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蔡福养教授运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雁南[1](2021)在《从瘀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文中研究指明腺样体肥大是儿童临床的常见病,可合并多种近期或远期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邪侵袭,内有禀赋不足,故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瘀肿积存于鼻咽部,致使长期肿大难以消散。其病理因素以血瘀为主,可有气虚、痰凝、阴虚、气滞的不同。依据瘀血理论,运用会厌逐瘀汤随证加减治疗,并附验案一则。
肖伊[2](2020)在《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单纯中药内服和中药加用咽部刺血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了解咽部刺血在治疗慢性咽炎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以18-60岁的60例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的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治法,内服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中药每日1剂,日2次,早晚饭后服。观察组:采用内外合治,内服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联合咽部刺血疗法;咽部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点刺咽后壁曲张的静脉,增生、融合、隆起的淋巴滤泡,肥厚的咽侧索及肥厚的咽部黏膜,每周1次,5周为1疗程。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①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记录一次,用于评价患者中医证候、症状的评定。②生命质量调查问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记录一次,用于评价患者焦虑程度的变化情况。③咽部体征: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观察一次,记录咽部黏膜充血、咽黏膜干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肥厚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变化。治疗结束,根据症状和咽部黏膜状态进行疗效评估。采用Excel表格和SPSS 20.0软件包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和慢性咽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间疗效比较。观察组中显效22例,占73.33%;有效6例,占2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9例,占30%;有效15例,占50%;无效6例,占2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3)组内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18.728,=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与治疗2周对比,t值为13.577,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10.133,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与治疗2周对比,t值为13.990,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组间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对比,方差不齐,采用非参Mann-Whitney秩和检验,Z值为-4.756,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对比,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值为-2.540,P=0.01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一般活动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一般活动质量评分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t值为9.772,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7.084,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对比,t值为-1.760,P=0.08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精神情绪质量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精神情绪质量评分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t值为7.091,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8.697,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对比,t值为-0.709,P=0.48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咽部刺血联合中药和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有效缓解慢性咽炎的临床症状;(2)咽部刺血联合中药和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3)咽部刺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较单纯使用中药疗效更优、起效更快。
李佩珊[3](2020)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瘀痰凝型慢喉喑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所干预的血瘀痰凝型慢喉喑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喉部症状、体征的变化,探讨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瘀痰凝型慢喉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通过治疗前后的VHI-10评分及计算机嗓音分析的参数了解患者的嗓音改变情况和生活质量。方法:本课题共有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痰凝证型慢喉喑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非随机对照试验,将57例患者分成3组,即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9例,对照1组18例,对照2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给予中药汤剂二陈汤合会厌逐瘀汤加减及丹参音频离子导入联合喉宁雾化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1组给予二陈汤合会厌逐瘀汤加减联合喉宁雾化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2组单纯给予中药汤剂二陈汤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共治疗4周(28天),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完善喉动态镜、计算机语音分析检查及填写VHI-10量表,在评分量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情况。