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德育的影响及对策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娟[1](2020)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不同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智能手机、触摸媒体等,也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时下,学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已成为促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广大受众的思想意识、社会认知、行为举止等等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矛盾显隐、社会主题转换、社会发展趋向、社会动态进程、时代精神变迁的“感应器”和“晴雨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仍然存在着诸如利益多元依旧明显、贫富差距依旧存在、生态环境仍有破坏、贪污腐败仍有滋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各种社会思潮兴风作浪提供口实,并为其利用新媒体肆意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且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时节,正处于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稳重的重要阶段,极易被新媒体包裹的各种社会思潮所影响而不察觉。传播媒介一直以来就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大众媒介给人的初始印象是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载体,但实质上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却发挥着思想引领、政治控制等功能。”①社会思潮与新媒体“携手同行”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播更加亲民、平等、渗透、无障碍等。这些特点为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大肆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特点进行广泛传播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的普及,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反过来又为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某种恶性循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影响。“思想催生行为、激发行为,也限定行为。”①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将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力度。因此,本研究从新媒体和社会思潮基本概念入手,研究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的影响。通过开展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影响的表象和本质,总结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的经验教训。最后,思考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尝试破解和应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理论和实际难题,拓展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文章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总体概述,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本章主要从国内及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出发,阐释什么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12种社会思潮和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第二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1724份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整理出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数据。第三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主要是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第三章,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本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展开论述。一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四个方面;二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四种主要方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三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原因分析。即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实问题为重点,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同原因,主要包括国际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新媒体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五个方面。第四章,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教训借鉴。首先,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这一部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其次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训反思。再次是以埃及和突尼斯为例,反思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以吸取教训。最后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个发达国家借助媒体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借鉴。第五章,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这一章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五个方面原因,从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和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凝聚价值目标共识、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遵循思政工作“三大规律”并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新媒体以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可能拓展的研究及未来的展望。
金瑛[2](2020)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不断加速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意义有目共睹,它不仅仅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还对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就中国而言,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崇尚“德行”的民族,德育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当中一直都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自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中国的德育教育也被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观念,中国德育教育的发展方式也在这些新元素注入的过程中发生着改变。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对我国德育的发展带来了 一定的拷问。高等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培养高层次人员的摇篮。在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的德育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高校德育研究,对于提高我国高校在全球的影响力,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规则意识,提高中国在全球化之中的国际地位,显然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对全球化之下我国高校的立体德育模式做了深入分析。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德育发展的相关研究动态进行阐述,分析其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以此对进行创新性研究提供切入点。第二章,对全球化和立体化德育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内涵进行概述,并对我国高校立体德育的价值定位做了详尽阐述。第三章,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模式构建及立体化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全球化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影响进行了阐述。第四章,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主体性、创新性、整体性、知行统一性四大原则为基础,对我国高校立体德育模式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
