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羌塘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岩石圈剪切断层(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然[1](2021)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柴达木周缘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中央造山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东昆仑和祁连两大造山带。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的岩浆活动及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记录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造山旋回过程,不仅造就了区内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揭秘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和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理想试验地。论文选取了柴达木周缘近年来新发现的产在陆相火山岩区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强调野外实际调研地质现象,结合详细的室内观察分析,系统的总结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准确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对矿区内的火山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开展岩石学、锆石LA-ICP-MS、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结合矿相学、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等一系列实验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柴北缘造山带内牦牛山组酸性火山岩结晶年龄为407Ma、378Ma、377Ma,结合该时期前人的研究资料,系统的总结了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陆陆碰撞-后碰撞的动力学演化事件,~410Ma的时间点为重要的同碰撞到后碰撞的构造体制转换时间,此时柴北缘地区发生板片断离事件,整体从挤压造山环境转为伸展环境,标志着正式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随着地壳持续增厚在~380Ma发生岩石圈拆沉,大量的幔源岩浆上涌。本文获取的柴北缘晚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结晶年龄为240Ma、232Ma、230Ma,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后,柴达木地块已经与祁连地块拼贴完成,本文研究认为该时期并未裂解出新的洋盆,而是与东昆仑造山带一同受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作用影响。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岩详细研究发现具有明显岩性差异、时代差异和构造背景差异的两期火山岩事件,而非前人认为的均为鄂拉山组,基于上述地质事实,本文建议将鄂拉山组解体,并建立夏河组,与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相区分。夏河组成岩年龄为印支早期,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源区来源于俯冲板片脱水交代形成的富集地幔与熔融的镁铁质地壳形成的混合岩浆,形成于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于柴达木陆块之下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其成岩年龄为印支晚期,源区具有强烈壳-幔混合岩浆特征,形成于陆陆碰撞之后的后碰撞伸展-强烈的岩石圈拆沉背景。由此可见,柴周缘显生宙存在三期陆相火山岩,而非前人认为的两期。本文对选取的六个典型矿床进行了细致的野外和室内工作,研究认为:柴北缘达达肯乌拉山多金属矿为热液脉型矿床,非VMS型矿床。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多金属矿床具有典型的面型蚀变特征为斑岩型矿床,虽然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但是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东昆仑造山带夏河铜多金属矿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哈日扎银多金属矿和那更康切尔银多金属矿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脉矿床。其中夏河,鄂拉山口和哈日扎均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属于H2O-Na Cl-CO2体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多元性,受酸性岩浆和地层共同影响。夏河铜多金属矿床以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为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深源性,演化到晚期大量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硫同位素来源于中酸性岩浆活动。哈日扎和那更康切尔矿床流体包裹体以CO2三相和气液两相为主,C-H-O-S-Pb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幔源初生水特征,铅来源于幔源和地壳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幔源硫的特征,此外首次在那更康切尔矿区发现碲化物的存在,种种迹象体现了深部地质作用对银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区域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耦合关系,东昆仑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水和金属硫、亲流体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卤素以及其他组分输送到上地幔中,为形成富含Ag、Au成矿物质的幔源C-H-O流体相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性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控矿构造,该时期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混合岩浆沿断裂上侵携带了成矿物质,在上升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硫化物沉积形成如本文鄂拉山口和夏河矿床。演化到印支晚期洋盆闭合之后,区域经历强烈的构造体制转换,储存在上地幔的大量富含Ag、Au等金属元素的幔源C-H-O流体沿深大断裂运移至浅部地壳,成矿流体运移的过程中,也同样不断萃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在运移至浅部时,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最终沉淀形成银多金属矿床。明确了产在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的矿床的找矿方向,既寻找形成深度较浅的矿床类型,如斑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部分热液脉型矿床。由于中生代柴北缘远离俯冲带,因此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作用明显强于柴北缘地区。由于陆相火山岩区剥蚀深度较浅,本文认为陆相火山岩区是接下寻找此类Ag多金属矿床的重点靶区。本文以新的视角,内容涵盖丰富,将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部分前瞻性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规律。进一步厘清了柴达木盆地周缘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的耦合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观点、方法、阐述过程及结论方面不足之处,承蒙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王鸿波[2](2021)在《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地幔地震的研究》文中认为地壳深度以下的地震往往与大洋俯冲相关,然而在大陆岩石圈下方也存在位于地幔的地震,我们统一称为地幔地震。作为大陆岩石圈下方地幔地震发生的一个典型区域,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对该地区地幔地震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对地幔地震发震机理的了解并对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特征提供更好的约束。本论文运用CAP方法对2000年以来发生在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的地幔地震进行了震源机制和发震深度的反演,同时讨论了不同地壳速度模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对于一些与前人研究结果差异较大或震源深度正好在莫霍面附近的地震,我们计算了特定震源机制下不同深度的理论波形。通过和实际波形进行对比,我们进一步对地震是否位于地幔之中进行了判断。我们的结果表明,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下方的确存在地幔地震,而这些地幔地震以走滑型断层和正断层为主,且走滑型断层受到南北向的挤压,而正断层表现为东西向的拉张。从整体上看,这和青藏高原内部的应力情况:南北向的挤压和东西向的拉张一致。进一步结合该地区的地表结构和前人的岩石圈结构成像结果,我们发现这些地幔地震多位于裂谷、缝合带或者大型断层之下,在深度上对应俯冲的印度地幔岩石圈撕裂的边缘位置。而这种撕裂所产生的应力和地幔地震所反映的应力情况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该区域的地幔地震很有可能是由印度地幔岩石圈的撕裂而引起的。