结果的统计、对比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包数据库执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评分等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1.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三组间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二陈汤合会厌逐瘀汤加减+丹参音频离子导入+喉宁雾化剂雾化吸入):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1组(二陈汤合会厌逐瘀汤加减+喉宁雾化剂雾化吸入):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2组(二陈汤合会厌逐瘀汤加减):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三组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显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2.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1组可有效改善咽喉疼痛的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对咽喉疼痛症状的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各组的治疗均可改善症状、体征评分、VHI-10评分、嗓音分析参数,其中治疗组、对照1组还可显着改善咽喉疼痛症状,治疗组可改善清嗓习惯。结论:内外合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瘀痰凝型慢喉喑的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柴峰[4](2019)在《王永钦教授从五脏论治嗓音病的方法与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探讨王永钦教授从五脏论治嗓音病的方法与经验。王教授认为,嗓音虽发之于喉,但与整体机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五脏在嗓音的发育、发挥与维持方面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认为"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脾为声音之源,肝为声音之枢,肾为声音之根"。故治疗上应多从调理脏腑入手,临证论治多能收到良好疗效。
袁硕[5](2017)在《清咽利喉方对声带息肉术后声带形态及功能恢复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观察声带息肉术后口服中药汤剂清咽利喉方疗效。通过数据分析,评价清咽利喉方与常规治疗的差别。探索清咽利喉方对声带息肉术后声带形态及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和优异性,为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的恢复提供更好疗效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选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入院的具有手术指征、符合诊断标准、入院后行"全麻喉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60例病例。入组后予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1-3天予抗生素静滴、1-7天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清咽利喉方口服;治疗组7-14天继续予中药煎剂清咽利喉方口服,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计算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0天、术后7天、术后14天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并对术后7天、术后14天进行疗效评价。研究结果:从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来看,两组均有疗效,治疗组总体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7天及14天后治疗组在声带充血及次要症状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治疗14天总体疗效显示: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17%,总有效率73%;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93%。3-6月后回访:治疗组无息肉复发,对照组2例息肉复发。结论:清咽利喉方应用于声带息肉术后治疗对声带形态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疗效,在术后早期对于减轻声带充血水肿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同时明显改善伴随症状,可以加快声带修复、创面愈合。
姚洁琼,李宜放[6](2015)在《王日希星应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经验》文中研究说明王日希星教授将会厌逐瘀汤灵活加减,应用于咽部疾病的治疗当中,疗效显着。本文从方剂溯源、理论阐发、典型病案、心得体会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王日希星教授应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的经验。
刘霞[7](2014)在《中药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文献研究,确立了清热化痰,利咽散结,活血祛瘀为主要治法的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通过观察中药天竺雾化剂和西药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的混合液对比治疗慢性咽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研究中药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探讨临床上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自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的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型、痰凝血瘀型、痰热蕴结型的慢性咽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天竺雾化剂+生理盐水混合液超声雾化;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混合液超声雾化,记录各组患者症状、体征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慢性咽炎疗效的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79.59%,其中治愈者为9例,显效者为13例,有效者为1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其中治愈者为5例,显效者为9例,有效者为13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2)通过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一定优势。治疗组对慢性咽炎的症状体征的改善较对照组显着。(3)中药治疗慢性咽炎与患者病程无关,对病程较长的患者仍具有较好的疗效。(4)痰热互结型、肺肾阴虚型、痰凝血瘀型三种证型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不显着。