路璐[3](2020)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并对这一共同体内的身份、文化、历史、政治等内容的认可和接受,并由此产生的归属感、自豪感,以及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行为倾向。由于信息沟通速度加快,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对各国公民的国家认同造成冲击,使得各国越发关注国家认同这一现实问题。而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的关键转变时期,关注这一阶段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国家认同教育有助于了解我国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现状,而德育教科书承载着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任务,故对最新版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德育教科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进行内容分析,可为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利数据。基于此,本文搭建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分析框架,将国家认同划分为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五个一级类目,并进一步细分为公民身份、国民意识、政治主体、政治规范、政治过程和程序、政治意识形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领土意识十五个二级类目。借助此框架对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进行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融入,这体现在教科书名称变更、主题编排以及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数量和分布特点中。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编排方式呈现年级特征,低、中年级以渗透为主,高年级以直接呈现为主。第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丰富,尤为重视政治认同的融入,体现为十五个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二级类目中除制度文化认同外的十四个类目均有涉及,并且其中政治认同教育内容所占比重最大,与其学科定位相符。第三,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融入充分借助课文与栏目系统,从而提升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实效性,体现为课文与栏目系统之间相辅相成,而辅助系统中各个栏目之中留有“留白”,关照了学生的主体性。为进一步优化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施,本文对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教科书编写方面,要适量增补量少的国家认同教育类目、增强课文与栏目系统以及栏目系统内部的联系,从而保持国家认同教育的连续性。在教科书使用方面,教师要提升自身国家认同素养、关注教科书中课文及栏目系统设计、注重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开发,进而组织高效的国家认同教育活动。
王江波[4](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赵宇婷[5](2020)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工具和武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不断通过各种媒介涌入中国,大量关于西方政治经济发展特点、发展现状、文化类型、中西政治比较、中西经济较量、中西文化差异的资讯和报道都通过互联网、传统纸媒、论文、学术讲座、会议等途径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对大学生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方面的认同感都有所降低。在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公有制;在政治领域,极力鼓吹西方的民主政治,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领域宣传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原则。这些无不对我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作为评判大学生人才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作为九省通衢的地方,地理位置优越,高校众多云集,相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具有相应的代表性。该论文选取了武汉四所高校作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基本结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如下:一是动摇了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二是冲击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三是挑战了大学生集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四是引发了大学生享乐主义的道德行为;五是导致了大学生个人倾向严重,道德关系恶化的结果。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辩证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探究这种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从外因和内因一起着手,积极有效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石颖慧[6](2020)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越来越进入人们的视线,然而文化的多元往往带来价值体系的多元化,且多元的价值体系又易引起价值冲突和道德相对主义,给学生造成价值选择困境,使道德教育处于一种断裂、松散和多元的无序状态。为应对国内外社会的变化发展,新加坡于2014年开启新一轮的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提高新加坡小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思维的国际人才,最终提高新加坡社会凝聚力,促进新加坡社会和谐。本文试图通过全面分析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探析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对小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经验,再结合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现状,为我国完善小学阶段德育课程,建构富有多元文化气息的小学德育课程寻求经验。本研究主要分为六章,文章第二章是对新加坡多元文化社会的介绍,分析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地理位置、殖民历史、多元文化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指明了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建设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章第三、第四章着重挖掘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对小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文章第三章介绍了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在课程目标方面,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主要以21世纪技能框架和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和八大学习成果;在课程内容方面,其课程内容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六个层面展开,各层面又涉及身份、人际关系、抉择三大关键性问题,六大层面与三大问题相互独立,相互交叉,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在教材方面,新加坡于2015年推出《好品德好公民》教材,该教材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突出六大核心价值观培养;在课程实施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的课程教学与学习指导原则、课程实施保障条件、课程教育途径,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其中教学方法包括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等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第四章逐步对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进行多元文化分析,探究该课程对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经验,主要表现为:1.课程目标聚焦学生多元文化理解2.课程内容凸显多元文化教育3.新加坡《好品德好公民》教材充满多元文化气息4.课程实施强调多元文化理解目标的落实5.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发展。此外,文章在第五章分析了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所呈现出的文化特点,指出该课程体系具有重视训练学生文化思维能力、具有文化包容性、文化开放性、文化多元统一性,以及文化融合性等特点。最后,文章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国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对小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经验,并对我国建构富有多元文化气息的小学德育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提高德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文化意识;凝聚德育课程目标,聚焦多元文化培养;扩大德育课程范围,逐步涉及多元文化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注重文化思维培养;提供多样化评价工具与策略,使课程评价走向客观与全面。
黄莉[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情感依附与心理归属,是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对政治体系产生的强烈信仰,在行动上更加规范与自律,以使自身政治行为与所信仰的政治体系要求之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政治认同无论是对社会成员还是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否光明。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对维系和增强我国的政治认同以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国际国内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凸显。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凸显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与途径,使得公民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之趋于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网民群体最易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及其环境的影响,其政治认同状况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简言之,作为网民重要群体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这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积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们应当以立德树人原则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化解负效应、善用新媒体传播好声音、巧用新媒体凝聚新共识,找到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正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出合格人才。本文从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将大学生政治认同划分为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具体维度,并从上述四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四维度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概括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状况与双重变化。