赵荣涛[3](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东昆仑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北向生长的重要地区。该区新生代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构造变形等科学问题的天然试验场。本文利用INDEPTH IV项目在藏北地区布设的121个天然地震台站于2007-2009年间记录的地震数据,从中挑选出359个远震事件,通过接收函数CCP偏移成像和改进后的H-k叠加方法,以及多参数、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验证,获得了藏北地区的壳幔结构和地壳的Vp/Vs波速比。在上述工作及综合其它地球物理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东昆仑深部结构和造山过程,以期深化对东昆仑隆升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1)在距离木孜塔格-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30-90km之间观测到“双莫霍面”现象,上部柴达木莫霍面位于~45k-50m深度,并呈向南向东昆仑山下逐渐模糊趋势,下部东昆仑莫霍面从~65km深度向北向下延伸到~90km的柴达木上地幔深处。北倾正转换震相上部还存在一条平行的负转换震相,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低速物质。(2)在羌塘地块中部和可可西里地块北部存在高波速比(平均Vp/Vs≈1.83)异常区,东昆仑地壳波速比整体也高于全球平均值(平均Vp/Vs≈1.78),表明藏北地区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部分熔融物质。(3)上地幔接收函数叠加图像显示藏北中部和东部的的地幔过渡带厚度与全球平均厚度基本相同,中部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深度比东部下沉约10km。这表明藏北地区地幔过渡带不存在较大的温度异常,中部地幔过渡带上部剪切波速度比全球平均值稍低。藏北地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完整形态表明,在藏北地区印度岩石圈没有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4)根据东昆仑-柴达木接合带的“双莫霍面”特征和藏北地区较高的波速比,提出了东昆仑造山作用与其中地壳挤入到柴达木的下地壳,其下地壳则向下插入到柴达木上地幔有关的新认识。
赵荣涛,赵文津,史大年,刘志伟,杨艳[4](2020)在《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的地震学证据》文中指出利用中美德INDEPTH IV合作项目2007—2009年间布置于青藏高原中、北部140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数据,经过接收函数成像处理,获得了3条穿过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清晰的壳幔结构图像.结果显示柴达木南缘莫霍面位于约50 km深度,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地块、东昆仑造山带莫霍面位于约65 km深度,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约50 km存在莫霍面深度突变.在可可西里和柴达木岩石圈地幔之间观测到北倾界面,这可能是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之下的证据.可可西里地块地壳内宽缓的负转换震相带是低速带的反映,其向北挤入到东昆仑山下发生挤压增厚,可能是东昆仑山隆升的原因;由于刚性柴达木岩石圈的阻挡,物质向东改向,则可能是该地区向东旋转的构造应力场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亚洲岩石圈地幔在东昆仑—柴达木交界处向南俯冲,据此,我们提出了新的东昆仑造山模式.
莘海亮[5](2020)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陆及邻区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地球上构造背景最复杂、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建立高分辨率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与获取准确的地震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理解大陆强震机理,开展大陆动力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结构与波速比结构进行了成像研究,对中国大陆固定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工作。本文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孕震环境,深入理解岩石圈壳幔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开展了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P波、S波速度结构成像工作我们利用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5.01两年期间记录的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区域尺度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基于多重网格反演策略构建了中国大陆下方岩石圈高分辨率(横向分辨可达0.5°网格)的三维Vp和Vs模型(USTClitho1.0)。整体而言,相比中国大陆已有的岩石圈速度模型,本文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刻画了中国大陆岩石圈较为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对于结果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首先棋盘分辨率测试方法显示本文的Vp和Vs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可达1°的较高分辨率,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0.5°的分辨。另外,地震射线密度分布显示中国大陆除四周边缘地区外,整体具有较密的射线覆盖。其次,使用未用于反演的主动源的理论和观测走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接着,通过计算显示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同样也可以较好地拟合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最后分别将Vp模型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Vs模型垂直切片与前人Vs结果(Shenet al.,2016)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进行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成像研究利用直接求取波速比的方法(Fang etal.,2019),使用相同的地震与台站数据,基于水平间距为2°的速度网格模型,获得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三维图像。采用棋盘检测板测试了结果的分辨率,表明对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在深度5-100km范围能够得到较好的分辨率。成像结果显示在地壳浅层中东部的松辽盆地、华北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等均呈现为明显的高Vp/Vs,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也呈现局部的高Vp/Vs,与之相反的是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均表现为低Vp/Vs,反映了以上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时代与岩性物质。