结论:自拟天竺雾化剂对慢性咽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慢性咽炎症状体征,是治疗慢性咽炎安全而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王娟[8](2014)在《嗓音训练配合中医综合治疗慢喉喑患者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慢喉喑的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加嗓音训练治疗,研究嗓音训练对患者发声功能改善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治疗组、对照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后2月嗓音主客观评价指标,证明嗓音训练是慢喉喑患者有价值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慢喉喑(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慢性喉炎)患者80例。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嗓音训练配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要求两组患者于治疗2月后进行复查。对比两组患者入组第1天、治疗2个月主观嗓音症状量表、客观嗓音分析参数的变化,以量表得分及嗓音频谱分析参数的变化作为疗效评定的观察指标。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疾病类别),主观嗓音症状量表VoiSS积分、工(缺陷)积分、P(生理)积分、E(情感)积分、用嗓方法调查积分,嗓音分析参数中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经统计学分析,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好转28例,无效0例,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好转37例,无效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评价嗓音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VoiSS积分差值治疗组=27.50±5.870,对照组=17.13±4.713,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oiSS量表中工(缺陷)积分差值治疗组=15.70±13.138,对照组=10.98±14.230,P(生理)积分差值治疗组=8.31±5.036,对照组=3.625±4.907,用嗓方式调查积分差值治疗组=6.55±1.694,对照组=4.83±1.196,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oiSS量表中E(情感)积分差值治疗组=3.71±1.907,非嗓音训练=3.42±0.661,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嗓音分析评价嗓音治疗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Jitter差值,治疗组=1.266±0.547(%),对照组=0.620±0.428(%),Shimmer差值,治疗组=1.589±0.604(%),对照组=0.927±0.497(%),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0差值,治疗组=28.307±12.612Hz,非嗓音训练=13.313±11.638Hz, NHR差值,治疗组=0.036±0.027,对照组=0.018±0.013,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训练配合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慢喉喑(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慢性喉炎)患者在改善患者嗓音症状、嗓音质量方面较只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有效,主要表现在可改善患者自我嗓音症状评估中缺陷、生理及用嗓方式、嗓音参数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方面。嗓音训练可缓解患者发声障碍,纠正患者不良用声习惯及发音习惯,临床治疗慢喉喑患者应采取此种方法。
矫璐璐[9](2012)在《健脾和胃法治疗脾气虚型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与机理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本着发挥中医整体观念的优势,本文着重从咽与脾胃,慢性咽炎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角度,对慢性咽炎进行深入探讨,并对脾气虚型胃咽合病的患者服用四君子汤加减基础上联合应用微波、雾化治疗前后进行观察,旨在评价四君子汤加减对慢性咽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证候改善情况,并从现代医学角度来探讨从脾胃论治咽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新思路,探索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方法。资料与方法: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门诊脾气虚型慢性咽炎患者80例纳入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四君子汤加减加用微波、雾化)、对照组(微波、雾化),每组各40例。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疗效、症状积分有无显着性差异及脾气虚型咽胃合患者相关特点。结果:(1)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愈显率50.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愈显率31.5%,总有效率79.00%,治疗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极显着性差异(X2cmh=6.6649,p=0.0098<0.01),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四君子汤加减组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t=-2.049,p=0.044<0.05),说明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将治疗组治疗前后咽异物感、咽干、咽痒、咽灼热感、咽痛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经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后对以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咽粘膜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P=0.003<0.01),说明对咽粘膜也有一定治疗效果;(2)病情程度与治愈率,经X2cmh检验(X2cmh=4.4643,p=0.0346<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病情越轻,治疗组中药治愈效果越好;(3)治疗组咽炎病程与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958>0.05),说明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与病程因素无关,对病程较长者仍有较好疗效;(4)脾气虚型咽胃合病者以31-50岁青、中年人多见,在80例患者中,该年龄段的患者人数达到53人(66%);(5)脾气虚型咽胃合病者,消化系统疾病出现的频率依次是:返流性食管炎19例(23.75%),其次是,胃溃疡11例(13.75%),十二指肠溃疡9例(11.25%),十二指肠炎8例(10%),慢性胃炎浅表性8例(10%),浅表性胃炎伴糜烂8例(10%),多种消化系统病并存也有5例(6.25%)。结论:(1)四君子汤加减对慢性咽炎患者确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改善咽炎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治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四君子汤加减对慢性咽炎病人的咽异物感、咽干、咽痒、灼热感、咽痛等症状及咽粘膜有明显改善,可改善病人生存质量。(3)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与病情因素有关。(4)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与病程因素无关,对病程较长者仍有较好疗效。(5)脾气虚型咽胃合病者以中青年为主。慢性咽炎的发作与返流性食管炎具有很强关性。