从总体状况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谓认可与质疑交织。这种现状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变化。从积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态度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认同类型从潜藏型转向主动选择型;从消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虚假认同趋势,且政治信仰弱化加剧,政治认同状态更具暂时性与易变性。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放大、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有效引导,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变化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并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大致对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别是:其一,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其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其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其四,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其五,正确对待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六,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张蔚然[8](2020)在《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自此,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开始得到了更多关注。随后,2014年新高考改革的启动打破了传统的考试科目选择模式,带来了学生生涯决策的前置,也倒逼学校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生涯教育,为学生的生涯决策与规划提供帮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中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而在国家的教育改革活动遇到“瓶颈”之时,先进国家的成熟经验通常能够为破解困境带来别样的角度。放眼国际,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起步早、发展久,相对系统、成熟,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研究试图从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入手,探寻其成熟经验,为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发展、实践现状与典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着眼于我国发展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现实困境,借鉴英美两国的成熟经验,思考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在历史发展方面,本研究在对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后得出若干基本规律:首先,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经历了匹配取向的职业指导、发展取向的生涯指导以及建构取向的生涯教育这三种典型范式;其次,政府引导与支持是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再次,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革息息相关,在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中走向成熟与完善,从静态、孤立走向了发展、系统;最后,对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其培养也日趋专业化。在实践现状方面,本研究聚焦于微观层次,对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师资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呈现两国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探究了其共同经验。研究发现,在目标方面,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体系的形成与表达受到社会环境、国家教育目的、专业组织倡议以及学校教育目标的影响和塑造;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体系均凸显建构主义色彩,将学生的生涯发展视为由其自身主导的主观建构过程,将生涯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的共同核心。在内容方面,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选择凸显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并且均包含了自我认知、生涯认知、生涯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内容要素,内容的组织呈现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特征。在实施方面,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均有着多重实施路径,并且强调获得全校认同与支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加强与工作世界的联系以及强调生涯教育的公正性。在评价方面,两国均强调由多元评价主体对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整体设计、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以及通过开发多样化的评价工具,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搜集恰当的数据和信息。在师资方面,两国的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构成均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其角色内涵也由单一走向了多元。在典型问题方面,本研究探讨了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六个典型问题,认为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对象应当是全体学生;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关键目标应在于培养学生的生涯管理能力;应当综合使用多种课程设置方法,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生涯教育的作用;生涯教育师资需要具备四类基本能力,以胜任实施生涯教育的多重专业角色;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可以考虑采用分层递进的实施模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生涯教育的有效运行需要获得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需要多方参与者的协同参与以及标准导向的质量保障。最后,本研究基于我国发展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现实问题,结合英美两国的成熟经验,对我国发展中学阶段生涯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转变观念,重塑对于生涯教育的合理认知;制定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国家标准,细化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设计;加强整体规划,完善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建立专兼结合、能力达标的师资队伍;汇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合力。
付荣文[9](2019)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是新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下语言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各国及地区“国际行走”的重要语言战略规划,其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不少国家外语战略研究的核心命题。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传播文化和宣传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外语教育的“外向型”价值取向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外语教育政策在区域性、地域性方面的相关规划还比较欠缺,“一刀切”式的政策模式难免会引起外语教育发展不均衡,甚至有可能造成因为外语问题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政策规划的主体方面,目前大多从政府决策或专家论证的视角进行,而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对教育政策进行规划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究。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属于语言政策与规划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关涉三语教育问题,需要观照民族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认知和文化发展方面的现实困境,以及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政策规划中的能动作用(educator acting as policy maker)。本论文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以及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现实困境,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政策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公众参与(即教师、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考察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在政策内容规划、政策过程规划及政策价值规划方面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国家基础阶段的教育政策对应衔接情况如何?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如何规划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论文参考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过程及价值模型,把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视为一个“动静结合”的系统,既有静态的政策文本及背景分析,也有关于政策制定、执行及评价的动态发展过程考察,从发展的角度规划基础外语教育政策。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包括:政策内容方面,绝大多数外语教师都认为有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会更有利于自己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前民族地区的外语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内容比较缺乏,民族外语教师大多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参加高级别的外语教育培训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应该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政策过程方面,工作年限在11-20年之间的外语教师表现出了在政策制定中积极参与的意愿。