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嵌顿痔早期手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高翔[1](2016)在《STARR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脱垂患者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重度痔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后远期复发率明显高于传统内扎外剥手术,这可能与PPH切除直肠组织不足有关。2004年国外有学者报道经肛门吻合器部分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治疗直肠前突获得良好效果。后有学者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STARR手术应用于重度痔的治疗,发现其较PPH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随后该技术迅速被国内外学者重视,并对STARR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进行了积极研究,但对于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脱垂的患者疗效如何,目前国内外鲜有报道。目的探讨STARR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诊断为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脱垂的患者共8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STARR术组32例和PPH术组53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短期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STARR术组术中行痔团切除3例,PPH术组术中行痔团切除16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STARR术组粘膜切除宽度平均为(5.20±0.38)cm,PPH术组粘膜切除宽度平均为(3.48±0.48)cm,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0);STARR术组手术时间平均为(36.69±4.97)min,PPH术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8.66±3.67)min,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VAS疼痛评分,STARR术组有24例患者术后当日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疼痛评分平均为(1.94±1.56),其中7例患者应用镇痛药物,而PPH术组有23例患者于术后当日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疼痛评分平均为(0.75±1.09),其中3例患者应用镇痛药物,二者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和0.025);STARR术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11142.25±604.50)元,而PPH术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8447.17±732.91)元,二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17.504,P=0.000);术后STARR术组出现1例吻合口轻度狭窄者,PPH术组出现11例不同程度吻合口狭窄患者,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术后18个月随访中,PPH组有6例复发,STARR术组无复发,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下坠感、吻合口裂开、急性出血、急性尿潴留、新发肛门失禁、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第3天镇痛药物应用、住院天数等指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STARR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脱垂较PPH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孙海东[2](2014)在《清热除湿法治疗湿热下注型内痔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研究内容属中医肛肠科研究领域,目的是通过对自拟内服中药液“清热祛湿化瘀汤”的临床疗效观察,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可靠性,研究性质为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完成70例病例的临床观察,证实自拟清热祛湿化瘀汤对湿热下注型内痔的确切疗效;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为其疗效提供佐证,以证明自拟清热祛湿化瘀汤具有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作用。结果:自拟口服“清热祛湿化瘀汤”方对内痔(湿热下注型)的确切总有效率达到91.43%,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观察“清热祛湿化瘀汤”疗效显着,未发现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是治疗湿热下注型内痔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妍[3](2012)在《活血及利水中药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中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脑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6只)、模型组(36只)、活血组(36只)和利水组(36只),并设立造模后1d、3d、5d三个时间观察点;2.组织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3. HE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AQP4和PAR-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因子NF-κB、TNF-α和IL-1β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AQP4、PAR-1、NF-κB、TNF-α和IL-1β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2.