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一、尿激酶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复娟,吴良霞[1](2021)在《儿童难治性肾病治疗进展》文中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年发病率为2/100 000~4/100 000[1]。根据患儿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S)治疗的反应分为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SNS)和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SRNS),PNS患儿中80%~90%经初始激素治疗可获得完全缓解,其中10%~20%不复发,10%~20%为非频复发,40%~50%为频复发肾病综合征(frequent relapse nephrotic syndrome,FRNS)或激素依赖肾病综合征(steroid-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SDNS)[2]。

肖爱国,吕新玲,孙东[2](2021)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黄葵、双嘧达莫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9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联合ACEI/ARB+黄葵、双嘧达莫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并就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尿足细胞标记蛋白PCX、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肝及尿素氮)改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低盐、低蛋白饮食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肾功能,有助于患者预后,且安全有效。

侯宁[3](2021)在《山东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认为为进一步规范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管理,更好地协助省内各医疗机构备案药品超说明书使用,促进合理用药,由山东省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山东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以下简称《共识》),旨在以充分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规范药品超说明书使用,加强药学监督管理,降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为提高药品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供循证参考依据。

周宗祥[4](2021)在《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MHD患者内瘘失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运用中药活血通络方经皮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循证利用中医中药方法结合现在科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的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以及枣庄市市立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76例患者79次治疗(其中有四例患者进行2次治疗,1例患者因效果不佳而退出)。根据随机数字表编码分为治疗组(中药活血通络方经皮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前常规体格检查,观察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所有患者均完善内瘘超声检查,血常规、D-dammer、透析前后肾功、离子,常规心电图、胸部X片等检查。两组治疗均在3天后观察内瘘震颤情况以及内瘘彩超:狭窄部位的直径,以及血液流量情况,有效则进入继续观察治疗,无效则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取栓重建术,或球囊取栓、支架植入等。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u皮下注射/12h,透析日暂停,7天为1疗程。中药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采用NPD-4AS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由经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的医师操作,在内瘘狭窄部位约3-5cm范围采用中药离子导入,中药选用黄芪30g,川芎15g,桂枝10g,水蛭10g,丹参25g煎汤约100ml,以3-5块10*10cm纱布浸透进行离子导入。每次治疗30min,每天二次,透析天暂停,连续7天为1疗程。尿激酶溶栓的方法:确定血栓的位置,留置针穿刺内瘘静脉端,针尖指向血栓位置,确定针尖位于血管内,将10万U尿激酶溶解于2mL生理盐水中缓慢推入血管中,再以2ml生理盐水静推,确保药液全部进入血管,再以尿激酶20万u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缓慢泵入(4-5h),并配合手法按摩,连续三天。结果:76例患者中,观察组36例患者共行40例次溶栓+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在研究期间发生再次狭窄而进行2次治疗),成功29例次(72.5%)。对照组40例患者,共进行39例次溶栓治疗,成功20例次(51.3%),其中1例患者因治疗3天,经内瘘评估情况无明显改善而转入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治疗后通过观察内瘘狭窄处直径、狭窄处血液流量、spKT/V、D-dammer、CRP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透析龄、内瘘使用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中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皮肤过敏的症状,其他入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所有患者在使用尿激酶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内瘘失功,在改善微炎症状态,改善狭窄部位的血液循环,提高透析的充分性均有明显的效果,说明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内瘘失功较单用尿激酶治疗内瘘失功有明显优势。