当前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在民族地区基础阶段的教育实践中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如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与考试导向的矛盾和冲突。超过半数的外语教师会在自己的外语教学活动中融入本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但限于外语课时安排及教师考核等条件,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从政策价值的维度来看,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公共价值属性得到了普遍认同,多数教师认为需要关注民族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体差异,外语教育是传承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应该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通过自下而上的实地调研来收集研究数据。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与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师和学生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批判性的听取了相关行政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相对客观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措施。在研究视角上,立足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及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现实困境,从公众参与的视角,结合教育学、公共政策学等学科理论来研究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从政策内容规划、政策过程规划及政策价值规划三个维度,考察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中的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政策制定、公共价值追求等,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基础阶段学生的外语教育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在研究选题上,关注民族地区基础阶段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与现有研究形成互补。本研究建议,在政策过程规划中主张多元政策规划主体共同参与。将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的政策规划模式对应衔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政策主体在政策规划中的能动作用。在政策内容规划中凸显地方性与校本层面的特色,在政策价值规划方面观照教育公平与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样本来源涵盖了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所有学段,但初、高中部的样本较多,小学部分较少,样本不够均衡是本研究的局限之一。此外,本研究的文本分析均是通过人工归并分析的方式来完成的,在资料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技术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今后的研究可尝试借助一些质性分析软件如Nvivo来帮助质性数据的分析,确保研究材料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林威[10](2019)在《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是道德教育的固有功能属性,对两个性质的概念厘清与梳理是对德育元理论的构建与补充。国家层面的共同体按照预期的功能效应来选择和设计道德教育活动,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知识生产被打上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构成意识形态性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双向内涵。而道德因人类面临的共同伦理风险和道德个体社会化在情感培育上的经验共通性,使跨阶级性、具备普遍意义的道德教化和道德内容得以存在,使着眼于全球视野与人本性的非意识形态性成为可能。高校道德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德育目标、价值生产、教育方法等德育实践中呈现,构成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价值功能的一体两面,并以意识形态性为主,非意识形态性为辅的关系有机统一于其中,一同助力以“实然——应然——必然”为内在逻辑的高校道德个体社会化进程。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已有的实践经验中,两个性质也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遭多元价值挑拨、泛政治化倾向使道德教育失衡、共同价值受道德相对主义分解和道德情感培育缺乏长效机制的发展困境,使性质遭受消解与偏离。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上分别呈现出道德冷漠与功利化、宏大叙事兼顾微观德育和网络文化生态“流量化”的特征,这些转向的内在寓意和要求与两个性质的要义内核具有匹配性,对今后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彰显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下,结合时代转向与现存困境,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趋势探索有三个维度:共同体“融入世界,扎根中国”价值取向的巩固、个体“微观德育,回归生活”情感培育的落实和对网络德育环境“先破后立,增进凝聚”的适应与创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困境破解是建立在这三个维度基础之上,以更加具体和更具现实意义的方式探索实现共生发展的路径,在“三维趋势”的路径探索中使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达到更高程度的共生与统一。
二、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德育的影响及对策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德育的影响及对策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㈠选题缘由 |
㈡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㈠国内研究 |
1. 有关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2. 有关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3. 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4. 有关“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5. 有关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㈡国外研究 |
1. 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传播的研究 |
2. 关于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㈠研究创新 |
㈡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与大学生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及其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 |
二、 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 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 |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社会思潮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 |
一、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拥趸者 |
二、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 |
三、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再传播者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调查说明 |
一、 问卷设计说明 |
二、 问卷调查说明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调查的情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的具体情况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重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影响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征 |
一、 受众的广泛化与路径的裂变性 |
二、 信息的碎片化与观点的完整性 |
三、 语言的大众化与内容的政治性 |
四、 形式的多变化与目标的一致性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容、方式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 |
一、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世界观 |
二、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人生观 |
三、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
四、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政治观 |
(一) 淡化大学生政治情感 |
(二) 动摇大学生政治意志 |
(三) 颠覆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 瓦解大学生政治信念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方式 |
一、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行 |
二、 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重叠 |
三、 单一方式与综合方式交叉 |
四、 平面方式与立体方式同步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 |
一、 国际原因:社会思潮成为西方国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武器 |
二、 社会原因:社会思潮以某些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影响大学生 |
三、 教育原因:社会思潮放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局限影响大学生 |
四、 新媒体原因: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特点影响大学生 |
五、 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易受社会思潮打造的“网络舆论场”影响 |
第四章 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 |