青藏高原下方整体显示地壳浅部具有较低的Vp/Vs结构,羌塘地块中北部与松潘-甘孜地块东南部中下地壳均显示存在着高Vp/Vs异常,反映了物质高温、部分熔融存在。中国大陆东部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高Vp/Vs层,与低速、高导层位置相比大致一致或略深。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主要成因是中下地壳含水矿物发生脱水作用产生流体-水所导致,但是也存在局部部分熔融的可能。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与华南块体下方上地幔整体呈现高的Vp/Vs结构,表明为热的、软的软流圈物质的存在。另外,结果还显示了大同、腾冲、长白山等火山下方地壳中部具有局部高Vp/Vs异常,同时显示上地幔部分同样存在大面积的高Vp/Vs分布,表明这些火山下方存在着来自地幔上涌的热物质,可能与周缘的板块俯冲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40km以上地壳平均Vp/Vs接近于1.73(泊松比σ=0.249),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8(σ=0.27)的大陆地壳,可能表明中国大陆地壳最下层普遍缺乏镁铁质地壳。(3)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工作基于三维速度模型(USTClitho1.0)使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6.12四年观测的91,583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相比重新定位前垂直剖面显示的具有水平方向层状排列的假象,定位后地震的深度位置有了较大的改进。整体显示中国大陆震源分布具有西深东浅的特征,M1≥2.0的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1.2±6.6)km,相比初始的地震平均深度(9.3±5.4)km略深。比较不同地块内的地震重新定位前后震源深度的分布,结果显示西域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深,为(13.6±8.2)km,华北地块次之,华南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浅,为(7.7±3.8)km。选取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作为典型地震带进行分析,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分布宽度约20~40km,地震主要分布在0~20km以浅的上地壳。根据地震的分布特征刻画了断裂的深部展布轮廓,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深部物质东移,整体处于逆冲推覆的挤压状态。为了验证定位结果的相对可靠性,首先选取了 11个6级以上强震的重新定位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前人的结果较为一致,只有其中的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地震Ms6.2地震定位结果相差较大。其次,选取华北盆地下地壳27个地震事件与已有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整体较为一致,差别较小。第三,重新定位后显示存在震源深度位于30km以下的地震,多分布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特别是主要集中在天山地震带与塔里木地块西缘以及南北地震带三个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与拉萨地块交界带、东北兴蒙造山带下方也有零星存在。选取南北地震带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北地震带“震源较深地震”所对应波速比主要分布范围为1.68-1.82,其中84%的波速比大于1.73,6%的波速比大于1.80。将南北地震带54个“震源较深地震”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公布的重新定位目录进行比较。这些比较表明本文重新定位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下地壳存在的震源较深的地震成因进行了分析,推测成因可能分属于两个方面:对于中国大陆西部天山与藏南地区的震源较深地震而言,主要是由于下地壳干燥的无水麻粒岩相变质组合的存在,保持着亚稳态和机械强度;对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震源较深地震成因可能主要是与下地壳含有高温流体的存在有关。
黄书野[6](2020)在《青藏高原高分辨率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指出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其平均海拔超过了 4500米。中生代时期,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并于大约65 Ma完全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随之而来的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板块碰撞引起了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并形成了青藏高原独一无二的高海拔与巨厚地壳。高原的主体由一系列近南北排列的地体组成,包括喜马拉雅,拉萨地体,羌塘地体以及松潘-甘孜地体。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最大,最年轻的陆-陆碰撞带,经历了复杂的形变,留下大量地质证据,例如高原表面发育的多个大规模的断层系统。此外,在新特提斯洋俯冲阶段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阶段,岩石圈经历了多阶段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同时,作为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上发育了丰富的金属矿藏,成为我国的战略矿藏储备基地。因此,对青藏高原开展的结构成像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随着近几十年来在青藏高原上布设的固定台站以及流动观测站不断增多,研究人员对青藏高原的观测更加准确和深入。我们收集了 2014年至2015年高原内及周边布设的固定台站连续波形数据,并收集了同时期布设于高原中部的SANDWICH流动台阵数据,从台站间的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中提取了经验格林函数以及面波相速度频散,周期范围为5秒至50秒。此外我们收集了前人提取的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共计超过10000条,覆盖了青藏高原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区域。我们通过面波直接方法反演得到了青藏高原高分辨率三维各向同性横波速度模型,横向分辨率达到150公里。我们的速度模型显示,青藏高原地壳结构复杂,中下地壳存在大范围低速异常,但其并非均匀分布的,而是与构造单元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发现壳内存在4个强烈的低速体,以及一些相对窄的低速条带将这些低速体连接。在青藏高原南部,沿喜马拉雅和拉萨地体分布着显着的低速结构,并且存在着横向的结构变化。在拉萨地体的东段,低速体的空间分布与中新世斑岩型铜矿的位置有很好的对应性,这可能是与其下方俯冲的印度岩石圈的强撕裂有关,而在拉萨地体西段预先存在的软弱结构可能有助于该地区壳内低速体的形成。同时,沿着斑公-怒江缝合带西段分布的条带状低速体可以被认为是壳内物质向东塑性挤出的通道,即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地壳流。这一存在于中下地壳的地壳流可能有助于形成高原中部的V形共轭走滑断层。然而共轭走滑断层在大约90°E停止发育了,可能因为向东的地壳流被一个包括安多块体的壳内高速体所阻挡。这个稳定坚固的块体影响了青藏高原壳内物质运移的模式以及形变特征。我们又基于瑞利面波频散信息,在各向同性横波速度模型的基础上反演了地壳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总体而言青藏高原内方位各向异性的图案比较复杂,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以及深度上的分层效应。高原北部,东昆仑山脉到松潘-甘孜地体东部一带,浅层方位各向异性较强,快波方向与地表断层等地质构造单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深部则方位各向异性强度减弱。高原中部和南部的浅层方位各向异性整体较为复杂,除了在拉萨地体中地壳中观测到的近似东西向快轴的方位各向异性。但在深部,高原南缘和东缘存在较强的方位各向异性,方向指向高原外侧,且方位角有横向变化。这指示了高原的生长可能是多种模式的混合。本论文利用了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对青藏高原进行了高分辨率三维横波速度成像(包括各向同性部分和方位各向异性部分),为研究高原岩石圈结构和变形提供了地震学参考。本文结合众多地球物理以及地质观测,讨论了高原内部复杂的变形特征,以及其与成矿过程的关系。