陈珏莹[5](2021)在《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水蛭酊湿热敷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疼痛等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采用内瘘每周规律透析(3次)的60例患者(脱落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7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治疗组予水蛭酊湿热敷治疗,均于透析间隔期进行干预。8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凝血功能:D-二聚体、APTT、PT,肾功能:Scr、BUN及炎症指标CRP,观察内瘘血流量、内径、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及随访对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组内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流量对比,治疗组血流量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血流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内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内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随访4周,观察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血肿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各自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酊湿热敷可以提高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增加穿刺段内径和减轻穿刺后疼痛,对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

张林[6](2021)在《回顾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病脾肾气虚型)中药疗效和药物挖掘、网络药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回顾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疗效,挖掘所用中药的基本特征,配伍特点,内在联系;(2)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潜在机制;(3)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10年之间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特征。方法:(1)研究一:纳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病房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的PNS(水肿病脾肾气虚型)患者共108名,实验组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两组各54例,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纳入实验组54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中药方剂共268付,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采用Aproiori关联规则,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探索实验组268付中药的基本特征。(2)研究二:根据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寻找防己黄芪汤的所有已知靶点,从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校正,再通过OMIM和Genecard数据库寻找目前已知的PNS靶点,分析蛋白互作用网络;基于R Stuidio1.2.5042版本的R 4.0.0软件做GO和KEGG富集分析;Pub Chem数据库寻找药物成分的二维结构式,并将这些药物成分作为配体,Chem Bio3D Ultra 14.0对下载的药物成分进行最低能量值转化,PDB数据库搜索主要蛋白的结构式,受体蛋白经Py MOL 2.4.0去除水分子后摘除配体,并保存为pdb格式,使用Autodock Tools 1.5.6把配体统一转换成pdbqt格式,并对受体进行加氢,根据原配体所在位置设置网格盒子(Grid Box)参数,以参数使用Autodock Vina做分子对接验证。(3)研究三:根据Cite Space 5.7.R2软件,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发表在中国知网上关于中医药治疗PNS的文献,以Cite Space5.7.R2对导出的Refworks格式数据进行转换,并导入Cite Space5.7.R2中,筛选与去重后进行可视化展示。在参数设置中,以1年作为时间切片;节点分类分别选择Author/Institution/Keywords;参考2019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版),统计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数据,对作者单位进行统计,设立表达矩阵,做聚类校正分析,校正方式以VBA语言为主。结果:(1)研究一:PNS患者在12周治疗后,两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改善,实验组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的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两组无差异(P>0.05)。对实验组所用的中药进行挖掘,共发现205味中药,频次最高的中药是黄芪,最常见的药对是黄芪+白术,关联分析得出的最终药物共有8味,分别是是补脾益肾(黄芪、白术、芡实),祛风除湿(青风藤、防己、茯苓),活血化瘀(丹参和鬼箭羽);对所有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成3类,最佳的一类是补脾益肾(黄芪,白术,防己,芡实,金樱子,杜仲),祛风除湿(青风藤,薏苡仁,威灵仙,猪苓,冬瓜皮,蝉蜕),活血化瘀(鬼箭羽,土鳖虫,川芎,当归)。(2)研究二: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先寻找防己黄芪汤的有效成分及靶标,共找出有效活性成分124个,其中防己4个,黄芪20个,甘草93个,白术7个,根据相应靶标,蛋白互作用网络筛选出度值最高的五个成分,分别是槲皮素、山奈酚、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异鼠李素、β谷甾醇。在PNS的基因检索中,共选出1778个基因,“药物-疾病”有46个共同靶标,GO分析主要与DNA结合转录因子,DNA结合转录激活因子,RNA聚合酶II等有关;KEGG富集分析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受体通路,卡希波肉瘤通路,液体剪切应力通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前列腺癌通路,细胞凋亡通路等有关。为验证相关分子的结合能力,把排名前五的成分槲皮素、山奈酚、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异鼠李素、β-谷甾醇作为配体,将基因排名前五的蛋白作为受体,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与白细胞介素6(IL-6),半胱天冬酶-3(CASP3),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的受体1IL6,2XZT,3V3V结合自由能良好,可能是防己黄芪汤治疗PNS的靶点。(3)研究三:文献计量学的时间分析指出,在2010年至2018年间,文献发表量虽然出现波动,但是总体上为上升趋势,2019年之后,文献发表量开始下降。发表机构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2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篇),天津中医药大学(16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4篇),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篇)。