一、 革命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青年走上中国革命道路 |
二、 建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
三、 改革开放时期利用媒体教育引导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二节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错误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教训反思 |
一、 国内舆论失控:苏联解体中的殷鉴昭示 |
二、 西方操控媒体:东欧剧变中的惨痛教训 |
第三节 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影响不力而导致社会动荡的警醒 |
一、 维基革命:突尼斯政治动乱中新媒体为助推器 |
二、 推特助力:埃及国家政变中新媒体变身组织者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应对社会思潮利用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
一、 意识形态渗透:媒体是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武器 |
二、 公众观点塑造:媒体是英国塑造公众观点的重要工具 |
三、 教化教育推进:媒体是德国推进教化教育的特殊载体 |
四、 普罗大众动员:媒体是法国动员民众斗争的主要战场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对策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并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影响 |
一、 新媒体时代完全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 |
二、 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影响 |
第二节 价值引领:在凝聚价值目标共识中应对意识形态渗透 |
一、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二、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
三、 用浩然正能量引导多元社会思潮 |
四、 用豁达包容心对待多元社会思潮 |
第三节 回应现实:在回应社会现实与热点问题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一、 提高因事而化的针对性 |
二、 增强因时而进的时代性 |
三、 彰显因势而新的鲜活性 |
第四节 守正创新:在遵循规律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补齐教育短板 |
一、 遵循和运用“三大规律”以做好思政工作 |
二、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
三、 以“八个相统一”为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
四、 以“三进和两入”为目标推进思政课话语体系重构 |
第五节 化堵为疏:在用好新媒体中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网络治理水平 |
一、 创新宣传理念以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 |
二、 创新宣传手段以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 |
三、 创新基层工作以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 |
四、 创新新媒体监管以清朗网络舆论空间 |
第六节 提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一、 提升学生对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应对能力 |
二、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与危害 |
三、 积极与各种新媒体上不良社会思潮作斗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一、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主持课题 |
三、 参与课题 |
(2)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动态及本论题新意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全球化及高校立体德育模式概述 |
2.1 全球化的内涵与特点 |
2.1.1 全球化的内涵 |
2.1.2 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2.2 高校立体德育概述 |
2.2.1 高校立体德育内涵与特点 |
2.2.2 高校立体德育的理论基础 |
2.3 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价值定位 |
2.3.1 全球化促进高校立体德育内容的拓展 |
2.3.2 全球化加快高校立体德育方法完善 |
2.3.3 全球化深化高校立体德育教育目标 |
2.3.4 全球化为高校立体德育提供了新视角 |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高校立体德育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3.1.1 德育目标的过于规范化 |
3.1.2 德育内容的过于理想化 |
3.1.3 德育过程的知行脱节 |
3.1.4 德育环境的复杂化 |
3.2 高校立体德育模式构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高校德育体制存在缺陷 |
3.2.2 多元文化对高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影响 |
3.2.3 德育内容与方法背离德育目标 |
3.2.4 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的冲击 |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 |
4.1 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原则 |
4.1.1 坚持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原则 |
4.1.2 坚持德育方法的创新性原则 |
4.1.3 坚持德育过程的知行统一原则 |
4.1.4 坚持德育环境的整体性原则 |
4.2 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基本途径 |
4.2.1 实现德育目标的立体化 |
4.2.2 实现德育内容的立体化 |
4.2.3 实现德育方式和方法的立体化 |
4.2.4 实现德育环境的立体化 |
4.2.5 实现德育评价体系的立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国家认同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 |
2.小学阶段是学生国家认同塑造的关键期 |
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特殊性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 |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3.已有研究反思 |
(五)研究对象与内容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具体呈现与分析 |
(一)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整体情况 |
1.课文系统中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情况 |
2.栏目系统中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情况 |
3.课文及栏目系统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总体情况 |
(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具体分析 |
1.汇筑国民凝聚力,培植身份认同 |
2.强调政治法律规范,缔造政治认同 |
3.濡染思想精华与传统礼节,塑造文化认同 |
4.回溯国家复兴历史,增强历史认同 |
5.游览祖国风光与国土边界,提升地理认同 |
三、研究结论 |
(一)教科书中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编排 |
1.教科书名称变更及主题设置着重体现国家认同 |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随年级增长而增多,且编排呈现年级差异 |
(二)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丰富,尤为重视政治认同教育内容 |
1.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丰富多元 |
2.教科书尤为重视政治制度认同的融入,与学科定位相符 |
(三)教科书中各系统相互协调,提升国家认同教育实效 |
1.课文与栏目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增强学生反思辨析能力 |
2.各栏目设置留有“留白”,关照学生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主体性 |
四、研究建议 |
(一)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
1.适当增补量少的国家认同教育类目,使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结构逐渐完善 |
2.增强各栏目中联系,保持国家认同教育的连续性 |
(二)对教科书使用的建议 |
1.教师要提升国家认同素养,顺应教科书中内容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
2.教师要关注课文及栏目系统的功能,组织填补“留白”的国家认同教育教学活动 |
3.教师要关注教科书中隐含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延伸与其相关的教学点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外文类 |
致谢 |
(4)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新自由主义概念界定 |
2.1.1 新自由主义相关概念厘清 |
2.1.2 国内和国外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定义 |
2.1.3 本文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界定 |
2.2 新自由主义思潮发展的历史轨迹 |
2.2.1 新自由主义的萌芽期 |
2.2.2 新自由主义的低迷与自我雕琢期 |
2.2.3 新自由主义的兴盛期 |
2.2.4 新自由主义的扩张期 |
2.2.5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期 |
2.3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
2.3.1 政治主张 |
2.3.2 经济主张 |
2.3.3 道德主张 |
2.4 研究新自由主义思潮相关理论依据 |
2.4.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4.2 教育学德育理论 |
2.4.3 传播教育学理论 |
3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方案设计 |
3.2 调查方案实施 |
3.3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总体分析 |
3.3.1 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认识程度和途径分析 |
3.3.2 大学生了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原因 |
3.4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
3.4.1 动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理想 |
3.4.2 冲击了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 |
3.4.3 挑战了大学生集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 |
3.4.4 引发了大学生物质享乐主义的道德行为 |
3.4.5 导致了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道德关系恶化 |
