(2)非生殖细胞肿瘤类病变:(1)视神经胶质瘤:MRI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后沿视路明显均匀强化;(2)实性颅咽管瘤:MRI平扫呈长或稍长T1、T2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3)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MRI平扫示神经垂体T1高信号影消失及垂体柄增粗,增强扫描可见下丘脑、垂体柄及垂体异常强化;(4)Rosai-Dorfman病:MRI平扫T1呈等信号、T2为等-低信号,病变中心呈T2低信号,周边呈T2等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5)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CT平扫病灶表现为稍高密度影;MRI平扫呈长T1、等或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为片状均匀强化;(6)松果体母细胞瘤:MRI平扫呈短T1、短T2信号,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伴囊壁、坏死;(7)松果体区脑膜瘤:MRI平扫呈长T1短T2混杂信号影,呈囊实性病灶,增强扫面呈不均匀强化,伴囊壁、出血;(8)松果体区胶质瘤:不规则团块状病灶,MRI平扫呈短T1信号,增强可见不均匀强化,PET-CT示肿瘤呈高代谢状态;(9)基底节区胶质瘤:右基底节团块状长T1稍长T2信号,边界欠清楚,病灶外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病灶中间有点状强化。4.肿瘤标记物:99例生殖细胞肿瘤中,41例术前同时检查了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和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β-hcg升高(﹥5 mIU/Ml)15例,生殖细胞瘤12例,绒毛膜癌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AFP升高(﹥10 mIU/Ml)6例,生殖细胞瘤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β-hcg升高(﹥5 mIU/Ml)与AFP升高(﹥10 mIU/Ml)同时升高3例,生殖细胞瘤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5.统计学分析:通过配对卡方检验,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诊断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具有一定价值(P﹤0.05);通过Wilcoxon非参数质和检验,28例鞍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活检术前和术后第1天电解质水平差异,活检术前和术后第3天垂体激素水平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直接相关死亡(出血)1例(1%);病变靶点或穿刺针道少量(3-5ml)出血,导致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但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3例(3%);病变靶点血肿较大(30ml)、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立体定向下置管引流1例(1%)。结论1.IGCTs好发于14至26岁之间,松果体区、丘脑基底节区男性多见,而鞍区女性多见。2.血清肿瘤标记物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术前靠肿瘤标记物诊断需要谨慎。3.IGCTs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分析总结这些特征,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熟悉IGCTs以外的其他病种,可以提高鉴别诊断。4.在三维可视化图像计划软件辅助下进行颅内病变活检是安全可靠的,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赵茂,刘蕊,胡晓[3](2020)在《以中枢性尿崩症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1],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1/3万~1/10万[2],是至今少数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疗效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病机制为13号染色体上ATP7B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其编码产物ATP7B的功能缺陷,引起血清铜蓝

霍晶,刘秀梅,杨洁,郭旭娟,崔聪明[4](2019)在《多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合并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血清中存在大量的自身抗体如抗SSA、SSB抗体为特点[1]。临床表现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引起的外分泌腺功能受损,导致口、眼干,此外也可以出现多系统脏器受累。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cytic hypophysitis,LH)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病理可见垂体淋巴细胞浸润。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多为头痛、视觉障碍、内分泌轴紊乱及中枢性尿崩症,具有自行缓解又复发的特点。现报道经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同时出现神经、肾脏、肺脏多脏器受累合并LH患者,并进行2年随诊。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以

万聪翀[5](2018)在《特殊的神经梅毒:梅毒性脊髓病变的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一类特殊的神经梅毒,梅毒性脊髓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对国内外文献中公开发表的梅毒性脊髓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报告形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56篇文献共63例患者(21例脊髓脊膜血管梅毒、33例脊髓痨、9例脊髓树胶样肿),其临床特征包括:(1)男性多见;以中老年为主;(2)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进行性发展;(3)首发症状以下肢麻木、乏力多见;(4)血清梅毒学检查结果都为阳性;(5)脑脊液特点为细胞数和蛋白含量绝大多数均增加,脑脊液梅毒学检查结果不全为阳性;(6)多有影像学改变;(7)确诊较困难;(8)驱梅治疗近期症状可有不同程度改善,远期预后缺乏证据。结论:临床表现结合血清和脑脊液梅毒相关抗体检测,脑脊液生化和细胞学检查是确诊梅毒性脊髓病变的重要指标,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使梅毒性脊髓病变有较好的结局。