作者频数排名分别是邓跃毅教授(14篇),杨洪涛教授(9篇),余仁欢教授(9)。湖北省中医院的王小琴教授2018年-2020年期间文献量开始突现。发表期刊以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最多(36篇),其次是光明中医(26篇),河北中医(19篇),湖南中医杂志(16篇)等。关键词排名前5的分别是肾病综合征(317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41次),特发性膜性肾病(95次),中医药疗法(85次),膜性肾病(63次),中医药治疗(58次);其中以特发性膜性肾病为关键词的研究在2018年突现强度最大,突现时间一直持续到2020年,防己黄芪汤的突现时间最长,从2017年持续到2020年;对关键词的中药方剂进行归纳,排名前五的中药有防己黄芪汤(55篇),真武汤(46篇),肾炎康复片(30篇),五苓散(25篇),六味地黄丸(16篇);对关键词证型进行归纳,排名前5的证型分别是脾肾阳虚证(41次),脾肾气虚证(35次),气阴两虚证(26次),湿热瘀阻证(22次),血瘀水停证(22次)。结论:(1)数据挖掘的中药基础方显示为加减防己黄芪汤,加减防己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PNS的疗效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治疗后在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未见统计差异;(2)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能通路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和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药物成分可能是槲皮素和山奈酚,关键的作用靶点可能是IL-6,CASP3,MAPK8;(3)文献计量学的突现词强调了将来的研究热点可能是防己黄芪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关键词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证型是脾肾阳虚型,且真武汤也是常出现的方剂之一,所以真武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依然是众多学者的关注点。

贾晓颖[7](2021)在《糖络宁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背根神经元中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从体外角度,针对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来探讨糖络宁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作用机理。通过基因沉默和过表达,验证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在DPN发病中的作用。研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35只,糖络宁组25只,分别予以2.5 g/kg-d的糖络宁生药和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10天,制备正常血清和糖络宁血清。新生大鼠提取背根神经元细胞(DRGn)。采用Lipo2000法进行转染,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对照组、抑制剂组、中药组、激动剂中药对照组和激动剂中药组。使用q-PCR 检测 DRGn 细胞中 miR-211、IRE1α、CHOP 和 XBP1 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DRGn细胞中IRE1α、p-IRE1α、XBP1、CHOP蛋白表达;荧光探针法测定DRGn细胞ROS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技术检测SOD活性,硫代巴比妥法测定MDA含量。研究结果1.qRT-PCR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miR-211、IRE1α、XBP1、CHOP mRNA值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抑制剂组的miR-211、IRE1α、XBP1、CHOP mRNA值均明显降低(P<0.01),抑制剂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中药组相比,激动剂中药组的miR-211、IRE1α、XBP1、CHOP mRNA值升高(P<0.01),激动剂中药对照组无差异(P>0.05)。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抑制剂对照组IRE1α、p-IRE1α、XBP1、CHOP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抑制剂组IRE1α、p-IRE1α、XBP1、CHO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抑制剂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中药组相比,激动剂中药组IRE1α、p-IRE1α、XBP1、CHO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激动剂中药对照组无差异(P>0.05)。3.氧化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ROS、MDA显着提高(P<0.01),SOD活力明显减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抑制剂组ROS、MDA明显减低(P<0.01),SOD活力增加(P<0.01),而抑制剂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中药组相比,激动剂中药组ROS、MDA升高(P<0.01),SOD活力减低(P<0.01),激动剂中药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1.DRGn细胞通过转染miR-211抑制剂和激动剂可构建有效的miR-211低表达和过表达的模型。miR-211抑制剂可使IRE1α-CHOP通路活性减低,进而缓解高糖对DRGn细胞的氧化损伤。miR-211激动剂能增加IRE1α-CHOP通路的活性,进而使糖络宁对高糖诱导的DRGn细胞的抗氧化作用降低。2.高糖可使DRGn细胞中miR-211表达增加,进而激活IRE1α-CHOP通路,引发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使细胞受损;糖络宁含药血清可使miR-211水平减低,降低IRE1α-CHOP通路活性,进而改善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缓解细胞损伤。本研究表明,糖络宁可改善高糖诱导的DRGn细胞的氧化损伤,这一保护作用可能依赖于糖络宁能下调miR-211的表达,进而抑制高糖下IRE1α-CHOP通路的活性,缓解氧化损伤,改善DPN。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8](2021)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文中指出

