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第七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赵小平[1](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2](2011)在《“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作为地质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前缘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表现了地质科学的实验性、实践性的特征,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图的绘制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地质工作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手段,深刻地反映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服务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中国
芦跃威[3](2011)在《李四光精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四光是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评价李四光为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李四光精神作为李四光特有的精神禀性,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李四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李四光精神的形成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李四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李四光精神就是李四光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逐渐积淀成型的,使其成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卓越的科学工作者和杰出的中共党员的那些优秀品质。主要囊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大方面。人文精神包括惟图国强、不谋己荣的爱国情怀;对党忠诚、碧血丹心的崇高品德;倾心育人、兴才为责的担当精神;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包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登攀精神;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求索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李四光精神的主要特征包括:人文情怀和科学品质的统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碰撞;民族精神和世界潮流的糅合;个人理想同社会发展的结合。李四光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普遍价值就是指李四光精神对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价值和意义。特殊价值主要指李四光精神对地质类院校师生和地质工作者的价值和效用。本文对李四光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的探讨主要从在思政教育理论课学习中如何实现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两方面来展开。
《中国地质教育》编辑部[4](2011)在《2010年度地质教育要闻》文中研究表明一、高校在2010年度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励中地学类获奖情况2011年1月14日召开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全国高等学校共获得198
吴恺[5](2010)在《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奖励制度是社会制度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科学社会学研究对象之一。科技奖励制度完善与否,决定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奖励制度不断改革与发展,奖项的设置日趋合理与完备。目前,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已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阶段。本文紧扣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这个主题,以改进与完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为宗旨,分四章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对科技奖励制度的内涵、主客体与本质进行了阐述,并对近代科技建制化历程与科技奖励制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建制化科技奖励制度对古代非建制化科技奖励制度的超越。第二章论述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国家级科技奖励、省(部)级科技奖励、社会力量设置科技奖励各自的特点,并分析了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的作用与意义。第三章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进行了分析。首先,剖析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诸要素,并探讨了“大科学”背景下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良性运行的规范。其次,阐明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运行的心理学机制和社会学机制,力图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角度深入研究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实际运作。再次,运用霍尔系统工程“三维结构论”,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科技奖励制度及其特点,通过中外科技奖励制度比较研究,得出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从结构和运行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有效做法,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谭明,熊尚发[6](2009)在《刘东生年谱简编》文中研究说明1917年11月22日,刘东生出生于辽宁沈阳。父刘福瑞,字辑五(1894~1974年),母赵博直(1897~1983年)。刘家先祖明朝在军队服役,后随燕王扫北到了北方,驻扎在天津卫。父亲五岁丧母,由姐姐抚养,从小失学,幼年随祖父在小药店打工,自学成才。年长后闯关东,先到大连,再到沈阳,入京奉铁路皇姑屯站工作,后任副站长。
王广福,汪纬林,陈英方[7](2007)在《附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年编年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地球物理学是地学和物理学的边缘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外层空间,地球物理研究的问题涉及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和对其外层空间的认识,以及地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预防,环境的监控和治理。这些问题都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这一新兴学科很快得到发展,同时也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
姚昆仑[8](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段治文[9](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提出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孙文盛[10](2004)在《切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第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在第七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第七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科技法制 |
(二) 科技文化 |
(三) 法治科技观 |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1 科技基本法 |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5.2.3 科技成果法 |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
6.2.1 科技基本法 |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6.2.3 科技成果法 |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李四光精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1.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李四光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 |
2.1 李四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
2.1.1 客观条件 |
2.1.2 主观条件 |
2.2 李四光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
2.2.1 萌芽阶段(留学日本之前) |
2.2.2 初步形成阶段(留日期间到辛亥革命时期) |
2.2.3 形成阶段(辛亥革命失败后到1949 年回国前夕) |
2.2.4 成熟阶段(1949 年回国后) |
第3章 李四光精神的内容及主要特征 |
3.1 李四光精神的内涵 |
3.2 李四光精神的内容 |
3.2.1 惟图国强、不谋己荣的爱国情怀 |
3.2.2 对党忠诚、碧血丹心的崇高品德 |
3.2.3 倾心育人、兴才为责的担当精神 |
3.2.4 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的民主精神 |
3.2.5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3.2.6 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登攀精神 |
3.2.7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求索精神 |
3.2.8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
3.3 李四光精神的主要特征 |
3.3.1 人文情怀和科学品质的统一 |
3.3.2 民族精神和世界潮流的糅合 |
3.3.3 个人理想同社会发展的结合 |
第4章 李四光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 |
4.1 李四光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4.1.1 普遍价值 |
4.1.2 特殊价值 |
4.2 李四光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 |
4.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李四光精神价值的实现 |
4.2.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李四光精神价值的实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2010年度地质教育要闻(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在2010年度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励中地学类获奖情况 |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 |
三、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四、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和地质教育家王鸿桢、杨起相继辞世 |
五、胡锦涛总书记接见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
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
七、首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在成都举行 |
八、“我国地质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暨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 |
九、第一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 |
十、教育部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
(5)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科技奖励制度概述 |
第一节 科技奖励制度相关范畴界定 |
一、科技概念的界定 |
二、科技奖励的理论界定及其分类 |
三、科技奖励制度的理论界定 |
第二节 科技奖励制度的主客体与本质 |
一、科技奖励制度的主客体 |
二、科技奖励制度的本质 |
第三节 科技奖励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一、古代非建制化科技奖励制度 |
二、科技的社会建制化与现代科技奖励制度建立 |
第二章 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历程 |
一、初创和发展停滞阶段(1949年——1976年) |
二、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1985年) |
三、全面稳定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
四、改革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
一、我国国家级科技奖励分析 |
二、我国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
三、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
四、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的作用 |
第三章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概述 |
一、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涵义及要素 |
二、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运行规范 |
第二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运行机制 |
一、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运行的心理学机制 |
二、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运行的社会学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三维结构分析 |
一、时间维 |
二、逻辑维 |
三、知识维 |
第四章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比较及启示 |
一、国外科技奖励制度概览 |
二、中外科技奖励制度之比较 |
三、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结构上的问题 |
二、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改善与优化 |
一、优化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结构 |
二、改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运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所发论文 |
后记 |
(8)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
一、授官赐爵 |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
六、其它奖励方式 |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
三、几点结论 |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9)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在第七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2]“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A].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3]李四光精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 芦跃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4]2010年度地质教育要闻[J]. 《中国地质教育》编辑部. 中国地质教育, 2011(01)
- [5]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 吴恺. 武汉大学, 2010(07)
- [6]刘东生年谱简编[A]. 谭明,熊尚发. 纪念刘东生院士, 2009
- [7]附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年编年大事记[A]. 王广福,汪纬林,陈英方. 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 2007
- [8]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9]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10]切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第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J]. 孙文盛. 国土资源通讯,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