陈彩凤[10](2012)在《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喉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喉癌前病变是喉癌变的中心环节,它既可以恶化发展转化为癌,也可以良性逆转为正常细胞。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可以防止其向恶性肿瘤发展。因此,加强对喉癌前病变的研究,深化对癌变机理的认识,已成为头颈肿瘤防治工作的前沿和重点之一。目前研究认为,细胞周期调控受正负两大类因子的调节,正负两类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与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具有相似之处。祖国医学理论认为痰瘀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中医临床及导师的前期临床研究均发现采用活血化痰法对喉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喉癌前病变的中医基本病因病机,及痰瘀在喉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缺乏科学的支持与验证。本研究拟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在临床方面对喉癌前病变的中医四诊特征及基本证型分布特点进行研究,为喉前期病变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量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在实验方面对喉癌前过程及喉癌前病变痰瘀证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深化对喉癌前病变发生发展及痰瘀致癌的机理认识,确立具有较高恶变潜质的中医证候类型。从而为临床上采用活血化痰法阻断逆转喉癌前病变提供理论支撑与实验依据,为中医药对癌前病变的防治提供思路与方向。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古文献数据库(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中华医典》及广东省中医院重点专科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及现代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VIP Information、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美国NCBI的PubMed、Medline数据库)的查阅挖掘,将相关的古文条文及现代文献报道分类归纳,总结出喉癌前病变的古代在病因病机、辩证分析、施治方法,现代在流行病学、分类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特点与进展。2.临床调研本研究拟通过运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等现代科研方法学结合传统医学进行喉前期病变的临床病例的证候信息采集。通过建立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14例喉癌前病变的四诊资料集流行病学资料进行采集,采用Epidata3.1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双人双输的办法进行数据录入及核对,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喉癌前病变的证候诊断重要指标、证型类型及分布相关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3.实验研究本研究拟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痰瘀证的喉癌前病变标本中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Cyclin E、p21、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将喉癌前病变阴虚证标本、声带息肉及早期喉癌标本作为证候对照及病情进展对照研究。通过对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早期喉癌、喉癌前病变、喉癌的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组织中的细胞周期因子动态变化的分析,及对痰瘀证、阴虚证癌前病变组织中细胞周期因子表达情况的对比分析,明确喉癌变过程及痰瘀证喉癌前病变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结果:1.临床研究(1)发病因素:喉癌前病变患者中有长期过度用嗓发音占74.8%、有长期吸烟史者占43.9%,有饮酒习惯者占21.5%,饮食不节者占27.6%,熬夜者占9.3%,感冒者占5.1%。发病因素在三种病理类型中无显着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2)性别构成:慢性肥厚性喉炎(非典型增生)中男性60例,女性92例;喉乳头状瘤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喉角化症(声带白斑)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三组的男女性别比为0.65:1、2.2:1及2:1,后两者男性均多于女性,性别构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见症状体征频数:出现频率大于10%的症状依次有:声音嘶哑(声嘶轻度、声嘶中度)、咽异物感、咽干灼热、多言后喉痛、痛处不移、咽痒咳嗽、痰多质粘、清嗓习惯。体征出现频率大于10%的依次有声带闭合欠佳、声带充血肥厚、肿物表面光滑、肿物结节状或乳头状、肿物白斑样改变。舌苔脉象出现频率大于10%的依次有舌质暗或有瘀点、舌苔腻、脉弦、舌苔白、脉滑、舌质红、舌苔黄、舌苔薄、舌胖有齿印、脉细、脉沉。(4)证候聚类分析:根据计算机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专家意见认为,应聚为4类:工类:声音嘶哑、舌质红、舌苔黄、舌苔腻、脉滑、肿物结节状或乳头状、声带闭合不好。Ⅰ类:清嗓习惯、多言后喉痛、痛处不移、咽异物感、舌胖有齿印、舌质暗或有瘀点、脉沉、声带充血肥厚、肿物光滑。Ⅲ类:声嘶轻、痰多质粘、咽痒咳嗽、舌苔白、脉弦、声带闭合尚好。Ⅳ类:声嘶中重度、咽干灼热、舌苔薄、脉细、肿物白斑样改变。(5)证候诊断的重要指标按主症、次症、舌苔脉象、局部体征依次如下:①湿热困结证主症:声嘶;舌苔脉象:舌质红、舌苔腻、舌苔黄、脉滑;局部体征:声带充血肥厚、声带闭合不好、肿物结节状或乳头状。②气虚痰瘀证主症:声嘶;次症:清嗓习惯、咽异物感、多言后喉痛、痛处不移;舌苔脉象:舌质暗或有瘀点、舌苔腻、舌苔白、脉弦、脉滑、脉沉;局部体征:声带充血肥厚、肿物光滑。③痰浊结聚证主症:声嘶(轻);次症:痰多质粘、咽瘁咳嗽;舌苔脉象:舌苔白、脉弦;局部体征:声带充血肥厚、肿物表面光滑、声带闭合尚好。④阴虚火旺证主症:声嘶(中重度);次症:咽干灼热、咽异物感;舌苔脉象:舌质红、舌苔白、舌苔薄、脉细;局部体征:声带充血肥厚、肿物白斑样改变。(6)证型分布情况:Ⅰ类:湿热互结型;Ⅱ类:气虚痰瘀型;Ⅲ类:痰浊困结型;Ⅳ类:阴虚火旺型。其中湿热互结型49例,占22.9%;气虚痰瘀型87例,占40.7%;痰浊困结型23例,占10.7%;阴虚火旺型55例,占25.7%。(7)证候分布的相关因素:①中医证候与性别的关系:在湿热困结证中,男性所占比率较大(67.3%),而在气虚痰瘀证、痰浊结聚证、阴虚火旺证中,女性所占比率较大(分别为58.6%、65.2%、54.5%),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②中医证候与年龄的关系:喉癌前病变的中年组患者中,气虚痰瘀证占较大比率(42.9%),其他证型相对分散;青年组及老年组各证型均相对分散,统计学上均无意义(P>0.05)。