程姣[9](2021)在《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分析其用药规律,传承其学术思想,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治。方法:(1)跟诊学习:通过跟诊抄方、临证分析、个案讨论等方法学习并归纳刘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2)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学习并整理刘宝厚教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键点。(3)数据挖掘: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宝厚教授门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处方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归纳处方及用药规律,整理刘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学术思想。结果:(1)刘宝厚教授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肺、脾、肝、肾亏虚为本,其中尤以脾肾亏虚为要,风邪,湿热及血瘀为标。(2)刘宝厚教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出了“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瘀血不去、肾气难复”的病机观点。治疗上主张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从风论治,常以激素的使用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点分阶段辨证论治。(3)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所录入的200首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共使用中药142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有48味,使用频次前十的药物依次是:黄芪、当归、地龙、水蛭、石韦、女贞子、生地黄、益母草、炒白术、防风;四气频次统计结果显示刘教授用药以寒、温、平性为主;五味频次统计结果显示用药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统计显示入肝、脾、肺、肾经药物较多;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45个,其中位于前五的药对依次是:水蛭-地龙,黄芪-当归,黄芪-地龙,水蛭-黄芪,水蛭-黄芪-地龙;基于熵聚类算法,得出关联度较大的药对36个,核心组合18个及新处方9个。结论:(1)刘宝厚教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主张“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治疗上注重祛邪,常以激素使用不同阶段作为中西医结合点辨证论治,具以有鲜明的诊疗特色。(2)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客观论证了刘宝厚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注重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内外风兼治等,其结果符合刘教授“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瘀血不去,肾气难复”、“从风论治”等学术观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杨丽虹[10](2020)在《基于中医药真实世界数据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确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尝试回答接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以尿蛋白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试验中,经治疗后尿蛋白较基线下降多少才能认为该变化幅度具有临床意义这一问题。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基于中医药治疗DKD的真实世界队列数据,确定DKD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后尿蛋白变化的最小临床意义差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为合理评价中医药治疗DKD的临床疗效提供判断界值的科学依据,亦为未来中医药治疗DKD的同类临床试验进行样本量估计时提供计算依据。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批(伦理批件号:BE2020-129-01)。第一部分内容是系统检索并纳入中医药治疗DKD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计算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24h UPE)、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24h UAE)、尿蛋白/肌酐比(protein-creatinine ratio,PC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aluminum-creatinine ratio,ACR)4个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作为相应MCID确定的参考范围。第二部分内容是基于中医药治疗DKD的真实世界队列,采用效标法估算尿蛋白变化的MCID,采用分布法估算尿蛋白变化的最小可测变化值(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MDC);并以效标法为主、分布法为辅、参考文献分析法的综合策略确定尿蛋白4个检测指标最终的MCID值。通过广东省中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筛选并纳入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tpye 2diabetic mellitus,T2DM)、疾病分期属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期和CKD2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且随访大于3个月的成年DKD患者。效标法估算尿蛋白初始MCID:选择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肌酐翻倍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较基线下降40%(40%GFR下降)作为备选效标,尿蛋白变化值与血肌酐和e GFR的相关系数r大于0.3者选择为正式效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和均数差法估算4个尿蛋白指标的初始MCID。仅当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大于0.7者以及均数差法中进展组和未进展组(以是否达到效标结局来分组)的尿蛋白变化值具有统计学差异时,方取其估算结果作为MCID初始估算值。两方法所得结果的均数作为效标法估算的合并MCID。分布法估算尿蛋白MDC:以效应量(effect size,ES)、标准化反应平均数(standardized response mean,SRM)、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和标准测量误差(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SEM)法计算4个尿蛋白指标的MDC,以|ES|和|SEM|在0.2-0.5之间的尿蛋白前后差值、基线尿蛋白1/2SD和1.96SEM作为MDC估计值,并取4者均数作为分布法估算的合并MDC。综合确定尿蛋白的最终MCID:若初始MCID值大于MDC值时,以初始MCID值作为最终的MCID值;若初始MCID小于MDC值时,结合参考文献分析法的尿蛋白变化范围和MDC值确定最终MCID。结果:1.基于文献的尿蛋白变化值检索获得逾5万篇中英文文献,最终纳入18篇以安慰剂作为对照的中医药治疗DKD的RCT文献。