杜斌[7](2020)在《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文中研究表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及新生代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是我国少数既存在俯冲斑岩型Cu(-Mo-Au)矿床和陆陆碰撞型Cu(-Mo-Au)矿床的区域。岩石圈结构的解剖对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斑岩型Cu(-Mo-Au)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填图等研究,讨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的约束,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通过对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三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晚三叠世的成岩成矿与古特提斯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有关,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与中咱地块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古近纪成岩成矿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有关。加深了对洋壳俯冲增生、后碰撞伸展环境以及后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与斑岩Cu(-Mo-Au)矿床成矿机理的认识,为下一步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Nd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的填图,揭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各个地块的物质组成及属性,提出了碰撞造山带新生地壳的形成与改造,对研究地球物质循环和大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区域性岩石圈架构研究,认为斑岩型Cu(-Mo-Au)矿床均就位于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及周边的新生地壳区域,岩石圈架构及其地壳类型作为一个一级因素,控制着不同矿床的成因和定位,为筛选矿产勘探战略远景提供了重要参考。(4)通过西藏-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填图对比研究,提出斑岩Cu(-Mo-Au)矿床的形成与新生地壳的生长有关,幔源组分在新生地壳中占有率(贡献率)越大,越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斑岩型Cu(-Mo-Au)矿床,对造山带斑岩矿床的形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周红智[8](2019)在《青海省鄂拉山地区印支期岩浆演化及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文中提出青海鄂拉山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最东端,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相邻,北与南祁连山造山带接邻,是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的结合部,区内广泛出露的印支期岩浆岩严格受北北西向的大型走滑断裂(哇洪山—温泉断裂)控制。本次研究以收集资料、野外地质研究为基础,利用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剖析鄂拉山成矿带什多龙—赛什塘地区印支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和铜多金属矿成矿的关系,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结合物化探信息开展潜力评价工作。鄂拉山地区岩浆岩分布具有北多南少的特征,大河坝以北地区最为发育,什多龙—鄂拉山口地区次之,铜峪沟—赛什塘地区最弱。鄂拉山口以北地区隶属东昆仑单元,岩体多呈北北西向展布,以南为苦海—赛什塘蛇绿混杂岩地区,则多为零星出露的单一岩体。岩性以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为主,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次之;火山岩大面积出露,以中酸性鄂拉山组陆相火山岩为主。通过锆石U-Pb定年确定了一批侵入岩和火山岩年龄(246 Ma216 Ma),搜集了鄂拉山地区其他学者工作成果后统计发现该地区印支期岩浆作用时代跨度较大(252215 Ma),年龄跨度约37 Ma,其中峰期年龄集中243 Ma和224 Ma,中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早期(230 Ma)岩浆活动相对减弱,空间上侵入岩具有“北老南新”的特点,火山岩则为“北新南老”。什多龙花岗闪长岩(242.6±1.9 Ma)为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是由中元古代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同时有地幔成分的混入,显示岛弧岩浆的特征。鄂拉山口火山岩(246242 Ma)以安山质和流纹质陆相火山碎屑岩为主,属于准铝-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主要形成于火山弧-碰撞环境之中,在局部伸展构造的背景下,由下地壳镁铁质岩石发生减压熔融形成。索拉沟钾长花岗岩(233.0±1.2 Ma)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高分异I型花岗岩,是后碰撞伸展环境中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虎达复式岩体(229224Ma)由闪长岩和含暗色包体的石英闪长岩组成,包体为压力卸载淬火后形成的同源堆晶体;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是由东昆仑造山带新生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后经过结晶分异形成的不同岩性。薄荷沁花岗闪长岩(219 Ma)是具有高La/Yb和Sr/Y比值的埃达克质岩。虎达、薄荷沁地区岩体与下地壳拆沉作用密切相关。鄂拉山地区在印支期经历了阿尼玛卿洋北向俯冲—碰撞转换阶段(243237 Ma)、同碰撞(237230 Ma),后碰撞伸展(230215 Ma)三个阶段,与中央造山系印支期构造演化相一致。区内印支早期(243Ma左右)岩浆岩的形成与俯冲—碰撞的转换阶段的背景有关(如什多龙岩体、鄂拉山组火山岩),而印支晚期(224Ma左右)花岗岩(虎达岩体为代表)形成于中央造山带在地壳加厚作用后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鄂拉山地区主要矿床(点)有什多龙铅锌矿、索拉沟铜铅锌多金属矿、鄂拉山口铜多金属矿、赛什塘铜矿床、铜峪沟铜矿床、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等。矿床类型可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浅成的岩浆热液型铜铅锌矿如什多龙、赛什塘、鄂拉山口矿区,其深部可存在斑岩型矿化,另一类是产于砂岩、粉砂岩、变砂岩、层矽卡岩的沉积—变质改造铜多金属矿(索拉沟、铜峪沟矿区)。鄂拉山口铜多金属矿闪锌矿Rb-Sr时线年龄为246.6±2.6 Ma,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39.9±4.9 Ma,均值年龄一致240.5±3.3 Ma,两种方法取得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含矿流纹斑岩年龄近(243.3±1.7 Ma)一致;铜峪沟矿区辉钼矿Re-Os年龄为213.5±2.7 Ma。结合相邻矿区的成矿年龄统计发现,鄂拉山地区在印支早晚两期(238 Ma、225 Ma)发生了大规模的热液多金属成矿事件可与祁漫塔格、东昆仑东段地区对比。印支期的岩浆活动为区内成矿提供重要的物源、热源和动力,与成矿直接相关主要为一批浅成岩或次火山岩如流纹斑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等,形成了一系列的浅成的岩浆热液铜多金属矿床,深部存在有斑岩型矿化。在岩浆活动间歇期和后碰撞伸展阶段形成沉积—变质改造铜多金属矿。鄂拉山成矿带的成矿流体中C来源应该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低温蚀变作用对于铅锌等成矿有重要贡献。H-O同位素显示成矿早期以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铜峪沟矿区有变质水的加入。硫同位素组成较为复杂,鄂拉山口以北的矿区的硫主要以岩浆硫为主,以南的铜峪沟—赛什塘矿田东部以岩浆硫来源为主,西边则以沉积硫为主,混有少量的变质硫。Pb同位素指示矿床形成与造山环境关系密切,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的上地壳和地幔混合的俯冲Pb(与岩浆作用有关)。辉钼矿Re含量显示印支期早期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源,晚期则以壳源为主。综合分析十一幅1:5万物化探数据后,共推断北西向、北东向两组网格状断裂构造,共计13条;推断高磁性体24个,多数为地表或深部隐伏岩体。圈定化探综合异常35处,三条异常带NW-NNW向呈串珠状排列的。主成矿元素在北东东向具有明显分带规律,自南西向北东具有Cu多金属向Au多金属交替变化的规律。结合上述成果和野外实际工作圈定了加木格尔南等四处找矿远景区。