与模型组相比较,活血组和利水组各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AQP4、PAR-1、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活血组NF-κB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利水组NF-κB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活血组和利水组之间相比较,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AQP4、PAR-1、NF-κB、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模型组大鼠相关性分析显示,脑组织含水量与AQP4表达呈正相关,AQP4的表达与PAR-1的表达呈正相关,PAR-1的表达与炎性因子NF-κB、TNF-α和IL-1β的表达分别呈正相关;5.模型组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活血组、利水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得到改善。结论1.凝血酶—PAR-1——炎症反应途径可能是AQP4上游信号通路的一部分,凝血酶及其受体PAR-1可能通过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上调血肿周围组织AQP4的表达而参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2.活血、利水中药均能够减轻脑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相关蛋白、细胞因子的表达实现的,但是,不同功效的中药其作用环节、作用靶点和作用强度不同。
冀永亮[4](2011)在《嵌顿痔火毒炽盛与湿热下注证型组织病理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嵌顿痔是肛肠科的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时痔核脱出、肛门下坠、局部肿胀疼痛以致活动行走受限、排便排尿困难等,给患者本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嵌顿时间过长,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恶化,痔核粘膜表面糜烂以至痔核坏死、渗血、渗液、感染、纤维化甚至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在嵌顿痔中医辨证分型上尤以火毒炽盛型与湿热下注型最为常见。而目前对于无嵌顿型混合痔的治疗医学界已取得了共识,但对于嵌顿痔的治疗原则仍存在分歧,加之对嵌顿痔病理及其病因机制的研究国内外尚不多见,因而在其治疗原则上广大学者对于是否应该行急诊手术一直都未取得共识。目的:针对上述,本研究将通过收集不同症型(火毒炽盛型、湿热下注型)嵌顿痔的痔组织的手术切除标本,以光镜为观察手段,比较观察标本组织中的病理变化。通过组织病理与中医证型的研究与对照,观察两者的差异,进而探讨嵌顿痔的发病机理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急诊手术、亚急诊手术)对入组病例进一步分组并观察比较其标本组织中的病理变化,从而为嵌顿痔发病中是否发生感染及临床嵌顿痔治疗是否可予行急诊手术提供科学的病理学与中医学依据,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嵌顿痔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参照1992年全国第七届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嵌顿痔的临床诊断标准及2006年7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并根据患者就诊时嵌顿情况和全身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嵌顿痔患者24例分为治疗1组(火毒炽盛型)12例与治疗2组(湿热下注型)12例,其治疗根据就诊时患者嵌顿痔情况及中医辨证论治分型后,视其严重程度,分为两种治疗方案:对于嵌顿时间较短,且疼痛等症状虽较严重但未见到痔核坏死及明显感染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则予以治疗方案1(急诊手术治疗);对于部分嵌顿时间较长,且脱出嵌顿的痔核较大,或其他多种原因,如痔核坏死,出现明显感染等不宜即刻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予以治疗方案2(先予以保守治疗,待当前症状已缓解,水肿、糜烂等局部炎症已得到控制并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其中病理采取,治疗方案1者采取术后病理组织;治疗方案2者采取术前未予消炎、消肿等处理措施的病理组织,即术前病理组织。病理评定指标:粘膜炎症浸润程度、粘膜炎症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种类、血栓形成机化程度及间质水肿程度并统计发现菌落标本数量。结果:火毒炽盛型与湿热下注型嵌顿痔痔核组织病理各项积分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两组病例在粘膜炎症浸润程度、粘膜炎症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种类方面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血栓形成机化程度、间质水肿程度方面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差异情况表明湿热下注型血栓形成机化程度、间质水肿程度积分较火毒炽盛型更为严重;而急诊手术组与亚急诊手术组嵌顿痔痔核组织病理各项积分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两组病例在粘膜炎症浸润程度、粘膜炎症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种类、血栓形成机化程度及间质水肿程度诸方面比较不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病理切片中没有一例见到明显菌落存在。结论:嵌顿痔湿热下注型与火毒炽盛型在炎症相关方面如炎症细胞种类、浸润程度等,其组织病理学上并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湿热下注型嵌顿痔发病时间明显长于火毒炽盛型,即随着病程的拖延或时间过长而加重了其水肿的程度和血栓机化的情况,进而导致局部疼痛、渗出甚至坏死的进一步加重,可以说湿热下注型嵌顿痔是在火毒炽盛型嵌顿痔的基础上更加进一步加重的表现,两者中医辨证论治后症型的确立应与其全身症状的关系更加密切,在组织病理学上的区别则主要集中于随病程延伸而导致的血栓机化、间质水肿等方面。另外,所有病理组织切片中均未见到明显菌落存在,且急诊手术组术后病理与亚急诊手术组术前病理对比后发现两组在病理组织学诸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即嵌顿痔患者的发病原因可以认为并非由细菌感染所引起,其急诊手术也不会引起细菌感染扩散等并发症,只有在嵌顿时间过长,病程延期,病情加重恶化后才可能会造成继发性的细菌性感染,故而将感染应作为指导嵌顿痔治疗方案的因素是不恰当的,而急诊手术可以迅速解除患者疼痛、水肿等症状,并可有效防止痔核坏死、感染等情况的发生,这些都明显优于亚急诊手术治疗方法。