这些研究共纳入了2378例DKD患者,平均年龄55.1岁,基线24h UPE为961mg/24h、24h UAE为186.88mg/24h。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西医支持治疗且不使用肾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的情况下,中药组治疗8-12周后24UPE下降285.40mg/24h(P<0.05)、24h UAE下降83.08mg/24h(P<0.05)。在西医支持治疗和肾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使用的基础上,中药组治疗后24h UPE下降111.89mg/24h(P<0.05)、24h UAE下降102.89mg/24h(P<0.05)。2.基于真实世界队列估算尿蛋白初始MCID和MDC:临床数据来源于2011年至2019年广东省中医院住院诊断为DKD以及诊断为T2DM且尿蛋白或尿白蛋白异常升高的患者。导出数据包含3487名患者,最终纳入CKD1-2期的DKD合格样本共145人,平均随访时间为3.35年,中位数年龄为57岁,基线血肌酐和e GFR中位数为69μmol/L和85ml/min/1.73m2、24h UPE中位数为933mg/24h、24h UAE中位数544mg/24h。纳入样本人群以非肾病水平蛋白尿为主(86.2%)。因有效样本中,24h UAE、ACR和PCR三个指标的复查检测率较低,无法完成MCID估算,故本研究仅对24h UPE的MCID进行估算。(1)效标法估算初始MCID值(1)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6月-1年、1-2年和2-3年的24h UPE变化值与3个备选效标发生时点的血肌酐和e GFR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3年的24h UPE变化值与3个效标的相关性系数r>0.3,故3个备选效标均符合作为效标的要求,可作为本研究的效标。(2)均数差法估算的MCID值以上述3个效标分组,3-6月和6月-1年24h UPE变化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年24h UPE变化值仅以40%e GFR下降为效标分组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CID为-1045mg/24h;其中CKD1期亚组MCID为-1552mg/24h,CKD2期亚组MCID为-953mg/24h。以3个效标分组,2-3年24h UPE变化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3个效标估算的MCID的均值作为合并MCID,为-1668mg/24h;CKD1期亚组合并MCID为-2474mg/24h,CKD2期亚组合并MCID为-1838mg/24h,非肾病水平尿蛋白亚组合并MCID为-1686mg/24h。(3)ROC曲线法估算的MCID值因为3-6月24h UPE变化值与效标发生时点的血肌酐和e GFR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6月-1年和1-2年的24h UPE变化值与3个效标的相关性系数r为0.13-0.29<0.3,所以3-6月、6月-1年、1-2年的24h UPE变化的MCID不采用ROC曲线法进行估算,仅对2-3年的24h UPE变化的MCID进行估算。2-3年24h UPE的合并MCID为-1027mg/24h,CKD2期亚组的合并MCID为-680mg/24h,非肾病水平蛋白尿亚组的合并MCID为-1027mg/24h。(4)效标法估算的合并MCID值1-2年24h UPE变化的合并MCID为-1045mg/24h,CKD1期亚组MCID为-1552mg/24h,CKD2期亚组MCID为-953mg/24h,非肾病水平尿蛋白亚组MCID为-953mg/24h。2-3年24h UPE变化的合并MCID为-1348mg/24h,CKD1期亚组MCID为-2474mg/24h,CKD2期亚组MCID为-1259mg/24h,非肾病水平尿蛋白亚组MCID为-1356mg/24h。(2)分布法估算MDC值基于ES、SRM、SD和SEM法估算的MDC均值获得合并MDC:3-6月24h UPE变化的MDC为189mg/24h,6月-1年24h UPE变化的MDC为116mg/24h,1-2年24h UPE变化的MDC为99mg/24h,2-3年24h UPE变化的MDC为109mg/24h。分布法估算24h UPE的合并MDC为99-189mg/24h。为避免增加假阳性结果的风险,取其范围上限189mg/24h作为最终的24h UPE的MDC值。(3)最终MCID值效标法以3个效标估算的合并MCID值均大于分布法估算的合并MDC值,可判断尿蛋白下降达到效标法估算的MCID值是真正存在差异并非是由测量误差所致。文献分析仅获得短期随访2-3月的24h UPE下降范围,本研究的目标人群是随访3个月以上的DKD患者,因此,基于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不作为本研究估算尿蛋白MCID的参考。取效标法估算的合并MCID值作为24h UPE的最终MCID值。1-3年24h UPE的MCID绝对变化值为1045-1348mg/24h。因为效标选择的关系,该MCID值可能偏大,所以取其范围下限1045mg/24h(相对变化值52%)作为最终MCID。为方便临床应用和推广,取整为1000mg/24h(相对变化值50%)。结论:原发病为T2DM的早期DKD(CKD1-2期)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接受中药治疗后24h UPE的MDC为189mg/24h,即在接受治疗后24h UPE变化值超过189mg/24h可说明其变化数值是真正存在差异而并非由测量误差所致。该人群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1-3年24h UPE的MCID绝对变化值为1000mg/24h(相对变化值50%)。即该人群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1-3年,针对24h UPE来说降低1000mg/24h或较基线降低50%说明研究结果有临床意义。但是,本研究所选效标为肾脏病临床重要终点或替代终点,以其为效标能区分出疾病进展和无进展的患者,但无法区分出轻度恶化和/或轻度改善和无变化的患者,所以基于该系列效标所得的MCID可能不是最小的变化差值。因此,在使用本研究的尿蛋白MCID结果时需按实际情况分析。

二、尿激酶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激酶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难治性肾病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糖皮质激素(GS)治疗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
2 免疫抑制剂治疗NS
    2.1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
    2.2 CTX
    2.3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t, MMF)
    2.4 来氟米特(leflunomide, LEF)
    2.5 咪唑立宾(mizoribine, MZR)
3 生物制剂治疗NS
    3.1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RTX)
    3.2 奥法木单抗
4 其他药物治疗NS
    4.1 左旋咪唑
    4.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ngiotensinⅡ receptor antagonists, ARB)
    4.3 抗凝及纤溶药物
    4.4 活性维生素D
5 小结

(2)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方法及指标
    1.5 实施方案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MsPGN)与正常对照组(Control)间PCX表达的比较