③中医证候与病程的关系:喉癌前病变各证候间的平均发病时间(28.17~37.67个月)相差不大,病程时间呈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P>0.05,病程在各证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中医证候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慢性肥厚性喉炎、喉乳头状瘤多见气虚痰瘀证(分别占40.1%、56.3%),喉白斑角化病多见阴虚火旺证(占33.3%),但各证候间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中医证型与病因的关系:吸烟、饮酒在湿热困结、气虚痰瘀这两种证型中多见,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不节、熬夜在湿热困结证、气虚痰瘀证中多见;用声过度、感冒在气虚痰瘀证、阴虚火旺证中多见,但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中医证型与局部体征的关系:肿物表面光滑多见于气虚痰瘀证中(44.9%),肿物呈结节状或乳头状的多见于湿热困结证(47.1%),肿物白斑样改变多见于阴虚火旺证(68.8%),而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01<0.05),因“肿物粗糙质脆易出血”例数较少(3例),暂不做分析。⑦中医证型与声嘶程度的关系:声嘶程度根据VHI-10问卷调查表中的嗓音障碍指数得分而来,各个中医证型均集中在轻度异常与中度异常之间(轻度异常的共50例,中度异常的共150例,正常的共6例,严重失常的共8例),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8)复发率与恶变率本研究对其中137例喉癌前病变进行了随访,共有15例发生复发,4例为声带白斑,4例为喉乳头状瘤,7例为声带息肉伴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本研究得到喉癌前病变的复发率为10.95%。其中有6例发生恶变,4例为声带白斑,1例为喉乳头状瘤,1例为声带鳞状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恶变者均有多年吸烟史饮酒史。本研究得到的喉癌前病变的恶变率为4.38%。2.实验研究(1) 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形成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阳性强度逐渐增强的梯度现象(分别为13.04%、20.29%、42.42%),但总体上荧光强度较弱;三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喉癌前病变组中,CyclinD1在病理分级中的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13.95%、28.57%、31.58%,呈上升趋势,但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CyclinD1在不同病理类型中上皮不典型增生(慢性肥厚性喉炎)、喉乳头状瘤、喉角化症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19.51%、21.05%、22.22%,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癌组中,不同病理类型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CyclinD1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40.00%、41.67%、43.75%;不同病理分级中原位癌、浸润癌的CyclinD1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35.71%、47.37%,两者均呈上升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2) 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形成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阳性强度逐渐增强的梯度现象(分别为26.09%、43.48%、93.94%);且荧光强度较强,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01)。在喉癌前病变组中,CyclinDl在病理类型中上皮不典型增生(慢性肥厚性喉炎)、喉乳头状瘤、喉角化症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36.59%、52.63%、55.56%,呈上升趋势,但三组比较统计学上亦无意义(P>0.05)。病理分级中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的三组中CyclinE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25.58%、57.14%、78.95%,也呈上升趋势,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01)。在喉癌组中,不同病理类型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三组中CyclinE的阳性率表达与不同病理分级原位癌、浸润癌中的阳性率表达均较高(80%-100%),且呈上升趋势,但统计学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3)P16的阳性表达率形成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阳性强度逐渐递减的现象(分别为60.87%、40.58%、15.15%),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01)。在喉癌前病变组中,P16在病理分级中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51.16%、42.86%、15.78%,呈逐步下降趋势,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病理类型中上皮不典型增生(慢性肥厚性喉炎)、喉乳头状瘤、喉角化症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41.46%、42.11%、33.33%,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癌组中,不同病理类型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P16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20.00%、25.00%、12.50%,不同病理分级原位癌、浸润癌中P16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14.29%%、15.79%,两者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P21的阳性表达率形成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阳性强度逐渐递减的现象(分别为47.83%、26.09%、24.24%)。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癌前病变组中,P21在病理类型上皮不典型增生(慢性肥厚性喉炎)、喉乳头状瘤、喉角化症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26.83%、26.32%、22.22%;在病理分级中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的P21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27.91%、28.57%、21.05%,呈下降趋势,但两者在统计学上均无差异(P>0.05)。在喉癌组中,不同病理类型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P21的阳性率表达相差不大(分别为20.00%、25.00%、18.75%),不同病理分级原位癌、浸润癌中P21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21.43%、21.05%,统计学上亦均无差异(P>0.05)。