张晓方[5](2009)在《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相关的工作效率低下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及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生产率是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决定生产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力资本。所以员工的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员工的健康状况可以影响企业的生产率,而其中,工作效率低下(在此定义为“员工因健康问题而导致工作时效率下降”)比缺勤和残疾导致了更多的生产率降低和经济损失。由于健康危险因素的可干预性以及对其干预有更高的成本效益比,许多学者把重点放在了对健康危险因素和工作效率低下的研究上,并均证明了二者之间的关联。但是在国内,笔者尚未见到有关健康危险因素与工作效率低下关系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某市交响乐团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与其工作效率低下是否有关联。目的通过本研究检验: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与工作效率低下是否有关联?其中包括:一、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哪些健康危险因素与工作效率低下有关联?二、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个数与工作效率低下是否有关联?三、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健康危险等级与工作效率低下是否有关联?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Quasi-experiment)这一研究方法。在国外的《健康和绩效调查问卷》(HPQ,Health and Performance Questionnaire)、《工作能力快速调查问卷》(WPSI,Work Productivity Short Inventory)、《健康和工作问卷》(HWQ,Health and Work Questionnaire)和密歇根大学的健康风险估卷基础上开发出本研究所用的《健康危险因素及工作效率评估调查问卷》,对某市交响乐团131名员工进行了三次横断面调查,并根据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分布和小组访谈结果对其进行了6个月的健康干预,通过基线调查以及干预后调查与基线调查的对比,来检验健康危险因素与工作效率低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并计算工作效率低下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及其在健康相关经济损失中所占的比例。结果一、在基线调查的员工的12个健康危险因素中,压力大占69.4%,其次分别为自我感觉健康差(60.3%)、吸烟(57.0%)、身体活动少(43.8%)、血压高(38.8%)和超重/月巴胖(37.2%)。员工拥有的健康危险因素个数从0-8个不等。拥有中等健康危险的员工有53名,占43.8%;拥有中等健康危险的员工有46名,占38.0%。干预后,所有健康危险因素所占的比例均出现了降低。其中,干预3个月后,有5个健康危险因素在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出现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降低,分别为血压高(P<0.001)、自我感觉健康差(P=0.031)、超重/肥胖(P=0.021)、胆固醇高(P<0.001)和工作满意度差(P=0.003)。干预6个月后,有3个健康危险因素在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出现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降低,分别为血压高(P<0.001)、超重/肥胖(P=0.002)和胆固醇高(P<0.001)。干预后和基线相比,员工拥有的最多的健康危险因素个数从8个降到了6个,中期时(干预3个月后)有65.9%的员工出现了健康危险因素个数的减少,末期时(干预6个月后)有66.7%的员工出现了健康危险因素个数的减少,并且健康危险因素减少2个或2个以上的员工人数连续增加,健康危险因素个数增加的员工人数连续减少。中期和基线相比,员工的平均健康危险因素个数减少了1.01个,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期和基线相比,员工的平均健康危险因素个数减少了1.22个,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期和基线相比,49.5%的员工的健康危险等级出现降低;末期和基线相比,47.6%的员工的健康危险等级出现降低。二、基线调查显示,某市交响乐团中有52.1%的员工自我报告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女性比男性(x2=6.629,P=0.010)、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员工比从事演奏指挥的员工(x2=6.629,P=0.010)、年龄≤38岁的员工比年龄>38岁的员工(x2=5.873,P=0.016)更多地自我报告了具有工作效率低下。女性比男性(Z=-2.117,P=0.034)、年龄≤38岁的员工比年龄>38岁的员工(Z=-2.748,P=0.006)、学历大学及以上的员工比学历在大学以下的员工(Z=-2.151,P=0.032)的工作效率低下等级要高。干预后和基线相比,无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比例增多,严重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比例减少。3个月的干预可使工作效率低下平均值降低3%左右,6个月的干预可使工作效率低下平均值降低2.5%左右。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月薪酬均值约为6,361元,按此计算,3个月或6个月的干预可使该乐团每人每月避免因工作效率低下带来的隐形损失约159元~190元。三、通过横断面调查,本研究发现压力大和生活满意度差与工作效率低下存在关联(压力大,OR=7.045,95%CI:627-30.507;生活满意度,OR=7.229,95%CI:1.455-35.921);本研究末期和基线相比较时,发现身体活动少的改变与工作效率低下等级的改变之间存在关联(Z=-2.308,P=0.021)。基线时,压力大和无压力大的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平均值分别为5.11%和0.95%,生活满意度差和无生活满意度差的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平均值分别为8.80%和2.79%,身体活动少和无身体活动少的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平均值分别为4.60%和3.25%。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月薪酬均值约为6,361元,按此计算,有压力大者因工作效率低下每月给企业带来隐形损失要比无压力大者多出265元左右;生活满意度差者因工作效率低下每月给企业带来隐形损失要比无生活满意度差者多出382元;身体活动少者因工作效率低下每月给企业带来隐形损失要比无身体活动少者多出86元。如果按2周有80个工作小时计算,有压力大者比无压力大者2周内因为工作效率低下要多损失3.3小时的工作时间:生活满意度差者比无生活满意度差者2周内因为工作效率低下要多损失4.8小时的工作时间:身体活动少者比无身体活动少者2周内因为工作效率低下要多损失1.1小时的工作时间。本研究未发现健康危险因素个数与工作效率低下之间的关联,但发现健康危险等级越高的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程度越大,每增加一个健康危险等级,工作效率低下值约升高2%。