    2.2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尿PCX的水平与肾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2.3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各组治疗前后PCX(ng/mL)水平变化的比较
    2.4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各组治疗前后UTP(g/24 h)水平变化的比较
3 讨 论

(4)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MHD患者内瘘失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
    3. 中医对内瘘失功的认识
    4. 中药离子导入的研究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2.2 治疗组(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组)
        2.3 对照组(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
    3 治疗药物
    4 观察指标
        4.1 疗效观察
        4.2 安全性观察
    5 统计分析
诊疗标准
    1 病例选择
        1.1 失功的诊断标准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2 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 两组治疗前后数值比较
    3 安全性观察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语
    一、结论
    二、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修改说明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实验方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结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及炎症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穿刺疼痛评分
    2.4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血流量对比
    2.5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内瘘内径对比
    2.6 治疗后随访4周并发症发生率
    2.7 治疗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2.8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3.讨论
    3.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3.2 中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3 西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4 西医对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3.5 活血化瘀药物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3.6 水蛭的作用
    3.7 水蛭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理论依据及疗效分析
    3.8 超声在诊断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
    3.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患者满意度调查
缩略词表
综述 活血化瘀中药外治法对维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回顾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病脾肾气虚型)中药疗效和药物挖掘、网络药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和药物挖掘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研究二 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潜在药理学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10 年间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一 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和药物挖掘
讨论二 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潜在药理学机制
讨论三 10 年间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糖络宁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背根神经元中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认识
        一. 中医认识
        二. 西医认识
        三.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2 microRNA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影响
        一. miRNA
        二. miRNA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三.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用药
        3. 仪器
        4. 试剂
    方法
        1. 糖络宁含药血清及正常大鼠血清的制备
        2. 大鼠DRGn细胞的分离培养
        3. 干预分组
        4. 细胞转染
        5. q-PCR法检测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6. Western Blot法检测IRE1α-CHOP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7. 氧化指标的检测
        8.数据分析
    结果
        1. DRGn细胞生长情况
        2. 糖络宁对DRGn细胞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 糖络宁对DRGn细胞IRE1α-CHOP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 糖络宁对DRGn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讨论
        1. miR-211在疾病中的作用
        2. 氧化应激与DPN
        3. 内质网应激与DPN
        4. miR-211与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
        5. 糖络宁对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的作用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刘宝厚教授个人传略
    1 个人简介
    2 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启蒙
    3 主要学术思想