4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归因分析 |
4.1 社会大环境影响 |
4.1.1 市场经济的发展 |
4.1.2 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 |
4.1.3 网络空间的文化传播 |
4.2 高校道德教育的不足 |
4.2.1 道德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
4.2.2 道德教育内容与实际脱钩 |
4.2.3 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单一 |
4.2.4 道德教育者自身不足 |
4.3 大学生自身修养的不足 |
4.3.1 大学生道德取向多样 |
4.3.2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批判能力不足 |
4.3.3 大学生获取知识碎片化趋势 |
5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对策 |
5.1 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
5.1.1 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5.1.2 构建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
5.2 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5.2.1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
5.2.2 创新德育内容 |
5.2.3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道德实践 |
5.2.4 推进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
5.3 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 |
5.3.1 提高大学生辨别能力 |
5.3.2 提升大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调查问卷 |
附录 Ⅱ: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6)多元文化视角下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文化 |
1.2.2 多元文化 |
1.2.3 多元文化理解 |
1.2.4 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 |
1.2.5 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3.3 对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1.4.5 创新与不足 |
1.5 理论基础 |
1.5.1 泰勒目标课程理论 |
1.5.2 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理论 |
2 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文化背景 |
2.1 新加坡多元社会概况 |
2.1.1 新加坡多元种族构成文化样态 |
2.1.2 新加坡多元语言构成文化样态 |
2.1.3 新加坡多元宗教构成文化样态 |
2.2 新加坡多元社会成因 |
2.2.1 新加坡特殊地理状况 |
2.2.2 新加坡殖民史 |
2.2.3 新加坡多元文化政策 |
2.2.4 新加坡多元文化社会的催化剂-经济全球化 |
2.3 多元文化对新加坡的影响 |
2.3.1 积极影响 |
2.3.2 消极影响 |
3 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情况 |
3.1 “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目标设置 |
3.1.1 总目标 |
3.1.2 八大学习成果 |
3.2 “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安排 |
3.2.1 个人层面内容 |
3.2.2 家庭层面内容 |
3.2.3 学校层面内容 |
3.2.4 社区层面内容 |
3.2.5 国家层面内容 |
3.2.6 世界层面内容 |
3.3 新加坡小学《好品德好公民》教材 |
3.3.1 教学主题丰富多彩 |
3.3.2 紧扣六大核心价值观 |
3.3.3 涉及多元文化内容 |
3.4 “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结构安排 |
3.4.1 课程结构 |
3.4.2 课时安排 |
3.5 “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实施情况 |
3.5.1 课程教学与学习原则 |
3.5.2 课程实施保障条件 |
3.5.3 课程教育途径 |
3.5.4 课程教学方法 |
3.6 “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评价情况 |
4 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文化分析 |
4.1 课程目标聚焦多元文化理解 |
4.2 课程内容凸显多元文化教育 |
4.3 《好品德好公民》教材充满多元文化气息 |
4.4 课程实施强调多元文化理解目标的落实 |
4.4.1 提供实施保障条件 |
4.4.2 创新教学方法 |
4.4.3 拓宽教育渠道 |
4.5 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发展 |
5 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的文化特点 |
5.1 重视训练学生文化思维能力 |
5.2 具有文化包容性 |
5.3 具有文化开放性 |
5.4 具有文化多元统一性 |
5.5 具有文化融合性 |
6 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对我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启示.. |
6.1 提高德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文化意识 |
6.2 凝聚德育课程目标,聚焦多元文化培养 |
6.3 扩大德育课程范围,逐步涉及多元文化内容 |
6.4 创新德育方法,注重道德文化思维培养 |
6.5 提供多样化评价工具与策略,课程评价走向客观全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㈠理论意义 |
㈡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㈠国外研究现状 |
㈡国内研究现状 |
㈢研究成果评析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重、难点 |
㈠可能的创新点 |
㈡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
一、新媒体及其社会功能 |
二、新媒体环境 |
三、我国新媒体与网民的发展 |
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媒体的重视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概述 |
一、政治认同及其具体维度 |
二、大学生与政治认同 |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
一、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 |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状况说明 |
一、问卷编制 |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维度分析 |
一、政治价值认同方面:坚定与迷茫共存 |
二、政治实体认同方面:忠诚与困惑同在 |
三、政治工具认同方面:肯定与否定交织 |
四、政治效能认同方面:认可与质疑相随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情况 |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重变化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全球化引发主权观讨论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全球化引发价值观冲突破坏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全球化引发制度比较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二节 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环境放大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经济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被新媒体放大减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政治建设问题借助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思想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剧烈碰撞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社会转型引发的不公经由新媒体放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三节 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巨大 |
一、去中心化传播特点降低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权威认同 |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综合判断能力 |
三、传播多样化带来的反向信息滋生销蚀大学生的理性政治认同 |
四、新媒体话语差异消解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感性认同 |
第四节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非有效引导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不小 |
一、“两个舆论场”冲突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官方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弱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变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
二、社会教育多样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突出 |
三、学校教育更加开放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家庭教育非理性现象凸显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四章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我国应对媒体变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一、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考察 |
二、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三、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教训 |
第二节 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一、发达国家重视利用新媒体促进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 |
二、部分国家忽视媒体作用导致民众政治认同降低的教训 |
三、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经验教训所涵盖的启示 |
第三节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探寻 |
一、建立利益认同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根本前提 |
二、加强国家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手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道路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导向 |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理论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 |