(5)CyclinD1、CyclinE在痰瘀证中的阳性率表达相对较高(分别为23.40%、46.81%),在阴虚证中的阳性率表达相对较低(分别为9.09%、36.36%),但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痰瘀证中的阳性率表达相对较低(34.04%),在阴虚证中的阳性表达相对较高(45.0%),但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21在痰瘀证与阴虚证中的阳性率表达则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7.66%、23.0%),P>0.05。结论:1.喉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1)喉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依次有用嗓不当、吸烟、饮酒、饮食不节、熬夜、感冒等。(2)喉癌前病变的性别构成在喉乳头状瘤与喉白斑角化病中男女之比约为2:1;在慢性肥厚性喉炎中的比例则为0.65:1。(3)喉癌前病变的复发率为10.95%,喉癌前病变的恶变率为4.38%。2.喉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及分布特点(1)中医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外因为吸烟喝酒、外感之湿热毒邪;内因则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痰浊结聚,过度用声、熬夜致劳累过度致正气虚损、气阴两伤。(2)喉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按由大至小的比例分布情况,主要分为气虚痰瘀型、阴虚火旺型、湿热互结型、痰浊困结型,共4类。其证候诊断的重要指标特点可见结果部分内容(略)。(3)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分析中,男性多见湿热困结证,女性多见气虚痰瘀证、痰浊结聚证、阴虚火旺证;吸烟史、饮酒史多见于湿热困结型和气虚痰瘀型两种证型;喉癌前病变的局部体征对中医证型分布有显着差异(略)。病理类型、年龄、病程、声嘶程度对喉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影响。3.喉癌变过程及中医证型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1) CyclinD1、CyclinE在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组、喉癌前病变的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组中的表达均呈现逐渐增强的梯度现象,统计学上特别是第一组均有显着差异,提示正性调控因子CyclinDl及CyclinE的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加快,肿瘤恶性增生。CyclinDl及CyclinE在喉癌的不同分化类型及病理分级中,尚未呈现明显差异,可能与标本量少有关。总体上CyclinE在恶性程度高的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较CyclinDl高,CyclinE是否比CyclinDl在G1/S限制点上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2)P16、P21在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组、喉癌前病变的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组中,阳性率表达均呈逐渐减弱的梯度现象,但只有P16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提示P16作为抑癌基因,在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磷酸化,阻止不正常细胞在G1/S的进程上起重要的作用。而在喉癌的不同分化类型、病理分级中,P16、P21的阳性率表达均较低,但组间比较仍无显着差异,仍考虑与样本量有限相关。(3) CyclinD1、CyclinE在痰瘀证中的阳性率表达相对较高,在阴虚证中的阳性率表达相对较低;P16在痰瘀证中的阳性率表达相对较低,在阴虚证中的阳性表达相对较高;P21在痰瘀证与阴虚证中的阳性率表达则相反。但以上表达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痰瘀致病的过程中,正性调控因子CyclinD1、CyclinE的高表达,负性调控因子P16的低表达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可能是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以验证。4.不足与展望虽然本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研究资料有限,包括样本量不够、非多中心研究;研究设计有所欠缺,包括临床调研表内容及实验研究标本的采集方法选择等。现有的研究结果暂未能为中医辩证及其相关细胞分子生物作用机制提供明确依据,仍必须继续在今后的临床及实验实践中逐步修改和完善。
二、蔡福养教授运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蔡福养教授运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从瘀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1.1血瘀气虚 |
1.2 血瘀痰凝 |
1.3 血瘀阴虚 |
1.4 血瘀气滞 |
2 临证经验 |
3 验案举隅 |
4 小结 |
(2)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咽部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
1 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
1.1 《黄帝内经》关于刺血疗法的研究 |
1.2 《内经》后至清代医家关于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
2 咽部肌膜瘀血阻络病机的研究 |
2.1 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
2.2 咽部肌膜瘀血阻络病机的研究 |
3 咽部刺血疗法的文献研究 |
3.1 咽部外治法的优势与现状 |
3.2 刺血疗法治疗咽喉疾病的起源与发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咽炎的中西医诊治概况 |
1 西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特点 |
1.2 病因与影响因素 |
1.3 发病机制 |
1.4 病理 |
1.5 诊断 |
1.6 治疗 |
1.7 小结 |
2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
2.2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治疗慢喉痹概况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临床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病例分组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设计类型 |
3.2 研究方法 |
3.3 样本量 |
3.4 入组与治疗 |
3.5 观察指标 |
3.6 疗效评定 |
3.7 安全性评价 |
3.8 患者知情同意 |
3.9 质量控制 |
3.10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
4.3 疗效评分 |
4.4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
4.5 慢性咽炎生活质量评分 |
4.6 复发率比较 |
4.7 安全性评价 |
5 讨论 |
5.1 会厌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咽炎的疗效分析 |
5.2 中医药治疗能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
5.3 刺血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优越性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瘀痰凝型慢喉喑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慢喉喑的认识 |