张含[6](2016)在《儿童原发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 ICGCTs)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结构闭合前由于胚胎细胞或原始细胞异常生长而形成,故颅内生殖细胞瘤绝大部分发生在中线附近,常见于鞍上下丘脑、松果体及基底节区。儿童及青少年是其高发人群,占0-19岁儿童颅内肿瘤的2-11%。其临床表现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有种植转移密切相关。颅内生殖细胞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根治手段,全脑全脊髓的放射治疗被公认为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的金标准,但由于放射治疗后的高复发率以及放疗后的远期副作用,尤其是对于儿童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骨和软组织发育迟缓等影响较大。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儿童松果体生殖细胞瘤3例及相关文献复习和分析结果3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在10-14岁间,平均年龄11.5岁。颅脑MRI检查均示松果体区有病灶占位,为单发。3例均因头痛就医,其中2例有恶心呕吐症状,1例有视力下降,1例视物重影,1例有多饮多尿“尿崩症”表现。病例1患儿手术活检取病理证实为精原细胞瘤,给予全脑放疗,1年后原病灶处复发,给予全身化疗6周期,末次化疗2月后出现脊髓转移灶,现已死亡,预后差。其余2例均由诊断性放疗确诊后完成全脑全脊髓放疗,MRI复查未见复发,预后较好。结论1.通过手术取病理诊断ICGCTs较通过诊断性放疗进行诊断ICGCTs更为准确,但对本文3例患儿预后并未具有优益,不排除病理取材遗漏不良预后肿瘤成分。2.预后较好的2例患儿均行全脑全脊髓的放射治疗,无复发。仅行全脑放疗的病例1患儿出现原发灶复发及脊髓转移,预后差。提示单发局灶性ICGCTs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选择仍需得到重视。但本组病例较少,无法科学地评定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是本文的不足之处。3.病例1患儿在原病灶复发后行全身化疗,化疗期间病灶缩小,后出现颅内病变进展和椎管内转移。提示ICGCT对化疗敏感,如何使化疗与放疗结合提高局部控制率仍需大量的临床实验探讨。

邵飞,张颖,张立华,边鹏飞,刘冬晓,李强[7](2015)在《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并垂体功能减退1例》文中研究说明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16岁,学生。因"发热4 d,意识不清3 d"于2013年12月30日13:40入院。4 d前发热,体温最高39.0℃,于校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效果差,3 d前喷射性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在急救120转运途中出现全身抽搐,"地西泮"对症处理,症状持续约1 h后消失。先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ICU住院,入院时已呈昏迷状态,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

陶秀丽,杨艳梅[8](2004)在《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MRI表现(附24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的脑部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并借以逐步提高医师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3年4月-2004年4月行头部MRI检查并诊断为CDI的患者24例,其中8例手术证实,7例进行了Gd-DPTA增强扫描。结果24例确诊病例中,MRI上表现为鞍区占位者为17例(其中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组织细胞病X等),其病变均累及下丘脑-垂体系统,3例在影像学上仅表现为空蝶鞍,2例表现为鞍区术后改变。原因未明仅表现为单纯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垂体柄不连续2例。结论中枢性尿崩症病因复杂多样,最常见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鞍区术后、组织细胞病X等,在MRI影像学特征中后叶高信号消失对CDI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对CDI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MRI应放在首位。

郑金龙,罗汉超[9](1996)在《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MRI表现(附27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diabetesinsipidus,DI)的脑部MRI诊断及相关性问题。材料与方法:报道27例DI患者的MRI所见,9例通过手术证实,5例作过Gd-DTPA增强扫描,均采用SE系列,对DI的成因及其与脑MRI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27例中,9例表现正常及空蝶鞍,其余病变均累及下丘脑-垂体系统,其中肿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10例,单纯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5例,合并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12例,鞍区手术2例,组织细胞病X1例。结论:中枢性尿崩症病因复杂多样,最常见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鞍区术后。后叶高信号消失对DI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对DI患者的影像学检查,MRI应放在首位。