四、某市交响乐团员工每年因工作效率低下带来的隐形损失为383,980元,占健康相关经济损失的54.4%。某市交响乐团员工每年因病缺勤带来的损失为219,988元,占健康相关经济损失的31.2%。某市交响乐团2008年为其员工总共支付员工个人医疗保险费用101,640元,占健康相关经济损失的14.4%。6个月的健康干预可以使某市交响乐团减少经济损失297,989元,其中减少因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经济损失249,987元,减少因病缺勤造成的经济损失47,998元。结论一、某市交响乐团员工最普遍的健康危险因素有压力大、自我感觉健康差、吸烟、身体活动少、血压高和超重/肥胖,其中压力大、吸烟、血压高、超重/肥胖率均高于普通人群。员工的平均健康危险因素个数为4个。有43.8%的员工处于中健康危险等级,38.0%的员工处于高健康危险等级。干预后,12个健康危险因素所占的比例均出现了降低,中期和基线相比,员工的平均健康危险因素个数减少了1.01个;末期和基线相比,员工的平均健康危险因素个数减少了1.22个。中期和基线相比,49.5%的员工的健康危险等级出现降低,末期和基线相比,47.6%的员工的健康危险等级出现降低。二、基线调查显示,某市交响乐团中有52.1%的员工自我报告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年龄≤38岁、女性、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学历大学及以上的员工自我报告了较多的工作效率低下。干预后,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情况出现了好转。3个月的干预可使工作效率低下平均值降低3%左右,6个月的干预可使工作效率低下平均值降低2.5%左右。3个月或6个月的干预可使该乐团每人每月可避免因工作效率低下而带来的隐形损失约159元~190元。三、压力大、生活满意度差和身体活动少与工作效率低下存在关联,即跟心理/感觉有关的健康危险因素与工作效率低下的关联较强。有压力大的员工因工作效率低下每月给企业带来隐形损失要比无压力大的员工多出265元左右:生活满意度差的员工因工作效率低下每月给企业带来隐形损失要比无生活满意度差的员工多出382元;身体活动少的员工因工作效率低下每月给企业带来隐形损失要比无身体活动少的员工多出86元。健康危险等级越高的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程度越大,每增加一个健康危险等级,工作效率低下值约升高2%。四、工作效率低下导致的隐形损失占健康相关经济损失的54.4%,而因病缺勤和医疗保险费用分别占健康相关经济损失的31.2%和14.4%。6个月的健康干预可使某市交响乐团减少经济损失297,989元,其中减少因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经济损失249,987元,减少因病缺勤造成的经济损失47,998元。
严进[6](2009)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比痔病三种手术方式的治愈率、住院时间、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功能等,试图找出三者的优劣点及差异,评估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简称TST)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该疗法,进而在国内外大规模开展这一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90例病人,按随机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组采用TST术治疗,对照组A采用M-M术治疗,对照组B采用PPH术治疗。对各组病人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脱垂及出血情况、术后肛门疼痛及水肿情况、术后排尿及排便情况、术后肛门功能(精细控便、感觉功能)、术后伤口感染情况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TST组的术后脱垂、出血、排尿、排便情况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T组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与两个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及术中出血情况等方面与M-M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PH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术治疗痔病脱垂和出血的疗效与M-M术、PPH术相似。TST术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疼痛轻,水肿发生率小,对术后排尿的影响不大,术后未发生肛门括约及感觉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白立芳,刘国庆,唐华建,王剑锋,李焕,李杰荣[7](2008)在《产后急性环状嵌顿痔的PPH治疗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产后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13例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30 min,平均住院时间5 d。结论 PPH 手术治疗产后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能迅速改善产妇状态,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王在秋[8](2007)在《PPH与Milligan-Morgan术对环状混合痔治疗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于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传统方法主要以建立在“痔形成的静脉曲张学说”基础上的Milligan-Morgan手术为主。由于其痛苦大,愈合慢,并发症多,对肛门的功能影响大等缺点,越来越不易被患者所接受。1998年由意大利学者Longo根据痔形成的新理论—“肛垫下移学说”而发明的PPH(procedure for prolapseand hemorrhoids)用来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主要优点是:痛苦小,恢复工作快,不影响肛门功能等,迅速在国内外推广。由于PPH开展时间短,对于环状混合痔治疗的临床评价并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两种手术方式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来对比研究其临床疗效,为广大的临床医生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2006年8月~2007年3月收治的60例符合Ⅲ~Ⅳ期痔诊断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PPH手术,对照组采用Milligan-Morgan手术。比较两组术后48小时内切口疼痛程度、服用止痛药次数及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前后肛管最大静息压的变化,用t检验。