张朝锋[9](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陈一方[10](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现今的构造活动被认为是正在进行中的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碰撞的结果。青藏高原的侧向生长、隆升及其深部过程,是了解大陆碰撞变形与演化机理的关键。基于地质或地球物理观测的研究,众多地球科学家提出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几种不同的物理模型,主要可分为挤压增厚、构造挤出、下地壳流动、拆沉及地幔上涌、印度板块俯冲或双向俯冲等。近年来通过面波成像、接收函数反演或联合反演、地震环境噪声以及走时层析成像等方法探测表明,力学性质较软的高原内部速度偏低,具有克拉通属性的阿拉善与鄂尔多斯反之,表明东北部克拉通对青藏高原物质有强烈的阻挡作用。但已有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岩石圈范围内的速度结构、间断面结构、电性结构等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因研究尺度的限制、数据分布的不足或缺少绝对速度结构的支持尚难以满足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以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需求,所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岩石圈间断面结构及其变形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讨论。第四纪以来鄂尔多斯地体受上地幔东南方向的拖拽和青藏高原东北缘不断扩张的作用下产生逆时针运动。阿拉善地体在周缘大型断裂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整体缓慢向东运动,与贺兰山和鄂尔多斯地体会聚。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之间的边界带是银川-河套断陷盆地,其成因被认为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地幔对流所致。银川-河套断陷盆地地震活动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1739年平罗8级强震。该地区的深部结构对理解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张的动力学模型及强震机理与预测极为关键,但目前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及其边界带区域的地震学观测资料相对较少,所以该区域深部地震学证据的获取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利用中国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二期及祁连台阵部分流动台站所记录数据,其观测时间分别为2013-2015和2016-2017年。台站覆盖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台间距为~35 km或~15 km。通过采用接收函数的三维共转换点叠加技术,获取了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阿拉善块体以及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结构,试图进一步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和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块体间深部变形关系这两个科学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本文的工作得到以下的研究结果:1)阿拉善块体的Moho面深度在45-50km之间,北祁连断裂和昆仑断裂之间的Moho深度为50?55 km,松潘甘孜块体内部地壳厚度为~70km。在雅布赖山以北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大约在100km的深度,从北至南到阿拉善块体南端LAB的深度逐渐从100km变深至150km。在祁连造山带的北边界下方LAB最深为~180km,而中祁连块体的岩石圈厚度明显小于东北缘地区的其他地块且只有~100km。同时,在北祁连断裂下方存在明显的莫霍面错断,龙首山断裂和北祁连断裂之间地壳厚度较薄且在龙首山北边的Moho面上方存在连续的正震相界面,中祁连的岩石圈已进入北祁连造山带下方。2)基于岩石圈间断面成像结果,我们认为祁连山造山带下方存在岩石圈范围内的被动俯冲及东北缘地区有局部地壳的缩短和增厚迹象,它们都是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向北运动且青藏高原东北缘受到坚硬的阿拉善块体阻挡后的远端效应。这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深部动力学过程。3)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壳内间断面结构差异明显,位于两块体构造边界之间的银川河套盆地Moho深度大于两侧地块;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成层性好,壳内康拉德界面信息清晰可见;鄂尔多斯西边界以东60-70km范围内Moho间断面从东至西逐渐变深;以37.5°N为界,鄂尔多斯内部地壳厚度逐渐变深,康拉德界面逐渐变浅;鄂尔多斯地体北端康拉德界面强度明显低于其中部,下地壳厚度呈相反趋势。4)根据间断面成像证据进一步确定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分属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同时,我们猜测贺兰山以西70-80km范围内和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北段均存在局部地壳发生增厚变形的可能性。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技术是研究地球内部速度间断面结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已有的各向异性观测可知青藏高原东北缘有显着的各向异性特征,在各向异性强度较大区域,地壳和上地幔延迟时间高达0.4 s和1.6 s。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Ps转换震相的到时随反方位角有余弦变化特征,S波接收函数相比P波接收函数入射角更大,台站下方的射线路径更长,当其在各向异性较强的区域中传播时不同反方位角转换震相到时的延迟时间会更加明显。接收函数时深转换是将其转换震相到时归位于地下发生转换的界面深度,所以各向异性引起的不同反方位角到时偏差会直接影响对深度的判断。在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区域,S波接收函数转换震相的到时延迟引起的对深度成像的影响难以忽略不计。所以,如何避免地下介质中各向异性对接收函数成像的影响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各向异性介质中S波接收函数走时校正的思路与过程,发展基于HTI模型各向异性校正方法,通过在单层和多层(快轴方向相同或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下进行正演计算及实际资料处理,论述及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各向异性走时校正研究可知:5)我们发展的基于HTI模型各向异性走时校正的方法,成功的在单层和多层(快轴方向相同或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中对齐不同反方位角接收函数的Moho面和LAB的转换震相走时。6)各向异性走时校正能够加强单台接收函数转换震相的可追踪性,能量增强的叠后转换震相在时深转换后更利于对界面深度的识别与判断;在考虑三维成像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各向异性校正方法对提高成像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二、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羌塘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岩石圈剪切断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羌塘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岩石圈剪切断层(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0.1.1 项目依托及选题来源 |
0.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2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0.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0.3.1 陆相火山岩区矿床研究现状 |
0.3.2 研究区区域地质和矿产研究工作 |
0.3.3 存在问题 |
0.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5 主要工作量 |