1.1.1 古代文献中相关中医病名的记载 |
1.1.2 慢喉喑的病因病机 |
1.1.3 中医治疗慢喉喑 |
1.2 西医学对慢性喉炎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
1.2.1 慢性喉炎的常见病因 |
1.2.2 喉部的常见检查方法 |
1.2.3 嗓音质量评估 |
1.2.4 慢性喉炎的治疗现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选择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病例、脱落病例标准及相关数据的处理 |
2.2 试验设计 |
2.2.1 样本量的估算 |
2.2.2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2.2.3 具体的实施方法 |
2.2.4 观察项目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数据与统计分析 |
2.5 研究结果 |
2.5.1 三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情况的比较分析 |
2.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 |
2.5.3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研究方案及结果分析 |
3.1.1 研究方案分析 |
3.1.2 研究结果分析 |
3.1.3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王永钦教授从五脏论治嗓音病的方法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嗓音与肺[2,3] |
2 嗓音与脾 |
3 嗓音与肾 |
4 嗓音与心 |
5 嗓音与肝 |
典型病例 |
6 讨论 |
(5)清咽利喉方对声带息肉术后声带形态及功能恢复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声带息肉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 定义(Definition) |
2.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
3. 病因病理( Etiology and pathology) |
4. 治疗(Treatment) |
5. 围手术期处理(Perioperative period) |
二、声带息肉中医研究概况 |
1. 历史与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4. 术后中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1.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病例剔除、中止及脱落标准 |
6. 受试者权益保障及知情同意 |
三、研究方法 |
1. 试验分组 |
2. 处理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数据管理及统计 |
5. 试验流程图 |
四、临床研究结果 |
1. 纳入病例 |
2. 治疗前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3. 治疗后症状、体征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5. 随访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声带息肉术后治疗的现状及认识 |
二、清咽利喉方治疗声带息肉术后疗效评价分析 |
1. 一般资料及术前、术后当天的症状、体征分析 |
2. 组内各症状、体征比较分析 |
3. 组间各症状、体征比较分析 |
4. 两组疗效分析 |
5. 随访结果分析 |
三、治疗用药分析 |
1. 清咽利喉方分析 |
2. 常规治疗用药 |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 存在问题 |
2. 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王日希星应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方剂溯源 |
2 理论阐发 |
3 典型病案 |
4 体会 |
(7)中药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
1.1.1 病因学的认识 |
1.1.2 病理变化的认识 |
1.1.3 诊断 |
1.1.4 鉴别诊断 |
1.1.5 治疗 |
1.1.6 研究进展 |
1.2 祖国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
1.2.1 喉痹病名追溯 |
1.2.2 古代医家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认识 |
1.2.3 现代医家对慢性咽炎的辩证分型和治法研究 |
1.2.4 经方、验方治疗咽炎 |
1.2.5 其他疗法 |
1.2.6 清热化痰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进展 |
1.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病例选择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临床分组 |
2.3.2 治疗方法 |
2.3.3 观测指标及标准 |
2.3.4 慢性咽炎疗效评定标准 |
2.3.5 不良事件的观察 |
2.3.6 统计学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4.1 脱失病例的情况 |
2.4.2 试验病例情况 |
2.4.3 试验结果 |
2.5 讨论 |
2.5.1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前期研究 |
2.5.2 天竺雾化剂的组方依据 |
2.5.3 天竺雾化剂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2.5.4 组方治疗的优势分析 |
2.5.5 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
2.5.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2:受试者入选标准表 |
附录3:症状体征观察表 |
附录4:不良事件记录表 |
附录5:疗效评判表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嗓音训练配合中医综合治疗慢喉喑患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的研究概况 |
1.1.1 流行病学 |
1.1.2 病因研究 |
1.1.3 症状研究 |
1.1.4 发病机制 |
1.1.5 治疗方法 |
1.2 中医的研究概况 |
1.2.1 病因病机 |
1.2.2 辨证分型 |
1.2.3 治疗方法 |
1.3 嗓音训练的研究概况 |
1.3.1 中医的研究概况 |
1.3.2 西医的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4.1 分组方法 |
2.4.2 中医辨证治疗参考标准 |
2.4.3 针刺治疗选穴参考标准 |
2.4.4 嗓音训练参考标准 |
2.4.5 疗效观察及评定方法 |
2.4.6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及参数改变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嗓音训练方法分析 |
4.2 针刺选穴及中药组方分析 |
4.3 嗓音训练结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喉喑临床疗效分析 |
4.4 嗓音训练结合针刺中药治疗慢喉喑积分及参数改善分析 |
4.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健脾和胃法治疗脾气虚型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与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中西医对慢性咽炎的研究概况 |
1 中医研究概况 |
1.1 喉痹病名溯源 |
1.2 古代医家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经验 |