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48内小时切口疼痛程度,两者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2)两组术后48小时内服用止痛药次数,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3)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93±0.52天,对照组为8.13±1.31天,差异有显着性(P<0.05);4)实验组术后平均恢复工作天数为6.97±1.33天,对照组为20.23±2.47天,差异有显着性(P<0.05);5)术前肛管最大静息压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97±8.43 mmHg、61.50±8.76mmHg,差异无显着性(P>0.05);6)术后30天肛管最大静息压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87±6.04 mmHg、44.03±7.18mmHg,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7)术后30天内并发症(切口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肛门溢液或溢便)的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1或P<0.05)。结论:对于环状混合痔的治疗,PPH更加符合人的生理,较Milligan-Morgan手术明显具有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工作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和普及。
王元钊[9](2007)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混合痔几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显愈率、疗程、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功能等,试图找出不同方法的优劣点及差异,评估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该疗法,进而在国内大规模开展这一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1例混合痔病人,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设两个对照组,对照组A采用传统的外切内扎术治疗、对照组B采用PPH术治疗。术后对各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水肿情况、术后肛门疼痛情况、术后小便情况、术后伤口感染情况和术后肛门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脱垂和痔核体积的疗效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疼痛情况和术后小便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止血疗效与外切内扎术和PPH术疗效相似;对脱垂、痔核体积的治疗效果不及外切内扎术和PPH术。但其手术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肛门疼痛轻,对小便的影响小,术后未发生肛门水肿和功能障碍。虽然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对痔的脱垂症状疗效不佳,但对以出血为主的混合痔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该技术还需要在更大样本和更长时间的研究中得到不断改进。
梁永军[10](2004)在《嵌顿痔的诊治概况》文中提出
二、嵌顿痔早期手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嵌顿痔早期手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STARR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脱垂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痔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清热除湿法治疗湿热下注型内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痔疮的发病机理研究与发展 |
2. 痔疮的治疗方法 |
2.1 中医治疗 |
2.2 西医治疗 |
3. 实验研究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一般数据 |
2. 治疗方法 |
2.1 用药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安全性观察 |
2.4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2.5 临床应用的统计学方法 |
3. 治疗结果 |
3.1 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
3.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
3.3 安全性观察结果 |
4. 预后与转归 |
5. 预防与调理 |
6. 治疗难点 |
7. 中药治疗的前景 |
8 治疗体会 |
9 病案举例 |
讨论 |
1 中医病机探讨 |
2 组方依据 |
3 药物中医论述 |
4 现代药理研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3)活血及利水中药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干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出血性中风血瘀病机的中医学研究 |
(一) 血瘀理论 |
(二) 出血性中风血瘀病机的确立 |
(三) 出血性中风血瘀病机的形成及其演变 |
(四) 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 |
二、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西医学研究 |
(一)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
(二)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西医治疗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一) 仪器 |
(二) 试剂 |
(三) 主要溶液的配制 |
二、 实验方法 |
(一) 实验动物及分组 |
(二) 动物模型的建立 |
(三) 实验药物的制备及用药方法 |
(四) 标本的取材和制备 |
(五)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六) 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
(七) HE 染色流程 |
(八) 免疫组化法检测 AQP4、PAR-1、NF-κBp65、TNF-α及 IL-1β的表达 |
(九) Real-time PCR 检测脑组织 AQP4、PAR-1、NF-κBp65、TNF-α和 IL-1β的表 达 |
(十) Western blot 检测脑组织 AQP4 和 PAR-1 蛋白的表达 |