0.6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2 区域地层 |
1.2.1 柴周缘东昆仑造山带 |
1.2.2 柴北缘造山带 |
1.3 区域构造 |
1.3.1 昆南断裂 |
1.3.2 昆中断裂 |
1.3.3 昆北断裂 |
1.3.4 柴达木南缘隐伏断裂 |
1.3.5 柴达木北缘隐伏断裂 |
1.3.6 丁字口-乌兰断裂 |
1.3.7 宗务隆山南断裂 |
1.3.8 宗务隆-青海南山断裂 |
1.3.9 阿尔金断裂 |
1.3.10 哇洪山-温泉断裂 |
1.4 区域岩浆岩 |
1.4.1 东昆仑地区 |
1.4.2 柴北缘地区 |
第2章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及动力学演化研究 |
2.1 前加里东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 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1 柴南缘东昆仑造山带加里东期强烈构造体制转化和构造迁移 |
2.2.2 柴北缘造山带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3.1 华力西-印支期东昆仑造山带安第斯型造山运动 |
2.3.2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北缘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3 柴周缘中生代相邻板块时空演化关系 |
2.4 关于中生代火山岩问题 |
2.4.1 印支早期夏河组火山岩 |
2.4.2 印支晚期鄂拉山组火山岩 |
2.4.3 夏河组和鄂拉山组火山岩差异性对比 |
第3章 典型矿床研究 |
3.1 柴周缘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1.1 鄂拉山口铅锌矿床 |
3.1.2 夏河铜多金属矿床 |
3.1.3 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 |
3.1.4 那更康切尔银矿床 |
3.2 柴周缘古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2.1 达达肯乌拉山铜铅锌矿床 |
3.2.2 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金多金属矿床 |
第4章 区域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
4.1 柴周缘成矿带的时空结构 |
4.2 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解析 |
4.3 柴周缘印支早期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 柴周缘印支晚期陆相火山岩区银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1 幔源C-H-O流体与银、金元素的关系 |
4.4.2 成矿深源性问题探讨 |
4.4.3 东昆仑富Ag幔源流体向地壳活化运移成矿过程分析 |
4.4.4 成矿模式 |
4.4.5 矿床的剥蚀保存条件 |
4.5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地幔地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全球大陆地幔地震研究概况 |
1.2.1 兴都库什-帕米尔碰撞带 |
1.2.2 喀尔巴阡山脉的弗朗塞地区 |
1.2.3 东非大裂谷 |
1.2.4 北美地区 |
1.3 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构造背景和地震 |
1.3.1 岩石圈浅表结构与构造演化 |
1.3.2 岩石圈深部结构 |
1.3.3 深部地震分布和构造的关系 |
1.4 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地幔地震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震源机制和CAP方法原理 |
2.1 震源机制 |
2.2 CAP方法原理 |
第3章 CAP反演震源参数结果 |
3.1 地震数据选取和处理 |
3.2 Crust1.0模型反演结果和分析 |
3.2.1 深度大于70千米的地震 |
3.2.2 深度大于50千米小于70千米的地震 |
3.2.3 深度小于10千米的地震 |
3.3 震源机制解释和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模型对震源机制反演结果的影响 |
3.4.2 发震深度比较 |
3.4.3 速度模型与实际路径的比较 |
3.5 小结 |
第4章 利用波形约束发震深度 |
4.1 发震深度对波形影响的理论测试 |
4.1.1 地壳地震和地幔地震的震相分析 |
4.1.2 不同深度的理论波形图的比较 |
4.2 初步利用波形对青藏高原深部地震深度的约束 |
4.3 讨论 |
4.3.1 S波的波形特征约束 |
4.3.2 波形特征约束的局限性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4章补充材料 |
致谢 |
(3)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地质构造背景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接收函数方法 |
2.1 转换波与多次波 |
2.2 接收函数提取 |
2.3 H-K叠加方法 |
2.4 接收函数偏移叠加成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昆仑壳幔结构接收函数成像 |
3.1 地震数据来源及成像方法 |
3.2 偏移叠加成像结果 |
3.3 接收函数正反演分析 |
3.4 壳幔结构结果可靠性分析 |
3.5 地幔过渡带410和660KM界面成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昆仑地区地壳厚度与波速比 |
4.1 P波速度影响 |
4.2 单台H-K叠加结果 |
4.3 H-K叠加结果平面分布 |
4.4 结果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昆仑造山作用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
5.1 北倾低速带代表俯冲遗迹? |
5.2 南部下地壳或上地幔向北挤入? |
5.3 亚洲岩石圈地幔俯冲极性 |
5.4 东昆仑造山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4)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的地震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构造背景 |
2 数据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可可西里岩石圈地幔北向俯冲 |
4.2 东昆仑山造山模式 |
5 结论 |
(5)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总体特征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体波成像与地震定位 |
2.1 地震体波成像 |
2.2 地震定位 |
2.3 双差地震定位和成像方法 |
2.3.1 双差地震定位法 |
2.3.2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2.3.3 波速比求解方法 |
第三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体波层析成像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震数据 |
3.3 数据处理及计算 |
3.4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 |
3.4.1 不同深度水平切片速度分布 |
3.4.2 不同位置垂直切片速度分布 |
3.5 模型分辨率分析 |
3.5.1 棋盘格检测板测试分析 |
3.5.2 不同深度层射线分布 |
3.6 结果模型验证 |
3.6.1 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相比较 |
3.6.2 与S波速度剖面相比较 |
3.6.3 与主动源走时数据相比较 |
3.6.4 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相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震数据与处理 |
4.3 反演结果评价 |
4.4 结果及分析 |
4.4.1 不同深度Vp/Vs水平切片 |
4.4.2 沿着不同纬度和经度方向的Vp/Vs垂直剖面 |
4.4.3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分析及讨论 |
5.1 引言 |
5.2 数据 |
5.3 基于三维速度模型重新定位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误差分析 |
5.4.2 震源分布特征 |
5.4.3 震源较深地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青藏高原高分辨率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 |
1.1.1 碰撞前高原的构造演化 |
1.1.2 碰撞后高原变形机制和特征 |
1.2 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3 青藏高原的岩浆活动和成矿背景 |
1.4 本论文要点 |
第2章 背景噪声成像方法 |
2.1 背景噪声原理简述 |
2.2 重构经验格林函数及提取面波频散 |
2.2.1 单台数据预处理 |
2.2.2 噪声互相关函数 |