        3.1 提出“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的临床医学模式
        3.2 提出治疗肾脏病三大原则
        3.3 创立了“病位病性辨证法”
        3.4 创立了“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方案
    4 科研成果及着作
    5 临床工作及教学
第二部分 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总结
    1 刘宝厚教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西医认识
        1.1 对病因的认识
        1.2 对病机及病理生理的认识
        1.3 对不同年龄段患者肾活检的认识
    2 刘宝厚教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病机的认识
    3 中西医双重诊断—病证结合
    4 中西药有机结合—激素与中医药结合分阶段论治
        4.1 大剂量激素首始治疗阶段
        4.2 激素减量阶段
        4.3 激素维持治疗阶段
    5 祛邪重湿热、血瘀、风邪
        5.1 从湿热论治
        5.2 从血瘀论治
        5.3 从风论治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刘宝厚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软件支持
        1.6 方法
    2 结果
        2.1 频次、频率统计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
        2.3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
    3 讨论
        3.1 药物频数及频次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3.2 药物四气分析结果讨论
        3.3 药物五味分析结果讨论
        3.4 药物归经分析结果讨论
        3.5 组方规律分析讨论
        3.6 新处方的分析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验案举隅
结语
第六部分 文献综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现代医学诊治进展
        1.1 概述
        1.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进展
        1.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2 祖国医学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与研究
        2.1 病名溯源
        2.2 病因病机
        2.3 治法治则
        2.4 现代医家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成果

(10)基于中医药真实世界数据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试验中结局指标的系统综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总结与讨论
    第二节 蛋白尿和白蛋白尿与慢性肾脏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一、蛋白尿和白蛋白尿的定义
        二、蛋白尿和白蛋白尿的测量
        三、蛋白尿和白蛋白尿与慢性肾脏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第三节 最小临床意义差值估算方法与应用
        一、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概念与定义
        二、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估算方法
        三、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确定方法
        四、最小临床意义差值在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五、最小临床意义差值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六、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MCID确定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第二节 基于文献分析确定MCID参考范围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第三节 基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真实世界数据确定MCID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第四节 讨论
        一、研究概述
        二、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三、研究的局限性
        四、对今后研究建议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尿激酶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难治性肾病治疗进展[J]. 王复娟,吴良霞. 儿科药学杂志, 2021(09)
  • [2]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J]. 肖爱国,吕新玲,孙东. 医药论坛杂志, 2021(16)
  • [3]山东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侯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06)
  • [4]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尿激酶治疗MHD患者内瘘失功的研究[D]. 周宗祥. 山东大学, 2021(12)
  • [5]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D]. 陈珏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6]回顾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病脾肾气虚型)中药疗效和药物挖掘、网络药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D]. 张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糖络宁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背根神经元中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的影响[D]. 贾晓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4)
  • [9]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D]. 程姣.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中医药真实世界数据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确定[D]. 杨丽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尿激酶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