陈云照[10](2015)在《垂体脓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自2000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垂体脓肿19例病例资料,对其发病特点、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男性7例,女性12例;10例患者存在鞍区手术史、蝶窦炎、上颌窦炎、筛窦炎、额窦炎、中耳炎、肺炎等发病危险因子;出现头痛16例(占84.2%)是最常见的症状;出现视力障碍者(包括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复视等)10例(52.6%),存在腺功能减退者(包括闭经2例、乏力2例、性欲减退4例、毛发脱落3例等)8例(42.1%),尿崩者6例(31.6%),有感染症状者(包括发热、项强)4例(21.1%);误诊为垂体腺瘤或复发垂体腺瘤或垂体腺瘤出血者12例(63.2%),颅咽管瘤2例,Rathke囊肿1例,生殖细胞瘤1例;19例仅有3例术前诊断为垂体脓肿,误诊率为84.2%;13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脓肿清除术患者仅1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4例开颅手术的患者全部发生颅内感染,药物保守治疗治愈2例。结论:垂体脓肿发病率低,误诊率高,中青年女性多发;垂体脓肿的发病因子中以各种副鼻窦炎最常见,经蝶手术史次之;头痛和视力障碍是最常见的症状,且术后可能很快恢复;中枢性尿崩和顽固的垂体功能低下出现较早,术后恢复较差;同一患者磁共振信号随病程进展可以发生演变;经鼻蝶垂体脓肿清除术结合术后抗生素治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但有时积极而合理的药物治疗也可能使一些垂体脓肿患者获得治愈。

二、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MRI表现(附24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MRI表现(附24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流感相关神经系统损伤的疗效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急性坏死性脑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2)立体定向活检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结果和安全性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手术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2.2 临床特征分布特点
    2.3 影像学特点
    2.4 肿瘤标记物
    2.5 手术相关并发症
    2.6 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3.1 生殖细胞肿瘤
    3.2 立体定向活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以中枢性尿崩症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4)多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合并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2 讨论

(5)特殊的神经梅毒:梅毒性脊髓病变的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资料与方法
    一. 病例选择纳入及排除标准
    二. 检索策略
    三. 文献评价
    四. 数据处理
结果
    一. 检索及筛选结果
    二. 一般资料
    三. 临床表现特点
    四. 实验室检查
    五. 影像学检查
    六. 误诊情况
    七. 治疗及预后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儿童原发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研究背景
病例报告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并垂体功能减退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资料
2讨论

(10)垂体脓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垂体及其周围结构解剖与功能
        2.1.1 垂体的解剖特点
        2.1.2 垂体窝周围重要解剖结构
        2.1.3 垂体的功能特点
    2.2 垂体脓肿的发病特点
    2.3 垂体脓肿的病因
    2.4 垂体脓肿的临床表现
    2.5 垂体脓肿的影像学特点
    2.6 垂体脓肿的实验室及病理学检查
    2.7 垂体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7.1 诊断
        2.7.2 鉴别诊断
    2.8 垂体脓肿的治疗
        2.8.1 单纯药物治疗
        2.8.2 手术治疗
        2.8.3 术后后续治疗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症状与体征
    3.3 影像学检查
    3.4 病原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3.5 术前诊断统计
    3.6 治疗方法
    3.7 统计学方法
    3.8 随访
第4章 结果
    4.1 发病性别分析
    4.2 发病年龄分析
    4.3 发病危险因子分析
    4.4 主要临床症状、体征
    4.5 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
    4.6 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
    4.7 术后病理、病原学培养结果
    4.8 误诊率分析
    4.9 术后并发症
    4.10 治疗结果与随访
    4.11 典型病例
第5章 讨论
    5.1 垂体脓肿的发病特点
    5.2 垂体脓肿的临床诊断
        5.2.1 症状与体征
        5.2.2 影像学检查
        5.2.3 实验室检查
        5.2.4 误诊分析
    5.3 治疗
        5.3.1 手术入路的选择
        5.3.2 术中注意事项
        5.3.3 术后相关治疗及预后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四、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MRI表现(附24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流感相关神经系统损伤的疗效与机制[D]. 倪婧雯.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2]立体定向活检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结果和安全性的评价研究[D]. 高晓红. 延安大学, 2020(12)
  • [3]以中枢性尿崩症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J]. 赵茂,刘蕊,胡晓.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5)
  • [4]多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合并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及文献复习[J]. 霍晶,刘秀梅,杨洁,郭旭娟,崔聪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4)
  • [5]特殊的神经梅毒:梅毒性脊髓病变的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D]. 万聪翀. 苏州大学, 2018(04)
  • [6]儿童原发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 张含. 山东大学, 2016(02)
  • [7]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并垂体功能减退1例[J]. 邵飞,张颖,张立华,边鹏飞,刘冬晓,李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10)
  • [8]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MRI表现(附24例报告)[J]. 陶秀丽,杨艳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4(S1)
  • [9]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MRI表现(附27例报告)[J]. 郑金龙,罗汉超.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6(06)
  • [10]垂体脓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D]. 陈云照. 吉林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中枢性尿崩症的脑MRI表现(附24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