三、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制度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根本保障 |
四、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 |
一、新媒体环境下努力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度 |
二、新媒体环境下注重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
三、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 |
一、深化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与利益基础 |
二、加强政治建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保障 |
三、弘扬主流文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指引 |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手段 |
第四节 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 |
一、加强新媒体伦理道德建设形成自我约束 |
二、加强与优化新媒体行业法律规范化管理 |
三、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的思想舆论引导能力 |
四、努力实现新媒体舆论传播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结合 |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利用新媒体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提高舆论引导力 |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增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宣传方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六节 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提升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改善新媒体下社会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改善新媒体下学校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改善新媒体下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涯 |
二、职业指导 |
三、生涯指导 |
四、生涯教育 |
五、中学阶段生涯教育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比较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初创期(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二、普及期(二战结束—1979 年) |
三、动荡期(1979 年—20 世纪末) |
四、重组期(20世纪末至今) |
第二节 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期(19世纪末—二战结束) |
二、快速发展期(二战后—20 世纪70 年代初) |
三、综合化发展期(20 世纪70 年代初至今) |
第三节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历史发展的比较 |
一、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
二、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历史发展的主要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一节 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一、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体系 |
二、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 |
第二节 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一、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体系 |
二、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 |
第三节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比较 |
一、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共性 |
二、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一、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三、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 |
四、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评价 |
五、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的支持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一、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的基本框架 |
三、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 |
四、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 |
五、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评价 |
六、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的支持资源 |
第三节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的比较 |
一、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的共性 |
二、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 |
第一节 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 |
一、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构成 |
二、英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的培养 |
第二节 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 |
一、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构成 |
二、美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的培养 |
第三节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队伍的比较 |
一、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师资队伍的共性 |
二、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主要师资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典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对象:部分还是全体 |
第二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职业选择还是能力培养 |
一、选择职业还是培养能力 |
二、生涯管理能力:生涯教育的重要目标 |
第三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课程:专门、渗透还是补充 |
一、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嵌入学校整体课程计划 |
二、作为跨学科的必修主题进行“课程渗透” |
三、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对正式课程进行补充 |
第四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专职、兼职还是专兼结合 |
一、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应当具备什么能力 |
二、生涯教师的师资应当专职、兼职还是专兼结合 |
第五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实施:独立、综合还是分层开展 |
一、独立还是综合 |
二、一视同仁还是分层开展 |
第六节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有效运行的支持与保障 |
一、政策支持 |
二、充分的经费投入 |
三、多方参与者的有机协作 |
四、标准导向的质量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美两国的经验对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萌芽阶段(20 世纪初-20 世纪30 年代末) |
二、停滞阶段(20 世纪30 年代末-1978 年) |
三、复苏阶段(1978 年-20 世纪年代90 年代末) |
四、快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至今) |
第二节 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问题审视 |
一、我国对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
二、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目标与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
三、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实施与评价统筹规划不足 |
四、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
五、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参与主体相对单一 |
第三节 英美经验对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
一、转变观念,重塑对于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合理认知 |
二、制定国家标准,细化生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
三、加强整体规划,完善生涯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四、建立专兼结合,能力达标的师资队伍 |
五、汇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合力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历史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现状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三、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典型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
四、我国发展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对策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视野的拓展 |
二、研究方法的丰富 |
三、研究结论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 |
1.1.2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现实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体系架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政策规划主体的视角 |