2.2.3 提取面波频散及质量控制 |
2.3 面波反演方法 |
2.3.1 反演各向同性横波速度 |
2.3.2 反演横波方位各向异性 |
第3章 青藏高原三维横波速度模型 |
3.1 台站分布及数据覆盖 |
3.2 模型参数设置及合成测试 |
3.3 地壳各向同性速度模型 |
3.3.1 上地壳速度结构 |
3.3.2 中下地壳速度结构 |
第4章 青藏高原横波方位各向异性模型 |
4.1 数据及合成测试 |
4.2 地壳方位各向异性模型 |
第5章 讨论 |
5.1 与前人地球物理观测的对比 |
5.2 高原南部的构造解释 |
5.2.1 东段低速体与印度岩石圈的撕裂 |
5.2.2 西段低速体与地壳组分差异 |
5.2.3 高原南缘的生长和形变 |
5.2.4 拉萨岩石圈结构 |
5.3 高原中部和北部的构造解释 |
5.3.1 高原北部的低速体及方位各向异性 |
5.3.2 斑公-怒江缝合带附近的低速结构 |
5.3.3 地壳流,安多块体与共轭走滑断层的关系 |
5.4 与斑岩型铜矿分布的关系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分析测试方法 |
1.5.1 数据的采集及数据源 |
1.5.2 全岩主微量分析 |
1.5.3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 |
1.5.4 同位素填图方法及流程 |
1.5.5 同位素等值线填图方法 |
1.6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主要地块和缝合带 |
2.1.1 主要地块 |
2.1.2 主要缝合带 |
2.2 构造演化 |
2.2.1 原特提斯阶段 |
2.2.2 古特提斯阶段 |
2.2.3 中特提斯阶段 |
2.2.4 新特提斯阶段 |
2.2.5 碰撞造山阶段 |
2.3 岩浆岩 |
2.3.1 早古生代岩浆 |
2.3.2 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 |
2.3.3 中-晚三叠世岩浆 |
2.3.4 早白垩世岩浆 |
2.3.5 晚白垩世岩浆 |
2.3.6 古新世-早始新世岩浆 |
2.3.7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岩浆 |
2.4 区域矿产 |
3 三期含矿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晚三叠世的含矿斑岩体特征 |
3.1.1 年代学特征 |
3.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3 Hf同位素特征 |
3.1.4 岩石成因与源区 |
3.2 晚白垩世含矿斑岩体特征 |
3.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岩石成因与源区 |
3.3 古近纪含矿斑岩体特征 |
3.3.1 年代学特征 |
3.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3 Hf同位素特征 |
3.3.4 岩石成因与源区 |
4 典型斑岩型矿床 |
4.1 晚三叠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
4.1.1 矿区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3 侵入岩 |
4.1.4 矿化蚀变 |
4.2 晚白垩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
4.2.1 矿区地层 |
4.2.2 矿区构造 |
4.2.3 侵入岩 |
4.2.4 矿化蚀变 |
4.3 新生代典型斑岩型矿床 |
4.3.1 矿区地层 |
4.3.2 矿区构造 |
4.3.3 侵入岩 |
4.3.4 矿化蚀变 |
5 三江特提斯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 |
5.1 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1 锆石U-Pb年龄填图结果 |
5.1.2 锆石Hf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3 全岩Nd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4 全岩Nb/Ta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1.5 全岩V/Sc地球化学图结果 |
5.1.6 全岩Sr/Y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1.7 全岩Eu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2 讨论 |
5.2.1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架构 |
5.2.2 冈瓦纳和华夏大陆构造边界 |
5.2.3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新生地壳形成和改造 |
5.2.4 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耦合关系 |
5.2.5 西部青藏高原地壳架构简单对比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青海省鄂拉山地区印支期岩浆演化及铜多金属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秦祁昆结合部印支期造山过程及岩浆活动 |
1.2.2 鄂拉山地区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
1.2.3 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手段及方法 |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单元划分 |
2.2 区域地层 |
2.2.1 地层分区 |
2.2.2 元古宇 |
2.2.3 石炭—二叠系 |
2.2.4 三叠系 |
2.2.5 侏罗系 |
2.2.6 新—古近系 |
2.2.7 第四系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断裂构造 |
2.4.2 褶皱构造 |
2.4.3 火山机构 |
2.5 区域矿产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 |
3.1 研究区概况及岩体地质 |
3.1.1 什多龙—索拉沟地区 |
3.1.2 鄂拉山口地区 |
3.1.3 铜峪沟—赛什塘矿田 |
3.2 样品采集与锆石分析 |
3.2.1 锆石特征 |
3.2.2 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结果 |
3.3 岩浆岩时空分布规律 |
3.3.1 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时间序列 |
3.3.2 侵入浆岩时空分布 |
3.3.3 火山岩时空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矿床类型与典型矿床 |
4.1 什多龙钼铅锌矿 |
4.1.1 矿区地质 |
4.1.2 矿床地质 |
4.1.3 成矿温压条件 |
4.1.4 矿床类型 |
4.2 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 |
4.2.1 矿区地质 |
4.2.2 矿床地质 |
4.2.3 成矿温压条件 |
4.2.4 矿床类型 |
4.3 鄂拉山口铜银铅锌矿床 |
4.3.1 矿区地质 |
4.3.2 矿床地质 |
4.3.3 成矿期次 |
4.3.4 成矿温压条件 |
4.3.5 矿床类型 |
4.4 铜峪沟铜矿 |
4.4.1 矿区地质 |
4.4.2 矿床地质 |
4.4.3 矿床类型 |
4.5 赛什塘铜矿 |
4.5.1 矿区地质 |
4.5.2 矿床地质 |
4.5.3 成矿温压条件 |
4.5.4 矿床类型 |
4.6 尕科合含铜银砷矿床 |
4.6.1 矿区地质 |
4.6.2 矿床地质 |
4.6.3 成矿温压条件 |
4.6.4 矿床类型 |
第五章 印支期岩浆岩成因与成岩动力学 |
5.1 什多龙—索拉沟地区花岗岩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5.1.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1.4 岩石成因 |
5.1.5 构造环境判别 |
5.2 鄂拉山口火山岩 |
5.2.1 岩相学特征 |
5.2.2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2.4 锆石Hf同位素 |
5.2.5 岩石成因 |
5.2.6 构造环境判别 |
5.3 鄂拉山口地区花岗岩 |
5.3.1 岩相学特征 |
5.3.2 矿物化学 |
5.3.3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5.3.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3.5 锆石Hf同位素 |
5.3.6 岩石类型判别 |
5.3.7 岩石成因 |
5.3.8 构造环境判别 |
5.4 构造—岩浆演化 |
第六章 构造岩浆与多金属成矿关系 |
6.1 成岩成矿年代学 |
6.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1.2 成矿年代测试结果 |
6.1.3 鄂拉山地区成矿年代学序列 |
6.2 多金属成矿流体特征 |
6.2.1 C-O同位素 |
6.2.2 H-O同位素 |
6.3 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
6.3.1 S同位素 |
6.3.2 Pb同位素 |
6.3.3 Sr同位素 |
6.3.4 辉钼矿Re含量 |
6.4 构造-成岩-成矿耦合关系 |
6.5 区域成矿模式 |
6.6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潜力评价 |