(十一)统计学处理 |
三、 结果 |
(一) 动物的一般情况及体重改变 |
(二)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三) 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
(四) 组织病理学改变 |
(五)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AQP4 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六)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PAR-1 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七)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NF-ΚBp65 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八)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TNF-α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九) 各组大鼠各时间点 IL-1Β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十) 相关关系分析 |
四、 讨论 |
(一) 脑出血模型的制备 |
(二) 基于血水理论探讨脑出血后脑水肿发病机制及治疗 |
(三) 药物的选择及现代药理研究 |
(四) 活血、利水中药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干预机制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图片 |
附录 2 英文缩略语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参与情况 |
附件1 |
附件2 |
详细摘要 |
(4)嵌顿痔火毒炽盛与湿热下注证型组织病理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嵌顿痔的认识 |
1.1 病名及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2 现代医学对嵌顿痔的认识 |
2.1 概念及病名 |
2.2 病因病理 |
3 嵌顿痔的治疗进展 |
3.1 治疗观点 |
3.2 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与评定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试验病例的终止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方法 |
2.2 操作步骤 |
2.3 治疗器材 |
3 研究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评价标准 |
4 统计学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基础病情资料分析 |
4.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 进一步统计分析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基础病情资料分析 |
5.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6 术后不良反应评估 |
讨论 |
1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
1.1 病理观察初步结果 |
1.2 嵌顿痔与感染 |
1.3 急诊手术与保守治疗 |
1.4 关于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
2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目录 |
(5)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相关的工作效率低下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相关概念定义(按论文中出现先后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假说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设计流程 |
第五节 论文基本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二)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三) 伦理学考虑 |
第二节 资料收集方法 |
(一) 躯体健康检查 |
(二) 问卷调查 |
(三) 小组访谈 |
第三节 研究指标及其定义 |
(一) 研究指标 |
(二) 主要研究指标及其定义 |
第四节 健康干预方案 |
第五节 质量控制 |
(一) 研究设计 |
(二) 现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
(三)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第六节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节 某市交响乐团基线调查结果 |
(一)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人口统计学情况 |
(二)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分布情况 |
(三)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分布情况 |
(四)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和工作效率低下的关联分析 |
第二节 某市交响乐团中期调查结果 |
(一)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基线和中期健康危险因素分布的变化 |
(二)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基线和中期工作效率低下情况的变化 |
(三)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基线和中期健康危险因素的变化与工作效率低下情况的变化的关联分析 |
第三节 某市交响乐团末期调查结果 |
(一)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基线和末期健康危险因素分布的变化 |
(二)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基线和末期工作效率低下情况的变化 |
(三)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基线和末期健康危险因素分布的变化与工作效率低下情况的变化的关联分析 |
第四节 某市交响乐团三期调查结果 |
(一)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三期健康危险因素分布的变化 |
(二)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三期工作效率低下情况的变化 |
(三)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三期健康危险因素分布的变化与工作效率低下情况的变化的关联分析 |
