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电子文献存贮格式及阅读器(论文文献综述)
胡曦玮[1](2019)在《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投入的比例增加,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建设越来越引起重视,数字阅读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用户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变化。数字阅读方式不断普及,电子书作为数字资源的一部分,相较于纸质书携带轻便、获取便捷、借阅方便等优势受到用户的青睐,使得用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数量与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当前国内图书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同时,电子书馆藏建设存在着电子书使用率低下、电子书商捆绑销售和版权严苛等问题,阻碍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的增强推动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和电子书馆藏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中,由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形成的电子书流转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作为其依托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水平欠佳。造成这一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信息政策不完善的因素,也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因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看,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结为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主体未能普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共生理念,尚未形成良好的共生机制等。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用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兼顾馆员和电子书商的需求,同时也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加以指导与规范。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了解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现状,从理论上根据文献、着作等资料检索,梳理与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电子书馆藏政策的研究。从实践上调查中美两国前100所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情况、电子书许可协议情况以及电子书馆藏政策实践情况;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其次构建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在公共政策分析指导下,构建两套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案方案,一套为现有政策内容为基础的限制性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一套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从共生理论角度来看,首先阐述了共生理论的内涵和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其次探讨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共生系统构成条件、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然后论述了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运用。需求理论认为电子书馆藏建设各方需求推动着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发展,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生态链及形成动因,探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研究电子书馆藏利益管理与馆藏建设政策的关系,从而找出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三者的共同利益需求条款重点分析。通过数字资源建设理论和调查的现有政策条款来拟定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最后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流程来设计政策方案。首先明确政策构建的思路,确立政策目标,设计两套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最后对两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调查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情况。以上文中两套政策条款的设置为基础,对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分别开展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最后分析三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利益需求,来确立政策条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抉择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从研究结果发现,有88.61%的用户、95.00%的图书馆员和96.05%的电子书商认为需要构建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有93.47%的用户、95.32%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的构建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需求。此外,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一致认为政策框架需要包括14项条款:“政策概括”、“采购标准”、“用户资格规定”、“版权限制”、“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合作馆藏”和“政策修订”。其中“采购标准”、“版权限制”、“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和“政策修订”这七项条款与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中的对应条款一致。其余的“政策概括”、“用户资格规定”、“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和“合作馆藏”这7项政策条款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内容在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和调整。此外,有90.95%的用户、91.49%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需要揭示,对每项政策条款揭示度的分值发现,揭示度分数较高的条款基本都涉及到用户如何使用相关信息,也与访谈者所述情况相吻合。最后依据相关调研数据和访谈内容,来提出改善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三方共生关系、促进三方共同利益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兼顾电子书商和图书馆利益需求的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层面上包括:(1)加强组织信息文化建设,推广信息人生共生理念、(2)改善公共信息政策环境,推动共生系统平衡和优化、(3)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组织,促进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的构建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上分别从用户与图书馆的角度、图书馆与电子书商角度和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角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政策主要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三大功能。