7.1 控矿因素分析 |
7.1.1 地层控矿因素 |
7.1.2 岩浆控矿因素 |
7.1.3 构造控矿因素 |
7.2 矿产共生及时空分布规律 |
7.2.1 在日沟—索拉沟—鄂拉山口成矿亚带 |
7.2.2 恰当—满丈岗—日干山成矿亚带 |
7.2.3 苦海—赛什塘—尕科合成矿亚带 |
7.3 潜力评价 |
7.3.1 1:5万磁异常特征 |
7.3.2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 |
7.4 远景区圈定及验证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岩石学相关分析测试方法 |
附录1.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附录1.2 锆石LA-ICP-MS 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附录1.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附录1.4 矿物化学电子探针分析方法 |
附录1.5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方法 |
附录2 矿床学稳定同位素测试方法 |
附录2.1 碳酸盐C-O同位素连续流分析测试方法 |
附录2.2 石英包裹体中H-O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 |
附录2.3 硫化物S-Pb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 |
附录3 岩石学相关分析测试测试方法 |
附录3.1 闪锌矿Rb-Sr同位素定年 |
附录3.2 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 |
附录3.3 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 |
附表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1 |
附表3-2 |
附表4 |
附表5-1 |
附表5-2 |
附表5-3 |
附表6 |
附表7-1 |
附表7-2 |
参考文献 |
(9)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演化 |
2.1.3 地层系统 |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
2.2.1 主要块体 |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3.1.1 下三叠统(T_1) |
3.1.2 中三叠统(T_2) |
3.1.3 上三叠统(T_3) |
3.2 古流向特征 |
3.2.1 下三叠统(T_1) |
3.2.2 中三叠统(T_2) |
3.2.3 上三叠统(T_3) |
3.3 分析结果 |
3.3.1 碎屑颗粒组成 |
3.3.2 地球化学 |
3.4 讨论 |
3.4.1 构造环境 |
3.4.2 沉积物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4.1.1 下三叠统(T_1) |
4.1.2 中三叠统(T_2) |
4.1.3 上三叠统(T_3) |
4.2 古流向特征 |
4.2.1 中三叠统(T_2) |
4.2.2 上三叠统(T_3) |
4.3 分析结果 |
4.3.1 碎屑颗粒组成 |
4.3.2 地球化学 |
4.3.3 碎屑锆石测年 |
4.4 讨论 |
4.4.1 构造环境 |
4.4.2 源岩特征 |
4.4.3 沉积物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5.1.1 下三叠统(T_1) |
5.1.2 中三叠统(T_2) |
5.1.3 上三叠统(T_3) |
5.2 古流向特征 |
5.2.1 下三叠统(T_1) |
5.2.2 中三叠统(T_2) |
5.2.3 上三叠统(T_3) |
5.3 分析结果 |
5.3.1 碎屑颗粒组成 |
5.3.2 地球化学 |
5.3.3 碎屑锆石测年 |
5.4 讨论 |
5.4.1 构造环境 |
5.4.2 源岩特征 |
5.4.3 沉积物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
6.1.1 概述 |
6.1.2 典型剖面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
6.2.1 概述 |
6.2.2 典型剖面 |
6.2.3 地球化学特征 |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
7.1.1 构造单元 |
7.1.2 断裂系统 |
7.1.3 盆地基底 |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
7.2.1 剖面概述 |
7.2.2 典型构造形迹 |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
7.3 小结 |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
8.1 盆地沉积 |
8.1.1 地层展布 |
8.1.2 沉积物源 |
8.2 盆地属性 |
8.2.1 基底属性 |
8.2.2 构造属性 |
8.3 盆地演化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分析结果 |
(10)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及动力学过程 |
1.1.2 鄂尔多斯西缘北段地壳结构研究 |
1.1.3 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走时变化研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接收函数的基本理论和偏移成像 |
2.1 接收函数发展背景简介 |
2.2 接收函数 |
2.2.1 接收函数的提取 |
2.2.2 接收函数的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 |
2.3 S波接收函数 |
2.4 接收函数偏移成像 |
2.4.1 动校正(Move-out)与接收函数深度偏移 |
2.4.2 共转换点叠加(CCP) |
第三章 祁连造山带隆升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
3.1 研究背景 |
3.2 数据及方法 |
3.3 成像结果 |
3.3.1 Moho面及壳内结构 |
3.3.2 岩石圈软流圈间断面结构 |
3.3.3 合成数据与观测结果的比对 |
3.4 讨论 |
3.4.1 岩石圈结构及与前人结果对比 |
3.4.2 深部动力学过程揭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缘北段地壳间断面结构 |
4.1 研究背景 |
4.2 数据及方法 |
4.2.1 数据 |
4.2.2 接收函数的提取与共转换点叠加 |
4.3 Moho及壳内间断面结构成像结果 |
4.4 结果讨论 |
4.4.1 地壳结构与前人结果对比 |
4.4.2 深部块体间变形关系揭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各向异性介质中S波接收函数成像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方法简介 |
5.2.1 接收函数的提取及正演计算 |
5.2.2 接收函数到时的余弦校正 |
5.3 正演测试及方法检验 |
5.4 实测数据的各向异性走时校正 |
5.4.1 数据 |
5.4.2 校正测试 |
5.5 S波接收函数走时校正的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基本情况: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
四、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羌塘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岩石圈剪切断层(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D]. 李浩然.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印度-青藏高原碰撞带地幔地震的研究[D]. 王鸿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D]. 赵荣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4]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的地震学证据[J]. 赵荣涛,赵文津,史大年,刘志伟,杨艳.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8)
- [5]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D]. 莘海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6]青藏高原高分辨率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D]. 黄书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D]. 杜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8]青海省鄂拉山地区印支期岩浆演化及铜多金属成矿作用[D]. 周红智.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10]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研究[D]. 陈一方.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