第五节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相关经济损失的计算 |
(一)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带来的隐形损失测算 |
(二)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因病缺勤带来的损失测算 |
(三) 某市交响乐团为员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费用 |
(四) 健康相关经济损失及各方面所占比例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的分布和变化 |
第二节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的分布和变化 |
第三节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和工作效率低下的关联 |
第四节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相关经济损失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附录二: 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三: 健康危险因素及工作效率评估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小组访谈1提纲 |
附录五: 小组访谈2提纲 |
附录六: 致乐团员工的问卷调查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七: 北京协和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函 |
附录八: 健康干预记录 |
附录九: 研究时间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索引 |
(6)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痔病的概念 |
1.1 祖国医学关于痔病的概念 |
1.2 西方医学关于痔病的概念 |
2、痔病的病因病理 |
2.1 祖国医学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的认识 |
3、痔病的诊断 |
3.1 中医辨证分型 |
3.2 西医诊断 |
4、痔病的治疗 |
4.1 一般治疗 |
4.2 药物治疗 |
4.3 针灸和挑治疗法 |
4.4 枯痔疗法 |
4.5 注射疗法 |
4.6 扩肛疗法 |
4.7 物理治疗方法 |
4.8 结扎疗法 |
4.9 手术切除疗法 |
4.10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
4.11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治疗结果 |
2.2 结果分析 |
2.3 结论 |
3、讨论 |
3.1 痔病的本质学说和治疗理念的新变化 |
3.2 TST术的作用机理 |
3.3 TST术是中医分段齿形结扎术与西医PPH术的完美结合 |
3.4 TST术与PPH术的比较 |
3.5 TST术与MiIIigan-Morgan术的比较 |
3.6 关于TST术的手术适应症 |
3.7 TST术的优点 |
3.8 TST术的缺点 |
3.9 操作体会 |
3.10 小结与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PPH与Milligan-Morgan术对环状混合痔治疗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1 器械和设备 |
1.2 临床资料 |
1.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1.4 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切口疼痛程度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应用止痛药次数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数,恢复工作时间比较 |
2.4 两组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30天肛管最大静息压比较 |
2.5 两组患者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6 手术照片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第三节 痔的治疗 |
第二章、临床研究 |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诊断标准 |
三、治疗方法 |
四、观察方法 |
五、疗效评定标准 |
六、统计方法 |
第二节、结果 |
一、治疗结果 |
二、结果分析 |
三、结论 |
第三节、讨论 |
一、痔的本质学说和治疗理念的新变化 |
二、DG—HAL术的作用机理 |
三、DG—HAL术是痔的结扎疗法的延伸 |
四、DG—HAL术与外切内扎术的比较 |
五、DG—HAL术与 PPH术的比较 |
六、关于 DG—HAL术的手术适应症 |
七、DG—HAL术的优点 |
八、DG—HAL术的缺点 |
九、操作体会 |
十、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痔动脉结扎术临床研究数据统计表 |
致谢 |
四、嵌顿痔早期手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STARR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脱垂患者的临床分析[D]. 王高翔.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2]清热除湿法治疗湿热下注型内痔的临床研究[D]. 孙海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4(03)
- [3]活血及利水中药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干预作用的研究[D]. 李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12)
- [4]嵌顿痔火毒炽盛与湿热下注证型组织病理差异性研究[D]. 冀永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 [5]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相关的工作效率低下的关系研究[D]. 张晓方.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07)
- [6]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D]. 严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 [7]产后急性环状嵌顿痔的PPH治疗临床分析[J]. 白立芳,刘国庆,唐华建,王剑锋,李焕,李杰荣. 临床急诊杂志, 2008(04)
- [8]PPH与Milligan-Morgan术对环状混合痔治疗的对比研究[D]. 王在秋. 青岛大学, 2007(02)
- [9]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王元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 [10]嵌顿痔的诊治概况[J]. 梁永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