政策执行过程需要包括:政策执行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并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以外的因素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预测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滕腾[2](2015)在《“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与“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由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引发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时代,数据库可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提供资源存储、发现、研究与共享的工具,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的建设首先考虑的是音乐资源数字化的问题。其中,必须分清两个概念——音乐资源的数字化和数字化的音乐资源。本文针对音乐资源的数字化的含义、方法、意义,以及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的含义与类型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梁宵萌[3](2014)在《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的广泛利用,电子书服务成为了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电子书与传统纸质图书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别,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电子书服务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需求、电子书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需要在服务中对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读者需求等有清晰、完整的认识。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采购、管理、资源建设等方面内容。第三部分从高校电子书用户角度出发,得出用户对电子书的利用特征、偏好等。第四部分总结出目前国内高校电子书服务的主要模式,提出电子书服务的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出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
刘博[4](2013)在《电子文献资源的稳定性与权威性研究——以史学写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电子资源具有使用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快、存储和阅读性能不稳定的特点。虽然电子资源有不少优点,但用于史学写作时一定要加以甄别。其学术参考价值取决于发行人、制作技术、流通途径、载体和格式。历史学电子文献引证标注参考有不同标准,具体问题需具体对待,慎重参考和引证电子文献。有些来源自网络的电子文献无需标注网址,需要引用网址的电子公报最好截图保存,以防止下次无法访问。我国与西方在历史学电子文献方面有差距,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史学电子文献开发程度和使用的普及程度低。
陈铭[5](2013)在《电子书阅读器演进下的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的提高》文中提出论文从电子书阅读器的特点及市场情况入手,分析目前图书馆电子书资源的利用状况,对于目前电子书资源在图书馆利用率低的情况进行了原因的探析。深入探讨在电子书阅读器的演进下给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的提高带来的机遇,从而建议图书馆应该牢牢抓住机遇,以努力提高图书馆电子书资源的利用率。
蔡先金,赵海丽[6](2012)在《电子文献释义及其与纸质文献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文献是信息时代之产物,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文献的许多特质,这使我们对电子文献的研究成为一种可能。电子文献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通过计算机技术存取的文献。相比传统文献而言,电子文献具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文献实体的虚拟化、文献利用的共享化、文献检索的高速化、文献传递的网络化等明显特征。另外,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在交互方式、载体形式及记录方式、形制、存贮方式、传递方式、检索方法等方面皆互有差异。
郭自宽[7](2011)在《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字化存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书应运而生,逐渐开始普及。图书馆在朝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大量购置或者制作电子书,充实自己的馆藏。电子书给图书馆带来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不但对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对图书采访、编目、图书借阅、馆藏结构、读者培训、图书馆评价、工作人员素质以及着作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图书馆进行实地考查,对图书馆工作中的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并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在利用电子书上有可喜的方面,绝大多数图书馆电子书的购置经费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电子书已成为图书馆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深受广大读者所青睐。同时,由于电子书格式、标准不统一,内容缺乏新颖性,销售模式不成熟,着作权保护不够,加上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不到位,缺乏复合型人才,导致图书馆在电子书的购置和利用上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也是图书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图书馆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电子书的作用和影响,大力改善软硬件环境,加强电子书的采访、编目工作和着作权的保护,实行馆际合作,促进电子书资源共享。电子书技术及其销售模式将会逐渐完善和成熟,图书馆对也将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子书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必能促进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在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中,电子书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会促进电子书自身的发展。二者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李明[8](2011)在《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传播影响因素之比较》文中指出文献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文献的载体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文献的产生及传播利用日益广泛。面对这一现状,纸质文献的命运何去何从,目前大家意见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对文献在传播利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两者在今后历史舞台上的发展趋势以及关系。
程真[9](2008)在《标准化是电子文档长期存贮的保障》文中提出在实现数字化过程中,图书馆和档案界顾虑最大的主要在两个方面,数字化文档长期存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文献档案数字化需要许多方面的技术准备,重要的是数字档案馆标准化建设。采用标准化格式可使电子文档向新的平台迁移的过程进行得更顺畅,电子文档通过网络传输在不同平台上读取也会有更加明显的优势。电子文献安全的标准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要随信息技术发展"与时俱进"。