1.4 慢性咽炎中医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4.1 现代医家的辨证分型治疗 |
1.4.2 中医药治则治法研究 |
1.4.3 现代医家的中药治疗方案及经验方 |
1.4.4 中医其他治疗 |
2 慢性咽炎的西医治疗与预防 |
2.1 治疗 |
2.2 预防 |
综述二 咽与脾胃相关性 |
1 咽喉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 |
1.1 古代医籍对咽与脾胃关系的论述 |
1.2 经络走向 |
1.3 解剖学 |
1.4 组织胚胎学 |
2 慢性咽炎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
3 咽炎与脾虚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
4 全身性疾病的咽部症状 |
5 全身因素与咽炎发病机制研究 |
5.1 自主神经失调 |
5.2 微量元素变化 |
5.3 变态反应 |
6 全身疾病与慢性咽炎发病关系 |
6.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慢性咽炎发病关系 |
6.2 胃一食管返流性疾病与慢性咽炎 |
7 现代治疗误区与慢性咽炎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和分组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及观察方法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表1、2、图1) |
2 疗效 |
3 消化系统疾病统计(图2及表8、9) |
讨论 |
1 结果讨论 |
2 健脾和胃法治疗脾气虚弱型咽炎的现代药理研究和机理的探讨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喉癌前病变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喉癌前病变的中医学研究 |
一、古代文献研究 |
二、现代中医研究 |
第二节 喉癌前病变的西医学研究 |
一、喉癌前病变的概述 |
二、喉癌前病变的诊断方法 |
三、喉癌前病变的治疗 |
第三节 喉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关系 |
一、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
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
三、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KI) |
第二章 喉癌前病变的症候特征及证型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采集来源 |
二、喉癌前病变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制定临床观察表 |
六、信息采集质量控制 |
七、数据库管理 |
八、统计分析方法 |
九、临床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聚类分析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三、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相关因素分析 |
四、随访情况 |
第三节 讨论 |
一、喉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 |
二、喉癌前病变的中医基础研究 |
第三章 喉癌前病变痰瘀证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病理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三、喉癌前病变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标本来源 |
六、实验主要试剂 |
七、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八、实验方法 |
九、统计学处理 |
十、实验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节 结果 |
一、CyclinD1、CyclinE在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
二、P16、P21在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
三、喉癌前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Cyclin D1、Cyclin E表达情况 |
四、喉癌前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P16、P21表达情况 |
五、喉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级的Cyclin D1、Cyclin E表达情况 |
六、喉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级的P16、P21表达情况 |
七、喉癌不同病理分型的Cyclin D1、Cyclin E表达情况 |
八、喉癌不同病理分型的P16、P21表达情况 |
九、喉癌不同病理分级的Cyclin D1、Cyclin E表达情况 |
十、喉癌不同病理分级的P16、P21表达情况 |
十一、喉癌前病变CyclinD1、CylinE表达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
十二、喉癌前病变P16、P21表达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
第三节 讨论 |
一、细胞周期因子在喉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
二、中医证型与细胞周期因子的表达关系 |
结语 |
一、喉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等基础方面研究 |
二、喉癌变过程及中医证型相关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喉癌前病变流行病学调查表 |
附录2 英文缩略语 |
在校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蔡福养教授运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瘀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J]. 张雁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21)
- [2]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D]. 肖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血瘀痰凝型慢喉喑的疗效观察[D]. 李佩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王永钦教授从五脏论治嗓音病的方法与经验[J]. 柴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04)
- [5]清咽利喉方对声带息肉术后声带形态及功能恢复疗效评价[D]. 袁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王日希星应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经验[J]. 姚洁琼,李宜放. 国医论坛, 2015(04)
- [7]中药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D]. 刘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嗓音训练配合中医综合治疗慢喉喑患者临床研究[D]. 王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健脾和胃法治疗脾气虚型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与机理探讨[D]. 矫璐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D]. 陈彩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