2.1.1 政府决策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1.2 专家论证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1.3 公众参与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2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政策规划的理论视角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多元文化理论 |
2.2.3 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 |
2.2.4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3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路径 |
2.3.1 政策内容规划 |
2.3.2 政策过程规划 |
2.3.3 政策价值规划 |
2.4 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
2.4.1 公众参与 |
2.4.2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4.3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 |
2.5 本论文的研究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地区基础教育的基本概况 |
3.1 贵州地区的基本概况 |
3.1.1 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基本情况 |
3.1.2 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概况 |
3.1.3 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
3.2 贵州民族地区的基本概况 |
3.2.1 民族地区的基本分布 |
3.2.2 民族地区学校发展概况 |
3.2.3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 |
3.2.4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
3.2.5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
4.1 先导研究 |
4.1.1 先导研究设计 |
4.1.2 先导研究开放式访谈结果 |
4.1.3 先导研究问卷的编制及修改 |
4.1.4 先导问卷结果及问卷修正 |
4.2 正式研究 |
4.2.1 研究问题 |
4.2.2 研究变量 |
4.2.3 研究对象 |
4.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3.1 量化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4.3.2 开放式问题的收集与整理 |
4.4 研究方法 |
4.4.1 内容分析法 |
4.4.2 问卷调查法 |
4.4.3 访谈法 |
4.5 研究伦理考量 |
4.5.1 事先告知 |
4.5.2 公开身份 |
4.5.3 保护隐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化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
5.1.1 信度检验 |
5.1.2 效度检验 |
5.2 问卷背景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研究样本背景信息统计 |
5.2.2 研究样本背景信息小结 |
5.3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内容研究 |
5.3.1 英语课程实施方案 |
5.3.2 教师教育培训 |
5.3.3 外语考试测评 |
5.3.4 外语教研工作计划 |
5.4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过程研究 |
5.4.1 外语教育政策制定 |
5.4.2 外语教育政策实施 |
5.4.3 外语教育政策评价 |
5.5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价值研究 |
5.5.1 教育政策公共价值追求 |
5.5.2 政策主体的价值倡导 |
5.5.3 利益群体的价值协调 |
5.6 开放式问题统计分析 |
5.6.1 开放式问题1统计分析 |
5.6.2 开放式问题2统计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质性数据分析与讨论 |
6.1 国家宏观层面教育政策 |
6.1.1 课程育人 |
6.1.2 外语语种规划 |
6.1.3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6.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考察 |
6.2.1《英语课标2011版》修订依据、理念及原则 |
6.2.2《英语课标2011版》价值考察 |
6.2.3《英语课标2011版》修订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
6.2.4《英语课标2017版》修订依据 |
6.2.5《英语课标2017版》修订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
6.3 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1 半结构式访谈设计 |
6.3.2 访谈数据的整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7.1 民族地区外语教育政策过程规划的多元参与模式 |
7.1.1 政府决策主体与公众参与的对应衔接 |
7.1.2 民族外语教师作为政策主体在政策规划中的能动性 |
7.1.3 专家论证与公众参与在政策规划中的协调 |
7.2 政策内容规划中凸显地方性与校本层面的特色 |
7.2.1 资源观视角下弥合外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缺位 |
7.2.2 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7.2.3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
7.3 政策价值规划观照教育公平与学生全面发展 |
7.3.1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与国内同步 |
7.3.2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与国际接轨 |
7.3.3 民族地区学生的外语学习与个人成长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版 |
附录 2: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3: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4: A校的外语教研组集体备课方案 |
附录 5: B校的英语组教研活动方案 |
附录 6: B校7年级英语组计划 |
附录 7: 本人田野调查的微信记录 |
(10)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高校道德教育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关于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性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关于道德教育非意识形态性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
2.1 意识形态性的理论溯源 |
2.1.1 作为教育问题的国家主义 |
2.1.2 教育社会学中的课程意识形态理论 |
2.2 意识形态性的内涵界定 |
2.2.1 国家意识形态是道德教育固有的权威基础 |
2.2.2 道德教育传递、转化并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 |
2.3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意识形态性的主要表现 |
2.3.1 道德教育价值目标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高度契合 |
2.3.2 道德教育传递并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3. 高校道德教育的非意识形态性 |
3.1 非意识形态性何以存在 |
3.1.1 全球化趋势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诉求 |
3.1.2 社会伦理认同对个体道德情感的依托 |
3.2 非意识形态性的内涵界定 |
3.2.1 德育价值取向受人类普遍道德愿景影响 |
3.2.2 道德情感培育蕴含非阶级性的人本考量 |
3.3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非意识形态性的主要表现 |
3.3.1 德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逐渐呈现全球视野 |
3.3.2 德育方法涉及“以情促教”的道德情感体验 |
4. 现状剖析: 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内在关系及各自困境 |
4.1 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内在关系 |
4.1.1 构成有机统一: 共同推进学生个体道德社会化 |
4.1.2 具备主辅关系: 立足中国特色,实现立德树人 |
4.2 现阶段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性面临的问题 |
4.2.1 主流意识形态遭多元价值挑拨 |
4.2.2 泛政治化倾向使道德教育失衡 |
4.3 现阶段我国高校道德教育非意识形态性存在的困境 |
4.3.1 共同价值受道德相对主义消解 |
4.3.2 道德情感的培育缺乏长效机制 |
5. 趋势思索: 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时代转向与共生发展 |
5.1 高校道德教育发展发生转向 |
5.1.1 教育对象: 高校大学生显现道德冷漠与功利化趋势 |
5.1.2 教育方式: 从侧重“宏大叙事”到兼顾“微观育人” |
5.1.3 教育环境: 网络发展使文化生态呈现“流量化”趋势 |
5.2 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共生发展何以可为 |
5.2.1 共同体当巩固的宏观取向: 融入全球视野,彰显国家底色 |
5.2.2 个体培育应有的微观视野: 回归生活世界,落实情感培育 |
5.2.3 环境需具备的适应与创新: 着眼网络空间,增进价值凝聚 |
6. 结语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四、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德育的影响及对策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D]. 黄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2]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D]. 金瑛. 延边大学, 2020(05)
- [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D]. 路璐.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5]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D]. 赵宇婷. 武汉纺织大学, 2020(12)
- [6]多元文化视角下新加坡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石颖慧.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8]英美两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D]. 张蔚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6)
- [9]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D]. 付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10]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D]. 林威. 浙江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