胡平[10](2007)在《电子图书不能取代传统图书》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图书的作用和地位开始受到来自电子图书的巨大挑战。但由于电子图书在阅读、收藏及保护着作权等方面的局限性,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图书的优势仍很明显,所谓电子图书取代传统图书的局面很难形成,二者将长期并存且形成互补格局。
二、浅谈电子文献存贮格式及阅读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电子文献存贮格式及阅读器(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用户电子书需求上涨 |
1.1.2 图书馆电子书经费投入增长 |
1.1.3 电子书市场面临挑战 |
1.1.4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矛盾凸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图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子书馆藏建设概念术语厘清 |
2.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
2.3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分析 |
3.1 中美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现状调查 |
3.1.1 高校馆电子书商数量统计 |
3.1.2 电子书数据库检索情况 |
3.1.3 电子书商统计情况 |
3.2 国内外电子书许可协议条款调查与评价 |
3.2.1 图书馆电子书许可协议模板条款调查 |
3.2.2 国外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2.3 国内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3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与评价 |
3.3.1 政策网上公布情况 |
3.3.2 政策覆盖范围情况 |
3.3.3 政策修订情况 |
3.3.4 政策条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构建 |
4.1 共生理论 |
4.1.1 共生理论的内涵 |
4.1.2 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 |
4.1.3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 |
4.1.4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构成条件 |
4.1.5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 |
4.1.6 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应用 |
4.2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4.2.1 需求理论 |
4.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2.3 数字资源建设理论 |
4.3 政策构建思路 |
4.3.1 政策构建流程 |
4.3.2 现有共生系统问题分析 |
4.3.3 政策宏观层次的问题 |
4.3.4 政策微观层次的问题 |
4.3.5 政策构建原则 |
4.4 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构建 |
4.4.1 政策目标确立 |
4.4.2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3 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4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与共生视角下政策备选方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调查 |
5.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预调查 |
5.3.1 样本描述 |
5.3.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5.3.3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
5.4 正式调查的实施 |
5.4.1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
5.4.2 调查数据的检验 |
5.5 正式调查数据的分析 |
5.5.1 样本属性分析 |
5.5.2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接受度调查 |
5.5.3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接受度调查 |
5.5.4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揭示的认知调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方案的确立 |
6.1 政策方案抉择 |
6.1.1 “政策概括”条款抉择 |
6.1.2 “采购标准”条款抉择 |
6.1.3 “用户资格规定”条款抉择 |
6.1.4 “版权限制”条款抉择 |
6.1.5 “电子书商义务”条款抉择 |
6.1.6 “图书馆义务”条款抉择 |
6.1.7 “用户义务”条款抉择 |
6.1.8 “三方共同义务”条款抉择 |
6.1.9 “电子书访问”条款抉择 |
6.1.10 “电子书保存”条款抉择 |
6.1.11 “电子书整合”条款抉择 |
6.1.12 “评价与剔除”条款抉择 |
6.1.13 “合作馆藏”条款抉择 |
6.1.14 “政策修订”条款抉择 |
6.2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 |
6.3 相关意见与建议 |
6.3.1 宏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3.2 微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4 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分析 |
6.4.1 政策的功能 |
6.4.2 政策执行的过程 |
6.4.3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主要贡献与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与“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由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资源的数字化 |
(一) 音乐资源的数字化的含义 |
(二) 音乐资源的数字化方法 |
(三) 音乐资源的数字化的意义 |
二、数字化的音乐资源 |
(一) 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的含义 |
(二) 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的类型 |
三、需要探讨的问题 |
(3)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电子书的内涵界定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高校电子书服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研究现状 |
2.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现状分析 |
2.1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采购服务 |
2.1.1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采购影响因素分析 |
2.1.2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采购经费 |
2.1.3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采购合约 |
2.2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 |
2.2.1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类型分析 |
2.2.2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来源分析 |
2.3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 |
2.3.1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方式分析 |
2.3.2 借阅限制 |
2.4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拓展 |
2.4.1 电子书推荐服务 |
2.4.2 电子书使用培训服务 |
2.4.3 电子书阅读器代销服务 |
2.5 总结 |
3.高校图书馆电子书用户需求分析 |
3.1 高校图书馆用户电子书使用概况 |
3.1.1 高校用户电子书获取方式 |
3.1.2 高校用户对电子书特征的需求分析 |
3.2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限制与推荐 |
3.2.1 有偿使用电子书与借阅限制 |
3.2.2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的推荐服务 |
3.3 高校图书馆利用电子书资源障碍分析 |
4.我国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方式与发展建议 |
4.1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供需特点分析 |
4.1.1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供应商分析 |
4.1.2 高校图书馆用户电子书使用模式分析 |
4.2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采购服务分析 |
4.2.1 自主采购 |
4.2.2 联合采购 |
4.2.3 读者荐购 |
4.3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方式 |
4.3.1 电子书检索服务 |
4.3.2 电子书数据库建设 |
4.3.3 电子书推荐服务 |
4.3.4 电子书移动服务 |
4.4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发展建议 |
4.4.1 加强电子书资源建设 |
4.4.2 鼓励读者使用电子书阅读器 |
4.4.3 重视电子书推广服务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电子文献资源的稳定性与权威性研究——以史学写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资源的特点与稳定性分析 |
(一) 电子资源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快、访问有限制 |
1. 电子资源存储和使用的设备更新换代快。 |
2. 网络获取电子资源有条件限制。 |
(二) 电子文献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
二、电子资源的学术参考价值 |
(一) 通过电子文献的发行方判断其可靠性 |
(二) 通过电子文献制作工艺判断可靠性 |
(三) 通过电子资源的格式判断其参考价值 |
三、电子资源引证标注 |
(一) 电子文献引证标注与参考标准文献类型 |
(二) 不标注网址的电子资源 |
(三) 电子资源引证标注网址方法 |
四、历史学电子学术资源状况与前景 |
(一) 历史文献电子化是发展趋势 |
(二) 在我国史学电子文献未来发展前景 |
(5)电子书阅读器演进下的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书阅读器的现状 |
1.1 电子书阅读器的定义和特点 |
1.2 电子书阅读器的市场情况 |
2 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的现状 |
3 电子书阅读器的演进带给图书馆的机遇 |
4 提高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的策略 |
4.1 为读者提供电子书阅读器 |
4.2 与电子书阅读器厂商合作 |
4.3 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
4.4 与电子书出版商进行合作 |
4.5 开展个性化服务模式 |
(6)电子文献释义及其与纸质文献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文献释义 |
1.1 电子文献概念界定 |
1.2 电子文献的特征 |
1.2.1 文献资源的数字化 |
1.2.2 文献实体的虚拟化 |
1.2.3 文献利用的共享化 |
1.2.4 文献检索的高速化 |
1.2.5 文献传递的网络化 |
2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之比较 |
2.1 两种文献的交互方式比较 |
2.1.1 电子文献的“人—机”系统 |
2.1.2 纸质文献的“人—书”系统 |
2.2 两种文献的形态比较 |
2.2.1 载体形式及记录方式不同 |
2.2.2 呈现形制不同 |
2.2.3 存贮方式不同 |
2.3 两种文献利用方式比较 |
2.3.1 传递方式的差异 |
2.3.2 检索方法不同 |
(7)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水平及现状 |
第三节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电子书的概念、发展、特征及类型 |
第一节 电子书的概念及发展 |
一、电子书的概念 |
二、电子书的发展 |
第二节 电子书的特征及类型 |
一、电子书的特征 |
二、电子书的类型 |
第三章 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冲击和影响 |
第一节 电子书对图书馆硬件、软件环境的影响 |
一、对图书馆硬件环境的影响 |
二、对图书馆软件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
一、图书采访 |
二、图书编目 |
三、馆藏结构 |
四、图书借阅 |
五、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 |
六、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
七、对读者的影响 |
八、对图书馆评价的影响 |
九、对着作权保护的影响 |
第四章 电子书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电子书在图书馆方兴未艾 |
一、电子书已成为图书馆一种重要的馆藏资源 |
二、图书馆自己制作电子书 |
三、电子书深受图书馆广大读者喜爱 |
第二节 电子书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重视程度不够 |
二、经费不足 |
三、技术不完善,标准不统一 |
四、电子书的内容堪忧 |
五、电子书的营销模式影响了图书对电子书的购置 |
六、着作权保护不够 |
七、电子书在图书馆的利用率偏低 |
第五章 图书馆应对电子书挑战的策略 |
第一节 必须正确认识电子书和改善图书馆软、硬件环境 |
一、必须正确认识电子书与纸本图书的关系 |
二、改善图书馆软硬件环境 |
第二节 加强图书馆电子书的采访工作 |
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
二、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第三节 完善和改进电子书编目 |
一、以光盘为载体的电子书编目 |
二、全文数据库电子书的编目 |
第四节 电子书的借阅 |
第五节 加强馆际合作,促进电子书的资源共享 |
第六节 加快人才引进与在职培训步伐 |
第七节 加大读者培训力度 |
一、加大宣传力度 |
二、加强读者培训 |
第八节 加强着作权保护 |
第六章 图书馆和电子书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
一、服务网络化 |
二、资源数字化 |
三、结构虚拟化 |
四、管理知识化 |
第二节 电子书的发展趋势 |
一、电子书发展的制约因素 |
二、电子书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传播影响因素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序言 |
2 政治制度因素 |
2.1 社会政治环境 |
2.2 法律制度 |
3 经济因素 |
3.1 文献保管成本 |
3.2 文献利用成本 |
4 技术因素 |
4.1 清晰度比较 |
4.2 其他技术比较 |
5 其他因素 |
6 小结 |
(9)标准化是电子文档长期存贮的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 档案界对数字化的顾虑 |
2 标准化是保障长期存储的基础 |
2.1 长期存储是一个过程 |
2.2 电子文档迁移的关键在标准化 |
3 数字化安全主要靠制度、靠法律 |
4 数字化是档案技术发展的趋势 |
5 文献档案数字化标准 |
(1) 元数据标准 |
(2) 文本格式 |
(3) PDF格式 |
(4) 图像格式 |
(5) XML |
四、浅谈电子文献存贮格式及阅读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D]. 胡曦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与“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由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引发的思考[J]. 滕腾. 音乐传播, 2015(03)
- [3]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研究[D]. 梁宵萌.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
- [4]电子文献资源的稳定性与权威性研究——以史学写作为例[J]. 刘博. 江汉学术, 2013(06)
- [5]电子书阅读器演进下的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的提高[J]. 陈铭. 新世纪图书馆, 2013(01)
- [6]电子文献释义及其与纸质文献比较[J]. 蔡先金,赵海丽.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04)
- [7]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研究[D]. 郭自宽. 广西民族大学, 2011(01)
- [8]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传播影响因素之比较[J]. 李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01)
- [9]标准化是电子文档长期存贮的保障[J]. 程真.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08(04)
- [10]电子图书不能取代传统图书[J]. 胡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05)